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2024-05-07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精选9篇)

篇1: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

教材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共有四项内容。

“字词句运用”中的“连一连”是通过识字,让学生了解汉字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

“读一读,背一背”是通过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了解识别方向的基本常识。

“展示台”是让学生知道,除课内识字外,还可以在生活中其它很多地方识字。

“日积月累”与“和大人一起读”是提高学生识字和阅读能力。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图片、词语卡片、生字卡片。(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字词句运用)

学习目标:

1.认读生字,知道生字的两种基本结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了解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学习重点:

1.知道生字的两种基本结构: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2.正确、流利朗读儿歌,会辨别方向。学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教师)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很爱学习。今天,老师带大家再到语文园地里玩一玩,想去吗?这个园地的名字叫“语文园地六”,这个园地里有很多知识呢,咱们赶紧去旅游吧。

二、我会认。1.课件出示课本第90页:连一连。

2.小朋友们,大树上有很多字果果,你们会摘哪一个? 3.指名认读生字。

4.小朋友们,我们都长着一双火眼金睛,找一找,看看这些生字是怎样组成的?

5.学生分小组讨论每个生字的组成。6.找规律,看看哪些生字组成结构相同。

三、找一找,分一分。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字果果组成结构相同? 2.分组讨论,不对的地方其它同学帮忙。

3.老师手里有两个小篮子,你能把结构相同的字果果放到一个篮子里吗? 4.指名学生上台摘果果。师相机点拨指正,或其它学生帮忙。

四、师总结,了解两种生字结构。

1.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很棒。是呀,生字宝宝的构成有几种结构,一种是上下结构,一种是左右结构。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汉字的其它结构。

2.生完成书上连线题,小组合作评价。3.全班交流。

五、读一读,背一背。

1.多媒体课件出示儿歌,请同桌之间一起借助拼音把儿歌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比一比哪些小朋友会作得最好!(自由读儿歌)

2.指名同桌读儿歌。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订正。

3.多种方式练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边评边读,组内读,男女生赛读齐读。4.指导学生用动作识记:

(1)师在前面黑板的上方画一个太阳,在后面黑板中部画一个太阳。(2)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面向前面黑板上的太阳,把它当作早晨升起的太阳;一组面向后面黑板上的太阳,把它当作傍晚时的太阳。

5.学生练习指方向。6.派代表汇报结果。7.拓展。(1)小女孩早晨起来面向东方上学去,你还能判断出其他三个方向吗?(2)傍晚放学,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8.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利用太阳辨方向的儿歌。并了解利用辨方向的方法,希望大家以后了解更多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六、总结收获。

谁能向大家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反思:

“读一读,背一背”的环节设计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通过动作巩固方法,在情境中灵活运用方法。做到学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二课时

(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识字方法有很多,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能识字。2.练习读古诗,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重点:

1.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识字。

2.激发学生的情趣,带着童趣读出古诗的韵味。学习准备:

1.相关图片,生字卡片。(教师)2.生字卡片。(学生)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连一连。

1.认读生字卡片,说说这些字宝宝的结构。2.学生连线。

二、谈话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我们每天上学,放学,沿路会经过哪些地方呢? 2.生展示自己认识的生字或生词卡片。3.全班交流,生上台贴自己的生字、词卡片。

三、读一读,认一认。1.指名上台认读以下生词:

电影院 卫生院 小卖部 报刊亭 公交亭 百货商场…… 2.生教读,师相机指正和评价。3.拓展:我们还知道哪些地方呢?

四、师总结收获。

是呀,我们识字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书本上老师教的外,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可以识字,路上,商场里,家里,医院,甚至旅游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字,只要我们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你一定会成为我们班的识字大王。

日积月累

一、谈话导入:

1.前面我们背诵过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今天再来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古朗月行》。

2.教师范读。

3.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拼音,把诗读顺,读熟。4.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律美。5.指名读,师生评议。6.反复读,练习背诵。

二、实践活动。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儿歌《谁会飞》 教学反思: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展示台”这个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课外认识的汉字,多多益善,以此激发孩子们课外识字和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从此爱上学语文。“日积月累”古诗的背诵,让学生们在朗读中,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中慢慢爱上读古诗,爱上古老的诗词文化。

篇2: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课文解析:

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第一板块“识字加油站”:呈现的是小学一年级课程表,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安排了4到6节课,让学生了解课程表中“语文、数学、音乐、道德与法治、体育、美术、阅读、写字、综合实践”等课程名称,学习“文、数、学、音、乐”5个生字。

第二板块“用拼音”安排了5 项内容:“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看看这是什么。”此题的图中有许多点,每个点的旁边是声母,学生按照声母的顺序连线,便能呈现出海豚的图案。这种编排,既复习了23 个声母的认读与排序,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还能摆什么?快来试试看。”本题让学生用手势、绳子、小棍等多种方法摆字母,帮助记忆字母形体。

“比一比,读一读。”对形近声母“b-d”“p-q”“f-t”进行辨析,借助图片拼读6个音节词。

“读一读,做动作。”本题要求学生拼读6个音节词,并根据拼读出的词语做动作,让学生体会拼读音节的乐趣。

“把同类的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本题要求学生拼读8 个音节词,根据拼读结果找出同类事物,给同类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

第三板块“字词句运用”安排了2 项内容:“读一读,连一连。”本题旨在复习学过的12个生字,让学生熟练地读出生字,将生字读音与相应的单韵母u、ɑ、i相连,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

“读一读,在图里找一找。”本题旨在借助图画认读动物名称和数量短语,初步学习量词的使用。

第四板块“和大人一起读”:编排了一首儿歌《剪窗花》,让学生在大人的帮助下,能正确朗读《剪窗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目标:

1.通过趣味游戏等形式复习23个声母。(重点)2.读音节,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读音节,学习认识事物,巩固拼读方法。(重点)3.结合实际生活认识生字,激发识字兴趣。(难点)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前准备:

1.声母卡片;实物图片及相应的音节卡片。(教师)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3.若干小棒、短线绳。(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导言:同学们,谁知道今天是星期几?

2.多媒体课件出示班级课程表。仔细观察课程表,引导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课?

3.小组内说一说其他几天有什么课,如果遇到大家都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请教。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Wén shù xué yīn yuè 文 数 学 音 乐(1)自己练习拼读。(2)指学生领读。(3)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儿童识字的浓厚兴趣,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用拼音

1.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

过渡:同学们,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23个声母朋友,今天我把它们都请出来了。(1)多媒体课件按顺序出示23个声母。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同桌合作读。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2)教师引导男、女生分别竞赛读儿歌:

b、p、m、f真淘气,去找d、t、n、l做游戏;ɡ、k、h和j、q、x,吵着闹着也要去;z、c、s,听见了,背上椅子追上去;r在后面大声喊:“zh、ch、sh,慢点走,翘舌音还有我小r,我们叫上y和w,声母成员都到齐。”

(3)教师指学生认读字母,个别纠正读音。

(4)学生动笔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指学生展示自己连出的图案。2.还能摆什么?快来试试看。

过渡:你们真了不起!记住了这么多声母。(教师竖起大拇指)看看老师的手像哪个声母?指名回答。

(1)学生小组内用自己的身体或身边的物体,以及准备的线绳、小棒摆一摆。(2)游戏“我摆你猜”。指学生到台前摆字母形,其他同学举手猜声母。遇到学生摆出一些易混淆字母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辨别。如,当台上学生摆出q时,教师马上引导:p怎样摆呢?

3.比一比,读一读。

过渡:这些声母中有几对好兄弟长得特别像,害得我们常常分不清。瞧,它们来了。

(1)出示字母卡片b和d。谁能轻松认出它们?把你的好方法告诉我们。指学生说出自己区分两个声母的办法。

(2)多媒体课件出示拔河、打靶图片及对应的音节:bá hé

dǎ bǎ 自己练读。指名领读。

(3)运用相同的方法区分p和q、f和t,拼读相应的音节。4.读一读,做动作。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放松一下,做个游戏。

(1)多媒体课件出示六个词语的音节: hē chá dú shū chī xī ɡuā tuō dì lǐ fà cā zhuō zi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拼读词语。

(2)指两名学生做游戏,一人拼读音节,另一人做动作。(3)教师指屏幕中的音节,一组拼读,其他组做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巩固认识23个声母。利用身体或物品摆声母,引导学生发现,声母其实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能体现。设计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区分易错声母,练习拼读。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肯定孩子的探索发现精神,让他们有兴趣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

第二课时

一、课前热身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声母比赛。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引出新课。

二、用拼音

把同类的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

过渡:同学们,有几位拼音宝宝出来玩儿,结果它们跑得太远,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们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两座小房子图片和八个词语音节: è yú bō luó luò tuo lǘ yā lí wū yā jú zi mǎ yǐ 2.自己练习拼读。指学生拼读。

3.指名分类。教师演示课件将八个词语音节分别送到两座房子里。设计意图:设计“送拼音宝宝回家”这样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练习拼读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连一连。过渡:最近我们还认识了许多生字,看,它们跑来了。

(1)多媒体课件出示:他、打、马、画。指学生认读,并拼出每个字的音节。(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ɑ。多媒体课件演示这几个字与ɑ相连。

(3)翻开书,小组内认读“

七、地、你、棋”“目、不、足、五”两组字,并连线。

(4)各小组汇报自学情况。(5)引导学生自己选一个字组词。2.读一读,在图里找一找。

过渡:同学们说得这么热闹,把它们也引来了。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小鱼 小鸡 虫子 一座山 四朵云 七朵花 九只鸟

(1)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小组内认读。指名领读。

(2)在图中找一找。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38页的图片。指学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到图中找一找小鱼、小鸡等事物。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将词语放到相应图片的位置。

(3)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小鱼 两()小鸡 一()虫子 引导学生填写量词,丰富积累。

(4)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指学生看图说话。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及时引导。

设计意图:继续复习声母及拼读,引导学生复习前面认识的生字、词语。教学生结合图片,用上给出的词语说一两句话,积累语言,练习说句子。

四、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布置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剪窗花》。

2.提出读儿歌要求:可以自己读前半句,爸爸妈妈读后半句。3.听爸爸妈妈讲窗花的故事,了解什么是窗花。

设计意图:亲子共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一起学习,不仅扩展了知识,还增添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交流。

篇3: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一、减少课文数量,加强课外阅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课文的数量减少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共有20篇,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只有14篇,但是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在第一单元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栏目,阅读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有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给出了第一、二、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建议”中又提出了“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实施意见。语文学习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读一本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部编本”语文教材减少课文数量、增加“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栏目,目的就是要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材,增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课外阅读的意识,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努力建构一个由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大语文课程体系,并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活动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组织好“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新栏目的教学,避免课外阅读流于形式,这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使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和大人一起读”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共安排了八次,编排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之中。如何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活动?首先,要落实“和大人一起读”中“读”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兔子乖乖》《剪窗花》等儿歌、童谣、儿童诗、儿童故事,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学情,采用“1+X”的方式,用一篇带多篇,适当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其次,要明确“和大人一起读”中“大人”的概念,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邻居的大哥哥大姐姐等,泛指一切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的人。再次,要把握“和大人一起读”中“一起读”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读给大人听,也可以是大人读给学生听,还可以是大人和学生共同读。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读教材中的内容,教给学生朗读、诵读、对读、表演读等各种“一起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外用教师教的方法“和大人一起读”。当然,“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也可以和课文教学进行整合。如教学课文《秋天》之后,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本单元“和大人一起读”中的阅读材料《小松鼠找花生》,体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快乐读书吧”编排在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的是通过此栏目学习,拉开本学期课外阅读的序幕。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呈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故事书”“和同学们一起讲故事”“周末在书店里看图画书”“学了拼音可以读更多的书”四幅插图,很好地体现了“读书真快乐”的阅读主题。建议教师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交流课外读过的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本学期的读书计划:读书的内容,可以是故事书,可以是图画书,也可以是课文拓展类的书,如学习课文《青蛙写诗》后引导学生读作者张秋生写的童书;图书的来源,可以是学校图书室里的书,也可以动员学生买一本书来进行图书漂流活动;读书的时间,可以每个月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也可以和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进行适当整合;读书的成果,可以通过讲故事、朗读等比赛活动方式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读书存折”等档案记录方式进行呈现。总之,“快乐读书吧”一定要让学生真正读起书来,把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放在首位。

二、更新课文内容,关注儿童生活

翻阅“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文目录,就会发现课文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年级上册14篇课文中,保留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小小的船》《四季》《影子》《比尾巴》《雨点儿》《雪地里的小画家》六篇课文,把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乌鸦喝水》提前到现“部编本”的一年级上册,新增加了《秋天》《江南》《青蛙写诗》《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小蜗牛》七篇课文,新选课文占全册课文的50%。

从新选课文的内容来看,“部编本”语文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的“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要求。比如,用汉乐府《江南》替代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静夜思》。从教材试用的情况看,《江南》一诗中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清新优美的意境,更受学生喜欢。特别是第七单元中的三篇课文都是新选课文,《明天要远足》写出了孩子们远足前一晚上睡不着觉的激动期待之情,《大还是小》写出了一个渴望长大的孩子的真实想法,《项链》写出了孩子们在沙滩上嬉戏游玩的快乐场景,它们的时代性、生活性非常强,既体现了教材选文“以生为本”的编写思想,又体现了从课文阅读向学生生活延伸的教学理念。

在教材使用和课堂教学时,建议教师把课文阅读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在读课文学字词中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要求识字300个,其中课文中识字147个。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是低年级课文教学的重要策略。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结合生活识字是重要的识字方法。如教学《秋天》一课中的生字“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秋天的景色,结合高粱红了、庄稼丰收等生活场景,更加形象而有意义地识记“秋”字。

其次,在课文内容理解中联系学生生活。“部编本”语文教材很多课文后面的练习已经提示了阅读理解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的要求,如《明天要远足》的课后练习是“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和同学说一说”,《大还是小》的课后练习是“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等。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用好这些课后练习,在课文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改进课后练习,聚焦语文要素

与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练习的要求变得更加明确,语文的实践性、语用性更强。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后面的识字、写字、朗读三项基本练习,没有具体的指导要求,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后面的练习,明确提出了具体的指导要求。如《秋天》一课,识字中除了呈现要求认读的“秋、气、了、树、叶”等10个生字外,还在生字上面提示了本课重点学习的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写字中除了呈现要求书写的“了、子”等4个汉字外,还在“了”字的左边提示了本课重点学习的笔画———横撇;朗读中除了要求“朗读课文”外,还提示了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这次“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方式,一条是“内容主题”线,但不像原人教版语文教材那样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人文主题,内容主题相对来说比较宽泛;另一条是“语文要素”线,就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因素分成若干个“点”(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语或课后练习之中,并有梯度地螺旋上升。这样编写教材的最大好处是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学科性质,突显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便于一线教师把握课文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教师在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时,要从“人文主题”的思维中走出来,抓住课文后面的练习认真研究课文教学中的“语文要素”。

首先,要把握好同一篇课文在现“部编本”语文教材和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教学要求的区别。如《小小的船》一课,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练习的要求是“我会说:弯弯的月亮像。蓝蓝的天空像”,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船(小小的船)、月儿(弯弯的月儿)”,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加符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目标。再如《比尾巴》一课,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

其次,要把握好同一目标在不同课文中呈现出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如朗读课文,这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中都是千篇一律的“朗读课文”四个字,看不出教学层次的变化。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将“朗读课文”这个要求细化成三个教学层次:第1课《秋天》的课后练习要求是“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第5课《影子》的课后练习要求是“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第8课《雨点儿》的课后练习要求是“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些要求很好地体现了从“读准字音”到“读好停顿”再到“角色朗读”的教学梯度。

再次,要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非常重视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如《青蛙写诗》的课后练习“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项链》的课后练习“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课后练习“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乌鸦喝水》的课后练习“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着水的”,从提取单个信息到提取多个信息,从提取明显的信息到提取隐含的信息,从直接提取信息解释到灵活选择信息解释,要求逐步提高。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根据问题在文中圈画关键词句等习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简单推论的分析能力,为后续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形成解释、作出评价、解决问题等能力打好扎实的基础。

四、美化课文插图,提升教育价值

“部编本”语文教材与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从原来的小开本变成了大开本,大课本、大汉字、大插图,显得特别大气优雅。“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江南》等很多课文的插图,用的都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风格,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科书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并绘制的,对帮助学生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次“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不仅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增添了儿童的情趣,如《小小的船》和《四季》的课文插图中隐藏着带有笑脸的星星、荷叶等细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特别是第14课《小蜗牛》没有全文注音,和第1至13课不一样,课文中只有个别难读的字注音。为了帮助学生阅读,这篇课文采用了连环画式的插图绘制方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猜字读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因此,在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掘课文插图的教育价值。

首先,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识字阅读。如教学《小蜗牛》一课,根据本课是连环画插图的特点,可以先让学生图文对照读课文,打乱课文中四幅插图的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列,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明白课文主要写的是小树林里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接着让学生图文对照学课文,在欣赏每一个季节的美景时,在图画的帮助下猜读不会认的字,如“蜗牛”的“蜗”、“发芽”的“芽”,“草莓”的“莓”等生字;最后图文对照用课文,借助图画,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的景色。

其次,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如教学《明天要远足》一课,除了课文中说到的“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颜色吗”和“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之外,借助课文第2幅插图(高大的椰树、金黄的沙滩、漂亮的贝壳……),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展开想象,还有哪些美景也会让你睡不着?并进行说话练习:“那地方的__,真的像__说的,那么__吗?”使学生在看图观察、语言实践、移情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主人公激动期待的心情。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部编本”语文教材有很多创新之处,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科书编者的编写意图,才能用好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推进语文课程的改革。

篇4: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字形、看图片、动作演示、展示汉字演变等方法,识记“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9个生字,认识新偏旁“三点水”和“草字头”。

2。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正确书写“可、东、西”3个生字,学写新笔画“竖钩”和“竖弯”。

3.借助生动的画面,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同桌合作读、表演读等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采莲人的欢快之情,体会江南的景色之美。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江南美景图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江”“南”:重点认识新偏旁“氵”,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姓名认读“江”;指导“南”的读音。

二、走进诗歌,识字读文

1.自由读古诗,要求:边看插图边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同桌互读古诗,学习圈出来的不认识的字,教师巡视。

3.教师呈现古诗,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预设“采”字的教学:

(1)卡片出示“采”字,指名学生当小老师,教教大家。(2)播放“采”字的微视频。

4.同桌互读古诗,读准字音。

三、学习诗句,感受美景

(一)學习前两行诗句

1.课件出示江南采莲的美景,提问:你最喜欢江南的什么风景?(莲叶、莲……)

2.交流反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

(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莲”,学习新偏旁“斗卜”:“莲”就是荷花,“采莲”就是采莲子;“莲”可以和哪些字交朋友?(莲叶、莲花、莲蓬……)

(2)指导学生感受荷叶“田田”的美景。

仔细观察莲叶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赞美莲叶一碧绿的、一张接一张的、层层叠叠的……莲叶这么多、这么密,就是古诗中的一个词——田田。

指导朗读:江南采蓬时节,大大的、绿绿的莲叶一张挨一张、一层叠一层,多美啊!谁来美美地读给大家听?让我们配乐朗读,再一次美美地读一读这两句诗。

(二)学习后五行诗句

1.师:看着莲叶的美景,听着你们动听的朗读,湖中的小鱼也乐了。瞧,它们也来了。

图片出示红色的“鱼”字,学习“鱼”字。

2.读后五行诗句,小鱼儿在莲叶间干什么?

学习生字“东、西、北”。看图猜字:

3.创设情境,体会“戏”的快乐。

师:谁来当小鱼?这条小鱼,你想游到哪儿去?(反复巩固认读“东、西、南、北”)小鱼小鱼,你的心情怎么样?(自由自在、快乐)

小鱼这样自由快乐地在莲叶间游戏玩耍,诗句中用了哪一个字来表达小鱼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鱼“戏”莲叶间的自由快乐之情。

(三)游戏表演,熟读成诵

1.播放歌曲《江南》,加动作表演读。

2。用师生对读、同桌表演读、拍手歌等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3.看课文插图,背诵古诗。

四、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1.摘莲叶,读生字。

师:小鱼快乐地玩耍着,我们也来做一个游戏吧。(PPT出示)莲叶间藏着许多生字,谁认识它们?(北、江、可、鱼、采、莲、东、西、南)

2.出示“可、东”,认识新笔画“竖钩”。

观察比较,这两个字有哪些相同的笔画?认识“竖钩”,红线勾出竖钩在田字格中的不同位置。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东”字书写,边范写边说口诀:一横平平稳又稳,撇折折在横中线,左右两点齐对称。

学生书写,反馈评价,学生再写一个。

3.播放“西”的书写微视频,认识新笔画“竖折”。

教师范写一学生书写一反馈评价一学生再练。

【设计意图】

汉乐府《江南》是一首优美的采莲曲,富有江南水乡特色,语言生动活泼,格调清新明朗。整首诗短短七行,前两行写了江南水乡的美,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了鱼儿在莲叶间游水嬉戏的情景,还配有淡淡的水墨画,孩子们很喜欢。学生在这之前只学了两篇课文,识字量少,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都有一定的困难。基于学情和第一学段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努力达成“识好字、读好文、写好字”这三个要求。

一、“多种方式”识好字

在教学中,我试图引领学生通过看字形、看图片、动作演示、观察汉字演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好字。在集中识字环节,制作“采”字微视频,通过展示“采”字的演变,变抽象线条为生动图形;继而联系生活经验,点明“采”有“摘、取”之意,表示人用手去拿、取,又把“采”字放入果农摘果子的生活情境中(“爪字头”代表伸手去取,“木字底”代表一棵结满果实的树),这样学生识字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在巩固环节,我以歌曲、游戏的方式作为课间操复现,集课中放松游戏、识字、诗歌梳理于一身,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既消除了疲劳,又自然而然地背诵了课文,更为接下来的写字教学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朋辈互助”读好文

“朋辈互助”是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一条路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借助“朋辈互助”的学习方式,同桌共读一首古诗。在朗读环节,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小组合作、师生对读、问答读、小组合作演读、情景表演等方式,运用角色转换入情入境,演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采莲人的欢快,体会江南景色之美。

三、“观察比较”写好字

篇5: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展示台”,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字词句运用”,知道怎样把句子说具体,怎样通过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不同的意思。

3.会读会背关于天气的谚语,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热爱观察生活的兴趣。

【学习重点】

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展示台”,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字词句运用,知道怎样把句子说具体,怎样通过不同的标点符号表达不同的意思。

【学前准备】

制作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

一、导语引入

1.夏天到了,天气炎热,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最喜欢做什么呢?

2.指名说。

3.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关于夏天的词语。

二、初识生词

1.课件出示园地识字加油站,指名带拼音读。

2.翻开课本P77页,学生自读识字加油站,边读边画出生字。

3.认读生字“棍、瓜、汤、蚊、蒲、扇、椅、萤、牵、织、斗”。

4.小组读、带读、齐读。

5.检查生字认读情况。重点认读生字“棍、汤、扇、椅、萤、牵、织、斗”。

三、认读生词

1.指名读,开火车读。

2.拓展识词,全班交流。

3.全班齐读,并说说这样的字词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展示台】

过渡:除了前面识字加油站外,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识字途径,比如:商店名称,商品广告,食品品称等等。请看:

一、展示台识字

1.课件展示食品图片。

2.自由读图片上的字,不认识的同组帮忙。

3.指名读,全班交流。

4.思考:这些词你在哪些地方见过?

5.指名说。

师总结:商店里,超市里,小卖部,家里都可以见到这些字,看来,我们想认识字宝宝,有很多途径呀!

二、拓展识字

1.你在哪些地方认识了哪些字?能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小组交流自己识字的途径,并拿出卡片汇报自己认识了哪些字。读音有误的互相更正读音。

3.全班交流汇报。共同评价。

4.再次齐读展示台上的生字词。

【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

1.课件出示句子:小白兔割草。

2.指名读,说说这个句子是怎么组成的。

3.生汇报交流,指名回答:谁在干什么?

4.指名说几个类似的句子。

5.课件出示句子: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6.指名读,这个句子又是怎么构成的呢?你能举个相同的例子吗?

7.分别齐读两个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8.师总结: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第二句多了个“在山坡上”,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比第一个句子说得完整一些,具体一些。师举例。

9.课件出示句子: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10.指名读句子,思考:三个句子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11.生回答,师总结:第三句说得更清楚更具体,今后我们在说话时,也应该像这一句一样。要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明白,就要学会把句子说具体。

12.分组读三个句子,比比哪个组读得好。

二、完成相关练习

1.课件出示P78页句子:

小鸭子游泳。

小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鸭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能把这两个句子仿照例句写具体呢?

3.生完成以上句子。

4.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三、布置作业

1.把自己课外认识的生字写进自己的“词语篓”里。

2.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形式写一句话,读给同桌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交流

1.小组交流自己的“词语篓”里有多了哪些词语宝宝。

2.指名交流,并读给大家听。

3.全班交流。

二、导语引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我们在说话或者和别人交流时,如果要表达不同的意思或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就要用上不同的标点符号。那么,我们见过的标点有哪些呢?

2.指名说,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标点“,”“。”“?”“!”

4.师简单介绍四种标点的基本用法,并举例,例句用课件展示。

5.指名读例句,并说说每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包含的思想感情。

6.师读以下例句,让学生认真倾听每句话的朗读语气。

(1)公园里的花开得真美呀!

(2)你吃饭了吗?

(3)我们在玩丢沙包的游戏。

(4)放学了,我背着书包高兴地回家去。

7.再次指名朗读,体会每句话的朗读语气。

8.全班齐读。

三、完成加标点练习

(1)小鸟飞得真低呀(    )

(2)你写作业了吗(    )

(3)天安门前的人非常多(    )

(4)爸爸看到我来了(    )高兴地笑了(    )

1.生完成以上句子。

2.展示交流,并读一读。

【日积月累】

一、课件出示P79页谚语

1.师范读,生边听边圈出生字读音。

2.生自由读,同桌互读互评。

3.指名读,全班交流评价。

4.再指名读,讨论交流每句的意思。

二、背诵,拓展含义

1.组内尝试背诵。不会背的其他同学帮忙。

2.师指导背诵,指名背。

3.全班进行背诵比赛,获胜者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4.全班齐背,师总结四句谚语所包含的意思,教育学生要多观察,激发学生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三、布置作业

1.把P79页的谚语背给家长听。

2.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

篇6: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

八、十”。2.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

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

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

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

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

(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

(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4)开火车读数字,并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7.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内容,交流写字:

(1)你会写哪一个生字?它的笔顺是怎样的?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你观察到的和小组同伴说一说。(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3)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哪一笔写得好?好在哪里?(4)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借助情景动画,引领学生在趣味中体会小诗的内容,在跟读中认识生字。在此基础上的认字和写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情境活动,对比差异

1.引言:瞧,天晴了!汉字王国的居民们在欢迎我们呢!(课件出示6个居民,身上分别写着:人、天、口、田、日、目。)

2.小组交流: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书空练习。预设:“人”和“天”——一个“人”伸直胳膊,头上顶着一块木板就是“天”。一“人”不变,二人为“天”。“口”和“田”——张开“口”,里面没有东西。“田”地中间有交叉的小路。“日”和“目”——太阳有一个中心,所以“日”里有一横。“目”是人的眼睛,眼睛里有两滴眼泪,所以“目”里面有两横。

4.巩固应用: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六个居民的名字,并选择喜欢的一组居民,分别组词语或者说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读读比比,了解汉字形近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汉字的字形,才能把汉字写得准确无误。

四、书写提示,指导规则

1.课件播放动画。汉字王国里的教书先生正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

二、三”,学生认真观察教书先生的书写顺序。

2.集体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上“先”“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回答。

3.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一条笔顺规则就是“从上到下”。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

十、禾”,学生观察后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5.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二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横后竖”。6.互动活动:我们在写汉字的时候,除了要根据正确的笔顺规则 认真书写外,还要注意书写姿势。什么样的书写姿势是标准的呢?请大家一边做动作,一边说。

7.学生自主练习,先书空,一边书空一边说笔顺规则,再描红,最后练写。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笔。8.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针对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书写的长短进行点评。

9.教师小结:要想把字写得美观,不仅笔顺要正确,同时要注意笔画的位置,书写的长短等,这样才能把字写得美观、大方。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学生写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从细节之处明确要求,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五、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教师播放教书先生正在教孩子读古诗《咏鹅》的动画视频,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4.教师播放教书先生读古诗的视频动画,组织学生模仿教书先生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5.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写的。他在写这首古诗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6.课件播放《咏鹅》画面,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7.齐声诵读,背诵古诗。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学前基础差异较大,如果仅仅停留在背诵古诗的层面上,必定让一部分基础厚实的孩子没有“食物”可吸收。此环节正是关注到了这一点,引导学生构建画面,理解诗意,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收获。

六、共同阅读,作业拓展

1.引言:下课了,汉字王国的小孩子们在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呢!2.课件播放《小兔子乖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儿歌里都有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自由读《小兔子乖乖》,遇到不会的字可以圈起来,问问老师,再多读几次。4.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5.思考交流:第一次,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样说这段话?第二次,小兔子为什么开门了?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样说这段话? 6.分角色朗读。

篇7: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通过量词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过程与方法:熟读并背诵古诗《春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汉语拼音字母大小写,知道生字加上偏旁可以组成很多其它生字,感受发现的快乐。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通过量词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熟读并背诵古诗《春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

3.认识汉语拼音字母大小写,知道生字加上偏旁可以组成很多其它生字,感受发现的快乐。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趣味识字】

一、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激趣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物,你们认识它们吗?

二、我会认

1.课件上图片所展示的事物:

小汽车 马 一册书 铅笔 树 飞机

2.你们认识它们吗?指名说。

3.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生字或词语。

车 马 书 铅笔 树 飞机

4.以“车”为例,引导学生说量词。

师:有多少小汽车呢?

生:有一个小汽车。

5.师引导学生说:说明小汽车的数量,我们可以采用量词:辆。除此以外,还可以说;一辆公共汽车,一辆货车等。(课件出示公共汽车,货车的图片)

6.拓展:图上画了几辆小汽车?

生答:五辆。

7.指名读:辆一辆车

开火车读,分组读,直到读熟。

8.同以上方法学习:(课件展示)

一匹马 一册书 一棵树 一支铅笔 一架飞机

9.用各种形式的朗读熟识以上生词。

10.指导学习生字:辆、匹、册、支、铅、棵、架。

三、量词拓展练习

1.认读生字卡。(指名读,开火车读)

2.除了这些量词外,在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见到量词的使用,如: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个文具盒,一张桌子等。

3.引导学生说量词,师生互相订正。

四、做填空游戏(课件)拓展量词游戏:

【字词句运用】

一、引导背诵26个大小写字母

1.指名背,组内互背,互相订正。

2.课件出示练习。

3.谁会连。

4.指名上台连线,师生互相订正。

二、拓展练习(贴卡片)

A G J K R T L

J k r t l g ɑ

1.生上台贴对应卡片。

2.指名读,齐读。

3.听写。

【读一读,想一想】

一、猜字谜(课件)

有日就天晴,

有水就很清,

有心动感情,

有虫飞蜻蜓。

1.指名读拼音谜语,全班帮忙正音。

2.全班齐读,指名说谜底:青。

3.全班交流谜底为什么是“青”。

4.师总结,课件出示:日+青=晴 氵+青=清 忄+青=情 虫+青=蜻

即:

5.课件出示练习:

6.观察以上生字,说说你的发现。

7.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8.师总结:这就是通过加偏旁,认识生字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都要做一个有心人,通过这种方法来识字。

9.拓展练习。(课件)

10.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

(1)分小组分别朗读。

(2)指名认读生字卡并组词。

辆 匹 册 支 铅 棵 架

(3)指名认读加偏旁生字。

(4)生字加偏旁拓展练习。

篇8: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教学构想】

一、整体感知,以“睡不着”统领全文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意识,两课时的教学设计都围绕“睡不着”展开。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诗歌中出现三次的“翻过来”“翻过去”的动作以及在“唉———”的轻叹声中,体会“睡不着”的心情;然后品读三个小节的后半段,探寻“睡不着”的原因。这样紧紧围绕“睡不着”这根主线,通过朗读、想象、品悟,慢慢地去感受诗中因第二天要远足而激动得睡不着的小朋友的形象,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整体、连贯。

二、关注童趣,以儿童的角度品悟诗歌

1.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如教学“翻过来,唉———睡不着”“翻过去,唉———睡不着”“翻过来,翻过去,唉———”三组语句时,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回忆自己远足前激动、兴奋、期盼的心情,并把这种情感融入“唉——”这一轻叹声的朗读中去。

2.让学生进行表演读。在读通读顺这三组语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自己脑中的生活画面,边演边读,引导他们投入到朗读中去,真切感受诗句的意思。

3.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如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这句话时,让学生想象海里会有哪些颜色,把自己的想象注入这一句的情感朗读中。

三、注重实践,突出识字写字朗读教学

1.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记。如教学“睡”这个生字时,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星星月亮都困得垂下眼皮,闭上眼睛睡着了,从而理解“睡”与眼睛有关,重点学习新偏旁“目字旁”。

2.采用多种形式提高朗读水平。除了用整体读、自己尝试读、指名读、学生带读、男女生轮流读、齐读、边想象画面边读外,还可以挖掘本课独特的朗读训练点,如轻声词较多等,加强针对性朗读指导。

3.采用辅助线指导学生写好合体字“明”。通过横辅助线,帮助学生发现只有让“月”的撇和横折钩落脚点一样高,字才能写得平稳;通过竖辅助线,帮助学生发现“月”的一撇穿到“日”下面去了,让学生明白两个部件写在一起时,笔画要注意穿插,这样才能把字写美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睡不着、那么、地方、什么”等词语,注意读好轻声;认识新偏旁“目字旁”,学写合体字“明”,并能用其他会写的字与其进行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翻过来、翻过去、唉、睡不着”等词语,读出小朋友远足前兴奋、激动的心情。

3.重点学习第一小节,指导读好带有“吗”字的问句,通过仿说句式进行巩固迁移。

【教学过程】

一、照片引入,揭示课题

1.理解“远足”的意思。教师出示学生秋游时的照片,了解“远足”的意思: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比较远的地方去春游、秋游。指名读“远足”这个词语,关注“足”的平舌音是否读正确。

2.揭题、读题。请学生朗读课题,并指导朗读:读题目时,可以在“明天”后面稍稍停顿一下,这样就会显得更有节奏。

二、整体感知,读准词语

1.教师范读诗歌。

2.学生尝试自由读诗歌,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数一数这首小诗有几个小节。

3.分小节指名读整首诗。教师准备好较难读的词卡,遇到学生读不准的词语马上拿出来正音。重点指导:先读准“地方”这个带有轻声的词语,再展开词卡,读好“那地方”,再展开词卡出示“那地方的海”,“方、的”连续两处轻声,读的时候要又轻又快,迅速滑过去。

三、品读诗歌,感受“睡不着”的心情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话:远足前的那个晚上,自己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看课文插图,感受“睡不着”,教学“睡”字。

(1)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观察交流:从插图上的哪些地方看出小姑娘睡不着?

(2)教学“睡”字,认识“目字旁”:课件出示“睡”,教师手指插图中的星星月亮:是呀,夜深了,月亮星星也困了,它们都垂下眼皮,闭上眼睛睡着了。原来“睡”和眼睛有关,怪不得这个字是“目字旁”。请学生给“睡”字组词。

3.品读诗歌,情感朗读。

我们不仅能从图上看出小姑娘睡不着,从诗中也能感受到她睡不着。

(1)让学生尝试朗读(课件出示三组语句,即第1~3节的前三行)。

(2)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好第一小节的第一句,重点指导读好“唉”,轻轻地叹气,从“唉”字听出期盼、激动、高兴的心情,再请男女生轮流齐读第二节第一句,最后全班齐读第三节前三行。

(3)加动作表演读这三组语句,体会“翻来翻去睡不着”的心情。

四、品读诗歌,探寻“睡不着”的原因

1.梳理文中小姑娘“睡不着”的原因。小姑娘翻过来,翻过去,怎么也睡不着,她在想些什么呢?请学生快速看看全文,找一找。

2.重点品读第一小节,感悟“睡不着”的原因。

(1)出示第一小节第二句,指名读,要求读正确。

(2)指导情感朗读,读好问句:这个语气词“吗”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和问号在一起做朋友,表示疑问的语气。指名读,读出问的语气。

(3)想象海的颜色:大海里还会有哪些颜色?(如果学生答案很奇特,要追问这么说的原因)

(4)配乐看大海美景图:哇,大海真的会有那么多种颜色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5)情感朗读,读出大海的美。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在脑中想象刚才看到过的大海美景图。

(6)仿说句式,巩固问句。

(1)海不仅有很多种颜色,海还是怎么样的呢?请小朋友做做小诗人,仿造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出示:“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吗?”指名学生说。

(2)齐读第一小节:明天将要看到那么美的海,多么让人期盼啊,怪不得小姑娘怎么也睡不着。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吧。

五、观察笔画,指导书写

1.出示“明”字,指导学生观察:“明”字由哪两个字组成?比起单独写“日”“月”,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一些,窄一些)

2.课件出示横辅助线,指导学生发现只有让“月”的撇和横折钩落脚点一样高,这个字才能写得平稳。课件出示竖辅助线,指导学生发现“月”的一撇穿到“日”下面去了,两个部件写在一起时,笔画要注意穿插,才能把字写得更美观。口诀“左右结构,笔画穿插”。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写“明”,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点评反馈,学生继续练写。

篇9: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2012年,教育部开始组织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旨在发挥主流教材的示范引领作用。历经四年半时间,经过十多次评审,2016年秋季全国许多省市中小学正式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先认字再学拼音,新选课文,增加古诗文教学,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部編本”语文教材有了许多新变化,体现了很多新理念。从2014年起,杭州市下城区、江干区、桐庐县等部分学校已经先行试用“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在两年的试用中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我们特地选编了一组文章,供大家学习借鉴。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分识字、汉语拼音、课文三个板块编排,其中识字两个单元,汉语拼音两个单元,课文四个单元,写字和口语交际贯穿在这三个板块之中。“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中有哪些特点?如何针对课文的编写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

一、减少课文数量,加强课外阅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编写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课文的数量减少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共有20篇,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只有14篇,但是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在第一单元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栏目,阅读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有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给出了第一、二、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字、40万字、100万字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建议”中又提出了“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实施意见。语文学习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读一本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部编本”语文教材减少课文数量、增加“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栏目,目的就是要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材,增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课外阅读的意识,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努力建构一个由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大语文课程体系,并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活动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组织好“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新栏目的教学,避免课外阅读流于形式,这在“部编本”语文教材使用中显得尤为重要。

“和大人一起读”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共安排了八次,编排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之中。如何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活动?首先,要落实“和大人一起读”中“读”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兔子乖乖》《剪窗花》等儿歌、童谣、儿童诗、儿童故事,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学情,采用“1+X”的方式,用一篇带多篇,适当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其次,要明确“和大人一起读”中“大人”的概念,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邻居的大哥哥大姐姐等,泛指一切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的人。再次,要把握“和大人一起读”中“一起读”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读给大人听,也可以是大人读给学生听,还可以是大人和学生共同读。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读教材中的内容,教给学生朗读、诵读、对读、表演读等各种“一起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外用教师教的方法“和大人一起读”。当然,“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也可以和课文教学进行整合。如教学课文《秋天》之后,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本单元“和大人一起读”中的阅读材料《小松鼠找花生》,体现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快乐读书吧”编排在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目的是通过此栏目学习,拉开本学期课外阅读的序幕。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呈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故事书”“和同学们一起讲故事”“周末在书店里看图画书”“学了拼音可以读更多的书”四幅插图,很好地体现了“读书真快乐”的阅读主题。建议教师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四幅图,交流课外读过的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本学期的读书计划:读书的内容,可以是故事书,可以是图画书,也可以是课文拓展类的书,如学习课文《青蛙写诗》后引导学生读作者张秋生写的童书;图书的来源,可以是学校图书室里的书,也可以动员学生买一本书来进行图书漂流活动;读书的时间,可以每个月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也可以和教材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进行适当整合;读书的成果,可以通过讲故事、朗读等比赛活动方式进行展示,也可以通过“读书存折”等档案记录方式进行呈现。总之,“快乐读书吧”一定要让学生真正读起书来,把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放在首位。

二、更新课文内容,关注儿童生活

翻阅“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文目录,就会发现课文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年级上册14篇课文中,保留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小小的船》《四季》《影子》《比尾巴》《雨点儿》《雪地里的小画家》六篇课文,把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乌鸦喝水》提前到现“部编本”的一年级上册,新增加了《秋天》《江南》《青蛙写诗》《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小蜗牛》七篇课文,新选课文占全册课文的50%。

从新选课文的内容来看,“部编本”语文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的“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要求。比如,用汉乐府《江南》替代了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静夜思》。从教材试用的情况看,《江南》一诗中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清新优美的意境,更受学生喜欢。特别是第七单元中的三篇课文都是新选课文,《明天要远足》写出了孩子们远足前一晚上睡不着觉的激动期待之情,《大还是小》写出了一个渴望长大的孩子的真实想法,《项链》写出了孩子们在沙滩上嬉戏游玩的快乐场景,它们的时代性、生活性非常强,既体现了教材选文“以生为本”的编写思想,又体现了从课文阅读向学生生活延伸的教学理念。

在教材使用和课堂教学时,建议教师把课文阅读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在读课文学字词中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要求识字300个,其中课文中识字147个。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是低年级课文教学的重要策略。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结合生活识字是重要的识字方法。如教学《秋天》一课中的生字“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秋天的景色,结合高粱红了、庄稼丰收等生活场景,更加形象而有意义地识记“秋”字。

其次,在課文内容理解中联系学生生活。“部编本”语文教材很多课文后面的练习已经提示了阅读理解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的要求,如《明天要远足》的课后练习是“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和同学说一说”,《大还是小》的课后练习是“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等。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用好这些课后练习,在课文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改进课后练习,聚焦语文要素

与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练习的要求变得更加明确,语文的实践性、语用性更强。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后面的识字、写字、朗读三项基本练习,没有具体的指导要求,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后面的练习,明确提出了具体的指导要求。如《秋天》一课,识字中除了呈现要求认读的“秋、气、了、树、叶”等10个生字外,还在生字上面提示了本课重点学习的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写字中除了呈现要求书写的“了、子”等4个汉字外,还在“了”字的左边提示了本课重点学习的笔画——横撇;朗读中除了要求“朗读课文”外,还提示了本课朗读指导的重点——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这次“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方式,一条是“内容主题”线,但不像原人教版语文教材那样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人文主题,内容主题相对来说比较宽泛;另一条是“语文要素”线,就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因素分成若干个“点”(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备单元的课文导语或课后练习之中,并有梯度地螺旋上升。这样编写教材的最大好处是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学科性质,突显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便于一线教师把握课文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教师在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时,要从“人文主题”的思维中走出来,抓住课文后面的练习认真研究课文教学中的“语文要素”。

首先,要把握好同一篇课文在现“部编本”语文教材和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教学要求的区别。如《小小的船》一课,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练习的要求是“我会说:弯弯的月亮像

。蓝蓝的天空像

”,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船(小小的船)、月儿(弯弯的月儿)”,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加符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目标。再如《比尾巴》一课,原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

其次,要把握好同一目标在不同课文中呈现出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如朗读课文,这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中都是千篇一律的“朗读课文”四个字,看不出教学层次的变化。现“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将“朗读课文”这个要求细化成三个教学层次:第1课《秋天》的课后练习要求是“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第5课《影子》的课后练习要求是“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第8课《雨点儿》的课后练习要求是“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些要求很好地体现了从“读准字音”到“读好停顿”再到“角色朗读”的教学梯度。

再次,要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非常重视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如《青蛙写诗》的课后练习“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项链》的课后练习“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雪地里的小画家》的课后练习“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乌鸦喝水》的课后练习“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着水的”,从提取单个信息到提取多个信息,从提取明显的信息到提取隐含的信息,从直接提取信息解释到灵活选择信息解释,要求逐步提高。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根据问题在文中圈画关键词句等习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简单推论的分析能力,为后续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形成解释、作出评价、解决问题等能力打好扎实的基础。

四、美化课文插图,提升教育价值

“部编本”语文教材与原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从原来的小开本变成了大开本,大课本、大汉字、大插图,显得特别大气优雅。“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江南》等很多课文的插图,用的都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风格,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科书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并绘制的,对帮助学生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次“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不仅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还增添了儿童的情趣,如《小小的船》和《四季》的课文插图中隐藏着带有笑脸的星星、荷叶等细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特别是第14课《小蜗牛》没有全文注音,和第1至13课不一样,课文中只有个别难读的字注音。为了帮助学生阅读,这篇课文采用了连环画式的插图绘制方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进行猜字读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因此,在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掘课文插图的教育价值。

首先,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识字阅读。如教学《小蜗牛》一课,根据本课是连环画插图的特点,可以先让学生图文对照读课文,打乱课文中四幅插图的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列,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明白课文主要写的是小树林里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接着让学生图文对照学课文,在欣赏每一个季节的美景时,在图画的帮助下猜读不会认的字,如“蜗牛”的“蜗”、“发芽”的“芽”,“草莓”的“莓”等生字;最后图文对照用课文,借助图画,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的景色。

其次,要善于运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如教学《明天要远足》一课,除了课文中说到的“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颜色吗”和“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之外,借助课文第2幅插图(高大的椰树、金黄的沙滩、漂亮的贝壳……),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展开想象,还有哪些美景也会让你睡不着?并进行说话练习:“那地方的

,真的像说的,那么

吗?”使学生在看图观察、语言实践、移情体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体会主人公激动期待的心情。

上一篇:广州市文化旅游规划下一篇:在全县第六次人口普查动员会议上的表态发言(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