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太和镇传统村落保护措施及领导小组

2024-04-08

社旗县太和镇传统村落保护措施及领导小组(共2篇)

篇1:社旗县太和镇传统村落保护措施及领导小组

刘集村传统村落环境保护措施

我村古文物建筑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属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是现存已有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位,必须进一步加强保护,希望每个村民都应有保护意识,积极尽义务参加保护行动。

经村民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如下:

1、在古文物建筑四周外围50米内划定为重点保护区,另外四周外2 0米为一般控制地带。

2、在古文物建筑院落内,不允许堆放柴草、杂物,易燃易爆物品,预防火灾发生。

3、不允许乱搭衣物、乱接电线影响村容村貌。

4、不准在保护范围内乱倒垃圾、粪便,对出现的脏物等垃圾一律清运集中村垃圾场处理。

5、不准在保护范围内栽植林木,开耕菜园,种植蔬菜,破坏原址。

6、禁止在保护范围内拆旧建新,乱搭乱建,改变原貌。

刘集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4月26日

刘集村传统村落保护领导小组

长:李金山(村支部书记)副组长:郭振坡(村副支书)成员:魏道祥(村委委员)

马群鹏(刘集村民)

黄保林(刘集村民)李明阳(刘集村民)薛书才(刘集村民)

2011年4月26日

篇2:社旗县太和镇传统村落保护措施及领导小组

卧铺村隶属莱芜市茶业口镇,位于镇政府东北9公里处。东北两面与淄博山区接壤,西北与章丘毗连,著名的齐长城遗迹沿村落山顶至西向东蜿蜒而过。明朝嘉靖年间,王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继而刘、张、李、闫等姓先后落村居住。因该村地势较高,常被云雾覆盖,故而得名卧云铺,后简称卧铺。卧铺村历史文化悠久,遗产资源丰富,至今保存了相对完整的村落格局及建筑风貌。2014年被列入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2. 卧铺村传统村落特色及保护现状

卧铺村坐落在齐长城脚下,处于群山环抱、绿树掩映之中,周围山脉逶迤连绵,山势险峻,山顶有云摩台、霹雳尖两座山峰,海拔都在840多米,有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图1)。卧铺村为典型的鲁中山区石头房子山村,建筑风格以石头砌墙,硬山双坡顶的合院形式。进入卧铺村犹如进入一座石头城堡,不仅房屋是石头的,畜棚是石头的,就连普通日常器具也都是石制的。石屋依地势而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使村落形态布局依地形地貌和环境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图2)。街道为石板铺路,石砌台阶穿插其中,形成曲折、幽深的巷道与主街相连;有较完善的排水系统,水系曲折蜿蜒,与民居呈平行之势,构成了自由、多样的街巷空间;院落布局灵活,以实用为主,且多为两层,上边住人,下面饲养牲畜或做储藏。墙体达半米多厚,屋顶用山草苫顶,冬暖夏凉,两层还能起到防潮作用(图3);民居大院多设两个门,南侧为大门,北侧留个便门,并借助暗道、暗屋和拐弯抹角处理,形成一道错综复杂的有效防护环境,在战争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卧铺村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敌后根据地”,战地报社《泰安时报》曾在这里驻扎两年。

卧铺村过去曾经是齐鲁故道,来往商人较多。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村内除了老街两旁遗存的王家大院、刘家大院、李家大院、张家大院等院落保存较为完整外,其余超过百年以上的大部分传统民居遭到遗弃。据统计村内被遗弃的石屋达50%以上,这些废弃的老屋由于产权问题几乎没有人再利用或翻建,这部分老屋长期无人居住,即使有人居住也都是老年人。许多废弃的老屋由于长时间没能得到及时维修和保护,往往荒草丛生,日久天长风化损毁,墙体残破,屋顶坍塌。导致传统民居被抛弃的原因一方面来自村外城市的诱惑,村民出外打工见了世面,回村另择基地盖起新房;另一方面是出生在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年轻人,他们在适婚年龄时基本都是另择宅基地并放弃传统式样按新式住宅自由建造房屋的。由于村民这种自由状态下的建造活动所表现出的一些特点即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希望的因素亦有所不同,因此原有村落的统一形态并没有在建筑风格改变的情况下被继承下来。另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部分村民为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私自对传统民居乱拆乱改,有的给墙皮抹上水泥,有的给屋顶直接铺上了石棉瓦,有的干脆拆掉老房子,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原地盖起新房,这些行为都间接地破坏了传统村落原始的肌理和风貌,也从一个侧面看出政府近年来对传统村落保护意识滞后。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很有可能会加快卧铺村的衰败,那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以及村落固有的有序性和严密性格局将会在新农村建设中慢慢变得模糊,直至最终消失。

3. 卧铺村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现实困境

3.1 困境一:民居坍塌现象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卧铺村传统民居年久失修,且多为石木结构,受气候、风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屋顶、墙体坍塌现象严重,有些民居只剩下残垣断壁,成为一片废墟,再加上早先通电、道路、用水等困难,使大部分村民多已搬离古屋,住进了城市,客观上也加速了传统民居的衰败。坍塌的民居由于长期无人居住,院内杂草没膝,甚至屋内都长出大树,一片凄凉景象。有些墙体出现裂缝,整体歪斜,随时就有倒塌的危险,给游客带来安全隐患(图4)。

3.2 困境二:新老民居混杂交错,村落原始风貌恢复困难

卧铺村对遗弃的传统民居再利用问题基本没有考虑,大多数传统民居仍处于“自然性颓废”状态,物质的老化和功能性的衰退致使传统民居的空置率逐年上升。与之相对应的是,村里的新建民居却日益增多,与老民居混杂交错,破坏了原始村落的肌理。新建的民居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屋顶采用红瓦,与老屋形成鲜明的对比,尽管村民认为这样做提高了自己的居住条件,但却没有考虑新建民居对传统村落造成的影响,反而认为这种改变自己生存环境的举动是无可厚非的,那些闲置的民居不适合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居住,这样就使更多的村民不断地新建住房,并将新建民居样式当作样板进行模仿,使新建民居形式朝着一种趋同的模式发展,割断了那些在今天看来非常有价值的传统居住模式,客观上造成了村落过去的风景的消逝(图5)。

3.3 困境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保护制度不健全

除了村民居住转移、民居乱搭乱建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财政对传统村落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各级财政只对那些见效快的城区文化遗产感兴趣,而对那些地处相对偏僻的广大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却投入较少。尽管卧铺村已成为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对象,省财政本着“科学发展规划先行”的原则,从城镇化发展资金中按每村20万元补助标准拨付,但对于一座有历史底蕴的传统村落来说,却是杯水车薪,投入保护维修资金仍存在很大缺口。此外,用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资金来源渠道还相对单一,运用市场手段、吸引民间投资对村落保护制度还没有建立。村中居民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大部分年轻人进城务工谋生,村中留守多为老弱妇孺,根本无法负担起重修或重建传统民居的经济投资。

3.4 困境四:缺乏有力的组织和管理,保护呈多元化状态

随着地方政府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整体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正全面开花。但村落保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缺乏完善的组织和管理,缺乏高水平的从业人员和专业人士的现场监督,部分传统建筑修缮和新建设施脱离村落文脉,村落保护呈多元化、片段化状态。目前当地政府为了打造雪野片区旅游综合体,已修建了五村一体的长7公里、宽6米的混凝土公路,保证了机动车村村畅通,现已基本完成通车。但具体到道路景观和沿线风景点建设,问题仍然很多;新建了部分公共建筑场所,如公厕、停车场等,但新建建筑形式不伦不类,比例失调,色彩搭配不合理,缺乏对传统村落的整体性考量。个别文物建筑没经过色彩分析,就对古建构件油漆一新或采用宫室建筑做彩绘,随意改变原生态文化的真实性,如村口庙宇的修缮就是“修旧如新”的例证。

3.5 困境五:将旅游开发当成最大卖点,缺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

从地方政府对卧铺村的规划来看,其着眼点仍然放在旅游开发上,而对于其丰富的历史、科学、社会、艺术等价值知之甚少,尤其是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基本是空白,给来访者只留下照片和回忆。对一个传统村落来讲,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地方产业发展,扩大知名度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度对旅游业的追捧,就会丢掉传统村落应有的特色,极大地破坏村落的原有风貌与村民的生活状态。事实证明,传统村落的空间和环境容量是有限性的,如果过于拥挤和嘈杂就会破坏传统村落的清静和从容。

4. 对卧铺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强化规划实施管理,使传统村落保护真正“落地”

首先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要秉持正确的理念,本着保持传统空间格局,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保持历史文化遗产原真性和可持续性的条件下,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不可为追求政绩而急功近利;其次,质量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再利用的生命线,在如期完成各项工作的前提下,一定要确保工程质量,争取每个项目都要按照批准的方案实施,本着科学的态度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不要急于求成,以次充好;再次,要充分发挥文物部门工程监管作用。各级文物部门,特别是市级文物部门要主动担负起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的监管职责,全程指导监督工程项目的开工、实施、验收等环节,及时了解掌握并上报工程的进展情况,工程进行中,定期组织开展巡检和抽查;最后,应重视村民的诉求和专家的技术指导,当地政府应认真听取村民的意愿,同时还要确定一名专家在工程实施期间驻村进行专业指导,并规定驻村指导时间和工作量,确保传统村落保护工程顺利实施。

4.2 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不同范围的保护和要求

结合卧铺村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及特色评估,按照整体性、历史性、环境性的原则,可将卧铺村保护范围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环境协调区三个区域。核心保护区以保护传统民居整体风貌为主,其建设应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址上将民居造型、体量、色彩按原样恢复,并拆除区内不符合风貌要求的新建筑,禁止新建或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建设控制区是核心保护区以外的控制地带,其建设控制包括建筑高度、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应与核心保护区保持一致,严格控制新建房屋,对不符合要求的新建筑,应搬迁、拆除或改建;环境协调区在建设控制区外围,其建筑形式可在不破坏村落风貌的前提下适当放宽,但建设风格须与古民居相协调。另外,在环境协调区内还要保护山体植被和水体环境的整体景观风貌,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提供良好的保护屏障和景观背景(图6)。

4.3 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修缮

首先取得省、市政府财政的支持,由省、市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保护资金,用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但是光靠政府投资还远远不够,各地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和民间组织也应参与进来,逐步建立起村落保护社会基金,鼓励科研、教育机构和民间团体对村落保护进行资助,以扩大保护资金的筹集数量;其次适当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旅游业是筹集资金的一种有效措施,在“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科学经营、有效管理”的原则指导下,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方面保护传统民居和支持旅游发展的积极性;第三加大当地政府对传统村落保护资金的管理权,当地政府对传统村落的情况比上级部门更了解,对投入的比例把握也更准确,建议将相关的经费审批和使用权下放,便于经费落到实处。

4.4 整治综合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对卧铺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要注重突出民生主体,开展传统村落综合环境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传统村落贫穷的面貌。环境保护整治包括村落整体环境,如垃圾、柴草、水圳、池塘、公共绿地等,并增设垃圾箱和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还要对传统村落及其周边环境的广告、商业标志、道路指引牌以及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等进行详细规划和控制,使它们与历史环境协调一致。对已经建设的停车场、农家乐等服务设施加强监管力度,专门制定体系化保护标准,具体就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等划定保护红线。在不破坏原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可开发适量的家庭旅馆,保证卧铺村开展旅游的硬件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采暖、通讯、给排水、消防等等,其中道路的建设要使用当地的材料、当地的工艺,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满足村民的意愿,享受现代生活方式,让村民生活好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创造条件提高村民的居住生活、劳动就业以及教育培训等发展机会。

4.5 合理调控环境容量,建立生态防护体系

对卧铺村的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定位分析,综合考虑村落旅游资源吸引力、距离衰减及区域替代等因素的影响,划定旅游市场的分布影响范围。由于卧铺村物理空间的有限性,必须严格控制外来居住和旅游人口规模。目前卧铺村有144户,人口419人,主要居住在建设控制区内,每户民宅约住2~3人,而在核心保护区传统民居内基本很少住人,再加上近年一半以上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客观上村落生态系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从当前村内人数及分布情况来看,似乎对开展乡村旅游并不影响,但随着旅游业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将会对传统村落生产系统、社会系统、能量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冲击,很可能会影响乡村原有的宁静、从容以及生活秩序。因此,必须提前建立生态预警系统,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调控,维护系统有序运行。

5. 结语

传统村落保护行动,不仅是对一个地方经济能力的考量,也考量着一个地方的文化眼光和创新能力。当前卧铺村传统村落保护行动刚刚开始,在保护理念、保护制度、保护方法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当地政府和村民具有长远的眼光,他们希望通过对村落的保护和再利用,提高村落的知名度,吸引人们前来观光,并引起更多人们对于村落的保护和关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和不科学的操作方法,一些历史文化遗产仍然不断遭受自然的损耗和建设性破坏,这使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希望通过对卧铺村保护与再利用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为现实困境提出解惑之道,从而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杨新平.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6

[2]王泽猛.探析传统自然村落的再生之路—以莱芜北部山区自然村落为例[J].装饰,2014,(12):70-71

[3]王昀:“糟得很?还是好得很?湖南‘村中城’建筑运动考察报告”,《城市环境设计》,2010,(6),148-151

[4]周乾松.中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9

[5]曹枭.泰安市山西街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J].村镇建设,2015,(9):68-7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社旗县太和镇传统村落保护措施及领导小组】相关文章:

社旗县初中数学班04-30

社旗县网格化环境监管04-12

社旗县2009年农建工作经验交流材料04-08

2011社旗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意见05-03

楚源国学社旗舰计划方案04-17

旗县脱贫攻坚知识测试04-18

上一篇:会计第一周实习总结下一篇:社区防灾减灾资料目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