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城市及规划框架研究论文

2024-04-15

弹性城市及规划框架研究论文(通用11篇)

篇1:弹性城市及规划框架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也变得越来越脆弱,而城市化的进程虽然使得城市综合发展快速进步,但是城市的弹性能力却相对较弱。我国自从提出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后就特别重视弹性城市的发展,弹性城市的规划是保证城市生命力旺盛的具体表现,因此为了提高城市的弹性指数,我国近几年来特别关注弹性城市的规划建设。尤其在一些自然灾害多发区,还保留着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为了保护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在自然灾害多发区,一些新城的建设就特别的运用了弹性城市的理念坚实规划的。

[关键词]弹性城市;规划框架;策略

引言

人类出于自觉趋利避害的愿望,都愿意生活在弹性指数较高的城市,一来是这样的城市会给人心理上的安全感,二来是这样的城市无论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还是政治环境的条件要好一些,且应对灾难的恢复能力也要强一些。我国的人群聚集地就能够反映出人们对于城市弹性规划选择的重要性,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综合应变能力强,因此人口密集,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弹性规划比较弱,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政治环境、经济条件都相对落后于东南沿海的发达城市,人口稀疏,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人口集聚程度高的国际化大都市,在经济、政治还是社会安定等各项指标的具体表现上,都是弹性指数较高的典型代表。

1、弹性城市概述

1.1弹性城市的含义

弹性城市指的是城市能够适应新环境,遭遇灾后的恢复能力快,并且偶发的灾难不足以影响该城市的中长期发展。这样的城市一般具有经济能力强、政治环境安静、社会环境和谐的特点,因此城市的承受能力、弹性能力和再造能力都要强一些,这也表现为弹性城市的三个具体阶段。当城市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果城市能够自身毫不费力的消化外部环境带来的变化,这就说明城市的承受能力强;当城市的外部环境增加大的压力,城市还能够自觉的进行自我调整,应对变化,就说明城市的弹性指数高;当城市面对的变化程度再次加深,外部环境施加的压力不断增加,城市还能够井然有序的发展,这说明城市具有很强的再造力。弹性城市的三个表现阶段的应变能力和该城市的经济、社会、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要提升城市的弹性指数,就要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抓起,提高城市在这三个方面的自我调节力,从而促进城市的弹性能力增强。

1.2弹性城市的发展原则

弹性城市的发展原则是在它的三个表现阶段中体现出来的,主要围绕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规划和建设。要发展弹性城市,提高城市的弹性能力就要遵循多远化发展的原则、模块化经济发展的原则、社会资本的独立性原则、经济发展的特色性原则、允许符合性原则、信息渠道畅通性原则和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性原则。城市弹性能力的提高要遵循以上七条发展规划原则,努力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弹性城市的规划框架分析

2.1自然环境的脆弱性

弹性城市的建设规划主要以提高城市的应变能力为前提,城市的自然环境应变能力是弹性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指标。从国内弹性城市建设的例子来看,自然环境是影响城市弹性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的自然灾害应对系统是否发达,是衡量弹性城市的首要条件。如果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系统不完善,将会给城市的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作用。提高弹性城市的自然灾害应变能力就要充分考虑城市自然环境的脆弱性,从提高城市自然环境的脆弱性着手改变。城市的自然环境脆弱和城市所处的地形地域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提高城市的弹性能力,在城市规划建设时要充分考量如何降低地势和地域气候对于城市的冲击。再分析好影响城市脆弱性的自然环境因素以后,就要在规划建设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抗干扰力,按照长远规划的方案有效的改善城市自然环境的脆弱性。

2.2经济环境的脆弱性

我国的经济环境在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以后开始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这就使得各行各业的经济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经济好的时候国民经济各方面整体提升,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损失严重,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无一幸免,这种局势更多的发应在大、中城市,经济危机严重的时候使得各行各业裁员严重,而大、中城市的生存压力比较大,因此会引起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和经济发应。弹性城市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城市的经济独立性强,城市的弹性能力就越强,而城市的经济独立能力差,城市的弹性能力就越弱。因此在规划提高城市的弹性能力的时候,应该将城市的经济独立指标纳入一个重要指标。虽然综合性的经济发展能够快速的拉动国民经济大环境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有很大的危险性。城市在发展综合性经济的时候,还要逐渐建立起城市的模块性经济,鼓励企业发展模块性经济。对于有实力发展模块经济的企业,政府应该给予鼓励政策,以提高城市的弹性能力,建立弹性城市的榜样。

2.3社会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脆弱性

城市的社会维度和空间维度体现在城市的结构发展和社会资本等方面,城市的弹性能力强弱和这个城市的人口工作结构有着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也能够影响城市弹性能力的强弱。当城市的经济结构主要以中、青年的男性劳动力为主的话就说明城市的社会结构发展不平衡,城市的经济压力大,城市的社会公共压力大。相反,城市的劳动力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城市的社会公共压力就小,城市的社会维度和空间维度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强。

2.4城市系统的脆弱性

弹性城市的城市系统综合指数一般比较强,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受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小,社会发展秩序相对和谐,城市的自然环境抗风险能力也要强,就说明城市的弹性能力强。要避免城市系统的脆弱性,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力,引导城市经济向模块化转变,制定公民应该遵守的社会和谐发展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城市的公共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公民和企业也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共同努力,降低城市系统的脆弱性。

3、结语

简而言之,我国弹性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特点,在弹性城市规划整体的框架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弹性城市。

参考文献

[1]黄晓军,黄馨.弹性城市及其规划框架初探[J].城市规划,2015,39(02):50-56.

篇2:弹性城市及规划框架研究论文

一. 背景研究

1.句容区位

1.1 句容概况

1.2 句容区位

2.上位规划解读

3.区域交通

周边情况

4.规划范围

5.规划尺度

6.基地分析

7.基地解读

二. 产品定位

三. 案例分析

四. 方案展示

1.规划理念

2.方案总平

3.功能分析

4.结构分析

5.交通流线分析

6.景观系统分析

7.城市界面分析

篇3:弹性城市及规划框架研究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给人民带来富裕生活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河流被污染,山林被侵蚀,城市的山水结构美景不在。最为天然的城市特征慢慢消失。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和历史建筑面对着剧烈的冲击,带来了城市风貌的变化,新奇怪的建筑风格屡见不鲜,一些传统的城市特色和个性逐渐湮灭。中国大地,从南到北,千城一面。徜徉在城市的街区上,恍惚中难以分清到底身处何方。面对趋同的城市面貌,我国不少城市开展了城市风貌规划,希望能对城市风貌有控制和指导作用,然而实际却往往难以尽如人意。概因城市风貌规划不是法定规划,内涵与定义都不明确,成果内容和深度也不清晰,需求和操作部门不明确,经常让人无所适从。城市风貌的构成要素又极其复杂,一个大而全的风貌规划成果,从深度和指导性上经常难以实施,成为一纸空文。

近几年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比较高,积累了较多的财富。地方政府财力较为雄厚,同时人民对改善自然环境的需求更为强烈,重金投入开展了一系列的城市风貌改善行动,包括绿化美化、河道水系修复、市容环境提升、公园和道路景观提升等类似的项目。这些行动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景观风貌。然而因为多头管理、缺乏统筹等原因也容易造成城市景观风貌的混乱和不协调。对于城市管理部门来说,迫切需要有一个统筹全局的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来引导建设的行动。

1 城市景观风貌的内涵

城市景观风貌的概念一直比较模糊,许多人对于城市景观风貌的认识见解并不相同。什么是城市景观风貌,由哪些要素组成,必须要在研究前予以界定。关于城市风貌的说法很多,蔡晓丰等[1]认为,城市风貌是通过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体现出来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的环境特征。王建国、张继刚等[3,5]学者对城市风貌、景观风貌特色等也做了相应的研究。对于城市景观风貌而言,笔者认为,其是指城市所展现出来的外在景观形象和内在的精神气质,和以此形成的区别于别的城市的特征。主要由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包括河流、森林等自然生态为本底的山水格局,建筑、道路等人工建设形成的物质空间环境和以此为载体的历史人文内涵。

2 城市景观建设实践中的问题

在城市景观建设的实践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我们的体制,多头管理,城市景观涉及面广,而主管部门又多,如公园绿地归园林局管,河道水系归水利部门管,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归林业部门管,道路景观归交通部门管。各个部门,不同领导,审美不同,要求不同,难以统一。这也是制约城市景观建设,导致景观面貌混乱的重要因素。

2)缺乏统筹规划,多头管理带来的信息不共享和部门割据,造成了很多建设行动的矛盾和重复浪费。在项目选择上,也并没有优先解决人民群众呼声最高的问题,不少资金优先投入了与城市形象有关的项目。

3)缺少行动协调,有些道路景观刚建设完成,就要面临扩路、管线施工、地铁施工等等,需要迁移或改造。有些河道景观,绿化环境的美化解决了,但是河水却依然发臭,截污没有跟上,治标不治本。

4)忽视民众需求,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比较少的听取来自民众的意见,公众参与不够。

5)资金有限,各个部门都在抢夺这些有限的资金,而结果往往是强有力的部门获胜,反而有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难以上马。缺少从整体层面对项目进行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评估,以及对项目建设计划次序的安排。

6)领导意志的影响,从目前的体制看,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的意志,难以避免的对景观建设行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管理风格、专业水平、审美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项目的走向。而任期制和频繁的调动又造成了项目的变化,主管领导一旦更迭,带来新的想法,甚至会造成项目颠覆性的修改,也会给景观建设带来方向上的摇摆和投入的浪费。

3 城市景观风貌提升规划的目标

不同于传统的风貌规划,城市景观风貌提升规划中,提升是重点,其初衷就是为了管理无序的城市景观美化行为,需要从城市层别统筹规划,协调推动,加强管理,重点解决多方行动导致的城市景观面貌冲突和混乱的现象。对于纷乱的城市面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需求最为强烈的,哪些是最为迫切的,哪些可以缓后再做,前后不同时期,不同的建设主体如何协调一致,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城市面貌,都是规划要重点研究的内容。结合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对此的需求,规划一定要更加明确,重点突出,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必须要能直接指导将来的道路、公园、水系等景观建设行动,必须有明确的项目库和行动计划,要有明确的资金投入计划和建设主体。应是一个能实践操作的规划,而不是一个大而全的详尽的规划成果。

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其中特别提到要优化国土安全格局,调整空间结构,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内容。与此相对应,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内容要有所调整,除了对物质空间的关注之外,需要更多的向优化城乡生态安全格局,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本底倾斜。对于生态的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绿道网的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应有所增加。

4 城市景观风貌提升规划的框架

从笔者参与这些年来的项目实践看,想完全从规划上控制城市风貌难之又难。城市风貌的形成是几十年甚至上千年城市发展的结果,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建设速度很快,主体多元化,控制和管理更加力不从心。显然景观风貌规划不可能将所有的景观风貌构成要素涵盖在内,也不可能将每个分项都做到很深,这就要求对规划的内容做一个选择和有所侧重。

城市的山水结构,是城市景观面貌的本底,是城市特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是规划的重点。绿地部分,包括公园、道路绿地、河流景观、森林公园、风景区等,属于政府部门主管,对此部分景观风貌的改善,阻力也相对较小,公众利益较大,资金来源也有保证。门户节点、重要轴线、建筑风貌因为对整体城市景观面貌的影响较大,这些也是规划的重点。笔者认为建筑立面、城市照明、屋顶花园、立体绿化这些内容涉及到建筑单体的改造。不像绿地属于政府直接管辖,而建筑单体的产权私有,任何对建筑的改造均应通过业主的同意才行。且资金的投入更是问题,业主通常不愿意为了城市面貌而自己掏钱。政府投入又带来争议,纳税人的钱怎么能投入到私有建筑上。例如在广州深圳,亚运会和大运会期间,对建筑立面的改造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城市小品、标识系统、公共艺术、棕地修复的建设主体不明确,且艺术审美本身争议也比较大。将此列为规划的次要内容,仅提出控制性的要求和建议。

这样以政府层面容易操作、资金来源清晰、管理主体明确的项目为重点,如公园,道路绿地,门户节点,河流水系,风景区,保护区,重要轴线等。以建筑风貌、景观照明、城市小品、公共艺术等管理主体不明确,资金来源不清晰的分项为次要内容。以此形成了规划的框架结构。对于重点内容,从现状评估到专项指引,列入项目库,确定计划、资金投入等内容;对于次要内容,仅提出意向和控制建议,不深入开展工作,以保证重点内容的明确和可操作性,见图1。

5 结语

城市景观风貌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绝不是一个规划就能解决的问题。本文讨论更多的是如何统筹规划景观风貌提升和建设行动,并建立一个针对城市以景观美化为需求的规划体系框架。对于范围更大的城市风貌,未有过多涉猎,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

摘要:从探讨城市风貌的内涵出发,基于城市景观美化的实际需求,研讨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景观风貌提升规划的思路、方法,并就如何加强规划的实施和意义,尝试建立一个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容易操作的景观风貌提升规划框架进行了分析,以更好的促进城市的景观建设和美化行动。

关键词:景观风貌,规划,框架,思路

参考文献

[1]杨文华,蔡晓丰.城市风貌的系统构成与规划内容[J].城市规划学刊,2006(2):59-62.

[2]王哲.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与探索[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1):57-60.

[3]王建国.城市风貌特色的维护、弘扬、完善和塑造[J].规划师,2007(8):5-9.

[4]余柏椿.论城市风貌规划的角色与方向[J].规划师,2009(12):22-25.

篇4:弹性城市及规划框架研究论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热寂现象;弹性控制;发展

1 弹性控制的提出

1.1 弹性控制的概念

“弹性”是指材料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若如除去外力后变形随即消失的性质。管理层面的含义是指管理机构所具有的可塑性或环境适应能力。控制的基本概念指有组织的系统根据内外部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使自身保持某种特定状态的活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弹性控制是促进城市建设有效、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控制框架下运用弹性原则对控制要素进行引导与激励,进而激发城市建设的能动性,提高城市建设的运作效率。

1.2 弹性控制的作用

广义而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弹性控制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激励与约束两个方面。狭义而论,城市设计弹性控制是控制框架下的弹性引导,是控制框架下的有限弹性。

1.3 背景

两种问题。问题一:传统的城市设计首先要确定城市区域的“理想”设计蓝图,而在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建设实践中。由于受城市结构的变化,投资计划的不确定性及其它种种因素的影响,一个城市设计个案被完整实现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这说明城市发展变化具有偶然性与不定性。问题二:城市中热寂效应突出,这无疑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举三个较为常见的例子:

1.3.1 在我们的生活中,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许多城市的道路在不断拓宽以适应汽车数量的变化,在新修的和正在扩建的道路设计中,人们是否有为将来的拓宽或是临时加建道路留下余地?

1.3.2 举办各种大型洲际运动会。大量的体育建筑修建起来,在举办当时满足了各国运动员和观众的比赛与观赏需要,在赛后是否还能起到巨大的作用来支持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以避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1.3.3 生活在长江边上的渔民,以前经常担心长江水位的升高会淹没他们驻扎在江边的家园。是否可通过直接将房子建造在水面上形成船屋来解决。伊利尔•沙里宁认为:城市就像一个有机体,拿一棵树来讲生物的特性决定了先长出来的枝叶总是留出一定的空间提供给后长出来的枝叶,存在着某种协调一致性。怎样使社会发展趋向平衡与稳定并适应不同情况的变化,和有效减缓城市热寂现象所带来的空间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笔者认为运用弹性控制来进行规划与设计,利用弹性与可变,在时间和空间上取得一个平衡点,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时空复合结构体。

1.4 基础理论

“弹性”意味着变化,发展,运动。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构成某一系统的要素之间的矛盾,即内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有很大影响,即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这一系统和环境的矛盾,即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是主要动力。对于背景中提到的两个例子,例一中城市车流量加大,道路需要拓宽这便是外因;例二中运动会的举办前后就是外因;例三中,长江水位的涨幅就是外因。

当外因出现较大变化时,事物内部矛盾决定了事物会朝着适应外界变化的方向进行转化。而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常见的思维表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太能预计和适应外界矛盾的变化,以至于产生很多不良的结果。例一中,当道路拓宽时,多数时候人们需要绕道行走,这势必增加其他道路的交通量,引起其他矛盾;例二中,运动会的举办带来的就是典型的热寂现象。以前的各种大型运动会举办当时取得较好效果,举办过后便是大量运动场馆的资源浪费。例三中,渔民的房屋被洪水淹没或冲走的比比皆是。例二中我们运用弹性控制,一是可以搭建临时使用的体育场所,比赛后拆掉,还出用地;二是可以结合比赛后周围居民的使用加以设计, 避免热寂现象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因此设计者们需要寻找一种思路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矛盾。

2 弹性运动规律的探索

2.1 弹性运动事物的组成及转化机制

弹性运动的事物与其它事物一样,能够被人们定性的认识,表明它们都有明显的主要性质存在,这是由它们的主要成分(主要矛盾)决定的。区别在于:弹性运动的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具有某种转化机制,而一般的事物则不具备。事物辨证的运动观告诉我们,运动发展的结果是对立面向自己的他者转化。由此推断,一个有运动与发展潜力的事物, 必定具有对立与统一的两个方面存在。弹性运动的事物,这两个方面之所以能够同一在一个事物里面,是因为它们原初的性质是同一的,建立的基础是一致的。产生对立,是因为它们在原物质基础上向下一层面发展的趋势不同。事物处于发展中,它的发展趋势有多种,只有在根本上具有相同性质的两个方面才有条件形成有机的转换,整合在一起,形成弹性运动。

2.2 弹性运动事物的性质

弹性运动的事物是一个变化较多、较能适应周围环境的中介状态,它没有将任何一种发展趋势发挥至极限。由此可见它在单一功能上效果不能是最好,但它却能取得综合效益最大化。拿刚才的例子来讲,硬质铺地如果单单用来人行,人们会厌恶它单调的硬质,人们还希望有遮荫的大树和清爽的草坪,人们不会觉得它是最好;如果将它作为车行来用,它又产生出与车行不太适宜的特点:它地处道路一侧,与它相连的都是人行道路,如果让车从广场上开过,它势必受到人行干扰。但另一方面,它却能将两个作用结合起来,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

2.3 弹性运动事物适用的范围

是不是任何一种事物都能形成弹性运动呢? 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变化的程度或多或少,弹性的趋势或大或小。但在实际问题中,相对主要、重要的事物就不应该或不适于进行弹性处理。因此得找出哪些范围的事物能够进行弹性处理。经分析得知,我们应从不同的系统、层面、区域来创造在使用上存在时间和空间弹性的事物。

3 怎样来创造合理的弹性因素

城市在快速发展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社会时常难于趋向平衡与稳定,突出表现在城市各项产业发展不平衡,由此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利用空间的可变———“弹性空间 - 城市缓冲区”,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来协调产业的不平衡,通过旧城更新的方式将这一社会矛盾加以缓解。

4結语

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需要我们运用弹性控制来进行,这样能适应城市发展变化的不定性与无序性,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是不断深化、不断补充完善的规划。要正确把握规划弹性控制,必须注意规划的工作特点,规划具有政策性、地方性、长期性、综合性等工作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具有弹性控制性的规划设计,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城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规划设计随着城市的变化而相应发展完善。

篇5:弹性城市及规划框架研究论文

(2)注重城市的安全功能。城市中聚集着大量的人口与车辆,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所以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安全功能是城市为人们提供的一个基本的功能,只有保证了安全问题,才能够不断位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所以在对城市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的时候一定要达到一定的安全要求。不能盲目追求生态城市而忽略可安全问题。在满足城市的安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才是最正确的发展方式。

(3)注重城市的经济发展功能。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城市只有经济建设发展的好,才能够真正体现城市的魅力。所以在生态城市规划中注重经济发展,才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出路。城市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人和经济。只有经济的不断发展,才会聚集更多的人,人一多,城市经济就会向前发展。那么这个城市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所以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功能,才能够真正为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6:城市开放空间框架的建立论文

2.2城市开放空间研究技术平台

地理信息系统(GIS)已成为城市研究越来越普及的工具,20后结合时间维度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historicalGIS)的出现为众多人文、自然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根据最新ISI检索,以historicalGIS为关键词和标题的论文分别在2007和后大量出现。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与传统GIS最大的不同在于突出了时间编码,具有时间和空间信息的存储、查询和分析功能。虽然目前没有成熟的HGIS商用软件,但是很多欧美学术机构利用现有GIS进行了历史地图的数据存档、分析、再现等科研工作并提供社会服务。互联网的普及和WebGIS的发展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搭建了从专业应用到服务公众的桥梁,可以用互联网发布历史档案与研究成果的空间数据,甚至还可以通过互动网站收集市民反馈和注记的空间数据,如Philaplace.org和mappingdubois.org网站就是很好的实例,这些网站突出了公众教育和研究的循环,也体现了对普通市民记忆的尊重。

2.3南京开放空间研究

南京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及新中国的省会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有着丰富的史料存档。笔者以多期历史地图为基础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搭建起多维视角下的南京城市开放空间研究框架(图1)。将基础数据经过整理、校准后进行形态制图,重绘了与开放空间有关的公园、广场、水体、道路等元素,在ArcGIS9.3中进行了历时性的空间分析,结果见图2、3、4。从图中可知,利用开放空间研究框架,可以全面地追溯南京开放空间形态演变、动因、结果,为规划决策、建成评价和公众参与提供了生动、准确的数据和开放的信息平台,赋予研究以“存史、资治、教化”的新含义。图2中,深蓝色为水体,红色代表距离水体直线距离超过500m,颜色梯度表示城市用地与水体距离,越趋向红色距离水体越远,受水体影响也就越小。由图2可以看到,南京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城市中水体的面积、类型日益减少,其中点状水体减少最多,随着水体减少和形态简单化,缓冲带面积呈现更加急剧减少的趋势,这对于城市微气候和栖地必然产生持续的影响。随着沿路建筑密度的增加,视野通透区(可见区域)明显减少和碎片化,城市风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图3)。3个时期视野最开阔处的土地利用有所不同,分别是空地、农田、水体(1930),空地、公园、水体(1962)和公园、广场、水体(2007)。在这个过程中,沿街建筑从零星分布到沿街一层皮再到全面密集化导致整体可见视域的减少;水体可见性日益降低缘于水面本身的减少和建筑的遮挡;城市发展中,公园和街头绿地面积增加,其在视野通透区的比例越来越高。从图4可知,20世纪初期南京城内大型的自然山体、水体是公园建设的依托,1990年后广场大规模出现,多邻近城市主要道路。公园和广场面积的增加、路网的加密、桥梁的架设,使得其服务范围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其空间分布并不均衡,如新街口和周边地区、城北地区、城东地区至今仍缺乏公园和广场,近年来这些地区日益增加的人口密度又加剧了公共空间缺乏的状况。

3结语

篇7:弹性城市及规划框架研究论文

一、前言

历经的酝酿起草和制定,《物权法》终于在20xx年3月16日通过,并于同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规定我国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其中不动产主要指土地,建筑物等。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资源的规划配置,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土地和房屋建筑等不动产关系。本文将重点探讨在《物权法》出台后,物权法与我国土地制度及城市规划之间的若干问题。

二、基于物权法的讨论:物权法对土地权利制度的影响

土地权利制度是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讨论物权法对土地制度的影响时,主要是通过物权法对土地权利制度的影响来阐述的。在《物权法》颁布后,建立了我国多元的土地权利制度,具体包括土地所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和抵押权等。审视我国《物权法》上各种关于土地权利的规定,土地权利身份化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 土地所有权

我国土地所有权分为两种,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同样是所有权的主体,相比国家而言,集体土地所有权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只有在被国家征收,依法转为国家所有权后,才能用于非农建设,而不得直接出让、出租、转让作为建设用地。这样,集体土地不能随意进入市场流通以实现其土地增值,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家土地所有权相比在级别上就要低一级,这也正是权利身份化的表现。

(二)土地使用权

根据《物权法》第128条、133条、134条的规定,对于集体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权不得抵押,其转让还要经过发包方的同意;但是国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采取招标、拍卖方式进行转让和抵押。可见在土地使用权上,由于集体和国家的身份不同,受到的限制也不同。同时还规定划拨建设土地使用权转让、抵押时必须经过国有土地主管部门同意。

土地权利身份化容易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浪费资源及削弱团体成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等弊端,因此我们必须将土地权利合理配置,去身份化。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达到土地权利去身份化的目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土地制度,即保留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形式,但要强化使用权;使所有权回归主权和治权的原始状态,并将使用权作为财产交易的基本符号,成为物权法上的财产权利。

三、基于物权法的讨论:物权法基本原则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物权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具体体现在物权法基本原则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下面就物权法基本原则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进行详细说明。

(一)公示公信原则

公示公信原则主要指的是在变动物权时应该采取一定的方式让外界人员得知,他人在知道该物权变动时就具有一种信赖利益,法律应当保护这种信赖利益。公示公信的原则对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政府部门在实施城市规划时应该诚实信用、尊重权利人已取得的权利,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规划决定,因为这样的规划决定已经使行政相对人取得相关利益和权利,法律要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信赖利益。城市规划就是典型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在作出各项决定和行为时都必须依法行政,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

(二)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法定亦称物权法定主义,是指物权的种类与内容只能由法律来规定,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在城市规划中,行政主体应该重视对规划的`管理,城市规划管理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对城市规划中的各种事项进行管理,依照依法行政原则的规定,各种管理行为都应该具有法律依据。城市土地使用和房屋建设、流转等不动产物权变动时,相关人员应该遵守物权法定原则。物权法定原则的设定有利于依法行政原则的贯彻,使得城市规划管理更加规范。

四、结语

篇8:弹性城市及规划框架研究论文

关键词:城市闲置空地,弹性方式,边界线,规划

1 城市闲置空地概念

城市闲置空地是指已经获得批准使用,但无正当理由造成逾期并未开发,或者中途闲置未被得到很好利用的土地。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土地开发、城市扩建的飞速进行,城市闲置空地不断出现,甚至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城市闲置空地的存在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重新有效利用[1]。

城市闲置空地现象在城市迅速扩张的情况下普遍存在着。研究表明城市扩张是造成城市闲置空地增加的重要因素[1,2]。另一方面,城市扩张与城市郊野公园边界线之间的模糊关系也是引发城市闲置空地产生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穿插在城市中的郊野公园其边界线越来越不清晰,城市与公园之间的边界产生交错与位移,随之出现明显断裂及多处缝隙,这也促使城市闲置空地逐渐增加。那么,城市闲置空地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将这些闲置空地通过灵活弹性的规划方法转变为有效持久的土地利用形式,避免城市闲置空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已经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问题[3]。

2 城市闲置空地形成原因

根据来自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的Galen Newman教授从2000年到2010年对美国40多个城市纵向分析研究表明,城市扩张造成城市闲置空地的形成,它给城市复兴带来了障碍,此现象在世界范围都是存在的[2]。基于此,笔者对北京从1991年城镇用地到2005年扩建用地的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图1),明显看到城市扩张现象严重,原先清晰的郊野公园环边界线被打破(图2),城市与公园之间的边界产生了交错与位移,随之出现明显断裂及多处缝隙(图3)。这让大多数当地居民很难分清什么是郊野公园、也很难分清产生出来的空地其用途是什么,大多地块未被得到有效利用且未得到相应的管理,造成了很多闲置空地的出现,利用率低,无人维护,长久下去破坏了周边的环境,影响周边社区活力和福祉。

3 城市闲置空地对城市的影响

城市闲置空地的出现会对城市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首先,就北京而言,随着城市扩张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更多空地的出现,损坏城市完整的景观形象。空地的存在,由于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最后导致杂草丛生,加上大量废弃物的堆积,严重破坏了城市良好的景观形象。其次,城市闲置空地的出现很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北京五环范围内处于较多雨水区,雨水淤积、地表径流污染严重,造成房屋、交通等经济损失,长期的淹水条件会对动植物造成危害。再次,针对北京当地严重的雾霾灾害,城市闲置空地的增加对此也有着难以推脱的责任。根据调查显示,2012年全世界约有700万人死于与空气污染相关的疾病,空气污染每年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最后,北京从地理位置上处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下风口,高峰期时总降沙尘量可高达3万t,影响交通安全、农作物减产,严重危害人类呼吸道健康,这也是大量城市闲置空地增加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4 城市闲置空地弹性规划方法

中国传统城市空地规划方法更多关注“风水”,在布局、方位、朝向等方面考虑较多,但这无法确保闲置空地能够得到长期有效合理灵活的利用,可能造成一部分“风水”不好的闲置空地仍然闲置。那么,应从三方面进行考虑,并结合弹性规划方式因地制宜地规划城市闲置空地,从而进行长期有效合理利用,尽量避免更多闲置空地的出现。

(1)从规划层面角度看,“城市闲置空地”本身是一种“动态”的概念,并不存在永远不变的“闲置空地”,应强调一种“控制”和“弹性”的思维。首先,对城市闲置空地规划实质上是一种计划。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规划对未来的预测存在先天的不确定性。闲置空地规划如果固守不变、缺乏可调整的灵活性,有可能造成一部分闲置空地未得到有效治理且一直闲置[5]。其次,城市闲置空地是个具有活力的生命体,它是一个不断生长变化的系统,这就必须正视城市闲置空地的自发性,并给予其适度的生长空间[4]。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其自身发展逻辑来进行相应的弹性重组设置,使城市在面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变化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再次,现阶段由于区域断裂缺口缝隙明显,因此选址应紧密结合这些缺口缝隙明显的地区。最后,从空间位置上分析,北京成东南西北片状分布,应灵活弹性采取不同片区不同主题打造,这也很好考虑到人的因素,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城市闲置空地的不同需求。

(2)弹性景观设计方法的应用。当今城市生活是一种复杂的、多样的、非一成不变的状态,所以处理空间设计时应该留有弹性和充足的余地。在空间功能的设定上也需要注意融入弹性思维,提倡空间的混合利用[8]。涉及到具体方法:第一,界线处理。城市扩张与城市郊野公园边界线之间的模糊关系,让大多数当地居民无法分清什么是郊野公园、也很难发现周边郊野公园的存在,因此需要在缝隙明显以及边界模糊的区域进行针对性的弥补,但同时还需对边界进行加厚,这种加厚其目的不在于分隔和排他,而是连接与包容,突破自身带来的线性与僵化(图4)。这里的边界厚度并不是传统上的物理维度,而是由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出现,而我们看待界线的方式也因此改变,由“线”变为“带”,使从属于不同区域的人群聚集到一起,更好地利用城市闲置空地[7]。第二,虽然城市闲置空地大面积存在,但很多被闲置的空地资源可以再生利用,即就地取材,再生循环。第三,对有些未被得到有效管理杂草丛生的地块,可以运用生态策略方法,即雨水花园、海绵城市、敏水性设计、雨水梯级净化、太阳能装置以及考虑生物多样性设计。以上这些弹性景观设计方式,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块不同情况弹性地去解决存在的问题。

(3)运营模式的考虑。城市闲置空地得到有效治理后,如何运作也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运作不好照样可能会造成闲置空地的再次出现。可以采用PPP模式,即融资、运营与出租以及商业运作等方式方法。同时还应树立城市品牌,采取弹性激励机制,开发几套适合不同闲置地块的最低管理标准,让城市闲置空地保持长期持久的有效性。

5 结语

篇9:弹性城市及规划框架研究论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 编制体系 控制框架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55-02

引言:城市分区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局部地区所作的规划。建设部于2006年颁布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编制分区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布局、片区特征、河流道路等自然和人工界限,结合城市行政区划,划定分区的范围界限”。城市的分区规划是城市长远发展的指示灯,所以研究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城市规划编制的要求

1.1 明确城市分区规划的地位

在新的背景之下展开城市分区规划研究,首先要对城市分区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当中所处的地位进行重新的认识。城市分区规划应该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独立的法定编制层次,而不应该是依附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可有可无的层次;城市分区规划上可以对总体规划的目标进行进一步落实和细分,分区规划则是将总体规划目标集合变为详细蓝图的目标实现过程,是公众参与的规划平台。

1.2 加强对分区经济发展的论证

计划经济下的城市分区规划着眼点大多集中在物质规划领域,城市规划师的主要职责是把政府的决策落实、转化为具体的物质环境,较少涉及社会经济决策本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因素对规划决策的影响力很大。规划人员应根据市场经济原则,深入研究分区现状综合条件,努力寻求分区内部具有的生长点和吸引点加以发展,发挥分区自身优势,以达到论证分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1.3保障分区发展的社会公平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也凸现出来,如贫富分化、职工下岗、社会福利、医疗条件等,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辅助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正逐步成为一种倾向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公共政策”。同样,城市分区规划不应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还应该重视城市中的公共利益与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主要依靠区级行政主体调控来有效保障区级行政区内的基础要素的正常运行和合理发展,达到实现社会“公平”的目的。

1.4协调城市内部各分区关系

由于整个城市是一个整体,城市分区规划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的各个区级行政区,对某个区级行政区的研究必然得考虑到与其他区级行政区的关系,不能将整个城市割裂开。城市分区规划要处理好城市功能结构下各分区在空间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使城市设施、产业分布、交通网络布置寻求最佳发展途径,做到分工协作、设施共享,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处理好周围邻近分区以及城市重要功能区如城市中心、副中心及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实现和谐社会目标是分区规划不能回避的主题。

1.5改革现行规划运行机制

随着区级政府在经济与政治方面独立性的增强,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意识和热情的形成,城市分区规划在编制、审批、批后管理等机制方面都应该进行改良。首先,分区规划应该改变市政府主导的集权线性编制机制,试着摸索出一种可行的编制合作与资金筹措方式,充分考虑各个城区发展的目标及实施计划,最大限度地调动区政府的积极性。其次,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2 城市分区规划的编制内容框架

我国城市分区规划着重考虑到分区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根据现有水平,区规划范围内的用地空间分为公共利益空间网络、特殊用途区和一般用途区三类。

2.1公共服务网络体系

城市公共利益空间是城市正常运行的基本物质条件,在进行城市公共服务网络规划体现设计时:首先,对于公共空间用地,必须明确详细的、相对刚性的用地选位,以免保护不力,被逐步蚕食。其次,基础设施的规划要充分体现其现实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最后,在分区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安全生产。

2.2特殊用途区体系

对于发展不平衡的城市用地来说,通过规划手段对城市中影响分区发展的重要区域(特殊用途区)进行重点控制与发展,使其带动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分区按照分区规划确定的方向发展,可以真正发挥分区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导作用。

3 城市分区规划的控制体系、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时期,对城市进行长远规划难以准确估计,需要合理确定城市分区规划阶段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变时限规划为控制性规划。

3.1规划单元控制

本文所说的规划单元是指以行政街道为基础,按其辖区界线划分的若干管理单元。划分规划单元,建构区级行政区-规划单元-社区单元-街坊单元四级层次结构的分层控制体系,体现了一种自上而下、分层控制、层层深入的控制手段。通过规划单元对所有空间采用一般性的通则式控制,再分别对公共利益空间网络和特殊用途区增加控制内容。

3.2控制体现中控制内容

在建立城市规划控制体系中,只要控制是用地使用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公共空间网络设施配套控制。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有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规定、城市设计引导和方案审定等5种控制方式。城市大部分项目的规划多采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和图则标定这3种控制方式共同进行控制。但由于用地性质、建设项目和开发过程不同,规划控制的要求也不同,个别用地采用的控制方式也有取舍。①空间管制,针对不同地区的历史及自然现状和管理要求,将城市分区规划的区域划分为基本建成区、新发展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禁止建设地区。并确定不同地区的编制内容和法定重点。②控制强度分级,在城市分区规划中可以根据职能级别的不同将城市不同空间进行控制分级,采取不同深度的控制强度等级。

3.3建设时序控制

所谓城市建设时序的控制,就是要确定在不同时段城市重点建设的地区,重点建设的项目,在分区规划中也即确定城市分区规划实施的先后次序,并在建设过程中按照确定的时序进行控制。分区规划的实施是一循序渐进、逐步开展的过程,需要对规划中的建设时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结语: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对城市分区进行规划编制,是对我国城市分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的完善和补充,是灵活落实和深化城市总体规划、更好地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其解决分区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城市分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10:弹性城市及规划框架研究论文

创意城市这一概念最早由Landry[1]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 随后逐渐演变为一项全球性的城市运动。为了更好发挥全球创意产业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 促进世界各城市之间在创意产业发展、知识共享、创意产品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成立“创意城市网络”组织, 分设计、文学、音乐、民间艺术、电影、媒体艺术、烹饪美食7个领域, 接受批准世界各个城市的加盟申请并授予其相应的创意称号。目前, 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被授予“设计之都”称号, 我国上海、成都、哈尔滨也分别被授予“设计之都”、“烹饪之都”、“音乐之都”称号。但是, 在探索和建设创意城市过程中, 由于缺乏对创意城市中创意产业的方向性认识和不同城市在创意内容上的适应性分析, 许多推动创意城市建设的政策以及投资面临事倍功半的窘境[2]。

创意城市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 它主要是指相对传统的以有形的物质性要素为基础的城市发展战略而言的, 一种转型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充分挖掘无形的文化性要素的城市发展[3]。创意城市也不是静止的概念, 它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4]。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创意城市的崛起引发了全球城市在发展理念上的重新思考, 创意城市理念也在各种思想火花的碰撞下孕育发展。然而, 与传统城市发展理论相比, 创意城市研究尚仍处于初级阶段[5]。究竟怎样的城市才是创意城市?国内外学者以不同的视角为切入点, 对创意城市的特质及发展要素作出阐述, 但是尚无明确、统一的认识。

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 对创意城市不同方面的特质及影响因素进行梳理, 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框架。这不仅有助于创意城市进一步的理论研究, 而且对创意城市的规划和实践有一定的启示。

2 创意城市特质及影响因素

创意城市是包含自由发挥的市民创意活动、富于创造性的文化与产业、脱离了大生产体系的创新性的灵活的城市经济体系, 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全球性或区域性问题, 拥有丰富创意场所的城市[6]。佐佐木雅幸[7]提出了创意城市应具有的6个要素:创意与创意活动、创意产品的消费市场、创意人才的培养场所及文化创意设施、环境政策、促进经济与文化平衡发展的城市发展政策、创意文化政策。王慧敏[8]从发展目标、要素驱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空间形态、推进主体、政策重点7个方面对创意城市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进行比较, 并说明创意城市在这些方面的特质。郑琦[9]在研究创意城市与低碳城市的共性互动关系时, 从资源要素、消费市场、竞争力、城市功能4个方面阐述创意城市的特质。

早期学者们对创意城市的影响因素研究有:Florida[10]提出的“3T”理论, 他认为技术、人才和宽容度是建设创意城市的基本要素;Glaeser[11]提出的“3S”因素“技能、阳光和城市蔓延”;Hospers[12]提出创意城市产生的环境三要素:集中性、多样性和非稳定性;Carta[13]提出“3C”理论, 即文化、沟通与合作是创意城市的必备特征。

而近年来学者们倾向于探讨已经初具规模的典型创意城市的形成因素。西尔克等[14]认为毕尔巴鄂成功建设创意城市的要素包括:艺术家和创意创业者发展基础的活跃社区, 可获得的价格便宜的工作空间 (大部分是衰落废弃的旧建筑或街区) , 用于提供支撑性基础设施和发展机会 (教育和培训设施、发行或展览) 的基本公共投资以及鼓励创意性公共—私营合作关系的良好氛围。吕庆华、芦红[15]在研究我国海西七大核心城市的创意指数时, 认为创意成果、创意结构/制度、科学技术、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包容六大因素影响创意城市的发展。林敏[16]认为福建省建设创意城市的影响因素为福建的历史文化、传统产业、高新技术研发、创意人才的吸纳和培养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华晨等[17]探讨了高校依托型创意城市的影响因素有活跃的智力源、稳定的输送网、弹性的交流域。蒋述东、刘容[18]比较了国内外典型创意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其成长因素, 认为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集聚区建设以及支持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是目前我国创意城市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与问题所在。

本研究认为创意城市在创意资源、消费市场、功能、政策法规4方面对具有区别于其他类型城市的特质及其促进或约束创意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2.1 创意资源

创意城市中创意产业的发展尽管以非物质生产为主, 但仍然基于城市的创意资源。为了更好理解这些创意资源与创意城市间的关系, 本文将创意资源分为创意资源来源和创意资源载体两个方面。创意资源来源包括城市经济、文化、人才、产业等, 创意资源载体包括城市空间、生态环境及社会网络等。

2.1.1 创意资源的来源。

城市经济。创意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基础[3]。刘平[19]总结Jane Jacobs的观点认为创意城市经济体系脱离传统大生产体系, 灵活而富于创造性, 即创意城市具有“自由修正型”的经济体系。同时, 知识产权、文化等无形资源因其能够被反复开发与利用, 能够在经济上实现较传统城市更加突破性的增长。另一方面, 经济发展程度及阶段影响着创意城市的形成与建设。经济发展阶段越高的城市, 其发展所依赖的创意产业的影响力越大, 集中程度越高。而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的城市则集中于发展城市具有独特性的产业从而以差异化取胜。盛垒和杜德斌[20]也认为处于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的创意经济的产生将推动城市成为创新中枢, 创意城市的建设成为必然。总之, 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发展阶段是创意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城市文化。创意城市具有鲜明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 拥有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普通市民都可以参与到多样的文化活动中去体验城市的创意[8]。文化资源成为创意城市发展的核心资源。此外, 创意城市更加注重符号价值的开发与利用。李蕾蕾[21]认为创意城市的建设就是媒介符号与内容的物化和空间化的过程。创意城市通过物的媒介化、或媒介物的符号化、或媒介符号的物化及其空间固化过程, 不断实现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意城市的形象提升。文化的不断碰撞推动了创意城市的发展, 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方式是影响创意城市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国际设计周加速了文化创意的碰撞与融合, 不仅使创意人才的水平提高, 而且提高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和品味, 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促进创意城市的建设[22]。会展业也是促进创意城市建设的强大推进器[23]。

城市人才。Florida[10]指出, 创意城市是创意人才的聚集地。人的知识、智力、文化、创意思维和创造力软资源, 是创意城市生产力的主导资源。创意人才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及文化工作者, 任何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普通市民都可以因其对创意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纳入创意人才范畴李艳[24]。可见, 创意城市较传统城市更注重对创意人才的吸收与培养, 其创意人才的数量较多、质量较高。另一方面, 创意人才也是推动创意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Florida[10]认为创意阶层的聚集对创意城市形成有重要作用。大众参与模式能够推动城市创意文化景观的建设, 挖掘城市创新活力, 培养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城市将会因此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创意人才。

城市产业。在城市的支柱产业方面, 可以看到, 创意产业成为创意城市的主体产业。创意城市具有发达的创意产业, 且能够以创意产业推进城市其他产业的发展, 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以支持更广泛的经济领域的进步[3], 如创意城市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旅游产业也能够促进创意城市的建设和发展[25]。创意城市与艺术产业也呈现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24]。城市产业特别是创意产业的发展程度是影响创意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意产业作为创意城市的经济主体, 为创意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核心动力[4]。不同类型的城市对创意产业的选择与自身的发展阶段紧密相关。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城市以传统产业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 而处于高级阶段的城市以高端产业为发展要素[2]。

2.1.2 创意资源载体。

城市空间。创意城市是以人为本, 集学习、娱乐、工作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空间综合体, 它具有便于创意者、消费者、生产者互动交流, 功能叠加的空间构建模式。吴缚龙[26]指出, 创意城市具有多样化、异质性的城市社区, 其中创意产业园区是其根本载体。可见创意城市拥有多样化、异质性、功能叠加的城市空间格局。

城市空间作为创意资源的有形载体, 是影响创意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不同学者对打造创意城市空间所依赖的因素也进行了研究。朱庭逸[27]通过对台湾的案例研究, 认为营造创意空间的两大要素是创意资本与创意生态。城市的基础空间如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在其城市和经济复苏中发挥了有效的复兴作用[15]。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 能促进其周边形成创意产业集聚区[28]。华晨等[18]也认为依托高校是创意城市的重要实现形式。黄阳等[29]在借鉴西方国家创意城市空间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发展创意城市需要提升公共空间社会影响力与感染力、营造宽容的环境、充分发挥公共空间的经济功能等意见。可见, 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促进创意城市形成, 其开放性能够促进思想碰撞, 其兼容并蓄的氛围能够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创意的乐趣。

城市社会网络及生态环境。创意阶层希望居住在开明豁达的城市里。创意城市拥有适合创意人才生存发展的宽松的生态环境、创造性的社会结构[3], 多层次、便捷化、动态创新的社会网络[8]。Scott[30]认为创意城市具有一种能够激发创新或者学习能力的结构, 以及个体创意表达的社会网络, 即所谓的“创意场”。

创意城市能够促进社会网络及生态环境良好发展, 社会网络及生态环境也会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创意水平。作为影响创意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需要从不同角度改善城市社会网络及生态环境。Landry[26]的7要素理论说明了创意生态环境依赖人才综合能力、创意人才知识的多元化、城市发展机会、团体文化、认同感、城市空间、网络关系等要素。Hospers[12]把集中性、多样性和非稳定性3要素作为创意城市形成的重要因素。

2.2 消费市场

高素质的创意人才流动性强, 生活方式新颖, 文化生活将成为这类群体定居的选择因素与生活品质的评价指标。其流动性带来文化的融合与思想的碰撞, 其生活方式使文化成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商品, 促使文化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 进而将创意城市转变为文化消费的领域[31]。郑琦[9]也认为, 创意城市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满足人们在情感、娱乐、智慧等心理追求, 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消费在这里向非物质消费转化, 从而开拓精神领域的消费。可见, 创意城市成为一种消费新模式, 能够引领消费潮流, 将商品消费转化为文化消费, 转变消费观念, 实现市场创新。

创意产业在不同影响范围内所呈现的创意内容大不相同, 地区市场特点决定了创意城市的发展特质。创意产业是消费驱动型产业, 在很大程度上受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心理影响。因此, 城市影响范围内消费者的阶层和习惯在创意城市的特质方面比其他因素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2.3 城市功能

Landry[26]认为, 任何依靠创意的方法 (非传统的方式) 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诸如传统经济产业的衰退、生活品质的恶化、集体归属感的缺失、全球化的挑战等问题的城市都可以成为创意城市。可以说, 解决城市问题是创意城市在城市功能上的共有特质。

在创意城市中, 创意产业重塑了传统产业的价值链, 能够引领消费需求的变化, 实现市场创新。创意产业区通过塑造城市特色环境、重塑城市历史景观以及优化传统产业空间三种方式发挥着积极的空间效应。创意产业区对全球城市衰败地区的旧区再生有重要作用[32]。汪毅[33]对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分析发现, 创意产业集聚区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创意城市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将文化与科技的精髓渗透到文化艺术、休闲娱乐、市民素质、城市精神等非物质象征形态。创意城市以城市文脉和创意推动城市创意集群发展、重塑城市品牌和人文环境, 带动城市从理性环境向人性环境升华[9]。查尔斯等[35]认为, 城市聚集了文化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扩散等, 创意城市确保当地行业技能的持续存在。

总之, 创意城市在城市功能方面的特质表现为能够解决城市发展过程所面临的某些问题, 推动城市进一步发展。其具体功能包括推动创意产业发展, 促进创意集群形成, 促进旧城更新, 加快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打造城市品牌等。其中, 创意城市最显著的功能就是推动创意集群的产生, 而创意集群的形成是由城市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而决定的。李学鑫等[34]认为, 血缘、亲缘、地缘关系所构成的特殊联系, 当地历史文化沿革, 著名的历史事件, 对农区的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张振鹏[35]从宏观环境、产业集群与集群内成员3个维度分析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

2.4 政策法规

从城市发展模式上看, 创意城市作为一种城市治理模式, 使城市发展模式改变。在城市的发展模式上, 创意城市具有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 全面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改变了传统城市以提升GDP为目标、重硬件轻软件的发展模式[8]。

从城市文化政策上看, 文化规划或政府推动建设创意城市将替代传统文化政策, 成为实施城市政策的一种文化途径[35]。文化政策不再以中央政府层次上设计的、标准的文化政策模式为基础, 城市治理将以交叉方式规划文化发展, 使文化工具化。

从城市公共政策上看, 创意城市的公共政策倾向于打造能够激发创意人才创造潜力, 有利于发挥群体创意优势的开放的公共环境[36]。创意城市的公共政策能够为城市营造高品质的创意环境, 构筑城市多赢发展的格局, 包括宽松的人才环境、多元的文化氛围和创造性的教育体制等。

联合国在《2008创意经济报告》[37]分别从国家和城市两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创意经济的政策。国家层面的政策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税费减免等。城市的支持政策则包括投资激励、鼓励私营部门等直接的财政手段, 以及通过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发展创意产业等。目前, 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政治文化体制以及所有制形式指出了我国创意城市建设的道路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不仅需要在政策法规上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还需要对创意企业的配套扶持、软硬件设施投入、创意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做出努力。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通过对创意城市不同方面的特质及影响因素的综述, 可以发现, 目前创意城市特质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意资源、消费市场、城市功能、政策法规等方面。城市在发展过程中, 因拥有其中一个或几个创意城市特质而被称为创意城市。因此, 从这个研究角度可以很好理解为什么不同学者在对创意城市特质的描述上出现争议。

创意城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文化、人才、产业、城市空间、城市生态环境及社会网络、消费市场、城市功能、政策法规等方面。其中, 经济主要是因为其经济发展程度和阶段影响创意经济的形成, 从而影响创意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传统文化和文化活动两个因素影响着创意城市发展;人才上, 创意阶层与普通民众都成为创意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空间方面文化空间载体如博物馆、大学对创意城市的建设起重要作用, 同时, 创意产业区的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都是必要的因素;生态环境中的宽容度、组织文化、地方认同及社会网络是影响创意城市中创意资源形成的不容忽视的条件;非贸易性关系、偶然历史事件、文化传统对创意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功能的定位起重要作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是影响创意城市建设的宏观环境。具体特质描述及其对应的影响因素参见表1。

从表1内容可以看出, 目前对创意城市特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 对创意城市特质的描述大部分集中于城市功能, 创意资源及资源载体, 而对消费市场、政策法规方面的特质的研究比较零散而且不够深入;在资源要素上, 从科技技术、物质资源角度对创意城市的特质进行描述的较少, 且没有确切说明创意城市在这两方面的特质与传统城市或是其他类型城市有什么不同;政策法规上, 多为描述创意城市的城市政策特质, 而没有国家政策视角的特质描述。其次, 对创意城市影响因素的分析比较零散, 没有针对某一个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对影响创意城市经济、消费市场、生态环境及网络还没有比较典型的实例。再次, 目前对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已存在的创意城市实例的解释说明, 而对创意城市影响因素缺乏实证研究。

3.2 研究展望

今后对创意城市特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第一, 形成更加规范的创意城市特质及影响因素研究框架, 以利于做出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目前创意城市的特质框架体系还没有涵盖所有方面, 尚有许多未涉及到或研究不够充分的问题。第二, 在目前的创意城市特质分析基础上对消费市场、政策法规、竞争力等方面的特质进一步论证。第三, 详细分析创意城市影响因素对创意城市建设的具体影响, 如利用什么类型的政策法规可以建设出什么类型的创意城市。

摘要:为了理解创意城市特质及影响因素, 从创意资源、消费市场、城市功能、政策法规等角度, 综述创意城市特质及影响因素, 提出研究框架。创意城市特质及影响因素框架的整理, 对创意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篇11:弹性城市及规划框架研究论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刚性;弹性

一、土地利用中刚性与弹性的内涵分析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刚性是指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类土地,认真、严格遵守国家的基本规定,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从而使土地规划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强制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刚性一方面是相关的政策法规的不可逾越性,对规划的内容具有严格的要求和控制,另一方面是在用地结构、土地特定用途的管制中也都具有一定的刚性特征。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弹性是指相关的规划人员在制定规划方案时,各项数据具有一定的可调范围,从而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主要表现为规划期限、用地结构、用地布局以及用途管制等可在适当范围内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在保证该区域土地的基本功能的条件下,土地规划的编制以及实施管理都必须有一定的可调整型和应变能力,这就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弹性理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与弹性是相互对立、统一的一个整体,是以土地为研究对象的矛盾双方。刚性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首要属性,没有一定的刚性约束,土地规划的宏观控制与具体规划实施就无法体现出来,没有規则的约束就无法完成科学的规划,土地功能也无法充分体现,但是刚性作用过大就会使整个规划项目过于呆板、生硬,在具体的操作实施中也会遇到很多障碍,无法充分发挥规划应有的作用。弹性是土地总体规划的次要属性,能够弥补刚性缺陷,适当的弹性能够将规划的实践操作与刚性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面对复杂的、变化的环境条件作出适应性调整,将刚性赋予实践意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刚性与弹性是相互结合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二、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处理好刚性与弹性关系的意义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刚性属性能够增加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使土地规划在整体上按照特定的规则展开,能够使规划发挥龙头作用,但刚性过强就会失去变通、调整的能力,而实际的工作环境、操作手段都是不同的、变化的,因而会影响规划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因此,在实际的规划实施中,必须在规划中添加适当的弹性因素,增加其灵活性与实践性。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刚性与弹性的结合是增强实践性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是因为在一些地区土地建设的操控指标过于僵硬或者根本没有适用于该地区的规定,甚至将项目陷于违规占地的困局;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特殊用地,刚性较强的规划很容易激发现实用地与总体规划之间的矛盾;当弹性过强时,相关规定就会失去权威性,产生违法用地、违规开发等问题,因此土地规划必须在把握一定的刚性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弹性调整,保证其实际操作性的同时,尊重法规的权威性。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刚性与弹性的结合还是完善其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这是由于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处于探索阶段,土地基本上由政府进行高度集中的管制,规划的实施过于强调指标,增加了实施的难度和实际意义。此外,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中刚性与弹性的结合是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的土地资源非常稀缺,人多地少是目前面临的主要局面,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耕种土地的面积日益减少。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刚性与弹性相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变更、土地结构变化的要求,使规划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保持合理性。

三、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规划方法探究

1、加强控制指标与分区管制的结合

加强土地规划中刚性与弹性的结合,充分发挥其双重属性的作用。首先要加强控制指标与分区管制的结合。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土地管制的经验来看,土地的管理控制与分区管制逐渐呈现弹性化的趋势,例如土地规划的整体性增强、发展权适当流转、特殊土地条例出现等。加强控制指标与分区管制的结合,一方面要对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观赏区以及生态保护区等功能的土地加强管理控制的刚性,以基本的法律法规为约束,保障基本用地的面积。其次,对于农业用地面积,除了基本农田外,在相关的环境、土地保护法规的要求下,要给予适当的发展选择权,即适当增加弹性。对于建设用地面积首先要保障公益性的基础设施用地,充分利用其刚性,商业性质用地则可以根据市场发展规律作出相应的反应和调整,进而确定土地的利用性质和开发强度,即保持一定的弹性。土地用途的分区管制就是要对其管理规则预留出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刚性基础上添加弹性成分。加强土地总体规划的控制指标与分区管制的结合就是在对涉及公共利益与土地资源安全的土地保持足够刚性的同时,给新的产业结构一定的弹性,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2、实现动态规划与调整,坚持与时俱进

弹性与刚性的结合还必须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实现动态的规划与调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的调整作用逐渐加强,在确定规划方案时既要保证土地基本的功能,又要考虑市场规律对土地结构调整的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多数是静态规划,在其开展初期用地指标较为宽裕,面积不足、规模受限等问题基本不会出现,但是到了规划末期,剩余土地指标越来越少,规划的弹性也越来越小,很容易出现各种障碍,因此,静态的规划具有一定的弊端。动态规划主要是在规划期限内,对用地指标采取存量控制的方法,按照预先设计的时间间隔对用地存量指标库进行适当调整,保证规划保持在合理的刚性、弹性范围内。动态规划与调整,一方面是要考虑用地面积的要求,根据实际的环境特征及属性要求进行合理的面积控制,另一方面是在时间上的要求,根据时代特征作出适应性调整。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实现动态规划与调整,坚持与时俱进是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国家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3、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设置弹性控制区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设置弹性控制区是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具体是指在整体的用地布局上,既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土地管理法规对土地利用进行刚性控制,又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特征,在刚性设置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弹性调整,设置特定的弹性可调面积,增强规划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弹性控制区的面积基本上小于整个土地控制面积的百分之十,包括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这两项控制内容。基本农田的控制区域主要是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区域位置等来确定,区域为基本农田的补充部分,按照相关的管制规则进行设置与管理。弹性控制区必须根据土地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土地结构布局进行设置,在对区域的资源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规划能够适应未来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区域用地,满足时代的要求。弹性控制区设置是土地规划中刚性与弹性结合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对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利用中的刚性与弹性是相互制约、相互结合的两个方面,合理利用土地规划的刚性与弹性对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刚性与弹性的有效结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加强控制指标与分区管制的结合;(2)实现动态规划与调整,坚持与时俱进;(3)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设置弹性控制区。

参考文献

[1].卢雅薇.探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与弹性[J].华人时刊,2012(10)

[2].叶尔哈力·吐尔逊.基于弹性理论视角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J].科技风,2011(18)

[3].郭慧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与“弹性”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4)

上一篇:我喜欢小猫作文下一篇:我的心里话五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