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县安监局党建工作规划

2024-05-06

14年县安监局党建工作规划(共7篇)

篇1:14年县安监局党建工作规划

2014年县安监局党建工作规划

2014年县安监局党建工作规划 2014年,局机关党的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万活动”为契机,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队伍为重点,以争创“五型机关”、“五星级”服务型党组织、争当“五星级”党员活动为抓手,创新举措,狠抓落实,为我县跨越赶超,奋力挺进全省山区县第一方阵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安全环境。

一、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学习贯彻各级会议精神。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

中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章、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加深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理解,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干部职工业务学习。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监督执法、事故调查处理、档案管理等相关业务知识,以及政务公开、行政工作网上运行、计算机网络等基本知识,进一步提升安监队伍的整体素质。

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全生产月”、安全法规知识宣传、“三进五访”活动、“六送六进家”活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二、加强党组织建设

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化“星级党组织”创建,开展争创“五星级”服务型党组织、争当“五星级”党员活动,着

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和基层基础保障水平,为强化安全监管、促进安全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巩固“三万”活动、“双联双促”、“1119”等工作经验成果,经常组织机关干部到驻点村、企业、社区开展走访与安全生产宣传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中。

积极推进党组织班子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部署、一起推动落实,真正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加强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制定党员发展规划,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扩大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严格工作程序和纪律,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加大党员活动

阵地建设力度,完成党员活动阵地建设。

三、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县委、县政府印发的《贯彻意见》和《实施细则》,切实转变作风,树立良好形象。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在全局上下形成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良好风尚。

深化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完善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强勤政廉政教育,开展警示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强化机关党组织监督职能,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监督的措施办法,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认真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违法违纪案件。

开展“三抓一促”活动。深入开展“抓作风、抓环境、抓落实、促振兴”活动,深化治庸问责,提升行政效能。切实转变

机关作风,继续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节约型、廉洁型机关。开展“三短一简”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文风、话风和事风,转变机关作风,努力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四、加强机关文明建设

建立健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经常性谈心活动,对党员在思想上常督促、工作上常鼓劲、生活上常关心。注重人文关怀,进一步健全完善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制度。及时对生活困难、家庭突发变故、身患重大疾病党员和需要组织帮助的党员进行关怀帮扶。

抓好机关干部管理。强化机关管理,确保政令畅通,推进制度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以搬迁新办公楼为契机,内强管理,外树形象,搬新楼、展新貌、创新绩。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秭归县干

部职工技能大赛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加强职工思想沟通交流,增强机关凝聚力,营造团结和谐良好氛围。中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 2014年4月10日

篇2:14年县安监局党建工作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安监机关和安监队伍建设,落实办事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能力提升的要求,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的有关指示和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有效化解金融危机对我县安全生产的冲击和影响,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我县经济高起点上的新跃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我县实际,特提出以下工作措施。

一、围绕发展大局,不断强化服务意识

2009年要围绕“防下滑、保增长、抓转机、促发展”的总体要求,认真研究、部署、开展、落实各项安全监管工作。要充认识金融危机对企业安全发展造成的影响,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应对,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要以事故防范为中心,双基工作为重点,政策法规为导向,严格监管为手段,科技信息为支撑,队伍建设为保障,服务经济为目的,积极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由政府、企业两个主体责任并重,逐步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主转变;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方式由以事后查处为主的单一环节逐步向包括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查处的封闭环节转变;安全生产监管手段从传统型、粗放型、注重治表型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注重治本型转变。继续深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巩固“隐患治

理年”的工作成效,不断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制,企业负责人要向社会承诺,向监管部门承诺,向全体职工承诺,不断提高企业事故隐患治理自律能力。认真总结我县近年来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成功经验,认真研究安全生产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新途径、新举措,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继续稳定好转,不断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强化宣传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要根据当前企业生产任务较少,工人劳动负荷不大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人的劳动时间,抽出一定的时间集中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县局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努力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不断拓宽安全生产宣传文化阵地。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降低因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导致的生产经营风险,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社会公共安全。一是依托新闻媒体,扩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将利用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安全生产活动月、“安康杯”知识竞赛、重大节日和活动等时机在《海安新闻》、海安电视台上开辟专栏专版,介绍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生活常识。同时,对我局网站进行升级改版,增加版面内容和功能,方便基层浏览和使用。二是继续开展职工电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要在前几年培训的基础上,开展新

一轮的职工电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三是继续抓好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改进培训方法,增加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培训方法上采取集中培训和函授学习相结合,对新任的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干部的上岗资格培训采取函授学习的方法,解决过去这部分人员急需上岗而无法及时培训的问题。四是加强各镇安监站人员的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执法研讨、交流观摩、知识竞赛等培训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安全监管知识和服务企业的能力水平。五是开展返乡农民工培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协调,组织返乡农民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培训,实施培训工作关口前移,为下步我县企业用工储备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三、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创新服务举措

认真落实“总体达小康,建设新海安”的奋斗目标,积极应对安全生产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举措,建设规范、创新、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机关。

(一)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按照态度最好、审核最细、把关最严、审批最简、效率最高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压缩审批时间,承诺办结期限。一是规范审批服务。将安全生产审批项目全部纳入县审批中心办理,真正做到一门受理、一条龙服务、限时办结。对重点项目坚持事前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提前做好服务,减少流转环节,加快审批速度。对投资规模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需要服务的事项,建立“绿色通道”,落实专人跟踪服务。

二是简化办事程序。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服务效能,减少安全生产项目审批环节,简化程序,最大限度地缩短时限。三是咨询服务热情到位。工作人员做到既要有一流的效率,更要有超值的服务,让每一位办事的人都有一种亲切感。四是公开监督管理。按照政务公开和方便办事群众的原则,展示项目审批的依据、审批流程图、申请表格和安监局机关各科室职能、联系电话等,以便企业联系和监督;五是实行许可提醒制度。对企业生产许可证需要续期换证的,县安监局将在到期前三个月进行提醒通知,确保不发生一家企业因过期耽误换证而影响正常生产。六是实行许可零收费。对许可审批、换发证照县安监局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一是规范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企业对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执法人员少于两人,不出示有效执法证件,没有明确监督检查事项的行为有权拒绝。二是工作人员依法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不得妨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陪同,不得违规收取检查费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企业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三是对企业的设备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时,应当有法律法规的规定作为依据,并在规定时间内处置结案。四是安监局工作人员不得在直接监管的企业中投资、参股,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不得经营烟花爆竹。

(三)不断创新监管服务手段。一是建立监管检查预约制度。对企业的日常检查和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除特殊情况外,均事前

向企业进行预约。二是发挥协会行业管理作用。加快成立全县安全生产协会,并成立行业分会。充实安全生产专家库,调整专家结构,细化行业分类,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为监管部门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定期组织专家对企业或应企业邀请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三是实行事前执法检查首查不罚,即对轻微违法无严重后果不处罚,即时整改不处罚,按时整改不处罚。年内对所有企业的事前执法均实行首查不罚,对被列为2009年重点监管服务的企业和在生产型企业安全评估中安全等级被确定为A类的企业事前执法实行零处罚。四是安全评价实行招投标。对高危行业企业的换证评价、安全现状评价,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等安全评价,引入竞争机制,继续实行招投标,不断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评估质量。五是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开展跟踪上门监管服务,切实保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按时顺利实施。六是对企业的重大隐患整改验收、事故停工复工验收,根据企业的要求实行全时制服务,确保企业在第一时间内复工生产。七是及时准确掌握困难企业的生产经营动态。集中力量指导停产、半停产企业尤其是生产、使用、储存危险物品的企业做好停产前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指导企业做好停产期间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做好复产前的各项准备,全面检查安全生产条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时机成熟时,企业及时投产运行。八是组织成立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的可行性调研,指导建立安全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可委托安全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安全管理,解决企业目前安全管理力量

不足和想管不会管、管不到位的瓶颈问题。

四、严打非法生产,保护合法企业正常运行

篇3:14年县安监局党建工作规划

全面全方位推进深化整治

单说这安监局工业科的来历就全国少有。朝阳区安监局工业科可以说是专门为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建立的, 这与朝阳区的经济结构特点有关, 因为该区除了建筑行业的事故率最高以外, 就是工业企业的机械伤害事故最多发,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 朝阳区安监局在2007年底专门成立了工业科。工业科自成立就开始着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从2008年起, 首先对全区工业企业进行摸底调研, 根据区情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制订本区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标准, 为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打好基础。针对区域特点, 朝阳区安监局对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做出了缜密地策划和安排, 于2009年8月正式启动朝阳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 以求能够通过安全标准化活动的推进, 真正实现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和风险控制, 打造出适用于本区域务实高效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考虑到没有足够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持, 单纯依靠政府执法或企业负责, 无法保证务实高效地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 朝阳区安监局建立了“政府监管、企业负责、中介服务”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为有效地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 区政府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安全生产标准的编制、工业企业安全管理现状普查以及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培训等, 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证。朝阳区安监局在对工业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全面普查摸底的过程中, 组织专家切实深入各企业,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进行排查, 同时把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理念贯彻给企业负责人和职工, 让企业认识到什么是安全生产标准化, 为什么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 其好处是什么, 为下一步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做铺垫。

朝阳区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从一开始就定位在全面全方位上。正如苏乃家所说:“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必须是全面的, 因为企业无论所属什么行业, 无论规模大小, 无论好的差的, 都需要安全生产, 都不能出事故, 尤其差的企业一旦出事故情况会更严重。”但北京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针对的是机械、冶金、建筑、轻纺、烟草5大行业, 而朝阳区的工业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食品、电子等行业, 另外, 朝阳区因全市整体规划, 大型企业外迁, 所剩企业规模都不大, 这样的企业受本身的生产程序复杂度不高的局限, 其机械设备的涵盖率就不高, 这就会使许多企业很大程度上因为缺项而达不到按国家或北京市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标准考核的达标分数, 因此, 朝阳区根据本区特点, 专门请专家制订了朝阳区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标准, 特设“区级达标单位”和“区级合格单位”, 为的就是让所有的企业都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 都按标准规范进行生产。

记者所走访的北京电缆电线厂就是一个“区级达标单位”。北京电线电缆厂是一个1958年建厂的老国有企业, 厂房陈旧、设备老化, 因此在硬件条件方面存在很多隐患问题, 但该厂的安全生产管理做的还是很扎实的, 无奈因为厂区面临着市区规划要拆迁的情况, 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厂区改建、设备优化不合实际。但是“正是因为有了朝阳区根据区情制定的区级达标标准, 才获得了监管部门对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面的肯定, 同时也享受到了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中安质环技术评价中心专家的指导和服务。”该厂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厂长石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概地说。

调动企业主动性推进达标

“政府推一推, 企业动一动, 这在很多工作中都有集中表现。在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上, 许多地方把所辖企业分成ABCD几类, 指定某类中的多少个企业要求其在什么时间完成达标, 这种推行方式不是说不可以, 但我担心某些企业会在这种被动的要求下产生逆反心理, 不如让企业在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好处后, 主动地申请达标更有效。朝阳区安监局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中, 实行两步走策略, 即先由朝阳区安监局组织朝阳区安全生产管理协会专家到企业走访排查, 进行标准化初评, 对于考核成绩达到800分以上的企业才再推荐给指定的技术支持中介机构做更专业的指导性复评, 切实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服务, 提升了企业的达标积极性。”苏乃家在谈到朝阳区安监局通过各种措施调动企业达标的积极性时对记者说。

朝阳区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中的“中介服务”是朝阳区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一大亮点。中介机构根据企业实际需求, 提供相应的安全生产技术服务, 帮助企业开展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制度建设、隐患排查并提出适宜的整改方案建议以及自我评价等活动, 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中介服务机构中安质环安全技术中心的曹宇锐主任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中的工作:“朝阳区财政出钱请我们对全区所有企业全面进行隐患排查工作和达标复评工作, 这也是朝阳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一大特色。去年全面开展工作以来, 我们首先对5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每天分2〜3组, 每组配2名专家深入企业进行隐患排查, 在排查过程中把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理念贯彻到企业, 同时也给企业做技术指导, 指出企业存在的漏洞和差距, 让企业在比较中有一个危机感, 加强企业安全人员对标准化的理解, 指导他们如何开展标准化, 帮助其整改。我们欣喜地看到, 不少企业在排查中就开始申请达标了。目前, 我们对已经提交了自评报告的企业陆续开展复评, 已经有不少企业通过了达标。在下一阶段, 我们将对规模以下的1 000多家企业全面开展隐患排查。”

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天海工业) 是朝阳区目前惟一的一个国家一级达标企业, 其在隐患排查中的几个数字让记者对中介机构的咨询服务作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记者走访该企业时, 天海工业环保技安部副部长朱天才告诉记者说, “在专家对企业进行第一次咨询性排查时, 就帮企业查出与标准不符合的问题568项。随后, 企业依据咨询专家的要求在自查自评时又查出各类问题552项。通过整改, 在专家组的几个月后的复评中又查出问题165项, 前前后后, 企业经过多次咨询、自查自评、复评, 共查出各类问题1 285项。所有问题的整改及总结, 给全体职工安全思想观念带来的变化以及对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和公司安全文化的整体提升, 是我们企业的一笔永久性宝贵财富。”

国家规定对已经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的企业, 每3年要进行一次复评。朝阳区考虑到本区的考核标准本身没有复杂到国家或市级标准的程度, 而且对于小规模企业来说3年的变数太大, 担心企业在达标后会松懈安全生产管理, 因此, 对“区级达标单位”和“区级合格单位”实行2年一复审的规定。

“在市场经济下, 如果能够把市场作用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那将会使这项工作的推行变得简单。如果政府采购部门、信贷机构、认证委、环保局、证监会等相关部门都能在行使他们权限时也把企业的安全生产作为考核项的话, 那安全生产标准化就会像ISO9000认证那样成为增加企业资质的筹码, 被众企业所追捧。”苏乃家充满希望地说。不过, 朝阳区安监局在调动市场作用, 提高企业原动力方面, 确实把握住了几个机会。首先, 朝阳区安监局与朝阳区财政局联合制定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情况作为朝阳区车辆维修政府采购优先采购条件, 对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针对车辆维修的“优采”政策从2011年正式实施以来已经初见成效, 已经有多个企业达标, 下一步朝阳区将考虑将此“优采”政策推展到药业、汽车修理、家具制造、印刷、混凝土搅拌站等行业或领域。其次, 据悉国防科工委对军工产品生产企业争取项目时要求企业需到所属地区安监部门开具安全生产证明, 认证体系和证监会也要求待认证或待上市的企业到所属地区安监部门等各相关部门开具相关证明以说明其在管理到位、安全生产等方面都没有问题, 朝阳区安监局充分利用企业来开证明的机会, 核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引导他们先达标, 以此来助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获得“区级达标单位”及以上的企业在年度安全生产先进评选中享有优先权。

运用网络化平台动态管理

为了在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企业间建立起一个多向、互动的安全信息交换平台, 通过企业自律和政府部门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方式, 对企业安全管理情况实现动态监控, 进一步推动安全标准化建设, 实现朝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朝阳区安监局还开发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调度系统, 将安全标准化中8部分千余项涉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方面面内容编入系统, 提醒和指导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要做什么和该怎么做, 使企业逐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相当于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拥有多种专业知识的顾问, 解决了企业无人会管的问题。同时, 有关政府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实时了解企业工作的开展情况。

篇4:14年县安监局党建工作规划

省安监局、福建煤监局长陈炎生在会上指出,2009年,两局要紧密结合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实际,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以贯彻落实《工作规划》,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线,以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总抓手,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加大教育、监督和案件查处力度,着力解决以权谋私、权钱交易问题,深入推进本局机关反腐倡廉建设,为做好“安全生产年”各项工作,推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全省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提供坚强保证。

陈炎生同志强调,2009年两局反腐倡廉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十项重点任务:一要切实抓好党风党性党纪教育;二要认真抓好执法人员廉洁自律工作;三要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四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察和制约;五要加大安全生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六要坚决查处违法违纪问题;七要严格执行“九条纪律”和“十个不准”;八要强化中介机构监督和管理;九要扎实推进源头治本工作;十要健全完善财务制度,严格财经纪律。

篇5:14年县安监局党建工作规划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领导干部政治思想觉悟。宣教股具体负责学习事宜,在周一的学习时组织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县委县政府有关优化投资软环境的决定等,通过学习,提高局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工作思想素质的政策水平。

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方面。

(一)深入宣传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是学习1月份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文件。通过学习,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提高对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贯彻落实《决定》工作中下功夫,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上真抓实干。二是广泛深入宣传贯彻《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元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97号令公布,《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开始施行,标志着我国依法建立起了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是强化安全准入和市场监管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学习贯彻,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条例》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和立法精神,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和经营者自觉遵守法规,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紧密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搞好宣传教育,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结合区市县安全生产工作xx年工作重点,围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开展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的教育,围绕全面开展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搞好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教育,特别是加强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炮竹、加油站、燃气库(站)、人员密集场所的企业安全质量标准优化宣传教育,引导企业规范建立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质量标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国务院全面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围绕实施“科技兴安”,开展科技创新,通过安全科技示范、安全信息网络建设、安全专业人才培训等途径,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全社会安全意识的进一步提高。群众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是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安全素质的有效途径。xx年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要组织开展好“全国安全生产月”创建安全社区等活动。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在宣传活动中要突出党和国家对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关怀,着眼于人民大众安全生产意识的普遍增强,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组织学习各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知识,组织开展xx年xx县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

(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督查,尤其是烟花爆竹企业的从业人员,对没有能力培训的企业通过培训中心帮助培训,使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得到有效提高,能安全地进行生产。

(五)举办1—2期安全生产监管业务培训班,加强对全县乡镇、办局分管安全生产领导和专(兼)职安全员的培训,提高全县领导及安全员的安全管理水平。

篇6:14年县安监局党建工作规划

安全专业达标自检报告

集团公司安监局领导:

三季度以来,宁夏芦草井沟煤矿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集团公司安监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和上级一系列安全会议精神,坚持安全至上、质量为本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完善管理机制、健全安全机构,自我加压、攻坚克难,保持了矿井筹建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现将矿井建设整体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1、坚持每周安全检查和定期隐患排查制度。

坚持每周一对矿井进行井上下全方位的安全质量覆盖检查,对检查出的各类问题明确责任人、整改时间并严格验收考核。目前,共计开展各类检查24次,下发文件24次,检查出的所有问题均限期得到整改。同时,成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隐患排查专家组,每月20-23日对矿井重大隐患、潜在隐患进行排查,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从而实现了隐患发现及时、处理得当,从隐患治理上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2、坚持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和会议保障制度。

一是严格现场盯班盯岗制度。矿领导和专业人员严格按照各自分工轮流到井下生产一线盯班盯岗,24小时不间断,班班不空岗,靠前指挥,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类问题,有效保证了现场安全。

二是专题会议保障安全。按时召开调度会、生产会、专业会,-1

灾做好了准备。

2)强化重点工程、重要场所的安全管理。特别是35kv变电所的防雷系统,雨季前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所有接地进行摇测,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做到大隐患不过天,小隐患不过班。

3)全面落实矿井水害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雨季巡查排查制度、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重大雨情上报制度、与气象、水利、河道管理、防汛等部门联系制度等,确保各项防汛规定真正落实。

4)严格落实灾害天气停产撤人制度,当连续降雨达到50mm以上或气象预报为“大雨”天气时,必须停产撤人,严格执行调度员的应急处置十项权利。

5)防洪物资按雨季“三防”应急预案进行购置,主、副、风井口防洪沙袋已备足50袋,风井口已安设排水矿车,排水泵正常使用。副井底临时水仓:排水泵两台工作、一台备用,排水正常。中央泵房:三台大泵、一台大泵排水正常。地面泄洪沟正常排水。全面准备,加强管理,确保雨季期间矿井的安全。

7、安全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1)我矿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强化员工队伍素质的提升,制订了《专业业余学习制度》,各专业人员充分利用周一至周五的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每天学习不少于一小时,每月组织一次专业考试,对考试不及格人员实行工资减半的制度,以此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及时对新员工签订师徒合同。

篇7:国家安监局十二五规划

安监总煤装〔2011〕187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各直属事业单位、社团组织,有关中央企业:

《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已经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附: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谐稳定大局,是全国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1〕47号)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 14

(一)“十一五”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取得的主要成就。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指示精神,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持续推进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相继开展了“隐患治理年”、“安全生产年”等活动,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宣教“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监管监察队伍“三项建设”,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高。“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格局逐步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日趋健全。“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煤矿安全生产成效显著。

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2010年与2005年相比,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由5938人减少到2433人,下降59%;重特大事故起数由58起减少到24起,下降58.6%;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811下降到0.749,下降73%。

法制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法》配套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建设,出台了刑法修正案

(六)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制定出台21部部门规章;制定和修订300余项煤矿安全标准和煤炭行业标准。新增设4个省级、7个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111个省级直属安全技术支撑事业单位,充实和加强了监察监管力量。完善了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各项制度,建立健全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实施联合执法,煤矿安全生产法制秩序不断改善。

安全生产投入持续加大。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办法,不断加大安全费用提取力度,增加煤矿安全生产投入;进一步完善煤层气抽采利用相关经济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加强煤层气开发利用;连续投入国债资金150亿元,带动煤矿企业和地方政府投入安全改造资金880亿元,中央财政投入27亿元“以奖代补”资金用于煤矿整顿关闭,治理了一大批事故隐患,进一步完善了煤矿“一通三防”等各大生产系统,推进了煤矿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提升了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行政执法不断强化。加大对非法违法生产建设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累计l7.9万次,查处隐患106.8万条,隐患整改率平均达到96.7%,实施行政处罚9.1万

/ 14

次,经济处罚总额累计达到26.5亿元。按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严格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切实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努力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依法依规查处各类事故9270起,结案率达98%。

瓦斯治理成效显著。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出台了一系列瓦斯防治规章和技术标准,大力推进以先抽后采为重点的瓦斯综合治理,推进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两个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积极开展瓦斯治理示范矿井、示范县(市)工程建设。2010年,煤矿瓦斯抽采量达88亿立方米、利用量达35亿立方米,分别比2005年上升282.6%和250%;瓦斯事故比2005年减少269起、死亡人数减少1548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5%和71.3%。

整顿关闭取得重大进展。大力开展煤矿整顿关闭攻坚战,共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9535处、淘汰落后产能近5亿吨,超额完成将小煤矿数量控制在1万处以内的目标。2010年,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煤矿产量18.8亿吨,占全国总产量58%;产能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产量7亿吨,占全国总产量比重由2005年的45%下降至22%。

安全基础管理不断改善。研究出台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和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两个指导意见,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小煤矿机械化、安全教育培训、职业健康和班组安全建设,广泛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2010年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64%,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安全高效矿井359处,产量10.2亿吨。全国有6000余处煤矿达到省级以上安全质量标准,累计培训煤矿“三项岗位”人员382.7万人次,全国25万名煤矿班组长已轮训一遍。

安全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依托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支撑计划,取得煤与瓦斯突出的力学作用机理学说重大突破,开发了一批煤矿安全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煤矿安全科技成果推广,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59项,完成科技项目3项;总结了14家煤矿企业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体系,提炼10项煤矿瓦斯治理关键技术;推广了100项瓦斯治理技术成果,实施10项瓦斯治理示范工程,煤矿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二)“十二五”时期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安全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安全生产状况由明显好转向根本好转目标迈进的攻坚阶段。作为安全生产重中之重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 14

市场对煤炭的旺盛需求加大了煤矿安全生产压力。煤炭市场需求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40亿吨。目前煤炭价格高位运行,个别地区和煤矿企业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不能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盲目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个别煤矿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仍较为严重。

安全基础仍然薄弱,保障能力低。目前全国煤矿企业平均产能不足30万吨/年,各煤矿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现象,全国煤矿主体专业技术人才缺口约7万人,其中约96%的煤矿企业机电专业人才不足,88%的煤矿企业采矿专业人才不足。井下一线工人流动性大,安全生产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产能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仍有9000余处,大多数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老化,安全管理水平低。煤矿尘肺病等职业危害仍较为严重。目前,全国已列入整合技改的煤矿有5000余处,在建项目7000余个,“十二五”时期煤炭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工作将全面铺开,兼并重组矿井跨行业、跨地区扩张现象多,办矿标准多层次、办矿格局多元化,现场管理相对薄弱,事故易发。

煤矿灾害日趋严重。我国煤矿约91%是井工矿,在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中开采条件最复杂。煤矿开采深度平均每年增加20米以上,随着开采深度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加,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每年增加1立方米每吨左右,高瓦斯矿井数量每年增加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数量每年增加3%。矿井突出危险性加大,水、火、冲击地压、热害等灾害越来越严重,防灾抗灾难度加大。

同时,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更面临着重要机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做好煤矿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服务、应急处置和救援、社会监督、宣教培训体系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地方各级政府监管责任,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和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务院《通知》和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是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准则和得力抓手;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立了“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专节,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做好煤矿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煤炭大集团、大基地建设的稳步实施,煤矿企业兼

/ 14

并重组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助于尽快解决煤炭行业增长方式粗放、技术落后、安全保障能力低等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深层次和结构性问题,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建立健全“六大体系”和全面提升“六个能力”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完善责任落实、基础扎实、投入到位、管理规范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覆盖全面、监管到位、监督有力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门类齐全、配套完备、针对性强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反应迅速、机动灵活、处置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面向基层、贴近实际、载体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提高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技术装备安全保障、依法依规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六个能力”,有利于加快建设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工作一切从零开始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严格行政执法,加强责任落实,加强监管监察,加强基础建设,加大安全投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科技进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职业安全健康水平,继续降低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奠定坚实基础,为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提供重要保障。

(二)基本原则。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安全生产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政策、投入、体制、机制等方面解决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性问题,加强瓦斯、水害、火灾等重大灾害的超前预防,落

/ 14

实源头治理措施。

强化执法,落实责任。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加强监管监察,严格执法,认真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和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严格准入,有序退出。严格煤矿企业安全准入制度,明确矿井规模和抗灾能力标准,提高安全准入门槛。建立煤矿有序退出机制,关闭灾害严重难以治理、生产力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明确相关政策及补偿办法。

依靠科技,提升素质。坚持“科技兴安”,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科技研发与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进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加强岗位技术练兵,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作业能力和安全生产意识。

(三)规划目标。

到2015年,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技术装备支撑保障能力,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事故总量、死亡人数继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得到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实现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打下坚实基础。

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较大事故起数下降15%以上; 重大事故起数下降15%以上; 煤矿瓦斯事故起数下降40%以上; 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下降40%以上; 特别重大事故起数下降50%以上; 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提高煤矿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 14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完善并落实具体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落实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目标考核,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落实煤矿领导带班下井、隐患排查治理报告、事故查处挂牌和跟踪督办等制度。

加大安全投入。强化经济政策引导作用,促进煤矿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用;继续加大政府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落实技术改造和瓦斯综合治理、水害防治、职业危害防治和防灭火等灾害治理资金;加快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依法依规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和工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提高瓦斯、水害、火灾等重大灾害防治能力。完善灾害监控、预测预警与防治技术体系,加强矿井瓦斯、水害、火灾、冲击地压等事故防控技术措施。继续完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做到先抽后采、抽采达标。制定更优惠的政策、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实施更严格的管理,全面推进瓦斯防治和抽采利用工作。严格遵循矿井防治水“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原则,加强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实施整合矿区和受水害威胁生产矿井的水文、工程地质补充勘探,查清影响安全开采的老空区、奥灰水等水文地质情况。加强火区治理,完善防灭火系统,淘汰煤矿非阻燃电缆、皮带等。

严格煤矿安全准入,建立有序退出机制。加强煤矿地质工作,提高地质勘查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作用;严格控制新(改、扩)建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最低产能和建设规模,高瓦斯矿井设计生产能力限定在30万吨/年至800万吨/年,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限定在45万吨/年至500万吨/年;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规范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将技术人员配备列入煤矿安全准入基本条件,提高煤矿建设、生产领域的企业准入标准;坚持调整煤炭产业结构与推进整合关闭相配套,积极推进各产煤地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建立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有序退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提高煤炭工业产业集中度,构建安全高效的煤炭产业体系。

加强煤矿安全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深化岗位

/ 14

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生产煤矿达到三级以上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国有重点企业和新建煤矿达到一级标准;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加强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发挥班组安全生产前沿阵地作用;继续提高矿井安全生产信息化、采掘机械化水平,着力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进程,全面提高小型煤矿生产力水平,小型煤矿采煤机械化和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到2015年底分别达到55%和80%以上。

提升职业危害防治水平。按照“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的基本要求,以防治煤矿尘肺病为重点,落实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加强职业危害申报,强化煤矿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审查和监督检查,落实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加强煤矿职业健康监管监察机构建设,构建职业危害监督检查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普查与申报系统和职业健康检测基础数据库,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实施防治煤矿粉尘、噪声、高温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工程。

(二)完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

完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体制机制。完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工作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实施与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动、联合执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加强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执法,落实“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加强基层监察监管队伍建设。充实煤矿安全监察力量,建立完善安全监察监管执法人员培训、执法资格、考核等制度,分级分类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能力评价体系;严格新增执法人员专业背景和选拔条件,建立完善安全监察监管实训体系,实施安全监察监管执法人员培训工程,提高各级尤其是一线监察人员执法水平。

创新安全监察监管方式。深化煤矿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公告、整改评估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建立煤矿安全风险的分类分级制度和分类分级监察监管体制;探讨煤矿工伤保险费率与安全质量标准化挂钩的工作机制,开展煤矿“安全审计”试点工作;完善非法违法企业 “黑名单”制度,定期公告发生重特大事故、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力、职业危害严重且治理不力的企业名单;开展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诚信建设,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公开,8 / 14

督促煤矿企业履行好安全生产社会责任。

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提高监管效率。推进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工作条件标准化建设,更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装备;将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二期工程,建成覆盖煤矿安全监察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实时监测信息,提升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和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维护和落实煤矿职工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安全群监员和职工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拓宽和畅通煤矿安全工作社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信箱,用好“12350”举报投诉电话,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安全隐患和各种非法违法行为,对有效举报予以奖励。及时公布事故情况和查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三)完善煤矿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加大煤矿安全科技攻关。健全安全科技政策和投入机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科技兴安”工程,开展瓦斯、水、火、冲击地压、职业危害防治等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及重大装备研发,力争在致灾机理和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健全完善矿井重大灾害防治技术集成体系。

推广使用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评估、鉴定和推广机制,及时发布先进适用的煤矿安全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推广目录;加大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力度,将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职业危害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加强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创新和完善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管理,建立分类监管与技术服务质量综合评估制度;充分发挥安全评价、检测、检验、安全标志、培训、咨询等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支撑作用;发展煤矿安全装备制造业,提升煤矿瓦斯治理等重大事故防治技术与装备和安全避险、安全监控、个人防护等安全设备的技术水平,培育技术能力强的安全装备制造企业。

(四)完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提高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

完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进一步加快《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修订步伐,完成《煤矿安全规程》

/ 14

的全面修订工作;建立法规、规章运行评估机制和定期清理制度,及时修订相关煤炭行业标准和煤矿安全标准,完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支持和促进地方立法,健全完善规范完备、门类齐全、针对性强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

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全面推动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规划及时获取、识别和落实制度;持续改进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杜绝“三违”、“三超”行为。

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效能。以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事故多发地区和基建技改、整合重组煤矿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强地方各级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机制,建立执法信息沟通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严格行政执法责任追究,严格执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煤矿事故查处通报、约谈、分析和督导四项制度,用事故教训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五)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国有大型煤矿企业和有关单位,首批建设大同、开滦、平顶山、淮南、鹤岗、靖远和芙蓉7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并建设14支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加强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的储备,做到储备充足、调动迅速、高效救援;推动煤矿企业专职矿山救护队建设,推进煤矿企业兼职救援队伍建设试点;建立健全矿山应急救援(救护)工作机制,尚未建立专职救援队伍的煤矿企业与有资质的专业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健全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系统,使各系统的功能向为遇险人员提供安全避险和有效救援延伸,并与紧急避险系统实现可靠连接;加快推进井下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等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全面建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提升煤矿事故防范、人员避险和应急救援等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应急救援基础工作。完善煤矿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救援实训演练;建立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与评估;推进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实现市、县煤矿安全联网。

(六)完善煤矿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安全素质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深化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安全技术人

/ 14

员继续教育制度,提高培训质量与效果;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鼓励煤矿企业先招生后招工;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作用,推进班组长安全建设,加强煤矿一线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提高煤矿现场安全技术管理和操作水平。

强化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煤矿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煤炭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逐年扩大地质、采矿、机电、通风与安全等相关专业人才的招生培养规模,加快培养煤矿生产建设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发挥安全生产专家和注册安全工程师作用,完善技术服务机制,提高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基础建设。建设完善一批煤矿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和安全生产诚信企业创建工作;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贯彻,提高广大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安全意识。

四、重点工程

(一)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程。

建设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加强瓦斯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实施煤矿企业矿井通风系统改造。重点加强复杂条件下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防治瓦斯突出与爆炸的成套技术装备标准研制。提升瓦斯抽采系统的能力,落实先抽后采和“两个四位一体” 综合防突措施。到2015年,所有生产矿井和产煤县(市、区)均达到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切实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重点地区是山西、河南、贵州、黑龙江、重庆、四川、湖南、辽宁、陕西、安徽、云南等11省(市)。

(二)水灾、火灾和冲击地压等矿井重大灾害治理工程。

加强水害防治基础工作,加大水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华北奥灰水和兼并重组矿井周边老空区范围和积水量,落实“防、堵、排、疏、截”综合治理措施,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使用专用探放水设备进行井下探放水。实施疏水降压和底板隔水层加固等工程。重点治理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四川、湖南、贵州、江西等地区煤矿水害。进一步加大火灾成因机理分析、火灾预防、监测预警和灾害发生后灭火处理与应急救援的技术装备研究力度;有效防范和及时消除煤矿电缆、皮带、电气、可燃材料支护等存在的外因火灾隐患;加强对东北褐煤自燃区、华北烟煤自燃区、西北低变质烟煤自燃区和南方高硫煤

/ 14

自燃区煤炭自燃引起的内因火灾隐患的治理,防止内因火灾发生。加大冲击地压发生机理、预测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力度,重点治理河北开滦,黑龙江七台河,吉林辽源,江西萍乡,山东新汶、枣庄,河南义马,四川芙蓉,重庆南桐、松藻等矿区的冲击地压灾害。

(三)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程。

2011年底前所有煤矿全部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及中央企业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全部建设完成紧急避险系统;2013年6月底前全国所有煤矿全部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并确保其发挥应有作用,切实提高煤矿安全保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程。

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完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加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将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为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之一,逐步形成完善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促进机制,进一步推动达标工作。到2015年,全国煤矿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10%以上,中央企业煤矿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90%以上,国有重点煤矿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80%以上。

(五)煤矿机械化改造提升工程。

推进实施煤矿机械化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大中型煤矿机械化水平,努力实现采掘生产的信息化和自动化;逐步提高小型煤矿机械化水平。每年重点扶持100个煤矿进行机械化改造,到2015年底,小型煤矿采煤、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55%、80%以上,实现全国4000个小型煤矿进行采煤机械化改造,5000个小型煤矿进行掘进装载机械化改造,小型煤矿机械化生产能力提高2亿吨。

(六)安全技术研发与推广工程。

加强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治、瓦斯灾害防治等基础理论研究和高精度煤矿地质探测等技术研究。重点开展矿井瓦斯、突水、火灾、冲击地压等灾害防控技术装备研究。开发深部矿井热害、瓦斯防治、顶板维护、水灾预防、通讯传感等的关键设备。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建立煤矿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先期开展矿区灾害预测预报技术、互联网在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应急救援及事故处置技术等重点工程。

/ 14

(七)安全教育培训工程。

加大煤矿一线安全检查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安全检查水平;强化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继续实施“万名班组长安全培训工程”、“万名煤矿总工程师安全培训工程”;建立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重点依托中央煤炭企业和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建设15~20个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完善10个警示教育基地;推进全国煤矿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煤矿安全区队和煤矿安全班组建设。

(八)职业危害治理工程。

加强煤矿职业危害申报和状况普查,掌握职业危害分布状况、危害程度;建立全国煤矿职业危害数据库和国家级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分析实验室;以防治煤工尘肺、矽肺为重点,实施粉尘危害综合治理工程,推进煤矿噪声、高温治理工作;加强职业危害防治技术和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全面推进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建设10个尘肺病治疗康复中心。

(九)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程。

建设国家、区域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演练基地,全面开展各级应急协调指挥人员及各级煤矿救援队伍指战员的培训与演练。依托国有大型矿山企业和有关单位,加快建设7个国家级矿山应急救援队,14支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和1个实训演练基地,加强110支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在重点地区建设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储备库。

五、规划实施与评估

(一)明确规划实施责任。

实施本规划是各产煤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责任,各产煤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级分解落实规划的主要任务。加强协调,切实落实煤矿企业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确保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如期完成。

(二)强化政策措施保障。

继续强化和完善煤矿安全技改、煤矿瓦斯防治和小煤矿整顿关闭等中央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落实地方和企业配套资金。完善信贷政策,鼓励银行对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健全完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

/ 14

和使用的监督机制,适当扩大安全生产费用制度的适用范围,提高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下限标准,规范使用方向。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积极稳妥推行煤矿企业风险抵押金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的衔接。落实煤矿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推进煤层气抽采利用税收优惠等相关经济政策的完善与实施,扩大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支持引导煤井下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建设。

(三)加强规划实施与考核。

各产煤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本地煤矿安全生产规划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煤炭工业总体布局和规划之中,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建立严密有效的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投入保障机制,强化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尽快启动规划重点工程。完善有利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绩效考核体系。

(四)建立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建立完善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制度,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建立完善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在2013年底和2015年底分别对本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煤矿安全生产规划编制部门对规划实施总体进展情况进行评估,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经中期评估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的,由规划编制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规划发布部门批准。

上一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漫画作文:假文盲下一篇:突出贡献推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