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2024-05-16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精选16篇)

篇1: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一、脱式计算。

(1)24÷(75-67)×60(2)450-(37.7+83.25)

二、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用简便用方法。

①1.38+3.7+0.62+6.3②19 × 96 + 962 ÷7

4③750-(1300 ÷ 65 + 35)④23.41.46

三、认真细致”填一填。

1.001.01063读作(),五千点五零写作()。

2.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1= 720,∠2= 480,∠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5o,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一个()三角形(按角分类)。

3.在□里填上数,要使5□□2最大,这个数是();使这个数最接近51,这个数是(),要使这个数四舍五入后为51,有()种填法。

4.小红、小青和小兰三个小朋友同时买了同样的一枝铅笔,三天后小红用去2.03厘米,小青用去2.45厘米,小兰用去1.9厘米,他们三人中()剩下的铅笔最长。

5.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对号入座”选一选。

1.3个一,4个百分之一,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1)0.345(2)3.045(3)3.4005(4)3.405

2.大于0.2,小于0.4的小数有()。

(1)1个(2)10个(3)100个(4)无数个

四、解决问题。

1、少先队员做小旗,每天做32面,24天完成任务的一半。如果剩下的每天做48面要几天可以完成任务?

2、商店有14箱鸭蛋,卖出去230千克后,还剩4箱又20千克,每箱鸭蛋多少千克?

篇2: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一. 直接写出得数

1.4×100= 2.80÷10= 2.4÷100= 0.33×10=

0.025×100= 96÷6= 90÷100= 198×36=

80÷16= 0.32-1.98= 0.3+5.7= 24×5=

二.填空:(8)

(1)2.0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去掉3.42的小数点是( ),是原数( )倍。

(3)10个( )是0.01

(4)30个1,3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5)0.64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

(6)最大的一位纯小数是( ),最小的一位纯小数是( )

(7)5以百分之一为单位写出来就是( )

(8)2160千克、2.016吨和20吨106千克三个数量中,最大的数量是( ),

最小的数量是( )

三.判断

(1)在小数中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2)4.8里面有48个百分之一。 ( )

(3)把8.0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它就扩大了100倍。 ( )

(4)小数都比整数小。 ( )

(5)0.80元和0.8元都表示8角。 ( )

(6)把7.6先扩大100倍,再缩小10倍后是76.4。 ( )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4)

1.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60分 B.12小时 C.一日

2.两个数相除,商和除数都是23,被除数最小是 [ ]

A.529 B.575 C.552

3.1.38-0.43-0.57-0.38的最简便算法是 [ ]

A.1.38-(0.43+0.57+0.38) B.(1.38-0.38)-(0.43+0.57)

4.25×46×40=46×(25×40)这是应用了 [ ]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五.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4)

15千米=( )米 6.3平方米=( )平方分米

9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千克80克=( )千克

7200秒=( )时 54千克=( )吨

40千克=( ) 吨=( )克 206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六、在○里填上“>”、“<”或“=”.(3)

6分米8厘米○68厘米 400克○4千克 8平方分米5平方厘米○8.5平方分米

2米2厘米○2.2米 1日○12小时 5平方米○50平方分米

七.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2)

1. 49.8+39.7+11.2 2. 5.02-3.99 -0.01 3. 13.7-4.5-5.5+6.3

4.125×56 5.302×99+302 6.145×89+145×21

八.求未知数.(12)

1.x+46.8=112 2. 28×x=2128 3.44.2-x=32.5 4.x÷210=407

九.计算下面各题.(12)

1. 9396÷58×(32+69) 2. 1600-(720+650÷13)

3. 250×400-40836÷12 4. 1624÷(707-14×36)

十.列式计算.(9)

1.36乘15的积加上80除5760的商,和是多少?

2. 8.7与7.8的和比一个数多1.4,求这个数.

3. 657减去225的差,除以18与8的积,商是多少?

十一. 应用题.(24)

1. 学校买来320套课桌椅,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36元,学校共花多少元? (用两种方法解答)

2.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20米,宽60米,如果每12平方分米种一棵西红柿,这块菜地一共可以种多少棵西红柿?如果每棵西红柿收3千克,一共收西红柿多少千克?

3.果园里有梨树132棵,比桃树少44棵,苹果树的棵数等于梨树、桃树总棵数的2倍,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

4.学校把清扫一块长39米,宽20米的绿地任务分配给两个 班,甲班有40人,乙班有38人,如果按人数分配,每班应清 扫多少平方米?

5. 要架一条7200米长的电缆,计划12天完成任务,实际9天就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每天多架设多少米?

6. 希望小学要买60个足球,现有甲、乙、丙三个商店可以选择,三个商店足球的价格都是25元,但各个商店的优惠办法不同。

甲店:买10个足球免费赠送2个,不足10个不赠送。

乙店:每个足球优惠5元,

丙店:购物每满200元,返回现金30元,

篇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一、建设针对性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数学知识需要不断累积,才能使知识得到深化。所以老师需要将以往的知识和新知识进行结合情况,建设针对性的学习情境,而且这个学习情境也需要迎合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根据数学情境,建设有关三角形的数学模型,激活学生脑海当中的知识,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首先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学生已经了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有关的内容,因此可以使学生联系以往学会的知识进行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可以灵活使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多阅读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其次学生也已经比较熟悉平角、直角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折纸,使其了解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均为180度这一理论。最后要从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章进行引申,使学生进行了解为什么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这两个差别比较大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是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从而为学生解决更多的数学难题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丰富教学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知识量

在教学大纲当中清楚地提出数学基本思想主要是指建模、推导、模拟,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从数学的表面进行解决问题,需要将问题进行转化,使其变成比较简单的问题,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首先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舍弃一些比较难的问题,选择一些符合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其次要将所选择的问题进行转化,使学生可以学会解题思路,使其学生灵活使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解决许多具有难度的题目。比如在老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时候,使学生自己进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为180度,并且使其应用所验证出来的结论进行解释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为使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浓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点,使学生按照自身的想法加入到等腰三角形组、钝角三角形组、直角三角形组、锐角三角形这四个组当中进行验证内角和是否为180度这一理论。使每个组在纸上剪裁出不同的三角形,并且将三角形的角剪下来进行组合,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可以从纸上计算和实际动手操作这两个方面进行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论,也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问题,使学生解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丰富教学活动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数学经验,就需要经历许多数学活动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进行教授《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章的时候,老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进行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首先老师要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比如老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先要学生预先进行阅读《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章,使其获得初级的知识,并且根据章节的内容找出自身感兴趣的问题,等待到课堂上进行提问,获得对应的答案。其次老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使学生自由进行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所得出的不同答案进行辩论,确定最终的答案。最后由老师对学生所给出的答案进行点评,使学生了解其所犯的错误在哪,使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提出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谁的内角和大?这种问题,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使学生可以主动进行思考问题的答案。同时使学生进行不断计算,进行验证不同三角形的度数,从而可以深刻地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从而可以灵活使用这一理论解决许多有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结束语

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理论传授,需要通过不断引导、解析和积累,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不仅需要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内容,也需要使其了解对应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自身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需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的探究过程、积累学习经验等方面出发,使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理论,并且充分利用这一理论,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摘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小学数学的必修章节,其对后续的图形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需要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的主要内容,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但是目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赖文学.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6(03):88-89

[2]苏会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意识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5(03):452-453

篇4: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

1.两个数分别是15.36和1.035,它们的和是( ),差是( )。

2.一个数由6个百、4个一、5个十分之一和9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精确到十分位是()。

3.把5.036、5.306、5.603、5.063、5.630这五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4.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2.4,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5.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746.把60-40=20,705=2,20=4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7.把0.3缩小到它的是(),把0.3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8.9800克=()千克( )克=( )吨

9.一根木料长15米,把它锯成3米长一段,每锯一段要5分钟,锯完共用了( )分钟。

10.在边长是12米的正方形花坛四周放花盆,每隔3米放一盆,每边可放( )盆,四周共要放( )盆。

二、我会判断(1分=5分)

1.0.45扩大到它的10倍等于450缩小到它的 。 ( )

2.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0倍。( )

3.明明量得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65€啊?5€啊?5€啊? ( )

4.三角形的任意一边一定小于其它两边的和。 ( )

5.从折线统计图中一定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

三、我会选(1分=5分)

1.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A.大于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2.一个西瓜重4.25千克,与它大小相等的数是( )。

A.4千克25克 B.425克

C.4250克D.4千克250克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不能拼成( )。

A.长方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D.梯形

4.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5cm和6cm,另一条边不可能长( )。

A.9cm B.10cmC.11cmD.12cm

5.把1.008米改写成以“分米”作单位的数是( )。

A.0.1008B.1.008C.10.08D.100.8

四、我会计算(32分)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8分)

6.94+1.78 15.13-13.6280636423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3分=24分)

0.485+0.64+3.36 5.76+2.43+0.24+10.57

72.51-9.34-12.6610.75-1.86-2.75-3.16

14.02-4.5+0.989.5+4.85-6.13

429-4293+14.50 182+9982

五、我会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9分)

六、我会应用(25分)

1.在一条长3千米的公路两旁栽树(两端都要栽),每隔8米栽一棵。一共栽树多少棵?

2.四(1)班学生进行广播操比赛,排了4路纵队,队伍长度22米,前后两排相距2米,四(1)班有学生多少人?

3.小东身高1.43米,小亮比小东高5厘米,小强比小亮矮0.02米,小强身高多少米?

4.修一条长192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96米,这条路如果由乙队修可以提前4天完成,乙队每天修多少米?

5.王叔叔要到天宇大厦的十六楼送文件,因停电使电梯停开,王叔叔只能走楼梯。他从一楼走到第五楼用了72秒,照这样计算,他从五楼走到十六楼,还需要多少秒?

七、我会推理(4分)

篇5: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 直接写出得数

1.4×100= 2.80÷10= 2.4÷100= 0.33×10=

0.025×100= 96÷6= 90÷100= 198×36=

80÷16= 0.32-1.98= 0.3+5.7= 24×5=

二.填空:(8)

(1)2.0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去掉3.42的小数点是( ),是原数( )倍。

(3)10个( )是0.01

(4)30个1,3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5)0.64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

(6)最大的一位纯小数是( ),最小的一位纯小数是( )

(7)5以百分之一为单位写出来就是( )

(8)2160千克、2.016吨和20吨106千克三个数量中,最大的数量是( ),

最小的数量是( )

三.判断

(1)在小数中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2)4.8里面有48个百分之一。 ( )

(3)把8.0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它就扩大了100倍。 ( )

(4)小数都比整数小。 ( )

(5)0.80元和0.8元都表示8角。 ( )

(6)把7.6先扩大100倍,再缩小10倍后是76.4。 ( )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4)

1.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60分 B.12小时 C.一日

2.两个数相除,商和除数都是23,被除数最小是 [ ]

A.529 B.575 C.552

3.1.38-0.43-0.57-0.38的最简便算法是 [ ]

A.1.38-(0.43+0.57+0.38) B.(1.38-0.38)-(0.43+0.57)

4.25×46×40=46×(25×40)这是应用了 [ ]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五.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4)

15千米=( )米 6.3平方米=( )平方分米

9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千克80克=( )千克

7200秒=( )时 54千克=( )吨

40千克=( ) 吨=( )克 206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六、在○里填上“>”、“<”或“=”.(3)

6分米8厘米○68厘米 400克○4千克 8平方分米5平方厘米○8.5平方分米

2米2厘米○2.2米 1日○12小时 5平方米○50平方分米

七.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2)

1. 49.8+39.7+11.2 2. 5.02-3.99 -0.01 3. 13.7-4.5-5.5+6.3

4.125×56 5.302×99+302 6.145×89+145×21

八.求未知数.(12)

1.x+46.8=112 2. 28×x=2128 3.44.2-x=32.5 4.x÷210=407

九.计算下面各题.(12)

1. 9396÷58×(32+69) 2. 1600-(720+650÷13)

3. 250×400-40836÷12 4. 1624÷(707-14×36)

十.列式计算.(9)

1.36乘15的积加上80除5760的商,和是多少?

2. 8.7与7.8的和比一个数多1.4,求这个数.

3. 657减去225的差,除以18与8的积,商是多少?

十一. 应用题.(24)

1. 学校买来320套课桌椅,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36元,学校共花多少元? (用两种方法解答)

2.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20米,宽60米,如果每12平方分米种一棵西红柿,这块菜地一共可以种多少棵西红柿?如果每棵西红柿收3千克,一共收西红柿多少千克?

3.果园里有梨树132棵,比桃树少44棵,苹果树的棵数等于梨树、桃树总棵数的2倍,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棵?

4.学校把清扫一块长39米,宽20米的绿地任务分配给两个 班,甲班有40人,乙班有38人,如果按人数分配,每班应清 扫多少平方米?

5. 要架一条7200米长的电缆,计划12天完成任务,实际9天就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每天多架设多少米?

6. 希望小学要买60个足球,现有甲、乙、丙三个商店可以选择,三个商店足球的价格都是25元,但各个商店的优惠办法不同。

甲店:买10个足球免费赠送2个,不足10个不赠送。

乙店:每个足球优惠5元,

丙店:购物每满200元,返回现金30元,

篇6: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一个病人一次喝药水35( ),家用浴缸大约能装水300( )。

2.一个成年人一天正常要摄入水分2500毫升,一个月(按30天算),大约要摄入水分( )毫升,合( )升。

3.在○里填上、、或=。

40升○4000毫升 8升800毫升○8800毫升

45+2512 ○(45+25)12 30020+20 ○ 30120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 )( )=3200 ( )( )=4800

5.在一个三角形中,1=32,2=48,那么第三个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5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50度,顶角是( )。

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是另上个锐角的2倍,那么,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度和( )度。

8.一根长12厘米的吸管,剪成 ( )厘米( )厘米 ( )厘米的三段就可以用线串成一个三角形。

9.一块长方形的地周长是40米,宽5米,长是( )米,这块长方形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10.把3712842的运算顺序改变成先求差,再求商,最后求积,则原式变为:( )。

11.一根铁丝可以围成边长是12厘米的等边三角形,这根铁丝至少长( )厘米。如果改围成其他三角形,那么最长的一条边是( )厘米。(填整数)

12.用2、3、4、5、6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算式应是( ),要使乘积最小算式应是( )。

二、选择。(10分)

1. 直角三角形有( )条高。

A 1条 B 2条 C 3条

2. 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分别是46和54,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① 锐角 ② 直角 ③ 钝角

3.小红饭后喝了10汤匙鸡汤,约有( )。

A 1升 B 10毫升 C 100毫升

4.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 90 B 180 C 360

5.下面的算式中,结果在6000左右的算式是( )。

A 41305 B 19299 C 29302

三、计算。(31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3520= 36+154= 245= 56080=

75 -15 4= 24+160= 425254= 4=

2、笔算(6分)

38262= 65280= 40870=

3、脱式计算。(9分)

3507+243 (7208+21)3 180[1680(12+4)]

4、简便计算。(12分)

2532 73+141+27+69 258--35

56016 598+265 25(34)9

四、操作。(6分)

1、按要求在每个图形上画线(2分)

分成两个锐角三角形 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

2、画出每个图形底边上的高。(4分)

五、解决问题。(前6题每题4分,最后一题5分,共29分)

1.一辆卡车,3次运苹果480箱,照这样计算,再运2次,一共可以运多少箱?

2.同学们去珍珠泉公园春游,每人门票24元,408个同学带9800元钱够吗?

3.用边长为3分米的方砖铺地需750块,换用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方砖需几块?

4.买一个篮球要35元,比一个足球贵15元。李老师带的钱刚好能买10个篮球。如果用这些钱买足球,可以买多少个?

5.花园小学买了35套单人课桌椅,每张课桌118元,每把椅子42元,一共要花多少元?

6.刘明从学校到电影院要走910米,4分钟走了364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学校到电影院还要走多长时间?

7.某地举办啤酒节,举办方提供的啤酒价格如下:

购买数量(升) 1~5 6~10 10以上

每升收费(元) 8 6 5

陆晓购买了4升,张明购买了6升,黄涛购买了8升。

①个人分别购买各要花多少钱?(3分)

篇7: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一、口算

0.82+0.28= 0.74-0.4= 0.125×1000=

0.63+0.37= 25+2.5=  80÷1000=

9.9+1.1= 3.21×100=  8.33-8.33=

6.4-4.6= 32-3.2= 100×0.64=

二、填空

1. 在小数中,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2. 由三个十、两个十分之一、六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可以写成(  )。

3. 4.06=(  )吨(  )千克

5千米4米=(  )千米

5角4分=(  )元

7.98米=(  )米(  )厘米

4. 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1.5。这个小数最大是( )。

5. 2.73-(0.73+1.05)=2.73□0.73□1.05

6. 把3.8扩大100倍是(  ),把(  )缩小10倍是1.2;把3.2扩大(  )倍是3200。

7. 四库全书是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书,全书共约997000000字,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是(  )亿字。

8. 12月7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是零上6℃,最低气温是零下5℃,用正、负数表示上面的气温,可以记作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

9. 有3个红色球和4个绿色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  )球的可能性大。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0.09的计数单位是(  )

(1)十分之一  (2)百分之一 (3)千分之一

2.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叫(  )

(1)平行  (2)相交 (3)垂直

四、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 3.98+21.02=   验算

2. 12.4-11.68=   验算

五、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6.78+15.29+18.22

2. 136.7-15.54-41.46

3. 17.8+52.9-15.8

4. 12.96-(4.27+3.96)-1.03。

六、解决实际问题

(1)三队合修一条32.6千米的水渠,第一队修了9.3千米,第二队比第一队多修0.97千米,第三队修了多少千米?

(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86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7千米,6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3)一个蓄水池可以装60吨水,单开甲管5小时可将空池注满水,单开乙管每小时可注入水8吨。如果两管一起开,几小时可将水池注满水?

篇8: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1.6.3737……精确到十分位是 ( ) , 保留两位小数是 ( ) 。

2.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0.36, 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 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 积现在是 ( ) 。

3.6.5小时= ( ) 小时 ( ) 分4m5cm= ( ) m

5.6kg= ( ) kg ( ) g 0.72km= ( ) m

4.请你根据上面的算式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5.去掉3.14的小数点, 也就是把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 ( ) 位, 它的值相应扩大了 ( ) 倍。

6.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7.把1.1616……、1.1666……和1.16三个数从大到小按顺序排列。

( ) > ( ) > ( )

8.根据运算定律填一填。

9.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 ) , 如果a=2m, b=1.5m, 则长方形的面积是 ( ) m2。

10.1个面包0.8元, 买a个应付 ( ) 元

l1.《故事会》每本2.5元, 《故事大王》比《故事会》贵x元, 《故事大王》每本 ( ) 元。

12.图书角有a本图书, 借走b本, 还剩 ( ) 本。

13.妈妈买了4kg苹果, 每千克y元, 付给售货员50元, 应找回 ( ) 元。

14.三个连续自然数, 中间一个是a, 较小数是 ( ) , 较大数是 ( ) 。

15.小明读一本a页的故事书, 已经读了5天, 平均每天读b页, 剩下的c天读完。

(1) 5+c表示 ( )

(7) 5b表示 ( )

16.小明住在南湖花园10号楼3单元的2楼02室, 记作:10-3-202。小英家住在13号楼4单元的1楼01室, 应记作: ( ) 。

17.四年级爬竿比赛, 前5名的成绩是5m、7m、6.5m、4m和4.5m, 他们的平均成绩是 ( ) m,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

18.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 用 ( ) 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较合适。

19.转动指针, 停在3号方格的可能性是 ( ) ;如果转动指针100次, 指针大约会有 ( ) 次停在1号格上。

20.有四张卡片2 3 4 5, 从中抽出一张, 有 ( ) 种可能, 可能性都是 ( ) 。摸出卡片的数字大于3的可能性是 ( ) 。

二、请你判断对错

l.6x-4>是方程。 ( )

2.x=5是方程3x+5=20的解。 ( )

3.当m=3时, m2+7的值是13。 ( )

4.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6.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 )

7.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 )

8.等底等高的三角形, 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 )

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cm, 底的长度是高的5倍, 它的面积是180cm2。 ( )

三、择优录取选一选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4cm2, 高是0.9cm, 底是 ( ) cm。

(1) 0.6 (2) 6 (3) 12

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底边的长度也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cm, 三角形的高是 ( ) cm。

(1) 6cm (2) 12cm (3) 3cm

3.将用木条钉成的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它的面积比长方形 ( ) 。

(1) 大 (2) 小 (3) 相等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0cm2, 底是8cm, 它的高是 ( ) cm。

(1) 10 (2) 5 (8) 20

5.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6dm2, 把这样的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 dm2。

(1) 32 (2) 16 (3) 8

四、计算我能行

1.直接写出得数。

2.根据要求填表。

3.列竖式计算。

4.脱式计算。 (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5.解方程。

.看图列式并计算。

五、动手画高, 并进行相应测量, 求出下列图形的面积

(测量时, 保留一位小数, 单位:cm)

六、观察物体我仔细

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这是从 ( ) 面看到的。

这是从 ( ) 面看到的。

这是从 ( ) 面看到的。

是从 ( ) 面看到的。

七、下面的物体从上面看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请你画一画

八、解决问题看我的

1.《少儿童话》每本价格为5.40元。五 (1) 班订阅了55本, 五 (2) 班订阅了45本。这两个班共花了多少钱订购《少儿童话》?

2.李老板购进200米彩条, 卖出108米, 剩下的准备扎成花篮出售, 每个花篮需用彩条2.5米, 一共可以扎多少个这样的花篮?

3.玩具厂计划生产2600只机器猫。前5天每天生产18只, 为了赶在交易会前交货, 余下的要在8.5天内完成, 每天应生产多少只机器猫?

4.小青买了2本日记本, 付出10元, 找回4.4元。每本日记本多少元?

5.南山广场种樟树365棵, 比柏树棵数的4倍还多13棵。柏树种了多少棵?

6.甲、乙两地相距350km,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5km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 行驶几小时后, 汽车距乙地正好80km?

7.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 底是20m, 高是35m, 共收小麦840千克, 平均每平方米产小麦多少千克?

8.一个梯形的高是4.8cm, 比上底长1cm, 下底比高长1.2cm, 它的面积是多少?

9.一张等边三角形卡片的周长是18cm, 高是4cm, 这张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0.一块长方形平面钢板, 长1.5m, 宽0.8m, 从这块钢板上截下一块底长0.4m、高0.5m的三角形钢板, 剩下钢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1.桌子上摆着9张卡片, 分别写着2 3 4 5 6 78 9 10各数。如果摸到单数小明赢, 如果摸到双数小红赢。

(1) 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2) 小红一定会赢吗?为什么?

(3) 你能想出一个什么办法使这个游戏公平。

12.下表是五 (1) 班七名同学投垒球的成绩。

(1) 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 为什么中位数比平均数小?

13.

(1) 求出中位数。

篇9: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语文七色光

1.看拼音写词语。相信你一定能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开(辟避)(忘妄)想

(尊遵)循(振震)耳欲聋

3.形近字组词,照样子写一组再组词。

湍()怔()囚()婉()

瑞()证()因()碗()

4.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旧社会劳动人民起早贪黑,就是为了挣(zhengzheng)一口饭吃。可是一年到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在死亡线上挣(zheng zheng)扎着。

5.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摆在红四团面前的困难很多,()这些并没有吓倒他们。

6.将下列地名按要求归类。

北京 青岛 张家界 香港 周口店 黑河西安 台湾

(1)与水有关的地名______、______

(2)含有方位的地名______、______

(3)含有颜色的地名______、______

(4)含有姓氏的地名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

1.把成语补充完整。

身( )其( ) ( )材( )教 ( )( )动听

( )居( )乐 ( )然( )朗 志()高(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_______ ,因为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被后人称为“_______”。

《趵突泉》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先生写的。本册书我们还学习了一篇他写的文章《 》。游览结束后他发出这样的感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瑞雪图》一课中,作者写雪后的景色,先写( )再写人;先写色彩再写( );先写静再写(

);先写( )再写近处。

爱我中华,_______。爱我中华,_____。爱我中华,_______。

开卷有益

月色是迷人的恬静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月夜听曲、吟诗。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仿照画线的短语,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幽静的() 美妙的()( )的( )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仿照摘录的句子写一句话。

多美的月夜,做个小诗人,吟诵一首描写月夜的诗吧!

默写古诗并回答问题: 《暮江吟》

__________这首诗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4种景物。展现________了一幅色彩灿烂的秋江暮景图,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____之________情,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外公最爱读书。那天下午,外公又在书房读书,听见我来了,就唤我进去。我看到外公的书桌上放着厚厚的书,上面圈圈点点,空白处还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我问外公 您的学问这么大 为什么还要天天读书呢?外公笑着说:“知识就像无边的海洋,只有虚心好学,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呀!”

1.请给文中画线的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2.这段话共有 句话,都是围绕“________”来写的。

3.外公学问很大,为什么还要天天读书呢?请把原因用“~~”画出来。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想法,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不动。我觉得很奇怪,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肺腑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1.课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死鸭和鸭蛋→猜测野鸭死因→掩埋死鸭。其中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次要内容是________。

2.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体现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词句。用“_______”画下来。

3.任选一题做:①文中的人称本应用“它”来称呼野鸭,却用了“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②你认为野鸭这样做值得吗?从野鸭身上你体会到什么?(回答时要写清题号。)

笔下生花

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1.读了上面的文章你是否感动?想象一下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十三只鸭蛋的故事》。

2.哈尔滨被誉为“冰城”,哈尔滨的冰雪举世闻名,动笔写一写家乡的冰雪吧,最好能写出家乡冰雪的美丽(魅力)以及小朋友们在冰雪中玩耍的情趣。题目自拟。

篇10: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赵仕杰

本次考试的目的是对四年级学生数学水平进行检测,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我班四年级数学教学的效果,吸取经验教训,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特将本次考试试卷进行简要分析。

一、试卷说明

1.形式:这份试卷与以往相比,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有所变化,增加了发展性题目的权重。

2.难度:试题按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三种试题分数比大致为7:2:1,整体来说比上次试题要稍难一些。计算共计23分,填空题共24分,判断5分;选择题共10分,操作题8分,应用题27分.3.考查知识范围:这份试卷考查的知识涵盖前四章内容。4.试卷特点:题型结构合理,难度适中.二、试卷分析

四一班参加这次四年级数学考试的共20名同学,我对他们的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作了如下统计:平均分分,及格率90%,优秀率55%.从统计的这些指标看,成绩是良好的,达到了我的预期。我对各大题的得失分情况作了统计,从四年级的试卷情况反映出以下五个问题:

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失分最严重的就是应用题,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失分较为严重.好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他们能正确的运用数量关系,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够。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2.对概念的理解不深。部分同学在回答填空题和判断题时对概念理解不深.3.计算能力有待提高。计算的得分率虽然相对最高,但也只有不到86%。这里不光有粗心的习惯问题,在计算中都出现了不少的错误。

4.表述能力欠佳。这是个新的考查内容,是为了体现课标中“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的目标。在这份试卷中暴露出的问题比较多。

三、今后教学工作的措施: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过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鉴于此,教学中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多几少”:

1、多一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少一些知识转移、搬迁。数学思想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数学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数学中的智慧和灵魂。所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思考问题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数学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有效途径。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演算、推理而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学科体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数学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数学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数学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数学方面的发展。

3、多一些以生为本,少一些教师中心。小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数学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数学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习有推进作用。以生为本,破除教师中心,要始终成为数学课堂实施教学的首要策略。

篇11: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1) 2.5千克=( )克 3570米=( )千米

3.08吨 =( )千克 0.75平方米=( )平方分米

(2)在里填上“>”、“<”或“=”。

3.043.40 2.5132.52

5.3千克530克 680厘米6.80米

(3)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70,另一个锐角是( )。

(4)20.0752精确到十分位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5)八十点零三写作(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

(6)将下面的小数填在适当的( )里。

0.05 3500.00 1.42

电脑:单价( )元 身高:高( )米 鸡蛋:重( )千克

(7)长途汽车行驶路线全长260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20千米,这条路线一共有( )个车站。

(8)不改变大小,把0.9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把11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

(9)写出下面的小数。

七点五 写作( ) 十三点八六 写作( )

零点四二六 写作( ) 零点零零九四 写作( )

(10)小数0.8里有( )个十分之一,也就是( )个0.1;0.63里面有( )个( ),0.208里面有( )个( )。

二、选择题(5分)

1、下面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算式是( )

A、(125+90)×8 B、52×25×4

C、7.6十1.25+2.4 D、(258十45)十55

2、下列( )组的两个算式得数不相等。

A、25×(200+4)和25×200+25×4 B、36×201和36×200+36

C、265×105―265×5和265×(105十5) D、25×174×4和25×4×174

3、下面各数中不要读出“零”的数是( )

A、807.17 B、270.05 C、400.61 D、301009

4、下面各数中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

A、7055 B、7.05 C、70.55 D、7.550

5、1.1到l.3之间有个( )小数。

A、11 B、18 C、无数 D、19

三、判断:(5分)

( )(1)用10cm、4cm和3cm的三根小棒头尾相连,一定能摆出一个三角形。

( )(2)

( )(3)把12.07扩大100倍是120.7。

( )(4)73-73×2=(73-73)×2=0

( )(5)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四、计算:(共30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72×2= 120÷6= 80×11= 2500÷5=

2.3+0.8= 6-1.6= 1.2-1.0= 4+1.7=

5.5-2.4= 3.6+1.3= 8×5÷2= 40-30÷5=

2、用递等式计算:(12分)

3.97+0.7-1.32 30-(3.8+0.75) 75.6-(14.3-8.3)

65+32×4 (47+33) ×13 (132-17) ÷(31-8)

3、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

73+3.4+27+5.6 7.25-3.42-1.58 (125×25)×4

363×7+237×7 4300÷25÷4 58+39+42+61

五、下面是某校四年级男女同学参加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共9分)

班级401402403404405

男生2730253218

女生2022182026

某校四年级男女同学参加兴趣小组人数统计图

(1)请根据上表数据完成统计图。(5分)

(2)( )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 )班最少。(2分)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2分)

六、解决问题:(共25分)

1、张大伯昨天卖苹果、香蕉和龙眼的收入如下:

名称苹果香蕉龙眼

收入(元)56.613.2538.4

①张大伯昨天卖苹果的收入比香蕉多多少元?

②张大伯昨天的总收入是多少元?

2.花果乡中心小学四年级同学帮助村民的果园摘桃子。四(1)班共摘了254千克,四(2)班分成4个小组,平均每组摘了68千克。哪个班摘得多?多多少千克?

w

3.今年植树节,向阳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同学一共栽了704棵杨树和64棵松树,栽的杨树是松树的多少倍?

4.苹果和梨共重2680千克,苹果每50千克装一筐,共装28筐。梨40千克装一筐,梨要装多少筐?

篇12: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3千米56米 ○ 3.56千米

7千克 ○ 6800克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对的画,错的画 )。

1.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 )

2.把一个三角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则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 )

3.0.1和0.10大小相等,但计数单位不同。 ( )

4.一个数先扩大到原数的10倍,再缩小到它的 1/1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

5.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

三、用心选一选,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有( )。

A.100.07 B.1.005 C. 2.0500

2.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这个小数为原数的( )。

A.10倍 B. 1/10C.1/100

3.小红语文、英语总分181分,数学95分,她的平均成绩是( )

A. 92分 B.138分 C.90分

4.把0.8改写成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应是( )。

A. 0.08 B.0.80 C.0.800

篇1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一、说本册教材

1. 教学知识的整合

我将本套教材从中年级到高年级按生活教育、思想教育、科普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进行了整合。生活教育有“安全地生活”“生活中的消费”“生活中的习俗”“生活中讲规则”“健康的生活”“交通连着你我他”等主题;思想教育有“在集体中成长”“心中有祖国”“屈辱与抗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主题;科普教育有“一山一水一圣人”“天涯若比邻”“科技改变生活”和“建设民主富强国家”;地理环境教育有“我们生活的地方”“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放眼世界”和“只有一个地球”等主题。

2. 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每个单元下设的三个学习主题里面生成许多的小话题,那些内容在问题的设计、话题的选择、版式的设计等方面都能够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如小博士卡通形象贯通教材,反映实际生活的照片,精美生动的图画都是学生喜欢的。整套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设计了从国家、世界着眼,从自我、家庭、学校、家乡着手,利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体验或感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对教学、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1. 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鉴于此我有了以下几点建议:

(1)重视课前材料的准备,充实教学内容:作为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专业性强,学生缺少一定的基础,这对于上课的老师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前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搜集,这个搜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比如,在学习《生活中的习俗》这个单元时,我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搜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形成自己的调查报告。通过课堂上展示交流,教师补充资料,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

(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拓展教学空间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好课堂和社会两大阵地,或是创造相关情境,或是安排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践,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受去进行体验。在教学《生活中的消费》时,我会引导学生到不同的消费场所调查访问、实际购物、研究购物的技巧,充实购物知识,真正做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3)要突出品德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品德与社会本身是一门教育学生能够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课程,但是有个别老师把品德与社会上成了历史、地理,抄吧,背吧,严重地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所以,建议课堂上老师尽量挖掘教材的情理因素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整个课堂充盈着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色彩,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品德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各种社会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做到行动和思想是统一的,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例如,有一次我们班学生给一位同学过生日的同时我加入了教学内容,让同学们进行购物交流,活动结束之后,大家都自觉地将教室打扫干净了。

2. 评价建议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为此,我在教学中全方位地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星级评价模式。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括:鼓励为主,分层评价;方式多样,综合评价;呵护学生,宽容评价;共同参与,多向评价;体验成功,多次评价。这是我县根据新《课标》为学生量身定做的评价手册。实行星级评价:内容包括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等方面。采取学生自评、小组内同学互评、老师评价,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进行详细的评价记录作为依据,然后两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评出来星级学生荣登教室内的光荣榜。这也是我们评选年度全面发展学生的一个依据。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课程标准》中指出:充分地开发并有效地利用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既是扩展和深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这方面有了以下几点建议:

(1)不容忽视的教师和学生资源。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条件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

(2)有效使用多媒体资源。我们虽然是农村小学,但是早在四年前每个学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并且教室和办公室都安装了教育网,每个老师人手一台笔记本,所以,我们的课堂有了这些资源将更加鲜活起来。如,在建党90周年时,播放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利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

(3)充分开发和利用好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教师要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农村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引领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去亲身体验、感悟。

品德与社会就是要本着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培育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去进行教学。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以上就是我要说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篇14: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试卷

2.40= 8400=3.5+5.3=7-2.7=

5=18++=1-+=

二、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三、解方程

0.8x- 0.4= 1.2x-= =

四、填空

1.在直线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 9个亿和900个万组成的数是(),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3.去年2月,张叔叔把1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4.14%。到期时应得利息()元,缴纳5%的利息税后,实得利息()元。

4. 3∶4=()∶12= =()%

5.下图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成( )比例。照这样计算,5.5小时行驶()千米。

6.在○ 里填上“>”或“<”。

0.444 ○○7.9580 ○ 320

7.把下图所示的长方形铁皮卷成一个深2分米的圆柱形铁桶的侧面,铁桶的底面直径大约是()分米,加上底面后,铁桶的容积是()升。(铁皮的厚度忽略不计)

8.300立方分米=()立方米 2公顷=( )平方米

45秒=( )分 1.8吨=()千克

9.下图中轮船在灯塔的( )偏( )( )€胺较颍?)千米处。

10.右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度,面积是()平方厘米。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在它右边的□里画“√”

1.10个百分之一是多少?

千分之一 □百分之一 □

十分之一 □

2.把一根长2米的绳子剪成相等的6段,每段的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 □

3.有男、女生各3人,任选1人去浇花,选到男生的结果怎么样?

一定选到男生 □

选到男生的可能性比女生小 □

选到男生的可能性和女生相等 □

4.从右面看虚线左边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右边的哪一个图形?

5.红旗面数是黄旗的,红旗面数和两种彩旗总数的比是几比几?

5 : 4 □ 5 : 9 □9 : 5 □

6.涂色部分的面积大约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

40% □ 25% □12.5% □

六、画图

1.把图中的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2.按边长2∶1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 。

3.如果1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七、解决实际问题

1.小明打算16天看完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15页。现在要10天看完,平均每天应看多少页?

2.一套衣服56元,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60%。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3.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25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每小时行10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4.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半径3厘米,高5厘米。每立方厘米铁块重7.8克,这个零件重多少克?

5.下面是某旅游景点去年接待游客情况统计图。

(1)根据图中的数据,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2)平均每月接待游客多少万人?

(3)最多时一个季度接待游客的人数比最少时多百分之几?

篇15: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A.长方形 B.平行四形 C.圆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6.76+0.24=

0.9-0.37=

1506=

10-6.5-3.5=

7.51000=

6050=

287-199=

31258=

篇16: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算一算: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13.4-8= 5.6+4= 23+4.7= 10-2.3=

7.5×4= 2.3×4×0= 100÷40= 3.5÷5=

0.6-0.23= 0.34+0.45= 0.06×0.7= 0.05×1.6=

2、用竖式计算:(12分)

73-33.16= 7.04×2.5= 4.36×2.8= 0.752÷1.6

3、用简便方法计算:(9分)

2.5×1.4×4 8.3×5+5×1.7 15.64-2.53-7.47

4、用递等式计算:(9分)

36+61.2÷12 (20-1.4÷2)×0.4 54÷(3.94+6.86)×0.8

5、解方程:(12分)

14×X=182 432÷X=48 24.5-X=6.48 3X-6=21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7角6分=( )元 1千克50克=( )千克

12米9分米=( )米 15厘米2=( )米2

2、比大小。

0.75 ○0.8 5.6÷0.1 ○ 5.6 7.82 ○ 7.82×0.4

6.04 ○ 6.004 5.94+0.1○5.935

3、小刚家去年每个季度平均用水X吨,小刚家去年共用水( )吨。

4、估计:96×21≈( ), 592÷28≈( ), 412×69≈( )

5、三角形ABC中,∠A=27°,∠B=48°,∠C=( )

6、26.068 ≈( )(保留一位小数)9.9974≈( )(精确到0.01)

7、0.32扩大10倍与( )缩小100倍,结果相等。

8、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值后是5.8,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计6分)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

① 100.07 ② 1.005 ③ 2.0500

2、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50°的角,看到的角是( )。

① 50° ②500° ③100°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 )。

①扩大10倍 ② 缩小10倍 ③ 缩小100倍

4、在右边的.图中一共有( )个锐角。

①4 ② 5 ③ 7 ④6

5、从上面看不能得到下图形的是( )

6、 是由( )个小正方体组成。

A、7 B、9 C、8 D、11

四、画一画。(每题2分,计6分)

画出一面图形a边上的高。

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和数学有关,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相信你一定能行!

五、解决问题。(20分)

1、家乐福开展促销活动,买一箱(24盒)牛奶是45.6元,同样牌子的奶人人乐商场买一打(8盒)送1盒,是18元。哪家商场牛奶的价格更便宜?

2、量了形如右图花坛的周长是11.2米。

你知道这个花坛的宽是多少米吗?

3、明妈妈买3件T恤衫和5条短裤的钱同样多,每条短裤27元,每件T恤多少元?(用方程解答。)

4、

几小时后小汽车能赶上前面的货车?

数学小博士。

上一篇:在线评论已成酒店星评考核重要参考依据下一篇:工商联调研讲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