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提审

2024-04-15

杂感·提审(共8篇)

篇1:杂感·提审

在检察院的实习阶段,我经常有机会参加对犯罪嫌疑人的提审。提审有两种含义,广义上讲,提审是指把犯人从关押处提出来审问;从狭义上讲,提审是指上级法院依法将下级法院受理的或作了错误判决的案件提归自己审判。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或者接受同级人民检察院的再抗诉后,直接调取原审案卷和材料,并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判的程序。当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发现确有错误时,可以采取两个措施:一是指定再审,即指令下级法院重新审理;二是提审,即上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亲自派出法官审理案件。虽然“提审”这一做法在法律中有明确规定,但实际执行中大多采取的是“指定再审”,而“提审”的方式极少使用。

因此,检察院为调查证据而所指的提审,使用的是广义含义。在提审过程中,有的检察人员习惯性地持有一种重打击、轻保护的心理,认为犯罪嫌疑人就应该配合查办案件,他们的很多辩解、要求是“无理”的,是“认罪态度恶劣”的典型表现,但是,我发现,现代检察人员已经摈弃这种陈旧的观念,对于举棋不定的犯罪人,应该尊重其主体地位,与之进行及时、诚信的沟通谈判,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减少对抗,节约资源。检察员讯问代入的这种引导者和谈判者的角色会使讯问人员站在一个平等的角度对待犯罪嫌疑人,其方式方法会给犯罪嫌疑人一个受尊重的感觉,这种心态下作出供述的犯罪嫌疑人,其自愿性和真实性都比较可靠,以后推翻供述的可能性也较小。只有尊重犯罪嫌疑人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基本人格和依法享有的权利,侦查人员就不会因为犯罪嫌疑人的不说话、不配合而在镜头前愤怒或者采取过激行为。反之能帮助犯罪嫌疑人认真分析利害关系,因势利导并取得了较好讯问效果。

篇2:杂感·提审

方案适用单位

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纪检等单位 远程提审系统建设中遇到哪些困难?

1、图像远程传输质量较差

2、音频远程传输回音干扰

3、数据保存不易、资料检索不便

4、双向互动控制功能不强 解决方案

一、远程提审室结构

1、高清同步录音录像主机:将音视频信息同步刻录到光盘,并同步备份到硬盘。

2、特写摄像机:清晰拍摄办案人员正面特写。

3、观察摄像机:根据需要可调拍摄办案人员画面

4、鹅颈麦克风:清晰采集现场办案人员的声音。

5、液晶显示器:给犯罪嫌疑人展示证据或播放录像。

6、办案计算机:调用办案相关资料、电子证据出示、视频光盘回放、笔录录入

7、打印机:打印笔录,证据等文件。

8、数字音频处理器:消除音频双向传输的回音干扰。

9、功放:扩大远端音频的声音

10、音箱:输出扩大后的声音

二、看守所审讯室结构

1、高清同步录音录像主机:将音视频信息同步刻录到光盘,并同步备份到硬盘

2、特写摄像机:清晰拍摄犯罪嫌疑人正面特写。

3、全景摄像机:清晰拍摄犯罪嫌疑人周围环境

4、观察摄像机:可控,根据需要可调整观察画面

5、拾音器:清晰采集现场犯罪嫌疑人及工作人员的声音。

6、环境显示屏:显示现场时间,日期,温度及湿度

7、液晶显示器:给犯罪嫌疑人展示证据或播放录像。

8、控制面板+报警灯:室外报警灯与室内控制面板相连,集“审讯状态提示”、“联动报警”、“远程指挥交互”于一体,有效规范审讯秩序。

9、办案计算机:调用办案相关资料、电子证据出示、视频光盘回放、笔录录入

10、打印机:打印笔录,证据等文件。

11、数字音频处理器:消除音频双向传输的回音干扰。

12、功放:扩大远端音频的声音

13、音箱:输出扩大后的声音 系统结构图

系统亮点:

1、操作简单

顺泰伟成同步录音录像设备采用录像、回放等一键式简易操作,办案人员初次接触设备免于培训,即可灵活操作使用()

2、全高清1080P图像采集

审讯过程中的图像、声音等信息采用广电数字高清SDI信号传输,图像无压缩,全高清1080P画质,并做到所有信息高度融合、完全同步,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远程设备与同步录音录像设备一体化

顺泰伟成同步录音录像设备具备远程提审功能,可通过H.323协议与视频会议终端直接呼叫通讯,实现点对点的远程通讯,不需要添加其他远程设备。

4、回声消除,让话语清晰

顺泰伟成采用全数字音频处理技术,支持回音抑制、回声消除功能,满足声音清晰、无延时的要求

5、触屏集控,实现智能化

顺泰伟成采用触摸屏界面控制的方式,一键控制开关机、示证切换等功能,节省办案时间,增强示证效果().6、音视频实时上传服务器管理

审讯音视频可实时上传审讯服务器,可实现对审讯系统进行统一储存管理、资料调用等

7、远程指挥 用户通过网络可远程同步实时观看讯(询)问室现场场景,并可以对前端审讯(询问)人员作出文字、语音指挥协同办案。

8、多重数据保护

支持双光盘和硬盘同步直刻,对讯(询)问室现场的音视频信息进行独立备份,同时支持网络和外置USB硬盘备份,当出现意外断电或故障时,录像的内容不会丢失,保护数据信息安全存储。

9、快速出盘

可快速出盘,出盘时间不大于1分钟,刻录出来的光盘数据不可修改和删除。

10、支持多种协议,扩展能力强

篇3:一年杂感

上海世博会无疑是今年的大事件。这次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据说这是世博会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此处所言的城市应该是现代城市, 与古都长安那样的城市概念完全不同, 与西方人的城市也不同, 现代城市是欧洲大工业革命催生出的, 是大工业导致劳动力大规模集中的结果, 其建设速度和规模是古城所没有的。进一步说, 现代都市是人口、资本、物资、信息、权力等的集中之地。驱动城市发展的动力是金钱和权力, 不是为了让个体生活更美好的善良愿望。在现代都市里, 人是资源和工具。当你这么想问题的时候, 面对现代城市无垠的水泥丛林时是不是觉得心平气和一些?城市不是为了我们的幸福而存在的。

现代城市的初衷不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但是不能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也难以长久:人口膨胀, 资源匮乏, 环境恶化, 交通拥堵……最终也会导致衰败。所以当今的城市已经从现代城市那种单纯追求效率和效益转向注重生活品质。现在我们经常听到“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战略”, “绿色生态”, “低碳减排”, “宜居城市”……这些不都是在关注城市的品质吗?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全球大都市仍身陷激烈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厮杀之中, 追求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只是这场残酷竞赛的新标准。尽管如此, 世博会的主题还是很有时代特征的。

但是我们的主办者的思维是不是真的跟上时代了呢?在这么美好的主题下我们的世博会追求的是什么?是对美好城市生活的体验或畅想?不必被展览的内容迷惑, 世博会展场空间本身就是答案。占地5.28km2的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最大的, 前两届世博会占地都不过1.7km2左右;上海世博会投资450亿美金也是史上最奢华的一次, 上一届爱知县世博会投资还不到120亿美元, 再上一届汉诺威世博会投资更少, 只有77亿美元。很明显举办这样一个最大最昂贵的世博会是不是立刻映射出那种中国特色的好大喜功?中国人要搞排场就不能是只比别人高一点点, 而是一次性地让前辈深度自卑, 让后辈彻底绝望。这么大的场地考虑的是人双脚行走的尺度吗?不, 这考虑的是泱泱大国的气度。据说整个展览马不停蹄地走也要三天才能转完。显然主办方也没准备让你逛遍整个世博会, 而是要你为这史无前例的人工景观所震撼!要知道世博会之后这里又要拆掉另作他用, 此等奢华胜景仅存半年只为博君一笑, 你是不是更加佩服中国人的气派?什么叫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告诉你那就是让刘姥姥进一趟大观园, 然后趁姥姥完全看傻眼的时候, 再当着姥姥的面把大观园拆了。

在大观园里, 我们这些“刘姥姥们“恐怕只能走马观花了, 内容顾不上深究, 光是表面感官刺激就已经让人应接不暇了。也许这本来就是一个形式大于内容的展览。形式和场面才是展览的本质, 才是问题的答案。说到看表面形式, 最该看的就是中国馆了。这名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大而无当的巨构, 极具压迫感的造型, 取自故宫外墙的红色, 非常真诚地坦白了我们这个民族心底那阴暗的帝国梦。这个建筑太中国了, 太精彩了, 笔者当另著专文详解。本文只是把这个巨大的血色帝冠拿来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国式的“美好生活”做了一个心照不宣的注脚。

当我们以为城市会让生活更美好的时候, 应该去参观世博会, 切身体会一下, 世博会是怎么让生活更美好的。如果你对美好的定义就是更大更贵更疯狂, 你也许会满意;如果你希望的是更贴心的服务, 更舒适的环境, 更方便的生活, 那么繁华空旷的世博会将让你深刻体会梦想与现实的严酷距离。上海世博会史无前例地选址在大都市的中心, 硬生生拆出5.28km2的空地, 拆迁居民18 400多户, 企业270个。据说这么大的拆迁量还是贯彻了“不要大拆大建, 尽可能减少对当地居民影响”的人性规划理念的结果, 不然还要多拆10 000户, 可见我们的气势和气度之大!据说由市中心“棚户区”迁到“乡下”的居民们都住进了环境优美的高楼, 美中不足的只是2005年底入住的时候通往外界的公交线路只有一条。苦等了多年之后交通问题似乎已经解决, 他们终于能出来把那里的“美好生活”告诉更多的人。

骄傲的建筑师

中国的建筑师是一群骄傲的人。因为在他们受的科班教育里就洋溢着精英的幻觉。可以说我国建筑学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催眠术, 既要学习各种与建筑相关的工程学科又要学习素描和色彩等美术课程。在建筑史课堂上他们了解到历代建筑师如何深刻而大肆地在陈腐的旧城中或空旷的原野上建立起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 在设计课上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描绘着头脑中的空想……这些教育催眠着建筑系学生, 让他们确信自己将来就是城市建设的英雄。他们拥有工程师的理性却毫不刻板, 拥有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审美品位却非常冷静, 建筑师是理性和感性的精巧平衡和完美融合。你说建筑师能不骄傲吗?想想城市中一座座庞大而复杂的建筑物必须经由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才得以实现, 这不是足以令他们骄傲的事实吗?

在骄傲的建筑师看来, 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只是为了辅佐建筑师才存在。建筑工地上如蚁般密集而忙碌的建筑工人都在为伟大建筑师的宏伟蓝图挥汗如雨。甚至连雇佣自己的业主在建筑师的内心深处也不过是实现其理想的工具。建筑师感到不计其数的人和资本以及权力汇聚甚至掌控在自己手里, 使自己拥有超级能量, 他们不禁飘飘然。于是拥有超级能量的建筑师把建筑设计叫作“创作”, 把建成的建筑叫做自己的“作品”。

建筑师拥有专业而高深的思想, 所以他们认为圈外人士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欣赏建筑“作品”。所以对于“作品”建筑师只能孤芳自赏了。于是一个封闭的圈子就形成了, 建筑师按照自己专业的标准“创作”自己或者同行才能理解的“作品”。使用者、投资者、建造者和旁观者等都被排斥在建筑师的心门之外。这样心态的建筑师其实已经脱离了社会, 他们忘了为什么要建筑。建筑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不是为了成就建筑师个人梦想 (除非这个梦想本身就是服务社会的) 。建筑师也忘了建筑这一庞大而复杂的物质实体是社会协作的产物, 建筑师只是这一复杂社会生产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在现代主义建筑兴起的时期, 也是建筑师自恋爆棚的时期, 曾经有建筑师为了让建筑更完美而设计了建筑中所有家具。为了让家具与建筑空间形成完美的关系他要求不得擅自变动家具的位置, 于是貌似轻盈活动的现代家具实际上却不允许挪动一分一毫。还有一位建筑师不但设计了一座住宅而且干脆连住宅中居住者的衣着和拖鞋都设计了, 他甚至要求主人在不同的空间中应按规定穿着不同的衣鞋。一次建筑师去拜访这座住宅, 主人盛情款待可是建筑师却很不高兴, 原来主人虽然穿了建筑师设计的衣着, 但却没有符合建筑师规定的空间/服装搭配规则。建筑本来应该是为人服务的, 在这些偏执的建筑师那里却被颠倒过来。现在看来这些建筑师的做法实在荒谬, 但是这种荒谬的逻辑仍然残留在建筑师 (特别是中国建筑师) 的血液里。

如果你观察建筑师展示给你的建筑照片, 会发现建筑的造型和空间才是他们摄影表达的重点, 所以这些照片中往往空无一人, 如果有人也只是作为空间的尺度参照物而存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建筑师在心底里憎恨建筑中的人, 对他们来说建筑本身已经是完美的了, 而空间中的人是多余的, 如同落在一件艺术品上的灰尘。所以他们不愿意去考虑建筑如何为人的生活服务, 他们把生活简化为抽象功能应付了事, 却迷恋于自己心仪的造型、空间、光影和质感之中。由此看来, 我们的建筑师骨子里更像是雕塑家, 关注的是造型上的标新立异。近年随着电脑造型软件的进步, 建筑师们的造型手段得到了极大解放。我国又是举世无双的盗版大国, 造型软件在建筑设计上应用更呈泛滥之势, 中国建筑师们更加陶醉于造型的狂欢。

其实建筑师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并不高, 在与业主的关系中更不占优势。在市场和权力的挤压下, 建筑师的设计实际上相当被动。但是这非但不能唤醒建筑师, 反而激发了他们以阿Q式的情绪对抗社会的不理解和雇主的压榨, 强化了建筑师反人性的无意识。

如何能改变这种反人性的建筑设计?必须让建筑师改变对自己角色的认识。建筑师必须明白自己不是艺术家, 建筑也不是脱离社会生活的艺术品。建筑师从事的是一种服务行业, 建筑师销售的是一种服务。服务的评价权不仅属于建筑师群体, 更属于购买服务的客户群。客户需要从建筑中获得生活质量的提升, 包括舒适、方便、节能、环保、尊严等。这并不是说建筑师要听命于雇佣他设计的甲方, 因为这种甲方往往是开发商、政府等, 而非真正使用或居住于建筑中的人。建筑师应该倾听的是最终的使用者的声音, 对终极的客户负责。要让建筑师变成有责任感的服务者当然也需要社会对建筑师的尊重, 因为骄傲的建筑师往往都有一颗脆弱而频频受创的心, 他们骄傲也是对伤害的一种掩饰。

绿色幽灵

和许多领域一样, 绿色一词近年来在建筑界倍受青睐。只要一谈及建筑, 如果不涉及“绿色”你都不好意思。像“绿色”这样的词藻, 还有不少, 比如低碳、可持续、生态、环保等, 这些词的含义彼此相关盘根错节, 难以界定。作为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我在接触这些词的初期时常感到无从置喙, 非常焦虑。但是逐渐发现就此问题侃侃而谈的“专家”们似乎也只是游弋在肤浅的表层, 于是乎我也“成熟”起来, 坦然地和他们一起对这一看不见的“皇帝新衣”品头论足。由于难逃良心的责问, 我开始对“绿色”这类新词做些语用学上的小小探究。所谓语用学就是琢磨词儿的应用, 为什么不好好研究“绿色建筑”的含义, 而去关注词语的使用呢?这是因为研究“绿色建筑”本身的含义并不能帮助我们了解“绿色”一词泛滥的实质, 相反忽略“绿色”的含义反而是我们接近真相的前提。只要观察人们使用“绿色、低碳”一类词语的情况就不难发现, 恰恰因为没人理会“绿色、低碳”这些词的实际含义, 人们才交谈得如此没有障碍, 酣畅淋漓。如果在会谈中有谁要是就绿色的含义较真, 指出大家不过是驴唇不对马嘴的胡诌, 那将是多么尴尬的场面。从这一点来看, “绿色”和“鬼”是非常相似的词, 都属于一说大家全知道, 一细问却谁也讲不清楚的那种词儿。而且这两个词怎么描述都有道理, 所以说画鬼最容易。绿色建筑也是一样, 什么样的设计都可以牵强附会上绿色。一些绿色的技术和材料本身非常“灵活” (环保建材、中水/雨水收集、太阳能光电板、节能空调……) , 不管什么样的建筑都可以像膏药一样贴上去, 这些膏药拯救了一些设计得丑恶平庸的建筑, 也导致了一种畸形的结果就是标榜绿色的建筑往往形象恶俗。贴膏药的绿色建筑其实是只做表面文章的绿色建筑, 也就是说建筑实质上有多绿色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看上去很绿”, 于是乎在外立面上装几块太阳能板, 在屋顶上顶几个风车或者种些植物就标榜为绿色建筑, 至于这些技术是否适当、有效却鲜有深究。这种表面化的做法实际上和“绿色建筑专家”们夸夸其谈的行径如出一辙, 遥相呼应。空谈绿色话题和看上去很绿的建筑一起形成了建筑界的绿色泡沫, 而且这些年绿色泡沫有增无减。绿色泡沫的膨胀, 恰恰阻止了真正的绿色建筑时代的来临, 这就如同在监管不严的市场里廉价的注水猪肉会把货真价实的猪肉挤出市场一样。大量肤浅的绿色话语的泛滥同样阻止了严肃的思考, 绿色建筑在这样的语境下只能变成被任意描绘的“幽灵”。如果我们不是叶公好龙似的追求绿色, 是否应该揭开流行的绿色建筑的绿色画皮, 指出下面隐藏的幽灵呢?■

方圆鹤山幼儿园

“一砂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幼儿园对成人来说虽然是小机构, 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一个大世界, 这便成为我们展开设计的基础。为了打造一个美好世界, 设计聚焦于探讨群体之间的关系, 弱化建筑单体的个性。我们将空间简化为一组相似的单元, 这些单元的内在功能差异被相同的模数和无差别的外观所掩盖, 单元间的关系因此被凸显:建筑与坡地的竖向关系表达为单元间剖面上不同的叠合或出挑;建筑与场地的平面关系表现为单元的连续、间断或错动。

我们尝试改变建筑的常规表达, 给儿童更开放的认知。通常建筑的尺度来自对层高和层数的表现, 我们通过错动的洞口消解立面对层高和层数的表达, 同时这些大大小小的洞口也定义出与成人空间尺度不同的儿童尺度。我们设计了具有遮阳作用的双层墙来回应本地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 这些双层墙之间的空间又成为儿童的嬉戏空间, 使儿童可以钻行于低矮洞口的两侧。这个过渡空间饰以彩色涂料强调出其场所的活力, 同时, 该空间的色彩由于阳光的漫反射, 呈现出柔和而特殊的光色氛围。随着视点的移动, 两层墙上里外洞口的位置关系不断变换, 丰富了空间体验。由此可见, 这个设计不在于营造静态的造型, 而在于创造儿童的空间游戏和时空经验, 开启知识世界的大门。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方圆鹤山幼儿园

业主:广州方圆房地产公司

建设地点:鹤山市

设计单位:深圳市筑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1.5hm2

建筑面积:5 416m2

结构形式:框架

材料应用:铝合金, 玻璃, 玻璃马赛克

设计总负责:冯果川, 杨晋

建筑专业:梵锐, 张潜, 项嘉斌

结构专业:马镇炎, 黄曙光

给排水专业:卞志远

电气专业:张焕辉

设计时间:2007年4月~2008年1月

建成时间:2008年8月

深圳南山花样年·美年广场

该项目位于深圳市蛇口的中心区, 不直接临主干道, 而是通过一条曲折的市政路与之相连。用地形状非常不规则。因此, 我们试图去建立一个有整体感、凝聚力的项目, 并且希望让身处其中的人能建立明确的方位感。在总体布局上, 我们让所有的建筑都呈条形并贴边布置, 这样园区的空间关系可以一目了然, 并且使园区中心的园林最大化, 成为项目的一大卖点。在形体上, 5栋建筑都处理为非常相近的体量并采用一致的设计手法, 虽然在主干道上无法看到项目的全貌, 但是透过沿街楼宇的空隙也能让人在心中生成对项目整体规模的想象。每栋建筑的前后立面截然不同, 这样的造型可以给人非常明确的引导性, 使人们随着蜿蜒的正立面汇聚到中心花园。正立面面向园区中心, 采用落地玻璃幕墙与水平遮阳, 将园区的绿化景观尽收眼底。背立面实墙面上设置深深凹陷的方窗, 形成浓重的阴影, 厚重的体积感与正立面的玻璃幕墙反差强烈, 同时也对周边不佳的城市环境作出回应 (紧邻水处理厂和零乱的住宅区) 。

每栋建筑正立面水平遮阳的下缘以及背立面的窗洞侧壁均涂有不同的颜色, 这样5栋造型一样的建筑获得了自身的识别性, 而且这种识别性与人的行走有清晰的关系, 在园区内 (只看到正立面) 远观楼宇都是统一的灰色, 走近建筑逐渐显露出各自饱满的色彩, 鼓励人们在运动中体验空间。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深圳南山花样年·美年广场

业主:深业鹏基 (集团) 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深圳市

设计单位:深圳市筑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2.95hm2

建筑面积:87 661.69m2

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材料应用:Low-e中空玻璃, 氟碳涂料无色磨砂U型玻璃

设计总负责:冯果川

建筑专业:梁其波, 武琛

给排水专业:徐燕波

电气专业:肖志敏, 黄建斌

空调专业:潘少华

设计时间:2007年5月

篇4:病理医师杂感

1997年11月28日,南京日报特刊头版刊登了南京电信局干部王东迅患淋巴瘤后写下感人日记的事迹,字字真切如斯。回忆当初扶笺先睹,更引出许多感慨。

我是他的首诊病理医师,当面把诊断报告交给第一次谋面的王东迅夫妇,残酷而无奈。他小腹皮下患了核桃大恶性淋巴瘤,分型属国内罕见的脂膜类型T细胞皮肤恶性淋巴瘤,全科会诊讨论初步统一意见,我委婉地告知他这一结果,并补充说最后诊断要等免疫组化报告。

出乎意料的是,他闻知后非常达观坦然,“我自己有感觉,长达三四个月消炎治疗无效。医生您不用担心,无论如何我会面对……只是目前工作太忙能否缓几天住院?”

病人如此理解医生?这使我自然注意并开始了解他。入院后接触更多,渐成朋友。我发现他对事业非常投入,他说1997年局里重点发展IC卡电话,于是反复联系为我院大楼破例安装了电话;他学习刻苦,入院次日即请假为电脑班授课,后来又参加研究生班考试;院内检查常是一个人默默前往排队等候,不想麻烦妻子朋友;来看他的单位、同事很多,但他十分遵守医院制度,积极配合医生,与病区医护关系很好。

诊病治病,医生天职,这是总的原则。但在不同的医院、专科和医师之间还是存在着细节差异的,关键是一些差异对病人的预后效果影响很大。这正是我对他和其他肿瘤病友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

王东迅所患的恶性淋巴瘤,国外在1997年最新分类才出现,国内某大医院总结过7例,恶性程度低到中等,生长的总体倾向是进展不快,但又顽固耐药,加之他机体免疫力很差,易感染发热,经会诊后慎重设计了在机体免疫力耐受的基础上实施经典和强化冲击化疗方案,每次化疗皮下肿块很快变小、变软直至消失,但停药不久肿块又增生出现。

这时,去外地进行脐带血干细胞移植配合化疗的最后方案被接受了,在外地进行超量化疗期间,我几乎每日从电话里听到他以极大毅力与死神抗争的声音,爽朗、自信、乐观、坚定。化疗后在完全隔离下进入移植,电话中断,但从他爱人传达的病情观察来看,我有种职业上的不祥预感。他就是在实施第二次移植后失去了他所留恋的生命。

此时,生者能对逝者说些什么?生为劳役,死为休息,这是古人生死的达观。谁能超脱向历史的大多数先人靠拢?“无私奉献、人格高尚”。这是追悼仪式上人们对他的由衷评价。但我从医生角度审视,一个Ⅱ期皮肤淋巴瘤,仅历时三月余即与生命诀别,绝不是医学科学本身的无力。正是治疗环节中主、客观上不符合具体病例的某些科学原则,而这个原则的最高层次应当是以最小的痛苦和代价尽可能延长生命。

肿瘤病理医师因职业的特殊性,一方面最直观地了解病人肿瘤的良恶性质、恶性程度、增生速度、转移能力和方向以及预后生存质量等问题,另一方面处于与病人之间的非直接交流状态,建立病人-病理-临床三方面直接咨询关系,对于选择治疗原则和措施,延长生命乃至合理的经费安排均有重要意义。

比较医疗界职工中患肿瘤的病人,一方面具有专业知识,一方面非熟悉的专业也有便利的咨询条件,因而他们大多可获得较高的生存质量和较长的生命时限,而且经济消费较少。回忆去年我大致接待了四例皮肤淋巴瘤患者,都与我建立过密切的咨询关系,一例患病3年余,肺胃扩散但经正确治疗仍正常生活行走;一例外地误诊已化疗3次,经病理会诊修正原诊断,停止治疗。已正常生活工作3年;另一例脾切除伴骨髓MDS,难以承受化疗,病理提示肿瘤为低恶性,建议适当放疗,避免化疗,病人一切正常已2年余。如此三例包括了高恶晚期、低恶早期和不确诊断的三种情况,因接受病理咨询指导得到适合个例情况的诊治,令人痛心的是病情不属中晚期的王东迅却在不适当的阶段,过度治疗,以致过早失去生命。

篇5:习武杂感

“江湖”一词出自《庄子·大宗师篇》, 其中有云:“泉固, 鱼双与予处于陆, 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水干涸后, 两条鱼未及时离去, 受困于陆地的小洼, 动弹不得, 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 使对方不至于死去。两条鱼于是便缅怀起昔日在江湖水里自由自在, 彼此不相识的生活。

可见, “江湖”就是“相濡以沫”的感情。江湖可大可小, 走出去, 山高水长, 走回来, 朋友情深。“朋友者, 以义合也”。韩文公说:“行而宜之之谓义。”可见“朋友”就是肝胆相照的责任。朋友可深可浅, 闯出去, 安危共仗, 拼回来, 死生系之。“江湖朋友”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名词, 所以“朋友”列入了传统的伦理。

朋友叙入五伦见《孟子》一书, 书曰:“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朋友列入“伦”内, 或许是因为朋友在社交中的位置重要, 忝居五伦最末, 则可能是因为朋友之间最缺少制约, 且因为朋友之间最易有叛卖行为, 所以亚圣干脆就提出了“朋友以信为本”, 就是说朋友之间讲坦诚, 所处趋低下, 所思好幽深, 交往重仁爱, 行为循规矩, 言谈守信用。然而这样的朋友少之又少。多的是“酒肉朋友”, 多的是笑里藏刀的“江湖朋友”。所以我的恩师, 在我“少不更事”的时候起, 就教训我小心朋友, 尤其是“江湖朋友”。我起初不以为意, 几十年的闯荡江湖, 经过千磨万击, 经受了种种魔难, 信然。

堪破世情惊破胆, 实是世事寒透心, 小心朋友, 尤其要小心暗藏杀机的“江湖朋友”, 我亦以此教育我的弟子, 悲乎?

拳痴生涯

太极拳崇尚练, 练劲丹田不存劲, 劲达梢节身能壮;练意丹田不存意, 紧凑缜密暗劲藏;练气丹田不存气, 意真神明道德尚。太极拳又讲究悟, 吾心为悟, 五口为吾, 由是知之, 悟者, 当以吾心为本, 兑塞五口 (窍) , 以物为悟, 以天地为悟, 以身心为悟。是以太极拳以心返本, 神入无我, 以求真悟。

练拳思悟, 全凭诚心意, 此谓之“敬”。敬就是一种痴迷精神, 它是对太极拳的一种特殊的爱心。练拳的痴迷之心很重要。性痴则其起疑, 是以行拳之心大中至正, 艺痴则其拳技必然精良, 拳界之落拓而无所成就者, 皆自谓其不痴不执着也。所以我的恩师赠我“拳痴生涯”书法一帧, 就是希望我一生追随履杖, 躬承衣钵, 而痴敬太极, 要在练中悟, 悟中练, 屡疑屡悟, 大彻大悟, 悟出太极拳理拳法之精妙之处, 而克臻太极拳大通大明之圣境。

我几十年弄翰墨论剑魂, 踵武前人, 乐此不疲, 而有些许成就, 全凭一个痴字。“拳痴生涯”将伴随我的一生。

云水随缘

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沈寿老师说, 我俩因太极而相聚, 也有三十多年了, 相知相谐, 从没有分离过, 这就是太极缘。并随即书写了“太极缘”书法一帧赠我, 一直珍藏至今, 弥足珍贵。

缘, 亦叫缘分, 是无心所遇的妙玄。真的很奇妙。人与人的聚散离合都是缘分, 有些人和我们缘分浅, 仅仅一面之缘, 如浮萍在水上偶然相聚即各自东西;有的人不投缘, 虽凑合在一起, 但形同陌路;有的人缘分深, 可以成为知交、挚友, 或成为终身的伴侣。这一切人世间的聚散离合, 固然不可缺少人为的力量, 但可能左右主宰我们的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缘分。这并不是迷信, 也不是偏执, 更不是愚昧, 而是在冥冥之中, 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认知的因素促成了一些定数。香港湾仔山上的宝云道上有一块硕大的姻缘石, 据说是很灵的, 只要你虔诚, 就能求得你想要的缘分。我想, 缘分是可以求的话, 也就不叫做缘分了。所以达观的人, 对于人生的聚散离合, 多能抱着洒脱的态度, 这就叫做云水随缘。

云水随缘, 就是放心、放手, 不执着一切, “无我相”“无人相”“自他不二”“自由自在”“自然造化”。这就是襟怀, 就是意境, 就是道, 就是禅。

太极拳道之所以崇尚柔弱道德, 模拟行云流水, 憧憬的、顺随的就是这一份云水情缘。

太极白云心曲

太极修炼者, 性喜幽栖, 林谷是托, 都爱隐入山中云深不知处, 做最后的了手工夫。陶弘景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寄君。”诗中的“云”, 即是“云深不知处”的云。“云”代表闲适, 闲是一种心情, 又是一种境界。其为心, 必泊然无所起, 其于世, 必淡然无所嗜, 没有名利的牵挂, 没有权位的窒碍。悠悠白云在天空飘飘荡荡, 古哲看来都漫无目的, 所以是闲的代表。白云如烟, 风起云涌, 其势如江海之波, 悠悠然而来, 浩浩然而逝, 翛然无为, 今贤尽视为自然造化。其辽远与壮阔, 其安详与气度, 蕴含着净化心灵的无比巨大的力量。所以真正的太极拳家, 愿把所有浮名, 换作低垂白云, 身将客星隐, 心与白云闲, 白云自舒卷, 我心与之然。于云情雨意融合之处, 于壁山柔水暧接之间, 含和抱中, 雄藏凌厉, 鼓柔泻刚, 氤氲阴阳, 陶铸精神, 渲染意气。以白云濯涤心灵, 以太极浩荡胸怀, 洸深太极, 微奥只可心悟, 悠悠心曲, 妙处难与君说。

万古是非浑短梦

由于年轻懵懂, 曾冒昧问先师傅钟文:“您习武至今最惧怕什么?”谁知他不加思索地回答说:“是是非, 杨老师怕是非, 我也怕是非, 练太极 (拳) 的人最怕是非缠身。”

这一回答大大出于我的意外, 原以为练太极的人, 怀虚涵育, 根于虚静, 远离粗重, 专恒于道, 行其气功, 在天旷日久的修炼中, 清心释累, 绝虑忘情, 少私寡欲, 返朴归真, 已足以泯灭是非之心;抑浊扬清, 消融锐猛, 谦逊若虚, 朴素纯一, 已足以杜绝是非之事, 何以还会有是非?所以怎么都难以理解老师的答案。

随着自已创立拳社, 成为所谓的“宗师”, 成为所谓的“精神领袖”, 名声日隆, 是非日盛, 身心深受其害, 才深深地体会到是非的恐怖。

我们身边的一些人, 耳能听是非, 人家一句话, 就暴跳如雷, 第二句话就泪流成河;嘴能说是非, 当面说人长, 背后道人短, 猜忌曲解, 无中生有, 闲极生事, 无事生非, 两片薄薄的嘴唇, 翕张鼓噪, 一条无骨的长舌, 翻江倒海, 把善良的人搞得六神不安, 鸡犬不宁;这些人心里却未必知道是非, 德高于人, 其必谤之;行高于人, 其必诽之;才高于人, 其必摧之;识高于人, 其必毁之。杨公怕是非, 傅公也怕是非, 信然。

对于是非, 尤其对于制造是非的小人, 历来办法不多, 尤其是君子更是束手无策。多少前辈长叹:“人生长短存公论, 今昨是非懒缠绵, 江湖自此心长别, 世事从今口不言。”面对是非是何等的无奈。

有哲者曾言:“对付小人的办法, 最厉害的不是恶言相向, 而是听而不闻, 视而不见。”这不正是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粘黏连随, 敷盖对吞, 不即不离, 无过不及精髓的翻版吗?我终于受到启发, 找到了渡过“是非之河 (祸) ”的大舟, 这就是太极。

篇6:云南女性艺术杂感

中原人看云南,就好像国人看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目光一接触就是“民俗意义上的,给人一个印象,似乎发展中国家或民族惟一能光临电视的文化产品只能是地道的‘民俗制品’,呈现给世界的必须是已经死去或正在消亡的传统风习”。仿佛云南就等同于孔雀、阿诗玛、普洱茶的合体,任何超出了这个既定经验的事物都能引起人们不同程度的惊讶。但如果说,云南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天堂,一定不会有人反对。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书写离不开云南,尤其是近些年,在这里崛起了一支优秀的女性艺术家队伍,她们活跃于昆明的各个艺术社区,她们的创作同样为当代艺术注入了热情的血液。

女性艺术在云南有悠久的传统。中国56个少数民族,在云南就有24个。在这里的山区,随时能看到各个民族的妇女利用一切闲暇时间挑花绣朵。她们把一生都一针一针绣在珍奇多变的纹样图案中,你可以从一条花腰带或一双绣花鞋看到一个民族凝缩的大美。只不过,在中国文人画艺术传统的笼罩下,女红刺绣过去一直被视为手工艺。直到1950年云南和平解放,云南艺术开始蓬勃发展。1978年“文革”结束后,云南艺术领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90年代以后多元进取成了总的发展趋势。建国后出生的女性承受传统的约束力量不可能立即消失,但是接受西方文化影响,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人口比例在逐渐增加。尤其近20年来,云南年轻一代从事专业创作的女性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已经逐渐脱离昔日的“闺阁艺术”范畴,朝向多元化的个人风貌追求发展。

在云南,大部分艺术家都集中生活工作在昆明。与消费艺术的城市不同,昆明是一个生产艺术的城市。尽管西南联大和“八五新潮”的旧梦已渐行渐远,但这股清新的文脉一直在云南流淌。时至今日,云南女性艺术家在全省全国美展上获奖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一些前卫观念的探索,但与西方女性艺术乃至中国女性艺术相比,云南女性艺术显得更为内敛含蓄。在20世纪,妇女解放所造就的新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独立,女性从事艺术活动也没有了以往的障碍。女性主义思潮也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中展开。但是,女性艺术并不等同于女性主义艺术。女性主义是从西方传入的概念,是指用艺术去表现女性主义理念的艺术家,它往往对男性主导的社会价值持批判态度,其艺术主要是作为文化或社会问题的承载。国内的女画家中,一些勇于吃螃蟹的人接受了西方女性主义艺术的影响,开始尝试对内心世界或自我关照的探索。比如9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的一些女性艺术家:喻红、向京、蔡锦、林天苗等莫不如此。后来出现的陈羚羊、崔岫文表现得更为直接和尖锐。在这些成名已久,现在仍然活跃在艺坛的女性艺术家中,孙国娟是云南女性艺术的领军人物。

在云南当代女性艺术家群体中,孙国娟无论在作品创作还是展览策划上,都体现出对于延续与系列的探讨。这似乎与整个云南当代女性艺术所呈现出的群体性与凝聚力有着微妙的联系。在云南艺坛,女性创作是近20年的事情。如今,无论是在大专院校任教或是专职从事艺术创作的女性人数均在增加。90年代以后的云南女性艺术家多出走云南,到省外乃至国外接受新鲜事物和外来文化影响。这些新一代女性艺术家未必全都赞同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观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云南女性艺术家的生存方式以教学和做职业艺术家为主,整体的创作环境也比较宽松,没有被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流行所左右。生活方式会影响创作思维,云南女性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云南的地域文化特征的影响。以最近在昆明创库艺术区诺帝卡画廊举办的《四季·夏天》云南女性艺术展为例,这个群展是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主题来进行创作和展示的为期四年的艺术计划,由孙国娟策划发起。从2009年“冬”到2010年“春”,再到2011年的“夏”,这个计划已经完成了三年。听起来倒更像是一个大型的行为艺术,每一次都云集了居住云南或旅居云南的女性艺术家参展,甚至包括一些北欧艺术家,而并非云南籍本土艺术家。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样的艺术计划就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2011年年末的展览与以往稍有不同,分作两回展出,第一场在12月9日晚上8点开幕,第二场在12月30日晚上8点开幕。笔者参加过许多画展开幕式,但像这么晚开幕的还是头一遭,本来心中有不惑,但开幕式后立刻明了。原来开幕只是序曲,接下来的时间是整个云南当代艺术家的狂欢时间,他们会在创库艺术区的酒吧坐到天明,不折不扣的云南土著生活方式。本次共展出33位女性艺术家最新作品,包括油画、装置、摄影等类型的艺术作品,共计约100件作品。作为策展人,孙国娟并未参展任何作品,但作为整个中国女性艺术的一员干将,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狠角色。

孙国娟目前过着北京—昆明的双城生活。尽管出生于昆明,但她却还是保留着北韩国籍身份。她早于“85新朝”时期在新具象画派中崭露头角。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她的作品是2011年在昆明文林街雪茄画廊举办的“90年代云南当代艺术作品展”上,当时的感受是触碰到我心灵的震撼。《永远甜蜜》是一个开放式的系列作品,计划每年以拍照的方式记录下来身体的变化。她将全身涂满白糖,可以解读为女人是糖做的外表,但甜蜜外表下的骨肉是否能永远甜蜜?芳华终究要老去,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对于一个漂亮的女人来说,衰老则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而对于一个漂亮的女性艺术家来说,衰老则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比起孙国娟的早期作品《叶子的变异》,从《甜蜜的梳妆台》、《甜蜜已去》到《永远甜蜜》,她开始尝试另一种创作理念,这也许与她后来在北京的生活不无关系。“甜蜜”系列是一个自传性的过程,同时也是创作者的人生体验,孙国娟通过白糖的白色与晶莹的冷感来传达她对生命与情感的认知。

通过这个为期四年的展览,云南的女性艺术家被积极调动起来,也为保持她们的创作力做出了有益的努力。作为策展人,孙国娟以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将云南女性艺术家进行整合。这是一个松散的艺术群体,没有固定的艺术宗旨和约束,但总体的方向是鼓励前卫的探索。成员们偏年轻化,有几位固定的主力干将,也随时会有新生力量加入。雷燕是另一位云南女性艺术群体的主要人物。她有着军旅生涯的经历,所以她的作品要更多地凸显意识形态的因素。《冰冻系列》保留了她对军旅生涯的记忆。被冰封的照片是艺术家的青春,看起来透明而梦幻,但又有光怪陆离的折射。透过凝成冰的水,我们看到毛时代红色生活的单纯,在信仰缺失的今天,这个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她这次参展的纸雕作品《十五岁的夏天》也是以内心独白的形式追忆艺术家的少女时代,一双纸质军旅鞋仿佛要随着纷飞的蝴蝶而去,伤感与落寞并存。叶松青是我最为熟悉的一位云南女性艺术家。她个性沉默而温柔,但作品却有惊人的爆发力和震慑力。作为云南当代艺术社团“凸凸”的成员之一,叶松青非常擅于在古与今,民间与都市,符号与本体之间游走。她的装置作品《咒语孵化》消解了当今人们对民间咒语的妖魔化理解,因为咒语最初是祈福和祝愿的方式。于是这件作品就具有了双重解读:它的本质是美好的,但会被外界所蒙蔽,在孵化的过程中,这样的解读会不断扩大和衍生下去。我们也可以将其看做当代生活的缩影,所有围绕在我们身边其实都是真实与谎言交替上演。叶松青选择了铁丝的材料来制作蛋壳的外形,在看似脆弱的外表下其实是坚不可摧的结构。

nlc202309030505

有一批70后、80后女性艺术家也是这个群体的中坚力量。杨文萍、王钰清、苏亚碧、王爱英、白雪娟、费敏、陈玲洁等是其中的佼佼者。杨文萍的画面给人一种铺面而来的生命绽放的绚烂和近乎疯狂的繁衍的激情。但在这样绚烂和激情的背后却是让人透不过气的孤独感和罪恶感。《粉饰》系列里,画面中无生命的塑料婴儿在没有出路的植物间游走,这样的惶惑和绝望倒让我想起另一位云南籍女画家张琼飞。我来昆明后,许多人跟我提起张琼飞,只可惜她已经在我来之前就移民去了法国。我看过一些她作品的照片,很是动容。在她诸多题为 《无题》的作品里,无论是对一只马桶还是对一把带刺的椅子的抒写,恣意的笔触潇洒地游走在画布上,我似乎能嗅到她作画时酣畅而淋漓的情绪。这两位女画家的作品带给我相近的通感,我有欲望了解在奔放盘旋的笔触和热闹的画面背后的心路。

我2009年到昆明后就关注过王钰清的作品。这次的布塑《如花》仍是她对花的题材的进一步延续。她喜欢用传统女红的方式来“制作”作品。我之所以用“制作”这个词,是因为她的作品让我联想起传统中国女性为打发漫长的时日所做的选择。当然,王钰清并不是为了打发时间,她的作品尽管也耗时漫长(一个月左右),但也正是通过一针一线的缝制,最终呈现到观者面前的却是凤凰涅式的惊艳。王钰清告诉我说,她目前正在做另一个尝试,用刺绣的方式制作女性日记,这倒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计划。还有一位女画家王爱英,聊起来和我竟是校友。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00年就来到昆明,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王爱英长相非常秀气而白净,言语中也带有一股孩子般的纯真。想象不出这样的一个女子画出的作品却是那么炽热甚至有点血腥。尽管我喜欢通过观察画家的相貌来想象对方的作品,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过程,但往往结果总是出乎意料。她最近的作品《瞰》,更多是对色彩间交融的玩味与探索。她笑着说有人批评她的作品不像女人画的。其实女性画家又非得必须有程式化的气质吗?她们所表达的必定是心中最直接的感受,只不过有人看见了山,有人看见了水而已。

壬辰龙年的脚步在各种绝望的预言与隔世的想象中如期而至。敏感的艺术家已经提前感受到这种玄荒的颤栗。云南女性艺术家以她们不卑不亢的态度继续着自己的绘画哲学,而这一切与各种愤怒的权力、主义、欲望没有关系,她们画她们的画,写她们的日记,抒发她们的心情。这个群体,随时等待时间的鉴证与检验。

壬辰龙年元月记于昆明莲花池畔

篇7:设计教育杂感

在商业文明中, 在技术主导的构架系统之下, 设计能有这样发挥总是令人高兴的事。这说明了一个的道理:成功仅靠金钱、技术是不够的, 一个完整的生命必然包含艺术。然而科技以实用压抑人文艺术理想是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 美国早期教育史上亚当斯的观点曾流行一时, 即艺术学习对他及一些美国人来说, 是可以再等一等的事情。他说:“我必须学习政治和军事, 这样我的儿子们才可能获得自由—获得学习数学、哲学、地理、自然科学史、造船设计、航海、金融、农业等学科的自由, 才能使他们的后代获得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和建筑的权利。” (1)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以科技、经济的发展作为主要目标的功利思想则更为普遍, 赞同亚当斯上述观点的人绝对不占少数。“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表述虽然是个定义不准确甚至逻辑错误的句子, 但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深入人心的口号。其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尤为严重, 表现之一就是理工科压倒人文学科的情况。在此背景下, 中国设计教育虽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历程, 多数学校的设计教育仍然以技法教育和就业培训等实用性教育为主, 设计也曾被叫作实用美术。20世纪90年代全社会商品经济意识膨胀使教育界滋生了图谋快速实利回报的普遍心态, 以应用为主的设计教育成为主要教学方向, 而对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严重缺失。当大学失去了理想主义和独立精神, 也就失去了培养精英的生产力。这对于大学里的任何一个学科都是致命的问题。缺乏独立思考就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而一味地盲目跟随和模仿, 在专业实践中就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 这也是我理解的王澍先生所谓“花了数年时间彻底忘记大学建筑学所学内容”原因所在。

“学科”的定义来源于科学, 它拥有这样一些特征:拥有一个有机的知识主体;具备各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一个对本研究领域的基本思想有着共识的学者群体。巴肯在他的论文中也就此提出了视觉艺术和人文学科是否具有类似理工科学科结构的问题, 并作了如下解说:“缺乏科学领域中普遍符号系统体制所体现的关于互为定理的一种形式结构是否就意味着被谓之艺术的人文学科不是学科, 意味着艺术探索是无序可循的?我认为答案是, 艺术学科是一种具有不同规则的学科。虽然它们是类比和隐喻的, 而且也非来自一种常规的知识结构, 但是艺术的探索却并不是模糊和不严谨的。”[2]

设计教育如果仅教授工艺与技巧、通用的艺术理论和历史以及实战就业内容是绝对不足的, 学生们将只关注物质材料而忽略个体思想的孕育和形成, 也将无法发觉出自个人动机的真实的艺术创作的条件。

事实上, 当年高举“形式追随功能”大旗的包豪斯的课程也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工艺方面的课程, 包括诸如雕塑、木工、金属制品、陶器、染色玻璃、壁画和编织之类的工作室教学。二是形式方面的课程, 包括三类:观察、自然研究和材料分析;画法几何学、构成方法、设计素描和建筑模型, 致力于再现问题的研究;关于空间、色彩和设计方面的理论。[3]我们注意到, 包豪斯在形式研究方面也有不同的方向。“基础课程”是在包豪斯很有影响的课程, 课程主旨在于“解放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他对自然材料的理解力, 使他熟悉视觉艺术中所有创造性活动都必须强调的基础材料”。[4]学生入学后6个月的试读期间所学习的就是这种“基础课程”, 根据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表现, 教师来判断其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整个教学计划。

莫霍利·纳吉说过:“我们这个世纪的现实就是技术, 就是机器的发明、制造和维护, 谁使用机器, 谁就把握了这个世纪的精神。它取代了过去历史上那种超验的唯心论。”从表面上看, 机器面前人人平等, 技术领域内没有传统、没有阶级意识, 但事实上, 设计者在设计、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给许多产品都加入了精神的附加值, 在满足温饱之后, 许多消费行为也都带有审美活动的意义。正如亨利·米勒所说:“所有的人都在汽车、房屋的消费中寻找自己的灵魂。”[5]

工业社会中, 人与机器发生关系时, 总是理性占主导。而在当今世界, 一向以工具理性为典型表现的设计领域却一反常态, 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不可预料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 产品得是一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意大利设计师埃托·索特萨斯就此作过如下表述, “设计对我而言是探讨生活的一种方式, 它是探讨社会、政治、爱情、食物, 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 归根到底, 它是关于建立一场象征生活完美的乌托邦的或隐喻的方式”。[6]设计过程与艺术创造越来越接近。艺术设计教育的立足点同样发生了转变。伊顿指出:“我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吸引他们的个体才能来引导他们掌握艺术表达的手段和方法, 以及努力营造一种有可能产生独创性作品的创造性氛围。每一位学生都应当认识‘他自己’, 他的独创性作品必须是‘名副其实的’。”[7]

尊重独立思想的设计教育传授给学生的是:寻找机会、花费时间、利用手中的各种资源反映和表达他们个人的经验和感情。这和很多世纪以来艺术家们利用绘画和雕塑反映他们的家园、他们的外貌、他们的精神生活, 以及任何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东西是相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设计教育的内容又增加了不仅要反映创作者自己还要彰显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异同的要旨。欧洲设计学院 (IED) 在米兰、巴塞罗那和里约热内卢分别设立了校区, 不仅是为了招生, 同时也为学生在欧洲三年制的本科教育中提供了体验不同城市文化背景的机会。今年我校的学生就此方向做了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迭代》展 (图1) , 对城市文化重新进行定义, 学生们通过体验去学习和探索, 培养了自主的思考能力。这次展览是一种基于对文化的理解与解析的专业展现, 文化不同于知识, 只能通过体验来认识, 这种超越学校围墙的教学方式是适应这个时代的。接受过这种教育的学生们会从环境背景出发, 去欣赏艺术和设计创作, 也更关注自身经历和情感。学生们如果能够表达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 就会更加自信, 进一步促进独立的艺术和设计思想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意源.乔布斯谈创新[M].深圳:深圳市海天出版社, 2011.

[2]曾繁仁.现代中西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的启示[J].文艺研究, 2009, (7) :13-21.

[3]张晨风.高等艺术教育中绘画构成教学探议[J].文学与艺术, 2010, 2, (1) :174-175.

[4]赵帅.包豪斯美术教育体系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 (理论版) , 2012, (9) :113-115.

[5]潘捷军.经济危机深层次的文化诱因——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例[J].中国发展观察, 2009, (11) :9-12.

[6]钟和晏.物质审美分子[OL]. (2005-07-19) [2013-11-20].http://www.lifeweek.com.cn/2005/0719/12588.shtml.

篇8:读报杂感二则

每逢物价上涨,传媒在报道群众动态时,总爱说“消费者反应平静”。最近,与民生相关的商品价格全面上涨,涨幅较大,媒体上又称消费者“反应平静”,甚至还说什么“多数能够接受”。

什么叫“反应平静”?在传媒看来,似乎消费者对涨价不大喊大叫、不上街游行、不抢购商品就是“反应平静”。殊不知,中国人能忍耐,你有涨价权,我有不买权。你猪肉涨了,我吃白菜萝卜,你白菜萝卜涨了,我吃咸菜。端起碗来无肉,放下筷子也不骂娘。这是无奈,不是“平静”。其实,面对物价大涨尤其是不合理合法的涨价,消费者内心是激荡的,私下的怨气很大。以方便面为例,总成本上升了10%,平均涨幅20%,老百姓看这种无理涨价,咋能平静?气都生饱了,谁还有心思去抢购。而有的媒体便用“未出现抢购现象”来证明“消费者反应平静”,我猜想写这话的记者自己也未必平静!当然,消费者的“平静”也有积极的一面,就是市场意识增强,习惯了放开价后的随行就市,还有识大体、顾大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问题是我们的官员,不要因为“反应平静”而忽视民生,商家不要以为“反应平静”而欺诈百姓。政府在稳定物价水平方面,要有所作为,虽然不能像计划经济时那样管理,但应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对无理涨价,搅乱价格秩序的不法行为应进行干预、打击,不能听之任之。

不要称“问题少年”

时下,“问题××”在传媒的出现率很高,诸如“问题食品”“问题药品”“问题干部”等等,现在又多了个“问题少年”。其实,媒体所称的“问题少年”,无非是说孩子迷恋网吧、学习被动、孤僻内向、自私冷漠等,这都是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缺点,且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不能因此抽象出一个“问题少年”的概念,给有缺点的少年贴上“问题”标签。需知概念有相对稳定性,标签易贴不易消。这会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完了,我成问题啦!”还会影响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某某是‘问题少年’。”从而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少年的成长。更有甚者,有一种“恐怖学校”,把家长认为的“问题少年”,集中起来进行“特训”,用体罚、饥饿、辱骂、限制自由等手段企图改变孩子,有的孩子被教官打得遍体鳞伤,逼得自杀。(央视“共同关注”节目6月22日)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下一篇:黑石镇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