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计量泵操作说明

2024-04-08

齿轮计量泵操作说明(精选7篇)

篇1:齿轮计量泵操作说明

齿轮计量泵厂家概述及注意事项

齿轮计量泵是齿轮泵一种,只有特定的齿轮泵才能称为齿轮计量泵,同时齿轮计量泵又是计量泵的一种,所以齿轮计量泵又具有了计量特性。

齿轮计量泵是经过了特殊设计,选用了特殊材料,用了特殊的工艺,使用特殊设备,经过特殊的处理,而加工成的。越来越多的应用在齿轮泵设备上。

齿轮计量泵最早应用于国外的设备。跟着进口设备进入中国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优科的齿轮计量泵不论是从性能还是从加工精度上都可以和进口产品站在一条线上。同时,部分国产齿轮计量泵已经成功的替代了某些进口设备上的齿轮计量泵,实现了齿轮计量泵产品的国产化。

一、齿轮计量泵工作原理

齿轮计量泵是通过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其中一个是主动齿轮,另外一个是被动齿轮,由主动齿轮带动啮合旋转。齿轮于泵的壳体直接留有较小的间隙。当齿轮旋转时,在轮齿逐渐脱离啮合的吸液腔中,齿间密闭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液体在压差作用下吸入吸液室,随着齿轮旋转,液体分两路在齿轮与壳体之间被齿轮推动前进,送到排液腔,在排液腔中两齿轮逐渐啮合,容积减少,齿轮间的液体被挤压至排液口。

因为齿轮计量泵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不论是齿轮的齿面精度,还是齿轮和壳体,齿轮和齿顶的配合精度都要求非常高,因此齿轮计量泵的但转排量是一定的。换言之,齿轮每旋转一圈,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一定的,因此随着调整齿轮计量泵的转速,齿轮计量泵就能够排出相应数量的液体。

一般,我们是通过测算齿轮计量泵的转速,从而得到齿轮计量泵的流量。

二、齿轮计量泵优点

齿轮计量泵具有精度高,在各种温度、粘度、压力的条件下,可保证稳定的可重复流量,计量精度高达0.3%。无脉冲输出,重复性能好等优势特点。

三、齿轮计量泵操作说明 齿轮计量泵快速操作的说明

1、接通电源,操控盘上将显示转速设定值。

2、如在操控盘上调控转速,可用▲▼键改变数值的大小,启动时可在操控盘上通过RUN和STOP键直接操作。其他键基本不需使用。

3、如已安装远控开关,启动时接通远控开关,停止时断开远控开关或按操控盘上的STOP键。

4、如采用模拟信号调速,请接通信号源,并进行调节。

四、齿轮计量泵操作注意事项

1、安装齿轮计量泵时,应首先确认连轴器上的尼龙套可灵活滑动。如有卡死,须重新调整泵的安装,使尼龙套可灵活滑动,以确保泵轴对中。

2、齿轮计量泵严禁空转运行,所泵送物料内不得含有硬质固态颗粒物。

3、连接管线前须对管线进行清洗、吹扫,确保管线内无异物,以避免异物进入泵内而导致泵的损坏。

4、从电机端看,此泵转向为顺时针,参见泵体上的指向标志,进口在左侧,出口在右侧。

5、新的齿轮计量泵初次启动时,速度不宜过快,30pm以上为好,出口处应憋压1—2bar,时间不超过三分钟,以便物料进入配合间隙处进行润滑。日常启动,速度应由低到高,应避免直接高速启动。

五、齿轮油泵的选型注意事项:

第一、齿轮油泵、齿轮泵选型时要根据客户具体使用要求来选择。第二、要弄清楚齿轮油泵、齿轮泵所输送的介质是什么、粘度多少。第三、齿轮油泵、齿轮泵实际使用时的温度是多高。

第四、齿轮油泵、齿轮泵实际使用时要求工作压力多高,实际管路多长、最高点多高,管路中间有多少个弯头。

第五、要根据客户实际管线情况合理的计算出齿轮油泵、齿轮泵在实际的管路阻力、管路损失多少。

第六、齿轮油泵、齿轮泵实际输送的介质有没有腐蚀性、具体介质的PH值是多少,而且在实际使用中该介质的腐蚀性随温度变化有没有变化。

第七、齿轮油泵、齿轮泵所输送的介质有没有润滑性、是否含有颗粒或者易结晶。

第八、齿轮油泵、齿轮泵在使用中是否存在正反转现象。如果在使用中有时用到反转抽油,应当在订货时注明。因为齿轮油泵、齿轮泵配机械密封时是禁止反转的,而且常规的齿轮泵油泵、齿轮泵如果反转使用会使齿轮泵齿轮脱落。

篇2:齿轮计量泵操作说明

中空纤维膜种类很多,其膜材质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聚丙烯腈(PAN)、聚砜(PS)、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多种具有不同性能的高分子材料,而且制膜工艺也有很多种。在不同膜材质和制膜工艺条件下,如何控制制膜条件来达到稳定重复试验的目的,这成为制膜工艺中需要解决问题。

在试验研发和工业化生产中,中空纤维膜孔的均匀性是膜丝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其要求:膜表面光滑有亮泽,膜壁厚内外径要一致,这也取决于膜的材料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工业挑战

反应釜内料液的液位变化随系统压力(气源压力)的波动可导致膜的壁厚的不均匀和膜的内径尺寸波动,从而导致产品无法达到预期的质量。

目前国内做膜的生产厂家所选择的供料方式为反应釜内气源加压等,在这样的供料方式下,你可以保证压力稳定不变吗?能够保证膜液量的多少是这个工序所需要的吗?能保证试验的可重复性么?

面对这样的难题,Zenith齿轮计量泵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Zenith齿轮计量泵是一种精度高、无脉动、重复性能好的齿轮计量泵,通过精确控制供料量解决了上述难题。Zenith流体解决方案

Zenith精密计量泵系列采用高级别不锈钢材料做成,具有耐侵蚀和耐磨损性,固有的精密结构使它在条件(如:压力、温度等)变化的情况下仍能提供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流体输出,满足生产工艺所需。它的内部结构方式与专有的内部特点相结合,最终保证了在各种工艺条件下,流体输出具有精度高、无脉动,重复性能好的特性。

Zenith齿轮计量泵可以提供精确的计量,而不需要价格昂贵的计量仪器或者别的流量控制装置。

你可以任意选择泵的型号、泵的材料、密封形式及密封材料等。Zenith推荐方案

根据你的需要,zenith可推荐不同的性价比方案:

采用Zenith 齿轮计量泵配套伺服驱动的计量系统,或者采用 Zenith 齿轮计量泵配套普通减速电机,根据用户工艺要求可任意配选。中空纤维超滤膜应用实例:

根据中空纤维膜的产量,选用Zenith齿轮计量泵在线计量输送膜溶液,可以提供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流体输出。

根据中空纤维膜的孔径大小,选用Zenith齿轮计量泵在线计量输送芯液,可确保中空纤维超滤膜的中孔直径大小一致。

为了追求更高的生产效率,提高整体设备的使用效率,可选用Zenith一进四出的齿轮计量泵,产量可以提高四倍。

如今国内的众多中空纤维超滤膜的生产商,一致选用Zenith 计量系统解决方案,其客户广泛分布于北京、浙江、广东、山东和上海等地。Zenith 优点

性能:

Zenith齿轮计量泵是精确的可重复的低脉冲流量的。如果你想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Zenith齿轮计量泵可以帮你达到这个目的。配套使用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可以设置速度达+/-0.01%,效果更佳。

质量:

Zenith齿轮计量泵经过 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它的信誉就是建立在它的质量和服务上。

经验:

自从1926,Zenith公司就开始设计并生产精密齿轮计量泵,具有80年的泵的生产和应用经验。

服务:

泵内只有三个运动部件(驱动齿轮,被动齿轮,驱动轴),材料经过硬化处理,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腐蚀及润滑特性。可以通过参照产品维护手册,使泵处于最优的工作状态。

Zenith公司可提供整套的修理设备,短期的训练或者专业的修理人员为您的泵作现场维修。所有的计量泵也可以寄回工厂做检查或维修。Zenith产品介绍:

齿轮计量泵应用于: 用于粘度在(1至500000厘泊/0.001~500pa.s)且允许腐蚀轻微的流体之计量及输送。齿轮计量泵优点:

精度高-----在各种温度、粘度、压力的条件下,可保证稳定的可重复流量,计量精度高达0.3%。流量稳定,输出无脉动

B--9000系列:通用型

材质:用400不锈钢制造

流量: 排量(毫升/转):0.05|0.3|0.6|1.2|2.4|4.5|9.0|15|30|45|90 转速范围:0.05 to 30毫升/转,可达500转;45和90毫升/转,可达300转 流量范围:3~27000毫升/分钟 进口压力:20公斤(300PSI)最高 出口压力:70公斤(1000PSI)最高 压力降:20 至 1000PSI(取决于粘度)

温度:负18度最低,205度最高(磁性联轴器密封),340度最高(取决于轴封材料)密封可选:机械密封,唇型密封,填料密封,磁性联轴器密封

B-9000 系列精密计量

Zenith 齿轮计量泵内部结构科单,加工工艺先进。所有泵内零件均经过精密研磨,其尺寸误差控制在0.0005”之内,从而保证泵的内部间隙值达到最小,以提高容积效率,保证输出流量的准确性,并降低了外部工作条件变化对其计量精密的影响。

与各种其它计量泵(柱塞泵、隔膜泵)相比、齿轮计量泵具有输出无脉动的特性。高粘物料的计量与输送

篇3:关于计量单位等表示方法的说明

1 时间表达:

正文中时间的表达, 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 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例:3 d、19 h、20 min、5 s, 不用3天、19小时、20分钟、5秒。

2 人体及动物内压力测定的计量单位: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 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 可以使用毫米汞柱 (mm Hg) 或cm H2O为计量单位, 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 Hg、cm H2O与千帕斯卡 (kPa) 的换算系数。mm与Hg之间及cm与H2O之间必须留1/4字空。

3 公差的表式:

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 单位可以只写一次, 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 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 (75±18) ng/L。百分数的公差:可将中心值与公差用圆括号括起, 其后写“%”。例如: (65±2) %。

4 量的名称改变:根据GB 3120.8—93《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有以下改动:

4.1原子量改为相对原子质量, 量的符号为Ar。

4.2 分子量改为相对分子质量, 量的符号为Mr。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均为量纲1的量, SI单位为1, 不能用Dalton (D) 或u。如文章中有:分子量为585 kD, 应写为“相对分子质量为585 000 (或585×103) ”。

5 关于混合物和溶液的“浓度”

5.1 B的浓度:

只有“B的物质的量浓度” (在国家标准中B代表物质的基本单元) , 可以称为“B的浓度”, 定义为“B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 量的符号为CB, 单位为“mol/m3”或“mol/L”。

5.2 B的质量浓度:

量的符号为ρB定义为“B的质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 取代习用的以“ (W/V) 或“ (m/V) ”表示的浓度, 单位为“kg/L”或“kg/m3”。

5.3 B的体积分数:

量的符号为B, 取代习用的B的体积百分浓度, 即取代表示为“ (V/V) ”的百分浓度。如“2% (V/V) 的二氧化硫”应说成“体积分数为0.02 (或2%) 的二氧化硫”。

5.4 B的质量分数:

量的符号为ωB, 取代习用的B的质量百分浓度, 即取代表示为“ (W/W) ”或 (m/m) ”的百分浓度。如“5% (W/W) 的硫酸”或5% (m/m) 的硫酸”应说成“质量分数为0.05 (或5%) 的硫酸”。

6单位符号的组合:

篇4:倒档齿轮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倒档齿轮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目 录

1零件的分析„„„„„„„„„„„„„„„„„„„„„„„„„„„„ 3 1.1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3 1.2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3 2 毛坯的选择 „„„„„„„„„„„„„„„„„„„„„„„„„„„ 4 2.1 毛坯种类的选择„„„„„„„„„„„„„„„„„„„„„„„„„4 2.2毛坯制造方法的选择„„„„„„„„„„„„„„„„„„„„„„„ 4 2.3毛坯形状及尺寸的确定„„„„„„„„„„„„„„„„„„„„„„ 4 3 工艺路线的拟

„„„„„„„„„„„„„„„„„„„„„„„„„ 6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6 3.2零件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7 3.3加工顺序的安排„„„„„„„„„„„„„„„„„„„„„„„„„ 7 3.3.1加工阶段的划分„„„„„„„„„„„„„„„„„„„„„„„„ 7 3.3.2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 „„„„„„„„„„„„„„„„„„„„„ 7 3.3.3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7 3.3.4辅助工序的安排„„„„„„„„„„„„„„„„„„„„„„„„ 7 4 工序设计 „„„„„„„„„„„„„„„„„„„„„„„„„„„„ 8 4.1 机床和工艺装备的选择„„„„„„„„„„„„„„„„„„„„„„8 4.2工序设计„„„„„„„„„„„„„„„„„„„„„„„„„„6 4.3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计算„„„„„„„„„„„„„„„„„„„„ 10 5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结构公艺性分析

该零件的功能是传递动力和运动,该零件是一个双联齿轮零件,该零件是由两个不同的齿廓组成,一个为m=3,z=17的齿廓一个为m=3,z=23的齿廓,由外圆为φ40mm的圆柱连接在一起。零件有φ20mm的孔。

1.2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主要技术要求:齿部热处理58-64HRC,心部35-38HRC,工作表面粗糙度为3.2,其余表面的粗糙度未作要求,齿圈径向跳动公差为0.05mm,有倒角C1*45°,材料为20CrMnTi。毛坯的选择

2.1 毛坯种类的选择

由于该工件的形状结构简单,尺寸较小,精度要求较高,力学性能要求较材 料为20CrMnTi,故采用锻件。

2.2毛坯制造方法的选择

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自由锻造是靠人工操作来控制锻件的形状和尺寸的,所以锻件精度低,加工余量大,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也不高,因此它主要应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模锻是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此方法生产的锻件尺寸精确,加工余量较小,结构也比较复杂生产率高。本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综合考虑确定采用模锻获得所需毛坯。

2.3 毛坯形状及尺寸的确

毛坯的总余量如表2-1所示。

表2-1 毛坯的总余量

主要面尺寸 Φ58.9外圆 Φ75.3外圆 φ40 49长 15厚

零件尺寸(mm)58.9 75.3 40 49 15

总余量(mm)5.1 4.7 5 5 5

毛坯尺寸(mm)64 80 45 54 20

形状尺寸如图2-1所示。

图2-1毛坯形状尺寸 工艺路线的拟定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

由于本零件的表面都需要加工,而孔作为精基准应先加工,因此应先加工 出一外圆及一个端面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

本零件是带孔的双联齿轮,孔是其设计基准和测量基准。为避免因基准不重

0.012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孔为定位基准,即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即选250.019孔及一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基准选择如表2-2。

表2-2 各加工表面的基准的选择

序号

01 工序名称

粗车 半精车

02 钻孔 扩孔 铰孔

03

半精车

钻孔φ25 扩孔φ25 精铰φ25

半精车外圆φ75.3端面 半精车外圆φ75.3 半精车外圆φ58.9端面 半精车外圆φ58.9 半精车φ75.3齿厚 半精车外圆φ40 半精车φ58.9齿厚

04

齿加工

插齿 Z=17

m=3,α=20°精度等级8GK Ra3.2 滚齿Z=23

m=3,α=20°精度等级8GK

Ra3.2

φ40内孔中心线

φ40内孔中心线

Φ75.3端面、φ40外圆中心线

工艺内容

粗车φ58.9、φ75.3端面,φ58.9、φ75.3外圆φ58.9、φ75.3齿厚,φ40外圆

定位基准

φ58.9、φ75.3外圆中心线

05 06

倒角

铰孔

齿端倒圆R3,φ20孔倒角C1

45°,其余未注倒角1X45。φ40内孔中心线

铰孔修正

Φ75.3端面、φ75.376外圆中心线

3.2 零件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零件的加工面有外圆、内孔、端面、齿面、键槽,材料为20CrMnTi。加工方法 选择如下:

(1)齿圈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8,表面粗糙度为Ra1.6m,需粗车、半精 车。

(2)φ40mm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8,表面粗糙度为Ra12.5m,需粗车、半 精车。

0.027(3)200mm内孔: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Ra1.6m,需钻、扩、精铰。

(4)端面:本零件的端面为回转体端面,公差等级为IT8,表面粗糙度Ra6.3m需粗车、半精车。

(5)齿面:齿轮模数分别为3、3,齿数分别为17、23,精度都为8GK,由于 尺寸的大小不同,齿轮1需插齿,齿轮2需滚齿。

3.3 加工顺序的安排 3.3.1加工阶段的划分

该工件的尺寸较小,加工余量小,加工质量要求不高,因此划分的加工阶段较少,主要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和半精加工阶段

3.3.2 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

根据基准先行,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等原则,先粗加工端面,在车外圆,然后打孔,最后再半精加工

3.3.3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毛坯制造——正火——粗加工——调制——半精加工

3.3.4 辅助工序安排

在粗加工之后进行一次检测,在全部加工工序完成后进行一次质量检测 工序设计

4.1 机床和工艺方装备的选择

由于是大批生产,因此所有的机床都是数控机床,夹具都为专用夹具。

4.2 工序设计

零件的设计尺寸一般都要经过多道工序加工才能得到,工序尺寸及偏差标注应符合“入体原则”。工序尺寸及偏差确定的基本方法为:

(1)最后一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公差按零件图纸确定;

(2)其余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公差按工序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确定;(3)各工序的工序余量应当合理;

(4)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过程是逐步推算的过程,推算方向是从最后一道工序向前依次推算。

下面列举各个加工表面的工序尺寸计算方法。毛坯的锻造,见表4-1

表4-1 工序一

工序

毛坯进行锻造 加工设备

锻压机

加工余量(直径)

单边余量5mm

工序尺寸

IT值

毛坯的正火,见表4-2

表4-2 工序二

工序

正火 加工设备 加工余量(直径)工序尺寸 IT值

表4-3 工序三

粗车各表面,见表4-3

工序

粗车φ58.9端面 粗车φ58.9外圆 加工设备

CkA61360 CkA61360

加工余量(直径)

2mm 4mm

工序尺寸

52mm 60mm

IT值 13 粗车φ75.3端面 粗车φ75.3外圆 粗车φ58.9齿厚 粗车φ40mm外圆 粗车φ75.3齿厚 CkA61360 CkA61360 CkA61360 CkA61360 CkA61360

2mm 4mm 2mm 3mm 3mm

50mm 76mm 16mm 43mm 14mm 13 1 13

钻φ20孔,见表4-4

表4-4 工序四

工序

钻孔φ25 粗铰φ25 加工设备

Z4019 Z4019

加工余量(直径)

23mm 2mm

工序尺寸

18mm 20mm

IT值 10

半精车,见表4-5

表4-5工序五

工序 加工设备 加工余量(直径)

工序尺寸 IT值 半精车外圆φ58.9CA6140

0.5mm

49.5mm 端面 半精车外圆φ58.9 CA6140 1.1mm 58.9mm 10 半精车外圆φ75.3CA6140

0.5mm

49mm 端面 半精车外圆φ75.3 CA6140 0.7mm 75.3mm 10 半精车φ58.9齿厚 CA6140 1mm 14mm 半精车外圆φ40 CA6140 1mm 40mm 10 半精车φ75.3齿厚 CA6140

1mm

12mm

检验,见表4-6

表4-6 工序六

工序 加工设备 加工余量(直径)工序尺寸 IT值

检验

插齿,见表4-7

表4-7工序七

工序 加工设备

加工余量(直径)工序尺寸 IT值

插齿 Z=17

Y3150E

m=3,精度等级8

Ra3.2 插齿Z=23

Y3150E

m=3,α=20°精度等级8GK

Ra3.2

去毛刺见表4-8

表4-8 工序八

工序 加工设备 加工余量(直径)工序尺寸 IT值

去毛刺

倒角,见表4-9

表4-9工序九

工序 加工设备

加工余量(直径)

工序尺寸

IT值 齿段倒角1×

45o

渗碳见表4-10

表4-10 工序十

工序

渗碳 加工设备 加工余量(直径)工序尺寸 IT值

淬火见表4-11

表4-10 工序十一

工序

高频淬火 加工设备 加工余量(直径)工序尺寸 IT值

铰孔见表4-12

表4-12 工序十二

工序

铰孔修正 加工设备

CA6140

加工余量(直径)工序尺寸 IT值

珩齿见表4-13

表4-13工序十三

工序

珩齿Z=23

m=3,珩至尺寸要求 加工设备

Y4620

加工余量(直径)工序尺寸 IT值

终检见表4-14

表4-14工序十四

工序

终检 加工设备 加工余量(直径)工序尺寸 IT值

4.3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计算

(1)粗车φ58.9端面

0.1001.已知毛坯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2分两次0.100按max=5.5mm考虑ap≤3mm,加工

2.进给量f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以下称简明手册)表1.4当刀 f=0.5~0.7mm/ 按CA620-1车床说明书(见《切削手册》表1.30),取f=0.5mm/r 3.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1.27切削速度计算公式为LY=60mm vccvTpfmxvyv。vc=108.6m/min kv(m/min)其中cv=242,xv=0.15,yv=0.35,m=0.2.修正系数kv见《切削手册》表1.28,即:kmv=1.44,ksv=0.8,kkv=1.04,kkrv=0.81,kBv=0.97 4.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ns1000vc1000*108.6455(r/min)dw76按照机床说明书(见《工艺手册》表4.2-8)与455r/min相近的机床转速为450及500r/min ,现取nw=450r/min。如果选nw=500r/min,则转速损失太大,所以主轴切削速度v= 5.切削工时,按《工艺手册》表6.2-1 l=7640=18(mm)l1=2mm,l2=0,l3=0,2tm=382ll1l2l3=×2=0.36min 450*0.5nwf(2)粗车φ58.9外圆

1.切削深度 单边余量z=1.5mm。可一次切除 2.进给量 根据《切削手册》表1.4.选用f=0.5mm/r 3.计算切削速度《切削手册》表1.27 vccvTpfmxvyvkv=116(m/min)

1000vc1000*116486(r/min)按机床选取dw764.确定主轴转速nsn=500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vnd100076*5001000119(m/min)5.检验机床功率 主轴切削力Fc按《切削手册》表1.29计算公式计算

FcCFCpXFcfyFcvcFckFc其中CFc=2795,XFc=1.0,yFc=0.75,nFc=-0.15,nkMp(b650)nF(6000.75)0.94.kkr0.89 650Fcvc2.0(kw)6*104所以Fc=1012.5(N)切削时消耗功率pc=由《切削手册》表1.30中的CA6140机床 说明书可知CA6140主电动机功率为7.5kw,当主轴转速为500r/min时主轴传递最大功率为2kw机床功率足够可以正常加工 6.切削工时t=ll1l215400.076(min)nf500*0.5(3)粗车φ40外圆

《切削手册》表1.6,Ra3.2um)刀夹圆弧半ap1mm f0.5mm/r(径rs5.0mm 切削速度vccvTpfmxvyvm=0.2.kmv=1.44,kv其中cv=242,xv=0.15,yv=0.35,1000v1000*1591265(r/m)nid40,nkkrv=0.81,T=60,vc=159(m/min)按说明书n=1400 此时 切t=

(4)粗车φ75.3外圆

工时ll1l27040dn*40*14001759(m/min)0.106(min)v10001000nf1400*0.51.切削深度 单边余量z=2.0mm,可一次切除 2.进给量,按《切削手册》表1.4,选用f0.5mm/r 3.计算切削速度,见《切削手册》表1.27 vccvpfmxvyvkv=123(m/min)4.确定主轴转速ns以实际切削速度v1000vc1000*123373(r/min)按机床选取 n=400r/min所dw105dn1000*105*4001000132(m/min)

(5)粗车φ75.3端面

1.51.已知毛坯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20.7,实际端面最大加工余量可按z=5.5mm考虑分两次加工ap3mm计。长度加工公差按IT12级,取-0.46mm(入体方向)2.进给量f由《切削手册》当刀杆尺寸16×25,ap≤3mm,以及工件直径为φ105时f=0.6~0.9mm。按CA6140机床说明书(见《切削手册》表1.30)取f=0.6mm/r 3.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1.27.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寿命T=60min)

vccvTpfmxvyv kv其中cv=242,xv=0.15,yv=0.35,m=0.2.kv见《切削手册》表1.28即kMv=1.44 ksv=0.8,kkv=1.04,kkrv=0.81,kBv=0.97,所以vc=242*1.44*0.8*1.04*0.81*0.97101.9(m/min)0.20.150.3560*3*0.64.确定机床主轴转速ns1000vc1000*101.9309(r/min)按机床说明书选取 dw105与309r/min相近的机床转速为n=250r/min与n=320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选nw=320r/min 5.切削工时,按《切削手册》表6.2-1,l15mm,l1=2mm,l2=0,l3=0,tm=ll1l2l31520i=*2=0.089(min)

nwf0.6nw 结语

通过这周的课程设计,让我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纠正了之前那些个错误的观念,比如只要涉及出个零件就能加工出来,标注乱标等问题。通过这门课,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感觉到了工艺学的重要性。它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相结合的桥梁,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工艺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生产的成本。本次课程设计虽然时间只有一周,在次过程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一系列问题,有些问题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以及询问得到了答案。课程设计不仅仅暴露了我对课程的熟练程度,让我在设计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出现问题,苦恼了一次有一次,终于发现自己所掌握的少之又少。但同样也增加了我各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CAD应用的熟练程度,再一次得到了加强。老师一再对我们强调,希望我们有那中专研的精神。为克服困难细心专研。我随有了那么一点感觉,但还是相差甚远,有很大的提升间,以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努力,希望自己能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篇5:计量泵的操作规程

1.泵的起动、停止操作

1.1.泵起动前的准备工作

1.1.1在开车前检查各连接处螺栓是否拧紧,不允许有任何松动,检查管道安装是否正确,进出口管路是否畅通。

1.1.2箱体内加注90#齿轮油,JYM—Ⅰ型油位在离油孔孔底1/3处,JYM—Ⅱ型油位在油尺刻线处,加油30分钟再重新检查油位,并确信出口线路畅通。

1.1.3松开泵头及缸体端排气螺塞,用手转动电机使溶液及油液出现,此过程使空气从泵体内排掉,如果气体封闭在润滑油或泵的液力端,则隔膜泵将不能正常工作.(针对我厂的物料不允许外放的特点,可采取以下方法对泵头进行排气:将阀门切换至打循环状态,用手转动或盘动电机后点动来运行,必要时可调节流量至一定值,来达到排气的目的.)

1. 2泵的运转

1.2.1将流量控制旋钮设定在额定的30—40%.1.2.2在最初起动时检查电机正确转向,泵开动10—20秒,停20—30秒,重复几次.在短暂的工作中,听电机或曲轴的声音,不允许有异常的噪声或振动。

1.2.3运转泵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使油温升高,检查出口流量。

1.2.4流量调至70%,工作10—20分钟。再降至30—40%运转数分钟,然后再提高到100%运转10分钟,重复几次确保润滑油和液力端的气体被排掉。

1.2.5在泵工作满第一个12小时后,将对泵进行检测和校准,找出在特定工作状态下的确切流量,通常,校准点设在流量的100%、50%、10%之处。

1. 3停泵

1.3.1切断电源,停止电机运行。

1.3.2关闭进出口管道阀门,但在泵起动前应注意打开。

1.4泵的行程调节操作

1.4.1本泵通过行程调节旋钮按要求顺时针升高流量,逆时针降低流量,调节范围从0—100%。

2. 泵的维护、保养

2.1传动箱润滑油应保持干净,无杂质及指定的油位量,并适时换油,每年换油两次,每48小时检查一次油位,因本型泵液压缸油与箱体润滑油共用,若油位降低,则会影响液压缸补油,影响泵正常工作。

2.2定期清洗过滤器及进出口阀以免堵塞,影响计量精度,装复时上下阀座、阀套切勿倒装或错装。

2.3隔膜每6个月更换一次。

篇6:计量泵附件在系统运用中的说明

在整个加药系统中附件的选择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正确与安全运行。

1、安全阀在系统中起到保护计量泵及管路系统的作用。当系统压力超过安全阀设定压力时,安全阀就会起跳排泄压力,达到保护计量泵及管路系统因超压而损坏计量泵部件的功能。

2、过滤器的作用是防止纤维状或大颗粒物料进入计量泵卡住进出口单向阀,使泵无法正常工作。

3、背压阀的作用是起到防止系统虹吸及保证计量泵的输出精度。当系统压力较低或为负压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在正压系统中可不必使用。背压阀的安装应尽可能靠近投加点,在自动投加药品中尤为重要,可避免加药滞后的现象。

4、动阻尼器在系统中起到减小计量泵出口流量和压力的波动,达到某种工艺要求的需要。一般性工艺要求脉动值为5%-10%、较高工艺要求为3%-5%。

篇7: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导计量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风险传导,风险计量

随着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 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国内商业银行为了应对竞争, 不断推出新产品与新业务来争夺客户市场, 商业银行面对的与之相伴的的各种风险威胁不断增长。此外, 国内监管与国际监管的接轨和新法规的实施, 都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法律和监管风险。因此, 风险管理成为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关键议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中, 尤其以动态的风险传导问题最为复杂, 而风险传导的计量问题也一直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一个难题,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 国外相关研究

D uncan W ilson (1995) 认为, 操作风险可以应用V A R来进行度量, 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内部和外部数据建立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据库, 描绘出操作损失的概率分布, 从而计算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操作风险V A R。但W ilson同时也认为, 使用V A R仍然需要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 他建议使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和方法”, 将相对风险排序和“专家组”方法的使用与基于损失事件数据库的建模技术结合起来;D ouglas和H offm an (1996) 指出, 将操作风险视作商业银行的分散资源的所有方向——客户关系、职员、物质设备、财富和资产等银行负有责任的资源和技术资源, 操作风险还包括特定的外部因素, 如监管风险和欺诈风险;A lexander J.M c N eil (1999) 分析了极值理论在操作风险量化管理中的应用, 但他只进行了理论分析, 没有提出具体的操作风险管理对策;而Elena M edova (2003) 分析了极值理论在操作风险资本配置中的作用;Junji H iwatashi (2002) 介绍了日本先进银行的操作风险度量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结了这些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成功经验;John Jordan, Eric R osengren与R eim er K uhn (2003) 提出了基于V A R模型的银行操作风险资本金需求的计算方法;D r.M ark Lawrence (2003) 分析了在内部数据充足和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损失分布法来进行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的测算, 为商业银行测算操作风险资本提供了思路;Cruz, M (2000) 开发了一个评估操作风险的模糊逻辑系统;Jack.L K ing (2003) 提出了D elta-EV T模型, 从理论上分析了如何运用D elta因子来测算“高频低危”事件的损失, 以及如何运用极值理论 (EV T) 进行“低频高危”事件的操作风险计算;2004年5月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广泛咨询各方意见和进行多次定量调查以后, 提出了三种计量操作风险资本的方法, 即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而在高级计量法中, 又分为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和记分卡法。

(二)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计量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沈沛龙等 (2002) 对新巴塞尔协议中关于操作风险资本金计算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框架进行了剖析;全登华 (2002) 则介绍了极值理论和PO T模型在计量操作风险V A R方面的应用及优缺点;田玲等 (2003对衡量操作风险的基本指标法、标准化方法、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和极值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应选择的操作风险度量模型, 并认为操作风险模型化的趋势应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陈学华 (2003) 探讨了V A R模型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中的应用, 说明PO T模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准确描述分布尾部的分位数, 具有解析的函数形式, 计算简便;钟伟 (2004) 介绍了损失分布法与高级衡量法在操作风险度量中的应用, 指出历史数据、损失类型相关程度低及尾部特征难以量化是损失分布法在应用中面临的难题, 并对应用高级计量法的难点和挑战进行简要阐述;唐国储等 (2005) 讨论了在商业银行内部如何执行LD A, 同时按照巴塞尔协议公布的方法和策略, 从损失事件类型、业务部门以及损失分布额度的估计方法探讨利用高级度量方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以及操作中的现实问题;梁缤尹 (2005) 指出, 处于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中的我国银行采取内部模型测量操作风险是加强银行自律的有效前提, 并针对操作风险衡量的复杂性, 设计了基于信息熵的操作风险计量改进模型。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 学者们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计量问题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讨, 但相关讨论大都是针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计量展开的, 而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导考虑较少。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导衡量的方法分析

(一) 概率法

概率法包括客观概率法和主观概率法。在大量的试验和统计观察中, 一定条件下某一随机事件相对出现的频率是一种客观存在, 这个频率称为客观概率。人们对某一随机事件可能出现的频率所做的主观估计, 就称为主观概率。在估计某种金融损失发生的概率时, 如果能够获得足够的历史资料, 用以反映当时的经济条件和金融损失发生的情况, 则可以利用统计的方法计算出该种金融损失发生的客观概率, 这种方法称为客观概率法。主观概率法是由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机构选定一些专家, 并拟出几种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条件提交给各位专家, 由各位专家利用有限的历史资料, 根据个人经验对每种经济条件发生的概率和每种经济条件下发生金融损失的概率作出主观估计, 再由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析机构汇总各位专家的估计值进行加权平均, 根据平均值计算出该种金融损失的概率。这种方法的运用, 可以在三个层面开展: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风险源出发, 用统计方法进行概率分析, 找出易发风险源;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风险载体出发, 用统计方法进行概率分析, 找出易发风险载体;从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路径出发, 用统计方法进行概率分析, 找出易发的风险环节。通过在这三个层面的工作, 用概率的方法, 能够判断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导的程度。

(二) 统计估值法

利用统计资料, 可以确定在不同经济条件下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或是在不同风险损失程度下, 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传导衡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根据风险传导的概率分布预测未来损失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损失的概率分布包括:

(1) 离散型概率分布。只有有限或可数个可能值的变量称为离散型变量。假设X1, X2, …, Xn是变量X的n个观测值, 其一切可能值a1, a2, …, anvi (i=1, 2, …, r) wi=vi/ni, 那么称vi为n次观测中ai出现频数 (Frequency num ber) , 称wi为ai出现的频率 (Frequency R ate or R elative Frequency) , 称Fi=w1+w2+…+wi (i=1, 2, …, r) 为累积频率 (Cum ulative Frequency) 。那么, 变量X的频率分布由如下统计表表示见 (表1) 。 (表1) 给出了离散型频率分布的一般形式, 其中第一行和第二行称作频数分布, 第一行和第三行称作频率分布, 第一行和第四行称作累积频率分布。频率还可以用频率分布纵条图表示, 见 (图1) 。

(2) 连续型概率分布。连续型变量的值域是直线上有限或无限区间, 其值有无限多个且不可数。假设X是一个连续性变量, X1, X2, …, Xn, Xn是对变量X的n个观测值, [u1, u2], [u2, u3], …, [ur, ur+1]是统计分组, 那么, 连续型频率分布的一般形式如 (表2) 。离散型变量分布对任意的整数x都有一个对应的概率值。连续型变量分布要对每一个不同金额的外汇收入损失显示其概率是不可能的, 只能对一定范围的数值来表示其概率大小, 亦即将其分组, 然后确定每组对应的概率。

(3) 二项分布。二项分布是由贝努里试验推导出来的一种重要的离散型概率分布, 满足下列五个条件的随机试验称为贝努里试验:第一, 每一次试验有两种可能结果, 即A或B, 如果A出现, B就不会出现;第二, 试验结果对应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第三, 试验可以在同样的条件下重复进行;第四, 各次试验出现A的概率是p, 事件B不会出现的概率是q, q=1-p;第五, 各次试验的结果相互独立。重复进行n重贝努里试验中的A事件发生的次数, 则X是一个随机变量, 它所有可能的取值为0, 1, 2, …, n的分布形式为:

P (X=x) =Cxnpx (1-p) n-x (x=0, 1, 2, …, n)

这样X就服从参数n、p的二项分布。其中, p (X=x) 为A事件发生x次的概率;p为A事件发生的概率;n为试验次数;x为A事件发生的次数 (0≤x≤n) ;q=1-p;

根据二项分布公式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与方差公式, 可得出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μ=E (x) =np;σ2=D (x) =npq。

如某地区8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中有5种风险发生了传导, 某金融企业存在4种较显著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 这4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可能有2种发生风险传导的概率为:

(4) 泊松分布。当试验次数n很大时, 用二项分布计算发生的概率很麻烦,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泊松分布作近似计算。事实上, 当p (p≤0.1) 较小时, 甚至不必n很大, 这种近似计算的效果非常好。如果随机变量X的分布为:

这样可以称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x的泊松分布。其中, x为某一事件在某一空间或时间范围内发生的次数;e为常数, e=2.71828;为随机事件在单位空间或时间间隔内发生的次数。

泊松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均为λ, μ=E (x) =λ, σ2=D (x) =λ。泊松分布是风险衡量中非常有用的概率分布, 风险管理实务中许多事故往往以泊松分布的方式发生。使用泊松分布来描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导的概率时, 说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种类虽然较多, 但风险传导的概率较小, 可以采用泊松分布的概率计算风险传导的频数和频率。

(5) 正态分布。随着观察次数的增加, 二项分布就有可能近似于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正态分布的使用条件是:如果存在多个随机因素, 每一个因素都不占主导地位, 则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则称X服从正态分布。其中, f (x) 为随机变量C的概率密度函数;σ2为方差;μ为数学期望值。由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可以得出分布函数为:

标准正态分布 (=0, =1) 的分布函数为:

如果随机变量X表示风险所致的损失, 则根据正态分布函数可以估算出:损失落在[μ-σ]与[μ+σ]之间的概率;损失落在[μ-2σ]与[μ+2σ]之间的概率;损失落在[μ-3σ]与[μ+3σ]之间的概率。正态分布是风险传导的概率分布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随着近年来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增强, 风险传导数量 (随着金融危机爆发次数的增加) 也在增加, 满足正态分布的要求, 可以说风险传导具有正态分布的特征。正态分布是完美的钟形见 (图2) 。

(三) 信贷风险模型估计法Credit R isk模型由Credit Financial Products (CSFP—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 开发, 其基本思想来自保险业, 用于衡量被保事件的发生频率和事件发生后损失的价值 (即损失的严重性) 。将该模型用于风险传导, 可用来衡量Á风险传导及传导的严重性的联合分布, 如 (图3) 所示。若单笔风险传导概率较低且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组合中各种风险传导概率相互独立, 则可以认为其符合泊松分布, 即可以根据泊松分布计算出风险传导率的频率。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导问题是目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一个热点问题, 也是难点问题, 尤其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导量的衡量,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 结合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技术, 提出概率法、统计估值法、信贷风险模型估计法三种用于衡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导量的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导的控制与管理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沈沛龙、任若恩:《新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剖析》, 《金融研究》2002年第6期。

[2]陈学华等:《POT模型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中的应用》, 《管理科学》2003年第2期。

[3]唐国储、刘京军:《损失分布模型在操作风险中的应用分析》, 《金融论坛》2005年第9期。

[4]John Jordan, Eric Rosengren and Reimer Kuhn.Using Loss Datato Quantify Operational Risk, Working Paper of Federal Reserve Bankof Boston.2003.

[5]Cruz, M, Application of Fuzzy Logicto Operational Risk, 2000.

上一篇:米尔恩下一篇:说人性格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