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起源发展

2024-05-14

瑜伽起源发展(通用8篇)

篇1:瑜伽起源发展

一、什么是瑜伽?

“瑜伽”这个词,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原意是驾驭牛马,可以说是把马套在马车上,从遥远的古代起,它也代表设想帮助达到最高目的的某些实践或是修炼,是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传说古印度高达8000米的圣母山上有人成为修行者,瑜伽的梵文是结合与统一的意思,这也是瑜伽最完美的境界,三摩地境界(SAMAD)。

从狭义方面理解:1.自我与原始动因的结合或一致,具体指人类本身从较低到较高的结合,或从较高到较低的结合,同自我的结合,这也意味着与宇宙最高的万物相同化;2.是控制心灵的修炼方法,在古圣贤帕坦加利所著的《瑜伽经》中,准确的定义为对心作用的控制;3.身、心、灵三者的和谐,统一和平衡。

从广义方面理解:是一门哲学,是印度五大哲学之一,它不属于任何的宗教,它属于哲学范畴,从身体自身来领悟,瑜伽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相结合的运动,瑜伽修练追求一种精神和肉体的纯净,包括心灵的、精神的、味觉的灵敏,血液循环的畅通,人体九大系统的体康协调,这样的追求也就是有了瑜伽的饮食和思想,所以我们说瑜伽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1、瑜伽的历史背景

瑜伽(梵文中的意思是“束缚”),起源于印度一系列古老的精神练习,是印度六大正统哲学之一,同数论哲学一并出现,因此并称为数论瑜伽学派,瑜伽哲学本身的多样性使其分为四大主要分支:业瑜伽、智瑜伽、奉爱瑜伽、王瑜伽。以上内容只需要了解瑜伽不属于任何宗教。

2、瑜伽的起源

瑜伽起源于印度,距今有5000—7000多年的历史,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瑰宝”。瑜伽发源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炼身心时,无意中发现各种动物与植物天生具有治疗、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时能不经任何治疗而自然痊愈。于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据动物的姿势观察、模仿并亲自体验,创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锻炼系统,也就是体位法。这些姿势历经了五千多年的锤炼,瑜伽教给人们的治愈法,让世世代代的人从中获益。

在数千年前的印度,高僧们为追求进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经常僻居原始森林,静坐冥想。在长时间单纯生活之后,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则,再从生物的生存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逐步地去感应身体内部的微妙变化,于是人类懂得了和自己的身体对话,从而知道探索自己的身体,开始进行健康的维护和调理,以及对疾病创痛的医治本能。几千年的钻研归纳下来,逐步衍化出一套理论完整、确切实用的养身健身体系这就是瑜伽。

再简单一点来说,瑜伽是生理上的动态运动及心灵上的练习,也是应用在每天的生活哲学。瑜伽的习练目标是达到对自身心灵的良好理解以及调控,能熟知并掌握肉身感官,就如艾扬格在《光耀生命》中强调的达到圆融纯一的状态。感官的集中点就是心意,能够驾御心意,即代表能够驾御感官;通过把感官、身体与有意识的呼吸相配合来实现对身体的控制。这些技巧不但对肌肉和骨骼的锻炼有益,也能强化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过激发人体潜在能量来促进身体健康。

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状况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程度。有规律的瑜伽练习有助于消除心理紧张,以及由于疏忽身体健康或提早衰老而造成的体能下降。因此练习瑜伽能保持活力,令思路清晰。

现代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压力较大。当然,适度的压力也是必要的,因为压力可以激发兴趣,振奋精神,使人精力充沛。但是,如果这种压力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限度,身体就会感到紧张不适,自我免疫力下降,体力不支,有时还包括心理上的挫败感、肌肉紧张(可导致脊椎疼痛)、疲累不堪、呼吸短促甚至神志不清等。

瑜伽包含伸展、力量、耐力和强化心肺功能的练习,促进身体健康,有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学习如何使身体健康运作的同时也增加了身体的活力。此外,培养心灵和谐和情感稳定的状态也引导你改善自身的生理、感情、心理和精神状态,使身体协调平衡,保持健康。

瑜伽体式经历了数世纪的发展演变,现已能够完整地使身体的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及每一种腺体都得到锻炼。这些体式使人们获得良好的体格,使身体变得强健而富有弹性,不再肌肉僵硬,疾病缠身,他们还减轻身体的疲劳,舒缓神经系统,但是这些体式真正重要的作用在于他们约束及训练大脑。

许多演员、杂技表演者,运动员,舞蹈演员,音乐演奏者也拥有很不错的体型,并能够很好地控制身体,但是他们缺乏对大脑,智力和自我的控制。因此,他们不能与自身达成协调一致他们当中很难找到性格均衡的人。他们把自己的身体看的高于其他一切。以上内容需要了解瑜伽的起源和对身体的调节作用

二、功效:

1、减压养心

修习瑜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集中精神的能力,舒缓紧张、减轻压抑、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内心的平和安宁,使人的心态健康良好,通过瑜伽完全呼吸、打坐和各种体位法,调节神经系统,消除紧张与疲劳。

2、调理养生

瑜伽通过推、拉、扭、挤、伸等各种姿势对内脏器官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增强自愈力,预防各种疾病,如偏头痛、失眠、便秘、肠胃病、关节炎等。

3、美体养颜

瑜伽可以矫正由于日常的劳累或不良的坐姿造成的记住变形,可以改善不良体态,增强自信心,拉伸肌肉系统,使人体线条优美,并有减肥功效;瑜伽可以强化生理机能,调节内分泌,使人体新陈代谢更加良好,延缓衰老,容颜光彩照人。

4、修心养性

瑜伽提倡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让你自然地改掉吸烟、喝酒这些不良习惯,也让你充满自信、心胸豁达开朗。

功效需要熟记,有人问起时要能说的出来

三、市场上常见的瑜伽分类:

哈他瑜伽

艾杨格理疗瑜伽:强调人体生理结构和体位动作的合理结合,其中采用大量的辅助器具等进行练习,如砖、伸展带、墙、椅子等,练习过程中安全、适度、朴实无华,适合普通大众练习。艾杨格瑜伽对每个瑜伽体式都有精确、细致、系统、明晰的细节要求。用于型体的修正和矫正,并且把瑜伽应用于身体的辅助治疗,如肩周炎、颈椎病、脊柱弯曲等,收到很大效果。

流瑜伽:流瑜伽是时下很流行的一种瑜伽,在练习的过程中以行云流水般流畅的动作组合来强健身体,它比较侧重伸展性,力量性,柔韧性,耐力,平衡性,专注力的全面锻炼;它的体式之间的衔接给人一气呵成之感。Flow Yoga的Flow意为“流水”,所以称“流瑜伽”,既动作像流水一样,缓慢流畅,流瑜伽强调运动与呼吸的和谐性,同时引入一些动感的姿势,使整个修习过程充满动力,情趣盎然!相对与哈他瑜伽来讲力度稍大一些,所以塑型效果好一些,适合想减肥排毒的人。

高温瑜伽:高温瑜伽(由印度大师Bikam Choudhury创立),是在38—42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的经典瑜伽练习,它保留了原始哈他瑜伽的26个姿势,并把他们按照人体肌肉、韧带与肌腱的特点科学地排出牵拉加热的顺序。高温瑜伽的倡导者认为,这套动作可在90分钟内协调的把身体恢复到一个平衡的境界,使全身都得到锻炼。能够系统地把充满氧气的新鲜血

液100%地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让他们恢复到健康、自然的工作状态。

高温瑜伽里对人体最大的作用是其排毒过程,它通过温度和速度的练习,使人体的排汗比平时多出几倍,身体里多余的脂肪通过汗水排出来,从而起到排毒消脂的作用。是减肥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商卡排毒瑜伽 亲子瑜伽

产前调理产后修复瑜伽

各种瑜伽分类需要理解并能简单概括的讲给别人听

企业文化:专业 高效 安全

(教练水平专业化,练习效果更好 更安全减少损伤)身心--健康、智慧;生活--快乐、和谐

经营理念:课程多样 因材施教

虚心学习、努力执着、注重服务与真诚分享

帮助顾客获得健康。

篇2:瑜伽起源发展

自从有了人类之后,记忆便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中了。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就要记住周围的环境,要分辨出哪些动物、植物对人们有害,哪些有益,如何寻找食物,如何应付各种自然灾害。把这些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就需要保存住记忆。同时,增强记忆力,也成了十分重要的学问,倘若发生什么大灾害,人类自身及所有知识记录惨遭毁灭性打击的时候,如果氏族首领侥幸存活的话,他们就需要尽一切努力去恢复一切已经失去的知识,所以他们平时要训练增强记忆的能力,把一切圣典记在自己的大脑中。据记载,新西兰毛利族的首领卡马塔那能背诵全族长达10的,包括45代人的历史,这些内容足足够他背上3天3夜,而他却从不看笔记之类的东西。   为了解决记忆问题,古人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据说印加人能够用结绳记下十分复杂的长篇史诗。   但是人们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记忆力的,现在人们已很难说清楚了。不过关于记忆力的第一批概念的形成却应该归功于古希腊人。尽管有些理论在现代人看来显得很幼稚,但他们的确是第一批提出记忆力的学术概念的人。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帕蒙尼德认为,人的记忆是由明暗(或冷热)两种物质构成的混合体,只要混合体没有受到干扰,记忆就是完整的,一旦混合体发生变化就会出现遗忘现象。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迪奥泽尼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记忆是由使体内空气保持均匀分布的东西所组成的,与帕蒙尼德一样,他也认为一旦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遗忘现象。   在记忆问题上提出重要概念的第一人是公元前4世纪的思想家柏拉图。他的理论被称为“蜡板假说”。他认为,人对事物获得印象,就象有棱角的硬物放在蜡版上所留下的印记一样。人对事物获得了印象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印象将缓慢的淡薄下去乃至完全消失。这就象蜡版表面逐渐恢复了光滑一样。所谓“光滑的蜡版”相当与完全遗忘。这种学说虽然也不完善准确,但还是影响了许多人。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末,提出了一个较为科学的概念。今天我们所认为的一些的大脑的功能,在他那时主要被当作了心脏的功能。他认识到了心脏的部分功能与血液有关,而记忆则是以血液流动为基础的。遗忘的发生主要是血液流动减缓所致。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联想法则,这是他在记忆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另一个重大贡献。直到现在,有些联想法则还在影响着我们。   古罗马人在记忆理论上的研究很少,不过他们使用的“罗马家居法”和“直接联想法”一直传到了今天。这几种方法很实用,现在许多书上讲的快速记忆方法都有这两种方法的影子,有的只是变通了叫法或则略加了改进,但实质内容是一样的。   一直到公元17世纪,记忆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17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了以霍布斯、洛克为代表的“联想主义”心理学派。霍布斯对记忆现象做了唯物主义的分析;洛克则在欧洲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重要的记忆现象——“联想”一词,此后“联想”便成了专门的术语了。   第一个在心理学史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对记忆进行严格数量化的测定,二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885年他出版了《论记忆》一书。从此,记忆成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记忆研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美、英、日、苏等国家或设立记忆法专科学校,或开办函授教学,开始对人们进行增进记忆的普及教育。   我国从1980年左右开始,有关记忆研究的专著、译著相继出版问世,1984年我国第一家记忆研究会-锦州市记忆研究会在辽宁省锦州市成立。1984年末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举办了最早的快速记忆函授。梦真、王维、曾宪礼、王进收等第一批有影响力的记忆专家们对于中国快速记忆方法的普及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后的倪新威至今在中国快速记忆领域也仍旧很有影响力。近几年,快速记忆培训班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有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传播快速记忆方法的阵营中,也使得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现在,人们对记忆的研究仍在继续,尽管当今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离揭开记忆之谜还相距甚远,在探索记忆内在机理的同时,我们现在谈的快速记忆多是指运用那些经过实践后能有效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技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普通人能熟练应用这些技巧和方法就可以了,至于大脑是如何记忆的等内在机理就留给科学家们去研究吧。   记忆研究在当代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和方法的进步。自50年代开始研究记忆现象的生物学基础。这种理论认为,在记忆过程中有一种复杂的分子——核糖核酸,由它来充当化学介质。核糖核酸产生于一种决定着遗传物质的脱氧核糖核酸中。人的眼睛的颜色就是由脱氧核糖核酸决定的。人们已经对核糖核酸做了一些实验来支持核糖核酸与记忆很有关系的观点。例如人们发现,对动物进行一定的训练,其某些细胞中的核糖核酸就会发生变化。此外,如果动物体内的核糖核酸的产生被停止下来,它就会失去学习和记忆的能力。还有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实验:当把一只老鼠的核糖核酸取出来移植给另一只老鼠时,第二只老鼠就能“想起”第一只老鼠学过的而它本身从未学过的东西。`   直接刺激脑细胞的研究工作是由加拿大的潘费尔博士开始的。他在为癫痫病患者实施开颅手术时(需切除一小部分脑子),第一次取下了部分脑壳骨。手术之前,潘费尔对打开的脑子进行了全面的电刺激,意识清醒的病人则回答每次刺激后的感觉。在早期的一次案例中,当潘费尔刺激患者脑子的颞叶部分时,病人说自己想起了童年的经历。   潘费尔发现,刺激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所得到的反应都很多,但只有刺激颞叶部分才能产生清晰而集中的记忆感觉。这些感觉常常是很全面的,包括了以往体验过的那些色彩、声音、动作和情感等等。   这些研究中有一个特别值得一提的事实是:潘费尔教授通过电刺激所引发出来的记忆,在正常回想条件下却想不起来。此外,刺激出来的回忆体验要比正常的回想准确、清晰、全面得多。这使得我们相信,一个人在下意识中注意的任何事物都会记录在脑子里,而且这种记录基本是永久性的,尽管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被“遗忘”了。

篇3:浅析瑜伽的起源分类与传播

1 瑜伽起源

我们今天所说的“瑜伽”起源于超过一万年前的古印度密宗文化[1]。在距今五千年之前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 (巴基斯坦城市) 和摩亨朱达罗 (巴基斯坦城市) 进行的考古研究发现, 印度古代君主Shiva是瑜伽最早的创始人[1]。

瑜伽与印度教在印度的经典书籍、日常生活、以及在其他很多方面, 都彼此相互融合, 很难严格区分开来。印度人相信通过瑜伽可以摆脱轮回的痛苦, 将内在的“我”与宇宙无上合一[5]。传说在古时候, 瑜伽修持者只有少数人, 他们一般在寺院、远离人群的茂密森林中或喜马拉雅山洞内修持。在长期简朴生活中, 修行者通过观察动植物领悟出了不少自然法则, 在静坐冥想中感应到身体内部的精微变化。懂得了关注自己的身体, 遵从自然法则, 使身体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来保持健康、防治疾病。那时瑜伽技巧并不外传, 不会被记录或公开给广大民众, 他们只能以口授的形式从导师传授给弟子, 代代相传[1]。后来才逐步在印度普通民众间流传开来。关于瑜伽的最早的书籍是大约在印度河流域文明开始繁荣时期的古印度教经典和之后的吠陀经[1]。

2 瑜伽定义

瑜伽 (yoga) 一词起源于梵文“yuj”, 它的意思是“整合、联结”。这个“联结”, 在精神层面指个体的意识和超越了个体的更高的宇宙的意识的结合;在练习层面指得是身体、思维和情绪的平衡统一[1]。

在古印度, 瑜伽是指个体的我与超越了个体的我之外的更高的神或者梵之间的相应或者联结整合, 就如中国儒家所讲的“天人合一”[3]。在我国历史上, 最早在唐朝, 由佛家将“瑜伽”这个词翻译成“相应”[2]。《羯陀奥义书》把奥义知识理解为“完整的瑜伽法”, 《白净识者奥义书》描述了如何通过控制身体和心意来认识梵从而达到“梵我合一”的瑜伽境界, 《弥勒奥义书》也将瑜伽作为达到梵我合一的方法[3]。印度古代哲学中瑜伽派的最早经典《瑜伽经》中指出:瑜伽就是控制心意的波动。瑜伽哲学的权威著作《薄伽梵歌》提到:瑜伽的真意在于从痛苦和悲伤中解脱。

瑜伽是印度六大哲学体系 (胜论派, 正理派, 数论派, 瑜伽派, 弥曼差派, 吠檀多派) 之一[7], 从广义讲瑜伽是哲学, 提供了解决身体、心智、精神三个方面问题的方法, 使感官从物质层面转移到思想的内在层面, 达到身心灵整体的健康[3]。从狭义上讲瑜伽是一种精神和身体相结合的修行方式[7]。

3 瑜伽的派系分类

瑜伽有很多分类, 主要包括五大派系:业瑜伽、王瑜伽、奉爱瑜伽、智慧瑜伽、哈他瑜伽。不同的瑜伽流派适合不同的个体, 练习者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找到适合自身特性的瑜伽流派练习。

(1) 业瑜伽 (karmayoga) 又叫行动瑜伽。主要依据的经典是《薄伽梵歌》中克里希纳的教导[9]。它是指带着完全的觉知去行动和工作, 但又不被行动的结果所束缚, 不去关注它所能带来的回报和荣誉等, 即不执着于行动的结果[4]。这是一种尽责奉献、服务但不执著的心态[3]。传说中的圣王遮那逊 (Jnaka) 是古典行动瑜伽的完美典范, 而近现代则以推崇“非暴力”运动的甘地最为著名[9]。

(2) 胜王瑜伽 (Raja yoga) , “Raja”的意思就是王 (king) , 故简称王瑜伽。这被认为是调整生命与精神能量, 达到冥想状态的最系统的方法[4]。钵颠阁利的《瑜伽经》就是一部王瑜伽的权威典籍, 它被印度各民族宗教乃至世界宗教所摄取和运用并被赋予了不同的解释[3]。

《瑜伽经》中提到了著名的“八支瑜伽”, 并以此为框架展开对精神的修炼, 包括:社会准则 (yamas) 、个人准则 (niyamas) 、体式 (asana) 、调息 (pranayama) 、制感 (pratyahara) 、冥想 (meditation) 和三摩地 (samadhi) [4]。在钵颠阁利时代, 瑜伽更多强调的是调息、静坐及德行修持方面的戒律要求[3]。

(3) 奉爱瑜伽 (bakthi yoga) 是强调为更高对象或神虔诚服务的一种修持方式, 其根本主旨在于“通过奉爱和虔信而得以与神合一”[9]。它可以被看作一切宗教的灵魂, 是人神关系的根本表达。这种瑜伽流派哲学依据为纳拉达的《奉爱经》和罗摩努阁的哲学[9]。

(4) 智慧瑜伽 (Jnana yoga) , 它以商揭罗的不二论哲学为基础, 是通过对自我、梵、真理的思辨和不断探索而获得的自我知识, 即用知识把自己和宇宙真理连结起来, 整合统一[3]。这种知识类似于禅宗中的“顿悟”[9], 通过思考和不断自我反省最终让人更加接近其内在本质, 形成对世界合理的准确的态度[3]。

(5) 哈他瑜伽 (hatha yoga) 。传统瑜伽流派的成形年代不同, 智慧瑜伽、行动瑜伽、奉爱瑜伽和王瑜伽在《薄伽梵歌》时代已形成, 而哈他瑜伽是在公元9世纪左右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在公元15世纪左右最终形成。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属于婆罗门传统, 不建立在任何信仰的基础上, 而是自成一体的独立体系[3]。哈他由ham和tham两个词构成, 分别指“日”和“月”, 分别代表“阳”和“阴”, 因此, 它又被称为阴阳平衡瑜伽[4]。哈他瑜伽是整合阴阳, 平衡身体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方式, 更多的是在强调身体层面的联结。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 哈他瑜伽逐渐成为最广为人知的瑜伽派系[1]。并且为适应现代人的需求, 哈他瑜伽出现了些形式上的变化并演化出新的瑜伽派系, 如, 阿斯汤伽瑜伽、高温瑜伽、阴瑜伽、艾扬格瑜伽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调整哈他瑜伽的体位法而演化而来的, 但都离不开哈他瑜伽最基本的含义。

4 瑜伽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

19世纪, 瑜伽被维韦卡南等瑜伽大师传播到西方[9]。随着对东方哲学文化产生兴趣的潮流, 当时流行于西方的文化偶像们如“披头士”率先对这种运动形式开始理解与接纳, 逐渐使瑜伽在西方广泛流行起来。

而瑜伽在中国由来已久。自西汉以来, 印度教的瑜伽行派开始传入我国, 影响并演化出独特的养生功法, 如南北朝时期流行的“易筋经”、唐朝流行的“天竺按摩法”、宋代流行的“婆罗门导引法”[2]。佛教当中的禅法也包含了很多瑜伽体式, 后魏 (472) 吉伽叶所译的《方便心论》可能是最早介绍印度古典瑜伽的书籍[8]。

20世纪70年代, 瑜伽作为一种塑型美体、缓解压力的健身方式风靡西方。受其影响, 80年代开始, 瑜伽在中国推广开来。1985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后来被称为当代中国“瑜伽之母”的张蕙兰女士的系列瑜伽教学片[6]。自此以后, 瑜伽开始逐渐被广泛认知和接纳。

在20世纪, 大部分人练习瑜伽, 是将瑜伽简单地视为减轻压力强身健体的方式。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来说, 瑜伽确实减轻了身体上的疼痛和不适。到了21世纪, 社会飞速发展, 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精神生活匮乏, 随之而来的是更多人患上颈椎病、腰椎病等身体疾病和忧郁症、烦躁、孤独等心理疾病, 全球化的时代一切似乎都让人变得没有安全感。于是很多“传统”开始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关注瑜伽对精神层面的积极影响。为了顺应市场需求, 瑜伽也在发生多重变化。由最初传统的为了脱离这个凡尘俗世的出世瑜伽转变为今天入世的瑜伽。今天的瑜伽更多是在教导我们如何立足当下, 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家庭。此时的瑜伽远远不止是健身健美的运动, 它还可以帮我们建立一种新的对生活的态度, 让我们能平衡内在需求和外在现实。

随着瑜伽在全世界的普及和金推广, 2014年12月11日, 联合国宣布将6月21日设定为国际瑜伽日。在2015年夏天的首届瑜伽日上, 19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城市都进行了相关的瑜伽活动。印度总理莫迪更是率4.5万人在国王大道上共同练习瑜伽。瑜伽, 早已成为全球的普遍运动, 成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符号。“瑜伽”成为了全世界的“时尚”运动, 这实际上是人的某种“回归”。

摘要:瑜伽是起源于印度的古老强身术, 是一项基于身体锻炼和规范日常生活的身心整合运动, 拥有全面而系统的身体锻炼体系, 其练习包括体式、呼吸法和冥想三部分。通过瑜伽练习, 可有效提高身体各项机能, 包括柔韧性, 平衡功能, 肌肉力量, 心肺功能等, 同时在减肥控体重, 改变身体形态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瑜伽练习在促进生理健康的同时, 对心理健康同样具有积极作用。长期练习瑜伽还可以预防慢性疾病。

关键词:瑜伽,生理,心理,慢性疾病,养生

参考文献

[1]Saraswati, S.Asana Pranayama Mudra Bandha[M].Munger, Bihar, India:Yoga Publications Trust.2013.

[2]马多玲.从中国传统养生视域解读现代瑜伽[J].中华武术·研究, 2014 (4) :43-48.

[3]王志成.瑜伽的力量[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3.

[4]Saraswati, N..Yogadarshan[M].Munger, Bihar, India:Yoga Publications Trust.2009.

[5]闫巧珍.现代瑜伽运动与传统瑜伽的背离[J].文山学院学报, 2011 (6) :48-50.

[6]韩德.瑜伽之路[M].王志成, 杨柳, 段力萍.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26.

[7]高程丽.正确认识和运用瑜伽[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3, (3) :94-95.

[8]黄心川.印度瑜伽与少林武功[J].佛学研究, 1995 (00) :136-141.

篇4:瑜伽简明发展史

“事实上无限古老的”瑜伽实践源自古老的印度,其学问之道,经历代瑜伽学者之身心锤炼,不断得到了混溶和生命之光的印证,从而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在这个文化传统发展过程中,主流瑜伽逐渐与原始巫术分离开来,成为印度人民认识世界奥秘的一种方法和途径,进而为几乎所有宗教派别和思想体系所吸收,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与此同时,各宗教派别和思想体系的思想家们,也都试图“改造这份原始遗产,使之能以某种方式适合他们自己的哲学(德·恰托巴底亚耶著《印度哲学》)”)。

在改造这份原始遗产的过程中,古老的瑜伽出现了由“术”到“学”的飞跃。

在改造这份原始遗产的过程中,古老的瑜伽最终成为印度河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并最终照耀了当代人身心智慧和生命之学的天空。不可想像,如果没有了瑜伽,当代人的心灵空间是不是会显得单调了一些。

在改造这份原始遗产的过程中,瑜伽经历了无数次的轮回和生命的涅槃,每一次轮回,都诞生了影响深远的瑜伽经典著述。

最初,瑜伽和原始宗教、原始巫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吠陀》文化正是这二者结合的代表作。随着文明的进步,瑜伽和巫术逐渐地剥离开了。《奥义书》是《吠陀》文化的终结者,也是《吠陀》本集和《梵书》的理性的升华,在整个印度古代文明中的影响很大。现有的称为《奥义书》的著作很多,内容十分庞杂零乱。据专家考证,与《吠陀》传统有关的就有13种之多。而且,特别让后人们摸不到头绪的是,各《奥义书》的观点也不完全一致。但是,从对印度古文明和瑜伽文化的影响来说,其主要观点有二:即对宇宙本体的认识和对人的生命本质的论述。具体来说,就是“梵我同一论”和“轮回解脱说”。

到了公元前大约6世纪,印度河文明进入了百家争鸣时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此时,大体上分为两大阵营。第一大阵营,是以《吠陀》为宗的正统思想;第二大阵营,是沙门思潮、佛教、耆那教等等。他们的学术思想在印度辗转流传了千载,形成了多种学术流派,瑜伽的实践和理论也随之发展、流传。

沙门思潮的代表人物是“六师”,他们都从事各种瑜伽的修持,并都是一派(教派或学派)的宗师。比如,六师中的尼乾子·若提子,号称大雄,是耆那教的创立者。大雄自创教之前的12年,主要是进行瑜伽实践,因此,耆那教的经典中,对瑜伽给与了极大的重视。

与佛陀同时代的阿耆多,则是“顺世论”学派的代表。据记载,顺世论者大都是精通医学、天文学、农学等。印度古典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和我国传统医学的认识像仿佛,认为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是一个人天合一的整体,这就是顺世论的基本思想。他们认为宇宙充满着“普拉那”(相当我国古代文化所说的元气)。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体充满了“普拉那”,是“普拉那”把人的身和心给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

作为《吠陀》的直接继承者是弥曼差派和吠檀多派。不过,让人很奇怪的是,他们对瑜伽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弥曼差派以《梵书》为宗,讲究祭祀、祈祷的仪式。吠檀多派所宗是《奥义书》。它把《奥义书》中作为宇宙本体的“梵” 彻底神化了,成了主宰一切、创造一切的梵天和自在天。吠檀多派的基本经典是《梵经》。吠檀多派对瑜伽实践特别重视。其《梵经》第三章的标题是《实现》,内容则全是瑜伽的具体的修炼方法,如坐姿、禅定等等。

史诗著作《摩诃婆罗》里的《薄伽梵歌》把瑜伽的修持分为三种,即行瑜伽(古老的瑜伽)、知识瑜伽(数论)、信仰瑜伽(以对梵天的信仰为前提,以梵我一如为目标)。

数论是印度非常古老的一个思想学派,起源于印度原始公社时代,它和密教、顺世论等有密切关系,后来又被婆罗门教所吸收、改造,成为婆罗门的五个正统学派之一。古代数论所说的喜、忧、暗三德,实际上说明了宇宙万物的三个共性的要素,即信息(表征事物的特性,光相)、能量(动相)、质量(或惯性)。无论是早期数论,还是后期数论,他们对世界和自身生命的认识,均来源于他们自身的瑜伽实践和常规观察及推理的结果。他们特别重视瑜伽修炼,并在数论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瑜伽的理论体系,被奉为经典的《瑜伽经》就是后期数论学派关于瑜伽的理论著作。

那么,什么是瑜伽呢?瑜伽的本质是什么呢?根据《瑜伽经》的定义,瑜伽就是“制止思想活动”。这里的“思想活动”比喻人的意识活动是瞬息万变的,类似与中国古人所说的“心猿意马”,难以控制。瑜伽实践就是要控制思想活动的种种变化,断绝“神我”多变的对象之间的虚假的同一性,而达到明了自性。

当然,作为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瑜伽,其内涵很丰富,并不是一篇短文所能涵盖的。不过,从以上简单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出,瑜伽其实是一种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哲学和生活方式,其境界就是让人获得一种生命的自我超越。只是,她所采取的途径,是通过自我身心的锤炼来实现的。

篇5:书法起源及其发展

书法,从广义讲,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书法的起源

本来我国文字在殷周时代就具有艺术风味。殷代的甲骨文除了刀刻的“刻辞”以外,还有用笔写的“书辞”。西周的金文(铜器铭文)在铸造之前,先要写好字迹。其中有好些作品字体美观,可以说出于当时无名的书法家之手。但是,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使文字艺术化,是从春秋末期开始的。春秋末年吴、越、蔡、楚等国往往在作为仪仗用的兵器上,镌刻(或者错金银)美术字体。它和当时的草率字体正好相反,力求工整美观,或者在笔画上加些圆点,或者故作波折,或者在应有的笔画之外附加鸟形的装饰。这就是“鸟篆”、“虫篆”或“缪篆”的起源。战国时代除了广泛应用的草篆以外,许多重要铜器铭文都用工整的篆书,讲究美观。例如战国初期韩国制作的编钟,所有铭文都先划好方格,在方格内写着工整的篆书,很是精美。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铜器铭文也都是工整的篆书。这就是书法的起源。

书法的发展

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秦始皇兼并天下后,统一全国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相传李斯就是个书法家,“号为工篆”,许多刻石和十二“钟鐻金人”的铭文都出于他的手笔(《水经•河水注》引卫恒《叙篆》)。从这时起,作为书法艺术的文字和作为应用工具的文字,分别遵循着各自的道路而向前发展。

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隶书承上启下,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此时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书法家如:张芝、蔡邕、崔瑗、史游。张芝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比较深。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蔡邕因负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论著附合成蔡邕名义的伪作也不少。据说其真迹在唐时已经罕见;崔瑗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后来张芝取法崔、杜,其书大进,成为汉代草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草圣”。对于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草圣”张芝自云“上比崔杜不足”。三国时魏人韦诞称其“书体甚浓,结字工巧”,即书体非常浓密,结字精致美妙。

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这一时代,造就了两个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此后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钟繇据传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他的小楷最大的特点是“古”、“活”,而小楷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小楷要写出“古”意,字体必须往上靠,点画结体尽量带些分书意味,除此外,汉字结构是否受到偏旁部首概念的影响也是它有无古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就是说写小楷如果抛弃偏旁概念,反楷法而行之,也能加强字体的古拙趣味。而钟繇小楷,正是如此,由于钟繇生活在隶书普通使用的时代,写惯了隶书,因此,当他创新写楷书时,总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其中运用一些隶书的笔法与结体,使楷书质朴而显古意。王羲之有“书圣”之称,其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他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字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开创了妍美流畅的行、草书法先河。特别是行书《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凡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姿态殊异,圆转自如。

南北朝书法以魏碑最胜。魏碑,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初唐书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此后有创造性的还有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孙过庭。欧阳询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史称“草圣”,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并称“三绝”。张旭书法功力深厚,并以精能之至的笔法和豪放不羁的性情,开创了狂草书风格的典范。他的作品落笔力顶千钧,倾势而下,行笔婉转自如,有急有缓地荡漾在舒畅的韵律中。他的字奔放豪逸,笔画连绵不断,有着飞檐走壁之险。草书之美其实就在于信手即来,一气呵成,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颜真卿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他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 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

宋元是书法艺术的发展和转折时期,书家追求笔墨情趣,文人意识成为书法的主流。宋代出现了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卓然独立的大家;元代以赵孟頫、鲜于枢、倪瓒等成就最为突出。苏轼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黄庭坚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米芾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大概姜夔所记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也是此意。即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明清两代是书法艺术继承和求变的时期,明人书法大多以姿媚为上,标举高格,有祝允明、文征明、徐渭、董其昌等一大批杰出书家。清代书法经历重大蜕变,开创了碑学,傅山、朱耷、王铎、郑燮、何绍基、康有为等都在书法史上有崇高地位。

篇6:唐诗的起源与发展

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其中田园山水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下面分别作扼要介绍。

唐代自开元至大历间,为唐诗的全盛时期,唐诗分期者称为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直至“安史之乱”爆发以前,是唐代社会高度繁盛而且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虽然盛唐的时间在四个时期中是最短的,但是成就是最大的。这一时期,唐朝的经济十分繁荣,与此同时,诗歌也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这时的诗人主要分为山水田园派与边塞诗派两派。山水田园派以王维与孟浩然为首;边塞诗派则以王昌龄为佳。 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进了一大步。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他们写出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对优雅自由的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的鄙弃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在他们的诗中把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保卫祖国的豪迈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出名的是王昌龄的《出塞》与《从军行》,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沉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在边塞诗人的笔下,写出了边塞风景的雄奇瑰丽,写出了军人的豪雄奔放。荒漠与艰苦,在他们的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

说的盛唐,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是不得不提,他就是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代表这唐诗走到了顶峰。另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是自李白后的华夏第一诗人,他的诗没有李白的豪放,而是一种沉重的感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记入了安史之乱时期的百姓民生,著名的如三吏、三别。

总之,唐诗在盛唐中发展到了顶峰,这时期的诗也是唐诗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

中晚唐歌

唐代中后期,王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张籍、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杜荀鹤等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繁荣原因

在隋末的农民蜂起的大起义中,原隋朝大官李渊和他的儿子们(世民与兄建成),其中李世民功劳卓著。公元6,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统一的帝国(疆域约1100多万平方千米)。并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文明的国家!在唐鼎盛时期不仅物质富庶繁华,而且文化也极其繁荣,而诗歌更是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整个唐朝时期,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这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还超出两到三倍!

在两千多有名望的诗人中,特别突出的属世界级的大诗人就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以外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五六十名,这一数字也大大超出战国至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

连鲁迅也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唐朝后就没好诗了;实在是后来人写古诗,要先读唐诗是很必要的。唐诗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无疑是中华以及世界文坛上浓墨重彩的笔触!更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最具文采的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峰。

说到唐诗的兴盛的原因,(当然学术界不断的在探讨中)较普遍的看法是:

一:唐代社会在发展中解决了很多的束缚,在一些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取得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由‘门阀仕族拢断政治’局面已基本结束,使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思想大大解放,从而为文化生活之一的形式‘诗歌创作’开拓了视野、诗歌艺术得到了‘活水源泉’。

二:由于经济的普遍提高,给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来源。

三:前代文学积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因此也为唐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代诗人们是在前人的文化遗产上,发扬光大才有可能兼收并蓄,取人之长,推陈出新,把中华诗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四;唐代采取了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就有诗(诗歌概括性强)、赋(文彩韵章),而皇帝也热爱诗歌,(这很重要!)必然造成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因而,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

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特别是在宗教和文化上,对儒家、释家、道家,都提倡;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布,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文艺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素。同时,唐朝国力强大,统治者对自身充满信心,因而基本上没有‘文字狱’,所以文人胆子都比较大;(例如;李白遭谗,也就是‘赐金放还而已)所之,文人及诗歌体裁宽广,而反映的社会问题迅速而尖锐。(并非是一片颂扬)

六:唐朝同邻国与边境各族实行的是:经济、文化交流政策;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接受西域,及外来影响,(印度、中亚国家)这些新鲜事物,同时也给诗人们以宽敞良好的艺术熏陶。

唐诗的发展传统分为初唐(618---712)、盛唐(713---770)中唐(771---835)晚唐 (836---907)

篇7:茶的起源与发展

(1)茶饮的广泛盛行

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 宫廷茶饮

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湖州过去贡茶数额不多,“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

子兰《夜饮》:“大内隔重墙,多闻乐未央,灯明宫树色,茶煮禁泉香”;

鲍君徽《东亭茶宴》:“闲朝向晚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花芯夫人《宫词》:“近被宫中知了事,每来随驾使煎茶”; 僧侣茶饮

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

陆羽的师友,如智积,怀海和尚,灵一和尚,及皎然、齐己等

专题介绍.关于茶圣陆羽与《茶经》

12岁时陆羽终于逃出了龙盖寺,开始了流浪生活。小陆羽加入了一个戏班,四处演出,渐渐成为了竟陵四乡一个参军戏的名角。并且慢慢自己编脚本和唱词,有著名的《谑谈》。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陆羽亦不例外。唐天宝五年(746),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墅(邹夫子)为师,学经业儒,遂了多年的心愿。

陆羽师从邹夫子五年返回竟陵城后不久,与被贬至竟陵的前礼部员外郎、颇享诗名的崔国辅成为了忘年之交,得到了不少熏陶与指导。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三年之后,崔国辅离开竟陵,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

 陆羽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江南度过的。他先后游历了襄、荆、峡州等茶区,并深入茶园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到过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于公元760 年在盛产名茶的湖州苕溪结庐隐居,并以苕溪为中心,每年茶季就亲自带着采制工具前往湖州、苏州、常州和杭州等地的深山中采制春茶,向茶农学习经验,考察茶叶生产,他将游历考察中的见闻随时记录下来,在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茶叶知识和技能,为写《茶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他初来江南就结识了时任无锡尉的皇甫冉,皇甫冉也是一位多才多艺、怜才重友之士。这是陆羽初来江南结交的第一位挚友。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陆羽在这里逗留期间经常到异地茶山进行考察,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等诗篇就记述了陆羽的采茶活动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

 唐肃宗至德二年(A.D.757 年)来到吴兴,与乌程县柠山妙喜寺皎然相识结谊。皎然,俗姓谢,湖州人,为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之十世孙,他即是诗僧,又是茶僧。陆羽的正直人品、渊博知识受到了皎然的赏识与钦佩,与他结成了“缁素忘年之交”。皎然是陆羽人生旅途中的又一位知己,是陆羽越过坎坷、走向事业全盛的坚定的支持者。他们生相知、死相随。由于湖州较北方安宁,又是名茶产地,这一时期陆羽到各大茶区游历考察,学习茶农种茶的经验和方法。

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陆羽前往江苏茅山观察茶事。应该说这段时期是陆羽的一个成长期,在这之前他虽然在积公禅师那里学会了烹茶,品茶,但对于真正的茶道和茶的基础工艺还不甚了解,皎然的出现无疑弥补了他的缺点,通过与皎然的交往,陆羽对茶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后世有人称皎然是指导陆羽写作《茶经》的人也是有根据的。

 陆羽的诚信人品,对佛学、诗词韵律的高深造诣,特别是他的渊博的茶学知识及高超的烹茶技艺,在湖州各阶层人士中赢得了声望,同时也博得了时任湖州刺史颜真卿的赏识与信赖。

陆羽参与了由颜真卿主编的大型类书《韵海镜源》,还参加了颜真卿组织的数十位文人参与的诗词联唱,并集成《吴兴集》,成为唐代文坛上的一大盛事。而陆羽在湖州最令人敬慕的杰作是“三癸亭”,这是由他亲自设计,由颜真卿出资,皎然鼎力相助的三人通力合作的作品,至今仍是湖州的胜景之一。由此可知,他们三人之间的友谊之深。

 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回到湖州,在皎然的苕溪草堂开始了《茶经》的著述工作。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 陆羽在他从事的茶业、茶文化业中结识了很多品德好、学识广的朋友,这对于他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凡是他未去的茶区均由他的友人为他寄送茶叶样品,传递情报。为了总结茶叶生产和茶叶科学技术、经验,以适应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要,陆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与实践,于公元765 年写出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于公元775 年又对其作了修改和补充,公元780 年刻印问世。《茶经》首次使茶叶科学系统化、理论化,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巨著。

 纵观陆羽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勤于读书,注重实践,学识广博,多才多艺,抱定目标,矢志不移。他善于与品德好、学识广的人交友。他与茶学、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此贡献了他毕生的精力。

陆羽及其《茶经》对当代青年学子的人生启示 

1、目标定位 

2、抓住机遇 

3、锲而不舍 

4、注重实践 

5、善于交友

《茶经》是一部历史和实际考察相结合的关于茶的专著,也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全书分为十篇,分为上中下三卷,七千余字。从茶的起源、用具、采制、煎煮和历中典故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茶事的起源及发展。

 一之源:对茶的起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的名称、种茶的土地、种茶方法、茶的性味作了说明。

 二之具:记采茶、制茶工具;共16种,如灶、釜、甑等等。

 三之造;记采茶的月份、天气以及采后的茶制作,并对茶的形状和鉴定制茶好坏作了描述;

 四之器; 记煮茶和饮茶工具,共25件;  五之煮;记饼茶的烹茶(烤、煮、酌)方法;

 六之饮;记饮茶之法;

 七之事;历史上出现的茶人、茶事活动或故事传说。

如晋〈中兴书〉所记、〈异苑〉等  八之出;详记当时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位次。

 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 十之图:陆羽主张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

茶经的科学价值

第一、总结了茶的功用价值,为茶文化的推广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 第二、《茶经》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对于提升茶叶品质、正确价值茶叶品质具有推动作用。

 第三、《茶经》中对饮茶煮茶方式的总结,形成了特定的品饮方法,对于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 第四、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以前的茶叶生产及饮用状况,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茶经的科学价值

第一,它总结了茶的功用价值, 为茶文化的推广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一之源” 中茶定性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总结了前人关于茶的功效的说法:  1.作为药物,可解毒、治病、醒酒。“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 2.可作为饮料,令人兴奋等 “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 3.可倡导节俭之风,可以茶代酒。

所谓“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痛、目涩,四肢烦,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受茶经思想的影响唐末刘贞亮和日本的明惠上人先后提出了“茶十 德”和“饮茶十德”。

刘贞亮茶十德

 以茶散郁气  以茶驱腥气  以茶养生气  以茶除疠气  以茶利礼仁  以茶表敬意  以茶尝滋味  以茶养身体  以茶可雅心  以茶可行道

第二、茶经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对于提升茶叶品质、正确评价茶叶品质具有推动作用。

 评定茶叶品质的几个因素:

1.鲜叶原料是否精美; 2.加工工艺是否精良; 3.煮茶用水是否精纯; 4.煮茶技艺是否精湛。

《茶经》还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五因素

 土质:“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 茶树生长情况;“野者上,园者次。”

 茶芽生长情况;“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 光照情况,“阳崖阴林”;“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  采摘时期和方法:“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间…..”

“其曰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睛采之。”

 第三.《茶经》中对饮茶煮茶方式的总结,形成了特定的品饮方法,对于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煮茶方法上

2.用水选择上;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3.火候掌握上;“其沸,如鱼目为一沸…” 4.饮茶方式上;

 第四、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以前的茶叶生产及饮用状况,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茶经》开创了我国茶书的先河。自此,我国出现的论茶之书多达一百多种。如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是《茶经》的续作。

“ 自从陆羽生人间, 人间相学事新茶”

“茶经”对唐代茶文化形成的贡献

 1.《茶经》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创造了从烤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这一套泡茶技艺。

2.《茶经》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3,陆羽首次把我国儒、道、佛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

第一章 茶的起源与发展

五、宋代鼎盛时期的茶文化

 1.茶区不断扩展,产量得到提高 因为气候的原因,南方茶叶生产优势突出,着重反应在福建茶业的崛起。

 2.制茶技术得到改进(出现了散茶的生产,但同时团茶的制作也达到了顶峰。)

 3.皇室贵族的大力提倡(斗茶之风盛行等) 4.饮茶风俗深入平常百姓家(“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宋.吴自牧《梦梁录》)

茶 类 介 绍

饼茶时期 1 饼茶开始

《茶经》引三国时魏人张揖《广雅》:“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茶叶加工最早的记载)《茶经》记载:唐有粗茶、散茶、末茶和饼茶四类。

粗茶——将采来的茶叶、芽、梗一起切碎待用。

散茶——仅用采下来的芽叶。末茶——将茶叶烘烤碾成茶末。

饼茶——将茶叶蒸、压成饼后烤干,再捣碎成末。

饮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茶放入瓶缶之中,以沸水注入而饮;也有的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一起煮饮。

茶 类 介 绍 宋代团茶

茶 类 介 绍

散茶

王祯《农书》记载,散茶源于元朝。不过,元代散茶尚未普及,还处于饼茶与散茶混用状态,即便饮散茶,也大多碾成茶末,依然是唐宋遗风。

篇8:试析瑜伽的起源与始初形态

1 瑜伽的人类历史起源

1.1 瑜伽的历史文化释义

瑜伽,是梵文yoga一词的音译。我国著名学者汤用彤先生曾对其词义做过诠释:瑜伽字原用之于牛马者,乃用之为制服情欲方法之名称。作为修持方法,瑜伽一词在印度文献最早出现于奥义书的《鷓鴣氏奥义》,是这样描述:修持之中,“信仰为其头,法律为右翼,瑜伽为躯干,原素为其尾。”

关于瑜伽的起源,印度人没有保存下来可靠的历史记载。据印度传说,距今七千年就有希瓦(Sadshiva)发明秘密(Tantra)瑜伽,流行于喜马拉雅山区。

1.2 印章———瑜伽最早的物证

考古学的发现,是历史最可靠的见证。“瑜伽的最早遗迹由莫蒂默.威勒爵士(Mortimer Wheeler)于1922年在印度河谷的摩亨佐.达罗进行考股发掘时发现。其中一个上彩釉的印章陶器描绘了一位莲花式趺坐的男人,两位崇拜者伸展双手立于他的两侧,他们后面是两条高昂着头的蛇。另一个滑石印章,也是一男子呈莲花坐姿,只是下面多了一个基座,他的旁边有象、狮子、水牛、犀牛各一头和一对鹿,人有四面,带有头巾;另一个只有上半身,双眼闭合,作冥思状,上衣仅遮一半,留有胡须和长长的头发;还有一位只是作莲花式而深思的男子。类似的印章在哈拉巴也多有发掘,这些印章被认为是公元前三千年的。”

印章,是印度河流域史前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的重要发现。迄今共发现2000多枚。印度河流域的印章,一般呈正方形,边长约3-5厘米,大部分用冻石制作,也有赤陶、玛瑙、象牙,正面都刻有阴刻的象形文字铭文和凹雕的动物,背面有凸钮可以穿线。据考古学家和学者论证和推断,在当时可能用于家族徽记、个人印信、宗教护符和货物泥封。印章上刻画的图像大多数是各种动物,如公牛、瘤牛、水牛、犀牛、大象、虎、山羊、羚羊、鹿、兔、鳄鱼、蛇等,也有独角兽、三头兽、牛角虎、象鼻牛等幻想动物,以及公牛和大象和虎、公牛和山羊和大象、独角兽和海星等复合组合动物。其中,最多的是公牛印章,特别是瘤牛。因为公牛在古印度人的信仰中代表雄性繁殖能力;而瘤牛则尊崇为圣兽“梵牛”。这种印章,特别是哈拉巴文化遗址出土的印章,被史学界认定为古印度文明的主要标志。而有一枚印章刻画的是一个以瑜伽姿势伸臂盘脚坐在长条板凳上的男子,男根勃起,头饰牛角,大象、虎、犀牛、水牛和山羊等群兽围绕在他身边。画面充分体现人类与自然、动物之间的和谐、亲近的融洽关系。同时,这个瑜伽坐姿男子,也可以看作是当时男性生殖崇拜的偶像。[5]

在出土印章中,刻画瑜伽修炼者的坐姿图像,几乎与现代修炼者一模一样。这说明在印章所在的年代甚至更早时期,印度河流域已经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瑜伽修行体系。

2 瑜伽的文化生态起源

神秘的瑜伽文化,为什么起源于古代印度,而不在别的地方,主要受其文化形态的影响。所谓文化生态系统,通常由自然、社会、精神三大环境组成。它“由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生计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及价值观念等变量构成一个完整体系”。[6]某种文化一旦形成,又与上述诸因素形成共存关系,各种因素以不同强度的影响力,相互影响、交互作用,促进着人类社会、文化、以至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2.1 自然环境对瑜伽起源的影响

在文化生态系统中,自然环境是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第一重要变量,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客观基础。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初期阶段,文化创造与自然环境更是有直接依存关系。

古代印度并不是一个统一国家的名称,而只是一个地理范围的概念。它是冈瓦纳古(Gondwanaland)大陆的一部分慢慢向北漂移,最终与亚洲大陆的南部的结果,后来,喜马拉雅山脉升起,在印度和亚洲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故称之为次大陆。它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在内,总面积约437万平方公里。

这里有多样的地形和气候:斯里兰卡和喀拉的高山和绿色森林、古吉拉特的干燥沙漠、喜马拉雅山的蒙蒙细雨和皑皑白雪。古印度河北部,一年可划分为六个季节,据古气象学家分析,古印度时代任何一种天气系统都会为当年和来年的农牧业提供足够的水源。夏季、雨季受惠于喜马拉雅山融化的冰雪,降雨丰沛,网络交错的河流河水泛滥,带给冲积平原肥沃的淤泥,洪水退后,又给河套地区留下了大量的自然水槽给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古印度在人们面前展现了这样一幅大自然生态景象:皑皑雪山、宽广而众多的江河湖海、肥沃广的平原,湿润的季风气候,茂密植被。特别是印度河中下游。这里,有高山、草场、森林、丛林,栖息着各类野兽和飞禽;湖泊、湿地,水草丛生,鱼虾遍于其中。一切都充满神奇和生机勃发。丰富的生活资源使古印度先民们的劳作收获变得几乎唾手可得。这使得连在公元前327年马其顿人到达印度时也为之感叹印度人的幸福。[7]然而,众多的河流、过量的暴雨,也造成洪水肆虐,常给古印度人带来可怕的灾难。人们无法抗拒大自然力量,只好颠沛流离。曾经繁华一时的古城摩亨佐&达罗就是因此而消失在荒漠之中。

面对这独特的自然条件环境,古代印度先民一方面可以轻易的得到大自然的恩惠,另一方面大自然又时不时的夺走他们所拥有的一切财富甚至生命,因此古印度人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的人民更依赖于自然,于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感悟印度次大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欢娱和悲怆,并以原始的瑜伽的形式表现出来。

2.2 社会环境对瑜伽起源的影响

人类文化创造的自然环境中,河流是人类文化的天然“摇篮”。远古时期,先民们主要聚集在肥沃的江河流域的河谷、平原、三角洲,或群山环抱的盆地,或沿海港湾地带,利用自然条件去创造自己的文化。人类古代文明的印度、中国、美索不达米亚等古代文化系谱,都表现出直接或间接地带有河流文化的特征。根据考古发掘,印度原始文化遗存多分布在印度河流域台地、河谷山地。这是与有利的地形、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充足的水量以及密集的动植物生活资源联系在一起。距今200多万年前,在今巴基斯坦北部的博德瓦高原就出现了亚洲最远古的人类活动。

原始社会时代,原始初民的生活虽然及其简单,但是其社会实践则几乎包括了人类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方方面面:关于宇宙的起源、万物的生长、人类的繁殖、关于社会关系、关于生活资料的获取。对自身内在生命现象———如梦和幻想,人类以及其他生物身上的生育繁殖能力,生与死的普遍性;广阔天空和天空中狂风、暴雨、雷电各种现象;人类对自然,特别是对动物和植物的极度依赖,以及自然环境的残酷;健康与疾病的实质等等问题的关注,成为当时人们的思考。

但是,远古的人们在考虑他们面对的自然和世俗的周期性变化无常的现象时,除了群体中世袭承传下来的历史知识以外,对过去不可能了解很多,必然从自身经验中得出关于宇宙的看法,很可能会认为:自然中弥漫着非人格力量,而这些现象和变化无常是由某种人格的原因引起的。因而相信不可见的精灵或无形力的存在,并逐渐扩展到万物之中,最终产生和形成“万物有灵”和“物活”的观念。他们涉及到的社会实践各个方面便自然而然地蒙上了一层有“灵”的神秘色彩,把从社会实践获得的任何认识必然与“有灵”观联系在一起,心理上感受到神秘、神圣或者恐惧,进而报之崇敬。这些“初始意识”,先是在个别人中产生,然后为人们所认同,便成为群体共同的知识和习惯,诠释出种种传说、神话故事,进而演化为习俗、信仰和崇拜。继而对冥冥之中存在顶礼膜拜,并在冥思苦想中推知“万物有灵”和自然界的无形力存在着“统一的始因———神或魔力。”而这种对“灵”的思考便成为瑜伽初始形态的意识目的,同时人们通过借助身体的姿态对自然的模仿来达到更好的与神的沟通,便形成瑜伽初期的表现形式。

2.3 精神环境对瑜伽起源的影响

所谓“精神环境”,即系一个群体、或者一个民族所具有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形态诸方面的总和。[8]

从人类认知事物的主客体角度分析,实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而且不能直接地把握。但是,人们可以透过某些象征感觉而间接地领悟,然而感官的中介亦可以歪曲之。科学技术以及其它观念,它们都是人类心智的有智慧的创造物构成的。只不过科学是不断地退出感官世界而日益趋近实在世界。而诸如风俗、信仰、宗教一类意识形态,则可以说是对非感官世界的神秘的体验,甚至把它“颠倒”过来领悟。

农耕文化源于江河流域自然环境,人类开始定居。这种选择仍然体现着人和自然的亲和力,但也第一次表现出了人类对自然的支配。从此人类不再仅仅是适应自然环境去生存,而且利用自然条件去创造自己的文化。但是,这时自然条件仍然是村落文化创造的重要变量。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村落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质。许多文化的特质的出现都与自然环境的物质资源密切相关。离开了它,一些文化特质也就不存在了。在村落文化中,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土地、河流、雨量和气候有很大的依赖。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普遍存在亲自然的倾向。当人类还不能支配自然界的时候,人们亲近和热爱大自然,对土地、河流、各种自然现象(如雷、雨、风暴、闪电等)产生崇拜和恐惧,用神奇的传说和神话来抚慰心中和生活的悲伤、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以今生、来世的观念去思考和铨释诡秘莫测的世界和人生,形成了自己特殊的、独一无二的风俗、习惯、伦理、信仰等种种观念。养成崇尚简朴的物质生活方式和近乎宗教式的卫生习惯,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观。

古代印度文化生态氛围下,先民们对生活和生产各方面的思考,尤其是对内在生命的反思、冥想,乃至以苦行去体悟,便成为瑜伽的初期形式,成为先民们与大自然、宇宙以及心目中的神灵和魔力“沟通”的工具和方式。

3 瑜伽的宗教文化起源

3.1 瑜伽是人对未知事物的表现形式

古代先民对宇宙、大自然、万物“有灵”的神秘、神圣和恐惧,总需要一种表现形式。同时,还有一种象征性思维,就是认为自然中的非人格的力量和死去的祖先,人是可以沟通的。他们认定,一个象征符号、一种体态或姿式就是代表了某种其它事物。一个个体概念可以分享同一个“实在的”共相,同时使人们感觉到象征性的仪式能够令他参与到这种活动形式指向对象(诸如“神”或“魔力”)之中。这种感情,无论是什么崇拜形态,都通过崇拜者与被崇拜对象之间的一定的相互作用形式,深刻形象体现崇拜者的“依附感”、“安全感”和“强烈的期待感”,体现了“神圣的恐惧和赞美”特殊统一。

3.2 宗教对瑜伽价值形态形成的影响

《吠陀》本集是婆罗门僧侣关于对自然诸神的赞颂和祭祀,以及巫术、咒语的经典文集。根据该书记载,早在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之前,那里的原住民社会中已游离出一种特殊群体,一些被称为仙人、祖师、通灵者、巫师、誓戒者,一些则称为至圣、先知、苦行者。他们带着不同信仰倾向,脱离物质文化生产,或者隐居于深山幽洞、茂密丛林潜心悟道和修持授徒;或者浪迹乡间,从业于祭祀、咒诫和以术行医。他们身份不一,信仰也许并不相同,有无神论者、有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但是,他们都实施苦行、冥想、非暴力和瑜伽行法。因此,在宗教教义的影响下,瑜伽最初形态具有如下特征:1、更多地体现为苦行,但尚未成体系;2、它和神话、传说以及巫术实践搀杂在一起;3、人们重视瑜伽是以为通过修习可以获得神通力。

以上表明,早在距今5000年以前,即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之前的古印度早期文明时期,瑜伽已经成为一种独具特质的文化事项。这种文化的初始内涵并不是体育,而是古印度人探索和追求认识自然、人与自然界共存关系,祈求“天人”和谐与“通神”对话的途径和方法。它从产生伊始,就带着浓郁的宗教色彩。

参考文献

[1]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1960:105.

[2]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鹧鸪氏奥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

[4]酉代锡,陈晓红.失落的文明:古印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3-124.

[6]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5,155.

[7]埃克里.夏普.比较宗教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56.

[8]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8):93-96.

上一篇:关于申报2011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通知下一篇:公安局派出所所长贯彻落实廉洁过节情况自查自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