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起源与发展

2024-05-03

茶起源与发展(共8篇)

篇1:茶起源与发展

六堡茶文化

第一课时 六堡茶的起源与历史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我镇是六堡茶的原产地

2、了解六堡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有关六堡茶文化的起源,传说。

3、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镇是六堡茶的原产地。

2、了解六堡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有关六堡茶文化的起源,传说。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PPT、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PPT展示茶圣陆羽像:唐朝陆羽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记述栽茶、制茶、评茶、茶叶性质的著作,因此我国有“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之称。

PPT展示中国名茶之乡的照片,导入六堡茶。

二、新授课

(一)、六堡茶的原产地

1.介绍我镇是六堡茶的原产地

六堡茶在清代嘉庆年间,以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

国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

清朝初期,在广州、潮州一带,六堡茶渐渐兴盛起来。至清代嘉庆年间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在两广涌现了一批六堡茶老字号。

2.介绍我镇六堡茶的产区

历史上,六堡茶产区有恭州村茶、黑石村茶、罗笛村茶、蚕村茶等,以恭州村茶及黑石村茶品质最佳。

(二)、六堡茶历史 1.介绍六堡茶的传说

说据传在很久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想要了解人间的民俗风情,便令仙母娘娘带着一班仙女下凡。她们落到黑石村,喝了黑石山下的泉水,觉得清甜兹润,异常鲜美,而且连远途的劳累也一扫而空了。可是看到黑石村人却过着非常困苦的生活,这里多山少田,人们种出的稻米,自己吃都不够,还要拿出一部分出山去换盐巴,真是太苦了。怎么办呢?仙母娘娘想了一下,这里田少山多,稻谷不够,就种茶叶吧!于是就在黑石山上种了一棵茶树。告诉人们说,只要把这棵茶树的叶牙晒成茶谷,拿去卖给山外的人,就等于把这里甜美的泉水分给了他们享受,就可以换取足够的粮食和盐巴了。仙母娘娘走后,这棵茶树很快就开花结果了,人们将种子散播开来,变成了漫山遍野的茶树林,遍布六堡镇、遍布梧州、进而在适宜的气候、土壤环境下慢慢发展,分布到整个广西的土地上。

神话传说当然只是无从考证的传说而已,但它一直这样

流传下来,至少可以说明几个问题,第一,六堡茶源于黑石。第二,历史被传颂为神话,证明这段历史的发生年代,一定是当地民族末被开化,还不懂使用文字的时代发生之前;第三,证明六堡历代茶民,对茶树、茶山的感恩情怀,是真挚的,崇敬的,是历久而弥新的。第四,六堡茶已成为广西的特有茶叶品种。

2.介绍六堡茶的历史

据《苍梧县志》记载虾斗茶“色香味俱佳,唯稍薄耳”。六堡茶当年广为流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见西方在中国沿海地区非法贸易活动猖獗,便封闭了福建、浙江、江苏三处海关,只留广州一个口岸通商,于是“十三行”便独占中国对外贸易。六堡茶也随之名声大噪。六堡茶的发展历经了“平三藩”、“十三行大火灾”、“太平天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诸多历史风云,几经磨难,大小茶号遍布粤桂、港澳、南洋,并将茶叶贸易做到了英国等欧洲国家。

一直以来,在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以茶叶为最大宗。大量的茶叶通过“十三行”加工、包装,然后再运往世界各国。而六堡茶则主要以销往南洋诸国为主,得益于当时兴旺的水路运输,商人们凭借着西江这条黄金水道将华南、西南的丰富物产以最低的成本运达广州,再从广州转口外销。茶叶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每一个产茶季节,六堡产出的大量优质茶叶,从六堡的合口街码头装上尖头船,经梨埠换大木船,进入贺江,经封川江口,进入西江之后再经都城装卸到大船中,运送到广州,再转口南洋和世界各地,这就是当年六堡茶著

名的“茶船古道”。这条熙熙攘攘、舟楫往来的“茶船古道”,见证了六堡茶的兴衰沉浮。

六堡茶在200多年前从湖南江华道县,通过广西贺州八步传入境内,品种属槠叶种。湖南茶树有槠叶种,在安化等地产的黑茶。其加工方法与六堡茶大同小异,故较为可信。《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夜不变,产长行虾捅者名虾耳茶,色、香、味俱佳”。《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民国十五、十六年间(1926年—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

《广西通志稿》戴:“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乡(今六堡镇)为最。六堡茶(又名垌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自抗战后,交通阻塞,销售范围日形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多弃茶而经营其他,于是茶叶衰落矣。六堡乡(今六堡镇)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抗日时外销日减,估计每年平均产茶1500担左右。现有面积7500亩。”据彭庆中《中国六堡茶》载:旧时粤南在广西六堡乡(今六堡镇)合口街设庄收茶叶。广西六堡茶在历史上的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吨左右,抗日时期大幅度下降,仅为197.5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所恢复,1953年产六堡茶450吨,比抗日时期增加1.28倍。横县也由抗

日时期年产221吨恢复到400吨。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布置

1.六堡茶的主产茶区有哪几个? 2.六堡茶历史上层销往哪些地区?

篇2:茶起源与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品茶饮茶,一直到唐朝时期才开始。据《封氏闻见记》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随着陆羽对茶的研究和《茶经》流传,进一步带动了茶文化的发展。而此时唐朝茶饮文化也进入了相当高的艺术境界。饼茶代替了以前原始的腌制法,制作方法也相当的严格,一般说来要经过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穿茶等步骤。而且其中还必须讲究天时地利等诸多条件。制作之精让人叹为观止……

唐朝时期,饮茶方式是一种所谓的“煮茶”也就是常说的“唐煮宋点”。

大致方法是将茶饼置于火上烤。当到“虾蟆背”(《茶经》中语)的时候再取下捣成末,候水二沸的时候(即水将全开,气泡成鱼眼珠般大时),再将茶末倒入水中,并进行搅拌,同时舀出一勺茶水候汤。此时也可在汤中加入少许盐、姜末、橘子皮等调味料。大约半分钟后,加入刚才舀出的茶,以止茶汤的沸腾。这样茶才算煮好。至于好不好喝。本人没有试过,所以也不便在此妄下结论。到了宋代,对茶的品质、品饮技术更是精益求精。

宋帝皆嗜茶,尤其是宋徽宗,亲著《大观茶论》更不惜重金寻找新的贡茶品种。因此饼茶、团茶不断发展更新。制茶饮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赵汝砺《北苑茶录》记载的制茶法,较唐朝制法更精细,品质也更为提高。基本为采芽、拣芽、蒸芽、榨茶、研茶、造茶、过黄七步骤。同时,宋朝也开始了我们现在的散青茶制法,为后来散茶的大范围推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宋的品饮方法和唐的方法差不多,只是一些步骤有变化而已。最大的变化是不把茶末直接放入水中,而是先搅成膏,后用二沸水缓缓冲入膏中,并以茶洗不断搅拌、击末,整个过程称为“斗茶”而制膏等步骤称之为“分茶”注水调膏称之为“点茶”。

到元朝时期,团、饼茶渐渐淘汰,散茶则大为发展,使得茶的制法和古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元朝末年又由“蒸青茶”改为现在的“炒青茶”。

明朝时,团、饼茶已经不再流行,完全退出了市场(茶马政策中便于运输的砖茶除外),炒青散茶则大为流行,明人许次纾《茶疏》所记载的就是炒青茶制法。为了追求茶的真味,人们也不在使用以前的煮和点了。甚至茶汤中也没有了调味的盐、姜末等。一直到现在。

篇3:档案的起源与发展

首先, 档案的起源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它涉及档案的性质、种类、发展规律, 同时还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图书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因此, 探讨档案的起源对档案史学理论的研究无疑会起到良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要探讨档案的起源, 我们应该先弄清楚档案的定义。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个人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载体形式的原始记录。这个定义明确地指明了: (1) 档案来源三个方面, 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个人; (2) 档案产生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及人们的日常生产活动中, 反过来这些社会活动又是档案记录的范畴; (3) 档案内容储存在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载体之中, 并通过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载体记录方式表现出来; (4) 档案是一种记录工具, 具有原始的直接的根本属性。

记忆功能是档案一切作用的基点, 档案起源时最基本的作用是满足人们记忆的需要。有些人认为, 在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 人类在漫长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 产生、发展了思维和语言。但语言不能传诸远方和流传后世, 人们为了适应日益频繁的联系和交往, 为了表达一定的概念和弥补记忆力的不足, 客观上要求把记忆、备忘“扩展到人们的大脑之外”, 于是, 逐渐产生了“结绳”, “刻契”等辅助记忆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古代秘鲁人把不同长短和颜色各异的细绳, 用不同的距离和不同形式的结拴在一根主绳上, 绳子的颜色代表不同事物的种类, 结子的位置、距离代表不同的数量, 用以帮助记忆。秘鲁人的这种“结绳”记事方式与我国祖先几无不同。另一种记事方法“刻契”, 即是在树木、竹片、器皿等器物上刻画各种式样的符号、标志以记其事。随着人手的发展和完善以及人的观念形态的进化, 人们产生了将从劳动实践中得来的认识、情感、情绪和思想表达出来的强烈要求, 于是出现了较之“结绳”、“刻契”等更直观的记事方式, 比如壁画、雕刻等, 在我国江苏发现的将军崖摩崖石刻画, 上面刻有人体、兽面、农作物及多种符号, 这些符号反映、记录和表达了人们的生活、情感乃至信仰直接反映了4000多年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面貌。这些原始壁画、雕刻后来一方面演变为绘画, 一方面演变为文字。这些载体方式, 就其性质来说, 虽然不是我们所说的现代意义上的档案, 然而可以认为它们为档案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起到了保存记录、辅助记忆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它包含档案的某种成分, 可以看做是原始形态档案的萌芽。正是由于远古时期原始档案雏形的产生, 才为人类开创了档案的起源。而另有人则认为:原始记录方法如结绳、刻契、贝珠带等都不能称之为档案, 是因为这种记录方式所记录的内容只有当事人知道, 当事人死后或不在时, 别人就无法了解它的内容提要, 这种记事方法离开了当事人就失去了留待参考和有利用价值的这一档案最本质的特征。因此这种不能离开当事人的原始的记录, 在当事人还在时, 它有参考利用的作用, 在这个条件下它包含有档案的成分, 如果一旦离开了这个环境就失去了档案的成分, 这种记录方式我们不能称之为档案。完整的档案是可以离开当事人这个特殊环境的。用文字记录的载体离开了当事人这个环境, 我们照样可以参考利用。因此两种记录方式应该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应混为一谈。

笔者与前者观点略有相似之处, 认为原始的记录方法, 如:结绳刻契、贝珠带等是档案的初级阶段, 正因为结绳刻契、贝珠带等记录方法离开了当事人别人就无法了解它的内容提要, 故人们才想到利用其他记录方法来代替它们, 以便使自己的思想能够源远流长。

档案的发展应该用档案载体的发展来体现。档案的载体是档案信息借以记录与存在的物体。档案载体的演变正是档案的发展史。档案的载体又分为以下几种: (1) 档案的多载体; (2) 档案的纸张载体; (3) 档案的磁盘和胶片载体; (4) 档案的电子载体; (5) 档案的生物载体; (6) 泥板档案; (7) 纸草档案; (8) 蜡板档案; (9) 羊皮纸档案; (10) 图纸档案; (11) 缩微档案。

1.档案的多载体。从人类开始将某种文字符号记录在某一物体上, 以记忆与保存行为发生的那个时候开始, 档案就已经产生了。夏商时代, 人们将档案信息记录在甲骨、金石上面。商代后期, 由于青铜冶炼技术的提高, 出现了在青铜器上刻字的方法, 即后来所称的“金文档案” (“铭文档案”) 。秦朝, 人们使用竹简、石刻记事。两汉时期, 简牍和缣帛是普遍而又重要的书写材料, 与甲骨、青铜器、坚石等相比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2.档案的纸张载体。汉魏时期, 纸张的发明, 使档案进入了一个飞跃的发展时期, 纸张具有记录简捷, 传递方便, 价格低廉等优点, 因此, 很快取代了竹简、丝帛, 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纸张档案的出现给档案信息传播与保存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3.档案的磁盘和胶片载体。从人类发明电影胶片和音乐唱片开始, 磁盘和胶片载体的档案就产生了, 磁盘和胶片记录档案信息可以把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记录在上面, 这比纸张所记录的单一图文信息进步多了。磁盘和胶片所反映的人类社会活动, 更加生动逼真, 可以比纸张更方便地复制、缩微、交流、传递, 实现多版异地归档保存, 增加了档案的安全性, 它主要有照片、录音带、录影带。

4.档案的电子载体。人们通过敲击键盘或光电扫描、录音、视频涂写将纸质档案转换成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记录形式是由计算机中“0”或“1”的数字转换 (又称“比特”) 完成的。因此, 人们常常把电子档案与计算机等同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记录在计算机并在计算机网络中运行电子档案, 其载体是目前为止人类所发明的最现代化的档案载体。

5.档案的生物载体。将档案信息以脑细胞作为载体记录在人类大脑中的, 可以称为生物载体档案。生物档案是唯一可以沟通人类整个文明史的档案。不管是在远古时代人类所发明的最为原始的符号, 还是在遥远的未来人类所发明的乙太档案, 都是产生于人类大脑, 然后才转换成其他载体档案的。生物载体档案既是最为原始的, 又是最为现代的, 是一直伴随人类脑细胞这一记录档案信息的载体。

像泥板档案、纸草档案、蜡板档案、羊皮纸档案均为欧洲国家古代档案。

人们用黏土制成一定尺寸和厚度的泥板, 然后用木棒、骨棒把文字刻在上面, 在太阳下烤干, 这样就形成了泥板档案。

在古埃及沼泽地带有一种特殊的植物叫纸草, 将这种材料制成书写材料, 然后将两张甚至多张连接起来, 形成纸草卷, 用芦管笔蘸墨水在上面写字, 写好文件的纸草卷放在圆筒盒内, 标上标签以备查用, 这就形成了纸草档案。

古罗马人在木板上涂一层蜡, 用尖笔在上面写字。尖笔是用石头、骨头、象牙或金属制成, 需长期保存的文件, 便写在蜡板上。这就是蜡板档案。

羊皮纸是兽皮制作技术逐步改进的结果, 纸草档案只能一面写字, 羊皮纸可以两面写字, 是书本形的, 而不是像纸草一样呈卷形, 更易于存放。羊皮纸在公元1世纪时已成为罗马人的通用书写材料, 这时用羽管笔, 书写材料也由没食子酸铁墨水代替了炭墨水。

缩微档案即通过缩微摄影技术拍摄在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缩微卡片上的档案。

综上所述, 档案载体由简到繁, 由低级到高级不同阶段的变革, 都标志着人类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进步, 它的发展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穆岚岚.档案的载体与形态[J].黑龙江档案, 2005 (6) .

[2]沈成玉.档案的起源和载体演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8 (19) .

[3]杨光建.档案的起源与发展[J].档案时空, 1994 (4) .

[4]刘越男.由档案起源诸说想到的[J].兰台世界, 1997 (3) .

篇4:文茶雅集——茶之起源

唐代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说明茶之饮用,发源于史前的神农时代。神农氏是中国五千年前发明农业与医药的传说人物,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茶是我国原始先民在寻求各种可食之物、治病之药的采集过程中被发现的,先为药用,以后才发展为食用和饮用。

茶从治病的药物而逐步发展成为日常的饮料,其间经历了很长的时期。茶的功能的演变从最初的祭品、菜食到作为药用。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茶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至唐、宋时代,茶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饮茶的历史也很古老。饮茶起源于西南地区。在秦以前,主要是四川一带产茶和饮茶。明代顾炎武的《日知录》写道:“秦人取蜀,始知若饮事。”可见,饮茶风习是从四川传出来的。因为隔着千山万水,“蜀道”险阻,种茶、饮茶局限于四川一带。

直到秦统—了中国,促进了四川和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种茶和饮茶才由四川逐渐向外传播。先流传至长江流域,公元5世纪,北方饮茶相效成风。六七世纪再传播到西北。随着饮茶习惯的广为传播,茶叶消费量迅速增加,从此,茶叶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普遍喜爱的一种饮料。

唐代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将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松赞干布,同时带去的嫁妆之一就是茶叶,从此西藏逐渐也开始普及饮茶。以茶做嫁妆是因茶多子,其性不移,而作为美满婚姻的象征。

如今,茶已成为中国的国饮,在全世界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亿人钟情于饮茶,人均年饮茶0.6千克,日均消费茶40多亿杯,茶已成为最大众化、最有益身心健康的营养保健饮料。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说明茶的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自汉代以来,很多古籍和医术都记载了不少关于茶叶的药用价值,和饮茶健身的论述。《神农本草》中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明代钱椿年编、顾元庆删校的《茶谱》,将饮茶的功效归纳为:“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故不可一日无茶”。提出了茶是生活必需品的观点。

经研究茶叶中已发现的化学成分有600多种。从茶树上采下来的新鲜芽叶,一般含有75%~78%的水分和22%~25%的干物质。组成干物质的成分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饮茶对人体健康有着众多的益处:

1. 有助于延缓衰老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据有关部门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大大高于其他同类物质。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3.有助于预防和抗癌

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功效。据有关资料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均有裨益。

4.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中国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茶叶制剂治疗急性和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感,治愈率达90%左右。

5.有助于美容护肤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6.有助于醒脑提神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7.有助于利尿解乏

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8.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唐代《本草拾遗》中对茶的功效有“久食令人瘦”的记载。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因为茶叶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用当今时尚语言说,就是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的能力。所谓“久食令人瘦”的道理就在这里。

9.有助于护齿明目

茶叶中含氟量较高,每100克干茶中含氟量为10~15毫克,且80%为水溶性成份。若每人每天饮茶叶10克,则可吸收水溶性氟1~1.5毫克,而且茶叶是碱性饮料,可抑制人体钙质的减少,这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是有益的。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小学生中进行“饮后茶疗漱口”试验,龋齿率可降低80%。另据有关医疗单位调查,在白内障患者中有饮茶习惯的占28.6%;无饮茶习惯的则占71.4%。这是因为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成份,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篇5:唐诗的起源与发展

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其中田园山水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下面分别作扼要介绍。

唐代自开元至大历间,为唐诗的全盛时期,唐诗分期者称为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直至“安史之乱”爆发以前,是唐代社会高度繁盛而且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虽然盛唐的时间在四个时期中是最短的,但是成就是最大的。这一时期,唐朝的经济十分繁荣,与此同时,诗歌也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这时的诗人主要分为山水田园派与边塞诗派两派。山水田园派以王维与孟浩然为首;边塞诗派则以王昌龄为佳。 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进了一大步。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他们写出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对优雅自由的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的鄙弃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在他们的诗中把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保卫祖国的豪迈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出名的是王昌龄的《出塞》与《从军行》,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沉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在边塞诗人的笔下,写出了边塞风景的雄奇瑰丽,写出了军人的豪雄奔放。荒漠与艰苦,在他们的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

说的盛唐,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是不得不提,他就是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代表这唐诗走到了顶峰。另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是自李白后的华夏第一诗人,他的诗没有李白的豪放,而是一种沉重的感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记入了安史之乱时期的百姓民生,著名的如三吏、三别。

总之,唐诗在盛唐中发展到了顶峰,这时期的诗也是唐诗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

中晚唐歌

唐代中后期,王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张籍、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杜荀鹤等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繁荣原因

在隋末的农民蜂起的大起义中,原隋朝大官李渊和他的儿子们(世民与兄建成),其中李世民功劳卓著。公元6,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统一的帝国(疆域约1100多万平方千米)。并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文明的国家!在唐鼎盛时期不仅物质富庶繁华,而且文化也极其繁荣,而诗歌更是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整个唐朝时期,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这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还超出两到三倍!

在两千多有名望的诗人中,特别突出的属世界级的大诗人就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以外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五六十名,这一数字也大大超出战国至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

连鲁迅也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唐朝后就没好诗了;实在是后来人写古诗,要先读唐诗是很必要的。唐诗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无疑是中华以及世界文坛上浓墨重彩的笔触!更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最具文采的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峰。

说到唐诗的兴盛的原因,(当然学术界不断的在探讨中)较普遍的看法是:

一:唐代社会在发展中解决了很多的束缚,在一些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取得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由‘门阀仕族拢断政治’局面已基本结束,使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思想大大解放,从而为文化生活之一的形式‘诗歌创作’开拓了视野、诗歌艺术得到了‘活水源泉’。

二:由于经济的普遍提高,给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来源。

三:前代文学积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因此也为唐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代诗人们是在前人的文化遗产上,发扬光大才有可能兼收并蓄,取人之长,推陈出新,把中华诗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四;唐代采取了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就有诗(诗歌概括性强)、赋(文彩韵章),而皇帝也热爱诗歌,(这很重要!)必然造成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因而,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

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特别是在宗教和文化上,对儒家、释家、道家,都提倡;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布,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文艺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素。同时,唐朝国力强大,统治者对自身充满信心,因而基本上没有‘文字狱’,所以文人胆子都比较大;(例如;李白遭谗,也就是‘赐金放还而已)所之,文人及诗歌体裁宽广,而反映的社会问题迅速而尖锐。(并非是一片颂扬)

六:唐朝同邻国与边境各族实行的是:经济、文化交流政策;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接受西域,及外来影响,(印度、中亚国家)这些新鲜事物,同时也给诗人们以宽敞良好的艺术熏陶。

唐诗的发展传统分为初唐(618---712)、盛唐(713---770)中唐(771---835)晚唐 (836---907)

篇6:茶的起源与发展

(1)茶饮的广泛盛行

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 宫廷茶饮

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湖州过去贡茶数额不多,“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

子兰《夜饮》:“大内隔重墙,多闻乐未央,灯明宫树色,茶煮禁泉香”;

鲍君徽《东亭茶宴》:“闲朝向晚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花芯夫人《宫词》:“近被宫中知了事,每来随驾使煎茶”; 僧侣茶饮

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

陆羽的师友,如智积,怀海和尚,灵一和尚,及皎然、齐己等

专题介绍.关于茶圣陆羽与《茶经》

12岁时陆羽终于逃出了龙盖寺,开始了流浪生活。小陆羽加入了一个戏班,四处演出,渐渐成为了竟陵四乡一个参军戏的名角。并且慢慢自己编脚本和唱词,有著名的《谑谈》。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陆羽亦不例外。唐天宝五年(746),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墅(邹夫子)为师,学经业儒,遂了多年的心愿。

陆羽师从邹夫子五年返回竟陵城后不久,与被贬至竟陵的前礼部员外郎、颇享诗名的崔国辅成为了忘年之交,得到了不少熏陶与指导。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三年之后,崔国辅离开竟陵,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

 陆羽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江南度过的。他先后游历了襄、荆、峡州等茶区,并深入茶园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到过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于公元760 年在盛产名茶的湖州苕溪结庐隐居,并以苕溪为中心,每年茶季就亲自带着采制工具前往湖州、苏州、常州和杭州等地的深山中采制春茶,向茶农学习经验,考察茶叶生产,他将游历考察中的见闻随时记录下来,在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茶叶知识和技能,为写《茶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他初来江南就结识了时任无锡尉的皇甫冉,皇甫冉也是一位多才多艺、怜才重友之士。这是陆羽初来江南结交的第一位挚友。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陆羽在这里逗留期间经常到异地茶山进行考察,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等诗篇就记述了陆羽的采茶活动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

 唐肃宗至德二年(A.D.757 年)来到吴兴,与乌程县柠山妙喜寺皎然相识结谊。皎然,俗姓谢,湖州人,为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之十世孙,他即是诗僧,又是茶僧。陆羽的正直人品、渊博知识受到了皎然的赏识与钦佩,与他结成了“缁素忘年之交”。皎然是陆羽人生旅途中的又一位知己,是陆羽越过坎坷、走向事业全盛的坚定的支持者。他们生相知、死相随。由于湖州较北方安宁,又是名茶产地,这一时期陆羽到各大茶区游历考察,学习茶农种茶的经验和方法。

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陆羽前往江苏茅山观察茶事。应该说这段时期是陆羽的一个成长期,在这之前他虽然在积公禅师那里学会了烹茶,品茶,但对于真正的茶道和茶的基础工艺还不甚了解,皎然的出现无疑弥补了他的缺点,通过与皎然的交往,陆羽对茶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后世有人称皎然是指导陆羽写作《茶经》的人也是有根据的。

 陆羽的诚信人品,对佛学、诗词韵律的高深造诣,特别是他的渊博的茶学知识及高超的烹茶技艺,在湖州各阶层人士中赢得了声望,同时也博得了时任湖州刺史颜真卿的赏识与信赖。

陆羽参与了由颜真卿主编的大型类书《韵海镜源》,还参加了颜真卿组织的数十位文人参与的诗词联唱,并集成《吴兴集》,成为唐代文坛上的一大盛事。而陆羽在湖州最令人敬慕的杰作是“三癸亭”,这是由他亲自设计,由颜真卿出资,皎然鼎力相助的三人通力合作的作品,至今仍是湖州的胜景之一。由此可知,他们三人之间的友谊之深。

 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回到湖州,在皎然的苕溪草堂开始了《茶经》的著述工作。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 陆羽在他从事的茶业、茶文化业中结识了很多品德好、学识广的朋友,这对于他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凡是他未去的茶区均由他的友人为他寄送茶叶样品,传递情报。为了总结茶叶生产和茶叶科学技术、经验,以适应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要,陆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与实践,于公元765 年写出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于公元775 年又对其作了修改和补充,公元780 年刻印问世。《茶经》首次使茶叶科学系统化、理论化,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巨著。

 纵观陆羽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勤于读书,注重实践,学识广博,多才多艺,抱定目标,矢志不移。他善于与品德好、学识广的人交友。他与茶学、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此贡献了他毕生的精力。

陆羽及其《茶经》对当代青年学子的人生启示 

1、目标定位 

2、抓住机遇 

3、锲而不舍 

4、注重实践 

5、善于交友

《茶经》是一部历史和实际考察相结合的关于茶的专著,也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全书分为十篇,分为上中下三卷,七千余字。从茶的起源、用具、采制、煎煮和历中典故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茶事的起源及发展。

 一之源:对茶的起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的名称、种茶的土地、种茶方法、茶的性味作了说明。

 二之具:记采茶、制茶工具;共16种,如灶、釜、甑等等。

 三之造;记采茶的月份、天气以及采后的茶制作,并对茶的形状和鉴定制茶好坏作了描述;

 四之器; 记煮茶和饮茶工具,共25件;  五之煮;记饼茶的烹茶(烤、煮、酌)方法;

 六之饮;记饮茶之法;

 七之事;历史上出现的茶人、茶事活动或故事传说。

如晋〈中兴书〉所记、〈异苑〉等  八之出;详记当时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位次。

 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 十之图:陆羽主张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

茶经的科学价值

第一、总结了茶的功用价值,为茶文化的推广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 第二、《茶经》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对于提升茶叶品质、正确价值茶叶品质具有推动作用。

 第三、《茶经》中对饮茶煮茶方式的总结,形成了特定的品饮方法,对于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 第四、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以前的茶叶生产及饮用状况,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茶经的科学价值

第一,它总结了茶的功用价值, 为茶文化的推广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一之源” 中茶定性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总结了前人关于茶的功效的说法:  1.作为药物,可解毒、治病、醒酒。“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 2.可作为饮料,令人兴奋等 “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 3.可倡导节俭之风,可以茶代酒。

所谓“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痛、目涩,四肢烦,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受茶经思想的影响唐末刘贞亮和日本的明惠上人先后提出了“茶十 德”和“饮茶十德”。

刘贞亮茶十德

 以茶散郁气  以茶驱腥气  以茶养生气  以茶除疠气  以茶利礼仁  以茶表敬意  以茶尝滋味  以茶养身体  以茶可雅心  以茶可行道

第二、茶经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对于提升茶叶品质、正确评价茶叶品质具有推动作用。

 评定茶叶品质的几个因素:

1.鲜叶原料是否精美; 2.加工工艺是否精良; 3.煮茶用水是否精纯; 4.煮茶技艺是否精湛。

《茶经》还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五因素

 土质:“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 茶树生长情况;“野者上,园者次。”

 茶芽生长情况;“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 光照情况,“阳崖阴林”;“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  采摘时期和方法:“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间…..”

“其曰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睛采之。”

 第三.《茶经》中对饮茶煮茶方式的总结,形成了特定的品饮方法,对于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煮茶方法上

2.用水选择上; “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3.火候掌握上;“其沸,如鱼目为一沸…” 4.饮茶方式上;

 第四、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以前的茶叶生产及饮用状况,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茶经》开创了我国茶书的先河。自此,我国出现的论茶之书多达一百多种。如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是《茶经》的续作。

“ 自从陆羽生人间, 人间相学事新茶”

“茶经”对唐代茶文化形成的贡献

 1.《茶经》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创造了从烤茶、选水、煮茗、列具、品饮这一套泡茶技艺。

2.《茶经》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3,陆羽首次把我国儒、道、佛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

第一章 茶的起源与发展

五、宋代鼎盛时期的茶文化

 1.茶区不断扩展,产量得到提高 因为气候的原因,南方茶叶生产优势突出,着重反应在福建茶业的崛起。

 2.制茶技术得到改进(出现了散茶的生产,但同时团茶的制作也达到了顶峰。)

 3.皇室贵族的大力提倡(斗茶之风盛行等) 4.饮茶风俗深入平常百姓家(“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宋.吴自牧《梦梁录》)

茶 类 介 绍

饼茶时期 1 饼茶开始

《茶经》引三国时魏人张揖《广雅》:“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茶叶加工最早的记载)《茶经》记载:唐有粗茶、散茶、末茶和饼茶四类。

粗茶——将采来的茶叶、芽、梗一起切碎待用。

散茶——仅用采下来的芽叶。末茶——将茶叶烘烤碾成茶末。

饼茶——将茶叶蒸、压成饼后烤干,再捣碎成末。

饮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茶放入瓶缶之中,以沸水注入而饮;也有的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一起煮饮。

茶 类 介 绍 宋代团茶

茶 类 介 绍

散茶

王祯《农书》记载,散茶源于元朝。不过,元代散茶尚未普及,还处于饼茶与散茶混用状态,即便饮散茶,也大多碾成茶末,依然是唐宋遗风。

篇7:马术的起源与发展

马术的起源与发展

刘璐

云南师大附中高一(7)班 指导老师:刘海云

目录

 赛马运动的起源和发展.........................................3  马术运动.................................................................4  马术运动国际比赛.................................................5 1·超越障碍赛 …………………………………………................5 2·盛装舞步赛................................................................................5 3·三日赛 ………………………………………………………....6 4·驾车通过障碍赛..……………………………………………..6 5·马车马拉松赛

.……………………………………………….7 6·场地障碍赛................................................................................7  马术---舞动的韵律....................................................9

 赛马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赛马是人类驾驭马匹进行的一种竞技活动,属于马术运动的一个主要项目,也是其基础项目。它是世界性的传统体育活动。在人类赛马史上,各个时代的赛马活动既前后沿袭,又不断推陈出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赛马活动发展不尽平衡,而且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但彼此之间不乏联系、交流和借鉴,使千姿百态的赛马活动求同存异。

根据考证,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所举行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四驾马车竞技,一此前双驾马车竞赛早已流行。四驾马车竞赛出现后的40多年,赛马才改由骑手驾驭进行。现在我们看到的赛马起源于英国,其竞赛方法比古代赛马先进、科学的多。13世纪左右。欧洲大陆兴起了赛马热,之后,赛马又传到了讲英语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世界上开展赛马运动较好的国家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和澳门。以美国的赛马为例,每年要举行十万三千多场赛马,观众达到八千万人次,马票售出金额达一百二十亿美元。其中尤以肯塔基大赛最为重要,全美最优秀的赛马集中在一起进行角逐。

我国的现代赛马活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到了20世纪30年代,除了香港的赛马业迅速发展外,上海有2个跑马厅,天津有3个跑马场,全国的赛马场逐步发展到20多个。上海跑马厅在解放前曾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赛马场。

 马术运动

体育运动之一。是一种人骑乘马匹或驾驭马车的竞赛项目。世界各国的马术比赛有多种民族形式。盛装舞步赛、超越障碍赛、三日赛和四轮马车赛为国际马联所承认。其他国际比赛还有速度赛马、障碍赛马、狩猎赛、轻驾车赛、马匹评比赛等。世界上不同风格和流派中,古典派遵循自然原则,重视考虑马匹的心理,讲究人、马调和。德国派和法国派均属于古典派风格,但德国派重视基础训练,而法国派却主张轻快优雅。英国派依赖马匹的良好素质,意大利派讲究跳跃,越野障碍较好。

中国调教马匹和驭驾马车早在周朝出现。当时的六艺之一就有“驭”(驾马车技术)。马戏和马术则兴起于唐朝,当时主要盛行马球。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的马位与现代的马戏相似甚极。清朝末年西方马术传入中国,并在解放后得到迅速发展。此外,我国各具民族特色的马上游戏也很多,如刁羊、姑娘追、飞马拾银等。

 马术运动国际比赛

1·超越障碍赛(ahow jumping)超越障碍赛分马场超越障碍赛和越野超越障碍赛两种。比赛内容都是在一定时间限内骑手乘马按照规定的路线超越多种天然或人工障碍。超越障碍如出现拒跳、跌倒、撞倒障碍等失误行为或超过时限,均被罚。罚分少者获胜。

2·盛装舞步赛(dressage)

马术运动国际比赛项目之一。也称“马场马术赛” 或“高级调教赛”。始于1929年。要求骑手骑着马表演 各种连贯的规格化动作,并熟练地过渡到高级步法。主要比试马匹的驯服、调教程度和马匹对骑手的经、脚、骑坐扶助的反应能力,以及人马一体行动的协调性。按马匹的不同调教程度,比赛可分为:圣·乔治奖赛、1 号中级赛、2号中级赛、大奖赛、特别大奖赛。

按规定,比赛的步法有:变换跑步、变换方向、后退慢步、斜横步、原地快步、旋转和高级花式骑乘等。全部规定动作 完成时间不得超过12分钟。根据动作的完成质量评分,出现动作遗漏、错误或超过时限均要被减分。3·三日赛(three-day event)

也称“综合全能马术 比赛”。分三天进行,骑手必须骑同一匹马。第一天是 盛装舞步赛;第二天是越野耐力赛;第三天是马场超越 障碍赛。

盛装舞步赛与单项盛装舞步赛规则相同;越野耐力赛由4个区间组成:第1区间和第3区间均为20 公里,要求骑手速度为平均每分钟240米;第2区间为越野超越障碍赛,赛程为3600-4200米,其中每1000 米设置三个篱栅式障碍,要求速度为平均每分钟600 米;第4区间为越野赛,赛程为 8000米,其中每1000 米设置4个不同的障碍物,要求速度为平均每分钟 450米。根据骑手失误罚分和超时限罚分来评定这四 个区间总成绩。马场超越障碍赛主要测验马匹的体能和顺从程度,沿途设置10-12个障碍,要求速度为平均每分钟400米,其中必须有三分之一达到最高限的障碍和一个水沟障碍,成绩根据骑手失误罚分和超时限罚分来评定。

4·驾车通过障碍赛(carriage puissance)

四轮马车赛项目之一。赛场长120米,宽70米,驭手在赛场内驾车让马匹以规定的步法和速度通过各种障碍。内容为:通过水沟,成蛇形绕过推标(用木头或橡胶制成的30厘米高的圆椎体),从两个推标之间通过和绕过成直角放置的椎标(转弯和拐角)等。成绩按照失误罚分和超时限罚分来评定。5·马车马拉松赛(carriage marathon)四轮马车赛项目之一。赛程为24--32公里。跑道一般设在分段的道路或象征性路径上,为检验选手的驾车技术和马匹的迁应能力,跑道上应设置门洞、急转弯和天然障碍物。如赛区不具备自然条件,可以人工障碍代替。

6·场地障碍赛

马术场地障碍比赛是在长90米、宽60米的沙地或草地内进行。场内设置10-12道不同形状的障碍,其中有一道为双重障碍、一道三重障碍。因碍的高度在1.2米-1.4米之间。障碍前摆放1-12号码牌。骑手按照号码顺序依次跳完全部障碍。

骑手进入场地后,裁判长示铃比赛开始,骑手须在60秒钟内通过起点(D)标志杆,方可进行比赛。12道障碍全部跳完后,必须通过终点(A)标志杆,比赛成绩方可有效。骑手要运用娴熟的技能,既不碰落障碍,又要行走最佳路线,目的是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比赛,赢得最后名次。 马术---舞动的韵律

欣赏马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评角度。但真正能体会到马术魅力的人,必须是从事这项运动的人。这样才能在马背上获得那种如痴如醉的感觉。

人和马交流,马按照我们的指令展现优美的动作。马,蓄含的力量,骏美的身形;人,盛装的帅气,优雅的姿态,淋漓地结合在一起。于是,人和这个千斤之躯的动物共同演绎着和谐的交响曲,给观看者莫大的享受。这就是马术。

如果你爱马,那么建议你去学习马术,你会知道马的性格。它象孩子,接受你对它的指导;时而,它也会顽皮,但你不会惩罚它,因为你了解它,这是它的天性。当你在马背上时,你的心更容易安静,善良单纯的马永远是那么敬畏好的骑手,你会被它的忠实所感动。虽没有声音文字的交流,但马会用身心来感受你,你也同样会用全身心去感受它。拍拍马颈,可以明显感受到它是愉快的,这是它接受的最好奖励,任何语言无法替代,这样的交流是不同物种间的对话,是魅力无穷的。这就是马术。

与音乐一样,马术也是有自己的韵律,没有节奏的步伐就没有美感。最喜欢看舞步大奖赛的个人决赛,配上音乐的表演,骑手和马匹完美的意境让观众倾倒。当表演PIAFFE的时候,马匹抬高飞节原地踏步,将动力和克制的平衡演绎到极至。这是力量的美,含蓄的美。让我们看骑手,优美的身材,漂亮的骑士服和标准的骑姿,在似有似无的辅助动作下,随心所欲地操控马匹,那是闲庭信步般的幽雅,国 王般的自信。骑手手中的不再是缰绳,而是至高的权杖。这样一幅人马图恰似流淌的旋律,美不胜收。

学习马术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一辈子还不够的。其实任何一门科学,我们用自己的一生来学习也只是沧海一粟。我们不可能都成为马术大师,但是我们可以学习马术大师的思想,用他们的思想来指引我们骑马,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篇8:论二胡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最早的擦奏弦乐器是唐代的轧筝。这就是说, 在拉弦乐器未出现用弓来擦奏琴弦时, 中国已出现了用竹片当弓的乐器。这种轧筝被认为是中国拉弦乐器的最初形式。所谓拉弦乐器的起源, 实际上是说以弓弦来摩擦一种弦乐器而使它发音的这一方法的起源。轧筝的特异奏法与弓拉弦的方法是有联系的, 这种轧筝和唐代出现的奚琴一样都是用竹片轧弦。奚琴之外形则是更近于“胡琴”罢了。所以, 一千余年前的奚琴被认为是胡琴的前身。

宋人陈旸在他的《乐书》中曾介绍奚琴。这说明奚琴本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所喜爱的拉弦乐器 (当时的少数民族奚部, 南北朝称为库莫奚, 隋唐时代称为奚) 。其演奏方法, 是用竹片夹在两根弦之间擦奏。可见, 当时的拉弦乐器早已在民间流传。

宋代又把奚琴称为秘琴, 并明文记载了它的弦数。宋末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写道:“嵇琴, 本嵇康所制, 故名曰嵇琴。二弦, 以竹轧之, 其声清亮。”另据宋沈括《梦漠笔谈》所载:“熙宁中, 宫宴, 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 方进酒而一弦绝, 衍更不易琴, 只用一弦终其曲。自此始为一弦嵇琴格。”可知当时宫廷伶人演奏奚琴, 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演奏水平。在沈括的《梦漠笔谈》中还有一首记载马尾胡琴的长诗, 诗中写道:“马尾胡琴随汉军, 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 归雁如今不寄书。”这里的马尾胡琴就是指后世的那种“胡琴”, 并说明那时已由竹片改用马尾琴弓来演奏, 乐器的发音方法比前更为先进了。

元朝开始, 马尾胡琴已在全国广为流行, 经历代演奏者的长期实践, 其结构形制不断得以改进。当时的胡琴已经是卷颈龙首、马尾琴弓夹于二弦中擦奏, 并有了固定弦长的千斤, 与今日之二胡形制已大体相同。自元代起, “胡琴”之名己被广泛运用。

明清时代, 是中国弓弦乐器的较快发展期。随着各民族文化交流及各地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的广泛兴起.胡琴已被普遍用于各种戏曲伴奏、民间乐器的合奏, 并在民间不断地演变、派生、发展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弓弦类乐器。如:二胡、京胡、软弓京胡、粤胡、四胡、板胡、椰胡以及少数民族的牛角胡、马头琴、马骨胡、艾捷克等。在众多的民族拉弦乐器中, 二胡即为其中流行甚广的一种, 它广泛使用于河北梆子、评剧、吉剧、豫剧、琼剧、越剧等戏曲的伴奏乐队中。

尽管明清戏曲之盛行, 二胡也成为主要的伴腔乐器, 但其地位还远在被文人雅士称为国乐正宗的古琴、琵琶诸乐器之下。胡琴地位的彻底改变, 是二十世纪开始以后的事情。

二十世纪初, 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先生对二胡的演奏开始从一个把位到三个把位的演奏探索。周少梅可以说对后来的刘天华影响极大, 他是将二胡从传统演奏过渡提升到独奏二胡形式的一位重要人物, 被称为“二胡音乐的开拓者”。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民族音乐家、一代宗师刘天华对二胡进行了前沿性的研究改革, 致使传统二胡在时代的传承中以异军突起之势、拓展了一片光明美好的天地。他大胆借鉴吸取西洋音乐之长处, 编写创作了一套新式的科学的演奏艺术教程 (包括47首练习曲和10首独奏曲) 。将长期处于民间伴奏状态的二胡搬上舞台用以独奏, 并将二胡列入高等艺术院校的专门学科, 为二胡走上近代专业化道路、建立二胡的科学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此开启了中国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性和变革性的复兴契机。刘天华在中国二胡音乐发展史上, 可以说是创立专业二胡学派的奠基人。

二十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弓弦乐器的大发展期, 在以刘天华等人为代表的群体将二胡提高到专业音乐领域的同时, 民间艺人以自己的艺术实践, 在民间器乐演奏的基础上对二胡演奏技术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 他们打破了旧的传统技法的局限, 引进了新的技术, 丰富拓展二胡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走出了自己的民族器乐演奏的路子。民间音乐家华彦钓 (阿炳) 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传世之作《二泉映月》等体现了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之精髓, 也是民族音乐宝库中最为淋漓尽致、高度完美的乐章之一。阿炳不愧为我国民间音乐传统的继承者、革新者和创造者。

自刘天华之后, 尤其是五十年代以来, 二胡艺术得以飞速发展。专门为二胡创作的独奏曲、协奏曲都不乏精采之作, 出现了一批胜炙人口、家喻户晓的优秀作品。如, 《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 、《赛马》、《江河水》、《秦腔主题随想曲》、《战马奔腾》、《蓝花花叙事曲》、《新婚别》、《红梅随想》、《长城随想》、《第一二胡狂想曲》等。专门以胡琴类弓弦乐为对象的作曲家、演奏家更是层出不穷。如蒋风之、陆修棠、黄海怀、张锐、刘文金、张韶、王乙、项祖英、王国潼、陈耀星、许讲德、鲁日融、刘长福等, 他们共同开拓二胡演奏艺术的新天地、为二胡事业的继承和创新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当代二胡演奏艺术的天空, 已出现群星灿烂的景象, 新人辈出, 新作不断, 二胡已发展成一门独具特色的音乐表演艺术。无论在教学、创作乃至演奏技术上的深度和高度均已达到了空前的境地, 并积累了相当丰硕的成果。

上一篇:中班武松打虎教学设计下一篇:富裕与时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