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尊敬普通人作文

2024-04-15

我尊敬普通人作文(共6篇)

篇1:我尊敬普通人作文

我尊敬的普通人作文

如果世界是一本书,那么他们就是那书中优美的文字;如果世界是一张洁白的纸,那么他们就是一支朴素的笔,在纸上写出他们的故事!

她平常朴素,相貌不扬,但她却有着不平凡之处。家中有小女儿需要照顾,而学校同样也有孩子需要她。夹在中间忙碌的她,却在一次突发事件中选择了在学校学习的我们。她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位老师,这样一个即普通而又平凡的人,她就是我的奥数老师。

焦急的声音促使着我的心灵。走快一点,再快一点!快..快快……我内心的`一个声音激发着我!走着走着我又听到了那个焦急的声音:“什么,什么,你慢慢说,别着急。”我猜想:“电话里一定传送着一个不好的消息。”“什么,你是说乐乐她病了?”“啊,是发高烧啊。”“对不起,你给乐乐说对不起,我只有下课再来看她了。”过了一会,又传来一个焦急的叫声。“喂喂……喂…”我立马加快脚步走了过去问老师出了什么事情吗?老师见我这么关心,便告诉了我事情的来龙去脉。“哦,原来是你的女儿生病了啊!”“怎么样,没事吧?”“你得赶快去看看她。”老师还没来得及回答我,,上课铃无情的打响了!老师边走边拉着我走,边说:“没关系,我下课了再去看看她。”“你好好听课就好!”我与老师一起进入教室。

“上课”这有力的话,如今却含着“泪”这件事好像并没有太过于影响老师上课。一转眼,就下课了,但我却没注意下课铃打响没。依然继续发着呆,想着世界上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老师。在同学的提醒下,我回过神。往讲台一看,哪儿早已没了老师的身影。我立马追了出去,看着老师匆匆离去的背影,我沉默了许久……

老师用一把伞为我们挡住了“一滴滴雨”老师用温暖的双手握住了在寒日中我们“冰冷的手”。我希望在明天的日子里会有更多这样的老师。

篇2:我尊敬普通人作文

说起值得我尊敬的,而且又是普通人的话,那我们小区里的王爷爷便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他呀,为别人着想是没有错的了,他还非常刻苦的钻研有关学习的知识呢!

先说他是如何为别人着想的吧。

记得小时候,我们区里的小孩子不懂事,总是叫他“脏爷爷”,因为他高高大大的,然后戴着一副老式眼镜,平头脸,挺可爱的,可就是我们小朋友叫了他,总看到有满烟的灰尘,手黑乎乎的,然后臭巴巴的,我们都避开他,说:“真不愧叫脏爷爷啊!”他也只是笑了笑,悄悄的离去了。有一次,正巧被爸爸逮着,他看到我们不懂礼貌,便跟大家说:“你们知道为什么王爷爷身上这么脏吗?”我们摇摇头,爸爸指着我们的鼻尖说到:“知道我们的小区为什么每天都保持着通风,干净吗,就是王爷爷每天早晨起来都自己一个人儿清扫,如果没有他,这里不知道会成什么样!”

第二天,我起来的时候,拉开窗帘,果然,看到王爷爷那熟悉的面庞在扫着我们的小区,我不禁热泪盈眶……

王爷爷不仅为被人着想,而且还爱学习呢!

他是个退休的老人了,以前在高中教过语文,现在还在学习,总看到他戴着眼镜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有不懂的字就用红笔圈出来,再翻字典弄明白为止。我借阅过他的书,上面有很多笔记,有些印刷字都隐隐约约的看不出来了。王爷爷,您就像一颗小星星,指引着我生活中那细节小事,您就

篇3:我尊敬普通人作文

庭栋书记呵, 您永远离开了我们。您虽然后来被任命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但我今天仍然沿用一贯的老称呼, 仍然向您倾诉。这是因为过去的30多年来形成的习惯, 有啥话都想和您说, 您永远活在我心里。我曾经多少次跟您下乡、向您汇报、与您交谈, 说的大都是关于山西的改革、开放和发展问题, 不是我躬心笔记您的指示, 便是您掏出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 记录我说的基层实况和一些观点。直到2010年7月您去京看病之前, 您和我交谈的内容也是如何教育80后、90后的青年树立革命理想, 要我以山西大学和汾阳贾家庄等为阵地, 多办几期专家教授的讲座和对大学生村官、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 使山西农村尽快落实山西省委袁纯清书记一系列的讲话精神, 实现转型跨越。您还答应给农村干部培训班讲课呢, 可惜这已经成为我和农民朋友的永远期待。

我今天向您倾诉, 是因为我居然没有来得及去北京的医院看望您, 居然没有来得及见您最后一面, 居然没有和您再说最后一句话, 今天想来我悔之晚矣!万万没想到, 再见到您时, 已经是向躺在松柏丛中、身上覆盖着党旗的您的遗体告别了。您住院期间, 我天真地认为, 您身体恢复很快, 已经几次准备出院, 我也就没去医院看您, 满怀希望地等着您回来。可是, 晴天一声霹雳, 2010年12月21日, 噩耗传来, 您已经不在了。您不能从北京笑盈盈地回到山西了, 我再也看不到您了, 我想给您说的话您再也听不到了。我热泪盈眶, 我不相信这是真的, 一位意志坚强、生活乐观、满面笑容、精神矍铄的您怎么能突然间离开我们呢?当您的夫人杜兰大姐拿出您赴京看病前写的准备写作的提纲让我看时, 我已经泪流满面, 泣不成声。您这样写道:

如果作为山西历史大事研究, 可以从吕日周的成长过程深入总结搞清干部队伍中的是非;从原平经验的前后反复深入总结山西改革开放中的是非。

我今天向您倾诉, 是因为我向您说过那么多话, 但我没对您说过一句感谢您教育、培养和支持我的话。这些话, 一直藏在心中。多少往事、从未向您说过的话语变成了感恩的洪流, 阵阵此起彼伏的情感激浪冲击着我的心扉, 心的情海中蕴藏着日益高涨的感恩话语结晶成一颗感恩的心。我不能和您面对面说了, 但我要写出来。

我知道, 我说您听不见了, 我写您也看不见了。但我一定要告诉您, 一个1975年当村生产大队长就向您汇报工作、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后从中共雁北地委农工部调入山西省政府农委的普通干事, 一个父母是农民、没有任何社会关系可以依靠、也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只带着一些缺点和争议的30岁刚出头的青年人, 如何在党和人民、在一群老一辈革命家尤其是在您和一些老领导的培养下, 成长为县、市委书记和省级领导人;我一定要告诉您, 在“四人帮”粉碎前, 您是怎样在左的路线中帮助我渡涉磨难的苦海, 越过政治难关;在1978年邓小平总设计师开启的改革开放的道路上, 您是怎样为我们、为改革者撑腰壮胆, 和我们共担风险共渡难关走过了这30多年的改革历程;我一定要告诉您, 您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受权欲所惑、亮节高风、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的高尚品格和遇到强大政治压力时处变不惊、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无怨无悔、身处高位时谦虚谨慎的作风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的一举一动都受着您的影响, 学习您的做事、做人、做官的原则;我一定要告诉您, 30多年的交往, 您是领导、是严师更是益友。从年龄看, 我和您相差20多岁, 您当沁阳县委书记兼地委委员时我还没出生呢;从职务上看, 您是省委书记我开始结识您还是农村生产大队长;从性格上看, 您沉着稳当, 举重若轻, 说话讲究方法。我性格急迫, 爱憎溢于言表, 评理不留情面。有人说我有争议、有人说我不听话。而您, 为什么在我政治上多次处于困境的时候却像忘年交的朋友一样和我谈心、交心, 以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来启发我、教育我。肯定成绩, 指出我的不足, 剔除优点中的杂质。

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 我除了有时带点您爱吃的苦菜和刚长出来的杨树叶, 我没有给您一点值钱的东西。您也没有直接提拔过我, 我和您的交往真是淡如清水, 固若根土。我观察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多种多样:以商相交, 行贿卖官只是利益交换、瞬息即忘、互不相干;以权相交, 提拔报答只是存款取息、各有盘算、无利脱钩;以色相交, 欲壑难填, 只是暂时取悦、日久情变, 反目为仇、酿成悲剧。只有以心相交, 无私奉献, 才能不离不弃、终生永续, 舍身忘命, 真情相待。我知道, 您与我的相识、相处、相交是情的交融、心的感应。

您以心待人, 不分高低贫富;以诚处事, 不论上下左右;以德视官, 不畏权高势众。在您的追悼会上, 从南到北那么多晋人、还有远隔黄河的豫人来为您送行。那泪流满面的人群, 是您以心换心、深得人心的佐证。在悼念您的大厅上, 我和夫人李国华高高悬挂了一条挽联:

一身正气, 一腔热血, 一以贯之, 为党为民仙逝后已, 一股豪气留三晋;

两省执政, 两袖清风, 两度磨难, 无怨无悔改革到老, 两面红旗树万村。 (两面红旗指大寨精神和原平改革。)

您是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的指导和顾问, 深受您教育的山西省改革创新研究会的丁利英、刘鹏、焦宇慧、樊如丰、任文涛、刘杰、周莺、巩旭等30多名青年人的挽联是:

您是我们做人的榜样, 您是我们做事的标杆;

您是我们前进的旗帜, 您的教导我们牢记在心。

太行精神暨申纪兰精神研究中心的挽联是:

您对西沟呕心沥血的帮助正在开花结果。我们想念您。

吕梁精神暨贾家庄精神研究中心的挽联是:

吕梁人民洒热泪, 贾家庄人在痛哭, 您不能走啊!

您的高尚的党性和纯真感情, 使我尊敬您, 服从您, 服气您, 不折不扣地执行您的指导, 听从您的意见。就这样, 您和省委的老领导们全力帮助一个身上带着荆棘黑刺、肚里含着受呛苦水, 面部留有创伤血痕青年干部, 一次次从改革的惊涛骇浪中爬上胜利的彼岸。我想起了多少往事。

往事如骤雨、如暴雪、如冰雹, 但并不如烟……

(二)

那是1976年春夏之交, “四人帮”尚未倒台, 左的思潮正浓。我为了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主动要求从中共雁北地委政策调查研究室调到广灵县作瞳公社百瞳大队当生产大队长两年。这个村, 也是广灵县委书记梁建魏同志蹲点的地方。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农民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 我不顾当时上级对学大寨的一些禁令, 办了四件事情。一是在村里破天荒地盖了一栋三层文化大楼;二是社员家安上自来水;三是发展多种经营的瓜菜、糖菜、油料、白麻、苹果五百亩, 当时编的村歌有词曰“瓜、糖、油、麻、果, 五个一百亩”, 还养了奶牛;第四件事是把土地分段作业包给农民。我和公社秘书柴元站在坡上看到农民星罗棋布地散布在百瞳小盆地上耕作, 有说不出的喜悦。我总结了“农民上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怎样变成了“上工抢分钟, 干活满天星”的做法。这时, 灾难降临了。一封控告信转到上级, 说广灵县委书记带着我搞反大寨的黑典型, 还要推广到全县搞资本主义。那时, 乡党委即将讨论我的入党问题。原地委机关党组织的领导也专程到广灵说:

吕日周是个双料货。既有历史问题 (指我妻舅邓励豪是台湾国民党的立法院书记长) , 又有现行问题 (指所谓“反大寨”) , 他要入了党, 党组织还有什么纯洁性呢!

我原本背着社会关系的一个磨盘又压上另一个磨盘, 我真快直不起腰了。县委梁书记曾任山西省委一位常委的秘书。他说:“不要怕, 我带你到省城找分管农业的庭栋书记去!”我俩在省委会议室的门口等到了您。那时, 您刚散会, 满身疲惫的样子, 脸黄黄的, 个子不高, 穿着一件黄大衣。建魏书记介绍我是生产大队长, 也简单地说明了来意。您上下打量着我, 见我裤子膝盖上打着两块大补丁, 脸和胳膊晒得黝黑, 寸头, 身体强壮。您笑了, 说:“除了眼镜, 都像个农村干部。”这时, 梁书记又介绍了我大学学历和所遇困难, 我也汇报了村里学大寨和当地情况结合的四条措施。

您听后又问, 本村社员和周边干部有什么反应呢?我回答:都说好, 并举了两个例子。一说所种的糖甜菜送给糖厂后, 不光挣了钱, 增加了工分值, 还返还了五麻袋白糖。那时, 每家每户一年只计划供应几两白糖。而我们村决定每户分一洗脸盆 (从供销社借来的标准洗脸盆) 白糖, 而且任凭自己怎么压实和装满。当社员们装得不能再高的时候, 我讲了话, 说中国历史上说的奸商, 就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后来演化成的奸商。晋商讲诚信, 是尖而不是奸。社员全笑了。二说我进行小段承包作业, 得到公社干部的好评。有一次我去蕉山乡办事。当我在乡食堂吃完饭后, 乡秘书硬把我拉到后院看, 这里干净整洁, 还摆了两盆花。乡秘书说, 过去多大的领导来了, 我也只是扫前院不扫后院。你敢把土地包给社员作业, 有胆量, 我佩服。所以, 我今天听说你来了, 我起了个大早, 连后院也扫干净了。

听了这两个例子, 您当时露出了笑容, 还让我俩到办公室坐坐。您又详细询问了我甜菜、白麻和广灵画眉驴、豆腐干等等雁北的名特产的生产情况。我回答后, 您说学大寨也应恢复名特产, 农产品不能光求数量, 不顾质量。您还讲了一番支持我们的话。并说, 凡事不能照搬, 学大寨更应实事求是。并在信纸上写了一句话交给建魏同志:

小吕干得不错, 应当肯定。

我们得到支持, 满心欢喜地走出了省委大院, 建魏同志就高兴地唱起了山西梆子。

也许这是第一次的接触, 您对我抓名特产发展农村经济感了兴趣。当1978年我调入山西省政府农委后, 您就让我编著山西名土特产品。后来, 您又在省委常委阅件, 即由国家科委研究室1981年4月22日编的《内部讨论》第32期上批示:“请农委吕日周同志阅, 并望把山西著名土特产也编写出来。”1982年, 当我第一本书《山西名特产》即将由农业出版社出版时, 您写来了“发展山西名特产品大有可为”的序言。一开头就说:

“一九八一年, 胡耀邦主席来山西视察工作时, 曾经引用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晋问》中的一段话, 深入地分析了我省的自然优势和经济优势, 指出了在广大农村进一步发展多种经营, 恢复和发展名特产品的方向。为了比较系统地研究全省名特产品的历史、现状、特点和有关学问, 研究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今后的生产潜力、生产手段、发展方向, 我们请吕日周同志在调查研究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编著了《山西名特产》一书。从书中介绍的植物、动物、食物、药物、矿物以及工艺美术等方面一百种珍贵的特产和名品看, 我省发展名特产, 潜力很大, 大有可为。我省地处黄河流域, 辛勤的劳动人民在源远流长的农事活动中, 经过长期的定向培育, 发展起一大批适应本省气候、土壤和地理特点的农作物、林木、畜牧品种。我们还根据本省物产丰富、矿藏资源多的特点, 在很早以前就开展了加工、酿造、采集、编织、狩猎、挖掘、烧制和冶炼等行业的生产, 产出驰名中外的名品。这些珍贵的名特产, 经过长期与同类竞争、自然界的筛选和社会的抉择, 已经变得屈指一数, 得天独厚, 深受群众欢迎。它们为我省现今发展多种经营, 提供了门路, 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描绘出一副从地下到高山的立体多种经营画图。各种不同的地方和各种不同的人员, 可以从中取得借鉴。”

您的序最后写道:“《山西名特产》一书出版的时候, 正是我省以“双包”为主体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的时候。广大农民长时间被“左”的错误压抑着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才有冲天之势。农村中会经营、有技术的各种能人, “一百单八将”都有了用武之地。重点户和专业户如雨后春笋, 发展很快。实践证明党的农村政策符合农民的要求, 顺应历史的潮流。在这欣欣向荣的农村大好形势下, 我们农村工作的同志要坚定地站在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政策立场上, 善于因势利导, 向着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的路子不断探索前进。我们要继续按照胡耀邦同志的指示精神, 开展对名特产品自然资源的调查, 恢复过去有的, 发展新的, 充分运用区划确定以某种名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 采取多种经营形式, 并从劳力构成、占地构成和投资构成中给予保证。这样, 我省的发展多种经营工作一定能有个新的、更大的进步。”

这本书的第一次印刷就是15万册。山西日报报道的模范人物说他的床头的遗物有两本书, 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另一本书是《山西名特产》。

1984年, 我又写了《山西名特产》的续集《三晋百宝》, 您又为此书作序。您开头写道:

“一九八二年, 农业出版社出版了吕日周同志编写的《山西名特产》一书, 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注目, 并给予一定的评价, 评为优秀科普书籍。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洪同志给作者信中称:以名特产品为主体结构的多种经营, 进行农业研究, 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设想。”

您最后一部分写道:“目前, 我省农村改革方兴未艾, 农业翻番必须建立在新的产业结构基础上。在建立新的农业机构过程中, 无论是从种植业、大农业、农村产业的宏观结构看, 还是从各业的微观结构看, 在各个层次上, 名特产品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吕日周同志所在的原平县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把恢复和发展当地的名特产品和建立开放式的经济格局结合起来, 提出了一乡一厂一院校互相挂钩, 提倡一村一厂都要发展一名产, 他们和全国一些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钩, 聘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教授作为发展名特产品的顾问, 把传统的名特产品生产过程和高度密集型的现代技术结合起来, 把发展名特产品和实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给名特产品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省正在抓住能源优势和能源基地建设的极好机会, 努力发展金属材料和建筑材料, 使山西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我国内陆加速发展的一个省份。我们要通过小题大做, 打麻雀战, 搞驴打滚, 使名特产品这一支鲜花, 在振兴山西经济中更加绚丽夺目。”

这两本书共记录的220个山西名特产的品种, 您都一个一个品种地向我提问, 听我汇报。这花了您很大精力。您还让我研究清楚不同名特产品的气候、土壤、水源、养分的科学条件、营养成分和加工技巧的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的特殊性, 继续发掘其食用、药用、衣用、饰用、日用价值和寻找发现新的名特产品。您还要我在自己主政的地方进行广为推广和宣传。我除了组织原平的同志们编写了《原平名特产》和自己写了96行的《名产发展歌》外, 都因种种原因未能进行。我在这里向您表态, 我一定要完成上述的内容。

我上边说的尽是小人物的小事情。您是大官, 但愿帮小人物;您做大事, 但从小事做起。您平等待我, 不是装出来的, 是内心真诚的体现。您一定对谁都会这样, 没有为了自己利益去选择厚此薄彼。这才叫走群众路线。我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含义是立党为公众、执政为公民———为了每一个人!我是这样观念的成千上万的受益者之一。我明白了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是因为您对所有人都好!可以称为您的观念是以人为本。

后来, 我发现, 您的以人为本不是当老好人, 不是无原则。特别在官场, 您有强烈的爱憎、是非观。我记得党的十五大刚开完, 省委召开常委会学习文件并总结全省进行改革的经验教训, 我列席了会议。有的同志讲, 自己因为怕犯错误, 所以不敢改革, 您紧接着义正词严地说了一番话:党中央号召我们搞改革, 那不改革就不怕犯错误?您把改革当成与自己同命运的一件事。所以, 谁搞改革您就支持谁, 这才是您支持我们更深层次的原因。

(三)

1978年3月至1981年11月我在省委和省委农工部和1981年11月到1983年9月我在省委调查研究室, 都是在您的直接领导下重点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这一段时间, 山西这块贫瘠的黄土地上是继续沿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旧体制大批促大干呢?还是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选择新的体制解放生产力呢?理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从大城市的高楼大厦到乡村低矮的农舍, 到处是思想上、理论上、哲学上的争端。山西是农业学大寨的发源地, 您是省委领导农业的主要负责人, 晋人的眼睛都盯着您, 国人的眼睛也盯着您。

这一段时间, 我看到您心里不慌, 但下乡的节奏加快;我听到您讲话不多, 经常讲农村学大寨偏差;我感到您下了基层不像领导, 更像恭恭敬敬当农民的学生;就连和我这样的青年人讨论问题, 您也笔记我们的看法。您在沉思、在与传统的思维决裂。1978年秋, 您带我到吕梁, 我看到您眼里布满红丝。您回答我的问话是:真理使人痛苦呵!

后来我听说, 您最早向党中央写了总结学大寨经验教训的检查报告。在您和省委秘书长张长珍、副省长霍泛的指挥下, 我每年都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乡下, 1981年我下乡的时间有320天。大年初一, 您就派我陪同杜润生同志领导的中央农村发展研究组的青年人陈锡文、白南生、张木生和邓英淘等同志到了基层。您给我的指示是, 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走群众路线, 尊重农民创造的案例, 寻找农民尽快富裕的方法。您教给我们的基本功是调查研究。教给我们的方法:一是把静态调查和动态调查结合起来;二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调查结合起来;三是把局部调查和全面调查结合起来;四是把宏观调查和微观调查结合起来;五是把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结合起来。此期间, 我本人和同志合伙写的调查报告共有80多篇, 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的《农村经济发展探索》、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的《开拓商粮生产的新道路———商品粮专业户》、《建设我国山区园艺现代化农业的途径———以户承包小流域》、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县级综合改革战略》等四本书中就收集了其中大部分内容。这些调研成果都倾注着您的关怀之情。

我随您下乡调查后写的调查报告最有争议的、后来成为杜润生同志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必然要印发参阅的有三篇文章。第一篇是《不要怕富———大同市黑流水大队调查记》。1979年12月, 您带我们到大同下乡, 大同南郊区区委书记仝在甲汇报了工作, 在工作重点转移的第一年, 他们把农民收入发展为全省第一。您充分肯定了这里的工作, 认为思想解放走在了全省的前边。但是, 大同市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都认为仝在甲书记犯了方向路线错误。您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市里一些同志的僵化思想。同时, 还支持我向您汇报的受到压制的两位知识分子, 一位是研究蔬菜的大学生仲济学, 一位是研究云冈石窟艺术的大学生李治国。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 您让我选择了发展最富、最有争议的黑流水大队调查。文章是返回省城的第二天早上完成的。上午您听我一句一句读完这开始是一万字的调查报告, 您还就主要观点和段落进行了修改。当天, 您指示把这篇文章发表于1980年1月《山西日报》第一版。这篇文章说:“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 不是让人们排起竖队‘齐步走’, 而是摆开横队‘预备跑’。大家跑了一年, 有先有后, 但是都富了。”“我们搞了多少年的社会主义, 现在群众开始建设起了富裕的社会主义新生活, 为啥有些同志却忧心忡忡, 害怕起来了呢?奉劝这些同志不要再复制叶公好龙的故事了”。

文章发表后, 有不同观点的领导把文章压在玻璃板下, 等日后算账。大同市委的小食堂里有一段时间谈论的中心是黑流水。有的领导说:“文革”中, 因为住在黑市委, 插队来到黑流水;改革中, 因为富了黑流水, 脑子里头像闹鬼。《山西日报》同志们告诉我, 收到一麻袋群众来信, 读者为这篇文章欢欣鼓舞。

第二篇和第三篇是1982年《关于李红等合股承包砖厂的调查》和与新绛县贾明乐 (时为党校教师) 和薛吉祥 (时为公社书记) 共同调查的《关于新绛县雇工经营的调查》。这两篇调查主要针对当年争论不休的雇工经营做出了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的回答。也像在平静的湖水中抛出了两块石头, 引起了争议的漩涡。您为了支持乡镇企业的承包, 还专门给李红发了一份电报。您旗帜鲜明的态度, 使当地党委专门召开了会议, 统一了思想。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您产生了“谁调查研究谁解放思想”、“谁接触农民谁理解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只有正确认识农民, 才能相信农民;只有相信农民, 才能真正依靠农民;只有当农民的学生, 才能当农民的先生”。“包产到了户, 合作化不是闭幕是开幕”、“辛辛苦苦三十年, 不是一夜退到解放前, 而是解放思想再向前。”您把山西调查的材料和产生的理念综合整理, 上报杜润生同志领导的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 为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制订做出了山西的贡献。

我多次随您参加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火车时, 我肩扛用大袋装满的调查材料, 来京汇报, 参加讨论, 甚至进行激烈的辩论。然后又带着由实践而产生的一号文件再到基层去实践, 调查、总结。华北诸省市辩论时, 总有人笑着对我说:学大寨是你们山西带头, 大包干你们也带头。山西农业战线跟上了党中央步伐, 山西人因您而骄傲。

1982年11月我随您参加全国农业书记会议。大会上, 都是各省的省委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发言。而您却说让我代表您在大会上发言。我是个普通干事、连稿子都没有准备, 能行吗?您鼓励我, 要我大胆讲, 讲实话, 讲心里话, 讲调查的事实和调查的结论。您还怕您在场我不敢讲, 又说您有点事要出去一下。您的培养、鼓励和信任, 给我壮了胆。您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语言、坚定的态度, 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终生难忘。您就是这样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充分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在大会上宣布我发言时, 我听到了一片翻纸的哗哗声, 因为人们不认识我, 可能是在找参会人员的名单册。大家一定会议论您, 您怎么敢用一个30多岁的干事来代表省委书记发言呢?

我开始讲了诸如太行山化肥袋民谣、塞上农民在承包土地上刨出八个犁铧尖和吕梁人卖高粱的故事, 进而分析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旧体制解决不了干群紧张关系, 调动不了农民劳动积极性, 提高不了农民生活等问题。引用了晋南农民的一句话:“先生孩子后取名字, ”表达了我赞成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的新实践和所突破的雇工经营禁区的实践。也提出了您和林子力同志后来首倡的统分结合的初步设想。这些内容得到与会同志们的认可。会后, 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同志们让我去汇报了半天。

这次会议之后, 从1982年底到1983年的前半年, 我随您继续陪同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林子力等同志一直在山西从北向南调查。最后研究的成果是: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创造:统分结合, 两层经营。两层经营, 是指集体的统一经营同家庭的分散经营。它们结合起来, 构成承包制的集体经济完整的经营活动。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从根本上讲, 就是正确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 发挥集体和个人两种生产经营的主动性, 积极性, 经过不断地探索, 使又统又分、两层经营同专业化, 社会化, 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要求一致起来, 使它超越家庭承包的具体形式, 运用到农村各个领域。这一起源于山西, 又经子力同志的调查组在全国各地的实践中得到佐证, 很快概括为“统分结合, 双层经营”, 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您在山西从传统的农业学大寨转轨为新的农村经营体制中立了功。我是历史的见证人之一。

从您的榜样中, 我明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实现的。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 听从执政主体党员和实践主体人民的指示, 并与党的指示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使自己和人民建立深厚感情站稳人民立场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相结合的过程。从此, 我把深入民间为享受、调查研究为幸福、深入人心为宗旨。我也为干部说了个等式:干部不带笔和本=战士丢了枪和弹!让青年随时像您一样, 带个小本, 处处当学生。

(四)

1983年, 省委任命我为中共原平县委书记。人们传话说, 在任命会上, 有人提出我因为不听话, 有问题, 几乎入不了党。您讲了您知道的情况, 作了解释。省委李立功书记说:他那会才多大年龄?要向前看。李书记代表省委坚持支持青年干部, 使我步入政坛。李书记和我谈话让我把原平搞成社会主义示范县, 您让我去实践统分结合, 双层经营的新体制。1984年, 省委又决定原平县为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县。我在原平, 和县委一班人决定在第一次三干会上提“统分结合, 两层经营”理论在原平的实现形式———集体搭台, 农民唱戏———后来引申为政府搭台, 人民唱戏———发展社会主义混合经济。原平县从实行承包制到扩大承包制, 扩大了五个半径:一是变封闭式经济为开放式经济, 扩大外出学习活动半径;二是变农业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 延长循环农业的循环半径;三是变近程贸易为中程和远程贸易, 努力扩大品牌的销售半径;四是变选择自然经济、一般商品经济人才为选择掌握现代化管理和高科技的复合人才, 扩大选择人才的半径;五是既防止铺张浪费, 又要号召提高内需, 增加幸福指数, 扩大农民的消费半径。

庭栋书记, 您在写作提纲中说, 从原平经验的反复深入总结山西干部队伍中的是非和山西改革开放中的是非真是切中要害。我想多说几句, 因为年轻人不清楚、原平改革历史也蒙上烟尘:首先, 原平做法从1983年以来, 曾得到省委和中央多次肯定:

原平那六年间的发展是全面的、科学的。工业利税是周边13个县的总和, 县城建设有现代化气息, 全省突出;以公开、民主用人导向得到中组部的肯定, 人民日报1988年头版头条发表段存章报导《增加开放程度、扩大监督渠道、原平县公开政务推进民主建设》同时, 发表了本报评论文章《破封闭之门, 迎民主之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中宣部的肯定, 经验转发到全国乡镇一级;“双层流动, 两面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县为单位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关心农村老干部、妇女、儿童工作、统计卫生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一百多项工作都在全省、全国进行了推广。

1984年初, 山西省委和忻州地委同一天、同一时间召开了现场会。

1984年7月22日受到李鹏总理和万里委员长的充分肯定;

1987年中共中央书记处调查组和山西省委再次给予肯定;1988年, 山西省委决定委派康博全等同志再次总结原平三万字的经验材料, 进行了推广。

山西各地的企业家学习原平经验产生了丰硕成果。记者闻采写道:介休李安民当年自带3000元到原平学习“搭台唱戏”, 现已发展为拥有7亿元资产的焦炭大王;介休宋本智借鉴“搭台唱戏”, 现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环保大王;榆次梁文海走“搭台唱戏”之路, 早已是蜚声国内的锅炉大王;河津史民志学习“搭台唱戏”之后, 也已是名扬四海的铝电大王;左云傅英以“搭台唱戏”为榜样, 大胆试行劳力股, 使秦家山成为三晋第一村;洪洞李清生以“搭台唱戏”为参照, 积极开拓农村经济, 使官庄村成为平阳大地一面旗帜。其他如阳城经营煤铁的刘二土和定襄加工玉米淀粉的王增寨, 以及盂县路家村乡, 清徐同戈站村一批乡镇企业和个体专业户的崛起, 都与“搭台唱戏”有直接关系。

全国各地来原平学习的有500多个县8万余人。江苏与福建石狮市提出的“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山东的“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河北承德与陕西的“旅游业搭台, 经贸唱戏”, 此外, 还有泉州、曲阜、苏州、河南、贵州等数十个省市都采用了这种提法和做法。

1993年1月份, 中宣部、国家体改委、中央党校、中外名人研究中心和经济日报社等单位的30多位领导、专家和学者, 在北京召开了“‘搭台唱戏’、机构改革、市场经济”研讨会, 一致认为, 80年代原平县改革实践中的“搭台唱戏”, 成功地解决了县级机构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课题, 具有开创性的重要理论价值。此后, 京城的几家大报、党校科研信息都登载了有关内容, 《人民日报》的《情况汇报》分两期刊登。就在原平改革数年之后出现的隰县机关的服务体系、浑源县的脱钩自养、临猗县的三三分流, 都是源于这一思路。

庭栋书记, 原平的是非本来十分清楚, 您说要分清是非, 那是因为有人为一己之利, 干扰原平改革, 试图把水搅混。作法是先对“搭台唱戏”提出非议, 后是对“搭台唱戏”的倡导者提出争议, 这个过程揭示了一种干扰改革的规律:否定改革事, 波及改革人, 当改革被社会接受无法否定后, 转为否定改革人, 淡化改革经验的价值。为此, 您多次对我说, 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就应当有一个好的干部路线和用人机制。对干部的评价要有一个民主的、度量衡的客观标准。否则, 任何一个有政治权利和政治影响的人, 都会压制住想改革创新的干部。

我没对您说过这件事:1984年, 因为我严格执行党中央下发的一个禁止送往迎来的文件, 没有陪同一位领导下乡调研, 他就一直耿耿于怀, 想置我于绝地而后快。他不但当时向省里作假汇报, 后来每逢关键时候就否定原平。

一位正省级领导当时对我说:山西就是这样子, 我和你一样;又一位正省级领导对我说, 争议你什么?无非是思想解放不解放、改革不改革、干还是不干。第三位正省级领导去年从东北学习回来对我说:早要推广原平经验, 山西不会落后成这样了。可是, 当北京专家学者召开肯定原平经验会议时, 另一位正省级领导叫我到他办公室说:原平经验是对的, 你不要再说了。而1993年在隰县召开现场会时, 却有人起草领导报告时把学习原平经验的隰县作法和原平经验划界限, 造成了全省的混乱, 又造成了隰县改革的悲剧。我当时说这个理反被诬为“吕日周要翻原平的案”。原平有了什么案呢?

我曾和您多次讨论过这些是非。为了捍卫改革的成果, 我被前后审查过6次500多天, 有时被人盯梢、跟踪、拆信、偷听, 逼我在千人大会上检讨所谓“搭台唱戏”的错误, 以组织的名义, 以莫须有的罪名, 把给我戴上“三顶帽子, 七大问题”的诬陷材料印发到我工作过的单位和接触过的地方, 损坏改革者的声誉。有人扬言“搞个冤案也要把他投入监牢”, 一直到当了朔州市长8个月后又被诬180天没上班而被免职, 后来坐了整整10年冷板凳。我向您哭诉, 造出去的谣言如泼出去的水很难收回, 被染的污点很难洗净时, 您也陪着我流出了热泪。

您多少次做我的思想工作, 说要经得起委屈, 经得起考验。您说曾被批过右, 也批过左, 您向我诉说河南“潘杨王”的冤案中受过的各种屈辱。“文革”中被打倒、关押、挨打, 打得遍体鳞伤, 以及后来从省委副书记降任为省委常委, 受到种种的人间冷暖。您说到掌权时官场中的一些人是怎样趋炎附势, 没权时又是怎样门庭冷落;您说到那时人民群众虽然不能给自己做主, 但处处得到关心、同情、支持和帮助, 并不少人通风报信, 设法解救, 其中说到您被关牛棚后饿了一天, 有位工友偷偷给您端来一碗热水、有人竟给送了一个馍时, 您流了泪。您说世上有真情, 但革命和改革一个样, 有时要准备舍命的。您要我不要计较个人是非, 要从山西发展大局来研究问题。您说, 总有一天会弄清是非的。我总结您说的分清是非, 大体是这样的意思:

总结山西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要对一些重大的有影响的改革试点和改革开放的事件进行评估, 澄清糊涂观念, 做出明确结论。总结关于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的禁区要突破, 这不是要纠缠历史旧账, 和谁过不去, 或者说追究哪个人、哪个部门的责任, 而是为了举一反三, 就事论理, 吸取营养;是为了解剖和了解过去山西改革开放落后的具体原因, 使人们直观地而不是设想地、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提高认识, 使人们能从这些实践中升华到理论的高度。改革开放的昨天是今天的历史;改革开放的今天是明天的历史。谁想绕过历史的沼泽, 必然会陷入现实的泥潭。

山西过去多项重大改革至今没有明确结论:为什么搞得搞得就不搞了;为什么对有些改革典型忽而加大推广, 忽而不置可否;为什么有些改革单位忽而轰动全国, 忽而偃旗息鼓;为什么山西的某些改革经验, 省外大加推广, 省内却变禁区?对这些事情应该追根究底, 有一个评价, 有一个结论, 不能就事论事, 就事处理事后就算完事。要从若干微观问题入手, 在宏观上得出结论,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透过现象看本质。山西应作出“山西省关于改革开放若干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决议”, 拨开改革开放中出现在人们眼前的迷雾, 开创提高改革开放认识的新时期。

要树立一批改革开放的典型, 起用一批对改革开放有思路、有知识、有胆魄、有政绩的年轻人。要像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 “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 大胆地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 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诚意搞改革开放。近年来的问题无非是出主意和用干部两方面, 要通过起用改革开放的人才, 让人耳目一新, 普遍感到搞改革开放光荣, 为发展经济冒风险最终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人们大胆地闯、大胆地干。您说, 我理解的对吗?是否因为我说的上述道理, 您才不厌其烦地说原平, 说长治。

平定是您的家乡, 2010年平定县委的同志们转来您1984年3月1日建议平定县向原平县学习的来信摘要:

建议平定的同志们, 要使商品粮专业户和多种经营专业户同步发展。县城和集镇同步发展。这方面, 我给你们提供一个好典型———原平县。希望你们认真学一学原平县“集体搭台、农民唱戏”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经验。

在农村改革的实践中, 原平县“集体搭台, 农民唱戏”的经验是把贯彻今年中央1号文件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把已经开创的农村新局面推向前进的一项突破性的经验。近几个月来原平全县社队、厂矿、商业、机关共搭起各种类型的“台子” (经济实体) 2658个, 安排农村劳力32174人。全县不承包责任田的劳力累计已达5万多人, 占到农村总劳力的40%。同时, 落实商品粮专业户3200多户, 基本上可以承担全县粮食包购任务。

原平的主要经验:

一、原平县委深信党的三中全会路线和改革方向完全正确。新班子把自己的命运同改革的命运连接在一起, 具有开创新局面的良好素质。原平县委搞改革, 不是坐而论道, 君子动口不动手, 你等我, 我等你, 白白耽误时间, 而是凡有利于促进人民勤劳致富的措施都敢于探索、实验。

原平县委勇于改革不是主观盲动, 而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思想路线, 决策人带头搞调查研究, 不断加深对本县新情况新问题的了解, 力求更好地把党的指示同实际情况相结合。

二、农村合作经济完善统分结合两层经营, 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原平县委在确立和稳定完善家庭经营的基础上, 不失时机地加强和完善新的统一经营的层次, 使双层经营结构协调发展。这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是符合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 加快致富步伐的新要求的。

三、“集体搭台, 农民唱戏”有利于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互相促进改革, 互相提高服务, 共同协调发展。

农民有了经济上的自主权, 农村经济很快搞活, 但是如果城市经济不能搞活, 上层建筑不能相应改革, 农民还是不能完全解开对自己的捆绑。

搞活城市经济, 当然主要靠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但原平的实践证明, 农民能助一臂之力。原平厂矿、商业“搭台”, 农民“唱戏”, 发展了多种形式的联营经济, 它的活力主要是“农民唱戏”, 各行各业与农民结合成利益共同体, 不但开辟了农村多余劳动力参加建设的途径, 而且有利于马上推动工商企事业单位的改革, 使这些单位不靠国家多拿钱, 也能活起来, 富起来。冲破城乡之间的“万里长城”, 使城乡商品化生产协调发展, 才有利于在新形势下继续巩固工农联盟, 有利于落实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振兴经济方针, 有利于引导农民发展商品生产, 为计划经济服务。

“机关搭台、农民唱戏”, 也可以促进干部学习经济, 熟悉专业, 进入对农村经济服务的领域。可以涌现一批企业家, 他们逐渐离开机关, 转入企业。这也为机关精简、干部家属“离土”和改革干部终身制, 探索新的路子。

四、大大促进了引进技术, 引进人才。原平县短短几个月, 请来能人300多, 出去5000多人学习, 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没有能人, 搭起“台子”也要垮台, 能人“唱戏”更为重要。

我已经建议省和地区应该把原平作为改革试点县, 给原平县委进行改革试点充分的自主权。即使搞改革出些差错, 省委、地委承担风险。

庭栋书记, 您那么早就肯定原平做法, 是认识到以“搭台唱戏”为主旋律的原平经验, 最早地揭示了中国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发展趋势, 是中国改革的初始与启蒙、实践与探索。今天, 我们重新翻读和审视原平经验。可以深刻地证明这一点。“搭台唱戏”奠立于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之上, 奠立于人民群众创史观的价值理论之上, 生成于全民创业冲破旧体制的改革实践之中。“搭台唱戏”的实践, 催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开创了全民创业的先河;“搭台唱戏”呼唤政府职能转变, 开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先河;“搭台唱戏”建构了企业家成长的平台, 开创了能人引领、共同富裕的先河;“搭台唱戏”结束了单一承包经营的发展滞阻, 开创了“双层经营, 统分结合”政策的实践先河;“搭台唱戏”, 孕育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元素, 开创了改善党的领导, 强化社会管理的先河。在一定意义上讲, “搭台唱戏”更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最初表现形式。这样一个深远意义的改革, 关乎民族振兴、社会发展、人民富裕的神圣改革, 险遭厄运, 险遭夭折。正是因为您的敏锐的政治观察力, 与改革同呼吸、共命运的胆略和魄力, 扶持了, 呵护了, 保护了原平经验。今天想来, 我仍然深深感动着!从因为原平经验, 我所经受的挫折和磨难中, 使我更加敬仰您, 感激您。

1998年1月7日, 武乡县监漳镇东皋村农民郭世珍给您写了一封信, 您也立即转来原信, 并要我回信和去看看这位农民。我知道, 您这是以人民的支持来鼓励我坚定信念。

信是这样写的:

敬爱的王主任:

您好!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党员, 也是一个退居二线的农村基层干部, 先后担任过生产队长、大队会计、革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我是一个农民, 一直生活在山区农村, 见的世面很少, 虽然没见过您老人家, 但我从报纸、广播和电视上经常看到、听到您的讲话、报告, 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我对您老人家的印象更为深刻, 感情更为浓厚。1993年我任党支部书记时曾去山东省栖霞县松山乡新店村参观。该村有201户共800口人, 当时的水平是人均存款1.5万元, 户均6万元, 全村存款总额为1213万元, 当时我们感到数字格外惊人。该村党支书崔宝斌对我们山西客人分外热情, 他说:“是你们省原平县的改革经验使我们村由穷变富的。”原来他曾两次来我省原平参观, 当我省“搭台唱戏”的经验传到山东以后, 烟台市农业局和烟台市果树所闻风而动, 先后来新店村“搭台”, 分别办起良种繁育场和果树良种繁育场, 由该村村民直接参与, 大搞良种繁育, 由于规模大, 质量高, 占领了我国北方农村的大部分市场, 由此该村一跃成为全县首富。经过介绍, 我们深受启发。这时, 村支书崔宝斌拿出一本书《县级综合改革的思考和实践》, 作者是吕日周。他说:“这本书太有用了, 我们已经组织干部党员反复学习多次, 可惜只有一本, 我们好多同志, 包括县、乡领导都想要, 如果可能的话, 请你回去以后设法给我们多搞几本。”我虽不认识吕日周同志, 但早已听说过他的名字, 看到他的文章, 知道他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家。

我们从山东参观回来路过长治市, 我立即走进书店, 店员热情地告我, 这本书销售很快, 现在只有五本了。我二话没说, 全部买了, 留下1本自己看, 其余4本当即打包寄往山东省栖霞县松山乡新店村党支部。当时我为我们山西能有这样好的改革经验, 而且受到兄弟省人民的如此重视感到自豪。

我虽然没有见过吕日周同志, 但观其文如见其人, 他实在是一位有开拓精神、有远见、有能力的领导干部。后来听人说, 吕日周同志原来在您老人家的领导下工作, 他的成长和您的培育教导有直接关系。我想, 咱们山西有这样出类拔萃的有用人才, 实是幸事, 所以十分希望把吕日周这样的好干部放在重要岗位, 为振兴山西经济发挥他们的才华。

我是一个热心国家的大事、热心党的事业的普通农村党员, 在我省“两会”期间, 我将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收听收看“两会”的文件精神, 并积极进行宣传, 把“两会”精神变成我们的实际行动, 努力建设小康村。

我很希望能够亲眼见到您老人家和您的学生吕日周同志, 最近我又得到吕日周同志的两本书, 一本是《山西省改革开放分析》, 一本是《改革哲学》 (是在县政府工作的一个亲友给我的) , 我把这两本书当做精神食粮, 好好学习, 吸取营养, 增长才干, 在农村改革和建设中发挥作用。

2009年10月28日, 您又把写给山西省委宣传部长的一封信送给我看。您信的内容是:

胡苏平部长:

山西日报2009年10月12日在黄河文化周刊版发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60年大事记。”

其中, 1984年省委确定原平县为全省县级综合改革试点。

实际情况是“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晋发 (1984) 37号文件”对原平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设想的批复中, 已经明确“省委省人民政府确定原平县为我省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县。” (文件是1984年10月6日发出的) 。

当时原平县的改革引起省内外广泛重视, 原平县提出以搭台唱戏为特点, 以完善家庭承包制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内容的改革措施影响很大, 唱戏的人很多, 搭台唱戏对中国很有意义。万里同志说“是我支持你们的, 支持你们搭台, 农民唱戏, 县委书记要统揽经济全局, 就是要会经营, 经营那个县。”李鹏同志说:“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就是农村富裕起来后剩余劳动力怎么办。”

我认为对原平县1984年的综合改革也应写在大事记中。

敬礼!

王庭栋

2009.10.28

我读后十分感谢您对山西改革的关心。同时也给胡部长写了一些话, 并连您的信一并寄过去。

您是站在历史的长河中, 看待原平的改革价值, 也是站在全省工作的角度上看待正确总结改革案例的推动功能。我曾这样总结过, 作为一位领导人, 有实权办大事、有虚权办实事、没有权办好事。您正是这样的人, 您已离休多年, 仍然在关心山西大事。无权还想办好事, 不怕求人碰钉子。谁做到这一点, 都是高尚的人。

(五)

您不仅关心原平县的试点改革创新。山西一切的改革创新事业您都给予热情的关心。1981年9月, 李国华当时只是省气象科研所的普通科技人员, 您并不认识她。她写了一篇根据历史资料, 预测第二年春旱和研究山西干旱规律的文章, 题目是《山西干旱及抗旱措施》。您很重视, 推荐给省委霍士廉书记看, 并批给她:

李国华同志:

“山西大旱及抗旱措施”一文, 省委很重视。霍士廉同志批示在制定规划中研究。

长期预报应该努力有所突破。

原平人武部报给省人大关于建议通过国防教育法。您组织专人研究, 召开人大常委会, 通过了全国第一部国防教育法。这方面的内容, 一定很多很多。

2000年我到长治任职。两年后, 想请你去指导工作。但是, 您可能怕麻烦大家, 等我在外出差时才去长治, 而且不在市区及市级机关活动, 而是到乡镇和企事业单位调查。从2002年5月13日到5月19日坚持了七天。我一天也没见到您, 没陪您吃顿饭, 没和您散散步。后来收到您给我的一封信和您给省委的8页长信。

日周同志:

十分感激你邀我到长治学习。我去住了七天, 很高兴。回来给省委写一简报, 送你一份, 并请市委指正。

敬礼

王庭栋

2002.6.2太原

给省委长信的内容是:

田成平书记并常委:

你们好。

5月13日—19日我到长治市学习一周。有几点感受, 简报如下:

(一) 在长治, 基层干部和普通百姓对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反映强烈、要求迫切。他们反映, “三个代表”的要求听得懂, 容易联系实际, 既可以用“三个代表”对照自己, 也可以监督上边的干部。哪里实践三个代表, 哪里的群众就说恢复了共产党干部的样子。干部离老百姓近了, 群众的实惠多了。

(二) 实践“三个代表”,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并不容易。

长治市委一班人把“三个代表”要求成为自己的觉悟、追求和境界。充满了工作激情, 投身群众之中作出表率。长治市委认真执行江总书记“要解决好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深入, 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的指示, 强调重在深入人心。他们身体力行, 重新学习申纪兰、重新发扬老八路光荣传统。他们只争朝夕, 不安于“坐官”, 不图个人清闲, 反对懒、散、拖、浮。他们不怕惹人, 对工作严格要求、追究责任。他们把批评当成财富, 加强舆论监督, 通用黄牌效应, 限期整改。他们力求引导干部把心思用在发展经济上, 这对依然浓厚存在的“官本位”意识是很有力的冲击。

有些干部开始对市委的做法很不理解, 讽刺他们这样干图个啥?甚至认为他们把长治搞乱了。经过两年实践, 长治突飞猛进了, 现在听到的是:市委思路超前, 工作力度大, 要求严, 把大家的干劲调动起来了。长治早这样干早大变样了。中层干部说:市里抓得我们每日每时都很紧张, 但干得痛快。自己作为一个公仆, 真应该这样给人民干些实事。我们顾不上想别的, 真正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

(三) 政府创造环境, 人民创造财富, 是市、县两级的明确思路。

在下边走一走, 就可以看到很多亮点。比如:

(1) 屯留县实行“挂靠引”, 优化了投资环境, 推进了县域工业化。2001年就引进资金14亿元 (到位5.8亿元) , 新上14个较大项目。

黎城县建成政务大楼后, 货币流通量很快从1亿元增至3亿元。

(2) 壶关、黎城等县多少年来只有个大村式的小县城, 现已迈开大步有效地推进城市化。他们依托经济开发区, 把有效益的支柱企业组建集团, 拓宽发展空间, 推行股份制, 把原始积累较多的民营企业投资力量汇集起来, 并积极引进资金和人才, 形成城市扩展的动力。同时以文明城市的要求改造扩建老城。

城区绿起来, 亮起来, 街景文化、文化广场建起来, 立刻增加了群众的文化利益, 并提高着群众对文化改造的自觉程度。

县域旅游业的开发已成为农民要求的一个热点。刚开发的景点, 一遇长假, 就有大量游客。大家对家乡山河壮丽, 文化丰富都在加深认识。

(3) 长治市县为人民办实事的效率很高。全市用40天解决了拖欠教师工资这个老大难问题。用四个月完成了原定两年才能完成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干部包村包户解决了少数户没有电视机和失学儿童的学费困难问题。黎城县一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并正在努力今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

(4) 全市已有81种绿色产品通过认证, 向创建全国一流绿色经济区的目标扎实前进。屯留鸣沅奶业有限公司支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公司建立, 在各专业村建分会, 分会根据生产需要, 分工推广多项专业技术, 并帮助会员自愿各学习一门技术。这样就使专业技术协会有了发展的载体, 强化了技术服务的力度。

襄垣县私营企业资本已有1.1亿元流向农业, 近千名干部依托“四荒”地, 与农民合办股份农业, 已办800多处基地。

许多县都在发展园场经济, 成为示范农业基地。龙头企业带动共同致富的路子正在继续探索中。

(四) 总的感受是长治市扎扎实实实践“三个代表”, 已经为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营造了社会安全、人气旺盛的良好局面。

新华社报道:这里基本上没有群众上访, 这确实是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反映。

我相信, 长治市会在省委正确领导下, 继续坚持为人民谋利益, 使“三个代表”的要求在群众中扎根。相信长治市委能继续优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环境, 并经常关心培育民力。

以上看法错误之处, 请指教。

敬礼

王庭栋

2002、5、25

2002年10月底, 在我即将离开长治时, 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总结了我在长治三年的工作, 写成了《长治, 长治———一个市委书记的自述》这本书。书中主要讲政治体制改革范畴内的事, 解决我在执政中遇到的三个问题, 一是如何说服干部, 解决干部口服心不服的问题;二是如何管理干部, 解决干部服从不服管的问题;三是如何用好干部, 解决干部庸易上、难下, 贤难上、易调的问题。省里某部门知道了书稿发至南方的一家出版社, 要求调稿审查。无奈之中, 我把书稿要回来, 不准备出了。这时, 您知道了这件事, 鼓励我再托朋友, 可否在京找一家敢于支持改革创新者的出版社。终于此书稿在工人出版社得以出版发行。全国30多家报刊转载, 印刷30余万册。连2004年6月24日《南方周末》刊登的《还原一个真实的任长霞》长篇报道中, 写到她的书柜时, 作者写道:

我有些惊讶的则是看到吕日周的自述《长治, 长治》, 这说明她是一个关注现实时政的人;办公桌上, 右手边, 还摆放着两本有关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的研究书籍。

庭栋书记, 我到您家时, 也看到您身边放着这本书, 我很不好意思。我知道, 您关心政治体制改革。您说:要记住邓小平改革总设计师是要我们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红线贯穿下, 进行产品竞争的经济体制改革、地方竞争的社会体制改革和干部竞争的政治体制改革。改革不仅要对外开放, 也要对内开放。增加开放和监督的力度, 才能说服干部、管理干部和用好干部。在我们利用新闻媒体监督干部引起争议时, 您坚定不移地支持了长治的改革。告您一个好消息, 最近出版的《中国1978———2008新闻传播史》已把长治案例载入史册了。

(六)

庭栋书记, 就在杜兰大姐送给我您赴京前那个条子后没几天, 大姐又送给我您在医院看病期间写的另外一张纸, 上边写着:

袁纯清工作法:提高山西人民的信心、胆量, 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让山西干部队伍提高法纪。

杜大姐和我说, 您读了袁纯清书记的2010年7.29讲话, 心里十分高兴。不光自己反复阅读, 还逢干部便讲, 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再造一个新山西的转型跨越的部署和综改试验区的各项工作。我们和您一样, 十分拥护和支持省委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我向袁书记汇报工作时, 他明确指出, 经济转型的关键是干部转型, 干部转型的关键是思想转型, 就要解放思想。思想转型的关键在于有文化, 有水平。他的这番讲话, 和您经常引用邓小平的话:关键在党, 关键在人, 关键在领导核心的精神是一样的。我理解, 袁书记讲的有文化, 就是您经常说的要提高执政水平, 提高走群众路线的水平, 提高进取认识的水平和提高学习知识水平。

省改革创新研究会的80后、90后的会员们都说您仍然活在他们的心中, 经常梦见您笑盈盈地和他们讲话。您让我们抓精神, 我们已经在成立太行精神研究中心和吕梁精神研究中心的基础上, 又成立了右玉精神研究中心和大寨精神研究中心。在省、市组织、宣传系统的支持和帮助下, 我们已培训了1500余名农村干部。郭凤莲同志已和我在一起讲了课, 您自始至终支持的大寨奋斗精神和原平改革精神会更加发扬光大。我认为精神是客观条件逼出来的, 是共产党员带出来的, 是广大干部群众干出来的。您说对不对?

您讲让我们注意参加体力劳动, 我们一直坚持会员参加体力劳动的要求, 我们要在热爱劳动中和人民建立母子连心般的深情。最近, 我们将安排去农村帮助生态庄园秋收。

庭栋书记啊, 我们这里的80、90后都说:过去您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 您像一盏日夜闪光的灯塔, 您像一尊不停运动的钟摆。现在, 您安息了———但您的精神、理想、事业、感情已经融入跳动着的一颗颗青年的心脏, 您活在我们心中!我们已经和杜大姐一起在整理您多年写下的300多个笔记本和其他遗书遗稿, 我们下工夫整理、编辑、出版, 让这些精神财富永远闪现出时代的光华。

庭栋书记啊, 我是唯物主义者。但今天真希望您站在九泉之下。像人们说的夜深人静时您听到我的絮语和思念;真希望您坐在九州之中。我的这一席话语穿越时空、贯通阴阳两界, 让您一句一句地听清楚;真希望您躺在九天之上。我在您的墓前把烧成纸灰、飘上遥远太空的这篇纪念长文, 让您一页一页地读明白……

篇4:我尊敬『没有梦想的人』

“老师,我不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梦想?”她问。

“列出你生活的8个领域,事业、财务、健康、家庭、友情、爱情、个人成长,还有一个领域留给你自己,填什么都可以,比如旅游。然后每一个领域你都设想一个自己3—5年最好的样子,这样你有概念吗?”

“有,我有画面出来。”她点点头,又有点困惑,“但是这就是梦想吗?难道梦想不应该是很完整很清晰的吗?”

“是的。”我笑了,“我们都被梦想这个词忽悠得够呛,励志书看得多了,我们总认为梦想一定要是巨大而遥远的。其实梦想应是触手可及的。你试试把每一个小部分的画面都想出来,你会惊喜地发现,这些画面之间都有联系。当每一个拼图出现,3年后你的梦想就会立体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是你的梦想。”

她的眼睛发光,我想她的拼图已经开始了。过一会儿,她又问:“那我就不会有伟大的梦想了吗?”

“会的,你一定会有。但是我们要走到这座山的山顶,才能望到下一条路。梦想的力量应该是给我们动力,而不是压力。对登山者来说,脚下这座山的山顶就是梦想,而不是某一天去爬珠穆朗玛峰。”

她高兴地走了。

在我们从小的教育中,梦想就和“解放全人类”这样的“假大空”联系起来,于是我们为自己立下了很多和现在没什么联系的虚假梦想。当梦想成为一种青春流行品,甚至成为一种道德判断时,你就被梦想绑架了。

真正的梦想应该被你真真切切地看到,应该和生活相关,应该在身边就有能够实现的资源。只有这样,梦想才会成为你成长的动力,而不是成为你成长的负担。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她小时候父母离异,在姐姐的支持下生活、读书、来到北京。她有一本小本子,里面记录了姐姐为自己花的每一笔钱,这么多年下来,数额惊人。她不知道职业规划,也不知道职业生涯的三阶段模型……她的职业目标很简单:每个月她从自己的工资里面拿出大部分,坚持给姐姐寄去。她说:“我没什么梦想,我现在就是要赚钱。能否早点还清这笔钱,关乎我的独立和尊严。”

我能帮她分析,也许她姐姐并不需要这笔钱,可以告诉她人生这个阶段不如先投资自己,未来再还钱,我能站在她的位置之外给她一万个貌似正确的建议……但谁又能否认,她这种固执的努力背后的勇敢、坚强和尊严?谁又能否定,以自己的方式找到独立和自尊,不是人生最需要守护的东西?

篇5:我尊敬普通人作文

“嘟——”身后突然响起了刹车声,我回头一看,发现自己并没有挡道,没想到他却走了下来。他的相貌并不出奇,标准的国字脸,眼睛似瓜子一样眯着,鼻子上镶了一颗痣,正亲切的对我微笑着问:“脚磨破了吗?”我点点头,他便走到车旁,撕下一截纸巾,半跪在地上,低着头,认真仔细的为我包扎着伤口。

他的动作很熟练:纸巾在脚腕上绕了两圈,然后轻轻的打了个结。他一边包扎一边叮嘱道:“下次穿滑轮鞋要穿长袜子,估计是你的姿势不对吧……”他的额头渗出了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他却像没感觉一样。包扎好了,他挥了挥手,上了车。

篇6:我尊敬的人-普通话题目

我尊敬的人是周恩来总理。上学时学校组织去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参观,我了解了周恩来总理的事迹,对这位敬爱和蔼的总理便产生了敬佩之情。后来,我找了很多资料看了许多写周总理个人的有关传记,对周总理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少年周恩来就在课堂上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语惊人,时隔多年这句话仍然激励着当代的青年。

上一篇:异构地理信息处理环境互操作的Internet GIS方法下一篇:五对照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