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庄小学国学教育总结

2024-05-22

纪昌庄小学国学教育总结(通用5篇)

篇1:纪昌庄小学国学教育总结

纪昌庄小学国学教育总结 用经典感化学生 让和谐走进校园

在成功启动了纪昌庄小学的经典诵读教研活动后,纪昌庄小学发起的“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经典诵读活动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学生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

纪昌庄小学于去年9月正式启动经典教育活动,以每天一小课(中午5分钟诵读时间),每周二大课(每周二节正课)的形式进行“诵读经典”。学校要求1、2年级的学生读《弟子规》;3、4、5、6年级的学生读《论语》。

“小朋友,跟我念”,这是经典诵读活动易于教学的“六字经”。“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这是经典诵读活动便于普及的“十字感言”。这是纪昌庄小学师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教学经验体会。学校经过对经典教育的研究总结出:经典教育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蕴涵着中华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财富,是新世纪具有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精神底蕴,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经典诵读工程,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这是纪昌庄学区校长贾建恩上任以来一直身体力行地开展经典教育活动的深刻认识和真切体会。

经典诵读活动符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我国2006年9月13日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办好世界中华传统文化论坛。纲要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量化要求。要求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们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还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纪昌庄小学把经典教育活动总结出较为完整的一套教育教学方法。指导教师开发关于国学教育的校本课程。总结校本教育即国学教育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包括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考评等,指导性强,便于学校实际操作。

纪昌庄小学的国学教育虽然开展的很热闹,但我们也清楚的知道,国学教育博大精深,由于眼界的限制,教师文化素养的限制,以及其他瓶颈因素,我校的国学教育开展仍处于摸索阶段,过程中有许多失误和弯路,对经典国学在上层理论上还存在不同的声音„„教师是教学的主导,随着经典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但我们积累了经验,我们纪昌庄小学做的虽然还很不成熟,但我们的目标永远不变---用经典感化学生 让和谐走进校园!

篇2:纪昌庄小学国学教育总结

规 划

纪昌庄小学 赵同标 2014.9.1

一、学校概况

纪昌庄小学又名宁晋县纪中小学,是一所公办性质的完全小学,学校位于宁晋县纪昌庄村东,始建于1953年,1965年分为纪中小学、纪北小学、纪南小学三所小学,2003年9月三校合并为宁晋县纪中小学。学校占地面积8428.8平方米。学校教学区内拥有两座教学楼,总建筑面积1846平方米。教学区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书声朗朗„„标语、橱窗、展板、标牌、人性化的警句、传统文化展览等散发出浓浓的文化气息„„学校建有图书室、仪器室、微机室、光盘播放室等,拥有远程教育装备,教学设备较为完善。现有藏书11025册,各类教学仪器668件,功能较为完全,学校实施半封闭式管理。南教学楼的南面为运动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运动区建有篮球场、足球场和各类健身器材,供学生上体育课和体育健身活动用,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408名学生,六个年级。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中师学历3人,大专学历2人,大学本科学历15人。教师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较为合理。

二、纪昌庄小学提升教育质量,创建5A级学校发展优势

1、学校办学已有50余年历史,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周边几所小学中,是一所教育教学设施较为完备,教学质量较高的一所农村小学。

2、拥有一支师德良好,甘于奉献,勤于钻研的教师队伍。

3、近年来随着教育局对农村教育的不断投入,特别是局领导对我校教育的关心和扶持,学校先后建成了计算机教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配备了电视机、实物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4、4000平米的操场宽敞、整洁、舒适,能满足全校师生的体育活动。育人环境在周边几所农村小学中相对较好。

5、学校具有较好音响系统,能为学生的各种活动提供良好的设备支持。

三、制约学校发展的不利因素

1、学校教职工中大部分系农村单边户,教师平均年龄偏大,学校离县城30公里,教师流动性大,师资水平有限。

2、学校师资不配套,为了完成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年轻教师工作量大,老教师工作量轻,不稳定因素存在。

3、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和具有专业水平的师资短缺,导致学校对特长生培养上存在一定困难,在上级组织的各类艺体类比赛中成绩还不够理想。

4、学校地理位置不利,紧邻辛集、冀县,学生流动性大。

四、提升教育质量,创建5A级学校三年总体目标

1、教学质量力争三年实现二次飞跃,小学各年级期末考试成绩保持全县上游水平,保持全学区第一名。毕业生优秀率从现在的65%提高到85%左右,2、根据教育局中小学督导评估方案的细则要求,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各项管理要求,力求督导评估上一个等级。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三年后努力形成一支95%师德优良、50%业务过硬,30%较熟练演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三年内培养更多的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4、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力争学风、班风、校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5、加强学校育人环境建设,通过三年的努力逐步实现学校环境美化、绿化、教育化、知识化。

6、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增收节支,不断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

7、争取教育局的资金的支持,三年内最大限度地解决困扰学校多年的操场硬化、增加房屋数量等问题。

8、二年内争取完成学生课桌椅的换代更新,逐步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

10、争取教育局资金的支持,三年内争取完成学校的内部简易装修,逐步改善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五、提升教育质量,创建5A级学校未来三年发展具体目标

(一)硬件方面

1、建成多媒体教室一座,更新微机室装备,达到人手一机。

2、争取项目资金,改建学生厕所。

3、学校操场硬化,增加体育器材

4、建好标准化升旗台。

(二)教学设施

1、开通校园网络,装备好办公室微机设备。

2、争取各方面支持,学校配齐多媒体设备,班班配齐电视。

3、改造办公设施

(三)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2、继续教育工作扎实开展,争取优秀。

3、力争培养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4人人,学区骨干教师6人人

4、培养共产党员1名。

(四)教育科研

1、扎实校本教研,优化继续教育工作,巩固提升继续教育工作质量。

2、创新艺体教育并立项启动工作。

3、建立一套科研工作体系:包括一位出色的领头人、一批骨干成员和一套完整的制度。

4、成果表现。优质课赛课获奖和论文发表均多于学区内同类学校,(五)教育教学

1、确保师生无犯罪,争创县级优秀学校称号。建成“品牌学校”

2、教育质量力争进入县同类学校前列。

(六)德育工作

1、建立一套德育制度及管理体系。

2、让每个教师成为行家,能自觉配合学校和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尽到育人职责,使每位教师具备“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的师德素养和德育意识。

3、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德育网络。教育环境氛围进一步好转,能有效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

(七)信息化建设 加强培训,使绝大部分教师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工作。

(八)课程必革要有突出成果,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拓宽校本课程研究渠道。

1、加强校本课程改革进程,在原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稳定、扎实地向纵深发展。

2、要成立专项的组织机构,确定研究主题挖掘教材,挖掘资源,使校本课程改革有一个新的进展。

(九)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充实校园文化内涵,打造好浓厚的文化氛围。

1、激励师生共同参与,集思广义,充分发挥个人才智,打造好校园文化的平台。

2、教学楼内要有教育橱窗、板报、伟人肖像,字画等,教室内要有墙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人时时处处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

3、教学楼外要整洁,种花种草,春天一片绿,夏天一片花,精心管理,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校园。

六、提升教育质量,创建5A级学校未来五年学校发展目标与定位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和推进教育信息化为重点,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和声誉,努力把我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

(二)奋斗目标

总体目标:创一流环境,建一流师资,强一流管理,育一流人才。办学思想: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

办学理念: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造就敬业的师资队伍,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

办学策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注重特色构建创新

(三)总体思路

1、总体设想:五年内学校分三步走:树形象——创特色——塑品牌。在以后的五年内,我们将努力创建“校园环境优美,管理科学规范,教风学风严谨,教学手段优化,氛围积极向上”的特色学校。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以学校三风建设为重点,使学校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健康活泼的乐园、书香飘溢的学园。

(四)办学理念与目标。

1、校风:厚德好学、求真至善

2、教风:爱生善教、严谨求实

3、学风:尊师守纪、勤学善思

4、校训:文明 守纪 勤奋 向上

5、办学理念: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造就敬业的师资队伍 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

6、办学方针:质量求生存,创新求发展,科研求品牌

7、办学策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注重特色构建创新

8、办学模式:课堂教学严谨扎实,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9、办学特色:弘扬纪昌文化教育,突出纪昌教育品牌

10、办学目标:创一流环境,建一流师资,强一流管理,育一流人才

(五)培养目标:

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健体、会生活、会合作”的既有良好科学素质又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小学生。

(六)学校发展目标: 通过“四化”建设,即学校管理制度化,教育教学规范化,师生行为文明化,校园环境育人化。全面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创建特色学校的步伐,使师生普遍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全面的文化素质。最终把学校办成一所“环境美、设施齐、师德好、学风正、特色显、质量高”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规范化学校。

七、实现五年目标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常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五年中,根据学校不断发展的态势,及时制订和调整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民主治校、依法治校。

1、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各种管理制度进行适时完善,以不断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推进依法治校的民主进程。

2、明确职责,加强层级管理。坚持将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教师对教研组负责,教研组对校长室负责;使各管理层都有明确的职责目标,做到有职有权,各司其职。

(二)加强人文关怀,搞好队伍建设。

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培训。二是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全体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实施“教师幸福工作年”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选聘、考核与评定工作。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和优秀班主任工作的评选工作。

(三)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常规管理制度》,重在过程管理,重在日常管理,真正使学校常规管理所结出的成果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扎实有效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认真建立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3、理直气壮抓教学质量。学校将根据宁晋县教育局对学校工作的具体要求,出台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并将其纳入评先、评优,教学工作综合质量评估体系等,对各学科、各教研组和全体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及时总结反思进行科学评定。

4、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渗透课程理念,确立“让学生成为善思、乐学、创新的骄子,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乐园”的理念,注重学科体现,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抓好特色教育,寻求教育事业新突破。

1、抓好特色教育培养。力争在五年内成为宁晋县的特色学校。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形成校园布置以学生书画作品为主的氛围。二是在师生中倡树崇尚文明、谦和、勤奋、上进、创新的新风气,打造高素质的师生优秀群体。

3、抓好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完善体育配套设施,构建体育管理新模式,开展阳光体育、一旗两操五个三分钟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指导。

(六)注重工作创新。

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唱响“工作创新”主旋律。

1、思想创新,优化岗位职责。班子带好教师,教师带好班级。

2、管理创新,优化工作效率。出台创新的激励政策,制定创新的指导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3、教学创新、优化主体发展。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学法指导等进行创新设计,夯实每一个教学环节,实现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最优发展。

4、德育创新、优化行动感召。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让学生感于情、成于理。

5、经济创新、优化物质基础。发展校园经济,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八、提升教育质量,创建5A级学校发展的保障体系。

学校的主动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学校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保障。

(一)内部保障。

1、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制度管理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

2、组织保障。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真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形成合力。

3、资源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使学校每一项设施都服务于、服从于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二)、外部保障。

1、政策保障。通过政府对学校的政策优惠和倾斜,着力发展学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2、经费保障。学校将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新课程改革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3、队伍保障。学校的主动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的配备至关重要,期望能得到学区领导对本校教师结构的特别关注,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使学校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新形势新目标鼓舞人心,新课程新跨越催人奋进,让我们以求真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明确目标,团结一致,扎实工作,永不满足,认真完成纪昌庄小学五年发展规划制订的各项任务,开创宁晋教育事业的新辉煌。

九、今后三年至五年提升教育质量,创建5A级学校的阶段目标

三个阶段的具体要点如下:

1、学校管理

2014-2015学:首先稳定学校各种管理制度的调整和充实出现的波动,积极主动地加强硬件和软件的自查和建设,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处,优化资源配置。

2015-2016学:管理的实质是对人主体性的开发。管理实效的基础在于人的自我管理,引导教职员工学习现代人的自我教育理论,开发自已,鲜明自我的意识,促进学校层次管理的真正到位,并在此基础上,激发教师为圆满完成三年规划任务而勤奋学习,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适应人事制度改革的时代要求。

2016-2017学:在坚持“人本”、“专业化”理念的基础上,规划学校优势发挥的进一步发展,在人事制度讲究“精诚”;在业务的领导能力上达到精通 ;在办学规模及发展方向上树立全员的“精品”意识。

2、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合格的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建设的根本。拥有一定数量的学科带头人是学校质量的保证。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校。

2014-2015学:我们的队伍建设在“合格”和“带头人”上下功夫。首先制度上要求教师队伍提高水平,鼓励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其次加大学习培训的力度,鼓励教师函授学习,提高学历,鼓励教师经常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创造条件给教师学习的机会,形成学习的习惯;再次是要保障经济、物质上的投入,形成鲜明效益的奖励激励措施。

2015-2016学:进一步调整教师队伍,做到责任制,领导到位;密切与教研室的联系,为骨干教师创设提高业务水平的环境;召开学科带头人研讨会,鲜明骨干教师的业务形象;落实教代会精神,规范考核聘任制。

2016-2017学:进一步充实学科队伍,召开中高年级教师教学研讨会,初步形成能代表学校水平的教学骨干集体。

3、育人质量

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是学校办学的最终目标,也惟有高质量的学生才能体现学校存在的价值。在坚持基础学科的前提下,要以人性化发展和教学相长为策略,确实把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学生身上。

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个性学力档案,要为每个学生设置个性品德记录;要让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排头兵“上墙”,要让每一个学生不仅能挖掘自已的潜能,还能吸纳身边的榜样;要奖惩相宜,表彰、鼓励要对集体,批评、帮助只对个人。

要加大语文、数学、体育、外语等学科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扩大学习容量,增强训练密度,减少无效劳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改革。

要加强对学生的跟踪记录,要力争使我们的学生在读、写、算、听、说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4、设施设备

要树立社会化的教育资源观,利用社会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我们要在大课堂与小课堂中灵活的运用各种资源。

学校教学、教育必备器材要有计划逐步购置,先紧后缓,保证教学第一需要的设备供给,资金投向要审之又审,要考虑实际,要适应我们的个性发展,减少重复投资和伪劣产品的购置。

信息技术教育是我们今后三年的投入重点。媒体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旧有的教育模式,我们不能滞后,但也不要盲目,要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改善我们的学习工具。要充实教师办公室的计算机,还要一步步地走进课堂,要力争建立校园宽带网,要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改善我们的办学;让媒体技术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让充足的网络信息进一步促进我们的学生发展。

十、提升教育质量,创建5A级学校具体工作思路与措施

(一)学校的一切工作皆以服务教育教学为中心,因此,管理工作必须精细化、规范化,必须充分发挥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作用。以精细化管理促动学校工作水平整体性提高,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案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做到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二)改善后勤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效率。

不断完善各章规则和制度并落到实处。对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学水平、班队工作、基本功、科研能力以及教育理论的掌握与运用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

(三)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教学竞赛、“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精心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促使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四)队伍建设

1、建设一支充满工作热情,富有创新精神和任劳任怨品质的高素质教干队伍。学校领导班子要带领全体老师一心一意谋发展,竭尽全力干事业。不分职务高低,不分分内分外,致力做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带头人,做团结协作、和衷共济的带头人,做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的带头人。

2、优秀学生队伍建设:狠抓常规教育,强化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卫生等习惯;让学生从身边学起,从小事做起,逐步形成富有校本特色的常规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抓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和贯彻《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教师要做到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实,与时俱进。坚决杜绝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坚决杜绝各种形式以教谋私,坚决杜绝违反教师职业道德有损教育形象的行为。

4、坚定不移地继续抓好理论学习,要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创新学习理念,构筑学习的平台,创建学习机制,营造学习环境,建立学习生态系统和共享网络,提升整个教师团队的学习力。

5、支持教师的业务进修,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积 极鼓励教师参加其他非学历进修。

6、有计划地搞好教师的校本培训,进一步学习新《新课标准》和有关教育专著。

(六)德育工作

1、认真组织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成才的本领,使他们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2、认真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小学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3、继续抓好文明礼仪和感恩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净化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

(七)教学工作

1、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以开展“优质资源进课堂”活动和“立体评教”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良好的教风。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来研讨如何落实新课标思想,如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备课重点思考如何将集体备课中体现的课程理念,迁移到自己个体的备课中,反应出自己个性化的思考。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继续开展听随堂课、研究课,变检查为指导,课后多交流反思。

2、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形成教育合力。通过教学开放周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整合家长这一有效的教育资源。重视单元检测,认真分析研究,及时了解教学质量状况,通过检测、分析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3、继续加强写字训练,通过“写字过关”活动提高质量。

4、组织兴趣小组开展活动,做到辅导教师、辅导时间、辅导地点、辅导计划四落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特长。

(八)教科研工作

1、完善教师教科研工作考核制度,把基本考核与加分考核相结合,扩大奖励的面,提升奖励的层次,激励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

2、搞好校本研究。继续发现、指导、培植一批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积极推广他们的经验。做好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项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培养一批教学骨干。

3、积极建设数字化校园。

十一、提升教育质量,创建5A级学校目标完成时间进度具体分解。(责任人:赵同标)

2014-2015:上半年。

办学条件方面:力争上级支持,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按要求控制班容量,平均每班不超过40人,教学工作方面: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以开展“魅力课堂”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良好的教风。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来研讨如何落实新课标思想,如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培训方面:我们的队伍建设在“合格”和“带头人”上下功夫。首先制度上要求教师队伍提高水平,鼓励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其次加大学习培训的力度,鼓励教师函授学习,提高学历,鼓励教师经常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创造条件给教师学习的机会,形成学习的习惯。

和谐校园方面:努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强化保障措施,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学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强化意识,落实责任。牢固树立“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确保安全是第一责任”的观念,坚持落实“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制度”,落实“一岗双责”“每天三分钟安全教育”的要求,做到责任落实,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

特色学校创建方面:进一步充实校园文化内涵,打造好浓厚的文化氛围。以育人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核心,以创新为目标,建设让“学生成才,教师成长,领导放心,人民满意”的学校。

教学质量方面:教学质量力争实现新的飞跃,小学各年级期末考试成绩保持全县上游水平,保持全学区第一名。毕业生优秀率5个百分点左右,2014-2015:下半年。

办学条件方面:再力争上级支持,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争取开辟专用教室,院落硬化工作。

教学工作方面:备课重点思考如何将集体备课中体现的课程理念,迁移到自己个体的备课中,反应出自己个性化的思考。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继续开展听随堂课、研究课,变检查为指导,课后多交流反思。在坚持基础学科的前提下,要以人性化发展和教学相长为策略,确实把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学生身上。

教师培训方面:是要保障经济、物质上的投入,形成鲜明效益的奖励激励措施。努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教育理念新、文化素养高、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整体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和谐校园方面:强化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出了任何安全事故直接追究责任人,并上报上级相关部门给予相应的处理。

特色学校创建方面:继续抓好纪昌文化和国学经典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净化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激励师生共同参与,集思广义,充分发挥个人才智,打造好校园文化的平台。教学楼内要有教育橱窗、板报、伟人肖像,字画等,教室内要有墙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人时时处处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

教学质量方面:教学质量力争实现二次飞跃,小学各年级期末考试成绩保持全县上游水平,保持全学区第一名。

2015-2016学:

办学条件方面:再力争上级支持,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争取更换门窗,硬化操场,粉涮外墙,室内简单装修。

教学工作方面:力争每个学科有学科带头人,有传帮带培养机制;教研、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每学年专业教师参加校外专业培训人次占专业教师总人数30%以上,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继续开展听随堂课、研究课,确实把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学生身上。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要为每个学生设置素质评价记录要让每一个学生不仅能挖掘自已的潜能,还能吸纳身边的榜样;要奖惩相宜,表彰、鼓励要对集体,批评、帮助只对个人。确保教育质量进入县同类学校前列。

教师培训方面:是要继续保障经济、物质上的投入,努力形成一支90%师德优良、40%业务过硬,20%较熟练演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培养更多的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学生对任课教师满意度达90%以上

和谐校园方面:继续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实效。切实做好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安全自护意识。确保无安全责任事故和师生犯罪现象发生,争创县级优秀学校称号。

特色学校创建方面:进一步打造办学特色。确立以“纪昌教育”为表现形式的文化立校、兴趣引领、快乐学习为我校的教育特色,以纪昌为象征,以素质教育为载体。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用一年的时间完成特色教育环境改造。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读书氛围,让全校的每一面墙都蕴含丰富的教育信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都学会读书,都能读好书。

教学质量方面:教学质量力争实现二次飞跃,小学各年级期末考试成绩保持全县上游水平,保持全学区第一名。

2016-2017学:

办学条件方面:再力争上级支持,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争取购置更新体育器材图书和部分仪器设备。保证教学第一需要的设备供给,资金投向要考虑实际,减少重复投资和伪劣产品的购置。信息技术教育是我们的投入重点。不能滞后,但也不能盲目,要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改善我们的学习工具。要充实教师办公室的计算机,还要一步步地走进课堂,要力争建立校园宽带网,让班班多媒体技术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让充足的网络信息进一步促进我们的学生发展。

教学工作方面: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制定教师备课、讲课、作业设置、的基本要求;积极探索适合本学校高效学习、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方式。积极引导教职员工学习现代人的自我教育理论,开发自已,鲜明自我的意识,促进学校层次管理的真正到位,并在此基础上,激发教师为圆满完成三年规划任务而勤奋学习,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适应人事制度改革的时代要求。在坚持“人本”、“专业化”理念的基础上,规划学校优势发挥的进一步发展,在人事制度讲究“精诚”;在业务的领导能力上达到精通 ;在办学规模及发展方向上树立全员的“精品”意识。

教师培训方面:进一步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推进教师“全员读书”作为一项持久的工程去实施,提升全体员工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坚持“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的理念和思路,完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发展”校本培训模式,关注理念更新、实施课堂入手策略,围绕学校确立的“善学习、能实践、肯研究、会反思”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通过“集体交流”、“随堂听课”、“集体备课”、“教师研讨”等多元路径发展教师。提高班主任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培养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班主任梯队。推动我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发展。同时大力关注教师的工作状态和生存状态,逐步提高教师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努力提高教师生活质量,尤其要对作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加大奖励力度。

和谐校园方面: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整洁的环境约束人,以优美的环境感染人,增强师生“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意识,真正让学校成为“学园、花园、乐园、家园”。一是构建好校园环境文化,进一步以标准化要求布局,以花园单位标准设置绿化。二是充分挖掘学校历史内涵,增强师生的荣誉感。三是加强校园广播和各类宣传橱窗的的阵地建设;四是借助重大纪念日重要节日,开展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打造校园精神。重视和规范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新途径。设立心理咨询室,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让学生健康成长。

特色学校创建方面:进一步打造纪昌文化办学特色。要让纪昌庄小学的学生们在纪昌精神的浸润下成长,他们将来无论到了那里,提到纪昌和纪昌学射,就会想起自己的母校,想起在母校被纪昌精神浸润和升华的日子。纪昌不但要成为是纪昌庄历史的见证,而且要自然地历史地成为纪昌庄小学的象征。学校定位以“兴趣教学”为核心理念,以纪昌为象征,以培养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的现代人为宗旨,以建设学习型学校为目标,以“把自己融入纪昌文化,用自身实践纪昌精神”作为学校品牌的特色。努力让学校每个成员在行动上内化为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习惯,一种精神力量,从而达到“增长知识,拓展思维,张扬个性,完善自我,服务社会”的最终目标。我们还要加大对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纪昌文化、纪昌精神资源的科学、系统开发和运用,把自己融入纪昌文化,用自身实践纪昌精神。用纪昌文化熏陶思想,用纪昌精神鼓舞士气,用纪昌品牌凝聚人心。以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提升学校品牌品位的目的。

篇3:纪昌庄小学国学教育总结

但是, 学术界和教育界往往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当做两码事。一方面, 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国学热的一个侧面反映, 学校和家长只是将经典教育作为学生课余的学业补充或兴趣爱好;另一方面, 中小学素质教育往往只是将重点放在减轻学生负担, 进行新课程标准改革, 提高学生各种才能等, 鲜有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论文、论著。如何研究素质教育情境下国学经典的弘扬和传承, 如何促进国学经典诵读中的学生素质提高, 如何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是摆在各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999年6月,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 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人的左右脑的开发和塑造,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培养科学精神品质和人文精神品质相统一的人, 以实现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一致的人的素质”。

当前, 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其实质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求, 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出发, 以全面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操、丰富科学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学生全面增长能力, 成长成才成人。

2.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广泛而全面的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通过开展素质教育, 应当让中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其具体目标要求为:思想道德素质, 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关心和尊重他人等;科学文化素质, 如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普通话, 写规范字, 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身体心理素质, 要掌握两项基本体育锻炼技能,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具有自尊、自信、合作和承受挫折等品质, 不断正确认识自我, 有一定的自我教育、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艺术审美素质, 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广泛, 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掌握一项艺术特长等。

二、制约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分析

1. 智力教育的挤压

当前, 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智力发展放在首位, 为了将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为社会的佼佼者, 一味地在繁重的学业中不断加压。于是, 中国人几千年的国学经典被丢弃了, 人和人之间的“情”淡薄了。家长以及学生都过度重视“分数”的高低, 很多“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应运而生且长盛不衰, 多数的同学都主动参加或被动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这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 扭曲了中小学生的心灵, 而且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从中小学校角度看,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虽然一再强调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 但由于学校间、班级间还存在着成绩的攀比以及升学的压力, 应试教育即智力教育一直被许多中小学校当作教育的重点甚至全部。不可否认, 智力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之一, 也是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 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教育存在着“重智育, 轻德育, 轻体育”的倾向, 很多中小学校对“三好学生”的评定简单地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 甚至成绩好的就被称为“好学生”, 成绩差的就被称为“坏学生”。

诚然, 科学、理性等智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命的质量, 人类应该积极推行智力教育以发达人的理性思维、完善人的科学知识结构。但是, 近代以来的科学、理性主义教育显出了过度扩张之势。纯粹的智力知识教育是谈不上“素质”的提升的, 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它“由于忽视、舍弃甚至排斥牺牲个体的独特性、偶然性、丰富性, 而使‘人为物役’, 成了各种机器的奴隶。”

2. 家庭教育的缺位

当我们感叹优生优育给祖国未来创造了无限希望时, 也不得不直面青少年国学经典教育内容贫瘠、手段单一、方式简单甚至缺失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 “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家庭、社会的核心, 青少年一代多被溺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不去也不会感受、珍视他人的感情。传统的国学经典就在这种溺爱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对于农村里的中小学生来说, 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 很少或不能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 起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的作用, 造成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内心空虚, 成绩下降, 素质教育无法推进到家庭中去。

3. 社会教育的异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络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QQ、网络互动平台, 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将课余时间放在了手机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虚拟游戏等上面, 变成了“宅男”“宅女”一族。中小学生过早地接触了社会上 (主要是网络上) 的负面内容, 加上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关心、监管不够, 很多中小学生了解“艳照门”“兽兽门”等网络不良信息, 对歌星、影星等耳熟能详。但是, 他们却对那些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作家、思想家等所知甚少, 对中国的传统国学经典认知、了解不够。

三、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1.

1.国学经典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素质教育离不开国学经典教育。因为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 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 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求真、从善、爱美, 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 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 是历代仁人志士千锤百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经典, 不仅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也关系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一个文明必须借助于它的“经典”来承载其核心价值。著名学者杨叔子说:“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 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 就没有这个民族。”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推行国学经典教育, 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传承文化命脉, 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感受古人情怀, 培植爱国情操;有助于他们继承优良传统,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国学经典中的人格风范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格品位, 提高审美情趣;国学经典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国学经典中的荣辱观具有立人导行的功能。

2.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中国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 代表某一时期精髓的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 是我们祖先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 是历史的活化石。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学经典。无论通过口耳传诵抑或是其他方式, 国学经典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中小学阶段是接触国学经典的初始阶段, 是引导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最重要时期。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中小学素质教育, 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和逼迫式学习, 为国学经典教育创设了平台, 提供了载体。从当前各地各中小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小学素质教育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3. 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我国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但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信仰失落与危机问题。由此导致的是社会和国家凝聚的危机。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而传承文化命脉, 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 促进全民族的进步, 应该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对于个人来说, 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解学国学经典,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有利于全面提高文化素养, 增强民族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代哲学、历史及其他文化知识的了解, 启迪思维, 增长智慧;可以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那种严谨踏实和勤奋不已的治学精神, 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可以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 懂得社会伦理道德, 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人生修养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

四、以国学经典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中小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方面, 漯河市得风气之先。

早在2003年, 漯河市商业幼儿园率先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对孩子们开展基础的伦理道德教育, 让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2004年, 漯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通知》, 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掀起了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热潮;2006年, 漯河市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活动, 把经典诵读从校园推向了社会;2010年, 漯河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六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读<说文>、识繁体、解汉字”活动的通知》。这一通知尽管不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 但是, 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从中小学生抓起, 用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 不啻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尝试。对于漯河市的这一举措, 《光明日报》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漯河市这一远见卓识的做法, 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相辅相成, 并行不悖, 收效显著。

1. 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安顺同志指出:“经典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 培养记忆能力, 提高文化素质, 增强人文修养, 陶冶道德情操, 从而达到‘以文载道’、‘文德并重’的效果。”可见, 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进而增强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2.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加强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

提高人的素质, 离不开本国传统的国学经典的教育、滋养、启迪与熏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 让中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让中小学生学会“自强不息”, 磨砺坚强的个人品格;让中小学生懂得“厚德载物”, 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国学经典的诵读与传播、接受, 有利于中小学生道德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尊重他人、讲求合作的良好品格;有利于中小学生讲信义、重信誉、言行一致的品行的养成, 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取信于人。国学经典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 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执着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高尚品德。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念, 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信心的树立, 有利于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形成。其他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直不阿的正直人格, 宽容大度、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和为贵”的处事理念, “将相和”的君子风范, 忍辱负重、逆境成才的良好心理素质等等, 都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品格形成的精神养料, 它可以激励中小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 鞭挞假丑恶, 自觉地树立高远的志向, 培养高尚的情操, 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适应21世纪的竞争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2]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高等教育研究, 2001, 4 (2) .

[3]鲁迅.呐喊.自序.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4]刘先琴.河南漯河市经典诵读润心神.光明日报, 2010-11-20-1.

篇4:小学国学教育策略

随着经典诵读与践行活动的逐步深入,在活动形式与内容选择,效果与评价的操作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笔者在此略发拙见,与同仁共享。

一、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

国学教育本身是一种教育路径和手段,而不是目的。由于小学生受年龄和知识底蕴的局限,许多“经典”的词句的意思他们根本不能准确地理解。因此,我们在活动形式上一定要多样化、趣味化。避免老生常谈似的简单说教、摇头背诵。要让学生在多彩的娱乐中感悟经典,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国学,了解中华历史文化,提升小学生的素养,修正小学生的伦理道德。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活动形式上要能寓国学经典于书法、美术、音乐、舞蹈、合唱、合颂等学生感兴趣,又踊跃参与到活动之中。《情景剧》是小学生们非常喜欢而又愿意参与的艺术表达形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一些经典的、反映国学内容的小故事编成《情景剧》,让学生去演,去唱。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等。还可以自编一些寓意深刻,情景有趣的小故事、古诗词说唱等让学生自创自演。经常开展以国学教育为主题的手抄报、为古诗词配画等活动,既激发了小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又达到了广泛教育的目的。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又使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的内涵。

学校可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创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整体布局上要突出国学教育的特色。在甬路旁设立文化长廊,内设古今传统文化、经典诗文、历史人物等;教学楼内建立“经典长廊”,墙面上悬挂历代名人画像、警句等,让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都蕴含着国学经典,使学生一进入校园就徜徉在浓郁的文化殿堂之中,尽可能的少设立“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之类强行规范学生行为的提示语。在班级、校园内开设一些经典文化园地,挑选古代文化的精品之作,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于师生面前,满足学生们“抬头看国学,低头诵经典”的需求。优美的文字配以古色古香的图片,不仅为学生的诵读创设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和更多的切入点,方便了学生诵读,还使学生受到了润物无声的文化熏陶,感受到这图文之中负载着五千年华夏优秀文化的精髓。营造出一个由看到听、由诵读到践行、由校到家一条龙的国学教育氛围。

二、内容选择要“经典”化

国学内容博大精深,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要细致的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国学诵读,切不可忘记“经典”二字。人的一生就像一条河流,在源头轻轻引导一下,就可能改变河流的走向,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由于受历史朝代局限,其中肯定有糟粕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指导孩子们诵读时,在内容的选择上要仔细甄别,一定要慎之又慎,决不能“信手拈来”。有些语句只要学生能感悟其意就足矣,教师不必给予过细的讲解,比如《三字经》中的“头悬梁,锥刺股”,其精神可佳,但方法实蠢。在诵读时,学生只要能感悟到古人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就够了,不要让学生视其为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法,更不要去模仿。为孩子们选择诵读启蒙典籍时,要用时代的视觉审视古典作品,予以恰当地删选。汲取国学之精髓,让我们在新与旧的交汇点上收获“丰富”。

三、对经典理解可模糊化

要采用正确的教学理念诵读“国学”。古人说“学不言而自得”,讲的就是我国古代蒙学、经学一种重要教学理念——感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感悟”是不可忽略的策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反复的诵读,在读中感悟,久而久之就会理解其意,就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韵美,就能获得顿悟与积淀。因此说,对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不要字斟句酌,或背诵词、句的意思。可以使学生处于“意已通,而言不明”的状态,而后学生就会有一种“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的感觉。否则将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四、对学习效果评价要简单化

推广“国学”诵读经典,并不是让孩子学得满口之乎者也、诗云子曰,而是要把传承经典文化转化为综合素质,转化为一种道德伦理,一种个人素养。不是要把孩子们教成“古人”,停留在鞠躬施礼等外在形式上。我们所需要的是学生们的言谈举止、德智礼信等方面符合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就可以了。所以,对经典诵读与践行的效果评价,要以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范的行为为目的。如,“地面脏了主动扫,见到长辈问声好”就足矣。在评价方式上,我们不能只拘泥于分数和等级上,要采取多元式评价法。评价的标准不宜过高,在诵读的过程中要允许孩子们遗忘。遗忘是正常的规律,忘了可以再读,反复之间,负担没了,学得也轻松了,记得也扎实了。清人唐彪说:“文章读得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诵读经典目的之一是陶冶孩子们的心灵,规范文明行为,当他人之文与我为化时,孩子们的心智就进步了,思想就升华了。因此,在评价一个孩子“国学”学的怎么样时,不能只限于枯燥的能背诵多少古诗文,更要着眼于思想与行为上。可采取“诵读表演赛”、“星级评选”、“家庭反馈”、“红榜提名”等多形式的综合评价,来激发孩子们的进取心和礼仪行为,效果会更理想的。

篇5:纪昌庄小学课外文体活动计划

赵同标

2014.4.2

一、指导思想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现培养优秀的体育、艺术人才,现制定纪昌庄小学课外文体活动计划。

二、实施分工

校长:对全校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班主任:组织本班实施管理;上午大课间组织学生做好两操并在两操后组织相应文体活动,班主任因病因事请假的,需委托其他教师负责该活动的实施。下午30分钟文体活动时间,按照学校每天对下午文体活动时间的教师分工,在体现教师学科特点和特长的前提下,组织安排本班学生进行相应的文体活动,并负责学生活动期间的安全。

其他教师:根据计划,认真实施,并积累配合班主任实施本计划。

三、实施细则:

1、在大课间活动中,做完广播体操后,安排10分钟左右的小型文体活动,并以班级为单位有组织开展集体活动。

2、在下午第四节课结束后安排30分钟左右的课外活动,主要实施体育、艺术等项目。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我校特色,开设以下项目:读书活动、智力竞猜、谜语、对联、诗歌背诵与朗诵、知识竞赛、脑筋急转弯、接力运动、象棋、跳绳、太极拳、唱歌、弟子规诵读、画画、书法、手抄报创作、羽毛球、英语诵读、口语会话、英语歌曲联唱,乒乓球、各类集体游戏、田径及球类活动等;

3、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文体活动组织实施者,要将活动作为班级的一项重要工作,4、相关学科教师是该活动的技术指导者。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正确指导老师教学和学生训练,合理安排训练器材,协助班主任搞好该活动的管理工作。

四、实施原则

1、坚持趣味性原则。

2、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

3、坚持安全第一原则。既要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也应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不积极开展活动的倾向。

五、活动要求:

要求班班有活动。各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更具时代气息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特长,力争使每个学生在兴趣活动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六、注意事项

1、坚持学生全员参与,教职工通力协作。各班根据当天活动科目选择室内或室外活动场地。

2、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

3、如遇雨雪天气,各班组织好学生在室内进行各类活动。

4、简单的器材由学生自带,篮球、拔河绳等由学校提供。

上一篇: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下一篇:青年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