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批判现实主义

2024-05-18

双城记批判现实主义(通用8篇)

篇1:双城记批判现实主义

《双城记》中社会矛盾的变迁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提要: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让人心惊动魄,留给读者的除了作品里各种人物形象外,也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与大爱。许多人都很关注作品里的理想人物卡顿,把他奉为真善美的化身,这点我也很赞同。而我在这里想表达的不仅是对人物心理、性格的看法,更加迫切的是想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讨论一下当今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对中国的建设和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不论你社会地位如何、能力多大,都要有主人公意识。那么一个国家要发展,要进步,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一个健康的社会体系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成长与衰败都能成为我们汲取经验与教训的对象。《双城记》中的法国大革命虽然说与中国的现实没有直接联系,但其中的一些闪光点还是值得我们后人关注。

关键字:矛盾、革命、觉悟、改革、和谐、发展

引言:法国大革命给了狄更斯写作的历史素材和精神动力,从而成就了举世名著《双城记》,而《双城记》中所展现的人文主义关怀、对自由的赞扬以及对社会矛盾的和平解决的愿望又能给当前中国的社会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谐社会的概念近年被提出,但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已经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被人文主义者奉为圭臬。

正文:

历史使我们发展的一面镜子,两个多世纪前的法国阶级分化严重,下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权力阶级却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是从刀耕火种时代经历了上百万年的逐渐发展才有了今天的辉煌,社会的动荡与社会阶级分化有极大关系,当时的法国正是如此。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经历了种种艰难最终获得了胜利,建立了资产阶段社会。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五年的历程,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它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明确指出:“它(大革命)决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确,它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

它仅仅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也同样会坍塌……只是它将一块一块地塌落,不会在一瞬间崩溃。大革命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这就是大革命的业绩。”这段话可以说是表达了托克维尔解释的核心思想:大革命乃是旧制度下社会演进的结果。

我们从法国大革命中能看到,阶级的分化必然导致社会的动荡乃至激变,而统治阶级的觉悟在这时就显得异常重要。世界上面临这样的困境的国家很多,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面对外国的侵略和国内的重重矛盾进行了至上而下的明治维新,沙皇俄国在1861年也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虽然通过两个国家后来的种种侵略恶行显示了两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封建残留,但这两次改革对于缓和国内矛盾、促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发面无疑是成功的。

历史中的革命很多,但无一不是伴随着大量的流血事件而发生的,法国大革命发生后那种不论功过的阶级反算就是无意义而且盲目的报复。如果从生产力方面说,生产力的发展与否才是衡量社会事件进步与否的唯一标准,但是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在革命中流离失所乃至家破人亡又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而且即使是当时的贵族阶层来说,他们也不是主观的作恶者,社会制度使然而已。

无独有偶,70年后英国大作家狄更斯出版了举世名著《双城记》,而他的理想是通过法国大革命来看到英国社会隐藏的重重社会危机,社会阶层之间进行和平的改革,避免流血事件的发生。作者在作品中塑造的大量理想化的人物恰恰能证明他的出发点。不论是历经磨难终获自由的医生、还是颓废不羁大爱无声的卡顿,都是社会和谐大爱的象征。在作品开始的作者给予了法国大革命以极大的赞扬,刻画了封建领主的践踏人性置下层人民生死于不顾的丑恶嘴脸,描绘了下层人民衣不果腹的凄苦,给读者心理上带来了革命的欲望。而事情的发展似乎顺理成章,不断激化的矛盾终于爆发了革命,这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接下来发生的事件却让人叹息不已,革命的脚步一旦踏出去就很难收回,革命人群对贵族阶层的残酷清算比起革命前的他们受到的压迫似乎更加让人不可接受。革命的胜利之花是用无数人的鲜血来浇灌的,狄更斯恰恰就看到了这一点,他想通过这部作品警示世人,激化的社会矛盾总会给人民带来痛苦,他把希望寄

托在了各个阶层之间的自我调和上,希望对立阶层之间能有和谐相处的觉悟。

两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实在值得举国同庆。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我们新的发展历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力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已经达到在这个社会意识形态和实力上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的前方没有可以借鉴的对象,所以结合历史上的社会剧变、社会改革、历史过度来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实践是极有必要的。

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国家也亟需新的纲领来指导人民的生产生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在中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和谐社会的含义,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突飞猛进在大局向前的繁荣背后也隐藏着很多局部的不足,民主法治没有跟得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生态污染的代价太大等等。

当代中国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并且随着网络传媒的发展人民群众在社会中可扮演的角色越来越丰富,中国已经迎来了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过去的阶级观念、背景地位、甚至文化层次等,都已经不能用来标示人们的地位还有他们可做的贡

献了。统治阶级要有新的目光和觉悟,人民大众要有主人公意识来为中国的未来添砖加瓦。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和谐,统治阶级与人民大众都要有这种意识,不能把和谐两个字当做大行不法之事的挡箭牌。

政府部门应该有与人民和谐相处的觉悟,不能把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统治与被统治,而是应该开启民智,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提高人民大众的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人民大众要有配合政府部门的意识,一部好经最重要的是要念好。都扮演好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各司其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并得到长足的发展。

历史的脚步一直在前进,矛盾、激变、改革、革命、调和、和谐,这一切在陆续上演。法国大革命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是否有侧面知道意义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狄更斯在写作《双城记》时的那种以史为鉴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真正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准则,顺应时代的变迁,促成伟大中国的前进。

参考文献: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百度百科(法国大革命、双城记、和谐社会)

篇2:双城记批判现实主义

10涉外二班朱庆玲12

《双城记》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批判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他用细腻而尖锐的笔触描绘了在那段烽火战乱的年代,那段对于后世有极大影响的法国大革命。在尖锐的社会矛盾时期不仅出现宪章主义诗人,而且涌现出一大批以批判社会矛盾、从民主角度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辛辣的笔调以及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使得狄更斯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狄更斯童年不幸的经历,使他在以后的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更真实地反映出与动荡年代普通民众的疾苦,怀着对受苦人民的同情,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虚伪与邪恶。但狄更斯受到人道主义的影响,相信崇高的道德力量能感化人甚至改造社会,主张对社会进行改良。而《双城记》恰恰反映了狄更斯及狄更斯所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流派的政治主张———人道主义。《双城记》(1859是狄更斯第三创作时期(1851—1870)的代表作,是根据法国大革命部分史实叙写的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年轻时,由于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作者始终以此文学主张贯穿全书。

作者在小说中首先通过劳瑞先生与德发日的对话,从侧面描写马奈特医生所遭受的迫害。接着又从马奈特医生刚出狱所住环境的描写反映了他在牢狱里非人的生活:“这间阁楼,是当作存放木柴之类东西的贮藏室建造的,又黑又暗……只有长期待在里面习以为常了,才能养成在这种晦暗不明的条件下从事要求精致细微的工作的习惯。”

随后,当一行人进入到屋里时,作者直接描写了马奈特医生的声音。“它像是很久很久以前发出的声响的最后一丝轻微低弱的回音余韵……他用一只手遮住眼前的阳光,手上连骨头仿佛都是透明的”。作者从环境到人物本身,从侧面到正面,一步一步深入细致地刻画了马奈特医生遭受的非人待遇,与后文马奈特医生接受自己女儿的婚姻选择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了马奈特医生克制忍让、心中充满爱的品质,而这是狄更斯理想的道德标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如果说在德发日太太身上反映的是仇与恨,在马奈特医生身上反射的却是恕与爱。在结尾处,医生已无力救助达内及自己的女儿,卡顿成功营救了达内,并与普罗斯小姐战胜德发日太太掩护露西母女。这鲜明地传达了狄更斯的道德标准与社会理想:“以爱战胜恨,以牺牲自己求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狄更斯在充分肯定革命的基础上,也完整地表达了人道主义思想。这是对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道德观的继承,充满了理性的光芒。人道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着重提倡的思想之一,被一代一代的思想家、哲人和作家所继承。

从社会角度讲,随着旧阶层的衰落,任何社会在其变革期,新的阶层不断涌现,从而社会矛盾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为了避免大量无辜者受迫害,以爱化解仇恨是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法。

篇3:浅析小说《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

一、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内涵

人道主义思想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思想体系倡导关怀、爱护、尊重每一个社会个体,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人道主义可以被认为是抽象却又普遍的人性,即平等、自由、博爱。毋庸置疑的是人道主义思想在反封建斗争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推行后,其内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衍生出了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分支的人道主义思想,而其中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则是以狄更斯为代表的“勿暴力抗恶”的人道主义思想观。

狄更斯信奉基督教,基督教信徒对《圣经》有着极为强烈的“遵从意识”。基督教将儿童视为真和善的象征,因此,在圣经中,有一种崇拜儿童的情节,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起源也可以被认为始于此。狄更斯认为成人如果能够保持孩童那般的天真善良,那么就可以用童性去影响人性,继而使善和爱充满现实生活。因此,狄更斯用自己的作品展示了资本主义光鲜外表下的丑恶以及普通劳动者的疾苦,选择用更为柔和的讲故事的形式宣扬人道主义、批判现实社会。

二、《双城记》中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作为英国十九世纪十分著名的作家,狄更斯一生创作了大量对于现实生活深入描写,对于丑恶现象无情揭露的,具有批判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狄更斯对于《双城记》中的人物形象描述,无论是性格还是身份上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异,但无一不体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传达了作者的仁爱、博爱精神。

(一)冷酷残忍的剥削者

《双城记》中冷酷残忍剥削者的典型代表是封建统治阶级里的厄弗里蒙德侯爵,在他的身上,有着封建统治阶级所有的残酷属性,如冷酷、残暴、荒淫无道等。厄弗里蒙德侯爵碾死农民的孩子犹如碾死一条狗;奸淫农家妇女;陷害告发他的医生……厄弗里蒙德侯爵残暴得像是魔鬼的化身,没有一丝的人道主义精神。当然,在《双城记》的最终,厄弗里蒙德侯爵也收获了自己应有的报应。狄更斯充分的表现了自己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让反面人物获得了自己应有的惩罚,读者们在看到统治阶级的残暴与冷漠之后,自然而然地产生同情、愤怒的情感,继而与狄更斯反暴力压迫、渴求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产生共鸣。

(二)以德报怨的复仇者

《双城记》中以德报怨复仇者的典型代表是有着凄惨身世被压迫的劳苦大众里的苔瑞丝。苔瑞丝身世凄苦,与厄弗里蒙德侯爵更是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姐姐被蹂躏致死,姐夫被劳役致死,父亲被活活气死,哥哥复仇被杀死。在大革命之前,苔瑞丝的形象是智勇双全、深得民心的,然后大革命之时她却成为了一个嗜血恶魔,丧失了正义与善良。此时作者狄更斯本人对她的态度也从先前的同情变成了否定,由此充分说明作者对“以暴制暴”行为的不赞同,也呼应了狄更斯善良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

(三)仁慈宽厚的博爱者

《双城记》中仁慈宽厚博爱者的典型代表是梅尼特、代尔那等人,梅尼特医生为了女儿的幸福甘愿接受仇人的后代为自己的女婿;代尔那出身贵族却不与父辈同流合污,善良正直的他甚至放弃了财产和家族脱离了关系。梅尼特、代尔那等的形象充分的彰显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契合了狄更斯的观点:永恒的仁爱、宽恕才是使世界美好的一剂良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狄更斯借古讽今,在《双城记》中借法国大革命这一历史背景启发当局者和民众思考现实的英国阶级斗争问题。与其他人偏激的非道德行为相比,狄更斯更愿意以爱化解仇恨,用更富于人性意味的方式来改良社会。虽然正犹如其他一些评论者所言“狄更斯这种畏手畏脚的做法根本不符合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然而谁也不能否认,在狄更斯《双城记》之后,英国的政治机构不断地调整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幅度的提升,无数与工厂立法相关的法律条款也相继颁布。狄更斯用文学的力量唤醒了人们的道德良知,改变了社会的人性,也使得制度的改革真正的发挥出了作用。

摘要:狄更斯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后英国最伟大的一位文学家,《双城记》是其代表作,该作品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在批判封建主义残酷统治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展示了博爱宽宏的人道主义精神。本文从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内涵出发讨论,分析了《双城记》中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希望能够为学者们研究狄更斯、研究《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提供帮助。

关键词:双城记,人道主义精神,狄更斯

参考文献

[1]韩睿.论《双城记》中的人物形象所折射的人道主义精神[J].青春岁月,2014,(05).

[2]宋秀萍.狄更斯的人道主义在《双城记》中的体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3,(24).

篇4:《双城记》的人道主义分析

【关键词】《双城记》 人道主义 狄更斯

前言:

在狄更斯小说中主导思想就是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发展思潮,人道主义始于文艺复兴,主要表现为抽象且普遍的人性。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他们的理论以人性为出发点,同时人性也是他们的理论依据。作者在作品中展现了他不赞成革命手段的态度,他主张利用道德进行感化。

一、梅尼特是狄更斯笔下人道主义的典型

梅尼特作为家庭的核心,具有很强的正义感,因为他敢于揭发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的罪行,尽管被困十八年但是他还是一直追求人道主义精神。他在内心对于侯爵兄弟是痛恨的,所以他在知道女儿爱上了侯爵的后代的时候会变得更加的痛苦,心里也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在小说中,作者对于他的痛苦和矛盾之处没有进行直接撰写,而是在一层一层的做铺垫。例如,作者在描写代尔那第一次在英国受审的时候,写了“她父亲的脸仿佛冻结了,很奇怪地望着代尔那,那是一种专注的眼神,眉頭渐渐地皱紧了”。虽然记者没有使用比较直白的语言来进行描述他的痛苦,但是许多细微的描写能够展现出一个伟大父亲的形象,为了女儿的幸福,能够压抑着个人的仇怨,知道内心痛到极点导致精神分裂。梅尼特最终在博爱思想的作用下接受了仇人的后代,也可以说是他战胜了自己。作者甚至称其为圣灵,他再做手术的时候不会分敌人还是朋友,都一视同仁;无论在医院还是监狱,对于杀人者还是被杀者都认真进行每一场手术,梅尼特身上充满了善良和爱,这也正是作者笔下人道主义的体现。

二、富有人道主义思想的理想青年——代尔那

代尔那是贵族阶级中的叛逆者,也是作者想要赞美的主人公。许多优点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他喜欢并且爱上了路茜,爱得很深,但是他没有刻意地让路茜马上接受他的感情,而是选择了等待,等到路茜也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他才向她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他同样对于自己家庭的罪行表示悔恨和痛苦,他看不惯家族中一些人的飞扬拨扈,他不看重金钱和地位,只身来到了英国自己动手工作赚钱。他一直在劝导总管盖白勒爱护人民,减少税赋。所以在革命爆发的时候,由于盖白勒被囚禁,他冒险回国拯救他,导致自己也被困其中,最后还被宣判死刑。但是他在这个时候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死,想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妻女和岳父的安慰。在作者的笔下,代尔那对于所属阶级的额潘集和对于人民的仁爱都是人道主义最好的体现。所以作者在最后的时候给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当代尔那即将被被斩头的时候,有人愿意为他受罪,他被秘密送回了伦敦。

三、路茜是充满仁爱之心的“爱的金线”

路茜是一个小的资产阶级温情主义者,是整个家庭能够维系在一起的纽带。她与得伐石太太有着一样得命运,他们都曾经受到过厄弗里蒙地兄弟的迫害。但是路茜没有像得伐石太太那样采取复仇的首选,而是相反被称为是爱的金线,结合了两个有仇的家庭,化解了之间的仇恨。露茜作为一个孝女,尽管从小就没有能够和父亲在一起,但是当他知道父亲还活着的时候,她变得非常的激动。路茜用自己的爱把父亲死去的心唤醒,通过对于父亲的关心与照顾,使父亲渐渐忘记了过去,恢复了比较良好的生活。路茜也变成了一个贤妻良母,把家务做的很好,同时每天能够给自己的女儿上课。她同样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在知道丈夫处于危险之间的时候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平静的家,去往了比较血腥的巴黎,尽自己的努力进行营救丈夫,甚至她跪在了得伐石太太的脚下,恳求她能够放过自己的丈夫。路茜既爱自己的家人,同样她对于周围每一个人都有仁爱之心。代尔那对于她来说可能是一个陌生人,但是当代尔那在英国受审的时候,她出于对于这个陌生人的关爱去作证。当她必须要说出一些不利于代尔那的事实的时候,她哭了,对于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能够做到这些,我们能够看出她有着怎样一颗仁爱之心。路茜对于卡尔登的态度也能够体现她的这种性格。当卡尔登向她诉苦的时候,她表现出了很浓重的同情心。同时她还要求丈夫能够宽容他的一些缺点。路茜在享受自己的幸福的时候还在想着别人的痛苦。对于周围所有的恩,她都表现出了仁爱之心,她是一根金线,周围的人都环绕在这跟金线上。

结语:

综上所述,作者通过《双城记》,主要的目的就是呼吁当权者和民众能够改变暴政的现状,不要积攒仇怨,一定要减少暴政带来的暴力,让社会能够更加稳定,避免更多的流血事件发生。他主张仁爱,更加注重人道主义精神的作用。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最能够体现作者人道主义思想的作品之一。

参考文献:

[1]邱细平,朱祥. 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演义与双重性[J]. 求索,2011,12:222-223+160.

[2]邱细平,王桃花,何素芳. 《双城记》中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解读[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35-137.

[3]曹友义. 以《双城记》为例探析狄更斯人道主义的多重性[J]. 作家,2010,10:60-61.

篇5:《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中介语石化现象成因及应对策略 浅议英语情态动词“can”和汉语能愿动词“能”—以类型学为视角 3 女性意识的苏醒--对《愤怒的葡萄》中的约德妈妈形象的分析 4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魔幻现实主义在《所罗门之歌》中的应用 6 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调查 7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妇女地位问题 8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 用功能对等理论分析《经济学人》中的习语翻译 10 《红字》中的若干象征意义 The Tragic Color of Tender Is the Night 12 从肢体语言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对策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16 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句子结构的不对应性 17 基于对爱伦坡文学作品及心理的兴趣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 19 跨文化视域中的英汉动物隐喻比较研究 20 分析西方末世论在美国电影中的体现 对《魂断蓝桥》女主角悲惨性命运原因的分析 22 《西游记》和《哈利波特》的对比 23 幽默元素在英语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翻译 The Self-image of Charles Dickens in David Copperfield 25 论莎士比亚的宗教思想 从《教父》看两代人不同的家庭观 27 交替传译中的记忆机制及记忆训练研究 28 外交辞令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獠牙》 30 花园小径句在英语阅读中的分析

从奥斯丁和伍尔夫看英国女权主义思潮的演变 32 从《竞选州长》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anity Fair and Great Expectations 34 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Buddhism and American Christianity 36 反思女性主义作家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研究 37 如何有效做好交替传译笔记 38 英语广告语中隐喻的研究

汉英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40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及其形成背景分析 41 展会汉英翻译的常见问题和策略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Sea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

《诗经》与《圣经•雅歌》中爱情诗的比较研究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人物象征主义的运用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拼写差异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概念隐喻分析

威廉•麦克佩斯•萨克雷《名利场》的道德研究 探析《红字》中齐灵渥斯的恶中之善

Vocabulary Teaching Based on Pragmatic Approach 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An Analysis of the Family Membership In Death of a Salesman Cultural Input and Syllabus in English Teaching 谈日常用品广告英译汉的特色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Idioms Translation 论男权主义在圣经语言中的体现 网络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研究 《雾都孤儿》中的童话模式解读 英语禁忌语的语用研究

Different Applications of Iceberg Principle in A Farewell to Arms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论网络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适者生存”在《热爱生命》中的运用 Purity and Doom: on Thomas Hardy’s Tess’s of the d’Urbervilles 中美餐桌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苔丝》中的女性与自然 跨文化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 本哈德•施林克小说《朗读者》“平庸的恶”现象研究 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和文体特征及其翻译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狗”习语的翻译

The Essence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imal Farm The Tragedy of Emma In Madame Bovary 英汉语言中红色联想意义的比较

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 论英语无灵句与汉语有灵句的互译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中守旧因素的象征运用 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负迁移 从《海狼》看杰克•伦敦的女性观

Lex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Status Quo of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Shanghai and Strategies for Improvement 对小说《野草在歌唱》的功能文体分析 The Theme of Absurd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 《虹》中的女性婚姻观浅析 生态哲人约翰斯坦贝克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探究《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 国际商务谈判的准备阶段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浅析中英委婉语差异

觉醒的灵魂——解读《兔子归来》中的女性主义 87 从《在路上》解读“垮掉的一代”时代背景与主题 88

英汉动物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意义及翻译 90 《哈利波特》的原型——亚瑟王传奇 91 《理智与情感》中埃莉诺的性格简析 9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3 苔丝之罪是谁之过

从女性主义批评看《金色笔记》中的人物描写 95 关联理论视角下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解读 96 汉译英语足球新闻中修辞手法的策略 97 英语中介语无标志被动语态的错误分析 98 跨文化交际中社交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 99 论英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101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西习语的来源

论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及《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 103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 104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

Psychoanalysis of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06 着魔的猎人——解读《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亨伯特 107 解析《诺桑觉寺》中凯瑟琳的自我成长

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复杂个性 109 英语非作格动词语义特征和句法属性研究 110 英汉被动结构对比研究

试析托尼•莫里森《爱娃》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112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Roses” in Wuthering Heights--Catherine Earnshaw and Catherine Linton 114 浅析《洛丽塔》中亨伯特的分裂人格 115 《我的安东妮娅》中的文化冲突研究 116 《蝴蝶梦》中的哥特式元素 117 论广告与文化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艺术

从杨必翻译的《名利场》看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120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 122 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 123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Animal Idiom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125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新闻翻译 126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泄密的心》 127 英语课堂中的口语纠错策略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

从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看英语歧视性词汇的变化 131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语商标的英译策略 132 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 133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

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死亡意象 135 对比分析中美可乐广告中的文化差异

A Study on Effective Multimedia-assisted SEFC Teaching 137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 138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委婉语翻译探讨 139 非言语交际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140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英汉“思考”类动词的语义成分与词汇化模式分析 142 《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从《简爱》看世纪女性地位及女性意识的觉醒 144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145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146 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研究

对中英组织文化差异的跨文化研究

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 149 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修辞及其翻译 150 《嘉莉妹妹》中赫斯特伍德人生悲剧

151 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 152 浅析哈代的悲观主义哲学对徐志摩诗歌创作之影响 153 An Analysis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Uncle Tom’s Cabin

15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155 《诗经》与《圣经•雅歌》中爱情诗的比较研究 156 浅谈体态语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157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Red, Red Rose 158 分析鲁滨逊克鲁索的人物形象 159 解读《喜福会》的中国式母爱 160 中英社交禁忌习俗异同之比较分析

161 中美饮食文化实体行为与非实体行为的民族差异 162 《失乐园》中撒旦的艺术形象解读 163 中英颜色词及象征意义

164 追逐梦想的人——浅析《刀锋》中拉里的性格多样性 165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66 The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Style in Toni Morrison’s Beloved 167 关联理论在公示语英译中的应用

168 协商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169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170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171 《奥罗拉•李》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2

173 从弗吉尼亚伍尔夫到多丽丝莱辛:论女性主义的发展——对比两位作家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

174 从谭恩美小说中“家”的概念看其文化身份认定

175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176 On Application of TBLT to Junior High School Oral English Teaching 177 美国个人主义对民众生活信念的影响--以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为例 178 On Human Nature in Frankenstein 179 浅析英诗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丁尼生《鹰》的不同译文比较 180 高中英语阅读技巧教学 181 英语报刊中的新词浅析

182 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

183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84 A Brief Analysis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Cat in the Rain 185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性格分析 18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7 浅谈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 188 浅析《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

189 《白鲸》与《老人与海》中的海之意象分析 190 《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命运分析

191 Which Woman is More Popular in Modern Society: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ss and Jane 192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分析

193 扼杀在萌芽中的期许— “一小时里故事”中的女权渴望 194 英语交际中害羞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其克服方法 195 《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196 中英称谓语的差异

197 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部分重要象征物 198 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哥特元素 199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

篇6:批判现实社会散文

读鲁迅的文章,一般都是很难理解的,鲁迅的年代是一个吃人的年代,每字每句无不是一株带刺的玫瑰,越是语句优美便越是批判、愤恨。例如鲁迅文笔下的刘和珍君等人的记录,从侧面批判了那些反动文人和麻木的人民群众。

如今的国家是和平解放的,但依个人而言,社会却是黑暗的。在这个尔虞我诈的社会里,有多少人是连饭菜都吃不饱,又有多少人是因为寒冷而永远地倒下了。大屏幕上显示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数字,在座的也不过“哇”的一声以表惊讶,又放映了一张张在各国被饿的皮包骨的照片,在座的竟哄堂大笑,还是在老师的呵斥下才消停下来。用一个非常合适不过的比喻来说,那就是二代的地主阶级社会,富代家庭的子弟享受地永远最好,穷人却苦的要命。

国家的眼光总是关注于发展的城市,经济发达的城市,使其更加发达,很少会去关注那些贫穷的山沟沟,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地方,也从来没有想要去了解。再看看建筑,撇去那些富豪不说,在哪个地区,政府不是比居民房要好的,政府里的人员都是百姓所信任的,政府是国家机构,国家有钱去造富丽堂皇的政府,为何不利用这些钱去改造一些小农村,是条件变得更优越些,为什么利用这些钱去改造一些小农村,使条件变得更优越些,为什么不利用这些钱去养活那些孤苦伶仃的孩子,就算中国的政府吧,几乎是布满了每个地区,统算起来,仅这些节约的数目都能够使人目瞪口呆。假使贪官少些,国家财产合理运用,可想而知,与如今社会相比,竟会发生重大的改变。

社会上还有一个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受关注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这个问题与古代选拔人才有几分相似,古代选拔官员大部分由以当官的人介绍,大多为本家亲戚,现今亦是如此,显贵的家庭早已为子女打下了基础,家庭人员范围广的也早已为子女疏通了道路,而那些大多数家庭及交际不是很好的只有靠自己奋力拼搏,但最后能成事业的少之又少,大多数还是去了餐厅打工,小公司做会计,甚至有一些更苦。这些于中国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的教育太过于重视文化方面了,而却缺少了培养能力与实践的重视。在性格成长阶段,是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机。却是这么一个大好时机,深深埋没在了枯燥、大多数人都不敢兴趣的文字知识中,就算枯燥知识讲得越多而不懂其内涵有何用,顶多不过是书呆子,一点主动性多没有。

篇7: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有感

《唯批》通过着力批判马赫主义,借鉴当时哲学、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为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唯批》通过对马赫主义的批判阐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首先通过《唯批》第一、二、三章的论述阐明马克思认识论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唯批》第四、五章的论述阐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发展。在全书的逻辑结构上,《唯批》先考察历史上哲学两条路线的斗争,揭示马赫主义的理论来源;然后通过考察马赫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上的不同观点,以揭示马赫主义唯心主义的本质及其在资产阶级哲学中的地位,进而揭穿其“最新自然科学的哲学”的伪装;最后通过考察马赫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认识论、唯物史观上的对立,提出考察、批判、评价马赫主义的若干原则作为全书的结论。

《唯批》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的概述和发展主要在第一至第五章中阐述。

(一)在第一章中,列宁从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考察、批判马赫主义,从而揭示马赫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的对立,同时阐发了辨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本章从以下几方面概括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1、列宁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列宁反复指出,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完全一致,都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感觉、意识是第二性的,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外部世界的影象,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内部状态”;思想是头脑的机能,认识离不开物质。

对于感觉列宁反复强调,感觉的源泉是外部世界,感觉是物质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感觉是意识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感觉是运动着的物质特征之一;感觉的产生是物质长期发展的结果。

列宁对以上问题的精辟分析,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阐发辨证唯物主义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立场和路线;打击唯心主义与不可知论把感觉视为“唯一存在”的谬论。批评了庸俗唯物主义把感觉归结为物质的错误,同时又和二元论把意识和物质完全割裂的谬论划清界限,维护了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2、列宁的主体客体思想

列宁坚持传统的唯物主义立场,把客体视为外部的物质世界,把主体看成有意识、能思维的人;客体和主体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列宁认为,离开了这一基本观点谈论主体、客体的关系,就会分不清在主体客体问题的唯物论和唯心论。

列宁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把客体视为同主体的实践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客观对象,把主体看成有意志、能实践活动的社会的人;主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实践、认识和价值的关系。在列宁看来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接近。列宁还把黑格尔的思想同历史唯物主义联系起来,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胸怀和对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正确态度。

列宁从彻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第一次明确提出:人的全部实践既具有真理标准的职能,又具有价值标准的职能。

(二)在第二章中,列宁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考察和批判了马赫主义的谬论,同时阐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包括:论证世界的可知性,驳斥切尔诺夫等人对恩格斯认识原理的歪曲,从而揭示在认识对象和过程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马赫主义的根本对立;阐述在真理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马赫主义的根本对立;说明关于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马赫主义的根本对立。通过以上论述,列宁得出关于认识论的三点结论,这些结论是根据恩格斯的认识论原理制定的,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概括和发展:

1、承认物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这是认识论的前提,是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的问题。这个结论是根据哲学基本问题作出的,它肯定了被反映者的存在。

2、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的界限应该这样看:二者之间没有原则的差别和不可逾越的鸿沟,通过现象可以认识自在之物。这个结论是根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作出的,它肯定了世界是可认识的。

3、在认识论上也必须运用辨证法。认识过程乃是客观世界反映于人们的意识中的过程:是从不知到知,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从现象到本质,从第一本质到第二本质的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这点结论是根据辩证法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原理作出的。

(三)在第三章,列宁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统一考查了哲学基本范畴,从而揭示在物质及其存在方式、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问题上哲学两条路线的根本对立。

1、列宁的物质观

列宁在驳斥唯心主义关于“物质”的错误论断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给物质下了最科学的定义:物质是作用于我们感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物质是我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实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既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对物质概念的歪曲,同时也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界线。列宁的物质观反映了时代的精华,是人类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它充满彻底的辩证法,并且为我们开辟了一条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途径。

2、列宁对因果性、必然性的观点

在其他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家已有观点的基础上,列宁通过考察马赫主义者在因果性、必然性问题上的观点阐明其正确的观点。列宁指出:“划分哲学派别的真正重要的认识论问题,并不在于我们对因果联系的记述精确度,而在于我们对这些联系的认识的源泉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还是我们心的特征即心所固有的认识某些先验真理的能力”。

3、列宁对“思维经济原则”的批判

列宁指出:“思维经济原则”是在新的伪装下偷运主观唯心主义。根据唯物论的认识论,只有客观实在才是认识的基础,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揭露马赫主义“思维经济

原则”来源和实质,返攻马赫主义在这个问题上对唯物主义的进攻。

4、列宁的时间与空间观点

列宁批判杜林等人的唯心主义时空观,坚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列宁坚持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是永远不可分割的;唯物主义承认客观实在既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人类的意识而存在,也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列宁进一步指出:人类的时空观念是相对的。这是对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继承和发展。

5、关于自由与必然

列宁赞同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概括与发挥:首先,恩格斯与列宁承认自然界的必然性、规律性,这与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否认自然界的必然性规律性相反。其次,他们认为自然界的必然性是第一性的,而人的意志和意识是第二性的。再次,自然界的必然性是可以认识的。最后,他们认为实践是认识客观必然性的基础和标准。

(四)在第四、五章中,列宁从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考察了马赫主义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的地位(第四章)以及马赫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第五章),从而进一步揭露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同时,还从哲学上总结和概括了科学上的新成就,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通过对马赫主义与康德哲学的关系的考察,列宁认为康德哲学是马赫哲学的出发点,当时新康德主义在科学迅猛发展面前败下阵来,改头换面以马赫主义出现于哲学舞台。列宁从认识论上指出康德哲学的矛盾,还其本体论上二元论的本质。列宁对康德的哲学的批判十分中肯。

列宁在第五章中重点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及其意义,批判了马赫主义同“物理学”唯心主义的联系,从而揭穿所谓经验批判主义是“最新自然科学的哲学”的虚伪性,说明了现代物理学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西方各主要国家的具体表现。列宁还阐述了“物理学”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同时指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辨证唯物主义必然战胜、代替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从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篇8:双城记批判现实主义

《双城记》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的反映。在完成小说后, 狄更斯写信给威尔基·柯林斯, 说:“它深深地感动了我, 让我慷慨激动不已。天主知道我已经竭尽所能, 而且深信他。”小说的情节是基于两个长相酷似的男人, 他们爱上了同一个女人。而在小说的最后, 两者中的一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成全了他所爱的女人和另一个男人的幸福。人们“惊异于……这种崇高的感情, 而这种崇高感情的终极原型就是基督”。 (2) 但小说已超越了基督教说教的层次。在这部小说中, 狄更斯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 揭露和批判在他周围所有的贫困、不公正、虚伪和腐败现象。在小说的最后, 狄更斯表达了他反对以一种剥削制度取代另一种剥削制度的思想, 而这正是基督教道德规范的精髓。

一、背景———法国大革命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进行暗示, 法国大革命及其起因给当时的英国社会敲响了警钟:“那是最美好的时代, 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 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希望的春天, 那是失望的冬天……简而言之, 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 (3) 小说创作于1859年, 正好是攻占巴士底监狱70年后, 狄更斯与他同时代的人对革命具有相同的感受:虽然他们为法国人民推翻了法国大革命前腐朽的封建制度感到高兴, 但他们又对革命的暴力手段感到恐惧, 他们还惧怕这样的革命会再次爆发———在英国爆发。

在小说的最后一章, 狄更斯总结了他对历史发展的看法:“即使用类似的锤子再把人类砸变了形, 它仍然会七歪八扭地长回它原来那受苦受难的模样。只要种下的仍然是暴戾恣雎与欺凌压迫的种子, 那么结出的必然是暴戾恣雎与压迫欺凌的果实。” (TTC:399) 狄更斯将法国大革命归因于封建贵族阶级严重缺乏责任心的结果, 并认为其是数百年来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表面上看来, 革命群众衣衫褴褛、庸俗而粗野。但在复仇时, 他们却能够非常坚毅地面对死亡并保持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持之以恒地为革命的胜利而奋斗。他们的文学形象不同于狄更斯惯常所描述的邪恶本质的人, 也不同于《巴纳比·拉奇》中那些贪婪、猖獗的野蛮人。在和平时期, 他们是可怜的;在革命时期, 他们却是可怕的。他们正是封建压迫的产物,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恶劣的社会环境是如何折磨他们并扭曲了他们的人性。最后, 通过西德尼·卡尔顿之口, 狄更斯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不是仅仅废除当前的压迫”, 而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和一个灿烂的民族从这个深渊中升起。在他们争取真正的自由的奋斗中, ……这一时代的邪恶……逐渐赎去自己的罪孽, 并逐渐消失”。 (TTC:404) 这充分展示了一个崇高的人道主义者, 以及他想为人类社会带来自由和博爱的意图。

二、主要人物

1. 曼内特医生———活埋的故事

从一开始曼内特医生就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英雄和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形象, 通过对曼内特医生早期经历的描述, 狄更斯在更深的层面上, 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 揭露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迫害。正是曼内特医生对他被逮捕的经历的回忆, 引出了德伐日太太的父亲、哥哥、姐姐和姐夫所经历的不幸遭遇。这里狄更斯所要强调的是对于他们肉体上和心理上所遭受的凌辱和痛苦的揭露。

但是, 曼内特医生的作用远比揭露这些苦难更重要。当达内尔表白他对露西的爱时, 曼内特医生对他说:“若是还有……任何不利于她真正爱着的男性的幻想、理由或畏惧, 而其直接责任并不在他, 那么, 为了她的缘故, 无论是什么问题都应该全部抹掉。她便是我的一切, 她对我比我所受过的苦更重要, 比我所遭受到的冤屈更重要———嗨!这全是废话。” (TTC:166) 曼内特医生的性格深度在此间透露, 因为他不仅准备将他在世间唯一深爱的人托付给另一个男人, 而且决定隐藏导致他18年痛苦经历的原因。这正是狄更斯所主张的基督教道德规范中的克己精神。曼内特医生与德伐日太太形成了对立, 德伐日太太的复仇欲望只能由她的死亡终止, 而曼内特医生则成为了基督教教义中宽恕的化身。

虽然在小说的最后曼内特医生愿意为露西的幸福牺牲他的生命, 但狄更斯知道, 这样的牺牲对他的读者来说没有戏剧性。谁会替一个为了救自己女儿及其家人而牺牲的老人的死而哭泣?毕竟, 他在小说一开始就已经被认为是死去的人。因此, 小说转向了西德尼·卡尔顿。

2. 西德尼·卡尔顿———难忘的英雄

厌倦了其前期作品中塑造英雄的固定模式, 狄更斯一直想在《双城记》中塑造出不落俗套的英雄形象。最终, 狄更斯创造了这样一位英雄———西德尼·卡尔顿, 开始时他看似没有出息, 但到后来他的道德素质却升华到了很高的层次, 他身上体现了一个善良的自我最终战胜了一个无情世俗的自我。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西德尼·卡尔顿时, 达尔内正在老贝勒法庭的被告席上为生存而战, 而他却默默地凝望着天花板。他看似漫不经心, 却冷静地揭穿了两个作伪证的密探, 从而救了达内尔的生命。

的确, 狄更斯眼中的卡尔顿是一个孤独的人, 其内心的善良因为某种原因而未能体现, “他那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阴云却总以一种致命的黑暗笼罩着他, 极少为他内心的光芒所刺破”。 (TTC:179) 露西·曼内特为他点亮了爱之灯。卡尔顿决心为了露西摆脱他过去冷漠的阴影, 成为积极活跃的人。正如他在向露西表达爱意时所坦言的:“见到了你和你的父亲……才恢复了我心中自以为早已死灭的往日梦想。我也因此才感到比任何时候都凄苦可怜。自从我见到你以后, 我才为一种原以为不会再谴责我的悔恨所苦恼。我听见我以为早已永远沉默的往日的声音在悄悄地催我上进。我曾有过许多没有成形的想法:重新奋起, 改弦更张, 摆脱懒散放纵的习惯, 把放弃了的斗争进行下去。” (TTC:181) 而他也恪守了自己的誓言。在巴黎, 当曼内特医生因为自己在狱中所写的对达内尔家族的控告信而失去了保护达内尔的能力时, 卡尔顿站了出来并接替了曼内特医生的职责。以一种基督式的自我牺牲的方式, 卡尔顿顶替达内尔被处决了。在最后一幕, 当卡尔顿走向断头台时, 他想到的不是本可能会发生什么事而是将来会发生什么。“复活在我, 生命也在我, 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 也必复活;凡活着信仰我的人, 必永远不死。” (TTC:342) 在这句反复吟诵的话中卡尔顿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卡尔顿临死前所想的:“我现在已做的远比我所做过的一切都美好。” (TTC:404) 表明他实际上已摆脱了妨碍他有所作为的精神束缚。当狄更斯的人道主义仁爱精神因曼内特医生最后的崩溃而受挫时, 西德尼·卡尔顿在小说的最后站了出来。

三、狄更斯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的局限性

狄更斯本人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或见过如此残酷和可怕的场面, 但他被他所知道的暴力革命吓坏了, 他认为革命正如自我毁灭。他作为小资产阶级分子的局限性, 以及他反对暴力的观点使他无法正确理解法国大革命。也许乔治·奥威尔说得对:“狄更斯非常肯定, 革命是一个怪物。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还记得《双城记》中的革命场景, 它们就像是噩梦。” (4) 狄更斯认为暴力是暴力的后果, 监狱是监狱的报应, 仇恨是仇恨的结果。他意识到革命的这种危害不能通过镇压去除, 也不能通过更多的绞刑或监禁来去除, 而只能通过承认和缓和引起革命的社会环境来去除。但是对于构建理想社会, 狄更斯并没有提出什么计划或任何建设性的建议。其实, 狄更斯批评的是错误的道德观念, 而且“每次抨击社会制度, 狄更斯的目标总是指向人们思想的变化, 而不是社会结构的变化”。 (5) 事实上, 狄更斯是希望通过道德复兴来解除革命的威胁。他以为, 如果“所有的法国贵族都能像查尔斯·达内尔那样自愿放弃他们的特权;如果所有的法国知识分子都能像曼内特医生那样愿意揭露弊端;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像卡尔顿那样愿意为同胞作出牺牲;如果有更多人像罗瑞先生那样善良;或者有更多人像普洛丝小姐一样慈爱;或有更多的人像杰瑞·克朗彻那样身处困境仍保持忠诚”, (6) 世界将变得比现在好得多, 那么革命将不再会发生, 人们都能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但是在充满功利色彩的维多利亚中期的英国, 人们只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利益, 内心充满了对成功的渴望, 狄更斯这种乐观的一厢情愿的想法根本是不现实的。

四、结语

《双城记》是狄更斯在后期创作的一部杰出的作品, 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总的来说, 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描写, 狄更斯揭示了社会尖锐的阶级冲突, 以及在冲突中所显现出的各种人的人性。《双城记》的写作意图实际上是要表明群众暴动会产生使人失去人性的灾难性后果。狄更斯所赞许的人物与那些没有思想又冷酷无情的暴动群众形成了对比, 他们虽受苦受难甚至死亡, 但仍然保持人性。狄更斯作品的核心是他的仁爱和同情意识, 他批评那些流行的社会哲学, 如功利主义, 认为它们强夺了人们的情感, 使他们变得像机器一样。他还谴责了将一个阶级与另一个阶级相对立, 使人们无法和平共处的社会制度。狄更斯在法国大革命中所见到的, 既有贵族饿死工人和压死贫民孩子的场景, 又有革命群众在大革命高潮时期无视被他们当作复仇对象的可怜的受害者的生命的场景。因此, 狄更斯的思想是要人们以德报怨, 通过自觉地施以仁慈博爱从而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社会, 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摘要:作为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 查尔斯·狄更斯以极大的激情猛烈抨击了同时代的社会阴暗面, 并希望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而改善人民生活。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正是通过其作品得以体现。本文通过具体分析狄更斯的巨著《双城记》来进一步剖析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关键词: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人道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Zhang Boxiang, Ma Jianjun.A Course Book of Eng-lish Literature.Wuhan:Wuhan University Press, 1998.

[2]Kaplan, Fred.Dickens:A Biography.New York:Wil liamMorrow&Company, Inc.1988.

[3]Gilmour, Robin.The Novel In The Victorian Age:A Modern Introduction.New York:Edward Arnold Ltd., 1986.

[4]Nelson, HarlandS.CharlesDickens.Boston:Twayne Publisher, 1991.

[5]Dickens, Charles.A Tale Of Two Cities.Beijing:Fo reign Language Press, 1994.

[6]Glancy, Ruth.A Tale Of Two Cities:Dickens’s Rev-olutionary Novel.Boston:Twayne Publishers, 1981.

[7]Woodcock, George, ed.A Tale of Two Citie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94.

[8]Duncan, Ian.Modern Romance And Transforma-tions Of The Novel:The Gothics, Scott, Dicke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1992.

[9]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上一篇:2024年中国东莞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发展模式下一篇:宽带业务联合促销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