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二字格

2024-04-25

成语二字格(共11篇)

篇1:成语二字格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二字成语

二□□□

二三其德 二姓之好 二竖为虐 二分明月 二满三平二桃杀三士

两小无猜 两全其美 两全其美 两豆塞耳 两虎相斗 两虎相争 两败俱伤 两面三刀

两相情愿

双管齐下

□二□□

不二法门 寡二少双 接二连三

侏两悉称

□□二□

三心二意 心无二用 毫无二致 天无二日 心不二用

一干二净 一穷二白 一差二错 一清二楚 一身二任 一石二鸟

三三两两 三瓦两舍 三长两短 三言两语 一刀两断 一举两得 进退两难 首鼠两端

清风两袖 模棱两可 判若两人

文武双全 才貌双全 名利双收 智勇双全 福无双至

□□□二

三占从二 丁一卯二 丁一确二 独一无二 说一不二 誓死不二 划一不二数一数二

三三两两 分斤劈两 分斤掰两 掂斤播两 半斤八两

举世无双 盖世无双 寡二少双

三字成语

三□□□

三十六行 三人成虎 三三两两 三元及第 三瓦两舍 三长两短 三心二意 三占从二

三生有幸 三令五申 三头六臂 三贞九烈 三年之艾 三旬九食 三坟五典 三豕涉河

三足鼎立 三言两语 三位一体 三从四德 三阳开泰 三阳开交 三纸无驴 三纲五常

三姑六婆 三思而行 三复斯言 三班六房 三顾茅庐 三教九流 三推六问 三衅三浴

三熏三浴 三朝元老 三番五次 三缄其口 三寸之舌 三朋四友 三更半夜 三六九等

三千珠履

□三□□

二三其德 三三两两 挑三拣四

不三不四 丢三落四 低三下四 调三斡四 推三阻四 朝三暮四 颠三倒四 说三道四

□□三□

入木三分 三衅三浴 三熏三浴 一日三秋 一板三眼 一国三公 一波三折 一唱三叹

两面三刀 垂涎三尺 狡兔三窟 退避三舍 勇冠三军 喙长三尺 孟母三迁 雀跃三百

个中三味 韦编三绝 日上三竿 长年三老 再衰三竭 网开三面 华封三足 约法三章

二满三平岁寒三友 五大三粗 一隅三反

□□□三

接二连三 举一反三

篇2:成语二字格

二三君子 犹二三子。

二童一马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二缶钟惑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二话不说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二心三意 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二者不可得兼 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二八女郎 二八:指十六岁。十五六岁的美女。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二百五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二次三番 蕃:遍数。不止一次,反复的

二道贩子 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二帝三王 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二而一 一演化为二,二合成为一。指同一事物可以演化为对立的两种现象,对立的两种现象可以找到同一根源

二杆子 指人的脾气莽撞、火爆

二话没说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二流子 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

二卵弃干城 卵:鸡蛋;干城:捍卫者。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

二人同心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篇3:浅析成语与四字格的翻译策略

成语(idiom)既是一种结构固定而凝练、内涵丰富而深刻的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在人们所使用语言中的体现和反映。汉语和英语中都含有丰富的成语,在汉语中,成语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定型的词组或短语,常为四字短语,而在英语中,成语是词组,其含义不同于其中单词的含义,是不能明显地从构成其成分的单词的含义中找到其含义的词组和句子,必须从整体上进行理解。

一、英汉成语的相似性

两个基本特征:

1、语义的统一性或整体性:一条成语所表达的是一个整体的意思。

2、结构的固定性或定型性:成语的词序结构一般不能随意更改或颠倒,也不能随意增减词,或者任意使用其它的词来替代某个词。

按照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的语法功能和结构成分来分析,汉语成语可以分成动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和副词性成语等四大类。英语成语也包括这四大类。

二、汉英成语表达差异溯因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成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二)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成语大部分都没有贬义。比如,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等。

(三)宗教信仰方面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成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三、成语的英译策略

1.直译(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译者在英译汉语成语时可以采用直译法)

1)相同的成语:

来得容易,去得快Easy come,easy go

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2)相近似的成语:

挥金如土spend money like water

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s(都源于军事家的策略)

3)隐含意义很明显的成语:

雪中送炭to 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 favour

2.意译(汉语成语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很多情况下载译语中难以用直译法再现,为了确保译文读者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我们常常采用意译手法)

不测风云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

开门见山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3.套译法(套用译语中某个与汉语成语相似的成语来进行翻译的方法)

1)两个成语的字面意义和蕴含意义基本一致

浑水摸鱼 fish in troubled water

2) 兩个成语的比喻形象有所差异,但比喻意译基本一致。

笑掉大牙 laugh off one's head

4.加注法(在译文中添加读者理解成语所需的文化信息和背景知识,其特点在于技能保留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文化蕴含,又能确保译文容易为译语读者所理解接受)

东施效颦 Dongshi imitating Xishi, (Xishi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ccident kingdom of Yue)

四、结语

通过对以上四字格成语的学习,我们得出,四字格不能简单的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而使应该采取更多元化的方法去翻译出更符合英语习惯的四字格成语,同时在中文上也更加贴近四字格成语所包含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菲.汉语局势成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09).

[2]黄频频.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4).

[3]林燕.四字格成语中数字的英语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8(10).

[4]丁冬梅.汉语词典中汉语四字格成语翻译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

篇4:包含二字的成语

不管一二、不擒二毛、才贯二酉、朝三暮二、尺二秀才、尺二冤家、的一确二、丁一卯二

丁一确二、独一无二、二八佳人、二把刀、二分明月、二缶钟惑、二缶锺惑、二虎相斗,

二话不说、二惠竞爽、二龙戏珠、二满三平、二人同心,、二三君子、二三其德、二三其意

二竖为虐、二桃杀三士、二童一马、二心两意、二心三意、二姓之好、二一添作五、二者不可得

法无二门、感戴二天、功一美二、寡二少双、贵贱无二、国无二君、毫无二致、合二为一

狐不二雄、划一不二、家无二主、见其一未见、接二连三、金钗十二、九牛二虎之、君命无二

口不二价、连二并三、连二赶三、连三接二、两面二舌、略知一二、七十二行、器二不匮

三冬二夏、三好二怯、三平二满、三下五除二、三心二意、三占从二、十二金钗、十二金牌

十二万分、识二五而不、食不二味、矢忠不二、市不二价、市无二价、事无二成、誓死不二

书通二酉、数一数二、说一不二、说一是一,、天无二日、头一无二、闻一知二、五零二落

五男二女、心无二用、言不二价、言无二价、一百二十行、一般无二、一不做,二、一差二错

一差二误、一差二悮、一长二短、一而二,二、一而二,二、一分为二、一佛出世,、一佛出世,

一佛出世,、一佛出世,、一干二净、一高二低、一狠二狠、一家无二、一客不烦二、一来二去

一雷二闪、一模二样、一清二白、一清二楚、一穷二白、一山不藏二、一身而二任、一身二任

一石二鸟、一是一,二、一退六二五、一心无二、一则一,二、有死无二、有一无二、曾无与二

篇5:带有二字的成语

二三其意:即三心二意,

《带有二字的.成语》()。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二竖为虐: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二姓之好: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寡二少双:寡:少。很少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突出。

毫无二致: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划一不二:指按照定价卖出,不打折扣。形容做事刻板。

家无二主: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数一数二:不数第一;也数第二。形容突出。

誓死不二: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天无二日: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闻一知二: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心无二用: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必须专心;注意力不能分散。

一差二错: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一分为二: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

言无二价:原指卖商品时价格没有虚头;不讨价还价。后也泛指说出话来;不再改变。也作“口不二价”。

一不做,二不休: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一干二净: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一清二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没有污点。

一石二鸟:一块石头投出去;打中两只鸟;比喻一举两得。

一来二去: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有一无二:指事物独特,极难得。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食不二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十二万分:形容程度极深。

市无二价:买卖没有两种价钱,买卖公道,不欺骗人。形容社会风气好。亦作“市不二价”。

矢忠不二:立誓忠心到底决不改变。

篇6:第二字是心的成语

259. 实心实意:指真诚实在的心意。

260. 使心别气:指发脾气。

261. 使心用腹:用心思,使坏心眼。

262. 使心用幸:用心机。同“使心作幸”。

263. 使心用:用心机。同“使心作”。

264. 使心作幸:用心机。亦作“使心用幸”。

265. 使心作:用心机。亦作“使心用”。

266. 适心娱目:犹言喜心悦目。

267. 兽心人面: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268. 输心服意:犹言真心顺从。

269. 鼠心狼肺:形容心肠阴险狠毒。

270. _心刿目:犹言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271. _心刿肾: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同“_心刿目”。

272. 爽心豁目:心神爽朗,眼界开阔。

273. 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274. 私心杂念: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想法。

275. 死心搭地: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同“死心塌地”。

276. 死心落地:犹死心塌地。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277. 死心塌地: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278. 死心踏地: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同“死心塌地”。

279. 随心所欲: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280. 遂心快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同“遂心如意”。

281. 遂心满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同“遂心如意”。

282. 遂心如意:犹言称心如意。亦作“遂心满意”、“遂心快意”。

283. 遂心应手:犹得心应手。形容运用自如。

284. 碎心裂胆:形容异常恐惧。

285. 贪心不足: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286.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篇7:成语二字格

摘 要:本文以图形-背景论(Figure-Ground Theory)为理论视点,聚焦认知“焦点突显”,研究四字格成语英译过程中如何通过焦点转换实现传译效果。研究发现:汉语背景下四字格成语的焦点位置可分为前端焦点、后端焦点和非固定焦点。原译文本所蕴含的差异性语言、文化和认知导致焦点位置发生变化,其中针对区别性句法构式,四字格成语英译过程大体有三种转换模式:正向转换、逆向转换和流动转换。

关键词:政治外宣文本 四字格成语 焦点突显 焦点转换

一、引言

焦点转换是为了符合目的语读者认知意识,源语向目的语转换过程中,焦点中心词的位置发生一定的变化。四字格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现象,其简短、有力的形态表征彰显出独特的语义焦点。英汉之间存在着语言,文化和认知的差异,在四字格成语英译过程中需进行焦点转换。

关于四字格的研究,国内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探讨:黄怀飞(2004)对如何解决汉语四字格在英语口译中的问题,提出了“避繁就简、避形就义、直译法”等翻译策略。吕文澎,喜慧超(2009)通过四字格翻译的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揭示两者并行发展,相互信息转换的实质。陈晓东(2013:1)提出了英汉固化习语表达方式所体现的ICM的区别与不同,译员在口译过程中所采用的认知模式对等、重合和缺失情况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在口笔译研究领域,针对四字格的研究大都侧重于翻译策略研究,鲜有对英译过程中四字格成语内在认知语义机制进行细致研究,因而忽视了翻译过程中所独有的焦点转换经验认知。

本文以图形-背景论为视点,结合政治外宣报告的特点,以2012年至2015年间的全国政协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四字格成语为语料,观察不同类型的焦点突显特征,探讨不同焦点类型的成语在英译过程中的焦点突显及其转换规律。

二、理论基础

丹麦心理学家Rubin(1921:157)首先提出图形-背景论,之后完型心理学家将其运用于感知组织的研究。当人们感知整个世界时,会自动关注具有突显特性的物体,通常我们会把这个物体作为认知上突显的图形,而剩余的部分则是背景,用来衬托图形。针对如何确定图形,完形心理学家认为应依照普雷格郎茨原则( Principle of Pr?gnanz),即通常是体积小的物体、具有整体性的物体、容易移动或具有运动性的物体作为图形(Wertheimer,1923)。自从Talmy(1978:627-649)率先把图形-背景论应用于语言研究以来,越来越多的认知语言学家把它看作是语言结构和信息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Langacker(1993)对图形和背景进行如下论述:“在相对简化的情景中,图形往往具有强烈的突显性,在感知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背景则是围绕图形而展开。”我们认为,图形-背景论提到的焦点突显可作为四字格英译过程发生思维转换的认知理据。由于英汉语言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了“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Newmark,2001:15-39),四字格成语的源语与目的语中的焦点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四字格英译过程应当关注焦点位置的变化。

三、四字格成语的焦点突显

焦点是在语言中所强调的语义突显部分,即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图形,是说话人在句子中着重强调的部分和重点。本文将从全国政协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选取87个汉语成语,根据其焦点所处位置不同进行分类观察,发现其中17个是前端焦点的成语,30个是非固定焦点,31个是重复焦点,9个是后端焦点的四字格成语。下面主要对前端焦点,后端焦点和非固定焦点的四字格成语进行分析。

(一)前端焦点

前端焦点四字格成语指其焦点突显词为前一个词,后一个词则为前者的背景。休戚相关(be bound together in a common cause),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相关”(be interrelated)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休戚”则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的词组合而成,因此“相关”更加具有突显效果,是该成语的图形,属于前端焦点。同时,“休戚”是其背景,起补充作用。

(二)后端焦点

后端焦点的四字格成语中前一词是整个句子的焦点词,是最突显的部分,后面一词即是该句子的背景。如:万众一心(million people united as one man),“一心”(one heart)相比于“万众”(million people)明显偏小,因此“一心”是该成语的图形,具有突显作用,背景则是“万众”。勃勃生机(exuberant vitality),“生机”在成语中更加显眼,是其图形,在背景“勃勃”的映衬之下,“生机”更加充满生命力。

(三)非固定焦点

非固定焦点指焦点没有固定位置可随意移动,非焦点词视为背景用来修饰其焦点。来之不易(be hard won),“不易”(not come easily)是在“来之”(come)的基础上发生的,按照Langacker(1993)的说法,“来之”为“不易”提供了背景,在突显程度上,“不易”为焦点中心语,属于后端焦点。坚如磐石 (as firm as a rock),用“磐石”(a massive rock)的硬度来修饰“坚如”(as firm as),“坚如”作为焦点中心语位于四字格成语的前端。

四、四字格成语英译过程的焦点转换

以上几种焦点类型基于汉语的特性而分类,由于英汉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英译过程中这些成语的焦点位置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以目的语读者认知为导向,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可避免给读者留下过多疑点或晦涩难懂之处,翻译过程中,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从源语语义映射到目的语语义将发生相应的符号突显、文化突显、情感突显和语体突显(谌莉文,2011:115),四字格成语英译的焦点位置发生转换。

(一)正向转换模式

正向转换模式是指英译前后,其焦点由前端转换到后端,“VP+NP”句式的四字格成语符合该模式。如:

(1)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

“身手”的本义指身体和手,是一个静态动词,“身手”是“大显”作用的对象,为了凸出“大显”而存在,因此“大显”可看作该成语的焦点。政治外宣报告所要表达的是政府致力于进行融资体制改革,希望越来越多的来自民间的资本可以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所长,故可译为:The full participation。译文可看作两部分:“the”和“full participation”,两者之中,“full participation”是中心突显的主体,表达了句子主要含义,因此,“full participation”是该句子的焦点,具有突显效果。为迎合目的语读者的认知习惯,其前端焦点在英译后转换成了后端焦点。

(二)逆向转换模式

逆向转换模式是指其焦点位置是由后端向前端转换,适用于“NP+VP”句型。如:

(2)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

根据焦点突显程度,在“壮士断腕”一词中,“断腕”这个动词比“壮士”所属的整体在感知上更具有凸显性,“壮士”是一个大的背景,而“断腕”则是其中突显的焦点,因此,该成语的焦点位于末端,这与英语中的末位焦点原则是一致的。

“壮士断腕”中,用“壮士”当即“断腕”来防止毒血传播的坚定性和果断性来映射政府要进行彻底改革的决心,同时结合中国目前的基本社会情况进行相关引申:阻挡改革之路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精神枷锁”和“利益阶层”。译文为“break mental shackles and vested interests”。把目的语分成两个部分,“break”为动词,而“mental shackles and vested interests”是名词部分。动词“break”更加容易移动,因此,“break”作为成语的焦点。

分析表明,“NP+VP”成语句式在英译过程中,为了使目的语读者更加了解四字格成语内涵,采用逆向转换模式。

(三)流动转换模式

流动转换模式区别于以上两种焦点转换方式,是指英译前后焦点位置没有具体规律可循。探究语料可知,定语+中心语和状语+谓语句式的四字格成语属于这种类型。如下:

1.定语+中心语句式

(3)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儿女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心心相印,一定会更加幸福安康、兴旺发达。

“和衷”共济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齐心渡江图:“共济”在概念中是一个相对移动的事物,而“和衷”则相对静止,因此“共济”为焦点,背景是“和衷”,映衬出了“共济”的突显性。结合政治外宣报告的特性,指中华民族大家庭;为共同理想而奋斗。可译为:Work together for a common cause。“for a common cause”与政府希望中华民族能够团结一心的愿望相一致,因此在英译后,其为成语的焦点,相应地“work together”则是背景。在此成语中,英译前后,焦点的位置保持不变。

(4)我们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锐意进取”中的“进取”是具有移动性的动词,而“锐意”则是静止动词,因此前者比后者更具有突显性,“进取”是焦点而“锐意”则是背景,其焦点位于成语后端。在英译时,政治外宣报告中所要表达的是政府一定会意志坚决地追求上进,下决心强化,力图有所作为,故译作:forge ahead with determination。在译文中,运用与上文确定焦点相同的突显原则,得出焦点为“forge ahead”,其后的“with determination”则为焦点营造了一种坚定执行的氛围。由以上分析可知:在英译前后,成语的焦点由后端转换到了前端。

2.状语+谓语句式

(5)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成语“蔚然成风”可看作两部分,“蔚然”指草木,相比于草木,“风”则虚无缥缈的多,与草木相比,自然显得体积小,因此,“成风”是该成语的焦点,“蔚然”则是背景为焦点提供了环境。例句中指的是政府要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进行产业创新,希望企业的创新力能够像草木生长一样越来越旺盛。译文为:sprout up arid grow strong.其中,“grow strong”与政府的希冀相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即该成语译文的焦点。由此可见,在英译后,成语的焦点位置不变,位于后端。

(6)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

“翘首”指抬起头来,是一个动作过程,而“以盼”则是一个介词词组。动词相比于介词词组更加具有运动性,即“翘首”为焦点。例句中使用成语是为了表明住房困难户对拥有自己一套房子的渴望。译文可以是“in urgent need”,直白地译出了住房困难户的最大需求。其中,“urgent need”的感知突显程度,远远大于介词“in”,因此,“urgent need”是成语英译后的焦点,其空间背景用“in”来表述。在英译过程中,其焦点由前端转换到了后端。

以上分析可知,在流动转换模式下,即使属于同一句式的四字格成语,其焦点转换也不遵循同一规律。

五、结语

本文以图形-背景论(Figure-Ground Theory)为切入视角,观察到在汉语背景下四字格成语具有不同的焦点突显特征,即前端焦点、后端焦点和流动焦点。在英译过程中,由于英汉之间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四字格成语的焦点位置发生转换,规律如下:在“NP+VP”句型中采用正向转换模式;“VP+NP”句式中采用逆向转换模式;而区别于以上两者的流动转换模式,主要应用于定语+中心语句式和状语+谓语句式。

参考文献:

[1]Langacker,R.W.Reference-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1):1-38.

[2]New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Rubin,E.Visuell wahrgenommene Figuren.:tudien in

psychologischer Analyse[M].Copenhagen:Gyldendalske Boghandel,1921.

[4]Wertheimer,M.Investigations in Gestalt Theory:II.Laws

of organization in perceptual forms[J].Psychologische

Forschung,1923,(4),301-350.

[5]Talmy,L.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A].

InGreenberg,J.H.(ed.)Universals in Human Language Vol.4.[C].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6]谌莉文.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协商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11.

[7]陈晓东.会议口译过程四字格英译ICM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3.

[8]黄怀飞.汉英四字格英语口译的策略[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3,(3):102-104.

[9]吕文澎,喜慧超.英文互译四字格翻译研究综述[J].西北成人教

育学报,2009,(2):3-5.

篇8:带有枉直二字的成语及解释

带有枉直二字的成语及解释

[枉直同贯] wǎng  zhí  tóng  guàn

指曲直不分。

[枉直随形] wǎng  zhí  suí  xíng

指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

[纵曲枉直] zòng  qǔ  wǎng  zhí

指纵容有错误的人却冤枉正直的人。形容不主持正义。

[挠曲枉直] náo  qū  wǎng  zhí

指矫正曲直。

[枉曲直凑] wǎng  qǔ  zhí  còu

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枉尺直寻] wǎng  chǐ  zhí  xún

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

[小枉大直] xiǎo  wǎng  dà  zhí

在小的方面不妨有些枉曲,在大的方面必须保持正直。

[举枉措直] jǔ  wǎng  cuò  zhí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矫枉过直] jiǎo  wǎng  guò  zhí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枉过正”。

[举直错枉] jǔ  zhí  cuò  wǎng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举直措枉] jǔ  zhí  cuò  wǎng

篇9:带有格字的成语及解释

以“格”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格于成例] 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穷理] 穷究事物的道理。

[格杀勿论] 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格杀无论] 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同“格杀勿论”。

[格杀弗论] 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同“格杀勿论”。

[格杀不论] 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格古通今] 穷究古代,通晓当代。指学富识广。

[格格不吐] 指有所格碍,不能尽情论述。

[格格不入] 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格格不纳] 指难以接受。

[格高意远] 指文章的格调高雅,含意深远。

[格不相入] 犹言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格”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训格之言] 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形格势禁] 格:阻碍;禁:制止。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事情难于进行。

[降格以求] 降低标准去寻求。

[扞格不入] 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格”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钩辀格磔] 鹧鸪的叫声。

“格”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自成一格] 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形禁势格] 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事情难于进行。同“形格势禁”。

[仙风道格] 犹言仙风道骨。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三等九格] 犹三六九等。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聊备一格] 姑且算是具备这一格式。表示暂且有以充数的意思。

[不名一格] 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别开一格]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

[别具一格] 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篇10:基金:风险二字当头

解惑一:大跌下如何操作

吴先生(40岁,新基民):近来股市进入深度调整,基金净值纷纷折损,基金投资者应当如何操作呢?

傅帆:3/2的基民都是刚刚进入基金市场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保守的银行客户转化而来的,对他们而言首先要明确基金并非稳赚不赔,预期收益越高往往风险也越大,必须强化自己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力,另有一部分基民是从股民转化而来的,对他们而言要避免把基金当戒股票炒,这就需要他们学会离市场远一点。

刘明军:近来的调整中偏股型基金没有一只收益为正,这其实是基金正常收益风险属性的体现。尽管长期看基金依然有投资价值,但在当前的股市高位下买基金要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即增加平衡型基金在资产配置中的比例,相应降低股票型基金的比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赎回所有的股票型基金,对基金公司运作规范、投资注重仓位控制,长期业绩稳健、经历牛熊市考验、令人放心的基金,仍值得长期持有。这样的基金如易方达策略成长,长期业绩异常稳健,熊市时表现非常突出,几乎获得国内所有的基金奖项;富国天益价值、上投摩根阿尔法、宝康灵活配置、博时主题等同样值得重点关注,另外上证50ETF、深证100ETF等指数型基金也值得长期看好。

解惑二:怎样对待持续营销

王小姐(27岁,老基民):完成拆分、大比例分虹后的基金,净值增长通常会慢下来;很多基金暂停申购同时暂停定投,给我们的投资造成了众多不便。您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呢?

傅帆:我主要谈谈后一个问题。投资者对上投摩根旗下的几只基金何时能恢复申购非常关心。我们的基金之所以暂停申购,主要是在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时,基金经理必须适度控制规模,才能保障基金的业绩,进而保障老持有人的利益。当然市场容量和可投资标的也在不断增大,所以我们会选择合适的时机重新打开申购。这将取决于市场的变化程度以及上投摩根投研管理资源的扩充程度。

刘明军:基金的大比例分红、拆分均属于基金的持续营销行为,通常会造成基金规模短期的迅速增长,进而给操作带来难度,在一段时间内降低基金的收益。而持续营销的长期影响则取决于基金公司的整体运作实力,如在基金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基金的研究、人才建设等后备力量能否迅速跟上。

篇11:二字联撷趣

口蜜

腹剑

唐玄宗时期的李林甫,论才艺还不错,一手字画都很好;但他做官不实诚,擅长玩弄权术、溜须拍马。不但如此,他还勾结宫中宦官、妃子,以便迎合皇上心意。李林甫一直很得唐玄宗的宠信,官居宰相,连任16年之久。

《中国对联故事》记载:有一日,唐玄宗想了句上联,冥思苦想不得下联,便宣李林甫进宫。李林甫一到,唐玄宗便脱口而出“口蜜”二字。当时,李林甫大吃一惊,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败露,又一想,既然这样,不如坦白,也许皇上能够饶命,于是横下心来,对答“腹剑”。唐玄宗一听,连呼三个“妙”字。老奸巨猾的李林甫本想从实招供,以期皇上开恩,没想到又一次让皇上欢心。

上联二字,唐玄宗无心而得,却将李林甫吓得半死。下联本是李林甫招供之词,却与上联对个正着。“口蜜腹剑”这个成语,便是出典于李林甫其人其事,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之人。

(二)

色难

容易

明成祖朱棣爱好对对子,经常与文臣学士说古道今,谈诗论文。一次,他批阅《论语》,读到《为政》时,目光停留在了“色难”二字上。他仔细琢磨玩味,想拿一个确切的词语与之相对,但思考良久,不得结果。于是,他召见解缙,说:“朕阅《论语》,内有两字,要对很难。”解缙问:“哪两字?”朱棣说:“色难。”解缙随口说道:“容易。”朱棣没听明白,望着解缙说:“卿说容易,为何还未对出?”解缙答:“方才不是已对?”朱棣恍然大悟,不禁大笑。

解缙的回答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色难”一词不难对,二是说“容易”本身就和“色难”形成工稳的对仗。“色”和“容”都是指人的面貌而言,而“难”和“易”则正好是一对匹配的形容词。寥寥短语,即成佳联。

(三)

月圆

风扁

戴大宾是福建莆田人,明朝正德三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据说,戴大宾3岁就学背诗文,5岁能吟诗作文,尤善联诗作对,被称为“神童”。

冯梦龙《古今谭概》载:戴大宾幼年时,遇一老秀才。老秀才听说戴大宾是个“神童”,有意出对子考他。老秀才出对:“月圆。”戴大宾对曰:“风扁。”老秀才问:“风无形无质,怎么是扁的呢?”戴大宾答:“风见缝就钻,不扁怎么行?”

老秀才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肯就此罢休。他又出:“凤鸣。”戴大宾对答:“牛舞。”老秀才诧异地问:“牛怎么会舞?”戴大宾说:“《尚书·虞书》上说:‘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牛不也在百兽之中吗?”一番话让老秀才哑口无言,悻悻而去。

(四)

阮元

伊尹

阮元是清朝著名的学者、经学家,江苏仪征人。他是乾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督山东学政,任侍郎。嘉庆三年,任浙江巡抚,后任湖广、两广、云贵总督。

有一次,嘉庆皇帝请阮元喝酒,喝到兴头上,嘉庆让阮元以自己名字为上联,对出一个下联来。阮元思考一会儿,对道:“伊尹”。

上一篇:化工企业简介下一篇:孟屯中心小学学习陆建广等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