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幼儿园大班教案

2024-04-08

《蛋》幼儿园大班教案(共14篇)

篇1:《蛋》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妈妈爱护宝宝的各种方法,感受妈妈对自己浓厚的的爱。

2.探索保护生鸡蛋的不同方法,并能创造性地运用辅助材料。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生鸡蛋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符)。

2.棉花、纸盒、皱纹纸、绳、布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妈妈爱护宝宝的方法。

根据需要进行以下提问:妈妈是怎样保护宝宝的?你小时候,妈妈是怎样爱护你的?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做?

2.介绍护蛋行动的内容:要求幼儿利用各种辅助材料将鸡蛋宝宝保护好放在自己身上带一天(区域活动,早操、教学活动、吃放、睡觉等)。一天结束后,看谁的鸡蛋完好无损,体验保护宝宝的辛苦。

3.组织幼儿利用辅助材料保护鸡蛋并想办法固定在自己身上。如:用棉花包裹放在纸盒里,将纸盒四边穿上绳挂在脖子上;用布包好放在口袋里等。

4.引导幼儿相互展示介绍自己保护鸡蛋的方法。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将宝宝一直带在身边并保护好,教师随时记录鸡蛋的破损情况。离园前,组织幼儿检查自己的蛋宝宝,探索蛋宝宝完好和破损的原因,引导幼儿交流护蛋行动的感受,体验妈妈的辛苦。

活动反思:

通过探索保护生鸡蛋的不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辅助材料,从而了解妈妈爱护宝宝的各种方法,感受妈妈对自己浓厚的的爱,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责任心的培养。对于不小心打破鸡蛋的孩子教师要给与关爱,引导幼儿想一个更好的办法保护蛋宝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护蛋行动》含反思】相关文章:

1.《护蛋行动》的教学反思

2.护蛋行动大班活动教案

3.护蛋行动日记

4.护蛋行动作文

5.护蛋行动初中作文

6.护蛋行动小学作文

7.护蛋行动100字作文

8.护蛋行动初一作文

9.安排护蛋行动作文

篇2:《蛋》幼儿园大班教案

本资料由幼教廖老师分享,如需配套音乐请加扣扣:一零一四四八二八四一

◆游戏玩法建议

1、第一段音乐的四个乐句分别代表四个密码,幼儿根据不同密码创编猪猪的外形动作。

2、第二段音乐中一步一步靠近猪猪,听到猪猪的“哼哼”声停止不动。

3、第三段音乐中“首领”拿出糖果吧猪猪引到一边,其他小朋友配合首领救回蛋宝宝。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分段与完整的音乐。

2、糖果一包。口袋若干,内放各种蔬菜。一只口袋放蛋宝宝。

3、一位教师扮演猪猪。

【活动目标】

1、倾听学习辨别三段音乐的不同,并随乐表演、游戏,体验音乐的诙谐、神秘氛围。

2、根据不同密码大胆地创编猪猪的外形动作。

3、在游戏的情境中,遵守游戏规则,听到猪猪的“哼哼”声停止不动。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学习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目标。【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乌王国的蛋宝宝被猪猪偷走了,藏在猪猪城堡里,我们去把蛋宝宝救回来吧!

2、倾听第一段音乐,共同商讨如何进入猪猪城堡,创编猪猪的外形动作。

(l)幼儿注意倾听第一段音乐有几句。

教师:想要救回蛋宝宝,先要进得了猪猪城堡。可是城堡大门有一台监控器,要答对密码才能进。一句音乐是一个密码。听一听,一共有几句音乐?

(2)幼儿创编猪猪的外形动作、提炼动作。教师:这四个密码分剔是是猪的耳朵、猪的鼻子、猪的强壮、猪的肥肥的屁股。你们会表演吗?

3、倾听第二段音乐,共同商讨如何不被猪猪发现,知道在适当的乐段中停住不动。

教师:城堡里,猪猪正在睡觉,可是它随时可能醒。听听猪猪快醒的时候会怎样?

教师:猪猪大王的视力不好,当它快要醒了的时候我们停住不动,它就看不见。我们怎样走,才不会让猪猪发现我们?

(l)先用手指代替脚步,熟悉音乐,感受规则。

(2)个别幼儿先跟教师示范一次。

4、倾听音乐第三段,商讨如何救回蛋宝宝。

教师当首领,示范用糖果引开猪猪,其他幼儿救回蛋宝宝,一起跑回家。

5、创设失败情境,全体幼儿完整游戏,再次进入城堡救回蛋宝宝。教师:哎呀!救回来的不是蛋宝宝,而是一袋萝卜!我们还得去一次!

6、幼儿当首领,反复游戏。

(1)明确首领的任务。

教师:我累了,要请一位新的首领带领大家救回蛋宝宝。首领应该做什么?

(2)适时提高挑战难度,幼儿发现问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不断尝试,救回蛋宝宝。

教师:为什么没有救回蛋宝宝?我们应该怎么做?

篇3:幼儿园大班阅读教学与识字初探

一、识字是阅读的前提

张秀琴老师的《直映认字》已经“入户”我们幼儿园4年了。4年来, 我们注意结合幼儿的心理及生理需要, 以整体认读形式来认读, 只认不写, 不追求识字量, 重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努力创设相应的文字环境, 各班老师创设文字主题墙。例如, 关于人体、关于中国地图各省市名称的介绍;把故事布置在语言环境区, 让幼儿利用课余时间, 在教师的支持、鼓励、引导下进行识字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幼儿识字的兴趣, 又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 我们还在幼儿活动室、寝室、洗手间等适当位置张贴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文字, 引起幼儿对文字的注意。同时, 我们的认字活动也渗透在其他各个领域里。语言活动是最能体现认字量的, 我们在教学诗歌时, 会要求小朋友把自己不认识的字用笔圈起来, 然后一起“吃汤圆”———认识一个字就用橡皮擦擦干净, 也就表示吃了一个“汤圆”。最后, 能流利朗诵诗歌时也认识了一些新的字。在科学领域里, 常常会用到记录表。到了大班的小朋友已经不再喜欢用直观的图示来表示, 喜欢用词语来明示。我们就在记录表上能用文字的尽量用文字。遇见不太用的字、词我们才用图示;各种生活上常用的物品, 就绝对不用图示。在区角活动中, 我们的引导使幼儿多看、多摸、多做, 丰富幼儿知识, 开阔眼界。从认字入手, 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 可以保证幼儿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积极的阅读效果。尽管有时幼儿在运用感官时显得不符合逻辑, 不协调, 不尽如人意, 但教师会适时地加以引导, 同时配合运用看、听、讲及语言描述等手段进行潜移默化的启发, 逐渐培养幼儿的认字兴趣。比如, 幼儿认识了“刀”, 他会把“力”“刃”都念成“刀”。这时我们就以象形字和会意字的意义来解释这三个字:“刀”的背面是平平的, “力”要使出来才有用, “刃”是刀能切肉的地方。这一系列解释, 能使幼儿的思维层层展开。

二、培养识字阅读习惯

吕叔湘先生曾这样讲:“从某种意义上说, 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以兴趣为主线, 以游戏为手段, 以鼓励为动力的全新的科学汉字教育方法。幼儿的语言是通过模仿周围的环境而获得的, 教师在平日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幼儿都看在眼里, 听在耳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规范的、优美的语言环境, 正确的发音、规范的语法、准确、优美的语言……都会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这样的环境能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 并能激发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 促进幼儿自主模仿与学习, 自然习得语言的运用。这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

我们根据大班孩子的身心特点, 在图书角提供了多样化的阅读材料, 有图书、图片、识字卡片等读物, 所选的书籍色彩鲜艳、形象突出、画面清晰、内容富有童趣。如《看图说话》《幼儿画报》、自制图书等, 文字出现频率相对较高, 并放置书架上, 能够使孩子方便地拿取。在开展的一些阅读活动中, 我们还尝试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活动。如:在阅读活动《唱歌》中, 我运用自制课件让幼儿欣赏多媒体动画, 它的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特点, 激发了幼儿浓厚的阅读兴趣, 使其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愉快的学习态度。这不仅加深了对儿歌的理解, 还提高了对文字的敏感度, 活动效果较好。因此, 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也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三、家园合力, 全面提升

在园期间, 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时间, 如晨间活动、饭前、午睡入睡前、离园前等等, 采用课堂的看书欣赏与游戏性的不看书欣赏相结合, 听录音与听老师朗读及听幼儿朗读相结合的方式, 让幼儿识字。在家里, 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因而, 我们非常注重家园间的共育。我们也在指导家长的过程中, 提出了相应的两个要求: (1) 注意方法, 与老师统一思路, 不以单一的识字量为目标, 着重培养幼儿的兴趣; (2)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天和幼儿共同阅读, 从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识字环境和氛围, 让孩子随时随地广泛接触汉字,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地认识汉字。

王芳老师说, 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民族的希望, 世界的希望, 人类的希望。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 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根据《纲要》提出的语言教育任务, 我们力求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上, 既体现语言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又充分发挥整合教育的影响作用, 以求得整体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大班识字,早期阅读,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篇4:大班美术活动:蛋宝宝过节

绘画是以感受美和表现美为基础的,同时又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的有效途径,是幼儿用来传达情感的视觉语言。对于3岁的幼儿来讲,绘画有一定的困难,因为这时幼儿的手肌肉尚未成熟,手臂动作很难控制,因此,他们的绘画只能画出一些乱线、乱点或乱色块,根据以上特点,为了让幼儿体验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快乐,并从生活经验出发,从兴趣入手,利用幼儿画点、线、圆的形式设计了这堂课。

活动目的:

1.会用点、线、圆综合表现蛋宝宝的肢体动态。

2.体验节日的快乐,增进绘画的兴趣。

重点:用线条表现蛋宝宝的肢体动作。

难点:在蛋壳上画出面部表情。

活动准备:

粘有半个蛋壳的舞台背景图人手一份,记号笔每人一个,卡拉OK庆祝“六一”、幼儿仍沉浸在节日的快乐之中。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在‘六一’这一天都做了什么?”

(跳舞、唱歌、买新衣服、到游乐场玩……)

2.师:“你们高兴吗?高兴时脸上表情会怎么样?”(请个别幼儿表演高兴的表情)

(评析:谈话导入契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发言,幼儿表演时面部表情丰富,有的害羞微微笑,有的放声哈哈笑,憨态可掬,十分可爱。)

二、观看庆祝“六一”卡拉OK,调动幼儿经验

师:“电视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唱歌、跳舞)

师:“谁来模仿一下电视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跳舞的?引导幼儿表演四肢的跳舞动作。”

(评析: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喜欢唱歌跳舞,所以幼儿舞蹈动作千姿百态,有部分幼儿还做出了小动物的模仿动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选出动作比较优美的幼儿上前示范。)

三、教师示范,幼儿操作

师:今天蛋宝宝也来到我们班,想和电视上的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那你们想让蛋宝宝怎么跳舞呢?请你们画出来。

1.教师示范。

教师边说边画:蛋壳就是蛋宝宝的脸,先画上它笑着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然后在蛋壳的旁边画上它胳膊、腿的跳舞动作。

(评析:示范会限制幼儿的思维,但小班幼儿第一次在纸张以外的材料上作画,缺乏一定的技能技巧,否则幼儿会感觉无从下手,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的示范。本次活动我示范了两次,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幼儿自己画,教师辅导。

老师:蛋宝宝的舞蹈动作可多了,他想和老师画的动作不一样,谁来帮帮它们?

老师把示范画背过去,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并提示小朋友要给蛋宝宝添画笑的表情。

(评析:尽管老师在幼儿作画前进行了示范,但仍有部分幼儿东张西望不敢下笔,有几个大胆的孩子先画了以后,我及时鼓励和引导,其他幼儿才试着下笔。在蛋壳上画五官,幼儿掌握不好,拿笔的小手晃晃悠悠。鼻子小嘴只能是看似相像,动作虽显得简单,但很生动。个别能力弱的幼儿需要老师手把手指点。)

3.作品分享、交流。

把幼儿作品一一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互相欣赏,然后说出最喜欢哪一个蛋宝宝,并模仿其动态。

(评析:在评价过程中,幼儿能指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不能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的幼儿都很愉快地手足舞蹈,好像自己就是蛋宝宝。)

五、活动结束

我们一起把这些蛋宝宝展示到外面去。让大家都来欣赏。

(评析:蛋宝宝展示活动吸引了邻班的大班幼儿及家长,都感到好奇,有的幼儿当场就要求妈妈给他弄鸡蛋壳,画画拿给老师看。)

六、活动延伸

区角游戏“小舞台”。让幼儿自由表演,播放卡拉OK《庆祝六一》。

(评析:幼儿游戏激情很高,有平时很内向的幼儿也敢于表现自己了。)

教学反思:

让孩子在蛋壳上作画,既体现了环保、节约教学的教育观念,又使孩子体验了在不同材料上作画的快感,极大提高了幼儿的作画兴趣。虽然幼儿的笔法显得稚嫩、笨拙,但画出的人物栩栩如生,百态奇出,很是可爱,充分表达了内心的情感。

从幼儿的画面可以看出,每个蛋宝宝都在独自跳舞,各有各的动态表情,这也反应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很弱。

篇5:《蛋》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妈妈爱护宝宝的各种方法,感受妈妈对自己浓厚的的爱,体验家长培养他们成长的艰辛,感受母亲10月怀胎的辛苦,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报答父母。

2、探索保护鸡蛋的不同方法,并能创造性地运用辅助材料。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请每位家长当天早上为幼儿准备一枚熟鸡蛋,上面写上幼儿姓名。

2、亲子协商,用棉花、纸盒、皱纹纸、绳、布等辅助材料包装鸡蛋并携带在孩子身上带入园。

【活动过程】

一、提前一天向家长介绍护蛋行动的内容:要求家长晚上同孩子商量如何利用各种辅助材料将鸡蛋宝宝保护好放在自己身上带一天。如:用棉花包裹放在纸盒里,将纸盒四边穿上绳挂在脖子上;用布包好放在口袋里等。第二天早上请家长将蛋煮熟,给蛋做记号(用彩色笔给蛋写上学生的名字)以确保蛋不被孩子掉包。

二、到校后教师协助把鸡蛋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要求幼儿从早上来园到离园,除午睡时间可以取下,其余时间均需带在身上,并且保证不破碎。

三、教师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了解妈妈爱护宝宝的方法。根据需要进行以下提问:你知道妈妈是怎样保护宝宝的?你能想起小时候,妈妈是怎样爱护你的吗?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做?

四、在傍晚离园前老师检查每个孩子的蛋,引导幼儿相互展示介绍自己保护鸡蛋的方法,并填写护蛋记录。表扬蛋完整未破的孩子,引导幼儿再次体验妈妈保护宝宝的辛苦。

五、放学时请孩子把鸡蛋献给自己的妈妈并对妈妈说一句感谢、祝福的话。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将宝宝一直带在身边并保护好,教师随时记录鸡蛋的破损情况。离园前,组织幼儿检查自己的蛋宝宝,探索蛋宝宝完好和破损的原因,引导幼儿交流护蛋行动的感受,体验妈妈的辛苦。

【教学反思】

通过探索保护鸡蛋的不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辅助材料,从而了解妈妈爱护宝宝的各种方法,感受妈妈对自己浓厚的的爱。

篇6:《蛋》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探索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2、通过幼儿动手探索,学会积累经验,并做个记录。

3、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物体支撑的经验。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为幼儿准备鸡蛋,人手一份。并涂成彩蛋或加上图案,使其具有蛋宝宝的特征。

2、辅助材料:米、沙包、尾巴、纸、铅丝、海绵、积木、电线、布、瓶子、各种盖子等等。

3、《运动员进行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蛋宝宝想要站起来。

1、跟随音乐节奏,幼儿精神饱满的行走,音乐结束时做立正动作。

2、蛋宝宝非常想象小朋友一样神气的站起来,你们能让它在桌子上站起来吗?

幼儿进行探索,看看鸡蛋能否在平面上站起来。

二、我帮蛋宝宝站起来。

1、引导幼儿尝试各种在平面上让蛋站起来的方法。

2、你怎样让蛋宝宝在桌子上站起来的?

3、为什么蛋宝宝不容易站起来?

引导幼儿说出蛋的特征,蛋的两头是尖尖的。

三、帮蛋宝宝找朋友帮忙,并记录下来。

(一)1、我们请一些朋友来帮蛋宝宝站起来,你们想想找谁呢?

2、幼儿进行操作,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尝试,比较什么方法能让蛋宝宝站得更稳,并作好记录。活动记录表

OO

所用材料

√或×

3、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好办法。

(二)、二次操作:

1、有的桌上的材料和另的桌上的是不一样的,你可以尝试一下其它材料,看看它能不能让蛋宝宝站稳?

2、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并做好记录。

3、再次交流,让幼儿说出更多更好的让蛋站起来的办法。

四、拓展思维,寻找材料以便投入区域中。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篇7:《蛋》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量的盐后,鸡蛋沉浮状况的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的存在。

2、幼儿能两两合作进行操作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习记录和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两只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等量的淡水和盐水)、鸡蛋、盐、勺子、碗,水彩笔,记录表,抹布等,每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猜猜蛋宝宝沉浮的状态并记录。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杯水,你们仔细看看,这两杯水一样多吗?(出示装有等量淡水、盐水的杯子,引导幼儿比较。)

2、师: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呀?(出示一个鸡蛋,教师以蛋宝宝的口吻讲话)。大家好,我是蛋宝宝,今天我想和水做个游戏。你们猜猜看,我到了两个水杯里会怎么样?

3、教师设疑:鸡蛋宝宝到了第一杯水里(淡水)会怎么样呢?它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请你们把猜想的结果写到记录表上。(↓表示下沉,↑表示上浮。)等会我们再来比比看,你们猜的和操作结果是否一样。(幼儿猜测鸡蛋在淡水里的沉浮状态并记录。接着实际操作,记录鸡蛋的沉浮现象。教师给予指导。)

4、教师继续设疑:鸡蛋宝宝到了第二杯水里(盐水)会怎样?它在水里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幼儿再次猜测鸡蛋在盐水里的沉浮状态并记录。实际操作,记录鸡蛋的沉浮变化,初步感知悬浮现象。)

二、引导幼儿对探索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找找鸡蛋宝宝悬浮的秘密。

1、师:小朋友刚才都将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记在了记录表一上。那么,你们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通过刚才的实验,把你的想法和问题提出来好吗?(幼儿针对自己观察的现象自主提问。)

2、教师顺应幼儿提出的问题设置悬念:为什么鸡蛋宝宝在第一个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到了第二个杯子里却浮上来呢?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寻找鸡蛋宝宝悬浮的原因,启发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区分出淡水和盐水的不同,从而找到问题的缘由:鸡蛋装在淡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盐水杯里是浮上来的。

4、进一步把问题引向深入,探索悬浮秘密:是不是鸡蛋宝宝只要在盐水里都会浮上来呢?加了多少盐后才会浮上来呢?我们再一起猜猜看,动手试一试,记录下来好吗?(幼儿猜测并在记录表上画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实验验证――观察结果――记录鸡蛋在水中的位置)

三、讨论与交流实验情况,说说鸡蛋宝宝悬浮的规律。

1、提出实验要求:两两分工合作,明确怎样加盐、搅拌、记录注意点等等。

2、展示幼儿记录纸,幼儿实验操作,教师观察幼儿实验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

3、交流实验情况。师:为什么鸡蛋宝宝在加入1勺、2勺盐的水中没有浮起来,在加入第3勺、第4勺盐后会浮起来呢?(幼儿根据记录表二中讲述自己的实验感受,发现鸡蛋的悬浮规律。)

4、师:鸡蛋宝宝除了在盐水里能浮起来,你还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宝宝浮起来?(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活动延伸:如果在盐水里不断地加盐,鸡蛋还会往上浮吗?

教学反思:

科学活动一直是我比较薄弱的的领域,对于科学领域的特征和环节把握都比较模糊。此次活动的设计,在准备阶段我借鉴了网上的《有趣的蛋》,在此基础上修改了第一次——将环节留下,内容更换。在请教其他老师以后,发现对幼儿的提升较少,科学性不强,可实施性也不强,所以进行了第二次的更改设计。

将几位教师的建议融合,加上自己的理解,生成了最终教案。整个活动下来,环节还是较为流畅的,但是评课以后发现了更多的问题。首先,班级日常工作在此次开课中也展现出了不同的问题,比如班级座位安排问题。由于班级空间不大,区域柜子摆放后,孩子们的作为受到了影响,平时挨得较近就让孩子分排坐了,没有考虑孩子的视角问题,疏漏较大。

篇8: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之我见

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幼儿语言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语言教学设计, 拉近幼儿与课程之间的距离, 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唤起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从而让幼儿积极主动运用语言去交流、去体验、去感悟生活,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和运用习惯。

比如, 在进行“快乐的暑假”的教学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出示暑假活动统计表, 让幼儿按照这个表格内容的提示进行语言描述。通过描述, 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了幼儿运用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幼儿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懂得做事的意义, 并学会在出游活动中学会照顾他人。

在本节课的结束环节, 教师还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出示这样一个表格 (暑假活动时间表) 。通过表格提示, 帮助幼儿养成按计划做事的习惯, 培养幼儿学会制订计划, 综合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

二、设置语言游戏环节, 提高幼儿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 丰富幼儿掌握语言知识的技能

语言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 教师是整个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幼儿才是这个活动的主体, 是语言学习的主人。幼儿语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喜好, 利用多种方法为幼儿创设语言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尤其是通过语言游戏环节的设置, 启迪幼儿语言思维,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语言所要表达的本意, 从而丰富幼儿的语言运用技能, 实现高效语言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 在进行“猫的一家”的教学时,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 选择了游戏教学法。在基础知识学完后设置了游戏环节, 将学生分成几个游戏小组, 教师准备一个神秘袋, 将很多文字卡片放在其中。游戏时, 教师随机拿出文字卡片, 看哪个组的幼儿能够说出卡片上的字的反义词。开始时每个组有同样的三次机会, 之后就是抢答, 有三次机会, 最后看哪个小组回答得又多又准。教师对获胜的幼儿进行语言和物品的奖励, 激发幼儿运用语言的积极性。这样教学, 使幼儿准确地掌握了多少、粗细、薄厚、高矮、上下、胖瘦、黑白、哭笑等反义词, 既能有效提高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参与度, 又能丰富幼儿掌握语言知识的技能, 大大提高了语言教学效果。

三、巧用幼儿画册进行语言教学,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 综合提升幼儿的语言素养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是幼儿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根据幼儿喜欢画册的特点, 结合教材内容利用画册进行语言教学, 培养幼儿自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观察能够想象出故事的大意, 在小朋友面前讲出来, 提高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在机会成熟时, 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将自己的想象画出来, 在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同时, 还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 让幼儿用不同的形式将语言表达出来, 综合提升幼儿的语言素养。

比如, 在进行“小猫钓鱼”的教学时, 教师根据幼儿喜欢画册的特点, 课上为每位幼儿准备一份“小猫钓鱼”的画册, 让幼儿仔细观察, 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在观察画册的同时, 要注意多媒体大屏幕上的问题提示: (1) 小猫钓了几次鱼? (2) 小猫每次都能钓上鱼来吗? (3) 最终小猫钓上鱼来了吗?为什么能钓上来呢? (4)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幼儿带着这些问题, 仔细地阅读着画册的每一页内容, 观察每一幅图画, 清楚地勾画出每幅图的重点。在讲述环节, 教师让幼儿进行自我展示, 将自己从绘本上观察到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 很多幼儿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准确、完整地回答了问题。尤其是在第四个问题上, 教师提醒幼儿有什么收获, 幼儿异口同声地说道:做事必须“一心一意”, 不可“三心二意”。这样教学, 对幼儿来说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同时有利于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综合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

总之, 语言教学必须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 优化语言教学环境, 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巧妙设置教学环节, 全面落实幼儿自主学习的地位, 让幼儿在知识的体验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综合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2]龚蕊萍.教师评价语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当代学前教育, 2011 (2) .

[3]幼儿学习网——http://www.jy135.com/.

[4]苏景.幼儿语言教学之我见.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3 (17) .

篇9:蛋宝宝大班教案

在“小动物学本领”这一主题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带着孩子们去参观了养ji场,回来之后,他们的话题经常围绕着ji妈妈、小鸡、ji蛋宝宝等内容。进午餐的时候,吃到鹌鹑蛋,他们会说“我吃到一个小鸡蛋宝宝”;西红柿蛋汤,他们又会说“这是ji蛋宝宝做的”……联系到,平时幼儿看书时无论看到什么蛋,都说是ji蛋,于是就产生了开展这一主题活动的想法。

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鹅蛋、ji蛋、鸭蛋、鹌鹑蛋的大小、颜色不一样。

2、乐意与老师、同伴交往。

3、初步感受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准备:鸡、鸭、鹅、鹌鹑的图片,ji蛋、鸭蛋、鹅蛋和鹌鹑蛋个若干个(包括图片、实物)

过程:

(一)出示一个蛋,引出主题

师:哎呀,我捡到一个什么呀?(一个蛋)是什么蛋呀?这个蛋宝宝是谁生的呢?我们一起来帮帮它,找找妈妈,好吗?

(二)帮蛋宝宝找妈妈

(1)鼓励幼儿问问客人老师:客人老师,这是您丢的蛋吗?

(2)逐个询问ji妈妈、鹅妈妈、鹌鹑妈妈和鸭妈妈,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果,到底是谁生的蛋。

(三)帮更多的蛋宝宝找妈妈

篇10:《护蛋行动》大班教案

1、通过实验,探索鸡蛋落在硬的材料上容易碎,落在软的材料上不容易碎。

2、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3、体验发现的乐趣。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重点:

探索鸡蛋落在硬的材料上容易碎,落在软的材料上不容易碎。

设计理念:

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内容,强调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的需要,鼓励幼儿与周围环境发生有意义的互动。

设计思路:

活动中提供丰富的材料,给足幼儿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探索、发现和尝试。

活动准备:

实验材料(砖头、积木、沙子、海绵、泡沫盒、稻草、桌子、棉花)

人手一张记录表(附后)、鸡蛋若干,一张统计表,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蛋宝宝,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一个鸡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2、小朋友,想一想、猜一猜,鸡蛋落到桌子上会怎么样呢?为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实验)

二、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学会在记录表上记录猜想结果。

1、是不是鸡蛋落在所有的地方都会碎呢?

2、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出示调查表)有砖头、积木、沙子、海绵、泡沫盒、稻草、桌子、棉花,请你也来猜一猜,把你的猜想记录在你的记录表里,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记录呢?把你的猜想用你喜欢的符号记录下来。(幼儿猜想、记录)

3、你能大胆地把你的猜想告诉我们大家吗?(请个别幼儿讲述)

三、通过实验,激发幼儿对探索游戏的兴趣。

1、刚才,我们大家都只是猜想,那鸡蛋到底落在这些材料上会不会碎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做个小小实验员,并把你的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记住哦,我们试一次记录一次)把老师准备的所有材料都试过以后,再和小朋友讲一讲你的发现。

2、实验结束,请个别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

3、教师统计实验结果,进行小结。

我们发现:鸡蛋落在砖头、积木、桌子上容易碎,因为它们都是硬的;落在棉花、稻草、海绵、沙子、泡沫盒上不容易碎,这是因为它们都是软的。

四、保护蛋宝宝。

1、蛋宝宝容易碎,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材料来保护它,和朋友讨论一下,可以怎样来保护它们。

交流自己的想法。

2、操作,幼儿运用材料保护蛋宝宝。

3、蛋宝宝去旅行。

将用各种材料包好的蛋宝宝放到篮子里,小朋友端着篮子跳跳、走走、掂掂。最后打开包装,检查蛋宝宝有没有受伤。

4、经验拓展。

你们的实验结果,被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看看人们是怎么来保护蛋宝宝的。(观看ppt课件)人们最开始把鸡蛋放在米里,稻草里、糠里、小麦里,现在人们发明了纸做的蛋托,塑料做的蛋托。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在操作实验前让孩子做出实验猜想,再让幼儿亲自动手做实验去求证。孩子们将实验过程中发现的情况用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记录下来,不仅通过语言,而且通过某种符号去表现自己的想法,从猜想到验证,让孩子们体会实验的过程和发现的快乐,从而对科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

篇11:鸭妈妈找蛋大班教案

1、理解故事主要情节,能根据故事画面讲述故事。

2、通过故事知道有困难时寻求别人的帮助,懂得做事认真。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有关鸭子、鸡、山羊、牛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

2、“鸭妈妈找蛋”故事电视 、“鸭妈妈找蛋”故事大书。

活动形式:小组

活动过程与指导:

1、边提问边打开故事大书(开始部分),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问题:有一只鸭妈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很着急,她在找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露出鸭蛋:现在我们一起来听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鸭妈妈找蛋”,听完故事请你们告诉我鸭妈妈是怎样找蛋的?

2、使用故事大书边讲故事边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图三:

鸭妈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找不到自己的蛋,她问母鸡:“鸡大姐。你看见我的蛋了吗?你拾过我的蛋吗?”小朋友猜一猜母鸡看见他的蛋了吗?拾过她的蛋吗?母鸡说什么了?(请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猜想。)

“母鸡说我没看见你的蛋,也没拾过你的蛋。”

母鸡怎样回答的?(请幼儿重复“母鸡说我没看见你的蛋,也没拾过你的蛋。”

图四:

鸭妈妈赶紧跑出院子,鸭妈妈看见谁了?

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生的蛋非常着急,鸭妈妈又问老山羊,鸭妈妈是怎样问老山羊的?

小朋友一起帮鸭妈妈问一问好吗?(练习语句“你看见我的蛋了吗?你拾过我的蛋吗?”)

老山羊看见鸭妈妈的蛋了吗?拾过鸭妈妈的蛋吗?老山羊是怎样回答的?

图五:

鸭妈妈奔到池塘边,找了好一阵,还是找不到,只好回到院子里,这时谁回来了?

鸭妈妈找不到蛋心里真着急,鸭妈妈对黄牛说什么了?

黄牛又是怎样说的?

图六:

鸭妈妈叹了口气说:“我忙得很……”鸭妈妈有这么多事情要做,黄牛也有许多事情要做,黄牛会做哪些事情呢?

黄牛的本领真大,母鸡有什么本领呢?

山羊会做什么?

为什么母鸡、山羊、黄牛都说鸭妈妈?

图七:

鸭妈妈从大清早出窝响起,池塘边生过蛋吗?草地上生过蛋吗?小树林里(请幼儿回答)

图八:

鸭妈妈响起来了,她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说,鸭妈妈说什么了?

3、讲述故事第二遍。

会讲的跟着老师一起讲。

边讲边提问请幼儿复述故事中语句。

4、请幼儿自己用故事电视讲故事,老师巡视观察、指导幼儿讲述。

小朋友的声音非常好听,现在你们都来做播音员,可以讲给老师们听,还可以站在前面讲给大家庭,老师相信小朋友一定讲得很好。

5、小朋友们讲得很好听,现在把电视放到电视台里:

提问:你喜欢故事里的那个小动物?

为什么?

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篇12:幼儿园大班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从欣赏开始, 培养幼儿兴趣

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他们对合唱活动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开展合唱教学前, 适时让孩子们欣赏一些合唱歌曲, 最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歌曲, 在欣赏的同时, 引导他们认识到合唱的独特效果和“艺术魅力”, 从而激发和培养他们对合唱的浓厚兴趣, 并使其得到进一步提高, 为下一步训练做必要的充分准备。同时, 在大班的合唱教学中, 可以先通过情景表演和分角色对唱、接唱、轮唱, 这样对合唱有了一个初步模糊的概念, 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多声部合唱的兴趣, 培养一定的乐感和多层次的“立体”听觉习惯, 这对以后合唱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

二、多样化练唱方式, 提高训练效果

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 在一定时间内, 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好奇感和注意力呈逐渐减弱趋势。因此, 为保持他们对某一活动的“新鲜度”, 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 在合唱教学的练唱时也是如此。例如, 在进行教学二声部歌曲练唱时, 在一开始幼儿难以体会和声所产生的美感和独特效果, 加上幼儿对二声部练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把握, 如果采取单一重复的练唱方式, 幼儿容易厌烦疲乏, 兴趣顿失, 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因此,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 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进行练习, 可以是分部齐唱或者小组对唱, 也可以采取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方式进行合唱教学, 效果事半功倍。

三、利用分角色演唱辅助教学

在大班幼儿合唱教学中, 巧妙运用多种形式的辅助教学方法和手段, 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其中, 根据幼儿园大班幼儿的思想行为特点, 教师可以将歌曲内容根据段落或情景需要, 设计成不同的角色形象, 可以由幼儿、小组或者分队来扮演这几个角色, 进行不同声部的演唱学习。例如, 在教歌曲《小青蛙》中, 设计成幼儿分组展示自己的呱呱之歌游戏, 歌曲《柳树姑娘》中, 根据歌曲的内容加入舞蹈、打击乐和道具 (绿色的柳条) , 用以创设独特的艺术情境, 让幼儿在不同的角色中轻松学习歌唱。

四、给幼儿多一点实践的机会

合唱是一种需要“走向舞台”实践性较强的艺术形式, 因此, 在大班幼儿合唱教学中, 教师要给幼儿一定创作自由的同时, 更要给他们多一点实践的机会或者创造舞台演练的条件, 鼓舞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和开阔幼儿的视野, 提高他们对合唱的认识水平和兴趣。比如, 在课堂教学之余, 可以组织大班幼儿进行一些社会性、本校内或者同年级的合唱表演观摩和比赛活动。也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利用一切可以让幼儿展示的机会, 如元旦的亲子联欢活动、六一表演、毕业典礼等活动, 让幼儿上台展示合唱表演, 满足孩子的表现欲。在家长、老师们热烈的掌声中, 孩子们体验了成功, 增强了自信, 获得了合作快乐的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 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有人说不接地气, 必死无疑。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多加关注幼儿中的不同声音, 虽然幼儿有时问得不一定有道理, 说得有时也不一定正确, 但这恰恰是他们真正的生活体验和学习体验, 只要我们听到了, 不回避, 因势利导, 就能把德育落到实处, 奠定幼儿的幸福人生。

总之, 在顺应幼儿园大班幼儿天性和年龄特征的基础上, 激发孩子们对合唱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采取恰当的方法, 提高合唱的选材、欣赏和平时的训练工作方面的有效性, 就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成效。让幼儿在合唱教学中获益, 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 以后全面发展。

摘要:合唱是一种幼儿园歌唱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就幼儿园大班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合唱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阎宝林.合唱与指挥[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

[2]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

篇13:大班语言很大很大的蛋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理解故事内容。

2、丰富幼儿对蛋的认知经验。

3、萌发幼儿的好奇心,对测量产生探究的愿望。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PPT课件 蛋若干、口袋 各种图片、大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摸口袋游戏,引起兴趣

师:老师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叫摸一摸、说一说、排排队。

请若干小朋友摸一摸,说说是什么蛋,并按照一定顺序排一排。

二、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

(1)、播放PPT,观察封面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这个很大很大的.蛋可能会是什么蛋?

(2)、播放PPT,分段讲述,理解故事内容

师:谁第一个发现了蛋?它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蛋?有多大?

狐狸觉得很好奇,它也去看了。它觉得这个蛋大吗?它是怎么比的?

最后谁也去看了?小熊是怎么认为的?

为什么三个动物的想法不一样呢?难道这是一个魔法蛋,会变大变小吗?

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们呢?

三、幼儿游戏:我们也来比一比

(1)师:我这里就有这只很大很大的蛋,有小动物们用来测量的工具,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量一量,看看这些蛋到底有多大?

测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2)幼儿分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贴在大记录表上。

(3)幼儿分组汇报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一个物体,测量的东西不一样,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延伸活动:

师:猜一猜,蛋里究竟是谁呢?

哪些动物也会下蛋?

五、游戏:谁会下蛋?

篇14:《蛋》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课件《美丽的青花》,感受青花的色彩美和图案美。

2、尝试运用线条大胆地在鸭蛋上表现青花图案。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美工活动创作的乐趣。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活动前欣赏过青花瓷器。

材料准备

1、鸭蛋人手一个、青蓝色颜料、棉签、抹布、水彩笔(深蓝色、浅蓝色)、用油泥和瓶盖制作的底座。

2、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古筝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欣赏、感受青花的美。

1、观看课件

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你喜欢哪张图片?

2、幼儿讨论:为什么喜欢那张图片?(从图案感受青花的美)

3、了解青花:

教师小结,给孩子讲解有关青花瓷的知识。

4、今天我们一起用青蓝色的颜料来装饰一下鸭蛋。

启发幼儿:你想在鸭蛋上画什么?你会用什么图案来表现?

二、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自主选用绘画材料、工具,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进行创作活动。教师巡视,进行适当的指导。

三、作品展示、评价。

1、你最喜欢谁画的青花蛋,画的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2、请你和老师、同伴讲一讲自己的画。

3、与同伴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反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精致盘子,走进了家家户户。而那些富有传统文化的青花盘,被越来越少的人所青睐。所以,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感受白底青花独特的色彩美和对称美,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美丽的青花蛋》。

本活动我通过图片欣赏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到青花瓷的特点:蓝白相间的颜色特点和一定规律的花纹排列。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孩子们对青花瓷都特别的感兴趣,他们觉得青花瓷特别的美,所以孩子们都愿意去观察,去交流自己的发现。这次活动是让孩子们用棉签蘸水粉在鸭蛋壳上画画,这是孩子们第一次通过这种形式来画画,所以孩子们都觉得特别的新鲜,整节活动下来孩子们都处于比较积极地状态下。从孩子们的作品来看,大多数孩子都掌握了青花瓷蓝白相间的颜色运用和中心对称这种画画的方法。

在整个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我用浅显、易懂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了“中心对称”的作画方式,突出了重点。我特意自制了一个“中心对称”图案非常明显的青花瓷盘,让幼儿先认准“中心”,接着用“找一样的图案”的方法,让幼儿逐渐理解“中心对称”的方法就是:以中间的图形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面对面用一样的图形来装饰的方法叫中心对称。在幼儿初步理解中心对称的基础上,我还给幼儿上来操作的机会,一方面检验幼儿掌握中心对称的情况,另一方面,起到给幼儿示范操作的作用。其次,在作品呈现的方式上,我考虑了色彩与内容的搭配以及作品的呈现效果。青花瓷的色彩是白底蓝花,我给幼儿准备的课件、盘子插座都是“白底蓝花”的色彩搭配,作品本来是呈现在嵌体板上的,我考虑到如果把作品放在插座上,作品会更具美感、整体效果会更好。最后,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习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知道一次性的盘子还能变废为宝制作“青花瓷盘”呢。

同时,在活动中,我也发现还存在不少的问题:1、在给幼儿介绍课件磁盘花纹的时候,没有用简浅易懂的语言,解释不到位。2、幼儿在装饰过程中,还有个别幼儿围绕中心进行装饰,不能很好的运用“中心对称”的方法来有规律的进行装饰;3、在幼儿相互欣赏作品时,太随意,没有提出明确要求。

这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一开始孩子们的座位安排,一开始我是让孩子们按画画的座位来进行欣赏课件的,这样的座位安排使师生间的互动并不是那么的紧密,应该先将孩子们的座位排成半圆形状,让孩子围坐在老师的身边,这样可以活跃师生间的互动,然后等需要幼儿操作时在请幼儿回到各自的座位上进行绘画。用中心对称来装饰圆盘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为了能让幼儿更加透彻的理解中心对称这个方法,在活动中我觉得自己还应该更放手的让幼儿去探索,去发现中心对称的这个规律,在孩子们画之前教师也有必要进行一次现场的示范。在最后当有的孩子画好,有的孩子还没画好时,我在这个环节中处理的也有些不当,应该及时组织好那群已经画好的孩子,比如带领他们一起去看看别的孩子画的青花瓷盘,而不是让他们坐在位子上干等,在最后进行的作品评价中,我应该围绕着这节活动的中心对称这个装饰方法来进行评价,那样的话效果应该会更好

上一篇:包罗万象是什么意思下一篇:《仓央嘉措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