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契的感人故事

2024-04-23

团契的感人故事(精选11篇)

篇1:团契的感人故事

浅谈如何带领青年团契

(在教会侍奉中,青年工作始终是一块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工作领域。青年人活泼、向上,富有朝气,思维敏捷,敢于创新。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着教会的未来,一个不重视青年工作的教会决不是一个真正复兴的教会;一个没有青年人的教会决不是一个正常的教会。而现在的教会中,对青年的工作形式多样,如通过唱诗班吸引有歌唱天赋的青年弟兄姊妹来参与侍奉;通过专门的青年聚会来向年轻人传讲永生之道等等。但其中最有成效的:莫过于建立青年团契来帮助和带领教会中的青年弟兄姊妹一同奔走天路了。本文就从几个方面入手,结合笔者在教会中的服侍经验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组织和带领青年团契。

1、什么是青年团契

青年团契不同于青年崇拜或青年聚会。遗憾的是很多教会往往把这二者混为一谈。以为每周有固定时间的青年聚会就是在进行青年团契的工作了。事实上,青年聚会包括在青年团契事工之中,但青年聚会远远不能代替青年团契。

青年团契要求团契的成员之间有彼此的分享与交流。无论是在灵性上还是在生活上,团契的成员应当建立起一种彼此相爱的关系。如果说聚会崇拜重在对上帝的敬拜和对弟兄姐妹的造就,团契应当是重在鼓励大家在爱的关系中彼此建立。因而要求人人参与侍奉,人人均得造就。

青年团契要求团契的活动丰富多彩,这样才能满足团契中每位弟兄姐妹不同的需要和恩赐。促使他们更有兴趣的投身于团契的侍奉和活动中来。并得以在团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完全的归属感。而对于一个团契和教会来说,归属感是很重要的,它对委身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青年人来到了教会,找到了青年团契,就象回到了家中一样。在这里,他们得以明白圣经真理,感受到救主的大爱;在这里,弟兄姐妹和睦同居,彼此帮扶,共奔天路;在这里,他们人人都有侍奉的机会,人人都能参与到他们所感兴趣的活动中来而得到属灵的造就。一旦青年的热情被激发,恩赐被挑旺,他们就会“将我才能不住施展,殷勤勉励至终。”在笔者所在的教会这些年推荐的神学生中,包括笔者在内绝大部分都是青年团契的活跃成员。青年团契既是一个团契,就必须要求有团契的成员,而且对成员还要有特殊的要求,即应当都是年轻人,至少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笔者曾经见过某个教会的“青年团契”,大约一半以上都是白发苍苍,剩下的也几乎都在三十岁以上,青年人反而是很少一部分,我看这样的 1

“青年团契”还是改名比较好。

综上所述,对青年团契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来界定它。即青年团契是以青年为主体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达到青年信徒在基督里共同追求灵性生命的长进,建立彼此间主内肢体相爱的关系的一种教会内的组织形式。

2、怎样组织青年团契

当一个教会要组织青年团契时,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即团契的成员;团契的组织和带领人和团契的活动地点、时间和方式等外在环境的问题。

首先,组织青年团契应当经一堂的负责牧长或堂务委员会批准。当批准后,即可在聚会后或其他时间报告组建青年团契的事项。并提出对参与青年团契的成员要求。一般来说,参与青年团契的成员应为18—35岁左右的年轻人,既可以是信徒,也可以是青年慕道友。不要提出过高的信仰要求,因为容易阻碍一大批愿意追求但却尚徘徊在信仰门外的青年朋友,变成只有少数“热心属灵”自以为义的信徒小圈圈。至于年岁比较大的老信徒,尽力劝他们不要参加青年团契,免得造成负面影响。毕竟青年和中老年在思维模式和生活态度上有许多不同,中老年信徒也应当注意。当然,我们不是轻视中老年信徒,只是说中老年信徒不适合参加青年人的活动。如有必要,可再组织老年团契或妇女团契,那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其次,我们来看对团契的组织和带领者的要求。如果说对团契中的成员没有过高的信仰要求的话,那么对组织和带领团契的人就不同了,他应当是在信仰上纯正;生活上有见证;热心侍奉,敬虔爱主并且拥有一定学识的人。

他还应当是青年同工或至少对青年人的特点比较熟悉。一般来说,刚毕业的神学生或青年牧师来做比较合适,如果教会中缺乏青年教牧,那么由信徒中热心的老师或青年信徒中比较有威望的义工、长执都可以。即使都没有,也可在青年信徒已经受洗的人中,挑选灵性,知识和生活上均被认可的人,在教会的指导下来组建和带领青年团契。有时笔者感到很奇怪的是:在一个几千人的大教会里,年轻人也不少,可是教会的负责人却总是有百般的理由不开展青年工作,不组建青年团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最后,我们还要解决的是青年团契的活动时间、地点和方式的问题。由于青年人有这与中老年信徒不同的特点,就决定了他们活动的特殊性。一般来说,青年信徒大多有正式的工作或要完成相当分量的学业,他们平常的时间都很紧张。所以,青年团契的固定活动时间放在周末晚上比较好。笔者所在的教会青年团契活动时间是在周五晚6:00-8:00之间。这样方便了许多上学上班或有家庭的青年信徒。既可以让他们在忙碌一周之后能够来到教会与大家有一个在主里共同分享和交流的时间,借着活动,领受从主那里来的力量和帮助,和弟兄姐妹

一起彼此担当,互相勉励。也不耽误余下来的与家人共度周末的休假时间。

活动的地点一般就是教堂里。但有条件的教会不妨在偏堂或另外的合法活动场所。因为青年人性格活泼,不囿于传统;他们并不满足于传统的崇拜和聚会方式。而且由于青年团契以大家的交流分享为主,教堂中的凳子一般都是长条椅子,不利于前后交流。不过,也可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如笔者所在教会通常仍以讲道,唱诗等传统方式聚会,不过在这之后有交通会,祷告会,英文组,敬拜赞美组等小组活动,这样分组活动打破了教堂的传统格局。在一些重礼仪的教会中,最好还是不要在主堂活动。

活动的地点应当清洁、宽敞、明亮。给人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不要过于严肃,会给青年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他们是最不喜欢过于沉重和严肃的气氛了。

活动方式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一定要区分经常性活动和特殊的活动。一般来说经常的活动主要是约半个小时的青年崇拜和聚会,在聚会之中或之后,留出约一个到一个半小时进行其他的活动比较好。至于怎样进行,将在下一部分做详细论述。

遇有重大节庆或特殊情况,可改变活动方式。应时而动,则更为活泼。

3、怎样带领青年团契

这是对青年团契的组织带领的负责人讲的。除去信仰和品行上青年团契的负责人要有很高的要求之外,青年团契的负责人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明确青年团契是一个参与感较强的团契。因而团契的带领人决不能以领导自居,对其他的青年团契成员指手画脚。而应当有事大家协商。最好象耶稣那样,形成一个核心的门徒圈,一般是青年团契中的活跃分子和团契中各个小组或各项活动的负责同工。大家同心协力,才能把团契带好,而不能各自为政或一言堂。

明确青年团契是与青年人生活各个方面密不可分的。因而团契的带领人必须对团契中大多数成员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家庭比较熟悉。如果是一个很大的教会或很大的团契。那末必须采取分组活动的方式,把参加青年团契的成员适当按年龄、职业、地区和兴趣等标准分成若干小组。设立小组的“领头羊”。建立小组挡案,让小组长对其每个成员都要很了解。这样,使每个成员的归属意识得以加强。可以照顾到每个人的需要。至于分组的划分标准,各有不同,应因地制宜。笔者所在的教会基本是以兴趣来划分的。而有的教会还以年龄段来划分。总之,标准应当明确统一,便于满足成员不同需要。

明确青年团契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带领青年团契,活动一定要具有多样性。当然,传讲上帝的真理,在灵性上带领和栽培青年信徒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团契的主体活动应是以聚会崇

拜或查经讲道为主的活动。一般占整个活动时间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不过,聚会一定要考虑青年人特色,讲员最好是青年教牧或在青年信徒中深受欢迎的人。讲道时间不要太长,内容要紧紧围绕青年感兴趣的主题来讲,并且要充实、活泼、健康向上。主题最好有连续性,可以专题查经或专卷查经。

唱诗也是很重要的一环。青年人多喜欢旋律明快轻松的福音诗歌。歌词也不要太文雅晦涩。近年来流行的敬拜赞美的方式深得年轻人喜爱。记得笔者所在教会刚刚建立青年团契时,是一曲优美而简单的“耶稣我爱你。”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后来几乎每次聚会大家都要选一些青年喜欢的赞美诗来敬拜赞美。教会因势利导,后来还出了一本《敬拜赞美》的短歌集。深受青年信徒的欢迎,供不应求。

团契除了有聚会这样的主体活动之外。还应根据青年人的特点,进行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在聚会后即进行。每个小组不应多于二十人,选出小组长。如果同一小组成员增加到二十人以上,则必须在小组中再划分小组。这样便于每个成员都在小组中有参与和得到帮助的机会,而不至冷落或丢下某一个人。小组的划分方法上面已经介绍,这里不多说了。

对于新来参加团契活动者,可组织慕道组。让他系统了解信仰之后,不一定非要其信主,一定时间后,便应将其编入某个小组。也可在每次青年聚会结束后报告小组活动时间、地点让新来者自己去加入小组。小组对新来者应请他做自我介绍,小组负责同工应尽快与其建立联系。

以上就是对组织和带领青年团契的工作一点浅论。由于笔者水平所限,恐怕漏洞和不足再所难免。唯求那施恩的主多多帮助和带领教会中的青年团契工作,使更多的青年能认识真理;使青年弟兄姐妹多受造就,一同在主爱中奔走天路。

篇2:团契的感人故事

1.明白成立团契的目的:

◇1.敬拜三位一休,独一无二的真神。

◇2.在主里成为彼此相爱的家庭,包括:

①.真正明白重生得救之道,真正得到耶稣基督的生命。(约一)

②.彼此劝勉多祷告,多读经,使我们透过圣经,由圣灵的引导,使我们在圣经真理上有根基。(提后3:16-17)

③.过真正的彼此相爱的生活,在彼此相爱环境中,使每个人生命得以造就。(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总要在行为和诚

实上。)

2.关于聚会

愿意参与团契的各种活动,包括小组,对于每周的祷告会,以及团契的聚会,能够乐意参与

3.关于安全工作

每个肢体有责任做好安全工作,我们这么做不是因为我们是什么不正当组织,乃是为了让团契能够更好地成长,包括

(1)你应该让别人知道你的信仰,但是不随便在别人面前提起团契两个字以及关于团契的所有事情,尤其在打电话时候

(2)带领不信的人来的时候先通过组长或者核心同工的同意

具体包括:对于慕道友,可以先参加小组的聚会,经过观察,再考虑是否带到团契中,对于一般的只是突然产生兴趣而不是真心有这个想法的,暂时不带入团契中

(3)遇到特殊情况时服从团契的安排

4.关于生命的成长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给自己在每个学年定下一个目标来勉励自己,可以是你想让自己的生命达到怎样的程度,可以你的读经祷告计划等

5.关于意见

每个肢体有什么好的意见或者是好的提议,或者感觉哪里有什么疏漏不够的地方希望大家踊跃提出来,我们会给与慎重考虑

篇3:团契的感人故事

郑晓亮带领城区供电分局全体员工圆满完成了供 (售) 电能量、线损、电费回收等经济指标和“两会”、高招保电、三夏、浮丘山寿庆文化周、黎阳仓遗址发掘现场直播、党的十八大等重要时期的保电任务。他始终把“保供电保民生”作为行动指南, 在最基层的工作岗位上, 以对工作的执著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把“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送给了千家万户, 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称赞。

重要保电亲力亲为

遇到重要保电任务, 郑晓亮总是科学组织、超前谋划、精心安排。在2013年中国 (鹤壁) 民俗文化节期间, 面对艰巨的保电任务, 郑晓亮根据民俗文化节活动安排, 从民俗文化节开幕式、社火表演、居民生活等方面制定出详细的保电方案, 提前带领有关人员对重要线路和电力设施进行全面巡视检查, 对各家娱乐场所、经营摊位进行安全用电检查, 帮助客户排除用电隐患。在仿古街、社火表演区等重要场所, 他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察, 确定供电方案, 对配电变压器负荷进行了检测、调试, 对特殊大客户 (工副业) 进行走访, 加强错峰、避峰用电的宣传, 以确保民俗文化节期间广大居民客户的正常生活用电。根据民俗文化节组委会活动安排, 郑晓亮组织保电人员每天都在各重要场所进行现场值班, 确保活动期间担任保电任务的线路设备有专人看护, 随时处理各类应急故障, 全力以赴确保民俗文化节期间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抢修一线身先士卒

“把难事做好, 把小事做细”。为确保线路及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避免故障停电给客户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郑晓亮常常带队对线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 对各条分支线路进行全面摸底排查, 发现隐患及时消缺, 保证一旦线路设备出现故障, 抢修队伍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组织抢修。2012年12月20日晚10时45分左右, 分局值班室接到客户报修电话:东顺城几家客户没电。当时正值下雪天, 路面已结冰, 郑晓亮二话没说立即带领抢修人员冒雪赶到现场, 发现台区部分客户家中没电, 随即判断是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烧断。经查, 东顺城变因负荷偏大, 低压出线L2相烧断。查出故障点后, 他立即组织进行抢修, 于11时28分排除故障, 恢复正常供电。这只是分局抢修工作的一个片段。在天气恶劣的时候, 他连续几天在分局值班, 指挥抢修人员完成一个又一个抢修任务。

劳模辐射作用显著

2012年, “郑晓亮劳模工作室”挂牌成立, 为弘扬劳模精神、体现劳模价值开辟了新途径, 为员工岗位实践、创新创效搭建了新载体, 为员工奉献企业、成长成才创造了新舞台。郑晓亮把这看成一项荣誉和自豪, 更当成一份压力和责任。他多次召集公司劳动模范、技术专家和先进员工进行研讨和策划, 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特长, 以实际行动, 影响、带动和引领广大员工积极创新, 敢于争先, 在公司上下营造“善于学习、善于创新, 敢于创新、敢于争先”的浓厚氛围, 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技能竞赛等活动, 为分局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形成了“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方、造就一代”的良好局面。

优质服务细致入微

多年来, 郑晓亮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 全面落实“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方针, 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不断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为提高服务质量, 相继修订完善了领导定期走访制度、首问接待制度、客户来信来访接待制度等工作流程, 实现了“内转外不转”;开展了微笑服务、满意服务、超值服务、零障碍服务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 实行收费系统联网极大地缩短了客户缴费时间, 解决了客户缴费难问题;成立了“学雷锋活动小组”, 通过开展电力客户报修、用电常识宣传、义务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等活动, 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 打造了供电优质服务品牌;每月定期开展“走访客户征求意见”活动, 发放《客户征求意见表》, 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设置意见箱等形式, 广泛征求客户意见和建议, 重点查找工作和服务的“短板”并积极完善。在他的带领下, 浚县供电公司城区供电分局先后荣获河南省省“五一劳动奖状”、省级“青年文明号”、国家电网公司“农村供电规范化服务示范窗口”“河南省优质服务窗口”“河南省电力公司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诸多殊荣。

篇4:一次企业家团契的聚会

正式的聚会开始之前,大家坐在一起闲聊。一名男士向坐在他旁边的人推荐一本财经类的杂志:“我觉得这本杂志非常好,上面有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动态。”另外一些人则和团契的组织者陈成堂先生交流读福音时新的感悟。

陈成堂先生来自台湾,曾经是台湾中央研究院的一名科研人员。他认为自己来到大陆的企业家中传福音是上帝的召唤。

12:27,正式的团契活动开始了,大家一起朗读了《圣经》中的诗篇,这些诗的主题是人要行为正直,读完诗以后,大家开始轮流谈自己的心得感想。

一位坐在角落里的男士思索着说:“以前做生意的时候看到很多不好的事情,经常觉得很苦闷,来到这里之后我开始明白了,人不能左右社会,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心……”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在中国不去行贿就赚不到钱”,坐在他右侧的一位面色红润先生说道,“可我在信了主之后,就觉得行贿是不好的,所以我就要求我的销售人员不准行贿”,他顿了顿,“开始遇到很多困难,那些销售人员甚至威胁我要集体辞职,但是现在不都挺过来了吗,而且生意也越做越好了。”

唯一的女士开了口,她经营着一家服装公司:“我以前只顾着做生意忽视了家庭,有一段时间我和我儿子的关系很僵,他特别叛逆,我很担心”,她叹了一口气,“但上帝告诉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家庭,把家庭幸福放在第一位,我听从了上帝的话,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了家庭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整天耗在公司里面”,突然,她面露喜色,“听主的话一定是对的,我现在觉得家庭和睦之后,事业越做越顺手。”

所有的人齐声说:“阿门!”

这时有一位成员告诉大家他的父亲生病了,他很担心,陈成堂先生于是说:“让我们共同来为他的父亲祈祷吧。”

所有人立即双手合拢,十指交叉,口中念念有词……

篇5:青年团契倡议书(推荐)

亲爱的弟兄姊妹:

主内平安!

感谢神的恩召让我们相聚在这里;

感谢神的带领让我们时时仰望神;

感谢神的救恩让我们灵魂得救赎;

感谢神的同在让我们在地如在天。

主的恩典,神白白的赐给我们。作为神的儿女,我们不只满足于追求神的恩典,更当致力于“在圣工上有分”。亲爱的弟兄姊妹,神家需要你和我的加入,让我们一起手拉手行在神的旨意之中。青年团契服侍工作需要弟兄姊妹加入,现面向广大爱主青年发出倡议:

一、周日接待组

工作职责:************************

要求:热情、大方,甘心做服侍工作。

二、周日卫生组

工作职责:负责周六圣堂卫生打扫、洗椅套、收发圣经、引导作为,整理诗班物品、浇花等。

要求:热情、大方,甘心做服侍工作。

三、报名方式

************************************

主耶稣说:“趁着白日,我们必须作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作工了”(约9:4)。人生短暂,有志于为主作圣工的,当尽早趁时而作,不然,要错过作工的条件与机会了(传12:1)。

青年团契宣

篇6:感人的故事爱情故事

“你曾说,风会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带入风谷藏匿,待人死,风便会将这句话夹在风中呼唤,让在世之人能在风中听见,......可是我倾耳多事,却不曾听见你的话。.....你是不是在骗我?”

没有回答....

苦笑声充溢在雪地中,杂着呼呼的风啸,更填几分凄凉萧条.

忽明忽暗的火光中,映着秦璎的脸庞,带着嗔怪之意。

“你说,你是不是一直都在骗我?”

还是没有回答.....

秦璎丢了火把,痴痴的看着眼前这座孤坟,落泪......

你放心,这辈子我都不会走...那张笑脸还是那么清晰....

秦璎,苦涩一笑.

篇7:基督教青年团契六忌

随着青年团契在各地教会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上这种形式多样化,融信仰、知识和生命于一体的聚会。然而,虽然青年团契的人数逐年呈递增趋势,但也出现了若干问题,应引起教会足够的重视。

一、重外表 不重内在参加团契的人,不乏有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的学子,也有产业大军中的年轻者。因为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个人素质各异,审美观点也大相径庭。于是,就出现了只注重衣着时尚,流行款式,把教会当作其众多社交场合中的一个的现象。圣经用的是最好的,金边皮面,却不认真阅读;聚会时坐的位置是最好的,却是东张西望,心思全不在听道上。

二、重言语 不重行为

有的人到青年团契一段时间之后,对教会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基督教的词汇,于是张嘴闭嘴“感谢上帝”,甚至圣经金句也能背上几句。可是却不能在行为上见证主,行事为人,待人接物与非基督徒没有什么两样。与常人不同的是,他多了一个基督徒的标签,满嘴的“上帝爱世人”,但却没有信仰的行为。

三、重知识 不重生命

有的年轻人来到教会不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救主,而是为-1-

了涉猎一些基督教的知识。因为里面没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心,所以总是以难题发问,钻牛角尖。我们并不是反对年轻人发问,相反还积极鼓励他们多思考,进行思辨,以提高其对信仰的理解和追求。上帝也喜欢他的儿女在“知识和各样的见识上多而又多”,来丰富经历,全面认识追求真理。但有的人是为追求知识而来信仰上帝,没有一颗饥渴慕义的心,不追求生命之道,那实在是可怜。

四、重性别 不重特长

青年团契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弟兄少,姊妹多,由此便出现两种倾向:一则对弟兄特别放任,恐怕弟兄流失,而不能按照特长,人尽其才;另一则是不能放手让弟兄工作,参与各项侍奉。要想让人才脱颖而出,就必须大胆地给他们做工的机会,并善加引导,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互相搭配,一同服侍上帝。团契应发扬民主作风,而不应受性别、年龄的局限。

五、重联谊 不重信仰

青年团契中单身的肢体较多,而且他们绝大部分都处在择偶年龄。如何引导他们建立积极正确的择偶观和婚姻观,是各个团契负责人应思考的。有些人到团契来,是把团契当作一种联谊活动,认为教会是交朋友、接触异性的场所。教会是敬拜上帝的圣地,当人们在一起敬拜时,异性间相互有所了解,并彼此产生爱慕之情,进而愿意建立正当的恋爱关

系,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人们都想寻找信仰相同的做配偶。关键是择友在先,还是信仰在先,这是个动机和目的的问题。

六、重自己 不重他人

年轻人的特点之一便是个性强,往往只关注自己,而不顾及他人。如唱诗时鞋跟在地板上敲打《赞美诗》的节拍,衣着过分袒露,甚至有的人还抱着小狗,穿拖鞋进出教堂等等,类似的情形不胜枚举。这些本都是个人小节问题,但如果不加以注意,有意无意间漠视了他的存在,扰乱了他人的灵修生活,就实在是不应该了。不要因为过分强调自己,注重自己,而使周围肢体软弱。

------------------

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箴 4:23

篇8:团契的感人故事

曹军利是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供电分局农电管理中心副主任, 一位在降损路上风雨无阻、寒暑不移的电力人。他始终以躬行者的姿态、饱满的工作热情、执著的敬业精神, 在基层辛勤地工作着, 努力推动长安农电的经济指标不断迈上新台阶。

围绕目标紧抓不懈

2013年, 长安供电分局将提升经济指标定为刚性、不可动摇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 曹军利提出农电营销工作以降损为重点, 以高损供电所、高损台区、高损馈路为突破点, 全面开展用电营业秩序整顿活动。辖区内共有1 273个台区, 其中线损在20%以上的台区有388个。面对降损压力, 当很多人开始望而却步的时候, 他以“不走形式、不畏困难、不计条件、只求结果”的坚定信念, 做出了以一天一个台区 (营业普查) 、一周一次分析 (线损分析会) 、一月一个总结 (降损总结) 、一点 (线损降一个点) 一份奖励的降损攻略, 以技术线损为基础, 以管理线损为抓点, 全力以赴打好降损攻坚战。

在制定明确的降损目标后, 曹军利立即组织召开科室班组会议, 围绕如何把线损降下来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加班加点健全机制, 完善制度。在经历了几个日夜的商讨后, 进一步完善了线损管理组织体系, 形成了科室、供电所、员工三级线损管理网络。同时调整分配机制, 严格指标管理, 超奖欠罚, 奖惩分明;完善降损管理制度和考核管理办法20余种。

每周一早上9时, 是长安供电分局的例会时间, 会议结束后, 雷打不动的就是农电降损周会。不管工作多忙, 曹军利每周都亲自主持, 根据12个高损供电所和农电稽查队汇总好的线损报表和每周开展的营业普查结果, 同时结合各供电所高损台区自身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 找出当前降损工作中的不足, 查出影响线损升、降的原因, 列出切实可行的降损工作计划, 同时找出低压线路结构的薄弱环节, 发现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确立各自降损的主攻方向。

曹军利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开展供电所和配电变压器台区同业对标, 按照平原、梁塬浅山及深山对供电所和台区进行分类, 每月例会对各供电所、各台区的指标完成情况, 特别是对线损情况进行分类比较排名, 树立标杆, 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对策, 促进管理。

身先士卒寒暑不移

要降损, 营业普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为了解决农电线损的症结, 长安供电分局农电稽查队到各供电所开展用电普查。由于每年的用电高峰都处在酷热难耐的三伏天和天寒地冻的三九天, 如果能在这些时段里控制线损的波动, 那么指标下降将会是水到渠成之事。为了加大普查力度, 曹军利在全局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检查小组, 会同农电稽查队开展拉网式用电检查工作。组成反窃电工作小组, 把责任落实到人。同时, 加强供电所人员反窃电知识培训, 提高反窃电整体能力, 将定期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 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 查总表与查分表、用电表相结合。采取多种分析方法、多种技术手段、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对窃电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在曹军利经常巡视的388个高损台区线路上, 陪伴他的不是三夏正午毒辣的太阳, 就是数九寒天清冷的月光。入冬后, 天一黑曹军利就带领小组人员从分局出发, 到台区开展用电普查。对于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的人们来说, 冬天没有暖气, 取暖设备除了火炉之外就是空调器、电暖气等电器, 因此这个时候是查窃电最好的时机。即使外面天寒地冻、雨骤风急, 即使农村的路面泥泞不平, 他们全然不放在心上, 只是一街一巷地走着, 一表一户地查着, 眼睛始终随着手电光盯着线路、表箱, 却看不到地下的泥水坑, 顾不上衣服被雨水打湿, 脚已踩进水里……在曹军利的带领下, 长安供电分局的农电降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综合线损较2012年同期比较下降1.31个百分点, 为企业增加收入430.9万元。

篇9:团契的感人故事

喜乐团契的创始人叫金颖, 8年前她被确诊乳腺癌,前后经历了8个疗程化疗,30次放疗,却靠着“喜乐疗法”最后战胜了病魔,并把这种喜乐传递给更多同样有遭遇的人……

癌变降临到那朵苞蕾上

2003年6月,金颖在家洗衣服,她的手无意中碰到了乳房,发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不痛,也不移动,她脑中瞬时警觉地闪过一个不祥的预兆——癌!

金颖对于乳腺癌几乎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大姨和二姨都患有乳腺癌,自己又是一个乳腺增生患者。第二天她早早来到医院检查,心里期盼着这只是自己的敏感。医生伸手摸了一下,彻底打破了她的侥幸,是乳腺癌,必须马上手术。

这一年金颖45岁,在北京一家外资企业任高管,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正是她人生的辉煌时期,意外突然袭来,她悲痛至极。医生告诉金颖,她的乳房癌症只有一处肿块,还没扩散,可以选择切1/4 保乳、切1/2与全切三种方案。她拿着诊断书走在医院长长的走廊上,努力平静着自己的心情,眼泪悄然滑落脸庞。

三种方案选哪一个,金颖犹豫了,丈夫劝她说:“全切吧,这样病情会更保险一些。即使你没有乳房,我依然爱你。”思虑良久,金颖还是选择了最辛苦的第一个方案,这意味着要承受更多术前化疗和术后放疗的痛苦。

痛苦的治疗却有着喜乐的心态

入院后的第4天,第一次化疗开始了。化疗要进行5个多小时,各种药物输到她体内,这是大化疗,每28天一个疗程,每一个疗程做两次,是在第1天和第8天。除此之外,金颖身上还挂了一个小瓶,24小时连续输液。身上的小瓶为小化疗,每一瓶药可输4至5天,没有了就要马上换。炎热的夏天,身上带着瓶子让她感觉很难受。

吃饭的时候,金颖总是感觉味道很难闻,胃里翻江倒海,呕吐不止。由于呕吐强烈,她全身都在颤抖,这样使她小便失禁,每吐一下,尿也会流出来。护士告诉她说:“不用急,这一切是化疗引起的,其实化疗药中已加了大量的防呕吐药,现在吐也只能是忍着,吐完就会好些。”

而且化疗的副作用远不止呕吐,由于强烈的呕吐,金颖不能吃饭,甚至能连一口水都不能喝。人体的很多器官都受到了伤害,胃痉挛、肠痉挛、牙齿出血还不算,每次化疗后,白血球都会降到900(正常人是4000~10000),转氨酶又升得太高。为了继续下面的化疗,医生要给金颖打各种各样的针,她几乎每天都在痛苦中煎熬。

看到金颖每次化疗中那难受的表情,丈夫心疼她,想要辞职,专心照顾她,可是她知道,自己再难受,丈夫也不能辞职,儿子还在上大学,经济来源断了,一家人怎么办呢?

为了缓解丈夫的紧张和焦虑,金颖灵机一动,突然脸上堆满笑容,笑嘻嘻地说:“这有什么啊?!我返老还童一次,重新体会当婴儿的生活呗!”金颖的玩笑,把丈夫一下子逗笑了。

金颖发现,原来困境中的一点幽默也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她记起自己曾经看过一句话——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金颖想:“既然喜乐的心可以成为治病良药,那我为何不试试自己的病能否因喜乐而更快好起来呢?”

于是金颖开始刻意看一些幽默的书籍、听一些欢快而歌词积极向上的歌曲,甚至对自己说一些鼓励的话语,每天化疗结束,她一定会去医院里的公园里坐坐,仰望一下天空,释放自己的压力。

金颖慢慢地发现,她的身体也因着这种心态的变化变得舒服多了,痛苦也缓解了不少;于是她每天都主动给家人、病友、护士和医生讲笑话,那段时间,医生和护士每次走进她的病房,总能听到阵阵欢声笑语。

金颖给自己的开心方式起了个名字叫“喜乐疗法”。因为这个疗法不仅可以让自己勇敢对抗疾病,还可以安慰身边的家人和朋友。

2003年10月,金颖做了保乳手术,术后又进行了4个疗程的化疗,共30次放疗。因有着良好的心态,这些她都顺利地挺了过来。

喜乐传递给病友

金颖的精神影响了她周围的病友们。2003年7月金颖住院时,常听到有人在大声呻吟:“哎呦……哎呦……痛死我了……我不要活啦……”金颖就常常去她的病房聊天,原来她的癌已转移到了肝、骨头。癌细胞转移到骨头后会有一种刺骨的痛,身体也会浮肿起来。

金颖看到她皱着的眉头,下陷的眼眶,因为疼痛而扭曲的脸,心想:“我要安慰她,也要让她体验到‘喜乐疗法’!”金颖对病友说:“你这包子卖多少钱一斤啊?”病友一脸疑惑,不知所云,金颖继续说:“你看你的脸皱皱一起,多像包子褶子。可是大姐,我们不能是愁苦的包子,我们要做喜乐的包子啊。”就这样,金颖每天陪她聊天,开导她,给她讲笑话逗她开心。

春天来了,金颖突发奇想,拉着病友去爬山,本来病友很担心自己能否承受这样的体力活动,但来到山脚下,看着碧绿的山峰,风暖暖地吹着,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看到路边小草刚冒新绿,病友心中一阵感动:“生命如此宝贵,这花今天长起来,也许明天就会枯萎,它还有这样的生命力,我为何要这样自哀自怜呢?”

在金颖的带动下,在喜乐精神的感染下,病友们都变得开朗起来,病房中哭泣的声音变小了,变没了,直至传来阵阵笑声。

画更大的爱的圆圈,

组建喜乐团契

但不久噩耗传来,和金颖最投缘的一位病友因癌细胞扩散离开了人世。金颖难过得当晚无法入睡,她想:“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患乳腺癌的女人陷入了痛苦看不到希望啊?我要把我的喜乐传递给更多的女人!”

2005年,金颖组织了“喜乐团契”,希望通过这个团契帮助乳腺癌患者克服痛苦与困难、倾听她们的心声,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带给她们喜乐。

“你不爱我了吗?你不管我了吗?为什么这么多的不幸发生在我的身上?”这是一个曾得过肾癌又转移为淋巴癌的王女士的心声,她被丈夫抛弃,“我无法掌控自己的生命,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我为什么会这么惨啊?”王女士向金颖诉说着自己的痛苦。

金颖除了教给她“喜乐疗法”,还为她找更好的医生。在王女士生日的那天,金颖跟病友们到她家为她庆祝。

王女士流下了眼泪,说:“真是谢谢啦,我自己都不想要自己了,你们却还要我。我虽然心曾绝望,但我知道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在这个世界上就不是孤独的一个人,因为我还有你们!”

渐渐地,喜乐团契从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18个人,还有几个健康人因被她们的乐观心态感染,也加入到了里面,为她们做起义工来。

她们每月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爬山。2010年5月,金颖拉着大家一起排练舞蹈,她联系了一个演出的慈善会所,借着慈善活动,她要把她们的喜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金颖还带领她们参与了“丹阳爱乳坊”公益网站,成为这个国内第一个民间乳癌病友互动平台的志愿者,并与站长——曾经也得过乳癌的丹阳成为好朋友。

2011年6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8年前的患病,金颖说:“我觉得患难本来是人们所最不喜欢的东西。但是,它却是于心灵最有益处的。我们在世界上,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苦难遭遇不开心,用什么态度看待苦难是最重要的。当我经过苦难,我就会明白苦难本身也是一种上天的眷顾,而且我也学会了怎样去安慰那些与我有同样遭遇的人。”

编后:不论任何事情,你在必须面对的时候,所选择的态度其实就已经决定了整件事情的走向和结局。金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但让自己走出了生活的低谷,而且她的真诚与坚强也感染了周围的人。对于乳腺癌,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关注着,并且按照国际规定,每年的10月是“乳腺癌防治月”,期间成百上千的商品会用粉红色丝带装饰,或是涂上粉红颜色,或在发售时承诺,一小部分商品将会用以支持和帮助乳腺癌的防治和研究,该活动由乳腺癌慈善组织定期举行。

粉红丝带是一场关爱乳房的活动,向人们传播“拯救美丽和生命”的信息,将力量、希望和信心赋予全世界女性。它已经成为一种爱心和时尚,正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温,越来越多的媒体、政要、名人、明星正在参与进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一份提醒,就是一份关爱。

篇10:春运感人的故事

故事一:

如厕老人摔倒被扶上大巴车

“请喝姜茶”“辛苦您给老人家让个候车座”“请将随身物品过机检查”……9时12分,市长途汽车站售票大厅和候车室不时响起温馨的声音。

每逢过年过节,市长途汽车站发往长沙、株洲、岳阳、娄底、邵阳方向的省内客流尤为拥挤,大年三十这天,湘潭发往长沙和株洲的班次还是排起了小长队,站内工作人员仍然没有休息。

还没等我们喝完姜茶,候车室内又发生了一起小状况。

“可以辛苦你到女厕所里面去看看不,我母亲进去快10分钟了,还没出来,她60多岁了,右腿又有伤,我有点担心。”“好的,没问题,我就进去看。”当天负责值班的唐湘莲刚登记完失物认领,把笔丢进服务台抽屉,就小跑着往卫生间赶了。

没想到,旅客张师傅的担忧竟成了真,他62岁的母亲不慎摔倒在卫生间走廊最里处。“您老人家能动吗,摔着头还是腰……”确定老人家无大碍后,张泽心赶紧用对讲机呼叫服务台,并求助卫生间其他女士帮忙,一同将老人家连抱带扶回到候车室。

在张师傅的连连道谢声中,唐湘莲将老人扶上了发往株洲的大巴车,转身便消失在候车室忙碌的身影中。

故事二:

火车站售票员隔窗问候家人

“请出示您的身份证,请问买到哪里的票?”几乎每一天,火车站售票员刘璐都要说1000次同样的话。当天,也是她坚守售票岗位的第5个大年三十。

整好衣领,梳好发髻,端正坐姿,保持微笑。11时52分,湘潭火车站售票大厅2号窗口,刘璐接班。首先,分类点钞,刘璐的手指飞快地在纸钞间跳跃;紧接着,拉开窗口帘,展示工作牌,迎接每一位排队购票的旅客。在购票操作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刘璐对班线班次了然于心,与乘客确定车次、时间、座位号更是十分高效。

12时47分,售票大厅客流渐少,一对父子排在2号窗口队伍最后一位。隔着玻璃窗,小朋友将准备好的饭盒高举至窗前。看到父子俩,刘璐的笑容里充满惊喜。由于仍在上班时间,刘璐按捺住喜悦,用手指轻轻地敲了下玻璃,隔窗与丈夫和儿子互相问候。

一段无言的敲窗问候,却让人感觉已有万语千言。

故事三:

铁骑返乡民工:能省一百是一百 给孩子多买件衣服

“骑十几个小时摩托车回老家能不危险吗?我也挺害怕的。”46岁的农民工尧国华摇了摇头,“但能省一百是一百,就能给孩子多买件衣服了。”

困:“省不完”的钱与“买不到”的票

尧国华的老家在江西黎川,距离他打工的城市福建福州至少要骑10个小时的摩托车。“动车和大巴加起来3小时能到家,但我和老婆两个人加起来得多花好几百块钱。”

“总是想多省一点。”这是尧国华最朴素的想法,在福州打工十年,夫妻俩至今还租住在月租金600元的房子里,由于年纪大了,今年尧国华从鞋厂出来,改做了保安,十年打工积蓄换来老家一座新盖的房子,装修材料样样都要花钱,处处都捉襟见肘,“还是能省一点是一点吧。”

八年的“铁骑返乡史”里,尧国华最心疼的是老婆,还曾一咬牙跑到车票代售点买票,但总是去晚了。售票员告诉他,车票一放出来,很多人早就在网上订光了,尧国华只能狠下心来,一次次带着老婆在寒风中冒险还乡。

一台摩托车上坐着的两个人,就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了,夫妻俩谁也不敢放松,尧国华生怕妻子在后座上打瞌睡,不停地跟她聊天,但往往话一出口就被寒风吹跑了,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一路互相提醒着对方。

险:越骑越快,只想快一点见到家人

春节临近,像尧国华这样的铁骑“归乡人”还有很多。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有一大批的农民工选择骑摩托车回家,老乡们结伴而行,形成壮观的摩托大军,吸引了不少媒体的关注。

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持人卢和光就连续三年跟随摩托大军返乡,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铁骑夜奔山路的惊险之旅,“真是一路都在为他们捏把汗,单位的面包车原定计划是跟拍摩托车,但跟着跟着就跟不上了,摩托大军归乡心切,想早一点见到亲人,不知不觉越骑越快,简直是在颠簸的山路上飙车,真的很危险,跟拍这三年,每年都发生两到三起事故。”

“这几年我都一路跟着他们到家,有的农民工兄弟很不容易,让老婆坐大巴,自己骑车回去。他们每到一个休息站都跟家里报个平安,孩子们平时留守在家,接到父母电话后都激动得睡不着觉,夜里一听到摩托车响就从床上蹦起来了。”卢和光感慨,“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安危,一心只想着能和家里人早点儿见面,这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

解:寒风中体味温暖

“这里是铁骑返乡热线,凭身份证可以到加油站领油卡。”中石油福建分公司的热线室里,5名接线员从早上7点就开始等待农民工的电话。农民工们电话申请后,就能在中石油“爱心驿站”得到保险、加油、吃饭等8项全程免费服务。

这项活动已经持续五年,组织者之一中石油福建分公司党群处处长陈上元谈及六年的服务感受时说:“其实我最大的心愿是不再有铁骑返乡群体,但既然铁骑返乡不可避免,那么在这条危险的路上,希望有人能帮到他们。”

过去的五年时间里,这项公益活动已经帮助了10万名左右的农民工,每隔50-100公里的爱心驿站里,寒风中腿脚已麻木的摩托返乡人能喝到姜汤热茶,吃到热菜热饭,甚至还可以免费加油。

今年的1月18日至27日,这项活动即将迎来“第六季”,福建区域拨打0591-88590388,就能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省的中石油加油站得到帮助,“农民工为城市建设辛苦了一年,我们希望能温暖他们的返乡路。”中石油加油站经理傅琴琴说。

“这几年随着铁路网络更加发达,铁骑返乡的农民工明显少了很多,但还是能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依然奔波在回家路上。”傅琴琴说,“不管如何,你若来,我们还在。”

故事四:

90后情侣难说再见

1月27日7时55分,长株潭城铁板塘站,阳光从玻璃窗外照进了候车室。

“各位旅客朋友请注意,由湘潭发往长沙的C6968次列车进二站台一道,请旅客朋友带好自己的随身携带物品,检票上车。”广播声刚落,候车室大多数旅客连忙起身,排队登上当天最早发往长沙的城铁。坐在候车室靠窗角落的一对年轻男女却依然依偎在一起,直到7时59分,他们才提起行李。

“我叫杨洋,她叫崔靖西,我们都是湖南工程学院的大二学生。”见到我们,杨洋不禁害羞起来。“学校早就放假了,实在舍不得分开这么久,我们就继续在校外的餐馆兼职打工。”“我家在武汉,他家在广州,今天他特地来送我。”崔靖西举起手上的红色玫瑰花示意,这就是男朋友送给她的新年礼物。

刚刚还是笑脸,一走到检票口,崔靖西便满脸不舍,转身给了男朋友一个拥抱,没来得及擦干眼泪,崔靖西拖着行李箱飞快跑往站台,只剩下杨洋招手挥别的背影。

篇11:感人的故事作文

感人的故事作文

前几天语文写作课,梁老师给我们上了主题为‘讴歌亲情,学习写作充实’的作文课,要求我们写一篇讴歌亲情的文章,‘亲情’根据我们平时写作的套板反应,大概就是爸爸妈妈怎么怎么的爱你,对你好,等等。而我则不然。

他,一个无儿无女,终生未娶的退伍军人。对他有记忆开始是在我一岁多的时候,这一年,他60岁,那个时候家里不是很富裕,农村人家一般多这样。我记忆中第一次出现他的身影,是爸爸妈妈外出做事,于是他就充当了爷爷的角色,这大概也是他对我的唯一要求。我从小就没有爷爷奶奶。

这一年,我两岁,他62岁,他哭了。他把他老朋友送给他补营养的老母鸡炖来给我吃,我嫌不好吃,被我打翻在地上。他流泪了,这也是我第一次见一个大人流泪。他把打翻在地上的鸡肉又捡起来,爸妈叫他不要吃了,他说。他是拿去丢了,不弄脏了我家的地。

这一年,我四岁,他64岁,他笑了。我上幼儿园得了大红花,‘爷爷,爷爷你看仁儿得了大红花呢,爷爷,爷爷,你看啊,大红花啊’,‘爷爷看见了,我们仁儿好棒啊,瞧,多么好看的大红花啊’他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爷爷,爷爷你怎么哭了啊。’‘爷爷高兴啊’。

这一年,我五岁,他65岁,我说要回报他。我在幼儿园中和小朋友吵架,老师通知家人把我带回了家,然后在家里被父母教训。他来了,我哭了,‘爷爷,爷爷,小明打了我,爸爸妈妈又骂我,呜呜呜’‘我们的好仁儿,不哭哦,哭了大灰狼会来抓你的,你愿不愿意被大灰狼吃了啊’‘爷爷,爷爷,仁儿不哭了,仁儿不要被大灰狼吃,将来仁儿还要好好回报爷爷的呢’。

这一年,我八岁,他68岁,他为了我和别人吵架。我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被打的鼻青脸肿,爸爸妈妈没说什么,他看见了,问我怎么了我如实的告诉了他。第二天他带我去学校评理,然后和别人的家长吵起来了。我哭了,他也哭了。

这一年,我十岁,他70岁,他为我高兴的哭了起来。在我们这每个人凡是生日满十,是要大摆桌席庆祝的,由于它是五保户,没有什么亲人,就没有摆宴席。在爸爸妈妈的策划下,我在那天亲手送了个大蛋糕给他,他哭了,哭着哭着就笑了。‘爷爷,爷爷,你为什么哭啊,仁儿的蛋糕不好吃吗?爷爷,爷爷,你不要哭了,今天是你生日啊,我们笑一笑啊。’‘好,好,爷爷笑,爷爷笑了,谢谢我们仁儿的蛋糕啊,爷爷一定好好珍惜’。结果他没吃,直到好久好久,那个蛋糕烂了,臭了,我们偷偷把它扔了,他还说我们不该仍。

这一年,我十二岁,他72岁,他第一次打了我。我小学毕业考试,英语没及格,而全班大多数及格了,他打了我,‘爷爷为什么打我’,‘仁儿不是说要考大学报答爷爷的吗,你英语多不及格怎么考大学啊’从此,他在我形象中有点歪了。

这一年,我十四岁,他74岁,我装作不认识他。那天从学校放学和两个朋友回家,他在马路上捡废品,背上背着一大袋废品,他看见我,‘仁儿,给爷爷来帮帮忙,爷爷老了,拿不起来了’我没理,‘周仁啊,刚刚那个老头是在叫你吧,那是你爷爷?怎么可能啊。’朋友说。‘我不认识他’我冷冷的,满不在乎地说。

这一年,我十五岁,他75岁,我第一次骂了他。由于好几次叫我没有应他,他来问我怎么了,我冷冷的说了一句,‘我为什么要应你啊,你又不是我什么人’。他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我自己情不自禁的哭了。

这一年,我十六岁,他76岁,我第一次主动去看了他。刚刚国庆放假,原本想着在家哪儿也不去,好好复习,迎接月考,也满足一下我的网瘾。爸爸突然告诉我他动手术了,开刀了,如果不是爸爸提醒我想我可能不记得有这么一个人了吧。什么,他开刀了?我突然问爸爸怎么回事。他说你这没良心的,明天去看看人家吧,亏他还对你那么好,在病床上还问你成绩,身体怎么样了。唉,真是。听到爸爸说的话,我如雷贯耳。我?怎么了?

10月1号,我和妈妈提着一些水果,一些补品,出发了。他家和我家并不远,这条路感觉熟悉又陌生。我一路问妈妈,到了我该说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她什么也没说。我一路忐忑,希望这路再长点,再长点,永远也不要到尽头,因为这条路的尽头正是他家所在。然而,现实并不像我想像中那么美好,尽头到了,脚步停了。一间又矮又小,在这些高楼大厦中,显得格格不入的小土砖房摆在我的眼前,阳光照射在玻璃上,反射到我眼睛里,眼睛情不自禁的流下了今年的第一颗泪水。妈妈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走到房前,还是如往常一样,门上还存留着小时候我玩耍在门上画的画,‘爷爷,爷爷,大灰狼要来抓仁儿了’‘仁儿不怕,有爷爷在啊’,突然,一副往日的片段,重现在我眼前,泪儿又情不自禁的夺眶而出,进了门,小房子依然如往常一般,墙上,地上,画满了我小时候画的画,房子内,简简单单几具木式家具,一张不大的床,床上却躺着不是往常一样的人。他的弟弟一直在照顾他,一开始,妈妈和他弟弟说了些客套的话,他弟弟说他还在睡觉,说他非常想念我,在家里,在医院,嘴边无时不刻没有提起过我,他去医院多要带上我以前送他的玩具,做一个寄托。我听到这些话,泪珠儿又是一个劲的往下流。妈妈说现在就是带我来看他,她知道他非常想他,并表示他没醒就不要打扰他了,说下午再来,我在他们谈话间偷偷多看了他几眼,牙齿紧紧咬着嘴唇,想让自己不发出哽咽声,然而,就算这样,声音还是不听我的,自己溜出来了,正在我们打算走时,他突然醒来,一个微弱的声音慢慢腾空而起‘谁来了啊’,他弟弟听到,大声的说。‘老哥,桂妹子带他崽来看你了啊,’他又说,‘什么?那个啊,没听见啊’才几个月不见他的耳朵怎么这样了,想到这,内心不禁又一寒,他弟弟接着说‘桂妹子啊,’‘哦桂妹子啊,他儿子怎么样了,长高了没有啊,成绩好不好啊,啊’听到这我再也忍不住了,马上跑到床边,什么也没说,就哭了起来,当时那哭势真可以用嚎啕来形容。他又说,‘谁在那里哭啊’,原来,他不仅耳朵不好,眼睛也严重不好了。我越想就越好哭。慢慢的哭的没力气了,他就说‘仁儿,是你吧’。‘我说是啊,是仁儿啊,爷爷,你怎么样了啊’‘爷爷啊,还能怎么样啊,我很好啦,你怎么样啊,好久没看见你了啊,你怎么不来看看爷爷了啊,爷爷好想你啊’‘爷爷,我不是没时间吗?’‘好了好了,来了就好啊’妈妈表示没多少时间了,让我快走算了,他还挽留我们吃饭,最后为了不让他老人家伤心,我选择了留下,一天时间,我跟他回忆了很多很多,童年时期,我和他的许多许多故事。

刚刚学了陈情表,终于能体会到了李密和祖母的感情,我又何曾不是?真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亲不待。说的极是啊。

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你的这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好好对待吧,不然会后悔的。

感人的故事作文

她小时候始终没有弄明白,她的母亲为什么要嫁给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男人。这个男人后来还成了她父亲。她还小的时候,她父亲一直螺旋着腿,走路一瘸一瘸,样子及其滑稽可笑。为此,她常常暗自伤心,为母亲的选择,也是为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

父亲性格开朗,一点点开心事就会惹得他哈哈大笑。因为父亲不能下地劳作,母亲把临胡同的一间小屋改成了卖酒的小店。这样一来,每天父亲都乐呵呵地坐在小店里,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不知道是因为人们可怜父亲是个残疾人,还是因为父亲爱笑,小店的生意一直很好。每当,她放学回家的时候,父亲总会张开那并不结实的臂膀,想要抱抱她。她则故意绕开他的臂膀。毕竟父亲张开臂膀,半蹲在小店门口的样子太“不堪入目”了。但是,父亲丝毫没有责怪她,还一个劲地和人讲,我闺女越来越有个性了,太像自己啦。父亲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在意她此时心里在“咬牙切齿”。

当然,父亲和她从未真正深情地拥抱过,更不要说,她主动扑到父亲怀里,像一飞女孩儿那样撒撒娇。

她从不把自己的父亲介绍给同学和老师。有一回,老师来家里做家访。老师的前脚刚跨入门槛,后脚还在胡同的时候,她就抢先说,老师,这是我家请来的卖酒师傅。父亲笑了笑,一个劲地夸她懂事,主动给老师端茶送水,还告诉老师说,她的父母都出门劳作去了。

每到放暑假的时候,她都拒绝其他的同学来自己家里玩。可她又爱玩爱闹,一刻也闲不住。于是,她经常和同学去附近山林里玩躲猫猫游戏。

在她8岁的时候,父亲的右腿病得严重,不得已到医院进行了一次矫正手术。手术还算成功,不过很长一段时间,父亲都需要借助一根拐杖才可以行走。这时候的他,走路的样子更加难看了。

也就是这年暑假,她和同学在躲猫猫的时候,不小心脚下一滑,整个身子滑到了一个陡峭的斜坡上,她紧紧抓住一株灌木,进退不得。父亲闻讯赶来,看着峭壁上的她,使劲爬到了峭壁顶端,蹲了下来,伸手去抓她的手臂。可,无论父亲如何努力,手也够不着她的手臂。

她几乎绝望了,她恨透了父亲,换做任何正常人,绝对会够得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她感觉死亡之神向自己靠拢。

“快,抓住拐杖。”他把拐杖和手臂绑在了一起,向她伸过来。

她抓出拐杖,他使劲一用力,她就和死神擦肩而过,平安地爬到了峭壁顶端。

她本以为父亲会责怪她。可是父亲没有,脸上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原来,因为蹲的时间过久,加上用力过猛,父亲刚做过矫正手术的右腿再次变形了。

后来,母亲和邻居把父亲抬到了医院。医生说,他右腿刚愈合的伤口崩裂了,将终身依靠拐杖行走。母亲狠狠地瞪着她:“你啊——你”。父亲脸上依旧堆着笑,只是气若游丝:“不怪她,她还是个孩子,不懂事。”

听着父亲气若游丝的声音,她的心哆嗦了一下。抓起父亲的手,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声“爸爸”,扑在父亲的身上。

后来,她也允许父亲来学校看她。但父亲从未去学校找过她。只是每天放学,胡同的小店门口,她不再拒绝父亲展开的臂膀。

她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取一所满意的大学,她把自己锁在小屋里。那是一个不眠之夜,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父亲拄着拐,在屋里来来回回踱步,“笃,笃,笃”的拐杖叩击地板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刺耳。这声音一直响到清晨,出门去,顺着胡同越走越远。

“要不,报名去参军吧。”第二天傍晚时分,父亲推开她的屋门,手里举着一张报名表,说。

她茫然。

“知道自己考砸了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一回事是接受自己考砸了。当我小时候知道了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那一刻,你知道,我的心情有多么糟糕吗?后来我长大了,我知道命运将要留给我一个永恒的伤疤,而我不能每天对着伤疤哭泣,我唯一能做的是微笑,因为只有微笑的人才可以看到阳光。只有自己对着生活微笑,生活才会对自己微笑;你对命运微笑,命运也就对你微笑。”父亲给她做了个鼓励的手势:“要去上一个普通大学还是去参军,想通了告诉我。”

最后,她决定参军,还顺利通过了体检。前往军营的那一天,她坚持不要父亲送,她怕父亲跟不上送别的队伍。

就在她踏上军旅专列的那一刻,一转身,她发现了父亲。父亲就站在站台一隅,螺旋着腿,拄着拐,微笑着。那滑稽可笑的样子,此刻是她看过最美的风景。那斜倚的拐杖,似乎也笑了,撞击着她的心灵,朦胧了她的视线。

她知道自己已经接过了父亲微笑的生活,心里那些脆弱的地方日渐坚强起来。她知道,以后每一天的军旅生涯,有了父亲的微笑,她不再觉得有多苦,不再恐惧。

上一篇:中班幼师随笔下一篇:平民英雄的非凡勇气和无私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