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

2024-05-19

电梯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精选6篇)

篇1:电梯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

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的调研报告

前言

根据学院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示范建设的工作部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切实体现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对电梯人才培养的要求,使专业建设与改革和企业岗位设置及其能力标准相对应,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示范建设项目组于七月下旬开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项目组走访了佛山和创中天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广州三洋利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昊升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市兆益电梯维修有限公司、广州高安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市南亚电梯南日电梯工程部、广东中菱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广州诺登电梯有限公司、广州电梯企业集团(番禺)有限公司、华南碧桂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嘉立电梯有限公司、广东联合通用电梯有限公司等多家不同类型的电梯企业,与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专业主任和教师进行了交流,查询了有关国家和广东省电梯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的有关资料。本次调研历时20多天,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1.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掌握国家对电梯行业实施新的标准和管理规定,了解广东省电梯行业发展的现状,掌握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电梯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了解不同类型电梯企业的管理模式、各类电梯企业的岗位设置;搜集到行业、企业对不同岗位对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通过调研,为学校在示范专业建设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现场参观、实地考察、深入访谈、数据查询相结合的方法。其中现场考察了12家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电梯企业,对电梯企业管理流程、岗位设置、岗位能力要求、人才需求、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我省电梯行业的发展现状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缺口;了解用户及电梯管理者对电梯安全使用、监督管理、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措施;深入走访了同类学校——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探讨了电梯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流程、课程设置、教学设备配置及证书考取等;数据查询包括问卷调查近20家不同类型的电梯企业,归纳并总结出电梯行业专业人才的基本情况、专业课程开设的有效性、行业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的新要求、校企合作的意愿等。

二、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电梯行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铁、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交通设施迅速发展,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统称电梯)等特种设备大量服务于公共交通领域,成为人民群众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同时,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电梯行业正经历着一个高速发展期,未来几年将是电梯快速发展的阶段。从市场空间来看,我国电梯人均保有量仅为发达国家的1/10,提升空间巨大,我国电梯饱和量约为600-700万台,仍有3倍左右的市场空间。中国电梯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电梯产销量约45万台,相比2010年增长幅度约23%,电梯保有量达200万台左右。从长远来看,“城镇化、消费升级、旧梯更换”三驾马车拉动,单位面积电梯需求台数有望长期保持增长态势。同时,旧梯更新需求未来3年平均约3.4万台,相当于2010年总销量的9.32%,且将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是有益补充。在出口上,近年来,我国电梯的出口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35%以上。未来五年内我国垂直电梯和扶梯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将分别占整个全球市场的1/2和1/3,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年产值超千亿元,电梯及配件市场可谓前景广阔。

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电梯行业成为外资较早进入的行业之一,目前全球主要的电梯知名企业都在中国建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这些外资品牌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水平、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一直占据着高端电梯产品市场。2010年12家外资品牌约占中国65%的市场份额,而500多家本土电梯生产企业大多数集聚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同质化现象日趋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是电梯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近期房地产投资增速会有所放缓,但是“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将提升对电梯的需求量,同时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节能改造更换和出口都将推动我国电梯的产量。到2015年,我国电梯产量有望突破75万台/年,其增长速度保守预测在20%左右。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电梯生产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产品创新和升级上需硬功夫,避免同质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国家、省、市三级特种设备管理部门不断出台新的管理规定,理清电梯用户、电梯维保企业、电梯制造企业三方面的责任与义务,从2012年6月—2013年5月将是电梯行业重新洗牌的一年,为了符合管理规定及适应电梯行业的发展,电梯用户、电梯维保企业、电梯制造企业三方面将分别从电梯安全运行管理、电梯保养与维修品质、电梯设计的安全可靠进行企业内部的变 革。

根据国标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和<广东省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方案>,广东省电梯行业的发展在未来五年呈现的特征包括:

(1)电梯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全市注册的电梯企业约270家,具有B级资质的电梯企业近几十家。随着新管理规定的发布,B级以下资质的电梯公司的业务会逐年减少。(2)电梯维保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已初步形成奥的斯、日立、通力、嘉立、中菱等电梯公司的维保梯量占据较大的份额,2011年出台的管理规定中写明:电梯生产厂家经对电梯终身负责,并且厂家负责电梯的维保或委托其它电梯公司进行维保,这一规定导致小型电梯公司更加难以生存。

(3)电梯行业向技术服务行业转变。电梯技术人员不仅要面对电梯,而且还要面对客户,为了使客户满意,维保人员既要懂技术也要会沟通技巧,让客户满意,合作才能长久。(4)电梯行业低价竞争现象将有所转变。近年来,电梯维保行业恶性竞争严重,部分电梯公司通过压低维保费的方式占领市场,在公司内部维保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为了应付维保梯量的增加,维保公司采取增加人均维保梯数量的方式,直接增加了维保人员的工作量,维保人员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在对电梯进行例行检查时采取走过场的形式,无法及时发现和排除电梯长时间运行出现的安全隐患,间接导致电梯安全事故经常发生。电梯是特设备行业和高技术性行业,电梯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与其应具备的技能、所承担的责任极不相符,导致电梯行业内的电梯技术人员流失严重。针对这一现象,广东省出台新的管理规定:①明确电梯安全权责关系,落实“使用权者”安全第一(首负)责任,规定电梯使用单位是电梯安全事故第一责任人,从法律层面监督用户重视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从而让电梯使用单位不仅要考虑费用问题,而且还要考虑服务质量和安全,从而避免低价竞争。②严格控制电梯企业的维保梯量与电梯维保人员的比例,限制维保人员的工作量(25台/人),从而确保电梯维保质量。

2.电梯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1)电梯行业从业人员基本状况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尽管近几年来广州市电梯行业发展快速,但与之不配套的是电梯专业人才极度缺乏,成为本市电梯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电梯发展的步伐。根据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的数据:在广州市注册的具备安装资质的电梯公司约270家,具备维保资质的电梯公司约160家,在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备案的电梯约8万台,广州市持有电梯维保上岗证数量约18000人,据不完全统计,约40%左右持有电梯维保上岗证的电梯技术人员不从事电梯工作。调查中发现:平均每间电梯公司对电梯技术人员的需求约20~ 30人/年,粗略计算广州市电梯行业技术人员每年缺口约3000多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电梯人才需求最为迫切的工种是电梯保养工、电梯维修工及电梯安装工,广州市两间最早开设电梯专业的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和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每年培养的电梯毕业生早早被电梯企业预定,人才需求远大于人才输出,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造成大部分的电梯企业无法招到合适的电梯一线工人,只能通过招聘一些相近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顶替,这些招聘进来的学生需经短期培训考取电梯上岗证并需经较长时间的师傅传帮带才能独立上岗,势必造成资金和时间的浪费。个别电梯企业甚至通过增加原有维保人员的月保梯量来缓解用工荒,这必然导致每台电梯例行检查所花费的时间减少,造成有些该检查的部件没有及时检查,增加电梯发生故障的概率。2)电梯行业从业人员的统计分析(以广东省为例)(1)学历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电梯行业的学历结构:在电梯技术人员中,中职或同等学历占总人数的60%,大专学历占总人数的20%,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20%。

(2)专业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电梯从业人员的专业结构:在电梯从业人员中,电梯安装维修专业占总人数的40%,机电一体化专业占总人数的26%,电气控制类专业占总人数的16%,机械加工专业占总人数的12%,其余专业占总人数的6%。

(3)年龄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电梯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在电梯从业人员中,45岁以上占总人数的35%,28~45岁占总人数的20%,18~27岁占总人数的45%。

(4)性别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电梯从业人员的性别结构:由于电梯是特种设备产品,其特殊性、危险性决定电梯从业人员中,电梯驾驶岗位以女性为主,占60%,电梯保养、维修、安装等一线岗位全部为男性,个别持有维保、安装上岗证的女性主要从事电梯资料整理工作。

(5)薪资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电梯从业人员的薪资结构如下所示: 没有工作经验的实习生: 1300-1800元/月;

有一定经验的电梯保养工:2200-2500元/月;

有一定经验的电梯维修工:2500-3500元/月;

电梯维保组长:3500元-4500元/月;

电梯技术主管:5000-6000元/月;(6)从业目的

某校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说到,“现在电梯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看好”,主要是运行中的电梯需要专业人员保养、维修,而新购买的电梯又需要专业人员安装、调试。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就业率高,吸引着很多学生就读这个专业,毕业后能顺利就业,随着经验、技术的增长,个人的待遇水平也能跟随上升。(7)职业培训情况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规定:全部电梯技术人员都要接受电梯岗前培训,考取相关的电梯上岗证才能从事电梯相关工作。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在岗的电梯技术人员中约60%左右的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电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都是以短期培训考取上岗证后从事电梯相关工作的;且有约75%左右的人员工作后,没有根据工作年限的增长及时考取相应等级的电梯资格证书,这部分人员只配备有上岗证,没能及时的参加培训以提升个人的技能水平,造成电梯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8)工作职能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电梯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能结构:一线电梯技术人员约占75%,电梯班组管理人员约占12%,电梯主管(经理)约占3%,电梯后勤管理人员约占10%。

在电梯技术人员中,中职或同等学历所的比例较高,本学历层面技术工人的知识结构比较单

一、综合素质稍差,造成一些中高端的电梯电气控制被小部分技术人才所垄断,电梯的先进程度主要体现在电气控制方面,这样的学历结构对电梯行业的发展不利。从年龄结构可以看出28~45岁的中坚力量所占的比例偏低,说明电梯行业人才在28~45岁中坚力量上出现断层。由于电梯是特种设备产品,其特殊性、危险性决定电梯一线从业人员中以男性为主。从业人员的薪水与行业的特殊性及付出不成比例。职业培训的滞后状况与电梯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严重阻碍电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3.电梯专业对应的工作过程分析、职业岗位分析

在大大小小的电梯企业中,涉及到电梯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安装、维修、改造等业务。电梯行业的工作过程为:电梯销售→接订购单,生产电梯→接安装单,安装电梯→ 调试电梯→监督检验→日常维保或大修→检验。电梯行业根据工作范畴设置的职业岗位有:电梯安装工、电梯保养工、电梯维修工、电梯配件生产工、电梯电气装配员、电梯调试工、电梯验收工、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员、电梯安装监理人员、电梯设计人员、电梯整机装配人员、电梯厂内自检员、物业公司电梯运行管理人员、电梯销售人员、电梯资料管理员等。4.电梯专业对应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和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电梯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机械与电气控制结合,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电梯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电气控制方面的技术。根据调查,目前在岗的电梯技术人员在机械基础、电力拖动等专业基础知识有所欠缺;在电梯结构与原理、电梯电气控制、变频调速技术、PLC编程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等电梯专业知识方面需要提高;在电气读图、故障分析与排除等专业技能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电梯是特种设备,电梯行业是特种行业,它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要求。由于特种设备的特殊性,电梯专业学生应具备这样的职业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以保证电梯的稳定运行;良好的服务意识以提供优质的电梯售后服务;敏感的安全意识以保证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

根据国家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规定,电梯的安装、维修保养、改造单位应取得质量技术监督局核发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电梯安装、维修保养、电梯操作人员均应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持证上岗。目前电梯特种人员操作证包括:电梯机械安装维修、电梯电气安装维修、电梯司机、电梯安全管理。电梯安装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三级/高级、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5.专业人才岗位需求及招聘渠道分析 1)专业人才岗位需求分析(1)岗位需求状况

电梯公司反映对电梯保养工、电梯安装工的需求量最大,同时由于电梯技术人员的青黄不接,导致电梯维修工和电梯调试工的数量满足不了电梯公司的需求,影响电梯公司的服务质量。

(2)岗位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对电梯的需求继续扩大。专家估计,未来50年我国新增住房面积将达到200亿平方米。目前国家规定20米以上高楼就应安装电梯,因此未来电梯最大的市场就是住宅市场;虽然国家对电梯寿命目前没有提出强制标准,但按电梯使用寿命及15年前电梯安装数量看,预计今年将有15000至20000台电梯需要更新。根据国家政策要求,每台电梯必须每个月保养两次,所以在未来50年,对电梯技术人员需求量是巨大并且是持续。电梯行业是一个不断更新技术的行业,每当出现新的控制技术,就会应用到电梯上,因此电梯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行业要求。电梯行业是对经验要求非常高的行业,因为每台电梯的使用环境千差万别,导致保养和维修时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关计划,否则问题会层出不穷。所以电梯技术人员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其经验和技术同步提升,其个人价值随之提高,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当然工资收入也会同步上涨,所以电梯行业是个升值的行业。(3)岗位对知识水平、能力与素质要求

以电梯安装工为例,一名安装工需有吃苦耐劳的品格;熟悉高空作业、防火、电焊、气焊、现场触电急救等安全知识;掌握电工、钳工、起重工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熟悉电梯的机械构造、性能要求,以及电梯安装工艺的要求;懂得电气原理图,并能排除机械和电气两方面的常见故障;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考核部门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资格证。(4)岗位的学历要求及职业资格要求

从调查发现,电梯企业对新招聘员工的最低学历要求是技校(或中专),但电梯企业对技工学校培养的高职班毕业生越来越青睐,主要是高职班毕业生考取高级工资格证书,技术层面起点较高,而且在校期间兼读大专课程,学历水平也能满足企业的提升空间。由于电梯行业是特殊行业和高技术性的行业,而且电梯技术更新比较快,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电梯技术的发展要求,电梯安装、维修、调试等主要岗位对职业资格的要求是中级工及以上。电梯技术人员还应具备的要求是:

①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电梯技术人员经常要在井道进行高空作业和应对突发事故,需要良好心理素质应;电梯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必须认真和负责,才能避免电梯安全事故发生在乘客、同事和自已。

②掌握一定沟通技巧 :电梯技术人员通过与客户沟通,让客户满意

③有一定理论分析能力:电梯技术人员通过对故障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故障原因,并且通过理论分析解决不同类型的电梯的类似故障。

④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电梯技术人员经常面对不同品牌的电梯,需要良好自学能力,从而快速从技术资料中分析得出电梯运行过程和原理。(5)岗位性别要求

考虑到电梯行业的特殊性,电梯安装工、电梯保养工、电梯维修工、电梯配件生产工、电梯电气装配员、电梯调试工、电梯验收工、电梯安装监理人员、电梯整机装配人员、电梯厂内自检员、物业公司电梯运行管理人员等多数岗位一般要求男性,电梯销售人员、电梯资料管理员、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员、电梯设计人员等少数岗位没有性别要求。(6)岗位经验要求 电梯安装工岗位经验要求:电梯安装工是一个高危险性的岗位,在安装电梯过程要面对施工环境带来的困难和危险,并且要因地制宜调整施工方案,使安装工艺符合要求,因此必然要师傅“传、帮、带”一年,学徒才能出师,具有独立工作能力。

电梯保养工岗位经验要求:电梯保养工是负责电梯日常保养和常规故障的维修,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与电梯管理方沟通,以便开展工作,因此必然要师傅“传、帮、带”三个月,学徒才能出师,具有基本独立工作能力。

电梯维修工岗位经验要求:电梯维修工是负责电梯修理或对不常见故障的维修,电梯维修工通常是在电梯保养工中选拔,并且要师傅“传、帮、带”一年,学徒才能出师,具有独立工作能力。

电梯调试工岗位经验要求:电梯调试工是负责电梯安装后的调试,使电梯实现相关功能,电梯调试工通常是在电梯安装工和电梯维修工中选拔,并且要师傅“传、帮、带”半年,学徒才能出师,具有独立工作能力。(7)岗位薪资水平

随着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对电梯和电梯技术人员的需求量急剧扩大,现有持电梯上岗证并从事电梯工作的技术人员的数量远远没有满员电梯公司需求。经过调研,电梯公司对实习生提供的待遇一般是1300~1800元/月并且提供住宿,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电梯技术人员提供的待遇是2500~3500元/月并且提供住宿。

许多电梯企业在招聘中所提供的薪资水平较为一般,一般的小型企业的工资水平普遍在1500-2000元之间,而中小型企业的工资水平则在2000-3000之间,少数大型的企业工资水平在3000-6000之间。电梯技术人员根据对电梯技术员的要求、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认为其收入相对较高,但电梯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远远低于它们的期望,这种期望和实际的断层,导致有一定经验的电梯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并且让部分做两三年的电梯毕业生转行,形成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2)电梯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调查发现,电梯企业招聘员工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1)校园定向招聘

一般而言,校园招聘的计划性比较强,招聘新人的数量、专业往往是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或者阶段性的人才发展战略要求而定。因此,进入校园招聘的通常是大中型企业,他们通常会在电梯专业和机电专业中挑选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校园招聘能够极大的提高公司在高校和中职学校的知名度,为公司储备人才提供人才库,为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奠定基础,而且校园招聘的费用低廉,对知名企业而言有时甚至是免费。(2)通过员工或熟人介绍

通过公司的员工或熟人介绍,电梯公司对电梯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一定的了解,电梯公司采用这种方式招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电梯专业人员。(3)网络招聘

这是伴随网络日益普及的趋势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媒体招聘形式,招聘信息可以丁是丁向投放,发布后可以管理,其费用相对比较低廉,理论上可以覆盖到全球。通过在知名的人才网上发布招聘的信息,如、各地人才市场网站、公司的网站,可以快捷、海量的接收到求职者的信息,而且各网站提供的格式建立和格式邮件可以降低简历筛选的难度,加快处理简历的速度。这种形势目前呈增长的态势。(4)人才市场招聘

这是传统的人才招聘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直观展示企业实力和风采,总体上效率较高,可以快速淘汰不合格人员,控制应聘者的数量和质量。6.企业对学校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相关建议

1)建议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 2)建议增加电气识图知识的教学

3)建议增加不同品牌电梯的电气控制技术的教学 4)建议适当增加电梯销售技巧、营销技术的培养 5)建议增加电梯国家标准和相关管理规定的教学 6)建议加强对学生责任心、工作态度的培养及引导 7)建议加强学生在吃苦耐劳方面的品德教育 8)建议加强学生服务意识、职业礼仪的教育

三、广州市同行院校专业教育现状调研 1.广州市内电梯专业教育分布情况

根据上述数据,电梯企业对于电梯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有近95%的企业表示急需电梯专业人才。由于电梯从业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职业院校及技工学校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巨大的蛋糕”,陆续设立于电梯专业相关的专业。

现广州市共有两间中职学校开设电梯专业,分别是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上述两间学校每可提供的毕业生约800人,其中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于1998年开设电梯专业,是最早开办电梯专业的学校,其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在社会颇有影响力,目前该校每年的毕业生约300人,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于2002年开设电梯专业,是目前开设电梯专业学校中设备配备最多的学校,目前该校每年的毕业生 约500人。

据调查,广州市约有4间左右的中职学校正在办或筹办电梯专业。由下图广州市每年需求的电梯人才与学校输出毕业生数量的比较,广州市每年对电梯人才的缺口是1050人。

2.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综合近些年开设电梯专业的中职学校的就业情况,电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在100%以上,是中职学校中少数能百分之百就业的专业。就业形势用一个字形容“火”,学生供不应求,其他相近专业如机电一体化的学生通过半年的短期培训后,也加入电梯行业就业,这些都说明了学生对电梯行业发展前景、薪酬福利、技术含量、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认可。

但毕业生真正上岗接触电梯工作后,发现电梯行业风险大、待遇低、辛苦等不利条件,两年后从事电梯工作的学生不足六成,学生就业后流失率较高,这也加剧了电梯行业的用工荒。

3.专业教学情况、培养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两间中职学校在电梯专业方面的教学上,课程设置不尽一样,凸显出各自办学特色和不同的定位。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电梯专业的校内实训环境较为优越,设备相对齐全并且设备数量较多,以培养学生成为电梯安装工和电梯保养工为主,学生只考电梯机械与电气安装维修上岗证、电梯电气维修上岗证,而且与日立、通力等电梯公司合作,采取冠名班的形式,开设有日立班、通力班等班,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培养一线技术工人。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电梯专业的校内实训室配备有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但碍于场地的原因数量相对偏少,实习岗位与300人次学生数量的教学存在差距,以培养学生成为电梯保养工工和电梯维修工为主,学校采用多层次的培养体系:有初中起点读三年的中职学生,学生毕业前要考取电梯电气维修上岗证和电梯安装维修中级证;有初中起点读五年的高职学生,学生毕业前要考取电梯电气维修上岗证、电梯安装维修中级和高级证;有高中起点读三年的高职学生,学生毕业前要考电梯电气维修上岗证、电梯安装维修中级和高级证;有高中起点读四年的高职学生,学生毕业前要考电梯电气维修上岗证、电梯安装维修中级、高级证和预备技师证。多层次的培养体系下培养出不同层次毕业生能满足电梯公司不同层次的需求。

两间学校电梯专业的教材使用差异较大,分别选择市面上较系统的电梯参考书并结合学校设备情况而开发的教材,教材的差异造成两间学校在课程讲授和教学侧重点上存在较大差异,两间学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相差较大,到电梯企业实习后,电梯企业的技术主管普遍反映学生所学的技能与电梯行业的技术现状存在巨大的差距。四.教学改革建议

1.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与改革建议

综合本次电梯专业调研,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面向电梯安装、维修、保养、调试、改造、销售、生产等单位和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相关企业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能在电梯安装维修保养工作中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并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又红又专”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满足了三个层面的需求:

1)从学生可持续发展层面: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大部分电梯公司反映我校的毕业生发展潜力大,因为我校学生在考取电梯上岗证的基础上,还考取电梯职业资格证书,经过几年的工作后,随着学生工作经验和技术的增长,可考取高一级的职业资格证。学校开设有PLC编程技术和变频控制技术等新技术的教学,学生掌握这方面的新技术,为以后个人的发展和提高打下牢固的基础;

2)从电梯公司层面:电梯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机械与电气控制结合,自动化程度较高,掌握电梯运行理论、PLC技术和变频技术的电梯技术人员能分析出故障原因,从电梯的大维修和调试等工作,电梯公司的非常需要这一类技术人员;

3)从国家层面:现在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广州市长远发展规划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的发展急需大量技能熟练、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现从事电梯作业的一线工人,有相当一部分只会处理电梯的简单故障,自我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我校的高职毕业生由于有理论知识和有一定技能,而且自学能力相对较强,所以很受电梯公司欢迎。

2.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建议

1)加强与电梯公司的合作,开展深度校企业合作

从本次调研发现,随着业务的发展,部分电梯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很大,例如广州奥的斯电梯公司、广州市兆益电梯维修有限公司等,愿意与我校合作开设冠名班,为人才培养搭建新的教学平台,愿意为我校提供教学资源,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课堂教学。绝大部分的电梯公司希望招聘更多我校的电梯专业毕业生,愿意作为我校顶岗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通过深层的校企合作方式,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电梯公司的运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统一,解决由于各个电梯品牌电梯技术封锁导致电梯教学内容与实际不相符的问题。大部分电梯公司很希望我校能“送教上门”,派有经验的电梯老师到其公司对一线工人进行电梯理论知识和电梯实操技能的培训,开设电梯职业资格培训班提高一线工人的理论水平和 技能水平,提高一线工人综合素质,帮助电梯公司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2)加强与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省、市特种设备协会的联系

最近这几年,国家实施很多新的电梯标准和管理规定,必须要与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省、市特种设备协会的加强联系,才能了解电梯行业的最新动态,才能调整相关的教学内容,紧贴电梯行业的发展。

3)加强对对学生责任心、工作态度的培养及引导

电梯公司反映现在毕业生在责任心、工作态度方面有所欠缺,这不仅影响电梯公司的服务质量,而且还可能引起严重安全事故,希望学校加强在这两方面的教育 4)开设电梯销售技巧、营销技术等课程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5)增加电气识图方面的教学

电梯公司反映现在很多技术人员在电气识图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很多电气故障不能处理,影响服务质量,因此特别强调这一点。3.教学方式及培养模式建议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专业是全国首批高职高专电梯专业,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自2007年开办以来,电梯专业与中国电梯协会、国家火炬计划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电梯企业、职业院校、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紧密合作,积极实践“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办学模式,努力探索“强强联合”培养战略,开发了企业成教学历班、主题式短期培训和“2+1”合作办学项目等一系列教学培训项目,共培养全日制技能型人才460余人,对外承担社会培训1400多人次。学院还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了职业新工种、实训教材、教学软件、考评系统等多项资源,填补了行业空白。

通过走访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探讨了电梯专业的教学方式及培养模式,了解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行业协会和电梯公司的建议采用一体教学模式,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获得电梯公司的好评。

结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先进经验,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建设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场所中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操教学区,最好在理论教学区中还能设置学习讨论区,配备课程中各学习任务所需的实物、挂图、使用手册、维修保养资料等。为保证教学安全和实践效果,建议每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15-20个学生,学生分组控制在4-5人/组;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现场教学或实物示范等教学辅助设备,多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加 强与电梯企业的校企合作,定期、分批让学生到电梯企业中进行锻炼,让学生直接了解电梯企业的工作情况,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将来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4.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感到校内专任教师按照双师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是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心,在双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首要的是强化教师的企业经历,对此建议安排专业骨干教师到不同类型的电梯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通过调研发现现在电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一体化电梯,所以为了让学生适应电梯行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学校电梯专业需要增购一体化电梯。

根据企业的教学建议:增加不同品牌电梯的电气控制技术的教学,我们认为应增加更多不同品牌电梯的教学设备。

篇2:电梯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1.调研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尊重行业用人单位对生产与服务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客观要求,结合本专业毕业生从业现状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把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探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新思路和新方案。

2.调研基本思路和方法

为使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通过紧紧依靠行业、企业,深入与本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行业协会、企业和兄弟学校等单位沟通,从而能从宏观上把握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及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等,提出检测与维修专业改革思路和建议。

调研内容:包括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对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及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等。

调研方式:书面问卷、个别面谈、电话访谈、座谈会、文献检索、网站查阅等。调研范围:江苏地区汽车维修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等。

调研对象:汽车维修企业的一线工人、技术主管、车间主任、营销人员,以及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等。

调研过程:信息采集——信息归纳——信息分析——改革建议——专题论证——信息补充——改革建议定稿。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车辆的社会化和私家车的大量发展,使汽车维修业走向社会化,并促使汽车维修业从产品型的行业向服务型行业的转变,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形成了一个社会化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相对独立的行业,主要经营模式为4S店。目前,中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企业的管理水平,服务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扩大了服务范围,改变了服务方式,增加了服务设施,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代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与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行业属性定位上认识还不到位,服务水平较低 ;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行业的诚信度、信誉度较差;乱收费问题存在;从业人员素质低,技术水平低等。

2.中国汽车维修行业面临的形势

(1)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维修需求增幅明显

近几年汽车市场发展很快,汽车保有量直线上升,尤其是私人汽车所占比例迅速提高。汽车保有量增长特别是私人轿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对汽车维修产生了深远影响,汽车维修需求明显增加。汽车进入家庭步伐加快,维修服务成为社会焦点,维修行业面临新的挑战。

(2)汽车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维修作业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增加,汽车维修由机械修理为主稍带一些简单电路检修的传统方式,逐步转向依靠电子设备和信息数据进行诊断与维修。许多汽车维修设备生产厂家推出最新的专用检测设备和仪器,为机动车维修行业注入了高科技成分。有了这些专用的检测仪,就可以方便地探明汽车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准确判断故障所在,为快速地排除故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同时对维修技术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交通主管部门对汽车维修行业加大管理力度

加强了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全面管理,从而使广大的汽车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必须加强法治观念,守法经营。

(4)加大了对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的要求和管理,对企业的开业经营提出了技术人员的要求,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员以及机修、电器、钣金、涂漆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比例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趋势

交通部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封锁或者垄断机动车维修市场;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集约化、专业化、连锁经营,促进机动车维修业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鼓励推广应用机动车维修环保、节能、不解体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和救援、维修服务网络化建设,提高机动车维修行业整体素质,满足社会需要。

连锁经营由于其独具的经营特点,越来越被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所看重,成为机动车维修行业经营方式的发展方向。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成为现阶段行业发展的一项政策。

(1)“快修连锁”有经营模式上的先天优势

由于投资少、市场占有份额多,配件和维修技术可以由总部统一供应和指导,资金周转快,昂贵的检测诊断设备可以共享等原因,快修连锁店经营成本必然降低,这就保证可以从客户的立场出发,坚持“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关注焦点”,吸引更多客户,投资风险大大降低。

各分店在总部统一管理下按照分散自主经营、集中统一管理、统一采购配送物品的方式经营运作,由于拥有维修技术资料、技术人员的保障,配件来源相对稳定畅通,业务量充足,加之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形象、统一管理,必将增强企业诚信度和社会认知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2)我国快速连锁经营发展的模式主要有

上海市——以一个一类汽车维修企业为核心,辐射至少六个快修企业的快修连锁模式

浙江省和青岛市——以省或市为组织者,整合原有的二类企业,以五个统一的模式所形成的快修连锁模式

北京市——中车汽修—建立自己的子公司而形成的快修连锁模式

2.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包括人数、技术等级、年龄、学历分布结构、工资收入等,未来人才需求趋势,对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等。

(1)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低

2008年,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831家企业的40834名从业人员的调查情况看,从事汽车维修的技术工人(主要是机修、电工、钣金和漆工)有85878人,占65.6%。这些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8.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1.5%,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0%。

2008年南京市对从业人员的情况做了调研,汽车维修工人文化程度为 :初中及以下占39.7%、高中占22.0%、中职占24.88.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5%

(2)掌握现代诊断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短缺

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造成了其素质和技术水平都较低,特别是经过专业学习的比例很低,使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低。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缺高多初的特征很明显,三类企业尤为突出。

因为汽车维修行业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掌握现代诊断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短缺,因此在教育部、交通部等六部、委于2003年启动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和培养工程中将汽车运用与维修纳入了四项之中。

开办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逐年增多,到2007年中职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有1400所,其中以汽车维修命名的有155所,高职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有378所。

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06年中职交通运输类招生增至19.8万人,同比增长16.96%,高职交通

运输类招生8.4万人,同比16.66%。

(3)专业设置逐步趋向合理

交通部和我们协会参与制定教学指导方案,在专业和专门化方面按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的要求设置为了检验职业教育的成果,教育部从2006开始联合各有关部、委共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教育部部长提出了,学历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从而更加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交通职业院校将会为汽车维修行业输送大量的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技能型人才,解决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进而促进行业技术素质的提高。

3.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分析;岗位类型(中高级行政或管理人员、基层行政或技术管理人员、技术或业务人员、一般操作或服务人员)分析;近三年该专业招聘情况分析;用人单位最看中的素质(认为最缺乏的素质)调研分析;未来的人才需求分析。

4.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英语达到三级水平,并取得B级等级证书;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取得省劳动厅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证书(中级)。取得汽车维修电工(中级)、汽车维修工(中级)和汽车驾驶C照证书。

三、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现状调研

1.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点分布情况

主要统计设置该专业的学校数。

2.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招生与就业岗位分布情况

统计该专业近三年的在校生数和招生数,以及近三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分布情况(一定地域内的院校)。

3.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培养存在一定差距,教材相对汽车技术发展滞后,实训条件需要大力完善,师资培训需要加强。

四、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与改革建议

1.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

本专业面向汽车维修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检测与与汽车维修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熟练掌握现代汽车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使用先进的智能化仪器对汽车进行故障诊断和性能检测,掌握汽车维修技能的生产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2.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建议

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引入课程群的概念,把全部课程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分成三个大群:一是基本素质群;二是专业技术群;三是岗位能力群。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3.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一是基本素质群。采用大班化教学,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教学列入课堂,尽量采用案例教学。

二是专业技术群。采用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进行教学。设置了以下10个学习领域课程:①发动机机械维修;②电控发动机维修;③柴油机维修④制动系统维修;⑤汽车普通电气维修;⑥汽车车身电气维修⑦悬挂与转向系统维修;⑧自动变速维修;⑨普通传动系统;⑩汽车运用基础。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每个学习领域课程都安排80个学时左右,在四周内完成学习任务并继之进行各种相应考核和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所有课程均采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式,知识上达到高级工以上水平,技能上达到中级工水平。

三是岗位能力群。以岗位需求设置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所有课程实现现场教学、工学交替,并且根据汽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4.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建议

对专业技术群教师,要求具备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有企业工作经历(企业实践锻炼),双师型教师达到80%以上。实训场地和设备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符,满足工学结合的要求。

篇3:电梯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

1 江苏省医药行业药剂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1 行业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截止到2010年江苏省药品批发企业共428家, 药品零售药店共21425家, 其中农村药店约占50%。江苏省药品流通行业从业人数超过10万, 其中批发企业3万多人, 零售企业7万多人。 (1) 调查显示城市零售药店一线从业人员以初级和中级技术等级为主, 大多受过系统的医药专业教育, 县级及以下零售网点从业人员具有初级医药相关技术资格者为主, 中级技术等级者较少, 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更是寥寥无几, 还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医药专业教育;药品物流企业的一线操作人员多数是从仓库保管、搬运等岗位转来, 学历以高中或中专为主, 具有相关技术等级证书者较少, 受过医药专业教育的人不足50%, 受过医药物流教育者更少, 多数凭经验工作。 (2) 医疗单位药学服务从业人员一般没有技术等级要求, 仅有职称要求, 2011年统计, 江苏省医疗单位卫生技术服务人员职称多为初级、中级及待聘人员, 占91.62%, (3) 一线工作人员多为初中级职称或无职称, 药剂专业毕业生为主力军。

1.2 药剂专业对应岗位调查

(1) 药品营销方向对应的岗位群。通过调查统计, 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主要的业务岗位包括零售药店营业员、仓储管理员、药品销售人员、药品采购人员、销售内勤、药品质量检验人员等。可面向医药公司、药品生产企业销售部门等, 从事药品销售、采购、质量检验等工作。对于零售柜组长、店长及仓库行政主管等管理岗位, 企业一般不从应届毕业生中直接录用, 而是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中选聘。

(2) 药品物流方向对应的岗位群。据调查统计, 药剂专业药品物流方向主要的业务岗位有仓储管理及养护人员、物流配送人员、药品质量检验人员等, 主要面向药品物流企业、药品批发企业配送中心、药品连锁企业配送中心、药品生产企业配送中心以及与药品物流相关的企业。

(3) 临床调剂方向对应的岗位群。药剂专业临床调剂方向主要的业务岗位有处方调配、药品库房保管、医院制剂配制、药品检验等。主要面向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服务单位的药房、药品仓库及制剂室等。

1.3 药剂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目前江苏省药剂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药士、西药药剂员、医药商品购销员、医药商品储运员4种, 其中药士为职称, 其余3种为职业资格证书。药品流通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有较高的认可度, 医疗单位对药士证书认可度高, 职业资格仅对西药药剂员认可, 而对其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度不高。因此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 更新课程内容时, 应考虑不同专业方向考证的需求, 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职称考试与学历教育有机整合。

1.4 药剂专业知识、技能及素质需求

(1) 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为了解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学生的评价, 设计了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表, 分别对生产、销售及医疗单位等就业单位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统计显示, 企业对毕业生的敬业精神与工作态度、团队精神与人际关系和综合职业技能较为满意。说明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明显提高, 近两年教学改革呈现初步成效。而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满意度仅为66.67%, 其中生产单位和医院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满意度相对较低, 说明生产单位和医院对药剂人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而销售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较高, 药剂专业毕业生更适用于药品流通企业。但在调查中遇到部分企业特别强调要加强实践训练, 提示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

(2) 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素质调查。针对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素质, 对于近三年药剂专业毕业生在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学习成绩、所学专业、党员干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用人单位最看重员工的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其次是工作能力, 而工作能力实际反映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访谈中许多用人单位表示, 学校要首先教会学生做人, 然后再教学生做事。

(3) 专业知识需求。随着药品流通领域信息化和服务的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人们安全用药意识的增强, 对药品流通领域一线操作人员的要求也迅速提高。通过本次调查可知, 用人单位很看重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药学知识、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营销知识。根据岗位不同, 还需要他们具有计算机知识、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知识、采购知识、配送知识、礼仪规范和药品检验知识等。相对而言用人单位对于企业管理知识要求不高, 只有部分药品零售企业要求具有柜组长管理知识。

(4) 专业技能需求。药剂专业主要面向药品流通领域一线工作人员, 不同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不同。药品零售药店岗位的主要工作是用药咨询服务、处方调配、理货、开票、复核、送货、统计及药品的验收、保管、养护、发货、复核等, 要求他们具有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专业技能。掌握一定营销技巧和服务礼仪, 能有效地与人沟通。

医药公司和药品生产企业销售人员主要工作岗位是采购员、销售员和销售内勤等, 主要工作是顾客服务、药品介绍、药品销售、药品推广、药品采购等, 要求工作人员能利用专业知识正确地介绍药品, 会签订销售、采购合同, 能与医院、药店有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能组织相关会议, 能整理、归档客户资料和相关记录等。

药品物流企业一线工作岗位主要是从事具体的物流作业, 如药品的验收、养护、上架、分拣、包装、配送等, 需要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仓储一般作业流程管理能力, 能进行入库、搬运、储存、养护、进货、补货、调拨作业等, 能正确实施配送、运输作业, 部分企业要求具有药品质量检验和采购能力。

医院临床调剂一线工作人员能正确调配处方, 能按要求保管、陈列药品, 能规范配制医院常用制剂, 还有近一半医院要求具有药品检验和计划采购能力。

2 对药剂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1) 以行业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 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为依据,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调查得知用人单位普遍认为药剂专业应定位于药品流通流域一线工作人员。培养目标为掌握药剂专业对应岗位必备的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能从事药品购销、处方调配、药品仓储物流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2) 以岗位需求确定专业课程设置。调研显示, 目前部分学校虽然进行了课程改革, 但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与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新目录实施之后, 各校都面临课程改革, 我们建议成立由专业骨干教师和医药行业专家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小组, 共同开发设计实施性课程方案, 以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 作为制定本专业课程方案的依据。

根据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 参照职业资格标准, 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教学的基本要求整合成教学项目。使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相一致, 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

(3) 以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基于职业领域一线的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 以工作过程为基础,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典型的产品 (服务) 为载体, 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 实现课程内容综合化。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针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应加强实际操作训练, 应用项目教学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 以活动为过程, 创设真实的工作 (学习) 环境, 融“教、学、做”为一体。

(4) 开发完善教学资源。课程的改革与实施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支撑, 要实现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建议各职业学校继续加大实验实训等教学投入, 设计仿真的教学环境, 充分利用医药相关企业资源, 为教学营造职业氛围, 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5) 提高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教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者, 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 将原有教师定期送到企业进行顶岗培训, 深入企业实际生产或服务一线;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培训新教师, 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将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引进教师队伍;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使专业教师能及时把握本专业发展动向, 更新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技能, 以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摘要:目的:为编制药剂专业课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面谈、电话访谈、座谈会、文献检索等方法对江苏省部分零售药店、药品批发、药品物流、医疗单位及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江苏省药品流通领域人才需求旺盛, 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亟待提高。结论:以行业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以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 提高专业师资素质, 改革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资源, 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关键词:药剂专业,人才需求,课程方案,专业改革,调研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http://www.jsdoftec.gov.cn/New-sDetail.asp NewsID=41724.2012.11.7.

[2]赵琦等.江苏省医药物流企业人才需求调研[J].中国药房, 2011.22 (48) :4548.

篇4:电梯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

关键词:汽车运用;需求;调研;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1-0057-03

收稿日期:2014-12-28

作者简介:郭建英(1980-),男,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讲师,学士。研究方向:汽车运用与维修。(广东 顺德/528300 )

赵鹏媛(1982-),女,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讲师,学士。研究方向:汽车运用与维修。(广东 顺德/528300 )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务院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顺德职业教育政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研究”子课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标准体系建设调研报告》阶段性成果。笔者试图通过本次调研,深入了解佛山市汽修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为职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改革提供依据,为形成本专业的教学标准和人才等级标准提供依据。通过联合佛山市顺德区名教师工作室及相关七个职业学校的骨干教师,采用文献统计和资料研究、现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实践专家研讨会,毕业生回访等途径调研了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相关学校课程设置情况、学生就业情况、人才培养结果现状等,调研范围主要以佛山市及珠三角地区的汽车售后服务业,调研对象包括企业人事主管、车间主任、组长、工人、实习生等人员。

一、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

1.调研企业基本情况

调研小组拟定了26家各类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研对象企业调研情况表明,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和流水线加工类制造企业最大的区别为规模小,品牌独立,外地籍的从业人员占企业人员总比例达50%以上,由此带来的人员流动率逐年升高,企业员工不稳定,给企业自身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1)企业人才学历结构情况

数据表明从事相关售后服务行业的人员的学历本科占4.92%,大专占42.7%,中职45.6%,初中4.92%,在调查的过程中还发现很多大专和本科的学历都是中职生在工作过程中进修的,企业和社会对更高学历的需求增加,中职生能吃苦、动手能力强的优势明显,如何即提高学生的学历又保持中职生的优点是我们下一步中高职衔接的重要课题。

(2)专业发展及工资待遇

汽修专业的学生在企业工作中的经验积累需要一定时间,从毕业到大工大概需要4.5年左右,见图2。2012年顺德顺德区政府规划和统计局统计数字,顺德平均工资为月收入为3434元,作为本专业的学生在三年内工资待遇无法与顺德区公布的平均工资持平,这个情况和全国本专业就业薪资情况是一致的,各层次机修工的平均月收入如图3所示。根据调查显示,中工水平才是企业单位需要的基本水准,而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内是无法达到企业用人标准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学习了系统的专业知识,但是无法及时应用,实战环节少,所以造成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要求不符合,难以达到企业拿来就可以用的程度,还需要三年左右的企业内部培养,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和企业服务质量提升障碍。

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及企业用工需求情况

岗位群情况及企业当前及未来三年岗位需求情况如下图所示,在整体调研的过程中,一些企业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明显,如某些企业需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柴油电控维修等方面的人才,而这些尚未在中职甚至高职作为培养方向,这也是今后校企合作中的定单、定向培养人才,打造优势毕业生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 相关学校课程设置情况

汽修专业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教与学都必须理实一体化,在做中学、做中教,而今虽然大部分学校已经采取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也实现多样化,但由于教学班的人数较多,实习场地、设备和师资的配比不足,影响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培养目标。目前各校主要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1.课程开展顺序不合理。一年级学生,专业课程、动手实操课程太少,语、数、英基础课程占据了太多篇幅。很多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热度在远离专业学习一年后被磨灭。

2.一体化教学人数受限。因为班级人多、设备有限、场地狭小,二年级学生的动手机会也不多,实操过程中教师也很难兼顾安全和教学。

3.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由于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相脱节,很多企业一线需要的技能只能点到为止,学生难以将课程内容转化并应用到实践当中,造成理论上懂,但动手实践差很多。

4.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双师型教师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关键,需要经常到企业再学习,汽车技术快速发展,要求专业教师充分了解企业生产一线的要求,否则难以成为学生和企业间的纽带。

三、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通过随机抽取本区内毕业生518人(除升大外)3-5年就业情况做了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表:

1.课程设置和企业工作任务契合度不高。学校学习的课程是综合化理论性的,而企业的工作是任务式实践性的,所以和企业在教材上的共同开发,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校本教材,将课程标准和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是我们需要改进的重要一环,

2.学习课程全面,岗位定向不够。毕业生希望在课程设置上能够增加校外实习时间,让学生更早地接触企业,更多了解未来的就业环境。

3.职业发展生涯规划课程不理想。在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没有起到重要作用,很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是由与企业紧密联系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担任,没有聘请企业主管或有代表性的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入校讲座。

4.专业就业满意率逐渐提升。专业就业满意率随着从事时间在不断增长,如果将一部分课程放置在企业进行,有利于学生认可未来的工作环境,也有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学生就业。

四、对策与建议

(一)关于人才培养模式

1.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调研过程的交流中得悉,大多数汽修企业比较认可“工学交替,校企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2-3个月为一个周期,交替进入企业实习,让学生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析与思考,实现校企互动、教学相长。

2.深化校企合作。密切开展校企合作,拓展校企合作项目,让企业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学校则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产、教学,科研为依托,建立以校内学习和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为主,辅以订单培养等多种模式的办学体制,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使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受益。

(二)关于实习就业

1.重视安全教育。企业极为重视和敏感的问题是实习安全问题,要求进厂实习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和工作安全意识。建议学校重视学生的职业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和节能环保意识的培训。希望把这方面的内容增加到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体系当中。

2.注意引导就业心态。许多企业认为刚毕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比较浮躁,以自我为中心,工作稳定性差,吃苦耐劳和钻研精神不够。建议学校在教学初期阶段增加人生观、就业观、职业道德培训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吃苦精神,在学生离校就业前进行就业教育,以除去他们的浮躁情绪及对职业认识的误区。企业强调,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意识和就业心态应放到第一位,知识技能为第二位。

(三)关于专业教学改革

1.企业文化进校园。在日常教学中,可增进学生对企业

组织关系和管理制度的了解。企业建议在课程体系中增加汽车企业管理方面的课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汽修企业的文化,熟悉汽修企业的管理模式,了解岗位职责。

2.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根据实践专家研讨结果,将目前的专业模块课程重新进行整合优化。让学习内容贴近生产实际,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考核评价更接近企业要求。

3.合理安排课程顺序。一年级可引入汽车保养、汽车美容、整车构造认识、工量具使用、汽车企业文化等课程,延长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规范理念的渗透,不出现集中扎堆专业授课,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二年级下半学期或三年级开始,可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岗前培训。

4.合理运用教学手段。“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原有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应多采用适应新时代学生特点和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手段进行知识的传授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机制、作业布置内容及方式等。

5.实现小班化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小班教学,对学生提高技能、培养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习惯有重要作用。小班教学也可以分阶段实施。

6.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企业建议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量引入企业的实际案例,采用逆向处理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表示愿意主动提供这方面的资料,同时愿意提供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

(四)关于教学条件

汽车技术更新很快,把握技术资料和新车型发展特点对在校生就业有利,但是学校不可能不断更新设备,而且技术资料也难以获得,所以学校可与企业共建共享培训基地,将企业的员工培训引进到校园。学校为企业的员工培训做好服务,同时获得与社会前沿紧密联系的渠道,从而让师生受益。

(五)关于师资队伍建设

传统的教师素质要求已经不适应以实践环境为课堂、以生产任务为教学内容的现代职业教育了,他们需要在技能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要实现转型,在能力结构上具有“双师型”特征。可以通过以下几条渠道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一是校内培训;二是企业实习;三是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四是参加教科研的探讨和交流;五是利用订单班或校企合作项目,推动教师通过企业考核认证。

参考文献:

王利容.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与专业改革分析[J].2013(3).

篇5:电梯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

张旭涛

目前,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节能电梯的广泛使用,世界电梯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大潮的推动下,电梯业获得长足发展。我国的电梯生产量不断创新高: 2004年,产量约11万台;2007年,产量达17万台。目前我国已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电梯市场和最大的电梯生产国。以上海为例,上海现拥有电梯10万多台,电梯制造企业120多家,从事上海电梯安装维修从业人员仅1.8万,其中高技能人才(技师、高级技师)仅占1.3%,电梯与技能人才的比例与上海目标相距甚远。

应上海日立电梯校企合作的邀请,我校一行三人深入广州日立电梯公司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学习和调研,现将调研的结果与我校开设该专业的情况做一简要阐述。

首先,谈谈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现状。正如前所述,我国电梯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电梯的安装与调试人才短缺的现状近期内没有太大的改观。原因有如下情况:

一)“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错误观念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主要思想根源。

长期以来,我们许多企业在分配机制上,就存在技术工人干得再好,地位、收入也不如有高学历的技术人员的弊端,以致在社会上形成了干啥也不当工人的观念。许多家长不鼓励甚至不支持子女上职业学校,一些技能型培训学校因缺少生源而被迫关闭。

仍以上海为例,据我们了解统计显示:在上海的郊区.有80%的家长希望子女能拿到大专以上学历;在上海的市区,超过90%的家长希望子女能获得大学以上学历,对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学技术当工人,有九成以上的家长持否定意见。我们教育理念至今仍强调学历教育,忽视职业教育,忽视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以致出现技校因招不到人而被迫关门的现象。

二)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存在较大缺陷

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跟不上制造业、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学校、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充分,结合不紧密,使得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需要;同时由于缺乏资金和设备,造成职业学校培训能力弱、培训层次低,难以满足新工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需求。而且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力量也不能满足现实中的技术和技能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以至于职业学校在现代的电梯机械设备安装维修工作中无从着手。

三)企业对职业培训的重视程度和从业人员自身意识。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培养技能人才存在二种不同的状态,首先是大中型企业的领导对企业员工的培养、提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性和引导作用,职工的工资、福利与技能水平挂钩。其二有些企业的领导,在员工技能提高方面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对员工技能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一些效益好的企业不愿投入,效益不好的企业无力投入。在一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对职工重使用轻培训,甚至只使用不培训。虽然在日立公司的内部,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养,但由于电梯安装与维修缺口巨大,日立电梯的安装工程50%以上实行外包,这就无法保证外包工程的质量和人员素养。所以日立公司迫切需要成立专业的安装、维修队伍,以保证日立电梯的安装品质。

目前电梯行业,从业的在职人员中同样存在三种不同的状态,第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的人员,在行业、企业中具有一定的职位或一定的权利人员,这部分人员具有潜意识的学习技能动力,以取得职业证书为荣耀,高人一等。第二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部分人员有学习技能的积极意识,以取证谋生存为动力,但相对学历较低,年龄偏大,学习技能周期较长,接受能力较差。第三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其中部分人员长期从事相对稳定的工作,这部分人员以学习技能,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学习动力,具有较高文化程度,能吃苦、勤奋好学。另一部分人员以谋生为动力,文化程度较低,学习相对敷衍,不具备掌握高技能的基本素质。

由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市场上需要大量的电梯安装人员,而经过正规培训,并且拿到资格证的人员却非常少,二者严重不协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还是与我们国家传统的就业观念有关,认为电梯安装工只是“蓝领”,从事的是脏、累、差的工作,也不需要什么技术。其实,像电梯安装维保工作这类特种作业人员,要求经过大量的在校及在职培训,才能满足现场工作的需要。另外,就算有从事该行业的理想,也很难接受较贵的培训费用,从而导致安装现场有电梯安装工资格证的人员寥寥无几。

从收入上来看,这几年随着求方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电梯从业人员的工资在不断攀高。仅以中山电梯安装企业为例,普通安装人员工资从2004年的1000-1200元/月,增加到2006年的1500-2500元/月,现在已经提高到2000-3000元/月。另外还有许多电梯工程人员频频跳槽,令电梯厂家和工程企业感到手足无措。2008年7月8日的《侨报》报道,电梯安装工和维修工是美国工资最高的蓝领工人,他们的中位小时工资为32.69美元,或者相当于年收入6万8000美元。可以肯定的是,再过几年,电梯安装和维保也将会成为国内工资最高的蓝领岗位。

其次,分析一下电梯安装与维修的工作特点。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作为特种设备,电梯是需要先在制造厂加工、装配好零部件,然后再经过异地现场总安装,督检验收合格后,才能真正称为合格产品,电梯是属于两地加工制作的一类特种设备。与整装出厂的产品相比,其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安装的好坏,即取决于电梯安装工的技术水平。

在电梯制造、安装和使用三大环节中,由于电梯安装施工多是高空、建筑工地、井道内作业。有的还是露天作业,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很大,所以电梯的安装是集复杂性、特殊性、危险性于一身的生产活动,是一个特种作业工种。电梯在安装施工过程发生事故所占的比例是较高的,为保护安装人员自身,电梯安装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持证上岗。电梯安装工是指经过专门的技术质量及安全操作培训,能够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电梯安装工作,并对不正常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人员。

安装一部电梯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程,需要安装诸如电梯轿厢、导轨等井道机械部件,还需要安装相应的电梯控制电器部件。这就要求电梯安装工岗位需要具备如下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

1、熟悉高空作业、防火、电焊、气焊、现场触电急救等安全知识;掌握电工、钳工、起重工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

2、熟悉电梯的机械构造、性能要求,以及电梯安装工艺的要求;懂得电气原理图,并能排除机械和电气两方面的常见故障。

3、经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考核部门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资格证后,方能上岗。

随着国家对特种设备监察力度的增强,企业质量意识的提高,对电梯设备的技术要求也必然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电梯从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而我校具备以上实训技能培训,只要与市相关部门做好考核工作,与企业做好实训设备的合作,该专业就可以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

下面分析电梯安装与维修工的人才培养对策问题。

加强校企合作,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各职业培训学校要在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管理模型和办学机制上要以市场变化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快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等的改革进程,实施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大力推广“菜单式”培养模式,强化职业技能的培训,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加快推进技能人才群体的年轻化和快速发展。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安装验收电梯仍然达到23.4万台,每年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

从上面数据分析,我国目前急需培养大量的电梯生产、安装、维保从业人员。到目前为止,全国仅有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专门的电梯工程专业,江苏溧阳职业学校等很少一部分职业院校开设了电梯相关专业,其培养的电梯从业人员数量远远跟不上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开辟各种途径,培养一大批专业对口的人员。目前电梯安装与维修工是怎样培养的呢?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电梯安装与维修工程企业培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企业本身对员工进行培训,其培训过程就是在工作中进行,有些企业会进行部分理论课的讲解。总体来说,培训出来的从业人员理论知识较欠缺。另外,其培训时间也不固定,需视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安装项目的工期而定。等到员工掌握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后,由企业组织到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所取得资格证书。另外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专门的培训机构。随着人们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市场上也相应出现了很多的电梯从业培训机构。一般培养想从事电梯行业,而没有电梯工作单位的人员,或受电梯工程企业委托对其员工进行培训。这种机构有自己固定的培训场地,电梯理论课课时相对较多,学员也会被分派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习。然后再由培训机构组织到相应的特种设备检验所取得资格证书。这种机构由于受就业市场等形式的影响,培养的质量无法保证。

3、“师傅带徒弟”的原始模式。目前,市场上有20%的电梯安装人员都是经过该模式培养出来的。这种模式的培训费用较低,但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培训过程不科学,系统性差,培训出来的从业人员基本上没有什么理论可言。这些人一般很难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而且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技术上很难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4、职业院校及技工学校培养。由于电梯从业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职业院校及技工学校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巨大的蛋糕”,陆续设立与电梯相关的专业。就广东而言,其中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全国第一个电梯工程专业,另有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深圳技师学院、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江苏溧阳职业技术学校等,均开设了与电梯相关的专业。一般职业院校都开设有与电梯相关的电子、电工、电气、机械等相关课程,因此,该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员,理论基础相对较强。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规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经验,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因此学校都会将学生派往单位实习,锻炼动手能力。据我们了解,在日立电梯与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即2+1模式,两年在学校理论技能实训,一年在日立公司顶岗实训,学生理论与技能得到大幅提升,毕业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出现了日立培养的学生被奥帝斯和三菱公司高薪挖走的现象。综上所述,学校培养符合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培养形式。

篇6:电梯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

为了进一步做好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2007年我们继续对安徽省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调研。

1、社会、行业背景

截止2006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500万辆,其中私家车达1800万辆,私家车中4年以内的新车占到了60%。专家指出,1996年意大利的汽车保有量是2100万辆,整个汽车售后服务总产值是300亿欧元,如果照此计算,再综合中国的消费水平,2007年中国汽车售后服务的市场容量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而实际上,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的产值尚未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一般情况下,汽车售后服务在车辆使用4-9年之间的市场是最大的,因此,从2007年开始,我国汽车后服务市场将经历较高的增长,专家预计,到2010年,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

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汽车市场经过3年的井喷,再经过2004年、2005年的调整,到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正在渐渐缩小,也为汽车后市场迎来了新的机遇。此外,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的私家车保有量第一次超过了整车保有量的50%。私家车主成为主要的消费群体,他们对汽车品牌、性能和个性化的需求与公车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对中国的汽车后市场乃至整个汽车产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来自本省车管部门的统计显示,近两年每月平均约有1万辆新车在上牌,而一辆新车从购入到汽车报废的全部花费中,购车费用只占到35%左右,而后期维修保养占到45%左右,并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

在汽车业发达国家,快修连锁服务是一种趋势。发展连锁经营可以确保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易于形成一个巨大而稳定的用户市场,同时借助网络优势,不仅可以分散市场风险,其规模化经营还能有效降低成本。随着众多国际品牌加入汽车后市场服务的竞争行列,一些新鲜的、集团化的运作方式开始兴起,市场开始细分。品牌、个性、差异化成为服务的新主题。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连锁维修企业,有的只是一些区域性的连锁。因此,这一市场空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汽车后服务的延伸,与汽车维修专业相关的汽车保险与理赔、旧机动车

鉴定与评估等岗位人员的需求量也正在增大。

2、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现状分析

滁州以、合肥市以及周边城市的近380家汽车维修企业中,汽车维修人才水平参差不齐,结构仍不合理,有在企业内干了几十年,文化程度偏低、技术知识滞后、接受能力不高,但仍是汽车维修基本力量的老师傅;有30多岁从技校、中专毕业的技工,但与现代汽车高新技术发展相比,他们理论知识偏低,技术显得落后;“医生”型高技能人才,以现时本市技师、高级技师的数量还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3、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的需求预测

(1)人才数量需求

汽车维修人员的培养培训已被纳入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南方人才市场的有关统计印证了这一说法,近年来汽车维修技师一直位列合肥市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前三名。

新开的汽车“4S”店如雨后春笋,每间“4S”店都少不了汽车维修人才、管理人才。近几年我校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早早被企业预订一空,也反映出汽车维修人才的紧缺程度。

(2)人才质量需求

当前安徽汽车维修业的技术水平已有整体提高,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大专、本科人才加入,以江淮汽车维修公司为例,该企业对汽车相关专业正规学校出身的大、中专学生尤其需要,目前他们只有两名大专生,这些人才在一线维修前沿锻炼1至2年后,多数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但现状依然滞后于新款车型所带来的对维修技术的要求。

目前,先进的汽车维修方式已从在汽车出现了故障后再去修理,向“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方向转变。此外,汽车维修从“修旧式”向“换件式”转变。近年来,更出现了汽车远程诊断技术。因此行业对高技能人才也产生了大量需求,提高了对汽车修理人员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据北方奔驰、陕汽重卡滁州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总经理介绍,大量现代化电子检测设备的运用,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在掌握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尽快掌握现代电子维修技术。从维修操作程序来说,现代化的汽车维修分为接

车、记录、检测诊断、修理等程序,每个工序的分工也不同,对技术人才要求也就不同。

那些有能力为汽车诊断出故障所在、制定排除故障方案的维修人员才能称为“汽车医生”。而一线维修操作工则为“护士”。以对汽车的检测为例,大多数轿车都装备了电控单元,它除了控制汽车的运行状态外,还具有判断、记录汽车故障的功能,那么“医生”将诊断设备通过接口与汽车电控单元相连,读取故障代码,就可向“护士”———汽车维修人员提供故障的症结所在。据了解,本省这些“医生”每月工资可达3000元左右,高者更可达5000元左右。“护士”工资也不低,每月收入约在1500元至2000元,这在维修工种中算是中上水平了。

从一般的汽修工到“汽车医生”,中间有很大距离。随着汽车的电子化、信息化,用于维修和故障诊断的仪器设备也越来越先进,汽修人员脑力劳动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对“汽车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据了解,目前高级汽车维修人才缺口非常大,特别是当越来越多汽车维修企业向四位一体“4S”(即集整车销售、零配件销售、售后服务和维修于一体)发展时,那些具有销售、管理和维修经验的综合性汽车维修人才最为紧缺,这些人才也正成为汽车维修企业之间相互“挖角”的重点对象。

有关专家认为,现代化的汽车维修人才应具有中专以上理论水平和高级技工的操作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强汽车维修相关专业人才的正规职业教育。而相关的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引导,通过强化开办汽车维修专业的职业院校和汽车维修企业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校企关系。

由于汽车维修人才有不同的层次,如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具体的技术水平要求不同,市场需求量也不同。高层次的人才技术比较全面,综合素质好,能迅速掌握新的汽车维修技术,适应汽车技术快速发展对维修人才的要求,需求量在近一两年呈现出扩大趋势;只能从事一般的维护,保养工作,碰到一些技术难题就束手无策的低层次学徒工早已过剩,只懂一点机械维修知识的汽修工也面临危机。

目前安徽省的汽车维修人才多数是初、中级人才,适应汽车新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级维修人才匮乏。既懂维修,又会组织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也很缺乏。

现代汽车的科技含量高,维修方法要求规范化,诊断检测设备的智能化、自

动化,要求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必须以技能型为主。在理论上应具备:对现代轿车的结构原理比较熟悉,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对传感技术、液压控制、自动控制技术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能直接阅读英文维修手册;在实践技能方面,应能熟练掌握和使用智能化的仪器来检测诊断和维修现代轿车出现的故障。“机电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技术领域里的一个新学科,现代汽车可以说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应用,这就要求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机械原理构造,而且要有电控理论知识。

4、人才培养目标调研

我们对安徽省数十家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企业进行了有计划的调研工作。几乎所有企业都希望学校的专业教学能注重实践能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培养,尽量与岗位对接,毕业就能顶岗工作或有一段短暂的工作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约有75%以上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因为汽车维修事关驾驶员的生命安全,所以汽车维修人才具有良好 的职业道德是确保维修质量的首要因素。汽车人才在技术等级上有高低之分,但在服务意识、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上基本相同。

因此,专业培养目标要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应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中级技能人才。

我们对300多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回答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主要目的一项时,93%的学生选择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学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以便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但是中技教育作为中等教育,它又必须要与职业培训区别开来。中职学生除了要能上岗工作外,还应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持续学习、提高的必备基础。现代社会中,不仅职业岗位体系由于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演化为一个动态系统,而且就业者也经常更换职业岗位。因此,中职人才不能只适应在某一较窄的职业领域中工作,而应具有一定的就业弹性。不能因工作岗位的变动或内涵的变化而失去自身的工作能力。岗位的变动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就

是说,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的具体知识技能要求,而且也要关注其日后择业所需;不仅应使学生获得当前就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且应获得继续学习与提高的能力。

同时企业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维护与使用都急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结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特点,本专业学生的培养,在注重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同时,还应注重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使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市场需求,抓住机遇,主动创业。

综合上述几方面的考虑,我们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汽车特约维修服务公司、汽车检测中心(站)、汽车运输公司,从事汽车检测、维修、调试、品质控制及现场管理工作的中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结论:

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是当前汽车行业迫切需求的人才;

2、汽车检测与维修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急需高素质的人才;

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应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电梯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相关文章:

电梯维修人员工作04-13

电梯维修过程记录05-03

电梯维修总结报告06-12

电梯维修保养制度06-27

电梯维修保养培训06-27

电梯维修培训资料06-27

电梯维修管理制度06-27

电梯的检查维修制度08-07

电梯维修保养协议04-11

电梯维修建议书06-11

上一篇:2009年销售计划下一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