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词

2024-04-28

创刊词(共14篇)

篇1:创刊词

创 刊 词

高国华

柳丝吐翠,蓓蕾初绽。承载着社会各界的期望,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文苑》正式创刊了。

《文苑》作为商城实验学校的校刊,是学校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教师、服务社会的载体,是交流工作、总结经验的平台。我们将坚持求真、求严、求实、求新的方针,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教师为宗旨,紧握时代脉搏,紧扣发展主题,紧跟教育动态,反映学校生活、探索教研之路,服务领导决策、指导工作实践、展示学校风采,为实现临沂商城实验学校的新跨越、大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伟业俟同志,新枝赖扶持。《文苑》设有小荷尖尖、动态传真、他山之石等栏目,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并衷心期盼各位同仁予以关心、帮助、支持。让我们一同走进《商城文苑》,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探索新思路、描绘新蓝图。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为打造“全市一流、全省先进”的沂蒙名校而努力奋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无限生机向未来。风帆已经扬起,《文苑》蓄势起航!

篇2:创刊词

创 刊 词

今天,《社区服务专刊》创刊!为了进一步拓展宣传社区工作平台,搭建与广大居民沟通的桥梁,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共建和谐社区,该报将设立“社区动态”、“社区风采”、“精神家园”、“生活之窗”等栏目。我们希望传递清晰有力的声音,言百姓真情,博采社区文化,荟萃社区精华。我们的力量来自公众,来自读者,来自您。深耕社区,与您同顶一片蓝天,共沐一轮朝霞,贴心贴肺,不离不弃。祝《社区服务专刊》越办越好!

篇3:创刊点滴事

1971年4月,国务院科教组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四人帮”的把持下,会议通过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了两个估计:“解放后17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大多数教师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这两个“基本上”对饱受“文革”洗劫的科技教育界无疑是雪上加霜.被罩上这样一顶黑色的大帽子,广大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压抑.自从“文革”以来,中国科学院力学所被实行“军管”.之后,石景山钢铁厂和长辛店机车车辆厂的工人师傅又进驻了研究所各领导部门.自钱学森所长被调往中国空间研究院,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副所长又不幸牺牲,力学所已长期没有学术带头人.书刊停止出版,图书馆购书渠道被掐断,讯息不通,设备老化,专业人员流失.人人都清楚,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越拉越大了.

1971年秋天,我从被下放的宣武区香厂路小学回到所内,与董务民,晏名文3人组成了一个情报小组,暂时安顿下来.董务民长期跟着郭永怀副所长做《力学学报》的编辑工作,他和晏名文都是老情报室的人,抓动态、查资料、搞翻译、编书刊是行家里手.我是学地质出身,对力学是外行,在科技情报方面,我更是新兵,但不愿闲着白吃饭是我们3人的共同点.于是,就搜集国内外的科研动态,编写资料,打印后发送各研究室.不想,大受欢迎.得到鼓励后,我们越出越多,一、二页纸不行了,就装订成册.董务民说:“加个封皮吧,取个名字叫《力学情报》如何?”我们请刚恢复工作的力学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杨刚毅题写了“力学情报”4个字,油印在蓝色的封皮纸上,给出了期号和时间,俨然一份杂志出世了.这期间,也听见过另外的声音,“314(我们的办公地点在力学所大楼3层314房间)不经批准印什么小册子”,“找走资派题字”…等.好在到第二年即1972年春,随着中美关系解冻,频频传来周总理强调要重视理科教育和基础理论研究的讲话精神,给我们壮了胆.1972年,遵照周总理批转周培源的建议书,中国科学院当时的革委会负责人刘西尧会同周先生由力学所组办了“力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座谈会”,会议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座谈1973~1980年力学学科的主攻方向、重点课题和具体措施.会上钟万勰介绍了国际计算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钱令希介绍了优化设计的方法与知识;王仁介绍了地球力学的新方向等,似久旱逢甘雨,大家都鼓起一股新的热情.董务民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不知疲倦地邀约稿件,我们连夜整理、编写,在《力学情报》上印出,连续出了3期约10多篇文章,很快就在各高校相关专业和科研院、所传开,大家纷纷讨要,有些外地的人甚至专程到北京来抄写.

1973年10月左右,我们高兴地得知科学出版社可以给我们一个公开出版物的名额,当时我们最大的心愿是恢复《力学学报》,但被告知凡“学报”、“情报”类刊物都难以批准,较早恢复发行的多为科普类期刊.就这样,我们决定先办一个通报类刊物,第一,多年积压的科研成果可用简报形式尽快发表;第二,栏目可以多样,《力学情报》的综述、动态、新知识介绍等内容可以继续安排.当时的想法,只要能公开发行,也就很知足了.于是,力学所革委会批准申报,我们办起了《力学》,并于1974年1月正式出刊.《力学情报》也就自然停刊了.

《力学》是个很奇特的学术刊物,因为它没有主编和编委会,却拥有一大批热心的审者、作者队伍,有着很广的读者群.在那个艰难的日子里,我们还自发组织了有全国影响的断裂力学交流会.承担了恢复中国力学学会的任务.

1976年10月,全国欢庆“四人帮”垮台.12月的一天,突然接到钱学森亲自打来的电话,说要与周培源、沈元、张维先生到力学所商议恢复学会活动的事,要我安排一个会议室.那天钱所长来得特别早,多年不见,倍感亲切.这是一次学会的党组会,除商议恢复学会的各项工作外,大家最关心的是何时能恢复学报?会上钱学森再三强调,早做准备,恢复学报;另外,只要有可能,要办一个不仅限于科研人员,要最大范围地照顾到从事工程技术和教学的人员,甚至要让理工科学生都能看得懂的普及型力学期刊.

遵照这个意见,我们开始了积极的准备.当时我们的小集体中,晏名文已调至科学出版社,新来了原在《科学通报》工作的汤寿根和《知识就是力量》的老编辑肖枕石,他们都是办刊的老手.还有从图书馆来的胡淑敏和小郭芹(郭永怀的女儿).我们反复讨论这个普及型刊物应该是什么样子,还找了各类杂志作比较.大家认为它既不同于综合性科普如《知识就是力量》或《科学实验》,也不能是技术资料型如《机械工人技术资料》;既不能仅有理论计算和推导论证,也不能仅是科学论文登录如《科学通报》.我们希望它是一个为读者长知识,扩视野的;既注重力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又有理论分析、有方法、能让工程技术人员懂力学,会运用力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刊物.为此,我们要把它办得生动活泼,内容多样,风格上能深入浅出,启发读者,举一反三.总之,这个刊物要“新”,

因为心里没底,我们决定出个试刊,摸摸深浅,听听反映.记得那时我们走访了不少单位的专家,如建筑研究院的张维嶽、水利科学研究院霍永基、地质力学研究所的孙殿卿.请他们介绍相关领域最关心的力学问题,为期刊提出设想.还参观了不少院、校、工厂的实验室,约请他们写稿.还到大连红旗造船厂(当时的名字)找陈火金,请他介绍爆炸成形、参观吊装机械和造船工程,到大寨去采访爆破造田.我们拿着稿样,到上海、杭州去征求意见,开座谈会.有一次,我们骑车去上庄公社请农机厂的工人座谈,请问他们怎样理解力学,需要我们做什么.有个技术员带我们去看脱谷机,这个机器开动后,就突突突地边跳边往前跑,闹得工人在后边满场撵着喂料,引得我们禁不住哈哈大笑.粗看好象是有个偏心轮有问题,后来我们画了草图,拿回来请王震鸣做了分析和计算,把改进意见返回给农场,不想他们真的改进了,还打电话来邀我们再去.事后,我们请王震鸣写了一篇短文叫“脱谷机为什么会跑”,不久,王震鸣在与北京第二汽车厂(位于白石桥)合作时,又写了一篇“红旗桥车的刹车怎么不灵?”,这些文章都被刊登在试刊上.这大概也就是后来办“力学小问题”最早的一点“火花”吧.

为了让刊物活泼一点,我们自己学着画栏头和题头,写美术字,制作铜版.那时,没有计算机,排版是用成千上万的各种字号的铅字,版面设计是靠一个字对应一个圆圈一一数出来的,叫做画版式图.图表,照片越多,排版越繁复,但我们的期刊恰恰希望图文并茂!

我们曾到处联系印刷厂.因为试刊没有批件,大印刷厂不肯接,小印刷厂一见到力学的那些数学公式和符号就连连摇头.最后,我们联系到远在宝鸡的一个厂,对方的条件是自带纸张和装订用的乳胶,于是,我们又满北京城地跑,去买大捆大捆的印刷纸、封皮纸和大桶大桶的乳胶,打包、托运.大约是77年初,肖枕石,董务民出差宝鸡,春寒料峭,他们和工人师傅同吃、同睡,拣字、校对、核红、排版、印刷、装订.终于,3000份《力学与实践》试刊本运回了北京,除召开座谈会,四面八方赠送,征求意见外,其余2500份我们委托当时位于琉璃厂的中国书局发售,很快销售一空.

试刊给了我们勇气,也扩大了影响.1977年5月5日,以力学研究所的名义,我们向中国科学院四局(当时也叫图书出版局)正式呈上“关于《力学》杂志改刊(注:改为力学学报)和创办《力学与实践》杂志的报告”,并附上了两份试刊.

几经周折,1978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78)科发宣字0186号文件批准“同意出版科普刊物《力学与实践》,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与此同时,《力学学报》在停刊12年后,于当年3月复刊了.我们日夜加班,保证学报如期恢复后,又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简报组的工作,接着又参加全国力学学科规划会的筹备与组织工作,这些重要的会议为《力学与实践》的报道方针与内容作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我们马不停蹄地于次年春即1979年3月使《力学与实践》创刊号正式出版了!回想起来,那真是一个既忙碌又快乐的1978年.

在创刊号上,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钱令希、陈宗基等一代力学宗师一齐为它撰写文章,阐述对力学的认识,指明力学的方向,所有的文稿都经作者一一校对、核红!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既反映了当时制订全国力学学科规划会的历史成果;也是后来数十年中,力学工作者为之奋斗的指南.弥足珍贵.

《力学与实践》是个给“大家看”的刊物,也是个“大家办”的刊物.在后来的日子里,历届主编和编委们,各栏目的负责人、撰稿人和审稿人都为之付出了无数的心血.

篇4:胡愈之.创刊词(节选)

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了。假如西藏高原和印度洋、中国海的深渊,永远是不可飞越的天然门户,那么,一切洋鬼子都给滚出去,让我们关上大门,维持着“光荣的孤立”罢。

但是不能。

假如二千余年前建造的万里长城,远能抵挡住近代的进攻武器,教胡骑不敢进窥中原,那么,就算已丢失了东北四省,我们也只好将就些,过着偏安的日子。

可是要将就也不让你将就下去。

假如从我们老祖宗一直用到如今的那一套锄头犁耙,比得上最新式的电耕机和联合机;假如原始的手工业,抵得过机械化的大生产;假如张天师的灵符,班禅喇嘛的经咒,孔老夫子的微言大义,能够抵挡这经济侵略的狂潮,挽救这农村没落的运命,那么我们也就不妨坐守五千年的田园,读圣贤书,念弥陀佛,做个安分的太平百姓罢。

可是事实显示着,这尤其是一个永不会实现的梦想。

总之,不管我们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中国———

中国到底是“世界的中国”了。

……

我们的后面是坟墓,我们的前面是整个的世界。怎样走上这世界的光明大道去,这需要勇气,需要毅力,———但尤其需要知识。

《世界知识》却在这个时候,呱呱堕地了。這决不是偶然的。

祝福这小东西罢它将帮助你认识世界在走向“世界的中国”的途程上,它将尽一点小小的力量。

祝福这小东西罢

篇5:创刊词

(2010年10月)

春华秋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时值建区30周年,经历了春的葱茏、夏的蓊郁、秋的丰盈,在静谧安详的入冬之际,《让胡路》如同呱呱坠地的新儿,带着笑脸与大家见面了。这是让胡路区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这座油化之都带来了一份欣喜。在此,我对《让胡路》杂志的创刊表示热烈地祝贺!

岁月峥嵘,流光溢彩。据历史考证,这里隶属6000年前昂昂溪文化遗址,从夏时起,经汉唐到明清,耕作纺织、狩猎畜牧,在尚未命名的年代里,她见证、历经了沧桑历史;50年前,这里灯火通明、夜以继日,著名的石油大会战也在这里铺开,激励新中国创业创新的铁人精神开始孕育、传承;今天,让胡路区是镶嵌在大庆市的一颗明珠,高楼林立、商贸繁荣、整洁卫生、绿色环保,一座繁荣、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文明都市正在崛起。

让胡路区,是大庆西部主城区、经济中心区,人们习惯叫她西城区。作为大庆油田总部基地所在地,最大的区情是油化之情,最大的发展动力是地企合力。长期以来,地企之间坚持“发展共谋、责任共担、城乡共建、稳定共抓”,连接起一条共建共荣、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感情纽带,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不竭动力。让胡路区,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城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环境立区、工业强区、三产活区、文化兴区”战略,努力实现“经济繁荣、环境优良、文化包容、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发展愿景。2009年,我们又提出了“三个率先”发展目标,即到2013年,在全市率先实现经济大跨越、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全市率先建成宜居城区,目前已成为引领全区发展的一面旗帜。近年来,让胡路区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地区生产总值每年保持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市辖区前列。我们按照市委推进大庆市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总体部署,加快打牢产业、市政、体制、人文“四个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让胡路区会发生更多更好地喜人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文化的底蕴、特殊的区情、发展的实践必将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营养。市委书记韩学键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苍白无力、没有后劲的。”而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让胡路》杂志的创刊,就是繁荣让胡路区文化的宝贵实践。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细化办刊、长效化管理,体现文学作品的时代性、生活性、地方性,为让胡路区和大庆市文化事业注入新鲜血液,是我们对《让胡路》杂志的美好期待。

古人说“文以载道”、“诗言志、歌咏言”,用文学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美好的方式。希望广大的文学爱好者们,深入群众、感受生活,用真诚的笔触,2 讴歌发生在让胡路区、发生在这个世界的真、善、美,用最好的作品奉献给每一位热爱《让胡路》的人,奉献给让胡路这片热情的土地。

篇6:创刊词

在这个城市,无论树多高,树影有多长,我们都是叶子,总是与根连在一起。与我们连在一起的根,是惠南,是惠安,是泉州!无论我们走多远,走多高,回头一看,那触手可及的,其实没有其他,只有一个可以相互体念、共同珍惜的底座。我们从这个地方走出来,长年念念不忘的,是因为我们总有一天还将走回去!那是双手伸出去隐约可见的粗茧、是一个共同的母校、一个共同的`家乡!

时间浑浊了所有脸容,但清晰的依然是我们难于磨灭的根源;岁月让一切情感模糊,但我们依然能拽住其中红光闪现的暗影,那就是我们来自的共同的地方,惠南、惠安或泉州!我们彼此有情缘、有基因,我们至今始,是陌生的一家人,且永远是一家人!

今天,我们迎来了各位在厦校友欢聚一堂,也迎来了新的《校友简讯》创刊!这一刻,我们都是东园人、是张坂人、是螺城人、是百崎人、是崇武人……这一刻,其实,我们就是一家人!

《校友简讯》就是我们这一家人相互沟通、相互传递、相互感知的一个纽带,未来,我们希望这一个刊物,能在网络时代,传递一份手感的热度,传递校友之间墨香的渲染!

当你在我身边,我即在你的身旁!几百万厦门人口中,我们只是极为有限的一部分,是校友、也是朋友、更是亲人。我们需要彼此信任、彼此相助、彼此融合、彼此互相创造一个梦想,一个“中国梦”之内的“惠南梦”!

任何一个力所能及的伸手,就是这个校友会,和这个《校友简讯》的担当!

我们让它一直往前走!

篇7:校报创刊词

岁月催人勤,风定落花香。惯看岁月嬗变,试问谁主沉浮?***年风雨沧桑,***年励精图治,***年开拓进取,袁寨中心校桃李遍天下,英才展风华。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动力,唱响“人文管理、科学谋划、和谐治校”主旋律,殚精竭虑,戮力前行,敢为人先,中流砥柱。管理改革灼灼其华,课程建设硕果累累,教育科研流光溢彩,教育设施步入一流,环境优化天人合一。

教育,因文化而源远流长,文化因教育而百转千回。作为这种文化的载体,一所学校,有属于自己的校刊,更能彰显学校文化;一所学校,有饱含师生笔墨的天地,更能洋溢学校风采。踏雪寻梅,步步留声,在学校现代化发展的今天,集师生之智慧,社会之厚爱的《袁寨校报》宛若一株幼苗,破土而出,首期稚刊将应运而生,校刊的创办,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文化品位、展示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假以时日,她必将葳蕤成阜城教育百花园中一朵璀璨奇葩,也必将在袁寨办学史上书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皇皇华章。

校报的创办和成长,得益于全校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了全体袁寨教育人的期望与热情,积聚了采编照排人员辛勤工作的汗水,彰显了学校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祥瑞之气。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不懈地追求。数年来,袁寨中心校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谐发展初衷,秉承“创建一流科普名校

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努力营建“敬业、乐学、和谐、创新 ”天人合一人文环境,不懈探索科教报国特色化发展之路。作为一种使命,展示袁寨中心校师生风采,共享教育教学成果,反映多彩校园生活,为师生提供一个歌颂美好、切磋学术、抒发情怀、激扬文字的园地;提倡文章精短,文风朴实,文笔活泼,形式多样,语言准确生动。这里打开的是一扇沟通与交流的绿色之窗;扬起的是充满朝气和希望的和谐之桨;奏响的是一小学生快乐学习、老师幸福工作的美妙乐章;记录的是一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造优质学校的步伐铿锵。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袁寨校报》将秉承“弘扬改革精神,展示学校风采,体现办学理念,宣传办学成绩,报道学校要务,交流教学信息,反映校友动态,传承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办报宗旨,通过“校园简讯、校园生活、课改研讨、教师风采、校园之星、艺海拾贝、家长园地、师说心语、感悟成长、心灵港湾、母校情愫”等栏目纵论古今先贤,沟通社会各界,探寻兴校之道;讲述自己感人故事,拍摄耕耘者的身影,描绘学生前行的足迹;敞开胸怀,笑迎八方宾朋,惜爱家长品评;高歌素质教育主旋律,塑造形象,滋润心灵,铸魂砺志,聚焦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当你手捧着散发着油墨芬香的报纸,当你闻到自己的笔墨散发出来的芬香,当你触摸到此时报纸散发出来的热度,你就明白梦想需要付出,付出必定有回报。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心潮澎湃,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热血沸腾,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进步、实现梦想。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我,来自于我们校报里出现的每一个人、每一句话。

潮平风正扬帆竞,百舸争流逐浪行。当《袁寨校报》以儒雅的姿态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在高雅庄严、美景如画的校园里,文化交汇,演绎思维的碰撞、理念的提升;让我们在焚膏继晷、笔耕不辍中,博观约取,飞扬激情与梦想,享受教育的幸福,感悟曼妙的人生!

愿师生和社会各界关注校报,奉献华章,在校报留下你的风采。愿校报成为师生的益友,能给你以温馨、以鞭策、以激励,与你携手同行。校报初创,如婴孩呱呱坠地,难免稚嫩,诚望呵护、指点!我们相信,有你,有我,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袁寨校报》定会茁壮成长、璀璨辉煌!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wãi)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yǎn)骖騑(cān 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一作 翔)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一作 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ã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闾(lǘ)阎(yán)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或作 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qú)。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 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â)。睢(suī)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yâ)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dì 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jiǒng),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kuài)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míng)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jiē)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yì)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hã zhã)以犹欢。北海虽赊(shē),扶摇可接;东隅(yú)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guàn);有怀投笔,慕宗悫(quâ)之长风。舍簪(zān)笏(hù)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tāo)陪鲤对;今兹捧袂(mâi),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yán)难再;兰亭已矣,梓(zǐ)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注释

《蓝光中学校报》创刊词

桃李争辉,馥郁满园。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蓝光中学校报》传承着“蓝光文化”的浓厚积淀,盈载着“和谐教育”的丰富内涵,寄托着蓝光中学师生淳朴的心愿,带着秋时的展望、冬时的遐想、春时的酝酿,迎着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扬帆起航了。

学校成立以来,笃行“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打造,高水平管理,高质量办学”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意识,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抓手,齐心协力,奋发作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硕果累累。学校以“建国际学城,创中国名校”为愿景,全校师生“同心竞进、敢为人先”,一起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演绎着生命的精彩。老师们“立德于行、融爱于教”,同学们“知行融乐、文质兼善”,“脚踏实地、蓬勃向上”之风在校园里氤氲升腾。有太多的精彩需要呈现,有太多的瞬间需要记忆,有太多的思考需要展示,有太多的激情需要释放!在这需要和期待中《蓝光中学校报》应运而生,它将成为展示师生精神风貌的窗口、服务师生成才成长的平台、促进学校发展的自由园地。

《蓝光中学校报》将秉承“弘扬改革精神,展示学校风采,体现办学理念,宣传办学成绩,报道学校要务,交流教学信息,反映校友动态,传承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办报宗旨,通过“校园简讯、校园生活、课改研讨、教师风采、校园之星、艺海拾贝、家长园地、师说心语、感悟成长、心灵港湾、母校情愫”等栏目聚焦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它是一扇敞开的窗口,将向社会展示学校昂扬稳健的发展态势;它是一湾起航的海港,将记载蓝光人五彩缤纷的憧憬与畅想;它是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将使家庭、社会、学校、教师、学生敞开心扉,心语流淌。或许我们的篇章还写满稚嫩,或许我们的探索还步履跚跚,但唯真亦善,唯行更美。

篇8:发刊词

2010年是国家主管部门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为“十二五”开局奠定基础的一年, 也是各行业各领域目标任务制定和各方思想和信息汇聚的一年。在规划交替时期, 《科技促进发展》杂志将重点在理论研究、综合报道和信息快讯三个板块推进工作:

1、继续广泛团结和汇聚专业学者和官、产、学、研、金、介各界有识之士, 以“发展”作为主线, 组织重点理论文章, 在“关注中国”、“政策研究”、“管理世界”、“创新发展”栏目, 深入探讨与中国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我国科技界、产业界、经济界的政策、管理、创新和产业经济时局, 包括“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紧迫问题, 为理论界学者搭建平台, 进一步增强杂志的影响力凝聚力。

2、继续秉承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办刊宗旨, 在“低碳经济”、“人物专访”栏目, 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问题刊载研究性评述和综合报道, 以增加杂志的可读性。

3、新设“知识产权竞争快讯”栏目, 力图通过刊载知识产权诉讼案例、专利抢注案例等相关竞争动态, 帮助读者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拓宽宏观战略视野, 掌握知识产权竞争技巧, 进一步提高对生存环境的监视能力,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各位读者, 各位朋友, 同志们!

2010年, 《科技促进发展》杂志以全新的彩版面貌奉献给大家, 我们满怀期待, 希望与各位携手, 在前沿科技、生产力转化、区域经济、产业集群、企业管理等方面, 共同挖掘深层次选题, 为读者与杂志互动提供园地, 为更多的读者提供工作思路和有价值的借鉴。让我们共同努力, 通过办好一本杂志, 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为建设迅速发展的更加生机勃勃的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篇9:创刊词

关键词:新文学期刊 创刊词 版面设计

创刊词传达出来的信息就是主编的心声,“一种新刊物在读者初次见面时,常有一篇宣言,表示它的态度和希望”,我们把这种“宣言”常称为创刊词。这些创刊词除了文字传达信息之外,是否能结合插图、版式进行设计,进而更加清晰地传达出主题思想,吸引大众眼球?我们可以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星罗棋布的文学期刊中寻找答案。

一、新文化中期刊的创刊词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各种新思想、新流派不断涌入。同时,白话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成为了刊物的主要语言形式。正所谓“语言是思想的外观”;因此,语言的“解放”为杂志设计带去了更多的创造空间。创刊词作为杂志的第—声呐喊,其首先发出了不满于社会、人生的消沉和枯燥的声音。

二、多样文体形式中的版式设计

在二十世纪初所创办的杂志中,创刊词趋于严肃的、直接的,甚至都免不了“官腔”的语气。二十年代的刊物用官腔语气“说话”的也屡见不鲜。朱光潜先生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宣言最容易为官样文章,所以有编者索性免去这个俗套,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刊物的性格,不加一句介绍。幸而二十年代中另外一些编者,通过创刊词把期刊的“态度和希望”巧妙地转承在其他文体上,比如诗歌、散文,叙述故事,情景对话等等,并结合该刊的插图进行版式编排,从而展现了刊物多彩纷呈的风貌。

1.委婉抒情:诗歌、散文

以诗歌、散文形式出现的创刊词,一般在刊物的设计上体现出一种简洁的风格。于1923年“生根发芽”的《浅草》,以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创作为主,该期刊体现出—种静雅的画面(图1)。期刊封面上没有花哨复杂的装饰,只有绿色的“浅草”两字,绿色象征着一种希望;其发刊词言简意赅,题名只用“卷首小语”这种平淡的言辞,内容亦是一篇短小的散文诗(图2)。诗开篇就“哀叹”:在这苦闷的世界里,沙漠紧接着沙漠,属目四望——地平线所及,只是—片荒土罢了,期刊把消寂、沉闷的社会比作一片片紧挨着的荒土沙漠。其无边无际,让人茫然,不知所措。即便在这样枯燥的环境里,也会有生存的希望。诗中,一句“是谁撒播了几粒种子,又生长得这般鲜茂”,这种反问式的语气加强了对小草旺盛生命力的特征描写。“浅草”力量虽小,但编者承诺努力做到使“每一枝叶里都充满——充满着伟大的使命”,以表他们“愿做农人”,精心啊护“浅草”的决心。从言辞里透露出刊物顽强的精神;从版面的编排中能反映出该刊对创刊词的重视,如在其内容周围加上了内粗外细的两道“防护栏”,让这篇“卷首小语”在“漫无边际的沙漠”中产生了安全感与凝聚力——增强短文在版面的分量,从而使刊物的宗旨更加得以凸显。

另外—本期刊《白露》(1926年11月创)赋予人浪漫的情怀以及美好的憧憬(图3)。其封面是艺术家陶元庆设计的,画者对中国传统国画和西洋油画、水彩画都有广泛涉猎,其设计的装饰画,线条优雅,笔触洒脱,造型穿梭在虚与实之间。他用这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为《白露》构建出无尽的遐想空间。身处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这份刊物用诗般的情感委婉地向人们诉说着它的到来,就如创刊词“献辞”中写道:“这棵神树,从亚当夏娃入世时,便有她的历史了。……不幸神树在我们的眼前,渐渐的枯槁。绿的叶儿黄了,葩的苞儿萎了……宇宙便这样的消沈(同“沉”),人生便这样的枯燥!”该刊创刊词巧用散文做载体,把西方神话传说作为引线,将国内消积的环境氛围转嫁到其中,使刊物初步显露出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的印迹。“神树枯萎,宇宙消沉,人生枯燥,有识之士绝不会袖手旁观,他们化作“双翅的仙女,左手执瓶,右手握柳枝,摆呀摆的洒着——是霏霏霏霏的白露”。此后,“愿黄的叶儿再绿,萎的苞儿又葩——神树的复活!”虽然,“献辞”中描写的仙女(图4)与陶元庆的封面画作——在眉月光下,吹着凤箫的女神的形象姿态不同,但是画中流畅的线条所散发出的气质与文字中流露出的唯美诗意不谋而合。值得注意的是,文章采用传统的竖式书写,封面画所呈现的也是纵向形式。总而言之,期刊的内与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彼此呼直与契合。

不管是《浅草》还是《白露》,都没有以一种“官腔”的方式去批判社会的不是,自己再以拯救者的姿态站在世人跟前。它们是把思想隐藏在文字中,同时又借助插图婉转地向人们讲述内心的世界,其版式设计简洁明了:

2.轻松气氛:叙述故事

叙述故事,是一种以平静的心态讲述事情,表达观点的途径。期刊《波艇》中的创刊词就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现。面对周遭的环境,用生活叙事的方式告知我们创办杂志的用意,更让读者容易接受。在其创刊词“附志”中这样说到:“我同W君到A地来,在海船上遇到了采石君。过着三天的同舟生活,我们彼此就相熟了……”,这个故事娓娓道来,他们从旧识到相熟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大家各人的理想的生命的寄托居然大同小异”。因为彼此志趣相投,所以为往后的社团生活奠定了思想基础。他们“于是便又想到怎样的聚拢,怎么的把我们的理想来实现”。文中还这样描述:在一天夜里开了一个茶话会,结果我们决定了要有一个组织,还要出一个小刊物。编者把与同伴相遇相知的情形转化为文本,进而演变成一份刊物的宣言。文中略去了豪言壮志,留下了真诚而又平实的言语,就如画面中没有在惊涛骇浪中扬帆而行的战船,却有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奋力划行的小艇(图5)。期刊的名称也与这个故事发生的环境结合在一起。纵观这份杂志产生的过程,水俨然成为其重要的元素。如果没有在“附志”中讲述这个故事,读者难以想象刊物为何出现,还有它的封面画以及刊名的用意何在。《波艇》中的创刊词把经历用文字表述出来,再通过图像做进一步解析,思想与表现形态相互辅助,把创刊过程再—次演绎在人眼前。

3.互动交流:情景对话

期刊一般都是用单向的表达方式向读者表明心声,而期刊《一般》(1926年9月创)则采用对话的方式把读者带回创刊初时的情景。该杂志的创刊宣言“一般的诞生”就性质而言,就好比“说书之开场白,唱戏之引子耳”,通过它(这段文字)读者能对该刊的内容产生一个大体的轮廓。因此,其与版头画中小人正在揭开序幕的场景十分切合(图6)。文中第一句:“好久不见,你好”,似乎在向老朋友问候,既熟悉又亲切。接下来谈论到杂志的事情:

(A):“听说你们要办杂志了。真的吗?”

(B):“真的。正在进行中。”

(B):“那么,你在闲暇时用什么消遣呢?”

(A):“还不是看看小画报与<礼拜六>等类的东西?否则就是去叉麻雀,逛游戏场,或是什么。”

(B):“这也怪你不得,现在的出版物,与一般人是不十分想干的。”

这种场景对话能带给读者轻松的氛围和新颖的体验。该刊的服务对象是一般人,这并不代表其属消闲娱乐的鸳鸯蝴蝶派读物,以下一段对话能明确其思想着重点,

(A):“注重学术研究吗?”

(B):“当然,不过我们和人家方法不同一些。要想以一般人的实生活为出发点,介绍学术,努力于学术的生活化。”

(A):“不知道什么缘故,我对于近来杂志上关于学术的论著,看不懂的不消说了,即使看得懂的,也感到干燥无味,觉得如看先生的讲义一样。

(B):“你说的对。我们将来想注重趣味,文学作品不必说,一都用清新的文体。力避平板的陈套,替杂志界开个新生面。

因此,期刊的内容还是回归现实的话题当中。一方面,刊物注重稿件作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对其本身的外在形象也不容忽视。当对方问及杂志的名称时,办刊人这样回答:“名称真取不出好的,什么‘青年’‘解放’‘改造’‘进步’等类的名目,都已被人家用过了,连‘新’‘晨’等单宇都被如数搜尽了。没法,就叫一般罢……这在又是预备给一般人看……”通过分析其他的期刊名称,最后为自己刊物得出“一般”这个名字,感到无奈之余,也意识到其属情理当中。

刊物以一种调侃的方式出现,使读者在没有任何束缚下,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体会这场“开场白”,是心平气和,还是滑稽活泼……编者把创办杂志的过程转化为一字一句的对白,用“一般”的方式与读者沟通,就犹如文章结尾的人物插画,两位友人偶遇后一起阔步闲聊的场景(图7)。创刊词的性质、文体形式与两种插图传达的图像信息均产生了“对话”:就版式而言,也同样能相互融合到期刊当中。在封面上,从黑色方块中透出封面底色的刊名,用开放式的笔画进行设计,通過创刊词的文本解析,读者能进一步领会封面设计的涵义(图8);再者,内文中竖式书写的文字没有以“顶天立地”的编排方式出现,而是把版面三分之一的横向空间留给版头画,使视觉产生一种纵横相交的隐性导向,而版头画所处的位置以及其横向的展示形态,又与封面刊名的设计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还有,在创刊词的结尾处,补白画运用了与文字相向的样式,在宽阔的空白领域里,不加任何边框以更彰显生动的气氛。该刊物通过创刊词与封面、版头画和补白画之间的版面设计以呈现出来整体的宗旨思想。

三、创刊词在期刊版面中的运用

篇10:诗刊创刊词

春华秋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历了春的灿烂、夏的葱茏、秋的丰盈,在这静谧安详的冬季,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不久,我们迎来了《XX诗刊》的诞生。这是XX文学界的一件大事,也是XX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个缩影,为这片拥有厚重历史的沃土带来了一份欣喜。在此,我对《XX诗刊》的创刊表示热烈地祝贺!

“海色山光宜入韵,民生国计总关情。”诗歌的意义,离不开对时代和生活的关注,对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探寻。XX历来就有着良好的文学传统。早在建国前,白稽位先生的《乱陕西》、《白麦告状》等作品就已传诵不衰,张天恩先生的《赶牲灵》成为陕北民歌的压卷之作,著名作家柳青先生和他的《创业史》更是名誉中外,成为了XX人民的骄傲。近年来,我县的诗歌爱好者深入城乡,体验生活,书写了大量反映XX厚重历史、山川景胜、风土人情、城市新貌、和谐社会的优美作品,激发了XX人民热爱家乡、建设XX的热情。同时,在对外展示XX、宣传XX等方面做了积极的贡献。

《XX诗刊》的顺时应运而生,就是要搭建一个诗友们思想交流的平台,打开一扇XX对外开放的窗口,创造一个XX人民放飞梦想的精神乐园。

如今,XX正在大力实施“书香XX”工程,着力打造西北文化大市。而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XX诗刊》的创刊,正是打造“书香XX”、繁荣XX文化的宝贵实践。树立精品意识,精细化办刊,长效化管理,体现诗歌作品的时代性、生活性、地方 性,为XX文化事业注入新鲜血液,是我们对《XX诗刊》的美好期待。

古人说“文以载道”、“诗言志、歌咏言”,用文学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美好的方式。深厚的文化底蕴、特殊的县情实际、发展的生动实践必将为诗歌创作提供丰富的营养。希望XX广大的诗歌爱好者们继承和发扬记录历史、反映历史、讴歌生活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到火热生活中,投身到XX跨越发展的大潮中,用文字记录这鲜活的时代,用心灵捕捉生活的闪光,为XX人民提供有品位、有境界、艺术价值高的精神食粮。风成化习,果行育德,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无愧于XX这片拥有厚重历史的热土。

篇11:简报创刊词

它是一个平台,在这里,可以展示山庄工作动态,眺望山庄工作前景;同时,还可以表达员工心声,施展员工才华。

它是一个窗口,通过它,向外能够折射着我们山庄的风采,向内又能够让我们源源不断吸取着外界的滋养。

它是一个熔炉,有了它,我们就拥有了一方学习和锻炼的舞台。它将成为一个工作、学习和培训的基地,为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青竹论坛》作为青竹山庄的一个宣传阵地,它将以不定期的形式编印下发、对外交流。主要开设“山庄要闻”、“部门工作”、“员工论坛”、“文艺副刊”等版面及“中心工作”、“要闻简报”、“青竹短笛”、“服务指南”、“诗画青竹”、“培训园地”等栏目。

篇12:创刊词

融江河畔,流火之时,有棵幼苗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祈祷破土而出,属于我们融安工商人自己的内刊—《融安红盾文苑》诞生了。

《融安红盾文苑》的创刊,是融安工商进步、发展的结果,是融安工商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她必将对融安工商人的思想文化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融安红盾文苑》是一份阐述全心全意服务融安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刊;是一份述说履行职责、服务人民群众的内刊;是一份真正属于我们每一位融安工商人自己的内刊。

她将带着融安工商人对工商事业的忠诚,带着对融安桔乡这块土地的热爱,打开融安工商事业发展的视野之窗。通过她留下融安工商人努力拼搏的汗水,留下融安工商人爱岗敬业的身影,留下融安工商人默默奉献的点滴,进而让每一位融安工商人都能了解我们现在已经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都能感受到融安工商局日新月异的发展。

她也将为我们留下一片表达心声、展示自我的园地。在《融安红盾文苑》这个舞台上,让我们共同交流思想、碰撞思想、产生思想。在奋斗中砥砺意志,在沟通中留下真诚,在交流中启迪智慧。

篇13:纪念《水泥》创刊40周年

40年前, 中国水泥工业处在大发展时期, “四·五”期间水泥产量平均年递增率由“三·五”期间的9.5%上升到12.4%, 水泥厂的数量也有了成倍的增长, 广大水泥工作者渴望看到相关的科技资料, 了解更多的生产经验。1973年11月30日至12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建材技术情报工作座谈会上商定, 并经国家建委建筑材料工业局批准, 从1974年起编辑出版面向全行业的资料性内部技术刊物《建材技术》, 以交流、推广建材工业生产、科研、设计和教学等方面的技术经验, 促进建材工业的发展。于是, 《水泥》作为其中的一个分册应运而生。

创刊40年来, 《水泥》一直本着“面向生产, 注重实用”的宗旨, 面向水泥厂以及水泥科研、设计和教学单位。创刊初期是双月刊、内部发行, 1980年1月起由邮局公开发行, 1981年改为月刊。伴随着水泥工业的发展, 《水泥》从装帧到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创刊之初是16开黑白铅印, 现今为国际大16开胶印及彩色印刷;年载文量从1974年的66篇增加到2013年的445篇, 并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出版。

40年来, 我国水泥工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水泥产量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 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在国际水泥装备和工程市场的份额也居世界首位;我国建设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主要技经指标居世界先进水平。40年来, 《水泥》紧随水泥科技发展步伐, 突出“报道水泥生产实用技术”的宗旨, 为水泥工作者提供了生产技术交流平台, 见证了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变化, 记录了水泥生产技术革新的点点滴滴, 深得广大水泥工作者的喜爱。今后, 我们仍将坚持这一办刊宗旨, 多报道创新内容的文章, 为我国水泥行业的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篇14:《文化纵横》创刊

会议由《文化纵横》杂志社执行主编高超群主持,《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主编杨平,就《文化纵横》杂志的宗旨、杂志的定位与方向,向与会学者作了简要的介绍。与会学者对《文化纵横》的创刊及基本定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杂志定位所涉及的价值重建、普世价值与中国特殊性、观察中国与世界的多重视野等命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也为杂志的作者群、读者群建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应运而生”的刊物

首先,与会者充分肯定了《文化纵横》杂志的创刊与基本定位,大家肯定地指出:这是一本“应运而生”的刊物,是应时代之所需出现的刊物。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的李强认为,“现在中国需要一个这样的杂志,讨论文化重建”——其实也就是要解决“中国人面临现代世界,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范亚峰认为,改革30年后,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都处在十字路口,《文化纵横》杂志“比较敏锐地把握住这个时代的脉动,可以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在这个社会最需要文化价值的时候,《文化纵横》杂志就“为思想的出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

中国人民大学康晓光认为,这本杂志的出现,对于目前中国各种力量的整合有很大的价值,他认为,《文化纵横》所要承担的责任就是“通过文化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姚洋比较了《读书》《财经》与《南风窗》三种杂志,认为《文化纵横》杂志以“文化”的名义,行“综合性”杂志之实,恰好补目前杂志之所缺。

北京大学潘维认为,这个杂志的出现,某种程度上表现了我们的“自信”—— “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气到了’”。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黄平说,他也认为《文化纵横》在这个时候创刊,说明“时代是到了这个份上了”,《文化纵横》的使命,的确是这个时代的需求,是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价值观”了。

价值重建:注重实践、注重民间

对于如何处理当代中国的价值重建,与会学者有不同的倾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刘海波认为,中国的价值并没有消失,关键是一直没有给予“哲学上的解释”。他认为,要从中国的传统、社会主义理想以及1949年以后的政体这三个层面,研究我们的价值观,价值重建其实就是“哲学上的治疗”。

香港中文大学的王绍光认为,虽然中国并不存在广泛的价值观流失,但是,价值观的确在“付诸行动”的层次上出了问题。因此,他认为在这种时候,我们尤其需要“放下知识分子的傲慢,关注民间”,关注民间社会中正在生长着的社会实践。研究这些实践,可能比单纯的理论思考更有价值。

时评家秋风也认为,中国的价值体系虽然并不完美,但已经存在;中国的价值处于“生成”的过程中,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当代的行动者,要到“行动中的社会主体中去观察,去感受”。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黄纪苏认为,“在民间”是这个杂志中非常醒目的一个栏目。他认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文化实践非常自发,“实”,已经走在“名”之前了。这个正在变化着的“实”,是理论界和思想界需要去认识的。

韩德强从理论上描述了文化价值观的生成。他用比喻说,文化价值体系的形成,有点像是蚕吃桑叶,吃够了后就会吐丝,最后破茧而出。对于文化价值的形成来说,吃桑叶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普世价值与中国特殊性

价值重建的课题,自然与当下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牵连在一起。

清华大学的秦晖指出,普世价值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谁能够掌握普世价值的话语权”。过去,在意识形态上我们一直处于守势,现在全世界面对“现代化”都有点迷茫,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就根本用不着回避“普世价值”这个说法。

李强则认为,在普遍主义和多元的视角中,任何一个观念都不能把自己说成是一个普遍主义观念,但这不妨碍我们“提升和改善我们自己,使我们有更多普遍主义的因素”。

秋风则认为,虽然我们文明的文化价值是在“生成”的过程中,通过行动形成的也必然是一个“中国文化”的观念,但是,其观念来源却是普世性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的高全喜也认为,把特殊主义隐藏在普遍主义之下,恰恰是西方近代意识形态最为成功之处,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也可以这么做。

潘维比较强调普世和特殊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一些基本的人类伦理道德是普遍性的,这没问题;但在普遍性之下,确实是有些特殊性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国自己的文化理念来思考当前的现实问题,讨论中国的特殊性问题,他认为,这种现象说明的,恰恰不是中国的焦虑,而是中国的自信;经过这种思考形成的,也许是相当独特的自我,但也一定是包容的。

观察中国与世界的多重视野

有学者也针对《文化纵横》杂志的自我定位,提出了一些意见。

针对《文化纵横》杂志在定位和议题设置上反复涉及的“中国与西方”的问题,汪晖提出,在这里正是要从“纵横的角度”,提供观察中国与世界的多重视野。首先,在大的社会变迁中,面对中国崛起,要多一点历史的、地域的视野。他说,现在很多现实都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认识框架,是我们现有的知识体系不能解答的,对待中国本身的问题,一定要有更丰富的视角。同时,现在谈论中国也离不开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如果在我们的思考中没有世界,将是非常危险的。

王绍光则认为,目前杂志关于“中国与西方”的框架,有些过于简化,他也主张要“放眼世界”,要把非西方的思潮,拉美、东亚的思想等等,都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之中。

作者群与读者群

关于杂志的作者群与读者群的构成,与会者也给出了中肯的意见。

汪晖认为,《文化纵横》杂志是一份思想性的刊物,但所倚重的作者,却不能是空谈思想的“思想家”,他主张寻找各个领域的“专家”,让专家就中国的实践,就中国当前发展中的一些具有前瞻性的问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来谈思想建设。王绍光也认为,思辨性的学者谈文化建设,只能是文化建设中很少的一部分,文化建设需要包含很多学科,诸如民俗学、传播学、历史、艺术,、城市规划设计等等,都和文化重建有很大的关系。他认为《文化纵横》杂志,要“多多考察各个学科的前沿问题”。

对于杂志社描述的读者群定位,与会者普遍表示在读者群中缺少了“大学生”这个群体,对于青年一代在文化、道德上的诉求,关心不够。曹卫东指出,如果杂志的定位是影响中国未来20年的人群,那恰恰不该忽视在20年中会成为社会主流的大学生群体。吴飞认为,从《读书》的经验也可看出,《读书》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持续性地影响着在校大学生。姚洋也认为,一个思想类杂志的生存,是离不开思想敏锐的青年学生读者的。

最后,社长杨平总结说,《文化纵横》杂志的创刊,得到了诸多意识形态、价值观不尽相同的学者的共同支持,今后,《文化纵横》杂志也将延续当前的思路,希望以当前社会具有前瞻性的问题为引导,为不同立场的学者,打造一个共同探讨问题、提炼文化价值的平台。■

上一篇:风起时思念故乡散文下一篇:爬山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