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树的学习心得

2024-05-16

知识树的学习心得(通用9篇)

篇1:知识树的学习心得

学习三立三树的心得体会

瓮安县白沙中学

何立培

经过三立三树的学习,课后自己查阅资料,反思自我,建立和规范自我,自定自我的成长计划,有如下体会。

三立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不仅需要扎实的学科知识,也需要丰富的综合知识,更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只有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完成好学科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丰富的综合知识能拓展学生的认知面,也能帮助教师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而教师的道德品质却是指导教师正确地更好地完成教学,同时教师的品德也将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成长,感染着每个学生的内在品质和道德修养。教师传授知识不仅通过各种教学辅助手段完成教学,更多的是通过语言的交流完成教学,教学的言语必须仔细斟酌,课后交流与辅导更加注意语言的组织,做到言出必行,言而有信,语言精确,语言和蔼亲切,交流中渗透着关爱与鼓励,所以教师应当立言。教师的每个行为将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地健康成长,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每个行为应当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这样才能更好的搞好教学,同时也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赢得学生的爱戴。

三树指的是树教风、树学风、树校风。教师的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只有树立健康良好的教学教风才能搞好教学,同时优良的教风才能更好的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和谐、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学习健康成长。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积极的学风才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诚实、公正、公平、敢于探索的学风,正所谓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学生的学习都是模仿教师而来,所以我们教师只有树立积极向上的学风,才会使学生间树正确的学生,同时每个教师都树立积极的学风,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环境得到净化,我们也才能真正的夯实自我,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一个好的教师只有在好的环境下才能发挥真正的最高水平,同时一个学生只有在好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通过学习实现自我的人生目标,因此树立和谐、充满朝气等优良的校风尤为重要,而树立这样的校风,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职工的集体努力共同创造;教师引导学生,教师间交流讨论、合作,在全校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全校树正能量,只要我们时刻谨记以校为家、以校为荣,热爱学校,全体树立积极向上的校风,我们工作、学习环境将健康和谐的发展。

篇2:知识树的学习心得

什么是知识树?王敏勤教授:“知识树”是我们和谐教学法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就是以树状的形式表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形象直观,脉络清晰,便于教师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我们不仅在“说教材”时用,在上课时也用,一堂课至少要有两棵“树”:“单元知识树”和“本课知识树”。有些比较长的课文还有“段落知识树”,形成“知识林”。如果是在黑板上临时板书,教师只要按照知识的逻辑线索用树状表示出来就行。如果用电脑制作课件,一般要用PPT模板,很好操作。我现在提出“用知识树绿化课堂,用知识林绿化校园”,许多学校做得很好,如天津市河东实验小学、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中学、灵宝市第四中学等,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和宣传栏里都喷绘了各科的“知识树”,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教材。

一、知识树的意义:

魏书生:思维的汽车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时,有了这样一张“知识地图”,目标才明确,才能少走冤枉路,才能少在“天真”的问题上兜圈子。走的路程越远,地图就显得越重要。

四个作用:

1.有利于体现教学的整体性。“知识树”是在综观学段教材的基础上画出来的。他首先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了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现了从整体着眼的教育教学思想。“学生可以根据这张图,一个层次,一个类别地实现学习的目标,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这种从总体上了解知识结构,而后分部分学习,最后在认识部分的基础上再把握整体的学习方法,即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方法,就是整体性原理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2.有利于寻求教学的序列性。知识树试图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能帮助教师正确处理知识规律,建立知识体系,使教学从无序到有序。他摈弃传统的就文教文,就知识讲知识的陈规,努力寻求知识之间的联系,按照知识规律,打破常规,有时„跳讲‟,有时一课讲几篇课文,不拘一格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

3.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因为“知识树”着眼于知识点的梳理,“它一改知识的庞杂繁芜,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4.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科学定向。教学目标过于笼统,特别是语文教学是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少语文教师教学目标的确立,往往是凭经验或照抄参考书,“所定目标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就是或高或低,胸中无数。因此,在语文知识的体系中确立目标,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另外,使学生理清学科知识结构,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进而也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总之,绘制知识树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学科教材,能教会学生疏理、归纳、总结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整体构建、系统掌握。

二、知识树的绘制

知识树的类型

●学段知识树:课标对学段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体例、内容构成●课本知识树:本册书的教学目标及知识框架、编排体例

●单元(主题)知识树: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知识结构

●课文知识树:本节课教学目标及知识组成●片段知识树(一个片段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知识树的绘制注意:

“树”是形式,知识是内容,形式为内容服务。因此,应本着简单(图案、线条)、清晰(文字、条理、不超过四个层次)原则进行。

其它梳理知识的方法:

○提纲式

○梯形式

○表格式

○网络式

○框图式

三、知识树的使用:

“知识树”的本质:对知识的归纳、梳理、总结,有利于知识的整体建构。

▲新课前使用

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教材、一个学段教学前分别使用课文、单元、课本、学段知识树,有利于师生从全局高度把握教学内容。一般是教师绘制好提供给学生。

毛泽东语:懂得了全局性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余全局性的。

举例:七年级入学一本书前一个单元前(王敏琴 教授就非常强调在学习一个单元的第一课时要用单元知识树进行导入。

▲新课中使用

一般绘制的是一个教学片段、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知识树。

1.自学时绘制知识树举例:学习有理数时

2.小组学习时香港六合彩绘制

3.教师讲解、导学时绘制:板书

▲新课后使用

1.教学总结时使用(包括小结):师生共绘或学生自绘

2.反馈检测时使用:学生合书自绘

3.复习时使用:学生自绘或师生共绘

(复习时对于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教学内容可使用比较性质的知识树)课本、单元、课文、片段各个层次的知识树都可以运用。

篇3:基于知识树的知识点表现方式研究

知识库中的知识点是ICAI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点作为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单位, 虽然有些研究已经提高了知识在知识库中存储和表示的效率, 但在利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时仍然存在不足, 缺乏有力的依据。本文从知识点定义、知识点关系及知识点表示3个方面对知识点进行阐述。

1 知识点概述

近年来, 随着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 (ICAI) 系统的不断发展, “知识点”这一概念在教学系统设计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对于知识点的概念, 虽然很多研究都进行了阐述, 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知识点定义为:教学知识点就是教学活动中构成教学信息的最基本组成单位。

一个知识点可能有先驱知识点和后驱知识点。先驱知识点是指学习该知识点时需要学习的先行知识点, 后驱知识点指学习完该知识点后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没有先驱知识点的知识点称为开始知识点, 没有后驱知识点的知识点称为结束知识点, 既有先驱知识点又有后驱知识点的知识点称为中间知识点。

知识点按照其是否可分割可分为叶知识点和干知识点。叶知识点是不能再分割的知识点, 是构成知识点的最小单位。干知识点是由若干叶知识点或其它干知识点组成的知识点。全部由叶知识点组成的知识点称为1级干知识点, N级知识点组成的干知识点称为N+1级干知识点。由此得出, 叶知识点即为0级干知识点。按照这种划分方法, 学科知识库可表示成一棵知识树, 如图1所示, 该知识树的特性是:①知识点所在的层次越低, 所包含的内容越少, 但表述的内容越具体、明确, 知识点的局部性更强;②知识点所在的层次越高, 它所包含的内容越多, 但相对而言更抽象, 整体性更强;③从教学信息中提取知识点要遵循的原则是保证知识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2 知识点间的关系

知识点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些关系是连接知识点的纽带, 掌握这些关系是学好领域知识的必要条件。通过图1所示知识树可将这些关系分为以下3类:

(1) 父子关系。从纵向角度划分, 知识点间存在父与子的关系。父知识点是由几个知识点组成的干知识点, 组成这些干知识点的知识点称为子知识点。父知识点包含子知识点, 子知识点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畴围绕其父知识点进行阐述[2,3,8]。子知识点可以是叶知识点也可以是干知识点, 父知识点则必须是干知识点。

(2) 兄弟关系。从横向角度划分, 知识点间存在兄弟关系, 即这些知识点位于同一个层次上, 他们是同级别的, 学习时无先后顺序, 知识点间无必然联系, 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学习次序。

(3) 先驱关系。从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来看, 知识点间有先驱后导关系, 即学习后面知识点的前提是必须要学习它的先驱知识点, 相对兄弟关系而言, 它们的学习是有先后顺序的,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知识点的顺序来学习, 否则达不到系统掌握知识的目的。

由以上描述可看出, 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反映了知识点间的层次关系, 先驱关系和兄弟关系则反映了知识点间的依赖关系。

3 知识点表示

3.1 知识点属性描述

在ICAI系统中, 对知识点进行定性分析的相关研究有很多, 而对知识点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采用七元组 (N, H, T, D, I, O, TH) 结构对知识点属性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

(1) N (知识点的编号) , 每个知识点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编码的原则是根据知识点所处的章节来编号。章采用数字形式表示, 节用字母表示, 如第1章第2节第1个知识点, 其编码为1B1。

(2) H (知识点的标题) , 用来概括本知识点的标题内容, 定义为字符型, 如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 第2章第2节第3个知识点的标题是“常量的概念”。

(3) T (知识点的类型) , 定义为字符型, 包括概念知识点、原理知识点、事实知识点、技能知识点和问题知识点[3]。

(4) D (知识点的难度) , 定义为整数型, 表示知识点的难易程度, 分为5 个级别, 分别是“容易”、“较容易”、“一般”、“难”、“很难”, 依次用数字0~4表示。

(5) I (知识点的重要程度) , 定义为整数型, 表示知识点的重要程度, 分别用“一般”、“重要”、“很重要”三级指标表示。其中0 代表 “一般”、1 代表 “重要”、2 代表 “很重要”。

(6) O (知识点的教学目标) , 它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7) TH (知识点的通过阀值) , 表示知识点是否学习通过, 定义为整数型, 知识点学习未通过取值为0, 知识点学习通过则取值为1。

3.2 知识点学习过程

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可用有向图表示, 如图3所示。由图可看出, 1 是开始知识点, 2、3、5、6 是中途知识点, 4、7是结束知识点, 通过此图可清晰地看出知识点的学习路线。

遍历知识过程图中节点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学习知识点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应遵循 “先学后进”和“学好再进”两大原则, 这两个原则表达的意思分别是:①学习新的知识点前应先学习其先驱知识点;②通过阈值来控制学习者是否能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对知识点学习过程图中的知识点, 可采用层次划分算法将知识点划分为N层, 遍历知识点学习过程图采用两种遍历方法:

(1) 逐层递进遍历法。在知识点学习过程图中, 知识点被划分为了具有先后关系的N层知识点, 学习者先从第一层知识点开始学习, 再依次学习后面的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第M层知识点是第M+1层知识点的先驱知识点, 要学习第M+1层知识点必须先学完第M层知识点, 以此类推直到学完第N层知识点。

(2) 同层共进遍历法。对于学习过程图中的N层知识点, 同一层上的知识点相互独立, 所以学习者在学习同层知识点时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决定学习的先后顺序。同层知识点间无先后关系, 只要该层上的知识点均被学完即可。

学习过程图中被划分为N层的知识点可分别存放在多级队列Q中, 遍历知识点学习过程图的过程就转化成了遍历Q队列的过程。结合上面的遍历方法, 知识点学习过程图的遍历算法思想是:先将编号小的队列中的知识点从Q队列中选择出来进行学习, 学完并通过后将其从队列中删除。当编号小的队列为空时, 再从Q队列中选择编号稍大的队列中的知识点进行学习, 以此类推完成所有知识点的学习。其算法描述如下:

4 结语

知识点是ICAI知识库中的基本构成单位, 本文通过对知识点关系及知识点属性的描述, 对知识点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对知识点的学习过程进行了描述, 为教师依据知识点属性和规律设计教学提供了帮助, 也为智能化教学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支持。

摘要:教学知识点就是教学活动中构成教学信息的最基本组成单位。对知识点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定义了知识点属性的七元组结构并对知识点学习过程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知识点,知识树,七元组结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岳成庆.一种基于知识点的适应性导学策略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 2005.

[2]谢深泉.知识点及其网络的特性分析[J].软件学报, 1998, 9 (10) :785-789.

[3]吴疆, 王润兰.21世纪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

[4]孙全, 宁卫列.智能CAI学生模型的建立及领域知识提取方法[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0, 17 (3) :45-47.

[5]胡宁静, 谢深泉, 周志仁.CAI课件制作中的知识点的设计[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0, 22 (1) :8-11.

[6]向尕, 周旭.基于知识点模型的通用ICAI系统[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0, 22 (2) :17-21.

[7]童红霞, 谢深泉.ICAI中知识点关系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1) :77-78.

篇4:基于知识树的多媒体课件

关键词:知识点;知识树;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4-0056-03

随着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普及,课件的质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开发高质量的课件也就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3] 一般来说,课件不仅要支持教材,还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并考虑教学本身的特点以及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不同。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知识树的课件。知识树课件使用树描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用引入原因、多视点和外部特征等对知识进行演绎和描述,强调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显示知识与隐含知识的对接;[6] 知识树课件既可以作为教学课件,也可以作为学习课件,还可以解决课件制作中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表示问题和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问题。

本文第一部分对与多媒体课件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介绍了知识树课件,第三部分分析了知识树课件的特点,第四部分进行了总结。

一、与多媒体课件相关的问题

一方面,课件要支持教材;另一方面,课件不能照搬教材。在教材中,有一些表述,如“根据第八章的例2”,对于读者来说是不方便的;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创建一个超链接来方便读者。用动画来演示时间序列事件,用不同的颜色、字体来描述不同的内容,灵活的界面布局使表述的问题一目了然,这些都是教材和传统板书无法做到的。

教学包含多项活动:教师写,学生看、思考;教师讲解,学生听、理解;师生讨论。写和看、讲和听在速度方面差别很大,其中写和讲,比看和听慢很多。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生看的内容十分有限。然而,视觉冲击不仅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而且有助于记忆,丰富多彩的视觉材料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多媒体课件淡化了速度慢的板书,增加了丰富的直观图形和动画,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材料成为可能,还加快了教学的速度,因此,丰富的案例、及时的总结、练习和实践以及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就显得格外重要(有些学生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一门课程结束后很快就忘记了课程的内容,这严重影响了后继课程的学习)。课件内容应该与学生已经掌握的隐含知识实行对接,而不同的学生其隐含知识不同,一些学生需要更详细的资料以弄清已学的知识,而另一些学生则需要进一步的资料以探索新的知识。加上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而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间又十分有限。所以,课件应该是教学课件,尽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课件也应该是学习课件,方便学生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资源。

二、基于知识树的课件

1.知识树

描述教学领域知识的完整的教学单元称为知识点。知识点包括元知识点和复合知识点。在结构上不可分割的知识点称为元知识点,由一组知识点聚合而成的知识点称为复合知识点。知识点关系是指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各种关联,它包括组成关系:一个(父)知识点可以由若干(子)知识点聚合而成;前驱关系:若学习知识点A,必须先掌握知识点B,则B称为A的前驱;相关关系:在内容或逻辑上存在相关性的知识点互为相关的关系。 知识树是知识点及其关系的集合,即KTREE={知识点集合,知识点关系集合}。其中知识点关系集是指知识点之间的父子关系集合。[1] 知识点之间的其他关系隐含在知识树中。

知识树可以看作知识图的简化形式,它有利于建立知识体系中的关联和推理机制,利于知识的组织、管理和可视化,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科知识表示的需求。[2] 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取舍。需要强调的是,经过取舍后的教学内容应该仍然能够构成一棵知识树。无论是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知识的应用,与离散的知识集合或线性的知识链相比,知识树都有明显的优势。

2.基于知识树的课件

基于知识树的课件的主要思想是用一棵知识树来组织知识点课件。图1是一个知识点课件模板。其中,引入原因包括: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出学习本知识点的必要性。知识点是上课时需要讲解的内容,通过视点和外部特征来进行讲解。视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知识的解释以及不同解释之间的关系。知识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视点显示地表述出来。外部特征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知识的描述。例如,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即多视点;每一种解决方法的过程可以用自然语言,或者数学语言,或者计算机语言,或者图形语言来描述,即多外部特征。

视点是用元知识点或复合知识点来描述的。为了言之有据和方便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应该给出各个视点的参考文献。不同的视点和外部特征,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丰富的例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时的总结不仅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需要,还可以明确知识的结构,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使用多媒体后,应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练习和实践,达到积累经验并及时把知识转换成能力的目的。注意,把图1中的知识点放在一门课程的知识树上,就形成了这门课程的基于知识树的课件,简称为知识树课件。

3.课件在屏幕上的表示

知识树课件应该在屏幕上清晰地表示领域知识树,并以领域知识树作为导航图。如果一个知识点由很多子知识点组成,需要将这些子知识点进行分类,因为根据相关心理学原理,人同时处理的对象最好不要超过九个。

例如,如果一门课程有很多章,则可以将其分为预备知识、基本原理和应用三类。对于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必须使用暖色显示给出,表示将在课堂上讲解;对于超出课程范围的知识点,例如非计算机专业学习计算机知识就会涉及到超出课程范围的知识点,应该使用冷色给出相关链接。视点在屏幕上显示地给出,如果视点很多,也需要分类,并使用暖色突出重点。使用超链接指向子知识点,既保持了屏幕显示的简洁,又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

4.知识树课件的使用方法

知识树课件的使用方法实际上就是树的遍历方法,一般有两种:先根遍历,即先学习父知识点,然后再学习子知识点;后根遍历,即先学习子知识点,然后再学习父知识点。在子知识点比较多的时候,使用先根遍历比较困难。建议在整体上使用先根遍历,在局部有选择地使用后根遍历。

知识树课件的使用要特别强调学生的预习。通常,一门课程的序言是对整个课程各章的关系进行描述,而此时各章的内容还未学,如果没有预习,要学好这部分内容是相当困难的。很多的知识相互关联,很难给出严格的前趋后继关系,而且使用多媒体后教学速度加快,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搞好预习。

三、知识树课件的特点

1.统一了学习型课件和教学型课件

在知识树课件中,使用暖色调链接起来的知识点是教学内容,使用冷色调链接起来的知识点是供学生自学的。

2.增强了知识表示的逻辑性

知识树课件从三个方面增强知识表示的逻辑性。知识树本身显示地给出了知识点之间关系,任何一个知识点在知识树中都有明确的位置;新知识点的引入原因部分,分析了该知识点前驱的特点与不足,显示地把前驱知识点与该知识点关联起来;总结部分总结了该知识点特点,并指出了进一步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这样又把当前知识点与其后继知识点关联起来了。

3.在教学中使用知识树课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在知识树课件中,由于显示给出了即将讲述的内容,能使学生的思维超前;冷色调表示的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可以满足不同知识层次的需求,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完整地掌握知识;用一棵知识树把课程的内容置入到学生的记忆中,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从而减轻了学习负担,激发了学习兴趣;由于引入了多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课件要求有“引入原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兴趣、完整地掌握知识以及各种能力是进行创造必不可少的。[5]

4.为相互依赖的知识的表示提供一种途径

有些知识是相互依赖的(例如操作系统中的内存管理和进程),在决定教学次序时就会产生困难。在知识树课件中,如果先讲述内存,对涉及的进程知识点使用暖色调创建一个超链接表示进程将要讲述,避免了学生不安和急躁。

5.知识树课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内容表示的一致性

显示说明每一门学科所包含的课程以及各门课程之间关系是必要的。这既可以防止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又可以使学生明确每一门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防止关键课程被轻视。然后,每一门课程的各章节之间关系被显示说明。所以,知识树课件可以有效地、一致地把整个学科的知识组织为一棵知识树。

6.使用知识树对知识进行度量

纵向可以判断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的细节;横向可以判断是否了解相关知识的最新进展;从纵横两个方向上可以判断是否了解相关知识的全部。

四、总结

一个学科或一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点是有关联的,这种关联隐含在知识点所包含的知识之中。知识树把这种关联显示地表示出来了,知识树课件进一步描述了这种关联。使用知识树课件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记忆中种植一棵知识树;使用冷暖色调表示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可以有效地把教学课件和学习课件结合起来;基于知识点的课件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知识树课件。

参考文献:

[1]吕皖丽,陈宁江,钟诚.教学知识树算法的研究与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4.

篇5:模具知识学习心得

根据项目需要,这两天到供应商株洲正锐了解模具的加工过程。由于自己是做设计方面工作的,与模具加工相关的工作接触较少,所以学习起来觉得挺有意思的,工人师傅们让我先从熟悉机器开始。

从相关人员那里得知,该厂的设备每年大概能生产400套模具。首先接触的是加工中心。加工中心有4台,分别是2台群基CHV1020,一台发那科T14IEE,1台阿奇夏米尔HSM500,主要生产的产品包括模架、模板、模仁、电极等。

其次分别主要了解了线切、铣床、磨床、钻床等其他设备。共有12台铣床、1台大锥床、一台小锥床、1台车床、1台锯床、9台火花机、2台穿孔机、3台线切割机。线切割机主要分为慢走丝与快走丝。机器品主要为南京华嘉与台湾旭正系列,主要通过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切割成型,它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形状复杂和精密细小的工件。

学习过程中,了解了模具的大体生产流程。一套模具主要由模架、模仁与模板组成。模具的开发流程一般分为接单、设计、模具制造、试模四个阶段。其中,接单阶段主要涉及到订单意向、产品评估、客户确认等因素。设计阶段主要涉及到3D拆模、CAM编程、文件控制等,模具制造则主要分为产能安排、生产工序、钳工组、出厂检验等流程。模具制造阶段主要分为组装、打孔、切割、打磨等过程,试模阶段则是根据客户的反馈对模具进行维修,完成模具结案,完成相关资料存档。模具的加工要经过开料、开框、开粗、铜公、线切割、电脑锣、电火花等工艺过程。

注塑成型模具结构组成可分为下列几部分:有注塑产品的成型部分,合模导向部分,产品的推出部分,型芯抽出部分,模具体的加热和冷却部分,模具体的支

撑部分和浇注、排气通道等。

成型部分:即是注塑成型模具组装合模后直接形成注塑产品的型腔部分组成零件,有凸模、凹模、型芯、杆和镶块等。

合模导向部分 :是为了使动、定模具合模时能正确对准中心轴线而设置的零部件,有导柱、导向孔套或斜面锥形件等。

注塑产品推出部分:是把成型的注塑产品从注塑成型模具腔中推出用的零部件,有顶出杆、固定板、推板和垫块等。

型芯抽出部分:注射成型带有凹坑或侧孔的注塑产品脱模时,先抽出凹坑、侧孔成型用的型芯机构零件,如经常应用的斜导柱、斜滑块和弯销等抽芯机构。

模具体的加热和冷却部分:是指适应注塑产品注塑成型工艺温度的控制系统,如电阻加热板、棒及其电控元件;冷却部分用循环冷却水管等。

注塑成型模具体支撑部分:是指为了模具体能正常工作的辅助零件,如动、定模垫板、定位圈、吊环和各种紧固螺钉等。

浇铸融料道:是指能把经喷嘴注入的熔融料引向成型模具空腔的流道,通常可分为主流道、分流道、衬套口(浇道)和冷料槽等几部分。

排气孔:是指能使模具腔内空气排出的部分。一般小型注塑产品可不用专设排气孔,型腔内空气可从各配合件的间隙中排出;对于大型注塑产品用注塑成型模具,则一定要设置排气孔。

在该厂也见到了实体的二板模和三板模,从外观上而言,最大的差异在于三板模的上背板及母板之间多了一块脱料板,起进胶分流和分型时将料头与产品分离并从灌嘴来出,使物料自动分离作用。二板模优点是充型快、压力小、补缩能力强、适用于粘度高、流动性差的塑料、压力损失少;缺点是封浇时间长、周期

慢、内应力大、对塑件影响大、难切除。三板模优点是便于充型、纹理清晰、效率高、减少内应力、防止变形破裂、对制品影响少、易切除;缺点是注射压力高、补编能力小、压力降低、对热敏性塑料易分解变色、缩孔、凹陷!模具的流道有热流道和冷流道之分。冷流道的优点是易于使用,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低,也能很好地满足某些美观需求。缺点是冷流道系统在每次开模时都会造成浪费,在注塑成型零部件时会造成原料的大量浪费,对于更多型腔的系统,冷流道可能也不尽如人意。在多型腔的情况下,浇口的塑料会超过注塑成型部分的总量。这时候,浇口的冷却时间会超过注塑成型部分的冷却时间,使得模具使用的循环时间受浇口冷却时间的控制,这种加工情况是很难令人满意的。热流道的优点是:缩短制件成型周期、节省塑料原料、减少费品、提高产品质量、消除后续工序,有利于生产自动化。同时热流道的缺点也很明显,如:如果模具价格高而生产数量少则可能体现不出其价格优势;树脂滞留在歧管和热喷嘴内时容易劣化;改换树脂或改换颜色时一般比较费时间。

浇口亦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熔体的通道.浇口的设计与位置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塑件能否完好的高质量地注射成型。按浇口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常用的浇口可分为以下几种。

(1)直接浇口:既是主流道浇口。塑料熔体由主流道的大端直接进入型腔,因儿具有流动阻力小,流动流程短及补给时间长等特点。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如进料处有较大的残余应力而导致塑件翘曲变形,由于浇口较大所以去除浇口痕迹较困难,而且痕迹较大,影响美观。所以这类浇口多用于注射成型大,中型长流程深型腔筒型或翘型塑件。

(2)中心浇口:当筒类或壳类塑件的底部中心或接近于中心部位有通孔时,内

浇口就开设在该浇口处,同时中心设置分流锥。这种类型的浇口,实际上这是直接浇口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直接浇口的一系列优点,而克服了直接浇口易产生缩孔,变形等缺陷。

(3)侧浇口:侧浇口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塑料熔体从内侧或外侧充满模具型腔,其截面形状多为矩形(扁槽),改变浇口宽度与厚度可以调节熔体的剪切速率及浇口的冻结时间。这类浇口可根据塑件的形状特征选择其位置,加工和修整方便,因此它是应用较广泛的。优点如下:由于浇口截面小,减小浇注系统塑料的消耗量,去除浇口容易,痕迹不明显。缺点:有熔接痕存在,注射压力损失较大,使深型腔塑件的排气不利。

(4)环行浇口:对型腔填充采用圆环形进料形式的浇口称为环行浇口。特点进料均匀,圆周上各处流速大致相同,流动状态好,型腔中的空气容易排除,熔接痕可以避免。环行浇口主要用于成型圆筒型无底塑件,但是浇注系统耗料较多,浇口去除困难,浇口痕迹明显。

本想按着学习任务的要求一一地进行学习,有很多问题工人师傅们描述的太过专业,自己不能很好地理解,回来后结合网上搜集的一些资料再进行了一些整理。

一天半的学习结束后,觉得自己对模具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层次,比如模具的结构,制作过程等。但这是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必经过程,相信以后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和工作的时常接触,自己一定可以尽快变得专业起来。

篇6:衡器知识培训学习心得

2010年11月12日计量站领导为帮助我们司磅员提高个人素质,增强责任意识,确保我们能够以端正的态度,过硬的能力,良好的状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特举办了此次衡器知识培训班。这次培训对我们进行了一次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的教育活动,指导我们怎样理解和认识衡器工作的原理,更好地为公司建设发展贡献力量。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感到收获颇丰,借此机会特从以下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知识日新月异,不学则惘。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虽然我们身在基层,也不难感觉到知识爆炸的巨大威力。虽然我们今天不用为工作丢失而紧张,但也体会到了学习的必要性。它主要体现在:一是司磅工作对广大司磅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拉着我们学;二是公司发展对司磅员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带着我们学;三是衡器知识日新月异,逼着我们学。所有这些都让我们看到学习是不被淘汰的唯一出路。我们一些司磅员,以前在学习上缺乏系统性,也没有形成学习的氛围。往往不能自觉主动地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常常是需要什么,急用什么,才想起来学什么,遇到问题才翻理论、寻政策,临时抱佛脚。学习缺乏“挤”劲和 “钻”劲,一般通读多,精读少,主题不突出。

通过这次培训,不但使我们学习到了许多非常实用的知识和道理,我们明确了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诸葛亮曾经说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本钱,我们应该以这次培训为契机认真学、努力学。一是要加强理论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把住大方向,抓住关节点,才能保证在复杂的利益环境中做到“出自污泥而不染”。二是要学习怎样做事,要借鉴一切最新的科学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通过学习这些新的知识理论,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为今后更好地做事储备了知识。

其次,责任重于泰山,无为则殆。做而不学等于蛮干,学而不做等于白学。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我们做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更清楚地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通过学习人事人才新理念,使我们感觉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信大家再也坐不住,闲不住了,我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学以致用,做好本职工作。不光这次,而是通过多次不间断的学习,使我的理论水平、知识素养和精神面貌都大为改观,但归根到底还是要把工作做好。

培训人:

篇7:科技知识讲座学习心得

精河县高级中学 吴新华 本人于2011年7月底,在省博州影剧院参加了湖北支援博州干部的科技讲座,同时培训的还有来自全州各地的多名中小学老师和科技工作者。

举办本次培训班是为了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我州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科学素质,提高各地科技活动组织工作者业务水平,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并通过培训班的学习和经验交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使我州青少年科技活动质量有新的提高。

这次科技辅讲座的培训领导重视,师资层次高。在培训会上湖北著名院士专家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活泼的实践内容和案例,拓宽了科技辅导员的视野,拓展了思路。使科技辅导员学习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辅导方法,对今后的科技创新辅导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和目标,为今后更好的辅导青少年创新功过打下了基础。也使我深深认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科技水平和科技素养,才能培养出科技创新型人才。现将本次培训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各级各部门都要提高认识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核心就是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只有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才能形成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对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只有不断的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才能使我国走向世界强国行列。因而,各级各部门都应该积极支持青少年创新活动的开展。教育、科研部门更是义不容辞地搞好青少年科技活动。学校要为青少年科技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如提供实验场所、开放实验室、提供必要的经费等,还要为从事活动的工作者提供便利的条件,如职称评定、劳动报酬、评优级活动等。

二、教师要成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引路人 学校要组建一支强大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把科技相关的学科,挑选出一批教师参加科技培训,提高指导科技活动的能力。可能有人认为,教师去搞科技活动,会耽误教师的工作,影响学生的学习。恰恰相反,教师指导学生科技活动过程,正是教材改革中要求学生探究的过程,更能锻炼教师去更好的理解教材,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成立学生科技活动小组

成立学校科技活动小组,在各班中,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利用课外活动、周末或节假日开展活动,参加每年的自治区级比赛。

篇8:党知识学习心得

2014年10月16日支部在逸夫楼G404召开主题为“党知识学习”的主题学习会,会议由学习组组长主持并介绍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届人代会概况”的党知识。

通过组长的讲解使我更加了解了我党从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到党的十八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伟大目标的艰辛而光荣的发展史。我以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而骄傲。

在学习会上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七大的历史性意义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迄今为止,这三大作风仍然影响着我党的工作,对我党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在七大以后,我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阶层人民,经历了艰苦的解放战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新民生主义革命的胜利。可以说,中共七大对于新中国的成立有着里程碑的作用。最后播放的红色经典“微电影”同样也使我感触颇深,使我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作为新一代党员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以自身的能力来回报祖国,回报社会„„

篇9:专业知识学习心得

通过公需科目知识的学习,了解了什么是创新及创新能力以及它包含的内容和对我们工作及生活的影响。因为我所从事的工作是政务经济信息工作,我就结合我的工作来谈谈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互联网具有的开放、平等、全球共享、交互、信息量巨大和传播快等特点,使它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加快了全球化进程,引起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世界都面临着与信息技术进步相适应的社会转型,传统的政府管理当然也不例外。互联网的冲击使政府行政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政府管理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来自多方位的压力,创新已成为唯一的出路。

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是与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政府公务员像镙钉一样被固定在某个岗位上,政府部门整体的运作缺乏弹性,对理性和规范的追求甚至超越了政府工作目标本身。零散而孤立的管理职能、基于人力的文书和档案处理以及复杂的事件呈报和处理程序,使得系统不断增大而效率却不断降低。这样的政府显然难以应付互联网时代的复杂局面,公众对政府的失望情绪逐渐增大。

在传统政府管理面临困境之时,人们发现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改革和创新最重要的促进器。互联网的普及一方面使政府面临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电子政务是政府再造的理性选择和信息技术进步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它相关技术构造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通俗地说,电子政务就是通过互联网建立政府网站组成虚拟政府,其重要内涵就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整合信息资源打破政府部门之间和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使得公众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政府的信息和服务。电子政务的建构与技术有关,但其核心不是技术,而是借助技术来实现政府的再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电子政务可以成为技术创新与政府管理创新相结合的典范,为政府管理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

1、与传统政府相比,电子政务可以优化政府工作流程,使政府机构设置更为精简合理,从而解决职能交叉、审批过多等问题。

2、与传统政府相比,电子政务可以使政府运作公开透明。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黑箱操作、人治大于法治等现象。公众增加了参政议政的机会,对政府的监督也更有效。

3、与传统政府相比,电子政务可使政府信息资源利用更充分、更合理。电子政务使得政府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库互联共享成为可能,也使得这些资源得到统筹管理和综合利用,从而避免资源闲置、浪费和重复建设。通过电子政务共享的信息资源更易存储、检索和传播,共享的范围和数量也更大,可以更有效地支持政府的决策。

4、与传统政府相比,电子政务可以有效地提升政府监管能力。电子政务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快速和大规模的远程数据采集和分析,从而可以实现跨地域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及时响应,大大增强监管者的核对、监管能力。

5、与传统政府相比,电子政务将使政府服务功能增强。电子政务将推动传统的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职能由管理控制转向宏观指导。

6、与传统政府相比,电子政务将使政府办事效率更高,管理成本更低。网上办公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政府办公费用的开支。政府通过网络可以直接与公众沟通,及时收集公众的意见,提高了政府的反馈速度,降低了政府的管理成本。

实施电子政务加强政府管理创新,特别要作好以下十个方面:

1、在国家层面上有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

1994年,加拿大政府发布了《运用信息科技改造政府服务之蓝图》,这是全球第一份由政府发布的准备从技术角度全面改造自身的纲领性文件。加拿大政府设想:“到,我们的目标是让全世界都知道加拿大政府和它的公民联系是最紧密的,加拿大人民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了解到有关政府的信息并能接通政府提供的服务。”电子政务已成为该国政府总体战略的一部分。美国电子政务的规划是单独制定的,如《电子政务战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非常重视将电子政务战略规划与预算安排和监管结合起来,以确保规划的实施。

2、政府高层领导重视,有统一的领导与协调推进体制。

在加拿大,实施电子政务是以政府最高领导人的公开宣布为根据,同时建立一个中央权力机构专门负责电子政务方面的工作,这个机构可绕过个别部委或部门而直接向上汇报工作。美国电子政务建设由总统管理委员会统一指导,管理与预算办公室负责电子政务的执行和协调推进,该办公室主任是总统内阁成员。美加等国的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都设置了首席信息官负责电子政务建设,并组成首席信息官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开展电子政务的有关事项。

3、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和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问题。

在传统的政府体制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与部门所有之间矛盾十分突出。信息资源共享背后隐藏的是利益驱动。在信息资源的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触动现有的权力结构和既定的利益格局。现实的社会需求是通过电子政务冲破部门条块分割的结构并打破这种利益格局。

有鉴于此,一些国家采取了有力措施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跨部门共享,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和减轻公众负担。英国政府在政府信息资源统筹方面,采取措施对政府职能进行重组,加大跨部门的合作,并将相关业务按公众的需求组合起来,推出了跨部门信息共享系统。欧盟则实施了公共部门数据交换项目。

4、优化政府业务流程。

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表明,缺乏对政府业务流程的优化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主要障碍之一。规范和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就是对传统的以行政职能为中心的行政流程进行规范和重组,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和满意度。优化后的政府业务流程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公众,以公众满意为目标;二是以事务为中心,跨越部门和职能界限。

5、突出服务宗旨,以公众需求确定应用项目。

在确定前台应用项目时,首先要调查公众和企业的需求,把公众和企业最关心而且容易实现的、具有示范效应的项目确定为优先开展的在线服务项目,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在后台整合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加拿大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始终遵循为公众服务的宗旨,通过民意调查确定需要建设的在线服务项目,并在此后继续通过民意调查对在线服务项目不断改进和完善。

6、重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形式,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及时制定有关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政策并付诸实施十分重要。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在线服务的主要渠道,它强调对各个部门提供的信息和服务进行整合,并通过统一的平台提供给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我国的政府上网工程在1999年启动后,到目前国家各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大都建立了网站,尽管总体而言网站的成熟度不够高,但为国家全面实施电子政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建立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已是当务之急,国家应强力推动并组织资源下力量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7、重视电子政务建设的绩效评估。

上一篇:高危孕产妇抢救预案下一篇:课程设计题目要求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