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情思中秋节作文

2024-04-08

中秋情思中秋节作文(通用14篇)

篇1:中秋情思中秋节作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中秋节优秀作文集锦

六年级中秋趣事作文:中秋节写月

篇2:中秋情思中秋节作文

浩渺苍穹,一轮明月,盈盈清辉,投落人间,她曾圆过多少思亲的梦,她曾滋润多少枯渴的情,她曾慰籍多少牵系的心……

她,远远地美着,大而圆满,朗朗生辉;她,默默地挂着,专而无语,孤傲冷清。有如冰雪中的红梅,高高地居于最美之所在,若即若离,难以触摸。她就这样与我们保持着那段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让我们借着那一寸寸朦胧的想象和思念而温暖。

这样的月啊,撩起了多少人的心事,炎黄子孙流淌的血脉里,或为故土,或为故人,或为那一段段挥洒不去的往事而对这轮明月魂牵梦萦,寄予了更多怀想、更多迷惘,更多离愁别绪。

沐着月光,想起了那个关于嫦娥、吴刚、月桂和玉兔的千年不老传说。明月啊,你可知否一个少年曾经的悠悠心事么?广寒宫外的那棵桂树其实早已根植在许多人的心中了。又是一年中秋月,人间桂花纷飞落,苍穹一月的盈盈清辉里,飘落了满空寂静柔美的馨香!

沐着月光,想起了可爱的家乡人过中秋的万般景致。当凉凉秋风赶跑喧夏的浮躁,当五谷归仓带来丰收的喜悦,人们的心情也随着秋日天高云淡风清的熏陶之后渐趋宁静平和。中秋的脚步缓缓走来,月光柔柔地洒向大地上的一切生灵,洒向那星星点点温馨弥漫的万家灯火,树林、田野、村落如梦一般安详。亲人们围聚在小桌旁,就着土地的芳香,尝月光一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颜色呢?沐着月光,想起了那些意蕴动人的咏月古诗。绘景涂色、神韵极佳、读来妙趣横生的就有“天上月一轮,水中月一双”、“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共说三潭同一月,谁知一月映三潭”、“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秋月亦是有灵性的,诗有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嫦娥思尘三百六,泪羡人间又团圆”……细细想来,真有几多感慨:人生如朝露,我们是没有理由不珍惜生命中的每一轮圆月的。

篇3:中秋情思中秋节作文

1.知道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中秋节, 了解我国各地各族人民过中秋的一些习俗。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 从不同途径收集节目的信息, 了解民族风情和节日特色,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 分析、整理、汇报资料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

3.调动各种感官, 回忆、交流自己和家人及亲朋好友过中秋的情景, 在快乐的体验活动中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对中华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二、资源利用

1.学生:

A.向长辈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并从日历上去翻阅这个日子, 找到中秋节这一天;回忆去年和家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了解各地中秋节的习俗和传说。

B.背一背关于月亮的古诗。

2.教师:

A.课件;

B.心愿卡、球、手鼓、小镜子、手电筒;

C.布置教室, 悬挂小灯笼。

三、教学过程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 仔细听歌中唱的是什么节日?

生:中秋节。

师: (点击:中秋节) 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中秋节还有哪些名字?

生: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师:你知道这么叫的原因吗?

师:同学们, 去年的中秋节你们是怎么过的?

生:我和爸爸妈妈去乡下看爷爷奶奶, 我们包饺子, 做圆子, 还吃月饼。

生:爸爸妈妈带我到东洲公园赏月。

生:我们一家人到文化馆猜灯谜。

师:月圆人圆, 和父母家人一起过节确实令人高兴。今天老师把这一轮中秋的圆月请到了课堂上, 我们全班来过一次集体的中秋节, 好不好? (补充课题)

师:说到中秋节, 我们就会想到月饼。瞧, 善解人意的嫦娥姐姐就给我们送来四个大月饼, (点击:嫦娥) 每个月饼后面还藏着秘密呢!谁想第一个揭开月饼后面的秘密?

生: (点击秘密一:你知道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

师: (点击图片) 吃月饼、赏明月、挂灯笼、猜灯谜是中秋节里最普遍的习俗。就说这月饼吧, 小小的月饼里就有大大的学问。你知道月饼是怎么来的吗?

生:工人把面粉柔软, 加入各种各样的馅料, 再烘烤, 就变成月饼了。

师:你吃过哪些品种的月饼? (师运用图片相机补充资料)

生:我吃过豆沙月饼、火腿月饼和冬荟月饼。

生:我吃过又香又咸的蛋黄月饼。

生:有一种飘着茶香, 叫绿茶月饼, 很特别。

生:元祖月饼中的雪月饼最诱人, 薄薄的透明的皮儿里是甜甜的冰淇淋, 实在太好吃了。

师:一个圆圆的月饼就是一份圆圆的祝福, 也体现了人们对团圆的期盼。其实我国各地各族都过中秋节, 中秋活动可丰富啦,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点击:一组各地过中秋的图片) 在少数民族地区, 这一天还举行别具特色的“闹月”、“追月”、“行月”、“跳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的祖国地域广大, 民族众多, 同一个节日就有不同的习俗, 非常有意思。

生: (点击秘密二:你知道关于月亮的故事吗?)

生: (讲《月亮姐姐做衣裳》)

师:是呀, 月亮有时弯弯, 有时圆圆, 经常变化。瞧, 这是老师记录下的去年农历八月份月亮的变化, (点击课件) 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月亮先弯弯的, 像眉毛。渐渐地, “眉毛”变粗, 越来越粗, 变成半圆,

再大一点, 大一点, 直到变得圆圆的。后来, 月亮又渐渐变小, 最后又变成眉毛了。

师:月亮的不同变化还有好听的名字呢! (介绍“上弦月”、“下弦月”等名称。)

生: (点击秘密三:你会背一首关于月亮的诗词吗?)

(很多人举手)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小游戏, 名字就叫“击鼓传球”。怎么个玩法呢?鼓声响起, 球迅速在同学间横向传递, 鼓声一停, 球在谁手中, 谁就获得一次朗诵月亮古诗的机会。谁愿意上台当鼓手?

(进行游戏。学生随机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师:是啊, 皎洁的月光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那月亮真会发光吗?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小镜子, 想象一下, 假如这里一片漆黑, 小镜子会发光吗?现在我用手电筒照一照小镜子,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小镜子一开始是没有光的。老师用手电筒照小镜子的时候, 小镜子闪闪发光。

师:这小镜子就代表月亮, 手电筒好比太阳。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的。当太阳照射到月亮上时, 月亮就反射太阳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月光。

生: (点击秘密四:猜灯谜)

生:猜灯谜是中秋节的一个民间习俗, 每年它都吸引许多人参加。 (师摘下一个小灯笼, 示范展开灯谜纸) 今天让我们小组合作, 也来猜一猜吧!你们是第几组的就猜哪一条灯谜, 看哪组同学脑筋转得快。猜对的可以摘下谜语纸条回座位。 (放音乐, 小组下台活动, 猜中的可以把谜面摘下来回座位。)

小组汇报成果 (猜对的奖励各种不同的月亮造型)

师:看, 猜灯谜的确很有意思, 它不仅能增长我们的知识, 还能增加节日的气氛, 难怪它能成为中秋节的保留节目呢!

师:“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有人说“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组圆月图, 放音乐) 瞧, 天上的月亮照着你, 照着我, 在这月光如水的中秋夜, 你想起了谁?想对他说什么?

生:在这如水的月光里, 我想起了在北京工作的爸爸, 我想对爸爸说,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我们虽然远隔千里, 但是我们共同拥有一轮圆月。

生:在静悄悄的月夜, 我想起了四川灾区的小朋友。伙伴们, 你们有月饼吃吗?在中秋团圆之夜, 也许你们没有丰盛的晚餐;也许你们没有香甜的月饼;也许你们不能在漂亮的大厅里猜灯谜……但是, 你们有坚强的性格, 有打不垮的意志, 还有千千万万为你们祝福的同胞。遥祝你们中秋快乐!

生:我刚刚从上海转来。中秋之夜, 我不禁想起了曾经和我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我深深地为他们祝福, 祝他们合家团圆, 永远幸福。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传递你对他的思念呢?

生:我想打电话。

生:我可以上网发邮件。

生:我想写信。

……

师:电话诉衷情, 鸿雁传心声, 不管你用什么方式都表达了你的思念之情。今天老师就为你们准备了漂亮的心愿卡, 这样吧, 把你们最想对亲人朋友说的话写在心愿卡上 (播放音乐) 。

生:亲爱的外公, 今夜的月儿是如此美丽。月亮高高挂在空中, 像一个大银盘。我坐在如水的月光里, 不禁想起了您。您常年不在家。我和爸爸妈妈是多么想念您啊!多么希望您能回家和我们一起吃团圆饭。

生:在这皎洁的月光里, 我最思念的就是爷爷。爷爷呀, 我有好多好多话要对您说。您一直在外地辛勤工作, 平时很少有时间回来团圆。我真的好想您。爷爷, 我真希望您早点退休。我每天晚上能偎依在您的怀里, 在月光下听您讲故事。

……

师:中秋节, 团圆节, 可是有很多叔叔阿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 让我们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他们。 (点击课件)

师:看着这感人的一幕幕, 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交警叔叔, 你们真是太辛苦了。在大家团圆的时刻, 你们仍然坚守在岗位上维持交通秩序。如果没有你们的付出, 交通状况一定不理想, 我代表少先队员向你们敬礼!

生:超市里的叔叔阿姨, 你们为了给大家提供方便, 坚持工作, 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我们从心底里感谢你。

生:医生们, 你们好!你们节日里坚守岗位, 为患者服务。如果没有你们的付出, 患者就麻烦了。谢谢你们!

师:是呀, 千言万语早已汇成一句话———

生: (齐说) 叔叔阿姨, 你们幸苦了!

师:今天我们全班同学提前过了一个中秋节, 一起赏月、讲故事、背古诗、猜灯谜, 还了解了祖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过得可真有意义。最后, 老师祝愿我们的每个家庭都能———团团圆圆, 幸福美满!下课以后, 别忘了把这张心愿卡带上我们的祝福送给那个你最思念的人。

四、教学反思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种各样的传统佳节以她们动人的传说故事、丰富的民俗习惯, 成为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如今, 这颗明珠的光芒日益被各种各样的洋人节所掩盖, 而被人们渐渐淡忘。为了传承中华文化,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第二单元就专门设计了《中秋与重阳》这样的课。这两个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两个传统节日。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两个节日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 了解民风民俗, 了解习俗中的科学道理。另一方面, 可以让学生通过节日体会家庭欢乐, 生活甜美的幸福, 同时懂得要尊老敬长。为了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我决定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 将本该在一课中的两个节日分开来, 作为独立的两个课时。并在两节课前分别开展“家乡的中秋节”和“家乡的重阳节”的小采访活动, 收集当地有关的各种喜庆活动, 了解市场的供应情况, 组织学生通过书籍、杂志、画报、网络等途径搜集各种有关“月亮的传说”、“月饼的传说”、“月球的小知识”等信息和资料, 组织慰问、“请爷爷奶奶进课堂”等活动。并在课前组织学生布置好教室, 营造节日的气氛。

通过《中秋佳节话中秋》这一课的教学, 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课堂要吸引学生, 必须充满活力;课堂要充满活力, 就应该活用资源, 综合开发, 让课程和生活走得更近。而新课程实验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 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挖掘与运用。那么, 如何让“品德”真正走进“生活”?我通过不断的尝试, 得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突破传统的课堂模式

一人在上、多人端坐的课堂模式已不再存在, 让同学们在教室里听故事、猜灯谜、写心愿卡, 打破了课堂里单一、呆板的师生相对立的空间关系, 使师生双向互动, 彼此融合, 课堂充满活力, 并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情感体验, 觉得学的知识多, 朋友多, 快乐多。这样的活动既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又体现新课程中活动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二) 再现真实的教学情景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 知行统一, 欲知必行。他提出“做中学”, 主张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 通过真经验促进发展。因此, 品德课应该创设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 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如本课中七嘴八舌话中秋、你言我语讲传说、感恩知报诉真情、诵读吟背颂月亮及辨辨做做识月球等活动, 就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 而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 学生的知识才能真正领悟, 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 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 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让孩子们说一说、写一写、比一比、唱一唱、做一做等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如沐春风,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生活中, 我们所能面临的事情何其多, 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通过《品德与生活》的教学, 不仅学生有所收获, 作为老师的我也有很多收获, 相信这样一节课后, 孩子能真正理解“中秋节”中所蕴含的情感。我也理解了“月圆人团圆”的真谛。

五、教学评价

樊健:活动化的品德教育最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征和思维水平。它使品德教育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理解可实践的活动, 可以引导儿童感受真实的生活, 亲自体验、主动探究, 在学习活动中发展, 在发展中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 展示、分享、交流自己的成果, 锻炼表达能力, 从而真正起到引导儿童生活的作用。课堂上, 冯老师和孩子们聊习俗、听故事、猜灯谜、做实验、写心愿卡、说心里话, 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 使活动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 使品德与生活课程开放, 向儿童自身开放, 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 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

黄丹:学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 他们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有了一定的情绪体验, 而不同的学生之间又存在着背景和经历的差异, 这种差异正是孩子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联络点。冯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有趣的活动, 巧妙地把学生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 让他们在快乐、民主的氛围中, 积极参与、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这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做法。

篇4:中秋之夜的异国情思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思乡情结,是中国人浓得化不开的情愫,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古诗云: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不如此。今年中秋,十一位中央电视台的主播走进义乌,在当地举办了一场咏美景、咏佳节、咏深情的中秋诗会。那些抑扬顿挫的美妙诗句落在义乌大地上,同华美的视频、悠扬的音乐一起,传递出这个商贸之都、文史之城的新魅力。

因为这场诗会,我也走进了义乌,走近那些义乌外籍客商和归国华侨,看看他们的这个中秋,在义乌这块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是怎样度过的。

“中国女婿”的亲情中秋

见到哈米是在义乌一个社区的办公室里,这个来自伊朗的“老男孩”,浓眉大鼻,硬朗健壮,还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混得很熟。虽然在中国经商十年,但是他没有多谈生意的细节,反倒与我津津乐道谈起中国的生活和习俗来。

哈米身上的标签很多,义乌最早的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董事长,第一个获得赛车执照的外国人,社区的消防安全宣传员、会说波斯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汉语、日语和英语等六国语言的社区老娘舅,义乌十大好人,等等。最让人意外的是,在今年下半年义乌鸡鸣山社区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哈米还当选了“编外委员”,成了一名中国“社工”,这在浙江都是首例。

当地人告诉我,位于江东街道的鸡鸣山社区,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660余名外商,素有“联合国社区”之称。哈米喜欢看电视节目《钱塘老娘舅》,这是他认识和融入中国人生活的一种方式,到了义乌,他就成了“联合国社区”的老娘舅,所以才当上社区委员。

一张外籍面孔的内心深处是“红星闪闪”,他的中秋是怎么过的呢?

哈米说,中国人觉得中秋是亲情的代名词,“而我的中秋,则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那是我女儿的生日”。

哈米二十岁离开伊朗德黑兰,先后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日本东京、中国香港和北京等大都市读书、工作和做生意。十八年前,他和在日本认识的中国妻子结婚,之后就来到了中国,再后来就有了混血宝宝。“来到义乌是一种缘分,选择在这里生活的时候,我的几个朋友都觉得奇怪。很多朋友说,你在义乌有公司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你要在义乌安家就有一点不太理解,因为,我明明在北京有家,有房子,没必要跑到别的地方去,但是我觉得,这边发展的机会比较多。义乌算一个小城市,但比较稳定,比较安全。”

如今,哈米在中国已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拥有幸福的家庭。女儿已经十岁,正在义乌读小学五年级,因为生长在中伊跨国家庭,所以从小就会说四门以上的语言,大家都觉得她很聪明。“每年的中秋就是她的生日,所以全家一定会一起过,在义乌八年,每年的中秋都印象深刻。和老婆孩子一起吃月饼、看月亮、喝点酒。当然咯,你们中国人的习俗还有很多我弄不清,都是我老婆搞定的,她比较懂。”哈米幽默地撇撇嘴。

除了和家人在一起之外,哈米告诉我,他所在的鸡鸣山社区也经常性地举办家庭联谊、登山比赛、端午包粽子等各种活动,以拉近本土居民与外来人口间的距离,同时也把中国文化元素传递给在社区居住的外籍人士。而且有什么相关的会议都邀请我们过来,问我们有没有意见和建议,跟一个中国人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中秋,每年都有新花样。“就拿今年来说,社区准备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月饼,邀请大家来分切和品尝。当然因为社区里有不少穆斯林,为了尊重大家的习俗信仰,社区还特别用了素油做月饼,让人觉得很感动、很受重视。”

哈米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的中秋:“过节的时候,很多中国朋友在社区的广场上跳舞、舞龙,他们说,欢迎你们过来。一开始,我们看到跳舞的时候,只是开心地在一旁看一看,过去不知道我们也可以参加这些活动。后来,我也邀请了几个朋友一起过来参加活动。他们当中有英国人、俄罗斯人,也有中东人。还记得去年中秋特别热,大家都大汗淋漓,但没有一个人觉得累,这很吸引我们。”

谈到今年的中秋,哈米说:“已经在义乌过了好几个中秋了,今年我想带着老婆和孩子到外面去走走。过中秋,也给孩子过生日。我在安徽黄山的一家农家乐预订了住宿,还在那边为孩子准备了点生日惊喜。相信母女俩一定会高兴的,你们要帮我保密哦。”

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范甲盛告诉我:“我们社区像哈米这样担任志愿者的外国人有七八个,主要是日常的文明劝导、安全生产检查、卫生环境督察等。我们还聘请了三位境外人士担任社区的惠民议事会成员,一旦我们社区有重大事项需要征询意见和讨论的时候,他们与本社区居民具有同等地位,拥有发言权。到了中秋、春节、端午这些传统节日,也由他们邀请更多的境外人士参加社区的活动。”

“巴基斯坦媳妇”的爱情中秋

和哈米不同,义乌姑娘陈彬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她回到家乡才半年。之前一直在澳洲留学工作,后来嫁了个巴基斯坦丈夫,在当地定居了。

“因为丈夫的生意关系,我回家乡给他开拓市场,设立办事处。主要是做一些学生用品、婴儿用品、小家电、化妆品、服装等小商品的采购。”

陈彬的丈夫在巴基斯坦开的贸易公司已小有名气。丈夫在巴基斯坦统筹指挥,一旦他觉察某种商品很有市场,便打电话过来,她就去义乌市场上看货,有时自己提供样品,谈好价格之后签订货单,十天、二十天之后,陈彬便一手交钱一手拿货,然后委托货运公司将集装箱运到宁波北仑港,不久之后丈夫便可以提货,随后通过批发销售出去。

谈起过节,陈彬说:“很多年没回义乌过中秋了,甚至都觉得有点陌生。到了中秋,商贸城里大家都会早早打烊,大家互相道喜,挂起了喜庆的彩带横幅,很有意思。有的商户还和春节一样放烟花爆竹。对我来说,今年过中秋将是一次与故乡人友情交流的升华,非常有利于我在义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可惜的是,因为工作,今年中秋丈夫不能来义乌和陈彬团聚。所以她准备组织办事处的几个员工一起吃团圆饭,吃完饭后,再一起做月饼,还要搞联欢晚会。之后,大家计议一起去看挂在市民广场中央的巨大的红灯笼。陈彬说,灯笼上“团圆”两字相信会与天空那一轮明月交相辉映,让人倍感温暖。他们还要逛会展中心、江滨公园、绣湖和古塔。多年未曾谋面的家乡,既熟悉又陌生。“好繁荣的义乌。”当然,她也不忘通过越洋视频,把自己的思念、爱情以及在义乌的种种见闻传递给远在异国的丈夫。

义乌市侨联主席吴森容说:“义乌是国际知名的小商品集散地,每天有一万多义乌本地的华侨,还有几万温州华侨在这里,华侨在义乌的办事处达一千多家。现在的义乌不只是全国的,也是全世界的,要为世界华人华侨搭建平台。不只是义乌的华侨到国外去做生意,还要让全世界的商品到义乌来。所以义乌要抓住传统佳节的宣传,团结世界各国的侨胞,为世界做好侨胞服务,为义乌的经济发展共勉。”

9月16日下午,鸡鸣山社区内特别热闹,来自伊朗、埃及、韩国等30多个国家的50位外籍居民代表齐聚一堂,提前欢度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

节会由鸡鸣山社区牵头。为了照顾不同国籍的居民的口味和风俗习惯,工作人员提前半个月,向月饼厂家专门定制了用酥油等不同材质制作的月饼,中西结合。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两个分别为50寸和30寸的超级月饼,正面还印有中国最具传统的“龙凤呈祥”图案。“让国外的朋友感受义乌家的温暖,这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鸡鸣山社区书记范甲盛说道。

正如陈彬所说:“我们的生意稳定下来后,一定要叫老公也来义乌陪我过中秋、过年,今后在中国过节也许是常有的事。”

当我告诉陈彬,中秋之夜,央视还会播出在义乌拍摄的2013《中秋诗会》时,陈彬喜出望外,当即把这个消息告诉远在巴基斯塔的丈夫,让丈夫通过网络视频和她一起观看。文载道,诗言志。那些情景相映,那些诗意相融,感动了陈彬夫妇,也把义乌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风貌深深烙在夫妇俩的脑海里。更重要的是,它向陈彬夫妇和千千万万的海内外友人传递展露了义乌深厚的人文情怀和蓬勃的发展活力,透露了这个中秋浓浓的乡情。□

篇5:中秋情思作文

在那个万家团圆的美好日子里,到处都看到,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到处飘荡着香甜的月饼味;到处都是一派喜洋洋的景象......

中午,我翻开影集,又看到了那张我和奶奶合影的照片,奶奶抱着胖嘟嘟的我,而奶奶非常清瘦,那时,奶奶已得了重病,但她仍然那样喜欢我,还是常常抱着我,逗我玩儿。

四年前的中秋节,我们全家没有丁点儿喜悦的感觉。因为我的奶奶在那一天去世了,当时,我还很小,那天的情景已经记不清了,后来,听家里人说:“昏迷了两天的奶奶,苏醒了过来,要求见我,她紧紧地抓住我的小手久久不肯松开,直到慢慢地闭上双眼,我的嗓子都哭哑了。

我多么希望医学发达,能治好奶奶的病,让我们全家能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一起!

奶奶永远离开了我们,每年中秋节我们会格外思念她!妈妈总会买来奶奶最爱吃的火腿月饼来祭奠她,爸爸爱给我讲关于奶奶的事情,我总会望着圆圆的月亮说出对奶奶的思念......

篇6:中秋情思作文

古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寄,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思亲之怀,更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天真童趣。

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骚人墨客用月亮来抒情?后来啊,我独自一人去外地求学,也未曾明白;长大后,我独自一人在外漂泊,时而见城市繁华明如日,时而见破地贫穷暗如夜,时而见人间暖意未停息,时而见淡薄如凉从未变;而现在,落叶归根,回想我这平平淡淡,、人间冷暖不自知的平庸一生时,才懂得,只有月亮是恒古不变的。

日思夜盼的中秋圆月终于来临。看,那皎洁的月亮,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眉间点着花钿,又大又亮的眼睛、小巧玲珑的水滴鼻、樱桃般大小的朱唇在她的瓜子脸上隐现裹着银白色的丝绸华衣,这女子若是生在唐朝,怕是连杨玉环贵妃都得自愧不如了吧!

她此时正坐在石板凳上与对面一抱着雪白洁兔的女子在一桂花树下喝着酒,交谈甚欢呢,那女子梳着元宝髻、狐狸眼又细又长、小翘鼻、饱满的红唇刻在鹅蛋脸上,哪怕在面前这位祸国殃民、倾国倾城的女子的容颜面前,也丝毫不逊色半分,她概是嫦娥吧。风儿一吹,桂花在天空中形成花雨,纷纷扬扬,好不美哉!好一幅美人醉酒图!好一幅桂雨纷落图!任谁看了这场景都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吧!美哉!叹哉!羡哉!

无论是国内的人还是国外的人,无论是新疆的人还是上海的人,无论是贫穷的人还是富有的人,无论是残疾的人还是健康的.人,此时都欣赏着这幅画,这幅醉酒图,这幅美人画,这幅桂鱼图,谁的脸上不是洋溢着惊叹和喜悦呢?是啊,每个人的脸色都洋溢着惊叹和喜悦。如果可以,谁不想把这不想把这幅画藏起来,自私地只供自己欣赏呢?是啊,人们都想这样做。

我靠在窗前,思念着外地的亲人,品尝月饼的软糯香甜,赏看着银白色的圆玉盘。皎洁的月光洒在阴翳幽深的树林里,洒在浩瀚的辽垠大海中,洒在来来往往的行人身上,这又怎能不让人感慨一句呢?

中秋节,思乡之情,思人怀情,在这圆圆的月亮下,又怎能不勾勒出人的无限感慨呢?我不由得潸然泪下,我不知道为什么而哭,也许是为我这碌碌无为的平淡一生而哭,也许是为了思念天涯海角的亲人而哭,更是想起祖父给小时候的我讲的嫦娥的故事、为她和后羿的永世分离而哭……种种原因,我止不住地流泪,那咸咸的温热的泪珠中,饱含着慢慢的情思啊!

如今我早已老去,青春不复,我纵有满满情思,我又能做什么呢?我还能怎么样呢?

篇7:中秋情思作文

月上枝头的相约,让千年的守候牵手长久,满月盈杯,对影邀月,谁的豪情还在夜风中独吟。

谁低眉弹弄情思绵绵的绝唱?

谁的眼神流露这么美好的回忆?

谁幸福如花的思念,在今夜演绎着生命的聚散离合?

秋风瑟瑟,温柔如水的月光,情人的眼波拍打着我无眠的额头。

八月十五的夜晚,一盒月饼只为这轮圆月展露甜蜜的芳香。

一杯浊酒,袒露你我今夜的心事,娉婷曼妙的华姿,竟能应和古典的韵律。

而那挂满风铃的门楣,可否是你丢弃多年的牵挂?

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古今吟唱。

一种高贵典雅的意象,雅俗共赏。

一轮圆月千里之外的思念。

一笺照亮千古的词曲填满思乡之愁。

你肠胃里搅动的诗句,是瞳眸里眺望家园的万般柔情。

你是一个千年的存在,一阙永远浅唱的词曲,天上人间;你的温柔刺穿我多情的胸膛。你的阴晴圆缺,分解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今夜月光皎洁,而思念依旧。轻携一曲悠古晕染生命的缩影。

永怀一段思念的心情,是月亮对我们的情有独钟。

今夜月光盈盈,相思绵绵。

苏公的那一阕清词把你打扮的美轮美奂,在万千的仰望中,只一杯酒,楼台醉了,月亮媚了,也美了你我久违的心情。

美丽千年,风情万种,脉脉情深的眸子,谁让你瞩望于梨花带雨的回首,凋落空蒙不再启唇,不再企守,也不再落泪。

于月光妩媚的八月中,我悄然回归最初的柴门。

时隔多年,我年轻的忧思能否保持唐朝时最初的美丽吗?

西楼之上,又有谁能梳理我月缺月圆的心事。

想家的人在一回回的旅途中。一杯杯浊酒中,一轮轮圆月下,独守一份憔悴的思念。

想家的人平安的将家门叩响。

月圆的时候,一曲高歌欢腾的世界。

一声温馨的祝福点亮了心境。

一盏渔灯温暖了孤独的心灵。

这是生命中最圆满的向往,也是生命中最亮丽的风景。

花谢花开,经过峰回路转,越过千山万水。

当面对思念的家园,当举手叩响门扉之际,我们的心灵都敞开着,我们的心中都有一轮皎洁的圆月。

从月缺走进月圆,从思念走进思念。

千里之外的过客。

用比月亮更动人的歌谣照亮漫长的路途。

杯盏空悬的知音是我今生的唯一。

生命的门扉,因为有月圆之夜的相伴就幸福无比。

篇8:中秋情思作文500字

晚上,妈妈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有螃蟹,鳗鱼,虾……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团圆饭,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吃完晚饭,我们又开始享用月饼。月饼的馅各种各样,光我吃的就数不过来,有蛋黄馅的、板栗馅的、五仁馅的、凤梨馅的、椒盐馅的……香甜可口,美味无比。

吃饱后,我下楼观赏月亮。可惜月亮“姐姐”被可恶的乌云“公公”遮住了美丽的面孔。我多么希望月亮能“挣脱”乌云的“束缚”。可是,等了一会儿,月亮只露出了一点边。我有点小失望,便去滑滑板了。说是滑滑板,其实我的心思还在那月亮上,我是多么希望一轮皎月出现在我的眼前啊!

咦!那是什么?我发现了有亮光在天空中闪烁,会不会是星星呢?我仔细一看,哦,原来是月亮啊!它像一个闪闪发光的圆盘,圆得那样美丽,那样迷人。我立刻想到一句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望着皎洁的明月,我不禁思念起了远乡的亲人。姥姥、姥爷那慈祥的面庞浮现在了我的眼前。他们现在年纪已经很大了,肯定很想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吧!这不正应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吗?我回家一定要给他们打个电话。

篇9:中秋情思作文800字高中

当老师用手指指着电脑屏幕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明天是中秋节啊!”

对中秋节,我倒是有一点印象。不就是吃月饼,看月亮嘛!大人们常说中秋节是团圆节,书上也说,圆圆的月亮,让那一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人无限的感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大诗人李白在月圆之夜后所写下的诗句。“月是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团圆日。”这应该是所有游子的感触。“每逢佳节倍思亲。”守望在家的人,都急切的盼望着亲人可以回家团聚……

团圆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可它往往又难以实现。这一刻,我不仅对李白的《静夜思》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游子的思念和守望在家的人的那一种期盼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爷爷远在攸县老家,这时候的爷爷一定也在期盼着我,期盼着爸爸妈妈回家团聚。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了,爷爷一定在做我最喜欢的蛋黄月饼。他的脸上一定泛着笑容。如果邻居问他,“怎么做这么多月饼啊!”爷爷一定会说“这是我孙子最爱的月饼,一定要多做一点!”

我的奶奶昨天从长沙回到了老家。上车的时候,看起来很轻松,其实我知道,奶奶的心里是多么的纠结。她既不忍心让爷爷一个人在家孤孤单单地过节,又舍不得离开我们。

我早就知道老人家对于团圆的祈盼是更加强烈的。每个星期爷爷都会打电话过来。问我的学习情况,问我们的衣食情况,尤其是在我生病的时候,爷爷会语无伦次地问我烧到多少度,有没有看医生。在电话里,爷爷的语气是急切的。而且,急切的语气中又包含着无尽的关切,无尽的担忧和无尽的思念。爷爷的心,真是无时无刻不在我身边的。

今天,我真想插上翅膀飞到爷爷身边,可是在生活中,亲情总是有难以解开的羁绊。爸爸出差无法提前回来,妈妈上班请到假,他们又不放心让我一人独自回家,最重要的是我的一大堆作业,这是爷爷心里最在乎的事情。所以,这个中秋,我只能望着月亮诉说自己的心思了。

篇10:2016中秋演讲稿《中秋情思》

第一

中秋演讲稿《中秋情思》

尊敬的各位导领、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在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秋情思》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中秋已伴随着秋天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曾经,多少文人墨客流落他乡,写下了多少思乡念亲的诗词佳作,而大多都写在秋天,写在中秋。是呢,“愁”本是秋天的心境啊。而中秋节,却在这样令人忧愁、感伤的日子里,带给人别样的心情。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或许会有“不知思落谁家”的伤感;但也许会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与旷达。抬头望天时,那一轮圆月是多么地明亮。是啊,毕竟她的身上寄托了多少对亲人的祝福,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啊。然而对于我们,对于可以与家人团聚的人们,中秋无疑是美好的,虽不及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但那份宁静、安详与温馨却令人向往。

俗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说,一过中秋,一年就要过去了;每月过了十五,这个月也即将过去。是啊,中秋的脚步将至,年关也快来临了。不禁令人感叹时光易逝,不觉地回忆起往事来。

每年中秋,我总习惯与家人围坐在庭院里,品着月饼,看看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还可以听长辈们讲诉月亮的故事。似乎有太多的东西隐含于被古今之人所仰视的这轮明月中了。那嫦娥奔月,久居广寒宫的故事,至今也听不厌烦,它代表了圣洁与美丽。我更爱独自矗立于阳台上,感受那如水的月色,穿透过层层阻碍,从身上滑过,向更远处伸展蔓延。小时候听老人们说天上有道银河,雨是银河决了堤,倾泻下的天水。可我觉得,这水色的月光,更似那银河里的天水,清澈、凉爽,不含一丝杂质。儿时的我总爱凝视月亮,总是望眼欲穿地寻找嫦娥、玉兔的踪迹。却史见那皎洁的月光溢满人间,将游子的思绪与祝福送到千里之外,送回家中。

中秋节,总有众多来来往往的文人骚客将它留于笔下,抒发胸臆、感悟人生。中秋月,沉淀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每吟诵着苏轼的《阳关曲》,再看那圆月,她便如一个羞怯的少女,轻移莲步,也牵引了我的视线。我仿佛看见了广寒宫内,那轻舞广袖的嫦娥,我仿佛看见了这月之仙的痛心与悲伤,仿佛看见了她眼角尚存的泪痕。她把自己的寂寞与惆怅、痛苦与彷徨,全部融在了自己曼妙的舞姿之中。月光清寒,依旧挡不住人们归家的近切及团聚的渴望。

篇11:中秋寄情思诗歌

年复中秋今又是,他乡为客意阑珊。每逢佳节困高校,漫漫长途勿有欢。

念友此时无计见,思亲何日再逢谈?两城相隔几千里,凭寄征鸿难晓还。

移动亲疏传佳语,联通远近托平安。云升日落携伤色,霓彩灯繁带旧观。

入夜风来犹觉冷,池塘月下影形单。独行春泊折杨柳,停坐秋池投石丸。

丹桂飘香三魄远,如钩冷月半魂寒。凭栏亦听惊蝉语,隔岸犹闻啸犬烦。

无酒花间来把盏,何来仙子月中观。忽闻幽巷笛声起,便驾轻舟过碧滩。

月窟仙人来赐见,携吾归去路秦韩。无言东寺同游醉,有幸西窗对弈禅。

车笛急驰惊好梦,醒来犹觉意正酣。粼粼波起湖心皱,缓缓水流蜻蛚抟。

篇12:中秋情思优美散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中秋明月夜。推窗远望,辽阔的蓝蓝天幕上,一轮皓月当空,银辉一泻千里。房屋、田地、树木、村庄都好像笼罩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宁静清幽,若隐若现。秋虫呢喃,宛转悠扬,一唱一和,琴瑟和鸣……

每年中秋节,母亲总是准备好一条新鲜的大鲅鱼,斩头去尾做红烧鱼,留下中段做鲅鱼水饺。俗话说得好,好吃不如饺子。饺子一直都是我喜欢的美食,更何况是我们胶东的鲅鱼水饺。每年的中秋,我和姐姐无论再远再忙都要回家和母亲一起包鲅鱼饺子。我负责和面,取出两瓢面粉,打鸡蛋于碗中,加入适量的水调匀后慢慢倒入面盆,边倒便和面,直到面粉成为柔软的一个面团,盖上保鲜膜醒着。

此时母亲用刀从尾部开始,直直向前把鱼剖开,取出中间及两边的鱼刺,然后用刀慢慢刮下鱼肉,姐姐将五花肉和鱼肉剁成肉糜,一同放入早已准备好的小盆中,加入适量的本地名牌正宗海水盐、极鲜的酱油料酒、自家的花生油、温水泡过的花椒水,然后用筷子用力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拌,水的.多少非常关键,多了鱼的鲜香减淡,少了饺子就不会鲜嫩。一直到肉馅非常粘湿为止,然后将韭菜切成碎末放入盆中轻轻搅匀,牛奶一样白白的馅中点缀着点点新绿,爽心悦目,而此时面团也醒得差不多了,取出来放到面板上揉面,反复揉和直到面团细腻光滑劲道为止。

手起刀落切下一块面团,搓成一个细长条,刀切剂或者用手扯按扁,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饺子皮。姐姐和母亲负责包饺子,饺子快要包好了,我就取柴生火,一会大锅中的水开了,热气升腾,母亲把包好的两大盖水饺慢慢倒入翻滚的开水中,用勺子轻轻地推几下防止饺子粘锅,然后盖上锅盖,开锅后打开锅盖,向沸腾的锅中均匀地洒上冷水,然后盖上锅盖继续旺火煮,点两次冷水锅开后,饺子就煮好了,大锅内沸腾的水面上浮满了肩并肩的饺子,看着锅中沸腾的水饺,我的心思也沸腾了,一锅鲅鱼水饺饱含着母亲浓浓的深情爱意啊!

母亲麻利地取大盘捞出,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晶莹剔透薄如蝉翼的外皮泛着点点绿意,盘旋缭绕的热气中,圆滚滚白白胖胖的大馅饺子鲜香四溢,我情不自禁地大吸几口气,和姐姐一样按耐不住自己急切的心情,每人拿起一个饺子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鱼鲜肉香,在唇齿间久久萦绕。那鲜鲜的汤汁顺着嘴角往下流,瞬间流淌到全身的每个细胞,回味无穷。一家人围着饭桌和和美美地吃着团圆饭,其乐融融。

饺子象征着团团圆圆,也由于饺子状似元宝,因此也寓意着滚滚财源的祝福。在我们胶东半岛不仅逢年过节必包饺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即便普通平常的日子,老百姓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饺子这道美味佳肴。每年中秋节端起饺子碗时,我总会想到爷爷,想到爷爷每年中秋吃完饺子总是感叹“下次吃饺子要等到立冬了”,年纪幼小的我并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小孩嘴馋,难道爷爷也这样心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爷爷这话语的含义。

早年的爷爷带着两个伯父、父亲、姑姑在大连安家落户,两伯父均在大连结婚成家。随着年龄的增长,爷爷的故乡情结越来越浓,终于带着尚未成年的父亲和姑姑回到了老家,刚回来的时候全家身无立锥之地,爷爷辛辛苦苦地盖房子,每天早起晚归劳动挣工分养活一家老小。姑姑后来嫁给了威海的姑父,又由于单位工作调动去了西安,因为在离家很远的小镇读高中,也由于那时的交通信息都不发达,我没有见到爷爷最后一面,如今,父亲二伯父和姑父也先后离去,从此天人永隔,留下我心中永远的痛。

篇13:中秋情思

月儿将在秋风里慢慢变圆,心儿却久久难以平静,思绪万千,往事如潮,最终化作团聚的奢望,化作相思的泪水。

中秋月圆是自然规律,佳节思亲是人之常情。

中秋将至,天各一方。女儿在外地工作,我和妻的父母也都在别的城市,我们不放假不休息,只能把这份思念,和份无奈化作期盼。一家人为了生活各奔东西,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也不能团圆,人不能团圆,心儿能在一齐是最大的幸福。还好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QQ、电话、微信,或语音、或视频,千里咫尺,一屏之隔,心儿穿越电波,乡音敲打着心儿,在这淡黄的秋色里时时泛起深深的思念。

不知不觉想起苏东坡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低声吟诵,心境仿佛简便多了,人也融入到了把酒问青天的境界。

人这一辈子,真正能和家人在一齐的时间真的不多,真的是聚少离多。一般从上中学开始就远离家人,有些人甚至小学或幼儿园都是在外地上的,之后参加工作大多在外地,和家人相聚的时间只能是节假日。春节和家人团圆的机会最大,中秋节以前没假,此刻又太短,一般也回不了家。我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从没有和远在老家的父母一齐过过中秋,说起来很是惭愧哟!细算起来,女儿从上高中到此刻都已经快了,我们一家三口已有十多年没有一齐过中秋了。

忆起和女儿一齐过中秋的情景。那天的月亮出来的有些晚,但还是一样的明,一样的圆,我们坐在摆满了各种水果、月饼的桌前,边吃边赏月。各种月饼、各种水果,我和妻给女儿讲关于中秋节的传说,讲月亮的故事,女儿眨巴着眼睛听着,看看月亮,又看看我们,时不时的问上几个为什么,试图要弄清关于月亮的一切,但还是太迷惘,靠在我的怀里女儿慢慢睡着了……

不是梦境,更像幻觉。仿佛今日就是八月中秋,今晚就是月圆时刻。仿佛又看到月光下熟睡的女儿,看到天上那轮明月。

思念成河爱成桥,心如月圆情如秋!

仿佛看到远方的父母和亲人围坐在院子里赏月,甚至听到他们在谈论着、说笑着。多想让这轮明月把我的思念和祝福传递过去,多想让这轮明月替我向父母和亲人问个好,多想和父母亲人共同享受这佳节!

小时候,每年过中秋节,母亲就是再忙也要烧两个大锅盔,一个上头画上太阳,一个上头画上月亮,尤其是画月亮的那个,还要画上松树和小白兔。等到了中秋节的晚上,圆圆的月亮早早地挂在天空的时候,母亲就把亲手画、亲手烧的两个大锅盔放在一个大条盘里,然后再毕恭毕敬地摆放在事先预备好的(摆放在院子里月亮最先照到的地方)小桌子上,同时还在锅盔的两边摆放上一些诸如西瓜、甜瓜、苹果之类的吃的,还要把这些东西用小刀从最中间切成锯牙形状,每一半上头都有八个牙儿,两半合起来却仅有十五个牙儿,又构成一个圆的整体。母亲在摆放这些东西的时候,嘴里还不停在念叨着,我不明白是什么,只管和弟妹去抢母亲摆放的东西,每次都被挡了回来,母亲说这些东西是“供”给月亮婆婆的,要等到月亮婆婆不吃了才让我们吃。我们只好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小妹每年都等不到母亲把那些“供品”收回来就睡着了。我和小弟从母亲还没有放手的大条盘里抢东西吃,最好吃的还是大锅盔,我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把锅盔渣撒的满地都是,母亲总是边拾地上的锅盔渣边说:“这样不行,月亮婆婆会怪罪的……”那时候不懂母亲为什么要那样。

八月十五一家亲,月亮代表我的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在那个时候,农村人家用烧的锅盔代替月饼来过中秋节,期望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之后条件虽然好了,有钱买月饼了,也能买到月饼了,但母亲和所有的同辈人一样,每年还是要亲手烧两个画着太阳和月亮的大锅盔,来“供”给月亮婆婆,祈求一家人平安、圆满。至于母亲在摆放锅盔时念叨的什么,我也最终明白,她就是期望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此刻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月饼,各种各样的,但我还是对母亲亲手烧的锅盔情有独钟。

父母在老家思念远在他乡的儿子,我又在那里思念远在外地的女儿……

八月十五那又明又圆的月亮就是父母对家人的祝福!

中秋夜那又圆又甜的月饼就是儿女对父母的思念!

篇14:中秋情思

啊,月亮,你使人产生了多少遐想……

望着那个圆盘似的月亮,我仿佛看见了美丽的嫦娥,在砍树的吴刚,为嫦娥捣药的小玉兔。嫦娥、吴刚、小玉兔,我多么想去看看你们,和你们交朋友,450字作文《中秋情思作文450字》。

着圆圆的月亮,我又想起了远在他乡的爷爷奶奶,怪不得诗人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也不知爷爷奶奶此刻好吗欢乐吗看到天上明净如水的月亮,我又想起了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坐下来,凝望着月儿,吃着香喷喷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想起了台湾的小朋友,想了很久,很久……

在月光下,我思绪万千,想着想着,我仿佛成了童话中的小天使,背上突然长出了翅膀,像箭似的飞向广寒宫,为了迎接我,嫦娥在翩翩起舞,吴刚也捧出了桂花酒……

上一篇:创业孵化能力提升调研报告下一篇:清晨新发现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