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写作背景

2024-04-21

三国演义写作背景(通用9篇)

篇1:三国演义写作背景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三国演义》创作背景

《三国演义》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其一是关于三国史事的历史文献;其二是民间不断流传的三国故事和民间创作。一方面是上千年所积累和深化的史学家对三国历史的叙述和评价,另一方面是历朝历代民间三国传说的不断演化丰富,它们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毛宗岗(1632~1709),字序始,号子庵,生于明崇祯五年,中国清初文学批评家。

篇2:三国演义写作背景

第一首作于他大约二十五岁“游齐赵”时,当时他襟怀浩荡,眼界空阔,一落笔即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被后人称为是“神助之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二语奇峭;而“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写尽望鸟人真切感受;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身在岳麓而神至岳巅,写得有力如虎,遒劲峭拔。虽没有“登峰造极”而泰山的真形已尽落眼底矣。

这是他青年时面对自然的风度,子在川上,何其洒脱!

十八年后,他在陕西,在去华州的路上,作了第二首《望岳》。这一次他望的是西岳华山:

西岳 竦处尊,

诸峰罗列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

高寻白帝问真源。

这一年他四十多岁,正是外面兵荒马乱,内心忧闷不快的中年。这一首《望岳》不如上一首著名。原因当然多矣,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诗人没有心劲--一二句还来势不弱,可见诗人心力,可是三四句即以“安得”二字借天仙而出我语了,七八两句更是有气无力地说:还是等以后吧……,和前一首《望岳》的后两句相比,同样有“等以后”的意思,可是前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何等的豪迈,而此两句又是何样地消沉!

中年负累,诗心踯躅,皆然也。

中年望岳,诗语嚅嚅,诚然也。

当代著名诗人西川曾有诗句云:

田野上三棵榆树并肩而立

如同老人 女人和孩子

诗句酷似杜甫望西岳诗之一二句,如果不能说这是句出有典,就应该说他们两个于此有同好焉。事实上杜甫的这首诗中,也只有这两句好。

无独有偶,杜甫五十八岁那年,在南方,竟又写了一首《望岳》,这一次,他望的是衡山。

可以想象,老年杜甫的望岳之诗,一定有更多的孤愤和难受。

他为什么要只是远远地望呢?

他为什么不也登上去呢?

是啊,杜甫老先生是多么想登高望远啊,可是,当他终于登上高处以后,他所写的,或者说他所感受到的,却竟然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鬃,

潦倒新停浊酒杯。

篇3:三国演义写作背景

关键词:写作策略,传奇化,神秘化,崇高性

茂名写长篇小说的不多, 茂名写长篇演义小说更少, 梁伟锋的《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起了补缺作用。传统的演义小说作为一种大众文学形式, 已从唐宋的话本传奇就已流行, 而梁伟锋不沿袭旧套, 在吸收传统神话小说营养的同时, 不拘泥于遵从神话原初性思维模式, 也不信守现代小说的叙事法则, 借用传统演义体的架子, 协调传统与现代话语力求突围叙事的困局。在历史人物杨救贫的演义中, 虽有游仙的结构影子 , 但摆脱宣扬仙道的功利目的 , 不附庸于神道的宣传 , 作品主要表现作者悟世的思想感情。尤其作品值得关注的是, 大量吸取了当代玄幻小说的元素:穿越并传奇着:择取生动的民间历史传说神话的资源, 主要采取了人物的传奇化与文化的神秘化的写作策略, 在不损伤演义小说通俗审美肌体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了文本所赋予的人文价值意味。

一、人物的传奇化

《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构筑了一个穿越的时空:时主要是过去与现在的自由穿越, 空主要是三界 (天堂、地狱、人间) 的自由翱翔, 通过历史人物与神话人物的穿越穿梭, 叙说一个神与人交融的故事。

显然, 历史人物进入文学层面 , 必然要经过一个文学审美化的过程 , 自亚里斯多德开始, 有关历史真实与文学真实之间的问题就争论不休。作为历史人物的杨救贫, 原名杨筠松, 名益, 字叔茂, 号救贫, 是风水地理堪舆祖师, 生于会昌元年 (公元八四一年) 三月初八日戌时。据《赣州府志》记载:“窦州杨筠松, 僖宗朝, 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 乃断发入昆仑山。过虔州, 以地理术授曾文辿、刘江东。卒于虔, 葬雩都药口坝”。他是杨家第127世志能的第四子, 唐僖宗朝国师, 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掌灵台地理事。他有两个儿子名为:杨郎、杨影。还有一说, 杨救贫是宋朝大将军杨六郎的曾祖父。 (《贵州省天柱县通鉴》)

为了强化传奇的真实性, 作者一是注重在作品中用活一些历史信息表现故事的真实性。在这里, 作者采用了“因文生事”的写法, 巧妙地选取杨救贫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 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 , 天马行空 , 自由驰骋 , 虚构与演绎, 对手中的掌握的素材, 因情节发展的需要, 任意取舍 , 随意增删, 力求达到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二是创设了一个上下几千年, 纵横数万里的巨大虚拟时空表现玄幻趣尚。天上的有盘古、玉帝、王母娘娘、佛祖、九天玄女、云中子等等, 人间的有杨救贫、王好国、一众凡人等等构筑虚拟时空, 似真似幻, 达到一种采用富有神奇色彩的真实人物 , 既增强了作品的传奇色彩 , 又给人一种并非虚幻的艺术效果。不知是否无意间实践了罗兰·巴尔特的理念 : 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统一是有条件的 , 对立却是绝对的。“对‘真实’的纯粹简单的‘再现’, 对‘是什么’ ( 或‘一直是什么’) 的如实叙事 , 证明是抵制意义的 ; 这种抵制再一次证实了经验 [vecu, 或经历过的 ] ( 或活着的 ) 与理智之间伟大的神话对立”[1]三是杨救贫承载了拯救苦难的重任。我们知道, 有一类作品执着于探索人类存在的痛苦, 痛苦与宿命是同在, 也可说是一种煎熬且无法解脱, 现时的玄幻作家, 主要构造一种整体布局上的传奇韵味, 以便展开玄理探求, 不少在掀开人类存在困难的一隅, 就迫不及待地让笔下的英雄以个人的伟力, 让自然和世界归于平和, 而杨救贫作为民间的救苦救难的英雄, 他往往借助神奇的超自然力拯救民间的苦难而成为菩萨。

可见, 通过杨救贫传奇化的艺术手法处理 , 把杨救贫放置到传奇神话演绎的轨道中 , 敷演其大义 , 强化了杨救贫的“传奇性”, 满足了读者的心理期待, 也大大提升了小说的可读性, 并潜移默化教育和娱乐了草根民众。

二、文化的神秘化

《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文化的神秘化:一是以道教文化知识的奇观化过程构建神秘化独特的阅读效果。道教可谓是本土的第一大宗教, 是各种中外文化杂交的果实:儒家的哲理、佛家的教义、巫祝的斋蘸、方士的术数炼冶为一炉。在《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中, 作为堪舆大师的杨救贫, 作者在叙说时, 无疑将方术文化 (比如堪舆、八字) 成为叙述的主干。由于方术文化已渗入到民间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深层意识之中, 作者在运用道教神秘文化的素材 , 借鉴玄幻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既可虚又可实 , 为其浪漫才情的纵横驰骋营构了一个游刃有余的表现空间, 也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充满民俗意味又陌生的艺术想象空间。

二是通过神话文化的移植构建神秘化独特的阅读效果。《封神演义》国人是家喻户晓的, 读过《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的就会发现, 《封神演义》的神都参与到救贫演义来了。初读会给人一种无厘头的感觉, 假如将其看作是一种写作策略, 或许就坦然。如果说神话的诞生标志着人第一次逃出自然世界因果法则的控制的话, 杨救贫作为一个民间的英雄 (或神) 如何真正承担起拯救苦难的重任, 一来可以将其作为主人的姿态生活在大地, 以自我作为万物的尺度, 建造合乎人的意愿的生存空间;二来是将其作为神的姿态生活在大地, 为神作神人, 使之成为人的生存提供精神的力量。

可见, 在小说中营造的这种奇幻的生存氛围 , 制造的这种浓郁的神秘气息 , 增添了小说浪漫奇特的迷幻色彩 , 使作品蕴含着玄机 , 满足了读者的求异心理期待, 无疑, 趣味性也得到强化。

三、意味崇高性

黑格尔曾说, “艺术只有一个任务, 那就是把真实的东西, 按照它在精神里的样子, 按照它的整体, 拿来和客观感性事物统一起来, 以供感性观照。”[2]

《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不同于其它的网络玄幻小说的地方在于:穿越并传奇作为作者的构思元素, 目的在于拓展文学广阔与深远的表现空间, 跳出了传统演义小说的的局域, 但又不简单同于新兴的网络玄幻小说, 因其在作品中表达了作者的理智, 即通过杨救贫拯救苦难精神的浸润而后进行“感性的直观”, 反映了民间的崇高情怀。一是充分展示了杨救贫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小说通过穿越, 把现代人带到了那失落已久的唐代, 以半人半神的杨救贫的命运轮回探求了人性的善与恶, 感情的真与假, 演义展示了杨救贫一生朴素的民本情怀和爱国情愫。二是充分展示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纵观《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 作品中极写了大唐风光, 大书了家乡风情的段落比比皆是。

显然, 正如欧阳友权说的, “文学, 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 应该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是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乐土, 是表达人的理想、寄托人的期翼的自由王国。”[3]《大唐国师杨救贫演义》吸收传统的养分, 抓住杨救贫本身在民间所固有的扑朔迷离传奇色彩与道教文化的神秘性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 借力于大众文化和现代传媒而生的玄幻文学, 通过虚构的三界, 将古代神话与现代关怀的视域结合的写作策略, 实现了作者人生关怀 , 并在创作中自主地驾驽挥洒 , 使自己的人文理想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2][德]黑格尔.美学 (第三卷) [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1979.

篇4:《三国演义》写作手法分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 人物 战争 写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全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根据三国这段历史而编写的一部章回体小说,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军事和政治斗争,为我们描述了东汉末年广阔背景上的一幕幕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和三个政治集团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政治场面。作为一部以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为主要题材的历史演义小说,这本书在战争描写和人物描写上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写作手法对后世战争文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 刻画人物的多种写作手法

《三国演义》共一百二十回,其中出现了四百多个人物,作者主要刻画了几十个主要人物,每一个都栩栩如生。譬如刘备仁德爱民,优柔寡断;张飞粗犷豪爽,嫉恶如仇;关羽勇猛无比,高傲自大;周瑜江南才子,心胸狭窄等。罗贯中在塑造人物的手法上,有着很鲜明的特点。

首先,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以及周围环境把人物的思想性格夸张渲染。如“温酒斩华雄”中关羽的形象,采用的就是虚写、侧面烘托的手法。整段文字没有一句从正面直接描写关羽如何英勇,战斗场面如何惊险紧张,而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运用烘托、映衬等手法加以表现。先是写华雄的高大、英勇,从侧面衬托关羽,接着写关羽不同寻常的出场,孙坚损兵折将后伤感不已,袁绍闻讯后一筹莫展,诸侯则是人心惶惶。而此时刘关张三人却只是“冷笑”,笑诸侯的束手无策,也笑华雄的猖狂一时。此时关羽一声大喊“小将愿斩华雄头,献于帐下”出场了,其沉稳自信与众将的慌乱无神形成了显明的对比。但关羽只是一名弓马手,围绕是否让其出战,曹操和诸侯盟主袁氏兄弟发生了分歧,这就显示出袁绍重职位轻才干、目光短浅,曹操爱惜人才,富于心计的性格特征。最后又以曹操暗使人赉酒抚慰刘、关、张来表现曹操过人才智,暗示曹操不久必将取袁绍而代之的趋向。

其次,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多个层面,使人物形象饱满。如张飞鞭打督邮、怒叱吕布、大闹长坂桥表现了其嫉恶如仇、鲁莽急躁的性格特点,但张飞智取瓦口隘及用计破严颜两个细节则生动地表现了张飞莽中有智、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作者又在故事情节中穿插一些细节描写,以丰富其性格特征。例如,诸葛亮在五丈原最后一次巡视军营的细节:“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这个带病巡视军营的细节,虽着墨不多,却把孔明“鞠躬尽瘁”的赤诚忠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再次,作者很善于结合战争发展过程及人物在战争中地位的变化来塑造人物。“赤壁之战”是三国中非常经典的一战,这一战为之后的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围绕着赤壁之战,作者塑造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雄辩自信;周瑜的英俊潇洒、高傲及心胸狭隘;鲁肃的忠厚老实等不同形象。赵子龙有勇有谋的形象是在长坂坡一战中深入人心的,他在长坂坡万人军中单骑救主还成功逃脱。历史上的曹操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而小说中的曹操经过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加工,已经变为一个象征着统治阶级的典型人物,“乱世之奸雄”。奸诈成为曹操骨子里的特点,他的这个特征在兵败赤壁在华容道时用三次大笑稳定军心,之后在回到驻地时为郭嘉之死而埋头痛哭,把兵败的责任推卸给谋士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赤壁一战,曹操损失了几十万军队,在溃败途中,他连续三次大笑、三次受挫:第一次大笑是在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时,曹操走在“树木丛杂,山川险峻”的山路时,在马上仰面大笑不止,说:“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時,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说犹未了,两边鼓声震响,火光竟天而起,赵云的伏兵杀出,徐晃、张郃双敌赵云,曹操狼狈逃跑而去;第二次是曹操带军取道北彝陵山路走到葫芦口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众将问他“如今为何又笑?”曹操回答说:“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引来与张飞的一场混战;第三次是在人困马乏,当“号哭之声,于路不绝”的曹军到达华容道的天险处时,曹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辈。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又引出了关羽的伏兵,如若不是关羽仁义放走他,恐怕三国故事就要改写。曹操三次大笑是一种苦涩的笑,但他面对失败时的大笑也表明了他的顽强坚韧、败而不馁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最后,作者还善于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诸葛亮“舌战群儒”,生动地刻画了诸葛亮机智沉着、能言善辩的非凡才能。在瑜亮交锋中,作者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其不同的性格特征:一个才高量窄,一个以大局为重;一个弄巧成拙,一个稳操胜券。在赤壁之战中,作者写曹操的聪明反被聪明误,阐泽的大胆机智,鲁肃的诚恳忠厚,黄盖的忠心耿耿等。对于不同的斗争环境,作者也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人物的不同。如描写战将的勇猛,周瑜勇而显傲,而赵子龙则有勇有谋。再如,同样是写释放对方将领,张飞在巴郡“义释”了严颜,表现了张飞有大局观,粗中有细;关羽在长沙“义释”了黄汉生却表现了关羽的高傲自大,不把大哥、孔明以外的任何人放在眼里,从中表现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将一个个不同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 描写战争的多种写作手法

《三国演义》,战争描写非常突出,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全面描写,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整部小说涉及的战争多达几百次,但作者并非均匀用力,而是在全面描写的基础上重点写了七大战役:讨伐董卓之战、官渡之战、当阳之战、赤壁之战、七擒孟获、彝陵之战、六出祁山。对这些战争,作者从战争目的、战前组织、参战人物、战争过程、战争结果等方面皆作了细致生动的描写。而在这七大战役中,作者又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用力最多。官渡之战,是曹操荡平北方,统一中原的关键之战,三国鼎立将要形成;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始形成;彝陵之战,则是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瓦解。这些重点战役都是由量变逐渐走向质变的,所以其它大小战争都是作为铺垫出现,这样就实现了战争描写上主次配合、张弛有度的效果。例如,赤壁之战,因为它是决定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的一场关键性战争,作者就以长达八回的篇幅,对其发生、发展和结局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作者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既写斗智,又写斗勇,文武并用,扣人心弦。不但详细描写了孙刘与曹操这一主要矛盾,同时也较好地展示了吴、蜀之间的次要矛盾。通过对这些错综交织的矛盾的揭示,主次分明、有条有理地展现了这场关键性大战的全貌。就一次具体战争而言,作者也贯彻了这一创作手法。凡有刘蜀一方参战的自然成为矛盾冲突的重点,若是其他集团间的战争,则以掌握战争主动权的一方为矛盾冲突的重点来加以记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作者“批刘贬曹”的倾向。官渡之战这场至关重要的战争只有一回篇幅,而在此期间,作者却写了“三顾茅庐”、“博望坡之战”等事件;而同样重要的赤壁之战因为有着刘蜀一方的参加则用了八回的篇幅。

其次,把军事斗争和政治、外交斗争相结合也是作者描写战争的一大特色。《三国演义》以战争描写为主,但不是一味地描写战争,而是围绕战争写了政治、外交方面的种种斗争。注重描写战前整体形势的分析、各方力量的对比,各方之间及其内部的矛盾,战争过程中人为因素对于客观形势的影响和转化。如赤壁之战前,不仅写了孙刘联合、结交的过程,还写了孙权内部战与和的矛盾,写了孙权的决策经过,这都充满了戏剧性。当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沿江东下,向孙刘直逼而来之时,孙权集团的文臣武将乱作一团,主战派、主降两派各执己见,孙权一时也没有了主意。诸葛亮亲赴东吴说服孙权,罗贯中有意安排了“舌战群儒”这一情节,让诸葛亮充分显示了一个外交家的雄辩才能,使得这些腐儒们一个个无话可说。之后,诸葛亮智激周瑜,坚定了其抗曹的决心。诸葛亮、周瑜、鲁肃、黄盖等人的态度,又使孙权树立了信心,孙刘联盟正式结成。之后作者写了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戏剧性场面,表现周瑜与曹操、蒋干的斗智。在这场智斗中,周瑜一步步诱使蒋干中计,利用曹操生性多疑、骄横的性格,借刀杀人,除掉了蔡瑁、张允这两个悉知水军之法的水军都督。随着战争态势的发展,不但明写了曹魏同孙刘联盟之间的矛盾,还暗写了吴蜀之间的矛盾,即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矛盾。這两条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多方智慧的较量。赤壁之战不再是一场单纯的军事行动,而变成了三方斗智斗勇的舞台。火烧战船,这是赤壁之战中的中心谋略,曹操的最后失败就在于被孙刘联盟用火烧了他联结在一起的战船。为了火攻计的实施,又引出了黄盖的苦肉计、阐泽的假投降等一系列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情节;最后是庞统妙献连环计:让曹操用铁链将他的战船联结在一起。悬念一个接一个,情节跌宕起伏,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再次,每一次战争都写出了其特点及战略战术运用。《三国演义》描写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争,有同类型的战争,也有不同类型的战争。在作者笔下,这些战争都写得千变万化,不呆板,不重复,且各具特点。同类型战争因描写手法不同而毫无重复感,而对不同类型战争的描写就更显得精彩纷呈。作者写得较多的是火攻,如吕布关门烧曹操,诸葛亮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周瑜火烧赤壁,陆逊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等,无一不写得生动逼真,且烧法各有特点,多种多样。除了火攻外,作者还写了水攻、车战等多种战争样式,揭示出战争复杂多样的一面。

最后,张弛有度是作品描写战争的又一特色。作者在激烈紧张的战斗过程中经常插入一些轻松的情节,把紧张的战争写得张驰有度、动静相宜。如第四十八回写的“宴长江曹操赋诗”中,写在赤壁大战前夕的一个皎皎如同白日的晚上,曹操置酒设乐于大船之上,并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第九十五回写的“武侯弹琴退仲达”中,面对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只有二千五百兵士的诸葛亮却“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都是用闲适、轻松的情节描写,把紧张的战争场面表现得生动曲折,富于艺术感染力。战争中英雄豪杰是主角,但女性也时常穿插其中。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评论道:“令人于干戈队里时见红裙,旌旗影中常睹粉黛,殆以豪士传与美人传合为一书矣。”第八回写的“王司徒巧使连环计”中貂蝉就是巧使连环计的关键。这些红裙粉黛的出现与穿插无疑起到了舒缓战争紧张气氛的作用,同时也给血腥的战争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不但情节紧张惊险、曲折动人,而且还细致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细细品味,我们发现书中的很多战争场面我们能记起来的很少,但人物的性格却印象深刻,这些英雄豪杰的形象特点在我们的脑海中立了起来。

总之,《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与战争描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作品中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战争故事,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得作品成为中国战争文学永远的模本。

参考文献:

[1]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董志新:《毛泽东读三国演义》,万卷出版公司,2011年版。

[3] 野石:《三国演义人物对联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

篇5:枫桥夜泊写作背景

落榜的张继与《枫桥夜泊》

同窗好友一个个榜上有名,张继却名落孙山。落榜后,张继非常失望,他一个人独自来到苏州。苏州是个好地方,水乡的风光胜似天堂。张继想借苏州的美景,排解心中的烦闷,可看着眼前的美景,他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的落寞。游了一天园林水巷,不但没有解去心中的烦闷,反而新增了许多忧愁,正是借景消愁愁更愁啊!夜晚,张继让老船工把小船停泊在枫桥旁边,哪里也不想去了。枫桥下的小河,在夜幕里静静流淌。小船在水面上轻轻摇动,恰似随风轻摆的摇篮。我且在这“摇篮”中好好睡一觉吧,也许明天醒来,会有一个好心情。张继钻进船舱,解衣躺下。水波荡漾,小船轻摇,确实很舒服,可往事偏要一幕幕在脑海里上演:十年苦读的艰辛,父母的期待,别人的鄙视,自己的失意„„每一件都像钢针似的,扎得人心疼。最让张继心疼的是奶奶,赴考前,奶奶把张继叫到床前,颤抖着双手,从自己身上取下一尊拇指大的玉观音,戴到张继的脖子上。这尊玉观音奶奶随身戴了几十年,张继从未见她取下过。奶奶说,观音菩萨会保佑她的孙儿金榜高中的。张继摸摸身上的玉观音,暗叹一声:“唉,奶奶,孙儿愧对您老人家啊!” 张继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他索性披衣起来,准备跟船工说说话。出了船舱他才发现,老船工已经躺在船头睡着了。小河上渔火点点,每一点渔火,就是一户人家。张继不想惊动老船工,就悄无声息地站在船头赏月。月亮好像瞧不起张继这个落第书生,渐渐西沉,一会儿就从枫树梢头落下去,再也看不见了。就在月亮落下的枝头上,传来一声鸦鸣,在静夜里显得格外凄凉。这只乌鸦为什么深夜还鸣叫?它也和我一样愁肠百结难以入眠吗? 江上起风了,张继临风打了一个寒颤。已经是深秋时节,难怪夜风侵肤。他正要回到船舱去添衣服,就听到一声钟声,仿佛从天外传来。钟声在静夜里格外纯净、悠扬,缭绕于耳,久久不散,勾起张继的无限乡愁!小时候,张继经常跟奶奶去寺里烧香许愿,听惯了这样的钟声。在这落榜时候,在这异乡的深夜,听到这熟悉的钟声,让人怎能不想起童年的美好时光,怎能不想起慈爱的老奶奶?家中的奶奶知道孙儿落榜了吗?不,在奶奶的眼里,孙儿是最优秀的,她老人家一定日夜盼望孙儿金榜题名的好消息呢!夜风更大了,吹得小船摇来摆去,河上的渔火也跟着一明一灭。张继望着夜色中的枫树古桥,脱口吟唱: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000多年后,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人传诵这首《枫桥夜泊》,而张继落榜那年,考中状元的是谁,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如果不是落榜,张继恐怕想破脑袋,也写不出这么凄美的诗,正是落榜成全了张继。我们有幸读到《枫桥夜泊》,也是沾了张继落榜的光不自禁地联想到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的落寞。

诗人在深秋的一个午后出游,来到林木萧条的山前,一条石路蜿蜒而上,仿佛在黄绿的草木中画出一条白线,而这白线的顶端是山颠缭绕的白云,白云下面隐约可见有些房屋。那里居住的一定是世外高人吧!诗人很想去拜访他们,可是突然他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在落日的映照下,经霜后的枫林如火如荼,每一片叶子都像燃烧的火焰,比二月的春花更红艳。他停下车来,静对这自然生命的壮观,心里充满感动,不由得发出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不只是美的联想,色彩的比较,更是生命的礼赞。在寒山的萧瑟背景上,红胜二月春花的枫叶洋溢着旺盛的生机和无穷的生命力,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篇6:写作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写作条理顺序

赏花(欣赏紫藤萝瀑布)——忆花(回忆起家前的花)——悟花(从花的生长中体现了一个道理)文章中心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生活中都会有种种的困难,但是在去抗争困难的旅途上,是没有终极,没有极端的)文章修辞手法

比喻——例如: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比拟(拟人)——例如: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通感——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全文主旨)

人物生平

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同年在《大公报》发表处女作《A.K.C》。1951年毕业分配在政务院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同年末调入中国文联研究部。1956年至1958年在《文艺报》任外国文学的编辑。1957年出版童话集《寻月集》,同年发表短篇小说《红豆》(《人民文学》1957年7期)引起文坛注目,在反右斗争中遭到批判。1959年下放河北省农村。1960年调入《世界文学》编辑部。主要撰写散文和小说。“文革”中被迫中断创作,1978年重新发表作品。后调人北京外国文学研究所。主要作品有《宗璞散文小说选》,散文集《丁香结》,长篇小说《南渡记》,翻译《缪塞诗选》(合译)、《拉帕其尼的女儿》等。所作《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集《丁香结》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她的作品多写知识阶层,文字优雅,富于学养,含蓄蕴藉。“文革”后的创作追求现代主义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写,具有超现实的荒诞和象征,比如《我是谁》、《蜗居》、《泥沼中的头颅》等,受到批评界的注意。基本信息

篇7:韩愈《师说》写作背景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一直沿用至今,表明了老师的职责,韩愈的《师说》对老师的任务、作用以及社会地位给出了具体的说明,韩愈的这篇文章在现在也一直有前进意义,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能做此文,可见韩愈的前瞻性,那么,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呢?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tán)、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知识扩展】

韩愈的名言警句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进学解》

2、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 《与孟尚书书》

3、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草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韩愈 《 春雪》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韩愈

5、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 ——韩愈

6、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韩愈 《祭十二郎文》

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韩愈 《师说》

8、少年乐新知,哀暮思故友。 ——韩愈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10、形成于思荒于嬉,业精于勤毁于随。 ——韩愈 《围炉夜话》

11、人情忌殊异,世路多权诈 ——韩愈

12、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韩愈 《幽兰操》

13、圣人无常师 ——韩愈

14、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韩愈

1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16、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 ——韩愈

1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韩愈 《原道》

1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韩愈

19、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 影不与吾形 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韩愈 《祭十二郎文》

篇8:“写作背景”教学误区及运用策略

一、“写作背景”的教学误区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或者认为作品的写作背景不重要, 对其进行淡化处理, 或者由于认识不清, 存在以下教学误区:

1. 将写作背景当作文学常识看待。在教学中对写作背景只进行简单介绍, 但是在具体文本研习过程中, 却很少运用到写作背景, 或者只能简单概念性地提及写作背景。比如, 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 只要碰到李白、杜甫、鲁迅等名人作品, 就在课堂文本研习之前, 事无巨细地将作者的生平、代表作品、写作风格等一一详细介绍, 并要求学生掌握。再有, 不少教师对一些学生比较陌生的作者, 也喜欢进行大篇幅的介绍。其实这些是不需要的, 对于学生而言, 只需要对具体作品中作者写作的意图和社会时代环境有所了解即可。

2. 将写作背景简单等同于作者生平。有的教师简单以为作者生平就是写作的大背景, 于是在教学一开始就大篇幅介绍。其实不然, 作者生平往往比较复杂, 写作风格也因此多变, 而具体的作品, 其写作背景不一样, 那么其反映出作者当时当地的情感内涵也是不一致的, 如果不加以区分, 就会出现偏差。

3. 将写作背景与时代背景混淆。写作背景中存在时代因素, 有时影响还很大, 但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 时代背景更加客观, 而写作背景中作者本身写作意图的因素更加具体, 分量也更重, 如果将两者混淆, 就会失去对作品个性化的正确判断。比如对于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 以南渡为背景, 其前后词风是不一致的, 但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 其思想内涵也是不一致的。

以上教学误区, 对于具体作品也许并不明显, 因为有些作品可能写作背景不具体, 或者其写作背景更多服从于时代背景, 更多顺应作者的一贯写作风格和主题表达, 但是, 从整个语文阅读教学来看, 必须将写作背景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在一些写作背景意义比较突出的作品中, 使之成为解答作品思想内涵、作者情感密码的关键之钥。

二、“写作背景”的运用策略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 出现“写作背景”的教学误区, 主要在于教师的认识不清和重视程度不够, 那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写作背景”呢? 必须将“写作背景”教学提升为一个重要环节, 使之成为文本研习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具体教学中对写作背景的内容、形式和运用方式要进行精心设计, 使之发挥应有作用。

以教学老舍《想北平》一文为例, 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写作背景可以在作者生平介绍中提及, 但是这样就会导致写作背景淹没在其中, 同时对于文本研习没有太大的帮助, 因此在教学中, 我没有在开始的作者生平介绍中提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当课堂教学在进入探究环节时, 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中, 北平虽是作者的故乡, 但是从前文看, 作者的回忆中情感更多的是一种带着喜悦的思念, 那么文章结尾为何突然发出“好, 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 ”这样的感慨呢? 是不是情感过于浓烈了呢?

在这样的探究下, 很多同学可能只能从思乡情切的角度理解。作为教师, 此时就可以重点突出写作背景, 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去分析。我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 大家可以看文尾, 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 当时作者在山东济南, 并不在北平, 可以说是离乡多年, 而且是千里之遥, 难以回还。从这个背景上看, 不少学生就能理解其中的思乡情浓了, 思乡不仅仅是思念具体的地方, 更多的是思念家乡的亲人、朋友, 而这些是身在异地的那个时代人们很难和今人相比的, 毕竟今天的通讯、交通是如此发达。

接着我继续引导: 但仅仅是思乡, 还不至于落泪。大家想想北平对于中国的意义, 以及在1936年前后中国发生的大事。果然, 不少历史学得比较好的同学, 纷纷作出回答, 北平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也是中国千百年的象征。而1936年前后, 正是中国最为苦难的时代, 1935年, 出现的华北危机, 当时, 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迫使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 同时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 也顺势成立, 可以说是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中国危急, 当时的华北已经是“一张桌子都放不下”了 , 而此文写就后的1937年, 卢沟桥事变也正式揭开日本侵华的序幕, 这些都发生在作者的家乡北平附近, 当时的形势可以说, 只要是有识之士都能略窥一二。因此作者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 自然是忧心如焚。从这个角度看, 作者文中的“想北平”不仅仅是思念故乡, 更是为国家前途担忧, 其泪水不仅仅是思乡泪, 更是忧国泪。正是国事不堪, 才更加想念处于风暴中心的家乡, 担忧其遭受的磨难与痛苦。

篇9:看《三国》学写作

衬托 衬托也叫烘托,是一种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的表现手法。又分正衬、反衬和环境烘托三种。

正衬,即正面衬托。为了表现甲事物的好或强,用同样好或强的乙事物来衬托。如第五回,写关羽温酒斩华雄一节。汜水关前,董卓手下大将华雄前来挑战袁绍率领的诸路大军。袁绍先后派出几员大将来迎战,战不几合都被华雄挑下马来。一时,袁绍大营“众皆失色”。正在此时,还是无名之辈的关云长挺身而出,在众人还未回过神来的时候,“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出营时,为他酾下的一杯酒,此时“尚温”。这一节,便是以华雄之威衬托关羽之勇。

“赤壁之战”写孙刘联军与曹操隔江斗智,周瑜每设一奇谋,都未能逃过诸葛亮的“火眼金睛”。这便是以周瑜之谋衬诸葛之智。他如以颜良、文丑衬关羽,以司马懿衬诸葛亮等等。

反衬,即从反面衬托。为了表现甲事物的好或强,特用一个差或弱的乙事物来衬托。第45回“群英会蒋干中计”写蒋干在曹操面前夸下海口,幻想凭借同窗之谊说周瑜来降,结果却被周瑜玩弄于股掌之上。作者以这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形象从反面衬托了周瑜的高量雅致、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

第95回马谡失街亭一节,诸葛亮小心谨慎,周密部署,让马谡守街亭,又安排其他将领镇守在街亭的左右。这都突出说明街亭地理位置的重要。而马谡到达街亭,看到街亭的地势后,却笑孔明多虑:“量此山僻之地,魏兵如何敢来!”又不听王平“当道下寨”的劝告,最后导致街亭失守。这里,前面写孔明小心谨慎,重视街亭,很好地从反面衬托了马谡的刚愎自用,骄傲轻敌。

环境烘托,即渲染环境气氛,以加深人物性格的刻画。“三顾茅庐”一节,作者先后曲折地写了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介绍,影影绰绰地虚写他非凡的才能,用气氛来烘托人物形象。前二次刘备去隆中都没有遇见诸葛亮,而卧龙冈静谧秀丽的景色、踪迹不定的“逸人隐士”、吟诗唱句的歌声,以及刘备迫切求见心情的描绘,达到情景交融,使气氛更加神秘,吊高了人们的胃口,引起人们渴望一见诸葛亮,为诸葛亮的出场涂抹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对比 对比,是文学作品在刻画人物时常用的手法。通过对比可以突出人物性格的差异,可以突出人物思想的高下。《三国演义》在刻画人物时也不乏对比。最典型的是刘备与曹操的对比。刘备仁义、忠厚,宽仁待民,曹操奸诈、诡谲,残暴害民;刘备待士以诚心和义气,曹操则全用权术和机诈。

刘备初作安喜县尉,就“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在新野时,老百姓又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当阳撤退时,十几万百姓跟随他渡江,虽然情势万分紧急,他也决不弃民先行。到了西川,他的军队“秋毫无犯,受到焚香礼拜”的欢迎。他对士人能推心置腹,始终信任。他一见赵云,就“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在长坂坡,糜芳、张飞都以为赵云投奔曹操去了,刘备却毫不怀疑地说:“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至于他对待诸葛亮,从三顾茅庐到白帝托孤,始终敬爱信任,则更为人所共知。

曹操,其残酷,欺诈的性格与刘备恰成对照。他杀吕伯奢全家后说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他的行动哲学。他为父报仇,进攻徐州,“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对待部下的奸诈、残酷更是无所不至。他军中缺粮,先命令粮官王逅用小斛发军粮,然后又借王逅的头来平息众怒。他为了追查在徐都纵火的耿纪的余党,竟用讹诈的手段把站在红旗下面的三百多人全部斩杀,他为防范行刺而故意“梦”中杀人。

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对比描写,固然反映了作者“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从写作角度看,从中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伏应 伏应即伏笔、照应。作者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将要在作品中表现、并对中心事件有必然联系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或暗示,并在事件发展的另一阶段与之呼应,以使作品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情节发展自然合理。

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多次从别人口中得知“卧龙、风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这便是前伏,及至后来诸葛亮,庞统出场,都显示了非凡的才能,这便是后应。

第25回,“救白马曹操解重围”。袁绍派大将颜良为先锋进攻曹操,一交战,颜良就连斩曹操二将。曹操心中郁闷,请关羽出战。关羽奋然上马,直冲敌阵,径奔颜良。颜良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关羽一刀砍下马来。一旁观战的曹操目瞪口呆,连声赞叹:“将军真神人也!”而关羽却说:“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曹操赶紧告诫部下“不可轻敌”,并且“令写衣袍襟底以记之。”

第42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曹操追赶刘备至长坂桥头,见张飞挺矛立马于此,想起关羽从前的话,再次告诫部下“不可轻敌”。于是曹操几十万人马不敢上前。而张飞却睁目怒喝:“谁敢来决一死战?”吓得曹操身边夏侯杰“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回马而走”。正是“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张飞一身抵挡曹操百万人马,固然是小说的夸张,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前面关羽言行铺垫的结果。关羽的本事就如此了得,张飞比他还强,曹操焉能不怕?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刻画人物形象的有力手段。一个生动鲜明的典型细节可以使人物丰满,富有立体感。《三国演义》刻画人物总的说来是以粗笔勾勒见长,但在刻画人物时,也描写了一些鲜明、生动的细节,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曹操为防部下暗杀,告诉身边的人说,自己睡着时,切不可靠近,因为自己有梦中杀人的毛病。为使众人坚信,他精心设置了一个杀人的计谋:一日午休,他故意把被子蹬落地上。一侍卫前去替他盖被,他忽然跳起拔出宝剑将那人杀死。完事后,他又躺下睡觉,“醒”来后,看到床前的尸首,故意大吃一惊。作者设置这一细节,集中刻画了曹操狡猾、奸诈、狠毒的性格。

第24回,写刘备要袁绍出兵,乘虚进攻许昌,这是一次极好的出击时机,袁绍却因为儿子生疥疮而拒绝出兵。小说描写他“愁得形容憔悴,衣冠不整,”灰心丧气地叹息:“吾有何心更论他事乎?”反映袁绍“干大事而惜身”,目光短浅,优柔寡断的懦夫性格。

刘禅是书中着墨不多的人物,他的形象也不太鲜明。第119回,写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在宫中演奏蜀乐。“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司马昭问他:“颇思蜀否?”他竟答“此间乐,不思蜀”。从刘禅的言语、体态、神情中,描写他的昏庸、低能。这处细节描写,成为一段表现人物性格非常出色的文字。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三国演义写作背景】相关文章: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论文05-14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论文提纲11-15

三国演义07-31

三国演义专题04-10

《三国演义》教案04-13

三国演义情节04-15

三国演义演05-11

三国演义论文题目05-02

读书笔记三国演义06-26

高考名著三国演义06-30

上一篇:致可爱的小鬼们的一封信800字作文下一篇:人生有三重境界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