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优秀教学课件

2024-04-26

拟行路难优秀教学课件(精选8篇)

篇1:拟行路难优秀教学课件

《拟行路难》教学反思 渭南市瑞泉中学

刘慧玲

这次公开课教学我所教的是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鲍照的《拟行路难》一文,通过本次公开教学,在语文组各位同事的评课过程之中,我认真反思总结,得到以下几点有关本文教学以及以后教学的几点启示: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而《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因而,以后我可再为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性完成对于作者以及创作背景等知识点的搜集、整理工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意识及能力。而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必然会加深对于“知人论世”环节的作用,学会在分析诗歌时要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和他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刻含义。

2、本节课我大胆构想和尝试,将学生自主性研读文本从而生发问题,再到带着问题回归课本深入理解作为本节课的重点环节,通过让学生“质疑—析疑”的过程,帮助学生培养如何去自主性探究和研读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能力,在次基础之上,我大胆抛给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流程“内容—情感—手法”,有力引导学生去自主性鉴赏诗歌重要内容,攻克难点内容。

这节课,学生配合积极,并能够热烈进行讨论探究,回答问题也较为全面,这种教学的大胆尝试,在一定意义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时间所限,我仍然在顾及教学环节齐全的情况下,给学生发挥的余地较小,学生无法做到更为充分的研读、思考和展示,留下一丝丝的遗憾。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之中,我仍将努力将这一教学构想付诸实现,力求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自主性学习和鉴赏诗歌的能力,从而在宝贵的课堂教学之中获取到更大的收益。

篇2:拟行路难优秀教学课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2.过程与方法:(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学会比较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教学重点】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教学难点】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交流有关“人生之路”的感想,谈一谈自己对“人生之路”的理解和感受。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二、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乐府解题》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 “每因酒酣而歌之,听者莫不流涕。”

三、读懂大意 1.学生自读。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补充:行叹复坐愁——行时叹息坐时愁。)3.学生齐读。

4.明确大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5.根据大意试背诵。

四、整体感知

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结合诗句,赏析作者在诗中如何表现“愁”的。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1 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五、合作研讨

1.诗的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诗篇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泻水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这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人间社会的某种哲理。

“起兴”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1)社会背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2)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的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

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之一。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 2 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诗篇。

3.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含有反讽的语气,作者越是说人生有命是正常的,越能显示这一现实的荒唐。越是平静地说“安能行叹复坐愁”,就越是透露出精神上无可解脱的痛苦,让我们感受到一颗被压抑的心灵。

4.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5.第七、八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

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6.小结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7.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六、延伸拓展:

1.从思想内容、情感 语言风格比较鲍、李的《行路难》

【明确】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很有影响。从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从语言风格看,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

2.积累

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定**》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备用)3.古往今来,有很多诗都言愁,言愁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但所言之愁又有何不同?请举例说一说。

(1)思家思乡之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相思之愁: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忧国亡国之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七、作业布置: 1.背诵《拟行路难》。

2.《导与练》相关部分的练习作业。

【教学反思】这首诗是一首比较短小的诗,在阅读上并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但对于鲍照这首诗的深层思想内涵和所涉及到的社会历史背景等方面的问题,学生还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我将这首诗的教学侧重在挖掘诗人难以言说的思想情感上。并配合课文后面给出的李白的《行路难》做比较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深刻的理解鲍照的思想情感。

篇3:拟行路难优秀教学课件

鲍照生活的南朝,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轴,卷轴用书衣包裹,而插图中的线装书,是明朝中期才出现的。我们知道,雕板印刷始于唐代,但那时多印佛经、杂书等,唐代以及之前的书籍都是手写。写本的形式是卷轴,像今天装裱了的书画一样。赵振铎《古代文献知识》云:“卷轴是六朝隋唐书籍的主要形式。按文章的长短,将纸粘成长幅,由右向左一行一行地写,写了卷起来就由左向右卷。左端安一根比纸稍长的细木棍或竹棍,这就是轴。”[1]把若干个卷轴集中在一起,用布帛做的书衣包上,称为“帙”。有五卷为一帙的,但一般多是十卷为一帙。从隋唐画家流传下来的画中,可以看到古代的卷轴和帙。隋初画家展子虔的《授经图》,图中三个长者都拿着卷轴,有的已展开,有的还卷着[2]。唐代著名诗人和画家王维画的《伏生授经图》,描绘汉文帝时九十余岁的伏生讲授典籍的情景,图画伏生席地而坐,双手放在几案上,右手拿着卷轴的一端,左手指着卷轴,在专注讲授,地上还有一卷轴和一帙,帙的一端,露出几个卷轴头。唐代诗人出行或到野外游览,一般用书囊(盛书籍的袋子)装卷轴,如皎然《寒栖子歌》云:“今日惠然来访我,酒榼书囊肩背荷。”酒榼是可提挈的贮酒器。皎然《送邬傪之洪州觐兄弟》云:“书囊山翠湿,琴匣雪花轻。”据此,鲍照诗插图中石台上的那函线装书,也应画为一帙或一书囊。

宋代雕板印刷盛行,书籍装订由卷轴变成了册页。宋代装订成册的书,根据印叶的折叠、装订,分为“蝴蝶装”“包背装”等,但还不是线装书。到了明代中叶,线装书才出现。线装书是将印好的纸一页一页折好,折时版心向外,用单页书衣分置书身前后作封面,打孔装订。一般线装书打四个孔,称为四针眼线。因为线装书的册页平扁,改用函盛装。最简单的函书套,用硬纸作里,外面敷上布,围在全书四周,因为它围绕在书的四面,故称为四合套。鲍照诗插图所画装有线装书的函书套,就是这种四合套,然而,这样的线装书和函书套,是鲍照死后一千年左右才出现的。

插图中的酒壶,鲍照生活的时代大概也没有。首先,插图中的酒壶没有作色,也没有大量晕染,看起来很像是白瓷酒壶,而白瓷最早是北齐(550~577)才出现的,比鲍照要晚一百多年。如果是青瓷或黑瓷酒壶,就当用淡墨作色或者大面积晕染。陶瓷学界一般认为,安阳洪河屯村所出土北齐武平六年(575)范粹墓的一批白瓷,是中国最早的白瓷,但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也有学者提出“巩义白河窑所出土早期白瓷的年代为北魏时期,早于安阳范粹墓出土的瓷器”,但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认为“将我国早期白瓷起源的年代定为北魏,从现在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证据尚显不足。目前来看,武平六年范粹墓中出土的白瓷,是最早的年代明确的白瓷器”[3]。

其次,笔者查阅中国古代人物画发现,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列女图》长卷中画有“卫夫人”“卫灵公”宴饮的场面,图中有饮食器具,但没有鲍照诗插图中这样的酒壶。宋末元初画家钱选的《扶醉图》画陶渊明与宾客饮酒后分手的情景,图中画有三个倾欹于地的酒瓮,而不是画的鲍照诗插图中这样的酒壶。图上有作者题写的“贵贱造之者,有醉则设。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君且去”,而这几句是《宋书·陶潜传》所记陶渊明的话,可知画中人物是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与鲍照大致同时,陶渊明去世时,鲍照大约12岁。“瓮”是小口大腹的陶罐,笔者认为钱选所画酒瓮才是南朝常用的,因为那时的酒是醪酒,即米酒。

再次,笔者将鲍照诗插图中的酒壶临摹下来,拍成照片发给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从器形特别是流口来看,这种酒壶要到宋代才有,最早也要五代才能烧制。在中国古代人物画中,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才出现了与鲍照诗插图中相似的酒壶。画评家认为“人物衣冠及画风,都具有南宋特色”[2]的无名氏《夜宴图》,描绘唐代十八学士于花木葱郁的庭院中秉烛宴饮的场面,也有与鲍照诗插图中相似的酒壶。《韩熙载夜宴图》和《夜宴图》都描绘的是唐代的宴饮场面,都有与鲍照诗插图中相似的酒壶,是唐代就出现了这样的酒壶,还是南唐画家顾闳中和南宋画家无名氏把南唐以后才出现的酒壶画入了描绘唐代宴饮的画卷中?如果是后者,正与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的意见相合。总之,鲍照诗插图中所画如果是白瓷酒壶,那么鲍照生活的时代应该还没有。

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入了南朝宋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并配有一幅插图,然而插图中的线装书和白瓷酒壶不妥。因为线装书是明代中叶才出现的,白瓷最早是北齐才出现的,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

关键词:高中《语文》,鲍照诗插图,南朝宋,线装书,白瓷酒壶

参考文献

[1]赵振铎.古代文献知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2]杨建峰.中国人物画全集[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篇4:拟行路难优秀教学课件

布白重要,书法如此,建筑如此,艺术上更是如此。

宗白华指出,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的“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他们各自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留白,使得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物理绝缘,自成境界。

朱光潜也说:“美是孤立绝缘的艺术形象。”

鲍照的《拟行路难》就是这样一首擅长空灵的艺术佳品,一首布白适当的诗歌明珠。

诗是这样的: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其区别于其他学科,是以比喻的方式来认识世界。本诗当然也是如此。起笔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很明显,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水”流的长远,是由“水”的多少决定的;是平坦无阻还是一路颠簸?这是本体。至于喻体即比喻人生的什么,作者并没有说明,而是采取了“布白”的方式,给读着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当读者在欣赏、吟咏这首诗的时候,结合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探究作者的生平和命运,进行作品的二次生成,自然就能理解。当读者结合鲍照的经历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明确感受到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出身门第高低贵贱不同的人,“水”的命运就是“人”的命运,“地势”高的“水”走的远,“地势”低的“水”走得近,就好比“门第”高的“人”爬上高位,“门第”低的“人”沉沦下僚,“出身”贵的人走得顺,出身“贱”的人命运坎坷,并由此看出当时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导致的悲愤抑郁心情。正因为曲笔的使用,“布白”的运用,寄激情于平淡,才给读着留下思考的空间,否则,就会显得直白,对诗味造成伤害。

接下来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灵深处。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高声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自己,“举杯”“断绝”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之歌声。这里诗人有意“布白”,回避了正面诉说自己的悲哀和苦闷,而是着笔于如何从怅惘中求得解脱,在烦忧中获得宽慰。这种口吻和笔调,愈加透露出作者深沉浓重的愁苦以及悲愤的情感,造成了一种含蓄不露、蕴藉深厚的艺术效果。

诗的结尾,作者本想吐露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人心不是草木和石头,不可能没有感情,比较而言,诗人的心性比一般普通人更为敏感。诗人面对社会的黑暗,遭遇人间的不平,不可能无动于衷,没有感慨。写到这里,诗人心中的愤怒,已极度膨胀,随时都有可能“井喷”。必须尽情宣泄,必须放声歌唱。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下面出现的却是一声低沉的哀叹:“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宣泄,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反动的门阀制度对于寒微士人的压抑,已经到了让诗人敢怒而不敢言的地步了。这正是人间极大的不幸。而这种不幸的根源,已经是尽在言外,表现得很清楚了。沉郁不舒,这正是“布白”之功。

这首诗托物寓意,欲言又止,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从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来说,本诗迂曲婉转,虚实结合。“布白”的存在,使得本诗充满艺术的张力。

难怪清代沈德潜评价本诗说:“妙在不曾说破。”

篇5:拟行路难(教学设计)

鲍照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2.对比鉴赏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和李白的《行路难(其一)》。3.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鲍照的一首诗作。鲍照这位诗人我们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是杜甫、李白我们很熟悉了吧。我们来看一首诗——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其中称赞......二、作者简介:

1、鲍照(约414—466)南朝宋人,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2、鲍照的人生道路。

三、学生朗读诗文

四、感知诗文(学生自主讨论回答)

1、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么样的哲理?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

2、背诵这篇作品,体会“安能行叹复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说说此诗和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何异同。

五、作文链接

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但是同样的时代,同样的条件,每个人做出的选择却不一样。

同样是双臂残疾,有人沿街乞讨,有人刻苦自励终成“钢琴王子”;同样身家过亿,有人吸毒入狱,有人公而忘私裸捐为民。同样身在夏高,有人奋起直追,努力成为一个“ 德美才秀 ” 的人;有人浑浑噩噩,甘心沉沦。反观自我,生活在同样的时代,面对同一片蓝天,我们将选择怎样的人生?

六、作业:

篇6:《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

教 师:胡晓杰 单 位:芦台一中

联系方式:022-69116939

电子信箱:cfwdhxj1982@163.com 通讯地址:天津市宁河县芦台一中 邮政编码:301500

《拟行路难》(其四)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我们选修课程的第一个脚印。对于诗歌欣赏部分的学习我们先从书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入手,使学生在大致了解古代诗歌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能够贯串起学过的作家作品及其风格流派,再从探究诗旨、把握诗境、体会声韵三方面入手去鉴赏诗歌,这样有助于初学者对诗歌地学习和掌握。

“诗歌之部”的第一单元“赏析指导”中介绍了探究诗旨的知识和鉴赏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在教学中参考借鉴“赏析示例”,围绕探究诗旨的中心,允许学生多元性、开放性地解读作品。自主赏析作品后面列有“探究·讨论” 和“相关链接”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鉴赏时打开思路、提示赏析方法并进一步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和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并背诵《拟行路难》,理解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习探究诗旨的知识和鉴赏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习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能够准确把握文中“比兴”的手法和作用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欲说还休的痛苦,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2、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热情,让他们乐于背诵和积累文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1、熟读成诵读,探究诗旨

2、理解并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生不称意处十之八九,李白选择明朝散发弄扁舟,苏轼不听穿林打叶声,人生如梦,早在南朝时的鲍照又是怎样的面对呢?

二、朗读

1、自由读,读懂诗歌大意 要求:

⑴明确体裁(多媒体展示)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其主旨多有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本篇是第四首。

⑵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借助“探究·讨论”第一题的诵读提示

三、整体感知

1、思考讨论,说一说你读懂的诗人情感是什么?找同学按照自己的理解示范读。学生思路:诗中充满了哀愁,压抑矛盾的痛苦,是郁愤之情

四、赏析全诗

要求:学生讨论,教师引导,领悟并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探究诗旨。

1、诗文中抒发诗人人生郁愤之情,作者为什么开篇先从水写起?这里使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

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会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所决定。

2、诗人开篇感慨社会人生的不公,如果是你你将如何对待?使人有时如何对待的呢?学生讨论回答,试着阐明自己的理由。明确:诗人借酒自宽,举杯歌路难,悲怆难抑。

提示:在第三联中,诗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 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3、细微之处见真情。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悲怆难抑的诗人内心世界有怎样的变化呢?

明确:欲说还休,矛盾郁愤。

提示: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第八句): “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4、以上我们用自己的生活体验、主观感受去感知诗人的内心世界,这就是“以意逆志”鉴赏诗歌的方法对我们的帮助。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诗人如此矛盾郁愤不敢言呢?学生很容易地想到“知人论世”

明确:结合作者情况和时代背景回答。(多媒体展示)⑴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⑵作者信息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⑶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导致诗人内心及其矛盾郁愤。

5、我们惊叹诗人内心深处矛盾郁愤啊,诗人也慨叹自己的人生命数,那么诗歌第二联中提到的“命”是指什么?关照全诗,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通过第四句的反问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这样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6、分析赏析后,再读诗歌 教师总结

诗歌开头似乎是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在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诗歌的前两联言不当愁;第三联借酒消愁,然而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用一个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不敢言”痛苦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赏析技巧

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

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六、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人微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今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之不能也。所以现在只要努力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七、布置作业

回想我们学过的诗文,体会怀才不遇的文人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谈一谈你的感受。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诗歌背诵量,但大多数人在诗歌鉴赏处不能有较清晰的思路与较好的鉴赏方法。缺乏多元、开放、自主赏析。在引导思路鼓励自主多元赏析,学习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篇7:高二语文《拟行路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

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交流古诗文中关于人生之路的感慨。

李白《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苏轼《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勃《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一、读懂大意

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乐府诗: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行路难》是乐府旧题,主旨是抒发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他作的《行路难》,“因酣醉纵歌之,听者莫不流涕”。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鲍照(?~466),因为出身寒门,又没有显赫的武功,《宋书》和《南史》都没有为鲍照单独立传,来自社会底层的优秀诗人鲍照,实在不值得史官们去考证其详细的出生年月,能在史书中顺便提到一笔,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和谢灵运(魏晋后,由于社会**、政治黑暗,隐逸之风大炽。因此山水描写的成分在诗里就逐渐多了起来)、颜延之(文坛盟主,《南史〃颜延之传》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一起被时人称誉为“元嘉(宋文帝刘义隆年号)三大家”,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在南朝社会特重门第观念的背景下,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惟一有效的途径,就是直接和上层王室建立关系。也许就是出于这种战略考虑,为求进身之阶,往谒擅长文学的临川王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编者),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元 1 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睿的侍郎,在刘睿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xū]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彧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临川王刘义庆 侍郎

始兴王刘睿(与太子刘劭谋杀宋文帝刘义隆)

侍郎 孝武帝刘骏 中书舍人、秣陵令 临海王刘子顼

参军(50岁)明帝刘彧

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超群,卓尔不凡)豪放、奇矫凌厉。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他学习民歌,被颜延之等人嘲笑,谓之“俗”,但事实证明,其诗歌成就远远超出了“错彩镂金”的士大夫雅致,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

这是一位实力型选手,在魏晋南北朝整个社会特别注重家族门第的时候,寒门出身的鲍照能够杀出一条血路,全凭着他手中的一支笔,和他那俊逸、骨气奇高的诗文。

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制度发展的顶峰。大地主,大豪强控制了一个国家的大部分。有时候皇帝也不得不受控于大地主、大豪强。他们在国家的经济、政治都占据着统治地位,这也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森严的等级制度。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才能出众却地位卑微,所以埋没于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领悟情感

1、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以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就是“命”,纵使你有出众的才华,又如何能越过这“地势”的沟堑,又如何能冲破这门阀的藩篱呢!

2、第三句说“人生亦有命”,结合全诗看,作者是认命还是不认命?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前四句:乍读之下,似乎诗人是在不动感情地叙述一个客观的道理,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但只要深研诗意,就可以体会到诗人故作恬淡的语言中蕴含着多少愤懑不平!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以喻解愁

五六句写借酒浇愁。

对“举杯断绝歌路难”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说“断绝”指歌断绝,一说“断绝”指断绝愁思。谈谈你的理解。

支持后者的理由:《行路难》本是民间歌谣,《晋书》记载,袁仙松曾作《行路难》,“因酣醉纵歌之,听者莫不流涕”。可见其辞以悲愤为主,其调多悲凉之音。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借酒消愁、悲歌唱愁

“心非木石岂无感”像一声疾雷震霆,滚滚而来,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它充满了感情力量,就像从诗人备受压抑的心房中突然进跳出来的。它以反问的口气在大声疾呼,带着 2 一股强烈的抗争意味。诗人的感慨如此之多、如此之深,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情感在这句达到了高潮。——直抒胸中愁

“吞声踯躅不敢言”。一个陡然转折,急转直下,情绪由极高至极低,如瀑布跳崖,跌宕起伏,给人以鲜明的对比感。前面的“心非木石岂无感”是那么慷慨义愤,后面的“吞声踯躅不敢言”又那么无可奈何。“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这富于戏剧性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比辛弃疾《破阵子》的末尾句。——不言更增愁

小结: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沈德潜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全诗情感变化的层次清晰。开头四句感情比较平静,使人明显感到诗人以理智克制情感的奔泻。到饮酒自宽耐,理智的防线在瓦解,情感加强了;终于,《拟行路难》的悲歌冲口而出,情感之流直泻而去。到“心非木石岂无感”句,诗情沸腾,就像卷石冲岸的巨涛一样迎面涌来。最后“吞声”句,好似一道铁闸落下,将奔流的情感陡降,造成大起大落的艺术效果。鲍照以短短的八句之章,将复杂的心路历程表现得那么曲折婉转,足见诗人驾驭语言的非凡功力。

四、对比李白《行路难》,可以从内容和语言比较。

从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从语言风格看,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全诗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跳荡雄肆。从情感变化看,都一波三折。《行路难》前四句写内心苦闷,四顾茫然。(中四句)写世路艰难,仍存希望。(后六句)写行路虽难,仍有信心。

鲍照《行路难》第六首: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六、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七、布置作业,齐背课文,下课

【板书设计】

1-4句 以喻解愁

比较平静

揭露

5-6句 借酒消愁、悲歌唱愁

情感加强

悲愤 7句 直抒胸中愁

诗情沸腾

抗争

8句 不言更增愁

情感陡降

篇8:拟行路难优秀教学课件

诗歌只在第九句出现“行路难”三字, 可前面句句与“行路”有关。诗中处处写路却处处难行。

送行“路”:友人饯行, 失意愤懑。

“路”难行:黄河塞冰, 太行封山。

想出“路”:吕尚伊尹, 只是梦想。

叹行“路”:路路不通, 难上加难。

行前“路”:云帆沧海, 自我心安。

细究原因, 路难行有多方面的缘由。

一、融于时世的黑暗, 难!

公元742年 (天宝元年) , 李白奉诏入京, 担任翰林供奉, 可是两年后被“赐金放还”。李白被逼出京, 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 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 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诗歌题目本是旧题, 但形容李白此时的处境真是极其贴切。诗中的现实是通过比喻手法写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以无限的悲愤写行路的具体的难。诗人是过分自信的, 黄河是国人的母亲河, 太行山也是古人理想中要登临的高山。诗人兴致勃勃前往却心情黯然而归。以这种极大的落差来写失意愤懑的心境是非常具体可感的。

二、实现精神的高贵, 难!

细读文本, 笔者读出了诗人追求的是精神的高贵和理想的实现, 因此路将比常人更难行。诗歌的前四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我们很容易理解其表面的意思, 心中郁愤, 痛苦, 理想不能实现。这样的“解读”固然没错, 但是却没有理解其中更深刻的意义。其实, 这“金樽清酒”与“玉盘珍馐”不但是借代“美食”, 更是借代一种富贵的生活。古时征人只能用“‘浊酒’一杯家万里”, 而清酒自然是珍贵的酒, 一般人恐怕无福享受。金玉的生活加上清酒的陪伴, 不正是世人眼中“诗仙”的理想生活吗?但在富贵与理想之间, 诗人更向往的还是精神的高贵与理想的实现。无奈因奸佞之闭塞贤路, 理想实现无门的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 使诗人酒不能咽, 馐不能食。吕尚、伊尹成功的例子摆在前方, 而对诗人来说只是个美丽却不可实现的梦想。一般读者读到末句都认为这是诗人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体现。然而, 笔者却读出了诗人无路可行的无奈和宽慰友人的善意。是两年的长安生活教会他思考了吗?应该不是。诗的后四句诗人反复吟咏“难”, 极写彷徨无定的心情, 却又自我安慰说会有“云帆”济“沧海”。可是事实上两者都没有, 诗人的路还是难行。

三、改变自我的个性, 难!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 被世人称作“诗仙”, 他才高志大, 很想干一番大事业, 入京后,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 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 变相被撵出了长安。如果李白知道脱俗的诗歌不能和浑浊的政治混为一谈, 知道人与人相处是需要技巧的, 他就会明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是李白不能很好地认识自身的情绪。他有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 本来就不适合尔虞我诈的宫廷。二是李白不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 即不能很好地调控自己, 酒后发“仙言”的事为数不少。“天子呼来不上船”, 难免会因此伤人。三是李白的自我激励过头, 它能够帮助李白走出生命中的低潮固然好, 但是过高地看待自己而轻视了别人却不好了。浪漫与严峻现实的矛盾也常使他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四是李白不能认知他人的情绪。李白过于高傲自负, 过于理想化, 他看不惯李林甫的行为, 借脱靴奚落引荐李林甫的高力士, 也因此得罪了权臣, 被赶出长安也是必然的事。

因此, 路难行是有历史性的———在当时那个年代, 也是有主观性的———在过分自信的大诗人李白脚下。诗歌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理解更深层次的做人的道理。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最后15分钟的教学过程。

(一) 寻找“路”

列举各种诗文中关于“路”的描写。

(1)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2)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4)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鲁迅)

(二) 探讨“路”

为了能理解李白的理想和性格特点, 笔者在课堂上补充介绍了诗歌创作的背景和李白的诗作《梁园吟》:“歌且谣, 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 欲济苍生未应晚。”末两句的含义是“我总有一天会像高卧东山的谢安一样, 被请出山实现济世的宏愿”。由此, 学生理解了李白的高贵的精神理想之路实现之难。

课堂上, 笔者还组织了小小的辩论赛:假如李白在今天求职, 你认为他能施展大志吗?辩论中认为“李白在当时不能生存, 在今天更不能生存”的学生占多数。李白的个性决定了这一事实。学生领悟到:“每一条路总是自己选定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在路上有时需要为目标的实现做一些改变。路不难行,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要问双脚, 要问志向 (如周恩来、毛泽东) 。人能看多远?这话不要问眼睛, 而要问胸襟 (反例成克杰) 。人能创造多少?这话不要问双手, 而要问智慧 (如爱迪生、司马迁) 。漫漫人生路,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三) 吟诵“路”

在反复吟读诗句中结束教学, 并布置作业:写读后感。

上一篇:交通科技协会社团评优材料下一篇:借松树喻人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