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囚禁的梦想作文

2024-04-28

被囚禁的梦想作文(共12篇)

篇1:被囚禁的梦想作文

相信大家都看见过关鸟的鸟笼子,而我们今天的故事,就要从我家阳台上的一个空鸟笼子说起。

从前,我养过一公一母两只并不纯种的虎皮鹦鹉。母的那只是绿色的,我叫它“可儿”。公的是黄色的,我叫它“波儿”。自从进入了笼子,这两只鸟就一直闹个不停。我精心照顾了它们一个月,天天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它们喂食喂水,清理排泄物,忙得不亦乐乎。

就这样,我一直喂它们,喂了将进一个月后,因为我要考中学,爸爸决定把它送人,我一听到这个决定,立刻又哭又闹,死活不同意。后来爸爸叹了口气,说:“那好吧,我把笼子门打开,现在是八点,九点之前,如果它们还不飞走,那就把它留下。”我一听,擦了擦泪水,搬了个小凳子,坐在笼子前,注视着鸟儿的一举一动。

八点十分,波儿用头探了探开着的笼门,我心里顿时一紧,莫不是现在就飞出去吧,可是,波儿并没有出去,只是扭过头继续吃鸟食,我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八点半,鸟儿有些蠢蠢欲动了,一会儿把头伸出去,一会儿又扭头看看我,把头缩了回来。

八点五十,波儿率先飞了出去,可儿紧随其后,鸟笼顿时变空荡了。

在刚开始开启鸟笼时,它们就可以飞出去,可是它们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已经习惯这种没有自由且衣食无忧的囚禁生活。可是还是自由比食物更重要,它们最终飞了出去。可是,我始终不明白,只不过是一些食物,竟然会让它们在一刹那间放弃自由。与鸟相比,我们人是聪明多了,可是呢?

篇2:被囚禁的梦想作文

一天,我经过花市,听见了几声鸟儿的啼啭声。闻声,我靠近了一间挂满鸟笼的小屋。

鸟儿们继续啼啭,继续歌唱着, 歌声是那样婉转,那样动听,这也

引得许多人前来聆听着美秒的.歌声但我总觉得这歌声中似乎掺杂着几分忧伤。

在仔细地观察一下鸟儿们的表情:每只鸟儿脸上都充满了忧伤,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嘴张得大大的仿佛是向这些前来观看的人们述说着它们的不满.....

我似乎从中明白了什么:鸟儿们都是人们从森林里捕捉而来的。虽然我不知道人们是用什么手段将这些鸟儿弄到手的,但我知道鸟儿们原本是生活在森林里,生活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生活在欢声笑语里,生活在鸟语花香里……无忧无虑 、欢天喜地,但现在,狠心的人们拆散了鸟儿们原来幸福美满的家庭:鸟儿们的父母因为失去儿女而伤心;鸟儿们因为离开父母以及被囚禁鸟笼而伤心。森林变得不在生机勃勃,而是死气沉沉。

再看看那些前来观看鸟儿的人们,个个脸上挂着笑容,有个别人还买了一些食物喂鸟儿,还有的人买走了几只鸟儿。

在人们看来,把它们养在鸟笼里是对它们好:鸟儿不会担惊受怕,待在鸟笼里总比在森林里被猎人捕杀的好吧;更何况,鸟儿们可以不用自己辛辛苦苦的找食物……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鸟儿们需要的是蓝天而不是鸟笼;是自由而不是囚禁。

篇3:被囚禁的梦想作文

在狄金森的诗歌中, 处于较低地位和没有什么权利的人, 尤其是女人, 经常遭受限制、压迫和统治。19世纪新英格兰社会中的女人很多方面都附属于男人, 她们生下来就得依赖父亲的经济支撑, 结婚后的经济来源又要仰仗丈夫, 结果她们不得不遵从代表父权意志的父亲、丈夫和社会对她们的要求和期望, 女人这种被监禁的状态在狄金森诗歌里有很鲜明的描写。

一、被监禁的少女

在第48首中, 诗人描写了女性婚前那种被监禁的生活状态:

Once more, my now bewildered Dove/Bestirs her puzzled wings———/Once more her mistress, on the deep/Thirice to the floating casement/The Patriarch’s bird returned, /Courage!My brave Columba!/There may yet be Land![1] (poem 48)

表面上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只鸽子三次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都没有找到陆地而飞回大船———“漂浮的盒子”, 然而, 这不是一只偶尔搁浅船上的普通鸽子, 而是“家长的鸟”, 被捉来作特殊目的———为船上的人找寻陆地, 如同诺亚方舟在大洪水上漂泊数天之后用来探寻陆地的鸽子一样。鸽子在找到陆地可以自由自在任意飞翔之前一直处在囚禁状态。“盒子”和“家长”这两个词及用来指称鸽子的女性称呼“她”使得鸽子和船上的人成为一种比喻, 分别代表人类社会中被监禁的女性和占统治地位的父亲或丈夫。鸽子女主人对于鸽子地位的同情, 暗示女主人有着相同的境况。和鸽子一样, 狄金森时代的女性, 尤其是上中层社会的女性, 必须扮演“家长”———父亲和丈夫指定给她们的角色, 婚前她们帮助母亲做各种家务活, 诸如缝纫、烹调、清扫, 如果父亲是个有很多社会交往的重要人物, 还要帮着招待贵客, 她们被允许接受的教育刚好够使她们成为称职的伴侣和女主人。婚后, 她们必须是丈夫的贤内助, 不仅要承担所有家务劳动, 还要完成传宗接代和抚育子女的义务。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她们的世界都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她们很难走出墙外改变自己的处境。当时, 虽然已经有一些女性开始走出去做教师工作挣得薪水, 但这种机会很少, 而且这些女性一般在嫁给有钱有地位的丈夫后就要放弃教职回家做个贤惠的妻子。

二、被监禁的妻子

诗493首通过一位温良贤淑的妻子的视角讽刺性地展示了如下情况。显然该诗是在描述妻子对她新获得的地位———婚姻的严肃思考, 五个名词总结了她的反应:“谦卑”、“疑惑”、“祈祷”、“礼物”和“感激”, 说明她为美梦成真感到惊喜和激动, 同时认为自己有责任做一个称职的妻子, 以配得上丈夫赠与她的姓氏, 她感到是那么受宠若惊, 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值得丈夫如此的厚爱, “疑惑———这到底算不算———公平———”

自我结婚———嫁给他———/世界———更加庄严地———站立———在我面前———/一种谦卑———更适合这颗/冠上另一个人———姓氏的灵魂———/疑惑———这到底算不算———公平/戴上那串完美的———珍珠———/那是男子———为了锁住女子的灵魂———/绑缚在———她身上的———一声祈祷———胜过天使———/内在———纯洁的礼物———/酬谢那样慷慨的选择———/如此朴实的———一位往后———/一些感激———这样的真实———/那曾经信奉的梦想———/太美丽———没有形体可以表达———/也没有一种姿态———能够救赎![2] (诗493)

从诗的上下文看, “公平”一词意味着“应得”或“有资格”, 她为自己这样一位“未加冕的”女王被慷慨的丈夫选中而感激涕零, 她努力要使自己配得上丈夫赐给她的那串“完美的珍珠”, 却仍然担心自己不够格, 不应享有丈夫给她如此的厚待。了解做妻子这份心思之后, 我们不免对诗的第二节产生了一点困惑。“锁住”和“绑缚”这两个词显然表明了丈夫施加给妻子的禁锢状态, 那串“完美的珍珠”是丈夫送给妻子的结婚礼物, 用来表达对她的爱慕和要装饰她的欲望, 用来确定她的角色, 期望她做一位贤淑得体的妻子, 同时也是为了他自己的目的要只配会控制她的意念的反映, 很难确定她是否为这种禁锢状态感到难过, 但至少我们知道她意识到身为妻子所受的局限性, 以及为了获得愉快的婚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3]。诗199首“我是‘妻子’———我已完成那———”通过对比女性两种生活———女孩和妻子揭示出社会强加给妻子的束缚让她变成一个看不见、沉默的人, 从此因为婚姻而销声匿迹, 被搁置在一个无声亦无迹的状态之中。

三、监禁之意象

如果一个人长期被绑缚而没有获得自由的希望, 其绝望之情就可以想见。诗80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这种受束缚的绝望感。说话者“我们”住在瑞士, 满足于自己安静和“凉爽”的生活, 可是有天下午, “我们”瞥见阿尔卑斯山另一边的意大利, 便开始觉得瑞士太冷受不了, 盼望能去意大利享受温暖的阳光。然而令人沮丧的是, 阿尔卑斯山如同两国之间的哨兵, 严肃而警惕地站岗, 将我们牢牢地看守在冰冷的住所, 于是我们永不能跨越山脉, 到达梦想的阳光之地。这里的瑞士就象征着令人痛苦的束缚和压抑生活。以艾米莉·狄金森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例, 她和同时代其他女性一样, 终生被圈缚在家务事之中, 即使晚上允许她去拜访朋友, 也不能在外面待很长时间, 必须尽早回家, 除了圣经外, 父亲不允许她读其他书, 生活中有诸多限制和禁令。意大利则象征着美好而快乐的自由生活, 比如少点家务, 多点时间阅读自己就喜欢的诗歌和小说, 跟朋友多做点交谈, 等等。阿尔卑斯山代表所有限制和束缚人的生活力量, 这种束缚———这种可恶的“哨兵”———时刻警惕着, “永远地横亘在中间”阻拦着。“永远”一词以及惊叹的口吻揭示了说话者内心强烈的绝望。

在狄金森的诗歌里, 女性经济上附属于男性, 婚前依赖于财产掌管人父亲, 婚后依附于财产拥有者丈夫, 她们的命运掌控在父亲和丈夫手中, 所以必须顺从男性的意愿, 遵从家长制的标准和原则, 她们唯一的权利和责任就是生养后代、操持家务。所以以为扔下她以前“玩具”的新婚女子感觉遗失了什么非常出色的、丰足的东西[2] (诗732首) , 而一些狄金森女性说话者干脆放弃这种禁锢的令人失语的婚姻生活嫁给自己的诗歌[4], 做自己内心的主宰, 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神圣的头衔———是我的!/没有署名的———妻子!/敏锐的学位———授予我———/骷髅地女皇!/皇家的———只缺皇冠!/订了婚———无须昏厥/当你手持———/石榴对着石榴———/黄金———对着黄金———/上帝差遣我们女人———/在一天里———/出生———结婚———卖掉———/“我丈夫”———女人们说———/切合着韵律———/事情———就这样?[2]

(诗1072首)

极乐的狂欢感受是———/内陆灵魂向大海的飞奔/掠过房舍, 撇下地角———/投入深深地永恒/像我们一样在山地/成长的水手能否领会/摆脱陆地地第一海里/圣神的陶醉?[2] (诗76首)

诗76首使用不同的比喻表达了相同的含义, 其中, “狂欢”和“陶醉”两个词是用来描写长期身处内陆山区的人现在有机会离开此地奔向大海和“深深地永恒”时的激动。被监禁的感觉可能源自内陆生活狭窄的空间, 或熟悉、安全但单调、机械而乏味的感觉。对照之下, 广阔的大海显得陌生、危险但富有挑战和刺激, 激发冒险精神。如果比喻性地看这首诗, 那么内陆象征女性有限的生活空间, 大海喻指女子生活中充满无限的可能性, 比如创作诗歌和追求艺术的自由空间。诗的主题很明显:对监禁生活的憎恨和对摆脱监禁的强烈渴望。

因为渴望自由, 狄金森许多诗歌的说话者勇敢地面对束缚的力量对它进行挑战, 有时竟能够冲破束缚。诗48首里的鸽子已经三次努力地寻找陆地, 但都徒劳, 每次都困惑地返回到家长为她准备的笼子里, 然而她的女主人却鼓励她继续搜寻陆地, 寻找飞向自由土地的机会:“鼓起勇气!我勇敢的哥伦布!可能还是有陆地的!”陆地对鸽子意味着摆脱“家长”的控制, 结束牢笼生活。女主人把鸽子比作发现美洲大陆的著名航海家哥伦布, 因为她希望鸽子在追求她的目标和自由时能像哥伦布一样勇敢和坚定, 同时她其实也是在表达她自己决心要打破束缚, 找到属于她的一块自由的土地的愿望。

诗613首里有两种不同的监禁意象, 一种是身体的, 一种是精神的:

他们把我关在散文里———/当我还是个小姑娘/他们把我关在壁橱里———/因为他们喜欢我“不动”———/不动!假如他们能窥视到———/看到我的脑子———到处游荡/他们或许更愿意将一只鸟儿/送入囚笼———/因为背叛———/他自己只有希望/像星星一样轻松/俯视囚禁/并且笑———我也一样———[2]

(诗1072首)

当说话者还是个小女孩时就曾被“关在壁橱里———/因为他们喜欢我‘不动’———”。小女孩可能行为举止有不当的地方, 做了类似为了摘草莓爬篱笆而弄脏围裙的事情, 她被父母关在壁橱里, 这样惩罚的目的是要教她吸取教训, 以后行为要得体适当, 因为父母和社会都要求女孩要安静、端庄, 学习淑女的文雅举止, 绝不可以像男孩一样自由放荡。现在她长大了, 学会了阅读, 却不被准许读“散文”之外的书。诗中的说话者也不是那么顺从, 虽然身子被关进橱柜, 但脑子里却保持着独立、自由和畅快的思考, 有效抵消了监禁的作用。

四、结语

争取自由的努力和激情几乎无法阻挡。它像一团火, “一种在走得最慢的夜晚/能点燃/能自己烧下去, 不用扇的东西———”或者像汹涌泛滥的洪水[2], 这样的火扑灭不了, 这样的洪水也绝不可能折叠起来安全地存放在抽屉里。它们会不顾一切阻力恣意地发展下去。

监禁使诗人更能强有力地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彰显自由的价值, 同时, 也表达出诗人对生命、诗歌创作和追求的激情。狄金森把诗歌里的自己描绘成一位受到社会和传统压制, 但不满足于家务生活而钟情于诗歌阅读和创作的女性。在监禁状态之中, 狄金森尽情地享受着对待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激情, 她强烈地感受着自己的激情, 并找到适当的方法真切地表达内心强烈的感受。

参考文献

[1]Johnson, Thomas H.The Compl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M].London:Faber and Faber, 1970.

[2]江枫, 译.艾米莉·狄金森诗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3]Keller, Karl.The Only Kangaroo Among the Beauty:Emily Dickinson and America.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tiy Press, 1979.

篇4:被囚禁的梦想

她出生于陕西农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自初中时起,痴迷于画画的她,心中便萌发了一个梦想——成为一名画家,用手里色彩绚丽的画笔,描画五彩缤纷的生活。

苍天不负苦心人,经过不懈努力,高中毕业那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取了西安的一所美术学院。

通向梦想之路的平台搭好了,她犹如一只向往蓝天的小鸟,终于可以展翅翱翔。如果沿着这条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向前走,梦想的实现,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遗憾的是,自大二开始,她并没有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画技的提高上。在学习氛围宽松的大学校园里,看着别的同学周末的时候成双成对地出入,她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偏离了梦想的轨道。

大二伊始,她交了一个男朋友。男友比她大八岁,出手阔绰,能在物质上极大地满足她。在接受男友用金钱为她制造快乐的同时,曾经的梦想也被她抛得越来越远。

只是自始至终,男友都不曾坦诚地告诉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心中不是没有疑虑,也曾不止一次地询问,可是每一次,男友都有些不耐烦地重复同一句话:与朋友合伙做生意。有钱给你花就行了,别的不用操心。

她信以为真,自此便不再追问。

男友在西安市区有一处住房,很快,她便与男友同居了。就这样,在浮光媚影的城市里,她的课余时间完全被吃喝玩乐所占领。

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鸟翼上系着黄金,便无法翱翔。

有多少美好的日子,经得起如此轻易地抛掷?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华年,在这样的挥霍中一晃而过。

毕业后,她没有急于找工作,而是搬到男友的住处,为他洗衣做饭,两人俨然一对小夫妻。看着为一份低收入工作辛苦奔波于上下班人流中的大学同学,她暗暗为自己庆幸。这样好的归宿,这样的现世安稳,于她,已有小小的满足。殊不知,她的生活里,早已潜伏着暗流。

一次,她意外地发现男友吸毒。近墨者黑,很快,经不住诱惑的她,在男友的怂恿下抱着好奇的心理也试着吸了一口。自此,她再也没有摆脱毒品的控制。

接着,男友的真实身份很快暴露在她面前——贩卖毒品。可是此时,她和男友一样,已对毒品有着强烈的依赖,她既没有能力阻止,也没有勇气脱离。

意外的突然发生,是在一个安静的午夜。当时,她正悠闲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吃零食,等待着男友的归来。

当门铃响起的时候,以为是男友的她,如往日一样心怀喜悦地去开门。然而,迎接她的,却是穿制服的警察所带来的冰凉手铐。

她的手,情不自禁地开始发抖。一同颤抖的,还有她的心。她这才知道,男友刚刚在外面与另一个毒品贩子接头时被便衣警察双双抓获,她也因此被牵连进来。

不久,判决结果下来,男友因为长期从事毒品贩卖,被判了死缓。而她,也被判了12年的有期徒刑。

纵使穿着囚服,也依然掩不住她曾经的美丽。然而,待在监狱里,她却一分一秒地感知生命惨烈的绝望。她又重拾起画笔,一笔笔描画,空中飞翔的鸟儿、沐浴着阳光的花朵、将枝叶自由伸展的树……然后一张张贴在床铺旁边的墙上。

倘若当初,不贪恋虚幻的华美,而是坚定地执著于自己的梦想,不为诱惑所动,或许今天,出自她笔下的作品,应该盛开在精致的画展上。

原本有着清澈芳菲的年华,可以和许许多多怀揣着梦想的同龄人一样,做一朵沐浴着阳光的花朵,背着小小画板,找一处风景优美的静谧之地,徜徉在灿烂的阳光下,让自己,连同指尖流淌出来的纸上的画作一起,晾晒在阳光下,让梦想淋漓尽致地挥洒。那样的人与画,定会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定会引来路人赞尝的目光。

可是如今,这些充满了灵动和活力的画作,只能以这种惨烈的方式出现在斑驳的墙上。曾经的梦想、最美丽的年华,也只能被囚禁在监狱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让人看着,心里不免感伤。

放纵灵魂的人,最终会失去真正的自由。人生路上,关键处只有几步,而生活从来就不是一种物理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并非没有风吹、没有外力、没有摩擦……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向下的堕落总比向上的攀爬容易。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只有那些拼尽全力努力向上、不因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的人们,才能让梦想得以舒展,开出绚美的灿烂,而不是囚禁自己心中的梦想之火。

篇5:被囚禁的老牛诗歌

遮盖住了他全部的视角,

让他忘记了蓝天的蓝与白云的白,

同时也忘记了自己的志向与亲友。

曾经的一切呻吟,

化作了永久的沉默,

在那一望无际的苦海之上,

寻不到一个可以停泊半晌的港湾。

心灵的伤痛与灵魂的残破、飘散,

冷却了他的斗志与心智,

消去了他的华贵与强壮,

就这样可有可无的沉溺下去,落魄下去。

但又有谁知道,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需要多强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个境界,

才有如此的`奉献精神。

他几世积德而来的不易之命,

竟这样在主人的监管下碌碌的度过一生,

但他!没有怨言,

更没有怪罪过他的主人。

可能!只有他知道…

他有那巨大的难言的苦楚,

孤独与平凡无能的伤怀,

柔和地僵固了他的四肢。

但是!他的苦,他的心!

只有他知道!

他那宽容大度的胸怀!

篇6:被囚禁的公主的童话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中国有一座美丽的宫殿,在这座宫殿里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的公主。

有一天宫殿外来了一位小女娃,长得非常可爱,她说她无家可归,希望公主能够收留她,公主愉快地答应了,而且把她当成妹妹一样宠爱着。

可是公主并不知道,这个小女娃是宫殿里一棵大树的精灵变成的,她要吸人的血才能长大。

小女娃借助公主对她的宠爱,她经常要求公主说:“我的公主姐姐呀!你惩罚坏人的刑罚太轻了,那些不听你的话的人,就该吊到大树上,让太阳活活把他们晒死。”

“哎呦我的天呀!”公主大叫:“不……不……我不能这么做,这样太残忍了,我相信我的子民都是善良的。”

小女娃见没说法公主,生了坏心眼,她暗自下手把公主变成了大树边上的小树桩,她自己变成了公主的模样。

从此这个国家黑云密布,所有的臣民每天都生活在惶恐之中,因为她们并不知道,那天公主会把他们吊死在宫殿前的大树上。

现在大树上已经吊满了不听公主话的臣子,他们被挂上去只用一天就会变成了骷髅。臣民们不得不怀疑他们敬爱的公主得来暴躁的怪病。

为此臣民们暗自寻找名医为公主治病。

这件事很快被公主知道了,她心想谁能抓到我,我就是公主,等到我吃一百个人心后,我就会变成真正的公主。

而被变成树桩的真正公主,她哭了,哭自己的善良和软弱,更哭自己不能救自己的臣民。

有一天她正哭的时候,正好一条龙从这里飞过,龙很奇怪,怎么树桩还会流泪。

他纳闷地在树桩上空盘旋,突然听见一个声音说:“太好了……太好了……我敬爱的龙,你能听见我说话吗?我才是真正的公主,快救我出去。”

龙被吓了一跳,惊讶地问道:“真的吗?那么你在那里?”

“我被树妖变成了树桩,她变成了我的模样,正在残害我的臣民,求求你快救救我吧?”

龙颇有些为难地说道:“可我是龙,怎么打得过妖怪?”

公主又恳求。

龙只好答应了,“好吧!我会尽我的全力!。”

龙离开了公主,一直在想打败树妖的办法,龙想了好久,可就是想不出好法子。于是他干脆想飞进宫殿里,可一根木棒挡住了他的去路,木棒说:“龙,我是公主派来帮助你的,我很感激公主成为和我一样的木头时,还能关心我,爱护我,我知道树妖最怕什么,请允许我和你一起作战吧!”

龙很高兴地答应了木棒。

龙和木棒继续向前飞,一股火种跳到了王子面前,他也来帮助王子,王子很惊讶,差点笑出来,他问火种:“小兄弟你能帮我什么?不用妖怪,只要我轻轻一吹,你都会灭了。”

火种听了并不生气,他说:“别看我很小,可我满身都是火气,你还是带上我吧,我会有大用处的。”

龙不忍拒绝他,只好带着他一起向宫殿飞去。

突然一阵风吹了过来,风说:“带上我,我会帮你的。”

“你?风……”龙终于还是忍不住笑了,因为他不知道风能帮助他什么。

可是风轻轻一吹,龙变成了一位英俊的`少年。

“噢!我可爱的少年,你在笑什么?”

树妖变成的公主,站在宫殿之上,她对突然出现的少年很好奇,因为她想成为真正的公主之后,嫁给一位英俊的男人,这才是她的人生,让那个见鬼的公主,永远做一个打树桩好了。

少年笑着说:“你好!美丽的公主,我有个礼物要送给你。”说着他拿起了木棒。

“送我的?”公主高兴地去接,谁知不棒猛地竖起了,重重地打在了公主的头上,公主被打晕了,火种马上蹦出来说:“快把我扔在树妖的身上。”

少年马上照做,树妖瞬间被烧着了。

少年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杀了树妖,他刚要松口气的时候,只见树妖正在慢慢恢复身形。少年惊叫一声正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的时候,风来了,他大喊着把树妖烧成的灰吹得到处都是,树妖再也无法恢复身形最后只有死掉了。

篇7:被囚禁的梦想作文

被“囚禁”的皇帝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陆新悦

寒假里读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作者以万历十五年前后的历史事件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层层梳理,让我们看到了整个明朝的兴衰。在作者所描述的这个悲剧性的故事中,最吸引我的是那个被“囚禁”的皇帝――万历。

在读着本书之前,我从来不知道一个皇帝除了可以是昏庸、残暴、励精图治的,还可以是被当成工具一般,当成权力的象征去利用的。这唯一能让我想到的是英王,统而不治,被当成国家统一的象征,但那至少还是一种荣誉,而万里甚至得不到大臣的.尊重,一旦做了什么不合礼法的事情,就会受到文官无情的指责,错误被夸张地放大。

万里就像一只被囚禁的笼中之鸟,飞不出这偌大的紫禁城,当他想到城外的某处去视察时,总有一批资格老的官员会上书告诫他“先帝隆庆皇帝一辈子都未踏出过宫门,皇上不宜频繁出门啊。”大臣就用这样的例子限制着一个君王的自由。作为一国之君,天之骄子,拥有至高无上的王权,竟连着一个小小的举动都要被大臣牵制。我很惊讶,为什么他不再反抗呢?

原来早在万历9岁成为太子起,他的一言一行就由老师控制着,除了学习四书五经就是一些祭祀典礼等再我看来毫无意义的仪式。但当时的大臣却认为,只要能循规蹈矩地做好这些,就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了,连奏章都由老师批好,令人不可思议。早就在春秋时期,诸子百家就为一个贤明的君主做过定义,但决不是万历这样的。他有着智慧的头脑,却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因为他任何个性的表露都可能被指责为逾越道德规范。还有比做皇帝更憋屈的职业吗?这让我想到了皮影戏,皇帝在屏风之后威风凛凛,而在背后操控他的却是大臣,让人不禁感到悲凉。

被囚禁的万历是孤独的,而在这深宫之中他唯一的知己也只有皇贵妃郑氏了。只有她是真实的,是万历自己所选择的。郑氏并不是一个多么美的女子,却让万历一生情有独钟,只因为她的聪颖和坦诚,能够给他精神上的鼓励。直到立储之事之前,万历还是有可能成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为自己建造定陵,知道只有下一任皇帝的生母才能与自己葬在一起,便执意立常询为太子而不立长子。这一场整个文官集团与皇帝的割据战最终以皇帝的让步告终,也导致了后几十年万利执政的消极和无作为。即使万历在感情上自由地找到了自己的知己,但最终还是没有解去身上行为的枷锁。

篇8:被囚禁的“休闲生活”

It sounds like the days in heaven. But I couldn’t help but wonder: Is this how we are supposed to lead our life?

The other day, I read a column arguing the point that young people spend so much of their time indoors that they are deprived of the chance to catch frogs or throw rocks at 12)wasp nests. The writer says when he was a kid, being 13)cooped up inside was called “14)juvenile 15)detention”; now it’s called “leisure.” Actually, in an era where a 16)stray 17)gripe about your boss can 18)land you on an industry blog, where waking up 19)hungover can 20)frantically send you to 21)Facebook to untag your name from photos of the previous night’s 22)frosting-wrestling contest, where shots of you in 23)unflattering jeans become part of your permanent Google search results, “off the keyboard” means being deprived of the right of “leisure.”

Part of what’s so 24)perverse about people nowadays is that we are not allowed to have a normal life. Who has made us more and more reliant on the modern devices? Unfortunately, we put ourselves into that hot seat. Just because those modern devices have brought us more convenience than we had thought doesn’t mean we are supposed to convince ourselves that we’ll die without them. In a telephone survey of 1,003 people conducted recently, 35% said a dishwasher was a necessity, and 83% said a clothes dryer was a necessity. Acquiring things we don’t need and then coming to rely on them as though they were as essential as air and water isn’t just about affluence, it’s about being a 25)moron. Believe it or not, it’s something that makes us who we are. Physical, even mental, attachment to the modern conveniences puts us into a dangerous position: we would not do anything in the absence of them. And it is sad that we thought we were using modern conveniences to make our life better. Instead we fail to realize that we are lost in these modern conveniences. We might even forget the color of the sky, the smell of the rain.

It’s time to 26)pry yourself and your family off the modern “necessity”. In the same way that you recharge your 27)BlackBerry from time to time, you also should recharge your soul—by spending part of your time disconnected from the modern “necessity” and reconnected with the universe. Spend seven days without the Web and 28)NBC or 29)CBS. Read Ibsen and Dickens before bedtime. Follow 30)Robert Frost and take the path less traveled, for that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我二十来岁的时候,物质贫乏得很,就像是生活在狄更斯小说的时代。那时候我住在纽约市一个脏兮兮的公寓里,没有洗碗机,没有空调,房间里更没有洗衣机,我根本就是个“邋遢浪子”。就像大多数曼哈顿人一样,我既没有车,也没有电视机。在那些日子里,我沉浸在易卜生的戏剧中,相当地自命不凡。我就是那种会用整晚来读易卜生戏剧的人——当然,唉,通常都是整晚在洗衣房里读。那时候我就是这样子过日子的,而那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有了一整套家庭便利设备。我不用再像从前那样沿着脏兮兮的人行道,拖着大堆脏衣服穿街过巷拿去洗衣店洗,如今,我可以把衣服一脱就直接扔进自己的洗衣机里(接着,再放进我自己的干衣机,这就算画上极好的句点了)。我还有洗碗机、手机、无线上网、有线电视(卫星传送)服务, 这一切先进得很,要是万一不小心坐在了遥控器上,恐怕整个空中交通控制系统都得重启。而互联网则让我有机会过上没有狄更斯和易卜生影子的日子。轻触一下鼠标,我便能拥抱更多姿多彩的生活。

这日子听起来就如天堂般地美好。但我却忍不住思考:这就是我们应该过的生活吗?

有一天我读到了一篇专栏文章,其观点是:现在的年轻人躲在室内的时间太长了,根本没机会去抓抓青蛙或向黄蜂巢扔扔石子。作者说,在他小的时候,关在室内叫做“少年禁闭”,而现在则被叫做“休闲”。事实上,你私下对老板的几句无心怨言会让你登上某个行业博客,当你宿醉刚醒还感到难受之际,你就发了疯似地打开“脸谱网”,为的就是从前一晚的“糖霜摔跤大战”这个标签里(编者注:“泥浆摔跤”的改良版——穿着性感或裸体女子在糖霜、巧克力糖浆里扭打)的照片中为自己除名;当你穿着不甚美观的牛仔裤拍照,这些照片会永久地留在网上,而日后在谷歌搜索栏一输入你的名字就会被看到;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离开键盘”就意味着“休闲”权被剥夺。

我们没过上正常的生活,这就是让这个时代的人如此荒谬反常的原因之一。是谁令我们越来越依赖现代设备?不幸的是,是我们把自己放在了那尴尬的处境之中。那些现代设备给我们带来预想之外的方便,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说服自己,相信离开了它们我们就活不下去。在最近一份对1003人进行的电话调查中,35%的人说洗碗机是必不可少的,而83%的人说干衣机是不可或缺的。得到我们本来就不需要的东西,然后对其依赖性越来越大,觉得其有如空气和水一样重要,这并不是说明我们的生活有多富足,而是说明我们有多白痴低能。信不信由你,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由某些东西导致的。从身体上,甚至精神上依赖这些现代的便利设施将会使得我们陷入危险的境地:我们离开了它们就什么都干不了。而可悲的是,我们却认为自己在借助这些现代手段改善生活,而没有意识到我们正是在这些现代便利设施之中迷失了自我。我们甚至可能会忘记了天空的颜色,雨丝的气味。

篇9:被丢弃的梦想作文

小时候的我,对音乐的兴趣十分浓烈,也因此,手中多了一把琴和一只弓。年仅七岁的我,从此和小提琴挂上了钩。成为小提琴家成了我的梦想。

从聒聒且乏味的单音到有一点旋律的音阶,再到后来的优美曲子,小提前陪着我不断地成长着,琴从最小号的变成了二分之一的号码大小,我也从二年级一步一步走向了初中。

可是做任何事情,都会有瓶颈处。随着学业的不断加重,我练琴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而我自己也会因为疲惫而找借口不练琴。开始时一天两天没有坚持下来,到最后甚至偷懒了一个星期。我没有意识到,那个曾经的梦想,曾经的我,慢慢与我疏远了。

就是那个下午,我又因为小提琴和母亲吵了起来。她让我去上琴课,而我却不想去。那么久没有练琴了,去老师那里很不好意思。小小的争执最后演变成一声声火药味充足的怒吼。我把房门锁了起来,留下母亲一人在外面气得跺脚。说实话,我的内心那时特别复杂,一想到母亲在外面自己绝不能出去,又想到自己不可能在房间里一直锁着,门外的怒吼越是大声,我就越是不安。

终于变得安静后,我稍稍平静了下来,一转身,看到的是静置在角落的几把小提琴。从小到大,从旧到新,安安静静地缩在墙角。我突然想起那小时候的我,欢乐地拿着第一把属于自己的琴时,那口中念念的梦想,那心中存在的梦想,自己顿时觉得哑口无言,我曾经坚持的梦想去哪儿了?

从那天起,我又重新拿起了小提琴,拾起了原来的梦想。或许梦想就是一种对自己的咀咒,拥有梦想就必须面对困难和打击。如果你想成为高山,你就咬忍受狂风和孤独,如果你想成为河流,你就要忍受地势的崎岖和考验。我想成为提琴家,就要忍受过程的困难。

篇10:囚禁的自由初中作文

窗外的嬉戏声

窗内的讲课声

窗外的活跃气氛

窗内的死气沉沉

一样的年龄,

一样的天真

却是不同的待遇

曾经一样的天空

何时己变的不同

曾经一起的时光

何时已被人偷走

向外看

魔鬼般的铁牢

向上看

一样的天空

即弥漫着

不一样的心情

曾经一样的自由

却因家长的`随意涂改

变出不一样的人生

但令人窒息

一步一步

已被人铺好

却对人生失去了兴趣

不再有的笑容

是不是随风飘走

散到远处

绽放寂寞的花朵

从窗台跌落

一样蔚蓝的天空

却仿佛绽开了笑容

不再有牵挂和烦恼

似乎看到了天使

向我

伸出了白皙的双手

为我

篇11:被梦想感动作文

镜头一:古怪的小孩

你看,走出了一位可爱的小姑娘。她跳了一段舞,就开始诉说自己的梦想了。她大声地说:“我叫欣欣,我的梦想是要吃蛋糕、巧克力、冰淇淋!”说到她梦想的时候,观众和评审团都哄堂大笑。这时,波波老师播放了一段视频:原来,欣欣患了重病,这种病本来智商就很低,如果吃了蛋糕、冰淇淋等零食,则会导致智力低下;小欣欣的哥哥也患了一样的病,但家人晚发现晚,治疗时只能服用进口无糖奶粉等食品,现在哥哥的智力都不如小欣欣;因家庭贫困,小欣欣也只能恢复到这个样子……听到这,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镜头二:献骨髓救妈妈的少年

他叫邵帅,是“最美孝心少年”之一。那年,他的妈妈被查出了白血病,只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位体弱虚病的母亲重新充满活力。可是,找骨髓是那么的困难。这时,这位妈妈的儿子——邵帅挺身而出,他要献给妈妈骨髓!抽骨髓会导致抵抗力下降,中国的父母总喜欢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她哪受得了孩子受这苦……终于,骨髓移植成功,邵帅已告别了以前的娇生惯养,成为了一个勇敢的小英雄!泪,又流下。

镜头三:“蓝嘴唇”组合

“蓝嘴唇”?你肯定有点奇怪吧?这时,又一段视频“跳”了出来:哦,在录制的后一天,这个组合的一个人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个组合的人,都是患了一种特殊的病的人,只有肺移植才能使这些30岁左右的女性从蓝紫色的嘴唇变回红色。这个组合中,一个人非常的幸运,她肺移植成功,恢复了健康。可我看看那些人的蓝嘴唇,不禁又流下了眼泪。

篇12:被“囚禁”的花季少女

赵东旺从政法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监狱做狱警。事业上,他顺风顺水,工作成绩突出。不过遗憾的是,身材魁梧的他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东旺越来越渴望体验做父亲的那份亲情与荣耀。

“老婆,我们抱养一个孩子好吗?”与妻子丁兰商量后,赵东旺从医院抱回了一个弃婴。丁兰一看吓了一跳,只见这个弃婴又瘦又小,手脚皱巴巴的如同鸟爪。更令丁兰难以接受的是,这个女婴还是个兔唇。“赶快将这个丑八怪扔掉!”丁兰满脸怒容地将丈夫往门外推。“我戒烟戒酒,给孩子整容。”赵东旺说什么也不肯抛弃这个小生命,他给孩子取名叫艳群,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把这只“丑小鸭”打造成“白天鹅”。

此后,赵东旺拿出全部积蓄,又借了一大笔钱,带孩子到北京做兔唇缝合手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东旺为女儿煮螃蟹粥、瘦肉粥,精心照顾养女。在第11个月时,小艳群叫了第一声“爸爸”,让年近五旬的赵东旺热泪横流。

见丈夫把一个弃婴打造成了活蹦乱跳的天使,丁兰终于接纳了这个家庭小成员。考虑到女儿的身世问题,赵东旺夫妇决定把小艳群送到老家的学校读书。已退休的赵东旺作出了一个决定:将养老金提前领取,回到农村老家给女儿当“专职保姆”。为了挣钱供女儿读书,时年56岁的丁兰远赴广东东莞市打工。早恋少女被养父关禁闭

小艳群在父亲的呵护下,顺利地升入初中。赵东旺望着亭亭玉立的养女,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可赵东旺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和如花似玉的女儿竟然会水火不容,他们之间的裂痕缘于一次“偷窥”。

自从艳群上初一后,赵东旺发现女儿变得爱打扮起来。一天,他趁女儿上学之机,在女儿卧室翻箱倒柜,发现了一个精致的日记本,从字里行间他感觉到女儿早恋了。

一天晚上,赵东旺佯装身体不适,早早上床休息。不知是计的艳群赶紧打扮了一翻,蹑手蹑脚地溜出门外。当她赶到约会地点和初恋男友“二毛”拥抱接吻时,被跟在后面的赵东旺逮了个正着。

“大伯,求求您老人家放过我吧。”“二毛”扑通一声跪在赵东旺面前求饶。艳群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当天晚上,赵东旺将柴房腾空设立家庭临时“牢房”,对艳群实行72小时禁闭。

在三天的禁闭生活里,艳群就像一只受困的野兽,她用力地拍打着窗户:“爸爸,要打要骂随你便,求您别把我当成犯人!”赵东旺通过窗口送饭送菜,一言不发。

艳群“解禁”后,“二毛”被父母押着来到赵家,宣布和赵艳群断绝早恋关系。见自己和初恋男友被强行分开,艳群一气之下夺门出走。赵东旺气得浑身发抖,将女儿抓回家后,对她给予关禁闭6天的惩罚。从此只要艳群犯错,赵东旺便对她施以禁闭,父女关系异常紧张。在家中“牢房”的墙壁上,艳群刻了5个大字:“爸爸,我恨你!”身心俱伤的她亲手杀死了养父

当丁兰带着辛苦积攒的钱从广东回家探亲,却不见丈夫的踪影。艳群说:“爸爸春节后回原单位跟同事玩去了。”一天下午,丁兰从猪舍里挑农家肥施田,竟然从粪坑里刨出了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她连忙报案,经公安机关鉴定,死者正是赵东旺,死亡时间系一个多月前。

专案组经过缜密调查,很快将犯罪嫌疑人锁定为赵东旺的养女——赵艳群。警方立即对其进行审讯,赵艳群很快就招供了。原来,赵东旺对养女三番五次地关禁闭,不仅让艳群产生逆反心理和仇恨情结,也让她的精神几近崩溃。面对养父无休无止的关禁闭,艳群动了杀机。一天晚上,艳群趁养父不备,操起一根木棒朝养父头部猛击,导致其当场毙命。为了掩盖罪行,她将养父的尸体丢至20米外的废弃猪舍粪池里。

编后语:等待艳群的是法律的惩罚,但留给家长的是对赵东旺家庭教育方法的反思。

专家解析:

建立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案例中的艳群母亲长年在外打工,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而父亲对他的教育方式过于极端,导致她缺少心灵上的关爱。而建立一个和谐充满爱的家庭,对处在青春期的艳群是极为重要的,它会冲淡孩子对爱情的渴望和依赖。

孩子的早恋≠成人的恋爱。孩子的所谓“早恋”与成人的恋爱完全不同。孩子的早恋是一种自我认同,是一种挣脱自恋的心理游戏,性欲的成分很少。初中生的恋爱就像过家家一样,小孩子之间的游戏,他们实际上既不爱也不恋。所以父母要淡化孩子早恋中爱的意味,让他们明白异性之间的吸引不是“爱”,而友谊和情谊的成分更多一些,如果父母轻易地给他们扣上“早恋”的帽子,他们就会以为自己真的在恋爱,反倒弄假成真。

不要采取过激方式。案例中赵东旺对艳群采取“禁闭”的方式充分证明这样做不但不会阻止孩子早恋,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引发严重的恶果。真正的教育方式是尊重孩子,倾心沟通,理解信任。对孩子指导的方式不应该是专制的“你应该怎么样”,而是以朋友身份建议孩子“是不是可以这样”的方式。

上一篇:委托书目录下一篇:《凝聚力量才能战胜困难》QQ空间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