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过节的征文

2024-05-20

文明过节的征文(精选14篇)

篇1:文明过节的征文

有一位诗人说过:“只要文明的绿叶步调些,欢笑就能长留在我们身边。”

幸福的中国年已经过去,但是至今我还记得那个难得的镜头,它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启迪。

那是春节后的一个下午,天气晴朗,碧空如洗,金色的阳光铺满大地。我们全家人一起来到崇明公园。

嗬!公园里可真热闹。有的在欣赏花卉,有的在聊天游戏,还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下棋。树木花草也显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好像在欢迎来这里游玩的人。

爸爸举起照相机开始选景,我也跑过去帮忙。可以选哪些镜头呢?有婀娜多姿的水上花园,水仙花儿各呈异彩;有冬夏长青的松柏,有亭亭玉立的假山……看得我眼花缭乱。望着这么美丽的景色,到底选什么呢?正当我左右为难时,忽然,有一个难得的镜头闪进了我的眼帘。与此同时,爸爸也看见了这个镜头。

只见离我们十米远的地方站着两个人,一位是年轻漂亮的妈妈,另一位是五六岁的小女孩。因为离得比较远,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但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已看出了年轻的妈妈在让小女孩捡起落在他们脚边的几张小广告。就在这时,我连忙喊了起来:“爸爸,快……”爸爸赶紧用最快的速度做好了对镜头、调焦距等准备工作,就在小女孩手拿小广告往垃圾箱扔的那一瞬间,爸爸按下了快门。

多么文明的举止!因为有了文明,在我们回家的路上,阳光似乎多了一丝明亮;花儿似乎多了一分芳香;天空似乎多了一丝蔚蓝;我们脸上的笑容显得更加绚烂。这,就是文明,它原来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这么美丽、幸福、快乐。让我们用文明向春节献“礼”!

篇2:文明过节的征文

今年中秋,褪去了娱乐的浮华。据报载,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五部委《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要求,湖南、江苏、浙江等省的卫视,取消了中秋晚会。一些地方的中秋晚会也已“瘦身”,少了“明星”、“大腕”的加盟,多了平民化的色彩。

今年中秋,褪去了世俗的味道。早在一个多月,中央纪委就未雨绸缪,发出通知,给中秋、国庆期间利用公款送节、吃喝等不正之风,上了一道“紧箍咒”。与往年相比,公款吃喝送礼有所收敛。

今年中秋,褪去了众声的指责。走进大小超市,今年月饼的品种已不如过去琳琅满目,数量已不如过去堆积如山,少了“供过于求、巨大浪费”的指责;“金月饼”、“银月饼”、“天价月饼”、“豪华包装月饼”难寻踪迹,少了“铺张浪费、浮华奢靡”的指责。

抛开了世俗的打扰,今年中秋返璞归真,变得纯粹而皎洁。风清气正好过节。如何不辜负好时光,过好今年的中秋节?笔者建议——

过一个温情的中秋节。现代人们压力很大、工作很忙,过节是难得的休闲。特别是今年,中央严禁公款送节,没有了“迎来送往”,正好可以静下心来,舒缓忙碌的心情,与父母、孩子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享受一段难得的亲情时光。

过一个浪漫的中秋节。月圆之夜,月朗星稀,可以沏一壶桂花酒,摆一盘桂花糕,对月吟诗品赋,细细品味古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浪漫情怀。

过一个文化的中秋节。传统节日,吃喝玩乐只是表象,背后有着浓郁的文化背景和深厚文化根源。尤其是中秋节,承载着更多的历史、文化。

篇3:文明过节的征文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的《谈谈环境经济新政策》等文章分获一等奖 (9篇) 、二等奖 (23篇) 、优秀奖 (46篇) ;网络文章中, 有1篇文章获佳作奖, 6篇文章获鼓励奖, 13篇文章获提名奖。《科技日报》等4家单位获“突出贡献奖”;《材料保护》等12家媒体获“组织奖”。

专家这样评论:“节约·环保·文明”科普征文活动的参与者之众, 组织之缜密, 反响之热烈, 影响之深远, 在近年间的全国性征文活动中是少见的。

篇4:节约·环保·文明科普征文

一、 征文时间

2007年7月——2007年12月底

二、 征文的主题、内容范围与体裁形式

1.征文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2.内容范围:作者可选择一个切入点,对上述主题,发表自己的思想认识,理念见解,经验体会,教训反思,政策建议,以及对有关节能、节水、节材、节约土地和矿产资源,保护环境,生态平衡,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和典型案例进行讲述、解说与剖析。

3.体裁形式:文章的体裁不限,形式不拘,欢迎创新。

三、 投稿方式

来稿请寄:江西省南昌市新洲路100号金世纪大厦1701江西科普期刊社 征文组收,邮编330025,咨询电话:0791-6579983,万阿姨。

四、 评奖办法及活动奖励

1.本刊将在征文截止后一个月内按照7:1的比例评出优秀作品,报送主办单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参加全国评奖。

2.各媒体报送的作品经征文评委会复评后,初步决定获奖作品名单与名次,报送组委会最后审定。

3.在2008年全国科普日举行颁奖仪式。

篇5:文明过节拥抱蓝天征文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外,它还有许多名字,比如:新年、大年等。传说在古时候,有只叫做“年”的怪兽,经常在大年三十这天下山害人,传说它怕鞭炮的声响和红色。所以,现在我们一到春节这天就会放鞭炮,贴火红色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明。不过不要忘了,我们要过一个文明的春节!

说到春节,大家都会想到饺子。饺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征。每逢除夕夜晚,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夜饺子,包好的饺子个个像神奇的将军挺着将军肚,然后一个个“跳”入锅中。在煮饺子时一定要做到文明用火,安全用火。饺子熟了,大家就一起围坐在电视机旁,一边吃着饺子,一边乐滋滋的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大人们一般会在饺子里包上几枚硬币或红枣,无论谁吃到了,就象征着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好运连连。

吃完饺子,小孩子们可要兴奋了,因为他们可以燃放美丽的烟花,把自己心中对下一年的美好憧憬,让这烟花代表我们同新的一年吐诉。看着天上一个个绽开的“花朵”仿佛所有的幸福都在其中。不过不要忘了,烟花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有幸福和欢乐,随之而来的还有可怕的雾霾,大量燃放烟花所造成的雾霾会给空气等自然环境带来影响,而且雾霾吸入肺部会患上可怕的肺癌病。在此我提倡小朋友们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可怕雾霾天气的发生,还我们一个明朗的天空!过一个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新年!

篇6:文明过节从我家做起征文

就以燃放鞭炮为例,在相关部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放与不放的权利当然在于自己。但有一个道理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就是若管不住自己,在人员密集区域、公共场所、小区里不分时间不分种类随意地燃放鞭炮,这固然也能增添喜庆气氛,满足自己找爽的心理,但同时也会让广大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担惊受怕。更何况爽过之后,环境受到污染暂且不说,地上也是一片狼藉,给环卫工徒增麻烦。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春节都是个喜庆的节日,恐怕没有人愿意在这样快乐的日子里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或许大家确实是想图个快乐,想要释放一下平时工作与生活中积蓄的压力,但也应该有个度。就拿喝酒来说,这本是为了换个高兴,增进一点感情,但总有些人丝毫不顾自己酒量,一味求“高兴”求“义气”,叫嚷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最后把自己闷成了酒精中毒,在医院里后悔莫及。

如此种种,在节日里非但不会给自己带来幸福,甚至还会给亲人朋友们增添不必要的麻烦,让过节变成“过劫”。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呼吁人们在节日中聚会时候不能酗酒,更不能因为朋友聚会酗酒闹事,时刻铭记自己应有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让文明、安全、平安、和谐的环境为节日的喜庆保驾护航,用文明理性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年的第一道曙光,正所谓“欢乐送平安,幸福过春节”嘛。

实际上,要做到文明过节并不难,关键就在于要从内心里树立起文明意识。在随意燃放鞭炮时,不妨想一想家中的老人小孩,想象一下他们遇到鞭炮时会作何反应。退一步来说,文明不文明固然是自己的权利,但举手投足中看似很小的一件事情,有时却能体现出自己的素质。遗憾的是,很多人就这样没有把自我和社会联系起来,忽视了文明在过节中的重要作用,给其他人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篇7:文明过节从我家做起征文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我们应该去扫墓,携带祭品、纸钱等到墓地,将祭品供祭在亲人墓前,焚烧纸钱,叩头行礼祭拜,等等等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几千年来,杜牧的这首诗似乎成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的唯一写照。但是,我们家不以为然。早晨起床,全家一致通过,去乌鲁木齐市文庙,参加“春思.春颂”——清明祭颂诗会,祭奠亲人。

文庙的“春思.春颂”——清明祭颂诗会,形式不具一格,凡是在文庙烧香缅怀祖先的人,都可以上台朗诵或表演。通过朗诵或表演,缅怀已逝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我们一家三口到达文庙,清明祭颂诗会已经开始。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在神情并茂演说山东快板。他自创的快板《鬼子来了》,是为了哀思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爸爸。精彩的山东快板,博得了阵阵掌声。原来啊,他就是原新疆曲艺协会会长、新疆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马爷爷。接下来,是新疆诗词协会会长,自创的《中华颂》,上部分缅怀了为建立新中国牺牲的革命前辈,下部分讴歌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成就,文采美极了。《法制人生》杂志的一位年轻资深编辑,感人泣下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我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祭奠汶川大地震中死难的同胞和亲人。原来,她的家乡就在汶川,她的几位亲人就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今天,通过清明祭颂诗会,祭奠亲人亡灵,并通过自己的长诗,告诉遇难的亲人,她生活得很好,她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很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偷偷抹眼泪……受这种特殊氛围的感染,我邀请了四位不相识的小朋友(年龄最小的才6岁),一起上台表演了《弟子规》朗诵,告诉我们已经死去的亲人,幼小的我们没有忘记你们,没有忘记你们传承下来的忠孝礼仪!在清明时节,我们很想念你们!

篇8:文明过节从我家做起征文

远处,一个烟花熄灭了,它的最后一朵“花”迸发出来的火花在空中渐渐消失。接着,在它的周围出现了一团团灰黑色的浓烟。 有时,我的周围尽是这种浓烟,我就被呛得流下眼泪。还止不住的咳嗽,难受极了。

这些乌云还不算最糟,最可恶的是地上的垃圾,那些人们在尽情地狂欢之后,却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让那些烟火的包装盒像个被遗弃的婴儿一样,孤单地留在冰冷的地上。

到了午夜,我们又来到家门口,点燃了为迎接新年而准备的鞭炮。

在这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大家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新年。每个人都在欢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拥有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凌晨,是一个热闹的时刻,也是一个喜庆的时刻。这时候,满城都是爆竹声,而在这一切都结束后,刚刚还在兴高采烈地跳舞的鞭炮碎片随着人们的离去也安静下来,于是,满地都是这些凌乱的红纸片。

它们就这么呆呆地坐在地上,没有人理会它们,也没有人把它们送回家——垃圾箱。

第二天早晨,下起了第一场春雨,雨水落在地上,于昨日留下的红色纸片混在一起,它们被雨水冲击成黄色的泥浆。当人们去走亲访友的时候,踩在泥浆上。 于是,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黄色脚印,他们成了清洁工叔叔的负担。

看,就因为人们这些不文明的行为,这些垃圾从去年,艰难地走进了今年......

篇9:于文明过节从我家做起征文

在这个多元的社会,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一步丰富,如何过节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这是个人权利的体现,同时也是个人文明素质的体现。因此,我们应该在欢度节日的同时注重文明,把自我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做到文明过节,从我做起。

首先,要有节约意识。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世界,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春节的意义是辞旧迎新、阖家团圆、平安祝福而非互相攀比、铺张浪费、奢靡成风。

其次,要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我们不能因为过春节而乱了规矩,更不能因为过春节而把法律法规抛之脑后。

最后,要有道德意识。道德虽然没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但它却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不按规定乱放鞭炮是不道德的行为,在禁烟区抽烟、践踏草坪、随地扔垃圾、在公共场合打架、让孩子随地大小便等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然而,在春节这个美好的节日,正是体现我们良好道德的时候,过节出行不忘保护环境是一种社会公德;与家人朋友们团聚欢乐时不忘邻里团结是一种家庭美德;春节期间仍牺牲休息时间奉献社会是一种职业道德;不管身处何位,身逢何时永远都保持正直善良是一种个人品德。

篇10:中秋节文明过节的倡议书

一、提倡就地过节。

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头就地过节,并告知在外工作、经商、生活、学习的家人和朋友,为减少旅途感染风险,尽可能留在当地过节。同时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非必要不出县,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重点地区,尽量减少跨区域流动。

二、提前报备行程。

市外入阿返阿人员,请提前通过“聊城市疫情防控平台”入聊返聊小程序进行报备,返回后第一时间落实“三天两检”要求;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区及疫情发生地人员暂缓来阿返阿,确需入(返)阿的,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途中做好个人防护。返回后,点对点落实相应隔离管控措施。

三、遵守防疫规定。

请广大居民朋友们进入商场、超市、酒店、影院等公共场所时,主动配合扫码查验。各类市场主体、公共场所要加强值守监督,守好“场所码”查验关口,做到“逢门必设、逢进必扫、逢扫必查、逢异必报”。

四、减少外出聚集。

请广大居民朋友坚持非必要不出市,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多用电话、视频问候拜访。减少到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次数和时间;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五、做好日常防护。

请您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良好生活习惯,如出现发热、干咳等不适症状,应立即佩戴口罩前往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期间尽量避免接触他人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主动告知近期的旅居史及类似症状病例接触史。

“中秋年年过,风险要错过。今天的不聚,是为了明天更好更多的相聚”。“就地过节”是防疫之需、更是健康之需,让我们齐心同战“疫”,文明健康过节,共享佳节喜悦。衷心祝愿广大居民朋友们中秋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倡议人:

篇11:中秋节文明过节的倡议书

当前,全国疫情多点散发多点频发、防控形势复杂严峻。随着中秋、国庆两节临近,人员流动性加大,疫情传播风险增高。为保障全市人民的健康与安全,在此我们倡议:

一、倡导就地过节。

跨区域往返流动,接触人员复杂,感染风险大。中秋、国庆期间,倡议广大市民朋友减少非必要的出行活动,不去高中风险地区及所在城市、近7天内有新冠肺炎病例报告的县(市、区)以及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减少聚餐、聚会、聚集等活动;请处于风险区或是近7天内有新冠肺炎病例报告的县(市、区)的乡亲暂缓返邵,提倡就地过节,用微信、视频、电话等方式问候亲朋好友。

二、落实主动报备。

省外入(返)邵人员以及节后返岗人员要提前报备,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主动查看7天内是否到过疫情风险地区,是否与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是否收到健康码“弹窗提醒”,或健康码“红码”“黄码”,如有相关情况,请做好个人防护,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备,并主动进行核酸检测,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三、严格健康管理。

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低风险区所在县(市、区)入(返)邵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异地入(返)邵人员,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自我观察7天;重点行业从业人员要严格落实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鼻塞、流涕、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要正确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主动告知旅行史和接触史,就医过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四、加强个人防护。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配合做好公共场所测温扫码、一米线等措施。

五、积极接种疫苗。

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请适龄、无禁忌症人群尽快接种,做到“应接尽接”。

六、关注权威发布。

请密切关注官方权威发布的有关疫情信息,官方新闻媒体将会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对未经证实的消息不发布、不传播、不评论,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让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携手共筑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祝全体市民朋友佳节快乐,身体健康!

倡议人:

篇12:文明过节倡议书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文明新风,提升城乡文明程度,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营造文明、和谐、快乐的节日氛围,在xx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区文明办特发出如下倡议:

一、移风易俗,文明过春节。自觉遵守《保定市徐水区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有关规定》,不燃放烟花爆竹,减少空气污染,避免鞭炮所带来的意外伤害。不酗酒、不赌博、不搞封建迷信,文明祭扫,参加文明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弘扬文明新风。

二、保护环境,环保过春节。自觉维护城乡卫生环境,不乱扔乱倒垃圾,不乱贴乱画,不乱停乱放,不随地吐痰,保持庭院、街道清洁。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空气清新、碧水蓝天、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

三、文明出行,平安过春节。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逆行,不乱穿马路,不翻越护栏,不酒后驾驶,不超员超载,不车窗抛物。文明出行,开文明车,行文明路,礼让行人,文明乘车,有序通行,共同营造文明礼让的社会秩序和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

四、传承美德,节俭过春节。倡导文明消费新风,杜绝铺张浪费,摒弃搞攀比、讲排场、摆阔气的陋习。倡导“光盘行动”,健康饮食,合理搭配,节约用餐,文明用餐。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营造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

五、志愿服务,和谐过春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军烈属、特困户、留守儿童等送温暖、献爱心。邻里间团结互助,尊敬他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共同营造温 暖、和谐的节日氛围。

城乡广大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文明过节,树文明新风。

篇13:文明过节倡议书

大家好!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美好的节日需要你我文明共度。为弘扬文明新风,过好欢乐祥和的春节,现特向广大人民群众发出如下倡议:

一、文明出行、平安过节。

严守交通法规,不疲劳驾驶,不向车外扔杂物,不乱停乱放车辆,不随意调头。恪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文明出行、文明游览、文明购物、文明乘车,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平平安安过大年。

二、市容整洁、有序过节。

严守《贵州省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xx县依法治城十条严禁》,不乱摆摊点,不占道经营,不乱丢乱扔,不乱涂乱挂,自觉维护市容秩序,整整洁洁过大年。

三、倡导新风、健康过节。

严格按照烟花炮竹燃放的有关规定,在指定区域、规定时限进行文明燃放,不沉迷网络,不斗酒贪杯,不聚众,健健康康过大年。

四、光盘行动、节俭过节。

倡导健康生活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文明就餐,杜绝浪费,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和假日疾患,不暴饮暴食,文明用餐,节俭惜福,快快乐乐过大年。

五、走亲访友、温情过节。

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多陪伴父母家人,走亲访友礼轻义重,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团团圆圆过大年。

文明过节,从我做起。让我们携手树立文明新风,弘扬社会公德。共度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共建幸福和谐的美丽家园。

值此新春佳节,谨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xx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篇14:文明过节倡议书

人欢马笑意未尽,金猴献瑞有福音。乙未年新春将至,为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安康市文明办、市创文办共同倡议:“文明、节俭、平安、祥和”过新年,做文明有礼安康人,携手共建美丽富裕新安康。

一、文明和谐过节。倡导文明健康新风尚,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不通宵达旦玩乐扰民;文明表达祝福,不编发、转发不良和不健康短信。多陪伴父母家人,走亲访友礼轻义重;多看书学习强身健体,不搞封建迷信,不参与赌博;多给孩子积极向上的“压岁礼”,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勤俭节约过节。倡导文明消费新风,摒弃搞攀比、讲排场、摆阔气的陋习,营造“小餐桌、大文明”的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社会风尚,让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理念变成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三、平安祥和过节。倡导文明出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酒后驾车,不疲劳驾驶;恪守社会公德,爱护市政设施,文明逛街,文明游览,文明购物,文明乘车,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倡导文明祭祀,献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以环保、健康、安全的祭祀方式表达思念之情。

四、友爱互助过节。倡导行善举、做善事,积极参与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军烈属、困难家庭、留守儿童等“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节日气氛。

风移兰香入,春逐鸟声来。“文明过节”,是我们最真诚、最质朴的善意善念。广大市民朋友们,让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城市,争当文明风尚传播者,让欢乐祥和的节日过得更加和谐、更有意义。

祝全市人民:猴年吉祥!阖家幸福!

安康市文明办

安康市创文办

上一篇:项目经理个人述职下一篇:法律专业大学生寒假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