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专题广播稿

2024-05-18

端午节专题广播稿(精选6篇)

篇1:端午节专题广播稿

甲:亲爱的同学们!(放音乐)

乙:敬爱的老师们!

合:大家中午好!红领巾广播站在动听的音乐声又和大家见面了!

甲:我是播音员——。

乙:我是播音员——。

甲: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乙:什么事,说来听听

甲:下周我们要放三天假,6月17号回校上课。

乙:不可能吧!

甲:别不信啊,6月16日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今年我国将端午节定为法定假日,所以这星期多放一天。

乙:哇,这的确是个好消息。

甲:你先别乐,我还有几个问题要考你呢!

乙:好,谁怕谁啊,你说。

甲: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乙:这还不知道?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

最早的说法是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甲:你还真说得头头是道。

再问你一个问题:端午节在我国所有的传统节日里叫法最多,你能说出几个吗?

乙:那还不简单,你听好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甲:你真了不起一口气说了那么多,想必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倒你了。

乙:那还用说!对了,端午节那天你有没有空到我家来?

甲:去干啥?

乙:我们一起学包粽子呀!可不能让这绝活失传呀。

甲:嗯,你说得有理,是得好好学学。

乙:说了那么多,我们的节目也该进入尾声了。

甲: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校园之声栏目到这里就结束了,

乙:希望我们的节目给大家带来收获和喜悦,

合:感谢大家收听,再见。

篇2:端午节专题广播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中午好!这一期的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啦!

1.本周是这学期的第 14 周,今天5月22日,星期四,我是来自303 班的李梦晨、

2.我是王胜文。

1.这次红领巾广播站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为大家安排了《校园直通车》、《哆来咪点歌台》、和《好书推荐》栏目。

2.回顾一周要闻,浓缩校园资讯,这里是《校园直通(大学生运动会新闻稿)车》栏目。

1.上周我们学校迎来了新生报名,许多家长都在为自己的孩子劳碌奔波着,因为进入小学预示着学习的生涯开始啦。

2.是的,我们要好好学习才能报答爸爸妈妈的殷切期望。

1.上周星期三,区领导来我校参观了腰鼓展演,总体上非常满意,希望我们腰鼓队员们再接再厉,把我们怡江小学的风采展示在观众面前。

2、接下来要进入到本次红领巾广播的主题: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端午节的知识。

首先送上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过端午》,希望歌声能传递给你美好的祝愿。

听了这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我也想说一首歌谣了。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音乐)1.你读的真好。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眼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到了,大家对端午节的知识了解多少呢?

2.嗨!端午节不就是吃鸡蛋、吃粽子吗?

1.那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鸡蛋和粽子吗?

2.不知道,你快给大家说说吧!

1.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篇3:端午节专题广播稿

广播文学专题节目的特点在于用声音表达文学,将有声语言、音乐、效果音响三大声音符码系统进行有机综合运用,塑造听觉形象,传递文艺内容,引导和树立广大受众对“真善美”的价值判断。这其中,声音虽然稍纵即逝,但是内涵与余韵却在心灵荡漾。声音的长处在于表现内在的情感运动,而这与文学的形象思维表达相通,所以,根据广播文艺创作规律,将声音表达与形象意象相结合,选择适合广播表达的具有现实意义(时代特征、城市特色)的题材,设计适合广播线性传播的结构,强化意象感强烈的播音,从而自然呈现文学内容的思想性,有效增强作品情感的感染力,应是主创者的立足点。笔者结合创作广播文学专题《用文字的修行温暖一座城》(获福建省广电艺术奖一等奖)的努力过程与同行探讨城市台如何立足城市提升文学专题的感染力。

一、贴近群众生活,激发创作思想中的感染力

城市台应以“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为引领,在坚持“走转改”,坚持“三贴近”的过程中,关注城市发展脉动,关注群众文化生活,关注各阶层审美需求的变化,并亲身参与其中,把那些群众喜闻的文艺作品和乐见的文化活动放在报道的重要位置上来。在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文化活动中,抓住一个具体的有代表性的有各种线索脉络集聚特征的关注点、落脚点(一个人或一篇文)来展开创作,由点及面,则有助于增强听众带入感,言之有物。

诗歌文化在福州有着深厚的群众土壤。2015年某一天,笔者在一本闽派诗歌的诗集中看到各代际闽派诗人的诗作中传递出的对国家对城市对乡土的热爱。基于群众土壤和诗歌基础,我们准备创作一档广播文学专题,用美好的听觉表达福州的文艺氛围。这个节目,应该有文学属性,同时,又要在诗意中,有这座城市的大众热爱文学的情感呈现。这时,一位在福州台《为你朗读》沙龙上模仿我国已故闽籍著名诗人蔡其矫,用闽南话激情朗诵蔡老先生诗作《波浪》的诗人进入了我们的创作视野。他就是中国作协会员、福建著名诗人哈雷。

哈雷早期的诗作主要停留在一些浪漫的念头,曾经中断诗歌创作十四年,而后怀着对现实家乡和精神原乡的牵挂再度写诗,并期待和已经以写诗、吟诗、朗诵会、沙龙等多种方式为打造“诗歌榕城”出力。哈雷近年的诗作洋溢着浓郁的人性关怀和爱乡之情,而且有叙述式、口语化等特点,适合听。如果以哈雷这位本土诗人作为个体落点,从他的诗作和经历入手创作广播文学节目,则可以在诗人诗作细致呈现的节目线条中展现城市的文艺氛围,有机地表达生活在福州这座城市的诗人与文学爱好者积极互动的良好生态。

不论是哈雷或和哈雷一样弘扬诗歌之美的福建诗人,还是期待创作好作品的广播同行,抑或是每一位市民、听者,其实,都植根于人民的土壤。我们在这片土壤上以写诗、读诗或听诗的不同方式追寻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打造一座“诗歌之城”。此时,诗歌意义更多的是诗歌精神、诗歌文化,或者说是在尽可能大的群体中去营造诗意的氛围,也就是从现实的表达中呈现高远的精神,从而给期盼回归内心、积极生活、享受诗意、守住乡愁的人以力量。这就是这个文学节目的立意所在,既有成风化人的正面导向,又有实实在在的文艺暖风。

二、挖掘文风编创中的可能,催生情怀中的感染力

根据题材特点进行编创的过程本无定法,也未必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很有可能会交叉融合,反复揣摩修改。但是,其中,设计、写稿极为重要,运用音乐、音响进行编辑也必不可少,一切要围绕主题和表达意图进行。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说:文学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吐露或者表现在人民中间有一种美好的东西”[1]。在探讨诗歌的意义和这档节目所要表达的意图时,我们和哈雷达成共识,即:诗歌的创作,不能孤芳自赏,内容与灵感应该源自人民;诗人的修行,不是独坐禅房,而应是把领悟带给更多的群体。我们立足于此,从设计、撰稿、播音等方面进行了努力。

(一)设计构思:诗作与结构

诗歌类的文学节目全篇结构原则上应以诗为骨架,为引领,甚至为表达。在诗歌的时间推演和空间变换中传递出不同属性的多种意象,虚实相间,高低起伏,共同服务于主题。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对诗歌的选择、编排、删减,所有手段都应围绕广播创作规律,目的就是增加艺术感染力。

哈雷的诗作很多,如何在一个二十多分钟的节目里根据定位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不是很容易。除了诗人的推荐外,我们根据节目需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挑选,挑选的标准就是:这些诗必须有一个共同特质———“有温度”,即意象简单、愿望直接、感情真实、富含福建乡土气息、充盈传统意象、个体与共同体表达兼具,都能体现节目的主题意义,都能让福州听众听起来暖暖的。

在诗歌的编辑和诗歌意象的选择上围绕“与城市的历史和城市人的心灵有关”这个标准展开;于是,山、海、廊桥、土屋、枫林、篝火、漈(福建方言“瀑布”之意)等出现在我们的节目里;并且,运用时每首诗歌的意象还应跨越本诗,在节目中组成一个全面灵动的整体,以表现城市的多元、沧桑、风格与气度。这其中,不乏由乡村走入城市的一些意象表达,以彰显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融通。

最终我们选定了5首诗,并针对部分诗作的篇幅进行了适当删减。诗歌按序分别是:1.《诗人》(陈述诗人十四年不写诗但内心的追求并未离去的状态)———2.《闽江源》(在诸多意象中表达诗人对诗歌与家的牵挂,从而引出诗人打造“诗歌榕城”的梦想及实践)——3.《村庄》(在诗人童年生活的闽东村庄的人物与风物的描绘中讲述推广诗歌的“抚慰乡愁、安妥灵魂”的意义)———4.《铜铃山篝火》(以激情有力的诗风提升节目高潮,让听者感受“古老的火焰”的力量,“一堆篝火可以点燃一群人,把诗歌燃烧得云霞漫天”)———5.《百丈漈》(闽水的意象,低的姿态,从诗人的心性平和到众人的读诗意义)———最终,回归对诗人的评价。

(二)撰稿编辑:意境与细节

笔者认为,串联词撰稿通常应考虑两个问题:1.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进行播讲。第三人称可以感性与理性相容,可进可退,来去自由,适合一些客观场景或者离目标受众现实生活较远的选题;第一人称讲述则有亲切感、可信度,由“我”的内心世界的展现去感染“你”的,便于挖掘内在的精神力量,适合城市台用于城市里的身边人、身边事。2.撰稿的内容表达上可多样化,从场景描述、细节描摹、人物描绘、心理描写等角度进行综合运用。

广播编创撰稿难,难就难在是在事前搜集的素材之间写作,类似带着镣铐跳舞,既要像作家一样顾及文字的艺术性、美感和对象性,又要思考如何进行声音蒙太奇。但是,这种遵从广播规律之后的有编辑意图的写作带来的却是强大的声音感染力,因为这样素材更多元,节奏感更明显,编创者的个人魅力与文章本体的目的意义融合得更好。更何况,写稿的人本身就应对自己所处的城市熟悉而热爱。

说起文学专题《文字的修行》撰稿伊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形成有效串联。诗歌有意象,广播节目作为声音的艺术则需要意境。能否营造一个可听可感的空间场景来作为节目的开始?恰巧,前去采访哈雷的同事匆匆赶回剪辑音响,她说,刚才的采访是在闽江之滨的一个茶室进行的,几位诗友也在。闽江(环境)、诗友(人),这不正是一个绝佳的场合?而记者的现场采访不正好形成一个诗意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谈话场?于是,节目就以第一人称,从一位福州广播电台记者在与哈雷邂逅的讲述中开始了;而节目全程自然皆以主持人的自述作为串联,在这样的讲述中一个个故事逐步呈现,一首首诗歌温暖播读,润物无声地表达着节目的观点。事后听来,节目的代入感不错,能够达耳入心。

有了主播的角色定位,加之近年参加福州各类诗歌活动的情感与经历的积累,以及前期素材的搜集,撰稿自然是汩汩流淌、水到渠成。根据节目结构和手头的采访素材、音响等进行撰稿和编辑的推进过程中,总有意外的灵感和收获。

一是在细节描述中充分运用音响,与整体陈述形成对应,有效增强节目可听性。这其中,音响(关键是本土音响)的感染力有时甚至超过它要传达的信息本身,通过音响,听者获得形象、场景甚至通感。

1.先有文字,再用音响。在节目中段讲述哈雷的“诗歌榕城”实践时,恰巧编者手头有省海峡朗诵艺术团在福州三坊七巷举办的一次朗诵会的音响,其中有朗诵者在朗诵哈雷的诗,还有福州传统曲艺伬唱若隐若现的说唱声在坊巷间传来,将之与串词压混,营造和呈现了福州诗歌活动的氛围和实景。2.先有音响,再有文字。前文所述的哈雷在《为你朗读》沙龙现场朗读的《波浪》,气势磅礴且具闽南话的音韵美。在稿件中我们补进这段描述,并用上了当时的现场音响压混。使得诗人读诗这一声音元素有效丰富全篇,对应主题。

二是在采访、串词和朗读的编辑组合中以“意象”为串珠,连出“巧色”。在前期选诗的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包括水的意象在内的诗歌十余首,但未最后确定使用哪一首。后来福建师大副教授伍明春博士的采访中提到“比如说,他的对水意象的表现,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笔者随即将富含水意象的诗歌《百丈漈》安排在采访录音之后,形成了不同音响之间的自然串联,整体感强。我们在意象的使用和串联中,在城市品格中融入自然风物,使听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调动播音中的真情实感,提升文学意象中的感染力

听觉与心灵相通。有声语言传播在使文学作品形象化、情境化,进一步表达作者意图和作品主题,进一步打动人心、升华灵魂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广播传播而言,播音员主持人的个性和语言特点的呈现程度、声音中的基调把握以及情绪(喜怒哀乐)的表达变化的到位程度都直接关系到节目内容的影响力。所以,播音者如何充分运用情感认知、情绪记忆和情动之声,再现甚至丰富文学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发挥广播文学专题传播效果的关键。

笔者一直坚信:声音的立体是因为心的立体,唯有播者本人融入具有地域特色的现实生活,热爱人民、热爱城市、热爱乡土,方有直接感触,方能动心用情、自如用气、温暖用声。我们努力的方向应是:语势符合规范且具有独特性,充满节奏感和分寸感,不论作品中有多少种有声语言的表达方式(串联词、朗诵、演播、解说等),都应根据节目基调,统一在作品的整体声音氛围里。

在节目中,担负串联的女声角色是一位热爱文艺、平静客观的电台记者;男声则由笔者播读哈雷的诗歌。女声串联过程中对于时间线条下的陈述透着温暖的历史感,对于各种细节场景的描述则传递着现场感,在各个段落的节奏以及相关素材的串接上则有起承转合的把控感。特别是在与男声的衔接上我们希望达到“既在戏里,也在戏外”,既有主观感受又有客观表达,既有时间的统一线性,又有空间的交错变换。男声的播读也是如此,全篇诗歌既要深入诗人的内心,结合其创作背景,又要跳出诗外,关注诗歌此时的现实意义和听众听诗的受者状态,再结合自身人生体悟,特别是对福建、福州风物的理解,针对不同时空之下的不同意象进行多样化的情感表达。

节目中,男女播音角色不同,形成的是“城市文化的组织者、传播者和城市文化的参与者、感受者”之间的角色互动,但最终这种互动应融合在城市的文化氛围里,这也是本节目着墨要表达的主旨;而两位播者则必须按照角色和主旨要求,在声音表达上互相关照,形成一个完整的播音结构;同时,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每一位热爱乡土热爱生活的诗友的动人情怀则成为了播音的基调。

最后,在同一团队采编播全程一以贯之的意图下,结合部分福建原创音乐的使用,作品合成。

四、结语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孙绍振先生在节目采访中的辩证之言:“哈雷既尊重城市文明,也尊重乡村文明,他的诗性与理性相得益彰,质朴真实地生活着。”由此,我们可以道出创作这个文学专题的两重意义:1.节目之内:人生活在一座城市,既要顿悟与感思并存,又应该拥有去除了世俗后的诗意跳跃,拥有都市生活中沉静的智慧和乡村生活里朴素的内心。2.节目之外:城市广播工作者应以包容的心态,辩证的思维,编播技巧整体的融通,深入城市与乡村,才能创作出感动自己,也感染别人的广播文艺作品,才能用声音的修行感动一座城。

参考文献

篇4:广播节目专题报道的策划

一.可听性到位。所谓可听性,一方面着眼于题材的新颖性和社会性,选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引起听众的关注,调动听众的兴趣,触动听众的“兴奋点”;另一方面则是资讯的不可替代性,要向听众提供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信息产品。建立在听众对新闻信息的认知度与满意度基础之上的可听性是广播媒介形成核心听众群,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听众对广播媒介资讯的依赖性和忠诚度,从而为广播媒介积聚“注意力”的宝贵资源。实现可听性的两个条件,一是题材的“新”。要能够从大量的新闻资源中慧眼识宝,发现新闻价值极高的“富矿”,进行全力的开掘。二是资讯的“精”。能够运用各种手段将新闻资源的含金量和品位展示出来,向听众提供强度、效度、新鲜度、保真度等各方面精的信息量,形成报道独特而强劲的支撑点。

二. 贴近性到位。任何新闻媒介,就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说,同时扮演着双重角色,它既是党和政府的“发言人”,又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这两个方面的结合点,就是新闻的“贴近性”。实现“三贴近”涉及到媒介的组织创新、机制创新、节目主持人模式的转变、报道重点的调整等诸多方面,但精髓还在于广播媒介牢固树立“听众本位”的观念。也就是说,要真正考虑广播媒介的报道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听众的需要,满足哪些听众的需要,满足听众哪些方面的需要,能否真正为听众提供具有鲜活感和冲击力的信息量,能否为听众传所思,释所疑,解所惑,排所忧。在此基础上,才能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增强可听性统一起来。广播专题报道要反映社会现象的真实状况,唤起全社会的关注,同时还要对政府和有关部门解决这一问题起到推动作用。

三.引导性到位。广播专题报道策划的另一着力点,应当是加强新闻舆论的引导性。要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反映,使人民群众的各种舆论都能得到有效表达、健康发展和顺利整合;要对群众自发产生的舆论进行引导和疏导。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社情、民情、舆情,敏锐地观察社会心理的变化,梳理人们对当前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看法,摸清人们心中存在的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探索舆论引导的思路与对策。专题报道要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把握舆情民意,通过引用客观的数据和列举无可争议的事实,对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作回顾和展示,对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些问题作权威性的解答和前瞻性的引导,在舆论宣传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媒体的舆论感召力和影响力。

四.创新性到位。创新是发展变革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地变革,不断地调整,努力突破旧有的报道程式和思维方式,提升新的传播观念和认识水平,在变革中实现创新,才能保证新闻报道源源不断地产生舆论影响力。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来源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主流媒体“信息主渠道”的地位正在面临严峻挑战,如果不能锐意改革,调整竞争策略、运作模式和报道形式,向听众提供更多特色鲜明的个性化产品,就有可能落伍。同时,随着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人们的信息消费方式以及对舆论的认知方式也在逐渐产生变化,更愿意发现和认识信息与发展趋势之间的必然联系;希望通过新闻报道全新的视角和全新的解读方式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更愿意测算信息可能带给自己的机遇以及同自己相关利益之间的关系。面对这些压力,媒体在专题报道的策划中就一定要有创新意识,力求在诸如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大新闻题材的透视与处理、听众心理的把握和回应、主持人语言的表现和调度等一系列环节上形成独具风格,别人无法取代的特色。

篇5:端午节广播稿

乙:亲爱的同学们

甲:当灿烂的阳光温暖整个校园,胸前的红领巾正迎风飘扬。

乙:让我为你采撷一缕阳光,留住一丝清风,让金色和红色印染。

合:今天是20xx年5月28日, “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了!

甲:我是

乙:我是

甲:今天的播音是这样为你安排的:首先我们一起走进聪明小屋,学知识、长见识,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乙:其次是:话说安全;最后是温馨提示。下面请收听详细内容。

乙: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到了,大家对端午节的知识了解多少呢?

甲:嗨!端午节不就是吃鸡蛋、吃粽子吗?

乙: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鸡蛋和粽子吗?

甲:不知道,你快给大家说说吧!

乙: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其中以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相传,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爱国诗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阴历5月5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进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甲:真没想到,在端午节的背后还有如此感人的故事。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我想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能过得更有意义。

甲:多少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都是告诉大家相同的一个道理:安全隐患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乙:同学们,安全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又是一个不容我们回避的问题。安全的隐患是随处存在的,它就像是一只凶恶的老虎,时刻窥着我们,随时向我们进行袭击,给我们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与痛苦,也给我们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些不幸事故的发生,确保我们的安全呢,我们就得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甲:然而,在生活中,很多同学却忽视了这个问题。有的同学经常在公路上玩耍,有的同学上下楼梯时互相拥挤,有的同学在没有大人的陪伴私自游泳,有的同学独自玩火玩电,有的同学不按要求在体育器械上活动,还有的同学经常攀爬学校及其他地方的围墙,有的同学在校园里追逐打闹等等。同学们,所有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就要造成不幸的事故。

乙: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不注意安全,就是在拿我们宝贵的生命开玩笑。同学们,无论我们听到的还是我们亲眼看到的那些不幸事故,都会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因此,请同学们要自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爱护自己,每做一件事,都应该想一想,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么做是否安全,用自己的行动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最后是温馨提示栏目:

一说到夏天,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热,夏季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但夏季的天气绝不是用一个热字可以概括了的。夏季是一年中天气变化最剧烈、最复杂的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主要集中在这段时间里。近三十年来北京全年降水量是570毫米,而仅仅夏季的降水量就达42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4%,特别是7月下旬和8月上旬,常常是大雨和暴雨的集中期。另外,各种灾害性天气,例如雷电、冰雹、雷雨大风、洪涝、干旱、台风等也都多发生于此时。

夏季天气炎热,在高温的环境中人体的很多功能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消化、循环、神经、内分泌系统,这些变化一旦不能很好适应环境,人体就会有各种不舒适感,中暑就是夏季里最多见的一种情况。另外夏季高温高湿又是细菌繁殖活跃期,各种传染病,特别是消化道传染疾病的多发期。为了能平安度过夏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合理饮食

多吃清淡少吃油腻食品,多吃一些带有苦味蔬菜,如苦瓜、丝瓜、苦菜、芹菜等。苦味可以促进食欲,可以清心健脑,可以促进造血功能,还可以泄热排。

甲:每一次的相约,都倾注了我们切切的期待。

乙:每一次的离别,意味着下一次更清新的归来。

合:今天的广播时间即将过去,感谢大家的收听。

甲 我是--- 乙 : 我是----

合:下期节目不见不散!再见!

篇6:端午节广播稿

甲:我是主持人()乙:我是主持人()。

甲:“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同学们,你们知道儿歌里说的是什么节日吗? 乙: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五节。这一天,吃粽子,划龙船等形成了端午节独特的风俗。再过几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甲:那你知道端午节的起源吗? 乙: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诗歌《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当时他62岁。

甲: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乙: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0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甲:那你可以再给大家仔细介绍一下端午的习俗吗? 乙:好的,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甲: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上一篇:信用证单证审核中的风险问题探讨下一篇:东营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