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深秋的散文

2024-04-25

写深秋的散文(精选5篇)

篇1:写深秋的散文

淡写深秋散文

深秋,被收获过的大地,裸露着年复一年的坦诚。纵横交错的大路,蜘蛛网般的小径,把大地赤诚的胸膛,划的伤痕累累。阵阵秋风,犹如大地沉痛的呻吟。

虽然,夏,早早的落下了它那五彩缤纷的帏幕,风,却在远处的秋林中演奏着萧瑟而又悠远的音乐。稀疏的落叶,慢慢的,轻轻的飘洒,如同这乐章中的音符,旋律断断续续,失却了往日的亢奋和激情。但是,收获的欢歌,却在村庄的上空久久回荡。

几片淡黄色的秋叶,在高高的树稍上拼命的挣扎着,它不愿随着冷冷的秋风飘去。春,给予了它绿色的生命,夏,给予了它愉快的成长。它深深的依恋着,不愿离去。这短暂的存在,点缀着灰色的深秋,让人感到暖意犹存。

红色的秋叶,依然张扬着夏日里的热烈,把喧闹和迷人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几簇依然绿着的秋叶,悄悄的褪去了往日的浓装,绿色淡淡。在这单调而又沉重的深秋里,依然有着令人兴奋的生机。

小溪,懒懒的流淌着,没有了往日的欢歌,疲惫的挣扎着自已的生命。可是,那些不知名的,生命力极强的“无名草”依然吮吸着它那生命之水,没有可怜,没有同情。小溪,无奈。小溪,无悔。

被收获涨满了的都市,显得格外的宁静。马路上滚动着干燥的秋叶,稀稀疏疏的行人,衬托着冷冷清清的都市。商店厨窗里木制的模特,依然穿着簿如蝉翼的单衣,不知季节的变换,让人看了冷意袭人。远处传来沙哑的叫卖声,更让人感到清冷孤寂。

人生的季节走到了深秋。有的人收获过去的快乐;过去的一帆风顺;过去的事事如意;过去的富丽堂皇。那得意和兴高彩烈的面容,似乎忘却了生活的季节里,还有残酷的冬天。

还有的人却在收获过去的痛苦;过去的失意;过去的`坎坷;过去的悔和恨。岁月中的凄风苦雨,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是,他们深深的知道,严冬,就要到了。

两样的收获,一样的沉重。人们心灵中的马车,载不动这痛苦和欢乐的收获。

让这样的收获,化做片片秋叶,让萧瑟的秋风把它吹向忘却的角落。在今后生活的季节里,重新的播种,把痛苦和欢乐深深的种入大地。不去想深秋,更不去想深秋里的收获。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自我。

篇2:写深秋的散文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3、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5、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4、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15、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16、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17、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18、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19、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20、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21、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22、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23、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2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篇3:深秋的细雨

清晨醒来听到依然奏着秋歌的小雨,心中便有很多的欣喜,迅速起床,吃过早餐,顾忌到头还是有一些疼痛,便拿起那把蓝色的小伞一头扎进小雨的世界。屋外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和湿润,仿佛头痛也减轻了很多,因为时间尚早,索性沿着河边向着单位的方向不紧不慢地开始行走。蓝色的小伞在绿色和黄色的枝叶下缓慢穿行,偶尔会有垂的很低的柳枝和海棠枝從伞的顶端划过,于是便可以看到树叶从伞布上一点点划过的轨迹,伴着轻轻摩擦的声音,像是看到了时间流走,岁月流动。

河水清澈得可以看到沉淀在河边的淤泥,没有鱼儿游动,河水是否会感觉到寂寞?但是或许鱼儿藏在水底,我又怎么可以看到,可以感觉的到呢,只不过是徒增一些伤感罢了。点点细雨散落河面,击起一个个圆圆的水晕,泛起涟漪,一片片,一点点,让安静的河面变得热闹而灵动起来,不觉伸出手想去感受一下飞舞的细雨,点点滴滴透着清凉,让这样的深秋早晨变得万千惬意。

慢慢地走,让时光停留,看着潮湿的小路上片片落叶,轻轻地踩在上面,像是站在时间的流年中,那些斑驳的往事如同片片发黄的落叶,零零散散地落在漫长的来路,捡起一片海棠的叶子放入包里,珍藏起来,就像是收藏了那些逝去的时光,流走的心事。路旁的花池里依然有盛开的月季花,或粉红,或火红,在细雨中更加妩媚,走近花池便可以看到每片花瓣上都有点点雨滴,洁净,清纯,伴着淡淡的月季花香像是甜蜜的爱情,又像是永不褪色的亲情。忍不住用手去抚摸那些粉嫩的花瓣,便有雨滴散落在手中,湿润和清凉瞬间抵达心脏,于是便有一种久违的沉静与安逸。

喜欢月季花,虽然它不名贵,但是却可以从炎热的盛夏一直开到红叶浸染的深秋,没有多少人注意它,但它却用自己的花香满街点缀着城市的夏季与秋季,每一条街道和小巷都不曾少了它的身影,每一处公园绿地都飘着它的花香,不苛求谁的赞美,不抱怨自己的默默无闻,月季花就这样安静地开在所有需要它的场所,无怨无求。看着细雨跳着美妙的舞姿飘洒在月季花上,看着绿色的草丛中飘落的点点月季花瓣,轻轻地捡起一些花瓣,采撷下几朵小的月季花,夹入随身携带的书中,带着我对月季花深深的喜爱。

沿着石头筑成的堤岸慢慢地行走,迎面吹来带着细雨的秋风,河水中有飘落的或黄、或绿的叶子,偶尔会有片片粉红的月季花瓣夹杂在叶子中间,像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朦胧着薄薄的雾色,飞舞着细细的雨丝,漫步在这样的画卷,无念,无想。心变得沉静,自然。而自己更像是这画卷中的一处风景,一片落叶,一片花瓣,一滴秋雨。

深秋的细雨缠绵而悱恻,喜欢这样安静地走在雨中,感受着清新与惬意,任思想天马行空地游走。总在想人生就如同这飘洒的雨丝,天地之间舞动曼妙的舞姿,无论是河水还是青山,或者小路与大道,都是那么淡然的飘散着,从不曾因为什么而改变。而做人或许更应该像是街角的月季花那样,无论什么环境都把自己做到最好,不抱怨,亦不放弃,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篇4:深秋的成都散文

20xx年11月4日,离立冬尚有3天,但从夏天一路走来,这时候感觉已经很冷了。儿子在重庆过完国庆到成都后,将近一个月没有见面了,这天是我去看他的日子。

儿子高中就读于成都一所重点学校,由于离家较远,学校住宿条件差,他与另一位同学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本来他计划是住读的,报到后,学校分配他与另外四位同学,在校舍三楼住。没两天,又重新安排他们到一楼,与其他五人居住。那天晚上,儿子与同寝室的四人都不愿搬,一是熟悉了环境,习惯了起居生活和学习,二是一楼地势低矮,光线不好又潮湿。因而提出楼下五人到楼上来住,并各自给家长打电话,希望得到支持。

熟悉中国情况的人都知道,在目前的大环境中,孩子们的愿望不但得不到尊重,校方还会认为冒范了权威,绝不会答应孩子们要求的。中国式教育在完全产业化后,己经脱离了教书育人的宗旨,更与倡导人性自然的本质相违背,融入了太多的功利、金钱和物质等要素,不但自己堕落了,还把堕落的观念渗透到教育、管理和对待学生的行为中。果不其然,当晚9点多的时候,校方不顾孩子们投诉媒体的威胁,强硬地把孩子们赶到了一楼。当时,我正与儿子通着电话,突然听到了一个粗暴的声音,“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儿子的手机马上挂了,再打电话和手机,一直处于盲区状态。我那时的心情,犹如儿子落入了虎狼之手,充满了担心又无可奈何!

深夜一点多钟,接到儿子短信:我己搬到一楼。宿舍中有两个不良室友,喝酒唱歌放音乐,却没人管。叫妈妈想办法把我从这里弄出去。

这无疑是一个救助短信。类似情景在影视剧中出现过,那是普通市民被坏人绑架或要挟的绝望之举。可是儿子是在堂而皇之的学校呀?我若当时在成都,一定赶去学校,可我却在重庆,隔着千山万水,除了发一些鼓励和安慰儿子的短信,别无他法。

当晚,我一夜未眠。早上6点过几分,儿子再次发来一个短信,说昨晚那俩个不良室友,折腾了大半夜,他也几乎一夜未眠,严重影响到了他的生活和学习。我打去电话,叫他找老师。他说他与另一个同学,也是这样想的。

晚上10点多打电话问他情况,他说没用,老师打了招呼,走了后俩人依然如故,还说这样一来,矛盾更加激化,俩人都把他当成了眼中钉,并说再也不找老师了。

儿子一夜之间似乎成熟了,对学校、老师和同学,有了前所未有的重新认识。以前对儿子都是灌输他社会和人性美好的一面,他的心态也很阳光和健康,如今读高一了,又连续遇到消极或称阴暗的事情,我若再不让他面对现实,有可能会吃大亏。我叫他不要太相信人,包括学校和老师,因为他们叫你去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对的,甚至有可能是坏的。他说知道,网上都报道过,并叫我放心,他有能力处理。

近几年,我因工作关系,接触了很多学校及校长和老师。与我那个年代相比,确实大相径庭。基本印象是,学校校长精力都用在了业务方面,拉生源跑赞助要政策,教学任务都是副校长在做。校长们早己不是传统概念中的儒雅形象,更不是谦谦君子,喝酒打麻将进卡厅,举手投足,一派江湖之气。

女教师特别是那些颇有几分姿色的女教师,教学之外,还多了一重公关任务。有一次,一所学校举办周年庆,提前一天约请我吃饭,席上除了校领导外,全是年轻貌美的女教师。这些女教师积极主动,酒量惊人,像我这样一斤白酒或15瓶啤酒酒量的人,当晚竟差点栽倒了这帮美女老师手上。

还有一天中午,一所学校请我吃饭,校领导说好一人一瓶啤酒。然而一瓶啤酒下肚,校领导兴致来了,又叫了一箱啤酒,一箱啤酒喝完,又叫了一箱。有人提醒,下午还有一个会议,校领导说“管他妈的,再喝一箱就撤退”。让人恍若是在跟乡镇干部拼酒,而不是倡导斯文礼仪的学校人士。

凡此诸例,就不一一例举,但是确有其事,而且数不胜数。因此当看到媒体披露,有校长与幼女开房、女教师陪酒等新闻,我一点也不吃惊和意外。在这样的大环境读书,真为所有孩子们捏一把汗。

儿子最终还是在校外租房读书了。其中缘由,我不想过多细问,儿子的坚持必定有他的.无奈和道理。

作为成年人,世间烦事,己足以让人明白,在一个光怪陆离、道德沉沦、人心不古的社会,不正常现象己成社会主流。在此背景下,学校己然成为了一家企业,早己不是让人心灵纯静、思想纯粹、行为纯朴的书香之地。那么,儿子及其同学们走出校舍,选择租房读书,必定有他们难言的苦衷!如果硬是让孩子们,呆在他们不愿呆的环境生活,无疑会让他们心灵扭曲,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

曾经《北京文学》连续6期,每期用20个版面,发表探讨现行教育的深度报道,更多的是抨击和意见。当时儿子年幼,尚未读书,但己让我深受触动。如今儿子己上高中,教育体制和环境非但未有改观,似乎问题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不仅是书包沉重,少有休息时间,连生活都成了一个问题,困扰着孩子和家长。

这样的情形,让人想到了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一边是恶劣的生活,一边是艰难的工作。但是农民工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前者是为生存,后者是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命运却如此的相似,到底是哪个的悲剧?个人、社会抑或国家!

20xx年11月4日,是一个星期日。我乘下午2点15分动车,于4点30分左右到了成都火车东站。然后转乘地铁和公交车,5点过到了儿子学校附近。儿子昨天去了华阳的外婆家,此时还在回学校租住地的路上。

我在车站等他,见身着校服的学生三五成群的不时从身边经过,初、高中学生都有,感觉基本上都是住读生。大都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开朗和活泼,沉默寡言,神色茫然,有的男生还抽着烟,让人突然想起米兰?昆德拉创作的小说,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了告别的聚会》等。这些小说基调都很黯淡和沉闷,生活了无情趣,甚至茫然。可书中描写的是成年人的世界,眼前的都是孩子呀!

儿子到了,也穿着校服,显得很兴奋。他带我到了一处老居民区,房子很陈旧,他就住在其中一栋楼的5楼。我和他在屋子短暂休息时,我把为他买的红米手机给了他。然后下楼吃饭,我们选择了一家火锅馆。饭后,他带我去学校。在校门口,他说住读生中午饭只能在食堂吃,不准离校,有时厌倦了食堂伙食,便在校门铁门内,向外面卖盒饭的摊主叫买。我脑海中为此浮现出一幅画面,学生紧挨在一起,侧着身子,把手从铁栏杆伸出去,使劲叫喊着买盒饭,内心便酸酸的,为什么大人活得累,孩子们同样累呢!连吃顿午饭,都这么困难?为什么不准孩子出校门,这是学校或是监狱?

将近一个月时间,父子没有见面了。或许是这个原因,或许是为他买了红米手机的原因,儿子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察看学校回租住地,我把他染上了火锅味道的校服洗了,又在房间聊了一阵后,我们再次出去散步。路上,儿子建议围着学校走,他说他很多路都没走过。

走了20分钟左右,离学校后门不远的地方,有一家卖汉堡的小门面,吸引我们俩人进去休息。呆了约30分钟,我们再次经过学校往回走。到了租住房楼脚,有点热了,正好有一张长凳子,我和儿子便坐在上面休息。儿子话很多,不停地介绍学校的事情,还谈到了老师和同学以及他的学习情况等。

话多就表明儿子心情好,为此我很高兴。与儿子合租房子的是同年级却不同班的一位同学,一般星期天晚九十点钟才来。我和儿子坐的地方,抬头就能看见他们租的房子。此时没有光线,说明儿子同学还没来,我和儿子便决定回屋子耍。

开门,儿子同学居然在,而且他妈妈也在。寒喧之后,我和儿了回到自己房间,关门看书、耍手机。不一会,儿子同学妈妈告辞走了,我叫儿子上床睡觉,他说想洗澡,再耍一阵子睡。

想到他今天心情好,父子难得见一面,便不再管他。儿子每早6点30分起床,洗漱吃早点上学,一天学业结束,晚上还要上晚自习,至9点结束。星期六也要上学,只是不上晚自习,下午5点放学。然后回华阳外婆家,住一夜,第二天星期天再回学校。平时作业很多,每晚都要写到11点多。

换做成年人,周而复始,可能都难以吃得消,何况小孩。我不知道学校为什么要把课程安排得如此密集,这样高强度下的教学方式,管用吗?其缺少科学依据和合理务实之风,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从中更看出了决策者的人性缺失和不顾客观事实的可恨之处。如把决策者的工作也安排得如此密集,即周一至周五,每早6点30分起床工作至晚9点结束,星期六白天上班一整天,我想这个没有人性的家伙,绝对会骂他娘。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出台如此决策呢?找不到原因,只能说他不是人,是蓄牲。

11月5日,早上儿子上学后,我去超市买了儿子需要的日用品和零食,还考虑到儿子秋冬经常感冒,为他买了两盒感冒药。本想找一家干洗店,方便儿子以后洗衣服,四周都走遍了,却没找到一家。

中午12点许,我到学校接儿子吃午饭。事先他告诉我,今天考试,12点15分下课,而且可以到校外吃。儿子放学了,刚出校门,互相看到了对方,笑吟吟地走到一起,找了一家名叫“石磨豆花”的餐馆,解决午饭。

儿子瘦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和生活,不瘦才怪了。吃饭时,他给我讲了一些考试题,稀奇古怪,闻所未闻。曾在报纸上看到一些关于考试题的新闻,完全偏离了提升学生素质的教育宗旨,纯粹是在搞智力游戏,答不起很正常,答对了才不正常。但是出题的人似乎都是一些智残人士,要的就是不正常的答案。

我们一边在倡导素质教育,一边又用实际活动,调侃素质教育。一边抨击大学毕业生整体素质偏低,一边又用如此教育方式,去培养他们,真是好笑和可悲。

篇5:深秋的村庄优美散文

我特别想见见阳光。

贵阳的秋天,一直阴郁着,铅灰色的天(不能叫做“天空”),低矮,还时时飘着雨星。我也天天闷在宿舍里,压抑得心虚。

一张火车票。一辆闷罐子车。一天一夜。我赶回了江西乡下的老家,寻找阳光。

很不凑巧,我三千里的虔诚没有换来一米的阳光。稀稀落落的雨绵绵地飘在村庄的上空。正应了那句农谚,“十月小阳春”,阴雨是常有的表情。深秋的村庄,稻谷躺进了粮仓。田野空荡荡的(像一场大戏结束后的岑寂),裸露出大面积的黑黝黝的泥土,残留着一截截干萎的稻茬,不时还跳跃着几只啄食的麻雀,叫喳喳的声音,尖尖地飘过来。一堆堆稻草垛散落着,蜷缩着,像废弃的排泄物,默默地在野外站立。

山上的茶籽花开得正旺,白色的花朵,一树挤着一树,一大片挨着一大片,一个山头连着一个山头,在雨水中坚持,香气成团成团地翻下山坡。这是一种奇怪的树木,秋天采撷了果实之后,又忙着开花,为下一年的丰收准备。茶籽早已一担一担地挑回家了,铺在房屋前面的水泥地板上,密密地滚在一起。没有了阳光,翻晒就失去了意义。它们只有吸足了阳光,才会裂开厚厚的壳,露出黑黑的籽。此刻,雨水淋着它们半开未开的身体。雨水还从它们的`身下流淌而过。雨天是寂寥的,九十二岁的祖母坐在阳台下,剥着茶籽,把壳和果实分离。茶子壳堆得像一座稻草垛,被赶在阳台外。茶籽仁睡到了厅堂的地板上。茶籽榨出的油是一种很珍贵的植物油,黄澄澄的,香,而且营养丰富。

母亲很忙,下雨天也出去栽油菜了。

雨忧忧地下着,像祖母的寂寞里抽出的孤独。父亲英年早逝。父亲没有兄弟。祖父也去世了。我在外求学,弟妹们在外打工。祖母一个人在家里摸索,自己陪自己说话,颤巍巍地四处走动,揉揉昏花的眼睛,夜色降临的村庄在雨水中渐渐地模糊。

门前那口池塘几近干涸,只有中间浅浅的一洼浊水,透着一些糊糊的泥浆。塘里养了20尾草鱼。暑假在家的时候我常常拔些青草,摔到池塘里,然后搬条凳子看它们吃草。草鱼最喜欢吃南瓜叶子,我就专门到地里摘南瓜叶子,撒到水面上。它们的吃法颇有讲究,小心翼翼地游过来咬一口,再咬一口,如此反复,突然猛的一大口,把大叶子拖到水里,叶子被水的力量折弯,只露出一角在水面上翘翘,移动。不消片刻,一大把南瓜叶子就被抢食殆尽。假如池塘里有青草和南瓜叶子,鱼一定先吃叶子,后吃草。这多么像人类,在有选择的余地下,好吃的先吃,不好吃的后吃,余下的连汤汁一起来。以至于后来我经过别人的南瓜地,都要顺手掐一把南瓜叶子。鱼儿吃草的时候,警惕性特别高,千万不要有任何异样的声音。若有一丝风吹草动,对于它们来说都是一次事变。它们反应迅疾,“哗”地一声,遁入了水底,逃之夭夭。

鱼儿长得很快,初秋时就有两斤多了。到了深秋,池塘的水越来越浅了。那天,母亲有一担猪粪没有地方倒,我提议倒到池塘里,肥沃一些,这样鱼儿会长得膘肥体壮些。母亲有些犹豫,怕水浅,猪粪发酵,致使水里缺氧。我说没事的,没事的。结果猪粪倒下去后,第二天就死了三尾大鱼。我于是就盼老天下雨,天就是没有下雨。

我想见阳光的心理与祈祷下雨的心理是多么矛盾啊!缺什么,就盼什么,这是人类的习性。

池塘的水是一日比一日浅了。一天,母亲出去干活,来了一群鸭子,扑进池塘,把浅浅的水搅成了一滩泥水。第二天早上,所有的鱼都奄奄一息,糊在淤泥上翻着白眼,大口大口地喘息。过年时鲜嫩肥美的草鱼变成了缸子里干瘪瘪的咸鱼干。要知道,吃草的鱼与饲料鱼的味道是天上与地上的区别。饲料鱼吃起来像烂草绳。寒假里,我一定要清空池塘里堆积的淤泥,多蓄水,鱼儿才能摆上年夜饭的桌子。

上一篇:核力与核能教案下一篇:冬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