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之众生相散文

2024-04-12

狗之众生相散文(精选3篇)

篇1:狗之众生相散文

狗之众生相散文

晨练的队伍中,有几个人喜欢带着狗。说实话,我对这些狗的印象,要比其主人深刻。因为每次遇到对方,总是未见其人,先见其狗。狗更容易走进我的世界,至少,狗不会像人那样装作矜持和冷漠。时间久了,我发现,这些狗虽属同类,性情却大不相同,俨然来自不同的地域和族群,组成了一个参差多态的狗社会。真可谓“狗上一百,各种各色”。

傲慢的狗

经常遇到一对夫妻,带一条剽悍的狼狗跑步。这条狗少说也有两三尺高,看到人,也不避让,径直冲过来,颇有点视我如空气的霸气。无奈,我只好给它让道。我只听说“狗仗人势”,没想到还有这种压根就没把人放在眼中的狗。如果把“狗眼看人低”用在这里,十分贴切,我在人那里时常领受这种待遇。这条狗如此目中无人,令人气恼。不过,我并不怪它。人尚且不能做到谦逊有礼,况狗乎?

胆小的狗

有个穿运动服的小伙子,时常带着一条长得肉肉的狗。这条狗比较温顺,也有些怯生,跑动时总是耷拉着眼睑,不紧不慢地跟着主人。不像其它的狗,总在前面“逞英雄”,乱跑一气,一溜烟跑出主人的视线,在路边的草丛中嗅来嗅去,自个儿找乐子玩。

有一次,我跑步又碰到他们――小伙子和他的狗,只听主人压低嗓音对狗说话:“等一下,等一下,前面有狼狗。”那情景,像是侦察兵发现了敌情,提醒同伴紧急避险。狗一听,马上放慢了步子,听话地靠近主人身边,小伙子躬下腰,抚着狗的头继续说:“前面有狼狗,怕不怕?”狗肯定听懂了,露出胆怯的眼神,靠主人愈加近些。

看来,在狗的世界,恃强凌弱和忍辱偷生也是常有的现象。看到这条狗畏畏缩缩的怂样,我忽然为它感到可怜。如果我是它的主人,我会带着它无所顾忌地奔跑,享受自由自在的生命乐趣。如果遇到有狼狗欺侮和威胁,我则会拍一下它的屁股,鼓动它勇敢地冲上前跟狼狗干上一架,即使战败,被咬得血淋淋的,总比忍辱含垢、畏首畏尾地活着好。

嫉妒的`狗

有条被唤做“小飞”的宠物狗,总担心同类分享其主人的宠爱。但凡看到有同类靠近它的主人,它便立刻摆出一幅不可容忍的样子,对其狂吠不止,只到将对方驱赶到令它放心的区域,才肯罢休。每当这时,主人总是半嗔半喜地喊:“回来。小飞。你这小醋坛子!”

嫉妒,是人性的弱点,狗亦有之。只是,狗若懂嫉妒,让人觉着好玩、可爱,人若妒意十足,却十分可鄙可憎,一点也不可爱。看到这条嫉妒心强的狗,我时常想起《惠子相梁》中的那位惠子先生。我觉得庄子太过斯文,对一个心胸狭隘的小人讲一大通“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道理。如果我是庄子,我则会直截了当地说:“你当你的梁国相,关我屁事?一边去!”

沉默的狗

有一条狗,长得肉膘膘的,皮毛光洁,乌黑发亮,没有一丝杂色,身上绝不沾一丁点污渍,走起路来不紧不慢,浑身透出一股雍容华贵、淡定优雅的气质。它总在主人身前三五米处,默不作声地陪着主人,似乎在相互倾听对方的足音,享受彼此的信任和默契。

这样一位狗界中的“绅士”,人们碰到总免不了要多看两眼,自也会引起同类的嫉妒。那位玲珑娇小的“小飞”,有事没事就朝“绅士”狂吠一阵,有时甚至撵到身材庞大的“绅士”身边叫板、耍够了威风才作罢,尽管“绅士”并没有接近或讨好它主人的企图。有趣的是,不论“小飞”怎样狂吠,怎样跑拢身龇牙咧嘴地挑衅,“绅士”就是一吭一声,依然我行我素,不紧不慢地走。每次见到这个场面,我都坚定地认为,这条狗是懂得“沉默是金”这个道理的。我得承认,“绅士”表现出的气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忠诚的狗

以上是我晨练时见到的形形色色的狗之情状。这些狗虽性情不同,各有优劣,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对其主人的绝对忠诚。没有谁能怀疑狗的这种忠诚。如果怀疑,那也是以小人之心,度良狗之腹。不久前,网上有这样一则消息: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车祸,侥幸生存的狗一直守护在主人身边一个多小时,不离不弃,直到狗也被汽车碾死。广东佛山前不久发生了小悦悦事件,不知那些冷漠的路人看到这则消息作何感想。

若论智力,自然狗不如人。若论忠诚,人却远不如狗。在狗的世界里,更没有“谋杀、欺骗、背叛”等词汇。而这些肮脏勾当,人类却干了几千年并将继续干下去。一个人若品行低劣,作奸犯科,其他人必对其进行痛斥:“你还配做人吗?狗都不如的东西!”狗无辜蒙此骂名,实在冤枉。如果我是一条狗,我肯定也会痛骂狗中的不肖之徒:人都不如的东西!你配做狗吗?

篇2:狗之众生相散文

有几个打扮入时的女孩,一起聊着天,穿的款式很时髦,但服装质地明显带着点廉价的意味,而让人受不了的是,车来的时候,有两个女孩“及时”地往地上吐了口痰,然后赶紧冲着车门跑去,推搡着上了车。有时候,素质和教养真的和外表无关,可以想象,精心打扮的皮囊下面,藏着一颗怎样漠视规则,无视他人感受的灵魂。

有一位腿有点不方便的大叔在发传单,传单上写了什么我没有看,但还是拿了一张;有一位推着小车的老爷爷在翻垃圾,车上有一些旧报纸纸盒什么的,他可能想翻出点饮料瓶什么的,可惜一无所获,只好推着车慢慢走远,有一个西装革履的房产中介在打电话,跟客户低声解释着什么,从他低声下气的表情来看,客户应该不太满意……众生皆苦,也许,有的人为了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

篇3: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散文

雨中的苏杭,别有韵味,尤其是有湖的地方,假如湖里有田田莲叶,那种美,更是让人凝神静气,心旷神怡,不过如此而已!

可能有些时候,我对于苏杭美景的要求都太高,所以看诸多地方,总不如意,也许是因为要求太多,所以所看见的,都是要求,不是景色。所看见的,都是自己的想象,不是实际当中的一水一物。

因在景色之前,心中已经给他一个框架,凡是不符合这个框架的,皆是不美。就像曾经看到的,现代很多人都是在一种概念观念当中生活,而不是在一种实际情况里生活。概念越多,恰恰离真实越远。

对于湖水的概念,心中藏着的,大概是西湖的形象,有了西湖在前,其他种种湖水,都是在比较之后,就是带着有色眼镜的生活,实在难以公平,难以真实。

来苏州之前,已经在杭州逗留了不少时间,因着这种生活,便不自觉的将杭州的印象带到苏州,所以会有很多杭州如何如何的好,而苏州怎么怎么的不好的说法。

杭州美吗?说实话,杭州很美!

苏州美吗?这里自古以来都是苏杭圣地,是旅游文化中心,是园林天堂,要是不美,也不会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名。

苏杭皆美,在我看来却有了种种不美的感觉,为何?一来是因为时代变化,各种古迹已不如过去那般,商业化,潮流化,尽皆不是自己想看到的。二来就是因为比较,人有记忆,相似的`东西总会自觉的被用来比较,比较之中,便有了高下,有了好坏。

有了杭州先入为主的美在前,苏州再怎么样,苏州再美,其实都已经落在后面了!

来到苏州,我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在一点一点的接受这个陌生的世界,在一点一点的发现她的美。以前对于苏州的印象,正在一点一点被打破,一点一点被替代,其实,最重要的是,从这个过程当中,我看见了自己。

一代宗师里王家卫说,“人这一生,是一个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的过程”,何为见自己呢?从流行元素这个方面来看,见自己便是如同产品定位,须得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是看见自己,但真正认识自己,却不仅如此!

什么是认识自己呢?在我看来,看见自己之后,更要明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明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此为认识之必要。

和世界的关系,就是在世界当中,以何种形式存在,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自我的真实,什么是自我的幻想。

而和自我的关系,则是认清理解何种为必要,何种为次要,必要次要因人而异,没有固定形式,精神物质,次第不同。重要的是,其中多少,欲求不满往往让人痛苦!而很多人的痛苦,也是来源于和自己关系的不和谐。

在苏州的时间,我像是一个学生,一点一点的学习,一点一点的长大,与他的关系,也一点一点的变得和谐,不再像最初那般尖锐。

学习的过程,也是我在处理和自己关系的过程,出去玩的每一次,都是在刷新自己刻板的印象,都是在打破藩篱,重新建立自我。太湖,直古镇,天平山,灵岩山,以及刚去过的石湖和上方山森林公园,上方山动物世界,苏州渐渐由一个印象,变成一种真实。

人若能从概念和印象当中走出一点,便会多一点真实。世界不是印象,不是概念,是须得自我理解明白的真实。

不是从印象而来,不是与印象中概念相符合。

走进石湖,细雨绵绵,花草树木都被洗干净了。雨打莲叶,发出动听的声音,两旁的松木,岿然不动,一种不动声色的宁静,就那么荡漾开来。

石湖,起初并不知道因何而得名,后来知道,范成大晚年称石湖居士,不知是否因此而来?但不管因什么而来,总有一个石湖,总会有一个石湖。

石湖有杨堤,据说是纪念杨素的,以其姓氏命名,杨堤1200米,位于水中央,江边景色,可圈可点。雨打莲叶,风吹荷花,也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中国人布景,有水的地方,多有亭台,多有小桥。但这种和谐,并无人怀疑。

又有越堤,此不知是何缘故,越堤长也是1200米,中有蠡道,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雾列其上,有水有荷,也多有人群。

细雨好像助兴的音乐,雨中的水,雨中的鱼,都很欢快。也许,雨中的树木在张开嘴巴。

过了越堤之后,是往上方山的方向走去,本不为爬山,最后却意外的遇见了山,也算是一种惊喜。上方山有多大,路边的阿姨说“你想走多久就走多久”,其实后来想想,这句话说的是禅里,人世万物,莫不再自己的心里,是以走多久都可以,万相由心生,万般由心辖,心有多大,世界便是多大!

走进上方山的时候,才知道这里有范成大祠堂,那个号称石湖居士的诗人,曾于此居住,那个曾写下“江山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的人,可能也曾一日日的走进石湖,为垂钓一尾鲈鱼,煮一碗鱼汤。在出官场之后,好生享受一番。

上一篇:评价他人的生活满分作文下一篇:扫黄打非行动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