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水文期末复习

2024-05-03

桥涵水文期末复习(共6篇)

篇1:桥涵水文期末复习

水力学

1.水力学:研究水体平衡和运动规律及工程应用的科学 2.静水压力:指液体对固体壁面的作用力

3.液体平衡微分方程:此方程的物理意义是:在静止流体中,某点单位质量流体的质量力与静压强的合力相平衡。

4.只有在有势的质量力作用下,不可压缩均质流体才能处于平衡状态,这就是流体平衡的条件。

5.同一种静止相连通的流体的等压面必是水平面(只有重力作用下)自由表面、不同流体的交界面都是等压面。

6.静水压强基本方程适用范围是:重力场中连续、均质、不可压缩流体。7.流场中液体质点通过空间点时所有的运动要素都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流动称为恒定流;只要有一个运动要素随时间而变化,非恒定流。8.迹线——是指某液体质点在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所流经的空间点所连成的线

9.流线——是指某一瞬时,在流场中绘出的一条光滑的矢量曲线,其上所有各点的速度向量都与该曲线相切。流线不能相交,不能为折线 10.流管——由流线构成的一个封闭的管状曲面。元流——充满以流管为边界的一束液流。总流——在一定边界内具有一定大小尺寸的实际流动的水流,它是由无数多个元流组成。过流断面——与元流或总流的流线正交的横断面

11.均匀流是流线为彼此平行的直线;过水断面为平面,且过水断面的形状和尺寸沿程不变;同一流线上不同点的流速应相等,从而各过流断面上的流速分布相同,断面平均流速相等;同一过水断面上各点的测压管水头为一常数

12.明渠:天然河道、人工渠道统称为明渠。13.明渠水流:明渠中流动的液体称为明渠水流。14.明渠渠底纵向(沿水流方向)倾斜的程度称为底坡。

15.断面形状、尺寸及底坡沿程不变,同时又无弯曲的渠道,称为棱柱形渠道。断面形状、尺寸或底坡沿程改变的渠道,为非棱柱形渠道。16.明渠均匀流有下列特性:(1)过水断面的形状和尺寸、流速分布、流量和水深,沿流程都不变;(2)总水头线、测管水头线和渠底线都互相平行,因而它们的坡度相等

17.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各种特性,可见只有同时具备下述条件:(1)明渠中水流必须是恒定的,流量沿程不变;(2)明渠必须是棱柱形渠;(3)明渠的糙率必须保持沿程不变;

(4)明渠的底坡必须是顺坡,同时应有相当长的而且其上没有建筑物的顺直段。

18.水力最佳断面是湿周最小的断面。

19.当明渠水流从缓流状态过渡到急流状态时,水面急剧下降的局部水力现象,称为水跌现象

20.当明渠水流从急流状态过渡到缓流状态时,水面突然跃起的特殊的局部水力现象,称为水跃现象。

21.影响临界水深的因素:流量、断面形状及尺寸.影响正常水深的因素:流量、断面形状及尺寸、糙率、底坡 22.当正常水深恰好与临界水深相等时的底坡,称为临界底坡ik 23.如果具有自由水面的明渠缓流被障壁所阻,则壁前水位壅高,水流经壁顶溢出,这种建筑物统称为堰。

24.水经障壁的顶边或缺口溢流的水流现象,称为堰流 25.堰流水力特征: 堰流上游水流受阻,水位壅高,势能增大; 在重力作用下,流经堰的水流跌落,同时受离心惯性力的作用,水流断面收缩; 堰流过程是势能集聚并转化为动能的过程; 堰流由缓流向急流连续作急变流,流线发生显著弯曲,水流内有离心惯性力; 堰流以局部水头损失为主,可忽略沿程水头损失。

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1.河流:河槽和其中水流的统称

2.横断面:河槽中某处垂直于流向的断面称为在该处河流的横断面。它的下界为河底,上界为水面线,两侧为河槽边坡 3.纵断面:沿河流深泓线切出来的断面 4.深泓线:河道中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 5.流域:河流两侧汇集水流的区域

6.流域特征包括:流域面积、河网密度、流域形状、流域高度、流域方向或干流方向

7.径流:由降水开始到到水流流经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径流形成划分为降雨、流域蓄渗、坡面漫流及河槽集流四个过程

8.降水的基本要素就是描速降水的一些基本指标,主要有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面积。9.流域蓄渗:植物截留、入渗、填洼

10.坡面漫流:多余的降雨在坡面上以片状流、细沟流的形式沿坡面向溪沟流动的现象为坡面漫流

11.河槽集流:各种径流成分经过坡地汇流注入河网后,沿河网向下游干流出口断面汇集的过程

12.影响径流形成和变化的固紊主要有:气候因素(降水、蒸发、气温、风、湿度)、流域下垫面因素(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地形特征,地质条件,植被特征)、人类活动因素(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13.河川径流量:河流出口断面的流量;某时段内的河水总量 14.水文资料的收集 1 水文站观测资料 洪水调查

访问、调查洪痕 3 文献考证

水文统计原理

1.确定桥涵使用期限内,河流中可能发生的一定概率洪水的洪峰流量及其相应的水位和流速,分别为桥涵设计流量、设计水位、设计流速 2.水文现象的特性:不重复性(随机性);周期性;地区性.3.水文现象分析方法:成因分析法,地区归纳法,数理统计法.4.重现期:表示该变量大约平均在多少年内出现一次。单位:年 5.由实测资料绘制的频率曲线称为经验频率曲线。

具有一定数学形式的频率曲线,通常被称为“理论”频率曲线。6.变量之间近似的或平均的关系称为相关,研究这种关系的方法,称为相关分析

7.设计流量:是指相应于设计洪水频率的洪峰流量(m3/s)。8.设计水位:桥位计算断面上通过设计流量相应的水位,称为设计水位(m)。

9.设计流速:设计流量通过时桥位断面的河槽平均流速(m/s)。10.为什么要进行特大值的处理?

通过特大值处理,可以延长系列资料,增强系列的代表性,减少各参数值的抽样误差,从而提高计算成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般同时采用三种来源的资料:水文站观测资料、参证站插补和延长资料、调查洪水和文献考证资料。

11.实测期:把水文站观测资料的年限称为实测期(包括由参证站实测资料相关分析插补延长的资料)。

调查期:调查洪水的最远年份到实测完毕的年限。(包括实测期)考证期:文献考证到的最远年份到实测完毕的年限。(包括调查期)

大中桥孔径计算

1.大中桥孔的水力计算特点是按自由出流情况,并允许桥下有一定的冲刷.大中桥的桥下河床一般不加护砌而允许有一定的冲刷。

建桥河段的冲刷计算

1.大中桥水力计算的三大基本内容是桥长、桥面最低标高及墩台基础最小埋置深度。河床冲刷计算则为合理确定墩台的最小埋置深度。2.天然河流在河水、泥沙及河流所经河段断面形态的综合影响下会产生自然演变冲刷;建桥后,由于多个桥梁构筑物压缩河床,使桥下过水断面积减小,会引起桥下断面的一般冲刷;多个桥墩合立于水中。局部干扰了桥下水流及泥沙的运行规律,从而在墩台周边形成了水流及泥沙运动的变异,会引起桥下断面墩台周边河床的局部冲刷。3.桥梁墩台冲刷计算主要依据是桥位断面的水流、泥砂及河床状况。4.平原顺直型河段,可取桥位上游附近的最大水深断面作为计算断面;

平原弯曲型河段,可取桥位上游附近河湾半径最小的河湾顶点断面作为计算断面;

游荡型和变迁型河段,应取桥位附近若干河床断面重叠后的外包线作为计算断面;

山区河段的河床断面变形不大,可取桥位断面作为计算断面。5.自然演变冲刷:河段在不修建跨河构筑物情况下仅在自然力作用下引起的河床天然冲刷

6.一般冲刷:由于桥孔压缩河床,桥下过水面积减小,从而引起桥下流速的增大。水流挟沙能力也随之增大。造成整个桥下断面的河床冲刷 7.桥下水流断面面积增大到桥下流速等于河槽天然流速时,冲刷就停止了同一垂线处,冲刷后的水深与冲刷前的水深成正比。桥下一般冲刷停止时的垂线平均流速称为冲止流速。

8.粘性土的抗冲刷能力决定于粘结力的大小,粘结力越大,河床土的抗冲刷能力越强。

粘性土的冲止流速与液性指数的大小成反比关系。粘性土的冲止流速与孔隙比的大小成反比关系。

9.桥下河槽断面达到输沙平衡,冲刷随之停止,一般冲刷深度达最大 10.影响桥下断面一般冲刷深度的主要因素:单宽流量集中系数K’;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μ;洪水含沙量系数E;建桥后桥下流量 11.冲刷坑外缘与冲刷坑底的最大高差称为最大局部冲刷深度hb。影响因素:涌向桥墩的流速、桥墩宽度、桥墩形式、墩前水深及床沙粒径等。

12.由设计水位减去总冲刷深度,就是桥梁墩台处河槽的最低冲刷线标高

小桥涵设计

1.小桥涵勘测设计内容;小桥涵位置的选择;小桥涵的勘测与调查;小桥涵类型选择与布置

2.在公路排水设计中,平原地区公路小桥涵的数量平均每公里有1~ 3道,山区每公里有3~5道

3.多孔跨径8m≤L≤30m,单孔标准跨径5m≤L≤20m时,称为小桥;多孔跨径L<8m,单孔标准跨径Lo<5m时,称涵洞。对于圆管及箱涵,不论管径或跨径大小,孔数多少,均称为涵洞。4.小桥涵的设计原则有

1.符合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统一;适应公路等级标准、任务及未来的发展,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养护。

3.密切配合当地农田水利,满足农田排灌要求,避免淹田、毁田、破坏排灌系统。

4.明涵:洞顶不填土或填土小于0.5m,适用于低路堤涵洞。

暗涵:洞顶填土高度大于0.5m,适用于高路堤涵洞。

按水力性能分类

1)无压涵洞;洞内水流具有自由表面,其入口水深低于进口高度,2)半压涵洞:水流仅封闭洞口,洞内仍为无压流。

3)有压涵洞;入口水深大于洞口高度,全涵为有压流。常见的倒虹吸管亦属此类。

5.大中桥允许河床在建桥后发生一定冲刷,一般采用天然河槽平均流速作为设计流速。小桥涵一般不允许桥的河床或涵底发生冲刷,但通常允许有较大的壅水高度。由于小桥涵河床或涵底面积较小,可以采用人工加固河床的方法来提高水流通过河床的允许流速,以达到适当缩减孔径的目的。

6.小桥涵孔径计算中需考虑的问题 :

1.桥下允许不冲刷流速

2.桥前允许雍水高度

篇2:桥涵水文期末复习

一、概念:

桥涵水文学:水文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与道路桥梁有关的水文现象的科学。

地面径流:降落到到地面上的水,除掉损失一部分外,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和路径流动,这种水流称为地面径流

河谷:河水流经的谷地。

河床: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河川径流:受重力作用沿河床流动的水流

河流:地面径流长期侵蚀地面,冲成沟壑,形成溪流,最后汇集而成河流。

河(水)系:脉络相通的大小河流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河系。干流:水系中直接流入海洋、湖泊的河流

支流:流入干流的河流

标准基面:我国统一采用青岛附近黄海海平面作为标准基面。

一般的天然河流,从河源到河口可以按照河段的不同特性,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

上游是河流的最上端紧接河源,多处于深山峡谷中,坡度流急,河谷下切强烈,流量小而水位变化大,常有急滩或瀑布,河底纵断面多呈阶梯形。

中游是河流的中间段,两岸多为丘陵,河床比降较平缓,两岸常有滩地,冲淤变化不明显,河床较稳定。

下游是河流的最下端,一般多处于平原区,下游河槽宽阔,流量较大,流速和底坡都较小,淤积作用明显,浅滩和河湾较多。

河流的基本特征

一般用河流断面、河流长度及河流比降来表示.一)河流断面 有横断面和纵断面。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称为河流横断面。横断面内,自由水面高出某一水准基面的高程,称为水位。河流的纵断面是指河流最大水深点的连线(深泓线)的断面。河流纵断面能表示河床的沿程变化。

二)河流比降:任意河段两端的高程差与其长度之比称为该河段的纵比降。三)河流长度 从河源到河口的距离。流域:降落到地面上的水,被高地、山岭分隔而汇集到不同的河流中,这些汇集水流的区域,称为某河流的流域。

1)分水岭:划分相邻水系的山岭或河间高地。2)分水线: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山脊线)。流域的特征

① 几何特征:主要是流域面积和流域形状。② 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指流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根据流域的地形特征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

山区河流:流域内坡面陡峻,岩石裸露,汇流时间段,降雨强度大,以致洪水暴涨暴落,河流比降大,流速大,水流流态紊乱,存在回流、漩涡、跌水、水跃。

平原河流:形成时主要表现为水流的堆积作用,形成深厚的冲积层。有广阔的河滩,洪水时河滩被淹没,中枯水时则裸露处水面。平原河流按平面形状和演变过程,分为四种类型的河段:顺直微弯型、弯曲 型、分叉型、散乱型。

流域内自降水开始到雨水流过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

一般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降雨过程—流域蓄渗过程—坡面漫流过程— 河槽集流过程。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 气候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气候因素:降雨 蒸发。

下垫面因素:流域的地形、土壤、地质、植被、湖泊等。

水量补给的基本来源:雨源类、雨雪源类(华北东北西北)、冰雪源类(西北 新疆 青海)。水文测验:步骤

1、水位观测

2、流速测验

3、流量计算

水文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1)水文站观测资料2)洪水调查资料3)文献考证资料

二、简要叙述:

1、山区河流与平原河流的主要区别? 山区河流与平原河流的主要区别?

答:山区河流汇流时间短,水位和流量变幅极大,比降大,河谷断面为发育不完全的“V”字形或“U”字 形。平原河流汇流时间长,水位变化小,比降小,河流形成主要表现为水流的堆积作用,形成冲击层,河谷多为发育完全的形态。

2、描述河川径流的主要过程。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 答:主要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1)降雨过程:降雨是形成地面径流的主要因素,降雨的变化过程直接决定径流过程的趋势,降雨 过程是径流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

(2)流域渗蓄过程:植物截留、入渗和填洼的整个过程称为流域渗蓄过程,对降雨径流而言,称为损失。

(3)坡面漫流过程:波域渗蓄过程完成以后,剩余雨水沿着坡面流动,称为坡面漫流,最终会形成 全流域的坡面漫流。

(4)河槽集流过程:坡面漫流的雨水汇入河槽后,顺着河道由小沟到支流,由支流到干流,最后到 达流域出口断面,这个过程称为河槽集流。以上四个步骤是同时交错进行的。

主要因素(了解):①气候因素:降雨,蒸发 ②下垫面因素 ③人类活动因素。

3、选择河道断面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选择河道断面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形态断面应选在近似于均匀流的河段上,一般要求河道顺直、河流通畅、河床稳定、河滩较小、河滩 与河槽的洪水流向一致,无河湾、河汊、沙洲等现象。

4、请绘出一个典型的河流断面。请绘出一个典型的河流断面。答:P16 图 2-1-2

第三章 水文统计的基本原理

一、概念:

水文现象的特性:周期性、地区性、不重复性(随机性)。

水文现象的分析方法:1)成因分析法 2)地区归纳法 3)数理统计法。

频率与几率不同: 几率是随机事件在客观上出现的可能程度,理论值。频率是利用有限的试验结果推算得到的。试验次数无限多时,频率趋向于几率。

经验频率曲线:根据水文统计样本的实测水文资料系列,计算各项随机变量的经验频率,点绘经验频率与其对应的随机变量大小的曲线。

水文统计中常用的统计参数有三个:均值 X、变差系数 Cv、偏差系数 Cs。

二、简述

1、河流水文现象有哪些特性?相应的应该用什么研究方法? 河流水文现象有哪些特性?相应的应该用什么研究方法?

答:河流水文现象的特性有:周期性、地区性、不重复性(随机性)。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有:成因分析法:通过水文现象的物理成因以及同其他自然现象有关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水文现象的规律。地区归纳法:结合地区特点,利用实测水文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寻找水文现象、水文要素区域性分布规律,建立地区性水文因素计算公式、图表或等值线图,供生产使用。数理统计法(水文统计法):对实测水文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寻求其统计规律。

2、什么是经验频率曲线?如何绘制?

答:根据水文统计样本的实测水文资料系列,计算各项随机变量的经验频率,点绘经验频率与其对应的随 机变量大小的曲线,称为该样本的经验频率曲线。以经验频率为横坐标,水文观测值 x 为纵坐标,根据系列内的各个变量及其对应的经验频率,在坐标纸上绘出经验频率点,再依点群的趋势,目估描绘成一条光滑曲线,这条曲线就称为经验频率曲线 维泊尔公式: P=

4、相关分析法的注意事项、使用条件是什么? 相关分析法的注意事项、使用条件是什么? 答:根据某些主要影响因素,找出其变量之间的近似关系或平均关系,然后,进行分析计算,在数理统计 中,把这种变量之间近似的或平均的关系,就成为相关,把研究这种关系的方法称为相关分析。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1)前提,二者在成因上要有联系。(2)样本容量尽量大。(3)相关系数要有一定的范围取值。

1、利用流量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流量

第四章 设计洪水流量

三种方法:

2、应用地区经验公式推算

3、推理公式和经验公式

一、概念:

设计洪水流量:采用规定的某一洪水设计频率,推算设计洪水频率相应洪水的洪峰流量。设计水位:

桥位计算断面上通过设计流量时相应的水位(m)设计流速:

设计流量通过时桥位断面的河槽平均流速(m/s)

二、简要叙述:

1、请叙述利用流量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流量的主要步骤。

答:

1、三性审查(可靠性、一致性、代表性)

2、资料的插补与延长

3、特大洪水的调查与考证

4、特大值处理

5、做经验频率曲线

6、做理论频率曲线

7、适线

8、求设计洪水

9、成果的合理性分析(地区性规律分析、与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相互检验)

2、什么是适线法?试述其一般步骤。

答:适线法:以经验点距为基础,在一定适线准则下,求解与经验点据拟合最佳的频率曲线参数。一般步骤:将已知的随机变量系列,按大小递减次序排列,计算各项变量的经验频率,并在几率格纸上绘出经验频率点,必要时也可以目估绘出经验频 率曲线。应用距法公式计算均值 Q 和变差系数 C V ,并假设 C S = m ∗ C V,在我国一般取 m=2~4,在同一张机率格纸上,会出理论频率曲线。观察理论频率曲线和经验频率曲线的符合程度,反复调整统计参数,直到两者符合得最好为止,即可确定统计参数 Q、C V 和 C S 的取值及采用的理论频率曲线。

3、什么是特大值处理?为什么要进行特大值处理?

答:特大值是指比多年平均值三倍以上的值。在统计计算中,不能把这些特大值与其他数值同等对待,而需要进行适当地处理或调整,即所谓的特大值处理。理由:通过特大值的处理,考虑了特大洪水的影响,可以起到延长系列的作用,能增强系列的代表性,减少各参数值的抽样误差,提高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六章 大中桥孔径计算

一、概念:

大中桥的孔径计算,主要是根据桥位断面的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推算桥孔的 最小长度和桥面中心最低标高,为确定桥孔设计方案,提供设计依据。桥位河段水流图示:用图示定性表示建桥前后桥位河段水流和泥沙的变化,用来帮助指导计算桥梁孔径和桥面标高。

别列柳伯斯基假设:该假设认为桥下流速达到天然河槽平均流速时,桥下冲刷即停止,而且同一垂线处,冲刷后的水深与冲刷前的水深成正比,适用于稳定性河段的河槽。

桥孔净长:设计水位以上两桥台之间的水面宽度称为桥孔长度,以 L 表示。扣除全部桥墩宽度后称为桥孔净长。

我国桥孔长度的计算方法有冲刷系数法和经验公式法。

二、简要叙述:

1、大中桥孔径计算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答:冲刷系数法:基于别氏假设,分析建桥前后冲刷变化,引用桥位断面的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依据 水流连续性原理,引入冲刷系数法,推到出计算孔径公式。

桥孔净长度经验公式法:工作人员根据地区性特点,根据工作经验,以一定的理论依据,应用数理统计法,得到简化公式。

2、简述冲刷系数法的基本思路。

答:利用桥位断面的设计流量 Qs 和设计水位 Hs,根据水力学的连续性原理,求出桥下顺利宣泄设计洪水 时所需要的最小过水面积,用以确定桥空的最小长度。冲刷后的桥下过水面积,是冲刷前的 P 倍,P 即冲刷系数。公式推导见 P131——132。

3、大中桥面标高由哪几部分组成?都如何确定? 大中桥面标高由哪几部分组成?都如何确定?

4、桥孔的布置原则 :

1、选稳定河段

2、建桥前后尽量保持与天然河流流量的分配不变

3、与其他水工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因素 4、与其他水利设施的相互配合 5、标准跨位

6、地理条件好的河段 7、进行径流技术分析

5、确定大中桥面最低标高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区分通航河段和不通航河段)答:不通航河道上

通航河道上

第七章 桥墩和桥台的冲刷

1、桥墩和桥台冲刷一般包括三部分:河床自然(演变)冲刷、桥下河床全断面内发生的一般冲刷、桥墩周围水流结构发生急剧变化而引起的河床局部冲刷。

2、泥沙分类:按河槽内运动形式和性质不同,分为悬移质和推移质两类。3.悬移质: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泥沙处于运动状态、颗粒较细的泥沙被水流中的漩涡带起,悬浮于水中向下游运动,这种泥沙称为悬移质。

4.推移质:颗粒稍大的泥沙.则在河床表面上滚动、滑动或跳跃着向下游移动,前进的速度远远小于水流的流速,这种泥沙称为推移质。

5.床沙:比推移质颖粒更大的泥沙,则下沉到河床上静止不动,称为床沙。

6.悬移质,推移质和床沙之间颗粒大小的分界是相对的,随水流的流速大小而变化,并且三者之间还有在着相互交换的现象。7.泥沙主要特性

(1)几何特性:一般用直径(粒径)、粒径级配曲线、平均粒径、中值粒径来表示

(2)重力特性:泥沙重力特性采用颗粒实体的单位体积的重力表示,称为容重(或干容重表示)

(3)水力特性:由泥沙。颗粒在静止的清水中均匀下沉的速度来表示,称为沉速,符号用ω表示,单位为 cm/s。

8.泥沙的起动:河床上的泥沙在水流作用下.由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泥沙的起动。泥沙起动是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开始的临界状态。

9.起动流速:就是床面泥沙颗粒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失去平衡,泥沙开始运动时的水流垂线平均流速。

10.沙波运动是推移质运动的主要形式,而推移质输沙率大小反映推移质运动的剧烈程度。11.推移质输沙率:是单位时间内,在过水断面中单位河槽宽度上通过的推移质质量。

12.含沙量:单位体积的水流所含悬移质的数量,称为含沙量单位为 kg/m3

13.水流的挟抄能力:在一定的水力条件和边界条件下,单位体积的水流,能够挟带的最大数量(质量),包括悬移质和推移质的全部泥沙数量,称为水流的挟沙能力。

14、河床演变: 在天然状况下或人类活动的干扰后,河床形态逐渐的变化,称为河床演变。15.主流:河道中的水流,由于槽壁的限制而决定了总的流动趋势,按总的流动趋势运动的水流称为主流。

16.副流:由于过水断面形状的改变或河湾的影响,伴随着主流,在水流内部形成一种规摸较大的旋转运动,这种旋转运动的水流从属于主流而存在,称为副流。

1、立轴副流(回流)

2、平轴副流(滚流)

3、顺轴副流(螺旋流)

18.引起河床演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输沙的不平衡

19.影响河床演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 1 上游来沙条件,及流域的产沙数量及其组成,2 上游来水条件(流量的大小变化)河床的地质、土质 和比降为何床沿边提供了边界条件。冲积河床:

河相关系:处于动力平衡状态的河流河床形态特征与流域来水来沙条件和河床组成之间的定量关系。

一般冲刷计算三个原理:1)按输沙平衡原理建立的公式原理:若上游天然河槽断面输移来的泥沙量(来沙 量)较少,不足以补偿桥下河流断面被水流冲走的泥沙量(排沙量),则桥下河流断面的来沙呈小于水流挟沙能力,桥下断面发生冲刷

2)按冲止流速建立的公式原理: 桥下一般冲刷停止时的垂线平均流速,称为不冲刷流速,工程界常称之为冲止流速。按此概念假定当桥下河槽断面内任一垂线 的平均流速达到冲止流速时,此垂线处冲刷停止,至此,一般冲刷深度达到最大,此时的最大水深即为所求一般冲刷深度。P160

3)根据别氏假定建立的公式

桥墩局部冲刷:流向桥墩的水流受到墩身的阻挡,桥墩周围的水流结构发生急剧变化,水流 的绕流使流线急剧弯曲,床面附近形成漩涡,剧烈掏刷桥墩迎水端和周围的泥沙,形成局部冲刷坑

一、简要叙述:

1、河床演变是如何形成的?

答:水流输沙不平衡引起河床演变,上游来沙量大于河段水流挟沙能力,床面淤积;反之,上游来沙量小于河段水流挟沙能力,床面冲刷。水流和床面相互作用,形成河床演变。

2、以大中桥为例,说明建桥后河床演变的发展如何? 答:建桥后,桥墩桥台占据了原有的过水面积,使过水断面减小,产生断面收缩,流速增大,水流挟 沙能力增强,对河床产生了冲刷,水流通过桥位断面后,在桥下游过水断面突然增大,流速降低,挟沙能力减弱,泥沙淤积,冲刷一段时间以后又使河床断面加大,从而流速降低,挟沙能力降低,渐渐达到了水流输沙的相对平衡。

3、桥下河床的冲刷过程如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它们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自然冲刷 :河流在无桥梁涵洞的天然状态下的冲刷

一般冲刷:桥孔稍下游处收缩断面,使进入桥下河槽断面泥沙小于桥下断面急速水冲走的泥沙数量。

局部冲刷:桥墩桥台周围形成涡流对桥墩桥台的冲刷。

4、用示意图画出大中桥的水流图示。用示意图画出大中桥的水流图示。答:见教材 P122。

5、在确定桥下最低冲刷线时,需要计算哪些冲刷深度?

答:需要计算设计水位、一般冲刷后的最大水深、桥台局部冲刷深度、桥台所在位置的平均水深、桥台冲 刷深度。

6、冲刷有哪些类型?各是由什么原因产生的?

答:冲刷的类型有:自然冲刷、一般冲刷、局部冲刷。自然冲刷是由河流演变引起的,一般冲刷是由于断面收缩造成的,局部冲刷是由于局部的涡流引起的,三者互不干扰。

第八章 调治构造物

一、概念:

调治构造物:调治构造物是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导流堤、丁坝及其他桥头防洪工程,用以调节水流,引导水流均匀、顺畅地流过桥孔,防止桥下断面和上下游附近的河床、河岸发生不利变形,确保桥梁安全。

2.导流堤的作用:使桥下水流变得顺直均匀,局部冲刷也有所减少,同时增大了发生冲刷的面积并导流堤的平面线形

3.导流堤的平面线形:椭圆堤、圆曲线组合

4.丁坝常设置于桥头引道的一侧或河岸边上,其作用在于将水流挑离桥头引道或河岸,束河归槽,并使泥沙在丁坝后部淤积,形成新的水边线,以达到改变水流流向,改善流态,保护路基或河岸的目的。适用于较宽的河段,根据设计洪水位和相对坝高的关系可分为漫水丁坝和不漫水丁坝两类。

二、简要叙述:

1、调治构造物主要有哪些?和有什么作用? 调治构造物主要有哪些?和有什么作用?

答:调治构造物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导流堤、丁坝及其他桥头防洪工程。导流堤:设置导流堤后,桥下水流变得顺直均匀,局部冲刷也有所减少,同时增大了发生冲刷的面积 导流堤 并降低了冲刷速度,使桥下河床的冲刷分布趋于均匀,避免桥下和桥头出现集中冲刷。丁坝:作用在于将水流挑离桥头引道或河岸,使坝下游的河岸或路堤免受冲刷,形成有利的水流结构 丁坝 和河床变形。不透水丁坝的长度最大不应超过河槽宽度的 15%,桩排架等组成的透水丁坝,透水性达 到 80%时,丁坝长度不得超过河槽宽度的 35%,山区河流桥头及沿河路堤的丁坝长度不超过 10m。

第九章 小桥和涵洞孔径计算

1.小桥、涵洞孔径大小应根据设计流量、河床特征及河床进出口加固类型所允许的平均流速等来确定。

2.小桥涵勘测设计任务包括外业勘测和内业设计两部分。⑴勘测前的准备工作: 地形资料、地质资料、水文资料、气象资料、其他资料。⑵位置的选择:应以服从路线走向,保证排水顺畅和路基稳定,降低工程招架为原则。⑶小桥和涵洞的测量。⑷小桥和涵洞的类型选择 3.水流通过小桥的可能图式,按下游水深的大小可分为自由式出流与淹没式出流两种。自由式出流,下游的天然水深 ht<=l.3hk。淹没式出流,下游的天然水深 ht>l.3hk。

4.大中桥允许桥下河床发生一定的冲刷,一般采用天然河槽平均流速作为设计流速。小桥涵一般不允许河底发生冲刷,可以根据河床加固铺砌的类型,选择适当的容许流速作为设计流速。

5.桥头路基最低标高=河床最低点标高+H+△

桥面最低点标高=河床最低点标 高+H+J+D 6.涵洞和小桥相比,特点是孔径小、孔道长,河底往往具有较大的纵坡,涵前水深可以高于涵洞高度

7.水流通过涵洞的水力图式根据涵洞出水口是否被下游水面淹没,可分为自由式出流与淹没式出流两类。按涵洞进水口建筑形式不同与涵前水头高低,水流通过涵洞可分为无压力式、半压力式、压力式三种水力计算图式。

8.水流流经全涵洞均保持自由水面,称为无压力式水流状态。收缩断面以后在整个涵洞内都具有自由水面,称为半压力式水流状态。整个涵洞的断面都充满水流,称为压力式水流状态。

9.涵洞处的路基最低高程应高出涵前水深以上至少50cm。为避免涵洞进口路基浸水和进出口流速计冲刷过大,一般不采用压力式涵洞。

10.涵洞由洞身、洞口、基础三个部分组成。

11.根据涵洞洞身的构造形式不同,涵洞可分为圆管涵、拱涵、盖板涵和箱涵等。

12.涵洞洞口建筑形式必须根据涵洞类型、河床及洞口附近的地形和地质条件、水流特征等合理选择。常见的建筑形式:八字翼墙式、锥形护坡式、一字墙护坡、跌水井式及流线型洞口、斜交涵洞洞口等

篇3:桥涵水文期末复习

但是目前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好, 表现为多数同学反映学不懂, 到桥梁毕业设计时还需要把知识从头再自学一遍, 这主要是由于课程内容枯燥、教师讲课手段单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的。

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 良好教学效果的需要。

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 学生对考查课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 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效果不好。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 单一的口授板书授课方式和简单的课件教学已经不能满足课堂的需要, 多种教学手段、方式和方法的应用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

1.2 完成毕业设计的需要。

桥梁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工作需要用到桥涵水文的知识解决桥梁长度、桥梁高度、基础最浅埋置深度的问题。而该课程上课时间是在第五学期, 毕业设计是在第八学期, 间隔时间较长, 根据以往经验, 较多学生会按照书中例题仿做下来, 而教师所提供设计资料与教材不一定相同, 导致由于不清楚计算原理发生错误, 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学习基础扎实, 较好积累, 才会很容易把这部分知识回忆起来。

1.3 工作实际应用的需要。

无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从事土木工程管理、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 都离不开桥涵工程, 都离不开水力学与桥涵水文的基础知识, 所以把这部分知识学好了, 工作上手就会较快, 对工作环境的适应也会较快。

2 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代表构思 (Conceive) 、设计 (Design) 、实现 (Implement) 、运作 (Operate) , 它以产品的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它的产生背景是随着工程科学的发展, 工程教育越来越偏重工程科学和复杂的分析工具, 而逐渐和实际工程能力相脱离, 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20世纪末, 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跨国研究组合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后提出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 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国外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 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的目标。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大纲, 取得良好效果, 按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合理, 个人能力强, 尤其受社会与企业的欢迎。

3 CDIO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3.1 教学方式的采用。

(1) 项目式教学。按照CDIO模式设计教学过程, 在课程讲授之前, 由学生分组形成团队, 查找资料 (Conceive) , 分别提出针对课程的工程项目问题 (Design) , 带着问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Implement) , 在课程结束之时解决问题 (Operate) 。本课程在第一次课时, 对学生布置项目任务, 学生自由组合分组, 每组5人, 课下查找一个与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有关的工程实例, 对该工程提出一个问题作为学习目的, 由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把关, 将课程中能学习到的问题保留, 对课程中学习不到的问题要求学生更换。比如有的同学提出“桥梁墩台在水中的浮力如何计算”, 那我们就在学习了压力体的概念及计算之后就可以解决, 有的同学提出“鄱阳湖出现了50年一遇的洪水, 那么水量到底有多少呢”, 那么在学习了设计洪水流量计算后就会解决, 这样, 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会在解决了该问题的时候体会到成就感。并且学生对涉及本组问题的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会更加全面、更加透彻, 同时也锻炼学生了的创新能力, 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2)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图、声、文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优点, 已经成为日常教学的一种常用手段。课堂中植入多媒体课件, 可以解决理论学习与感性认识脱节的问题。可能一个知识点学生学习了好久也不理解, 图文并茂可以豁然开朗, 大大降低学习难度, 提高学习效率。由于水力学部分中有较多的试验, 并且试验难理解, 课程中采用的多媒体课件除了单纯的图片, 还应包含试验过程录像或动画演示, 同时增加水利、桥涵工程文化内容。 (3) 课程实习环节。本课程中没有单独的实习安排, 改革后在路桥认识实习过程中增加1天的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为河边水文站, 实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了解河川水文基础知识, 如河槽与河滩、水位与流量、流速与过水断面、水位计、流速仪等。通过实习, 实现学生与工程环境的零距离对接,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扩大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

3.2 设计能力的培养。

凝练设计任务, 加强桥涵水文课程设计环节。教师可以在已建公路工程设计资料的基础上整理设计资料, 使其更加贴近工程实际, 并且更加详尽, 应包括河床土质的钻探资料、粗糙系数、流量资料、气象资料等。同时, 为了防止学生相互抄袭, 将设计任务布置为3人一组的形式, 根据流量资料、跨径、航道等级不同等进行区分, 使设计内容不重复。通过课程设计, 使学生对设计流量、桥梁长度、高度、基础埋深等计算过程掌握更加精准, 并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3.3 工程文化教育的开展。

工程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让学生受到工程文化的熏陶, 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课程中渗透工程文化教育, 将传统的单一科学知识教育转化为包含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本课程中先后介绍了都江堰水利设施、南水北调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京长江大桥、虎门大桥、香港青马大桥等著名的工程项目,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让学生感受工程文化精髓, 拓展了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国际视野。

结束语: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明显感觉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与教师互动的人多了, 不听课的人少了, 学生知识掌握的更扎实了。学生反映眼界开阔了, 难题变简单了, 课程设计速度快了, 抄袭的人少了, 也得到了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通过课程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授课内容, 更要与迅猛发展的教育事业相适应, 在改革实践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探索与完善。

摘要: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对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的学生较为重要, 由于考核方式、授课方式、课程特点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新成果, 借鉴CDIO教育模式对水力学与桥涵水文课程进行改革, 采用项目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结合课程设计、课程实习, 开展工程文化教育,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并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关键词:CDIO,水力学,桥涵水文,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顾佩华, 沈民奋, 李升平, 等.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1) .[1]顾佩华, 沈民奋, 李升平, 等.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1) .

[2]胡志刚, 任胜兵, 陈志刚.工程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其优化——基于CDIO-CMM的理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6) .[2]胡志刚, 任胜兵, 陈志刚.工程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其优化——基于CDIO-CMM的理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6) .

篇4:《桥涵水文》课程教学方法思考

摘要:针对目前“桥涵水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强调了“桥涵水文”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旨在提高“桥涵水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桥涵水文;教学方法;实践

“桥涵水文”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领域中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必修课。课程内容包括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设计洪水位推算、桥梁孔径计算与墩台冲刷计算、桥渡勘测与桥位选择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本课程的授课特点是知识点前后联系紧密,本文针对实际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教学方法做一些探索。

一 “桥涵水文”课程的教学问题

根据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桥涵水文”课程开设在第五学期,是道桥专业方向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从2010级道路与桥梁专业首次开设此课,已经讲授了五轮,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桥涵水文” 教材涉及内容广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其掌握高等数学、水力学与水文学的知识,水文统计计算包含大量的公式分析计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比较枯躁,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教学理论与工程实践联系不紧密。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表现反映出学生在道路桥涵工程设计方面的能力仍需要提高。

二 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1 理论教学改革

(1)注重与相关专业知识衔接

“桥涵水文” 课程与“高等数学”、“水力学”、“水文学”、“桥梁工程”、“桥梁墩台基础”等多门专业课程相关,应注意与这些课程的有机衔接。例如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中涉及到“高等数学”的知识,这一部分是教材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进行计算分析,推测桥梁的设计洪水位;大中桥孔径计算与“水力学”紧密衔接,学生在学习大中桥孔径设计时,不仅应了解桥梁的基本构造,还要具备一定的水力学知识,计算分析桥位断面图和河床断面设计流量,尤其在分析桥梁墩台冲刷时,需要运用水力学连续性原理和输沙平衡原理建立桥下冲淤平衡公式,分析桥下一般冲刷深度,为基础埋深提供设计依据;桥墩冲刷设计与“桥梁工程”和“桥梁墩台基础”中桥墩的构造与布置密切联系,学生对于桥墩构造不了解,任课教师需要引入具体的桥墩构造知识,对于不同类型的桥墩区分详解,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

(2)注重教学手段多样化

“桥涵水文”作为土木工程道桥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基本概念多、计算公式多等特点,为了加深学生学习理解,对于教材中较难理解的公式和例题,教学过程中应以板书推导为主,引导学生分析原理,同时辅以具体实例讲解,课堂增加学生互动,例如讲解桥孔长度和桥面标高设计时,结合具体的桥位断面图来分析,学习时就不再是一堆复杂的计算公式,而是具体工程的设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节约时间等优点,形象的设计可以使概念直观化,既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课堂讲授效率,例如桥涵工程中的工程事故、桥涵构造与设置图片,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桥涵水文基本原理,涉及到桥涵结构受力分析时,可以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分析问题,而在具体工程实例应用讲解时,则以板书演算为主,针对特定的水文环境资料和工程特点,引导学生依据基本原理分步分析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运用,逐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工程意识

“桥涵水文”课程具有概念多、理论推导复杂等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的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基础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刚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水力水文知识和桥涵工程专业的认识还比较少,尤其在数理推导和力学分析过程中易产生倦怠情绪, 为了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将理论与具体的工程实际结合,通过具体工程实例使教学更具生动性和直观性。例如在讲解河流与流域知识时,可以结合周围环境中塔里木河流域的特点来分析,这样既讲透了基本概念,又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了塔里木河,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桥梁墩台冲刷时,可以结合塔河一桥和二桥具体工程情况分析,,通过组织学生在现场观测,结合详实的桥位资料来分析,学生对于墩台冲刷有了更清晰深刻地认识,同时也进一步熟悉了桥梁墩台结构,相对于单一的图片讲解,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2实践教学的改进

“桥涵水文”课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强的课程,除课堂教学外还应包括毕业设计、施工实习等辅助教学环节。

(1)补充实习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增加了2个实践环节,分别设在第六学期末和第七学期初。学生可以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在道路与桥梁施工现场结合工程实际学习,进一步深化桥涵水文设计的相关设计理论,弥补了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

(2)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能力

在毕业设计环节中,道桥专业学生应系统完成桥梁与涵洞工程专题设计,选题结合工程实际,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依据具体的工程资料,需完成一座桥梁的选址、桥梁的孔径计算与布置、桥面标高计算、桥梁墩台冲刷与基础埋深确定,同时确定涵洞的类型、孔径选择与进出口设计并完成水力计算,将桥涵水文知识与桥梁工程结构设计、墩台基础设计知识系统串联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增强了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动手设计能力。

三 结语

“桥涵水文”课程已开设多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改革, 注重“桥涵水文”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高,仍然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黄新,金菊良,李帆.桥涵水文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高冬光,王亚玲.桥涵水文( 第四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

[3]向华球.水力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篇5:水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整理

1.水文学的体系:水文学开始主要研究陆地表面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等,以后扩展到地下水,大气中的水和海洋。水文科学主要通过定点观测,野外勘测和室内外实验等手段,获得水体时空分布和运动变化的信息,因而形成了水文测验学,水文调查,水文实验三个分支学科。第一章

2.水体的化学性质:(大气水的化学组成及其特性)1)溶解气体的含量近于饱和 2)降水普遍显酸性 3.河水化学成分的特点:

1)河水的矿化度普遍低 2)河水中的各种离子的含量差异很大

3)河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有差异性 4)河水化学组成的时间变化明显 5.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1)地下水充填于岩石,土壤空隙中,与岩石,土壤广泛接触,渗流速度很小,循环交替缓慢,而且地下水贮存于岩石圈上部相当大的深度(10公里),构成了地下水圈。2)矿化度变化范围大,从淡水直到盐水。

3)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极为缓慢,常需以地质年代衡量。

4)地下水与大气接触有很大的局限性,仅限于距地表最近的含水层,此层可溶入氧气成为地下水氧化作用带。6.水资源的涵义:

1)广义水资源: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水资源。

2)狭义水资源:狭义的水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体,它仅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第二章

2.水循环的基本类型:

1)大循环:发生于全球海洋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由于广及全球,故名大循环,又称外循环。

2)小循环:是指发生于海洋与大气之间,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小循环又称内部循环,前者又可称为海洋小循环,后者又可称为陆地小循环。

4.蒸发的物理机制:蒸发因蒸发面的不同,可分为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等。8.水汽输送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 1)水汽输送通量的概念:是表示在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单位面积的水汽量。(水平,垂直)2)水汽通量散度:是指单位时间汇入单位体积辐散出的水汽量,单位为克每百帕平方厘米秒。

12.可能最大降水:所谓可能最大降水(PMP)或可能最大暴雨(PMS),系指在现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最大降水量(或暴雨)。13.下渗过程的阶段划分: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15.径流的含义及组成:

1)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

2)根据形成过程及径流途径不同,河川径流又可由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及壤中流(表层流)三种径流组成。(填空)第三章

1.产流过程是指流域中各种径流成分的生成过程,也是流域下垫面对降雨的再分配过程。2.流域上各处产生的各种成分的径流,经坡地到溪沟,河系,直到流域出口的过程,即为流域汇流过程。

3.流域汇流影响因素: 1)降水特性的影响

2)流域的地形坡度的影响 3)流域形状的影响 4)水力条件的影响

4.水情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量等。

6.河水的环流运动:环流的类型:根据环流的形态分为纵轴环流,横轴环流,斜轴环流及竖轴环流四种。

7.河流的泥沙运动: 推移质运动:

1)起动流速:泥沙原来在河床上是静止不动的,如果接近河底的水流速度增加到一定数值时,作用于泥沙颗粒的力开始失去平衡,泥沙便会开始起动,这时的临界速度称为起动流速(Vc)。

2)止动流速:起动流速是泥沙从静止到运动的临界值,当流速值减小到某数值时,运动着的泥沙便停止在河床上不动了,此时临界流速称为泥沙的止动流速。

3)扬动流速:当流速超过起动流速时,河床泥沙开始滑动,流速增大,泥沙间歇性跃动,流速再增大,跃动的高度和距离随之增大,当流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泥沙不再回到河床上,而悬浮在水中,随水流一起下移,这时的水流速度称为扬动流速,它是泥沙从推移到悬移运动的一个参数。

悬移质运动 9.湖泊的类型:

1)按湖盆的成因分类:构造湖;火口湖;堰塞湖;河成湖;风成湖;冰成湖;海成湖;溶蚀湖。

2)按湖水补排情况分类:吞吐湖;闭口湖。

3)按湖水矿化度分类: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盐水湖。4)按湖水营养物质分类:贫营养湖;中营养湖;富营养湖。10.水库的结构:

1)水库的组成:拦河坝,输水建筑,溢洪道。

2)特征库容与特征水位:一个水库的总库容通常包括防洪库容,兴利库容,死库容。

死库容与死水位(设计最低水位);兴利库容(有效库容)与正常高水位;防洪库容与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和汛前限制水位。12.径流向海汇集效应:

1)径流补给对近岸海区的冲淡效应。2)泥沙向海输入陆地不断延伸。3)陆地元素不断向大海迁移。第四章

3.潮汐类型:半日潮;全日潮;不正规半日潮;不正规全日潮。

5.风海流成因类型:风海流(漂流,吹流)是海水在风的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6.大洋表层环流模式:

1)以南北回归高压带为中心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2)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

3)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没有气旋型大洋环流,而被西风漂流所代替。4)在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5)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区。7.世界大洋深层环流系统:在大洋深处环流系的垂直结构中,可分出暖冷两种环流系统和五个基本水层(表层,次层,中层,深层和底层)8.海洋的大气环流效应:

1)海洋是大气环流的主要热源; 2)海洋是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3)海洋与大气的物质交换; 4)海洋对气候影响;

5)海洋温度场对台风的影响; 6)波浪,潮汐对海洋的作用。第五章

1.地下水垂向结构基本模式示意图

2.地下水分类:

1)按地下水的贮存埋藏条件分类:

a.包气带水:结合水(分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分毛管悬着水与毛管上升水);

重力水(分上层滞水与渗透重力水)

b.饱水带水:潜水;承压水(分自流溢水与非自流溢水)2)按岩土的贮水空隙的差异分类: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4.将潜水与地表水之间关系划分为以下类型: 1)具有周期性水利联系 2)具有单向水力联系 3)具有间歇性实力联系 4)五水力联系 5.承压水的主要特征: 1)承压性

2)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样

3)受外界的影响相对要小,动态变化相对稳定 4)水质类型多样变化大 7.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1)降水入渗补给 2)地表水入渗补给 3)地下水的人工补给 8.地下水径流:

1)地下水径流方向与径流强度

2)地下水径流类型:畅流型;汇流型;散流型;缓流型;滞流型。9.地下水的排泄:方式有点状排泄(泉),线状排泄(向河流泄流),及面状排泄(蒸发)三种。

10.影响地下水动态因素:

1)自然因素:气象气候要素;水文因素;地质地貌因素;生物与土壤因素。

2)人为因素:一类是人们为了直接影响和控制地下水动态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诸如打井抽水,人工间灌等,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另一类活动随让其出发点并非针对地下水动态的,但是活动的本身派生出对地下水动态影响的效果来。第六章(论述)

1.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1)水利工程,农业措施对水文要素的影响:水库水文效应;跨流域调水水文效应; 2)森林水文效应 3)城市水文效应

2.影响水体水质的物质来源:影响水质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大气降水;2)农田降水;3)城市生活污水;4)工业废水;5)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

3.天然水体水质恶化特点:

1)海洋:污染源多而复杂;污染物持续性强,危害性大;污染范围大。

2)河流:河流水质恶化程度随流量的大小而变化;河流水质恶化影响范围广;河流水质恶化影响大;河流自净能力强,水质恶化易于控制。3)湖泊(水库):湖泊,水库污染来源广,途径多,种类复杂;湖水稀释和搬运污染物质的能力弱;湖泊对污染物质的生物降解,累积和转化能力强。

4)地下水:地下水水质恶化过程缓慢;地下水的间接恶化方式;地下水污染物浓度高;地下水污染难治理。4.水环境容量:是一定水体在规定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水环境容量大小与水体特征,污染物特征及水质目标有关。补充:水资源管理

1.水资源管理概念:研究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调控和保护水资源,使其处于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最有利的状态,并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主要目标。2.水资源管理内容:法律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技术管理。

篇6:桥涵水文期末复习

《桥涵水文》大作业

学习中心: 陕西商洛奥鹏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土木工程(道桥方向)年级:2013年 秋 季学号:121361404640学生:宋洁辅导教师:杨颖完成日期:2014年2月20日

大工13春《桥涵水文》大作业 题目二:计算题

某水文站有22年的年最大流量观测资料,并已知其统计参数CV0.37,CS0.17,计算Q、CV、CS和Q1%的抽样误差,以及第一项的经验频率P1的抽样误差。(K1%=1.91,B=2.9)

解:(1)CV的抽样误差:

cv= 0.0561.08=0.06

1(2)CS的抽样误差:

Cs

(3)Q的抽样误差

根据经验频率分析方法:由实测系列外特大值经验频率:P=M/(N+1);实测系列内其它项经验频率:Pm=P +(1-P)×(m-L)/(n-L+1)得出经验频率计算表,经验频率点群点绘于海森几率格纸上,目估通过点群分布中心,并兼顾到特大值作曲线,得到经验频率曲线。

查表得,当CS=0.17时,P1=5%,Ф1=1.88

P2=50%, Ф2=-0.16, P3=95%, Ф3=-1.32公式:Q=(Q3× Ф1 -Q1× Ф3)/(Ф1 - Ф3)=[970×1.88-3120×(-1.32)]/[1.88-(-.32)]=1857 m³/s

Q的抽样误差计算公式为:Q=0.36 

(4)Q1%的抽样误差

要求Q1%的抽样误差,必须先计算Q1%Q(11Cv)中的1,根据公式:1

K1%11.9112.46; Cv0.37Q1%Q(11Cv)=3863 m³/s

由抽样误差的计算公式:

Q1%B=0.02

4根据上面的计算,通过查表的经验频率P1的抽样误差为0.05.题目三:查阅相关资料,谈谈桥梁与环境有什么关系?人们应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可列举工程实例,建议必要处附图片说明。)

桥梁与环境关系

1.桥梁形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单身桥梁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应该按照不同的地形和地貌地理环境选择不同的桥梁形态,从而与环境达到一种和谐,才能保护自然之美,也才能创造桥梁之美。一般情况下建筑物是否需要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假如是重要的建筑物,就可以突出于环境之中,而且不须受环境的约束。何况桥梁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已不再仅仅只从工程技术的观点出发来设计和评价桥梁,还必须考虑到技术中人的因素,即人的能力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美学的协调关系,也就是考虑桥梁美学与环境协调的关系。

在桥梁美学中,协调处理分为本身的协调,即“个体协调”,和桥梁与环境的协调,即“公共协调”两类。“美就是和谐”已被中外 学者所认 同,而“和谐”又是“协调 这一手段所达到的效果和目的。环境协调是指桥梁与建桥地点的自然环境、城镇环境、临近建筑物及附近其它桥梁的相互协调关系。

桥梁和桥梁建筑地点 的空问环境(包括 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环境、技术经济环境和规划建设环境)一起处在人们生活空问之中,构成整体景观。它既影响着环境,又给人们生活带来变化。

2.桥梁与人的景观协调关系

桥梁结构不 同于其他结构,其三维空 间特点全部在人的视觉之内,没有什么隔断和封盖。人们视觉移动过程中,必然引起桥 梁各结构部分 空间关系形象的变化。所以桥梁景观研究的是人对桥的视觉感受,而这种感受与人对桥的动态与距离有密切的关系。

人与桥的动态关系。无论乘车过桥、步行渡桥还是桥上眺望,灯柱、塔、栏杆、路面、索等结构设施均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变化。远视时桥梁给人们以整体形态的纤细、轻巧、优美,近看时又以优美的栏杆造型、精巧的做工、宽阔的桥面等给人亲切的感受。置身于动态的桥梁之上,不仅使人感到振奋与生动,更使人感到安全、便利、舒适和优美。眺望桥梁时,桥梁与环境的整体形象映入我们的眼帘,这时视域内的整体景观成为心理感受的重点,不论视点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只有桥梁形态美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才能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

人与桥的距离关系。桥桥景观感受与人相对桥梁的距离有很大关系,按距离不同可分为远景、中景、近景和可触摸景.其对桥梁的美学效果有不同的要求。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桥涵水文期末复习】相关文章:

水文学期末复习题05-09

水文考试复习04-12

桥涵养护05-09

桥涵施工总结05-09

山区公路桥涵05-14

水文终极考试复习板05-08

水文地质复习资料07-16

水文地质学复习笔记08-26

水文地质学复习要点08-26

水文水利计算复习资料03-01

上一篇:设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下一篇:2017.12.21浉河区指挥部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