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利息的规定

2024-05-17

民间借贷利息的规定(共10篇)

篇1:民间借贷利息的规定

法律关于民间借贷利息的规定

法律关于民间借贷利息的规定

民间借贷与银行借款不同,银行借款属于有息借款,而民间借贷则不一定。民间借贷是否有利息,完全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约定。涉及《合同法》、《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法律适用。比较而言,合同法是新颁布的法律,而且属于特别法,所以应优先适用合同法。合同法没有规定的,再适用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释。具体来说:

1、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时,适用《合同法》第211条第1款的规定,视为不支付利息,也即这种情况下为无息借款。如果双方约定了借款利息,则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利息。

2、民间借贷案件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但约定了还款期限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3条的规定,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内,借款人不承担支付利息的义务。但是,借款人不按照还款期限还款的,债权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的,应予准许。

3、民间借贷案件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并且也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在债权人催告借款人还款前或者虽然进行了催告但未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借款利息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3条的规定,借款人可以不支付借款利息。但是,债权人进行了催告,并且要求借款人支付借款逾期还款利息的,对逾期还款利息应予支持。

4、有息借款的利息也并非毫无限制,利息有合法与非法之分,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息四倍的部分是不予保护的。《合同法》第211条第2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该条规定是对合法借款利率的保护,也是对过高利率的限制。

5、适当保护复利是处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一项重要原则。过去司法实践中的做法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不得计算复利。规定复利的,复利部分无效。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7条规定,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同类银行贷款利率四倍的部分不予保护。由此可见,该解释确立了对复利的适当保护原则。/ 1

篇2:民间借贷利息的规定

民家借贷的利息,是指出借人因出借金钱而从借款人处得到的本金以外的金钱。利息是相随本金的而产生的,是本金的从债权或者从债务。按照民间借贷合同约定取得利息是出借人享有的实体权利,支付利息是借款人应当旅行的实体义务。利息在实体权利义务的地位中仅次于本金。

一、民间借贷利率的规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过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我们通常所说的民间借贷法定最高利率限度指的就是“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由此可见,民间借贷的利息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无效,法律不予保护和支持;低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的,属于合法借贷利率,法律与以保护和支持。

这里的“银行同类贷款利率”,是指在借贷发生时的基准利率而不是浮动利率。从民间借贷发生到借款人偿还都有一段时间,银行借贷利率在这段时间内可能调低利率,签订借贷合同时约定的较高利率就有可能超出四倍,而当事人不可能知道时候银行调低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出借人当时主观上无高利故意,故不宜以借款到期时的银行利率计算是否超过四倍。

二、民间借贷利息的约定

利息虽然是民间借贷中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否收取利息或者支付利息,完全由双方当事人自由约定,法律不加以干涉。从实际来看,民间借贷有无利息主要取决于出借人的态度。出借人考虑借款人的困难,出与友谊和帮助,明确表示不要利息,或者没有约定利息,那么,这笔借款就是无息借款。出借人要求支付利息,明确提出利率或者利息数额,借款人表示接受的,这笔借款就是有息借款;出借人要求支付利息,而借款人表示不接受的,民间借贷合同就不能成立,借贷关系也不会产生。

民间借贷合同生效后,利息问题有时会发生变化。这约定借贷时,有些出借人出于善意不要利息,而借款人坚持要支付利息,事后,出借人实际接收利息的,就为有息借款。武袭击民间借贷合同在借款试用期间,出借人提出支付利息要求,如果借款人接受,无息借款也变为有息借款;借款人不接受的,仍为无息效借款,出借人不能单方将无息借款变为有息借款。原来约定是有息借款,后来出借人表示放弃全部利息,无息民间借款变更为有息民间借款;如果放弃部分利息,收取部分利息,只是利率高低问题,而不是无息借款。

篇3:民间借贷利息的规定

一、民间借贷合同的范畴

我国法律对民间借贷合同的规制是比较宽泛的, 合同可以是口头形式, 也可采用书面形式, 当事人可自由选择。不管是自然人之间的借贷, 还是自然人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 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即可认定为有效。民间借贷合同的禁止情形总的来说包括两个方面:非金融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职工、社会大众集资或发放贷款的行为无效, 且其民事行为自始无效;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 其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1]因此, 民间借贷合同应仅限于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非金融企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 基于合法的目的, 出借自有的合法资金, 并在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二、民间借贷合同的利息

利息是民间借贷的一个核心问题, 往往也成为借贷双方争议的焦点。利息是出借方基于资本的出借取得的, 是资本周转增值所产生的一种财产性收益。民间借贷的性质因借贷主体的不同应有所区别, 合同的利息也应该分两种情况来区分。

(一) 自然人间借贷合同的利息计算

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利息根据《合同法》第211条的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视为不支付利息。”从《合同法》的条文中可以看出, 借贷双方都是自然人的借款合同, 可以是有偿的, 也可以是无偿的, 取决于双方的约定, 体现出作为订立合同主体的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借款合同时, 可以约定利息, 也可以不约定利息, 双方约定了利息的, 利息应当按照双方约定的利率计算, 前提是借款的利率不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了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银行同期利率4倍的, 超过的部分无效, 不受法律的保护。法官在裁判时, 利率的最高限额只能是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 一旦有超过的, 应将超出的部分予以剔除。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没有约定利率的, 借款合同就是无偿的, 借款人在借款期限届满之际, 只需将本金偿还给出借人, 无需支付任何利息。如果自然人在签订借款合同时, 对于利息约定不明的, 法律效果等同于未约定利息, 即借款合同视为无息合同, 借款人不必支付利息, 只需偿付本金即可。对于无偿借款合同, 不代表出借方一定不可以主张利息, 在借款人超过约定期限, 仍未偿还本金时, 出借方依据《合同法》第207条向法院主张逾期利息的, 法院应当支持。

(二) 自然人与非金融企业间的借贷合同利息计算

我国合同法只列明了自然人间借款合同的利息计算方法, 而自然人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的借贷利息的计算方法并没有相关的条文存在。民间借贷广义上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范畴, 遵循民法“平等自治”的原则, 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思, 当在借贷双方一方为自然人而另一方为非金融企业的情况下, 双方在签订合同时, 对利息有约定的从约定, 双方约定的利率须在国家许可的范围之内。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借贷双方协议补充, 未能达成协议补充, 且综合合同条款仍不能确定的, 如果参照《合同法》第211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的规定则视为不支付利息。但值得注意的是, 自然人之间的借贷通常具有较强的“人情”意味, 借款方的借款有时是出于情谊, 因此双方未约定利息的本意相当于无息借款。相比较之下, 自然人与非金融企业间的借贷往往带有融资性质, 若没有利息作为激励, 会大大降低出借方的积极性, 不利于民间借贷作为微小企业的有效融资方式的长足发展, 所以笔者认为自然人和非金融机构的企业间的借贷未约定利息或者约定不明的, 视为默认利息按照银行同期利率或许更为妥帖。至于为何选用银行同期利率, 主要是因为这是国家规定的利率的基准值, 对双方当事人来说都不失公平, 既不致使一方的权利过大, 也不致使另一方的义务承担过重, 较易为双方当事人所接受。[2]

(三) 预扣利息被法律禁止

现实生活中, 民间借贷的双方有时在合同中不约定利率或直接约定无利率, [3]但实际上借贷的利息在借款时预先扣除或者直接将利息约定到本金中来, 以本金的方式偿还, 这样的合同表面上反映不出“高利率”的迹象, 实质上却是典型的民间借贷中“高利贷”的做法, 变相增加了借款人的还款负担, 为法律明令禁止。利息是基于借款人对本金经过一定时间的占有而产生的对出借人丧失本金使用权的合理补偿, 倘若未经过一段时间对金钱的占有使用, 就不会有利息的产生问题。《合同法》第200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 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明文强调了法律上认定的借款金额为借款人实际拿到手的数额, 否定预扣利息, 将之归结为无效, 这有助于国家规范民间借贷, 打击“高利”借贷现象, 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四) 逾期利息和违约金可否并存

《合同法》207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 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表明法律支持出借人向借款人要求没有按约返还借款的利息请求。同时, 《合同法》114条又有一个条款, 即“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也就是所谓的违约金条款, 指的是双方事先约定, 一方违约后, 守约方可向违约方要求偿付违约金。这两个条款都表明过错一方应向无过错一方给付一定数额的金钱, 但是我们需要弄明白的是:逾期利息和违约金是否矛盾两者能否同时适用

首先, 逾期利息应该认为是借贷合同到期后, 借款人继续占用本金所产生的利息收益, 确切地说是本金在逾期未还这段时间内产生的孳息, 支付逾期利息是对出借人的合理补偿, 无论借贷双方是否事前约定, 借款方逾期未归还本金的, 出借方都可要求借款方支付逾期利息, 这是法律赋予出借方的权利。

其次, 违约金是双方事先约定的, 是双方就未来对方可能违约而作出的对自己有救济效果的条款, 只要一方违约, 另一方无论是否存在金钱上的实际损失, 都可根据双方的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赔偿责任。违约金的作用在于督促双方及时、合理地履行合同义务, 是对合同履行的一种担保。[4]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约定, 如果存在实际损失的, 违约金数额可以和实际损失相当, 也可以高于实际损失, 但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

由此看出, 逾期利息和违约金的性质和作用都不同, 两者的适用也不存在矛盾冲突。借贷双方事先没有约定, 事后借款方未按时履行还款义务的, 出借方可以主张逾期利息;借贷双方事先约定单独适用逾期利息或者违约金的, 出借方可按约定向借款方主张逾期利息或者违约金;借贷双方即约定了逾期利息又约定了违约金的, 出借方可同时就逾期利息和违约金进行主张, 只要两者之和不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即可。

三、小结

涉及实务界有关民间借贷合同的利息问题, 远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本文仅就利息的几个小点给出一些浅显的法律适用的探讨分析, 旨在希望有更多的人士能参与到这个问题的探讨中来, 更好地为民间借贷的良性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

摘要:民间借贷便捷、高效和手续简单的特点使得它深受个人和微小企业的推崇, 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融资方式。但民间借贷合同中利息约定的不明确常常导致矛盾冲突的产生, 此处将着重讨论借贷合同中利息的适用, 并对相关法律条文做出适当的分析。

关键词:民间借贷,利息,法律规制

参考文献

[1]张贵有.哪些借贷合同不受法律保护[M].国际融资, 2002 (10) :44.

[2]王宝娜.规范民间融资合同的法律思考[M].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9 (1) :72.

[3]程平.民间借贷合同公证的若干问题[M].中国公证, 2011年 (7) :44.

篇4:民间借贷,利息如何算合法

【案例】刘先生向林女士借款10万元,言明一年内付清。2015年9月1日,已经逾期半年,刘先生却未能还款。林女士提起诉讼,要求刘先生支付本金,以及一年借期内的利息。

刘先生虽承认自己违约,但拒绝承担利息。法院也以双方没有约定利息为由,驳回了其该项诉讼请求。

【点评】相关规定指出: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约定利息过高,小心两线三区

【案例】2014年5月,胡先生向肖先生借款时,约定月利率为25‰(折合年利率为30%)。一年到期后,胡先生只支付了借款期内的全部利息,肖先生遂在2015年9月提起诉讼,要求胡先生返还本金,并按约定支付逾期后的利息。

法院判决:肖先生返还胡先生本金,已付的部分利息不予调整,未付部分的年利率降至24%。

【点评】最高人民法院对利率划出了“两线三区”。

“两线”为:年利率24%以下和年利率36%以上。“三区”为:年利率在24%以下的,属于“司法保护区”,法院可以认定其有效。年利率在36%以上的,属于“无效区”,法院应当认定为无效。年利率在24%至36%之间的,属于“自然债务区”,借款人有权拒绝给付,出借人不能获得胜诉权,不能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如果借款人自愿给付,则给付有效,事后不得要求返还。

本金扣除利息,只能据实认定

【案例】2015年4月,赵女士向高先生借款20万元,约定借期为半年,年利率为24%。

以此计算,赵女士在借期内应付的利息为2万元,高先生当即从本金中扣除2万元,实际付给赵女士18万元,却让赵女士出具了20万元的借条。

赵女士到期后未能支付本息,高先生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肖女士按18万元支付本息。

【点评】虽然在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应当认定为本金。但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只能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利息计算复利,应当区别对待

【案例】邓先生向黄先生借款50万元时,曾约定年利率为24%。到期后,邓先生无法偿付本息,黄先生要求其在本金50万元的基础上,加上12万元的一年利息,重新出具借条,约定年利率仍为24%,并约定延期半年。

再次到期后,邓先生拒不支付本息,黄先生提起了诉讼。法院判决:所涉12万元不得计算复利,即不得利滚利。

【点评】相关规定指出: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超过年利率24%,重新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

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款人在借款期满后,应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此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

多种情形并存,不得超过限额

【案例】陈先生向徐女士借款100万元。徐女士提出借期一年,年利率为24%,如果陈先生不能如期归还,则从借款之日起,以年利率20%加付至实际还款之日止的违约金。

陈先生答应了,并将之写入借条。可時至2015年11月,陈先生也无法返本还息。但法院并没有按照双方约定,判决陈先生支付违约金。

【点评】相关司法解释明确答复:“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编辑 赵莹)

篇5:民间借贷遭遇高额利息怎么办

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规定了界限,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24%的,法院支持!双方约定的利率在24%-36%之间的,没给的可以不给,但是已经给了不能要求返还;约定的利率超过36%部分是无效,没给的可以不给,给了可以要求返还。

本问题的核心在于,民间借贷合同中约定的利率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违反的法律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还是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具体而言,《民间借贷案件意见》第六条专门对民间借贷合同中约定借贷利率的上限作了规定,即“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将该司法解释关于民间借贷利率“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的限制性规定理解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成为法官的共识。所以,在审判实务中,认定民间借贷当事人约定的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合同条款无效,不成问题。

不过,在民间借贷案件较多的浙江省,在其高级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中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超出四倍利率的,法院应当对超出部分予以减少,但债务人明确表示自愿给付的除外。”据此指导意见的但书条款,民间借贷当事人约定的利息超出四倍利率的部分,借款人明确表示自愿履行的,应认定该约定条款有效。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其一,违反《民间借贷案件意见》第六条关于民间借贷利率限制性规定的合同条款属绝对的、当然的无效。最高人民法院为维护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对民间借贷利率作出上限规定,涉及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对违反此规定的民间借贷合同,即使当事人不主张高额利率约定条款的效力,法官也应当依职权审查,体现国家对此类合同条款效力的干预。

其二,违反《民间借贷案件意见》第六条关于民间借贷利率限制性规定的合同条款不具有履行性。绝对无效的合同条款自始无效,当事人只能依照无效合同的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不因当事人的自愿履行行为补正该合同条款的效力。反之,如果法官根据当事人对高额利率的约定无异议且借款人表示自愿履行的行为,判决支持出借人关于借款人依约定的高额利率支付利息的诉请,并强制执行判决等一系列司法行为,实质上就是在怂恿当事人继续实施违反《民间借贷案件意见》第六条规定的行为,则与该司法解释的立法目的相悖。

其三,民间借贷的借款人自愿支付高额利息后反悔起诉请求出借人返还的,法律同样不予保护。依照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二十七条“债务履行完毕后,借款人以利息或违约金超过四倍利率为由,起诉请求出借人返还其已支付的利息或违约金的,不予支持。” 的规定,由于法律不保护超出银行同类贷款四倍利率的利息约定,所以,借款人自愿依约支付该高额利息后又反悔诉请出借人归还已付利息的,同样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从另一角度析出,民间借贷合同中超出银行同类贷款四倍利率的利息约定不受法律保护,表现在除非当事人在诉讼外自愿履行,出借人诉请法院支持该高额利息,或借款人在诉讼外自愿履行后又诉请法院支持返还已付的高额利息,将均被法院驳回。

篇6:民间借贷利息的规定

民间借贷案件中已经支付的 过高部分利息如何处理

孙银亮

在民间借贷案件中,普遍存在双方在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率过高的情形。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那么对于在民间借贷过程中,借款人向出借人支付的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的利息该如何处理呢?

借款人向出借人支付的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的利息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借款人已经向出借人偿还所有本金,但是支付的利息超过了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另一种情形是借款人尚未完全向出借人偿还全部本金,但是向出借人支付的利息超过了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在第一种情形中,双方当事人间债权债务已经履行完毕,故对于该超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的利息,借款人要求出借人返还,法院是不予支持的。但是在第二种情形中,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于借款人支付的过高部分的利息,在处理中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的利息应当折抵本金,另一种意见认为当事人自愿支付过高利息既不损害国家,也不损害他人利益,法院不应干预。本文通过一则案例及结合部分地方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的做法对第二种情形的处理做出分析。

案例:2010年6月,被告王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原告朱某借款10000元,并出具了借条,约定月息5%,借款3个月。被告王某于同年7月向原告朱某支付1个月利息共计500元。之后,被告王某未向原告支付到期利息和本金,故原告诉讼至法院,庭审中,被告对已支付的超四倍利息未提出异议,法院对此如何处理?

一种处理意见认为超出的利息属不当得利,应折抵本金,因为本案原、被告约定的利率已违反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属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为无效,按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四倍进行调整,多支付的利息属不当得利,应折抵被告本金。部分地方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中持上述观点,如温州市中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借贷行为发生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以下简称四倍利率)的,对超出部分不予保护。债务尚未履行完毕,可以依职权审查借款人已支付的利息是否超过四倍利率标准;若借款人已支付的利息超过四倍利率标准的,超出部分应当冲抵借款本金。持此种观点的法院认为,只要借款人支付的利息超过银行贷款利率四倍,不论对方是否提出要求折抵本金,法院都应按照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将多余的利息折抵本金,但是这种做法忽略了合同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则,有悖合同法的立法精神。

另一种处理意见认为应当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已给付的超四倍利息不予处理。在司法实践中,部分法院持此种观点,如浙江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二十条规定:约定的利率超过借贷行为发生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四倍的(以下简称四倍利率),超过部分的利息,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借款人自愿给付出借人四倍利率以上利息,且不损害国家、社会共同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法院可不予干预。重庆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十一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约支付完毕借款本金的,在审理过程中请求将已经支付的超过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冲抵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江苏高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会议纪要》第四条第四项规定:借款人尚未按约偿还借款本息,在审理过程中请求将已经支付的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四倍的部分冲抵本息的,应予支持。重庆高院与江苏高院规定只有在借款人提出请求将已经支付的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四倍的部分冲抵本息的,法院才予以支持,反之,如果借款人没有提出,则法院不予干涉。

笔者认为虽然原、被告约定的利率违反了最高法院的规定,其超过限度的利率不予保护,但是已给付的利息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符合合同法的精神,法院不宜加以干预,即使被告庭审时提出异议,亦不能折抵本金或者收缴。最高院规定中的“不予保护”对原告来说应是对未获得的超过四倍的利息不予支持,况且最高法院关于利率四倍的规定不是强制性规范,不符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关于合同无效的情形,且最高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篇7:民间借贷相关法律、司法解释规定

第八十五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九十条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

《民法通则意见》

121.公民之间的借贷款,双方对返还期限有约定的,一般应按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出借人随时可以请求返还,借方应当根据出借人的请求及时返还;暂时无力返还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责令其分期返还。

122.公民之间的生产经营性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生活性借贷利率。如因利率发生纠纷,应本着保护合法借贷关系,考虑当地实际情况,有利于生产和稳定经济秩序的原则处理。

123.公民之间的无息借款,有约定偿还期限而借款人不按期偿还,或者未约定偿还期限但经出借人催告后,借款人仍不偿还的,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应当予以准许。

124.借款双方因利率发生争议,如果约定不明,又不能证明的,可以比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125.公民之间的借贷,出借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不予保护;在借款时将利息扣除的,应当按实际出借款数计息。

《合同法》

第二百条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第二百零六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二百零七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二百零八条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第二百一十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第二百一十一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法民发[1991]21号

(1991年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502次会议讨论通过)颁布日期:19910813 实施日期:19910813 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应按照自愿、互利、公平、合法的原则,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限制高利率。根据审判实践经验,现提出以下意见,供审理此类案件时参照执行。

一、公民之间的借贷纠纷,公民与法人之间的借贷纠纷以及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纠纷,应作为借贷案件受理。

二、因借贷外币、台币和国库券等有价证券发生纠纷诉讼到法院的,应按借贷案件受理。

三、对于借贷关系明确,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的,人民法院应按照民事诉讼法关于督促程序的有关规定审查受理。

四、人民法院审查借贷案件的起诉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

五、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由债务人原住所地或其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法院应要求债权人提供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受理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借贷关系无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诉讼。

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事实难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诉讼。

六、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七、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条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八、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借贷双方对约定的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本意见第6条规定计息。

九、公民之间的定期无息借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贷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

十、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借贷关系无效由债权人的行为引起的,只返还本金;借贷关系无效由债务人的行为引起的,除返还本金外,还应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给付利息。

十一、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对双方的违法借贷行为,可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及《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试行))第163条、164条的规定予以制裁。

十二、公民之间因借贷外币、台币发生纠纷,出借人要求以同类货币偿还的,可以准许。借款人确无同类货币的,可参照偿还时当地外汇调剂价折合人民币偿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利息的,可参照偿还时中国银行外币储蓄利率计息。借贷外汇券发生的纠纷,参照以上原则处理。

十三、在借贷关系中,仅起联系、介绍作用的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对债务的履行确有保证意思表示的,应认定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十四、行为人以借款人的名义出具借据代其借款,借款人不承认,行为人又不能证明的,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十五、合伙经营期间,个人以合伙组织的名义借款,用于合伙经营的,由合伙人共同偿还;借款人不能证明借款用于合伙经营的,由借款人偿还。

十六、有保证人的借贷债务到期后,债务人有清偿能力的,由债务人承担责任;债务人无能力清偿、无法清偿或者债务人下落不明的,由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

借期届满,债务人未偿还欠款,借、贷双方未征求保证人同意而重新对偿还期限或利率达成协议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无保证人的借贷纠纷,债务人申请追加新的保证人参加诉讼,法院不应准许。对保证责任有争议的,按照《意见》(试行)第108条、109条、110条的规定处理。

十七、审理借贷案件时,对于因借贷关系产生的正当的抵押关系应予保护。如发生纠纷,分别按照民法通则第八十九条第二项以及《意见》(试行)第112条、113条、114条、115条、116条的规定处理。

十八、对债务人有可能转移、变卖、隐匿与案件有关的财产的,法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责令提供担保等财产保全措施。被保全的财物为生产资料的,应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财产保全应根据被保全财产的性质采用妥善的方式,尽可能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十九、对债务人一次偿付有困难的借贷案件,法院可以判决或调解分期偿付。根据当事人的给付能力,确定每次给付的数额。

二十、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协商以债务人劳务或其他方式清偿债务,不违反法律规定,不损害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应予准许,并将执行和解协议记录在案。

二十一、被执行人无钱还债,要求以其他财物抵偿债务,申请执行人同意的,应予准许。双方可以协议作价或请有关部门合理作价,按判决数额将相应部分财物交付申请执行人。

被执行人无钱还债,要求以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抵偿债务,申请执行人同意的,应予准许;要求以其他债权抵偿债务的,须经申请执行人同意并通知被执行人的债务人,办理相应的债权转移手续。

篇8:国家对民间借贷有何政策规定

近年来, 农民相互之间借钱的事情很多, 借贷利率一般都比银行高。请问, 这是否属于高利贷性质?国家对此有何政策规定?

读者:郝金富

郝金富读者:

民间借贷是一种直接的融资形式, 近年来, 随着农村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更加普遍, 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应当加强管理和引导。

目前国家对有关农村借贷的管理政策是:对待农村的信用关系, 在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信用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 允许集体与农民, 农民与农民之间的正当借贷存在, 这对于把农村资金引向发展生产, 壮大集体经济是有好处的。银行, 信用社要帮助乡村搞好财务管理, 合理安排资金。如果确实需向农民借贷, 应当经过农民民主讨论, 利率不能超过当地信用社放款的最高利率。至于个人之间互通有无的借贷, 将会长期存在, 应当予以保护。对于个人之间的正常借贷, 利息偏高的, 不能视为高利贷者。除了进行宣传教育以外, 银行信用社要加强信贷活动, 并且根据农村资金供求的情况, 在规定的利率范围内, 及时调整信用社利率, 用经济办法引导农村民间借贷利率逐步下降。

篇9:民间借贷利息的规定

关键词:民间借贷;利息计算;利率

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提供的信贷资金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民间借贷中的放贷人已基本放开。对于法院来说,意味了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民间借贷纠纷将要通过法院来解决。大部分民间借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息。

一、对借贷案件中利息計算的疑问

(1)在审理过程中,判决时对利息的判决会持续至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时确定的履行期限,即在判决时并不能确定支付利息的具体时间,对利息支付的具体数额和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的具体计算,通常由执行法官在执行过程中计算。在判决中,先冲抵利息再冲抵本金的条款,是否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在利息未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时,完全按约定履行的人与部分按约定履行、完全不按约定履行的人付出相同的利益。在利息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时,完全按约定履行的人比部分按约定履行、完全不按约定履行的人付出了更多的利益。

(3)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的利息计入本金,重新出具借据再计算利息的,其利息应当以最初的本金为基数、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计算,超出四倍的部分不予保护。截止到第一期还款期限时,借款人应得的合法利益应是本金和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四倍计算的利息,因债务人违反约定未履行债务,借款人重新出具借据时,到第二期还款期限时,又以最初的本金为基数,是否损害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在到第一期还款期限时,借款人合法的利息所得为何不能计算入本金?

(4)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金和利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本金,重新出具借据的过程,第一份条据与第二份条据代表两份合同,即有两个法律上的行为,第二张条据是借贷双方的新的意思表示,能否把第一份合同视为因观念上的交付履行完毕,只剩下唯一的法律行为即第二份合同?

(5)在借贷时,很多借款人和出借人都清楚,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的利息不予保护。但借款人为了获得借款,出借人为了获得利息,往往会明知关于利率的规定,而仍然约定超过4倍的利率。在判决时,对出借人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了惩罚,即超过部分不予支持,对借款人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确没有进行惩罚,是否不公平?

二、对借贷案件利息计算问题的思考

(1)从实践可以看出,法院对于民间借贷的利息问题,处理的原则是保护合法利息,抑制高利。在双方约定利率超过四倍,在履行完毕后,借款人又起诉,要求对超过四倍部分予以返还,不判令返还,即既不保护贷款人收取超过的部分,也不保护借款人返还多付的部分。已多付的部分属于赠与部分,根据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赠与行为,赠与行为是单向合同,借款人行使撤销权有限制条件,在受赠人即贷款人没有违反撤销权内容的规定,借款人无权行使撤销权,除非贷款人同意,否则借款人要求返还多付的部分法院将不支持。

(2)在利率超过银行同类贷款的4倍时,有纠纷时,法院不保护超出部分,但没有纠纷时,就可以获得更高利益。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否则不受法律保护,这条规定具有一定的惩罚性,如果违反了该规定,有可能被法院判定为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当初约定的倍数,本来可以主张的可能也无法主张。前一条体现了私法自治原则中的契约自由,即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设立、变更和消灭,均取决于当事人自己的意思,原则上国家不作干预,只有在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不能通过协商解决时,国家才以仲裁者的身份出面予以裁决。后一条体现了法律对私法自治原则的限制,即法律行为违反强制或禁止规定者无效。

(3)法律对民间借贷的利息并无强制要求,有偿或无偿由双方约定。如当事人对利息有约定的,借款人应按约定支付利息;如当事人对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因此出借人想要收取利息,必须对利息做出明确的约定,否则,按无息处理。但即使是无息贷款,借款人逾期不还款的,出借人有权要求其支付逾期利息。不定期无息借款经催要不还的,出借人要求其支付催要后的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算。

(4)在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中,借款人归还出借人的借款的时间尚未确定,即借款人应当归还借款,但由于期限未定,在法律上借款人不存在归还的义务。在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前,出借人也没有权利要求借款人立即还款。在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中,出借人很难在法院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间之前计算逾期利息。而在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中,出借人可以在约定的履行期限之后即要求计算逾期利息。

(5)对于将利息打入本金的借贷中,按原借款金额计算利息,看起来是损害了出借人的权利,对不诚信的借款人亦没有惩罚,但这一规定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因为约定归还日期的借贷与没有约定归还日期的借贷行为是同一法律行为,应该具有一样的法律后果,对约定归还期限的借贷,约定的还款期限就是将利息计入本金的时间点,对没有约定归还期限的借贷,无法确定将利息计入本金的时间点,这样将使同样的法律行为得出不同的处理结果。

三、对处理民间借贷纠纷的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目前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体系存在滞后性,因人口流动和金融制度的不完善而使当事人依靠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难度增大,效率降低,对群众对司法的信心不断降低。最高法院和各省高级法院都在不断调研、探索,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司法解释和审理指南,但目前还没有相对完善的法规。

(2)扩大案例的影响。很多借贷案件中,都会出现因借条利息、还款时间等约定不明确,担保人已过诉讼时效等原因而发生争议的情况。这是因为借贷双方,由其是借款人对法律规定不了解所致。为了避免借贷双方发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保护双方的经济利益,法院可以将典型案例在主流媒体上向社会公众发布,提醒公众在民间借贷时签订合同、维护权利时应注意的事项。

(3)扩大与公安的合作。在当前一套房屋一般不会被执行,人口流动容易、查找困难,财产隐匿较为容易的背景下,民间借贷案件的借款人往往有恃无恐,有着反正没钱,你能把我怎么办的心理,不仅使法院的工作在审理阶段送达、调解加大了难度,在执行阶段更是事倍功半,而且降低了群众以法律手段维权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扩大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利用公安机关的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能够更好的查找故意躲避债务的借款人和其可能藏匿的财产,将对法院的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篇10:民间借贷利息的规定

原告: XXX,男,汉族,XXX年X月XX日出生,住,身份证号码:,手机:

被告: XXX,男,汉族,XXX年X月XX日出生,住莆,身份证号码:手机:

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偿还原告借款本金人民币XXX元;

2、从XXX年X月XX日(应还款之日)起按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计算利息(首先是自己约定利率,如果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四倍的就以四倍起诉)至被告还清本息之日止;(现暂计至起诉之日利息为人民币XXX元);

3、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被告XXX因XXX为由,分X次向原告XXX借款总共人民币XXX元,第一次于XXX年X月XX日向原告借款人民币XXX元,(如不止一次,继续列);被告XXX出具两份“借据”,在借据上双方约定。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讨,被告至今未归还分文;为维护原告合法权益,特向贵院提起诉讼,望判如所请!

此致

人民法院

具状人:xxx

年月日

关于民间借贷的相关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录)

(1999年3月15日)

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一百九十六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一百九十七条 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一百九十八条 订立借款合同,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九条 订立借款合同,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与借款有关的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

第二百条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第二百零一条 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第二百零二条 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贷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

第二百零三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第二百零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第二百零六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二百零七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二百零八条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第二百零九条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第二百一十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第二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1999年2月13日)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黑高法(1998)192号《关于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合同效力如何确认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无效:

(一)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

(二)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

(三)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借贷利率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民)发〔一九九一〕二十一号《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办理。

此复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1991年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502次会议讨论通过)

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应按照自愿、互利、公平、合法的原则,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限制高利率。根据审判实践经验,现提出以下意见,供审理此类案件时参照执行。

1.公民之间的借贷纠纷,公民与法人之间的借贷纠纷以及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纠纷,应作为借贷案件受理。

2.因借贷外币、台币和国库券等有价证券发生纠纷诉讼到法院的,应按借贷案件受理。

3.对于借贷关系明确,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的,人民法院应按照民事诉讼法关于督促程序的有关规定审查受理。

4.人民法院审查借贷案件的起诉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应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对于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起诉,裁定不予受理。

5.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由债务人原住所地或其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法院应要求债权人提供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受理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借贷关系无法查明的,裁定中止诉讼。

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事实难以查清的,裁定中止诉讼。

6.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7.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只返还本金。

8.借贷双方对有无约定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借贷双方对约定的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本意见第6条规定计息。

9.公民之间的定期无息借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贷款经催告不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参照银行同类贷款的利率计息。

10.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借贷关系无效由债权人的行为引起的,只

返还本金;借贷关系无效由债务人的行为引起的,除返还本金外,还应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给付利息。

11.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对双方的违法借贷行为,可按照民法通则第134条第3款及《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试行))第163条、第164条的规定予以制裁。

12.公民之间因借贷外币、台币发生纠纷,出借人要求以同类货币偿还的,可以准许。借款人确无同类货币的,可参照偿还时当地外汇调剂价折合人民币偿还。出借人要求偿付利息的,可参照偿还时中国银行外币储蓄利率计息。借贷外汇券发生的纠纷,参照以上原则处理。

13.在借贷关系中,仅起联系、介绍作用的人,不承担保证责任。对债务的履行确有保证意思表示的,应认定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14.行为人以借款人的名义出具借据代其借款,借款人不承认,行为人又不能证明的,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15.合伙经营期间,个人以合伙组织的名义借款,用于合伙经营的,由合伙人共同偿还;借款人不能证明借款用于合伙经营的,由借款人偿还。

16.有保证人的借贷债务到期后,债务人有清偿能力的,由债务人承担责任;债务人无能力清偿、无法清偿或者债务人下落不明的,由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借期届满,债务人未偿还欠款,借、贷双方未征求保证人同意而重新对偿还期限或利率达成协议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无保证人的借贷纠纷,债务人申请追加新的保证人参加诉讼,法院不应准许。对保证责任有争议的,按照《意见》(试行)第108条、109条、110条的规定处理。

17.审理借贷案件时,对于因借贷关系产生的正当的抵押关系应予保护。如发生纠纷,分别按照民法通则第89条第2项以及《意见》(试行)第112条、113条、114条、115条、116条的规定处理。

18.对债务人有可能转移、变卖、隐匿与案件有关的财产的,法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责令提供担保等财产保全措施。被保全的财物为生产资料的,应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财产保全应根据被保全财产的性质采用妥善的方式,尽可能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19.对债务人一次偿付有困难的借贷案件,法院可以判决或调解分期偿付。根据当事人的给付能力,确定每次给付的数额。

20.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协商以债务人劳务或其他方式清偿债务,不违反法律规定,不损害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应予准许,并将执行和解协议记录在案。

21.被执行人无钱还债,要求以其他财物抵偿债务,申请执行人同意的,应予准许。双方可以协议作价或请有关部门合理作价,按判决数额将相应部分财物交付申请执行人。

被执行人无钱还债,要求以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抵偿债务,申请执行人同意的,应予准许;要求以其他债权抵偿债务的,须经申请执行人同意并通知执行人的债务人,办理相应的债权转移手续。

上一篇:感叹时光流逝的散文下一篇:乡镇春节活动总结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