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2024-05-03

观纪录片《力量》有感(精选10篇)

篇1: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边院中学武厚英

在我校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走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之际。我观看了《力量》这部影片。这部纪录片运用真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和亲历者叙述的方式,讲述了沂蒙山区人民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讲述了历史革命中人民与党的血肉之情。看后,我感慨万分。

影片带着我穿越七十年的时空隧道,来到沂蒙山区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明的人物、感人的故事,沉重震颤着我的心扉。

明德英,一位靠替人看坟谋生的聋哑妇女,在抗战年代为救伤员毅然解开衣襟,将乳汁滴进伤员的嘴里,救活了战士、支持了抗日。这一情景在当年那种旧道德观的氛围下是不可想象的,但这位红嫂没有犹豫,她知道八路军是抗日的、是救国的、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其他的都顾不得了,质朴的沂蒙人。沂蒙红嫂不止一位,在那个年代,每一扇柴门背后都可能存在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个红嫂、每一家都有一个烈士。共和国忘不了你们、忘不了红嫂。

王换于,沂南县东辛庄村战时部队托儿所的“所长”,入托的孩子大的七八岁,小的才三天,都是革命军人的后代,王换于和乡亲们悉心照料,节俭一尺布、省下一口粮,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后来40余位孩子陆续回到了父母的身边,而王换于自己的4个孙子却因为营养不良而先后夭折。同在一个屋檐下成长,同在一口锅里吃饭,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他们的父母打鬼子去了,不一定还能回来,咱得把人家的根留住了”,看到此处我无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朴实的妈妈,伟大的母亲!

《力量》是一面镜子,透过鲜活的画面,重温那段光辉的历史,涤荡思想,净化心灵。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我们一定要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增强对党的信任,努力工作,把我们的水文事业做大、做强。

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大部分生活都是与学生在一起的,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没有退缩,我认为自己个性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轻言放弃,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力去做好。我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去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忠诚,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个党员的行为,映照着人心向背;忠诚,是人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行动。

作为一名党员,我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并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在平时的工作中用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我要立足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积极进取,自觉地接受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做出一名优秀党员应有的贡献。

篇2: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力量》观后感 《力量》这部讲述历史革命中人民与党血肉情的教育片,让我受益匪浅。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真实的展示了军民的鱼水情。当事人饱含泪水的述说,感动的我热泪盈眶。我们的党和人民有如此深的血肉亲,何愁可那不见胜利的曙光。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党的群众路线在沂蒙山体现的尽善尽美,是沂蒙山历史革命的一道风景线。沂蒙山的人民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子弟兵在这片热土上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心魄的战歌,给我党群众路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革命的战争中我国在小米加步枪这种落后的军事环境下却战胜了拥有飞机大炮加牛肉罐头的美国大兵以及号称军事强大的日本。靠的是啥?靠的不是过硬的军事技术,不是先进的军事设备,靠的是军民之间打不断的血肉情。《力量》中罗东进同志说的好,我党不是用60万军队打败了国名党80万军队,而是我党还有60万的人民在支援着我们。可见群众的力量在革命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篇3: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一) 时间线

《艺术的力量》第六集是专门介绍梵高的, 整集时间长度为六十分钟, 影片以梵高最后的油画作品《麦田群鸦》 (Wheat Field with Crows, 1890年, 收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梵高博物馆) 作为开端, 向观众提出为什么梵高要在自己创作巅峰的时候自杀的问题, 然后对梵高的绘画生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了梳理, 最后指向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让观众自然而然地体会与理解其中的意义。影片并没有对梵高的一生进行完整地叙述, 而是从他开始绘画前的一小段时间开始, 一直到最后的时光, 重点基本集中在梵高27岁到37岁这十年间。从“传教士”到“画家”, 从“提奥”到“高更”, 影片通过曲折的人生轨迹将梵高一点点描绘出来。虽然这不是什么新颖的叙事顺序, 但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类型的纪录片来说, 这样的叙述能清晰地把握住记录对象的脉络, 给观众一个明朗的时间先后顺序。

(二) 贯穿始末的线索

在这一集纪录片中有一个贯穿始末的重要线索就是梵高给自己弟弟提奥的书信。影片第一个镜头说到:“提奥, 在别人眼中我是个怎样的人呢?” (Theo, what am I in the eyes of most people?) 第一人称表达的基调从开始就确定, 此后, 梵高给弟弟提奥的书信内容引导着剧情的发展, 每当梵高生活上发生重大转变, 或是精神上思维迸发的时候, 影片马上用给提奥的信来直接表达梵高的内心世界, 信的内容是真实的, 随后再加上梵高作品的展示与解读, 使观众对梵高理解得更加深刻。例如影片34分处提到“亲爱的提奥, 我想高更可能不再对我有什么兴趣了。” (My dear Theo, I think Gauguin's a little disenchanted with me.) 接着影片描写了他和高更产生了一些冲突, 在一场剧烈争执后, 高更大怒而去, 梵高割下自己的一大片耳朵送给妓女, 然后开始介绍《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 (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 1889年, 收藏于伦敦考陶德艺术学院学院美术馆) 这幅作品。给提奥的书信把事件和作品赏析串联起来, 使影片节奏流畅, 顺理成章。

(三) 主持人的解读

这部纪录片的主持人并不是单纯的电视栏目主持人。西蒙·沙玛 (Simon Schama) 是英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讲师、BBC纪录片解说、纽约客文艺评论员。这个热爱艺术, 专注艺术史的人来制作并主持这部纪录片是再合适不过了, 西蒙·沙玛把客观的事实与自己独到的见解相结合, 在评论《有乌鸦的麦田》这幅梵高最后的作品时, 他说:“那些乌鸦可能会朝我们飞过来, 但是那些乌鸦也可能会飞走, 魔鬼飞走了但同样的, 当我们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的力量之中。”麦田上乌鸦是向我们飞来还是飞走有两种解读, 乌鸦被比作阴间的使者, 它来了又走了, 还带走了些什么, 画面似乎不是静止的, 颜色和形状似乎都在颤动, 观众通过西蒙·沙玛的解说能了解得更深刻, 但又不会被束缚主持人的个人观点之中, 反而扩展了对美术作品对梵高的想象空间。

二、拍摄艺术

(一) 美术作品的诠释

片中在提到或者介绍梵高美术作品的时候, 镜头的拍摄不单单是停留在全幅作品的定格镜头上, 各种镜头语言的运用丰富而合理。在介绍《吃马铃薯的人》 (The Potato Eaters, 1885年, 收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梵高博物馆) 的时候, 先出现了一个包括装饰画框的全景定格镜头, 接着直接切换到画面中心, 然后切换到局部特写手部, 脸部, 又切换到带有主持人和整幅作品的画面, 再切换到各个局部。在镜头变换的时候, 解说一直没有停下来, 说到哪里就切换到哪里, 还有主持人对着镜头解说的画面, 使观众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介绍肖像画的时候, 镜头常常从头部切入, 再慢慢推向肖像的眼睛, 加上合理的解说, 能使人感到画里的人物在说话, 人的精神世界似乎被展示出来。在表现梵高近乎癫狂的创作状态的时候, 镜头在不同的作品上快速地切换, 在同一作品上快速的平移, 再加上音乐配合, 很容易就能激起观众的共鸣。美术作品在不同镜头语言的运用下表现力更强, 并且把观众和电视节目的距离拉近了。

(二) 再现梵高

即使是强调纪实纪录片, 梵高也不再可能真实地出现在镜头前面, 这需要找人重新演绎, 以再现的形式将梵高搬上荧幕。片中饰演梵高的是安迪·瑟金斯 (Andy Serkis) , 也许这个名字在观众眼中并不算熟悉, 但他饰演过咕噜 (《指环王》) 、金刚 (《金刚》) 、凯撒 (《猩球崛起》) 等大众熟悉的角色。安迪·瑟金斯对心灵孤独的角色把握得十分到位, 片中给提奥的信都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直接由演员表达出来的, 梵高在信中说:“我确信, 我的目标是人们会这样评价我的作品, 他们会被我的作品深深吸引着, 而且人们也能强烈地感受到我的绘画天赋就在我的骨子里。”如果按照平铺直叙的解说词念出来, 肯定没有演员再塑造的效果深刻, 演员直面镜头表演, 强烈的表情和语气, 加上环境的氛围渲染, 把梵高精神层面的东西都映射出来, 仿佛真的看到了梵高内心的独白, 而主持人的解说和梵高的独白适时地穿插在一起, 又形成穿越时空般的对话, 时间和空间的融合使影片更具说服力。

(三) 场景选择

影片在选取外景的时候也有自己的考量。《麦田群鸦》作为这集纪录片的中心点一开始就被引出, 镜头从金黄色的麦地开始移动, 经过近距离俯拍麦田, 主持人从金色麦田的另一端走向镜头, 开始解说。在影片最后一段主持人对《麦田群鸦》进行一番论述后, 镜头又是一个远景的麦田, 天空占的比例很大, 麦田只占了画面的十分之一, 阳光下的麦田, 灿烂的天空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从开始主持人走进麦田到最后麦田再一次进入镜头, 这两次外景的介入不仅仅是前后的呼应, 更多的是想让观众从梵高的作品和现实场景中找到一种共鸣点, 而第一次的麦田是引导观众进入梵高的世界, 第二次的麦田是让观众跳出梵高, 站在艺术史的维度来理解梵高。本片还有一个特点不难发现, 梵高似乎一直都处在一个相同的空间里, 就是所谓的梵高的房间, 这里面陈设简陋, 一张小床, 一个书桌, 一把椅子, 还有一扇透着光的窗户。梵高在这里给提奥写信, 在这里抒发自己对绘画以及人生的感悟, 这个虚构的空间可以说是象征了梵高的精神世界, 外人似乎无法进入, 他自己也很难抽离出来, 正因为这样, 这个空间发出的声音感觉才是真实的, 这部分场景可以直接理解为梵高的世界。

三、结语

《艺术的力量》作为纪录片是成功的, 这是一部有价值的系列影片, 它把八位伟大的西方艺术家呈现出来的同时, 还引导观众进一步对艺术进行思索, 就像梵高认为的那样“艺术从来就不是首要的, 最重要的是去寻找救赎。” (Art never came first, what mattered most was the search for salvation.)

中国的纪录片之路任重道远, 作为文明古国, 人物传记类题材众多, 怎样拍摄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借鉴与学习当然是重要的环节, 优秀的人物传记纪录片在借鉴与学习中进行创新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向。

摘要:2008年BBC (英国广播公司) 制作了一部系列电视纪录片《艺术的力量》 (Simon Schama's Power of Art) , 该片获得“国际艾美奖最佳艺术节目”、“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 (纪录片类) 等多项国际大奖。这个系列分为八集, 介绍了八位西方伟大的艺术家, 从梵高这一集可以看出, 作为人物传记类型的纪录片, BBC不论从叙事方式还是拍摄艺术上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

关键词:BBC纪录片,人物传记,梵高,美术史

参考文献

[1].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2].文森特.梵高.亲爱的提奥[M].野, 译.南海出版社, 2010.

[3].段炼.视觉叙事的结构与话语[J].美术观察, 2011 (8) .

篇4:观纪录片《力量》有感

在2015年6月23、24、25日的三天时间里,西安银雾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合力举办的独立纪录片影展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进行,旨在培养独立纪录片的氛围,以及宣扬独立纪录片的独立、客观、自由的精神。不得不说,影展进行得非常顺利。

在此之前,笔者有幸随同李斌导演一起去咸阳国际机场迎接为影展而赶来的沈洁导演。当时的西安正下着雨,空气中湿气氤氲。我们停车寻找,左顾右盼之际,沈洁导演从绵密的雨中走了过来,由于之前看过照片,我一眼便认出了他。不高,但是精力充沛,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留着长发,发梢垂到肩膀,背着书包,穿着短裤与拖鞋,肩膀宽阔,肌肉结实,看到他的第一眼便让我想起了罗曼罗兰笔下的贝多芬。握手进车,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他便谈起了电影,从菲律宾电影《冲击城市》到李导的《远去的家园》,从自己的第一部纪录片到以后的创作思路,不一而足。回到西安,我们一起去喝酒,期间谈论的依然是纪录片,一直进行到午夜零点。沈导评价自己说,他是一个纯粹的人,对于这一点,我已经领略到了。6月23日早上播放的便是沈洁导演的《二》,影片讲述的是他的侄子海二,中学辍学,整天吊儿郎当,想出去混社会,而海二的父母亲却不允许他这样,希望他能学一门技术,以便以后安稳的生活,于是一边是海二和朋友们出去疯玩,追寻着自己的江湖梦,一边是和家里人的争吵与挨打。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影片刚开头,海二跪在门前接受父亲的惩罚,身后是母亲一边为襁褓中的妹妹喂奶,一边指责他,父亲则时不时从旁边走过,之后在与沈导的讨论中,沈导说:“令海二跪在那里的是父亲的权威,然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跪在那里的吗,跪在强权与体制下。”有意思的是,影片的名字“二”是用毛笔字写就,不同的是,上面的一横更加的长与粗重,将下边的一横压在身子下,而我们,都是下边的那一横。沈洁导演是另类的,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社会问题,而是身为一个个体在这个社会中的生存状况。据说,《二》是沈洁导演所有纪录片中最容易看懂的一部电影,与其说他找到了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当事人,不如说他发现了每个人身上的代表性。

23日下午播放的是李斌导演的《针灸》。李斌导演是河南南阳人,现在西安工作,为人和蔼,在对影片做介绍的时候,他便和观众们开了个小玩笑。他以前在电视台工作,由于对纪录片的热爱,在体制内的时候,便投身纪录片的拍摄。相对于23日晚上播放的《远去的家园》中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思考,以及在陕西榆林拍摄的《湖殇》对于煤炭开采对环境影响的担忧,《针灸》更具有一种悲悯的人文关怀。《针灸》以前的名字叫做《社区诊所》,由于在优酷播放,便改为了现在的名字,并一直沿用下来。《针灸》讲述西安长安区的社区医生武耀成,利用祖传的针灸技术为群众看病,遇到经济困难的病人便免费医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还将针灸的方法教给病人家属,以使他们在家便可继续治疗。社区诊所像一个码头,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来往,有被村长欺负的和尚,有瘫痪的抗战老兵,有患脑梗塞的母亲与患神经错乱的儿子,有突发脑梗塞而耗尽家财的妻子,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在李导的镜头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现代社会医疗体系下人民群众悲欢离合的画面。然而武医生也有自己的烦恼,由于看不惯被冠以各种理论的现代中医体系,他拒绝应考行医资格证。他的两个女儿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上户口,导致升学遇到困难,这使他一度想关闭诊所。好在他有理解他的妻子在背后一直默默地支持他,据悉,上个月他的女儿已经上了户口,而通过这部纪录片知道他的人,有一部分前来学医,希望能像他一样做一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播放完毕,现场是久久不能平息的掌声,送给李斌导演,他将武医生的事迹让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是送给像武医生这样平凡而又伟大的医者,他们是我们能握住的最有力的稻草。当天现场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武医生的妻子,武医生则由于去福州医治一位被医院判死刑的婴儿而不能前来。武医生的妻子说,他也是第一次完整地看完这部片子,看到现场这么热烈的掌声,他觉得,这14年,值得!后来听武医生的徒弟们说,福州的那个婴儿,在武医生的医治下,已经由不吃不喝可以喝水了。

24日上午播放的是胡民导演的《喧嚣的马路》,影片记录的是马路村村民选举事情。政治在中国一直是敏感话题,影片在这方面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村民选举制度的的不足。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即将退位的村干部的担忧,角逐村干部职位的各个利益团体之间的竞争,以及马路村的村民与干部候选人之间的矛盾。影片拍摄于2003年,基于当时的村民选举制度与纪录片的新兴形式,这样的影片以后或许不会再有,所以《喧嚣的马路》显得特别珍贵,其实,它倒更像是一份历史资料。在其后的提问环节,我才注意到胡民导演,短发,墨绿色上衣,说话不多但话语很清晰,更像是一个文人而非导演。关于现场观众的提问,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拍摄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胡民导演表示,拍摄过程中困难很多,有很多东西是不能拍摄的,但如果真正喜欢纪录片,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拍更多的东西,毕竟素材越多,能表现的东西也就越多。纵观整部影片,除了导演用镜头客观冷静的记录之外,似乎有一层嘲讽的意味。作为导演,是必须跳出当事人的圈子之外的,所以更能从一个陌生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就像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对夫妻吵架,我们不会去问清楚他们为什么吵架,更多的是看他们最后谁打赢了谁。想到这点,我似乎看到了拍摄时摄像机镜头后面胡民导演微微扬起的嘴角。

下午播放的是蒋能杰导演的《村小的孩子》,这是蒋能杰导演对他们村子里的小学跟踪拍摄6年的结果。在23日的观影会上,我看到座位前边的人穿了一件白色、上面印有“关注留守儿童”字样的T恤,在看完《村小的孩子》之后的提问环节,我才知道那便是蒋能杰导演,相对于其他到场的导演来说,蒋能杰导演是最年轻的,他在大学毕业之后便开始了对这部影片的拍摄,而且拍摄仍在继续。如他T恤上的字所说,《村小的孩子》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问题。由于村子处在大山中,很多家长去大城市打工,以便挣更多的钱为孩子的将来打算。然而问题正是由此而来,很多孩子由于缺少家长的管教(单靠家里年迈的老人是不行的),并没有如家长所愿好好读书,他们的理想是长大后去打工。他们缺少父爱母爱,在父母过年回家时视父母为陌生人,这一点并不仅仅表现在他们这方面,有一对父母与儿子擦肩而过,竟也没有认出自己的儿子。在挣到更多钱的背面,是渐渐冷淡的亲情,不得不说,这是一把双刃剑,伤害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我们不得不深思,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但答案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不管有多大,钱还是必须得挣的。过完年,父母们又匆匆坐上了去大城市的火车,一家人又要开始一年的轮回。然而问题并不仅仅是这些,由于政策原因,村里的小学被拆,学生去很远的地方上学,很不方便。村支书通过各方努力,终又使学校盖了起来,但代课老师因为工资低不得不离职。村小该如何继续,我们不得而知。影片有一点瑕疵是最后的摆拍镜头,摄制组让一对兄弟与他们的父母视频聊天,气氛感人,但有画蛇添足之嫌。因为纪录片只是将事实摆于观众的面前,即客观冷静的原则,而不需要刻意营造气氛,去刺激观众的泪腺。在事实面前,所有的煽情都是多余的。

之外播放的还有冯雷导演的《雪落伊犁》和王杨导演的《中国门》。

25日上午是导演与观众的研讨会,我没有去现场。但李斌导演后来对我说,现场气氛很热烈,大家为了某件事的不同观点各抒己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颇有百家争鸣的感觉。李斌导演引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话总结那天的研讨会: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观影三天给我最大的感受,或者说一个疑问,那便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未来。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独立纪录片是必不可少的,它给我们所带来的思考或反省,往往是大于影片本身的。虽然独立纪录片目前的受众面还比较小,但它的光芒正在慢慢地扩散,这正是我们举办观影展的最终目的,从三天的观影来看,对独立纪录片感兴趣的年轻人还是有很多的,想从事独立纪录片拍摄的年轻人也是有的。从现场观众们来自于各个角度的提问,导演细心的解答来看,它将来的光芒定可与目前的电影一争高下。那么希望在哪儿?希望在每个人身上,正如“土豆播放器”上经常出现的那句话: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我觉得还应该再加一句: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而从研讨会上激烈的争论来看,这是我们年轻一代有信心担负起社会职责的前兆,也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未来。

沈洁

篇5:观校庆纪录片有感

八14班黎凌逸

在时光的流淌中,我已经在这个承载我的梦想的校园里度过的快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里,我追求着我生命中动人的章节,谱写出自己走向成熟的小调而在蓦然回首中,我惊奇的发现。这里已经成了我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地方,许多种情感在心中荡漾„„-----.题记

2012年11月3日,经历了10年沧桑的三中,依然默默地屹立在巍巍文峰山下,用她那温暖的身体孕育着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曾经,有多少人慕名而来,在你的教育下,走上了成功之道;在你的教导下,走向美好的明天„„

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走入这里的感受:全新的教学区、高耸的钟楼、嫩青的草坪„„郁郁葱葱,一切都充满了年轻的活力和生机。这一切的一切都激励着我们学习;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心潮澎湃,让我对三中充满感激!

三中,你是语文,你用文字诠释生命的精彩。你如清泉叮咚的从我身旁走过,你叫我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教我列夫托尔斯泰对道德追求的执着;你带我游历摄魂夺魂的西游。我懂得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也体会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反”的悲壮。三中,我赞美你,赞美语文般隽永、飘逸、沉稳的你。

三中,你是数学,你用阿拉伯数字和形态各异的符号表达像数字一样简明的你。你教我像“1”那般正直,教我像三角形那般稳当;你告诉我,人生就像风折线图,是坎坷,一如一波三折的情节起伏不定。但是有降就会有升,也许命运和我开玩笑,而我要做的是永不服输,要像“2”一样仰起高傲的头,执着的奋斗。三中,我赞美你,赞美数学的简明、明快、平凡的外表下暗藏深意的你。

三中,你是英语,你用字幕演绎生活的绚丽多姿。你如吹过的微风,慈爱的亲抚我依然稚嫩的脸庞。你幻化成A,告诉我它是陡峭的山峰,需要我不断攀登;你幻化成B,告诉我它是脚印,需要我脚踏实地地走才会记录下所有走过的美好;你幻化成C,告诉它是人生之路的曲折,它不可避免,但我们需要自信坚强地面对;你又幻化成D,幻化成E„„每一次都带给我新的思考和感悟,三中,我赞美你,赞美英语一样颇具现代气息的你!

三中,你是物理„„

三中,你是历史„„

三中,你是地理„„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简单的词语,却演绎了一种最纯真的情感,依然记得那个寒冷的冬日,大家为了将一份年轻的生命维系,为患病同学捐款的情景,冰冷的寒风肆意的飞舞,而

我们的心里却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流淌„„其实在我们目光不及的地方,有那么多的人在默默地关爱着我们。这或许就是生命的一种感动吧,而学校教给我的也许就是一种满怀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面对未来,面对我们周围的一切的一切。

篇6:观纪录片《毕业了》有感

电视散文也散文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在散文的基础上加入了视觉及听觉元素,使其可视可听可感,给观众留下更清晰的的记忆。《毕业了》从开篇起多次将镜头定格,每一次都个观众留下深刻的思考和想象。像泛黄的旧照片加重了影片的回忆色彩,突出了它关于毕业的主题与思想。通篇清新的色调使人眼前一亮。每一个镜头都与文本相契合,橙色的大一,绿色的大二,兰色的大三,灰色的大四,不同的阶段都有一个主色调与之呼应,更加具有视觉的感染力。

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蒙太奇也多次被运用其中。盛开的花朵象征着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它在镜头前的每一种姿态都折射出青少年所特有的激情、梦想、快乐和忧伤。刚入大学时,在绿叶衬托下的花朵露出勃勃生机,象征着兴奋、激动、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大一新生。而即将毕业时,略着灰色调的花则烘托出毕业生此时茫然的心情。片中不时会有一组长镜头沿着草地推进,和快镜头一样标志着时间的飞速流逝,从侧面表现主旨。

除以上所述的视觉元素,片中所用的听觉元素也是一大亮点。旁白虽稍显青涩,但却温和自然,使人倍感亲切。毕业时每个人的告别赠言也增强了该片的纪实性。几段熟悉的旋律与文本相映纵贯全片,渲染情感。快乐时的《栀子花开》,忧伤时的《那些花儿》、憧憬时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怀念时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送别时的《祝你一路顺风》……伴着人物情感的跌宕起伏将观众带入其中,与观众产生共鸣。

《毕业了》就是通过这种简洁而质朴的视听效果为观众打开了一本青春纪念册,相信每个人在看过之后都会眼眶湿润。

篇7:观纪录片《毕业了》有感

“毕业了,真的毕业了”,就这“毕业了”简单的三个字,他却是那么的有力量,因为它为我们人生中的一种生活划上了句号。在句号前面是一串串的珍藏与回忆。曾经的日子,我们一起走过,那留下印痕的记忆是那样清晰与深刻。

走出校园的时候,心中感到意外的苍凉与冷静,仿佛在这一刻,突然懂得了许多。依旧挺立的,是我们整日进进出出・为我们撑起一片乐园的教学楼・・宿舍楼 ,此刻他也失去了往日的飒飒英姿,突然佝偻了似的。留下我们脚印最多的,大概是那红绿相间的运动场了,在那里,留下了我们太多的欢笑与泪水,留下了我们奋斗的激昂与豪迈,留下了我们默默的牵挂与祝福。

校园的容貌定格了我们流转的记忆,曾经与我们相伴的是给我们勇气与温暖的老师们,曾经和我们携手的是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们。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心目中占据了一个无法取代的重要位置,任凭时间的风蚀,他们只会越加凸显,成为我生命中的珍宝。

“毕业了,我们真的毕业了吗?”曾还在反复叩问自己,现在大家已经分散在四海天涯。“毕业了,我们这的毕业了吗?”在这疑问的怀疑中,我将那往日的记忆装裱起,收藏下。“毕业了,我们真的毕业了吗?”或许是吧,因为我们总要长大。

篇8:纪录的力量与动画创新

纪录片方面,《抗战史上的今天》《大抗战》纪录片已陆续播出;《1937·南京记忆》《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台儿庄1938》等纪录片将在纪念活动期间重播;大部分抗战纪录片将于9月底前完成并陆续播出。

动画片方面,湖南、江苏和浙江广电肩负了“抗战三部曲”——《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鸡毛信》《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的创作生产。这3部重点项目8月起陆续播出。《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鸡毛信》根据传统经典抗战作品改编,《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是剧组在采风过程中发现的新题材。

在3个项目创作过程中,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带领导演、编剧等主创团队深入河北、山东等抗战根据地采风,在剧本和人物设计上组织专家多次论证。此次红色经典动画的创作,总局深度参与,并有效整合了播出平台、动画制作公司的资源,为日后主旋律创作探索出新经验。

《抗战史上的今天》:历史与当代的对话

纪录片《抗战史上的今天》由国家档案局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出品,完整展现了中国从日军侵华到抗战胜利14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该片2015年1月起播出,共365集,每集5分钟。

《抗战史上的今天》由历史影像资料组成,文学脚本由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撰写,每集由军事科学院、党史、档案等方面专家逐帧审核。表现手法上,《抗战史上的今天》以“今天”时间点为线索,回顾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我们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拉近观众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与历史‘对话’”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视频道管理部主任张明亮表示。

选材上,《抗战史上的今天》除重点表现中华儿女抗战之外,还真实展现了日本、美国等世界各国反法西斯典型事件和代表人物。“纪录片记录的是真实历史,我们希望通过回顾历史,号召人们珍爱和平。”节目组通过解密手续,首次披露了一些日本正义之士与中国人民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画面;白求恩行军路上,手拿柳树条风趣率真的一面。“这些都有助于观众更好地了解真实的人物和事件。”

节目制作上,该片运用了高清拍摄和尖端的史料修复、翻新技术,最大限度、全面还原历史影像资料。比如白求恩去世的一段画面,就是修复了碟片的一帧帧画面得以播出。画面显示白求恩平躺在土炕上,屋内陈设简陋,聂荣臻等领导人低头默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拍摄这段画面非常不易。它真实且珍贵。既能体现我们国家对国际主义的尊重,也能让观众看到当时的艰难困苦。”

播出方面,《抗战史上的今天》兼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移动终端。国内有甘肃、山西等卫视以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RI手机电视;国外有美国环球东方卫视、英国普罗派乐卫视及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之所以设置为每集5分钟,简短、精炼,就是为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张明亮认为,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口口相传更能提高纪录片的覆盖率。截至目前,海外数据显示,从1月1日至今共上传181条视频,观众增幅50.09%,订阅增幅13.33%;通过频道主页观看视频为27%,推广论坛观看视频达72%;观众主要来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此外,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抗战史上的今天》节目组将片中俄国抗击法西斯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整合剪辑成4集60分钟的纪录片,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全天滚动播出。

《大抗战》:抗日战争的全景图像

《大抗战》于2014年6月份立项,由中宣部学习出版社、广东广播电视台和华闻视角红色经典(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策划、制作,全景展现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过程,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我们希望为抗日战争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形象生动的素材。” 华闻视角红色经典(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铸表示。

《大抗战》共128集,每集时长25分钟,2015年5月4日起在广东、广西卫视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连续播出。之所以选这个时间点播出,王铸解释,“5月4日是青年节,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片子,让更多年轻人认识、了解历史,唤起他们心中的民族情感。”

《大抗战》文学脚本由军事科学院撰写,历史影像资料占比50%,大多来自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档案资料馆。全片主要分为6部分,每个部分都详细展现了历史重要战役和节点,如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中日关系、淞沪会战、太原会战、豫湘桂战役以及战后的中日关系。“我们要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国际援助等方面都要一一呈现。”王铸表示。

《大抗战》共投入800万元,制作团队50人左右,分为撰稿组、制片组、编导组、特效组和资料组。撰稿组写完文学脚本后,同时交给其他组别;编导组将文学脚本转化成电视语言,并分别为资料组和特效组提供所需的资料、特效清单。“《大抗战》特效占1/3。”王铸介绍,特效大部分描述了军队的进攻图、行军路线及战役分布等。比如九一八事变中,日军攻打北大营,节目组将北大营几个防区区域分别做了特效动画,增强了可视性。

在翔实的历史资料基础上,节目组通过亲历者回忆解读历史。在描述毛泽东如何写《论持久战》时,节目组采访一位外国人,口述回忆了当时的情境,并特别详细描述了“毛主席思考太过专注,以致鞋被火盆烧着”的情节。“在没有影像资料的时候,我们会广泛搜集采访历史亲历者,更加全面、真实地解读历史。”王铸表示,节目组专访了时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刘振华上将、时任鲁中军分区副政委孟英等9位亲历者,罗荣桓之子、刘伯承之子等50多位亲历者后代,以及20多位军事专家对历史战役进行详尽地讲解、评析。

《正义之剑——南京审判纪实》:还原历史细节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正义之剑——南京审判纪实》(以下简称《正义之剑》)已于8月完成录制,近期播出。

《正义之剑》文学脚本由南京师范大学撰写,通过大量历史影像资料、证人证词等,深刻记述了1937年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全面展现屠杀者在接受中国政府审判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幕幕历史细节。制片人高巍表示,关于呈现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题材很多,但是以南京审判为切入点的片子很少。“这段历史非常重要,我们要尽可能真实还原历史,让人们全面了解。”

《正义之剑》共分3集,单集片长37分钟,主体架构由一个个疑团地解开而逐步构建——战犯们如何被确认、以什么方式移送法庭以及在法庭上怎样交锋,这些都一一呈现。此外,在主架构基础上,《正义之剑》还增加了大量横向对比,如纽伦堡审判、远东军事法庭的进展等也会不时穿插其间。

《正义之剑》历史影像资料占比50%,很多都是首次曝光。如中国台湾档案部门提供了一份国民政府向远东军事法庭递交的战犯名单,详细记载了第一批90个、第二批30个、第三批40个的所有战犯的名字。

“文献题材纪录片最重要的准则是严谨。” 高巍表示,在创作《正义之剑》过程中,每一份影像资料、照片档案及文字内容都要反复斟酌,避免出错。“为更真实、全面反映这段历史,我们搜索了一些日本购物网站,购买了一些二手影像、文字资料。”节目组买到一张日本曾公映的电影的老碟片,里面呈现了大量日军进南京城及后续一系列行为的细节。

采访方面,由于关于南京审判的旧址较少,节目组通过战争亲历者尽力还原历史情景。高巍透露,节目组找到一个时任中国派遣军(到日本驻军)军官的儿子,他随父亲到日本生活3年,并押送谷寿夫到中国接受审判。“他的讲述贯穿纪录片,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细节,具有强大的真实力量。”

《地道战之少年英雄》:树立抗战英雄动漫形象

确定项目之前,浙江广播电视台曾组织了一次针对青少年及儿童对于抗战英雄人物的问卷调查,结果1000余名受访对象中一半以上说不出任何一位抗战英雄。受国外影视作品影响,蜘蛛侠、钢铁侠、超人是现代儿童的英雄,而真实存在于历史上的抗战英雄在他们认知中存在空白。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的支持下,浙江卫视决定将红色经典《地道战》改编为动画版。浙江卫视副总监麻宝洲表示,打造一批红色经典动漫及英雄形象,有助于新时代儿童及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系好第一颗纽扣”。

以老电影《地道战》为基础,动画版《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在故事上进行了较大程度改编——儿童参与抗战成为主线。融入成长主题,动画版塑造了小铁、小涛等多位抗战少年英雄的形象,而借由儿童视角切入抗日历史,接近孩子的审美趣味,易于观众接受。

在整体风格上,《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在保证童趣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贴近历史事实。麻宝洲介绍,制作之前采风过程中,主创团队采访了很多老兵,其中很多形象都被创作进了动画版之中。

在每集片尾,主创将动画中出现的英雄原型照片与卡通形象并列,希望能够提醒孩子们,在中国、在自己身边出现过很多这样的英雄。历时一年多的创作,《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目前已进入审片阶段,有望8月与全国观众见面。

《鸡毛信》:红色经典 创新改编

上世纪50年代初《鸡毛信》小说诞生,1954年被张骏祥导演改编成电影,后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经此,《鸡毛信》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面对经典,电视动画《鸡毛信》团队进行了大胆改编,引入双线平行结构,在原著故事基础上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

“原著故事所处的时代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直接照搬故事做成动画,很难获得现在儿童的共鸣和理解。所以我们在创作中大胆地加入现代线索,让现代的小男孩陈宇轩听赵海娃回忆当年鸡毛信的故事。”导演陶雨介绍,现代故事线与历史故事线平行发展,互相映照,陈宇轩和赵海娃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陈宇轩受到海娃故事的影响,从而发生一些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最终两条故事线以相似的结尾表达出共同的主题。

因为主题的严肃性,《鸡毛信》在整体美术风格上偏向写实、生活化基调。根据前期采风所收集的资料,无论在现代线和历史线上,场景设计都力求还原符合社会历史风貌的故事环境。在色调设计上,现代时空的龙门村设置在夏季,色彩明快、以天蓝色、绿色为大调子,反映和平环境下现代乡村朴素的自然风光;历史时空的龙门村设置为秋季,色彩以土黄色、铁灰色为大调子,反映抗日扫荡时期的压抑气氛和历史的厚重感。如此对比,目的在于让观众感受到和平时代的美好。人物造型尽可能按照儿童审美喜好进行设计,陶雨表示《鸡毛信》中卡通形象整体呈现可爱化、美型化特色。

《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新题材叙述英雄悲歌

不同于《地道战》《鸡毛信》根据传统经典抗战作品改编,《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是剧组在采风过程中发现的新题材——抗日战争时期渊子崖村农民自卫战役。1941年12月,在伪军带领下,1000多名日军包围了渊子崖村,村民团结组织起来,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与敌人殊死搏斗,最终毙伤日军150余人,140余名村民和前来支援的几十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渊子崖被誉为“中华抗日第一村”。以此次战役为基础,《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重现了当年悲壮英勇的抗日场面,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以及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为尊重历史,湖南金鹰卡通创作团队多次深入到故事实地——山东临沂渊子崖村进行采风调研,考证事件的真实情况,深入了解人物形象、道具、当地场景及风土人情。除此之外,金鹰卡通在北京、杭州、临沂、长沙等地多次召开剧本研讨会,邀请历史专家对内容进行指导。剧本几易其稿,目前已经全部完成。

篇9:观纪录片《一带一路》有感

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一带一路》,是一部以全面解读“一带一路”重大构想为主题,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以反映“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巨大变化、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为主要内容的大型纪录片。全片共分六集,分别是《共同命运》《互通之路》《光明纽带》《财富通途》《金融互联》和《筑梦丝路》。

全片运用多种创新手段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合作项目、重点工程、历史遗迹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拍摄,真实记录沿线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的努力与实践。记录了国内外60多个普通人物与“一带一路”的故事,以宽广的视野、多维度的视角对“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进行了拍摄,涉及巴基斯坦卡西姆电站、斯里兰卡科伦坡南港、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肯尼亚蒙内铁路等几十项重点合作项目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反映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经贸金融产业合作、增进人文交流生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进展。

这部以全面解读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宗旨的纪录片,以凝重凝练之笔,透过对历史纵深的审视,凸显对现实的关切与观照。视野开阔,气势恢宏,既具有史诗般的气象和风范,又具有叙事诗的细腻与凝练,用丝路故事增进跨国合作,用事实和事例印证“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的宏大主题。

篇10:观纪录片《大黄山》有感

距离纪录片《大黄山》首播已经很久了,可是黄山的美丽景色却始终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不论是如仙境般翻腾的云海,还是那留下不灭印记的黄山摩崖石刻,亦或那令人神往的日出,都是天地间至奇的存在。然而,真正能让我折服的,却是那些顶风傲雪的古松。

这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啊!一棵棵古松在雨打风吹下;在云缠雾绕下;在霜欺雪压下,仍傲立于大自然斧砍刀削的千仞绝壁上,俯视深渊,直刺苍穹!看,他们欣然张开那温暖的双臂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华夏儿女,书写了一次又一次的华美乐章。

是怎样的环境才能造就出如此不屈的灵魂?我不禁感叹道,难道是严寒酷暑的磨练,又或是生命之土的荒芜,还是那水分供给的不足?试问:没有泥土的依靠,他们是如何在险峻的峭壁上经受住寒风炎日的摧残;没有水分的滋润,他们又是如何向人们展示这磅礴的翠意?我沉思了:不,不,不是这些造就了如此不屈的灵魂;对,对,是黄山松自己造就了如此不屈的灵魂。或许你未曾发现黄山松都有一种奇特的姿态:他们总是向着一个方向生长,是的,这是一种甘于奉献的姿态,更是一种团结的姿态。试想,在生命之水稀缺,生命之土荒无的岩壁上,若每个枝桠都要生长,会有今天黄山松这一景观吗?或许他们已敌不过大自然的.折磨,正是因为有了一侧枝桠的自我牺牲,另一侧枝桠的团结协作才成就了黄山松的绝世之美。

伴着这一棵棵的古松,我的思绪飘到了徽商鼎盛的明清时期。听吧,伴着阵阵清越而又坚定的马蹄声,一群群马队从大山走向世界;看吧,迎着一次次的笑声,一座座徽商古宅拔地而起。

这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啊!一代代的徽州商人,从这交通不便、不予外人道也的桃源世界走向大山外的美丽,并且延续200多年,这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是怎样的环境才能成就如此不朽的丰碑?对,就是黄山松的甘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成就了这段传奇。看!那一排排的徽商会馆,或许你就明白一二了。遍布各地的徽商会馆一方面是为了联络乡谊,代为传递乡人信函。但更为重要的却是为本帮商人提供方便,代表徽商与官府交涉商业事务,从而大大地强化了徽州商帮内部的凝聚力,提高了徽商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单是有这些还是远远不足以让徽商延续200多年,徽商的奉献精神不仅从时间上延续了这段辉煌,更是从精神上提升了这段辉煌。大量的徽商发家致富后,自己依然克勤克俭,但是一旦当他们面对国难民困或旱荒水灾时,却又会慷慨解囊,将财富奉献给社会。正是这种种“义行”、“义举”的奉献精神成就了不朽的徽商。

上一篇:王焕伟让我看着你阅读题答案下一篇: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