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渣库安全检查制度

2024-05-03

灰渣库安全检查制度(共3篇)

篇1:灰渣库安全检查制度

东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东安监发〔2006〕153号

转发省安监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电

力企业灰渣库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安监局,有关单位:

现将省安监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电力企业灰渣库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转发你们,请各单位对本辖区、本行业的电力企业开展调查,摸清需要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数量,抓紧安排办证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并根据通知要求将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的申请材料于11月30日前报市安监局监督管理科。

联系电话:8328105 联系人:郭培生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鲁安监发[2006]130号

关于印发山东省电力企业灰渣库安全生产

许可证发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安监局,省有关单位,中央、省管电力企业:

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局令第9号)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电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两起电厂灰渣库事故的通报》要求,为做好我省电厂灰渣库安全许可证发放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山东省电力企业灰渣库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九月十一日

主题词:安监 非煤矿山 许可 通知 抄送:济南电监办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06年9月11日印发

山东省电力企业灰渣库 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电监会《关于两起电厂灰渣库事故的通报》要求,电力企业灰渣库应按《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局令第9号)的规定,单独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为做好电力企业灰渣库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工作,方案如下:

一、发证范围

本省行政区域内电力企业灰渣库或其他企业的自备电厂灰渣库。

二、发证分级

省安监局负责中央驻鲁、省管企业电厂灰渣库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设区的市安监局负责其他企业电厂灰渣库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三、申请

(一)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需要提供的材料

1、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书(见附件1)。

2、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文本;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文本;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目录。

4、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文件,机构负责人和负责灰渣库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名单。

5、负责灰渣库的企业负责人、车间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取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资格证复印件。

6、与灰渣库相关的特种作业人员取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印件。

7、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

8、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9、2002年11月1日以后投产或改扩灰渣库安全设施验收合格的证明材料。

10、为与灰渣库相关的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证明材料。

11、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及配备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情况或与专业应急救援组织签订的协议。

申请书与所提供的文件、资料使用A4纸张并装订成册。

(二)征求意见

企业申请前,要向企业所在地安监部门征求意见。中央驻鲁、省管企业《电厂灰渣库安全生产许可证征求意见书》(见附件2)由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安监局填写,其它企业《电厂灰渣库安全生产许可证征求意见书》由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或县(市、区)安监局填写。企业向所在地安监部门征求意见时,负责填写征求意见书的安监部门应在收到征求意见之日起5日内回复是否同意,回复不同意的要写明不同意的原因;超过时限不予回复意见的,视为同意。

(三)申请

中央驻鲁、省管企业向省安监局监管一处申请;其他非煤矿矿山企业向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安监局申请。

四、受理

省、市安监管部门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按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一)申请事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部门申请;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申请材料存在错误可以当场更正的,应当允许或者要求申请人当场更正。

(四)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要求或者按照要求全部补齐的,自收到申请材料或者全部补正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五)决定受理的,要填写《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受理通知书》;决定不予受理的,要填写《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写明不予受理的原因。

五、审查、批准和发证

(一)审查

1、省安监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会同济南电监办和有关专家对申请材料和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查。根据审查情况和中介机构评价结论,填写《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书》,提出审查意见,由分管局长签批后发证。

2、各市安监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材料和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查。根据审查情况和中介机构评价结论,填写《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书》,提出审查意见。由局领导签批。安全生产许可证按有关规定程序报省安监局用印,《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书》报省安监局备案。

(二)发证

对准予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印制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关证件,安全生产许可证按受理分工送达或通知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人领取;对不予颁发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灰渣库是重大危险源,属尾矿库的一种类型。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电监会要求,电力企业灰渣库应按《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局令第9号)的规定,单独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这是国家总局提出的一项新工作,各市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摸清情况,细化措施,狠抓落实,争取2006年12月底前完成灰渣库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集中发放工作。

(二)督促企业加大整改力度,尽快完善相关条件。企业是安全生产主体,存有灰渣库的各电厂要按照《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和本实施的要求,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尽快提交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同时,要切实加强现场管理和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提高灰渣库安全管理水平。

(三)积极开展灰渣库安全评价工作。安全评价是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重要内容,电厂要尽快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灰渣库安全评价工作,进行坝体稳定性验算、构筑物安全性计算等,提交安全评价报告。对评价定为危库的,要立即停产整改,对险库应限期消除险情,对病库要按正常库标准进行整治,消除事故隐患。

(四)严格程序,确保质量。各级安监部门要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国家局、省局的要求,严格办证程序、严格条件审查,严格发证标准,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不予发证。

(五)严格执法,强化监管。各地要把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工作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按照属地监管的原则,依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大监管力度,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和其他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附件:

1、电厂灰渣库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表

2、电厂灰渣库安全生产许可证征求意见表

3、电厂灰渣库安全评价检查表

篇2:浅谈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

关键词:船舶 安全 动态 检查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而系统内部还存在若干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是互相联系。在安全管理上,把安全工作看作是一个多方位、多因素、动态和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因此,理顺安全与各个方面的关系,明确安全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立严密的安全控制网络,真正做到以早为主,以防为本,早抓早防,齐抓共管,是企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远洋集装箱船舶的现代化,大型化和高速化,给航海安全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是船公司在安全管理上的创新与探索,通过实施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进一步实现在动态中对船舶现场的安全控制,进一步规范值班人员特别是驾驶台值班人员的行为,促进并强化当值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及时发现和纠正船员的“三违”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船舶航行安全、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

中远集运和上远公司在中远集团“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科学管理;超前防范、重在执行”的二十四字安全理念指导下,建立起符合国际公约、规则,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地自主管理、自主检查和自主监督的船舶动态检查制度,并以科技领先、管理创新为突破口,以强化日常动态检查、科学全程监控为手段,以超前防范,实现全面安全为目的,在所属船舶安装“驾驶台视频记录仪”,运用公司“船舶管理信息系统(SMIS)”和“远洋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实现船岸信息交流与共享,使船舶安全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动态化和跟踪化,从而真正、有效地提升公司船舶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海上航行的本质安全。

一、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实质

安全管理的动态原理体现在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对象、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动态变化上,同时,组织的目标以至管理的目标也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有效的管理是一种随机制宜的管理。动态管理要求管理者不断更新观念,避免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想和方法。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主体和对象是船舶和船员,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随机制宜就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航区、气象、设备、人员等),随机抽调检查人员,按船舶营运实际节奏科学安排,也就是从具体实际出发,不固定自查人员,不拘于检查表内容,特殊情况特殊检查。

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是船公司实现安全营运目标的一项主要措施,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需要。公司以船舶各项安全作业为重点,每年都根据船舶新设备引入和新危险源的识别,通过风险评估,对综合管理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根据评估后的风险拟定规避措施。但制度标准不代表人的行为标准,在实行安全标准化作业过程中,实现行动上由不自觉到自觉、在执行上由不标准到标准的转变,这就是安全动态检查的实质。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要遵循“细、实、全、深、严、狠”的六字方针,在动态中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船岸员工的责任心,提升执行力,将安全防范重心前移,实现安全管理从面上指导向动态跟踪转变;从事后检查向事前预防转变。同时,对安全动态检查中发现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关键性和突出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理,早整改,使标准化的安全动态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最终实现船舶营运本质安全的良好格局。

二 、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模式

成立船舶安全动态检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四级管理模式,即中远集运(安全技术管理部)—上远公司(安监部)—船员部(政工科)—船舶(政委)。其中岸基相关管理部门有专人负责跟踪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实施情况,指导船舶开展安全动态检查工作,处理船舶反馈的岸基支持要求;海务监督上船检查驾驶台视频记录,并随机拷贝存档,岸基对驾驶台视频截图远程抽查。公司明确船舶政委是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第一责任人,负责驾驶台视频定期检查和记录,牵头组织船员实施动态检查,并负责检查情况信息的输入、审批、交流和存档工作。

在公司综合管理体系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方案和细则作为保证,船舶政委作为主抓手(第一责任人)组织和动员在船人员的全员参与;船长和轮机长本着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的理念,全力支持政委落实各项具体动态检查工作,建立船舶管理逐级负责制和安全监督员相结合的安全管理网络,运用SMIS系统实时向岸基反馈动态检查情况。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执行情况与本船先进评比和考评挂钩。

船长、政委、轮机长在船舶安全动态检查中的责任关系:船长是船舶安全管理的首要责任人,对船舶安全生产负总责;政委是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第一责任人,根据船舶安委会、船长确定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和要求,承担船舶安全管理中的过程监控、现场监督、动态检查等任务,负责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人员召集、组织实施、纠正督促、信息汇总反馈等相关工作;船长、轮机长依据体系文件、职责要求所承担的安全管理责任,并不因政委作为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第一责任人而产生任何变化。

三、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运行

以往航运业各类安全事故案例表明:事故多发生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新作业点或者危险源辩识不到位的作业现场,因此各项操作和作业的安全控制是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管理的主要内容。

1 .明确职责

公司明确船舶政委为安全动态检查第一责任人,负责牵头实施和监督船舶各部门各岗位的动态检查和信息输入存档工作。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要求体现全员参与和全方位过程管理,即政委随机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安全动态检查,全方位过程管理就是实施检查的内容与实际相符,也就是干什么查什么,检查表分为驾驶台、机舱和船员行为安全三个部分,在一个循环中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重复,可以实施检查表中没有列入的项目,以体现全方位管理;

nlc202309031316

2 .实时监控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船舶局域网随机查看和回放查看“驾驶台视频记录仪”影像,并录入公司体系要求的“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表”。

船舶政委按公司船舶管理信息系统(SMIS)系统中“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表”内容组织相关船员随机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和侧重点以周为节点,以月覆盖驾驶台、机舱和船员行为全部内容对本船的安全管理状况开展动态检查。

公司安监部和船员部在SMIS系统中按“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表”对船舶进行实时监控,跟踪船舶安全动态检查活动,对船舶驾驶台视频记录仪不定期抽查航行中驾驶台值班纪律执行情况(调取截频);根据船舶反馈内容,特别是缺陷未整改和需岸基支持的项目,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予以完成整改并负责向船舶反馈。

3 .预知危险

随着航区和气象变化,设备更新或老化,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上极易发生伤害事故;随着新船员、新上岗人员的不断补充,部分老船员安全麻痹思想等等,由于对安全认识差,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增多。采用安全系统过程中危险预知预测,应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作业现场工序中危险因素,找出人和物的不安全隐患,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基本原因,制定出危险防范措施。船舶应利用部门工前会布置工作的时机对作业危险预知对策分析,每个船员作业前应知晓经常作业项目的安全须知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新区域、新作业点、新项目、新设备重点做好危险源的应对措施,船舶领导、各主管人员和安全监督员在作业现场要随时抽查,以保证落实。工前会危险预知活动的开展,可以强化船员控制危险的能力,提高隐患检查整改率和船员整体安全素质。

4 .重点控制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范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驾驶台管理动态检查,二是机舱管理动态检查,三是船员安全行为动态检查。船舶要对每个危险源制定重点控制措施,如驾驶台值班、机舱重大检修、各类危险作业和保安综合治理等,管理人员必须拥有预知危险的意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客观存在的危险源始终处于主观的受控状态。动态检查突出两方面重点:

(1)“急、难、险、重”生产任务和重要工作现场。主要包括:航行值班(特别是夜航、雾航、大风浪航行、进出港及复杂航区航行等),重要工作(如解系缆、机舱吊缸、危险品装卸、演习、靠泊期间梯口值班等),特殊作业(如封闭舱室作业,明火、上高、舷外、水上作业等)。政委应加强对上述重点工作的安全动态检查,亲自或指定人员到现场,保证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并将监督检查情况如实记录;同时,应着重加强对驾驶台航行值班过程的随机检查。

(2) 船员日常行为安全。政委应根据船舶各部门上报的每日工作计划,加强对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作业人员劳动防护情况的检查督促,对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及时发现、立即干预、彻底纠正,并做好相关记录。

另外,各重点部位的各种醒目的安全标志也很重要,也是各危险源受控的手段之一。

5 .跟踪反馈

跟踪管理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严格执行各种安全作业规程,安全动态管理就是把在动态操作的每个层次和各种职责分工制度化,作业程序化,以动态实时随机检查加强管理密度,实现集约和精细管理的统一,实现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同时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运用科技服务安全,如驾驶台视频记录,SMIS数据交换等。船舶还应以全面质量管理来加强船舶的安全动态管理,在船舶(部门)中开展安全QC小组活动,对本轮危险源进行跟踪控制,从事故苗头中寻找失控点,制定对策,杜绝重复性事故发生。船舶政委应注重检查过程的信息输入,按节点要求自查、记录和反馈,对现场自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记录并上报,对自身不能解决的上报岸基支持,以实现船岸上下实时预防,层层落实查隐患、找对策、堵漏洞。

6 .设备保障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设备列入保养范畴,其硬件、软件如不能正常运转,公司规定作为缺陷及时报告岸基予以解决。

四 、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效果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全面实施以来,船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主动性得到了加强,驾驶台值班纪律执行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观,值班、交接班不规范以及驾驶台用餐等现象得到有效制止。通过驾驶台视频记录仪,船长在房间就能及时发现驾驶员的不当行为,及时到驾驶台采取纠正措施,特别是对检查驾驶台视频历史记录中发现的违反值班纪律的驾驶人员采取批评教育或调离船舶进行培训的措施,从而确保了航行安全。船舶在营运实际动态中逐步实现了超前防范的过程管理,通过“船舶管理信息系统(SMIS)”和“远洋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的船岸数据交流,船舶的驾驶台视频截图、自查情况、缺陷整改、岸基支持等信息可实时查看,公司能及时掌握船舶安全动态管理状况,也为船舶综合检查考评工作提供了依据。其中:

(1) 一些船舶细化工作做得很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本船检查计划和细则,建立了安全动态检查不良行为档案统计表。

(2) 船员经历了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执行的过程。一些安全隐患被发现,一些违章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在安全监督上敢于动真碰硬,发现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得到及时整改。

(3) 安装“驾驶台视频记录仪”后,驾驶台值班人员的一举一动随时处于视频记录之下,刚开始船员心理上有压力,少数船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采取规避行为,导致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遭遇各种非议和阻挠。如果怕得罪人而执行不严,便会依然产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船舶提出要坚持常抓不懈,要敢抓敢管,增强查处违章行为的执行力,敢于对违章乱纪行为动真格,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该通报的如实通报,该处分的就要给以必要的处分,以达到教育、警示的效果。

(4) 安全动态检查杜绝了船舶做假账现象,其检查时间和内容与航海日志、轮机日志等相关记录结合,与船舶实际操作和船员安全行为结合。

五 、 结束语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管理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规范化、常态化的工作,其实施的目的就是各岗位船员在整个履职过程中,对现场危险源的应对措施和作业过程进行安全跟踪、预测及控制,使安全生产在每时每刻、每个环节和每个角落都得到保证,以有效地控制船舶危险部位存在的危险因素,规范船员的行为安全,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在现有条件下,加强船舶安全动态管理是公司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方法。

篇3:两岸智库交流迈向制度化

首次“亮相”

11月2日,首届两岸智库论坛在位于台北的台湾大学社科院国际会议厅举行。该论坛由台湾竞争力论坛、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台湾综合研究院、中华经济研究院主办,台湾民主基金会赞助。

论坛主要围绕 “两岸智库合作,何者可先试先行”、“面对全球化之竞争,两岸智库如何携手共创未来”、“两岸智库如何积极有效地整合,提出两岸共同的规划愿景”等议题展开讨论。

对于两岸智库如何携手合作共创未来的问题,与会两岸学者一致认为,双方应共同为两岸关系正常稳定发展,充分发挥重要的影响,做出具体的贡献。与会学者建议两岸智库间的合作应“先行先试”,使论坛机制化、常态化,为两岸决策阶层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言。

此次论坛主要由两岸民间智库参与研讨;经济面、文化面先行交流,政治争议性的问题则搁置不谈。论坛中甚至提到了非常具体的两岸合作问题。如福建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负责人就提出:希望两岸智库加强合作,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更好更快地发展。

“先行先试”

“先行先试”是本次论坛中出现最多的词之一。福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闽榕在论坛上指出,民间智库应该要在两岸智库交流合作方面继续“先行先试”。台湾综合研究院研究三所所长戴肇洋也认为:长期以来,两岸在互动往来上,许多公共政策常常因政治因素纠葛而衍生障碍,为能排除这些困扰,两岸智库可以扮演“先行先试”的角色。比如两岸敌意的降低,僵局的缓和,互信的建立乃至于统独争议消弭等议题,均可以透过两岸智库“先行先试”进行深度广泛交流合作,厘清在政治立场上彼此存在的歧见,扮演协助两岸协商沟通与谋求共识的桥梁。

两岸智库的研究议题,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从两岸都能接受的,比如现在正进行的经济合作交流议题开始,逐步进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以及两岸现代文化的统合研究,最后进入两岸政治互信、政治交流、政治协商、政治统合的研究。对于涉及两岸政治、军事的敏感性议题,两岸智库应从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出发,其观点应该是善意的,这样才能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至于两岸智库的合作交流架构,两岸智库可以进行互访考察、学习观摩、举办研讨会等定期交流活动,等积累互信后,再推动共同议题研究、共同培训、互换人才、合组智库、共同发展等等。两岸智库应该在对等尊严、互利互惠的基本原则下,积极进行各项交流合作,共同为两岸关系正常稳定发展充分发挥重要的影响与具体的贡献。

勇于面对敏感议题

有学者指出,两岸智库要勇于面对两岸敏感性议题。

面对两岸敏感性议题,体制内的智库通常侧重于解释各自的立场和政策,表面上看,好像各讲各话,甚至出现激烈的辩论和争执,但两岸智库能够坐在一起讨论研究两岸敏感议题,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交流,只有面对面讨论问题,才能了解彼此的想法。

双方应该积极面对两岸关系良好的局面,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妥善处理复杂敏感的问题和政治分歧,进一步增进互信。比如,两岸智库可以就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对两岸军事部署的有关问题进行接触交流,以开创两岸和平发展。两岸智库可以累积经验,以备两岸有事之时可以共御外敌,早日破解两岸政治难题。

交流将制度化、常态化

近年来,两岸智库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最引人关注的是去年11月13日至15日,由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在台北举办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这是迄今为止层级最高的两岸智库之间的直接对话。

参加研讨会的两岸学者可谓名家云集,集一时之胜。台湾方面参与的许多学者,不是国民党现任“立委”、国民党智库成员或前国民党官员,就是与蓝营交好的重量级学者。

大陆方面的学者不仅层次高,而且代表性广泛,在两岸学术交流中前所未有。代表团团长郑必坚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退役中将李际均曾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退役少将潘振强,是原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大陆知名外交家、前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曾任外交部发言人与驻荷兰、瑞士、法国大使;马振岗教授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前驻英国大使。

他们以及其他多位在涉台事务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被台湾媒体形容为大陆赴台“史无前例的重量级代表团”。

尽管在研讨中两岸学者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还有激烈的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前驻外大使和前解放军将领以及过去不被扁政府允许入境的大陆重量级学者,如今能够顺利登陆台湾,与台湾学者讨论敏感的政治、军事和外交议题,本身就是两岸关系一项重大突破,为两岸交流写下了新的一页。两岸学者针对外交和军事等敏感议题展开对话,本身就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连过去兵戎相见的将领,都能坐下来坦诚交换意见,那么两岸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障碍,两岸也一定能够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首届两岸智库论坛”中的“首届”一词更是反映了两岸学者对这种智库交流形式制度化和常态化的强烈期待。两岸智库论坛上的身影均来自两岸民间智库,学者们希望下次能扩大到两岸官方智库参与,将两岸智库论坛常态化、制度化。可以先整合两岸民间智库,和半官方智库的力量,在两岸轮流举办两岸智库论坛,等条件和时机成熟之后,再由两岸权威性官方智库接手举办。每届论坛可以根据两岸形势变化和需要制定不同主题,为两岸决策阶层提供决策建议。

上一篇:课程改革教育案例分析下一篇:村关心下一代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