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爷爷找宝宝(中班)

2024-04-25

黄豆爷爷找宝宝(中班)(共12篇)

篇1:黄豆爷爷找宝宝(中班)

中班教案《黄豆爷爷找宝宝》

指导教师:莫四方

活动目标:

1、认识黄豆制品及豆制品,乐意吃各种豆制品

2、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别豆制品

3、知道豆制品主要是用黄豆加工制成的,是价廉但很有营养的食品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几种豆制品,并简单介绍其名称及吃法

2、豆制品的图片,黄豆爷爷头饰一个

3、实物:黄豆、绿豆、几个盘子、豆浆机1台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莫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客人,我们猜猜是谁?(出示黄豆爷爷的头饰)

幼:是黄豆爷爷。

师:黄豆爷爷是来找他的宝宝,让我们一起帮助黄豆爷爷找宝宝吧!(出示干黄豆与浸泡的黄豆让小朋友区别)

2、请幼儿观看现场用豆浆机制作豆浆的过程 教师在制作豆浆的过程中,说出豆浆的营养价值。

①教师:豆制品虽然不用肉做的,但是它的营养却和动物的肉一样丰富,而且只要花银少的钱就能买到,如小朋友喝的豆浆。

②念诵《豆浆好》儿歌 生黄豆、磨豆浆,小朋友,快来尝。豆浆甜、豆浆香,每天喝一碗,身体长得胖。③请小朋友吕尝豆浆。

3、帮助幼儿认识多种豆制品,展示出自己带的豆制品如干丝、千张结、香干、豆腐等放在台上,分别介绍名称及吃法。

4、讨论

师:小朋友在幼儿园我们吃了些什么样的豆制品呀? 幼:红烧豆腐、香干炒肉、豆腐烧豆等…… 师:这些菜鲜不鲜美,好不好吃呢? 幼:好吃、香

师:那我们是不是要谢我们厨房的伯伯、阿姨给我们做出这么多鲜美的菜?那我们向我们的伯伯、阿姨说声谢谢!

幼:谢谢伯伯、阿姨

师:那我们平时还吃过什么样的豆制品菜呢? 幼:鱼头豆腐汤等

5、游戏(黄豆爷爷找宝宝)

教师提供几盘黄豆和绿豆的混合,请小朋友把混合的黄豆拾出来。

6、教师小结:

师:(出示黄豆爷爷的图片)黄豆爷爷告诉小朋友,豆制品如果和鱼肉放在一起,营养更丰富、更全面,味道更鲜美,所以小朋友在家里,多让爸爸妈妈炒些豆制品给小朋友吃,好吧!

篇2:黄豆爷爷找宝宝(中班)

一、 活动目标

・      1. 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      2. 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      3. 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      二、 活动重点和难点:

・      1. 重点:帮助幼儿了解黄豆及其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      2.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方式辨别黄豆,区分豆制品。

・      三、 活动准备:

・      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

・      四、 活动过程:

・      (一) 开始部分:

・      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引出认识黄豆的课题。

・      1. 教师与幼儿边品尝边互相交流。

・      2. 教师提问: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      (二) 基本部分:(重点、难点部分)

・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及讨论辨别出黄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营养价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豆制品。

・      1.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      2. 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      (1) 幼儿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      (2)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      教师提问: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     c.黄豆上有什么?

・     d.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      3. 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      (1) 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      (2) 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豆制品。

・      教师提问: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

・      (3) 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

・      4. 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

・      (1) 出示各种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篇3:黄豆爷爷找宝宝(中班)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帮助幼儿了解黄豆及其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方式辨别黄豆,区分豆制品。

活动准备:

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引出认识黄豆的课题。

2、教师与幼儿边品尝边互相交流。

3、教师提问: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点、难点部分)

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及讨论辨别出黄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营养价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豆制品。

1、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2、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幼儿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上有什么?

d.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1)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2)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豆制品。

(3)教师提问: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

(4)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

4、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种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通过游戏“豆宝宝找爷爷”让幼儿在众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三)结束部分:

1、观察豆芽,激发幼儿探索豆芽生长过程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豆芽。

3、引起幼儿探究黄豆变豆芽的欲望。

(四)延伸活动:《发豆芽》

教学反思:

1、活动中操作材料准备充分,满足了孩子探索的需要。

2、通过观看豆浆机将黄豆变成豆浆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体验到了食物变化的乐趣。如果能再丰富一些豆腐、百叶等豆制品的制作过程方面的资料就更容易让幼儿理解了。

3、通过《黄豆爷爷过生日》的故事很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孩子们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豆制品朋友,了解了许多新鲜的知识。

4、用“品尝”各种各样的豆制品来吸引幼儿,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从活动的效果看出幼儿能说出所尝豆制品的名称和味道。

篇4:黄豆爷爷找宝宝(中班)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黄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黄豆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黄豆、绿豆、赤豆、豆浆机

2、课件

活动过程:

⒈导入:《猜黄豆》游戏。

小朋友,今天我呀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来猜猜!

谜语:“小小一颗豆,颜色黄又黄,营养真真好,吃了能长高!” 黄豆

2、你们你知道黄豆长什么样子吗?

我们的桌子上有很多的豆豆,请小朋友把黄豆找出来哦!

有个小小的要求,要求每个小朋友把找来的黄豆放在自己面前的小盒子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教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快就找到了黄豆,那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自己盒子里的“黄豆”新朋友吧。你们可以用眼睛、用手去看看,摸摸

3、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幼儿看、摸,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我们班小朋友那么快就和黄豆成了好朋友,可是呀还有个难题等着我们解决哦!

4、播放课件:

教师:今天黄豆爷爷过生日,要他的宝宝都请来。黄豆爷爷很为难,请小朋友帮助它。

A、认识各种豆制品。

黄豆宝宝是用黄豆加工成的食品

“你知道哪些是用黄豆加工成的呢”

幼儿说一说,论一论

B、继续播放课件:知道豆腐、豆浆、豆腐干、腐乳、油面筋、豆腐脑、油果 也是黄豆做成的。

C;帮忙找一找,小朋友说一说

真聪明,D请谁先进去呢?

依次点击

5、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小朋友豆浆

豆浆是黄豆宝宝们变的,那小朋友们平时还吃过什么也是黄豆宝宝们变来的呢?

教师:原来小朋友知道那么多的黄豆制品,黄豆爷爷说:“我们黄豆是‘豆中之王’它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小朋友正在长身体,多吃黄豆制品可以长得高高的,那小朋友想不想长高呀?

篇5:中班科学:黄豆爷爷过生日

1. 初步了解常见的豆制品,激发幼儿探索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 尝试进行简单的记录。

活动准备

ppt、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兴趣导入

(1)出示ppt,猜猜这房子是谁的家?

(2)今天黄豆爷爷家可热闹了,为什么呢?(点击蛋糕,一起唱生日歌。哦,原来呀今天是黄豆爷爷的生日。)

2. 观察交流

(1)今天黄豆爷爷家来了很多客人给他庆祝生日,我们一起来看看,黄豆爷爷家一共来了几位客人?出示ppt,你是怎么数的。

小结:我们在数的时候要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这样数字宝宝就不会错了。

(2) 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客人。(油豆腐、豆浆、豆油、包子、豆腐、面包、豆腐干)

(3) 这么多客人中有些是黄豆爷爷的孩子,有些不是黄豆爷爷的孩子。

教师出示记录纸:我们来找找哪些是黄豆爷爷的孩子?如果你觉得他是黄豆爷爷的孩子,那你就把这位客人和黄豆爷爷连一连。

(4) 幼儿尝试第一次记录

(5) 交流:你觉得谁是黄豆爷爷的孩子?为什么?

(6) 小结:我们给黄豆爷爷的孩子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豆制品”。豆制品是用黄豆做成的。

3. 观察交流

(1)我们再来把黄豆爷爷的孩子找出来。

(2)幼儿尝试第二次记录

(3)交流:你觉得它是黄豆爷爷的孩子,为什么?

(4)师小结:原来油豆腐、豆浆、豆油、豆腐、豆腐干都是黄豆爷爷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是用黄豆做的。

4. 延伸活动

看这里又来了几位客人,它们说也是豆爷爷的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自己回家去想一想。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在开展此活动之前,可以利用农村资源,参观一下农场,了解各种各样的豆,激发幼儿对豆的认识。在活动之后,让幼儿品尝一下活动中认识的豆制品,使幼儿有直观的了解。

2. 参观豆制品的加工过程。

3.在活动之后也可以把此活动的材料投放在区角游戏中,让孩子进一步巩固了解豆制品。

篇6:中班科学:南瓜爷爷找邻居

活动目标:

⒈、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

⒉、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

活动准备:

⒈、课件:豆干、鸭子、胡萝卜、青菜、鸡蛋、土豆、黄瓜相对应的影子及实物。

⒉、幼儿人手两份操作材料。(一份两次操作的圈蔬菜、一份为蔬菜分房子)一支红笔一支黑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ppt):

⒈、蔬菜乐园里有造了许多新房子,小朋友看看这是谁的家?(南瓜爷爷的家)

⒉、今天南瓜爷爷家来了许多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你们猜对了吗?南瓜爷爷家共来了几个朋友?我们一起数一数!

⒊、你们知道南瓜爷爷家为什么来了这么多的朋友吗?

⒋、今天南瓜爷爷想找邻居,它要找蔬菜朋友当邻居,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就是住在南瓜爷爷家旁边的)

二、第一次操作:

⒈、小朋友,你觉得这里哪些是蔬菜呢?好,这里有张统计表,中间有南瓜爷爷家的7位朋友,(有青菜、土豆、胡萝卜、鸭子、豆腐干、鸡蛋、黄瓜),你觉得哪些是蔬菜就在上面的空格里用黑色蜡笔画圈。

⒉、你来说说:你找到了哪几位蔬菜朋友?(豆腐干是蔬菜吗?不是,为什么?青菜是蔬菜吗?是的,为什么?)

⒊、那么“什么是蔬菜呢?”(可以吃的、种在泥土里的)

⒋、小结:蔬菜是种在泥土里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三、第二次操作:

⒈、刚才有的`小朋友选错了,现在你知道什么是蔬菜了,请你用红色的蜡笔在下面的空格里画圈,把蔬菜圈出来。

⒉、你来说说:这次你找到了哪几位蔬菜?(四样蔬菜出示在绒板上,点出视频后强调:长在泥土里可以做菜吃的植物就是蔬菜)

四、第三次操作:

⒈、在南瓜爷爷家的朋友中有几位是蔬菜朋友?(4位)可是南瓜爷爷家的旁边只有三幢房子(出示房子三幢)。提问:三幢房子,四个朋友,怎么住呢?谁和谁住在一起比较合适,请你想一想!你觉得呢?(请几个小朋友说一说)

⒉、这里有四位蔬菜朋友,还有爷爷家旁边的三幢房子,请你们一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怎么帮他们安排,要说出为什么这么安排,有了理由再用胶水把它粘牢。

⒊、你们是怎么安排的?为什么?(幼儿自己说出理由)谁和她是一样的,你又是为什么呢?还有谁和她不一样,你是怎么安排的?为什么?(幼儿自己说理由)

五、结束:

⒈、今天南瓜爷爷找到了四位邻居,你们还帮它们安排了新房子,南瓜爷爷和他的邻居们很开心,说:谢谢小朋友!小朋友说:不用谢!

⒉、蔬菜乐园里还会造许多的新房子,你们说说还会有哪些蔬菜朋友会来和南瓜爷爷做邻居呢?(多请一些幼儿说说)

篇7:中班综合《南瓜爷爷找邻居》教案

一、活动背景分析: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蔬菜随处可见,它们种类繁多,对于“蔬菜”一词我班的幼儿其实都耳熟能详了,知道蔬菜有营养,要多吃蔬菜,而他们最熟悉的蔬菜则是青菜,其他种类的蔬菜则一知半解,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发现幼儿不爱吃蔬菜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使幼儿形成对蔬菜正确的认识,加深对蔬菜的特征的理解,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季节性、必要性,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同时我班幼儿在数数的技能上还停留在火车式排序数数法,数一圈物体的方法了解不多。因此在选材上我又将数学与科学两大领域相整合,整个活动的展开以不断地设疑、质疑和最后的留疑为主导,让幼儿在重复犯错、重复性的寻找答案,注重启发幼儿的方法,给予幼儿思考的余地,让幼儿自己探索想出办法解决。

二、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索。

2、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

三、活动过程:

1、数客人

师:今天南瓜爷爷的家里来了好多的客人(将实物图片的背面围绕南瓜爷爷排成一个圈),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位?

师:你数完啦,几位呢(10个)你呢?(11)你呢(12)一圈客人数下来,有好几种答案。平时我们数东西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车,一个一个数,今天这么多的客人排成了一个圆,有什么办法把一圈的东西数清楚呢?

师:你是怎么数的告诉大家,你从哪开始数的? 幼:从那个正方形的东西开始数的。

师:数一圈的东西是从容易记的图形开始数。

师:我们从正方形开始数:1 2 3 4 5……9 10 11……有没有人发现问题,再数下去数字越来越大啦,有没有人发现问题,你发现问题啦?什么问题? 幼:数多了。

师:那数到哪里应该停下来呢,幼:方形前面那个。

师:哦。数过的东西不能再数啦。我们再数一遍看到底是多少,先找个一个东西把它记牢了,就选像鸭子的东西吧,记住数过的不能再数了。1、2、3、4、5、6、7,现在知道了南瓜爷爷家里一共来了7位客人。

师:南瓜爷爷家来了七位客人,我们给他们编上号。(教师逐一在每个东西旁边都编上1—7的数字)

2、找邻居

(1)了解“邻居”的概念

师:刚才杨老师告诉你们要学会看图上面的提示。看!门上贴着一张纸也。把这张纸放大了给你们看!

师:(出示部分字卡找邻居)什么是邻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边的朋友)我们班邻居是谁?南瓜爷爷找谁做邻居呢?

师:(出示完整字卡找蔬菜邻居)南瓜爷爷找谁啊?什么是蔬菜啊?刚才看到的7样菜里边有蔬菜吗?一会请你拿出椅子底下的板,依次念一念,找一支黑色的笔,把你觉得是蔬菜的东西勾出来,勾在上面一行。(幼儿拿出操作板,在上面一行用黑笔勾了起来。教师只是依次看过来,并不提出自己的意见。)

师:(等孩子们操作完以后)好,把笔送回去,有的人都找对啦,有的人还差一点点,到底什么是蔬菜啊?(2)什么是蔬菜?

师:杨老师看了厚厚的一本书,书上说,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师:找一只红色的笔,在第二行再想一想到底哪些是蔬菜,在第二行勾出来。(师:好啦。把红笔送回去,看黑板,我这里的蔬菜和你们的一摸一样,师: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你找对了吗? 师:4样蔬菜用数字几表示啊?(出示数字图片4)片段

(三).给邻居分配房子

师:(在南瓜爷爷旁边出示三间房子)南瓜爷爷家附近有几间房子?那要找几个邻居啊?

师:3间房子4样蔬菜该怎么住啊? 幼:挨在一起住,挤一挤!师:那谁和谁挤一起比较好呢?

幼:红萝卜和青菜,(为什么他俩挤一起)它们一样长。(好主意!)幼:南瓜爷爷和黄瓜,因为它很孤单!

师:老师放一个,土豆和黄瓜,你觉得我是怎么想的?

篇8:黄豆爷爷找宝宝(中班)

2、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初步认识常见食物及动物的影子。

2、物质准备:PPT、图片南瓜、豆腐干、鸭子、胡萝卜、青菜、鸡蛋、土豆、黄瓜、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等。

【活动过程】

一、谁的家——引起兴趣、说明要求

1、这是谁家?从哪里看出来的?

2、南瓜先生家来了很多客人,数数一共有几个?

小结:今天的数数方法跟以前的不同,今天的东西排成了一个圈,所以要数清楚的话,就要先找一个起点,再挨个儿数下去,数过得不要再数,就能数清了。

二、我是谁——观察图片、发现交流

1、猜猜这些客人是谁?

2、出示正影一一认识。

3、是什么事情让这么多的菜来到南瓜先生家呢?

4、原来是要找邻居(简单了解“邻居”的概念)。

小结:原来邻居就是在自己隔壁的,或是楼上楼下的人。

三、找朋友——幼儿操作、知识转化

1、南瓜爷爷会找谁做邻居呢?

2、第一次操作,根据自己原有经验勾出感觉是蔬菜的东西。(简单交流结果)

3、南瓜爷爷要找蔬菜的朋友,什么是蔬菜?

小结: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4、第二次操作,观察情况。(用黑色的笔重新圈出是蔬菜的东西)

5、依次讲评7种菜,究竟哪些是蔬菜。

小结:原来土豆、青菜、胡萝卜、黄瓜都是种出来的、可以烧成菜的植物。

【活动延伸】

南瓜先生只准备了3幢房子,怎么住下4个邻居呢?谁和谁住在一起比较好?引导幼儿拓展思维。

【活动反思】

篇9:中班数学游戏:瓶子宝宝找帽子

1.能够仔细观察、发现瓶口和盖子大小的不同。

2.能根据瓶口和盖子的大小、颜色进行配对。

3.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瓶子,幼儿观看,鼓励幼儿和瓶子宝宝打招呼。

2.提问:冬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头上会戴什么呀?(帽子)那瓶子宝宝也需要什么呀?(幼儿讨论回答:帽子)

3.师: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瓶子宝宝找帽子”的游戏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瓶口、盖子大小的不对,尝试进行匹配。

1.教师出示瓶口大小不同的瓶子,大大小小的瓶盖若干,组织幼儿观看。

2.提问:这些瓶子、瓶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组织幼儿自由回答。

4.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些瓶子宝宝的瓶口大小不一样,瓶盖宝宝的大小不一样,那你们能帮它们来配配对吗?

5.教师示范操作,帮助一个瓶子宝宝找帽子,并进行要点的讲解,幼儿倾听。(根据大小进行挑选。)

6.组织个别幼儿上前进行匹配操作,教师指导帮助。

三、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帮助幼儿巩固掌握大小对应匹配的技能。

1.师:你们想不想玩“瓶子宝宝找帽子”的游戏呀?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瓶子和盖子,请你们帮它们都来配配对吧!

2.教师分组发材料,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帮助瓶盖进行大小匹配,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3.讲评幼儿操作结果。(检查是否有幼儿没有盖好盖子的。)

四、组织幼儿同时根据颜色、大小进行匹配,进一步加深游戏的难度。

1.师:刚刚我们根据瓶子和盖子的大小进行了配配对的游戏,那接下来游戏要变得更难了,你们想挑战吗?

2.教师介绍新游戏的玩法,幼儿倾听。(要求幼儿除了根据瓶盖的大小配对,还要根据颜色来配配对。)

3.组织幼儿自由动手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

4.组织幼儿互相进行检查,纠正。

篇10:中班数学教案:数字宝宝找朋友

活动目标:

1、能听清成人的要求,按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2.乐意参与集体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卡、点卡‛、拍苍蝇。

2.学具准备:‚数卡、点卡‛、‚拍苍蝇‛、‚金鱼(青青池塘)‛;小扇子(作为苍蝇拍的替代物)人手一把;数字卡若干。3.〈操作册〉第4册第13 页、第14页。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识数兴趣。

1、教师接听电话,要求小朋友们安静听一听,是谁给老师打电话来了(‚喂,你好!请问你是谁?‛‚什么?你是数字妈妈呀,找我有什么事?‛‚数字宝宝要到我们幼儿园和小朋友玩,怎么玩呀?‛‚让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们找朋友,可以呀!‛‚那他们什么时候来?‛‚现在就来了,在我们教室门口,还带了一些玩具,‛‚好的,我现在就去迎接他们。‛)

2、提问小朋友:刚才谁给来老师打电话了?谁要到我们教师来?他们要来干什么?那小朋友们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哇?(鼓励幼儿)

3、迎接数字娃娃的到来。

1)、数字‚1‛娃娃进教室,放录音听他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数字娃娃‘1’,很高兴见到各位,今天我想请中班的小朋友帮我找朋友,因为我是‘1’,所以我只和表示‘1个’的东东做朋友,记住了哟。‛

2)、迎接数字娃娃‚2‛,听录音:‚小朋友们好,今天我将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大家喜欢吗?你们帮我找朋友好不?凡是表示有‘2个’物体都可以和我做朋友,知道了吗?‛

3)、数字娃娃‚3‛来了。听录音(不耐烦的语气)‚真倒霉,数字1和数字2硬是拉我来和中班的小朋友做找朋友的游戏,他们那么小,谁会帮我数字3找朋友啊!不该来,真是不该来!‛‚4.5‛数字宝宝幼儿时同样问候出现。

4、鼓励幼儿,听数字3说我们小,不能帮他找到朋友,小朋友们你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那你知道数字1要找什么样的朋友?数字2呢?数字3呢?(再次明确目标)

二、经验准备

游戏: 拍苍蝇。

教师将苍蝇图卡随意散放在地板上,图片上有1只苍蝇的拍1 下,有2 只的拍2下……有5 只的就拍5 下,边拍边数。拍过的图片捡起来后,再去拍别的图片。地上的图片全部被捡起后,每人回到自己座位,将所有的图卡全部放到桌子中间。2.操作探索:

(1)任意报出或出示某一张数字卡(1~5),请幼儿快速从桌上的图卡中找到对立数量的苍蝇图片。并拍打相应次数。(2)游戏:喂金鱼。

出示金鱼图片,请幼儿按照图片上的数字喂给金鱼相应数量的苍蝇。3.分享交流:

(1)操作‚数、点卡‛,反复练习5 以内的按数取物。幼儿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伴互动进行。

(2)游戏: 数字宝宝找朋友。

小朋友拿数字卡,找到相对应物体做朋友。看谁最快又准确。游戏中结束课堂。活动延伸:

做《延伸册》第13、14页。

篇11:中班语言兔宝宝找快乐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基于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在活动一开始,我就把孩子引入主动发现、积极思考的氛围中。在导入部分,我先出示一个小兔子(难过的脸),说:“小朋友你们看,兔宝宝怎么了?(引导幼儿从他的表情推测兔宝宝现在的心情)不知为什么,谁也没见他开心地笑过。小朋友快给想办法,让他快乐起来。”孩子们纷纷举手,给它出主意。有小朋友说:“我会陪它一起玩。”还有的小朋友说“我会买好吃的给它。”“我会安慰它,陪它讲讲话。”通过出示悬念,幼儿的集体讨论,给孩子提供一个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创设轻松的语言环境,还能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大胆讲述,既激发了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为下面的故事打下伏笔,又是思维活动的开始。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请幼儿根据出示的图片内容自己讲述故事内容,我适当的进行对话参插,为接下来故事表演做铺垫。最后我将孩子们说的内容进行梳理,完成故事内容完整讲述。本故事中出现了小兔、小猫、小山羊、小黄狗、小猴子这六种小动物,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比较容易讲述出来。听完故事,我问“兔宝宝现在快乐吗?它的快乐是什么呢?”能力强的孩子马上说“就是帮助别人。“但是对于个别能力的弱的孩子,在边上就是听听其他孩子的回答恍然大悟。在孩子们熟悉故事的基础上,我出示了动物胸饰请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由于这是本学期第一次角色表演,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小眼睛里放出了光芒。孩子们纷纷举手上台表演,我请了几个小朋友,带上了胸饰,我大致跟他们讲了一下如何表演就开始啦。我在边上旁白,表演中孩子们能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对话,在表演中我也惊喜的发现,孩子们长大了,已经不需要我提醒接下里谁该说话了,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些故事里没有出现的话。但是在表情和动作上,还有些害羞,放不开。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请了两组小朋友进行表演,并把胸饰投放在了表演区,供感兴趣的孩子在区域中表演。

篇12:黄豆爷爷找宝宝(中班)

1.感知4以内数量,能做4以内等量集合。

2.体验4以内等量关系,并学习用“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讲述。

3.能自己检查操作结果,不漏钉纽扣。

活动重点:

感知4以内数量,能做4以内等量集合

活动难点:

体验4以内等量关系,并学习用“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讲述。

活动准备:

1.多用插板、底卡9《钉纽扣》

2.插丁:单色10个。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介绍情况出示底卡《钉纽扣1》、底卡10《纽扣2》:“妈妈给娃娃做了新衣服,看一看,漂亮吗?衣服上的这些洞洞是什么呀?哦,原来是扣眼,还没钉好纽扣呢。”

2、演示规则教师指着底卡9上左边的衣服:“看看这条裙子上一共几个扣眼呀?(3个)3个扣眼需要钉几个纽扣?(3个)我们现在就用这些插丁来当纽扣,从小筐里拿出3个纽扣。好,大家跟我一起做(教师演示,幼儿徒手操作)先伸出一只手,再用另一只手拿插丁,放到这只手上——1个、2个、3个。一共拿了几个?纽扣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就可以钉纽扣了。钉完还要说一说“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

“今天这个活动的名字就叫钉纽扣。你们会做了吗?大家一起说一说,先要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做完还要怎么样?

3.介绍巩固组活动指着巩固组活动材料:“今天马戏团来的动物明星是小狗,请小朋友先把小狗请到台上,从小红旗开始给小狗排好队,然后给小狗们一一对应发骨头,说一说小狗和骨头哪个多哪个少,最后还要想办法让小狗和骨头变成一样多。注意看,小筐里的骨头上都有什么?对,上面都贴了一个红点。做完收材料的时候,带红点的骨头要收到小筐里带红点的要收到哪里?”

二、分组操作

1.教师请幼儿回到座位上,开始操作。

2.教师巡视幼儿操作,并进行相应提示。观察幼儿的操作策略,分析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个别指导。

3.提示常规

三、交流评价

1.交流 “今天谁玩了钉纽扣的游戏?老师这边还有两件衣服没有纽扣,谁上来帮帮忙?”

“我们一起看看他做的对不对。要先数什么?再拿什么?钉完要说什么?”

2.评价 “今天有小朋友在给衣服钉纽扣的时候可仔细了,能一个一个数清楚上面的扣眼,再一次拿出相同数量的插丁,钉完后还能按要求说一说,仔细检查有没有多余的扣眼或纽扣。”

上一篇:搞笑灯谜及答案下一篇:农资买卖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