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字之差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2024-05-09

从一字之差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精选11篇)

篇1:从一字之差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郑州一所小学面对全校学生发出了一份倡议书,主题是“小学生应该见义智为”。这份倡议书在肯定了见义勇为的高尚传统的同时,也提出了帮助他人的前提是要自护自救,并且传授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看到有人落水要大声呼救,碰到持有凶器的歹徒不可贸然行动,而是要及时报警,等等。郑州版本倡议书的出台,再次把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课题推到了聚光灯下。 在中小学生中推行见义勇为的美德教育无疑是理所应当的,但是,由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皆不完善,当他们面对各种危险情境的时候,自身就处于极大的弱势。这时要求他们“挺身而出”,不但不能起到消弭灾难、救助他人的作用,往往还会带来更大的伤亡。所以,要不要在未成年人中提倡见义勇为,在社会上一直就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而这个争议的背景是对生命权的.强调与尊重,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年初,浙江宁波市新制定的《宁波市学校安全条例》就明确规定:“学校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危险性活动。”这一人性化条款的出台,赢得了广泛的赞同。 郑州倡议书所提到的“见义智为”和见义勇为只有一字之差,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新创的词汇不但继承了民族传统中的美好成分,又强调了在做善事时的策略性,因而对于未成年人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和操作性。智与勇一样,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文化的美德之一,但在过去的道德教育中,我们片面强调了“勇”的一面,总是鼓励人们面对灾难和不法行为时要勇于牺牲,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智”的一面,这种忽略不仅导致了为善之举的鲁莽化,也背离了生命权高于财产权的文明原则。也正是在这种有所偏废的道德指引之下,不少人在见义勇为时不衡量自身能力,以致不必要地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 道德教育需要创新,这是时代发展、社会转型、文化进步的内在要求。在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时尤其要注意创新,否则不仅脱离了社会现实,也很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感情绪,甚至有可能把他们引向歧途。郑州版本的倡议书以一字之差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这给我们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带来了有益的启示。《中国教育报》

篇2:从一字之差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动画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国动画作为世界动画的一分子也闪耀着它夺目的光辉,中图的.动画事业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地如雨后眷笋般涌现出许多动画专业院校,动画从业人员迅速增长.我国虽然是一个动画大国,但产业基础薄弱与市场空间巨大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伴随着数字娱乐时代的到来无论从文化层面还是从经济利益考虑,中国发展原创动画已经刺不容缓.我国动画产业正处在一个战略机遇期,因此要正视当前的差距,积极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挖掘本土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发挥奉土作战优势,推动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创造一批既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风格、又有国际影响;既有自主价值取向、又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原创、健康向上的动画作品.

作 者:梅哲 MEI Zhe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刊 名:理工高教研究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IN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25(5) 分类号:G 关键词:动画教育   发展方向   民族文化  

篇3:从一字之差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哈佛大学,课程,传承,创新

美国高等教育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 由其开始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标的单一式博雅教育发展到培养副学士到哲学博士等各个层次, 多种学科的不同类型人才;从单一的传播已有的知识到探索新的知识, 并应用其所学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功能已不再局限于教学, 还涉足于社会服务与科学研究。教育是以知识为媒介让人懂得如何思考,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我价值。而课程是教育理念的载体, 是教育理念的实现的途径, 哈佛大学课程的传承与创新更是研究高等教育的新标。

1 哈佛大学的历史是美国历史的缩影 (先有哈佛, 再有美利坚)

17世纪, 英格兰清教徒通过“模式移植”仿造英国剑桥大学章程在北美建立了“剑桥学院”。但后为纪念约翰·哈佛捐献的779英镑17先令和400册图书, 马萨诸塞州大法院在1639年决定改名为“哈佛学院”。哈佛大学由此在荒原中进行建设和发展。起初, 哈佛学院仿制英国老牌大学的模式办学, 开设了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物理学等。不仅课程设置具有浓厚的英国风, 而且学位授予制度也是仿造英国大学。1642年, 哈佛大学举行了第一节毕业生的毕业典礼, 虽然只有9名学生, 但典礼非常隆重。总督、地方行政官员和来自各地的牧师都来观礼, 一个仪式竟然用了6个小时。典礼中, 毕业生将用拉丁语和希腊文进行演讲, 再由监事会同意, 校长授予学位。哈佛是在借鉴英国老牌大学的基础上诞生的, 这为文化事业、宗教以及后来建立美国大学模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之后的近100年时间里, 哈佛大学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革, 仍然是一所充满浓厚宗教氛围的教学型小学院。而后, 哈佛是怎么成功转型为一所研究型大学的呢?

2 课程的传承与创新

(1) 自由选修课程

在美国本土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以及德国大学对科研高度重视的大环境下, 美国大学的课程设置愈来愈关注学术研究与个人自由。“实用主义方法在使人从过去各种神话和教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一点已经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今光学习拉丁文、希腊文为主的陈旧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于是, 自由选修课程应运而生。简单地说就是, 你要知道自己的喜好, 或者什么适合自己, 即使无所爱, 至少要有所恶。在对待教育继承态度上, 艾略特认为美国大学的教育机制是随着美国社会文化背景和政治因素而变化着的。自由选修课程倡导学生选择自由,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老师和学科。他坚信,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明智, 为更好的生活打下基础。越是受过更好教育的人, 越懂得怎样选择, 因而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当然, 改革课程并不是一蹴而就, 艾略特采取逐年废除必修课程继而增加选修课程的策略。1884年, 大一以上的年级普遍实施自由选修课程。学生若能将18门课程修满, 同时这些课程中的任意两门之间不存在任何直接的相关性, 且这当中的四分之一的课程成绩都不低于C等, 那么即可成功拿到学位。到19世纪末期, 选修课制度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被许多大学效仿。

大学的独特内涵与精神品质, 应当深深地融入到其所处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在开展大学教育改革工作过程中, 应当以我国的特有文化为依托建立新型的大学模式, 即:独具地方特色的美式教育。正是秉持着这种先进的思想, 艾略特用近40年的时间, 以“进校增长智慧, 出校服务国家和人类”理念以及坚定不移地推行自由选修制度, 为哈佛大学课程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由选修课的应运而生, 是对课程设置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探索, 冲击了传统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 它引导着哈佛学生如何积极主动地学习、如何自由选择地学习和如何课外选修地强化学习。哈佛大学之所以决定开设自由选修课, 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体制的创新, 对原有的教育体制中的弊端进行改进, 这在美国教育史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从本质上看, 自由选修课是为学生量身定制的, 没有了必修的强迫感, 给予了更多的自由, 将被动学习升华成自发主动的学习, 提升了学习的境界。哈佛的课程设置是为了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而自由选修课的设置目的与之存在一定差异, 它是让学生个性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 扩大学生的事业, 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为美国教育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 集中分配课程

艾略特在自由选修课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学生终究不如艾略特设想那般具有很强责任感, 在极大自由的选修制度下, 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在选课时放任自流, 会选择容易学习的课程来凑学分。鉴于自由选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出现了学习质量降低、选课随意等问题, 考虑到课程的广度与深度要求, 哈佛新任校长洛厄尔决定推广实施集中分配课程。

集中 (Concentration) 要求每个本科生必须在自己某一领域主修六门课, 分配 (Distribution) 则需要将课程分为4类, 学生再进行选修。这种课程设置使得学生对某一领域特别精深, 并且对各个事物都了解一些。集中分配课程不是对艾略特自由选修课程的全盘否定, 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与创新, 加以完善, 成为具有系统性的课程制度。面对自由选修的随意和泛滥, 哈佛及时地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秉持了哈佛一贯自省的态度。集中分配课程即保留了必修课的强度又合理地平衡了必修和选修的地位, 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3) 通识教育课程

任何改革都不是完成时, 都处于接近目标的途中。随着研究型大学日益发展, 为迎合美国社会经济和科学的迅速发展, 集中分配课程俨然不再紧跟时代。所以, 高等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智慧, 一段历史的缩影。教授们对过度专业化教育提出疑虑, 没有广泛的思想教育势必不能响应时代的召唤, 课程应具有灵活性。“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 (A.S.Packard) 教授提出的, 在科南特校长这得到了更高的升华。在哈佛历时两年提出的“哈佛红皮书” (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 报告中, 提到“人类的价值不能在物理真空中实现, 他们只有在物质条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古典文明没有减轻贫困、疾病、肮脏和公众普遍低下的生活水平这些问题, 相反, 科学, 尤其是在医学和技术方面的应用方面, 已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并对人类价值的实现做了巨大的贡献。”通识教育提供较为广泛的批判意识, 这样公民不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而是在任何领域都有取胜的才能。

每个在校学生均需选修16门课程, 在这当中, 通识教育应占6门, 不论是哪个学位项目均需涵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但是必须注意的是, 这6门课程中务必要包含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以及自然学科。为改善集中分配课程留下的后遗症, 即不能提供共同信息以致各院系之间差别增大, 学生没有拥有共同价值观、共同知识以致交流困难。柯南特校长指出, 为了让哈佛的学生具备共同经历, 培养出共同的核心理念, 每位哈佛学生都需选修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大一、大二需要修完这些课程, 打下广博的学识基础, 到了大三、大四除专业课学习, 仍要学习通识学科。科南特的通识教育是基于20世纪上半时期美国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现状和美国高等教育思想更新和实践情况而提出的, 他的“红皮书”牢牢根植于西方传统文化, 他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认为关注传统文化并不是出于好奇, 而是古人的思想是和我们相通的。通识教育课程重在普及和继承人类珍贵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知识, 多元化、多方面、多角度的知识传递, 使学生学会如何批判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问题, 紧密联系了学生日后的生活, 避免了日后步入社会基本知识的匮乏, 迎合了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4) 核心课程

科南特时期的通识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 却也因为当时美国多元化传统局面面临着巨大张力, 社会组织更加看重利益, 校园运动四起使得通识教育陷入僵局。改革迫在眉睫。此时的哈佛校长博克清晰地看到美国高等教育的混乱, 他认为哈佛需要找到一种模式介于完全必修制和完全选修制之间为改善通识教育时期遗留下来的目标缺失, 课程混乱等诸多弊端, 核心课程在这时被提出。课程改革和评价委员会认为, 核心课程强调的是结构而不是内容, 要明确限制的程度而不是包括什么。读《哈佛大学史》第四章, 我看到了核心课程有个很大的特点, 就是极高的灵活变通性, 更符合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更适应时代的需求。其指出:大一学生主修核心课程, 大二则以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方向为主修内容, 大三则要致力于研究, 大四既要上课, 又需合理分配时间如期写好毕业论文。博克指出“半个世纪前洛厄尔坚信进行宽广基础教育的必要性, 但他把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作为完整生活的一个前提条件, 而我们则把它视之为整合社会的重要手段, 以便社会的各个独立部分能更加和谐的一起运转”正如《核心课程报告》中提出的五个“有教养的人”的标准, 这也是哈佛学院的教育目标。

20世界90年代, 一份对核心课程的全校性评估, 显示优点大于缺点。但在全球多元化, 世界政治格局天翻地覆的变化, 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多元化的既定格局, 使得哈佛大学把培养服务国家公民的目标提高为国际化。核心课程严格规定了课程的具体宗旨, 要矢志不渝地培养并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想象力、逻辑能力, 不断地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提高其将所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3 哈佛大学课程的传承与创新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哈佛大学有太多的传统, 但是这并不妨碍它的创新。哈佛大学的课程改革并不是暴风骤雨般降临, 而是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历时长久的实施改革与创新。一所大学要经久不衰, 它需紧跟时代的步伐, 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才能站在思想的顶端, 学术的前沿。哈佛大学的发迹源于英国古典教育, 经过历届校长和无数哈佛学子, 它的根基深深扎根美国本土, 萌发具有美国社会气息浓厚的思想种子。中国是高等教育后发国家, 过多的移植国外模式, 实践证明并不适应中国社会发展, 我们应结合本国国情, 扎根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土壤。哈佛大学无论是古典教育还是全球化教育, 无论历届校长大刀阔斧对课程设置进行着怎样的传承与创新, 其初衷和最终目的无疑是想培养有能力的专家, 但是要更具有广泛智慧为人类社会, 为国家服务的好公民。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应明白和始终坚持教育的初衷, 课程的传承与创新是实现教学的途径, 且为了更贴合时代的要求, 为了人类思想生生不息, 散发无限活力。

参考文献

[1]郭德红.20世纪美国大学课程思想演变[D].河北大学, 2015:14.

[2]冯景源.现代西方价值观透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176.

[3]Harvard Committee.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6:43.

[4]Harvard University Class of 1871[M].Cambridge:Murray Print-ing Company, 1931.

[5]James H.Charles W.Eliot:President of Hardvard University (1869-1909) [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30.

[6][美]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7][美]德里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从一字之差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女娲;人面蛇身;人首蛇身;拟人化;社会矛盾调和

“设计”一词,虽然在近代才被明确提出,但自人类文明开始,类似与“设计”的工作就伴随着社会的成熟而不断发展。设计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外,人们也要求它同时能兼顾精神的需求。一谈到“道观”,一般人都会想到“月到松庭鹤未眠,玄都羽士诵灵篇”的场景。但是,前几日去位于浙江金华的黄大仙道观游玩,走进大厅,再到后院,突然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在院子里有一个方形的小水池,两边的两座小拱桥,池子中间是一个低矮的四角顶的亭子。有趣的事就在这亭子那微微翘起的四檐上。以往我们看见的,都是古代的神兽、神仙等,这里每只檐角都坐着一只“小怪兽”,长得就跟电视上出现的恐龙,《奥特曼》中的“哥斯拉”差不多。更有意思的,我问问边上同游的人,大多数都觉得这个搭配“蛮有趣的”,没有特别大的问题。

回来以后,我就在想这个问题:明明是一个不符合我们文化传统的“混搭”,旁人也就算了,在我这样一个非常喜欢中华文化的设计师的眼里,却也没有觉得这样的造型有什么罪大恶极,只是有些啼笑皆非罢了。追究原因,我想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搭配,出现在一个被地方旅游业商业化了的道观里,到让它看起来有了些叛逆的味道。现在很难找到一个清净的道观。为了保护修行的人,游客们都要严格遵循道观开放的时间。到了普通人能进去了,又是唧唧喳喳一堆人,指手画脚,拍照留念。道观,更像一个展览馆。所以,道观中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方便游客,设了很多指示牌——道观没了他的神秘,观内也可以随意拍照,甚至还有名人来此的留念照——大仙没了威严,里面的道长与人的交流也少了,就像个工作人员一样,接待四面八方来的游客。

面对这样的改变,设计师又能做什么呢?设计,不是一层不变。从古到今,作为设计师,我们该传承什么,创新什么?女娲,中国在原始时代就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崇拜对象,是中国最重要的民俗神之一。根据考古学的研究,女娲的形象从产生到成熟,逐步被确定下来,又在后来的社会影响下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或许对我们的疑问会有所解答。

关于女娲的传说,早就流传与民间。女娲补天,黏土造人,这两则民间传说讲的就是天地初期,华夏民族起源的故事。但最早有文字记载则是出现于《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关于女娲形象就描述,基本认定最早出现于汉代,王逸注《楚辞﹒天问》:“女娲人头蛇身。”《山海经﹒大荒西经》中也有女娲神力的描述,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此外,《艺文类聚》卷十一《帝王世纪》:“女娲氏,亦风姓也,作笙簧,亦蛇身人首。”由此可见,在汉代,女娲形象已经趋于成熟,以“人首蛇身”为标志。

在上古神话中,蛇,是常出现的一个动物图腾。蛇行踪诡秘,有独特的“脱鞘”的生长方式,环境适应性强,同时又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尤其是后两点,是当时人们所十分向往的。通过人们对生活的长时间体验,人们将“人首”作为思考、创造、统治的载体,而“蛇身”承担了生存、生殖的功能。通过这两部分的结合,创造了“人首蛇身”的大神形象,以协调人们社会愿望与自然现实之间的矛盾。根据早期的文字描述,后人绘制的女娲像基本保持“人首蛇身”的形象,但此时,女娲没有四肢,也没有明显的服饰,性别特征,场景也显得简单。如明代蒋应镐绘制的《山海经绘图本》,清代的《神异典》中的女娲插图。汉,是“女娲”崇拜的鼎盛时期,从大量的画像砖,墓室笔画,织物上看,此时的女娲造型有了明显的变化——人的部分加重了,由“人首蛇身”变成了“人身蛇尾”。并且根据地域不同,演变出了多个版本,有些女娲有类似于蜥蜴的足,有些上身着汉服,有些则仙袖飘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作为更有能力改变自然的种群,在民间崇拜的过程中,份量在逐渐加强。

同时,女娲有了一个新的形式——与伏羲成为“对偶神”。关于女娲的神话也出现了新的版本。在汉代文献中,首次将女娲、伏羲列为对偶神的,出现于《淮南子﹒览冥训》:“伏戏、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于后世,何则?”至唐代,关于女娲、伏羲兄妹成婚而繁衍人类的故事已经广泛流传。在汉代画像砖中,女娲与伏羲对偶出现的频率很高,通常四对称的,或联袂,或交尾,发饰,服装,姿势也通常是对应的。手持之物往往也呈对照:伏羲捧太阳,则女娲捧月亮;伏羲执规,女娲执矩。随着道家成仙观念的深入,此时,也有出现羽化、灵芝等新元素。众多学者研究这种对偶神形式出现的原因,大致有这三点:一、母系社会转变为父系社会,女娲作为女性,不适合再独自担当创世大神,而将为伏羲的妻子。二、汉民族不喜欢独立,所以喜欢给神仙配对。这点在道家的神仙系统中也能看出来。三、也有认为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文化功能,都是创世的大神,都是华夏民族的祖先。

到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女娲形象在中原地区逐渐弱化,被更成熟的西王母、东王公、玉皇大帝等仙界大神渐渐取代。同时,由于佛教的传入,女娲形象在内地与边远地区形成不同的发展趋势。传说顾恺之的传世之作《洛神赋图》中的女娲“气若幽兰,华容婀娜”。梁朝画家张僧繇的《伏羲﹒神农》中,所画的伏羲面貌虽奇特,但身形已于世人无异。但此时,汉代繁荣的伏羲、女娲崇拜,在偏远的新疆地区依旧一片盛行。

女娲还曾出现过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形象,部分地区民间有着“娲埋绣鞋战地”的传说,故事中女娲穿着与人一样,善良可爱。民间还有很多女娲庙,有的“女娲”像一民民间女子一样梳妆打扮,有的则像仙界神仙一般有五帝,有侍卫等等。“女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越来越靠近人间,“蛇”的形象逐渐减弱,而“人”的形象一步步丰满起来。

总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女娲形象并非一成不变,从有文字记载的“人面蛇身”,到壁画中的“人身蛇尾”,再到后来的完全的拟人化。期间经历的很大的变化。我们也看出,这种变化并非由某些人掌控的,而是根据社会、生产、文化的发展而慢慢改变的。她的改变,不会偏离历史的轨迹,也就是社会和谐的需求。同理,设计也是一样。就像黄大仙道观中的“小怪兽”一样,处于这样一个环境,又有多少人会去在意这种不和谐的搭配。在看当下,张冠李戴的设计频频出现,在房间换个木窗格就是中国风情,立个雕像开个旅游节就说是文化传播。中华民族“技以栽道,文质彬彬”的设计思想却没了踪影。

设计,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视觉里,更多的是在我们的口头、行为、情感中。例如,最近中国式的婚礼又时髦起来,这样不仅因为看惯了西式婚礼的人们谋求新鲜感,还因为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会有一种仪式的归属感。像情感化设计也有这样一种考虑,所以有具有仪式感的包装设计,具有文化气息的礼品设计,具民族特色的家居设计,都是让人产生亲切的设计。日本设计师坂井直树有篇博客上面写过,他之所以能区分哪些椅子是欧美设计师的作品,哪些确实出自日本设计师之手,是由于一种感觉。因为欧美人设计的椅子,一开始就是作为立体物来考虑的,而日本设计则是通过平面组合构成立体的,正如日本的和服,摆放的时候是一个平面,而穿在身上有可以很贴身地表现人体的立体感。正式由于这种考虑问题的方式不同,这才是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别的文化最大的不同点。

当代设计其实就像上古时期的神话一样,调和了社会的矛盾。当代人文化缺失,对历史缺乏思考,但心里又希望能够追源寻根,寻求民族特色。这样的矛盾,正是需要设计师们,更多地思考文化、人的行为方式、观念等在设计中的影响,从而唤起大众对历史的回忆与感受。

参考文献

[1] 周明初 . 校注 山海经[K] .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2]马昌仪 . 古本山海经图说[K]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春生 . 山海经研究[K] .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4] 邵琦 .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略[J] .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篇5:从专利信息分析看高校创新教育

从专利信息分析看高校创新教育

文章从专利信息分析的内涵目标出发,分析了专利信息分析的`意义和常用方法,着重结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探讨以专利信息分析促进高校创新教育的对策.

作 者:宋剑祥 作者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云南,昆明,650033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专利 专利信息分析 高校 创新教育

篇6:从一字之差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者:

工作单位:

务: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编:涂 景 南昌市东湖区南京路小学 教 师 *** 东湖区贤士二路281号南京路小学330006

从身边的模范看如何传承党的红色基因

东湖区南京路小学 涂景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年青老师,作为一名加入党组织不久的新党员,如何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在普通工作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身边的模范人物,我明白了,要传承党的红色基因,我们青年党员应该从身边的模范学起。

所谓红色基因最集中体现为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红色基因是党的生命力所在,是我们建设精神家园的根基和源泉。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为我们党孕育和发展红色基因作出了突出贡献。为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我们江西开展了‚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活动,把‚信念坚定、纪律严明,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江西红色基因内涵。去年以来,江西推出了龚全珍这一重大典型,被总书记亲切地称为‚老阿姨‛。先进典型以模范行为诠释、践行和传承了红色基因,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年,南京路小学也开展了首届‚感动校园‛十大美德教师评选活动,促使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镜,把党员干部的心与人民群众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全体教师发现感动、传递感动、共享感动。我们应该向身边的模范学习什么呢?

1、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应该像李毛崽校长一样把坚守看成是一种责任。

南京路小学李毛崽是南京路小学一名副校长,分管学校安全工作。每天六点生物钟就把他催醒时,七点之前一定要赶到学校,和保安一起守卫着学校的安全大门,让学生平安进入校园。就是这样平常而已。李毛崽校长常说:‚上上下下、大会小会都强调安全是‘1’,其它工作都是后面的‘0’,若没有这个‘1’,后面再多的‘0’都没有意义。‛他作为分管学校安全的副校长,对待这个‚1‛,从不管怠慢,他觉得这关乎成百千个家庭的幸福,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人们常说,坚守是一种美德,是一份成功,但他还是认为坚守更多的是一份责任。而我要说,在教育这块热土上,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任劳任怨,这也是每一位党员教师责任。对党忠诚,为民奉献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把坚守对党和人民的职责作为一种理念融入思想,作为一种动力融入工作,作为一种追求融入人生。

2、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应该像周小梅老师一样做好自己。周小梅老师,是学校的特高级教师,她常自谦的说:‚我从没有想过要成为怎样怎样的人,只是做好自己便可。‛但她在任教语文学科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积极传承我国的经典文化,时刻不忘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的操守,应当是淡泊坦然,不被物欲和名利束缚;应当是沉淀稳重,不被喧嚣和浮躁困扰。她认为能沉下心来钻研业务,能沉下心来读读书籍,也是修身养性。多年来,她坚守住自己的内心,努力学习做好自己,看书,出书,教书,育人……她从06年开始便每天早上利用早读前15分钟时间带孩子们晨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刮风下雨,也不惧酷暑严冬,虽说辛苦,却也值得。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活动‛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做好自己‛,及时‚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从小事做起,做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事情,特别是群众拍手叫好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得更好,13亿人汇聚的伟大‚中国梦‛才能最终实现。

3、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应该像史艳红老师一样胸怀“博爱”之心。史艳红老师常说:‚我酷爱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虽然她知道自己只是一名极其平凡的一线教师,但是对自己来说,工作就自己生活的全部,是自己活着的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史老师坚守在南小教育这片土地上,默默奉献在教育的第一线。‚我爱我的学校;我爱每一个从我手中经过的学生;我心甘情愿把我的爱无私奉献给我的每一个学生。‛这是她美好心愿。她用无私的爱曾感化过无数的学生,感染过无数的学生,成就了无数学生一生的美好未来!

焦玉禄、孔繁森、郑培民、周国知这些让我们为之敬仰和爱戴的人,早已用他们真实的爱党爱国爱民事迹,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人只有心怀百姓,真心实意地为百姓谋利益、办实事,才能得到人民的肯定。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爱党;作为人民的公仆,应该爱人民,应该心里时刻想着人民,为人民而努力工作。他们牢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心为人民谋利益,将‚为民‛写在生命的旗帜上。这也是新时期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对每一位党员要求。

江西这片神奇而光荣的红色革命老区,产生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为我们党孕育和发展红色基因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开展‚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活动,在深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让我们从身边的模范学起,爱党爱国爱人民,做好本职工作,为传承党的红色基因谱写新的篇章。

说明:李毛崽是南京路小学副校长 中共党员

周小梅是南京路小学特高教师 中共党员

篇7:从一字之差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次贷危机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论文摘 要美国作为世界金融的中心,对全球的金融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从美国出现住房次贷危机,美国的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知错而改。从这次次贷危机中,所暴露是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二者是一对天生的孪生兄弟,金融危机的出现暴露了这二者间的深层矛盾,但是另一方面这二者是相互依存存在的。离开了金融监管的金融创新是危险的,会带来灾难和不幸。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来看这二者的关系。本文中对美国金融危机中所暴露的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矛盾和关系作出分析,认为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金融监管不可懈怠,要注意加强。

一、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中的辨证关系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源自于美国的住房次贷危机。金融创新产品在房地产领域的毫无节制地进行开发,是金融监管如空气,或者说金融监管根本没有发挥它的作用,最终导致房地产市场的畸形扩张,引发次贷危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缺乏金融监管的金融创新犹如离开水了的鱼,是会导致灾难的发生的。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这二者的辩证而统一的关系是值得探究和深思的。

1.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具有促进各抑制的双重作用

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来说,并不是只起一个监督和制约的作用,而是有这既促进又抑制的双重作用的。金融创新是深化金融的突破口,所以对整个金融业的发展来说,金融创新必不可少,而如何这种创新促进金融业的发展而非抑制其发展,这与金融监管的合理实施是分不开的。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的金融活动创新不断,按照目的的不同这些金融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竞争性金融创新、合作性金融创新和监管性金融创新。这三类目的性不同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需求当然也是有差别的。

竞争性金融创新和合作性创新虽然创新的形式和目的有所不同,但都还是可以以常规的金融手段进行监管的。而监管性的金融创新则是直接挑战了金融监管的灵活性。金融监管应该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在金融创新之前就应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法律,来规范监管市场。这样的金融监管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监管的方式,不再是一种机构监管,而是应该过渡到功能监管。在当前形势下,以机构作为监管对象的监管方式已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状况,应该采用的是以功能为对象进行监管的方式。第二,在监管的标准上,也发生着变化。监管从单纯的资本监管发展成为全面性风险的监管。传统的资本监管仅仅是针对次贷风险的。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出现,随着而来也是各种风险的增加,比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都是金融创新中会出现的风险。所以,现在的金融监管已经往全面性的风险监管发展了。第三,在内部制度的控制上,在传统的监管制度中,主要的的着力点都在外部,对于金融本身内部的监管有所欠缺。现在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内部控制也提出了创新性的要求,需要一个健全的、有效的金融内部监管制度来规范金融创新。

从金融的创新,映射到金融监管的创新。既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融上一些不合理的创新。也是为了给科学的金融创新活动保驾护航。总之,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具有促进和一直的双重作用,二者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博弈过程。

2.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监管主体重叠与缺位并存

篇8:从一字之差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花儿,音乐社会学,传承,发展

花儿是起源于西北高原多民族半农半牧文化区域的一种山歌,主要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的黄河上游地区,在居于此区域的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等群众之间广泛传唱,并向周边扩散至陕西、四川、内蒙古等地区。花儿又名少年、或野曲,每种名称都有其称用的缘由。花儿曲调高亢悠长,格调深沉婉转,气质淳朴。花儿的曲令丰富多彩,众多的曲“令”以相关的地区、民族、衬词、人物等特征而命名的。“20世纪末陆续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青海、等卷,花儿曲调入选471首,有代表性、独立性、流传性的曲令名约有150多个,曲令约200多首。”[1]然而,花儿在现如今的社会文化生境中,无论是其生存的文化空间还是传承,今非昔比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面对花儿这种音乐类型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不妨可以参照音乐社会学体系的理论指导,从中找出些许的思路。

在花儿的学术研究历史上,最初在刊物上提到花儿的是我国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他在1925年3月15日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发表了一篇名为《甘肃的歌谣——花儿》的文章,随后沈兼士教授、朱自清教授把花儿定位在国学门类。花儿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她参与了社会文化流行的社会现象,以她传承为切入点,分析花儿流行与传播的社会背景,分析花儿在“音乐流行”系统理论中所属的类型,呈现花儿传承的内因结构,考量花儿传承中各种主客观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分析如何顺应被激发受众的社会心理倾向等方式,期望能对其传承有所助益,从而达到发展花儿文化的最终目标。

若将西北地区作为一个区域范围进行分析,在花儿传播流行史中,从明代花儿产生到今天九个民族的相继传唱,涉及的人数逐渐增加,流行波也从最初的中心地带不断向周围扩散,“扩散运动如同一石激起的千层水波,”[2]由此看来,将西北地区作为一个区域范围,明代以来,花儿的社会流行现象属于开放型流行;然而,依然将西北地区作为一个区域范围进行分析,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今文化生境不断变迁,音乐传播工具逐渐更新,大量人为传播媒介的参与,各类耳目一新的音乐类型吸引着不同层次的群众,花儿音乐的民间自然传承受到冲击,尤其花儿流行中心地带的受众比率逐渐变小。因此,花儿流行在此时空只属于封闭型的流行。而花儿流行的内因结构制约着其流行类型的转型,这必然引发我们对花儿如何转变其流行类型进行深入的思考。

劳动人民最初创造花儿的初衷是为了借歌抒情,表达一种“需求”,一种“愿望”,一种“情绪”和一种“追求目标”,正是这种心理倾向的契合给与了参加流行的人一种外来刺激,从而实现了花儿的流行。

近些年来,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部分人们更喜欢流行风格和创新的花儿;而原生态的花儿虽日趋淡化,但也不失大批群众依然为之痴迷。有些花儿专家在论述中批评新花儿歌手的演唱,认为花儿必需以清唱为基础,节奏自由才是原生态的,新花儿将花儿唱成了似花非花的四不像。对于这种看法,也不是全无道理,但未免也太过偏激与狭隘,毕竟大众的审美和群众的心理倾向不是专家们几句话就能扭转的。笔者认为,研究者们该做的就是在保存记录现有原生态花儿的基础上,任由花儿向形式多元化趋势发展,在传播流行过程中,研究者们和其他传唱者一样都参加着花儿的流行,也将进行着对花儿新一轮的演变。以停滞的眼光和主观的心态对花儿本能的演变横加阻拦,无异于对历史的否定和花儿发展的阻挠。

其实,花儿通过各种媒介传承的方式及先导者们已经存在。青海花儿歌手马全,是新生代花儿唱家的代表,近几年他一直活跃在城、乡、市、省各个层面的文化舞台上。总政歌舞团青年演员兰天,自小枕着黄河听着花儿长大,她也是一位新生代花儿唱家的代表人物。2013年,CCTV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组为兰天录制花儿音乐专场,包括《尕妹妹的山丹花儿开》、《雪白的鸽子虚空里飞》等共8首歌曲,其中有花儿4首,以花儿为音乐元素的创作歌曲4首。无论这些花儿歌手是参赛还是演出或是以其他形式,他们把花儿带上全国范围内有较高收视率电视舞台,以电视荧幕为媒介,极大的推动了花儿在全国的宣传和流行的激发。因此,重视和利用这种音乐社会特性,是做好花儿音乐传承发展的当务之急。

篇9:从一字之差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中国传统图案;传承;创新;当代设计

传统图案是我国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图案在不断地吸收、融合、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独特个体。[1]这些图案运用各种图式和构成形式通过象征、寓意、谐音等表现手法来表现人们的审美情感,传达吉祥、喜庆、祝福之意。因此,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类生活用品、建筑装饰、祭祀活动之中。时至今日,传统图案的形、意、情仍然是当代装饰与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元素,它们通过后人的创新和加工后广泛地应用在设计的各领域。例如,建筑装饰、家居陈设、印染织绣、平面广告等。2008北京奥运会中各类传统图案元素成功运用,让世界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在中国设计界掀起了深度挖掘中国传统图案内涵的设计浪潮。[2]业界对传统图案的研究已从单纯的元素运用上升到中国传统图案的传承与创新,中国设计界开始重视本土文化的基础性研究和创新性发展。

1 社会历史背景是传统图案内容与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当人类开始使用工具、制造用具时,图案也就随之产生,人们在运用各种工艺材料制造用品、装饰生活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彩陶图案、青铜器图案、玉器图案、漆器图案、瓷器图案、染织图案、建筑装饰图案等。在我国,图案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地域差异、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形式各异的图案类型。传统图案的中蕴含着特定时期、特定民族所崇尚的生活哲学和象征意义,是人们审美情感和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融合。

原始社会时期到商周时期是我国传统图案的形成时期,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以几何纹为主,其次是动物纹和植物纹,它们造型单纯、拙朴,线条刚柔相济而富有弹性。从彩陶纹样中已经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在遵循对称、平衡、统一、变化、对比、和谐、节奏、韵律等诸多规律中,虽以实用为基础,同时也赋予了当时特定的审美特征。商周时期以青铜器图案为主,多以饕餮纹、夔龙纹、夔凤纹等动物纹样为装饰题材,前期的图案造型凝重、结构严谨,多以稳重的造型和重叠的形式突出了神秘的力量象征和统治权力。到春秋战国时期,图案的装饰风格随社会的变化也逐渐趋向简朴,取材也更为广泛,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装饰形象和装饰风格出现。

从秦汉开始我国传统图案在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地发展与演变。到了汉代,图案由青铜器向日用品发展,各类织锦、漆器图案中祥云缭绕、鸟兽奔腾的装饰形象成为汉代图案装饰中独有的特色。汉代图案在题材上多以云纹为主,飞禽走兽穿插其中,流畅轻快、质朴奔放的动态气势是汉代装饰图案主要特点。宋代陶瓷工艺的成熟为使得图案在瓷器上的表现更为完善,这时的图案线条流畅、典雅秀美,形成了清新自然、生动优雅的装饰风格,这时的图案题材、制作工艺已经相当丰富,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等通过勾勒、刻划、印花、彩绘等装饰手法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

我国传统图案的发展演变还受到了民族融合、宗教传播、海外通商等历史条件重要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大的民族融合,同时外来宗教的传播、丝绸之路的兴盛使得我国传统图案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我国唐代,政治的开明、思想的开放使得中外文化在此时得到了大融合。唐代所流行的宝相花图案就具有佛教象征意义和典型中外艺术融合的特点,它不是自然界中真正存在的花,与传统“龙”、“凤”的形象一样,它集众花之美于一体,是符合艺术规律的打散重构的新形象。到明、清代时期,东西方经济文化接触日益频繁,各民族不断发展整合,装饰风格逐渐走向多元化,并形成一些样式化、程式化和规格化的艺术形式,对后世图案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传统图案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状况和艺术特色。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民间各族人民的生活日用品上出现了很多与当地生活、习俗相关的民间装饰图案。民间装饰图案根植于民间,它集设计、制作、使用、欣赏为一体。因而在装饰风格上往往突出了淳朴、稚拙、自然、奇特的装饰特征,在题材上除了有反映民族特点的图腾崇拜、祭祖迎神之外,大量的装饰图案来源于人们喜闻乐见的自然景物和生活劳动场景。[3]民间装饰形式在种类上也相当丰富。例如,剪纸、皮影、风筝、陶瓷、印染、木刻、年画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2 传统图案的构成特点

人类最早的审美意识是在生产劳动中萌芽的。从大量的彩陶图案中可以看到原始人类在制造工具时已经产生了装饰生活的审美需要。从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历程中也可以考证到图案艺术美发展进程。图案注重形式美,图案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很多造型规律和形式法则,它是人类千百年来通过观察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的形象总结归纳提炼而成的。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树叶发现了对称之美,观察动物羽毛、鳞片发现了重复之美,观察水流、山川、四季交替发现了节奏与韵律之美。

(1)对称与均衡之美。从大的构图方式上来看传统图案纹样的构成方式主要分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对称式纹样的最大特点是在左右、上下以假想轴线或是以轴点为中心旋转方向上有形象相同、分量相等的图案元素分布,它具有整齐、稳定、庄重、平静的美感。均衡式纹样是依据轴线或中心线或中心点采取等量不等形的纹样的组织形式,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求得力的平衡与安定。均衡式构图常给人以自然活泼、灵巧多变的特征。

(2)重复与秩序之美。重复是将相同的图案形象以某种形式规律往返重复排列,形成整齐、单纯、富于节奏和秩序的美感。图案的许多构成形式均具有反复的性质。例如,对称、发射、转换、旋转、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这不仅而且也便于图案的工艺制作,同时也达到了变化和统一的视觉效果。endprint

(3)对比与协调之美。在图案构成中往往会利用形态、色彩在大小、深浅、方圆、曲直等因素的矛盾性表现来丰富图案画面的内容,突出艺术形象。对比能够使画面产生鲜明、生动、多样化的艺术效果。同时传统图案也会使用渐变、近似等调和的手法的来统一画面,以达到和谐、安静的艺术效果。对比与协调构筑了我们视觉与心理的平衡,是传统图案形式美的重要表现。

3 传统图案对当代设计的作用与影响

传统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当代中国设计不管是走出国门还是诉求于本土消费者,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开发与运用。研究传统图案的美学价值,并将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当代设计之中,是我国设计建立独特的品牌文化,进而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利条件。如今,越来越多的当代设计开始将传统图案的形式、内容、象征意义等因素融入设计构思。一些勇于创新的艺术家甚至将传统图案的工艺表现手法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了大量既能激发国人情感又在国际上独具特色的设计作品。

4 当代设计中传统图案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在图案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任何时代的设计者都担负了传承与创新的重任,这样才使得图案的形式与内容不断地推陈出新。同样当代设计师在运用传统图案时也必然要面对继承传统和发扬创新的双重任务。

(1)传统图案内容元素的运用。在当代设计作品中运用传统图案的内容元素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现象。传统图案内容元素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容易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因此,在很多设计师热衷于使用图案素材。但是单纯的移用图案内容,不研究传统图案内容与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传统图案的民族差异性,则容易使得设计空洞、无味,误用了不恰当的图案元素更是会让设计作品离题千里、贻笑大方。因此,传统图案的传承不是简单地照抄照搬,而是要依据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要求和设计理念来发掘传统图案内容的可取之处,并将其与设计主题、设计概念相融合,使传统图案在当代设计中展现其无穷的魅力。

(2)传统图案构成形式的运用。图案构成中的对称美、韵律美、秩序美是视觉美感的产生的重要原因。将这些成熟的图案构成方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之中,同样可以使设计作品具备完美的形式美感。例如,旋转对称、逆对称是现代标志常用的构成方式,大小、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现代视觉设计中常见的视觉表现形式。在现代设计中,我们应当在了解图案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图案的构成形式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代设计构成的方法,通过解构、重组等手法在艺术上进行创新加工,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和设计原理对其进行再创造,使其富有时代特征。

(3)传统图案内在寓意的运用。较早的中国传统图案有着趋吉避凶创作背景,经过长期的历史筛选与不断发展演变人们慢慢赋予了图案展示美好生活、象征如意吉祥的寓意。“传统吉祥图案的主题是吉祥,寓意为美好的预兆,有吉兆、歌颂的意义。它通过可视图形的方式表现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4]“龙”、“凤”、“盘长”、“方胜”等传统图案造型今天之所以仍然受到人们喜爱,是因为它们精美造型之后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仍然适用于当代社会,容易取得受众情感上的共鸣。把传统图案中的吉祥寓意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以传统图案内在含义为基础,结合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来研究设计内容与表现形式可以使设计出的作品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5 结语

研究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我国现代设计立足本土、走出国门的根本。扩展设计思维,传承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同时,创造新的设计理念是当代设计师应当具备的文化自觉。当代设计运用传统图案“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2]的同时,必须将之与现代信息传递方式、视觉审美形式、受众文化接受程度等众多因素相结合,这是设计的需要,也是图案本身在新时期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客观条件。

参考文献:

[1] 史宇.中国传统图案的流变与当代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 王传龙.中国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D].重庆:重庆大学,2009;穆肃.我国远程职业教育实施现状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40-44.

[3] 杨建军.装饰图案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4] 王梅林.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包装工程,2011(7):9-11.

篇10:从一字之差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本文通过对科学和艺术关系的分析,阐述了科学和艺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来分析当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科学,艺术,当代大学教育

每当提到科学,人们脑中总是会浮现出那一串串繁冗复杂的公式和在实验室忘我工作,满头乱发的科学家;而每当提到艺术,人们想到的则是优美的音乐旋律,绚丽的画作以及那些潇洒浪漫的艺术家。这正如斯诺所说,“一方是艺术家——另一方是科学家,并尤以物理科学家最具代表性。双方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还存有敌意和反感,但大多数是缺乏理解。他们对对方都有一种荒谬的、歪曲了的印象。他们处理问题的态度是如此不同,以至于在情感的层次上,也难于找到很多共同的基础。”对此,我们不禁想问科学和艺术之间就真的如此风马牛不相及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科学和艺术的概念。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对“科学”有这样的解释:“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系统化的学问,它是以数学原理为基础,以抽象简化的方式描述对自然对象的认识。艺术则是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的手段构成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并表达艺术家、作家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载体。从定义来看科学和艺术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学家依靠逻辑去整理材料,艺术家用感觉去看待世界。第二、科学追求真理,艺术则以审美准则作为直觉的价值取向。第三、科学诉诸理智,而艺术诉诸情感。从思维方式来看,科学注重于抽象思维的培养,偏重于理性,严谨而缜密;而艺术则侧重于形象思维的培养,偏重于感性,灵动而情绪化。可以说,科学和艺术是两个有着自己不同思维方式的理论体系。

尽管科学和艺术在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思维方式方面有诸多不同,但科学和艺术之间并不是独立和相分离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例如在古希腊神话中,善良美丽的女神缪斯被西方人称为科学与艺术之神, 她是古老的科学与艺术统一的象征。而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科学在古代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它是整个地融合于全部文化之中的。如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收集了自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的历史文化,共305篇诗歌,不但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如“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等传诵至今的优美诗句,而且还酝酿着丰富的科学思想,涉及天文、气象、农业生产等知识,并闪烁着“有物有则”等理性之光。再如,先秦古籍中的《山海经》,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其独特的想象力和高扬人类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的勇敢精神,至今仍具有深远的艺术魅力。不仅如此,全书三万多字还包含了我国古代地理、历史、博物、医药等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我国中医、中药和水文、地理的先声。这些历史文物和历史文献清楚地表明,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最初都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物质生产劳动。他们“本自同根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到了近代,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不仅是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和新文学涌现的时代,也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更涌现出了达芬奇这样兼具艺术天赋和科学天赋的时代巨匠。而到了近现代,科学的细化和分工,使得科学和艺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但

是一大批如爱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谔的科学大师都肯定了艺术对他们的科学创新所起到的启发作用,而且他们本人也都兼具极高的艺术素养。如爱因斯坦擅长小提琴,普朗克擅长钢琴,薛定谔是著名的抒情诗人。与这些科学巨匠同时代的许多艺术大师则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深刻地体现了科学原理。例如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我们可以从其作品中理解到爱因斯坦对空间和时间的定义。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杜桑在其作品《下楼的裸女》中通过对运动的抽象表现来表述时间和空间,其中充满了他对科学的想象及强烈的兴趣。从这些科学大师和艺术大师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科学和艺术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也深刻地感受到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所产生的一加一远远大于二的效果。从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微电子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电子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网络等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与普及,使人们的思维空间、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拓展,加之各门科学相互渗透与交叉,科学与艺术也逐渐更多地相互发现了对方的亮点,日趋融合在一起。看看我们的身边,从以前昂贵笨重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优良,设计精美的手机;从以前使用复杂命令的DOS计算机操作系统到现在画面绚丽,操作便捷,甚至可以实现触控操作的Windows7系统;从以前外观简单,能耗较高的老式汽车到现在设计新颖而又节能环保的混合动力汽车。这一幕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无不体现着科技和艺术的相互融合,也形象的揭示了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科学和艺术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者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同时,两者之间又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的。就如我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所说的那样,“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实施的是文理分科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适应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爱好,也和科学和艺术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的原则是相吻合的。但是,我们的大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总是偏向于科学和艺术的某一边,而不能把两者合理地贯通、融合起来。理工科学校的学生都比较重理轻文,甚至一些理工科的老师也持这样的观点,它们认为自己是学习科学与技术的,与艺术没有什么关系。艺术是小资的阳春白雪,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即使是去学习一些艺术方面的课程,也完全是为了混个学分。它们把爱因斯坦,诺贝尔等伟大的科学家当作自己的偶像,对艺术和艺术家及却嗤之以鼻。可他们似乎忽视了爱因斯坦,诺贝尔等科技巨匠在艺术领域也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而且他们也都非常重视艺术素养在科学研究中的巨大的启示作用。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的一生的成就时曾说:“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在事业上将一事无成”。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话语明确地告诉我们科学离不开艺术,理工科的学生同样应该重视艺术素养的培养。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存在文艺类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之间,他们认为学习艺术只需要有良好的形象思维和灵感即可,不需要逻辑思维,他们忽视了艺术首先要有深刻的思想,而深刻的思想源于对自然界和生活规律的内在把握,如果没有这种深刻的理解,他们的作品就没有深刻的内涵,会显得十分乏味。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的作品之所以能几百年来令人们赞叹不已。不仅在于其作品的深刻艺术性,也在于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虽然科学和艺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差异正被逐渐弱化,两者之间的融合却愈加紧密。而目前我们这种过于偏颇的教育模式对于我们人才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过于的偏重科学或过于偏重艺术都会将学生禁锢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限制了其知识面的拓宽,制约了其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与科学与艺术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原则是相违背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教育要把科学和艺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不仅要培养专才,更要培养通才。

科学和艺术有着自己独立而又完整的体系,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科学与艺术的互补和融合,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对方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在当代的大学教育中,要双管齐下,把两者融合起来。让科学和艺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参考文献:

[1]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二版。

[2]蔡琴:《从思维方式的协同看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河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3]荣梅:《科学与艺术的综合美》,《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涂元季:《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学习〈钱学森书信〉的体会》,《前沿科学季刊》2003年第3期。

[5]肖鹰:《科学与艺术的审美差异》,《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

篇11:从一字之差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核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已经出炉!可以说,“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但何为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归根究底,仍要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战如何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立德树人靠什么来落小落细落实呢?这是个问题。

曾几何时,知识本位、应试教育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缝隙,师生争分夺秒,为的是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当知识以几何级态势增长,这种方式还能奏效吗? 人们意识到,知识教学要“够用”,但不能“过度”,因为知识教学过度会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受阻。教育不能填满学生生活的空间,要留有闲暇。因为学校教育绝不是给人生画上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更新知识观念是一种世界趋势。国际上多数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都认为,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国际上长达 20 多年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中国,应试教育可谓是源远流长:自隋代创建科举制度直到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的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科举始终是大批文人学子踏上仕途的唯一途径。而自明朱元璋制定八股文以后,科举考试的应试色彩愈发浓烈。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使应试教育达到巅峰。但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快显现: 重分数,轻发展;重少数,轻多数;重知识,轻能力;重死记硬背,轻灵活运用;重应试学科,轻视其它学科。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使备种教育因素不协调,造成了学生学得死,负担重,甚至畸形发展。

就在此时,针对应试教育的缺陷,素质教育正式提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至此,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之战正式展开。

二、什么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是为了考试和升学而抛弃学生的个性思想、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与培养的教育方式,流行于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应试教育的教育思维方式普遍缺乏理性,许多做法往往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许多反对应试教育者称应试教育是在摧残青少年,影响社会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是流行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提升。与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往往会给青少年个性上和行为上的自由,家长们和教职人员也会显得理性的多。

三、中国教育改革。

1、中国式应试教育。

中国式应试教育主要体现在高考制度和师生关系上,我们首先应考查一下我们现行的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的状况如何?因为,师生关系的物质基础是师生之间的教育活动(广义),所以先来检验一下应试教育下的师生活动。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单向性。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道德伦理的传播者角色,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这种师生活动模式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承袭。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它之所以能长期的存在,应试教育的需求使之然。为了大面积、大容量的灌输知识,这样的师生模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是它的缺陷和弊端也显而易见。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丧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发展能力,进行自我完善,作出独立的判断。

(2)、功利性。应试教育本身就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因此服务于它的师生关系也必然有着这种特点,为此,才能满足各种衡量教育质量的硬性指标。师生围绕升学率的指挥棒转,而提高升学率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却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更为严重的是,功利性正有发展为物质性的趋势。“有偿家教”、“集资赞助”等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不仅严重损害了教育者的形象,也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3)、间离性。这是师生活动的功利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唯应试、升学为任,没有情感的交流或少有之,怎能不产生隔膜间离?此外,教育者自身也有不可推委的责任,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缺少交心谈心、“话语”单薄、单调使师生活动日益生疏,愈发陌生。应试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能长期存在定有其合理性--顺应了整个教育的需要。但其不合理性,正越来越成为教育发展的障碍。难以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基础。

2、素质教育改革。

中国现在的的教育制度导致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可是,教育改革真能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吗?这里有一个例子,也许我们能从中看出点什么:

中美教育比较——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1979年6月的时候,中国派了一个代表团去美国考察美国的基础教育,回国后洋洋 洒洒写了几万字的报告,据说其中见闻部分就有四段。第一段是说美国孩子无论品质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第二段是说这个美国孩子还仅仅知道用十个手指来算十位数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呢,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好象把这个地球转过来呀,易如反掌了。第三段讲美国的教育,重视音体美,忽视数理化;第四段讲美国的学校,课堂乱如集市,下午一点钟就放学回家了,然后结论是什么呢?中国代表团的结论是美国的基础教育病入膏肓,再过二十年,中国的科技必将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同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代表团到北京、西安、上海等地去参观了好几个学校,回来以后也写了一份很长的报告,很凑巧的是据说美国的见闻部分也是有四部分。第一个说中国的小学生上学的时候喜欢把手放在这,只有老师提问的时候就举起右手。幼儿园的孩子就喜欢把手背在后面,除非到了外面,要不然他就不把手放开了;第二段讲七点钟以前,在大街上见到的大多数都是学生,中国的孩子喜欢一边走一边吃早餐,我认为这个他们讲错了,不是中国的孩子喜欢一边走一边吃早餐,而是因为他没有时间,赶着上学;第三段讲中国的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做家庭作业,说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我认为把家庭作业当做一个奇闻来讲,本身就是一个奇闻了;第四段就讲中国把考分最高的学生称为优秀生,学期结束的时候就会得到一张证书。结文部分怎么说呢,他们是这样写的:中国的学生世界上最勤奋,世界上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他们的成绩远远超过美国学生,可以预测,再过二十年中国的科技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今天已经是2010年8月,整整31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又培养了8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而且,作为创新型国家,它的科技继续领先世界。非常发人深省的是,为什么双方的预言都错了,错在哪?为什么双方的预言都错,非常发人深省啊!­

这个双方预言都错了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代表团专门去看人家的短处,他们的代表团比较注重看我们的长处。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我们所看的人家的短处不一定是短处,他们看的我们的长处不一定是长处,所以才会出现双方的预测都错了。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确实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能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但不考虑中国国情一味的否定素质教育,一味的发展素质教育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中国学生基数大、竞争压力大、社会经济、道德发展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一步步推进教育改革,不能一味呼吁、实行减负,一味的实行所谓的素质教育,结果导致学生的负担越减越重,竞争愈演愈烈。这可就和教育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3、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战的和解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

通过推行素质教育来改革当前学校强调升学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从现代学校功能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似乎可以说,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校教 育的促进功能,而应试教育强调的则是学校教育的选拔功能。如果说现代社会对学校的要求是两种功能缺一不可的话,那么,当前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问题就不是简单地用非此即彼的思路所能解决的。进一步说,应试教育的要害其实并不是升学率问题,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也就是说,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了学校功能发挥上的偏差。那么如何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和谐与统一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与考试制度

(1)从学前教育开始,就应摒弃简单的知识灌输,改为引导、启发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善于观察分析,敢于探索,敢于创造新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学校应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合理设置课程结构,组织多样化的课堂内外教学活动,增加实践环节,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应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更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忠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爱生重教,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为一体。教育实际上是一项社会工程,在现代信息社会尤其如此,应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能力和创新。首先,应打破对学历的崇拜和以学历、学位为本位的人才观与用人观,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以能力为核心的公平竞争用人观和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其次,还应对基础教育的功能和目标进行反思,要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在基础教育阶段,重在注意和发现学生的兴趣,发掘其潜能,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中小学应该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学生成才的环境,这个环境应该不束缚孩子的天性,真正实现有教无类;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天才、全才,逼迫他们去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情。现在很多孩子小时候钢琴、舞蹈都学,结果长大都荒废了。家长的这些做法看似在搞素质教育,其实是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违背的。再者,社会用人制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改革用人制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全面改革社会用人制度,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将有力地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总之,应试教育应该包含在素质教育之中,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核心素养的提出带来的发展。

杜威说:教育的目的就是生长。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目的。

时下,核心素养跃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新热点,成为大家眼中借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我国基础教育界对核心素养概念的关注与讨论,承载着人们对教育寄予的所有美好期望,其尊重双基、功能论思想(指向问题解决)、跨学科性(综合性)、终身受益等诸多观点都非常具有合理性。如何在既有的学习科学和教育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并梳理出核心素养的学理思路,显然非常具有挑战性。笔者认为,或许从应试与素质教育的战争入手是廓清核心素养的可取方法。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间的矛盾必然会推动教育形式的进步发展,而发展的路程又必然是漫长而曲折的。所以,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这两种教育方式的“战争”还要持续很久,但这种战争也必将推动教育的发展。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从一字之差看道德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相关文章:

康熙皇帝与一字诗04-23

观《一字之差》有感05-17

一字的成语范文05-22

含一字的成语04-25

一字之差大相径庭09-11

带一字的成语范文05-25

带有一字的成语范文06-09

带一字的成语集绵05-03

“真”--给海尔的“一字定位”建议04-28

十一字对联04-13

上一篇:小学副高级教师职称评定申请书下一篇:高一新生军训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