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北新区辉山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情况

2024-04-15

沈北新区辉山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情况(共5篇)

篇1:沈北新区辉山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情况

沈北新区辉山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情况(1)

沈北新区辉山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成立于2002年1月。园区成立以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出“农产品加工带动型工业反哺农业”新模式,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2009年,辉山农业科技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亿元,是2005年的4.7倍;财政收入17亿元,是2005年的4.3倍,;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累计实现7.4亿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360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半壁江山。

目前,园区已被科技部确定为东北亚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和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基地,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名优食品产业基地。主要经验(做法)体现在:

一、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引领了园区科学发展。

在发展思路上,坚持科技立区、科技兴区、科技强区,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来谋划农业的发展,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种养殖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促进土地集约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

在发展目标上,着眼于建设农业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示范区、中国最大最好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东北最大的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成为用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在发展布局上,将56平方公里园区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即:农业科技创新区、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现代农业展示区。各个功能区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形成从原料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到餐桌的完整链条。

二、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有效发挥了科技园区的服务和带动作用

大力开展公共技术研发和服务。依托中科院生态所、农业大学和省市农科院和辉山乳业、禾丰牧业、雨润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公共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园区科技创新和研发实力,研发和服务机构总数达到45个。目前,园区累计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300多个,申请发明专利近500项,研发、推广科技成果493项。

切实加强企业孵化器建设。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方式,投资5.3亿元、建成3.7万平方米的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和20万平方米的中试基地。累计入住农业科技企业213家。沈阳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为省级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

不断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园区产业的迅速积聚,推动了农民经合组织与协会的发展。目前,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5个,其中协会12个;合作社53个,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果树、花卉、农产品加工、农机等多个行业,会员1698人,社员1200多户。

注重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园区实施“青年农民上大学”项目、建立农民科技研修基地等方式,加强对农村科技人才、创新团队的引进及对自有人才的培养,共有293名青年农民免费上大学,累计培养农业实用科技人才929名;通过开展现场指导、农技讲座、田间管理技术咨询等方式,年均培训农民6.2万人次,发放各类农技书籍和技术资料20余万册,切实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带动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园区农业产业化步伐。

充分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园区建成了七大现代农业示范展示基地,即:占地400亩的工业化农业示范基地、100亩的海兰祖代蛋鸡养殖基地、1000亩的奶牛养殖基地、2000亩的优质果树示范基地、12万亩的以优质水稻、花卉、五味子为重点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3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2000万只肉鸡养殖基地。同时,带动建立示范推广基地372个、辐射带动种养殖面积350万亩,带动奶牛养殖10万头,家禽养殖达6000万只,生猪养殖达600万头。直接安排农民园区企业、种养殖基地就业达6万人,辐射带动农户达230万户。

广泛开展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产业项目国际化,引进了华龙日清、韩国希杰等32项国际合作产业项目。积极推进研发机构国际化,引进了丹麦丹尼斯克、日本三菱株式会社等国外人才团队53个,合作开发项目109项。

三、着力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全面增强了园区综合效益

园区以项目引进为核心,着力发展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构建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

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主导产业。园区已培育和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228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业科技龙头企业105家;世界500强企业8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中国名牌产品企业13个,中国驰名商标企业9个。园区已建成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加工两大百亿产业集群,形成“七大产业”,即:年加工乳品70万吨的乳品加工产业,年加工生猪600万头、肉鸡1.5亿只的畜禽加工产业,年加工水稻60万吨、大豆120万吨、小麦43万吨的粮油加工产业,年加工饲料170万吨的饲料加工产业,年加工饮料100万吨的果蔬(饮料)加工产业,年生产杂交玉米种子7750万公斤、水稻种子1150万公斤、蔬菜种子12万公斤的种子产业,年仓储能力达100万吨、年配送交易额达200亿元的农产品物流产业。

现在,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生产22类近600多个品种产品。其中,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品种共有400余种,约占所有品种的67%。产品远销美、日、韩、俄、东南亚等28个国家和地区。

合力建设一流的投资环境。园区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累计投入近10亿元,带动社会化投资50亿元,实施了满足现代化工业园区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稻股份、辉山乳业、华美畜禽等企业内部已形成闭环生产,一些企业实现了“零剩余”农产品,有效地促进了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推动了园区产业结构优化。万元GDP能耗0.37吨标准煤。园区生态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成为沈阳市生态环境最佳的地区之一。

全面构建和谐园区。园区坚持以人为本,将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累计安排大学生就业2200人、农民就业1.2万人、城镇居民就业1.5万人。

篇2:沈阳高新区科技创新情况发展研究

1.1 经济增量稳步增长

2012年, 沈阳高新区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0亿元, 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 同比增长16%;公共预算收入80亿元, 同比增长28.4%;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 同比增长1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0亿元, 同比增长25.5%;实际到位内资170亿元, 同比增长12.1%。

1.2 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良好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0亿元, 利润48亿元, 同比增长9%, 利税总额70亿元, 同比增长8%;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与医药三大产业实现产值912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实现产值621亿元, 占总产值的51.8%;我区软件等电子信息产业及国家大学科技城被列为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1.3 创新创业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一是加快公共技术与服务平台建设。先后建立了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国际知识产权及技术转移服务、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科技投融资、中医药检测、IC装备零部件、工业设计、数字化医疗设备研发及检测、动漫制作、软件开发等十大公共技术与服务平台;二是完善高端人才创新环境建设。全区已在重点企业建立了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18个博士后工作站, 为高端人才发挥科技创新领军作用搭建了有效平台。三是推动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了半导体装备、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等4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四是全面加强孵化器建设。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环境。

1.4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

一是规模化龙头企业和中小科技企业迅速成长。截止到2012年底, 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106家, 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1家, 省级以上创新示范企业7家, 国家级创新示范企业2家;新松、奥维、诺康等高科技企业分别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东软集团、新松公司已分别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软件、数字医疗和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

二是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全区拥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80余家, 其中国家级12个。取得重要领域关键技术成果300余项, PECVD、64层PT机、五轴联动数控系统等30余项产品和技术达到世界领先和先进水平, 在一批重大产品集成、产业链关键环节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 掌握了核心技术, 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

三是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瞄准国内外科技创新动向和发展前沿, 结合区域培育新兴产业创新需求, 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三区合署”以来, 全区科技资金投入已占财政预算支出的8%以上。承担各级各类计划项目280余项, 其中承担国家重大专项16项, 获得支持资金7.4亿元, 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2亿元。

1.5 产学研合作开展顺利

沈阳高新区高度重视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与国内近20所大学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截至2012年底, 东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中科院等单位累计在区内创办企业达150余家, 开发和转化科技成果800余项, 120余项产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驻区科技企业70%以上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中科院金属所,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计算所、生态所、中科仪在区内设立创新及产业化基地, 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的产业链条已经形成。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所属企业成为区域自主创新的核心力量、区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和新区企业的创新支撑。

1.6 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趋于完善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核心区五横十纵路网全部打开, 综合管网配套全面跟进, 已具备项目建设和入驻条件;二是以大学科技城核心区, 锦联新经济产业园、沈阳国际软件园为主体的孵化基地建设全面展开, 面积达60万平方米;三是物联网感知产业园、东软云产业基地等17个主要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智能装备、物联网、云计算、健康医疗以及创意设计等五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四是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中心分中心, 天津大学精密食品研究院等一批高校研发机构签约入驻。金属所国家材料实验室、东软国家数字化医疗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松智慧产业园机器人国家工程中心等重点企业研发机构正在加快建设中;五是科技金融体系初步建立。与日亚投资株式会社合作设立了省内第一家中外合作创基金;与中国风险投资公司合作设立创投机构;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 制定出台了《股权投资资金管理办法》、《创投合作资金管理办法》、《创业投资机构风险补偿管理办法》等;六是东北超算中心、工业设计快速成型平台、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等重大公共技术平台已全面启动建设。

1.7 高新区发展模式不断优化

沈阳高新区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实行“两级两制”的管理运行模式, 进一步明确了七大功能园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努力实现“突出特色、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差异发展”, 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同时, 按照沈阳市发展高新区的要求, 已提出高新区“一区多园”的建设方案, 为未来高新区建设奠定了快速发展的基础。

与此同时, 沈阳高新区与先进高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意识需进一步提高, 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规模化的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集群尚待形成。

2 沈阳高新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不足

一是R&D经费投入不足, 这是制约沈阳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瓶颈。二是R&D人员不足, 分布不合理。三是政府资金扶植力度不够。

2.2. 创新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一是高新区内孵化区面积较小。二是由于沈阳高新区处于发展阶段, 高新区内企业技术创新大多数为重要技术的基础性创新, 而非原始技术的基础性创新, 创新层次偏低。大多数研究或开发技术项目属于国外技术的学习和跟进, 区内企业现在还没有多少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2.3 转化和创新能力亟需增强

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较差, 创新成果竞争能力弱, 同时知识产权问题也是影响创新成果竞争能力的原因之一。

3 加快沈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机制建设

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栖息地, 高新区的发展关键是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关键是技术创新[1]。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发展动力, 直接决定着技术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要制定相关政策, 集中财力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机制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新区区域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3.2 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加强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与合作, 鼓励科研机构改制后进入高新区, 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 大力支持先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推进基础性的科技研发资源转变为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优势, 形成强大的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能力, 不断为高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等优势, 推进技术创新[2]。

3.3 完善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3]。要坚持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以优良的环境留住人才、以优异的事业发展人才, 让优秀人才的个人才华得到充分施展, 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要完善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加快形成创新创业人才的聚集效应。

3.4 加强企业孵化器的建设

企业孵化器对于强化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所以必须加速高新区内企业孵化器的建设, 完善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功能, 包括为进入孵化器的新企业低价出租经营用房、办公设备, 提供后勤服务;为承租企业提供技术咨询, 帮助其制定、评审经营计划;帮助承租企业获取技术、资金、信息和开发市场;为承租企业培训管理人才, 尤其是帮助创业者提高各种技能, 最终孵化出一批新的、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

3.5 建立高新区创新网络

建立高新区各行为主体之间的技术创新网络, 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技术、信息的交流与合作, 加速技术合作学习的进程, 减少大小企业之间、产业部门之间的鸿沟, 从而提供更好的技术创新的机会[4]。创新网络还包括高新区内各中介服务机构的信息网络, 通过该信息网络, 发挥各高新区内服务中心、创业中心、行业协会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整体功能, 更全面地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综合技术、市场信息, 采用先进的存储、检索办法迅速及时地向广大企业提供信息, 并根据企业对信息的特殊需要定期向企业提供资料。这样, 一方面促进了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商品化, 另一方面, 也可以避免产品的重复开发, 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从研究开发、咨询到管理、后勤等方面得到一体化的服务。

摘要:沈阳高新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在国家、省、市科技部门支持下,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推动了高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不足、创新技术能力有待提高、转化和创新能力亟需增强等问题, 建议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完善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强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建立高新区创新网络, 营造高新区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关键词:高新区,创新,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沈阳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分析[J].今日科苑, 2009, (1) :138-139.

[2]省级机关党校课题组.四川高新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新时代论坛) , 2005:36-37.

[3]罗希飞.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 2008.

篇3:沈北新区辉山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情况

巨大变化

2006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沈北新区。短短两年多时间,沈北新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东北生态环境最佳、体制机制最新、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经济指标成倍增长,综合实力实现由后进地区向先进行列跨越。2006年以来,新区发展突飞猛进,经济总量进入辽宁省县区前列,已经成为推动沈阳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地区生产总值由136亿元增加到282亿元,增长1.1倍;地方财政收入由6.6亿元增加到50亿元,增长6.6倍,一般预算收入由4亿元增加到11.7亿元,增长2倍;固定资产投资由130.6亿元增加到320亿元,增长1.5倍;实际利用外资由1.9亿美元增加到6.1亿美元,增长2.2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16亿元增加到847亿元,增长2.9倍。

主导产业迅速壮大,产业结构实现由以传统农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区以引进大项目为重点,不断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新型产业聚集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独占鳌头。累计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6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8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4家、中国名牌企业和中国驰名商标企业15家,总投资287亿元,实现产值784亿元,占全市半壁江山,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光电信息产业初具规模。已迅速聚集各类光电企业21家,总投资267亿元。其中, 手机生产能力将达3500万部,已经成为辽宁省通信产业基地。创意产业异军突起。共引进大型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235亿元,规划建设总面积500万平方米的创意平台,已经成为沈阳市创意产业中心。特别是深圳华强集团,将在沈北投资200亿元建设文化科技产业园及配套项目,其中创意产业投资80亿元,重点建设三个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方特影视城)、七个基地(动漫研发、影视拍摄、创意创作、数字电影、文化产品、教育实训、游戏开发),将建成中国最大的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商贸地产业快速发展。50多家国内外知名商贸物流和地产项目进驻新区,累计开发商贸地产、星级酒店和生态住宅830万平方米,创造了一批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兼具高品质公共服务的精品楼盘,满足不同人群对生活环境的需求。

城市建设全面提速, 城乡面貌实现由落后农村向生态新城转变。新区将生态理念贯穿发展始终, 投资100多亿元强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初步形成了“天蓝、地绿、水清、路畅、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已经成为沈阳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总长400公里的“六纵四横”生态景观路网, 全面竣工通车;新增绿化面积2000万平方米, 建成区绿化率达40%, 其中辉山地区绿化率达60%;完成蒲河、长河二期等水系改造工程, 水面积率达8%;新区22项生态城区建设指标全面达到国家标准, 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商贸地产项目进驻新区, 累计开发商贸地产、星级酒店和生态住宅830万平方米。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化率由2005年的37.5%上升至目前的67.5%。

和谐沈北建设成果显著,居民生活实现由温饱向小康迈进。新区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和谐沈北,城乡居民的就业环境、教育环境、社会保障和公共设施、人均收入等指标,已接近全国发达县区水平。就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和劳动力培训体系,每年免费培训1.2万人次,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优质教育资源集聚新区。已汇聚各类学校40多所,形成了大学城、职教城和名高中城,“双高”普九通过省级验收,构筑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成为省内教育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引进了全国一流的盛京医院,投资6000万元改造区中心医院,高标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了以知名医院为龙头、区域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支撑、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室)为基础,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2%,在全省率先实行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府补贴15亿元高质量建成150万平方米农民优惠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建成了全省一流的中心敬老院。城乡公共设施日趋完备。高水平建设了一批供电、供水、供热、供气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成省内一流的文化艺术中心和26个大型市民广场,全面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如今的沈北新区,居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万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农村恩格尔系数已降至30%。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尽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区成立以来,已相继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特色旅游之乡、中国名优食品产业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级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中国十大农产品物流重镇、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联系点) 、东北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辽宁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辽宁省最具发展潜力区、深港企业投资潜力城市等殊荣。

成功做法

沈北新区成立两年多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骄人业绩,主要得益于他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形成了一整套可以借鉴的成功做法。

(一) 抓规划布局,以高标准规划引领新区科学发展

明确发展方向,科学实施空间布局,是做优发展空间的前提条件。沈北新区坚持以“世界的高度、未来的眼光、现代化的标准”,充分把握自身优势,按照做优发展空间的要求,制定科学超前、先进合理的规划,凝聚开发合力,保障发展水平。

一是科学确定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他们站在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东北亚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建设“东北第一生态新城市”的功能定位,确立了“主动融入大经济圈、重点区域优先发展、超前打造一流环境”的工作思路,重点实施“创新、开放、生态、先导区”四大战略,全力打造创新沈北、生态沈北、文化沈北、宜居沈北、和谐沈北,决心用10年左右时间,使新区城市人口达到100万,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区县百强行列,最终实现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沈阳北部再造一座生态沈阳城”的目标。

二是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他们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将全区1098平方公里土地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科学规划了城市空间、产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先导区空间,重点规划建设“一城”、“一区”。

“一城”即南部蒲河新城, 规划面积270平方公里, 为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 重点是建设城市, 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沿沈北开发大道规划产业空间, 建设产业聚集区;沿蒲河生态走廊规划城市空间, 建设生态新城区;沿路网和水系等规划生态空间, 建设绿色沈北。在蒲河新城产业定位上, 重点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规划20平方公里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 建成产值1000亿元、全国最大最好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大力发展光电信息产业集群, 规划2 0平方公里的沈阳光电信息产业园, 建成产值1000亿元、东北最大的通信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创意产业集群, 规划10平方公里的创意产业园, 建成产值500亿元、东北最大的创意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产业集群, 规划10平方公里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园, 建成产值500亿元、东北最大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产业基地。在蒲河新城开发建设上, 高标准规划建设先导区。道义大学城具有区位、交通、科教、人气、生态、产业等突出优势, 具备率先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巨大发展潜力。沈北新区把100平方公里的道义地区作为先导区,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智力, 优先开发建设, 全力以赴促进率先发展, 明确提出要用10年左右时间, 聚集人口50万, 经济总量达到1000亿元, 把道义地区建设成为东北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型新城区。

“一区”即北部现代农业经济区, 规划面积828平方公里, 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 重点是保护生态环境, 推进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 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业, 成为沈北新区的生态空间和沈阳市的绿色食品基地。在“一区”中规划建设“四镇、一带、四基地”。“四镇”就是在北部重点建设新城子现代副城、清水中心镇、兴隆中心镇、财落中心镇;“一带”就是加快形成由怪坡风景区、石佛寺库区、七星山风景区组成的沈北生态旅游带;“四基地”就是形成东部5万亩绿色林果产业基地、中部万亩花卉产业基地、西部15万亩绿色水稻产业基地和以泰国正大集团为龙头的现代化养殖业基地。

三是系统编制各项规划。沈北新区紧紧围绕“东北第一生态新城市”的发展定位,聘请德国环柏林、加拿大3C、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等20余家国内外著名设计机构,系统编制了具有国际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生态规划、产业规划、民生规划、道义地区城市设计等34项规划,实现了规划全区域覆盖。成立了规委会和由专家组成的城市规划咨询委员会,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规划,形成“一张图”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了新区的开发建设水平。

(二) 抓生态建设,超前打造一流环境

环境就是生产力,生态就是竞争力。做优生态环境,是做优发展空间的本质要求。新区坚持生态立区,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

一是实施畅通工程。规划建设“八纵八横”生态景观路网体系,已完成“六纵四横”;构建了由70条公交线路组成的大公交网络,16条线路纳入市区公交体系,规划建设中的沈阳地铁2号线、4号线将直达新区。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全面拉开城市框架,使新区与沈阳母城彻底融为一体。

二是打造景观水系。积极整治改造33公里蒲河、10公里长河、9个湿地,建设蒲河“七星湖”和五个滨水主题公园,形成蒲河生态走廊,打造景色优美、人水亲和的城市景观水系。目前,已完成蒲河11.3公里、长河3公里改造工程,及天乾湖、地坤湖建设工程。

三是建设绿色沈北。高标准实施路网、水系两侧30至100米景观绿化,全面推进“绿色村庄”、“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企业”建设工程,修复破损山体,全面保护原始森林,形成了“城在林中、绿在城中”的城市景观。

四是全力保护环境。严把项目环评关,严禁污染项目入区。彻底关停、取缔所有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五小”、“三无”企业和砖厂、采石场、化工园。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重点实施“两个集中”,即:污水集中处理、热源集中供应。新建5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和8套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达到95%;蒲河新城全部实现了集中供热。

(三) 抓招商引资,用大项目促大发展

沈北新区大力实施开放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大招商引进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平均每三天就引进两个项目,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和投资的热土。两年多来,共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500多个,计划投资额逾2000亿元。

一是创新招商方式。强力招商是推动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专业化招商, 成立4个招商中心, 面向全国招聘100多名优秀人才, 组建30个招商局, 进行专业招商。每个招商中心都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和产业特点, 瞄准一个重点区域或一个主导产业, 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坚持网络化招商, 与行业协会、企业商会、国内外大型中介咨询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实行网上招商、中介招商和以商招商。坚持“走出去”招商, 紧盯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企业, 先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举办了40余次大型招商活动, 寻求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坚持招商目标责任制管理, 指标分解到人, 责任落实到部门, 实行月调度、季考评, 并将考核结果与部门经费、人员经费、个人奖惩挂钩。

二是加速项目集聚。项目是优化发展空间的重要驱动力。他们把“招大引强”作为主攻方向,实行大项目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项目洽谈人跟踪抓,有力促进了一批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落地。以中粮集团、百事可乐、蒙牛乳业、南京雨润、燕京啤酒、大连中稻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龙头项目纷纷入区;以先锋软件科技园、中兴通信产业园、新邮通通讯产业园、北京德信通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大项目竞相涌入;以香港碧桂园商住项目、香港恒基兆业商住项目、香港置地商业广场、香港奥特莱斯品牌商城、香港雅居乐商业广场、日本永旺梦乐城、深圳农产品交易中心为代表的商贸地产重大项目纷至沓来;以深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欧美亚蓝谷创意中心、上海希纳创意产业园、沈阳123创意产业基地为代表的创意领航企业接踵而至。

三是打造金牌服务。服务“项目”、服务企业就是服务于发展。在服务理念上,他们牢固树立“没有企业就没有新区”、“对企业不能说‘不’字”的服务理念,全区上下形成了“安商、亲商从我做起,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浓厚氛围。在服务体制上,构建了集审批、监督、服务职能于一体的大服务格局。成立两个“有职有权”的综合服务中心,每个综合服务中心下设“三局一办”,为企业提供从签约、审批到建设、投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服务。在服务监督上,建立服务工作效能考核体系,对政府职能部门和驻区单位的所有审批和服务,进行全程监督和考评,确保事事有跟踪、件件有落实、个个有反馈。

(四) 抓节约集约用地,保障可持续发展

沈北新区始终把国土开发节约集约利用, 作为做优发展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坚持工业用地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居住用地向城镇集中, 积极探索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途径。

一是向空间要土地。统一规划产业园区, 撤销了所有的乡镇工业园区, 将产业园区全部集中到蒲河新城, 改变了不分主次、遍地开花的粗放式发展方式, 实现了工业园区用地集约化。大力发展工业地产, 通过政府投资与企业运作相结合的方式, 规划建设5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研发楼房。现已建成120万平方米, 容积率达1.4, 节约土地50%以上。共引进企业400余家, 带动企业投资近百亿元, 不仅使中小企业节约了建设资金、缩短了建设周期, 而且最大程度地节约了土地资源。

二是向管理要土地。严把项目用地关,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在项目的产业类型、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环保要求等方面制定严格标准,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坚决禁止入区,投资5000万元以下项目不予单独供地。建立区、乡镇街、村三级土地监察联动网络,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肃查处土地未批先用、少批多用、以租代征,坚决杜绝违法用地。同时,积极盘活和清理压缩低效用地项目、违反协议项目和闲置厂房项目。两年多来,共盘活利用土地2.7平方公里。

三是向存量要土地。充分挖掘土地存量,科学规划中心村镇,积极推进大村庄建设,逐步将分散的村屯集中进行拆迁改造,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展了城市用地空间。两年多来,新区整体动迁村屯24个,整理建设用地6.4平方公里。

沈北新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做法得到了国家、省、市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对沈北新区的成功做法给予了大力宣传,辽宁省已将沈北新区确定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单位、土地管理示范区和土地管理长效机制联系点。

(五) 抓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激发发展活力

科学合理、协调高效的体制机制是一个地区做优发展空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活力之源。新区始终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种种障碍,逐步建立起适应做优发展空间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先导区体制。他们按照重点区域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想,将蒲河新城的道义地区作为新区发展的先导区,全力推进率先发展。建立政府与先导区管委会分工负责的管理体系,先导区管委会负责区域内规划建设、经济管理、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其辖区内社会管理职能由政府承担;建立责权高度统一的运行模式,赋予道义地区率先发展的规划建设权、城市管理权和部分重大事项决策权等,整合优势资源推进道义地区率先发展。

二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新区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在蒲河新城实行“全员聘任、档案封存、竞争上岗、绩效考评、奖优罚劣”的选人用人机制。在选人上,坚持五湖四海,打破地域、身份、资历界限,全部实行公开选拔、择优录用。两年多来,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各类优秀人才近300人,其中博士15人、高级职称61人、海外留学人员53人。在用人上,坚持公平公正,实行指标到人的责任机制,部门和员工都有明确任务,指标分解量化,年初签订责任状,坚持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实行能者高薪的分配机制,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依岗定薪,按绩取酬。实行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干部职工全部一年一聘,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对年度业绩考核结果排名前10%的给予奖励和提拔,排名后10%的给予降职降薪,连续两年排名后10%的给予辞退或解聘。两年多来,依据考核结果,共有38人得到提拔重用,19人被降职,6人被免职,8人被解聘或辞退。这种公正透明、以业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立起有利于社会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地区和谐发展。创新信访稳定管理体制。成立乡镇街信访分局,局长由党委副书记兼任,村和社区设立信访信息员和调解员,形成区、乡镇街和村三级联动、纵向到底的信访工作格局,变群众上访反映诉求为领导下访解决问题。创新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各乡镇街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分局,局长由分管工业的副乡镇长或街道副主任兼任,社区(村)设立专职安全监察员,将建筑业安全、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监管等职能,统一由安监局行使,形成上下贯通、权责明晰、运转协调的大安全监管体制,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创新农民工维权管理体制。成立农民工维权监察大队和街道维权分中心,建立了监察、整改、化解一条龙的工作体系,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推进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等体制机制创新。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全面构筑起与新区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

(六) 抓文化软实力,铸就“沈北精神”

一个地区的快速发展,既需要良好的硬件环境,更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这种文化软实力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沈北新区之所以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迅速崛起,靠的就是沈北人在创业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大力弘扬的“创新、实干、开放、超越”的“沈北精神”。

一是不断创新。沈北新区思想观念的每一次解放、思路决策的每一次提升、体制机制的每一次变革,都是求新图变的结果,都深深打上了创新的烙印。人人讲创新、事事求突破,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已经成为沈北人的精神自觉。创新,使沈北新区充满活力、蒸蒸日上。

二是注重实干。在沈北,只当实干家、不当评论家,少说多做、埋头苦干、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已蔚然成风。正是靠着这种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实干精神,沈北新区才引来了一个个项目,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实现了地区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三是全面开放。沈北新区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兼收并蓄的品格,不断拓展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广泛吸收先进发展理念,充分借鉴先进发展模式,迅速集聚了大量的资金、项目和人才,助推了新区跨越发展。开放,让世界了解沈北,让沈北走向世界。

四是勇于超越。在沈北新区,从领导班子到干部群众,都有一种强烈的永不懈怠、永不满足的劲头,要做就做第一、要做就做最好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创业激情。正是由于这种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对手的精神,才使新区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经济总量跃升全省县区第一集团,实现质的飞跃。

几点启示

沈北新区做优发展空间的成功实践,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沈阳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的生动体现,为全市各地区进一步做优发展空间、加快振兴步伐, 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一是必须把做优发展空间作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中之重,一抓到底。空间是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的关键因素。把空间做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必然要求。抓住了空间建设,也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沈北新区认识早、行动快,通过做优发展空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为全市做出了表率。各地区要认真学习借鉴沈北新区的成功经验,自觉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日趋严峻、外部环境偏紧、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多的情况下,一定要变压力为动力,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集中力量优化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积极承接项目和资金,努力把空间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二是做优发展空间必须选准工作着力点,重点突破。优化发展空间,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关系,准确把握重点和主攻方向,以点带面加以推进。沈北新区在做优发展空间的实践中,将道义作为先导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这就抓住了优化发展空间的牛鼻子,不仅创造了以先导区建设带动新区整体发展的生动局面,而且有效地突破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和资源瓶颈。沈北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自身优势,实施重点突破,才能迅速打开局面。从全市层面看,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大对重点空间的支持力度,在政策、资金、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继续给予更多倾斜,以重点空间的突破,带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三是做优发展空间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优发展空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民生等各个方面,需要兼顾全局、整体推进。沈北新区在做优发展空间过程中,不是单纯地“就工业园区抓工业园区”、“就产业抓产业”,而是把空间作为生态城市来系统规划和建设,并注重城乡统筹,实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做优发展空间,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并举,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壮大产业与保护环境双赢,推进城市化进程与建设新农村互动,坚定不移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做优发展空间必须打造一支过硬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供保证。做优发展空间,根本在于有一个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班子,有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沈北新区干部思维活跃、目光敏锐,眼界宽广、胸襟开阔,作风硬朗、工作扎实,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激情,善于把握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大势,乐于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事物,敢于突破陈规,勇于面对风险和挑战,自觉把党的各项战略决策与本地区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新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为此,全市各地区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造活力,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4:沈阳市沈北新区农机购置补贴成效

关键词: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机械,农机合作社,成效,辽宁沈阳,沈北新区

近年来,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农、惠农、支农政策[1,2]。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 沈北新区的农机购买量不断增加, 农机装备不断改善。农机购置补贴推动了沈北新区农业机械化进程, 促进了沈北新区农机的推广与应用, 带动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农机购置补贴短短几年, 不仅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 同时也加大对该地区农牧渔业、农场 (林场) 、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企业的扶持, 提高该地区的经济发展[1,2]。

1 农机购置补贴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

在辽宁省农业委员会、财政厅制定的一系列方案与措施下, 沈北新区农机装备质量不断优化, 至2010年底, 全区农业机械原值达到2亿元, 农机总动力达到30.14万k W, 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 330台, 小型拖拉机1 027台, 联合收割机138台, 机动插秧机640台, 精量播种机1 935台, 联合整地机2 453台。高性能、多功能农机具的发展, 促进了农机质量的优化和提高, 农机准备实现了从数量型到质量型、由低档次向高性能、由单项作业向多功能复式作业的转变。

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 沈北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60.67%, 比2005年上升26个百分点。其中, 机耕90%、机播68%、机收24%。4个作业项目与2005年相比都有很大提高, 其中机播比2005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 机耕提高了19个百分点, 机收提高了24个百分点。尤其是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 大力推广高性能机动插秧机, 实现了机插秧和机收的同步发展, 促进了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2010年全区水稻机插秧面积、机收面积均达到6 666.67 hm2, 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66.7%, 处于沈阳市领先水平。

2 农机购置补贴促进农机的推广与应用

大型和新型先进农机械的推广, 降低了农业种植成本, 提高了粮食产量[3];化肥深施、秸秆机械化还田、精密施药等技术的应用, 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 让农民切身体验到增产、增效、增收, 但同时高昂的农机价格却又让农民难以接受。2005年, 全区仅有延吉2ZT-9356B插秧机12台, 自购机补贴的政策实施后, 农民购农机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至2010年, 全区已经引购井关PG-6、PC6、久保田SPW-48C、SPW-68C等新型高效插秧机640台。大型自走玉米联合收割机从2005年0台, 到现如今已拥有25台。从无到有, 从单一机种, 到高效、高率、技术先进、品牌众多的机种, 购机补贴不仅加速了农机推广, 同时也让农民受益, 使其得到实惠。

3 农机购置补贴加速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近年来,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 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全面展开, 有效地扶持和促进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壮大[4]。

沈北新区的农机合作社发展, 与其他地区相比有些缓慢。2005年之前, 尚未成立农机合作社, 只有2个农机大户。随着农机补贴力量的加大, 农户购买农机具数量也随之增多。由于农机作业散乱, 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农机推广站的协调下, 新区农机户自发组织成立农机合作社。以往的农机作业只能完成机耕、机种、机收农机化作业其中的一项, 如今的农机合作社作业, 则可以完成耕、种、收一条龙作业, 不仅提高了购机户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为农户节约了种地成本, 加快了新区的农机化进程。沈北新区经过几年的发展, 农机合作社达到了59家, 每年的机耕、机种、机收作业可以完成全区机械化作业的70%。农机合作社的发展,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缩短了农业生产工时, 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同时农村闲置的劳动力开始向新的市场转移, 为农民多渠道、多元化增收创造了条件, 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近年来, 沈北新区的农机合作社日益壮大, 不仅完成该区的农机作业, 而且还在新区农机管理部门的组织下进行跨区作业, 每年仅跨区作业一项收入就将近30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短短几年, 不仅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 同时也加大对该地区农牧渔业、农场 (林场) 、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企业的扶持, 提高该地区的经济发展。2010年, 沈北新区依据《沈阳市2010年度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政策, 优先对沈阳华美畜禽有限公司和沈北新区五味子种植基地需求的农机具, 实施了购机补贴政策, 解决了企业所需, 带动了该区农副产业发展, 繁荣了地区经济。

参考文献

[1]白素瑾.浅析农机补贴作用及存在问题[J].现代农业, 2011 (1) :98.

[2]陈育文, 陈水法.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J].现代农机, 2010 (6) :9-10.

[3]潘永金.浅析西方国家惠农政策对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启示[J].新农村, 2010 (11) :44.

篇5:沈阳市沈北新区温泉旅游开发研究

沈北新区温泉旅游要想在众多温泉度假区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就应该总结经验, 借鉴国内外大型温泉开发项目的成功之处, 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开发模式。

一、沈阳市沈北新区温泉旅游开发优势分析

(一) 区位、交通优势

沈北新区地处东北城市走廊枢纽重地、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南依沈阳母城, 北接铁岭, 东邻抚顺, 西连沈西工业走廊, 覆盖人口达2400万, 存在大量的消费客源。沈阳市沈北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三个行政新区, 规划面积1098平方公里。新区位于沈阳北部, 是沈阳城市发展四大空间战略的向北门户, 是环渤海经济圈及沈阳经济区上的重要节点, 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在沈北开发温泉, 可以填补沈阳温泉开发的空白, 可以吸引沈阳经济区、东北乃至东北亚的游客到此居住、休闲和娱乐。

沈北开发区区内交通四通八达, 3条国道、3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专用线横贯其中, 建设中的2号、4号地铁线直达新区。距离东北最大的民用国际航空港仅有30分钟车程。

(二) 资源优势

沈北新区区内有历史悠久的七星山、风景如画的辉山和帽山、“华夏一绝”的沈阳怪坡、辽宁的母亲河———辽河、中国最大平原水库———石佛寺水库。应依托旅游景区, 借助沈阳“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陵”的历史文化底蕴, 积极开发温泉资源。

温泉资源更具备开发价值。364平方公里地热田, 地处蒲河盆地和道义盆地, 温泉资源十分丰富。经权威机构鉴定, 该温泉富有医疗保健价值, 认为具有长期开发和利用价值。

(三) 市场前景广阔

沈阳市现有常住人口760万, 1小时车程经济圈内辐射人口达2400万人, 辽宁人口4298万, 东北三省人口10830.5万, 开发温泉旅游项目, 市场潜力巨大。该项目建成后, 将成为东北乃至全国范围内最具规模、最有特色和最富超前意识的旅游度假胜地, 一定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 环境优势

沈北新区被国家环保局确定为全国生态示范区, 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完备, 绿色生态走廊纵横全境, 绿化覆盖率达50%, 水面积率达8%, 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新区已成为生态城区建设的样板, 沈阳市最美丽的地方之一。

(五) 政府重视和支持温泉旅游业的发展

新区是辽宁省唯一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诸多领域可以先行先试, 并拥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实行封闭式管理。凡是利用新区地热 (温泉) 资源的综合开发项目, 都将享受新区的优惠政策。其中, 温泉开发项目享受市、区现代服务业相关优惠政策, 重大项目可享受基础设施配套费和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对先期投入温泉开发、计量取费供水方式的开发项目, 可在开发初期取费上给予大幅度优惠。同时, 对于大型地热开发项目, 将按照“一事一议、特事特议”的原则,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给予更多优惠。

二、沈阳市沈北新区温泉旅游开发劣势分析

(一) 温泉旅游开发较晚

沈阳温泉旅游开发起步较晚, 在国内温泉建设开发方兴未艾的时期, 我们的温泉旅游还是空白的一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沈北新区温泉旅游的开发是一个艰巨而有意义的项目。在开发中, 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 结合自身的特点, 科学地进行开发设计, 避免其他一些地区在早期开发时的盲目性, 最终弥补起步晚的劣势。

(二) 温泉管理和服务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在沈阳众多培养旅游人才的大中专院校中, 温泉方向的人才培养并不多, 温泉旅游人才相对匮乏。加之城市青年进入温泉度假区的酒店及餐饮业相对较少, 员工多为当地居民, 他们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行业经验、专业技能等个人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所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沈北新区对温泉旅游人才的需求缺口仍然较大。

(三) 周边地区温泉旅游的竞争

2005年辽宁省的鞍山、本溪、丹东、辽阳、大连、葫芦岛6市不约而同地亮出了温泉旅游的招牌, 期望用温泉旅游来弥补辽宁冬季旅游市场的空白。面对众多温泉地不断开发与壮大, 沈北新区温泉旅游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还需要具有针对性及特色的开发项目, 这就需要开发者及管理者的共同努力。

三、沈阳市沈北新区温泉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一) 加强温泉旅游地的市场营销

1. 建立温泉旅游地信息服务平台, 实现网上营销。

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促销手段, 网络营销为企业开拓了市场, 拓宽了营销渠道, 提高了工作效率, 创造了新的商业机会。网络成为游客获取旅游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 成为影响游客选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温泉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旅游项目之一, 建立温泉地旅游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塑造温泉旅游地形象, 实现品牌营销。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对游客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由于“晕轮效应”的存在, 坏的印象会给旅游目的地造成更大的损失。旅游品牌的魅力在于能唤起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归属感, 维持旅游者对某旅游品牌的忠诚与优先接纳, 为保持和扩大旅游产品的市场份额, 增加旅游受众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沈北新区所打出的品牌就是“东北第一温泉城”。

3. 开展温泉旅游节庆活动, 实现事件营销。

我国各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温泉节日, 如广东从化举办的温泉节、河北举办的平山温泉节等。沈北新区温泉旅游可以利用沈阳清文化的积淀开展清温泉文化节活动。在节日中可以把泡温泉与欣赏清歌舞、品味清文化结合起来。也可以举办与温泉有关的书画、诗词展览等等。

(二) 拓展温泉旅游产品

1. 发掘地域文化。

缺少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建筑难以获得旅游者的认同, 旅游者更热衷于对温泉旅游地综合性文化体验的追求。温泉旅游文化特色成为决定温泉旅游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沈北新区也应尽量使用古朴各异的天然石头或同其文化环境相适应的材料, 并且充分体现沈阳清文化的底蕴。可以再现清沐浴文化, 所兴建的汤池外部建筑结构均为仿清式的, 池子也模仿清汤池遗址建造, 工作人员的服装与服务程序也以满韵清风为主题, 使这一温泉汤池从整体上与其文化环境相协调。同时, 历史悠久的满族菜肴, 在沈阳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满汉全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除此之外, 沈阳还有许多小吃, 如那家白肉血肠、马家烧麦等, 都可以为沈北新区的地域文化建设增添光彩。此外, 旅游商品、纪念品方面应开发出具有当地乡土特色的手工艺品、纪念品, 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吸引游客, 增强沈北温泉旅游的旅游特色。

2. 温泉地的原点 (泉源) 。

许多温泉地的泉源没有展示给旅游者, 一般旅游者也没有意愿去参观不作为景点的泉源。实际上, 旅游者在泉源可以观察到很多当地人习以为常但对旅游者却十分有意义的现象。不仅是人文景观还可以观察泉源的部分物理属性。在这里, 笔者建议沈北新区开发观察泉源的旅游项目。引导游客观察温泉自喷的形态, 泉源的建筑以及工作的流程等。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 要加强游客的安全意识及自身对开放区的保护工作的落实。

3. 温泉故事。

辽宁的温泉地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传说、典故, 这些都是辽宁温泉地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像沈北新区这样的新兴温泉地往往缺少故事, 然而这是可以改变的。实际上温泉发现过程就是故事的发生过程, 应该及时整理, 通过文字、照相和摄像等手段记录下当时的情景, 以告诉来访者和后人。制造故事的另一个途径是复制或者演化性引进。一个人捕捉到的甚至是编造的故事, 需要编写文字、被多人传颂或被权威人士反复提到, 就会得到部分旅游者的认同。

4. 温泉寺院。

在我国历史上一些温泉地的建设也与佛教寺院有关。黄山天都峰下有大中祥禅符寺, 在唐天九年刺史陶雅建寺, 号“汤院”, 南唐保大二年 (公元944年) 改“灵泉寺”; (江苏) 茅山鸿禧院有冬温泉;圣汤延祥院, 南宋庆元三年 (公元1193年) , 改为“十方禅院”, 在汤山下等。温泉与寺院的结合, 使得我国一部分温泉地有着浓郁的宗教氛围。沈北新区西北部七星山, 海拔150米, 面积15平方公里, 拥有北魏石佛及寺院。沈阳怪坡位于沈阳沈北新区清水台镇内的帽山西麓, 在其周围有一座古老的鹏恩寺。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宗教来开发新产品。

(三) 创新温泉旅游服务

事实证明, 任何一项产品都很难在市场上经久不衰, 服务的生命周期在不断缩短。只有快速吸收新材料、新技术、新的服务理念和方法, 对现有的服务进行不断的修正创新, 才能延长服务产品的生命周期。

1. 转变服务观念, 提高员工职业素质。

现代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温泉企业从业人员应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如从业人员除应掌握常规的洗浴、客房、餐饮服务技能外, 还必须掌握所设置的旅游项目、康体健身设施和娱乐活动的操作技能, 要经常地担当起教练、陪练、组织者、解说者、治疗者、救护、园艺等专业化角色。

2. 拓展服务产品, 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现代旅游业要求每位员工都能做到超前服务、超常服务、换位服务、文明服务。在服务方式上, 要从情绪化到标准化、个性化直至大众定制化发展, 应由最初的“我想怎样服务就怎么服务”转变为“我只有这样做才合乎标准”, 发展到“怎样能让顾客满意我就怎样做”。

温泉旅游是一个体现家庭温馨服务的旅游产品, 那么在温泉旅游的设施和服务中就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使旅游者拥有更多美妙的情感体验, 温泉旅游才会愈来愈精彩。而这一切皆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思维、崭新的思路去经营、去管理、去策划营销、去提供个性化与人性化服务。

(四) 坚持温泉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温泉旅游资源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与保护, 直接威胁到温泉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 我们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温泉旅游资源保护模式, 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1. 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企业在开发前事先对其环境可行性进行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 不盲目地开发建设和野蛮经营, 这样会避免带来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 使旅游资源价值明显降低, 游人迅速减少, 正常经营难以维持。此时即使花费巨额资金也无法恢复和重建。因此, 在温泉旅游资源保护中此环节必不可少, 同时也是温泉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之一。

2. 确定温泉旅游地发展合理容量。

在温泉旅游地发展的过程中, 一切开发活动都要以温泉地的生态容量为基准, 不能超过温泉地生态容量的上限, 限制旅游企业过渡开发和游客的大量涌入。在温泉地开发和运营中要坚持旅游项目与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 动态制定最高游客人数和活动强度等。将生态容量作为门槛容量, 就低不就高, 遵循“木桶原理”。

3. 游客参与温泉地保护。

旅游者的大量光顾, 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温泉地的资源和环境。首先, 要科学地研究游客的行为会给温泉地带来的影响, 并将这种影响降低到最低水平, 保护资源及环境;其次, 要加大宣传, 让游客参与温泉地保护, 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者;最后, 要建立有效的机制让游客参与温泉资源保护, 通过经济手段来保证游客能够参与保护, 将温泉旅游资源的保护与自身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

4. 确保对资源环境保护的投入。

为促进温泉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一定要确保对资源及环境保护的投入。首先, 建立合理的游客容量和收费标准, 逐步实现良性的资金周转;其次, 建议对温泉旅游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 以此来带动更多的人来关注温泉地旅游资源及环境;最后, 可以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基金和环境保护捐赠机制。

上一篇:语言活动-----落叶教案下一篇:赴昌乐二中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