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升国旗演讲稿三分钟

2024-05-10

初中升国旗演讲稿三分钟(精选8篇)

篇1:初中升国旗演讲稿三分钟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__班的__,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老师曾告诉我: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传统的礼仪之邦,“讲礼仪”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显著特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明确要求现代中学生要礼貌待人,遵规守纪,严于律己。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注重自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言谈和行为,自觉履行我们应该遵守的文明礼仪。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平时遇到老师时的主动问好,是一不小心碰到对方后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地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行为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后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被大家广泛推崇的一种道德行为。

做文明人就要文明用语,文明做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美德,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不能做一个文明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礼貌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同时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应当严格的要求自己,从平时的一言一行做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文明用语,我们就会成为新时期文明的中学生。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你还有明天;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你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金钱。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将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四中学生。让文明之花,礼仪之花,开满校园。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2:初中升国旗演讲稿三分钟

我是七年级三班的演讲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雷锋精神充满校园》。本周的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40多年来,雷锋这个名字以及他的精神一直感动着中国,他是几代人学习的楷模,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响彻中国。

雷锋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在党的教导下,他努力学习,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在部队,他一心为别人着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对人民无比忠诚,处处发扬螺丝钉的“钻”和“挤”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在,当我们再度追忆雷锋,不仅仅是对一个士兵的怀念,也是时代对雷锋精神的呼唤,雷锋精神是公而忘私、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它是艰苦朴素、奋进自强的“钉子精神”;它是鞠躬尽瘁、爱岗敬业的“螺丝钉”精神。归根到底,雷锋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作为一名黄壁庄学校的学生,更应接过雷锋精神这面旗帜,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传承下去。学习雷锋精神,不能光凭口头上说说,重要的是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去,传承下去。具体地讲就是要在学习上,我们应该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抓紧时间刻苦学习,孜孜不倦,努力攻克学习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取得优异的成 绩,将来为祖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在遵守纪律方面,严格遵守校纪班规,维护校园环境卫生,热爱班集体,为维护集体的荣誉而努力;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尊敬师长,维护社会公德,做一个纯粹的、高尚的、有品位的黄壁庄学校学生。

同学们,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别人?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的语言和行为更加文明、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让我们用行动去感动世界!我们为自己是黄壁庄学校的一员而自豪!

篇3:初中升国旗演讲稿三分钟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有关语文能力读、写、听、说四方面的关系一直难以协调。一方面, 不少语文教师或者不注意语文能力的培养, 陷入以传授语文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误区;或者认为要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就只有多读多写, 结果忽视了读、写、听、说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长期以来, 对语文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训练, 可以说是既无明确的目标, 又没有一定的体系, 其训练也就很难落到实处。事实上, 读、写、听、说四者之间是联系紧密的。读写是听说的规范, 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对于说话训练, 很多语文教师既深知其重要性, 又苦于缺少训练时间而无奈地放弃, 于是就出现了成绩优异却与人交流困难的所谓“书呆子”,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如何让学生学会听说?怎么帮助他们听得认真、说得规范呢?经过思考, 我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尝试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的研究探索。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 “课前三分钟演讲”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听说, 帮助学生成功地写作,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判断力,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他们乐学、愿学语文。我的这一尝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训练目标

说:1.说话的语气、语调、勇气和热情;2.普通话的表述和朗读;3.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连贯性、简洁性、灵活性;4.说话方式的选取;5.说话语言的运用。听:1.语句意义的整理和提要;2.说话动机的分析和理解;3.反应的准确和迅速;4.能抓住要点进行转述。

二、训练形式

1.每次语文课前, 由一位或几位 (不超过五位) 学生演讲或表演, 限时两分钟, 再由另三位学生分别评价。整个过程都要教师引导。2.学生演讲一律用普通话, 初一时按座次顺序轮流进行, 初二时抽签, 初三时即兴演讲, 学生每学期可有2~3次训练机会。3.每学期的形式最好略有改变, 如初一时自由选择内容, 初二时根据几个话题出好一些相关的题目, 抽签进行演讲, 初三时由一人出题另一人演讲等。形式的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训练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列举了现行教材中关于“口语交际”的几个话题, 我根据实际, 选择了以下内容:自我介绍, 新闻消息, 名人名言, 知识介绍, 故事笑话, 讨论对话, 节目主持, 预习提示, 复习巩固等。

四、训练过程

首先, 根据新教材的编写体系, 遵循先易后难、先短后长、先课内后课外的原则。分三步走, 一个年级一步, 每步设计三至五个不等的话题。

1.初一年级的训练

(1) 从自我介绍开始, 从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优点、缺点、习惯、理想等不同方面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 指导学生课前写好演讲稿, 上课演讲时允许参考讲演稿。 (2) 配合教材的寓言、童话单元, 可以讲一则故事:可以是自家的, 也可以是左邻右舍的, 或者本乡本土的故事, 当然也可以是看过的、听过的童话寓言故事。 (3) 新教材中有关于作家的故事 (如鲁迅的《风筝》《社戏》) 、科学家的趣闻、英雄的事迹等。所以, 可以说一件______ (有趣、开心、伤心、烦恼……) 的事, 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注意记叙的中心、顺序和详略。 (4) 新教材有名著导读, 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的, 课文也有许多名家名篇, 如安徒生的《丑小鸭》《皇帝的新装》, 笛福的《荒岛余生》, 朱自清的《春》,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所以, 我设计了“我推荐的一部小说”这一话题, 让学生把自己看的好书推荐给其他同学。 (5) 如今的孩子都爱看电视, 家长老师头疼不已, 通常采用“堵”的强制手段, 但收效甚微。既然“堵”不住, 还不如加以引导。结合教材中 “新闻通讯” (八年级上教授, 提前进行) 的单元, 让学生在“玩”中学, 观察播音员播音时的神态、动作。然后课外采写新闻, 尽可能是班级、学校的事, 模仿播音。

2.初二年级的训练

通过一年的训练, 学生的胆子大了, 在说话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那么, 演讲的要求相对就要高些:时间加长了, 内容复杂了, 表演成分再多些, 要求抽签“脱稿”演讲,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辅助课件。这一阶段的话题包括: (1) 我家的______ (物品, 可大可小, 可贵可贱) 。结合教材说明文的单元抓住物品的特点, 注意说明的顺序, 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 (2) 新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 甚至有专门的单元,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读、欣赏, 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的歌词或一首诗词推荐给大家, 必须是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 古今中外皆可。 (3) 某物的故事。结合教材中学习的散文的特点, 如高尔基的《海燕》。“某物”是指自己拥有的一件小物品。要求当众展示, 介绍小物品、说出这个小物品身上的故事、自己的感受, 可以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以事喻理。 (4) 设计“今天我主持”的话题, 一是为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议论文做准备, 二是为初三阶段的辩论打基础。要求学生就自己亲身经历的或亲眼看到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做到观点清晰、是非分明、言之有理。 (5) 针对新教材中《怎样搜集资料》, 欣赏书法及诗词的内容, 让学生浏览近期的报纸,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风云、国家大事、社会趣闻、名人轶事讲给大家听, 可评可说。

3.初三年级的训练

经过两年的训练、积累, 学生的说话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初三时间紧、任务重, 训练形式相对简化, 但内容更丰富、难度加大, 给学生更多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空间。设计三个话题: (1) 课本剧展播; (2) 辩论会; (3) 文学欣赏。当然, 为了因材施教, 对一些特殊的学生可以有所变动。

其次, 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 教师的引导起决定性作用。在这一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先判断人家说得怎样, 再想想好在哪里、差在何处, 然后更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好、为什么差。由最初印象入手, 让学生在“听”中“想”, 在“想”中“听”。从形式到内容, 由现象到本质, 由浅入深。

五、训练的效果和反思

为了尽量圆满地完成任务、达到认定的目标, 发言者会广泛地搜集材料, 时时留心听、留心看、留心找。然后再对拥有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 抓住中心, 再选用较为准确、生动的语言, 力争条理清楚、上下贯通、内容和感情符合实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在学生观察中启发学生发挥联想, 在头脑中构成广阔的生活画面, 使观察的层次更上一层, 引导学生对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进行纵横比较, 使学生养成捕捉生活细节的习惯。这样, 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就得到了加强。

对听话者来说, 听是对外界信息的感知, 是对听觉器官中语言信息的分析、理解和记忆。在倾听发言的过程中, 边听边思考, 力求听明白、听准确。掌握发言内容的重点, 抓住关键之所在, 分析话语的“言外之意”。再加上要进行的评价, 这样是对自己的一次提高, 还可以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 无疑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良方之一。

课前演讲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的三个维度,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显现出来。几年来, “课前演讲”经历了一个由较简单走向较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我有意识指导学生多积累事实, 教他们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中提取抽象的道理, 不断设法帮助学生进行较有成效的自我教育, 坚持教给他们必要的基本知识, 认真指导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 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为寻求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突破口做了大量努力。当然, 课前演讲活动只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 以说促听、以听促写的一个大胆尝试, 虽然这个尝试已取得了一些经验, 在某些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突破, 但是, 要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 仍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篇4:课前三分钟演讲

【关键词】三分钟演讲;提升;写作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说”在这四项技能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是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从教师的心态来看,认为“说”会影响教学进度,而且中考又不考它,只要写好作文就行了。殊不知,“说”的训练正是为“写”打基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提高学生“说”的能力进而最终提高“写”的能力,我采用了“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

具体做法是:全班有40名学生,准备40张字条,在每张字条上面写上1——40的数字,学生来自我抽签,按照抽到的先后顺序安排好演讲的名单,这样就保证班级里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上台演讲。一轮演讲完,再循环。讲完以后,由班级学生就朗读技巧、语音、感情、选材优劣等方面予以点评。演讲内容是由教师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的主题演讲,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和素材,写好演讲稿,并熟悉演讲内容,到时进行表演。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写作和演讲进行指导,要求学生从选择材料,确定主题,安排结构到命名标题,风格样式,逐项精心构思,巧于提炼;在语言方面可以层层切磋,句句推敲,字字斟酌,做到准确简练,富于表现力,尽力口语化,晓畅明白,不致产生歧义和误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可谓一石三鸟。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应成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1.变压力为动力——提高写作兴趣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评价,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天真无邪,不会害羞,对老师的课堂提问表现得非常热烈。而到了初中,变得害羞起来,含蓄起来,连课前的师生问好也越来越小声。课堂上的提问更是没有一点气氛,以躲开老师的视线不被叫到为幸,哪怕是自己知道答案也不喜欢表现。更有一些学生,特别是有些女生回答问题时声音低得像蚊子哼一样,平时就很少讲话,遇到生人一讲话就脸红,遇到考试心里更紧张得不得了,难道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吗?我认为,一个人的胆量是逼出来的,当全班每个人都接到必须上台演讲的任务时,他们已无可选择。因此,当他们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完成了第一次演讲后,我给他们以表扬性的点评,又煽动学生们善意的掌声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有一位胆小腼腆的学生在日记上写道:“从小学到现在,我从来没有也不敢站在台上讲话,老师也很少提问我,但这‘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使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做好,以后我会做得更好!”

是“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为他们创造了表现口才的平台,使他们的胆量得到了锻炼,学生的自尊心、表现欲望都很强,都不甘落后。一学期一个人的演讲机会只有2-3次,大家都非常珍惜。有位学生这样说,第一次走向讲台,听到同学的热烈掌声,内心真是激动,一紧张,什么都忘了。于是,心想这次不行,下次一定要行,决心向班级中几个演讲好的同学学习,一定赶上他们。第二循环又轮到了,内心自信多了,当成功地演讲了《没有不可能》,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后,他激动得哭了,他说演讲让他有了成就感,竞争让他看清了自己,自己俨然成了胜利者,使他有信心做一个成功者。

演讲这块“砖”引出了“玉”,班级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学生个个身上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劲。为了台上那几分钟,课后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搜集材料,精心创作。是“三分钟课前演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刺激了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准备稿件及演讲展示的过程中去。

2.积小流成江海——积累写作素材

数学家华罗庚有句名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显而易见,积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写作也在于积累。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出作文来的。现在的学生的生活圈子太窄,不外乎家庭和学校,缺少与社会接触的机会,生活单一、枯燥,也很平凡,这一部分营养学生先天不足,这份“铁锌钙”如何补上?除了留心生活用心观察外,阅读和听取,是获取写作素材的另一途径。而“课前三分钟演讲”恰恰为学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因为学生演讲内容涉及身边所见、所闻、所感,内容丰富多彩,诸如理想抱负、社会生活现象、个人生活感受、班级活动、家庭关系、读书心得、学生之间关系等等,这都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他们获得许多无法亲身接触到的材料。演讲的同学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阅读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听讲的同学在听取的过程中动脑又动手累积了鲜活的素材。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学生的素材库丰富了,便不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状况,而是泼洒成文。

3.他山石巧攻玉——借鉴写作技能

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学生原创,可以适当放权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模仿,一个人首先要有模仿能力,然后才能有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的 。

而我们的学生要么不喜欢阅读,要么被繁忙的功课压得没时间阅读,连模仿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在课前被动听取演讲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阅读渗透,通过师生的点评不断接收写作技能技巧,进而在练笔过程中借鉴模仿思想以立主旨,借鉴演讲稿以用素材,借鉴思路以定结构,借鉴警句以炼语言,模仿训练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后,可以进入到创造阶段让学生丢掉“拐杖”,摆脱模仿,按照自己的情况自由写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的训练能使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少走弯路,更快地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大大提高写作能力。

4.潜移默化修正果——提升写作能力

学生由开始时的不敢上讲台到现在的争着要上讲台,由开始的无话可说到现在的滔滔不绝,由开始的忸怩拘谨到现在的声情并茂,由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潇洒自如。我真切地感到学生们进步了,我也感到他们通过演讲越来越成熟了。有家长惊异地感慨:“这学期不知怎么了,以前有作文总是要拖到星期天的晚上才痛苦地开始写,现在倒好了,周五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资料,更怪的是,现在说起话来居然比我们大人还圆满,不伤人,又让人心服口服。”

最可喜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原来连字数也写不满的竟也能洋洋洒洒长篇阔论了,原来总是素材老套的竟也会将他人的经历移植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原来语言苍白的竟也会用描写细心描摹动人心弦了,原来总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的竟也会用心构思周密布局了。于是,一篇篇考场佳作诞生了,一篇篇优秀习作纷纷出现在各类报刊杂志上……

二、课前三分钟演讲应灵活、规范、中肯。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一种比较主观性的教学活动,如何顺利有序高效地开展并非朝夕可就之功,应当在老师的宏观统筹下,由浅入难,由简到繁地循序渐进地推进,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话题灵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说,使三分钟演讲成为真正展现学生自我风采的舞台。

2.形式规范。内容必须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否则冲击了语文课堂主题教学。必须事先整理好演讲内容,不打无准备的仗,另外,上台演讲要求脱稿,实在背不出可以放在第一排学生手中,可以为演讲因紧张而中断起提示作用。学生的演讲稿平时要保存好,以后可以结集成书,更刺激学生创作佳作的欲望。

3.点评中肯,师生共舞。为了一次演讲,学生要准备好几天,紧张又兴奋地期待好几天,对学生是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测验。演讲过程中,学生的优缺点会暴露无遗,老师应当和全班学生一起认真聆听,一起及时做出正确而中肯的点评,在鼓励学生的基础上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演讲写作能力。

篇5:三年级升国旗演讲稿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几月吗?(十一月)对十一月。

十一月,仍是个金色的季节。

十一月,是一个月期的期中阶段。这个月我们将迎来期中考试,检验我们前一段的学习成绩。促使每个学生们更好的学习。

十一月,是老师们更辛苦的时候,北风劲吹,天寒地冻,为了我们的成长,老师们将付出比往日更多的艰辛。

十一月,也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时刻。秋冬交替,斗转星移,当我们用期中考试的成绩走向上新的里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整个学期,我们都很优秀。新的奇迹等待我们去创造,新的业绩等待我们去辉煌。

篇6:三分钟国旗下演讲稿

青年时人生最宝贵的阶段,也是打基础和出成绩的最佳阶段。作为年轻的机关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把握好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青春之理想离不开科学的世界观的引领。世界观代表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要有登高望远的视野和胸襟,把家国情怀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多一些“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迈;多“一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多一些“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患。事实证明,理想的高度决定着我们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只有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人民的命运结合起来,那样的人生才会是有价值的,才会显得更加的充实和有意义。

青春之理想离不开正确的价值观的坚守。青春的我们,站在管理和服务大众的最前沿,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身边人对国家和政府的看法。要始终坚持用核心的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分清社会上的假恶丑和真善美,努力弘扬正能量,远离并敢于站出来反对一切丑恶虚假的现象,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正气,抵制邪气,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也许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千万个微小的力量也终将汇聚成不可阻挡的磅礴之势。

青春之理想离不开高尚的人生观的锤炼。高尚的人生观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思索和思考的过程中,提炼概括加工升华。作为青年之我们更应该不断锤炼和涵养我们人生观,养成高尚的工作情趣、生活情趣和交友情趣。自觉地和腐朽没落、及时享乐的的思想划清界限,与之斗争。事实证明,我们的头脑中被什么东西占据,我们的言行就会被什么东西所指引。要让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思想,入脑入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干事创业的源头活水。

篇7:初三国旗下演讲稿三分钟

大家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团结拼搏,永不放弃”。

本周四我们将迎来我校第11届冬季运动会,往届运动会上,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在运动场上洒下了太多的汗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本届运动会,我们将继续发扬奋勇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去攀登另一座高峰,去创造更好的成绩。

小草因为其出土前的奋力一搏,才拥有了绿意盎然的春天;雄鹰因为其飞翔前的奋力一搏,才拥有了广袤无垠的天空;鲤鱼因为其跃过龙门前的奋力一搏,才拥有了羽化成龙的广阔……自然界如此,人生亦如此,我们只有团结拼搏,永不放弃,才可以使自己的生命之路变得更加辉煌,甚至于绝处逢生。

在非洲的一片茂密丛林中,走着四个皮包骨头的男人,他们扛着一只沉重的箱子,在密林里踉踉跄跄的向前走。他们跟随队长进入丛林探险,队长却在任务即将完成时,患病不幸长眠于丛林中,临终前,队长把亲手制作的箱子,托付给他们,并十分诚恳地说:“如果你们能把这个箱子送到我朋友的手里,你们将得到比金子还宝贵的东西。”埋葬了队长之后,他们便扛着箱子上路了,道路越来越难走,他们的力气也越来越小了,但他们仍然鼓起劲往前走着,终于有一天,绿色的屏障突然拉开了,他们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走出了丛林,找到了队长的朋友,可是那个朋友却说:“我一无所有啊!”于是,打开箱子一看,竟是一堆无用的木头!但是,正是这箱无用的木头,却使他们团结一致,永不放弃,使他们获得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生命。这个故事启示着我们做任何事情,必须要有团结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这样才能拥有成功。

“团结拼搏,永不放弃”,人生之路应如此,求知之路也应如此。在书香校园中沐浴着灿烂阳光的我们,更不应该因一道不会解的题目或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挫折与失意而颓废了你前进的思想,甚至让你产生了放弃奋斗的念头。即使生命要塑一段困苦寂寞,我们也要用我们的热情,我们的真诚,我们的坚强去拥抱生活。

同学们,朋友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而“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为了我们辉煌的将来,请扬起我们强健的翅膀,去展翅翱翔,奋力拼搏吧!

运动场上,千帆并济,百舸争流;

运动场上,风云激荡,浪遏飞舟;

篇8:初中升国旗演讲稿三分钟

1. 思想品德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内容和形式

思想品德课前三分钟演讲是让学生在针对重大社会新闻、重要生活现象等问题在课前进行简要叙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易评析。其基本特点:一是自主性, 即从演讲内容的准备, 到演讲过程的实施, 再到简要评析, 均是学生自主进行。二是短时性, 即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 保证演讲语言的精练和评析质量, 演讲过程要进行时间的限制。三是广泛性, 即本活动是全班学生全体参与, 并不是一个学生在讲台前演讲, 与其他学生无关, 双方可以开展一定程度的互动。同时, 课前三分钟演讲人应是轮流进行, 从这个角度说, 参与度是广泛的。

2. 思想品德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施与管理

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适当介入。为了不至于使课前三分钟演讲流于形式, 无果而终, 教师要精心选择充满正能量的情境材料, 并对较为繁琐的材料语言进行必要的删减, 确保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内容呈现出来。同时, 要引导学生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 开展与听众的互动交流, 最后归纳点评得出评析结论。如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依法治国的时事材料, 学生一开始准备了大约800字的材料。这段材料的核心就是“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其他都是《决定》的内容, 与互动问题关系不大, 没必要再现。这样一来, 学生呈现简易材料后, 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留到更重要的互动环节了, 效果比长时间地阅读这样的枯燥材料要好得多。

具体实施阶段要注重实际效果。为了保证正常教学内容和进度不受影响, 教师可以提前1~2分钟到班里, 了解演讲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其他问题, 及时协助解决。同时做好相关准备, 营造上课氛围, 确保铃声一响就能进入演讲状态。如果学生在演讲时紧张, 声音偏小, 要及时鼓励消除学生紧张心理, 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做好文明的倾听者。材料演讲结束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简洁表达自己的见解。呈现观点即可, 不用具体展开。如一位学生演讲的材料是关于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别让我看见》。互动阶段, 该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剧中英雄张义为了抓获犯罪嫌疑人而受伤倒下, 因为无人及时报警和救援牺牲了, 当今社会上也在各种场合还存在类似的见死不救现象, 对这一现象你如何认识?”学生呈现的答案只要有相应要点就可以了, 如“要坚决维护公平正义”“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提高公民法治意识和道德素质”等。实际上, 学生只要能思考到相应的知识点, 就已经是理解材料和问题了。

3. 演讲方法技巧的渗透与养成

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报纸杂志、观看电视新闻并尽力将相关新闻与教材知识点联系的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核心内容并提炼观点进行表达。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开始可以安排口头表达能力强、基础知识掌握踏实、运用能力好、自信活泼的学生进行, 以生成示范效应。

上一篇:《龙宫“借”宝》教学设计下一篇:高考会战100天动员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