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讲话稿

2024-05-01

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讲话稿(通用19篇)

篇1: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讲话稿

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讲话稿

尊敬的辅导员老师、亲爱的队员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转眼已到深秋,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了,下一个节气就是立冬,我们一起来关注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的话题。

秋冬季节,天气渐渐冷了,风大,空气比较干燥,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更容易存活,而我们的呼吸道黏膜受到冷空气刺激,抵抗病原体的能力下降,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

秋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等等。队员们,要想不被这些传染病侵袭,少得病,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秋冬季节,气温变化较大,我们特别要注意身体的冷暖,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虽然天气寒冷,但在每天上课前、课间以及中午时间,应该给教室通风,保持空气流畅。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吃不清洁的食物,不吃生食,不喝生水,不随便丢垃圾,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休息睡眠,营养均衡、健康的饮食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显得相当重要。

4.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秋天人体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我们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5.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绝不随地吐痰。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住口鼻,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接触时佩戴口罩,这些都是保护自己不受疾病侵害的有效措施。

6.尽量少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7.一旦出现咳嗽、咽痛、流涕等身体不适的症状,在家及时告诉家长,在校及时告诉老师,联系家长就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队员们,学校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为了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精彩,请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身体健康,抵御传染性疾病!

最后预祝大家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谢谢大家!

篇2: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讲话稿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要讲的是《秋冬季如何预防传染病》。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气候干燥,天气转凉且多大风,对于儿童及一些体弱免疫力低下者,秋冬季其实也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下面介绍一些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骤、传播快、发病率高,常可引起暴发流行。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主要症状是:急起高热、畏寒、显著乏力、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疼不适等,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接触传染。以秋冬季发病为多。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以腮腺肿大为主要症状,伴随发热,畏寒,疲倦,食欲不振。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主要对症治疗,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肠炎,主要高发于婴幼儿群体,又称婴儿秋季腹泻,潜伏期较短,起病较急,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便,部分患儿可伴呼吸道症状。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

常见传染病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易感人群应按计划接种疫苗。同时,在传染病的高发时期,应及时发现感染患者并进行隔离,并加强公共场所消毒。

主要预防措施:高发时节,儿童和体弱者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起居有常,衣被适宜,根据气温及时增减;居室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篇3:地震后传染病的预防

一、平时应注意饮水和饮食的卫生。用净水片或漂白粉消毒生活饮用水;不吃受潮霉变或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吃死亡的禽畜,不用脏水冲洗蔬菜水果。要及时消除生活垃圾,做好生活环境的消毒,处理好排泄物、垃圾。

二、预防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等虫媒传染病,应采取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在受灾期间,主要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夜间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暴露的皮肤最好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驱蚊药。

篇4:蛋鸡冬季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

【关键词】蛋鸡;冬季;家禽;传染病;预防;治疗

1 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

在寒冷的冬季,蛋鸡易感染的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和病毒性疾病两大类,其中,病毒病主要是禽流感、鸡新城疫;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支原体和其他病毒病混合感染而引发的疾病。

2 发病的明显特征

冬季患病的蛋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量明显减少,发病时间紧急,更有甚者会大量死亡。此外,冬季患病的蛋鸡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虽然可以通过治疗减少死亡率,但是治疗所需的费用较高,即使恢复健康也不能再产蛋了。

3 冬季易得传染病的起因

首先,大部分的病原体不惧怕低温,可以在低温下存活,因此,冬季的低温反而有利于病原体的存活,从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其次,由于冬天的太阳光照不够,相应的紫外线也就弱,无法有效杀死病毒、细菌;最后,因为冬季天冷,养鸡场通风不好,导致病毒、细菌数量不断增加。

4 减少发病的方法

4.1 控制传染源

通俗地讲,传染源就是患有传染病或者携带病毒的动物。家禽在患病前期排出的病原体最多、传染性更强,因此,养殖户要及时发现重大传染病,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报,通过捕杀、土埋、火烧等方法及早处理患病蛋鸡。对于生病的蛋鸡,一定要与其他鸡分开,防止传染到其他健康的蛋鸡。要防止健康鸡群传入病原体,清除鸡群中病原携带者是平时的重要任务。对于外来人员,如常进鸡舍走家串户的采购员,宜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后方可允许进入。

4.2 切断传播途径

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断病原体的继续传播,使病原体不能进入易感动物体内,从而达到防止传染病发生的目的。蛋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

4.2.1 水平传播

(1)经空气传播。家禽所有的呼吸道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家禽患病后,通过咳嗽或喷嚏将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排入鸡舍内,由于鸡舍的空间相对密闭,飞沫很容易被其他健康鸡吸入,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由于传播途径容易实现,所以鸡群发病迅速。

(2)经水和饲料传播。对于家禽而言,很多病原体可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患病家禽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一旦污染水源、饲料、用具,就可使更多的群体感染发病。传染病发生期,应及时对饮用水和鸡舍用具进行消毒处理。

(3)经过其他动物传播。如禽流感、新城疫、沙門氏菌病等,其他动物也可发生或携带病原,因此,冬季要格外注意防止飞禽进入鸡舍。

(4)人员传播。由于人的活动范围较大,与其他动物接触多,因此人也可以成为病原体的机械携带者。

4.2.2 垂直传播

对于家禽而言,垂直传播就是通过卵传播,通过种蛋传播的疾病对鸡群性能的影响较大,难以清除。家禽可垂直传染的疾病有鸡白痢、支原体、禽传染性贫血、禽白血病、禽腺病毒等。

4.3 保护易感动物

易感动物是指动物个体对某种病原体缺乏抵抗力而容易染病的动物,下面将从多方面介绍如何提高家禽抗病力。

4.3.1 营养

要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蛋鸡等家禽的饲养条件提高了,其对病毒的抵抗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因此,不能贪图便宜而使用劣质饲料,劣质饲料中不可避免地会含有来源不明的杂粕。家禽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构成的,不同营养成分在体内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某种成分的不足会影响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与代谢,如VBl缺乏会导致糖类的代谢障碍,而微量元素硒又与VE的吸收紧密相关。

4.3.2 防疫

防控传染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指导原则,疫苗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手段,高效与经济兼备。要取得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有合理的接种程序,接种程序应根据疫病的流行情况灵活调整,并注意接种方法是否正确。如鸡痘疫苗标准的接种方法是刺种,而肌注就是不恰当的。有时,即使正确地使用疫苗也可能会有免疫失败的情况发生,这些因素也需要给予重视:①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如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贫血病、法氏囊炎等病;②营养因素,如抗体(免疫球蛋白)合成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因此,必须给予机体充足的饲料蛋白;③药物和毒物因素。许多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如地塞米松可使鸡法氏囊淋巴细胞死亡而导致免疫失败,因此,在临床上要根据病情合理地选择药物,疗程要适当,避免长期使用。某些毒物,如黄曲霉毒素可抑制禽类抗体的合成,使胸腺、法氏囊、脾脏萎缩,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因此,要选用优质饲料,并注意对饲料的储存和保管,以防其发霉变质。

4.3.3 提高自身免疫力

中医有句名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可理解为现代医学的自身抵抗力或非特异性免疫力。随着家禽疾病越来越多,病毒的变异也越来越频繁,仅靠疫苗防病是远远不够的,固本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对于蛋禽而言,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采用优质饲料;二是降低密度、改善小环境;三是顺应天时。

4.3.4 中草药的使用

随着人们对中草药研究的深入,中草药在家禽上使用的也越来越普遍。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也应该多使用相对无害的中药产品。现在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可提高免疫力的主要是多糖类,如黄芪多糖。黄芪是传统补气的中药,具有益气、补虚、升阳等功效,大量研究表明,黄芪的主要成分黄芪多糖具有明显的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4.3.5 西药的合理使用

药物的使用是有原则的,要坚持对症用药、无病不用药,用药则要合理配伍和使用合理的药量,还要注意休药期、停药期的有关规定。现在,很多养鸡户存在滥用兽药的现象,动不动就想用药物来预防某种病。一个健康的机体,体内存在着一种平衡状态,随意使用药物是对体内平衡状态的破坏。此外,大多数药物是有毒副作用的,不合理地使用药物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还会对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也是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滥用药物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合理地使用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吴清民主编.兽医传染病学一禽病学(第十一版)[M].

作者简介:

篇5:预防冬季传染病国旗下的讲话稿

大家好!

学校传染病防治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关系到学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前段时间安阳县实验中学、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和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发现了多例结核病患者,被省教育厅和省卫计委联合通报。

随着气温下降,流感、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郑州市已有多所学校发生水痘传染病疫情,导致一些班级停课,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我市虽然没有发现水痘,但部分小学流行性腮腺炎呈高发态势,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了由卫生局和教体局共同研究确定召开的全市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

刚才,卫计委崔局长对我市腮腺炎流行情况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措施要求。万科长总结了我局在卫生防疫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希望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我市学校卫生防疫工作。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再强调几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和千家万户安宁,为此,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各类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要将传染病防控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要设有专职人员,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各项传染病防控制度,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在疾病防控部门指导下,根据传染病防控形势及时调整和完善。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常抓不懈,确保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抓实、抓到位,以高度的责任感,防止传染病在校内出现和流行。

二、严格落实晨检,做好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记录

各学校要落实学生每日晨检制度、切实做好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工作,全面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做到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如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必须按要求在第一时间上报到教育局和市疾病控制中心。同时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严禁虚报、漏报、迟报,对思想松懈、工作不实、措施不到位导致疫情扩散的学校,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抵抗疾病的能力

近几年来,传染病之所以在我们校园流行和蔓延,与现在孩子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有直接的原因,通过近年来的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来看,现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非常令人担忧,加强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体能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学校必须保证体育课和课间操正常开出。同时,可适当增设体育活动课和“体育大课间”,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提高体育锻炼时间,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四、做好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篇6:国旗下讲话冬季预防传染病

2018年10月22日

七年级(1)班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预防秋冬季传染性疾病》。

此时已是秋末,冬天即将到来。气温渐渐下降,各种易发的传染性疾病也悄然而至。如何保持良好的健康身体呢?今天,我就要和同学们分享关于预防秋冬季传染性疾病的知识。

秋冬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有如下几类——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

面对这些流行性较强的传染病,我们不必惊慌,只要我们预防到位、措施得当,一切都可避免。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以下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1.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因为身体受凉时,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下课后教室应立刻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我们的免疫力。注意饮食均衡,每天保证适量的水分和营养摄入,多食新鲜的蔬菜瓜果,不吃变质的和制作环境不卫生的食品,以防病从口入。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课间操、体育课,真正做到“每天运动一小时”,强健体魄、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5.尽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更不要接近患呼吸道传染病的人。

6如遇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检查。发现病人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理,以免在校园内传播。

篇7: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讲话稿

大家早上好!

我是六(5)中队的田佳旺,我是六(5)中队的王泽夏。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加强体育锻炼预防冬季传染病》。

沐浴着早晨的第一缕晨曦,身处美丽的校园时,我校第九届运动会上那充满活力的赛场上同学们的欢呼声、呐喊声还在耳边回响着,同学们生龙活虎,顽强拼搏的英姿在眼前不断闪现。运动的魅力让人回味,运动的乐趣在我们心头驻足。

伏尔泰有这样一句名言:“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带给我们活力,带给我们快乐;运动还赋予我们勇气,赋予我们力量,磨练我们的意志;运动能强壮我们的骨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运动能使我们的学习精力充沛。

多年前,在古希腊山岩上刻着这样一句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这句格言,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只要运动,人就可以聪明,健康,强壮。

寒冷的冬季已经到来,此时,不但气温下降,而且各种易发的.传染病也悄然而至。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如何保持良好的健康身体呢?体育锻炼是我们最佳的方法和选择,现在为了抵御严寒,增强身体免疫力,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参加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冬天是一年的末尾,也是我们体育锻炼的大好时节。冬季体育锻炼,接受阳光的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但能杀死人体皮肤、衣服上的病毒和细菌,还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尤其对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多参加户外锻炼更为重要。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体育锻炼,还可以加强血液循环,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愈加清晰。体育是培育人类的沃地,它通过最直接的途径,增强民族体制,防病患于未然。科学家对人体健康成长的调查表明,只要每天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生活就会健康常伴,远离病魔。

在此,我们向大家提出一下一些建议:

1、珍惜难得的锻炼时间,认真做好课间操。

2、注重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做好保暖及热身运动。

3、调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选择恰当的安全的运动方式。

4、教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5、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身体不适时及时治疗并如实向老师反馈治疗情况。

篇8:秋冬季猪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进入秋冬季节, 天气多变, 尤其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 要开始封闭圈舍保温, 这样就造成了空气的流动性差, 换气不及时, 圈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增加, 同时湿度的增加也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增加了疾病的发生概率, 号称三不疾病 (即不死、不长、不愈) 的猪呼吸道疾病多发, 导致猪场的养殖成本持续增加, 尤其是因为疾病的原因造成的隐性成本增加, 饲料的浪费, 这种成本的增加是不可挽回的, 也是猪场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同时增加了猪场的不稳定性因素, 更容易继发其他疾病, 从而造成整个猪场疾病不断, 药物开支较大, 最可怕的是造成疾病的大流行, 使成活率降低, 直接降低猪场的赢利能力。如何做好这个季节疾病的防控工作, 应抓好如下两个方面。

1 消灭传染源

有效防控猪呼吸道疾病, 首先要从疾病的源头开始。现在的疾病大都以病毒病混感为主, 也越来越趋隐性化, 所以防控的重点工作是控制病毒病的发生。其次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为支原体, 那么就从净化支原体开始, 解除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同时还要配合使用一些广谱抗生素, 防止继发感染。这样从猪只的自身病原净化开始控制疾病的发生。但只做好这些还不够, 还要同时控制养殖环境、圈舍的卫生管理, 还有最重要的是消毒工作, 净化养殖环境中的病原菌。

2 抓好繁殖猪群的保健

2.1 种猪群

银翘散1 000 g+妙立素125 g+莫维欣500 g+奥来可1 000 g, 每月净化7 d, 能有效控制猪场流行病的发生。

2.2 仔猪群

(1) 银翘散1 000 g+妙立素125 g+中威氟特500 g+奥来可500 g, 断奶前后和转群前后连用7 d。

(2) 三针保健。使用龙米先分别在3, 7, 21 d注射0.5, 0.5, 1 m L。

(3) 妙立素新用法 (喷鼻保健法) 。1 g妙立素+500 m L纯化水, 在仔猪三针保健同时进行, 每头仔猪喷2~3次。

2.3 对已出现症状的猪群用药

银翘散1 000 g+妙立素125 g+中威氟特500 g, 连用5~7 d,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用量。

3 重视消毒

推荐立体加空间的消毒模式。使用金维康或实全对整个养殖场、水源、道路, 包括缓冲区等进行全面的消毒, 做好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篇9: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1.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水痘传染性很强,多发生于冬春季。从病人发病日起到皮疹全部干燥结痂,都有传染性。病初,主要经飞沫传染。皮肤疱疹破溃后,可经衣物、用具等传染。患了水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只需请家长注意隔离,不要带患儿去公共场所。水痘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如:米汤、面汤等,多饮温开水,注意休息。还应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皮肤瘙痒时,可涂些止痒药水。指甲长了要及时剪短,避免抓破疱疹而引起感染,如果疱疹已破,可涂1%紫药水。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全年都会发生。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防止医院感染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措施。

3.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传播或病人用具间接传播。本病起病急,高热可达39℃以上,头痛、四肢酸痛,全身不适伴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预防:加强锻炼,讲究个人卫生,开窗通气,均衡膳食,适时接种流感疫苗,流行期间可服用抗病毒类药物。

4.流行性腮腺炎

简称“痄腮”,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季好发。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传播或器具间接传播。本病潜伏期2~3周,初期多一侧腮腺肿大、疼痛,继而波及到对侧,触之压痛,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疼痛。预防:及时隔离患者,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对冬季传染病的预防,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科学穿衣

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 经常开窗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

△ 勤洗手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 多喝水

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家长要尽量让孩子喝白开水或矿泉水,少喝最好不喝甜的饮料。尤其在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喝白水,因为这个时候最容易放松警惕,易上火生病。

△ 适当锻炼

锻炼身体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增加户外活动,常晒太阳,经常晒衣晒被,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素质,提高抵抗能力。

△ 平衡营养

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 保证睡眠

不过度疲劳,因为失衡的生活会带来失衡的免疫反应。

△ 免疫预防

篇10:秋冬季传染病,预防是关键

一到秋冬季节,幼儿园孩子的缺勤率开始上升,各大医院的儿科急诊室排起了长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每年秋冬季,是手足口、秋季腹泻、肺炎、麻疹等各种幼儿传染病的高发期,大多数秋冬季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便可传播,传染性强。

我们该如何呵护幼儿的健康?除了科学细致的家庭护理,小编认为幼儿园的预防工作也很重要。幼儿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班级各项日常卫生消毒工作,以防止幼儿传染病的流行。

1、首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净化室内环境、保持空气清新。

班级老师应每天定时开窗户适度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入室内。早晨来园后,先用有效浓度消毒液擦玩具柜及室内家具、门把锁等处。然后用清水擦试一遍。防止幼儿病从口入。

2、其次,抓好入园幼儿的晨检工作。

幼儿一入园,保健老师就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对发热、精神状况不佳的幼儿进行密切地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若发现有3名以上的幼儿出现相同症状时,园里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并根据病情及时上报。

3、班级老师每天要对缺席幼儿及早查明原因。

如因患传染病请假,则要上报园级,保健老师对园内幼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孩子在家庭里接触传染病人,家长要及时通知幼儿园。

4、消毒工作是疾病预防工作的关键。

幼儿园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消毒措施,对孩子的生活、活动空间采用开窗通风和每日紫外线灯消毒,用消毒水拖地,幼儿餐具、餐桌、毛巾、水杯等生活用具严格按要求进行定期消毒。定时把幼儿被褥清洗消毒。严把食物的.采购、储存、加工、烹调制作关,不购买三无食品和变质的食品,做到生熟分开、每餐有留样,要求各班用温开水给幼儿嗽口,防止幼儿喝生水等。

5、利用教学、宣传橱窗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督促幼儿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剪指甲、勤换衣服。要求班级开展卫生方面的主题活动,让孩子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简单的卫生生活常识。

6、加强日常工作保育,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

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在膳食方面要加强营养,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根据气候变化,随时注意为幼儿增减衣服。鼓励幼儿讲究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提醒各位家长,要为孩子做好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

7.最后,幼儿园应提醒家长认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

篇11:学校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一、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至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5、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二、预防措施

1、采取宣传单、黑板报、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在校内大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

2、确保师生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组织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教室、办公室、宿舍等每天应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对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公共场所的室内空气和地面、墙壁、课桌椅等表面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4、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把好“病从口入关”。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5、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

6、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相关传染病疫苗接种工作。

篇12:立新小学秋冬季传染病预防预案

防控工作

应急预案

为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维护新学期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根据黔西县教育局2017 年秋冬季转染病防控通知精神,现将制定立新小学秋冬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具体如下:

一、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段友睦(校长)

副组长:朱永江(教导主任)

黄建军(分管安全工作,疫情报告工作。)由各班主任教师负责收集学生晨检和因病缺课等信息汇报给行政值周教师,由行政值周教师负责报告给黄建军老师。

成员各班主任教师及: 段友睦

杨娅 焦艳 钱德勋 段琴 赵荣

二、高度重视学校腮腺炎、麻疹、流感等传染病预防工作

学校由校长总负责的秋冬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加强组织领导,责任到人,明确分工,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内各部门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学校现有的相关物资和设备配备情况进行一次清点,及时补充配备,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认真落实好相关防控措施。

三、全面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措施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保障传染病防控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切实落实开窗通风、环境预防性消毒、晨检、缺勤监测、环境卫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等防控措施。

1、教室、办公室要日常开窗通风和消毒,保暖和通风兼顾;

2、落实晨午检制度和日常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发现皮疹、颌下肿胀及流感样症状患者要及时报告学校;

3、搞好环境卫生,改善学习、生活场所的条件,进一步美化、净化校园环境。

四、大力开展防控宣传教育

按照“客观、科学、准确”的原则,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队会、讲座、广播、网络等形式向学生宣传腮腺炎、麻疹、水痘、流感、肺结核等冬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传染病的相应知识和要求,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天向班主任通报孩子身体状况,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早报告班主任,带孩子尽快就诊,对病人或疑似病人进行居家隔离或住院治疗,教育孩子尽可能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病人接触,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通过教育让师生了解上述传染病是可防、可控、可治,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

五、切实落实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室外活动的时间,鼓励学生多到户外进行身体锻炼,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免疫能力。

六、切实加强监测报告制度

1、建立建全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全面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落实晨午检 因病缺勤原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加强学生晨检工作。各班班主任要加强每天的晨检制度,严格执行《晨检指南》要求,每天对本班学生的出勤、健康状况进行巡查,对缺课学生应及时落实缺课原因追查(电话或家访)与登记制度。一旦学生中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询问有无和病人接触并迅速送往医院就诊。对于因病缺课、缺勤等异常增多或学校有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的发烧等疾病时,应动员学生及时就医,不准带病上课,防止疫情扩散。(1)晨检时间

学校的班主任老师要在每天第一节课课前完成学生的晨检,同时填写相关登记报告表,当日上午10:30前报告学校。(2)晨检内容

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位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同时要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领其到医院诊治,班主任要将诊断结果反馈给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在短时间内出现多例传染病可疑病例时,要立即报告协和镇教管中心。

3、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时,要及时送医院隔离治疗,并同时向协和镇教管中心及协和镇医院报告。

协和镇立新小学

篇13:预防猪的六大传染病

1 猪瘟

在常发地区或受威胁地区, 种母猪在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子猪于20~25日龄首免, 50~60日龄二免。在控制区, 种母猪于配种前或配种后免疫一次;种公猪于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子猪断奶后免疫一次。

2 猪传染性胃肠炎

可对怀孕母猪注射传染性胃肠炎弱毒苗, 使子猪通过母乳获得被动免疫。

3 子猪副伤寒

该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多发生于2~4月龄的猪, 1个月以下和6个月以上的猪很少发生。流行区的子猪20~30日龄时用副伤寒甲醛苗首免, 间隔5~8 d再免疫一次。

4 子猪大肠杆菌病

包括子猪黄痢、子猪白痢及子猪水肿病。子猪黄痢的免疫是对怀孕母猪于产前40 d肌肉注射2 mL子猪黄痢疫苗;子猪白痢的免疫方法是让怀孕母猪于产前40 d口服遗传工程活菌苗, 产前15 d进行加强免疫。

5 猪肺疫

子猪断奶时肌肉注射猪肺疫弱毒苗, 种猪于春秋两季注射猪瘟、猪肺疫二联苗。

6 猪流行性感冒

篇14:秋冬谨防七类传染病

2岁的福州女孩李菲玢,这二天一直腹泻,排出黄色水样大便,还出现发热、呕吐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小玢患上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进入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比较大,加之学生们开学,极易出现传染性疾病。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任榕娜主任医师提醒说,传染疾病流行的风险场地多为幼儿园和学校,风险人群是儿童和学生,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尤其是下列七类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最常见的是患儿出现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流感宝宝,首先需隔离至热退后症状消失,尽量卧床休息直至体力恢复,多饮水,给予易于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进食差的应酌情补液。给予口服抗病毒、解热镇痛药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

2.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治疗上主要为对症治疗,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口腔护理,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可服用抗病毒药、退热药,补充维生素B、C等。

3.轮状病毒肠炎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出现腹泻,排黄色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量多、水分多、次数多。常伴有发热、呕吐、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该病的病程一般在3到5天,孩子需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最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可口服蒙脱石散、益生菌及口服补液盐,若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予以退热、止咳等治疗。

4.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儿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抗腮腺炎特效药物。主要对症治疗,隔离孩子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人量。必要时口服利巴韦林及中草药治疗,体温达38.5度以上可用解热镇痛药。

5.“红眼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患儿多出现眼睛刺痒、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或眼部分泌物增加,双眼可以同时或先后发病。病毒性的“红眼病”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即患儿由于可点用类固醇(可地松)眼药水,以减轻病情。细菌性的“红眼病”,则须予以抗生素药水、药膏。同时,需每天用生理盐水或白开水冲洗眼睛数次,将眼内分泌物清洗干净。

6.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患儿多表现为发热、全身红色皮疹、结膜充血、咳嗽等,再过2到3天脸部出现红疹,然后蔓延至全身。治疗上患儿要卧床休息,房间内保持安静,定期通风,患儿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多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为宜,不要给孩子忌嘴,情况好转要渐渐增加营养,做好眼、鼻、口腔护理,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麻疹患儿对维生素A需要量大,在维生素A缺乏区的麻疹患儿应补充维生素A。

7.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较强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全身性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并存为特点,全身中毒症状轻。原发感染表现为水痘,一般预后良好,病后可获持久免疫。该病需早期隔离至皮疹完全结痂干燥为止。局部治疗以止痒和防止感染为主,可外搽炉甘石洗剂,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者可外用1%甲紫或抗菌素软膏,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

“受染”宝宝的家庭护理

对于在家治疗的轻症病例,最为关键的是消毒、隔离措施。一旦儿童感染上述传染病,需立即隔离,防止交叉感染,若为轻症病例,可在家中隔离,若为重症病例,则需住院治疗。有些家庭中有2到3名孩子,如双胞胎、三胞胎,一旦其中一人感染疾病,其他孩子也需要避免与其接触。

1.患病孩子在家期间,最好单独住一间房间。家里人尽量减少到孩子屋里探望的次数。

2.走出孩子房间,处理完孩子的用品,脱去外衣、帽子之后及时洗手、消毒。

3.患病孩子使用过的物品,包括体温计、餐具等等,要每天消毒。

篇15: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讲话稿

尊敬的家长:

您好,秋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身体抵抗力较弱,很容易被传染。为进一步做好我园幼儿秋冬季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确保幼儿身心健康,请您认真阅读以下传染病防控资料,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急性、全身感染性传染病,典型症状是发热、耳下腮腺的肿大、发红。其主要通过腮腺病人的飞沫使健康人受感染。

2、手足口病:由一种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并发烧,手掌、脚掌、臀部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疱,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3、肠道传染病主要是一组由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体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主要经水、食物传播。常见的有感染性腹泻、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我园除了做好幼儿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督促孩子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勤洗手,每次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住自己口鼻,并及时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勤洗衣被,有条件的家庭,每日可以将家中孩子使用的卫生用具等物品进行适当的太阳光下暴晒消毒。

2、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免疫力易下降,为了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合理、均衡的营养很重要,家长要有意识地丰富孩子的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多摄取水果蔬菜、食物做到粗细搭配,避免高脂肪和油炸食物,同时督促孩子多饮水,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

3、适当锻炼、保证睡眠:锻炼可增加血液循环,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维护机体正常抗病能力的有效措施。

4、在家中,平时多开窗透气,保持家庭有足够新鲜空气对流,这是最有效、最物理的预防方法

5、流行期间,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6、家长每日关心孩子身体状况。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疑似症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将医生诊断结果及时告知本班班主任。

7、万一不小心被感染,患病孩子应遵从医嘱留在家中隔离治疗。

8、孩子痊愈回园上课,一定要请正规医院出具传染病康复证明才能回校(园)上课,望家长予以理解和支持!

黄龙溪幼儿园

2014年11月13日

回 执 单

黄龙溪幼儿园:

我已经认真阅读你园2014年11月13日发放的“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告家长书”,我一定积极配合贵单位,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孩子身心健康!

幼儿姓名:

家长签字:

时间:2014年 11 月

篇16: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案4

时间:2014年9月28日 班级:九年级(4)班 班主任:梅松先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学生是以集体生活为主,接触密切,一旦学生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二.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一)、秋冬季易发传染病

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2、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3、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二)、几种主要传染病症状

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毒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4、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

5、水痘 潜伏期7~17日

前驱期: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

6、肺结核

① 全身症状: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发热,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

② 局部症状: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液呈脓性,量较多;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症状,咯血量不等;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常是神经发射作用引起的,不受呼吸影响。

7、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三、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1、搞好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食物;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蒸透;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生吃瓜果要削皮,喝开水不喝生水,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

2、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家和拿钱钞后要洗手的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卫生习惯。

3、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4、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①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

②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③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如早操、晨跑、气功、散步、游泳、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④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解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每天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喝温开水或茶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秋冬季肠道传染病。

5、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四.活动总结

篇17: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冬季是流感、流脑、麻疹、风疹、诺如病毒等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的高发季节,由于学校人群密集,是各类传染病高发的主要场所,提高对冬季传染病的防范力度,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现列举几种学校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请各 班级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一、呼吸道传染病(感冒)

为预防校园季节性和流行性感冒,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保持校园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加强室内活动场所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应定期开窗换气。

2.学生熟练掌握洗手法,养成规范洗手的习惯。劝告学生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活动。

3.严格落实晨检制度,做好学生的缺勤记录,对有发热的学生,劝其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若发现学校内缺勤人数、发热病人突然增多,应立即报告学校保健员。

4.定期对教室进行消毒,也可以定期在课室内进行熏醋消毒。

5.经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定为流感暴发流行的班级要按规定对患病学生进行隔离治疗,并做好校内环境和空气的消毒。6.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二、肠道传染病(诺如病毒)

冬季易发生病毒性腹泻,幼儿、学生是易感人群,易通过污染的水源及食品传播感染。而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是学校中常见的冬季肠道传染病,从近些年国内外发生的一些案例分析统计来看,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应引起我们卫生和教育部门的重点关注。由于学校人群密集,学生学习生活集中,是诺如病毒重点防御区域。各学校应重点关注学生的饮食和环境卫生安全,做好学校食品和环境卫生的监管,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以保证校园卫生安全。

针对诺如病毒的流行传播,应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做好疫情监测

重点做好晨午检工作,和因病缺课上报工作。班主任和家长要密切留意教职工和学生的健康情况,发现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学生要及早到医院治疗。2.开展健康教育

加强预防诺如病毒的健康教育。教育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购买路边小店和流动摊贩的零食、不喝生水、不与别人共用水杯;加强室外锻炼,发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诊状,及时报告老师和家长,并前往正规医院诊治。

3.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学生在校内外禁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4.提高教室卫生质量。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理卫生死角和垃圾,多开窗户,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对病毒、细菌易滋生、易传播的区域进行消毒。

三、其他传染病

篇18:秋冬季猪病多发的原因及预防

1.热邪入体。

进入秋季后, 刚熬过酷热天气丌的猪只, 体质仍很虚弱。有些病原微生物趁机寄居在猪体内, 使猪体处在亚健康状态。

2. 饲料霉变。

饲料在夏季因保管不当易发生霉变, 猪只进食霉变饲料后会使免疫系统受损, 甚至引起猪只中毒。

3. 蚊蝇叮咬。

随着天气变凉, 猪舍内蚊蝇相对增多, 不仅影响猪只休息, 而且会传播病原, 增加疾病发生的几率。

4. 潮湿侵袭。

秋季多雨, 空气湿度大, 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猪只易发生感冒、腹泻、风湿、湿疹等疾病。同时潮湿也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

5. 温差悬殊。

深秋昼夜温差大, 且天气变化无常, 忽冷忽热, 猪只易患感冒, 从而引发其他疾病。

二、防控对策

1. 补充营养。

在平常的配合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 尤其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 缓解猪只受到的各种应激, 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 驱虫、灭蚊蝇。

既要杀灭舍内蚊蝇, 又要定期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 切断寄生虫和昆虫传播途径。

3.做好保温与通风工作。

规模户应注意通风, 散养户则应注重保温。做到既能排除有害气体和灰尘, 又能保持适宜猪只生存的温度。

4. 控制湿度。

秋季湿度大都偏高, 可通过通风和在舍内放置生石灰来降低湿度。

5. 严格消毒。

合理选择消毒药品, 按照消毒程序, 定期消毒。

6. 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有针对性地接种猪用疫苗, 防止漏免, 同时规范免疫操作, 确保免疫质量。

7. 药物保健。

根据用药目的, 合理选择药物, 定期预防, 坚持以中草药为主、抗生素为辅的原则, 防止滥用抗生素。

8. 病健猪分离。

发现可疑病猪及时隔离、治疗。病死猪一律按“四不一处理” (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 对病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的决定执行, 严禁病健猪同饲混养, 防范接触传播。

9. 封闭式管理。

生产区严禁外来人员、车辆进出, 减少猪只流动性, 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模式, 引进猪只应进行检疫、并隔离观察1月, 临床表现一切正常者方可入圈同饲。

篇19: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讲话稿

一、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

(一)病性和病因

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传播广泛,常呈地方性流行。本病除兔易感染外,马、狗、猫等动物也可以感染,人亦可感染。各种年龄段的兔均可发病,幼兔发病率最高。带菌兔和病兔是主要传染源,健康兔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天气骤变、兔舍卫生不良、感冒、寄生虫病、空气污浊、刺激性气体等因素,均易引发本病的发生。

(二)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的潜伏期为5~10天。多数病例食欲不振,逐渐消瘦,打喷嚏,呼吸困难,鼻腔流出大量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发病诱因消除后,症状很快消失,但常出现鼻中隔萎缩。少数病兔鼻炎长期不愈,发展为败血症后,大都死亡。

剖检可见鼻腔黏膜和支气管黏膜充血,并有多量浆液性黏液。在肺门支气管周围到肺的边缘,见有支气管肺炎病灶。有的病例胸腔有大小不等和数量不等的脓疱,脓疱内积满黏稠乳白色的脓汁。有的病例在肝脏或肾脏表面也有脓疱,还有的病例出现心包炎、胸膜炎、胸腔积脓和肌肉脓肿等病理变化。

(三)治疗

可选择下列药物进行治疗:盐酸诺氟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每公斤体重0.15毫升,每日2次,连用2~3天;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天1次,连用3~4天,首次倍量;青霉素和链霉素,每公斤体重2~3万单位,混合后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续3~5天;泰乐菌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天1次,连用3~5天;硫酸庆大霉素,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3~5 毫克,每天2次,连用3天。

(四)预防

改善饲养环境,通风良好,保持笼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舍内的工具、兔笼等要定期消毒。定期杀虫、灭鼠及淘汰病兔。定期给兔免疫接种。可用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二联苗免疫。体重在1公斤以下的兔,皮下注射1毫升,体重在1公斤以上的兔,皮下注射1~1.5毫升。3~5天能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也可以用巴氏杆菌—波氏杆菌—兔病毒性出血症三联苗免疫。45日龄以上的兔,每只皮下注射2亳升,免疫期6个月。有条件的兔场可用本场分离到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制成蜂胶或氢氧化铝灭活菌苗,进行预防注射,免疫效果会更好。

二、兔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一)病性和病因

兔传染性鼻炎是由多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秋冬季节,不同品种、年龄的兔均易感染。本病与环境卫生因素紧密相关,是兔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病在冬季主要是由于通风不良所造成的,尤其在不合理的兔舍建筑、兔子拥挤等情况下更易导致该病流行。

(二)症状和病理变化

病兔以鼻腔排出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为主要特征。病兔因鼻腔分泌物的刺激而打喷嚏、咳嗽。中后期一侧或两侧鼻孔内结痂,形成鼻漏,病兔常用爪抓擦鼻孔部,以致鼻孔四周被毛潮湿、污秽,上唇、鼻孔及附近皮肤肿胀、发炎、被毛脱落。该病可诱发结膜炎、中耳炎、气管炎、胸膜肺炎和败血症。病程较长者,体重逐渐下降,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发生死亡。

病理变化主要在呼吸系统。鼻腔、鼻窦、副鼻窦内有大量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鼻黏膜充血、水肿,鼻中隔变形、肥厚。气管内有分泌物。肺部有大片出血斑,部分肺出现坏死。肝有许多灰白色坏死小点。心、肾、膀胱等器官有的也发生充血或出血。

(三)治疗

可选择下列药物进行治疗: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0.2毫升,每天2次,连用2~3天,首次倍量;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0.2毫升,每天1次,连用3~4天;黄芪多糖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3~5天;氟苯尼考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每公斤体重0.1~0.15毫升,每日1次,连用3~4天,重危病例可酌情加量;恩诺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量每公斤体重0.1~0.15毫升,每两日1次,连用2~3次,停药期14天。

(四)预防

坚持自繁自养。严禁其他畜禽进入兔场,杜绝病源的传播。外引进兔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定无疫病方可混群。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平时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舍内光线充足,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避免兔舍内剧烈降温。搞好兔舍卫生,对舍内的工具、兔笼、工作服等要定期消毒。及时清除粪便,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及时淘汰病死兔,并进行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吉林省集安市畜牧兽医站 刘学才 王延喜 郝连生 邮编:134200)

上一篇:感恩妈妈-周记500字下一篇:赴基层锻炼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