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行管理百科全书

2024-05-11

拍卖行管理百科全书(共6篇)

篇1:拍卖行管理百科全书

农业局机关管理百科全书

作 者:彭程

出版社: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5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四册 光盘数:1张CD 定价:998元

优惠价:480元

详细介绍:

《农业局机关管理百科全书》 详细目录

机关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普遍存在于国家机构、政党团体、事业单位、这会中介组织等公共部门的运转过程中,并以为这此部门的职能活动提供基本支持的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能使这种作用得到更有效的体现,需要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充分认识机在管理的特有规律,熟练地掌握机关管理的基本方法技巧。正是由于这种原因,MP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把它作为核心课程而加以设置。详细介绍了机关文件工作管理、机关电子文件管理、机关档案工作与档案信息管理、机关信息网络管理、机关保密工作管理、机关公关工作管理、机关信访工作管理、机关工作管理、机关财务管理、机关人事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管理、机关绩效工作管理、机关工作程序管理、机关后勤管理、机关事务管理、机关工作环境管理、办公自动化、电子化政人及机关管理的常用方法技术等等。详细目录

第一篇 农业工作概论 第一章 农业与农业经济 第二章 农业生产方式

第三章 农业、农村与农民 第四章 农业资源概述 第五章 农业投资概述

第六章 农业综合开发概述 第二篇 机关管理概论 第一章 机关与机关管理

第二章 机关管理的原则、任务及作用 第三章 机关管理的体制与机构

第四章 机关工作需认识和处理的矛盾 第五章 机关管理的发展 第三篇 机关文件工作管理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文件工作的组织

第三章 文件运转过程与传递过程控制 第四章 文件数量控制 第五章 文件质量控制

第六章 文件工作的综合协调 第七章 表格文件管理 第八章 案卷管理

第九章 文件的处理流程 第十章 文件工作的现代化 第十一章 案例

第四篇 机关电子文件管理 第一章 电子文件 第二章 电子文件管理

第五篇 机关档案工作与档案信息管理 第一章 机关档案概述 第二章 档案工作

第三章 机关档案工作体制 第四章 档案资源管理

第五章 档案的保管、统计与利用工作 第六章 人事档案管理 第七章 会计档案管理 第八章 声像档案管理 第九章 电子档案管理 第十章 档案信息

第十一章 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 第十二章 案例

第六篇 机关信息网络管理 第一章 信息与机关信息 第二章 机关信息与决策

第三章 机关信息工作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第四章 机关信息工作的基本程序 第五章 机关信息工作管理 第六章 机关信息网络

第七章 机关信息及其网络管理 第八章 案例

第七篇 机关保密工作管理 第一章 机关保密工作概述 第二章 机关保密工作的内容

第三章 保密工作的指导方针和组织体系 第四章 机关保密措施

第五章 保密工作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第六章 案例

第八篇 机关公关工作管理 第一章 机关公关概述

第二章 机关公关的主要职能

第三章 机关公共关系的主要对象 第四章 机关公关工作程序 第五章 机关沟通 第六章 机关协调 第七章 案例

第九篇 机关信访工作管理 第一章 机关信访工作概论 第二章 机关信访工作的原则 第三章 信访工作的程序与方法 第四章 信访工作的组织

第五章 信访工作的监督控制

第六章 机关信访工作的制度和要求 第七章 案例

第十篇 机关会议工作管理 第一章 会议概述

第二章 机关会议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第三章 机关会议工作的一般程序 第四章 会议工作的优化 第五章 会议组织 第六章 会议控制 第七章 会议要求 第八章 电子会议技术 第九章 会议文书 第十章 案例

第十一篇 机关财务管理

第一章 机关财务管理形式和原则 第二章 机关账务管理的中心环节

第三章 机关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第四章 机关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 第五章 机关财务管理实务 第十二篇 机关人事行政管理 第一章 人事与人事行政

第二章 人事行政的功能和环节

第三章 机关工作人员的培养、选拔与任用 第四章 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保险、福利 第五章 机关工作人员的交流调配与回避管理 第六章 机关工作人员的辞职、辞退、退休管理 第十三篇 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管理 第一章 机关工作人员素质概述 第二章 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的内容

第三章 如何培养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第四章 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 第十四篇 机关绩效考核工作管理 第一章 绩效考核

第二章 绩效考核的内容、种类、程序、方法 第三章 绩效考核的后续工作 第四章 机关工作人员绩效管理 第十五篇 机关工作程序管理 第一章 机关工作程序

第二章 工作程序的设计与实施 第三章 怎样分析与改进工作程序 第十六篇 机关后勤管理

第一章 机关后勤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第二章 中外后勤管理体制的对比 第三章 机关后勤管理实务

第四章 我国机关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五章 案例

第十七篇 机关事务管理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机关印章管理 第三章 机关值班管理 第四章 机关接待管理 第五章 住房制度改革 第六章 机关车辆管理

第十八篇 机关工作环境管理 第一章 机关空间的规划与管理 第二章 办公机具的选择与安置 第三章 照明环境的控制 第四章 颜色环境的控制

第五章 微气候环境与噪声环境的控制 第十九篇 办公自动化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办公自动化的软件条件 第三章 办公自动化系统 第四章 案例

第二十篇 电子化政府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国外电子化政府的发展 第三章 我国电子化政府的发展 第四章 案例

第二十—篇 机关管理的常用方法技术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系统分析的方法 第三章 目标管理的方法 第四章 控制的方法 第五章 标准化的方法

第六章 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 第七章 流程图的绘制 第八章 决策表的绘制

第九章 质量分析图表的绘制

第十章 网络图与水平时间线条图的绘制 第十一章 案例

第二十二篇 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二十三篇 行政管理实务与案例 农业局机关管理百科全书 农业局机关管理百科全书

农业局机关管理百科全书

《农业局机关管理百科全书》 详细目录

机关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普遍存在于国家机构、政党团体、事业单位、这会中介组织等公共部门的运转过程中,并以为这此部门的职能活动提供基本支持的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能使这种作用得到更有效的体现,需要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充分认识机在管理的特有规律,熟练地掌握机关管理的基本方法技巧。正是由于这种原因,MP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把它作为核心课程而加以设置。详细介绍了机关文件工作管理、机关电子文件管理、机关档案工作与档案信息管理、机关信息网络管理、机关保密工作管理、机关公关工作管理、机关信访工作管理、机关工作管理、机关财务管理、机关人事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管理、机关绩效工作管理、机关工作程序管理、机关后勤管理、机关事务管理、机关工作环境管理、办公自动化、电子化政人及机关管理的常用方法技术等等。详细目录

第一篇 农业工作概论 第一章 农业与农业经济 第二章 农业生产方式

第三章 农业、农村与农民 第四章 农业资源概述 第五章 农业投资概述

第六章 农业综合开发概述 第二篇 机关管理概论 第一章 机关与机关管理

第二章 机关管理的原则、任务及作用 第三章 机关管理的体制与机构

第四章 机关工作需认识和处理的矛盾 第五章 机关管理的发展 第三篇 机关文件工作管理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文件工作的组织

第三章 文件运转过程与传递过程控制 第四章 文件数量控制 第五章 文件质量控制

第六章 文件工作的综合协调 第七章 表格文件管理 第八章 案卷管理

第九章 文件的处理流程 第十章 文件工作的现代化 第十一章 案例

第四篇 机关电子文件管理 第一章 电子文件 第二章 电子文件管理

第五篇 机关档案工作与档案信息管理 第一章 机关档案概述 第二章 档案工作

第三章 机关档案工作体制 第四章 档案资源管理

第五章 档案的保管、统计与利用工作 第六章 人事档案管理 第七章 会计档案管理 第八章 声像档案管理 第九章 电子档案管理 第十章 档案信息

第十一章 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 第十二章 案例

第六篇 机关信息网络管理 第一章 信息与机关信息 第二章 机关信息与决策

第三章 机关信息工作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第四章 机关信息工作的基本程序 第五章 机关信息工作管理 第六章 机关信息网络

第七章 机关信息及其网络管理 第八章 案例

第七篇 机关保密工作管理 第一章 机关保密工作概述 第二章 机关保密工作的内容

第三章 保密工作的指导方针和组织体系 第四章 机关保密措施

第五章 保密工作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第六章 案例

第八篇 机关公关工作管理 第一章 机关公关概述

第二章 机关公关的主要职能

第三章 机关公共关系的主要对象 第四章 机关公关工作程序 第五章 机关沟通 第六章 机关协调 第七章 案例

第九篇 机关信访工作管理 第一章 机关信访工作概论 第二章 机关信访工作的原则 第三章 信访工作的程序与方法 第四章 信访工作的组织

第五章 信访工作的监督控制

第六章 机关信访工作的制度和要求 第七章 案例

第十篇 机关会议工作管理 第一章 会议概述

第二章 机关会议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第三章 机关会议工作的一般程序 第四章 会议工作的优化 第五章 会议组织 第六章 会议控制 第七章 会议要求 第八章 电子会议技术 第九章 会议文书 第十章 案例

第十一篇 机关财务管理

第一章 机关财务管理形式和原则 第二章 机关账务管理的中心环节

第三章 机关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第四章 机关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 第五章 机关财务管理实务 第十二篇 机关人事行政管理 第一章 人事与人事行政

第二章 人事行政的功能和环节

第三章 机关工作人员的培养、选拔与任用 第四章 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保险、福利 第五章 机关工作人员的交流调配与回避管理 第六章 机关工作人员的辞职、辞退、退休管理 第十三篇 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管理 第一章 机关工作人员素质概述 第二章 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的内容

第三章 如何培养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第四章 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 第十四篇 机关绩效考核工作管理 第一章 绩效考核

第二章 绩效考核的内容、种类、程序、方法 第三章 绩效考核的后续工作 第四章 机关工作人员绩效管理 第十五篇 机关工作程序管理 第一章 机关工作程序

第二章 工作程序的设计与实施 第三章 怎样分析与改进工作程序 第十六篇 机关后勤管理

第一章 机关后勤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第二章 中外后勤管理体制的对比 第三章 机关后勤管理实务

第四章 我国机关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五章 案例

第十七篇 机关事务管理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机关印章管理 第三章 机关值班管理 第四章 机关接待管理 第五章 住房制度改革 第六章 机关车辆管理

第十八篇 机关工作环境管理 第一章 机关空间的规划与管理 第二章 办公机具的选择与安置 第三章 照明环境的控制 第四章 颜色环境的控制

第五章 微气候环境与噪声环境的控制 第十九篇 办公自动化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办公自动化的软件条件 第三章 办公自动化系统 第四章 案例

第二十篇 电子化政府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国外电子化政府的发展 第三章 我国电子化政府的发展 第四章 案例

第二十—篇 机关管理的常用方法技术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系统分析的方法 第三章 目标管理的方法 第四章 控制的方法 第五章 标准化的方法

第六章 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 第七章 流程图的绘制 第八章 决策表的绘制

第九章 质量分析图表的绘制

第十章 网络图与水平时间线条图的绘制 第十一章 案例

第二十二篇 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二十三篇 行政管理实务与案例

全国货到付款,满300元免运费。

篇2:拍卖行管理百科全书

企业………………………………………...1资本主义企业…………………………….2社会主义企业…………………………….2工业企业………………………………….3农业企业………………………………….4运输企业………………………………….5邮电企业………………………………….6建筑安装企业…………………………….6商业企业………………………………….8物资企业………………………………….9旅游企业………………………………….9金融企业…………………………………10全民所有制企业…………………………11集体所有制企业…………………………12合资经营企业……………………………12中央企业…………………………………13地方企业…………………………………14社队企业(见集体所有

业)…………………………….……………..14制企

大型企业…………………………………..14

中小型企业………………………………..15

劳动密集型企业…………………………..15资金密集型企业…………………………15 技术密集型企业…………………………16 知识密集型企业…………………………16

企业组织形式…………………………..16工厂…………………………………………16 公司…………………………………………16 工业公司…………………………………17 专业公司…………………………………18

联合公司………………………………....18

综合性公司………………………… …...18 地区性公司………………………………18 跨地区性公司……………………………18 全国性公司………………………………18 经济联合体………………………………19 工商联营…………………………………19 工业外贸联营……………………………19 农工商联合企业…………………………19 科研生产联合公司………………………20

卡特尔……………………………………20 辛迪加……………………………………20 托拉斯……………………………………21

篇3:对房地产拍卖市场管理的思考

一、我国房地产拍卖市场的管理现状

目前, 我国政府对拍卖业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商务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也涵盖了对房地产拍卖市场的宏观管理。其主要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1996制定, 2004年修改) 、商务部《拍卖管理办法》 (2004年制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拍卖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2001年制定) 。这些法律规范文件对拍卖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拍卖从业人员及拍卖活动, 监督管理, 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

针对房地产拍卖的专项管理, 全国大多数城市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主要采取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由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房地产拍卖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如《杭州房屋拍卖管理实施办法》 (1993年) 规定由市房地局成立房屋拍卖专业管理机构。

另一种方式是由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房地产拍卖标的登记备案等方式进行监督管理。其基本做法是:各拍卖公司对需拍卖的房地产标的, 应先到市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凡符合建设部《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不在城市拆迁范围、不受司法限制, 权证与登记簿记载相符、无瑕疵的房地产, 相关部门应出具符合拍卖条件的备案手续;未经测绘的房地产, 拍卖公司应持符合拍卖条件的备案手续、房地产权利人拍卖委托书到市房地产测绘中心委托房屋面积测绘, 取得《房地产测绘报告书》后, 方可对外发布房地产拍卖公告;拍卖成交后, 买受人应持拍卖成交确认书、成交房款收据、《房地产测绘报告书》、《房地产权证》、《土地使用权证》等有关材料, 到相关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目前, 全国大多数城市房地产管理部门均采取与此类似的方式。

二、我国房地产拍卖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房地产拍卖牵涉到诸多部门、单位, 涉及到各种法规、法令以及很多政策性问题。目前, 我国的房地产拍卖业虽然表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依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各项基本工作还很稚嫩, 相关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 阻碍着我国房地产拍卖业的健康发展。

1. 有关法律法规不配套。

通常一个完整的拍卖行业涉及的主体较多, 而我国的拍卖法只对委托人、拍卖人、竞买人、买受人等拍卖活动的直接的权利、义务有较明确的规定, 对其他有关行政部门间接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未作规定, 在内容方面也没有涉及房地产拍卖的规定。

2. 消费者的观念问题。

对消费者而言, 参加房地产竞拍是一种全新的置业方式。它打破了旧有的购房模式, 形成了一种新的购房理念。但是一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大多数消费者对原有的购房模式依然情有独钟;另一方面, 由于消费者对专业拍卖知识缺乏认识, 不了解有关房地产拍卖的有关操作程序, 使得很多消费者对竞拍买房仍心存疑虑。

3. 拍品范围过于狭窄。

目前来说, 房产拍卖的主要来源是司法委托, 也就是法院判决要拍卖的房产;银行处理抵押房产和商业企业处理资产;民间个人委托拍卖房产。其中, 前二者占据了主流, 来自民间个人委托拍卖很少。但是在国外成熟的房产拍卖市场, 来自民间的二手房交易才是房产拍卖的主流。

4. 房地产拍卖市场良莠不齐。

虽然拍卖企业数量有了较大发展, 但不少企业市场行为不规范, 扰乱了房地产拍卖的市场秩序, 使整个行业呈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拍卖业所必须遵循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形成了房地产拍卖市场的无序竞争, 从而影响到房地产拍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太原市的房地产拍卖管理现状

随着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太原市从事房地产拍卖的企业也在逐年增加, 有关的房地产拍卖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总体来说增长较慢, 并且有关的拍卖房产来源也较为集中, 主要是以法院判决拍卖的房屋和银行处理抵押房产为主。

为了规范房地产拍卖, 避免因房地产拍卖标的问题引发的不必要纠纷, 促进拍卖行业的健康发展, 2006年太原市房地产管理局出台了“并十条”———《关于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的通知》, 明确了“为了保障买受人的合法权益, 拍卖人在拍卖活动前, 须将房地产拍卖标的相关证件、资料报市房地产交易所;房地产权属不明晰、证件不齐全, 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买卖的, 不得作为拍卖标的, 其拍卖结果房地产管理部门不予认可”, 从而建立了太原市房地产拍卖标的备案制度。目前, 每年有10至20宗房地产拍卖办理备案手续。

四、完善房地产拍卖管理的几点建议

1. 规范房地产拍卖标的备案工作程序, 进一步完善房地产拍卖备案制度。

一般情况下, 对房地产拍卖标的应统一要求办理备案手续。在工作程序上, 除填写房地产拍卖业务备案表外, 可要求房地产拍卖公司提供其机构的组织章程、注册资本验资证明、企业经营场所证明、拍卖机构资质证书、工商营业执照副本、专业人员资格证书等申报材料, 需提供原件审查, 存档材料提供复印件, 并加盖机构公章, 然后依据审核无误的申报材料对房地产拍卖标的进行核档, 核档无误后出具符合拍卖条件的备案手续, 避免因房地产拍卖标的瑕疵导致不能办理过户手续的现象, 减少竞买人的购房风险, 同时并作为办理过户手续的依据, 避免房产拍卖重复核档的现象, 提高工作效率。

2. 引入按揭业务激活房地产拍卖市场。

拍卖融资是一个发展趋势, 也是一个有效措施。房产拍卖按揭能有效缓解了竞买人的购房压力, 增加竞买人的数量, 提高房屋拍卖交易的成交量。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 通过拍卖按揭的渠道, 也可以成为一种回收资金的途径。

3. 借鉴成熟市场有关房产拍卖的经验, 筹建房产拍卖市场, 定期组织拍卖会。

随着房地产拍卖市场的逐渐成熟, 许多城市每年都要举办有关的房地产拍卖会, 其拍卖会主要以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为主体, 联合拍卖公司、媒体等机构承办。房产拍卖作为一种全方位公开的交易形式。为保证交易安全, 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需要对发布房地产拍卖公告、审查竞买人的身份、竞买人查询拍卖房地产的文件或资料、组织实地看房、指定拍卖保证金专用账户、拍卖公司的免责条款、房产瑕疵责任等关键操作程序进行严格管理。房产价格作为买卖双方的一种均衡, 而拍卖以排除任何非市场因素的方式实现了这种均衡, 避免了房产价格失真, 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房产价值。

4. 加强拍卖专业知识的宣传, 提高消费者的认识。

在社会上拍卖意识普遍薄弱的情况下, 加大房产拍卖知识宣传力度, 普及房产拍卖基础知识, 更新人们的置业和消费观念。除政府部门加强宣传知识外, 房产拍卖公司也应该协同配合并肩负起传播和普及拍卖知识的职责, 为竞买人、委托人、买受人做好相关服务环节的工作, 推动和促进拍卖市场的健康发展。

5. 加强房地产拍卖市场管理, 规范房地产拍卖市场秩序。

鉴于房地产拍卖市场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除适用拍卖行业的专门法律法规外, 还应当结合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 针对房地产拍卖具体流程制定防范措施, 打击房地产拍卖市场的不良行为, 禁止房主或其他代理人参与自己房产的竞买、哄抬价格、诱导竞买人以高价成交从中渔利的不公正现象, 有效规避欺买欺卖的现象。加强对房产拍卖公司的管理, 杜绝个别房产拍卖公司与出卖人联合为牟利而利用拍卖方式抬高房产成交价等不法行为, 为竞买人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 建立拍卖公司商业贿赂防范机制, 协同纪检、公安等部门, 强化内部监督管理。

总之, 房地产拍卖行业作为正在发展的产业, 目前依旧处于起步阶段, 依然有许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在房地产拍卖市场, 需要我们在借鉴成熟市场有关房地产拍卖管理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大胆创新, 集思广益, 创造出一条适合于自己的房地产拍卖管理之路。

摘要:房地产拍卖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其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在有关的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需要我们对有关的房地产拍卖管理进行深入思考, 认真研究, 逐步找到一条适合于自身的发展之路。文章从我国房地产拍卖市场的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入手, 提出了有关加强和完善房地产拍卖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拍卖市场,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拍卖通论 (第三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郑鑫尧.拍卖实用手册:法律与规则.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篇4:现代管理的小百科全书

这几乎是一本现代管理的小百科全书,不但有65万字的篇幅,而且差不多涉及到管理的所有方面。而严格地说,它还不能叫做百科全书,因为全书内容不是按照字母或者笔画顺序编排的词条,书前的“企业生命周期暨管理手段对照图”实际上是本书最精彩的立体式的目录。这张图用两个维度(管理层面和企业生命周期)把36种管理手段做了准确的定位。正所谓按图索骥,读者依据这张图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读这本书了。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企业尚在初创期,那么只有11个管理问题是你必须首先要了解的,在快速扩张期,需要了解的问题就有22个了,成熟期以后,所有的36个问题你必须都要了解。这是作者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为管理问题在某个阶段的重要性做的一种划分。当然读者也可以完全不理会这样的划分,随便看看哪个管理问题都是有益的。

最好的管理学者和咨询师应该不只是提案的制订者,应该是最好的提问者。2005年11月,德鲁克(本书中用杜拉克译名)去世了,我在机场购买了一本英文版的《商业周刊》(8usiness Week),该刊纪念德鲁克文章中特别提到杰克,韦尔奇在刚刚担任GE的CEO时向德鲁克求教一事,后者没有提什么建议,而是问了前者几个问题。韦尔奇心领神会,开创了GE的新时代,这是一段企业界的佳话。于泳泓先生在每个管理手段后面都列出了一大串问题,即战略层面需要思考和执行层面需要掌握的问题。

我认为这些问题相当重要,尽管作者没有给出答案,事实上也不必给出答案。这就是学习管理和学习其他什么东西最大的区别。管理是实践的学问,也一定是在实践中习得的,读者在实践中一一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问题是一样的,解决的路径可能不同,而最终的目标又是相同的,那就是管理效率,或者说最接近理性的决策。换句繁琐的话来进一步解释:在若干个费用相同的备选解决方案中,应该选择实现目标最佳的,在若干个成果相当的备选方案中选择费用最低的。利用稀缺资源达到最佳目标的努力过程,就是西蒙(HerbertA。Simon)所谓“管理人”的属性,一如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经理人其实就是“管理人”,本书虽然还不敢被称做经理人的圣经,但是绝对是经理人应该随身携带的一本行为指南。

篇5:拍卖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拍卖行为,维护拍卖秩序,推动拍卖业的对外开放,促进拍卖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以下简称《拍卖法》)和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拍卖企业进行的拍卖活动。

各种经营性拍卖活动,应当由依法设立的拍卖企业进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拍卖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经营性拍卖活动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条 商务部是拍卖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国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省级)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拍卖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拍卖企业从事拍卖活动,应当遵守《拍卖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二章 拍卖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六条 申请设立拍卖企业的投资者应有良好的信誉,无违反中国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行为。

第七条 设立拍卖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一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注册资本;

(二)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章程;

(三)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四)有三名以上取得拍卖业从业资格的人员,其中至少有一名是拍卖师;并有与主营业务密切联系的行业从业资格的专职或兼职人员;

(五)有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拍卖业务规则;

(六)符合商务主管部门有关拍卖行业发展规划。

第八条 申请设立拍卖企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公司章程、拍卖业务规则;

(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四)拟任法定代表人简历和有效身份证明;

(五)拟聘任的拍卖师执业资格证书及从业人员的相关资质证明;

(六)固定办公场所产权证明或租用合同;

第九条 拍卖企业从事文物拍卖的,应当遵循有关文物拍卖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没收的物品,充抵税款、罚款的物品、人民法院依法没收的物品,充抵罚金、罚款的物品以及无法返还的追回物品和其他特殊国有资产等标的的拍卖应由具有相应拍卖资格的拍卖企业承担,具体资格条件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规范管理、择优选用的原则制定,并报商务部备案。

第十条 拍卖企业的名称应当符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拍卖企业名称中的行业表述应当标明“拍卖”字样。

第十一条 拍卖企业申请设立分公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拍卖业发展规划;

(二)年检合格;

(三)企业的注册资本不少于五百万元人民币且全部缴清,拍卖企业对每个分公司,需拨付不少于一百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或实物;

(四)分公司应有两名以上取得拍卖业从业资格的人员,并有与主营业务密切联系的行业从业资格的专职或兼职人员;

(五)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六)经营拍卖业务三年以上,最近两年连续盈利,其上年拍卖成交额超过五千万元人民币;或者上年拍卖成交额超过二亿元人民币。

第十二条 拍卖企业设立分公司,申请人需要提交下列材料:

(一)拟设立分公司的申请报告;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最近两年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会计报表;

(四)拟任分公司负责人简历及有效身份证明;

(五)拟聘任的拍卖师执业资格证书及从业人员的相关资质证明;

(六)固定办公场所的产权证明或租用合同。

第十三条 设立拍卖企业及分公司,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申请设立拍卖企业及分公司,应当先经企业或分公司所在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核准并颁发拍卖经营批准证书。申请人持拍卖经营批准证书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对拍卖企业及分公司的设立许可可以采取听证方式。

拍卖经营批准证书由商务部统一印制。

第十四条 拍卖企业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变更注册登记项目前,应当先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核准,并由其换发拍卖经营批准证书。

第十五条 拍卖企业及分公司自领取拍卖经营批准证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未领取营业执照,其拍卖经营批准证书自动失效。

拍卖企业及分公司成立后六个月未开业,或开业后连续六个月无正当理由未举办拍卖会或没有营业纳税证明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商务主管部门收回拍卖经营批准证书。

第十六条 拍卖企业根据章程规定事由、股东会决议或其他事由解散的;或者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规定被责令关闭的;或者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由有关部门依法注销。

第三章 外商投资拍卖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第十七条 外商投资拍卖企业可以从事经营性拍卖活动,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鼓励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拍卖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广泛的国际拍卖营销网络的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拍卖企业。

第十九条 设立外商投资拍卖企业除应符合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的有关规定;

(二)外商投资拍卖企业的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年,在中西部设立外商投资拍卖企业的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四十年。

第二十条 已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拍卖企业申请设立分公司的,除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外,还应按时参加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并年检合格。

第二十一条 设立外商投资拍卖企业,申请人除提交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合同、章程(外资拍卖企业只报送章程)及其附件等;

(二)投资各方的银行资信证明、登记注册证明(复印件);

(三)投资各方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最近一年的审计报告;

(四)中国投资者拟投入到中外合资、合作拍卖企业的国有资产的评估报告;

(五)拟设立外商投资拍卖企业董事会成员名单及投资各方董事委派书。

外商投资拍卖企业设立分公司,申请人除提交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提交企业验资报告。

第二十二条 设立外商投资拍卖企业及分公司,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申请人应向商务部报送第二十条规定的申请材料。商务部应自收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对于批准设立的,颁发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拍卖经营批准证书,对于不批准的,应说明原因。

申请人应当自收到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拍卖经营批准证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商务部对外商投资拍卖企业及分公司的设立许可可以采取听证方式。

第二十三条 外商投资拍卖企业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变更注册登记项目前,应当报商务部核准,并换发拍卖经营批准证书和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第二十四条 外商投资拍卖企业及分公司成立后六个月未开业,或开业后连续六个月无正当理由未举办拍卖会或没有营业纳税证明的,由有关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商务部收回拍卖经营批准证书。

第二十五条 外商投资拍卖企业根据章程规定事由、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或其他事由解散的;或者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规定被责令关闭的;或者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由有关部门依法注销。

第四章 拍卖从业人员及拍卖活动

第二十六条 国家对拍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执业资格制度,获得拍卖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经注册后,方可主持拍卖活动。

本办法所称拍卖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人事部、商务部联合用印的,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的人员。

第二十七条 拍卖师只能在一个拍卖企业注册执业且不得以其拍卖师个人身份在其他拍卖企业兼职;

拍卖师不得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师执业资格证书》借予他人或其他单位使用。

第二十八条 拍卖师可以变更执业注册单位。拍卖师变更执业注册单位的,应当向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办理注册变更手续。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应将拍卖师注册登记及变更情况每月定期报商务部备案。

第二十九条 下列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禁止拍卖:

(一)法律、法规禁止买卖的;

(二)所有权或者处分权有争议,未经司法、行政机关确权的;

(三)尚未办结海关手续的海关监管货物。

第三十条 拍卖企业应当依法开展拍卖活动,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出租、擅自转让拍卖经营权;

(二)对拍卖标的进行虚假宣传,给买受人造成经济损失;

(三)雇佣未依法注册的拍卖师或其他人员充任拍卖师主持拍卖活动的;

(四)采用恶意降低佣金比例或低于拍卖活动成本收取佣金,甚至不收取佣金(义拍除外)或给予委托人回扣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拍卖企业发现拍卖标的中有公安机关通报协查物品或赃物,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告。

第三十二条 竞买人委托他人代理竞买的,应当出具授权委托书和竞买人、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授权委托书应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代理权限和期间。

第三十三条 拍卖实施前,拍卖企业与委托人应当就拍卖未成交的有关事宜或因委托人中止或终止拍卖所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等事项达成书面协议。

第三十四条 对委托人送交的拍卖物品,拍卖企业应当由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建立拍卖品保管、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第三十五条 拍卖企业举办拍卖活动,应当根据拍卖标的物的属性及拍卖的性质,按照《拍卖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日期进行公告。公告应当发布在拍卖标的所在地以及拍卖会举行地商务主管部门指定的发行量较大的报纸或其他有同等影响的媒体。

第三十六条 拍卖企业应当在拍卖会前展示拍卖标的,为竞买人提供查看拍卖标的的条件并向竞买人提供有关资料。

展示时间应不少于两日,鲜活物品或其他不易保存的物品除外。

第三十七条 拍卖企业有权查明或者要求委托人书面说明拍卖标的的来源和瑕疵。

拍卖企业应当向竞买人说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拍卖标的的瑕疵。

第三十八条 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拍卖标的受让人有特别规定的,拍卖企业应当将标的拍卖给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要求的竞买人。

拍卖标的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需要行政许可的经营资格且依法可以转让的,委托人应在拍卖前应当征得行政许可机关的同意。

第三十九条 拍卖企业可以在拍卖会现场设立委托竞买席,并在拍卖会开始时对全体竞买人作出说明。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中止拍卖:

(一)没有竞买人参加拍卖的;

(二)第三人对拍卖标的所有权或处分权有争议并当场提供有效证明的;

(三)委托人在拍卖会前以正当理由书面通知拍卖企业中止拍卖的;

(四)发生意外事件致使拍卖活动暂时不能进行的;

(五)出现其他依法应当中止的情形的。

中止拍卖由拍卖企业宣布。中止拍卖的事由消失后,应恢复拍卖。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拍卖:

(一)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有关行政机关认定委托人对拍卖标的无处分权并书面通知拍卖企业的;

(二)拍卖标的被认定为赃物的;

(三)发生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致使拍卖活动无法进行的;

(四)拍卖标的在拍卖前毁损、灭失的;

(五)委托人在拍卖会前书面通知拍卖企业终止拍卖的;

(六)出现其他依法应当终止的情形的。

终止拍卖由拍卖企业宣布。拍卖终止后,委托人要求继续进行拍卖的,应当重新办理拍卖手续。

第四十二条 外商投资拍卖企业与内资拍卖企业联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办拍卖会的,其拍卖标的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 商务部组织制定有关拍卖行业规章、政策,指导各地制定拍卖行业发展规划,依法建立拍卖业监督核查、行业统计和信用管理制度;负责拍卖行业利用外资的促进与管理;对拍卖行业自律组织进行业务指导。

第四十四条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本地区拍卖行业发展规划,并将规划报商务部备案。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建立本地区拍卖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监督核查和行业统计及信用管理制度;负责设立拍卖企业和分公司的审核许可;管理与指导本地区的拍卖行业自律组织。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创造条件,建立与拍卖企业、其他有关行政机关计算机档案系统互联网络,对拍卖经营活动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予以记录。每应当出具对拍卖企业的监督核查意见。对核查不合格的拍卖企业,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并将核查情况通报有关部门。

第四十五条 拍卖行业协会依法并根据章程,对拍卖企业和拍卖师进行监督。拍卖行业协会应当制定拍卖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协调会员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及会员企业之间的关系,为会员企业提供服务,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商务部的指导下,具体实施全国拍卖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组织拍卖师考试、考核和资格认定工作。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未经许可从事经营性拍卖活动的企业,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取缔。

第四十七条 拍卖师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或有向监管部门隐瞒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等其他违规行为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可将其违规事实及处理建议通告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应依照有关规定对违规拍卖师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在十个工作日内书面抄送拍卖师执业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

第四十八条 拍卖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对买受人造成损失的,拍卖企业应当给予赔偿;属于委托人责任的,拍卖企业有权向委托人追偿。

第四十九条 拍卖企业违反第三十条第(一)项,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 拍卖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三)项的规定,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并处以非法所得额一倍以上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委托人和买受人损失的,拍卖企业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第五十一条 拍卖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二)项、第(四)项规定的,由有关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处罚。

第五十二条 拍卖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拍卖前违规进行公告或展示的,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延期拍卖或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 拍卖企业、委托人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未说明拍卖标的的瑕疵,给买受人造成损害的,买受人有权要求拍卖企业给予赔偿;属于委托人责任的,拍卖企业有权向委托人追偿。

拍卖企业、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以下简称免责声明)。但是拍卖企业、委托人明确知道或应当知道拍卖标的有瑕疵时,免责声明无效。

第五十四条 拍卖成交后,委托人没有协助买受人依法办理证照变更、产权过户手续,造成买受人或拍卖企业损失的,委托人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委托人提出中止或者终止拍卖,给拍卖企业或者竞买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或商务部可以撤消有关拍卖企业及分公司设立的许可决定:

(一)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设立决定的;

(二)违反《拍卖法》和本办法规定的设立条件作出准予设立决定的;

(三)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设立决定的。

第五十六条 商务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索贿受贿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 商务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在执行公务中获知的有(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关拍卖企业、委托人、竞买人、买受人要求保密的内容,应当按保密规定为其保密,造成泄密的,按有关规定处理。拍卖企业认为向管理机关报送的材料有保密内容的,应注明“保密”字样并密封。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八条 农产品批发市场、机动车交易市场等商品交易市场引入拍卖方式及利用互联网经营拍卖业务的管理,原则上参照本办法执行,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十九条 国有独资拍卖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改制。

第六十条 本办法由商务部负责解释。

篇6:文物拍卖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对文物拍卖的规范管理,保护祖国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以下列物品为拍卖标的的拍卖活动,适用本规定:

1、___年以前的各种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2、___年以前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

3、___年以前,反映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4、___年以后,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实物;

5、___年以后,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列入限制出境范围的中国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

第三条

依法设立的拍卖企业从事本规定第二条所列文物拍卖活动的(以下称文物拍卖企业),须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向国家文物局申请文物拍卖许可证。

第四条

申请文物拍卖许可证时,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1、拍卖企业设立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拍卖行业管理部门的审核许可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2、注册资本的验资证明;

3、___名以上取得高级文物博物专业技术职务的文物拍卖专业人员的资格证明材料;

4、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的审核意见。

第五条

国家文物局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___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发给文物拍卖许可证;决定不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文物拍卖许可证不得出租、出借或转让。

第六条

从事文物拍卖的专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取得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资格:

1、熟知国家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具备一定的文物保护知识和鉴定能力;

3、具备一定的文物拍卖运作知识和能力。

第七条

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资格由国家文物局认定。经认定合格的,发给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资格证书。

第八条

国家文物局对取得文物拍卖许可证的拍卖企业和取得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年审。

第九条

文物拍卖企业应当在每年____月底之前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报送年审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和文物拍卖专业人员从业情况提出初审意见后报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作出合格或者不合格的年审结论,并发布公告。

第十条

文物拍卖企业拍卖的文物,在拍卖前必须经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审核。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审核拍卖标的时应当征求有关文物专业机构或专家意见。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应当报国家文物局审核。

文物行政部门不负责对文物拍卖标的出具真伪鉴别证明或价格评估证明。

参加文物拍卖标的审核的专家,不得在文物拍卖企业任职。

第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在拍卖公告发布日___日前将拍卖标的资料及审核意见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第十二条

下列文物不得作为文物拍卖标的:

1、依照法律应当上交国家的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

2、依照法律应当移交文物行政部门的文物,包括国家各级执法部门在查处违法犯罪活动中依法没收、追缴的文物;

3、银行、冶炼厂、造纸厂以及废旧物资回收单位拣选的文物;

4、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等收藏、保管的文物;

5、国有文物购销经营单位收存的珍贵文物;

6、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

7、物主处分权有争议的文物;

8、其它依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流通的文物。

第十三条

文物拍卖企业为使竞买人了解文物拍卖标的是否准许携运出境,可事先征求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意见。买受人如将文物携运出境,须依法另行办理文物出境审核手续。

第十四条

文物拍卖企业在境外征集的文物拍卖标的,携运入境时,应向海关申报,经海关将文物加封后,交由当事人报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办理临时进境手续。

临时进境文物在境内的滞留期一般不超过十二个月,如有特殊需要,应当办理延期手续,延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十五条

来自境外的文物拍卖标的拍卖成交后需要出境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按国家有关私人携带文物出境的规定办理手续:

1、买受人为境内公民或法人的;

2、在境内滞留时间超过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期限的。

第十六条

国家对文物拍卖企业拍卖的珍贵文物拥有优先购买权。

国家文物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可以要求拍卖企业对拍卖标的中具有特别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定向拍卖,竞买人范围限于国有文物收藏单位。

第十七条

文物拍卖企业应当在文物拍卖活动结束后___天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内容,将该次文物拍卖记录报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国家优先购买的文物的拍卖纪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第十八条

文物拍卖企业未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利用互联网举行文物拍卖活动。经批准可以利用互联网举行文物拍卖活动的文物拍卖企业,在开展文物拍卖活动时,应当遵守本规定的规定。

第十九条

文物拍卖企业违反本规定的,由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书。

第二十条

上一篇:浪淘沙·北戴河教案下一篇:那些沉甸甸的爱的小学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