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教学计划

2024-04-20

送教下乡教学计划(共10篇)

篇1:送教下乡教学计划

幼儿园“送教下乡”活动工作计划

“送教下乡”工作是搞好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送教活动具有浓厚的研究氛围,贴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广大教师普遍认为:送的理论实用,课堂精彩、真实让人服气。有效促进了校与校之间交流,提高了广大幼儿教师实施新教材的能力和水平。

一.精心筹备

为增强送教下乡活动的针对性,使活动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本学期送教下乡工作的具体形式和工作内容、工作要求,进行了认真而细致的讨论。

1、确立了此次参加“送教下乡” 教师的具体人选和要求,由各校骨干教师组成,参与本学期送教下乡活动。

2、我们要求执教老师要不辞辛苦,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准确把握各领域活动的特点,精心准备教具、学具,重视技能技巧、思维和能力培养。确保所送的每一个教育活动都能让农村教师学得来,用得上。蹲下身子与听课教师面对面的教研、交流等问题。

3、园长分别与其他园共同商讨活动内容、活动方案和活动安排,为送教下乡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开展活动提供条件。

二. 认真实施

我园积极为教师量身定做,探索了一些切合实际情况的活动模式,在以往看观摩课,听理论讲座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践操作内容,使理论、学习、实践紧密结合,提升送教活动的实效。力争使每次送教下乡活动内容丰富,安排有序,工作扎实。

1.专题理论讲座与送课下乡紧密结合。

专题理论讲座是集中解决教师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重要形式。本次送教下乡我们要采用讲座与示范课相结合的形式:一是教师先观摩两节示范课,二是结合这两节课的内容进行送教下乡的专题理论讲座,采用示范课与理论讲座。

2、交流互动讨论。观摩结束后,参研老师们对活动进行现场研讨。首先由送教的三位执教老师进行说课及课后反思,接着,在园长的带领下,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结合新纲要理念畅所欲言谈各自不同的看法,在充分肯定的过程中也提出自己的困惑及不同意见。这种倡导对话与交流的合作性的教研氛围,使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教学行为得到改善。

3、活动具有规范性。

(1)举行送教下乡会议。召开送教下乡教师会议,具体提出工作思路,明确要求:A、教学活动立足点放在“扎实”和“有效”上。B、在与教师交流时要有针对性,提高质量。C、要把活动当作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又能通过活动来提高自己。

(2)统筹安排。本次送教下乡活动能做到“五有”即有计划有筹备有活动(分两组定时间、定地点举行活动)、有宣传、有互动(安排足够时间让听课教师提出困惑,并进行教学互动)。

(3)措施落实到位。此次活动能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持召集人。及时将活动安排和教案上交,让听课教师清楚活动内容、形式,并做好相关的准备。

三、预期效果

在本学期的“送教下乡”工作中,我园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角度出发,展示课堂教学艺术,同时,结合农村有限教育教学资源和课程改革新精神,探索出适合农村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以新教材内容培训为切入点,以农村教师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培训内容,以集中教育活动为平台,将先进理念的教学实际与师资培训融为一体,采用专题讲座,示范课,互动交流的形式,开展我园“送教下乡”工作。在各种活动中,大家一起上课、听课、评课,一起参与教学研究,一起探讨教学疑难,其收到的效果,是任何机械单一的教师培训方式所无法替代的。这种走近兄弟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带有操作性的教师培训,与以往的送教活动相比,送教工作的实效会大幅度的提高。

“送教下乡”工作解决了交通不便和经费短缺的问题,使农村的教师不出门就能听到高水平教师的讲座和授课,又能达到学习与交流的目的,争取形成一种校际互动共同提高的长效机制。

篇2:送教下乡教学计划

2016年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送教下乡的学习。此次活动中不仅有来自各级专家的指导,而且还分别听取了各小组优秀学员优质常态复习课。我在其中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五位出类拔萃的小学语文教师的讲课风采,感受了彭老师的独到的讲评,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身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下面我就这次听课谈几点自己的教学反思:

第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在课上,我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来双谊城中小学的李孟平老师,上课时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读儿歌、做游戏,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为教学服务。还有来火焰小学的彭世松老师,精心创设导入活动,组织学生多种方法阅读,体现了读的特点。非常值得我学习。

第二、教师独特的教学理念。

首先是以学生为主体:现代教育提倡自主学习,但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由,而是让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的角色。而怎样做好这一角色,教学实践中我有许多困惑。这次活动中,老师的教学,让我找到了解决困惑的方法。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也就是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否定学生什么。今天的教学中,教师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课堂上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他们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复习课堂教学变成灵活有趣师生互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

第三、教师高效的教学设计,趣味性的课堂教学。

现在到处都在提学生的减负问题,而减负的根本在于提高课堂效率,所以要成就高效的课堂就必须要求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今天的课上我感觉到五位授课教师都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在不熟悉学生的情况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五位老师都能够高效的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让我惭愧之余,也产生了由衷的敬意。运用精致的课件,展开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

第四、教师分类列出各项复习重点。在以往的培训中都没有以复习这个话题进行培训过。本次五节课均为复习课,看到了各教师将复习内容归纳整理,分板块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整合、归纳。

篇3:构建送教下乡课堂教学研讨模式

一、主讲一备———预设目标, 写出教案

首先送教者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针对实际需要和存在的问题设计送教下乡计划, 计划设定之后, 先根据本次送教下乡的目标, 确定课堂教学的课节及教学内容, 推荐或指定主讲教师并通知备课, 备课的重点关注点有二:其一关注教学内容及目标的达成, 其二, 关注本次送教下乡突出的主题。主讲教师在熟悉教材、基本了解学生后, 根据本次送教下乡的目标写出教案, 制作课件。本次备课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 结合授课班级学生发展水平确定好知识与技能的衔接与延伸、方法与态度启迪及情感和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切忌脱离实际、华而不实、摆摆样子的课堂教学。

二、课前说课———重审设计, 阐释教法

送教下乡队伍到达送教学校后, 组织所有参与教师分学科与送教专家一起听主讲教师课前说课并展示教学使用工具及课件。通过说课, 一是让主讲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理清教学思路, 熟悉教学内容, 关注教学设计细节。二是让参与教师明确主讲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使用的课件和工具, 了解课堂要体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三、集体研课———集思广益, 研究教材

主讲教师说课后, 由学科教研员主持集体研课, 参与本次送教下乡的所有教师分学科参加集体研课活动。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 尤其授课班级原任课教师应将本班学生发展信息及学科学习状况等提供给本次主讲教师。这个过程是传播主讲教师教育思想, 激励全体教师研究教材的过程, 不同阅历、经验的教师, 对教材的理解并不相同, 再加上教研员的参与, 共同研讨, 集思广益, 就能使主讲教师从多个侧面理解与把握教材。同时, 通过集体研讨, 让参与教师进一步理解主讲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 在听课时与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 思考教学目标达成程度与教学设计意图的科学性, 从而得到启发,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主讲二备———广采博纳, 不断完善

根据集体研讨时教师们的建议, 主讲教师重新审视教学设计, 进行第二次备课, 完善教案, 补充或修改教学支持工具及课件设计。这次备课, 主讲教师将集众人智慧于一体, 从较高层次完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环节跟进、活动安排、板书设计、课件使用、作业设计、课堂延伸等细节都要一一思考, 追求完美。当然还应注意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防止设计太死板, 使教学放不开手, 影响教学效果。

五、主备作课———教学实践, 达到目标

这是送教下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核心环节, 主讲教师经历了一备、说课、研讨、二备之后, 在班级上课。前面过程中谈到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策略及整个教学设计, 都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实践, 但也同时体现着主讲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全体参与教师都带着已经定好的“谱”来听课、观课, 并结合集体研讨时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审视和思考课堂, 同时观察学生学习状况, 分析教学效果。

六、课后检测———以学论教, 明确效果

每次送教下乡课堂教学内容确定以后, 教研员按照课程标准、教材内容, 结合本地学生实际设计好比较科学的测试工具 (问卷或试题) , 上课结束后, 组织听课学生进行测试, 收集课堂信息, 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从三维目标分析教学效果。这一测试结果也直接提供给主讲教师, 所有参与活动的教师将结合听课、观课情况及测试结果分析本次课堂教学, 以学论教, 从中找出问题, 总结经验。

七、课后说课———反思教学, 总结得失

整个活动中每位参与教师都是受益者, 但受益最多、体验最深的就是主讲教师, 说课之后, 他必然有独特的体验, 有成功感, 也有许多遗憾。课后说课, 是一次彻底的反思, 如果说前面的研讨都是预设、是理论, 现在说课则是在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 问题能以案例形式展现, 方法能在过程中展现, 经验能以成绩说明, 风格能以课堂为证。

八、集体评课———寻找问题, 总结经验

全体参与教师听了主讲教师课后说课之后, 也有许多话说。这就要组织总体活动中的第二次集中大研讨, 参与教师不仅要评论主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还要思考第一次研讨时大家的观点及自己的意见, 看看大家集中研讨的东西有多少得到了教学实践, 效果如何, 反之, 还有哪些问题未能得到实践或者效果不佳。对于参与活动的教师来说, 这个过程是一个总结与提升的过程, 经过这八个过程之后, 所有的教师对本次进行的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 从目标确立到方法设计, 从教材分析到学情分析, 从教师活动到学生活动, 从备写教案到课件设计, 从教学到测试无法不进行认真的思考。

九、主讲三备———取长补短, 精益求精

篇4:送教下乡教学计划

一、多措并举,加强“送教下乡”教学管理

“送教下乡”是一种全新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它把优质的涉农专业教育资源输送给农民,把学校办在农民的家门口,把实践課放在田间地头、养殖场。这种办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校办学模式,其教学管理更不能照搬传统的教学经验。为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工作。

1首先要制定“送教下乡”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学校一定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认真制定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严格规范教学管理,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2编制“送教下乡”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为了进一步规范“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工作,结合“送教下乡”教学模式和青年农民的特点,要编制学分制实施办法、教学点管理办法、课堂教学管理规定、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教学条件保障实施意见、教学质量评估实施意见、考试管理办法、教学档案管理规定、班主任管理办法、专任老师管理制度、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生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学习考核办法、学生课堂学习出勤管理规定、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办法,有力地规范“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工作。

二、创新办学模式,符合农民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在农民家门口为农民讲课与在校学生不同,它要求所开设的课程:一要与农民生产相关,二要紧贴农时,不影响农民正常农业生产,脱离二者就不能得到农民真心拥护,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我院从这一情况出发积级做到了:

1实际需要决定专业设置。学校专门派出教师到各教学点进行调研,根据区域产业特点确定开设专业,由当地生产习性和农时确定授课计划,保证课程符合农民需要。确保送到农民家门口的教育老百姓喜欢听,用得上。

2农时决定讲课内容。学校的课程安排都是根据农时决定的,到什么时候讲什么课,使教学进度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相结合。农民不用出家门、不耽误干活就能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一年之际在于春,比如春季是通化地区水稻育苗的重要季节,怎样加搞好春季水稻育苗技术工作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步骤,也是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这时老师就着重讲解怎样精选良种,怎样选种晒种、药剂浸种、适温催芽等处理环节。怎样加强秧田管理,怎样采用控播期、控播量、控水、控徒长和防治病虫害的“四控一防”技术措施,实现苗齐苗全。这时主要以进入田间实践、教师辅导为主,学员要完成相应的作业和实践课题并上交记录和报告。

三、质量提升,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经过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一定能够提高我院送教下乡教学质量。广大农民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致富门路,解决生产问题,提高生产效益,达到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通过学习,各地涌现出一批靠科技知识提高产量、提高效益的致富带头人。通过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农民解决了许多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促进了种、养专业户之间的技术交流。学员在一起学习的同时,经常交流各自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实现了共同提高、互利双赢。

篇5:送教下乡学习计划

很幸运我有机会加入国培(2018)武冈市“送教下乡”学习,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更新观念,提升能力,完善自我,提高素质,适应现代课堂,走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特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建立现代课程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和评价观;改进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走进、理解新课程、新课标,提高教学艺术。让自己能够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带头、示范、辐射作用。

二、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掌握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提升驾驭课程的能力,善于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善于研究,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研修任务:

1、通识培训:明确任务,遵循纪律,培养团队意识。

2、示范教学:掌握课堂教学的方法技巧。

3、研课磨课:更新理念,打造优课。

4、成果展示:对比借鉴,能力提升。

5、总结提升:培训总结,撰写心得。

四、研修措施:

1.参加培训时作好笔记,对学习内容及时反思。2.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虚心请教,积极参加课题研究。3.积极与名师互动,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

4.积极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对这节课进行反思,写好教学札记,在反思中提升科研能力。

五、培训时间安排: 1.10月14日:通识培训; 2.11月1-2日:示范教学; 3.11月15-16日:研课磨课; 4.11月29-30日:成果展示; 5.12月15日:总结提升。

通过这次培训,查找自身问题,提升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注重新课标新教材,运用新的教育理念。

篇6:“送教下乡”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一、培养目标

1、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我省经济发展需要,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培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在农业生产一线“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人才和自主创业的新型农民。

2、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有学农、爱农、立志务农的思想基础,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从事农业生产(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领域)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专业技能;

4、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实施并指导技术性生产与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设计生产方案和总结成功经验的能力;

5、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敢当排头兵,并能起到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担当起新型农民的模范带头人。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涉及到的课程模块主要有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模块和实践模块,我乡的专业课程主要以无公害板栗的种植为主。公共课模块的主要内容有:普通话与应用文、农村实用英语、农村实用数学、公民道德与法律等。专业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模块,本模块向学生传授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内容应对各专业课程具有针对性和连贯性,通过传授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本模块课程以综合化课程为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各类课程特别是专业通修课程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有机的综合,删繁就简,合理归并,调整传统的课程结构,协调课程之间的联系,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的独立性和系统性,使课程在知识、技能的配置上更为优化,更接近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传授从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掌握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必需的经营管理知识。课程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进程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要体现实用性,并有一定的超前性。要增加课程内容的科技含量,使学生真正具备致富和创业本领。实践模块,本模块着重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学生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实践模块根据教学进程和农事季节组织安排学生学习,学生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老师的指导,结合生产和工作过程完成实践模块的学习。

三、教学形式

涉农专业教学点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农村生产实际和学生的现实状况,合理安排所有教学活动,在不影响学习又兼顾生产和工作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接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以集中为主,实践教学以分散为主。

1、理论课教学采用课堂集中讲授、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和课外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学生要按教学计划要求按时集中上课,服从任课教师的教学按排,认真听讲,做好课后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教室设在乡镇,以方便学生集中上课,但教室必需具备上课的基本条件。

为了方便校外教学点学生学习,除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将采取以下三种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1)在学校网站开辟涉农专业校外教学模块,主要专栏有:农业政策法规、实用技术、教学辅导、学员天地、师生互动等栏目,方便有电脑的学生学习。

(2)编辑教学辅导资料,主要内容围绕学生创业过程及工作特点的需求进行设计,同时介绍某些学生的创业经验

及工作经验,开辟学生专栏,交流学习及创业体会,免费向学生赠送。

(3)开通答疑电话,解答学生问题,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师亲临现场指导。

2、实践技能课采用“小集中大分散”的方式完成。“小集中”是指对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和难度较大的个别专业技能项目,要求学生集中接受专业老师的集体指导;“大分散”是指对一般性操作技能和生产与社会实践课的大部分实践内容,要求学生在任课老师的现场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生产和工作实践分散进行。这种边学习、边生产、边工作、边实践的教学模式会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领会和理解;有利于实践技能的掌握;有利于促进生产和带动工作;有利于加快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所有实践技能课都要认真接受老师的指导,认真进行操作并作好记录。根据课程性质,老师会安排相应的课后实践技能作业,课后实践技能作业主要是以专项技能训练作业、学员工作日志和学员生产日志等形式体现,学员要按任课教师的要求和规定的格式完成工作日志和生产日志的填写。

四、教学组织与安排

具体授课地点主要集中在汤泉乡成人教育学校院内,目前开设的课程有公共课四科,即:农村实用数学、农村实用

英语、普通话与应用文、公民道德与法律。专业课两科,包括双孢菇栽培和有机板栗的种植。

农村实用数学:通过对数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员掌握实用技术,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能够改变学员对数学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实用能力,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

农村实用英语:本课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学习让学员认识英语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一定的方法,让他们认识英语,掌握初级英语。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循序渐进的开展,让他们知道英语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必要性,从而达到提高认知度,让学员从交流中获得信息,获得财富的效果。

普通话与应用文:这科教学的目标我们设定为让学生了解普通话的与应用文的作用,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普通话标准,说好普通话写好应用文,提高学生的普通口语能力,让他们掌握普通话的发音特点。学会如何写好应用文,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公民道德与法律: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让学员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常识,提高普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让学员们了解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对公民道德规范进行详细学习,强化学员的道德水平,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让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认识道德规范和法

律法规所起的作用,确保收到学员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良好效果。

双孢菇的栽培: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员通过学习双孢菇栽培技术,提高他们的创业热情,从而达到改善生产和生活的效果。

有机板栗的种植:通过学习有机板栗的生长特点,让学员掌握有机板栗的种植技术,了解板栗种植生长期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板栗病虫害的防治意识和管理水平,从而达到创业增收的效果。

公共课程的教材我们选用的是国家教委统一监制的规范化教材,专业课程教材我们以课本和实践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公共课教师有校内教师3名和外聘教师多名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篇7:国培计划“送教下乡”项目培训

心得体会

山阳县法官镇初级中学 程上航

今年秋季学期,我参加了“国培”,学到了很多原来不知道的知识,周内工作,周末学习,着实很辛苦。经过两个月的鏖战,终于在这个极端寒冷的日子里将你送走,临走的的那一幕,我突然间的觉得有些依依不舍。希望我们还有再见的机会!

学习期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国家对义务教育的重视,基于此,我才能有幸成为“国培计划”的直接受益者,通过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培训期间,国培办公室的领导精心设计了丰富的学习内容:我首先聆听了徐赐成老师对《基础教育发展路径的实践选择》的详细解读,使《基础教育发展路径的实践选择》中的那些平凡的文字都鲜活起来,让我感到《基础教育发展路径的实践选择》中的每一个字都值得认真去推敲和琢磨,也深刻感受到《基础教育发展路径的实践选择》对基础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指导意义。王思怀教授的《教师职业素养》讲座,让我更深层次的认识到了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宝鸡教研室屈达老师《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提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搞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指我们还听了陕西师范大学附小王林波老师《让课例研究 助理专业成长》的专题报告,使我受益匪浅,王林波老师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课例研究的形式”“课例研究的操作”“课例研究报告撰写”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对“课例研究”这一形式做了全面而又系统的介绍。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阐述,又有鲜活的实例指导。这让聆听讲座的老师们不仅能对课例研究有深刻的了解,更为大家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课例研究点亮了一盏明灯。王林波老师用诙谐的语言简要地讲述了成为优秀教师需要的点滴基础与不凡“铺路石”,旁征博引地分析了、充分肯定了教师的专业化地位,同时也指出了教师专业化地位的基础应该是“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奉献为本”。而由一线老师送的现场观摩课更是让我对老师的激情和课堂把控能力深深震撼,她们表情之丰富,语言语气之多变,动作夸张,无不彰显着她们的智慧。还有许许多多让我受益良多的东西,专家们精湛的理论知识,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洗礼中努力实现着培训学习与工作实践的有效对接,将专家经验和自身所学有机结合,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这次培训,我思考了很多,特别是我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我深刻的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使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篇8:送教下乡教学计划

1 涉农中职教育的教学现状

从涉农中专全日制教育生源来看, 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民, 其中95%以上为初中文化程度, 30岁以上的占总人数的70%, 男女比例为1∶1.8。从数字上不难看出, 他们中绝大多数离开校园时间较长, 基础差, 底子薄, 年龄大, 重新回到课堂拿起课本学习知识, 难度很大。但他们思维能力较强, 有一定的生产经验, 对实践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渴望学习农业新技术, 现实性较强。

从教师的教学情况看, 一些学校教师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影响了教学效果。

就学校而言, 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 涉农中专全日制教育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只有“双师型”教师, 才能真正胜任教学工作, 一些教师虽然理论知识较强, 但实际指导和操作能力较弱, 影响了教学效果。实验及实训设备等教学硬件建设的滞后也导致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有效的培养。教材相对较深, 有些专业教材理论性太强, 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 不太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使用。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准确定位涉农中职教育目标

河北省委组织部、省农村工作办公室、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送教下乡”加快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见》明确提出, 通过教育培训, 使大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返乡农民工、专业户、复转军人等有志青年, 接受正规的中等职业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 掌握生产经营技术, 成为具有一定技能、可自主创业的新型农民, 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技术人才。据此, 涉农中专中职教育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直接在当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复合型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明确学校的教育目标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准确地把握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 为中等职业教育全面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2]。

2.2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 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学校的教学质量。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 学校要积极整合人力资源, 聘请专业素质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组建高素质的专兼教师队伍。同时, 要依托教师科研团队, 在教学上精选教学研究课题, 开展项目课题研究;在教学班做农业新技术项目课题研究, 报科技成果奖, 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另一方面在学生家里的蔬菜大棚搞新品种、新技术实验、示范, 让全班学生参与整个过程,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 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说课、评课等活动, 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3]。

2.3 创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

2.3.1 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从旧的、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 因材施教, 实行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分组讨论式教学、现场解决问题式教学,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蔬菜栽培技术》为例, 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学中干, 干中学, 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一是项目教学法, 如宽城县金杖子教学班, 在教师的带领下, 开展《冀北山区设施黄瓜有害生物普查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研究, 学生边学边用, 取得很好的示范效果。二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如学习黄瓜嫁接等内容, 安排在学生大棚 (教学基地) , 先介绍基本理论, 然后现场进行讲解、示范基本操作程序, 告诉学生“怎么做”。学生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理解教师的演示过程, 组织学生在现场反复实践, 并讲解“为什么这样做”, 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掌握黄瓜嫁接的要领。三是分组讨论法。这种方法灵活性和趣味性较强,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 可以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布置教学任务, 然后在课堂上, 每4人一组, 1名学生任组长,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讨论问题, 共同寻找答案, 推举1名学生回答问题, 达到互相讨论、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现场解决问题法。对学生反映的大棚菜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带领学生到大棚进行现场观察、解决。五是多媒体教学法。运用生动、形象的PPT课件讲课, 吸引学生的注意, 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2.3.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没有实践, 再好的教学也只是纸上谈兵, 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致富本领, 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要在保证实践教学时数的基础上, 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 绘制教学班主栽作物流程图, 量身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依农时季节、按计划开展实践教学, 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2.3.3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容易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可以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教学、仿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教学更活泼、更生动, 内容更丰富、更直观, 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将用传统方法无法展示的内容以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展示出来[4]。

2.4 切实改善实训条件

目前, 学校需要添置的实验设备设施太多, 可以说实验设备设施严重缺乏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 必须及时解决。实践教学本是涉农中专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 教学条件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目前, 各个学校都很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 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 购置了苹果、养猪实践教学仿真软件。但是有些实验由于实验条件的不足而无法进行, 如《农产品加工技术》课, 每一章节都讲具体的制作技术, 由于缺乏实验教学设备, 有些实践教学很难完成。要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 要进一步加大投入, 完善实验条件;其次, 仿真软件能够解决教学内容与生产季节不一致、实训周期长和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因此, 应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蔬菜、板栗、养鸡、农产品加工等专业课程的仿真软件, 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2.5 适当调整课程设置

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 他们的知识水平及理解、接受能力都不能与高中毕业生相提并论, 这些学生之间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 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应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这些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学习英语、数学、化学等基础课程, 很难学懂、学透。对这些学生来讲, 英语学习一些简单的会话, 数学学习一些如土地测量等简单计算, 化学学习一些农药配比等知识还可以理解和接受, 再深则不易理解。因此, 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压缩这些课程的教学时数, 增加一些专业课, 以种植技术专业为例 (果树方向) , 核心专业课仅开设1门果树生产技术, 分6个学期讲, 由于各地主要树种不同, 讲课的内容有主次之分, 6个学期学习1门课太少, 应根据当地实际, 选择开设果树科学施肥和果树病虫害等专业课。

2.6 优化教学内容

省教育部门最近重新编写了一些教材, 这些教材以学生为中心, 按任务进行编写,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在使用中, 发现英语还是偏难。另外, 有些没有改编的教材, 理论性太强, 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应根据学生和生产实际的需要, 精心设计和编写教材, 同时各农广校要组织当地农业技术专家和专兼职教师编写校本教材, 作为对统编教材的补充, 优化教学内容。

2.7 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

教学工作评价体系重点是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激励机制, 对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实行全面评价, 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调控。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建立教学岗位优质优酬机制。注重按科学、系统、可操作性的原则,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对教学质量实行学生、教师和领导全员评议, 并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设置教学岗位, 实行教学岗位的优质优酬。构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 建立优秀学生奖励机制。对学生素质实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 对优秀学生实行奖励, 对学生学习创业实施有效指导。逐步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 包含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管理状态评价、教学研究与改革评价等方面, 再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整体推进教学工作上水平。

3 结语

涉农中专全日制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创新之举。今后, 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 认真思考, 探索出符合涉农中专全日制教育规律的教育模式, 为促进涉农中专全日制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范巍.农广校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 2011 (8) :8-11.

[2]孔祥富.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中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19) :31-32.

[3]安心.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探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6 (5) :39-45.

篇9:“送教下乡”不能走秀

但是目前的“送教下乡”活动多存在形式单一、形式主义、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形式单一主要表现为仅依托“送课”形式来组织活动,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为完成任务而组织活动”,鉴于这两种情况长期存在,所以送教下乡活动效果多不明显,甚至非常不明显。

那么,送教下乡如何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呢?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科学设计。

一、 送什么

送教下乡,必须先深入送教的接受方进行调研,弄清楚接受方的教育需求及要求。唯有如此,送教内容才能真正得到受教方教师欢迎。当前,每所学校或每个教育区域所需要的教育扶促项目或内容多不相同。有的学校缺的是先进教育理念,有的学校虽有先进教育理念,但缺乏具体操作技术,有的学校则可能既缺乏先进教育理念,又缺乏操作技术。同是缺乏操作技术,情况也不尽相同。但送教者在送教时多是根据自己的专长或喜好来确定送教内容。为此,笔者觉得,送教方在送教之前必须对受教方进行调研,以了解其具体教育需求。不经调研,盲目地“送课”,多会造成“送的”不是受教学校教师“想要的”。在这种情况下,送教方只能在形式上达到“送教”之目的,真正的“送教”目的或效果很可能无法实现。

“送教下乡”关键是送教育理念及教育技术。教育理念是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教育的灵魂,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向受教学校教师传递先进教育理念及教育技术应该成为“送教下乡”的主要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实现有效传递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笔者觉得,通过开设示范课或观摩课的形式,并辅以讲座加以诠释,可使受教者完全理解送教者所要传达的理念与思想,也可让其学会教育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技巧。如果“送教下乡”仅以课的形式“送教”,则很难达到“送教”之根本目的。“送教下乡”重点是送教学经验与教育技术。笔者觉得,当前乡村薄弱学校缺乏的不只是教学硬件,最缺乏的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教育技能的教师。要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教育主管部门或教研部门可依托“送教下乡”这一平台来逐步实现。在送教活动中,送教者应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或案例,从教育技术层面加以诠释,以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二、 怎么送

为真正达到“送教下乡”活动的目的,笔者觉得,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开设示范课、观摩课

送教者接受送教任务后必须精心准备,反复酝酿各个教学环节及整理贯穿其中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广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研究性学习”贯穿于教学始终,并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要真正为乡村教师送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或途径。

2.开设业务讲座

授课只是送教活动的一个环节,完整的送教活动,必须包括理念与技术的诠释。要结合所授课诠释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使用问题,能真正让听课教师学到教育技术与技巧。以案例诠释理念与技术是最为有效的送教形式。示范课、观摩课需配以专题讲座或深度评课,这样有助于听课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内化,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

3.持续或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一次送教下乡不可能一下子解决乡村教师所有问题。因此,送教下乡活动应持续、定期开展。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改变乡村薄弱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的教育技术差距,实现城乡教师教育技术与理念均衡发展。

三、 由谁送

“送教下乡”时必须精选一些思想开明、作风正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能将自己教学技术与理念诠释清楚、一线教师公认的优秀教师来承担送教任务。送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送课。当前,有些送教组织者多认为送教活动就是送课。送教应包括送课及授课理念、教学技术等完整的诠释。当前的骨干教师、名师遍地都是,活动组织者一定要甄别清楚,选对选好送教者,否则,送教活动的真正目的便难以达到。

总的来讲,“送教下乡”是一种利己又利人、利校又利国的有效教研活动。鉴于此,笔者认为,当下各级教研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认真做实、做深这项工作,要务求实效,不能走秀。组织者要提前规划,精细组织,做到以受教方教育需求确定送教内容,以送教内容选拔送教人,绝不能以骨干教师、名师或其他优秀教师的专长确定送教内容或盲目送教。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与反思活动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乡村学校及教师要积极、主动联系教研主管部门或单位,要变上级主动“送教”为乡村教师主动“要教”。唯有送教内容真正具有针对性,活动才能有效果,或效果才能更好些。

篇10: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学习心得

我参加了国培计划送教下乡的两次学习,听取了八位优秀教师的优质示范课、探讨课、展示课以及同课异构和来自四川师范大学宁锐教授的指导,我感觉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了八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讲课风采,同时也感受到了专家的独到讲评,让我从中发觉到了自身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下面我就这次国培学习和听课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在观摩课上,我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直接为教学服务。他们在上课时能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可能性》的彭小艳老师和学生玩猜纪念品在哪只手中的猜谜游戏,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为教学服务。还有黄小丽、李成建、张良、王艳、庞桂芬、吉艳、李德莉、冯菊艳等教师们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多样化的信息,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非常值得我学习。

二、教师独特的教学理念。

首先是以学生为主体:现代教育提倡自主学习,但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由,而是让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的角色。而怎样做好这一角色,教学实践中我有许多困惑。这次活动中,老师的教学,让我找到了解决困惑的方法。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也就是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否定学生什么。这次的培训教学中,教师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课堂上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他们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灵活有趣师生互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

其次是教给学生数学思想: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明确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究竟是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知识?不是。是方法?也不是。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数学思想。因为,如果拥有了数学思想,也就拥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三、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

现在到处都在提学生的减负问题,而减负的根本在于提高课堂效率,所以要成就高效的课堂就必须要求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次的国培课上我感觉到上课老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我发现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通过这次听课,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也感受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原来可以如此的默契……看到八位老师精心设计的这几堂课,孩子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感触颇深,也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上一篇:开口班会”实践与探索下一篇:以屈原为话题的个人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