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默写兰亭集序

2024-04-16

理解性默写兰亭集序(精选8篇)

篇1:理解性默写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王羲之)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宜人的句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

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 感叹:。

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

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兰亭集序

8.作者用四句话来表现兰亭环境优美:,,9.作者在谈到兰亭盛会的宴饮之美时是这样写的:,。

10.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1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12.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 内容:,。

1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人生短暂的句子。

14.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有两种人都会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满足,不惧年逝,,,;

15.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悲后人感慨今人之忧叹,。16.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古人说生死的问题: “”,!

17.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明聚会时间地点原因的句子,。18.描写美景的句子:。。

19.对待人生短暂的两类人是怎么面对人生的:。。

20.五乐中赏心之乐描写的句子:。。21.描写来客的排比句 :。

22.当作者阅读到;古人的文章并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掠影时的状态 :。

23.描写想到后人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看法与自己对于过去的看法一样时内心的悲伤的句子:。!

答案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7、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8.兰亭集序作者用了四句话来表现兰亭环境优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9.作者在谈到兰亭盛会的宴饮之美时是这样写的: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10.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夫人之相与,俯仰一时。

1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2.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1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14.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15.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6.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7.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18.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19.或取诸怀抱,悟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0.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怀,足以极视听之娱。2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2.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23.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篇2:理解性默写兰亭集序

A.“序”也作“叙”,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后也用作赠序体文章的名称,如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还有一类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B.曹操三父子、陶渊明、陈寿、班固、范晔等,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C.《陈情表》《史记》《橘颂》和《愚公移山》的作者分别是晋朝的李密、西 汉的司马迁、战国的宋玉和列子(列御寇)。

D.“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携太守常来问津”和“湖光山色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两联,分别写的是陶渊明和杜甫。

2.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癸丑(kuǐ) 会稽(kuài) 修禊(xì) 巳日(sì)

B.峻岭(lǐn)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 骋怀(chěnɡ)

C.娱乐(yú) 会晤(wù) 形骸(hái) 国殇(shānɡ)

D.虚诞(xián) 酣畅(hān) 玄理(xián) 清冽(liè)

3.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全部

B.仰观宇宙之大。 之:指示代词,这样

C.曾不知老之将至曾:曾经

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陈:陈旧

4.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乐琴书以消忧

D.云无心以出岫

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古今异义的两项是( )

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E.何不委心任去留。

F.悦亲戚以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参考答案:

1.解析:B.班固是东汉人;C.《橘颂》的作者是屈原;D.“湖光”一联写范仲淹。

答案:A

2.解析:A.癸:ɡuǐ;B.岭:lǐnɡ;D.诞:dàn,玄:xuán。

答案:C

3.解析:曾:竟然。

答案:C

4.解析:D连词,表修饰,不译;A.介词,“用”;B.介词,“用来”;C.连词,“来”。

答案:D

5.CF

6.解析:A.“由”通“犹”,如、像;B.“趣”通“取”,往、取;C.“倍”通“背”,背叛。

篇3:理解性英语教学

关键词:理解教学,英语学科教学

一、文献综述

理解性教学是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教学模式。本文作者吸取了广大学者的思想精华, 并结合自身理解以“教育的理解性”为研究核心, 分别探讨了理解性英语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对于“理解性教学”, 众多学者持有一家之见。杨文源, 刘恩山强调:“理解 (understanding) ”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 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判断标准之一”。①然而, 理解性教学不仅包含学生的“理解性学习”还囊括教师的“理解性教学”。单纯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而“理解性教学”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锤炼学生的思维, 促使学生“做中学”, 体验学习的实践性与乐趣, 告别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点。教师将“理解性教学”的思想荟萃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 将先进理念与具体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彰显“理解性教学”的透彻性。

“理解性学习”是随着认知主义浪潮而兴起的一种学习思潮。关于意义性学习, 奥苏贝尔提倡学生学习不是新旧知识的简单堆砌, 而是新知识通过学习者自身经历, 与旧知识的意义构建。“从教的角度来说, ‘为理解而教’关注知识的建构与意义的生成。‘理解性教育’必须基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构建。从学的角度看, ‘为理解而教’倡导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有意义学习”。②

二、理解性英语教学的内涵:

面对理解性教学, 首先要理解这几个问题:理解教材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理解的程度。

首先, 《课程标准 (2011年版) 》首次明确提出了外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的理念, 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鉴定基础”。“工具性”即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又称为“实用性”。“人文性”即语言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注重“育人”的价值, 智慧的价值和精神的价值。并且,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 是推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③在人文性中,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陶冶学生情操尤为重要。英语理解性教学不仅仅要满足“双基”要求, 更要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和全身心的发展。

其次, 理解的内容, 即知识的价值性。教师首先从四个维度对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第一, 知识的视野;第二, 思维的习惯;第三, 思维的方式方法;第四, 思维的品质, 即思维的准确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深刻性和思维的整体性。这些思维品质是支撑学生进行“理解性学习”的基石, 也是教师进行“理解性教学”的内在品质支撑。这四大维度决定了教师教学的广度、深度、方法和精神。

再次, 理解的方式, 投射到教师的教学中, 即教师理解教材的方式。首先, 教师要明确教材的基本要素:知识、教材逻辑、课程精神、理念和物质形态。这些要素构成了教材有机体, 教师作为引导者, 在教材的辅助下, 为学生提供可吸收的有效性知识, 学生通过问题引导、自主发现、理解应用和学习反思来获取理解性知识。同时, 教师必须了解学科知识的类型和层次;了解知识的要素与结构;了解知识的性质与价值;理解课程的理念与精神。英语教师应深入了解英语课程中每个版块的类型。在横向, 知识包括:概念的知识和元知识。在纵向, 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思想性知识和和价值性知识等。

最后, 理解的水平与程度, 即理解性教学的深度。这包括两个维度, 第一, “顺其性”, 是否促进学科和学科教材的本质。学科本质包括五大块:学科的关键知识;以思维为核心的学科教学方法;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知识的意义与价值;以精神和态度为核心的学科态度。第二, “扬其神”, 促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深处。英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和找到学生情感, 思维和兴趣的出发点, 这是英语学科课堂设计的依据。第三、“触其本”, 促进课堂教学和学习的底部本质。

三、理解性英语教学的意义

“‘理解’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教育活动, 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塑造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为主要任务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④理解性英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并为学生提供支持:动力支持、锻炼机会支持、人机交流与合作支持。

理解性英语教学承认学生的自主、自立和自强的品质。将自主学习的权力赋予学生, “授之以渔”, 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第二, 差异性, 差异既是教育的起点, 又是教育的终点。柳宗元曾提到“顺木之天, 以之其性”, 即强调差异性教学的重要性, 与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 加德纳所倡导的“多元智力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理解性英语教学基于学生的兴趣差异和能力差异开展三种教学模式, 即分层教学、分类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第三, 整体性, 强调生命和教学的整体性, 包括:关系的整体性, 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的发展;全面发展三个维度:知识过程技能、策略与过程和情感与价值目标。理解性教学这一完整的体系,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 将三大目标相联系,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第四, 周期性 (阶段性) , 依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的发展理论, 理解性教学适应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第五, 无限发展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新旧知识不断重建的过程, 因此英语教师进行理解性教学更好保证学生新旧知识的重建和理解, 融会贯通, 促进学生理解性学习, 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动力、乐趣和思维发展。

注释

11 杨文源, 刘恩山.为了理解的教学设计:从指向核心概念的问题开始.生物学通报.2014:49.

22 徐兆洋.为理解而设计教学.江苏:现代中小学教育教学论坛, 2013:11 (13)

33 陈琳, 王蔷, 程晓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版社, 2012.

篇4:怎样理解数列的单调性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其特殊之处在于数列的定义域通常是N*或其子集,因此数列对应的函数图象是一个个离散的点.数列的单调性与函数的单调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提问中数列{an}的通项公式对应的函数f(x)=x2+λx (x∈N*)的图象是坐标系中离散的点.结合图1、图2可知,只要满足a2>a1,数列{an}就是单调递增数列. 所以点A1,A2既可以同在f(x)图象对称轴的右侧(如图1所示),也可以分布在对称轴的两侧(如图2所示).你的解答只考虑了图1的情况,缩小了解题的范围.

要使一个数列具有单调性,关键是要确保an+1>an或an+1n2+λn (n∈N*)恒成立,整理得λ>-2n-1 ,因为(-2n-1)max=-3,所以λ>-3.

如果数列通项公式对应的函数形式比较简单,就可以根据函数的单调性,结合数列本身的特殊性质解决问题.比如,提问中的函数 f(x)=x2+λx是一个定义域为N*的二次函数,其函数图象在对称轴x=-的左侧单调递减、右侧单调递增. 当A1在对称轴左侧、A2在对称轴右侧,且A1到对称轴的距离小于A2到对称轴的距离时,a2>a1,f(x)=x2+λx (x∈N*)单调递增.由此可得--1<2--,解得λ>-3.

篇5:《师说》理解性默写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

,,”,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

,”。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

8、《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9、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

10、韩愈写作

文的缘

:“。”

1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一致。

《师说》理解性默写答案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

10、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篇6:初中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则》

1.《论语十则》中,阐释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治学方法)的两句是:。

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学习要有谦虚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

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句子是:。

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5.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的句子:。

6.《论语十则》中的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

7.《论语十则》中曾参指出有抱负的人只有胸怀广阔、意志坚强才能担当大任的句子是: 他所说的“三省”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2.孟子认为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亡国的原因)是:。

3.本文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

1.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2.文中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的句子是:。3.本文中说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仪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失其本心的行为)的句子是:。

4.文中体现了孟子“向善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

5.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曹刿论战》

1.曹刿坚持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2.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质疑(乡人凡是依靠当权者,自己置身事外的消极思想)的 句子是:。

3.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4.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的评价是:。5.鲁庄公尽职尽责,平时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是不能明察,也一定凭实情处理(战前可以取信于民的战略政治思想、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的句子是:。

6.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判断已发出追击敌兵时机)的依据是:。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文中描写邹忌外貌(外形高大英俊)的句子是:。2.文中邹忌认为妻子赞美自己原因的句子是:。认为妾之美我的原因是:。宾客违心赞美自己的原因是:。

3.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受蒙蔽的原因)的句子是:。

4.文中写齐王纳谏而达到国内大治的句子是:,;,。

5.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建议下令 受上赏; 受中赏;,受下赏。

《出师表》

1.在《出师表》的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显示刘禅公正严明的治理要

,一致。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心态句子是:

5.《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关于用人的建议最重要的一条是:

6.《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在艰难时期承当重任的句子是:

7.《出师表》中一开篇就说明蜀国开国不顺的政治形势的一句是:

。8.《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国内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9.《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禅如果能跟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商量宫中大小事情,然后实施,可以达到的效果是:

。10.《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毫不懈怠,奋不顾身的原因是:

11.《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禅如果跟将军向宠商讨军队中的事情,就会有

,的稳定局面。

12.《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南方平定,兵员装备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恢复汉朝基业,回到旧都。

13.《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刘禅能自行谋划。深切追念先主临终留下的教诲。

14.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15.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16.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18.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19.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20.《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一致。

21、《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22.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23.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

24.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26.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

27.《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

。28.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29.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

30.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

。3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

《桃花源记》

1.《桃花源记》中“

,”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2.《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

,”想给再进桃花源留下线索。

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

4.《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表现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

,” 5.《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是:“

,”

6.《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

,”

7.《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与渔人交流,“

,”之后不再出去,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8.《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询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渔人才发现他们“

,”于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9.《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其他人热情款待渔人的句子是:“

,”

10.《桃花源记》中捕鱼人前走几十步,眼前变得开阔明亮,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

,”的淳朴自然的乡村美景。

《三峡》

1、《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

2、《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

,。

3、《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4、《三峡》中写水势凶险的句子:

5、《三峡》中写水流湍急的句子:

,。

6、《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7、《三峡》中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8、《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9、《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10、《三峡》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11.《三峡》中总写三峡峰峦重叠,雄伟峻拔山势的句子是:

。侧面描写山势峻拔的句子是:

。12.用对偶修辞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

。用夸张修辞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

13.写春冬之时三峡江水澄澈、风光妩媚的句子是:

。14.总括春冬景物特点及给予作者的感受的句子:

。15.写三峡秋季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

16.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

17.“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前文的“

,”一句相照应。18.请你再写出两句与三峡有关的诗句:

19.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中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一:

,原句:

。理由二:

,原句:

《马说》

1.本文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8.全文的主旨句 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10.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

。11.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怀才不遇的人发的感叹):

12.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

。13.写食马者愚昧无知的句子:

《陋室铭》

1.《陋室铭》中提挈全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3.《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5.《陋室铭》中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的句子是

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7.《陋室铭》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8.《陋室铭》中表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9.《陋室铭》中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

。10.《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11.刘禹锡在《陋室铬》中紧扣“

,”这一主旨,写“陋室”恬静、雅致的句子是“

。”写主人纵情畅怀、谈笑风生的句子是“

。;从正反两方面写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

,;与古贤名室类比的句子是“

。”;全文的点晴之笔是。

高二语文初中理解性默写答案

《论语十则》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舍生而取义者也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5.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曹刿论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夫战,勇气也 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书谏寡人者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出师表》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5.亲贤臣,远小人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8.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9.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0.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1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1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13.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5.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怪大事” 17.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8.不宜妄自菲薄

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20.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3.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4.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25.亲贤臣,远小人

2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7.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28.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9.遂许先帝以驱驰

30.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1.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桃花源记》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0.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三峡》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0.清荣峻茂

1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1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林寒涧肃、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林寒涧肃

16、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7、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18、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19.水流大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落差大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马说》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4.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能尽其材,鸣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之而不能通其意。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9.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1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陋室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何陋之有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9.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0.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篇7:《师说》理解性默写

1.《师说》作者开篇就提出教师的职能的句子是:。

2.韩愈在《师说》中,用设问的方式指出不从师的危害,从而说明从师的重要的句子是:“,?” 3.韩愈在《师说》中,循循善诱地说明从事的重要性,不从师不能解惑的句子是:“,。” 4.韩愈在《师说》中,不断强调有疑惑且不跟从老师学习的危害的句子是:“。” 5.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拜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为师,是理所当然的句子是:“。” 6.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拜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为师,是理所当然的句子是:“。”

7.在《师说》中,韩愈将讨论的焦点引到以“道”为师的态度上,并且发出强烈感叹的句子是:“,?” 8.在《师说》中,韩愈认为择师不应该分贵贱和年龄的句子是:“,” 9.在《师说》中,韩愈以“道”为标准择师的句子是:“。”

10.韩愈对从师的风尚失传与对学问疑惑之难,感慨万端的句子是:“!!” 11.韩愈赞美古代圣人们知识丰富,修养极高,仍从师请教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12.韩愈批评今之众人离圣人渐行渐远却不愿意从师的错误态度的句子是:“。” 14.韩愈明确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所在的句子是:“,?” 13.韩愈在赞美古人、批评今之众人从师态度的酵素,得出结论性的句子是“。” 15.韩愈指出那些家长们为孩子将来计而择师的句子是“。”

18.韩愈在《师说》中批评那些士大夫在为孩子择师、学习上,存在着不明智和谬误的句子是“,,。” 16.韩愈在《师说》中批评那些家长不带头从师,为孩子做出坏榜样的句子是:“。”

17.在《师说》中表明韩愈对那个孩子老师只教“句读”内容的否定,阐述老师内涵的句子是: “。”

19.韩愈赞手工业者们互相学习的句子是“。”

22.在《师说》中,韩愈对从师之道不能恢复发出感慨的句子是“!。”

20.在《师说》中韩愈再次批评那些士大夫嘲笑从师的不良现象,并与百工之人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

21.在《师说》中,揭示世俗对从师者嘲笑的原因是因为年龄、学问和修养相当就不能称呼为老师的句子是 “。。”

25.在《师说》中,韩愈列举了孔子从师谦逊的态度:孔子认为,众人中,至少一人能比我强点,我就能拜他为师的句子是“ : ,.”

23.韩愈在《师说》中,首先提出了“”的论断,接着,列举了从师之多“”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4.韩愈在《师说》中,列举了孔子尊奉为老师的人的才德事例,意在表现他们的总体水平不一定超过孔子,但孔子还曾虚心向他们请教了某些方面的问题的句子是“。” 26.韩愈对师生关系结论性概括的句子是“。”

28.韩愈推崇从师的优良学风,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 “。”

27.韩愈倡导以能者为师的理由的句子是 “。”

参考答案: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6.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7.吾师道也,夫庸之前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呜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1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5.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16.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17.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9.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2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2.呜呼 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

23.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4.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5.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篇8:古诗理解性默写

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就是佐证。

二《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想象中的景象,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三《饮酒》(陶渊明)

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

3.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五《次北固山下》(王湾)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六《使至塞上》(王维)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七、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八、《行路难》(李白)

1.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李白《行路难》中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3.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九、《望岳》(杜甫)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十、《春望》(杜甫)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十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自然景物写凄凉寒冷景象(或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十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翰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了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十四、《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刘禹锡)

1.《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十五、《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十六、《赤壁》

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判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十七、《泊秦淮》(杜牧)

1.《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一句诗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子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十八、《夜雨寄北》(李商隐)

1.《夜雨寄北》中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十九、《无题》(李商隐)

1.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十、《相见欢》(李煜)

李煜《相见欢》中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纷乱和难解的诗句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二十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二十二、《浣溪沙》(晏殊)

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

十三、《登飞来峰》(王安石)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二

十四、《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二十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二十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角和听角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二

十七、《过零丁洋》(文天祥)

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借地名写出形势和情况的危急凄苦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二

十八、《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

十九、《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十、《己亥杂诗》(龚自珍)

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十一、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三十二醉花阴

1.李清照《醉花阴》中形容人极度悲伤,愁苦的千古名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含其中的诗句是:人比黄花瘦。三十三观书有感

朱熹的《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本文的成语:源头活水 三十四黄鹤楼

上一篇:忆在升旗台叙事作文下一篇:王书记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