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各科

2024-05-23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各科(精选6篇)

篇1: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各科

最新推荐

四川和甘肃08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时间推迟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攻略

2008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网络课程辅导招生

2008年执业医师考试报名及现场确认信息

2008年医师资格考试考生手册

2008年医师资格考试考生手册:医师资格考试考

2008年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和考试时间公布

2008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汇总

2008年医师资格考试3月10日开始网上报名

2008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汇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申明-网站地图-医学论坛-医学博客-网络课程-帮助

医学全在线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6-2008,MED126.COM,All Rights Reserved[url=tencent://message/?uin=7923052&Site=医学全在线&Menu=yes][/url]

皖ICP备06007007号贵宾统计

篇2: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各科

第一单元:9月8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

第二单元:9月8日(星期六):下午14:00—16:30

第三单元:9月9日(星期日):上午9:00—11:30

第四单元:9月9日(星期日):下午14:00—16:30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各科分数比例简介:(版本1)

第一单元:中医基础40;中药40;方剂40;中诊30.第二单元:西医内科50;西医诊断35;医学伦理15;传染病35;卫生法规15.第三单元:中医内科80;针灸70.第四单元:中医外科60;中医妇科50;中医儿科40.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各科分数比例简介:(版本2)

第一单元:中医基础40;中药35;方剂35;中诊40.第二单元:西医内科50;西医诊断30;医学伦理15;传染病40;卫生法规15.第三单元:中医内科90;针灸60.第四单元:中医外科50;中医妇科50;中医儿科50.(历年中医执业的分数线):

篇3: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各科

中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分为3站:第一站为书面辨证论治, 即提供一个病例资料, 要求考生完成四诊摘要、辨证分析 (病因、病机、病位、病性) 中医类证鉴别, 提出中医、西医诊断依据, 中医治法, 方药 (方名、药物剂量、煎服法等) 、中医调护内容或必要的诊疗计划内容。第二站为基本操作, 包括体格检查 (内科基本体格检查) 、中医基本操作、西医基本操作。第三站为现场临床答辩, 包括病史采集, 临床问答 (师承和确有专长考生要结合其专业进行) 和辅助检查临床判读。

在针灸学内容中, 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头针和耳针、其他针法属于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中医基本操作内容, 占第二站考试内容的40%左右。

由此可见, 对于中医类执业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操作中, 针灸部分约占考核内容的40%, 考查重点侧重于毫针刺法, 在综合笔试当中, 针灸部分占考核内容的比例不少于10%, 仅次于中医内科所占比例。在针灸学考点当中, 重点考查十四经脉循行、主治概要、常见腧穴定位、主治以及针灸治疗当中头面躯体痛证和内科病症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处方、操作、方义等。

目前, 参加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主要来自中于医基础、中医临床、针灸推拿、中药学等专业。对于针灸推拿专业的考生来说, 由于针灸学是其专业课程, 所以对于针灸知识的掌握问题不大。但对于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中药学专业的考生来说, 针灸学教材单一, 课时安排也并不充足, 所以要想在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针灸部分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还需要教师优化针灸学教学内容, 以求在相对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收到较好的效果。

以石学敏主编的《针灸学》教材为例, 我们先来看该书目录 (见表6) :上篇针灸理论篇, 主要论述经络的概念、循行路线及规律, 腧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等;中篇针灸技术, 主要论述各种刺灸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等;下篇针灸应用, 主要论述针灸治疗原则、处方, 特定穴的运用以及各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将其与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针灸学考点进行对比发现, 对于考点内容, 该教材都有包括, 但对于知识的侧重点要求其则与执业考试有所偏差。《针灸学》书中侧重针灸理论部分, 对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规律, 腧穴的定位、主治特点都有详细论述, 但对刺灸法、针灸治疗应用部分则涉及较少。为更好地满足执业资格考试的需要, 针灸学授课教师要对《针灸学》教材内容进行合理优化。

1 授课内容适当调整

学期授课前, 教师应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设计, 对课本当中占较大篇幅的针灸基础理论部分缩减课时, 将发展简史、总论部以合成一个课时来讲;而对于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的循行, 腧穴的定位、主治等则需详细讲解;对于刺灸法一篇, 可适当降低理论部分的要求, 但在实训课上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针灸治疗部分采用“问题教学法”或“案例教学法”或适当结合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法, 重点内容为“针灸临床常见病的诊治”。

2 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当中“刺灸法操作、十二经脉循行、腧穴定位是重点, 针灸治疗也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针灸学》教材对于执业资格考试针灸部分考点中占一半以上内容的针灸治疗部分描述篇幅较小, 需要授课教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补充原则可将治疗内容与中医临床病例联系起来, 按照各大系统常见病的针灸治疗一一展开, 内容涉及中医诊断思路 (证候分析) 、针灸处方组成、方义及刺灸方法。补充过程中要注意两点: (1) 针灸辨证论治的内容“理→法→经→穴→术”的讲授, 通过讲“理”培养学生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的辨病、辨证思维;通过讲“法”体现针灸治疗特色, 比如脏腑病“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陷下则灸之”, 经筋病“治筋者首选阿是”, 络病“宛陈则除之”等;通过讲“经”、讲“穴”、讲“术”, 让学生掌握“术法关系”、“穴法关系”, 并能根据确立好的治则、治法, 选择合适的经络、腧穴、操作方法, 并对疾病进行治疗。 (2) 把握要点和难点进行讲授, 讲“理”要注意病因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 同时兼顾气血津液等辨证;讲“法”要注重讲明“证法关系”;讲“经”要讲明选经的原因;讲“穴”要说清楚选穴的原则、配穴的方法和特定穴的临床应用[1]。

3 实践实操重点加强

实际动手操作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课堂内容。针灸操作内容主要包括消毒、进针、行针、补泻、出针、温针灸、温和灸、雀啄灸、隔附子饼灸、腧穴定位等;进针方法包括单手进针、提捏进针、指切进针、舒张进针、夹持进针等;补泻操作重点考查提插补泻和捻转补泻。

实践实操的教学应于课程前针对考试大纲编写实验指导, 规范各项教学内容, 如教学目标、实习器材、实习步骤、实习小结, 如对毫针刺法的目的、要求有: (1) 了解毫针构造、规格和种类, 并正确选择和使用毫针; (2) 掌握正确的练针方法, 提高指力、熟练手法, 掌握常用的进针方法、行针基本手法及辅助手法; (3) 熟悉毫针针刺技巧, 恰当把握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细心体会针刺得气现象等[2]。教师在上课时对操作要领应做详细解说和示范[3], 另外, 还应时刻注意密切联系临床, 如补法行针可用于胃阴亏虚之胃痛隐隐、灼热不适、嘈杂似饥、食少口干、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此时选取以俞、募穴为主, 如脾俞、胃俞、中脘、掌门、足三里、内关、血海、三阴交等, 且对该病进针、出针手法亦可以用补法。

4 临床实习前系统强化

临床实习前除确保学生要对针灸基本理论部分熟练掌握之外, 重点要求学生熟练应用针灸治疗部分, 掌握针灸临床常见病的诊治, 能够说出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处方、操作、方义。课堂教学可采用“案例教学法”, 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根据所掌握的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和针灸学的知识, 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此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发现学生基础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又可以培养并完善学生诊治临床病例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 针对中医类执业医师考试而进行的课堂教学, 需要根据中医类执业考试大纲合理安排课程, 包括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安排、重点内容的补充拓宽以及课程内容与临床的紧密联系等, 使学生对考试大纲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耿樱.针灸治疗教学探讨[J].科教导刊, 2012 (4) :16-17.

[2]刘茜, 王慧, 李涛.精心设计针灸实训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 (5) :101-102.

篇4: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各科

【关键词】中医执业医师;诊所;意愿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45-02

Abstract:The attitude of practitione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to run a private TCM clinic is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affect private TCM healthcare offered.This work aims at reflecting the TCM practitioners attitudes by using questionnaires.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CM practitioners are willing to run private TCM clinic.And the greatest obstacle to running a private TCM clinic is the admittance qualification from the government.And the majority of the surveys respondents are agreed to buying personal medical practice liability insurance and accept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Practitioner;Private clinic;Attitude

个体中医诊所是最经济、最高效、又最符合非营利性要求的医疗机构类型,中医执业医师作为社会办医的重要力量,其对于开办诊所的意愿是社会办中医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解中医执业医师开业的意愿,课题组联合“医学界”杂志,利用腾讯微信平台,向中医执业师进行了专题调查。

1对象和方法

通过咨询专家,采用自编调研问卷《中医执业医师个体开业意愿的调查问卷》,组织全国各地获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生通过微信平台进行问卷调查,回答不完整的问卷系统会自动排除,共回收有效问卷1581份。

在1581位被调查的中医执业医师中,住院医师占42.50%,主治医师占36.12%,副主任中医师占15.69%,主任中医师占5.69%,符合了医生层级结构的正态分布,即初级职称的住院医师人数最多,中级职称的主治医师占比约三分之一,高级职称的医师最少,且其中正高级职称又远低于副高级职称医师,这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次微信平台调研的客观公正性。

获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年限上,3年以内的占27.26%,3~5年的占15.75%,5~10年的占22.77%,10年以上但尚未退休的占32.32%,已退休的占1.90%。因《执业医师法》是自1999年5月1日起才开始施行的,因此在没有设置15年以上这一类别选项。从构成比例上看,以获中医执业医师资格“10年以上但尚未退休”的人数最多,占32.32%,而这一部分也是最有医学和社会经验、最有可能会下海的医师人群,这组数据进一步反映了本次调研结果具有反映现实的意义。

2结果

2.1开办意愿与服务形式对开办中医诊所的意愿调查中,83%的受访者表示有独立或合伙开办中医诊所想法;还有82%受访者认为目前国内中医诊所过少,11%受访者认为数量适中,7%受访者认为数量已经过多。

在开办诊所困难的估计方面,45%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制约民办中医诊所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卫生主管部门设置的准入门槛过高,其次是医保政策对中医诊所支持力度不足,还有27%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制约因素是优质的中医人才受制于人事制度,流动性低。

对中医诊所只能开展纯中医服务的信心调查,73%的受访者表示,对传统中医诊疗很有信心还是会考虑开办中医诊所。他们能接受“中医诊所只能从事传统中医诊疗,不得使用西药,不得开展手术治疗”的有关规定。对不同职称的中医执业医师的纯中医服务信心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职称的中医执业医师的纯中医服务信心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职称越高的中医执业医师的纯中医服务的信心越高,如表1所示。

2.2开办条件的意向对诊所开办地的选择意向,部分地区的卫生管理部门要求中医诊所的用地必须是商铺或办公用地,而民宅不能用于办诊所。而受访者认为,如能自由选择办诊所之场所,41%会选择使用成本低的民宅,41%会选择办公用地,仅有18%会选择使用商铺。

卫生主管部门要求中医诊所必须配备护理人员,70%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卫生主管部门要求中医诊所必须配备中药饮片区及中药师,66%的受访者觉得不合理,认为病人完全可以持中药处方在社会其它药店购药。

2.3责任保险与职业发展对于强制医师购买个人医疗执业责任保险,83%的受访者认为必须购买,此举能与国际接轨,能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制度性的保障。17%则担心购买医疗执业责任险会增加经营成本,认为不应强制购买。

如果实行医师继续教育制度和资格证的考核和计扣分制度,76%的受访者表示赞同,认为可以通过学习,加强自律,24%的受访者则表示不同意,担心个人开业后工作压力大,没时间学习和参加考试。

2.4具体建议在开放性问答题中,回答中“需要政府”、“社会支持”两个词频出现得最多,词频达到259次,其次是“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程序”、“加强监管,规范市场,保证医疗质量”、“医保支持”、“中西医公平对待”、“放开政策,简政放权”等。

3讨论

3.1中医执业医师对开办传统中医诊所的支持度高调查显示,中医执业医师对于开放社会办中医诊所的支持度很高,作为开办传统中医诊所的中坚力量,中医执业医师的支持能够使社会办中医得到有序良好的发展。而且大部分中医执业医师认为目前国家政策尚未落地,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社会上的中医诊所过少,说明中医诊所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积极推进。此外,对于开办只能使用传统疗法的中医诊所,七成的中医执业医师都还是对传统中医诊疗很有信心,认为即便只能使用传统中医药手段,仍有信心能解决患者的问题。中医执业医师的这一态度能够促进中医诊所与西医诊所分开管理,突出中医特色。

但是,部分的中医师还是希望中医诊所能够开展部分西医的诊疗项目,因为我国中医执业医师不管是在本科五年的学习过程中或执业资格的考取中,都需要经过西医理论和技能操作的考核,执业中医师具备开展西医诊疗活动基础。在这种现代医学教育的背景下,纯中医药的治疗方式被淡化。但是调查同时显示,职称越高的中医执业医师的纯中医服务的信心越高,说明纯中医药疗法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其诊疗效果是被肯定的。

3.2中医执业医师开业的主要顾虑对社会开办中医诊所的障碍认知调查中,“准入障碍”是最受诟病的。在卫生条件和设备配置上国家对中医诊所和西医诊没有区别要求,中医是经验医学,西医是实验医学,在诊所这一点就体现出极大的差异,如果政府不能在经营项目和定价收费上能体现出中医和西医的差别的话,就可以考虑在准入时体现差别,让中医诊所更容易申办,因为中医诊所具备了设备简单,环境污染低,废物少的许多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

医保没有对中医传统诊疗科目进行覆盖,对社会开办中医诊所造成障碍,因为很大一部分的患者会偏向于选择到有医保覆盖的医疗机构进行就医,医保覆盖既是一种经济上的支持,也是一种对医疗机构诚信的一种认可。

中医人才流动障碍是社会办中医诊所的第三大障碍,优质的中医人才大多在公立医院任职,劳保、晋升、课题、职称等等事物已经将医生和医院捆绑在一起,医生无法自由流动,医生不愿放弃前途到民办机构来,民办医疗机构很难获得优质的中医人才,造成发展上的困局。

3.3关于经营场所的选择倾向租金是中医诊所经营成本的一个主要部分,特别是对于闹市中的商铺来说,为了节约成本,大部分受访者都偏向于选择租金较低的办公用地或民宅来开办中医诊所。因为普通的中医诊疗活动设备简单,办公用地具有租金相对低廉,还配备公用的卫生间,保洁成本低等优势。而民宅的租金成本是最低廉的,受欢迎程度与办公用地一致。

3.4护理人员、中药饮片区及中药师配备非必须中医与西医相比,具有简、便、易、廉的特征,而且中医的发展一直都是以中医师为主体,通过望闻问切诊断病情,采用中药等传统手段进行治疗。而护理人员主要是西医学发展的产物,传统中医学里并没有这一学科,中医护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中医医院的成立,从中医医学中分化出来的学科[1]。对于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中医诊所,特别是还限制使用西药和输液的机构,护理人员的作用并不大,提请有关部门在修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时应区别对待。

中医药不分家,几千年来如此,中医诊所是否配备中药房,由开办者决定,但即便是配备中药房,也完全不需要强制配备执业中药师,而只需要配备一名药师即可。现今社会分工极细、市场极发达,处方的去向主办者是无法控制的,既然如此,就不需要将是否配备中药饮片区作为开办中医诊所的必备条件,也是另一种层面的对诊所准入门槛的降低。

3.5个人医疗执业责任保险需求大由于医疗的不确定性,在西方国家,医疗责任保险与医疗服务业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投医疗责任险的医生开业会冒风险。而在我国,因为一直以来医生都是体制内的人,发生了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通常都由医院出面处理,而不是医生个人,所以个人医疗执业责任保险并没有得到重视与发展。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医患关系和医疗环境出发,中医执业医师如果想开办个体中医诊所,失去了医院组织层面的保障,个人医疗执业责任保险的需求是很大的,本调查也显示中医执业医师对购买个人医疗执业责任保险的意愿是积极的。

3.6实行医师继续教育制度和资格证的考核计扣分制度支持度高全面开放社会资本办医,需要配套强化医师的专业技能及医保法律法规知识的持续学习和更新,改变既往“重准入,轻保质”的行政审批做法,可以学习香港、澳门的全科医师继续教育制度,借鉴驾驶员驾驶证的考核和计扣分制度。医师通过继续再教育提高自身的技能,对于中医师自身的发展和中医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调查显示,绝大部分(76%)的中医执业医师接受执业后的继续教育模式,这种积极的态度对继续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此外,由于中医教育的特殊性,师承教育形式曾经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模式,也是中医中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因素[2]。目前,受到法律、政策承认的教育模式主要学院教育模式,师承制缺少广泛的承认与开展,不少中医师希望能通过受官方承认的师承模式,获得医疗技术的提升与发展,事实上国家卫生部2007年2月1日已经开始实施《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这反映了目前临床医师和诊所对政策的不敏感,也反应了需要构建一个能够实现点对点的医政信息发布平台。

参考文献

[1]沈勤.影响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65-267.

[2]温茂兴.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J].江苏中医药,2005,26(10):60-62.

篇5: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各科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在肾脏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大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大

C.肾小管对蛋白质重吸收减少

D.滤过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E.血浆蛋白尿的含量增多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滤过膜上 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覆盖,形成滤过膜的电学屏障。肾炎或缺O2 时,会出现蛋白尿,其原因是由于病变使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对带负电荷的白蛋白排斥作用减弱,使白蛋白易于滤过所致。

3.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效应是

A.两者的升压效应相同

B.两者引起的心率变化相同

C.小剂量的肾上腺素使骨骼肌微动脉舒张

D.去甲肾上腺素使胃肠道微动脉舒张

E.在完整机体中,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引起血压升高,心率明显加快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去甲肾上腺素(NE)与α受体结合的能力强,与β受体结合的能力弱,故NE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结合,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使血管强烈收缩,外周阻力显著增加,动脉血压升高。因NE能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引起降压反射使心脏活动减弱,掩盖了NE与β1受体结合产生的强心作用。故临床上使用NE只能起到升压作用,却不能起到强心作用。肾上腺素与α受体和β受体结合的能力一样强。收缩血管的数量与舒张血管的数量大致相等,所以肾上腺素使总的外周阻力变化不大,因此,动脉血压变化不大。因而肾上腺素只能作强心药,不能作为升压药。

4.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大脑的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功能

D.维持觉醒

E.协调肌紧张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各种感觉冲动(嗅觉除外)通过感觉传入纤维上传到丘脑感觉接替核换元后,然后再由感觉接替核内的神经元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感觉区,这一传入系统称特异性投射系统。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放传出神经冲动。

8.AB血型人的红细胞膜上和血清中分别含

A.A凝集原和抗A、抗B凝集素

B.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

C.A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

E.A、B凝集原,不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上抗原的种类分型的。红细胞膜只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其血浆中含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膜上只含有B凝集原的为B型,其血浆中含有抗A凝集素;红细胞膜上含有A和B两种凝集原者为AB型,其血浆中没有凝集素;红细胞膜上A、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为O型,其血浆中含有抗A、抗B两种凝集素。

10.有关突触传递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单向传递

B.突触延搁

C.总和

D.不易疲劳

E.发放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突触(中枢)传递特征有6个:①单向传递;②中枢(突触)延搁;③总和;④兴奋节律的改变;⑤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⑥后放。

19.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

B.用药物抑制合成后,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在1~2天内即下降

C.对婴幼儿脑的发育有促进作用

D.可增加组织耗氧量,增加产热

E.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其合成分泌增加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元素,来自食物。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①使机体产热(甲状腺激素的产热作用最强)、耗氧增多;②使血糖升高;③适量的T1 、T 1能促进蛋白质合成,过多促进分解;④促进脂肪及胆固醇分解。2、促进脑和长骨发育,故幼年T1 、T1 缺乏引起呆小症;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4、作用心脏使其活动增强。

29.剧烈运动(交感神经兴奋)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B.ADH分泌增多

C.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D.醛固酮分泌增多

E.醛固酮分泌减少

本题正确答案:C

篇6: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各科

第一单元 绪论

1、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瘛疭方》)

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

3、提出“五善七恶”的著作是(《圣济总录》)

4、正宗派的代表(陈实功)

5、全生派的代表(汪洪绪)

6、心得派代表(高锦庭)

第二单元 中医外科证治概论

一、中医外科专业术语

1、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2、疮疡――广义指一切浅显外科疾患。狭义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3、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4、溃疡――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5、胬肉――肉芽组织

6、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7、疽――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

8、根盘――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9、根脚――肿疡之基底根部

10、护场――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约束邪气使之不外散

11、痰――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的或软或硬、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

12、结核――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

二、治疗

(一)内治总则――消、托、补

(二)外治法

1、膏药――适用于一切外科病症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

2、油膏――肿疡期;溃疡期;

3、箍围药――肿疡初期促其消散

4、掺药

5、酊剂――疮疡未溃及皮肤病

6、洗剂――适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

第三单元 无菌术

1、消毒――用化学的方法消灭微生物

2、手术区皮肤消毒的范围,应距切口周围(15cm)

3、手术室的面积应为(24-40平米)

4、手术室的湿度一般为(48%)

5、灭菌――杀灭芽孢类微生物 第四单元 麻醉

一、麻醉方法

1、针刺镇痛与辅助麻醉

2、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非吸入性麻醉)

3、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区域阻滞;椎管内麻醉)

4、复合麻醉

二、麻醉前用药

(一)麻醉前用药目的:

1、减少病人精神紧张;

2、使麻醉过程平稳

3、增强麻醉效果

4、减缓病人疼痛感

(二)麻醉前常用药物

1、镇静安定药:苯二氮䓬类(地西泮,咪达唑),丁酰氨类,吩噻嗪类

2、催眠药:苯巴比妥,戊巴比妥

3、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镇痛新

4、抗胆碱类药:阿托品,东莨菪碱,格隆溴胺

5、稳定血流动力学药:可乐定,右美托咪啶

6、防治恶心呕吐药:丁酰苯类药,胃动力,抗胆碱药

7、预防误吸及其危害药:H2受体阻滞剂

三、局部麻醉

1、常用药物:丁卡因,利多卡因,达克罗要,布比卡因

2、不良反应的处理

局麻药加肾上腺素目的:延缓药物吸收,延长作用时间

局麻前给巴比妥类药目我:减少局麻药中毒

出现中枢兴奋或惊厥时用:苯巴比妥钠肌注或安定

四、椎管内麻醉

1、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

适应证:下腹部及盆腔手术;下肢手术;肛门及会阴部手术

并发症:术后头痛;腰背痛;尿潴留;下肢瘫痪

2、硬膜外麻醉

适应证:胸壁,上肢,下肢,腹部和肛门会阴区各部位手术

颈椎病,腰背痛及腿痛等急慢性疼痛的治疗

并发症:血压下降,咀嚼抑制,恶心呕吐

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五、气管插管

1、经口明视插管:用于除口腔、咽腔手术之外的病人

2、经鼻腔明视插管法:主要用于口腔、颌面、咽腔手术病人

3、经鼻盲探插管:张口确实梭,喉镜难以置入并呼吸道管理的

4、经口盲探气管内插管:部分张口困难;呼吸道部分梗阻;

颈部强直,颈椎骨折、脱臼等颈部活动受限者;

颈斑痕挛缩面严重影响抬头活动者;

喉结过高,颈部粗短,下颌退缩等

5、清醒气管内插管:不能耐受较深麻醉,但必须要控制呼吸或人工呼吸者;消化道梗阻或饱食者;颅脑、开胸等针麻手术

6、双腔支敢管导管(DLT)插管术:“湿肺”全麻;开放性肺结核其分泌物有扩散感染能力者;支气管胸膜瘘,外伤性支气管断裂者;近期有大咯血者。

第五单元 体液与营养代谢

一、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

1、体液组成:水、电解质和有机物质

2、体液总量:男性占体重60%;女性占体征的55%

3、体液分布:细胞内液――存在于骨髂肌中 细胞外液――血浆及组织间液

4、水代谢 24小时出入量为2000-2500

5、体液平衡的调节:

(1)渴感作用

(2)抗利尿(ADH):提高肾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醛固酮:作用于肾远曲小管、集合管,促Na+主动重吸收,促K和H的排泌,储钠排钾的作用。

(4)心房利钠多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血容量

(5)利钠激素――使尿内水Na+排出增多,减少细胞外液量

(6)甲状旁腺素(PTH)――促远曲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排Na、K和和HCO3

二、水、电解质失衡

(一)缺水

1、等渗性缺水――水和钠按正常比例丢失

(1)病因:消化液的急性丢失;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后感染;大面积烧伤早期大量渗液。(2)表现:

轻度(2-4%):口渴,少尿

中度(5%):脉搏细快,肢端湿冷,“三陷一低”(眼窝下陷,皮肤干陷,浅表静脉瘪陷,血压下降或不稳)

重度(6-7%):休克,伴代谢性酸中毒。

2、高渗性缺水――高钠血症(钠>150,血浆渗透压>320)

(1)病因:不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过多;鼻饲要素饮食、静脉高营养。(2)表现

轻度(2-4%):口渴

中度(4-6%):极度口渴,乏力,眼窝明显凹陷,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心率加速,尿少,尿比重增高。

重度(>6%):烦躁,谵妄,昏迷;血压下降,休克,少尿无尿,氮质血症。(3)治疗:

首先采用5%葡萄糖溶液

成人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 补液量=(血钠值-142)*体重*4(女性3,儿童5)

3、低渗性缺水――低钠血症(细胞外液减少)(1)病因:

胃肠道消化液长期持续丧失(如慢性十二指肠瘘); 大创面慢性渗液;

大量应用排钠性利尿剂;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失盐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2)表现

轻度(钠<135=:乏力、头昏、手足麻木,无口渴,尿正常

中度(钠<130=:厌食、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脉压变小,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尿少

重度(钠<120=: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神志不清,木僵,昏迷。伴严重休克,少尿或无尿。尿素氮升高。

(3)治疗:补钠量=(142-钠值)/17*体重*0.6(女性0.5)

(二)钾异常

1、低钾血症(<3.5mmol/l 表情淡漠、倦怠嗜睡或烦躁不安,肌肉软弱无力,腱反射迟钝或消失,眼睑下垂; 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传导阻滞,重者室颤; 多饮多尿,膀胱收缩无力而排尿困难;代谢性碱中毒;

心电图:T波低平、双相倒置,继之S-T段下降、Q-T新时期延长和U波出现。

2、高钾血症(>5.5)

轻度:四肢乏力、手足麻木、肌肉酸痛;钾>7.0时出现软瘫,呼吸困难; 心电图早期改变为T波高尖,基底变窄;钾>8.0时P波消失,QRS波增宽,QT间期延长; 血压波动,心率缓慢,心音遥远而弱,重者心跳骤停。

(三)钙异常(2.18-2.63)

1、低钙(1)病因

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肌能减退,慢性肾衰,肠瘘,慢性腹泻和小肠吸收不良; 甲状腺手术时损伤或切除甲状旁腺并发症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2)表现:手足或面部肌肉痉挛,腱反射亢进

(3)治疗:10%葡萄糖酸钙20ml或5%氯化钙10ml静注

2、高钙血症

(1)病因: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某些恶性肿瘤

(2)表现:早期出现疲倦、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和腹胀,体重下降;重者头痛,背部和四肢疼痛、幻觉,狂躁昏迷

(3)治疗:重症:给予大量生理盐水,速尿静推;大剂量激素

三、酸碱平衡紊乱

1、代谢性酸中毒

有严重腹泻、肠瘘等病史; 有深而快的呼吸等临床表现;

pH↓,PaCO3呈代偿性↓,CO2CP↓,SB↓,BE呈负值

2、呼吸性酸中毒

有呼吸功能受影响的病史;

pH↓↓,PaCO2、CO2CP↑,血浆HCO3-正常

四、外科营养支持

(一)适应证:

1、胃肠道梗阻 2胃肠道外瘘及短肠综合征

3、消化道广泛炎症性疾病

4、高代谢状态

5、肿瘤患者所接受和大面积放疗

6、肝、肾功能衰竭

7、大手术围手术期营养

(二)并发症

1、技术性并发症

插管并发症;导管留置期并发症;深静脉插管并发症

2、感染性并发症:细菌或真菌性败血症

3、与代谢有关的并发症:糖代谢紊乱;按基酸性并发症;营养物质缺乏

五、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本身可发生――胆囊结石、胆汁淤滞 肠外营养糖代谢紊乱可发生――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第六单元 输血

一、输血适应证:失血量在1000ml以上,必须及时输血

二、输血并发症及防治

1、过敏反应:肾上腺素

2、发热反应:立即减慢速度;严重者停输血,用解热镇痛药。

3、溶血反应:停止输血,积极抗休克,维持循环功能,保护肾功能和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半坐位,吸氧和利尿

5、细菌污染反应:抗休克,抗感染(广谱抗生素、补液、利尿、降温、纠酸)

6、枸橼酸盐中毒:静脉 10%葡萄糖酸钙10ml

7、疾病传播

第七单元 休克

一、分类: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和过敏性

二、表现

(一)休克早期(缺血缺氧期或反应代偿期)

主要体征:心律加快。舒张压稍↑,脉搏快,脉压缩小

(二)休克中期(淤血缺氧期或失代偿期)

主要体征:血压进行性下降,意识模糊,发绀,酸中毒

(三)休克后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期)

(四)重要器官受损――肾和胃肠道最先受损

三、中医辨证论治

1、热伤气阴证

益气固脱,清热解毒养阴――生脉饮加清热解毒养阴药

2、热伤营血证――气血两清,益气生阴――清营汤加减

3、阴厥――益气固脱,养血育阴――人参养营汤加减

4、寒厥――回阳救逆――四味回阳饮加减

5、厥逆――益气固脱,阴阳双补――保元汤合固阳汤加减

6、阴脱――益气固脱,养血育阳――独参汤合四逆汤加减

7、阳脱――益气固脱――独参汤合四逆汤

第八单元 围手术期处理

一、术前准备

1、高血压<160/100 房颤伴心室率>100――西地兰或口服心得安

老年冠心病、心动过缓、心室率<50――皮下注射阿托品

2、糖尿病:血糖稳定在9mmol/l左右,尿糖++++,改用胰岛素

3、呼吸功能障碍

(1)哮喘发作者――口服地塞米松→减轻气管粘膜水肿(2)应用麻黄素、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3)术前3-5天使用抗生素

4、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术前2天开始给予适量的激素

二、术后处理

1、腹胀处理――非胃肠道吻合术在6小时后口服药

2、胸腔闭式引流后如无排气,应于48小时后拔管。

3、拆线:

头面颈部 4-5天

下腹部、会阴部 7天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 9天

四肢 12天

关节手术或有减张缝合 14天

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1、术后大出血或弥漫性血管内出血

2、呼吸系统疾病

3、循环系统疾病(心骤停、亚重心律失常和高血压)

4、急性肝功能障碍(黄疸,神志改变,肝昏迷)

5、急性肾功能障碍

6、应激性溃疡

7、切口并发症(切口裂开,切口感染)

8、泌尿系感染(尿潴留,尿路感染)

第九单元 重症救治与监测

一、心肺脑复苏

1、心跳骤停的安全时限

心脏停止活动3秒患者出现――头晕 心脏停止活动10-20秒出现――晕厥 心脏停止活动40秒出现――惊厥

心脏停止活动30-45秒出现――瞳孔散大

心脏停止活动60秒出现――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心脏停止活动4-6分钟――脑细胞出现不可逆性损害 心脏停止活动10分钟――脑细胞死亡

2、心肺脑复苏(CPCR)的基本过程 3个阶段9个步骤

(1)基础生命支持阶段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C: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2)进一步生命支持

D:药物治疗

E:心电监测及其他监测

F:处理心室颤动(3)延续生命支持

G:病情判断

H:神志恢复

I:重症监护治疗

二、心肺复苏(CPR)常用药物

1、肾上腺素――是CPR时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

2、多巴胺

3、阿托品――适用于窦性心动过缓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合并频发室早

4、利多卡因――室性异位搏动(室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的首选药物

5、钙剂――仅用于高钾血症或低钙血症

6、碳酸氢钠――纠正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药物

7、肾上腺皮质激素――脑复苏和吸入性肺炎时使用

三、脑复苏

脑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15%)

静息氧耗量占总体氧摄入总量的(20%)低储备、高供应、高消耗

治疗:低温-脱水疗法

高压氧治疗

巴比妥类药物治疗――抑制脑代谢,控制抽搐,防止颅内压增高。仅用于抗惊厥

钙离子拮抗剂――改善脑缺血后的脑血流和神经功能

四、急性肾衰

(一)病因

1、肾前性:有效血容量减少;心脏及血管疾患;肾血管阻力↑

2、肾内性

3、肾后性:尿路梗阻性病变

(二)诊断

无尿与突然尿量增多交替是(尿路梗阻)典型表现 血浆尿素氮及肌酐浓度↑

血钾↑,血钠、氯和二氧化碳结合力↓

(三)治疗

1、保持体液平衡

2、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

3、纠正代谢性到中毒

4、防治感染

5、营养疗法

6、透析疗法

多尿期治疗:口服氢氯噻嗪25-50mg,每日3次

第十单元 疼痛与治疗

一、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

1、麻醉性镇痛药(阿片类):吗啡,哌替啶,芬太尼,可待因

2、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必得,双氯芬酸钠,保泰松

3、催眠镇静:地西泮,硝基安定,艾司唑仑

4、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

5、抗忧郁药:丙米嗪,阿米替林,多塞平

(二)神经阻滞 低浓度局麻药

神经破坏药:无水乙醇,酚甘油

二、手术后镇痛

1、药物:吗啡,哌替啶,芬太尼; 局麻:布比卡因利多卡因

2、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

第十一单元 腹腔镜手术适应证及常见并发症

一、手术适应证 目前探索中的手术:

Whipple手术,解剖性肝切除术,门静脉断流术或转流术

二、常见并发症

1、CO2气腹相关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

皮下气肿,气胸,心包积气,气体栓塞,高碳酸血症与酸中毒,心律失常,下肢静脉淤血和血栓形成,腹腔内缺血,体温下降

2、血管损伤

腹膜后大血管

腹壁、肠系膜和网膜血管

手术区血管

第十二单元 外科感染

分类:非特异性感染:疖、痈、脓肿、丹毒、阑尾炎 特异性感染:结核、破伤风、气性坏疽 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局部感染组织发生坏死时可形成脓肿

一、疖――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金葡球菌

面部疖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二、痈――有头疽

――多个相邻毛囊及其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地皮肤韧厚的项部和背部 致病菌――金葡菌

局部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

三、丹毒――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很少发生组织坏死和化脓,全身反应剧烈和容易复发。致病菌――(b-溶血性链球菌)

表现:好发于下肢和头面部。可导致淋巴水肿,象皮腿 呈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略为隆起。

四、急性蜂窝组织炎――发于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厌氧菌

特点:感染不易局限,扩散迅速,边界不清,压痛明显。表现:发于口底、颌下、颈部→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窒息

五、急性淋巴结炎――外痈

致病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

六、急性淋巴管炎――红丝疔

致病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

七、脓肿――浅部:外痈;深部:流注

1、结核杆菌引起的:病程长,发展慢,无红肿热痛,常继发于骨结核和淋巴结核。

2、动脉瘤形成的:触诊有搏动,听诊有杂音,阻断动脉近侧搏动和杂音消失。

八、手部急性感染

(一)甲沟炎――蛇眼疔

――甲沟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感染。金葡菌

(二)脓性指头炎――蛇头疔

――手指末节掌面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金葡菌

不及时治疗→慢性骨髓炎

(三)掌深部是隙感染――托盘疔

九、全身性感染(毒血症,菌血症,脓血症,败血症)――走黄、内陷

十、特异性感染

(一)破伤风

致病菌――革兰染色阳性厌氧性芽孢杆菌

主要毒素――痉挛毒素→全身横纹肌持续性收缩或阵发性痉挛 溶血素→对局部组织产生破坏,吸收后组织局部坏死和损害心肌。

1、表现:

潜伏期:6-12天

前驱症状:10-24小时

典型症状: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牙关紧闭

阵发性痉挛和抽搐

并发症:呼吸困难,窒息;――主要致死原因 肺部感染;

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肌肉撕裂,骨折

2、治疗

抗生素:青霉素及甲硝唑

(二)气性坏疽――烂疔

――梭状芽孢杆菌所致的肌坏死或肌炎

1、诊断:伤肢沉重或疼痛,肿胀及皮肤张力增高,周围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伤口周围皮下可触及捻发音

伤后1-4日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心动过速,神志改变

2、治疗

抗生素:首选大剂量青霉素

十一、抗菌药物的选择

消化道真菌感染――制霉菌素、克霉唑

真菌性败血症――5-氟胞嘧啶、二性霉素B,酮康唑 脆弱拟杆菌感染――首选甲硝唑 克雷伯杆菌感染――首选妥布霉素

第十三单元 损伤

一、分类

(一)闭合性损伤

1、挫伤:严重者可致深部血肿、内脏器官损伤

2、扭伤

3、挤压伤:严重者见休克、急性肾衰――挤压综合征

4、冲击伤(爆震伤)

(二)开放性损伤

1、擦伤

2、刺伤

3、切伤(割伤)

4、裂伤

5、撕脱伤

6、火器作

二、清创术的时限

1、清创缝合术――伤后6-8小时内进行

2、在有效抗生素应用的前提下可根据伤口污染情况,适当延长至伤后12-24小时

3、超过12小时或污染严重者均应按感染伤口处理或仅清创而暂不缝合,待3-4天后伤口无明显感染时再行延期缝合

4、头皮、面颊部伤口血运丰富,即使超过24小时仍可缝合。

三、颅脑损伤

(一)头皮血肿

1、皮下血肿――局限且易于发现,疼痛较重,有凹陷感

2、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大,严重时头部显著畸形,波动感

3、骨膜下血肿――限于某一颅骨范围内,以骨缝为界,质较硬

(二)头皮裂伤

(三)颅骨骨折

颅底骨折→眼耳鼻咽等处淤血或流血 鼻出血――颅中窝骨折

(四)脑震荡

一过性昏迷,<半小时;近事遗忘症;无阳性体征

(五)脑挫裂伤

昏迷>半小时,局灶症状与体征,脑脊液呈血性改变。

(六)颅内血肿

1、硬脑膜外血肿――出血主要为脑膜中动脉 原发性昏迷时间短,有中间清醒期; 伴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出现神经定位体征,偏瘫并进行性加重,可有锥体束征; 一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渐至消失;

随血肿增大及脑疝的加重,生命体征变化明显; 头颅X线平片有骨折线;

头CT在病变区有高密度阴影,中线结构移位。

2、硬脑膜下血肿

缺乏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昏迷进行性加重;

肢体运动障碍多出现在血肿对侧,且瞳孔扩大多见; 头X线常无骨折;

头CT病变区有半月形高密度影,侧脑室受压,中线移位。

3、脑内血肿

以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为主; 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 出现相应的局灶性症状;

CT脑实质内见高密度血肿影,侧脑室受压,中线移位

四、胸部损伤

(一)肋骨骨折

紫绀见于――张力性气胸

反常呼吸见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胸廓软化内陷 定位明确的胸廓挤压痛+,骨擦感+――单纯肋骨骨折

(二)气胸

1、闭合性气胸:多伴肋骨骨折。肺压迫30%可无症状。

大量:胸膜腔穿刺或胸膜腔引流术

2、开放性气胸:气促,呼吸困难,发绀,休克。

无菌敷料加棉垫封盖伤口并固定。

3、张力性气胸:颈面胸部皮下气肿。

诊断依据:胸膜腔穿刺抽出高压气体。

立即排气,降低胸腔内压力,放置胸腔引流管。

(三)血胸

小量积血<0.5L;中量0.5-1L;大量>1L

五、腹部损伤

(一)肝破裂

1、右侧胸腹部外伤史;

2、右上腹部疼痛或向右肩部放射;

3、腹腔穿刺于右下腹抽出不凝血液;

4、X线示:右膈肌升高;B超CT示:液性暗区、肝脏移位

(二)脾破裂

1、左上腹及左季肋区有外伤史

2、不同程度的休克,恶心呕吐,腹胀,腹膜刺激征以左上腹为甚,左肩部放射性疼痛;叩诊脾区有固定的扩大的实音区。

3、RBC、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出现进行性下降

4、X线:脾区阴影扩大,腰大肌阴影不清及左膈肌抬高

5、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为血性液

6、B超CT:脾区积血及脾脏破损。

(三)胰腺损伤

1、有上腹部穿透伤或严重挤压伤史

2、重者在伤后即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休克

3、较重的胰腺损伤腹膜刺激征为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4、血清淀粉酶产高,腹腔穿刺液或灌洗液淀粉酶升高

(四)小肠损伤

1、有钝性或锐性暴力损伤史

2、损伤后即有腹痛,并很快呈全腹性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

3、损伤早期即出现腹膜炎体征,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4、X线:膈下游离气体,腹穿可抽出肠内容物

(五)肾损伤

1、有肾损伤史

2、临床表现主要有休克,血尿,疼痛及发热等

3、体征:腰腹部肿块和触痛,压痛和叩击痛

4、尿中有多量红细胞

5、影像检查呈阳性结果

(六)尿道损伤

1、尿道损伤史

2、临床表现多有休克,尿道出血,疼痛,排尿困难

3、尿外渗体征见阴部、阴囊处淤斑、肿胀,可蔓延至腹壁

4、尿道造影:确定损伤部位及有无尿外渗 骑跨伤多引起――球部尿道损伤

妇科或直肠手术多引起――输尿管损伤

六、挤压综合征

病机中心环节:肌肉缺血性坏死和肾缺血。

1、挤压伤病史和相应的局部表现

2、脱水和创伤性休克症状

3、出现少尿、无尿和肌红蛋白尿,以及尿比重。1.018

4、氮质血症、高血钾

5、筋膜腔内组织压测定>4.0kPa

七、烧伤

1、深度判定

I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表面呈红斑状

浅II烧伤:伤及表皮生发层、真皮乳头层。有大小疱形成深II烧伤:伤及皮肤真皮层。水疱,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

III烧伤:全层皮肤烧伤。呈蜡白或焦黄,甚炭化,痛觉消失。

2、面积计算 头、面、颈 9% 双上肢 2*9%=18% 躯干前后包括外阴 3*9%=27% 双下肢包括臀部 5*9%+1%=46% 儿童<12岁

头颈部:9+(12-年龄)

双下肢:46-(12-年龄)

八、毒蛇咬伤

1、神经毒(风毒)

――阻断神经肌肉的接砂引起的弛缓型麻痹→肌肉运动障碍 表现:疼痛轻,局部麻木或蚁行感,周围不红肿

全身:潜伏期较长,多在伤后1-6小时出现症状,重者声音嘶哑,语言不利,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全身瘫痪→呼吸麻痹死亡。

2、血循毒(火毒)

――强烈的溶组织、溶血和抗凝作用。心、血液系统毒性作用

表现:疼痛剧烈,肿胀明显,伤口有血性液体渗出。淋巴结、淋巴管红肿疼痛。

全身:在短期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3、混合毒(风火毒)

表现:疼痛渐加重,有麻木感,伤口周围皮肤迅速红中,有水疱血疱。重者伤口坏死溃烂,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

混合毒的死亡主要原因仍为神经毒。

第十四单元 肿瘤概论

一、概述

1、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自主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转移,肿瘤的自发消退 肿瘤的逆转

2、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接种转移

二、常见体表肿瘤

1、皮样囊肿:囊内为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及毛发;无疼痛

2、皮脂腺囊肿:与表皮粘连,不易分开,可多发或单发

3、脂肪瘤:柔软的分叶状肿瘤

4、血管瘤:有弹性,边境清,压之退色,放松后恢复红色 海绵状血管瘤:

蔓延状血管瘤:瘤体外观及手感呈蚯蚓状蜿蜒迂曲

5、神经纤维瘤:皮肤上有色素改变,质地软且多发

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1、类型:鳞状细胞癌(鳞癌)

小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

腺癌

大细胞癌

2、转移:直接扩散;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及支气管内播散

3、表现:咳嗽,血痰,胸痛,发热,气短,胸闷

4、中央型肺癌的病理类型多见:鳞癌

周围型肺癌的病理类型多见:腺癌

四、食管癌

1、类型: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

2、表现:

早期:吞咽梗噎感,胸骨后疼痛,食管内异物感

中晚期:吞咽困难,梗阻,疼痛,出血,声音嘶哑,体重↓

晚期:恶病质,脱水,衰竭

五、胃癌

1、部位:胃窦部多见,其次胃小弯,再次贲门

2、分类:腺癌;腺鳞癌;鳞癌;未分化癌;未分化类癌

六、原发性肝癌

1、病因:最常见的是肝硬化

2、组织学分型:肝细胞;胆管细胞型;混合型

3、扩散途径:以肝内血行转移多见

4、体征:肝肿大,黄疸,腹水

七、大肠癌

(一)结肠癌

1、组织学分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未分化癌

2、表现:主要为排便习惯或粪便形状改变

右半结肠癌的表现主要为贫血、腹部肿块、腹痛 左半结肠癌的表现主要为便血、粘液便、肠梗阻

(二)直肠癌

1、组织类型:腺癌;粘液腺癌;未分化癌;印戒细胞癌;类癌

2、表现:早期为排便习惯改变;

后期出血、脓血便、大便变细或变形以及转移征象

第十五单元 急腹症

急腹症的常见中医病机:热蕴;血瘀;气滞;食滞

一、急性阑尾炎

二、急性胰腺炎

1、病因:梗阻因素,过量饮酒,暴饮暴食,高脂、高钙血症、创伤,胰腺缺血,病毒感染及某些药物

2、基本病理改变:水肿、出血、坏死

3、中医病机:蛔虫上扰,忺食不节,创伤,手术

4、表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

发热,黄疸,腹膜炎体征,休克,皮肤淤斑,手足搐搦,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

5、治疗: 原则:(1)对胆源性胰腺炎,伴胆道梗阻者――急诊手术

(2)对非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未感染者――非手术,已感染手术

(3)急性反应期不做手术,全身感染期对感染灶行积极外科处理,残余感染及时扩创引流(4)急性假性囊肿<6cm可不处理

发生感染或>6cm有症状者可行外引流

胰腺脓肿首选外引流

手术方式:三腔造瘘;胰周引流术;坏死组织清除术;规则性胰腺切除术

三、胆道感染及胆石病

(一)急性胆囊炎

1、病理:

(1)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粘膜层炎症(2)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侵犯胆囊壁全层

(3)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壁呈片状或广泛坏疽,常合并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

(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重型胆管炎

1、病因:胆道梗阻和细菌感染

2、表现:多有胆道疾病反复发作和胆道手术史。夏柯三联征(Charcot):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雷诺五联征:休克,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表现 体温高,脉搏快,血压降低

3、治疗:解除胆管梗阻,控制感染以及防治多脏器功能不全

(三)胆石病

1、病因:胆汁淤滞,胆道感染,胆道异物,代谢因素

2、治疗:

(1)排石:胆管结石直径<1cm;胆管或肝管多发小结石;手术后胆管残余结合;较小的胆囊结石,胆囊舒缩功能好

(2)溶石:胆囊功能好,胆囊管通畅,直径<10mm结石(3)体外冲击波碎石: 症状性胆囊结石;

口服胆囊造影显示胆囊功能正常; 阴性胆结石;

胆囊内直径0.5-2.0cm的单颗结石,或0.5-1cm的多发结石,但不超过5颗;单发胆管阴性结石且定位准确

四、急性肠梗阻

1、病因:机械因素(肠腔堵塞;肠壁病变;肠管受压)

动力因素(麻痹性肠梗阻;痉挛性肠梗阻)

血动因素

2、病理:(1)局部改变

机械性肠梗阻――梗阻上段肠管的蠕动增强 麻痹性肠梗阻――肠蠕动减弱或消失 肠腔膨胀、积气积液

肠壁充血水肿、通透性增加 肠壁坏死穿孔(2)全身改变 体液丧失――肠梗阻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感染和中毒

3、中医病机:痞结-瘀结-疽结

4、表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 单纯性肠梗阻可有不固定的轻压痛

绞窄性肠梗阻出现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

5、X线:肠管的气液平面是肠梗阻特有的X线表现

第十六单元 甲状腺疾病

甲状旁腺有(4)个

一、单纯性甲状腺肿

1、甲状腺肿大表现:甲状腺呈对称、弥漫性肿大,腺体表面光滑质地柔软,随吞咽上下移动

2、结节性甲状腺肿表现:在肿大腺体的一侧或两侧可扪及单个或多个结节

二、甲状腺炎

1、亚急性甲状腺炎

表现:甲状腺常不对称肿大,质硬而表面光滑,疼痛 治疗:肾上腺皮腩激素首选

2、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表现:结节增大,伴有疼痛,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较高 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和免疫抑制治疗

3、慢性侵袭性甲状腺炎

表现:甲状腺无痛性肿块,固定,质硬,抗甲状腺抗体不高。治疗:肾上腺皮腩激素

三、甲状腺肿瘤

(一)甲状腺腺瘤

――单个或多个光滑结节,不伴有甲状腺肿大。无痛性

(二)甲状腺癌

1、病理分型:乳头状癌

滤泡状腺癌――恶性程度最低 未分化癌

髓样癌――恶性程度最高

2、表现:单发甲状腺肿块,质硬,不光滑,边界欠清,活动差

第十七单元 乳腺疾病

一、急性乳腺炎

表现:乳房肿胀,疼痛,发热

二、乳腺囊性增生病

表现:多发乳房肿块,肿块在月经来潮后可缩小变软;乳胀,乳头溢液

三、乳房纤维腺瘤

表现:单发乳房肿块,微痛

四、乳腺癌

1、病理分型: 低分化乳腺癌――硬癌,髓样癌,炎性乳腺癌,胶样癌 高分化乳腺癌――腺癌,导管癌,乳状状癌,湿疹样癌

2、表现:无痛性单发包块,质硬,表面不光滑,粘连

局部凹陷性酒窝征,橘皮样改变,皮肤血管怒张

乳头抬高或乳头内陷,乳头血性渗液

炎性乳癌:好发于年轻妇女,多见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局部症状显著,发病后患乳迅速增大。

3、转移途径:直接浸润,淋巴浸润,血运转移,种植性转移

五、乳腺导管扩张症

――多有先天性乳头凹陷畸形,乳头孔有粉刺或油脂样物溢出

第十八单元 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及外科治疗

一、常用手术方式――胃大部切除术

老年人瘢痕性幽门梗阻,全身情况差――首选胃肠吻合术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表现 典型体征――腹肌强直呈板状 典型症状――腹胀,肠鸣音消失

第十九单元 门静脉高压症

1、门静脉压力正常值:1.27-2.36kPa(13-24cmH2O)

2、表现:脾肿大和脾亢,腹水,呕血或柏油样黑便

3、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的四个交通支: 胃底、食管下端交通支; 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 前腹壁交通支; 腹膜后交通支

4、病理:门体静脉开放,交通支扩张

脾肿大,脾亢

腹水(肝性脑病,门体性脑病,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5、治疗:

(1)非手术: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加压素和生长抑素;内镜;三腔管压迫止血;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

(2)手术:分流术;断流术;转流术;脾切除术;肝移植术

第二十单元 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

一、克罗恩病

1、诊断:

(1)青壮年有慢性反复发作性右下腹疼痛与腹泻、腹块或压痛、发热等表现。(2)X线或结肠镜:肠道炎性病变主要在回肠末段与邻近结肠且呈节段性分布

2、治疗

非手术: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手术:病变肠段切除术,直结肠或次全结肠切除术,回肠造瘘术,腹腔引流术

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诊断:反复持续发作腹泻和粘液血便、腹痛,或有全身症状

X线:早期:结肠粘膜紊乱,袋加深,肠壁痉挛 晚期:袋消失,壁强直呈水管状,结肠缩短

2、治疗

非手术: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

手术:全结肠、直肠切除及回肠造口术;

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

结直肠切除回肠囊袋肛管吻合术

第二十一单元 腹外疝

典型腹外疝组成:疝环,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

一、临床类型:

易复性疝

难复性疝――疝内容因粘连不易回纳入腹

滑动性疝――疝囊壁部分由腹内脏器构成

嵌顿性疝――疝内容物强行扩张囊颈进入疝囊后,因吓颈的纪律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

绞窄性疝――嵌顿性疝发展到肠壁动脉血流障碍阶段

二、腹股沟疝

腹股沟三角:外:腹壁下动脉,内:腹直肌外侧缘,底:腹股沟韧带

1、斜疝诊断

1)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

2)疝块发生在腹股沟管区,呈梨形,质软,可入阴囊 3)咳嗽时局部有冲击感和冲击性膨大

4)疝块多数可还纳,且时大时小,平卧后常可消失;疝块还纳后指压内环可阻止复现 5)疝环扩大、松弛 精索在疝囊后方

2、直疝诊断

1)多见于老年男性体弱者

2)疝块发生在直疝三角区,呈半球形,质软,不入阴囊 3)咳嗽时局部有冲击感和冲击性膨大

4)疝块多数可还纳,且时大时小,平卧后常可消失;疝块还纳后指压内环不能阻止其复视 5)疝环扩大、松弛 6)很少发生嵌顿 精索在疝囊前方

3、治疗:疝高位结扎;疝修补主;疝成形术;经腹腔镜疝修补

三、股疝

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外出现一半球形肿块,易嵌顿和绞窄

四、脐疝――2周岁以内婴幼儿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五、切口疝 第二十二单元 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与处理

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及胆道

下消化道:小肠及其以下消化道

一、上消化道大出血(>800ml)不同部分出血特点:

1、食管胃底区出血(曲张静脉破裂):

出血量500-1000ml,常伴休克,以呕血为主

2、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粘膜病变、胃癌出血: 出血量<500ml,表现为呕血,也可以黑粪为主

3、肝内胆道出血:出血量200-300ml,以黑粪症为主

二、下消化道大出血

(一)病因:肿瘤、血管畸形、特异和非特异性炎症、小肠憩室、肠套叠

(二)表现

1、小肠肿瘤:腹痛,贫血,便血,部分中有肠梗阻表现

2、血管发育异常:急性发作,常可自行停止

3、小肠憩室:鲜红色或果酱色出血

4、肠套叠出血:多见于小儿,为果酱色大便,伴肠梗阻表现

5、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多见儿童,暗红色糊状便,或呈红豆汤样血水便,具有特殊的腥臭味

1、Crohn病:以末段回肠多见,反复腹痛,无里急后重的腹泻

2、结、直肠出血:多为结、直肠癌,其次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出血,少量或中等量的便血,位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随解粘液脓血便后减轻

第二十三单元 泌尿男性生殖系疾病

一、尿路感染

1、急性肾盂肾炎:尿频急痛,甚或血尿,腰痛,发热,畏寒

2、急性膀胱炎:尿频急痛,甚有脓尿,小腹痛

3、慢性膀胱炎:尿频急痛反复发作,尿液混浊或呈脓性

4、急性尿道炎:尿道灼热刺痛,排尿时加重,尿道口红肿

二、尿石症

1、上尿路结石(肾脏结石和输尿管结石)

――肾绞痛,腰腹部钝痛、放射痛;血尿;梗阻症状

2、下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

膀胱结石:排尿突然中断,痛,放射至阴茎头部和远端,改变体位后可缓解

尿道结石:突发性尿线变细,排尿费力,呈点滴状,尿流中断,甚至出现排尿障碍而发生急性尿潴留。

三、副睾结核

――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且有结核病史

睾丸酸胀隐痛,附睾有不规则硬结或精索呈串珠状增粗 血沉增快

四、膀胱肿瘤 ――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

五、急性睾丸炎――睾丸肿痛

六、急性前列腺炎

――会阴部胀痛,疼痛向腰骶及大腿根部放射,尿频急痛

七、慢性前列腺炎

――尿道口滴白,性功能障碍

八、前列腺增生

――50岁以上,排尿困难,尿频,夜尿增多

第二十四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

肛柱有(6-8)个;肛管长(3-4cm),对刺激敏感 直肠――无痛感

肛门直肠肌肉:肛门外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肛提肌,联合纵肌,肛管直肠环 肛门直肠疾病所发生的部位:

1、内痔:肛门齿线以上3、7、11点处

2、结缔组织外痔:

6、12处

3、血栓性外痔:肛级3、9点

4、肛裂:

6、12点处

5、肛瘘瘘管外口:

3、9点前面

一、肛隐窝炎(肛窦炎)

――肛窦、肛门瓣发生的急慢性炎症

特点:肛门疼痛、潮湿、瘙痒

二、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特点:急骤,易肿、易脓、易溃,不易敛,溃后多形成肛瘘

三、肛瘘

特点:流脓,疼痛,瘙痒

第二十五单元 周围血管疾病

一、表现:

1、疼痛

2、感觉异常:肢体的沉重、麻木、针刺、蚁行、发凉、灼热

3、体征:肿胀,皮温改变,皮色改变,肿块,营养障碍

二、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诊断:

1、家庭史或长期站立、寒冷刺激等病史

2、肢体有曲张或呈团块样的静脉

3、足靴区可出现营养不良(色素沉着,溃疡)

4、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

1、发病急骤,患肢胀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Homans征+

2、患肢广泛性肿胀,可有广泛性浅静脉怒张

3、患肢皮肤可呈暗红色,湿度升高

4、慢性期具有下肢回流障碍和静脉逆流征。营养障碍表现

5、多普勒、静脉造影显现静脉回流障碍

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

――以侵犯四肢中小动、静脉为主的全身性非化脓性血管炎 特点:慢性、节段性、周期性发作 诊断:

1、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有吸烟史

2、病程长,早期患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或发生溃疡及坏疽。

3、患肢皮肤苍白、潮红、紫红或青紫

4、游走性浅静脉炎表现

5、患肢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减弱或消失,甚至腘动脉、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侵犯上肢者尺动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五、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病变部位在大、中动脉 诊断:

1、发病年龄>45岁,男性多见,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或脑血管硬化性疾病

2、可有眼底动脉硬化以及血胆固醇、甘油三酯、b-脂蛋白增高

3、X线:高血压、心脏病改变及动脉钙化斑点

4、心电图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律失常、陈旧性心梗

5、多普勒: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动脉腔内有硬化斑块形成

上一篇:春节施工计划安排下一篇:高考复习优秀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