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场所使用手机要注意的礼仪

2024-05-14

社交场所使用手机要注意的礼仪(共5篇)

篇1:社交场所使用手机要注意的礼仪

社交场所使用手机要注意的礼仪

无论是在社交场所还是工作场合放肆地使用手机,已经成为礼仪的最大威胁之一,手机礼仪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什么时候才能拨打对方的手机?

1、在会议中、和别人洽谈的时候,最好的方式还是关掉,起码也要调到震动状态。这样既显示出对别人的尊重,又不会打断发话者的思路。而那种在会场上铃声不断,像是业务很忙,使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你,则显示出你缺少修养。不要在别人能注视到你的时候查看短信。一边和别人说话,一边查看手机短信,对别人不尊重。

2、在一切公共场合,手机在没有使用时,都要放在合乎礼仪的`常规位置。不要在并没使用的时候放在手里或是挂在上衣口袋外。放手机的常规位置有:一是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这种位置最正规;二是上衣的内袋里;有时候,可以将手机暂放腰带上,也可以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如手边、背后、手袋里,但不要放在桌子上,特别是不要对着对面正在聊天的客户。

3、给对方打手机时,尤其当知道对方是身居要职的忙人时,首先想到的是,这个时间他(她)方便接听吗?并且要有对方不方便接听的准备。在给对方打手机时,注意从听筒里听到的回音来鉴别对方所处的环境。如果很静,应想到对方在会议上,有时大的会场能感到一种空阔的回声,当听到噪音时对方就很可能在室外。有了初步的鉴别,对能否顺利通话就有了准备。但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是否通话还是由对方来定为好,所以“现在通话方便吗?”通常是拨打手机的第一句问话。

4、注意手机使用礼仪的人,不会在开车中、飞机上、剧场里、图书馆和医院里接打手机,就是在公交车上大声地接打电话也是有失礼仪的。在一些场合,比如在看电影时或在剧院打手机是极其不合适的,如果非得回话,或许采用静音的方式发送手机短信是比较适合的。

其实,在没有事先约定和不熟悉对方的前提下,我们很难知道对方什么时候方便接听电话。所以,在有其他联络方式时,还是尽量不打对方手机好些。

篇2:社交场所使用手机要注意的礼仪

商务礼仪规定:在正式场合,手机的使用者,不可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手机展示于人。随身携带手机的人,应当将手机置放在不易为人觉察的适当之处。携带个头较小的折叠式手机的人,可以把它放在西装上衣内侧的胸袋里,或是放入公文包内,在穿长袖衬衫与长裤时,也可以把它别在腰带上。

对商界人士来说,手机的`使用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应有意识地炫耀、招摇;二是在使用手机时不可以“骚扰”别人。商务礼仪规定,商务人员在商务交往中,尤其是在庄严而隆重的场合,如会晤、谈判、举行会议、参加仪式、出席宴会或舞会、观看文艺或体育表演等,不允许当众使用手机,以防干扰或影响他人,或破坏当时的气氛。万一需要通话,也要暂时告退,去找一处无人的场所。参加正式活动时,最好不要带手机,即使带也要关机或置于“静音”状态,以防发出“噪音” 。如果担心这样做会耽误要事,则可委托他人暂时代管自己的手机。

篇3:社交场所使用手机要注意的礼仪

社交焦虑是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心理出现的紧张、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反应,这种持续性负性情绪反应会给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带来消极影响[3]。以往研究表明负性情绪是影响成瘾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吴文丽等人研究发现消极的情绪可以显著预测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4]; 李菲菲等人研究发现羞怯与人际交往困扰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网络交往依赖程度存在显著正相关[5]; 姜永志和白晓丽也同样发现羞怯与人际交往困扰和手机网络过度使用都存在正相关[6]。那么,社交焦虑作为一种负性情绪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也可能存在密切关系。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是个体对手机社交网络的喜爱程度,如个体对微信、QQ等社交媒体使用偏好。有研究者认为个体通过使用手机社交网络,可以获得现实社交生活中难以获得的心理满足[7]。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手机社交网络的过度使用也对个体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8]。姜永志和白晓丽的研究发现,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可以预测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偏好使用手机社交网络的个体也更易形成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9]。同时也有研究发现,负性情绪与互联网使用偏好也存在密切关系,在一项针对Facebook社交网站的研究中,发现那些有高社交焦虑的个体,可以从网络社交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更容易形成对Facebook的使用偏好,也更易于出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问题[10]。

社交焦虑、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和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社交焦虑是不是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与他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 社交焦虑、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并且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中介机制。本研究试图在大学生群体中同时考察社交焦虑、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的关系,并检验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在社交焦虑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2014 年5 月至6 月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从内蒙古3 所高校选取大一至大四学生1500 名被试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88 份。男性556 人,女性932 人,平均年龄为20. 55,标准差为1. 42; 大一512 人,大二384 人,大三376 人,大四216 人;城市生源760 人,农村生源728 人,文科480 人,理工科1008人。研究参与者均为自愿参与调查研究。

1. 2 测量工具

1.2.1大学生交往焦虑量表

采用Leary( 1983) 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 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11]。量表的中文版由彭纯子、龚耀先和朱熊兆2004 年修订,量表由15 个项目构成,主要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量表采用五点计分方法,从1~ 5 分分别表示非常不符、不太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得分越高代表个体主观体验到的社交焦虑水平越高。量表在美国大学生样本中测量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α) 为0. 871,重测信度为0. 804,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α) 为0. 850。

1.2.2大学生手机移动网络服务使用偏好问卷

该问卷为自编问卷。问卷条目内容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的《第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各类手机网络应用的使用率”的内容,使得该问卷在内容效度上可以得到保证。原始问卷共搜集18 个有关手机移动网络信息服务使用的项目,初测后经项目分析删除2 个辨别力指数D<0. 30 的项目,初步删除后问卷包括16 个项目,分别命名为: 信息服务偏好、交易服务偏好、娱乐服务偏好、社交服务偏好,最终形成手机移动网络服务使用偏好问卷,采用五级计分方式,1分代表完全不喜欢,5 分代表完全喜欢。各因子间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α) 为0. 741 ~ 0. 865,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 868。本研究只关心手机网络社交服务使用偏好,因此仅对这一个维度进行分析。

1.2.3大学生手机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问卷[12]

采用姜永志和白晓丽2013 年编制的《大学生手机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量表》( Mobile Internet Excessive Use Scale) ,该问卷包括17个题目,分为戒断症状、情绪改变、社会功能受损和耐受性4 个因子。问卷采用自陈量表的形式五级计分方式。各项目相加得到量表总分,分数越高代表手机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的卷入程度越深。本研究根据平均数和标准差正态分布情况,将均值大于等于3. 37 分组界定为手机移动网络过度使用组,将均值在2. 20-3. 36 之间界定为手机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边缘组,将均值小于等于2. 19 分组界定为无手机移动网络过度使用组。本研究中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α) 为0. 777,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α) 在0. 550~0. 730 之间。

1. 3 研究程序与处理

本研究在施测过程中,主要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施测,由专业的施测人员进行发放和回收问卷,完成数据收集。采用SPSS 18. 0 和AMOS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模型分析等。

2 结果

2. 1 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的差异比较

根据总分高低27%的划分原则,将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分为高社交焦虑组和低社交焦虑组,比较不同社交焦虑水平大学生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社交焦虑水平在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的5 个因子和总量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P<0. 01) ,即高社交焦虑者比低社交焦虑者更易形成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结果见表1。

注:*P<0.05,**P<0.01(下同)

2. 2 社交焦虑、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交焦虑与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呈正相关( P<0. 01) ,社交焦虑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呈正相关( P<0. 01) ,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呈正相关( P<0. 01) ,这说明高社交焦虑水平的大学生更偏好使用手机社交网络,也更易产生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结果见表2。

2. 3 社交焦虑、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对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的预测

为进一步探究社交焦虑、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间的关系,研究将人口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以社交焦虑与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作为预测变量,以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为结果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交焦虑( t= 10. 200,P<0. 01) 与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 t= 4. 511,P<0. 01) 对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果见表3。

2. 4 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在社交焦虑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间的中介

为进一步揭示三者间的关系,根据中介效应的假设条件,建立以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为中介变量,以社交焦虑为自变量,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为因变量的模型。使用AMOS对上述中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 χ2/ df = 4. 790、RMSEA =0. 056、CFI = 0. 929、NFI = 0. 920、IFI = 0. 930、GFI = 0. 929、AGFI =0. 906,中介模型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了统计要求。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加入中介变量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后,社交焦虑对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的Beta值显著下降,社交焦虑对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变异的解释由10. 8%上升到16. 0%。这表明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在社交焦虑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约为0. 052,占总效应值的32. 5%,结果见图1。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社交焦虑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存在密切相关,高社交焦虑水平的大学生更易出现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社交焦虑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间的关系,社交焦虑水平能够显著预测个体的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这与前人关于社交焦虑与成瘾行为的普遍结论是类似的。Lee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学生过度使用网络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逃避在现实社交中存在的社交焦虑,并且他们偏好使用社交网络媒体进行网络社交[13]。Reid的研究也发现,社交焦虑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偏好使用手机社交网络与他人进行线上即时交流[14]。一项针对中国青少年QQ空间的研究则表明,青少年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和维持QQ空间的人际关系,这种交往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和较少的焦虑情绪[15]。社交焦虑是网络媒体时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交技能缺陷,很多学生因长时间接触网络,导致青少年现实面对面互动的时间和机会逐渐减少,也使他们在面对面交流时会产生紧张、焦虑和不安。在面对新兴手机网络社交媒体时,他们更偏好使用这种既具有网络社交功能又便携的手机移动媒体与他人进行交流,这既可有效避免现实交往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紧张和焦虑,这也使他们逐渐产生了对手机网络的过度使用行为。

篇4:孩子使用手机要注意些什么

安全性原则

现在的手机市场真可谓是五花八门,什么行货、水货、山寨机……让人目不暇接。多数手机的仿真效果还真不错,可是其安全性能却不得而知。许多隐性的安全问题是我们无法判断的。所以,在给孩子选择手机时,这类手机是不可取的,毕竟每位家长都不愿意拿孩子的安全开玩笑。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的商场和营业厅,为孩子选择一款放心的手机。

实用、简洁原则

给孩子配手机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应急,所以就不必追求功能的齐全,原则上能正常通话、收发短信就可以了。这就好比给孩子选择文具时,以选择最简洁的文具为妙。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多时候是没有自控力的。用这些物品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我想每个家长都不愿意。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具牌子,但式样却不能由她说了算。在这方面我们是不会轻易“放权”的。手机也是如此。按淼儿最初的想法,她喜欢触摸屏的、外观卡通的手机。可是这类手机都没有儿童专用的,小家伙也只好作罢。毕竟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养成好习惯是首要的。作为家长,最大限度地为孩子摒除一切可能影响其注意力的因素,是一种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的责任。

疏导原则

几乎所有孩子都有着超强的好奇心。作为家长,如何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情况下,满足一下孩子的好奇心,是十分必要的。道理很简单,疏则不堵嘛!闲时,淼儿想玩玩我们的手机,那就让她玩,多玩几次,不就把她的“渴望症”治好了吗?她自己的手机里好像也有几款小游戏,我们允许她玩,但得分时间、场合。新鲜也就那么几天,玩够了,她就不迷了。其实很多时候,所谓的“拦路虎”是自己设置的,搬开它很容易,没有必要人为把事情复杂化。在玩电脑方面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淼儿喜欢玩电脑,但并不迷恋电脑,完全做到了我们所希望的收放自如。同时,在贯彻这一原则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能有更多的玩耍选择。如此这般,孩子就不会因为兴趣单一而迷恋某一种玩耍方式了。

信誉原则

篇5:社交场所使用手机要注意的礼仪

在职场中,手机的用处很大,但它的使用也必须按照规则来,如果你正在和同事们一起工作,手机突然尖叫起来是非常失礼和令人讨厌的行为。下面这几条规则你必须仔细阅读。

在工作中手机的用处也许很大,但同时也会造成干扰。你的朋友和家人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与你联系,那么就会影响你的工作。

如果你在工作中需要用到手机,那么下面的这些规则,你得在工作的时候遵守了。

1.把手机调为静音模式

如果你工作中需要用到手机,但是它不能发出声响。如果你不想关闭手机,至少调成振动模式。不同的手机铃声响起后很容易影响到别人,除此之外,你也不想老板知道你的手机来往有多频繁吧。

2.只在重要电话时使用手机

如果你工作中需要用到手机,你只能在重要电话的时候使用。那到底如何区分那一通才是重要电话?学校的护士告知你小孩生病了,孩子打给你说他已经安全从学校回到家了,还有家庭出现紧急情况需要你马上处理,这些电话都是重要的。如果是你的朋友打电话给你聊天,孩子打给你说有条狗发生意外了,或者你的妈妈告诉你表弟Tilly订婚了,这些电话都不算是重要电话,

3.把来电转接到语言信箱

在你工作的时候你不确定来电是否重要,那么把它转接到留言信箱吧。这样的检查信息方法,比起接电话,再告知对方你不方便听电话节省更多时间。

4.找一个隐蔽的地方打电话

在休息时间打私人电话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要在自己的办公位置上打电话。找个别的地方,一个不会让别人不小心听到的地方,即使你谈话的内容不是私人问题的.。因为此时也许你在休息,但你的同事还有事情需要完成。

5.绝不把手机带进洗手间

这条规则应该适用于工作场所或在其他地方使用手机的时候。为什么?如果你这样问的话,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谁在洗手间里面,电话的那一方就会听到洗手间里的声音,如冲水的声音,同时也侵犯了你的同事的隐私。

6.会议时不要带手机

上一篇: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高沟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海燕》教学案下一篇:建筑工程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