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花的诗句是哪些

2024-04-13

写春花的诗句是哪些(通用11篇)

篇1:写春花的诗句是哪些

1、花谢絮飞春又尽(宋·苏轼·《定**》)

2、林花谢了春红(唐·李煜·《相见欢》)

3、薄衫春院闲花落(宋·苏轼·《菩萨蛮》)

4、春在溪头野荠花(宋·辛弃疾·《鹧鸪天》)

5、阆苑花开不夜春(宋·无名氏·《鹧鸪天》)

6、试看春残花渐落(清·曹雪芹·《葬花吟》)

7、春到临春花正妩(近代·王国维·《蝶恋花》)

8、花上春禽冰上雹(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9、莺蝶一春花里活(宋·辛弃疾·《满江红》)

10、二月春花厌落梅(宋·晏几道·《浣溪沙》)

11、二月春花厌落梅(宋·晏几道·《浣溪沙》)

12、花靥斗春娇(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13、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14、春院无人花自香(宋·无名氏·《浣溪沙》)

15、试问花留春几日(宋·辛弃疾·《浣溪沙》)

16、恰如春入浣花村(宋·辛弃疾·《浣溪沙》)

17.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18.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19.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辛弃疾《定**·暮春漫兴》

20.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李益《宫怨》

21.仙源归路碧桃催。 ——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22.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 ——秦湛《卜算子·春情》

23.秀麦连冈桑叶贱。 ——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24.离恨做成春夜雨。 ——杨炎正《蝶恋花·别范南伯》

25.横塘塔近依前远。 ——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26.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李清照《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27.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于武陵《赠卖松人》

28.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29.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篇2:写春花的诗句是哪些

已时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叫桃李闹春风。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西赛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鲑鱼肥。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篇3:哪些植物是“相克”的敌人?

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给我们来信吧!答案正确的前10名小读者,都将获得本刊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哪些植物是“相克”的

2012年第5期问题:动物的血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

2012年第6期问题:火车票为什么要剪票?

上期答题优胜者名单:

方婷 蒋崇林 齐玉伟 葛子文 濮忠平 江红 路俊云 郑立铭 姜景明 余建生

组织奖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马沟小学

脑力加油站

植物之间之所以会相生相克,是因为植物体内会分泌出一种像挥发油、有机酸之类的气体或者汁水。不同的植物挥发出来的物质不同,而且两种物质之间有的会相互发生反应,这样就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答案请邮寄:南京中山东路三条巷4-1号《科学大众·小诺贝尔》“问题对对碰”收。

篇4:描写春花的诗句有哪些

1、花落春残。——冯延巳《采桑子》

2、柳阴花底春将半。——无名氏《青玉案》

3、花下春藏五马。——毛滂《西江月》

4、灯下揉花春去早。——吕渭老《浣溪沙》

5、二月春花厌落梅。——晏几道《浣溪沙》

6、恰如春入浣花村。——辛弃疾《浣溪沙》

7、试问花留春几日。——辛弃疾《浣溪沙》

8、春花秋月暗消磨。——张抡《西江月》

9、花谢絮飞春又尽。——苏轼《定**》

10、千盖笼花斗胜春。——吴文英《浣溪沙》

11、花乘流水传春信。——黄裳《蝶恋花》

12、逢春总有看花情。——宋太宗《缘识》

13、三春景色花荡扬。——宋太宗《缘识》

14、薄衫春院闲花落。——苏轼《菩萨蛮》

15、春入花梢红欲半。——王之道《蝶恋花》

16、酥花空点春妍。——陆游《朝中措》

17、试看春残花渐落。——曹雪芹《葬花吟》

18、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19、只为春花竞发。——张抡《西江月》

20、春院无人花自香。——无名氏《浣溪沙》

21、花漏怯春宵。——贺铸《菩萨蛮》

22、野草闲花不当春。——辛弃疾《定**》

23、春春花开岂有极,日日我醉终无涯。

24、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

25、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6、春产不贪春,为厌春花泛。

27、春花秋月暗消磨,一岁相看又过。

28、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9、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30、凌晨不事铅华,化工却付春花。

31、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3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3、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

34、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35、春花那见照,暮色已频欺。

3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7、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3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9、长吟尽日西南望,犹及残春花落时。

40、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

41、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42、春花复春花,红红间白白。

43、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44、几时却似鸳鸯旧,九十日春花在手。

篇5:有哪些是写长江的诗句

1.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3.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7.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欧阳修《晚泊岳阳》

8.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9.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查慎行《三闾祠》

10.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11.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着《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2.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杜甫《为农》

13.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1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6.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7.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9.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20.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2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3.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24.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2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6.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27.江城烽火连三月。——李弥逊《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28.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29.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0.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31.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32.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33.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刘因《观梅有感》

34.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

35.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36.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37.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38.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39.更回道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柳永《采莲令·月华收》

40.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辛弃疾《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

41.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4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3.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王勃《滕王阁诗》

44.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45.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46.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杜甫《曲江二首》

47.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萨都剌《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48.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49.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50.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徐再思《人月圆·甘露怀古》

51.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孙光宪《河传·柳拖金缕》

52.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53.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54.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远。——吕渭老《选冠子·雨湿花房》

55.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6.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57.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李白《赤壁歌送别》

58.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59.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6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61.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62.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6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64.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陈维崧《虞美人·无聊》

65.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66.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67.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68.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69.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

70.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71.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揭傒斯《秋雁》

72.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73.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

74.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7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76.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7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78.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范仲淹《江上渔者》

79.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8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81.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

8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8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84.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85.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8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7.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88.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89.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90.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91.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王昌龄《送魏二》

9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9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94.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文天祥《扬子江》

95.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9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9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98.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9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00.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10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04.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105.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维《送康太守》

106.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107.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陈子龙《念奴娇·春雪咏兰》

篇6:写春草 春花的诗句

春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 韩愈 早春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唐 李白 春思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唐 张旭 春草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唐 唐彦谦 春草

春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唐 贺知章 望人家桃李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之六

立春日进内园花,红蕊轻轻嫩浅霞.--五代蜀 花蕊夫人 宫词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唐 白居易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之五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已时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叫桃李闹春风。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西赛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鲑鱼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日出江花红盛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云淡风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 春夜喜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唐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

人间尽似逢花雨,莫爱芳菲湿绮罗.--唐 窦群 春雨

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唐 刘复 春雨

春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 王安石 泊船瓜洲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唐 刘禹锡 杨柳枝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宋 僧志南 绝句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唐 武元衡 春兴

篇7:写春花的诗句是哪些

答:

1 砖瓦的形成

砖瓦的性质之所以与粘土完全不同, 是因为砖瓦坯在高温下, 制坯原料各种组分间发生固相反应, 有不同成分的玻璃相形成。随着温度升高, 熔融的玻璃相流入不熔颗粒的缝隙中, 成为不熔颗粒的结合煤介。熔融物充塞了孔隙, 气孔率降低。同时由于毛细管中熔液表面张力的作用, 使得颗粒紧凑, 坯体体积收缩。由上述种种变化的结果形成致密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砖瓦。

当然, 在焙烧时, 除了熔化和烧结之外, 还有一系列其他过程:粘土矿物的脱水, 碳酸盐的分解, 有机杂质的氧化, 低价铁的氧化物氧化为高价铁的氧化物等等。所有这些过程不是有顺序地, 而是彼此重叠地进行的。

在砖瓦工业中, 基本原料多属于易熔粘土 (指耐火度在1 350℃以下的粘土) 。按照目前的焙烧方法, 在液相出现和液相发展的温度下, 有很大的荷重变形, 因而不可能达到很高程度的烧结。只能形成一定的液相量, 这样的液相量足够将脱水的粘土矿物颗粒与其他颗粒联结起来, 因而砖只能有较低的机械强度。

对于某种原料, 根据矿物组成, 存在着标志其工艺性能的最大允许焙烧温度和烧结极限。焙烧的任务在于尽可能接近这一极限而不损坏制品——即在荷重下变形。短时间而有较高的最终温度和长时间但在略低的温度下进行的焙烧都能达到同样程度的烧成质量。虽然焙烧温度越高, 质点扩散和材料烧结越强烈, 但是, 在生产中最高温度被窑内及制品内的温度不均匀分布所限制。

过去砖瓦业曾借用陶瓷和耐火材料工业关于“烧结温度”的定义, 这其实是不恰当的。陶瓷学中把吸水率达2%时的温度定为烧结温度, 而烧成的红砖的吸水率甚至达20%~25%, 因此只能认为砖瓦是半烧结的制品, 它无法达到这样低的吸水率。

在生产实践中, 可采用“最大允许焙烧温度”和“荷重变形温度”来研究焙烧过程。在焙烧中, 砖坯在0.5 kg/cm2的荷重下开始变形的温度称为最大允许焙烧温度。砖坯在0.5 kg/cm2的荷重下变形3%~4%的温度称为荷重变形温度。

如果隧道窑窑车上的坯垛为2 m高, 其焙烧收缩的极限值为60 mm~80 mm, 那么允许变形的极限值为3%~4%。2 m高的坯垛的底层砖坯承受荷重为0.5 kg/cm2左右。因此最大允许焙烧温度和荷重变形温度是从高为2 m的隧道窑坯垛的实际出发下定义的。最大允许焙烧温度同荷重变形温度之间的温度间隔说明粘土原料焙烧性能。在通常焙烧时, 窑内温度要比最大允许焙烧温度低50℃。

当塑性成型时, 向粘土中引入了大量的水, 这时粘土具有塑性。在干燥阶段, 在表面力的作用下, 随着水分的排出, 粘土的分散粒子紧紧地靠近。由于这一过程, 使粒子紧密堆积, 造成更大数量的接触表面, 这对在高温下, 强化固相反应是很重要的。在半干压中, 我们使用磨细了的粘土粉末, 在这些粘土中引入比塑性成型时少得多的水。散状粘土在高压下被压制成型, 尽管在未烧状态具有较高强度, 但坯体烧结需要更高温度。在半干压坯体烧结时, 形成的液相不仅要填充在颗粒间边界处, 而且应填充在单独颗粒团之间的空隙中。

实际也证实了上述的原理, 为了获得强度高和抗冻性良好的砖, 用半干压法制备的砖坯的焙烧温度应比用塑性方法成型的砖坯高50℃~70℃。

2 焙烧对砖瓦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为了研究焙烧对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下面讨论将制砖粘土加热到不同的温度时, 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

试验使用的是西安的粘土 (黄土) , 其物理化学性能见表1、表2。

试验前将粘土捣碎, 并全部过5 mm筛孔。试件的制备方法:先将配制成最佳含水率的土在直径和高度均为5 cm的小型夯实筒中夯打30次 (锤重2.5 kg, 落距30 cm) 。将试件放入100℃的烧箱中, 经过5 h后将试件取出, 然后放在高温炉中分别加热到所要求的温度 (100℃、200℃、300℃……直到试件流结的温度) 。加热速度为200℃/h, 试件加热至预定温度后持续1 h, 然后逐渐降温。试验测定了下列物理力学性质: (1) 粘土干容重; (2) 焙烧期间粘土的质量损失, 以烧失百分率表示; (3) 焙烧期间试件的体积收缩, 以收缩百分率表示; (4) 饱水后 (试件在静水中放置一昼夜) 试件的极限抗压强度, 饱水率和膨胀率。

试验结果列于表3。

注:表中数据均为三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

从这些试验数据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从烧制后的颜色看来, 400℃~500℃和900℃~1 000℃为两个突变。400℃~500℃时试件渐渐变红, 这表面在此温度时粘土中矿物开始氧化和分解, 而到900℃~1 000℃时试件变棕, 说明粘土中部分矿物开始熔化。

烧失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以500℃~600℃期间烧失率的增长为显著。烧失现象的产生主要是排除矿物中的结晶水, 化学结合水和矿物分解后的气体产物以及有机质的燃烧等。500℃~600℃期间大量的烧失, 是大量结晶水和化学结合水排除的结果。

收缩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的现象主要表现在0~100℃和900℃到流结温度这两个阶段。100℃~900℃期间体积变化极微。这个事实说明, 粘土的体积收缩主要是粘土中物理结合水的排出 (~100℃) 和矿物的烧结变形 (900℃以上) 所引起的。

粘土干容重的变化同烧失率、收缩率这两个指标有密切的关系。在100℃以前, 由于粘土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但粘土中矿物部分的质量却无损失, 因而干容重有所提高。在100℃~900℃期间, 由于试件体积变化很小, 而质量损失却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因此干容重降低, 且在400℃~500℃ (即在烧失最显著期间) 降低最多。当温度超过900℃以后, 由于试件的体积收缩率比其质量损失率大得多, 因此干容重显著提高了。

吸水率随着其干容重的升降相应地增减, 这说明试件的吸水率主要由其孔隙率所决定。

膨胀率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当温度达700℃~800℃时, 试件几乎完全失去了膨胀性。

抗压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且强度在温度曲线上存在着三个突变阶段, 100℃~200℃, 400℃~500℃, 900℃~1000℃。当加热到100℃时, 粘土的性质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即在同加热前一样, 试件在吸水期间湿坍。而温度为200℃时, 试件已不湿坍, 且具有一定强度。这说明在100℃~200℃期间结晶水和化学结合水开始排出以及矿物的氧化与分解已开始发生。当温度超过400℃~500℃以后, 强度的增长速度较前提高, 说明上述的过程进行得比以前剧烈, 当温度达1 000℃时, 由于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烧结, 因而强度剧增。

加热到1 140℃, 试件流结。

3 砖瓦的颜色、黑心、起霜及起泡

3.1 颜色

焙烧砖瓦时, 在烧结开始后出现颜色的明显变化。在很多情况下, 颜色是粘土中铁化合物引起的。铁生成不同的颜色, 首先取决于它的状态。在氧化焰中, 天然粘土中的铁矿物, 氧化铁、硫酸铁、碳酸铁、硫化铁等, 都由烧结阶段开始变成高价氧化铁。这些氧化物一般呈黄红的各种色调。在还原气氛下, 可能形成较低价的氧化物如Fe3O4和FeO。从而呈黑色或蓝黑色。在焙烧青砖时, 将砖在还原气氛中烧成, 以保证生成低价Fe2O3使砖呈蓝黑色。FeO在比较低的温度 (600℃~700℃) 下与粘土矿物反应形成铁尖晶石、单钙亚铁酸盐、铁橄榄石等。

当烧成青砖时, 除在最后阶段外, 并不一定要采用还原焰。通常将砖坯在氧化焰中加热到900℃ (有一系列随之而来的优点:燃料消耗少, 并且大大减少了烟) , 而仅从900℃开始到最终温度时需要强的还原性气氛。

高价铁的氧化物, 在高温下, 也可能失氧, 甚至在非还原性气氛中。例如在1 300℃时, 在空气中氧的比例下就能使高价铁的氧化物分解和生成铁的氧化物。这使制品呈现暗褐色或黑色。然而大多数易熔粘土制品的焙烧通常不能超过1 200℃, 并且其结束阶段通常是氧化性的, 因此生成的颜色是高价铁的氧化物引起的。所获得的色调可能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变动, 这取决于粘土中铁的氧化物的数量和粒子的细度, 以及它们与粘土混合的分散程度, 取决于粘土的组成和联生矿物, 取决于焙烧温度。

含5%~9%铁的氧化物、含10%~22%铝的氧化物以及可以忽略不计的氧化钙的粘土, 烧结后形成红色, 温度越高, 颜色就越暗。

生石灰对于含有大约4%~5%Fe2O3的砖粘土的颜色有“漂白”效应。

当粘土具有高达20%的氧化钙时, 这些粘土虽然含有大约4%~5%的Fe2O3, 但能生产出几乎是白色的砖。

3.2 黑心

在砖的生产过程中, 如果预先将燃料掺入砖坯, 在烧成的砖中, 往往会出现黑心现象。

黑心大致可分两种。

第一种是“欠火黑心”, 心为灰黄色, 与泥土的颜色相似。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焙烧温度和时间没有达到预定的要求。“欠火黑心”的砖结构松散, 强度很低, 属于次、废品。

第二种是“过火黑心”, 心为深蓝色或蓝褐色。实际上在正常焙烧情况下也会产生这种黑心。并且它是普遍存在的。以下讨论的黑心就是指这种黑心。

在砖坯中的内燃料燃烧时, 砖坯表面层的燃料首先燃烧, 砖坯表面层的温度高于砖坯内层的温度。在砖坯表面的高温区域内, 发生吸热反应CO2+C→2CO在砖坯内层的低温区域内, 这个反应向相反的方向进行2CO→CO2+C, 即发生CO离解为CO2和自然碳。在分压差作用下, CO由砖坯的表面向砖坯的内层扩散 (由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扩散) , 在砖坯内层CO离解成自由碳与CO2, CO2又由砖坯内层扩散到砖坯表面来 (由低温区向高温区域扩散) , 并与固体碳反应又生成CO。砖坯在窑内焙烧时, 在这个双向过程的作用下碳由砖的表面层移到了内层, 在内层碳的浓度增加并形成强的还原性气氛。

一般说来, 在易熔粘土中均含有较多的铁的氧化物。在焙烧砖时, 窑内气氛是强氧化气氛, 砖表面层中的铁以高价Fe2O3的形式存在, 故一般砖呈红色, 由于内燃料燃烧的特殊情况, 在砖坯的内部形成了强还原性气氛, 因此在砖内层Fe2O3被还原成低价的Fe2O3。

这就是内燃烧砖黑心的成因。

在焙烧内燃砖时, 燃料的燃烧主要靠砖坯的孔隙进行气体扩散来进行, 因此内燃料必须在这些气孔被高温液相封闭前燃尽, 在砖坯内部不形成强的还原性气氛, 就可以大大减轻黑心。为此, 必须在工艺上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其中包括延长焙烧时间, 延长保温时间, 提高焙烧温度, 减薄制品的厚度 (生产多孔或空心制品) 等等。

3.3 起霜

在粘土砖的表面经常形成一层白色的沉积物, 这种现象称为起霜。起霜是砖内存在可溶性盐类的结果。最常见的盐类是硫酸盐, 其次是钙、镁、钾和钠的碳酸盐。砖内含有的可溶性盐类越多, 就越容易起霜。

起霜是有害的。由于可溶性盐的重复数次的结晶、溶解和再结晶的过程, 使砖的表面出现与水在砖表面结冰极为相似的破坏现象, 严重的会产生鱼鳞状的剥落, 从而影响了建筑物的耐久性。

一般认为, 原料中硫化物的含量小于1%时可避免泛霜之害。

3.4 起泡

起泡是砖瓦制品在焙烧的烧结阶段中产生的变形现象。它是由于制品内部产生气体而造成的。起泡有两个条件是必需的:产生气体的反应必须有足够的速度;必须有粘性玻璃质的存在。第一是产生的气体不能透过孔隙完全逸散, 第二则是产生压力, 使制品发生变形。

粘土砖在焙烧中产生气体的几种反应多在粘土尚未开始烧结和大量熔化之前发生, 因此气体的逸出不会使制品变形。但当熔烧速度过快时, 熔体形成过早, 固相反应生成的气体无法透过高粘度的熔体逸出, 制品就膨胀起泡。

产生气体的反应包括:

碳酸盐的分解, 例如:

硫酸盐的分解:

铁的高价氧化物的离解:

碳的氧化, 例如:

硫化物的分解, 例如:

FeS2→FeS+S↑ (蒸汽)

水合矿物的离解, 例如:

篇8:写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

2、君子隆师而亲友。

3、古之学者必有师。

4、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5、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您是我们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7、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8、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务了。——夸美纽斯

9、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10、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1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1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14、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15、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16、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17、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我的老师您。

18、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19、疾学在于尊师。

20、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21、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篇9:写春天的诗句有哪些

作者:贺知章 年代:唐朝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游园不值

作者:叶绍翁 年代:宋朝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日

作者:朱熹 年代:宋朝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鸟鸣涧

作者:王维 年代:唐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雨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朝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

春思

作者:李白 年代:唐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怨

作者:刘方平年代:唐朝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怨

作者:金昌绪 年代:唐朝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宫曲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朝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春宫怨

作者:杜荀鹤 年代:唐朝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清明

作者:杜牧 年代:唐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宿左省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作者:杜审言 年代:唐朝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丽人行

作者:杜甫 年代:唐朝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年代:宋朝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篇10:王维写的诗句有哪些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1、《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山中》

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3、《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4、《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5、《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16、《送祢郎中》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

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17、《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山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18、《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9、《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20、《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篇11:《藤野先生》是如何写老师的

《藤野先生》是中学语文的一篇传统课文, 我在五十年代初读中学时, 就读过。因此, 再要讲出新意, 恐怕并不容易。

我想从人教版教材的“研讨和练习”所出的一个题目说起———

“关于课文, 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 讨论一下, 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标题是‘藤野先生’, 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 主要表现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 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 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在我看来, 《藤野先生》就是写自己的恩师的, 是《朝花夕拾》里“人物系列” (《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等) 中的一篇, 这一点不应有什么怀疑。之所以产生岐义, 是因为文章开头五段写的是自己从东京到仙台读书的经历, 当中又插入幻灯事件的叙述。且不说这些叙述都是和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别必有的交代, 更重要的是, 这正是鲁迅行文的特点:总是有许多的所谓“闲文”, 他的文笔有时荡得很开, 又能适时的收拢, 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还有一点, 则涉及本文的写法, 本文是通过自己和藤野先生的交往, 来写老师的;因此, 文章中显然有两个关注点, 一是“藤野先生”, 二是“我”, 更准确地说, 是在“我”和“藤野先生”的关系中来写他的这位老师的。

开头五段写“我”与中国留学生的格格不入, 写我在仙台生活的不适应, 都揭示了我生存状态的困境。而藤野先生正是在“我”无法摆脱困境的绝望的情况下出现的, 他对“我”的毫不经意中的关怀, 对我孤寂的心灵无疑是巨大的慰藉。

而围绕所谓“漏题”事件, 以及“幻灯”事件所引起的风波, 则揭示了“我”的另一个困境:作为一个“弱国”的知识分子在日俄战争以后日本的民族主义的狂潮中, 所受到的屈辱, 所感到的巨大压力, 所激发起的反省。藤野先生又再一次地用他“为中国”、“为学术”的大心, 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 让“我”看到了另一类型的日本人, 另一类型的知识分子, 这对再次处于绝望的黑洞里的“我”, 无疑是一线光明的曙光。

我们读者只有在充分理解了“我”的这样的生存的、精神的困境以后, 才能理解藤野先生对于“我”的意义。有意思的是, 所有“我”的这些困境, 藤野先生都不知道, 他也无法了然, 他仅仅是凭借着一个教师的职业责任感, 以及一个医学研究者对学术的热情、忠诚, 做他应该做的事, 他也并没有特别看上这位中国的留学生。但越是平常, 越是不经意, 就越是珍贵。这也是藤野先生绝对没有想到的:他的这些自然表现, 却在“我”的心灵中引起巨大波澜, 并且引发出崇高的敬意———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 他是最使我感激, 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 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每当夜间疲倦, 正想偷懒时, 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 而且增加勇气了”。

如果熟读鲁迅的文字, 就会注意到, 这样的严正的文字, 这样的崇高的评价, 在鲁迅文章中是并不多见的。鲁迅多次说过, 黑暗的现实, 常常“增长了我的坏脾气, ———老实说, 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因此, 他总要努力地去挖掘、寻找“理想的人性”, “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 “教我惭愧, 催我自新, 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件小事》) 。在某种程度上, 鲁迅在“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时, 要写这篇《藤野先生》, 其实是要从自己青年时代老师的记忆中, 发掘出“理想的人性”来和现实对抗, 也和自己内心的“坏脾气”对抗。

但有些读者仍会隐隐地感到, 这样的评价似乎有些“小题大做”:我们已经说过, 藤野不过是做了他的本分的工作。但如果放在“藤野先生”和“我”的关系, 在“我”的精神成长史中的作用来看, 就会懂得这些严正和崇高的评价的深意:“我”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精神困境, 是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困境的。

这样, 我们也终于懂得, 鲁迅的那些似乎与文章主题无关的“闲文”, 其实是并非无关紧要的。

而且我们还因此而发现了这篇《藤野先生》的两种叙述语调:在写自己的生存境遇时, 用的是调侃的语调;而在写到藤野先生时, 如上文所说, 用笔就严正起来。我在上中学第一次读《藤野先生》时, 就记住而且至今不忘的, 除了前文所引述的对藤野先生的那几句评价 (老实说, 我当时并不理解) , 就是这样的调侃味十足的句子:“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当时觉得很奇怪:文章怎么这样没头没脑的开头;“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顺手牵来的奇特的比喻, 在我的感觉中, 真是神来之笔;“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这实在是妙极了, 让我这个中学生好生羡慕!

应该说, 这样的两种叙述语调的交替使用, 就形成了文章审美趣味上的丰富性。———我们甚至可以感到鲁迅先生笔端流泻出这些妙语时, 他自己也是得意极了的。

这里也还提供了一个写作经验:一篇文章, 总是要有几处让读者一读就记住的“亮点”。鲁迅的《藤野先生》, 除了上文引述的几句外, 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 还有对藤野先生“黑瘦”的外貌, “抑扬顿挫”的声调的描写和强调 (在文章中前后两次出现) 。这是表现了小说家的鲁迅的才华的:他总是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用最简括的笔触, 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形象, 这种笔法, 有些近似于画家的“速写”。

(二)

在人教版的“研讨与练习”里, 还出了一道题———

“对于自己的老师, 鲁迅只写过三个人, 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 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中的章太炎, 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 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应该说, 这是很好的一道题, 这样的“扩展式的比较阅读”, 是值得提倡的。不过, 提示要求学生通过比较, 认识三位老师的不同特点, 着重点显然在作者“写什么”:这或许还有可斟酌之处。在我看来,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心, 应放在“怎么写”上, 更准确地说, 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琢磨作者“怎么写”来把握作者要“写什么”。

如上文所分析的, 我们是从琢磨《藤野先生》的特殊写法入手来读这篇文章的:当我们把握了鲁迅“怎么写”———在“我”的生存、精神困境与“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的对照中来展开他的描写的用心时, 我们也就同时理解了鲁迅要“写什么”———他要通过藤野先生在自己精神成长中的作用来表示他对这位老师的永远的敬意。

我们也应以这样的方法来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的描写。因为我已另写有专文, 这里只作简要说明。总体来说, 用的还是对比的写法, 具体运用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全篇结构上的对比:将寿老师任塾师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相对照:“百草园”是“我”儿童时代的“乐园”, 而“三味书屋”却是一个“只要读书”的地方, “我”是怀着恐惧、不安的心情来到三味书屋, 并且和寿老先生见面的。因此, 描述一开始用的就是调侃的语调:“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 第二次算是拜先生。”而首先进入记忆的, 却是因为“怪哉”一问, 而引得寿先生“很不高兴”:第一印象中的面带“怒色”的这位三味书屋里的老师, 是可畏的。但到了文章快结束时, 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大概可以称得上语文教育史上最后的师塾教育的经典场面:“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 “人声鼎沸”以后, “我们的声音低下去, 静下去”的时候, 老师却还在独自“大声朗读”———

“铁如意, 指挥倜傥, 一座皆惊呢;金叵罗, 颠倒淋漓噫, 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 因为读到这里, 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

有研究者查对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原稿发现, 这里所使用的几个拟声词, 最初用的是“呢”、“呢”和“嗳嗳”, 后来改为“呢”、“噫”、“嗬”, 又加上了表示声音颤动的波纹线, 这就更加传神地还原了老先生读书的声韵。而对其朗读时的神态的描述里, 最初只有“仰起”, 修改时, 又加上了“摇着”的动作, 那就更把先生读书时的陶醉之态写尽了。 (参看朱正:《跟鲁迅学改文章》)

而且我们发现了叙述语调的变化:由无情的调侃变为有情的幽默。更重要的是, 通过这精心书写的一笔, 寿老先生的形象, 在“我”, 也在我们读者的心目中, 发生了一个逆转:由“可畏”变成“可爱”, 而且还有些“可笑”, 而可爱与可笑正是一块钱币的两面。

我们再来读《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此文写于1936年10月9日, 写完以后, 鲁迅仍觉意犹未尽, 又于八天以后, 即1936年10月17日, 着手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但文章未写完, 就突然病倒, 二日之后, 1936年10月19日, 鲁迅遽然离世。因此, 我们可以说, 鲁迅一生的写作, 是结束在对老师的追怀上的。这一点, 我们大家都要永远记住。

鲁迅如此追怀章太炎先生绝不是偶然的。这些年随着鲁迅研究的深入, 章太炎对鲁迅人生道路和思想的深刻影响, 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当然也同时注意到,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来, 鲁迅和他的老师之间的分歧, 即文章所说, 太炎先生“退居于宁静的学者, 用自己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 和时代隔绝了”, 并且不免被一些封建复古势力所利用, 这就自然和坚持五四传统的鲁迅、周作人这些老学生发生冲突。但值得注意的, 却是周氏兄弟的不同反应方式。周作人写了《谢本师》一文, 指责章太炎“好作不大高明的政治活动”, “先生现在似乎已将四十余年所主张的光复大义抛诸脑后了”, “这样的也就不是我的师”。这其实也是模仿章太炎的, 当年他因参加革命而被自己的老师俞樾逐出时, 也是写了一篇《谢本师》。而鲁迅却以沉默对之, 多年以后,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 如此谈到自己的“师弟之道”:“古之师道, 实在也太尊, 我对此颇有反感。我以为师如荒谬, 不妨叛之, 但师如非罪而遭冤, 却不可乘机下石, 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 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 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 心窃非之, 但当国民党要没收他几间破屋, 我实不能向当局作媚笑。以后若相见, 仍当执礼甚恭 (而太炎先生对于弟子, 向来也绝无傲态, 和蔼若朋友然) , 自以为师弟之道, 如此已可以矣” (1933年6月18日《致曹聚仁书》) 。而在写此信时, 周作人因自己也“退居于宁静的学者”, 而与老师重新接近, 章太炎也重新接纳了他, 因此, 鲁迅在本文中提到的, 太炎先生“粹然成为儒宗, 执贽愿为弟子者綦众, 至于仓皇制《同门录》成册”时, 《同门录》中周作人“大名赫然在焉, 但并无鲁迅……诸人” (见钱玄同致周作人书, 收录于《知堂回忆录》) 。这或许说明, 章太炎仍不忘鲁迅的反叛, 并未接纳他。

弄清以上复杂的关系, 我们就会懂得, 鲁迅写这篇《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必然具有某种诘难辩驳的性质, 从题目看, 似乎应是一篇叙事文, 但他的实际写法却更近于一篇杂文。这是和我们前面讨论的, 关于藤野先生和寿老先生的回忆完全不同的写法。

而鲁迅首先要面对的, 是章太炎这位他最尊敬的老师的追悼会“在寂寞中闭幕”的现实。他的杂文式的悼念文也就由此而发。他敏锐地注意到, 太炎先生的追悼会是由“上海的官绅”主持的, 他们其实并不, 也不可能懂得太炎先生的真价值;而先生后来和时代的“隔绝”, 也注定了他“将为大多数所忘却”。这样, 鲁迅在文章一开始, 就写出了他所最敬爱的老师“寂寞”的, 可悲的命运。

作为一个深知老师的真价值的学生, 鲁迅必须为章太炎先生辩诬, 正名。他首先要和社会舆论论战。因而一论“先生的业绩, 留在革命史上的, 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 二辩先生后来“既离民众, 渐入颓唐”, “不过白圭之玷, 并非晚节不终”。由此而引出对其师的崇高评价:“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 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 后生的楷模”, 一切奚落, 攻击, 不过是“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

但鲁迅的真正困难之处, 还在他的这一认识与评价并不为章太炎先生自己所认同, 因此, 他还需要和老师论战。太炎先生整理《章氏丛书》, 让学生选辑《章氏丛书续编》, 均“自藏其锋芒”, 不收“战斗的文章”。这是鲁迅最感痛心而又无可奈何的, 文章以“呜呼”一语戛然而止, 其中自有无限的感慨和悲凉。和自己最尊敬的老师之间的这种既相通又相隔的心灵的, 情感的纠缠, 正是鲁迅一生中最后一个老师的记忆, 所具有的震撼力所在。

鲁迅也就此完成了他的教师记忆和书写———

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寿老先生, 是可畏, 又可爱、可笑的。

他的第一个外国老师藤野先生, 是可敬的。———其实, 他也有可爱、可笑的一面, 包括他的“抑扬顿挫”的声调, 他的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许多逸闻趣事, 以及总想知道中国缠脚女人“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的执拗———

真正影响他、纠缠他一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 则是最可敬, 也最可悲的。

这样的可敬, 可畏, 可爱, 可笑与可悲, 几乎是概括了“教师”的全部精神特质和他们给学生留下的印象的。

而在鲁迅的笔下, 这一个个教师, 又是具体的, 活生生的;既有主导性的方面 (如寿老先生的可爱, 藤野先生的可敬, 太炎先生的可悲) , 因而形象鲜明, 又和其他精神特质相纠缠, 因而显得丰厚。

而且我们终于发现, 自己生活中就有这样的可敬、可畏、可爱、可笑、可悲的老师。因此, 鲁迅的师弟观, 他的教师观察、记忆, 以及他书写教师所用的笔法, 都值得我们琢磨与借鉴, 并激发起我们“写写自己的老师”的冲动。

最后, 还有一点“闲笔”。除了这些回忆教师的实写的文章外, 鲁迅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也写了几个虚构的教师形象。比如, 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里的“秃先生”, 就有这样的神来之笔:“先生又近视, 故唇几触书, 作欲啮状”;“字为鼻影所遮, 余也不之见, 但见《论语》之上, 载先生秃头, 灿然有光, 可照我面目”。“秃先生”可能有寿老先生的某些影子, 但鲁迅笔下已毫无敬意, 而有更多的嘲讽, 以至嘲弄的成分。

《野草》里的《立论》, 鲁迅也是用一个细节勾勒出一个教师的形象:“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 看着我, 说”, 但这位老师的“阿唷!哈哈!”, 就道出了他的圆滑, 世故, 这样的“人之师”是鲁迅所厌恶, 并要嘲讽、鞭挞的。

上一篇:教科研课题过程性材料下一篇:我心中的广州亚运会600字作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