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工作特色与亮点

2024-05-23

派出所工作特色与亮点(精选6篇)

篇1:派出所工作特色与亮点

**派出所基础工作亮点汇报

各位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派出所按照局党委会议精神要求,结合本所实际,审时度势,精心谋划,以打造新的社区警务模式为工作亮点,创建平安和谐社区,现我将工作思路作一简要汇报:

一、辖区基本情况及当前警务运行模式

**派出所辖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有小区院落61个,常住人口36718人,暂(寄)住人口3113人,出租房屋1490户。辖区内共有中小学幼儿园7家,企事业单位34家,行业场所110家,门面3233家。现有在编民警25人,其中所领导5人,另有协警4人,监控5人。按照三队一室标准设置社区民警队9人,刑警队5人,治安巡逻队5人,办公室(含户籍)4人。

**所位于市辖主城区,接处警工作量巨大,去年全年共受理接处警7030件,其中刑事案件1223件,治安案件251件,纠纷1704件。我所实行“老中青” 4名正式民警搭配的值班模式,兼顾了值班备勤和接处警所需警力,确保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但也凸显出民警值班周期过短导致身心疲乏、值班期间未处理完的矛盾纠纷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等弊端,同时,专项斗争和非警务活动的影响,各类检查、考核而对正常工作的牵制,使社区民警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使得警务室建设难以深入,警务区工作要求、制度和措施难以落实,警务区警务工作的效果难以提升。

二、以打造新型社区警务模式为亮点,创建平安和谐社区

我所将在今年全面推开社区警务规范化建设,从工作机制、矛盾纠纷化解、人口管理、社区防控四方面打造全新的社区警务运行模式,促进派出所警力的下沉和管理的前移,使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强化。

1、“精”用兵,实现现有警力效能最大化

从改革值班制度入手,设置三名民警加一名协警的值班备勤模式,延长值班周期,减轻民警值班备勤的工作负荷以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社区工作中。做专做实警务室,实现每个社区警务室配备两名民警和一名刑侦民警的社区警务模式和 每周不低于20小时警务室工作时间的勤务机制,真正实现警务室民警专职化。明确和规范警务室民警职责,将各项警务工作向警务室延伸,发挥警务室民警立足于警务区、工作于警务区的优势。

2、“重”化解,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每个社区警务室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室,重新建立派出所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规定值班中受理的纠纷,若构成案件则直接交由案件队受理,其他纠纷若一次调节不成功,则将相关材料移交所属社区警务室调处。实行矛盾纠纷约谈机制,群众可主动邀约社区民警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物建治安耳目,及时、快速、准确收集社会各类动态信息,确保社区警务室作为介入纠纷、化解矛盾的先期处置单元,确保矛盾纠纷能够及时化解在基层。

3、“强”管理,实现辖区人口、场所管控到位

聘请专业人员充实完善我所自行开发的“警用社区地理人口管理查询系统”,社区民警以入户调查为抓手,积极开展实有人口、地理信息采集,实现每个社区信息录入率达到80%,使辖区基础工作实现全面信息化,实现对辖区公共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出租出租房屋的分级管控,为侦查破案、安全检查、搜查抓捕等提供鲜活的数据资源。

4、“抓”防范,实现社区防控网络全覆盖

责任区民警充分挖掘和利用辖区治安资源,吸收辖区低保、失业人员建立社区群防群治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治安防范,落实社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构筑和完善社区防范体系。与治安巡逻队、综治巡控队配合,将巡逻警力向治安复杂地区和重点部位、重点目标倾斜,强化街面控制,最大限度地压缩作案时空,有效降低各类案件的发案数量。

5、“访”民意,实现人们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责任区民警深入辖区,开展“访”辖区企业,“评”服务效能;“访”案件当事人,“评”执法效果; “访”辖区群众,“评”和谐指数; “访”党员代表,“评”行风建设的一系列访评活动,通过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主动、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拉近派出所民警与群众的距离,警务区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群众的理解和认可。

新的警务运行模式,将重新明确“三队一室”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真正做到让社区警务队“沉下去”,让巡防防控队“动起来”,让案件查处队“打得狠”,让内勤室“灵起来”,让队室“联起来”,有效地整合了派出所的警力资源,强化打、防、管、控、建、服等多种功能,使派出所真正成为综合性的战斗实体。

篇2:派出所工作特色与亮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交通文明和社会公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为营造良好、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环境,加强我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一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平度市教体局指导下,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并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安全工作:

一、多措并举落实校园安全教育工作

(1)开学第一课(安全隐患大家找,齐心协力你我他)

“一年之际在于春 一日之际在于晨”。**市实验小学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启动了“安全隐患大家找 齐心协力你我他”的活动,给同学们上好开学安全教育的第一课。活动是发动全校所有学生,用孩子的视角来查找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围绕这一活动,学校将开展宣传发动、寻找隐患、排除隐患、总结表彰等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

全校师生将时刻留心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涉及用电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用水安全、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疾病安全等。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出了安全隐患,并且得到了及时整改。学校建有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报修系统。

(2)安全教育每天三分钟

为了使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实验小学坚持进行“安全教育每天三分钟”活动。活动开始之前,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集思广益,编撰了关于安全教育的校本教材下发到每个班里。之后每天由各班利用空余时间,针对本班实际情况选用相对应的安全教育校本教材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记录。到学期末,学校将对各班“安全教育每天三分钟”活动进行总结、评比与表彰。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1.与**市城东派出所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中队指导员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教育,不定期的对学校安全校内和周边治安状况进行现场督导。

2.与**交警中队建立合作关系,在两校区大门专门设立交通安全管理岗,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派交警巡逻和接送,保护学生安全通行,保证学生交通安全。

3.与广大家长联合,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以及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对家长、孩子进行互动式安全教育,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由学校延伸到家庭。开展家长志愿岗活动。

4.加强值周教师课间巡视及上下学护送工作,加强班主任、副班主任、课任教师的带队、护送工作。尤其对重点时段(就餐、具体活动时)、重点岗位(尤其是楼道口)安排专人管理。

对安全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篇3:派出所工作特色与亮点

函数是数学永恒的主题, 函数、方程、不等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函数是核心, 函数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导数是研究函数变化率、解决函数问题的有力工具, 引入导数的内容后, 拓展了高中数学学习研究的领域, 也为高中数学解题增添了新的工具和新的思路.高考对函数的考查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 对导数的考查突出其工具性作用.近几年高考试题逐渐加大了该部分考查的难度, 函数与导数、不等式的考题立意新颖、生动、灵活, 试题呈现综合化、技巧化等新的特征.构造一个较为复杂的函数作为载体进行综合考查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函数的解析式不再局限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两个函数的和或积的形式, 其形式更加多样化、复杂化, 使得试题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这些试题对函数与导数的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达到了必要的广度与深度, 做到了勇于创新, 涉及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不等式的证明、函数的实际应用, 综合考查了考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应用及推理、探究能力.

高考考查函数概念及性质的考题, 一般以客观题为主, 难度在客观题中属较高层次, 有一定的区分功能.主要涉及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图象、导数的应用以及利用函数性质研究抽象函数.函数与导数、不等式的综合问题一般是压轴题, 也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热点.命题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决曲线上某点处的切线问题;二是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运算、单调性的判断、求极值与最值问题等, 这也是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 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多与含参不等式、方程等知识结合在一起, 综合性较强, 甚至作为压轴题出现;三是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此类问题受概率的冲击, 高考命题所占比例较小.函数建模是该部分的难点, 要熟练运用常见函数模型, 正确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和导数这个工具解决数学模型中的最值问题.总之, 导数已由解决问题的辅助工具上升为解决问题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所以导数及其应用历年都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

高考中单纯考查不等式性质的题目不多, 但不等式知识可以渗透到高考的几乎每一个考点.不等式作为一种工具经常与函数和方程整合在一起, 用其研究函数和方程的有关题目;再就是利用函数和方程的理论研究不等式, 如根的分布问题、恒成立问题、解析几何中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等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 在高考题中往往以综合题出现, 高考中还常以应用题的形式考查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综合问题. 另外, 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将来进入大学学习不可缺少的技能, 同时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 更因其题型广泛、涉及面广、证法灵活等特点备受命题者青睐, 亦成为历届高考中的热点问题.但高考中几乎不可能单独出现不等式证明的试题, 命题方向重在逻辑推理能力, 在题目的设计上, 常常将不等式的证明与函数、导数、数列、三角综合.比较法是不等式证明的最基本方法, 综合法的应用反映了学生对已知条件和所学知识的驾驭能力, 这两种方法都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比如2013年陕西卷理科第21题第 (Ⅲ) 问, 可见加强不等式应用能力, 就是提高解综合题的能力.

一、突出对“函数性态”等基础考点的考查

例1 (2013年广东卷) 设函数f (x) = (x -1) ex-kx2 (k∈R) .

(Ⅰ) 当k=1时, 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Ⅱ) 当k∈ (1 /2 , 1]时, 求函数f (x) 在[0, k]上的最大值M.

解:由题意知, 第 (Ⅰ) 问k=1, 显然用常规方法求解;第 (Ⅱ) 问需要对极值及其端点值进行大小比较.

方法与规律:含参数的函数的单调性判断问题是高考对导数应用考查的重点内容, 解题应优先考虑定义域, 求导后转化为函数的零点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函数求导后比较f (0) 与f (k) 的大小, 通过构造函数h (k) , 证明h (k) ≥0在 (1 /2 , 1) 上恒成立, 从而确定函数在给定区间的最值.在备考中需要加强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问题等函数性态的训练, 注重与恒成立不等式问题相结合的试题.

二、能力立意, 知识融合, 综合考查函数与导数、函数零点、不等式证明

1.根据不等式的本质意义, 转化为求函数最值问题进行证明不等式

例2 (2013年全国课标卷Ⅱ) 已知函数f (x) =ex-ln (x+m) .

(Ⅰ) 设x=0是f (x) 的极值点, 求m, 并讨论f (x) 的单调性;

(Ⅱ) 当m≤2时, 证明f (x) >0.

解: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 考查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等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转化与化归的思想.第 (Ⅰ) 问属常规问题;第 (Ⅱ) 问是不等式证明, 证明的关键在于转化, 双变量转化为单变量.

2.构造函数, 运用不等式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例3 (2012年天津卷) 已知函数f (x) =x -ln (x+a) 的最小值为0, 其中a>0.

(Ⅰ) 求a的值;

(Ⅱ) 若对任意的x∈[0, +∞) , 有f (x) ≤kx2成立, 求实数k的最小值;

解:试题分为三问, 题面比较简单, 给出的函数比较常规, 因此入手对于考生来说没有难度.第 (Ⅰ) 问, 应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极值; 第 (Ⅱ) 问, 解含参数的不等式, 注意题中参数要讨论所有的限制条件, 从而做到不重不漏;第 (Ⅲ) 问, 证明不等式, 利用数列求和, 结合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方法与规律:不等式综合问题中的最值与范围是一个难点, 解决此类问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不等式与函数的对应关系, 通过构造相应的函数, 转化为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最值或范围问题来求解;二是根据不等式性质, 综合所求、所证及已知条件构造不等关系, 灵活构造不等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也是此类问题的难点所在.另外, 不等式的证明, 在多数情况下需要构造新的函数, 通过合理转化, 巧妙地放缩去完成.此类问题一般作为高考的压轴题出现.

3.构造函数求最值, 转化为最值与零的大小比较

例4 (2013年陕西卷) 已知函数f (x) = ex, x∈R.

(Ⅰ) 若直线y=kx+1与f (x) 的反函数的图象相切, 求实数k的值;

(Ⅱ) 设x>0, 讨论曲线y=f (x) 与曲线y =mx2 (m>0) 公共点的个数;

(Ⅲ ) 设a < b, 比较f (a) +f (b) /2与f (b) -f (a) /b-a的大小, 并说明理由.

解:本题主要考查指数对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概念, 利用导数研究两函数图象交点个数和比较大小的方法.第 (Ⅰ) 问设出切点,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解;第 (Ⅱ) 问求y=ex/ x2与y=m的公共点的个数即可;第 (Ⅲ) 问作差变形, 构造函数, 利用导数得到函数单调性, 进而得出结论.

(Ⅰ) f (x) 的反函数为g (x) =lnx.

方法与规律:本题的命制背景是高等数学里的一个常见的问题:若x≠y, 试比较ex-ey/ x-y与ex+ey/ 2的大小.本题涉及知识点多,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灵活性.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时, 凸显导数几何意义的应用, 利用导数来求解函数的最值和单调区间, 体现了导数的工具性作用, 是近年高考试题的热点问题.

4.利用函数单调性定义, 转化为两个函数值的大小比较

5.利用导数解不等式恒成立、存在性问题

解:本题涉及了应用导数证明不等式问题以及应用导数求解函数最值问题.第 (Ⅰ) 问, 关键是构造函数, 但根据题意直接证明显然难度很大, 所以应将不等式转化为容易证明的结构形式;第 (Ⅱ) 问要借助于第一问的结论.

方法与规律: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解决此类问题一般都要构造函数, 通过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来解决, 但在构造函数时, 要根据已知条件和所解决的问题灵活选择相应的函数, 适时进行调整, 不能不顾实际, 生搬硬套一些常规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否则很容易掉进命题者设计的陷阱.

6.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探讨

例7 (2013年山东卷) 设函数f (x) =x /e2x +c (e=2.718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c∈R) .

(Ⅰ) 求f (x) 的单调区间、最大值;

(Ⅱ) 讨论关于x的方程|lnx|=f (x) 根的个数.

方法与规律:本题第 (Ⅱ) 问给出的是一个常规的解法, 也可以变换思考的角度, 由 (Ⅰ) 知, f (x) 先增后减, 即从负无穷增到1 2e+c, 然后递减到c, 而函数|lnx|在 (0, 1) 时, 由正无穷递减到零, 然后又逐渐增大, 故令f (1) =0, 得c =-1 /e2.可见, 同一个问题,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 可以导致转化目标的不同与方法的不同.

三、贴近现实, 注重应用, 体现数学生活化和数学广泛应用的理念

例8 (2013年重庆卷) 某村庄拟修建一个无盖的圆柱形蓄水池 (不计厚度) .设该蓄水池的底面半径为r米, 高为h米, 体积为V立方米.假设建造成本仅与表面积有关, 侧面的建造成本为100元/平方米, 底面的建 造成本为160元/平方米, 该蓄水池 的总建造 成本为12000π元 (π为圆周率) .

(Ⅰ) 将V表示成r的函数V (r) , 并求该函数的定义域;

(Ⅱ) 讨论函数V (r) 的单调性, 并确定r和h为何值时该蓄水池的体积最大.

解:本题考查运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根据蓄水池的建造成本, 得到底面半径r和高h之间的关系, 然后计算出V (r) , 并求出定义域;利用导数的符号判断函数V (r) 的单调性, 再判断其最值.

方法与规律:解决导数的最优化问题的难点在于建立函数模型.本题主要是根据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建立函数模型, 在计算成本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底面和侧面的建造成本不同;二是蓄水池是一个无盖的蓄水池, 所以底面的建造成本也是下底面的建造成本.建立函数模型的同时要注意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的确定, 要根据底面半径r>0和h>0求出r的取值范围.

篇4:派出所工作特色与亮点

区域性集中授课 通用技术课程 整合 统筹 共享

区域性集中授课是相对于传统的分校授课而言的,在相对集中的一定区域内,以基地或中心为依托,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人员、授课对象以及教学设施设备相对集中,学生分批轮流参与、师生面对面进行的一种授课模式[1]。按照着眼大局,关注长远,体现多元、开放、综合教育理念的“大教育观”,区域性集中授课无疑是走出“学校”小范围,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在教育时间、空间和形式上开辟更广阔领域,以实现最大教育效益的全新教育模式之一[2]。这种在教学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整合、统筹与共享其实就是一种整体教学视野。

普通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3]。它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拓展技术教育学习经历、行使受教育权提供机会和条件。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面向全体”是关键词。因此,在目前分校授课模式课时、师资以及教学资源保障不力的情况下,集中授课模式“集中—统筹—整合—优化”的做法能够很好地保障“提高全体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目标的达成,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思路和新做法。

一、在统筹中科学合理安排授课,促进课程优质高效实施

集中授课模式的关键是统筹安排,通过行政制度和管理运作体系的构建,实现对一定区域内课程、学校、硬件设施设备以及师资的统筹和优化,力促该课程的实施常态化和专业化。一般来说,集中授课都要依托一定的平台——中心或基地,通过中心或基地的有效运作和管理,实现区域内该门课程的有效实施。

1.对区域内学校的集中上课进行统筹安排

集中授课模式要对区域内该课程所涉及学校的集中上课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调度,并以行政安排表的形式通知各学校分批次到中心(或基地)上课。在这种统筹安排下,该区域内通用技术课程的学生参与度和课时就能得到保障,从而保证了课程的常态实施。

2.对区域内的硬件设施设备进行统筹建设

因为是集中授课,所以区域内该课程实施所必备的场地、设施、设备等硬件资源就可以集中到一起进行规模化和专业化建设,比起分校授课模式,这种集中建设既能更好地保证硬件设施设备的质量,有利于专门化管理,使该课程的实施获得硬件资源方面的强有力支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利于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整体安排与协调。因为通用技术课程对硬件设施设备的要求较高,所以这种集中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必要。

3.对区域内的优势师资力量进行统筹调配

因为是区域性集中授课,所以对该区域内的优质师资力量就可以进行统筹调配。通用技术课程对教师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这也是多数普通高中在实施该门课程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相比之下,集中授课模式可以在全区域内进行师资的选调和配备,更有利于优秀通用技术教师的甄选。同时,在集中授课模式下,教师长期专门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对区域内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统筹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价是促进该门课程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在通用技术课程的集中授课模式下,因为统筹的课程实施和管理,有利于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建立起一整套过程评价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综合、发展、多元的评价体系,同时在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制定、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工具的设计以及评价管理的落实上能够做到区域内集中统一,从而实现评价的高效、规范与公平。

二、在整合中优化建构教学体系,保证课程目标有效达成

集中授课模式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人员、授课对象以及教学用设备相对集中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必须要进行重组和优化,在整合中体现集合、系统和建构的优势,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

1.教学思路明确统一

通用技术课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所以提倡“做中学”、“学中做”,在突出体现课程“实践性”与“生活化”特点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并体验技术设计的全过程,努力达成“挖掘学生创造潜力”的目标。在集中授课、集体备课、教学资源保障充分的前提下,这一教学思路更容易得到贯彻和落实。

2.教学内容优化整合

因为是集中授课,所以必须根据集中实施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按照“紧扣课标、依托教材、结合实际,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实践主线”的指导思想,对现有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和使用。整合相同主题的内容、开发增加优质内容、删减不合适内容、调整教学顺序,经过整合之后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结构创新重组

教学内容调整之后,教学结构也相应的需要重组。因为集中授课模式授课时间、地点相对集中的特点,所以大多会采取“项目任务+板块组合”的方式来组织安排教学,以学习板块的方式来组织知识内容,教学课时重新分配、教学时段统筹安排。以重庆市渝中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训中心为例,采取的就是“2+2”的教学结构。

这样的教学结构将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充分突出实践的主线,能够更好地实现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和培养目标。

4.教学手段丰富多样

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独立操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观察学习、体验学习、设计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在集中授课模式下,教学的课时、师资、硬软件资源以及环境得到充分保障,为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采用创造了条件。如:案例分析、合作探究、设计练习、实践操作、技术试验、网络学习等,从而为提升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在共享中均衡全区教育资源,确保课程持续优化

通用技术课程的区域性集中授课通过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区域均衡并确保课程的持续优化。

1.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无论是教育的软件资源——课程、教师、学生,还是硬件资源——场地、设备、网络,通用技术课程区域性集中授课将区域内的教学资源高度集中、共享并有效利用,避免了重复建设与闲置带来的浪费,统一优质的教育资源在使全区所有学生均享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4]。

从“软件”资源课程、教师、学生来看,区域性集中授课模式下重新建构的教学结构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更加全面、系统地进行。而专业的教师队伍、专业的教研平台避免了因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而产生的教研不力、教师精力分散等问题,有益于打造优秀通用技术教师,形成精品课程。全区域的参培学生使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内容更加丰富,从学生的优秀设计方案到创意作品等,都是对教育资源的有力补充,在教育资源的开发中切实做到了“以生促生,师生共建”。

从“硬件”资源场地、设备、网络来看,根据区域具体情况,参考全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配置标准,按照“关注能力发展需求,适度超前配置”的原则,区域性集中授课模式使全区域学生能共享通用技术设计室、操作室这类专业教室;共用木工、金工、电子等各类专业工具和设备。而依托于实训中心的通用技术专业网络平台,建立网上资源库,使课程资源的共享更加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

⒉资源共享促进课程持续优化

从教育资源开发的纬度来看:一是由上级教育部门、实训中心、区域内各普通高中学校形成的“三位联合”共同开发、共同推进的教育资源开发模式,大大的扩展了资源开发的范围与力度。二是整合了人、财、物的区域性集中授课模式更易于与社区、企业、高校等社会组织机构合作开展与课程相关的活动,使课程与活动结合,两者互补[5],从而丰富课程外延,促进课程持续优化。

从课程资源的开发深度来看:区域性集中授课模式更益于打造学科基地,开展区、市、省、全国各层次、各范围的教学研讨活动,参与学科教研交流,取长补短,深化课程,提升档次。

四、在保障机制中使课程顺利开展,确保课程全面落实

有力的保障机制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全面落实的必备条件[5]。经费、后勤、管理等方面机制的建立,确保了课程实施中的设备维修、设施更新、学生安全等学校、社会、家长关心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而这些问题一度是通用技术课程落实中的“瓶颈”。

⒈政策支持,经费保障

教育部门根据区域特点进行的统筹安排与集中配置是区域性集中授课模式的先行条件,其运行是离不开政策支持的,这对课程的切实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政府定时定期直接划拨经费保证了区域性集中授课模式的常规正常运作,更保证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能最终落到实处。

⒉专业团队,后勤保障

围绕通用技术课程落实而筹建的专职设备采购、专职材料保管、专业维护维修、专门的学生实作辅导组成了一个保障教学顺利进行、课程安全开展的高效团队。

⒊监管有序,管理保障

通过建立起《通用技术设计室(教师/学生)管理制度》《通用技术实作室(教师/学生)管理制度》《通用技术实训中心带队教师职责》《通用技术实训中心安全管理制度》《通用技术教师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以实训中心为载体的区域性集中授课模式有效有序地运作。每个教室有班主任管理,每层楼有保安职守,各部门层层落实职责,制度和监督执行双管齐下,有力保障了学生学习的有序进行与通用技术课程的全面落实。

通用技术课程的区域性集中授课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客观需求下应运而生的,是深入落实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全面达成课程培养目标、提升课程实施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从整体教学视野出发的一种“大教育观”的体现。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课程实施者和管理者在实践中对其进行研究和完善,使其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推进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吉.大教育观.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5-08.

[2] 郭华.一种整体的教学视野——“模块”的意义及其教学要求.人民教育,2005-08-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靳建设.创造条件整合资源坚定不移地推进通用技术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教育革新,2013(5).

[5] 侯建平,连树强,马玲.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山西教育(管理),2010(1).

篇5:派出所工作特色与亮点

怀柔三中是区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一直以来,发挥了在基础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自觉更新艺术教育理念,提升艺术教育品质

为适应深综改课程改革要求,作为艺术教育,虽然不是中考考试科目,但我们深深知道艺术教育对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创造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校艺术教师立足课程改革,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学习课改文件,并确立了立足课堂教学,丰富艺术实践的发展方向,注重学生艺术体验,将艺术普及与特长并重发展。

二、探索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特长搭建舞台

1、利用课外活动,尊重学生艺术需求,加大艺术教育普及力度 本学年度开设课外活动项目三大系列,45个班次,其中艺术教育类的就有29个,占60%以上。篆刻、朗诵、软笔书法、国画、素描、速写、合唱、管乐、古筝、摄影等学生社团达到29个班次,人数达到近300人。从班次和参与学生人数看,足以说明三中的艺术普及教育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课外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

学生课外活动项目都是菜单式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课程。

2、积极组织学校艺术节、参加市区级艺术节比赛

学校依托怀柔区学生艺术节,每年组织学校学生艺术节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征集绘画、工艺、书法、摄影作品等作品,同时,积极参加体美科、学管中心、教科研中心组织的各种比赛,为学生提高艺术修养搭建学习实践的平台。

每年的区级艺术节是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学生综合艺术素质的舞台。因此,学校舞蹈队、合唱队、管乐队是代表学校艺术教育最高水平的学生社团。学校艺术指导教师积极组建学生艺术社团、筛选曲目、科学指导训练、服装设计等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每年站在比赛的舞台上,三中学生出色的表现对老师的辛勤付出最好的回报。

三、探索艺术教育纳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途径 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里,D1、D2是学生艺术素养的记录评价,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平时的艺术教育实践和学生艺术技能形成,不让评价流于形式,做到真正评价公开、公正、公平。艺术组教师根据艺术教育改革要求,提出很好的建议、做法。经过2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怀柔三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育、艺术技能计分考核办法》。极大的调动了师生参与艺术教育实践的积极性和热情,改变了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

四、艺术教育成效显著 1、2018年3月,合唱团参加区级艺术节比赛,以全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一等奖,参加北京市学生艺术节获得金奖,这是近年来我校合唱最好成绩。

2、学生个人参加艺术节,获奖颇多。

篇6:街道特色亮点工作

新签约30亿以上重大项目“**新天地”。街道深挖产业支撑空间,深入践行“妈妈式”服务,从项目对接、投资签约到落地开工,主动靠前、全力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包装推出**新天地商业综合体及文化旅游项目。该项目顺利完成与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签约,项目总投资31.5亿元。目前,旧城安置房地块已全面开工,**新天地1、2、3号商业和文化产业项目完成入库和开工。**新天地将成为具商业购物、绿色居住、文化体验、休闲旅游、时尚创意为一体的复合型街区。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截至10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

小商品市场改造升级即将全面完成。小商品市场改造升级总投资10亿元,最后一期改造工程——老市场西区块改造将于今年年底完工。

自主谋划投资额超5000万元以上项目进展迅速。全年开工建设自主谋划超5000万以上项目4个,其中**村民安置房及村集体留地项目年内完成桩基工程,**新天地3号地块、5号地块完成土地出让并开工,**村安置小区建设相关手续已办理完毕,完成招投标,计划年内开工建设。此外,**龙头王地块成功出让,**城市广场北侧地块完成政策处理,***村集体留地项目开发顺利招商,一大批项目加快推进并开工建设,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践行“妈妈式”服务理念联系帮扶机制。街道紧盯主要指标,着力聚焦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深入开展“五问入企、五心服务”“三服务”活动。健全联系帮扶机制,建立班子领导机关干部结对联系企业、主要领导定期走访座谈企业家、重点企业问题难题“一事一议”等机制,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96个;对每个企业制定增长计划,将计划分解到每月,班子带队每周每月跟进指标。前三季度8项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全区各镇街道第一。

破解新路村民“建房难”。街道党工委将**村安置小区建设列为今年的破难攻坚重点项目,组织村两委、驻村干部、街道城建线合力攻关,在完成政策处理和各项报批手续的同时,把全村土地统一征收到村委会,彻底解决“队队硬户户硬”问题。安置小区总建设用地38879平方,建筑面积62496平方,共456套房屋,其中一期154套、2万余平方米预计年内动工兴建。

2020年思路:

上一篇:唯美经典的古风说说下一篇:幼儿园师徒结队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