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 有感

2024-04-25

《红与黑》 有感(精选9篇)

篇1:《红与黑》 有感

面具与爱情

——阅《红与黑》有感

其实,每次写读后感都不知该从何处下笔。因为,总是觉得思绪很混乱:那些所阅的文字跳动地在脑海中构成一幅幅的场景;那些书中的角色不断地在脑海中浮现想象所形成面庞;种种的情感涌进脑海,不知该如何去品味。

《红与黑》一书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充斥着对立,而却在最终走向统一。不可否认司汤达的命名颇具艺术性,对立的两种颜色,象征着两种对立,而这种对立始终贯穿在主角于连身上,而于连在最终面对面对死亡时将这种对立抚平,最终平静地迎接着死亡。其实,或许每个人都是存在着对立的:不同人格间的角逐,人性的多重性,强加给自己的诸多的面具都使我们变得矛盾而又复杂遗忘了真实的自己……司汤达用于连向我们呈现了他所想要表达的一切,而在于连的身上充斥着的对立则更能引起我们的思考,在强烈的对撞中阐述着他的观点。

司汤达极力将于连刻画成一个拥有极度强烈自尊,无法忍受蔑视与嘲讽而又高傲的形象。但是,在这一系列表现于连自尊、高傲的场景中或许司汤达更想要表现的是于连那深藏在内心的自卑。正是于连年幼时因体弱而不能为身为贪婪木匠的父亲提供劳动力而被父亲及兄长所侮辱,同时因为没有母亲而得不到母爱的畸形环境中成长。那内心深处潜意识中黑暗的蔓延及那极度的自卑的滋长,对于一个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是无法避免的。而在青少年阶段所能真心交往的朋友也仅仅是那位军医与富凯,对谢朗神父虽视为父亲却始终有一份保留——对拿破仑的仰慕,及潜在对革命的期盼。在既受到蔑视、侮辱又受到拿破仑英雄主义的灌输下的环境下成长,使于连渐渐的开始学会为自己制造形形色色的面具,而后在各个场合带着适宜的面具去表现自己,逐渐的将真实的自己埋在这所有面具之下——内心的最深处,只有孤独时才会摘下所有面具,让真实的自己得到呼吸而不至于死去。因此,于连由衷的热爱孤独,全书中不乏描绘于连享受孤独的场景:纵马奔驰在巴黎郊外的深林,俯视维里埃的大山等。正是这些孤独,使于连在最后迎向死亡时能够以真实的自我出现,而不像现实中的诸多人亲手扼杀了真实的自己。然而于连毕竟年轻富有血性,他不能成熟的掩盖自己,他的血性也无法容忍他人对他的偶像——拿破仑的侮辱,因此他时常暴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蔑视所有侮辱拿破仑的俗人。这一点在于连的性格中既成为造成于连陷入危机的导火线,又是于连能够博得马蒂尔德小姐的青睐的伏笔。

这样环境下的于连也是一个极为敏感且富有情感的人,对细微的事物都进行自我的理解,对待任何人总是会先设防,保留余地。在司汤达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描绘下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于连总是将那些贵族及教士等人视为敌人,仿佛他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与他人战斗,而每一场的战斗于连总是力求胜利,在于连的身上也显现拿破仑的影子,但是这对一个青年是否是过于沉重,于连让自己背上了许多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包袱,或许这也是他的悲剧,未曾读过作者生平,再次不知是否有作者本人影子。

很多评论都认为于连在被拘捕前只是一个一心向往发黄腾达的青年。然而,或许他们都忽略了于连想要飞黄腾达的动机,而这个动机对评价于连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于连为什么需要飞黄腾达?因为他要摆脱他那个成长的环境?因为他要进入上流社会过贵族社会?或许这些都不是答案。于连对他所生活环境的不满及对拿破仑的仰慕势必对于连的内心造成影响,或许他想要飞黄腾达的真正原因是他想像拿破仑一般改造这个国家,通过不断地上爬进而从内部改造这个国家。无论是否红象征着军队黑象征着教士还是红象征革命。这两种职业都会对这个国家的未来产生影响是不置可否的。然而司汤达以悲剧的结尾来结束于连的生命是否喻示着在那样一个绝大多数民众还是被蒙蔽被愚弄的时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是无力改变这个社会还是其他用意就暂且不论。

《红与黑》最精彩之处莫过于于连的两段恋情吧,其中最为本人所欣赏的是德·莱纳夫人与

于连之间的爱情。因为这段恋情更为纯洁,没有什么杂质,或许可以说是真正的爱情,现实中所难以出现的爱情。虽然于连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打败德·莱纳先生,然而德·莱纳夫人的单纯、温柔、恬静与宽容使于连真正的从内心深处爱上德·莱纳夫人。或许这其中有于连缺乏母爱的因素,但这种心灵间的爱情,这种能够容纳一切的温柔及纯真与彼此之间发自内在没有任何的功利的纯粹的是彼此间的相爱与付出才是真正让于连深爱德·莱纳夫人的原因吧。这种灵魂上的陪伴,使于连可以在她面前卸下所有的面具,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他们之间的爱情远远胜过于连与马蒂尔德小姐间的爱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于连面对死亡的最后两个月里只希望与德·莱纳夫人共同度过。于连与马蒂尔德小姐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理智的爱情,是头脑的爱情,相互间的计算,征服与被征服,主与仆之间。虽然于连也曾真正的爱国马蒂尔德,但掺杂了太多的杂质的爱情缺乏灵魂上的慰藉,这也是于连与马蒂尔德之间的爱情总是令人感到像是空中花园一般,两人之间在狱中的对话很恰当的展示了这种爱情的飘忽不定。这两种爱情的对比似乎也暗示了作者对爱情的看法,最终深爱于连的德·莱纳夫人在于连死后的第三天也去世了,或许这段逾越了当时社会伦理与阶级的爱情这样的结局虽令人惋惜却同时让人祝愿他们在天堂里能永远的在一起。

司汤达借用于连在这两件相互交织的爱情里展示了他的政治与爱情的观念,同时这段逾越阶级的爱情同时表现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在《红与黑》的社会中,借用于连这样一个悲剧形象展现了由贵族与资产者所统治的只在乎利益的社会下,那种超越阶级是不被贵族与资产阶级们所接受的,一个希望通过自身而去改变命运是微乎其微的,低下阶级只是上层阶级的玩偶与工具,因此人们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一个被压抑的时代所能造就的除了悲剧还是悲剧。因此,希望我们的国家不会变得如此。

朱均

教育技术1002

学号:201007260225

篇2:《红与黑》 有感

《红与黑》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风俗画,全面地展现了当时法国从小城到省城至京城的贵族教会、资产阶级和贫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作者司汤达赋予了主人公于连十分丰富的性格,他是一个自尊、自爱、勇敢、真诚而又自卑、怯懦、虚伪的矛盾统一体,他既充满激情而又冷静,既要确立自主,有时又表现出屈从和依附。

他的性格,他所生活的时代,注定了他必将是一个悲剧。所谓悲剧,就是将美的事物打碎了给别人看。于连不是一个伟人,但确实那个时代一类人的代表,他善良、勇敢、真诚,他有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努力跻身于上层社会,摆脱贫困。他奉拿破仑和卢梭为精神导师,以九死无悔的精神,不择手段地向法国上层社会迈进,希冀完成自己的宏伟志向。但这种超越是非历史的,势必被时存秩序扼杀,他的无可挽回的死也因而产生了深厚的审美意蕴。

他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王权贵族压制之下的小资产阶级反抗者的典型。他凭借不屈的意志,采用各种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表现出令人叹服的超越现实的精神。于连并不满足于基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突破社会对人的束缚和限制,追求个体思想的真正实现,显现出对现实时代的超前性。他的行为方式是不择手段的,结局是可悲的,然而把这一形象升华到超越伦理道德、社会政治之外的美学范畴,他

就不是一个平常的奋斗者、野心家,而是一个具有充分审美价值的对象,因为他有超出一般人之上的特殊品格和顽强的精神生命,所以,于连的悲剧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

当时的法国是一个倒退的时代,于连生活的维立叶尔小城在资本人侵 的冲击下,充满了庸庸碌碌的浮躁与不安。他的家庭中有精于琢磨、善于钻营的父亲和两个行如巨人、只会发泄蛮力的哥哥。与之不同,造物主赐给于连的是聪慧的天资和动人的神彩。

压抑的环境,独特的外貌,形成了他独特的性格。沉郁、孤独、倔强压抑住了他的理性思想而使他耽于不现实的幻想和妄图实现这些幻想。于连以拿破仑和卢梭为偶像,希望自己摆脱困境,在法国的上流社会谋得一席之地,能够卓然不群、傲视天下。

篇3:《红与黑》中于连形象浅析

作品《红与黑》的一个重要成就在于塑造了主人公于连·索海尔这一艺术典型, 通过这一人物的经历揭示了法国大革命过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追求与命运。而对于连形象的界定与研究一直以来是众说纷纭, 不同时期的不同读者对他的解读可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于连·索海尔”。

谭鼎莎2010年在《文学教育》上发表《试论〈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一文, 作者认为“根据作者对于连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的描写, 分析于连的感情与心理的细微变化, 从而得出于连是一个自卑与自尊、虚伪与真诚并具有反抗性与妥协性等性格的矛盾统一体”。[1]当然这也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与看法。

于连出身于木匠家庭, 地位地下, 常受人歧视, 即使在家里也经常受到父亲和哥哥的打骂。但由于他从小就跟随一位外科医生, 在他那里, 于连学到很多知识, 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智慧, 同时受到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精神的影响, 确立了自己的平民反抗意识与平等意识。而他生活的年代却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这是一个一切都由地位和财富决定的年代。因此社会地位低下的他决心出人头地, 跻身上流社会。可以说他是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出身低微的他希望自己可以像在拿破仑时代那些出人头地的平民一样, 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复辟时代, 想出人头地就只有做教父, 于是他勤读《圣经》, 研究神学。这是他的雄心壮志、他的追求, 我们不能否认的。他的雄心与其他下层人民的碌碌无为、随遇而安相比, 更值得我们尊敬, 因为在那样一个讲求地位和财富的年代, 他至少还有理想、还有抱负。但有时过份强调自己的雄心壮志就变成了野心勃勃, 这是他性格矛盾的一个方面。在小说十五章, 作者也写到于连“隐藏着一颗百折不饶、不计一切代价也要出人头地的野心”。[2]同时小说第十八章中, 于连自己承认自己身上的野心, “他 (谢朗神父) 所说的‘隐隐燃烧着的热情’, 正是我想出人头地的野心”。[3]

正如谭鼎莎所说, “由于于连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他仇视作为复辟势力的贵族阶级和维护贵族特权的等级制度, 厌恶和仇恨上流社会”。[4]他鄙视市长的贪婪与吝啬, 敢于抗议市长的训斥与蔑视。在华勒诺先生家里, “处处闻到一股不义之财的气息”。[5]于连最后在法庭上所阐发的言论也是对上流社会的一种对抗, 以死来反抗社会。当然为了当上教父、为了进入上流社会、为了成功, 他又必须与当时的贵族、教会周旋。在这一过程中, 他又表现妥协的一面。当个人欲望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 他就会妥协。“尽管他十分厌恶瓦尔诺, 但当瓦尔诺离开时, 他为自己的父亲谋到了瓦尔诺留下的贫民收容所的肥缺”;[6]在德·摩尔侯爵府, 被授予一枚勋章就发誓要为这个政府办事, 为反动派传递信息, 沦为帮凶。这些都是他妥协的一面。

于连是真诚、正直的。虽然也有着虚伪的一面, 但我觉得那是他为了实现抱负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不能算是于连本身的性格。于连对待德·瑞纳夫人的孩子是真诚的、在谢朗神父离开时的表现是真诚的、对德·瑞纳夫人的爱最后也归于真诚;在华勒诺先生的家里时对收容所里乞丐的同情是正直的;最后于连也以真诚对待情人、朋友、甚至是仇人。但他为了成功, 在德·雷纳市长家, 明明崇拜拿破仑却必须表现得仇视他;在贝藏松神学院这个到处是伪善的地方, 于连必须以伪善对付伪善, “他 (于连) 在神学院里看到的东西过于黑暗”, 因此他“屡想装假”并且“必须习惯这种谈话”。[7]因此虚伪并不是于连想要的, 只是在那些充满虚伪的环境里, 要想融入环境中就必须带着虚伪的面具。

于连的自尊在小说中可谓是比比皆是。但德·雷纳夫人要给于连给几个金币买衣服时, 于连说“我人穷志不短”, [8]因而没有接受。为了维护他的自尊, 当别人以蔑视的眼光看他, 他就要和别人决斗。小说中还有其它很多处直接写道于连自尊心很强。在我看来, 于连的自尊其实是为了掩饰自己强烈的自卑心理, 他不想让那些贵族瞧不起他、蔑视他。社会地位的差距、父兄的打骂等等让于连从小就开始自卑。在德·雷纳市长家门口时, 于连就不由自主地胆怯起来。在与德·雷纳夫人和玛蒂尔德的“爱情”中, 于连也表现出自卑, 但他更多用自尊掩饰起来。但书中于连的自卑心理也体现得很充分, “觉得自己家道贫寒, 在别人眼里低人一等”。[9]

“于连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个人奋斗者形象, 在他身上既体现了大革命过后英雄主义尚存的法国社会的时代精神, 特别是表现了受压抑的一代年轻人对人生与社会的理想, 同时也投射出司汤达自身的人生体验与心理欲望”。[10]不错, 司汤达通过塑造这个形象不仅反映了法国社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与个人奋斗、揭示了他自己追求的自由以及平等的政治理想, 而且站在整个民族与时代的立场上, 这个形象涵盖了人类共有的对自由生命的追求和原始生命力的律动。

于连形象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他的矛盾性, 是典型的圆形人物, 具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既反映了法国当时同阶级的人物的共性, 又带有自己鲜明生动的个性。他的性格复杂、矛盾, 有一切人共有的两面性, 体现人性的光辉, 但有一个性格轴心即确立自我, 可谓是具有典型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效果。他的性格呈现出四组矛盾的方面, 体现人的内心深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特性, 具有丰富多彩的生命内涵。而这个形象也有其真实性, 代表了法国及全人类的特征, 含有深刻的历史意蕴。

参考文献

[1][4]谭鼎莎.试论《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J].文学教育, 2010.

[2][3][5][7][8][9]司汤达.红与黑[M].胡荣译.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6.

[6]王晖.从于连坚持不上诉说起——于连形象再分析[J].名作欣赏.

篇4:简论《红与黑》

一七九六至一七九九年,司汤达在故乡格勒诺布尔的中心学校里求学。这所学校是一所新型的学校,学校教师大多是启蒙思想的热烈拥护者。他们对于司汤达世界观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

司汤达在毕业后来到巴黎,经亲戚的介绍到军队里工作。一八○○年随同拿破仑军队来到意大利的米兰。在意大利,他深深爱上了文艺复兴时代辉煌的艺术作品。不久,他脱离军界,回到巴黎。在巴黎他专心阅读唯物主义哲学家蒙田、爱尔维修等的著作,也接触到了卢梭的作品。一八○六年,司汤达重新到军队中服务。但一八一四年拿破仑一败涂地后,司汤达也就结束了军人生涯。从这时起直到一八二一年期间,他一直侨居在意大利。侨居期间,他开始写作,积极参加要求在艺术中运用历史和民族题材、发扬民族的英雄气质、主张艺术接近现实的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司汤达先后写出了《海顿、莫扎特和梅达恩泰斯》、《意大利绘画史》和《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等著作。

一八二一年,司汤达被迫离开意大利,回到巴黎。在此期间,他除了继续写作论艺术的著作《罗西尼传》和《罗马漫步》以外,相继写出长篇小说《阿尔芒斯》(一八二七年)和《红与黑》(一八三○年)。

七月革命以后,司汤达因写作收入菲薄,不得不出任国家的官职,做教皇管辖下一个滨海小城的领事,但他对接替波旁王朝的新政府并不表示同情。在这段时期内他写作了长篇小说《吕西安·娄凡》(一名《红与白》),但未完成。

一八三六年夏到一八三九年夏,司汤达是在法国度过的。他在法国外省各地作过一次旅行。他写出了《一个旅行者的回忆录》和《法国南方旅行记》等著作。接着,他又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写成了另一部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

一八三九年八月司汤达重返任所,开始写第五部长篇小说《拉米埃》,但到一八四一年十一月,他因健康不好,再度请假回国,这部小说的写作也未能完成。司汤达终于在一八四二年三月在巴黎中风逝世。

在司汤达所写的五部长篇小说中,《红与黑》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部。

《红与黑》原书有一个副标题,这就是《一八三○年纪事》。一八三○年正是法国历史上七月革命的一年。一八一四年拿破仑的垮台和波旁王朝的复辟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法国国土上驻扎着十多万英、俄和普鲁士等国的占领军。法国不仅要承担这些占领军的给养,而且还要付出七亿法郎的赔款。同时,重新恢复统治的封建势力,则是仇视革命,迫害人民。特别是法王查理十世,更对法国人民施行高压政策。查理十世所颁发的七月敕令激起了法国人民的愤怒,终于导致波旁王朝的再被推翻。

司汤达的《红与黑》一书,就是对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生活作了现实主义的描绘的。

据一些给司汤达写评传的作者说,司汤达的《红与黑》是以当地法院公报中所提到的一个杀人案件作为基础而写成的:有个青年在一个有钱人家里给他的孩子们当家庭教师,爱上了这个家庭的主妇,最后在一种妒忌和绝望的冲动下把她杀害了。

这大概不是没有根据的。但是我们可不能因此就把《红与黑》看作是一本庸俗的社会小说。高尔基曾经这样说:司汤达的才能的力量在于,他把一件十分平凡的刑事案件提到对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历史的、哲学的研究的境界。

司汤达在《红与黑》中通过典型人物生动的描写,十分深刻地分析了青年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命运。

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象拿破仑这样由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出身、开头只当一名下级军官的人,一跃而为叱咤风云的国家元首,这在当时欧洲各国青年人头脑里,无疑引起了许多幻想。《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就是其中的一个。可惜的是,于连似乎有点“生不逢辰”,在他成长懂事之年,拿破仑不但已经垮台,而且墓木已拱了。

于连·索黑尔只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他的地位自然比当年拿破仑还差。摆在这样的青年人面前的,本来无非是两条路:一条是乖乖地继承老子的家业——做木匠;一条是在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凭一己的血肉之勇杀出一条路来。

幸乎不幸乎,于连的头脑看来要比周围的人“灵”一点。他自恃自己的才智,自然不甘心老死乡下,做一个木匠,一定要“出人头地”。但是在复辟时期,拿破仑式的晋身之道已经被大贵族和资产阶级所堵死了。

在岩石底下,一株小树就弯弯曲曲地生长。既然前一条路不通,于连就一心想当一名年俸十万的大主教。为了博取人家的赏识,他明知道毫无价值,却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读得能够全部背诵出来。

他的惊人的背诵本领,让他跨进维立叶尔市市长的家门,做起家庭教师来。

但于连一方面竭力想挤进上流社会,一方面却又瞧不起上流社会的人物。他开头所以要占有市长德·瑞那的夫人,为的是他要对看不起他的市长之流进行报复。后来当他做了巴黎一个贵族的私人秘书,他所以敢于在夜深人静去赴贵族小姐玛特儿的幽会,又是出于这同样的动机——报复。

于连为了向上爬,为了报复上流社会对他的鄙视,他是不择手段的。他明明是个无神论者,然而他偏要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最虔诚、最忠实的教士。他明明是拿破仑的崇拜者,然而在公开的场合却是大骂拿破仑。他甚至还把莫里哀笔下的伪君子达地夫奉为自己的导师。

然而在复辟时期,卷土重来的大贵族的利益和大资产阶级以及教会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他们虽然“赏识”平民出身的于连的才干,但是他们看待于连好象一头会说话的鹦鹉,一只会作出种种可笑动作来的宠犬。他们只允许于连在一定的范围里活动,然而决不允许于连轻易逾越一步。

于连同德·瑞那夫人偷偷相爱,在维立叶尔社会看来当然是大逆不道的。后来,于连和德·拉·木尔侯爵的女儿玛特儿相爱了,尽管双方都是未婚者的身份,恋爱,结婚,完全符合法条律令,德·拉·木尔侯爵却是坚决反对。之后,在女儿玛特儿的苦缠下,侯爵虽然作了让步,愿意给于连二万埃居,还为他弄一个德·拉·伟业骑士先生的头衔,一张骠骑兵中尉的委任状,可是他这样做是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实意想让这一对青年男女结婚。等到德·瑞那夫人在教会的压迫下写来了告密信,告发“于连先生没有任何宗教的信仰”,他的最拿手的手段就是“诱惑最有支配力量的女人”,从而“支配主人的财产”……。德·拉·木尔侯爵马上采取了断然的措置,要于连离开法国到美洲去,不准他们再来往。

于是这个已经当了骠骑兵中尉,一心指望在三十岁上当上司令官的于连,一下子从一片彩云里摔到了地上。他恼羞成怒了,立刻从巴黎赶回维立叶尔,向德·瑞那夫人打了两枪。

虽然于连打的两枪并不致命:第一颗子弹穿过德·瑞那夫人的帽子,第二颗子弹击伤她的肩骨。但是已经把于连恨之入骨的贵族与资产阶级社会还是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原来打算不穿上“红”色的将军制服,就穿上教士的“黑”道袍,将来当大主教,可是现在竟弄到上了断头台——这却是于连始料所不及的。

于连的终于被推上断头台,说明在王政复辟时期,法国贵族勾结资产阶级所树立的壁垒是何等森严。他们决不允许一个出身“微贱”的知识分子想跨进他们的营垒,决不允许一个侥幸混进他们的营垒的人还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傲气”。事实上,在广大劳动人民、广大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同贵族和资产阶级两军对垒、殊死搏斗的时候,个人奋斗的道路,原是不存在的。

自然,司汤达对于连这样的青年人是抱着同情的,但是他完全按照实际生活所表现的样子来雕塑这个人物,并没有把他美化。司汤达以悲剧的结局来结束于连个人奋斗短短的历程,说明司汤达如何忠于生活本身的逻辑。

在《红与黑》里,通过于连个人的遭遇,司汤达还刻划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司汤达总是密切结合每一个登场人物在现实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来描写他的性格特征以及内心活动。司汤达以无情的笔触刻划了维立叶尔市长德·瑞那先生的庸俗猥琐:他请于连做他们的家庭教师,关心孩子的前途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为了与他的对头哇列诺先生争一个高下。因为哇列诺只有马车,还没有家庭教师,他要抢在这个人的前面。司汤达又以同样的态度揭发这个贫民教养所所长哇列诺先生如何若无其事地在一间隔壁就是饿肚子的贫民的餐厅里大开宴会。

司汤达所刻划的女性形象也是极为深刻的。德·瑞那夫人和她的丈夫,在司汤达的笔下,形成强烈的对照。德·瑞那先生是那么庸俗猥琐,唯利是图,而德·瑞那夫人却是那么朴实、单纯、富于同情心。她十六岁上就嫁给了德·瑞那先生,她根本没有经历过什么爱情生活。德·瑞那先生对德·瑞那夫人关心孩子的冷暖病痛,时常报以“粗鲁的笑声,和肩头的一耸”,这种轻蔑态度好象“一柄尖刀刺在德·瑞那夫人的心上”。于连走进他们的家庭,使得这些日常生活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了。后来德·瑞那夫人和于连的不正常的关系,正是这种没有感情的夫妇生活所造成的。司汤达始终都抱着同情的态度来描写这个三十岁女人的悲剧遭遇,他通过他们之间的爱情纠葛,有力地控诉了维立叶尔贵族—资产阶级社会以及德·瑞那先生之流的罪恶。

另一个与于连相爱的女人——玛特儿,她却是一个和德·瑞那夫人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物。她对于连的爱情,完全是建筑在一种浪漫蒂克的荒唐的想象上的,是从观念出发的。她竭力追求一种不平凡、出人意外的爱情生活。她有个祖辈曾经爱上过一个王后,后来被处死了,这个王后抱着死者的头坐上马车,亲手把它埋在坟地里。她对这个故事十分向往。她对于连所表现的爱情应该说是十分强烈的,于连被捕以后,她的确也想尽方法要把他救赎出来。但是另一方面她在内心深处又把她的这些行动当做一种英勇行为而自鸣不凡。正因为如此,当于连被处死以后,玛特儿竟然能够镇静地打开一件蓝色大衣,捧起于连的头放在一张大理石的小桌上,亲吻它的前额。最后,她还坐上马车,膝盖上放着于连的头颅,来到墓地,亲手把它埋葬了。

篇5:读《红与黑》有感

读《红与黑》有感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 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雷纳尔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雷纳尔夫人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

如果说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的追求还有某些真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则纯属政治上的角逐,玛蒂尔德既有贵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气质,又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她认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主宰社会的必定是像于连这样富于朝气的平民青年。同于连结成伉俪,既富于浪漫气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连则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骗取她的爱情。

但是,于连的两次爱情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在复辟时期,封建势力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决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实现其宏愿。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引领我啃完这本书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从一纸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把一个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对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水平。小说令我看到在生硬的历史书上无法感受的,那段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的状况。我从中了解到现实主义作品的另一种艺术特色——灵魂辩证法。

全书最耀眼也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于连·索雷尔对阶级差异的反抗所表现出近乎英雄的气概就是动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

质描写而突出心灵跟踪的手法强化的,正是于连处在青年的冲动下追求“英雄的梦想”经历,这是对那个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

在社会现实阻碍实现抱负时只有两种选择:退避或是反抗。那些当着小职员不求上进,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们或许平庸得舒适却被社会的前进所淘汰。能不断树立人生目标,决定实现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连有同样气概的反抗者。这个时代当然不欢迎虚伪的言行作为手段,但仍然需要对生活的热情来反抗空虚的度日。这样,于连悲剧性的结局除了昭示“个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对当今社会更实际的意义。

篇6:读《红与黑》有感

读《红与黑》有感
《红与黑》是发国小说家弗列得利克〃司汤达的巨著,它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的一座丰碑。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及两次爱情经 历,揭示了麸皮王朝时期的波澜的阶级大搏斗。《红与黑》 反映了政治黑暗、教会腐败、贵族反动和资产阶级利欲熏心 的广阔生活画面。主人公于连的两次爱情动机都是以爱情占 有为出发点,最终要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通过于连的个人 形象,方面描述了法国七月革命前夕在人民革命浪潮冲击下 的贵族以及中小资产阶级的恐慌情绪;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一 个出现于社会剧变中的野心家的艺术形象,美化了资产阶级 的生活观和幸福观。读了这本书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于连的可恶,他 不应该利用别人的感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自己想取得 成功,就得靠自己,用那种卑鄙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标,只 会让自己在成功之后也良心不安,这样的成功有什么意义 呢!并且我们都鄙视那种靠女人成功的男人,当然我也讨厌 那种靠男人来养她的女人。靠别人成功,你不会体会到成功的那种喜悦,就像是爬 山一样,如果是自己一步一步的爬上山顶,你会觉得山顶的 十九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

景是那样的美,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即使是山顶上的一朵快 要凋谢的花,你也会觉得它在对你笑;即使是一群在树上叽 叽喳喳乱叫的鸟,你也会觉得它们是因为你的到来才唱起了 歌。但是如果你是坐飞机上去的,就可能不会有这种感觉了,因为没有经过努力得来的瓜是不甜的。就像是我们平时的一 次英语听写,如果自己没有花功夫去记,虽然听写的时候偷 看同桌的得了高分,但心里的不爽比通过自己的听写得的不 及格还要不爽,不是吗!读了《红与黑》之后我也很欣赏于连的努力往上爬的精 神。他不因为自己是一个木匠的儿子而放弃自己,对于这一 点值得我们学习,在后来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他还是 继续往前走,这是我们要看清要铭记的。如果仅因为自己的 一点成功而放弃向前的步伐,那我们今天就不会享受爱迪生 打字机以后的所有发明了。下面我给一个成功之后不努力最后失败的例子。“方仲 永”小时候才华横溢,不到二十岁就“泯然众人”了!他小 时候是一个神童,但他的父亲愚昧无知目光短浅,贪图绳头 小利,使他不学习,最后短送了一个神童的美好前途。是一 个天才不努力也会失败,何况我们平凡人呢。贝多芬可谓人人皆知,他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他很早就显露出了音乐 是的天赋,并且八岁开始登

台演出,1972 年到维也纳深造,

后来创造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英雄》 《命运》等,但不 辛的是,这么了不起的一位音乐天才却在二十六岁开始耳 聋,到晚年几乎什么也听不见,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与人交谈。我们可见贝多芬年轻的时候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他后来还 是不断的创作,最后写下了不朽的《第九交响曲》,他的作 品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几乎涉 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贝多芬 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 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正 是因为贝多芬耳聋之后还继续创作才被人们记得。相反,如 果当初贝多芬在耳聋时就停止了努力,我们也许久不会知道 贝多芬这个人了。于连是一个不满足于眼前成绩的一个人,做事小心谨 慎,人们说他是一个野心家,我则不那么认为。因为我觉得 他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的人。有雄心有抱负没什么不好,但想成功方法得恰当,靠自己成功的人才值得敬仰。如果像 于连那样靠别人成功的话,只会遭人们唾弃。历史上有雄心 有抱负的人许多,不过我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三国时期的曹 操,他德才兼备,足智多谋,善于收揽人才,被称为一代枭 雄。还有我们尊敬的毛泽东主席,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新 中国的建立。如果没有雄心没有报复是不会成功的。又如林 彪,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

功劳,可是后来他在文革时期犯下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最后 在蒙古机毁人亡。林彪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成功,必须以正当 的手段去争取。唉!遗憾啊,本因该当主席的人,由于心急 却成了这样。对于德〃雷纳夫人,我认为她不应该背叛自己的丈夫和 孩子去对于连产生感情,因为她这样既对不起丈夫有对不起 自己的孩子。她丈夫不管有多坏,他是爱她的,孩子是无辜 的。而对她自己,只是一时感情变化导致她对于连产生了感 情,以至后来发生了这么多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付出感情 后却是假的,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增加自己的 痛苦。现在我们国家的离婚率挺高的,由于当初父母自己的 选择不对,导致家庭出现问题的越来越多,就像德〃雷纳夫 人一样,如果当初选一个自己爱的人,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 的事了。司汤达的《红与黑》,我觉得挺深奥的,因为好多我都 觉得看不懂,多看几遍才有一点感觉,但还不知道是不是作 者要表达的。不过,读完之后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在内心深 处会有一些说不出的感觉。


篇7:读《红与黑》有感

红与黑,红色和黑色,似乎跟书中的内容没什么关系,但仔细读来,这就是文章的立意所在。红色代表军人,渴望跟随拿破仑为祖国建功立业;黑色代表教士,只求上帝给自己一个安稳的生活,而主人公于连正痛苦于这个选择,但最后他一个也没选,而是献出了生命报复这个虚伪的社会。

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呢?因为那个时代的背景,18拿破仑倒台,波旁王朝复辟,资产阶级革命派遭受镇压,封建贵族和教会沉浸在过度兴奋中,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实现宏愿,为了赢得他们的尊重,于连变成了一个野心家,对他们实施报复。

同是复仇小说,同一时期的作品,于连不同于《基督山伯爵》中的唐太斯,唐太斯年轻不懂政治,更没有什么政治抱负。对于自己登上厄尔巴岛并且拿到拿破仑密信这件事,并没有什么担忧,也没顾虑过这封信会给他带来灭顶之灾。被抓进监狱后,仇恨的只是检察官没有给他一个公正的审判,仇人对自己的栽赃陷害。

而于连报复的不是唐太斯那样的一两个人,而是一群人,一个统治阶层,一个剥削百姓自己却富得流油,大肆挥霍而又腐朽的上流社会。虽然书中没有具体说明,但从小说字里行间,我们依旧可以被于连的正义野心所震撼。

由此可见,唐太斯报仇是为了个人尊严,而于连报仇则是要推翻这个千疮百孔的社会。唐太斯最终成功,而于连却以断头台为背景宣告失败,但这却不失为一次对黑暗现实有力的刺痛。

但真正让我欣赏他的,是他在牢中的沉思,以及在法庭上那段自杀性的发言。在死神面前,他终于想起自己的灵魂从未真正皈依过宗教。一个人要是爱过真理却从未寻找过真理,未免太遗憾,所以作者构思主人公在临刑前醍醐灌顶。于连的爱不是《圣经》里的天主,而是他多年来渴望一个能创造平等社会的人。天主的确令人失望,于连却没有背弃自己的责任,他可以说:“我并没有被打败。”他感到孤独痛苦,于是又思考起所有哲人、非哲人都爱触及的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他明白了死亡、生存和永恒,都是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一只蜉蝣在烈日当空的夏季,早上9点出生,晚上5点死去。它怎么了解“黑夜”二字的意义呢?再让它延长5个钟头的生命,它就会看见且了解什么是黑夜了。一个人强烈地热爱某样东西的时候,往往就是快要失去它的时候。这样对生命有热情的人,真要面对“从来处来,到去处去”的现实时,他很虔诚地忏悔自己的伪善,我们有理由认为他不伪善,而他祈求天主把雷纳尔夫人还给他,恰恰证明了他对爱情至死的忠诚。

如果没有无畏浪涛的击打暗礁,又哪来韧如磐石的嶙峋峭壁?如果没有无畏无惧敢于攀登的人,迄今又有谁能登上世界最高峰?如果没有荆棘的道路,人世的险恶,又哪来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明珠,又怎能揭露这个虚伪的社会?

于连拒绝苟且偷生逃过死亡,当他的鲜血洒满断头台时,我心中开始景仰这个在理想和现实冲突中挣扎的于连。一叶在浪尖上颠簸的扁舟,至少拥有弄潮儿的勇气,即使葬身海底也总比坐以待毙强。

篇8:《红与黑》

正当于连和玛蒂尔德准备结婚的时候,市长夫人写信揭露了于连玩弄女人,背信弃义的事实,侯爵大怒,拒绝女儿和于连结婚。于连气急败坏,用手枪射击市长夫人,被逮捕入狱。在狱中,于连冷静了下来,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耻辱,他的野心已经破灭,死对他来说已经无所谓。没想到市长夫人中枪后并没有死,去狱中探望他,他们弄清了其中的误会,彼此饶恕了。于连拒绝上诉,以示对封建贵族阶级专制的抗议。

于连死后,玛蒂尔德买下他的头颅,埋葬了他。市长夫人在于连死后的第三天,也离开了人间。

经典名句:

“我出身低微,夫人,但是我并不低贱。”

他叹息道:“人间地狱就在这里了,只要我走进去,我就不能脱离它了!”

离别把人类一切的情感都毁灭了。

“这就是我的罪行,先生们,我将受到格外严厉的惩罚,因为事实上我不是受到与我同等的人的审判。我在陪审官席上没有看到一个变富裕的农民,仅仅只有一些愤怒的资产阶级……他们正愤怒地看着我,盼望着我早些被魔鬼抓去眼刑。”

“在监狱里最不幸的不幸,”他想,“就是不能关上自己的牢门。”

“时代时我的影响太大了。”他苦笑着,高声对自己说:“离着死亡只有两步之远,单独和我说话,我仍然是伪善的……啊,19世纪!”

点评: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看了这部小说后,似乎能感受到于连那种切肤之痛。对于于连没有恨,没有厌恶,没有鄙视,有的只是对他的一股莫大的悲哀。最后,当他在监狱的时候,虽然肉体上饱受着折磨,可是精神上却获得了最大的解脱,世俗眼光,封建礼教,贪婪欲望,像一个个枷锁束缚着他,他无法逃脱,只能带着它们一步步往上爬。

篇9:读红与黑有感字左右

波诡云谲的政治风暴,在法兰西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雷雷作势。拿破仑率领的铁蹄踏过大半片欧洲疆域,其英武的身姿,雷厉风行的铁血手腕触击着无数热血青年的不甘平庸的灵魂。那是贵族俯首称臣的时代,那是有志青年成就英雄梦的时代。当一代帝王的陨殁,贵族卷土重来,王政复辟的强压下,多少人心中熊熊燃烧的热火好似就被突然冰冻住了般,就此浇灭,只剩下余烬还温热着。

沉醉于拿破仑帝国时代的少年只能从书中窥见其的无限辉煌了,即使这样,也淹没不了少年的向往之心。木匠的儿子,这是与生俱来的身份,这是他极力想擦去的灰尘般的渺小。

清秀的面庞,俊朗的身姿,第一眼相见便注定了往后的坎坷经历,或许是与丈夫那截然不同的善良的气质,于连就这样为瑞纳夫人所吸引。尽管十岁的差距,尽管身份地位的悬殊,瑞纳夫人就这样义无反顾得爱上了。而对于连来说,恋爱的欢愉起初只不过是对权贵的蔑视,对不可一世的瑞那先生的不屑嘲讽和报复。孩子的高烧不退,加重了瑞那夫人心中的内疚,使她开始对这段不忠的恋情开始了悔恨的审视,可最后于连的欲擒故纵又使瑞那夫人欲罢不能。

满城的流言蜚语迫使于连远走他乡,神学院的修习让他再次感受到了身份等级的悲哀。拉穆尔府的金碧辉煌,高贵华丽向于连敞开了怀抱,秘书的小小职责又仿佛昭示着他不会安于现状。冷淡的神情,不屑的态度这一孤傲清冷的形象就这样猝不及防的收获了拉穆尔小姐的芳心。欲擒故纵的伎俩再次上演,两人就这样相爱了。身份地位的悬殊却痛击着拉穆尔小姐的神经,她对这样的恋情表示厌恶,转而之化为对于连的蔑视淡漠。这样一次次的反反复复折磨着于连,仿佛这次是真正的爱情降临,考验着这位木匠儿子的耐心。为了挽回这段本就不平等的恋情,于连转而向菲华格夫人求爱,那一封封誊抄的情书是他努力的不懈。最终这一战术奏效,拉穆尔小姐重又回到他的怀抱。向父亲的摊牌,最终赢来了于连身份的提高,那尊贵的姓氏使他的自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这时,瑞那夫人的一封信打碎了这所获的美梦,少年意气的冲动愤怒,砰砰两枪宣泄了这一极度的不满,也埋下了少年最后被悲剧的种子。

瑞那夫人和拉穆尔小姐的奔走也抵不过于连求死的心意。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于连走上了断头台。拉穆尔小姐买下了他的头颅,瑞那夫人在他死后的三天,吻着她的儿子,也离开了人间。断头台上的于连回首其短暂的一生,是否有其不甘和遗憾呢?

无疑,读于连,就是在读司汤达,那个早年追随拿破仑征战欧洲,深受伏尔泰、卢梭启蒙思想影响,自认为作品是写给二十世纪人看的司汤达。他做到了。百年之后的1964年,巴西军变独裁者,仍把《红与黑》列为”subversivebook”,颠覆性书籍,命令全部予以焚烧。

独裁者们怕什么?一个出生贫寒,梦想穿上拿破仑龙骑兵的“红”装,却不得不披上向“信徒们出售天堂位子”的教士“黑”袍的小伙子吗?挣扎在“红”与“黑”,梦想与野心之间的于连,为什么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

与五大三粗,轮圆了膀子伐木的哥哥们不同,于连的出场,是坐在一个五六尺高的横梁上的-是的,那是他的“精神位置”。任凭锯木乱飞,机器轰鸣,他独自一人,埋头读着拿破仑的《圣赫勒拿岛回忆录》。

书,是他精神的支柱与行为的准则。做为一位二十岁,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对于宇宙间的一切观念,一切事实,他都试图在书中寻找。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可以过目不忘。于是,背得烂熟的拉丁文《圣经》,一首首贺拉斯的长诗,塔西陀的史文,便成了他的进身之阶。

他读书,但更多地是在读人。尽管心中时时燃烧着热情而高傲的火焰,他要压抑,他要装作谦卑,他要每一分钟都虚情假意。因为他知道,他不同,他比他同阶级的人更卓越,但又无法被上层阶级所认同。不同,便产生仇恨,于是他身边永远埋伏着“敌人”。他的优秀使人不悦,无论天主将他放在何处,嫉妒与诽谤总会追随其后,如果他的同伴装作爱他,那也只是为了更有把握地出卖他。

即便是情场,对他而言,也变成了战场。本该是“轻轻一捏,甜得透人心脾,轻得如此惶惑”的浪漫,到他那里,却成了,十点的钟声一响,若不能攻克(握住她的手),“我就回到房间里开枪打碎自己的脑袋”。他爱得笨拙,爱得可笑,爱得让人很心疼。两场爱情,若用司汤达《论爱情》的四种类型来分,一个是激情型的,一个是虚荣型的,但我觉得两位女主人公其实都是飞蛾扑火型的。善良,纯洁的德德瑞纳夫人,无疑是以她全部的身心,拥抱了于连,他熄了,她也灭了。即便是高傲善变的玛蒂尔德,也不惜将其家族荣耀毁于一博,只为像玛格丽特王后一样,向刽子手索要情人的头颅。被这样的女人爱过,还能有憾吗?

有,“在夏季的漫漫长日里,一只蜉蝣在早上九点钟出生,晚上五点钟死去,怎么能了解夜这个字的含义呢?如果再让它延长五个钟头的生命,它就会看见并了解什么是夜了。”“再给我五年的生命吧!”,仅仅二十三岁的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多想再细细体会“活过”的感觉呀,但他选择了高贵的死。

最后的审判席上,他可以“悔过”,因为他的名声,他的眼泪,“可以抵销伏尔泰十版亵渎宗教的作品所产生的腐蚀效果“;他可以“沉默”,因为半数以上陪审团的成员,都可以轻蔑地从他苟延的生命中,获取名利。但他选择了“自杀式”地开口,而且是面向那个他曾经一心向往的阶级。百鬼狰狞的世界,虚伪的人心,一身的抱负和野心也只能在阶级的风雨争逐里悄然落幕。

鲁迅先生说,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红与黑》,这部西方的“红学”,有人读出了政治,有人读出了浪漫,有人读出了意识流,而我却看到司汤达,拿着一面镜子,走在十九世纪的法国,镜子里面,有蔚蓝的天空,也有污秽的泥,还有于连那张美丽而冷峻的脸,轻蔑,愤怒,虚伪,真诚,不断地变幻着;镜子外面,司汤达的目光,看得很远很远,远至那茫茫宇宙与这芸芸众生间,签下的,某种永不更改的人性的契约。

上一篇:笨鸟先飞的意思下一篇:朱元璋放牛读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