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长报到见面会讲话

2024-05-24

镇长报到见面会讲话(共3篇)

篇1:镇长报到见面会讲话

在报到见面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根据组织的安排,我很快就要在市委宣传部这个非常重要的岗位上工作了。借此机会,首先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多年来对我的教育培养和关心帮助!同时非常感谢址山镇和组织部各位领导的盛情相送,非常感谢宣传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热情相迎!

市委宣传部是市委的重要组成部门,负责全市的宣传文化事业、理论学习与研究、精神文明建设、正确新闻舆论导向等工作。能够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是我莫大的荣幸!我倍感职责的重担,同时也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虽然我以前在镇工作时也曾分管思想宣传等工作,但真正从事思想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还是从今天开始。作为一个新丁,我将倍加珍惜向各位领导学习请教的难得机会,倍加珍惜与各位同事合作共事的情谊缘分,倍加珍惜能够发挥自己专长为鹤山的宣传文化事业作出一份贡献的工作平台,摆正自己的位置,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开创性地开展工作。

篇2:镇长报到见面会讲话

大家好!能来到###镇和大家一块工作,这是组织对我关怀,也是同志们对我的信任。今后,我将不辜负组织和同志们的期望,在##区委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镇政府一班人,紧紧依靠全镇人民,按照镇党委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的思想境界,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施政能力和统筹镇域经济发展的本领,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此,我决心做到以下两点:

一加强学习,研究政策,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一是要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研究和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把握好党的新农村政策。二是要虚心向老领导、老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和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政策水平、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

二深入群众,统筹规划,科学决策。

我将时刻牢记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基层,倾听呼声,了解镇情,体察民意,切实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促进各项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抓好新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现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走特色发展之路。

当地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与保障民生”,今后我们将以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紧紧围绕市场,依靠科技走特色发展、规模发展的路子,稳定种植业、发展养殖业、提升加工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促进资源转化,变我镇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创收。同时,结合镇域经济资源优势,以##工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努力提高就业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形成工业优势,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工业强镇。

篇3:镇长报到见面会讲话

人类语言离不开思维, 思维离不开概念判断、逻辑推理等。要揭示语言的本质, 需要通过分析语言现象, 了解认知主体的认知方式。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 Lakoff (1980:1) 认为:“隐喻普遍地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不但存在于语言中, 而且存在我们的思维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考和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 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因此, 作为认知工具的隐喻, 可以运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既可以在在科技、政论文章中, 又可以在文学作品和日常言论中见到它们的身影。可以说, 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政治修辞的目的是说服, 或者更直接地说, 是操纵公众的思维。因而隐喻自古以来就在政治领域中使用频率很高。1991年海湾战争的爆发戏剧性地强调了隐喻在日常生活和政治论证上的重要性 (Rohrer 1995:115) 。就政治隐喻这个话题而言, 国内外先后有众多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或分析, 如:Lakoff (1980, 2002) , Charteris-Black (2005) , Howe (1988) , Kovecses (2005) 和Mio (1997) , 等。基于以上研究成果, 笔者以习近平在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为素材, 展开分析和归纳。

1 理论背景

在认知语言学中, 隐喻被认为是从原始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概念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具, 是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系统映射。

正是因为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 概念隐喻多次在政治文本中出现, 并在说服群众、巧妙地表达政治立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Lakoff在Moral Politics:How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Think (2002) 中客观理性地分析了美国政治文本中蕴含的概念隐喻, 来进一步阐述两党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转引汪少华, 2011) 。贺梦依 (2011) 通过分析奥巴马总统关于利比亚战争的演讲, 剖析了概念隐喻在构建政治意识形态层面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有目共睹, 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也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但是, 到目前为止, 对领导人讲话的政治文本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以习近平在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为语料, 旨在从概念隐喻出发, 探讨中国领导人政治讲话中包括的概念隐喻的类型、特点、认知基础及内因, 从而揭示中国人的思维认知方式, 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典型隐喻及其原因

2.1 典型隐喻

2.1.1“人体”的概念隐喻

“我们的责任, 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选自《习近平在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

“自立”体现的是“人体”的概念隐喻。“人体”的概念隐喻是指把人体的某个部位或相关特征作为源认知域映射到目标域。习近平在讲话中用到“自立”, 除此之外, “活力”“成长”等与“人体”相关的概念也经常在中国领导人讲话中出现。习近平的讲话引用了“自立”的隐喻概念, 来比喻一个人自强不息, 比喻中华民族的拼搏精神和团结奋进的斗志。

2.1.2“家庭”的概念隐喻

“这个重大的责任, 就是对人民的责任。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 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 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选自《习近平在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

“家庭”“家园”是大众非常熟悉的词汇, 原意是指由某种亲属关系将人们联系成的团体, 在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中, 经常将“国家”比作一个“大家庭”, 各族同胞都是这个大家庭的“儿女”, 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在中国文化中, 家庭及亲属关系是一个人赖以依存的团体, “家庭”文化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 因此, 在政治文本中, “家庭”的概念隐喻极为普遍。

2.1.3“路途”的概念隐喻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我们的责任, 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选自《习近平在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

通常说来, “路途”包含“道路”, “行路者”, “起点”, “终点”, “路程”。行路者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使用某种方式到达目的地。在政治语篇中, 路途隐喻的表征方式主要是:“国家发展是路程”、“艰难是负担和障碍”、“共同的目标是终点”等。中国目前的国情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当前国家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经济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所以, “路途”的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使用频率较高。

2.2 原因

中国领导人政治讲话中出现以上概念隐喻的原因, 一方面源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及民族文化, 另一方面源于领导人自身知识和理性思维。从自身体验来说, 之所以会在政治文本中出现与“人体”概念隐喻相关的隐喻概念, 如“血脉”“自立”“成长”等。这是因为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是与自身身体相关的概念。另外, 中国领导人善于用理性思维看待政治问题。如在很多政治讲话中, 领导人会用到“工程”“宏观调控”等词语。

众所周知, 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 “一切应以大局为重”的思想存在每个人的脑海里。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方才促成中国人整个大家庭的团结, 因此“家庭”相关的概念隐喻常在政治话语中出现, 这符合中国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形象。这背后依托于中国独特的文化基础, 如儒家与道家文化中的协调与团结, 强调和谐与友好。

3 结语

上一篇:时评类作文专题下一篇:石化工业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