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词析句是什么意思

2024-05-01

品词析句是什么意思(通用6篇)

篇1:品词析句是什么意思

品词析句 感受奇观

——《海上日出》说课稿 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第五小学

白红利

一 说教材

《海上日出》是鄂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文章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通过形状、颜色、光等的变化展示了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课标》中提出的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活用各种读法,强化朗读训练,利用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和教材编排意图(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品味语言,揣摩课文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会5个生字:霞、范、纵、刹、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入品悟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日出的变化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学习目标,根据教材特点,遵循学生语文学习规律,我采用如下教法和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品词析句感受壮观 以读代讲体会情感

拓展延伸读中学写 情景创设激活想象

教法和学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主要采用的学法是:圈点批注、自主学习;扣词扣句、随文入境;探究想象、读中感悟。

具体操作我将在下面的说流程中详细说明。

四、说流程

这篇课文我分两课时完成,下面说说我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本课时我分五步来进行:

(一)情景激情,激发兴趣;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三)品词析句,感受壮观;

(四)描绘画面,感悟写法

(五)美读成诵,强化感受

(一)情景激情,激发兴趣

课堂伊始,我朗诵诗句“一轮浮海面,碧水漾金光。白絮含羞色,银沙换赤装。”让学生认真听后回答“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情景?”(出示日出图片)让学生欣赏。“想看海上日出的景象吗?”那么这节课咱们一起随巴金爷爷去海上看日出(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

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的确,好的开头使课堂成功一半。因为我们地处内陆地带,学生没有见过海上日出的景观。这种开课设计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完成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3、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概括你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先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

然后让学生交流反馈:课文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晴天时

有云时)

最后让学生谈读文后的感受。“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感受?” 板书: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完成识字目标,引导学生谈感受,从整体上感知,既培养了学生迅速捕捉文章意象的能力,又为后面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三)品词析句,感受壮美

初读课文后,学生已初步感知海上日出是奇观,这一环节着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深入品读课文,在读中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在第

1自然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周围很静”、“常常”体会作者对日出的热爱和不懈观察,也为后面感悟写法铺垫。

我把重点放在2、3自然的教学中。(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2、3自然段,思考:作者抓住了天空哪些景色的变化写出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用“—”画出相关语句。

2、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太阳跳出海面的美呢?美在哪里?用“﹏”画下来,并在旁作批注。

(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引导学会批注式读书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体现了自主发现式的学习过程)。

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色彩和光的变化的词“浅蓝—红霞—越来越亮”想象感受日出前的奇妙景象,并适时指导读出色彩变化之美。

交流哪些词句写出了太阳跳出海面的美?重点品读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突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1)抓住 “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景,感受太阳升起过程的吃力、艰难,用手势表示“一纵一纵”体会太阳使劲而艰难地往上升的感觉真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相机结合资料和生活经验了解这一现象蕴含的科学道理。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一情景表现出来。

(2)引导学生用换词法体会“冲破”、“跳出”用词的精妙的同时 结

合生活经验,联系下文 体会太阳不懈努力奋发向上的精神。并补充巴金写这篇文章时的心境,进一步感悟太阳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从而体会作者向往光明的喜悦之情,并指导多种形式的读读出太阳奋发向上的形象和作者兴奋之情。

(设计意图:词句是课文的基本要素,也是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从学生感悟出发,调动学生主动性、尊重学生个性、老师适时点拨、启发、让学生在朗读,感悟,品味入境中感受日出雄浑壮观的生命之美,体验冲破一切阻碍的愉悦之美。把最初的感悟引向深入。从而体会文章主旨)。

(四)描绘画面,感悟写法

在品词析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归整体,让学生观看太阳升起的画面(CAI播放)配乐,师动情描述。

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个变化过程的?”然后引导学生用“首先—然后—最后”把日出景象描绘出来吗?

(设计意图:多媒体的使用重现对日出的动态过程,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再次整体感受日出的美丽和太阳的形象,也是潜移默化渗透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五)美读成诵,强化感受

1、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3自然段。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2、3自然段

五、说板书

板书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力求体现统领全文,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清晰地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同时对学生的背诵起一定指导作用。

海上日出

冲,跳

上升

晴天时

露半边

有云时

红霞

浅蓝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六、立足课堂,说反思

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遵循新课标中“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理念。整个过程我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避免了繁琐的分析,学生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品读感悟的方式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读、想、看、思、说聚合交融,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了学生景中读文,读中看景的主题构建活动。

当然,课堂也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课堂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学生合作学习时方法指导欠缺等,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锤炼教学语言,提升教学机智,我的说课完毕。恳

请各位评委,名位老师给予指正。

谢谢大家!

篇2:品词析句,辨伪求真

一、《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特殊词句

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中,与人们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话深信不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伽利略的大胆质疑精神。文章中能够体现伽利略辨伪求真精神的词句有:“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这表现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具有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为下文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做了铺垫。伽利略不仅具有大胆的质疑精神,还具有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实验”,伽利略对于存在的疑问没有简单的放过,而是进行了多次实验,通过实践来对真理进行检验。

与伽利略的质疑精神相反,研究科学的人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态度却是“信奉”、“不容更改”“真理”,不仅自身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话不怀疑,而且不允许有质疑亚里士多德的人,对于质疑的人,人们会责备“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胆大妄为”、“会让他丢尽了脸”。这样的群众是缺乏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对于权威所说的话全盘相信,不质疑、不检验,迷信盲从。

二、大胆质疑的精神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述了伽利略大胆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话的故事。伽利略并没有因为亚里士多德是伟大的哲学家就将他说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是对其所说的话进行认真思考,对于先哲话中的悖论进行认真思考和实验,探寻真理。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位勇敢追求真理的人,才获得了在科学上的造诣。然而,这位先哲也说过未经过实验证实的话,就是关于两个不同质量的铁球下落速度的结论,这个未经过实验验证的结论存在着明显的悖论。伽利略通过使用整体法思想对亚里士多德这句想当然的结论进行了质疑,并且通过多次实验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这种认真探索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而伽利略不仅仅局限于自己获得了真理,而是更加勇敢地在所有人的质疑中通过实验展示真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是在小学四年级阶段出现的,这个学龄段的学生对于教师和长者具有依附心理,认为长者或者教师所说的话都是对的,因此,对于学生进行追求真理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求知欲,小学生在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的时候,倾向于向长者或者教师寻求帮助,并对其所说的话深信不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于质疑权威的勇气,大胆探索真理,通过自己的实验来探究问题的真正答案。引导学生思考伽利略“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这句话的含义。不要害怕因为质疑和为难教师受到批评,教师是欣赏善于思考和质疑的学生的。

三、公布真理的勇气

拥有辨伪求真的勇气首先需要具有质疑“所谓真理”的勇气,在亚里士多德提出这个错误的观点并知道伽利略公然进行实验之前,一直没有人能够发现这句话存在的悖论,这是因为人们一直以来“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没有质疑,就无法发现谬论的错误,而伽利略通过大胆质疑,发现了亚里士多德话中的漏洞,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发现了真理的存在。伽利略通过多次实验获得真理之后,不畏惧众人的嘲讽和质疑,勇敢地在比萨斜塔上展示了实验结果,让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亚里士多德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对的”。

小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经常能够发现许多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隐藏的真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具有将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的勇气。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公布出来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自己的发现的印象,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总结交流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善于将自己的发现公布出来分享,能够激发学生在进行公布发现之前进行反复检验,提高学生的探索和钻研能力。学生具有公布发现的勇气,能够促进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能够互相发现错误,提高学生的辨析和理解能力。

通过对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品词析句,引导学生学习伽利略执着追求真理,大胆挑战权威的精神,提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认真求证的能力和将发现结果公之于众的勇气。

篇3:品词析句是什么意思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写道:“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形成吸说读写能力,是当前我们阅读教学中急需探讨的问题。那么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品词析句。教师要准确地解读文本,要入情入境地置身于文本当中,投入其中,去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这是上好一节阅读课的前提。

一、重点读音不放过

汉语的读音,虽复杂但意义重大,对学生正确地解读语言文字,理解语意、语境不容忽视,所以正确地掌握汉字的读音,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任何时候都应是重中之重,教师要不惜花时间、花精力去完成,不能走过场,摆空架子。在读准字音的问题上,不得不提到对《新华字典》这项工具书的使用,有的教师觉得查字典是学生自学完成的事儿,不需教师在课上指导,其实字典的使用教学应遍布语文学习的时时刻刻,教师对学生查字典的情况也应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学会辨析。

二、对字形、词义的辨析要扎实

在汉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字形的辨析,字义的比较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所以这样的环节也必须要牢固掌握。例如:在理解“庞大的家族”这个短语时,学生联系上下文就能读懂“庞大”是“很大”的意思,那么“庞”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只有借助字典这个不会说话的老师才能理解,“庞”也是“大”的意思,可是作者为什么不说“大大的家族”,却说“庞大的家族”呢?在追问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已经不仅仅是这个短语本身的意思,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作者巧妙用词的方法,学生可能已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

三、思考时间不吝啬

今天的语文课堂中,给人的感觉一直像八十度的开水,总是滚烫着,让人觉得燥热。然而真正的语言文字的理解需要时间,需要降温,需要过程,需要思考,来不得急躁和功利,所以语文课堂中的思考时间不可或缺。

四、朗读训练提升理解

语文教学中的读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所以适时地在课堂中穿插各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读,范读,接读,表演读等能令语言文字的理解锦上添花。

五、补白训练锦上添花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适时地补白,效果非常显著。例如在执教《触摸春天》一课中,我就巧妙地采用了这种方法。当讲到“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时,我让学生想象安静都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由此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有限的文字变成了无限的遐想,让学生感受到了更加绚烂缤纷的春天,为理解后文中“安静”是多么热爱春天、热爱生命打下伏笔;在后面的练习中,如“安静”抓到蝴蝶的刹那,我们作为旁观者的心境,包括作者看到这样一幕的心境以及“安静仰起头来张望”等处我都用了这样的设计。可以说,在理解语言文字基础上进行的补白训练,更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真谛,更能够激起学生心中的情感波澜,达到对语言文字理解的更高境界。

篇4:品词析句 辨伪求真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伽利略25岁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敢于挑战人人信奉的亚里士多德,并经过反复求证和公开试验,用事实捍卫了真理,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从课文人文性角度看,它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课文工具性角度看,它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表达方法,又使本文成为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范本。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实验求证,导入课文

1?郾课件出示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对两个人物进行介绍。(突出他们的“伟大”、“著名”。)

2?郾课件出示文中亚里士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和伽利略的话“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1)师:请自由读这两句话,读着读着,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2)师:两个伟人,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出现了这么大的分歧,究竟谁对谁错呢?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3?郾现场实验求证。教师拿出两个重量不一的铁球,指名两到三个学生进行现场实验演示,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并描述实验结果。

4?郾师根据实验结果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设计意图:由图导入,推介人物,在呈现与验证亚里士多德的“真理”中揭示课题,简洁自然。)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初识人物

1?郾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2?郾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伽利略的哪些事情?

3?郾再读相关段落,引导学生整理课文写作思路:怀疑——求证——公开试验。

4?郾整体感知文本,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5?郾初识伽利略。

(1)找出课文中人们对伽利略评价的语句进行勾画,读一读,并思考:在这些语句中,哪几个词集中体现了人们的评价。

(2)初步理解“胆大妄为”、“固执”这两个评价伽利略的关键词。

(3)师:你们认为人们评价得对吗?下面就让我们抓住“胆大妄为”和“固执”这两个词深入学习课文,看看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地评价伽利略。

(设计意图:认识人物多是从感知入手。本环节通过自由读、默读、读相关段落等手段,让学生在充分初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人们对伽利略的评价,为后面正确认识伽利略做好铺垫。)

三、精读文本,品词抓句,感悟形象

(一)紧扣“胆大妄为”,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郾研读第二、三自然段,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为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精神。

(1)读文思考:伽利略的“胆大”表现在什么地方。

(2)学生交流互动。

(3)引导学生研读重点句。

a.出示句子:“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b.读读这句话,想想:句中的“这句话”是哪句话?伽利略想的这句话说了哪两层意思?

c.用抓关键词、课件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引出“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

d.师:如果把句中的“如果”删除可以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中体会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质疑,并不是简单草率的怀疑,而是有理有据,以假设正确为前提,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可见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师:伽利略如此大胆地怀疑亚里士多德,会遇到什么呢?(引导学生抓住“信奉”、“不容更改”、“谁要是……就会”、“责备”等词语,体会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风险。)

(5)拓展补充:出示布鲁诺因反对“地心说”,坚持“日心说”,最终被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的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伽利略怀疑权威所面临的生命危险,体会他为了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

(6)相机进行说话练习,加深对人物品质的认识。

说话练习:“伽利略如果____,就会____;但是,如果____,就会____。最终,他选择了____。”

2?郾研读第四自然段,感受伽利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1)读文勾画出描写伽利略“妄为”的语句。

(2)出示句子:“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3)紧扣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交流,感受伽利略在“反复试验”中体现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a.提问: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反复、许多次)

b.换词比较:用“重复”换“反复”行吗?两者有什么不一样?

c.设境想象:伽利略反复做试验,每次做的都不同,可能有什么不同呢?(高度不同、球的质量不同、试验地点不同、天气风力等试验条件不同。)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胆大妄为”,反复敲打,含英咀华,于品词析句、换词比较中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伽利略的认识。)

(二)品读“固执”,感悟伽利略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精神。

1?郾品读第五、六自然段,理解伽利略的“固执”。

(1)出示句子:“他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2)创设情境,感受“固执”:指名学生扮演伽利略,教师和其他学生扮演伽利略的学生。“伽利略”用课文中的语言向“学生”宣布试验结果及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学生”或提出问题,或给予劝阻,或支持助威。

2?郾体会伽利略“固执”坚持公开试验前后人们的反应。

(1)当伽利略要公开试验的时候,人们有什么反应呢?(不屑一顾、冷嘲热讽、嗤之以鼻等。)

(2)想象补白:当看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会有什么表现?

用“伽利略走下斜塔,人们______。刚才还嘲笑他的人说:______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说:______;曾劝阻伽利略公开试验的学生说:______。”的句式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固执”一词进行咀嚼品味,让学生于想象中感受伽利略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精神。同时嚼出了词语的语文味,品出了作者用词的准确。)

(三)总结回顾,正确评价伽利略。

师:此时,如果还用“胆大妄为”、“固执”来评价伽利略,你觉得这两个词真正代表的应该是什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呢?

(设计意图:与前文结合,形成对伽利略的正确认识。)

四、揭示文旨,品味交流,领悟启示

1?郾课件出示:“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2?郾句式比较。

比较一:①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②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全都是不对的。

比较二:①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②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设计意图:通过句子比较,水到渠成地揭示文旨,让学生思考: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前人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质疑能力。)

篇5:品词析句,辨伪求真

一、《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特殊词句

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中,与人们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话深信不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伽利略的大胆质疑精神。文章中能够体现伽利略辨伪求真精神的词句有:“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这表现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具有批判精神和质疑精神,为下文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做了铺垫。伽利略不仅具有大胆的质疑精神,还具有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实验”,伽利略对于存在的疑问没有简单的放过,而是进行了多次实验,通过实践来对真理进行检验。

与伽利略的质疑精神相反,研究科学的人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态度却是“信奉”、“不容更改”“真理”,不仅自身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话不怀疑,而且不允许有质疑亚里士多德的人,对于质疑的人,人们会责备“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胆大妄为”、“会让他丢尽了脸”。这样的群众是缺乏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对于权威所说的话全盘相信,不质疑、不检验,迷信盲从。

二、大胆质疑的精神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讲述了伽利略大胆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话的故事。伽利略并没有因为亚里士多德是伟大的哲学家就将他说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是对其所说的话进行认真思考,对于先哲话中的悖论进行认真思考和实验,探寻真理。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位勇敢追求真理的人,才获得了在科学上的造诣。然而,这位先哲也说过未经过实验证实的话,就是关于两个不同质量的铁球下落速度的结论,这个未经过实验验证的结论存在着明显的悖论。伽利略通过使用整体法思想对亚里士多德这句想当然的结论进行了质疑,并且通过多次实验找到了正确的答案。这种认真探索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而伽利略不仅仅局限于自己获得了真理,而是更加勇敢地在所有人的质疑中通过实验展示真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是在小学四年级阶段出现的,这个学龄段的学生对于教师和长者具有依附心理,认为长者或者教师所说的话都是对的,因此,对于学生进行追求真理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求知欲,小学生在遇到无法理解的问题的时候,倾向于向长者或者教师寻求帮助,并对其所说的话深信不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于质疑权威的勇气,大胆探索真理,通过自己的实验来探究问题的真正答案。引导学生思考伽利略“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这句话的含义。不要害怕因为质疑和为难教师受到批评,教师是欣赏善于思考和质疑的学生的。

三、公布真理的勇气

拥有辨伪求真的勇气首先需要具有质疑“所谓真理”的勇气,在亚里士多德提出这个错误的观点并知道伽利略公然进行实验之前,一直没有人能够发现这句话存在的悖论,这是因为人们一直以来“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没有质疑,就无法发现谬论的错误,而伽利略通过大胆质疑,发现了亚里士多德话中的漏洞,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发现了真理的存在。伽利略通过多次实验获得真理之后,不畏惧众人的嘲讽和质疑,勇敢地在比萨斜塔上展示了实验结果,让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亚里士多德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对的”。

小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经常能够发现许多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隐藏的真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具有将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的勇气。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公布出来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自己的发现的印象,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总结交流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善于将自己的发现公布出来分享,能够激发学生在进行公布发现之前进行反复检验,提高学生的探索和钻研能力。学生具有公布发现的勇气,能够促进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能够互相发现错误,提高学生的辨析和理解能力。

通过对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品词析句,引导学生学习伽利略执着追求真理,大胆挑战权威的精神,提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认真求证的能力和将发现结果公之于众的勇气。

篇6:品词析句?追求实效

【关键词】阅读教学;品词析句;扎实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语文能力靠语言文字训练形成,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使教学有效呢?关键在于词句的训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品析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品析词句,深化语言积累;品析词句,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抓词句,带动全篇

“拈一叶知天下秋,拈一朵梅花,带出的是整个春天。”在阅读教学中,这带出春秋的“花”和“叶”就像是重点的词和句。教学时,要巧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咀嚼品味,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一)抓住一词,带动全篇

教学《草船借箭》时,可抓住“神机妙算”一词,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以下是初读课文《草船借箭》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诸葛亮为什么能如期交箭,课文中有一个词语能概括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在课文中画出来。

学生很快地在课文中找到了“神机妙算”这个词语。接着,师追问:“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

生:诸葛亮在周瑜面前立下“军令状”,三天造十万支箭。可是,他不找自己手下的人帮忙。而是找鲁肃帮忙弄船,并且要求鲁肃“不能让都督知道”。诸葛亮了解鲁肃为人忠厚老实,是个靠得住的朋友。

师:诸葛亮如果找自己的手下弄船,不是更方便吗?

生:不行。那样容易引起周瑜的怀疑,而找鲁肃帮忙,周瑜就不会怀疑。可见,诸葛亮识朋友,说明他“神机妙算”。

生:诸葛亮答应周瑜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然而,他前两天没有动静,一直到第三天的四更时,才带船队去江上借箭。因为他推算出这时江上有大雾,所以才行动。可见,诸葛亮能预测天气,说明他“神机妙算”。

生:诸葛亮向鲁肃借二十条船,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这样便于受箭;等船的一旁受满箭后,又下令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使船保持平衡又便于撤离;还让军士擂鼓呐喊,曹军不敢轻易出动,箭才射得多。可见,诸葛亮懂战术,说明他“神机妙算”。

生:在江中,鲁肃吃惊地问诸葛亮,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而诸葛亮笑着回答,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可见诸葛亮深知曹操性格多疑,使得借箭成功,说明他“神机妙算”。

以上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抓住“神机妙算”一词,从“识朋友、晓天气、懂战术、知敌情”四个方面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教学体现了理解课文内容与语言文字训练,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整体联系,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抓住一句,通晓全文

中心句对文章起总括全文,提纲挈领,总结归纳,深化内容的作用。把握了中心句,也就是把握了整篇文章的内容和思路。如《詹天佑》一文,可以从中心句入手学习课文。先让学生找出全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接着讨论交流课文内容:(1)介绍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重大意义;(2)从勘测路线,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3)京张铁路提前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怀念。最后紧扣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引导学生深究课文中的有关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深理解,使詹天佑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通过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达到通晓全文的目的。

语文学习是一种知识习得、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形成的。有效的导练可以强化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知识的把握和技能的形成。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作为教师,应当让学生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一旦拥有了这把“金钥匙”,就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随心所欲地“点石成金”,提高学习的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品析词句,深化积累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文学习更需要积累语言,丰富储备。因为积累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其他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可在品析词句中积累,强调在品析鉴赏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

《鸟的天堂》一文中描写榕树的语句十分优美,教学时抓住“一簇”“堆”“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等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揣摩鉴赏:从“一簇”“堆”看出叶子又多又密,叶间没有“一点儿缝隙”,说明榕树长得很茂盛;“翠绿”“明亮”说明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流的感觉,榕树充满活力,充满蓬勃生机;“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让人感到风一吹,叶子颤动,绿光闪闪,仿佛树叶在使劲地伸展着,更让人感到榕树生命力的旺盛,再现了勃勃生机的大榕树。这样边读边议,边细细品味边展开想象的赏读,使学生领悟到榕树的“内涵美”,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兴趣。如此将读、品、赏紧密结合起来,审美积累和语言积累有机地渗透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秋天的雨》一文中,用了多种形式的叠词,读时音韵和谐。整体感知课文后,出示本课叠词让学生自由读、齐读;找出文中带有叠词的句子,画好波浪线,再小声读一读;师生交流,引导读出叠词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做到从读中感悟语言的美。之后要求学生把本课叠词分类写下来,ABB式的有:一把把、一枚枚、油亮亮,AAB式的有:轻轻地、黄黄的、红红的、香香的、甜甜的、厚厚的,AABB式的有:舒舒服服,ABAB式的有:扇哪扇哪、飘哇飘哇;还要学生写出自己知道的同类词语,全班交流。通过这样的训练,激起了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积累的内驱力,学生不仅丰富了语汇,而且从中领悟到汉语构词方式的灵活多样和汉语语汇的丰富多彩,在训练中渗透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

阅读教学,要充分地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没有积累,学生的语言世界将永远是一片荒漠;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仓库就会贫瘠,学生的语言泉流就会干涸。积学如储室,持之以恒地进行积累语言,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为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打下良好的

基础。

三、触类旁通,放飞词句

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还要设计各种训练形式,打通积累与运用的管道,让积累与运用相辅相成,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共同提高。

《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五彩缤纷”一词,把秋天的色彩写活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五彩缤纷”一词,教师先提出问题:秋天都把好看的颜色给了谁呢?学生读书,找到答案后,再让学生在括号内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的银杏树,(                 )的枫树等;然后出示与物品相对应的图片,问:这么多的颜色,可以用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来概括?(五彩缤纷)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是色彩很多;接着换词练习(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万紫千红);最后,让学生用“五彩缤纷”说说文中的其他景物。在此活动中,教师由一个词带出了一组词,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紧扣文本,设计了“语言操练场”,让一个个词语在学生笔下鲜活跳跃,也从中欣赏到语言缤纷的色彩。

一位教师在教学《秋天的雨》时,围绕“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两个语句展开读写活动。

师:读着这两句话,你会想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秋天真美。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这两句写了银杏树和枫树的颜色,还写了它们像什么,让我们感到它美。

生:这里说黄色的叶子像扇子,红红的枫叶像邮票,很形象、很生动。

生:还用了“一把把”“一枚枚”告诉我们叶子的茂密。

生:“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是把叶子当人来写,很美。

师:那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生读得不够好)。我们可以边读边想象银杏叶子扇动,枫叶飘动的样子。这样就容易把它的美读出来。(指名读,越读越有感情。全班齐读)

师:能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它们有什么地方写得一样呢?

生:它们都是先说“秋天把什么给了谁。”

生:然后“_______像_________”的句式。

生:最后,“是什么啊什么,什么了什么。”

师:眼睛真尖。如果我们学着用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式来写稻田、橘子和菊花,能写吗?

(交流时,学生呈现的句子精彩无比。)

生:你看,它把黄色给了稻田,金黄的稻谷像一串串珠宝,摇啊摇啊,摇来了丰收的喜悦。

生:它把橙红色给了橘树,橙红的橘子像一盏盏小灯笼,照啊照啊,照出了果农的笑脸。

生:它把紫红色给了菊花,紫红的菊花像一位位仙女,跳啊跳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在移情想象、咀嚼品味、感情诵读中感受秋天美,感受语言美。然后通过比较,深刻认识到作家遣词造句的精确。最后在学生把握了句式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迁移练习。学生吸纳、内化了课文独特的表达方式,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养分”,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可见,语言文字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语文教学时,教师要紧紧借助文本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搭建阅读学习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品词析句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进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迸发他们的智慧火花,使阅读教学扎实有效。

作者简介:林美琴,女,1968年生,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城西中心龙泉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经验丰富,曾主持完成市级课题《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研究》,参赛和发表过多篇论文。

上一篇:《闪闪的红星》的读后感作文450字下一篇:五的英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