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构管理制度

2024-04-21

检测机构管理制度(通用6篇)

篇1:检测机构管理制度

响水县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二 零环 保 检 测 工 作 管 理 制 度 一 零 年(8)

目录

1、站长工作职责

2、技术负责人工作职责

3、质量负责人工作职责

4、质量监督员工作职责

5、设备管理员工作职责

6、检测员工作职责

7、引车员工作职责

8、承诺书

9、安全和保密要求

10、投诉处理程序

11、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2、检验工作管理制度

13、检测设备、标准物质采购管理规定

14、检测设备、标准物质维护和使用管理规定

15、受检车辆管理制度

16、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17、检测记录管理制度

18、检测报告内审制度

19、工作报告制度

站长工作职责

1、贯彻国家(行业、省)有关检测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2、组织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批准、发布;

3、批准质量体系文件;

4、确定组织结构,包括部门和岗位设置及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5、主持管理评审,负责保持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6、负责资源配置;

7、批准设备的购置和降级、报废;

8、批准奖惩事项。

技术负责人工作职责

1、遵守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2、负责检测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改进,督促和改进体系的正常

有效运行。

3、组织实施和确定采用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对外来技术文 件的确认。

4、组织实施检测、人员培训、技术考核、学习交流等技术工 作。

5、熟悉检测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检测方法、性能及校准方法 和标准,做好设备运行检查和自校验工作。

6、负责技术管理、技术校核、比对试验,参加能力验证工作,处理和解决检测中的技术问题。

7、主持新项目的实施和评审,主持新购设备的验收、降级、报废等工作。

8、负责检测设备作业指导书的制订,并指导他人完成机动车 检测有关的调试工作。

质量负责人工作职责

1、熟悉有关机动车检测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2、掌握国家和行业有关检测技术标准;

3、掌握机动车检测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能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故障排除;

4、独立完成或指导他人完成机动车主要技术性能的检测工作及相关调试工作;

5、严把检测质量关,对检测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行使检测质量裁决权,处理好检测质量申诉,确保出据的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6、负责“文件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作、维护和改进;

7、与站长、技术负责人进行沟通,以决策和解决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8、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本站其他检测员做好检测工作;

9、接受并落实上级交给的其他质量工作。

质量监督员工作职责

1、熟悉国家对机动车检测管理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检测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

2、负责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定期向质量负责人汇报质量情况,及时反映问题;

3、对检测报告形成的全过程,包括对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实施监督;

4、对检测人员的检测行为进行监督,有权制止有违真实性、有效性、正确性的任何操作活动;

5、参与检测质量事故的处理和质量趋势的分析和内部质量审核工作;

6、熟悉检测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及操作,具有发现检测中出现技术问题的能力。

仪器设备管理员工作职责

1、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熟悉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构造和维护常识;

2、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参加定期维护工作;

3、负责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4、做好仪器设备运行故障和检修的记录;

5、参与仪器设备维护计划的编制;

6、做好仪器设备标识张贴工作。

7、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熟悉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构造、校准、维护、维修、报废等相关的管理工作;

8、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参加定期维护工作;

9、负责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10、做好仪器设备运行故障和检修的记录;

11、参与仪器设备维护计划的编制;

12、做好仪器设备标识张贴工作。

检测员工作职责

1、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本站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对其所承担的检测工作质量负责;

2、积极维护和保养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3、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有权拒绝使用不合格的仪器设备;

4、积极参加培训,自觉学习业务技术和检测标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5、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职业道德,不得弄虚作假,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6、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钻研业务,自觉接受监督,不谋私利。

引车员工作职责

1、对不符合上线的车辆拒绝引车上线;

2、服从现场调度,按车牌核对车辆后注意屏幕提示,按序引车上线检测;

3、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熟练驾驶各种型号车辆;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遵守职业道德,不得弄虚作假,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5、爱护送检车辆,正确驾驶车辆,并做好车辆交接工作;

6、接受用户监督,不谋私利,爱岗敬业,钻研业务,乐于奉献。

为保证检测工作客观独立、公开公正、诚实信用,本站向社会承诺:严格遵守实验室“三不得”的规定,接受用户监督:

一、不得与检测活动、数据和结果存在关联的利益关系。

二、不得以任何方式经营或参与经营机动车维修、尾气调试、治理等业务,保证检测工作的独立性和数据结果的诚信性。

三、不得参与和检测有竞争利益关系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维护的活动。

保密和安全要求

1.受检车辆基本信息和检测结果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外泄。2.受检车辆检测结果非授权签字人和与本车辆检测无关人员不得查阅。

3.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引车员应按所持驾驶证的准驾范围驾驶车辆 4.检测车间及黄线区域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5.受检车辆须服从工作人员指挥,按序进入待检区,按序排队检测。6.车辆进入站区,不得高速行驶,站内限速10Km/h。

7.检测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检测时车辆前、后方严禁站人,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检测。

8.检测操作人员工作时应集中精力,不得同他人闲谈与检测无关的事。

投诉处理程序

1.用户有对本站检测质量或服务有意见及建议等,可直接到办公室登记,也可在意见簿上登记,或向意见箱内投注,也可按检测大厅公布的投诉电话向相关管理部门投诉。

2.办公室接到投诉登记或相关部门的投诉反馈意见后,应立即加以汇总,调查并报质量负责人。

3.质量负责人对投诉事件进行分析处理,必要时可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或同用户进行沟通了解情况。

4.一般性意见或建议由质量负责人当时解答,较大事件一周内解答,重大事件由质量负责人报告站长,半个月内解答。

5.对本站处理意见或解答不满意者,可向本站上级管理部门反映,协商解决。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本站检测人员均应参加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授权签字人必须经计量认证部门确认授权,内审员必须经计量部门考核合格;

2、技术负责人负责人员内部培训、考核的组织实施;

3、办公室具体实施培训、考核工作。

1)办公室制订“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办公室负责人员培训、考核记录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2)各部门按计划组织人员参加培训。

4、本站各岗位人员应具有与其承担的岗位职责相适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资质等方面的能力,其具体任职条件应符合相关规定。

5、人员培训内容:

1)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量基础知识、标准化知识、质量监督和管理知识、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检测专业知识、新标准宣贯学习、新理论、新技术、计算机等基础知识。

2)实际操作技能:主要包括检测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汽车安全引车、标准物质的使用及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3)有关法律法规、本站质量体系文件、计量认证评审准则等。4)继续教育、提高学历教育等。5)岗位职责、职业道德; 6)检测场地安全防护知识。

6、人员培训方法

1)实际操作技能分二种形式,一是提倡检测站内以老带新、二是参加外部组织的各种培训班。

2)其它教育如学历采取自学与组织培训相结合,以业余自学为主。

7、人员培训计划、审批、记录

1)年初由办公室牵头,征求部门负责人意见,编制培训计划,报站长批准实施。

2)办公室应对各类培训的情况留下完整记录。

8、考核

1)应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上岗考核,所有检测岗位必须持证上岗。

2)上岗证发放情况应由办公室负责登记入档。

3)外出学习培训的职工参加主办单位组织的考核,回本站后应及时持考核证明或有关证书复印件到办公室办理登记归档手续。4)本站组织的各类培训由办公室组织考核或总结,并留下完整记录。5)站内考核每年不少于两次。

9、人员技术档案管理

1)办公室为人员建立人员技术档案,保证技术档案的完整、有效、保密。

2)人员技术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a)人员简历(包括主要工作经历、学历证明、职称证明等)。b)业绩考核材料(包括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等业绩)。

c)培训和技能考核记录。

d)有关资格证书(证明)复印件。

e)各类奖惩记录(包括证书复印件)。

检测工作管理制度

本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机动车实施检验,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定期组织相关检验人员学习有关质量监督法律、法规、条例、办法、标准规程等加强工作人员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本站人员素质。确保检验人员按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检测,做到“公正、公平、科学、规范”。

1、遵守公正性声明,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判断,检测结果不受任何外界干扰,执行检测工作人员守则和保密制度。检测标准、检测数据、检测结果和收费标准公开声明,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2、检测质量由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检测人员分层负责,并做好监督工作,技术负责人对设备技术状况,采用的标准、方法负责负责;质量负责人对检测质量;质量负责人对检测质量负责;操作人员对本次的检测数据负责。

3、为做好检测失误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新车送检时应填写好相关表格,带齐制造厂技术文件,修理竣工车辆送检前,修理单位应按规定项目自检合格,按行业要求整齐检测相关手续,单据和修理技术文件。

4、本站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应保持完好,在检定同期内使用,遇到特殊情况影响检测结果时,应重新检测,检测结果应按标判定,检测报告须经总检审核后,送授权签字人签批。

5、检测工作人员可以拒绝违规指挥,坚持按章办事。如检测人员违规操作或违反制度,造成车辆同、检测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的,应个人承担全部责任,并按相关制度给予处理。

6、遵守本站规定的一切规章制度。

检测设备使用及维护制度

1.年初由办公室制订《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2.实行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维护。

3.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定或校准,检查其是否在合格或准用有效期内,每年执行一次检定或校准工作,并张贴标识。

4.按期执行《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做到分工明确,维护到位,保养规范,并做好《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5.在平时使用期间,发生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先检查、观察故障情况,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报告处理,不能及时排除处理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张贴“停用”标记。

6.检测员、引车员负责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有关设备的维护过程和结果应做好记录,质量负责人对设备的使用完好,维护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7.涉及检测精度的维护修理工作后,须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对其进行校验,合格后由技术负责人签字评价后,方可投入使用,不合格杜绝使用。

8.修理和校验过程,应在“仪器设备修理记录”中记录,相关人员签字。

9.仪器设备达报废期或确因技术问题无法修复,需停止使用报废,应填写报废申请表,以便购置更新设备。

受检车辆管理制度

1.车辆送检时,需带机动车登记证书和行驶证。

2.送检车辆的基本信息,应同车辆登记证书和行驶证基本信息一致。3.车辆的进、排气系统和燃油供给系统不得随意改装。

4.车辆应确保无三漏,轮胎表面符合要求并保持气压符合出厂规定。5.受检车辆保持空载、热车无异常技术状态及进、排气系统无泄漏等情况。

6.车辆进站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管理,自觉按序排队。7.车辆交与检测站工作人员时,车内请勿放置贵重物品。8.检测站工作人员接受待检车辆,应认真规范操作,爱护车辆,不得将受检车辆驶离检测区域。

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1.非本岗位工作人员不得使用检测用计算机。

2.严禁外来文件、U盘等使用本站检测用计算机进行操作。3.检测专用程序实行分级管理、权限制使用,实行密码进入,并不得私自泄露。

4.操作人员应正确操作,严禁非正常关机,发现异常情况应正确处理,并做好记录,必要时由专业电脑维护人员处理。

5.检测数据采集、处理、运算、记录、报告、贮存均由网络控制系统自动完成,不得人为修改。

6.系统保证有自动备份功能,另外每月进行一次人工备份。7.计算机应由专人维护,每月杀毒一次。8.服务器使用UBS不间断电源,以防意外断电。

检测记录管理制度

1.检测记录、报告格式及内容由技术负责人依据国标及行业标准编制、确认。

2.记录的填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1)填写由相应岗位和授权签字人员负责,他人不得代替填写,填写时做到规范、内容齐全、准确、认真;(2)审核人员对其审核的内容负法律责任;

(3)更改记录应在更改处划“∥”,将其正确记录标示其上方并加盖印章;

(4)在记录的形成过程中,从登记、电脑录入、总检等过程均应有标识;

(5)同一辆车检测过程记录均有唯一标识(检测流水号);(6)数据维护和清理须由授权签字人进行,他人无权进入控制系统。3.所有工作应在工作的当时予以记录,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无论是书面文本记录还是电脑自动采集记录)。

4.记录应当保证足够的信息,有相应国标或行业标准的记录格式,应按其格式引用。其内容包括:“检测对象状态、检测设备、操作人员、检测时间、校核人员、原始数据、评判标准、标志说明、检测环境”等。

5.记录保存期原则上为二年以上,个人技术档案应长期保存,仪器设备档案存至报废或转移。如用户有特殊要求,可按委托要求执

行。

6.记录统一使用国家规范的计量单位,委托方如有特殊要求应按委托书事项使用。

7.记录的收集应由使用人在其工作程序完成后及时整理、归档,所有归档记录必须做到便于查找,定置管理。

8.记录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为客户保密,非授权签字人或与本次检测无关人员不得借阅或翻阅。

9.记录应每年清查一次,对已到保存期的记录由保管人员列出清单,填写记录销毁登记表,经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并指定人员监督销毁。

检测报告内审制度

为确保本站出具的检测报告数据和结果准确,符合国标和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要求。我站对检测报告实行内部审核制度。具体事项如下:

(一)检测报告内审工作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

(二)检测报告内审工作参加对象由内审员、质量监督员及其他人员组成。

(三)每季度第一个月上旬进行。

(四)内审的标准为国标或行业标准。

(五)内审的范围包括检测记录、检测报告。

(六)内审的内容为:

1、信息是否齐全;

2、数据计算及换算是否正确一致;

3、分析数据相关性,视数据是否真实、检测过程是否规范;

4、检测手续是否完善;

5、检测记录、报告填写是否认真、规范、有无随意修改现象;

6、检测记录、报告格式是否为有效版本。

(七)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依据报告管理程序执行,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纠正。

机动车环保检测工作报告制度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9)145号《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管理规定》,我站应在每年1月15日前向城市环保部门提交上一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机构情况:名录、规模、类别等。

(二)机构人员情况:人员基本情况、人员培训和考核状况等。

(三)内部管理情况:检测线内部比对和检测设备校准等。

(四)在用检测设备情况:检测设备检定、数据传输比对。

(五)在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情况及存在问题(发现排放控制装置缺陷等)。

(六)监督检查情况。

(七)设施规划和实施方案状况。

(八)其他。

篇2:检测机构管理制度

一、检测工作管理类

1、检测工作(程序)管理制度;

2、标准、规范、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3、试验样品管理制度;

4、委托试验及报告签发制度;

5、检测工作保密制度;

6、受理投诉、质量异议与仲裁管理制度;

7、检测试验工作安全管理制度;

二、仪器设备与试剂管理

8、仪器设备购置及验收制度;

9、仪器设备保管维护与使用维修制度;

10、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及标志管理制度;

11、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12、仪器设备报废处理制度;

13、化学试剂管理制度;

三、人员管理

14、技术人员聘用及档案管理制度;

15、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16、试验检测人员培训制度;

四、试验环境条件管理

17、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

18、试验环境条件管理制度;

五、质量控制措施

19、质量管理文件制定、颁发、修改与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制度;

20、试验室内部质量监督控制措施;

21、检测不合格项目台帐制度与检测不合格结果报告制度;

22试验环境条件控制与保障制度;

23、各项试验操作规程;

END

篇3:检验检测机构设备管理探讨

我国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起步较晚,最初仅存在政府部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后逐步放松管理引入国外知名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引导国内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建立。本文主要对经过资质认定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设备管理进行探讨。

1 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简析

第三方检测机构又称公正检验,指两个相互联系的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我们把它叫作第三方。第三方可以是和两个主体有联系,也可以是独立于两个主体之外,是由处于买卖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专职监督检验机构),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所进行的商品检验、测试等活动。国外,第三方检测遍布每个行业,小到儿童地毯,大到城市建筑排水系统[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是指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目前,我国市场几家著名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是瑞士通用公证行(SGS)、天祥(Intertek)、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谱尼测试(PONY)、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SMQ)、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以及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等[3]。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进行,我国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也在产业服务中逐步壮大[4]。

2 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资金投入也不断增加,大批高价值、高精度、高性能的仪器设备被不同的检验检测机构所采购。这些高精仪器的投入不仅提高了这些检测机构的产品质量,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机构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仪器设备是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根本,是其工作的必要工具,如果不能对这些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化管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第一,设备采购环节的违规操作,甚至会引起贪污浪费等违法行为;第二,没有规范的设备日常运行管理制度,会造成设备利用率较低、生命周期短、精度性能降低,维修维护成本升高等;第三,没有完善的设备资产档案管理,设备外借报废不能做到有效的监督管理,容易造成资产的流失。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设备从采购、安装到运行、维护维修报废,任何一个环节如果没有规范化的制度管理都会给检测机构的发展埋下严重的隐患[5,6]。

3 仪器设备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依据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其对于具体的检测设备管理没有很详细的描述,在进行仪器的购买、维修、档案及计量等方面没有详细的管理制度。目前大部分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对于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还良莠不齐。

3.2 设备管理责任不清,人员流动强

相关研究表明,现阶段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并未成立专门的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科室,不同仪器通常由主要实验科室或相关科室进行日常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部门。这样的仪器管理方式导致仪器管理人员较为分散,管理部门较多等缺点,这些都极大的加重仪器设备管理的困难程度:第一,管理部门较多造成仪器设备管理形成管理重叠或者管理空白、设备管理责任不清;第二,设备分散管理,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造成仪器管理效率较低,设备维护、维修及利用困难;第三,缺乏专一的设备管理科室,造成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增加设备更新、维护及维修工作的难度。

4 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

4.1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

虽然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还未建立专门详细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法律法规,但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生命周期一般有采购、安装、运行、维护与维修、报废等流程,而设备管理制度就是对设备生命周期内的每一个环节操作进行规范化[7]。所以,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建立设备管理制度时只需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仪器设备管理的规范操作即可。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设备制度建立的同时也应该与时俱进,时时根据具体情况对制度进行更新,使得制度更加完善。同时,还应该考虑所制定出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

4.2 设备采购安装管理

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仪器设备的采购:应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年度采购计划,对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但在采购计划外的设备,应当纳入紧急采购预案中。设备采购应当充分考虑工作实际,采购计划由具体实验人员提出,经过分析统计以后通过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进行集中采购。仪器设备的采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招标形式,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仪器因情况特殊不能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可以通过竞争性采购等方式进行采购[8]。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仪器设备的采购均应当在实验室监督部门的监督下完成,做好采购记录、来往账目记录等,做到采购有迹可循、有帐可查、公开透明。

4.3 设备安装运行管理

对于采购回来的设备应经过安装调试,而且对影响检测结果的设备还应经过检定或校准,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充当“润滑剂”的作用,按照采购合同及时组织设备供应方与设备使用部门进行设备的安装及验收。设备管理部门在实验安装过程中,依据常用设备安装说明形成一份设备安装接收报告单,报告由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的型号、内容物等基本信息进行记录。同时,还应根据不同设备的特殊性增加设备验收报告的内容。在设备安装验收完毕,交付相关部门使用前,设备供货方、设备使用部门及设备管理部门均应在“设备安装验收报告”上签字。对于已经交付设备使用部门的设备,设备管理部门应当确定该设备管理唯一责任人,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对于重要的设备还应经过授权以后才能使用。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建立设备年检、月检和校准计划,对于一些使用频率高、稳定性差、使用环境恶劣的设备的关键性能还应进行期间核查。实验室每台设备均应加以唯一性标识,如设备编号、状态标签(“红”、“黄”、“绿”三色标签用于区分设备的“合格”“准用”“停用”)。设备管理部门还应形成设备日常运行管理监督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抽查,以确定设备使用部门指定的设备负责人对设备进行认真的日常管理。

4.4 设备维护维修管理

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由设备具体使用部门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查修、保养及维护,并做好设备维护保养记录。由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维护保养情况进行监督,对未按要求进行设备维护的责任人进行处罚。对于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设备,应当由设备具体使用部门提出设备维修申请,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查,最后由部门负责人进行签字批准,然后交由具体的维修或者设备使用部门进行仪器维修,经过维修的设备必须经过检定校准或结果确认,符合实验室质量管理要求以后才能重新投入使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因设备故障较多,需要多次维修或者维修成本过高可以予以报废处理的设备,应由设备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审核,部门领导审批批准后才能进行设备报废。对于报废设备需要重新采购的,则根据设备采购制度进行采购。

4.5 设备资产档案管理

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做到设备生命周期每个环节具体可查。建立的设备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及其软件的识别;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核查设备是否符合规范;当前的位置(如适用);制造商的说明书(如果有),或指明其地点;所有校准报告和证书的日期、结果及复印件,设备调整、验收准则和下次校准的预定日期;设备维护计划,以及已进行的维护(适当时);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设备采购、招标记录(如适用);资产管理等。

5 结语

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不仅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而且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紧密的联系。仪器设备是保障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高效性的前提。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提升设备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与全球接轨,检测行业由国有机构垄断的局面已在逐渐改变,第三方检测市场或将迎来重大机会。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一些被政府强制指定的检测项目可以通过采购的模式,第三方检测机构进入,检测行业不再被垄断。检验检测市场的放开预示着检验检测行业走进新时代,与此同时检验检测机构内部管理也面临着巨大考验,设备管理即是其中一项。本文简要的对检验检测机构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采购管理、安装运行管理、维护维修管理以及资产档案管理进行简要的探讨,对提高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设备管理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仪器设备,第三方检测,管理

参考文献

[1]Stevenson TA,Cheryl T,Falvey A,etal.SUBJECT:Third Pa rty Testingfor Certain Children's Products;Carpetsand Rugs:Requi rementsfor Accreditationof Third Party Conformity Assessment Bo dies[J].Atvsafety Gov,2010,21(12):173-175.

[2]Kong KK,Noroozi S,Rahman AGA,etal.Non-destructive testingandassessmentofdynamicincompatibilitybetweenthird-pa rtypipinganddrainvalvesystems:anindustrialcasestudy[J].Nondestr uctive Testing&Evaluation,2014,29(29):154-163.

[3]刘彩虹,黄宇.国外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及发展对我国市场的影响和作用[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4(12):39-40.

[4]杨福慧.第三方检测机构在产业服务中壮大——记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7(3):78-80.

[5]史红林.浅析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强化管理及实施资源共享的重要性[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7):151-152.

[6]田学军.论加强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化工贸易,2014(34):99-100.

[7]Lai Y,Li X,Zhang YP,etal.Studyonpurchasemanagementu ndermodeofentirelifecyclemanagementoflaboratoryinstrumentsa ndequipment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J].Experimental Technolo gy&Management,2012,22(10):97-99.

篇4:对县级计量检测机构管理的思考

【关键词】职责;检定;校准;检测;管理

一、设备管理要求

(1)配齐建标项目的主标准器和辅助标准器,标准器的精度和测量范畴要满足检定工作需要。(2)对所有出具检测数据的设备和标准物资要制定周期检定计划或者周期自校计划,保证量值可以溯源到国家基准,要有专人负责计划表的制订和实施,确保按期进行有效溯源,溯源率要达到100%,并保存好相关的记录。(3)每台设备都要有设备管理卡,其内容包括:名称、型号、精度等级,检定情况、管理人等。(4)仪器操作人员是质量控制的关键。人员素质、操作技术直接决定着检测数据的精准程度,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检测能力,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是关键。因此计量检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持证上岗。(5)对性能不稳定,使用频繁,经常携带到现场检测及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及发现检测数据之间出现分散性较大的仪器设备要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相关记录。(6)标识管理是计量特性的确认和直观证明,因此对经周期检定/校准合格或经比对能满足规定要求的仪器设备,应在仪器前贴绿色的“合格”标志。对检测设备经检定/校准不合格或检测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超过检定/校准周期),仪器在使用中出现故障、损坏等现象,应在仪器前贴红色的“停用”标志。多功能检测设备,某一量程准确度不合格,但检测项目其它量程经校准合格的,应有使用限制标识,在仪器前贴黄色的“准用”标志。

二、环境条件要求

设施环境是质量控制的保障。技术机构应当具备固定的检测工作场所以及用于开展计量检定活动所需必备设施、数据处理与分析、信息传输设施和设备工作条件。技术机构的基本设施和工作环境应当满足检定方法、仪器设备正常运转、技术档案贮存等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并符合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和健康的要求。实验室面积要能保证检定工作的需要(电能表检定室不低于两间)。实验室环境条件要满足检定规程规定的条件,有环境条件控制、监测设备和记录,监控的温湿度要与检定方法标准规定的环境要求相一致。对于相邻区域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隔离,并明示需要控制的区域范围。

三、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行为要求

(1)检定实施要严格执行检定规程,不能简化操作程序,每个检定项目和大型设备操作都要有作业指导书。(2)加强被检样品的管理,做好登记和唯一性编码和标识。对被检定合格计量器具按要求加贴合格印证。(3)检定原始记录信息量要满足检定规程的需要,原始记录表格应记录规范,不应有缺项,所记录的数据必须具有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要有据可查。特别是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要与其使用情况记录相一致。原始记录数据的更改、修改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划改,不能随意进行涂改。结果通常是以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的形式出具,证书和报告是法定计量检定检验机构向顾客提供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最终产品,是机构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质量的具体体现。因此,所出具的检定、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的标识具有唯一性,要说明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所必需的和所用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证书和报告的格式要符合计量检定规程等技术法规的要求,格式的内容要齐全、充足。电子传输结果报告的,要做到安全、保密等。并在其上面加盖检定合格印,并符合准确性、清晰性和客观性的要求。计量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以及证书专用印章要有专人保管,并建立使用管理程序。

四、综合管理要求

(1)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计量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形成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并加以实施。(2)要坚持内审和管理评审活动,保证体系文件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3)要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4)要加强计量人员的管理,搞好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检定、校准和检测实施是机构履行职责,为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计量技术服务的核心活动。这些活动之间,既有相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特点。各工作区域布局应合理,工作要规范,才能保证量值的准确和统一。技术机构管理的每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各个环节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断其一便溃不成军,只有抓好每一个环节,注重每一个细节,才能使其得到有效控制,才能提高检测质量,才能使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面。

参考文献

篇5:检测机构管理制度

为应对突发性安全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做到管理规范,责任到人,保障抢险救援工作安全、有效、迅速、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的缩小事故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从根本上为增强矿井抵御风险的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经矿委研究决定,成立应急救援机构。

一、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总 指 挥:矿长

副总指挥:生产副矿长

成 员:各分管矿长、副总工程师、调度室、安全科、技术科、机电科、防治水科、通风科、地测科、人事科、供应科、财务科、办公室、企管科、基建科主要负责人。

二、应急救援管理机构:

组 长:矿长

成 员:各分管矿长、副总工程师、调度室、安全科、技术科、机电科、防治水科、通风科、地测科、人事科、供应科、财务科、办公室、企管科、基建科主要负责人。

三、应急救援组及职责

1、抢险救援组

组 长:矿 长(兼)

常务组长:生产矿长

副 组 长: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成 员:生产、后勤各科室负责人 主要负责: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紧急调用抢险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根据事故情况,及周边工作地点和人员的有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负责记录、保存救援过程资料,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参与和配合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

2、医疗救护组

组 长:库车县人民医院院长 副组长:库车县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 成 员:急救医护人员

主要负责:组织医疗救治,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负责灾区消毒防疫,确保灾区饮食卫生;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3、技术专家组 组 长:矿总工程师 副组长:地测副总

成 员:各科技术负责人及技术人员

主要负责:提供救援技术支持,参与抢险方案拟定;收集整理救援过程中的技术资料,为指挥部提出建议意见及相关依据,参与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4、通讯信息组 组 长:生产矿长

副组长:办公室、调度室负责人 成 员:通讯组全体人员

主要负责:做好联络及宣传报道工作,编发事故简报,负责新闻媒体的组织与接待工作,发布事故抢险进展情况;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制定通讯保障措施,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都能通讯畅 通,信息传递及时。

5、物资装备组 组 长:书记

副组长:调度室、供应科负责人 成 员: 应急救援库管人员

主要负责:做好应急物资的保养和管理工作,对入库物资要严格验收,防止不合格产品入库,遇到突发事件要保证应急物资及时、无误的发放,另外加强物资的周转使用,及时补充,对在库物资加强保养维护,保持物资的完好状态.熟练掌握各类应急物资的用途和性能,账目清楚,随时保证计划量内的物资储备,月末要清点库房、检查材料的使用情况,使内库材料领取、使用、管理标准化科学化。

6、交通运输组 组 长:书记

副组长:煤矿小车、机电运输组组长 成 员:煤矿小车及机电运输组全体成员

主要负责:做好应急状态下的车辆供应及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同时井下运输作业要保证供车充足道路畅通,确保应急人员及物资能够快速准确的到达事故现场。

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时,保证人员、物资及时准确到位。

7、后勤服务组: 组 长:书记

副组长:综合办公室主任

成 员:企管科、保卫科、及后勤全体人员

主要负责:为抢险人员提供物资、临休、饮食等方面的服务。

8、财力保障组 组 长:财务总监 副组长:财务科副科长 成 员:财务科全体人员

主要负责:负责组织抢险救援所需各种物资装备、器材和资金的调集和筹备;在财力方面保证矿井能够进行充足的急救物资储备。

9、治安保卫组 组 长:后勤科长

副组长:保卫科、安全科负责人 成 员:矿保卫科全体保卫人员

主要负责:维护矿区的治安,做好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封闭相关场所,维护交通秩序;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确保事故救援的顺利进行,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10、善后处置组 组 长:矿长

副组长:综合办公室主任

成 员:企管科、人事科、保卫科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 主要负责: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并通知其遇难者亲属;安排遇难者亲属善后处理期间的生活和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四、矿山救护队伍组织机构

阿克苏矿山救护中心

五、应急救援办公室及指挥中心:

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调度室主任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应急救援业务管理工作及落实,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在 调度室,负责事故发生后,指挥与组织应急救援协调工作及下达应急指令。

六、应急救援管理职责 指挥机构职责:

负责发生事故后,组织全面抢险救灾工作,启动应急救援程序,采取应急救援手段,下达应急救援命令等工作。

管理机构职责:

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更新、编制、审核,日常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开展,包括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应急演练工作的开展,应急物资管理等工作。

总指挥职责:负责抢险救援的全面工作,发布抢险救援命令。

副总指挥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各个专业,拿出切实可行的救援方案,指挥现场救援,并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组织机构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当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性质,制定抢险救灾方案,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指挥部职责:负责上传下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示,统一调度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3、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矿长是煤矿应急救援行动的全权指挥者,在工程师和矿山救护队队长的协助下负责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处理事故和恢复生产的作战计划,统一行动部署。(2)生产矿长是煤矿应急救援行动的第一副指挥,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并协助矿长指挥现场应急救援行动的实施。负责救援人员组织,及时平衡、调集所需的设备、材料,投入救援行动。

(3)总工程师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一线救援人员组织,及时平衡、调集所需的设备、材料,必要时亲临现场组织抢险、抢救工作。

(4)机电矿长根据命令及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机电、运输方面的抢救工作,负责需外单位调入设备、材料的种类、型号、数量计划的制定与联系,负责矿井通风、排水、供电设备在救援过程中的有效监控,保证抢险设备安全的运行。

(5)安全矿长根据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须的设备材料;负责地面人员组织和材料、设备的入井的安排;负责应急救援预案和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安全保证。

(6)书记根据命令及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严格人员入井,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负责抢险人员休息、膳食及其它的后勤保障。

七、应急管理机构日常性职责:

1、安全科: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具体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开展,组织制定应急救援演练规划,组织相应的工作例会,落实各类重大隐患的排查与闭合。

2、生产技术科:负责井下采掘工作面应急救援设备的日常管理,及技术管理工作,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

3、通风科:负责分管专业应急救援仪器的管理工作,落实对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负责监测监控系统工作的开展,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

4、机电科:加强对大型应急救援电器设备的管理,落实压风自救系统和供水施救系统的正常运行,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维护好井下各运输线路,确保待用运输设备在突发事件后能及时启用.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

5、调度室:维护好通信网络,确保其正常运行,负责对井下通信联络系统进行定期维护, 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

6、政工办: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及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做好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员工应急救援意识。

7、财务科:加强日常的应急救援保障资金管理工作,确保专款专用。

8、人事科:组织好兼职救护队的建立及日常管理及联系上级部门进行相应培训工作。

9、保卫科:加强人员应急训练工作,确保应急状态下现场维护及人员调动,强化民爆物品及火工品管理工作,落实专项预案中相关专业的应急演练工作开展。

10、医院:加强对应急救援设备及相应医疗器材保障工作,确保 能随时正常使用,参与各类应急演练工作的开展。

11、供应科:加强对应急救援物资的管理建账工作,对需更换的设备器材必须及时更换定期检查,确保随时能够使用,参与各类应急演练工作的开展。

12、监控中心:加强对井下监控系统的维护,确保设备完好使用。

八、应急救援机构应急职责:

1、安全科:参与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组织、指导救护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生产技术科:参与矿顶板事故、辅助运输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矿井水害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通风科:参与矿“一通三防”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按照指挥部命令,负责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及主要通风机的运行情况和组织完成必须的通风工程。

4、机电科:参与矿停电、提升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负责井下运输路线维护。

6、调度室: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应急值守,接收、处置各单位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报告矿领导,并根据领导指示上报公司、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调度有关救援力量参加救援工作,下达各项救援命令,跟踪、续报事故救援进展情况;

6、办公室:根据矿领导指示,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参与事故后勤保障和事故报告起草工作。负责及时运送人员和救灾物资,满足抢险需要。

7、人事科、财务科:参与事故调查和赔偿等善后处理工作,协助做好职工稳定工作。参与工伤保险等善后处理工作。

8、财务科:负责应急救援各项费用计划和及时拨付,确保救援资金及时到位。

9、保卫科:负责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参与地面火灾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和实施抢险救灾工作。

10、医院:负责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派遣医疗救护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治,并做好药物及医疗器材储备。

11、供应科: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工作。

12、救护队:参与事故应急预案研究制定,根据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完成应急救援工作。

13、监控中心:及时根据人员定位设备,确定井下人员位置。

九、应急救援专业组日常职责

为保证出现突发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事故,特制定应急救援专业组日常职责。

(一)、抢险救援组职责

抓好日常训练,保证出现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出动。做好日常装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出现紧急情况下装备能准确、可靠的发挥作用。

(二)、医疗救护组职责

学习救护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定期组织救护演练训练。做好医疗设备、器材、药品的采购、保管工作。

(三)、技术专家组职责

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对矿区周边、井下环境进行灾害评估、分析。做好日常性技术指导工作。

(四)、通信信息组职责

对通信线路、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五)、物资供应组职责

负责采购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应急物资和装备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大型、特殊应急物资和装备,由物资供应科设立专门存放处,并建立应急物资和装备管理和发放制度,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

(六)、交通运输组职责

做好应急车辆保养和日常检查、维护,以保证应急情况车辆正常出车。建立突发事件专门应急驾驶员队伍,配备日常值班人员和车辆。

(七)、后勤服务组职责

做好日常后勤物质的储备、保管工作。负责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工作。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

(八)、财力保障组职责

由财务部门建立应急经费操作程序,在保证应急物资采购经费外,应根据相关需求做好应急状况下的应急备用经费。

(九)、治安保卫组职责

保卫组应确保各办公、生产及生活区域治安安全的应急处置方 案。应建立突发事件治安安全网络,并通过该网络与相关地区当地公安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助协作关系。

(十)、善后处置组职责

做好事故发生时的善后处置工作。充分协调事故发生后,新闻发布、车辆配备,人员安置及安抚等工作。

十、调度值班人员职责:

1、值班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在矿长及其他矿领导未到达之前,配合值班矿长担负起事故的临时指挥工作。

2、掌握清楚事故动态,指示值班调度员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必要时亲临现场指挥。

3、将事故详细情况汇报给矿应急指挥部领导,并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协助救援工作。

4、参加事故的处理分析。

十一、值班调度员职责:

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矿值班领导,并根据事故性质、大小立即报告矿长、矿分管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涉及十项应急处置权内的直接下达停产撤人命令)。在矿长和矿其他分管领导的领导下,及时向下传达作战指挥命令,召集有关人员十分钟内到调度室集合待命,随时统计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根据领导安排汇报公司及救护大队)主要记录: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及潜在危险等。

篇6:检测机构管理制度

一、应急领导小组

为有效实施应急救援,矿成立荣泰煤矿应急救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应急救援工作。应急领导小组的组成及成员单位:

长:李永平

副 组 长:亢开峰

成员:各副总工程师、安监科、调度室、技术科、通风科、机电科、综合办、供应科、救护队、保卫科、武装部、医院、劳资科、财务科、工会、团委主要负责人。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调度室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全面负责日常业务、组织协调工作,完成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负责修订、编制矿应急预案。

(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救援器材和装备。(3)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和演习。

(4)接受公司、政府的指令和调动,指挥、调度矿应急救援力量参加社会支援。

(5)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上报和应急救援实施情况的通报。

二、应急指挥部

矿设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指 挥:李永平

副总指挥:生产副矿长(第一副总指挥,总指挥因故不能行使职责时,由第一副总指挥行使总指挥职责)、党委书记、总工程师、分管副矿长、安监站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总会计师。

事故现场副总指挥:分管副总工程师 指挥部职责:

(1)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2)组建现场指挥部,确定指挥人员、救援队伍,配备救援器材和装备。

(3)指挥、调度应急队伍和资源配置,包括抢险救灾、医疗救护、保卫和救援物资、善后处理等。

指挥机构人员职责: 总指挥职责

(1)根据现场的危险等级、潜在后果等,决定本预案的启动。

(2)负责应急行动期间各单位的运作协调,部署应急策略,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

(3)指挥、协调应急程序行动及对外消息发布。(4)事故或突发事件超出矿处置能力时,向公司、政府应急救援机构提出救援申请。

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组织或根据总指挥授权,指挥完成应急行动。

(2)向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轻事故后果的应急程序和行动建议。

(3)协调、组织应急行动所需人员、队伍和物资、设备调运等。

成员单位职责

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各成员单位职责:

(1)安监科:参与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组织、指导救护队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或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技术科:参与矿顶板事故、辅助运输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矿井水害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通风科:参与矿“一通三防”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率工作。按照指挥部命令,负责调整矿井通风系统、监视主要通风机的运行情况和组织完成必需的通风工程。

(4)机电科:参与矿停电、提升事故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参与分管业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5)调度室: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应急值守,接收、处置各单位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报告矿领导,并根据领导指示上报公司、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调度有关救援力量参加救援工作,下达各项救援命令,跟踪、续报事故救援进展情况;

(6)综合办:根据矿领导指示,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参与事故后勤保障和事故报告起草工作。

(7)劳资科、财务科:参与赔偿、工伤保险等善后处理工作。

(8)工会:参与事故调查和赔偿等善后处理工作,协助做好职工稳定工作。

(9)财务科:负责应急救援各项费用计划和及时拨付,确保救援资金及时到位。

(10)团委:协助做好职工稳定工作。

(11)保卫科:负责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参与地面火灾现场救援方案研究制定和实施抢险救灾工作。

(12)医院:负责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派遣医疗救护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治,并做好药物及医疗器材储备。

(13)供应科: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工作。(14)监控室:负责保障应急过程的通讯畅通。

(15)救护队:参与事故应急预案研究制定,根据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完成应急救援工作。

(16)后勤科:负责抢险人员的食宿及抢险救灾车辆调度、食宿接待等生活事宜。

(17)运搬工区:负责及时运送人员和救灾物资,满足抢险需要。

(18)采、掘及辅助工区:负责核实本单位施工范围内的人数,及时采取措施,组织安全撤离,并如实详细地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人员情况、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及发生原因等),随时接受指挥部命令,完成有关抢险任务。

三、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

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指挥部下设8个应急救援小组。

(1)技术保障组。

由矿总工程师任组长,矿分管副总工程师和有关业务科室(安监科、调度室、技术科、机电科、通风科、技术科)及有关技术专家组成。

职责:及时对事故危害程度和范围、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指导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建议;为恢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现场抢救组。

由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任组长,事故单位、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矿救护中队有关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侦察、探明灾区情况,实施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实施对遇险人员的抢救,及时处理突发灾变。

(3)医疗救护组。

由矿分管医疗救护工作的领导任组长、医院有关人员组成。职责: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受伤人员转送和卫生防疫工作。(4)警戒保卫组。

由矿分管保卫科的党委副书记任组长,保卫科有关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人员疏散、戒严、救援队伍引导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必要时请指挥部批准,向公司保卫处或地方公安部门提出支援申请。

(5)物资供应组。

由矿总会计师任组长,供应科、综合办、财务科、机电工区、后勤科和事故单位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保证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环境监测、应急通讯保障、电力供应,各项抢险费用的计划和拨付并监督资金使用情况,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工作。

(6)事故调查组。

由安监站站长任组长,安监可、工会、劳资科等单位有关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组织事故原因调查、分析,搜集原始资料,形成事故报告。

(7)善后处理组。由矿分管工会、信访稳定工作的工会主席任组长,工会、劳资科、团委、医院等部门和事故单位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伤亡人员家属安抚、工伤保险、理赔和生产恢复等善后工作。

(8)信息发布组。

由矿分管宣传工作的领导任组长,安监科、综合办等部门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信息发布工作,根据矿领导指示,及时与新闻媒体联系,协助做好事故现场新闻发布工作,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负责事故报告起草工作。调度值班人员职责:

1、值班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在矿长及其他矿领导未到达之前,担负起事故的临时指挥工作。

2、掌握清楚事故动态,指示值班调度员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必要时亲临现场指挥。

3、将事故详细情况汇报给矿应急指挥部领导,并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协助救援工作。

4、参加事故的处理分析。值班调度员职责:

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矿值班领导,并根据事故性质、大小立即报告矿长、矿分管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涉及十项应急处置权内的直接下达停产撤人命令)。在矿长和矿其他有关领导的领导下,及时向下传达作战指挥命令,召集有关人员十分钟内到调度室集合待命,随时统计和掌握事故现场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根据领导安排汇报公司及救护大队)主要记录: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简要经过及潜在危险等。

上级应急救援指挥(超出矿应急处置能力的事件)

较大以上事故或重大突发事件超出矿处置能力时,由指挥部向公司或政府有关部门请求支援,在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人员到位后,指挥部和下属各抢险救援小组按照“归口”原则,立即归属上级各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服从其调配。

上一篇:听叶子的声音作文下一篇:心流理论和设计交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