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2024-04-10

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情况汇报(共8篇)

篇1: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在省普查办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我市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污染源普查,重点抓好普查动员培训、清查、普查、数据审核及录入等环节,普查工作目前总体进展顺利。

一、普查进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为加强对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领导,我市成立由分管环保工作的周乐荣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环保局长、市统计局长任副组长,市环保局、统计局、农业局等18个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普查办),由市环保局杨思明副局长兼任主任。污普工作开展以来,市政府分管的周乐荣副市长多次强调,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对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要求环保系统要克服困难,按时按质完成普查任务。4月1日在收听收看了全国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市政府黄太健副秘书长接着在会上强调,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好普查工作的落实,要克服困难坚决完成任务。市环保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彭永源局长一再强调要举全局之力,搞好这次普查工作,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科学制订环保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确保普查顺利开展,从有关部门抽调了20多名技术骨干到普查办工作。普查办内设综合组、技术组、监测组和农业组等4个组,负责全市污染源普查相关方案、技术规范的制定实施及普查培训、质量管理和审核等工作,并协调各地各部门开展普查。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和普查办,为开展普查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制定方案,筹措经费

为指导各地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要求,我市结合实际制订印发了《印发××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阳府办〔2007〕76号),进一步明确污染源普查的目的、范围、部门分工和时间安排,要求通过普查,全面掌握我市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等情况。为落实普查任务,我市做好经费预算,并多方积极筹措资金。据统计,目前全市落实地方经费共98万元,其中江城区50万元,阳春市20万元,阳西县28万元。省财政预拨我市普查工作经费共32.8万元未到位。由于我市各级政府地方财政十分困难,普查工作的预算经费难以到位。为此,我市各级环保部门想尽一切办法,筹措了几十万元经费启动了普查工作。

(三)搞好宣传,营造氛围

污染源普查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做好宣传动员是做好污染源普查的前提。为此,我市制定具体的普查宣传方案,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污染源普查的重要意义,全面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如在××电视台播放宣传短片和宣传口号,在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走上街道深入厂矿向群众发放宣传单,还及时编制污染源普查简报。据统计,电视、报刊报道18篇,简报6期、专栏和宣传条幅70多条,2007年12月在××日报刊登了二则污普工作信息。通过多种形式的普查宣传,使污染源普查工作家喻户晓,营造了浓厚的普查氛围。

(四)开展培训,确保质量

针对污染源普查技术性强的特点,为确保普查质量,我市各县(市、区)都以环境监察员、环境监测员为主,以街道乡镇环保员为辅,组成污染源普查队伍。据统计,全市各县(市、区)共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382人,全部完成普查培训。农业组选聘普查员260人,已部分参加普查培训。为提高普查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我市选拔业务骨干作为普查指导员参加国家、省组织的培训班,并由业务骨干深入各县(市、区)对普查员进行为期2天的普查培训。通过课堂讲解、答疑及摸拟试填等方式进行普查培训,使普查员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提高填报技巧,为普查质量奠定了基础。

(五)开展普查清查、重点源监测工作

污染源清查是普查的一次基础性工作,只有具备了一个数量全面、底数清楚的目录,才能确保普查顺利进行。为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我市各县(市、区)以经济普查数量为基础,结合日常环保管理展开全面清查,形成了清查基础资料库。5月5日拟定全市普查对象为4228家,其中工业源3235家,生活源993家,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家。同时,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工业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监测技术规定》和省环保局《关于开展污染源普查监测工作紧急通知》(粤环办〔2007〕39号)要求,确定我市重点监测企业39家,并对39家企业按规定进行了监测和完成了数据整理汇总。

(六)健全质量保证机制,确保报表填报、数据审核和数据录入各个普

查环节质量

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从今年3月10日起,我市污染源普查进入全面普查阶段,普查员开始入户普查登记。为确保普查各个环节的质量,市普查办结合实际制订了《××市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方案》,明确要求各县(市、区)普查办建立数据质量控制责任制度,设立专门质量控制岗位。要求实行三级审核制度,对不按要求填写和错填、漏填高于

指标要求的发回普查员重新填报。市普查办还建立定期会议研讨制度,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听取普查进展情况汇报,掌握普查进展和存在问题,及时解决。对自身不能解决的向上级报告争取支持。由于实行严格的审核制度和及时的会议研讨制度,保证了普查各个环节的质量。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12日止,全市已发普查表2950份,共收回普查表1911份,经质量核查的普查报表759份,其中工业源426份,生活源333份,已完成录入的普查报表512份,其中工业源280份,生活源232份。

二、存在问题

1、全市各级政府财政困难,污普工作经费不足。

2、宣传力度不够,小部分企业存在对污普工作认识不足,拒报、拒签名、拒盖章,门难入的个案时有发生。

3、部分行业国家没有明确产排污系数,造成技术上难以操作。

4、由于是第一次污普工作,污普指导员、污普员及污普办公室人员在政策的理解、技术的操作、整个污普工作的组织协调都存在欠缺和不足,普查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5、全市农村组污普工作滞后,经费没到位,大部分污普员没培训。只有海洋和渔业局开始入户普查。

三、下一步普查工作安排

下一阶段,我市将继续推进污染源普查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普查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加大普查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和报刊等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普查宣传,把宣传动员工作贯穿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始终。

2、继续协调指导员农业组推进污普入户调查,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农业源普查工作。

3、继续完成入户普查、数据核查和录入工作。将漏普、缺普污染源进行彻底普查,确保按要求在5月31日前全面完成普查数据的录入工作。

4、抓好污染源普查数据库上报。按要求在5月31日前完成第一次数据库上报,在7月31日前完成第二次数据库上报。

5、继续跟踪落实污普专项经费,督促全市的普查扫尾工作。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报告与技术报告,做好普查成果开发应用工作,为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环境基础信息。

6、健全污染源管理档案,迎接省的普查验收。

附件:广东省污染源普查工作进度表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三日

广东省污染源普查工作进度表

地 区:××市 日 期:200年5月12日

地区地方各级

经费落实

情 况

(万元)各级宣传

工作情况各级各类

培训情况

(人次)普查表发放及填写工作

进展、进度各级数据

审核、抽查工作

进展、进度数据录入工作

进展、进度主要经验

和特点主要问题

和困难其 他

江城区

50在电视台播放宣传短片和宣传标语。

在市区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标语。

向群众发放宣传单99发放1092份普查表,收回835份。审核工业源25份,生活源60份未开展经费不足,部分企业不配合工作

阳春市20电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挂横幅工业源、生活源普查员130人参加培训(其中农业源普查员另培训)普查表已发放601份、收回470份审核了生活源60份,工业源140份录入了普查表工业90份,生活40份

阳西县

21.21.在县电视台播放宣传短片和宣传标语。

2.在县城和各乡镇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标语。

3.向群众发放宣传单1173月10号发放普查表457份;5月12日止已收回报表为:生活源180间,工业源详表46间,工业源一般普查65间。5月12日止完成报表审核数量为:生活源175间,工业源详表42间,工业源简表45间已录入生活源174间,工业源25间。阳西县

宣传工作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阳东县61、城区、镇区、工业区悬挂宣传横幅、标语

2、电视台播放公益广告

3、粘贴宣传画

4、发放宣传资料81已发放普查表800份,已填写普查表315份审核工业源174份,生活源38份录入工业源165份,生活源18份加大宣传力度县经费已批,未到帐

(注:填报资料以县区为单位)

篇2: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普查工作情况的汇报

继平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

(2007年8月23日)

尊敬的玉局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我市开展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关键时刻,总局玉副局长亲自率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位领导莅临我市,调研指导污染源普查工作,我代表市普查办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下面,我就我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市情及环境质量状况

继平是XX省省会,处于“座中四联”的位置。现辖5区县,地域总面积XX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XX万人。是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同时也是我国XX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实施的156项重点工程有25项布点在XX。国家“三线”建设时期沿海地区一大批大中型企业迁入XX,之后随着不同时期的开发建设,逐渐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建材、食品、烟草加工为主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目前,拥有各类工业企业近5000家,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6%。从行业来看,重工业占80.7%,轻工业占19.3%。从隶属关系看,中央省属企业占73.4%,市属企业占26.6%。从企业类型看,大中型企业占75%,小型企业占25%。从所有制结构看,公有制企业占70%,非公有制企业占30%。长期以来,工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XX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城市,但美中不足的是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大气污染是XX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多年来,省、市各级部门和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01年到2005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逐年好转的趋势,只在2006年有所下降。今年1--5月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5月21日在通报全国第一季度环境质量状况时,XX与国内其他几个城市一起被列为优良天数比例提高较快城市。截至6月10日,市Ⅰ级天数6天,Ⅱ级天数113天,Ⅲ级天数36天,Ⅳ级天数3天,Ⅴ级天数3天。同比Ⅰ级天数增加2天,Ⅱ级增加55天,Ⅲ级减少39天,Ⅴ级减少18天。

黄河XX段全长96公里,其中流经市区36公里,为XX提供了主要的生产、生活用水。黄河XX段沿岸工业集中,人口稠密,尽管水质尚好,但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染叠加,排污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遏制。2006年,共排放废水16880万吨,其中工业废水4255万吨,占废水排放量的25.21%,生 活及其它污水12625万吨,占废水排放量的74.79%。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为:化学需氧量53068吨,氨氮4287吨,石油类141吨,挥发酚0.61吨,氢化物0.31吨。黄河XX段共设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其中3个为国控断面,2个为省控断面。监测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黄河XX段按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2003年以来,我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认真落实会议精神,积极筹建工作机构

2007年4月23日,省环保局召开了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环保领域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更是做好污染减排工作的前提条件。会后,我局立即向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汇报了会议情况和国务院、省上有关普查工作安排,提出了我市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意见。草拟了《关于开展XX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环保局局长、统计局局长为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发改委、财政、建管委、农牧、工商、环保、铁路、部队、武警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的领导、组织、实施和验收工作。

组建了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 称“普查办”),负责普查工作的具体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工作,并会同市统计局负责数据统计和分析方面的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由市环保局一名副局长兼任,从市环保局系统抽调5名工作人员专职从事普查工作。普查办内设综合协调组、监测技术组、数据处理组、现场调查组等4个工作组。组织制订《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

(二)研究确定监测对象,细化部门工作职责

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会议召开的第二天,我局就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向局系统传达《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通知》及李副局长有关普查工作的讲话精神,要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普查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上的有关工作安排。

针对XX市污染源的现状,立即着手研究排摸国控重点源,占全省排放量65%的省控重点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2005年以来国家、省、市、县级管理的新投产的项目(包括已通过验收或试生产,造成事实排污1个月以上),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污染源普查监测单位名单(初稿)”。经讨论通过后,我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我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重点源监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细化了各部门普查监测工作职责。同时明确要求市环境监测站、局机关各业务处要将普查工作作为今年的重要工作来抓,密切配合,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今年46家重点污染源的监测任务。

(三)组织开展人员培训,制定监测实施方案

根据《通知》要求,为尽快完成第一季度监测任务,市环境监测站召集县区监测站长,研究、安排监测计划,并举办了重点源普查监测工作培训班,对监测仪器进行了校验。同时,向各重点源单位下发了《关于重点污染源普查有关监测工作的通知》(环科发„2007‟01号),确定了我市废气、废水和集中式污水治理企业名单和监测项目。为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市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和《省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监测实施细则》,结合环境监测规范制定了《市重点工业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监测方案》,在监测内容、监测项目、监测时间、监测布点与采样频次、分析方法、质量保证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同时成立了5个监测工作小组,对每个季度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限提出具体要求;设立了专门的质控岗位,对每个环节实行监控。

(四)分赴普查监测现场,确保完成监测任务

针对一季度时间安排紧、监测任务重的情况,普查办从市环境监测站、市环境监理所及各县区环保局抽调人员,赶时间、赶进度,保质量,不分昼夜,开展了重点污染源(废水)监测和摸底。监理部门负责在现场对我市重点污染源的地理位置、所属行业、原辅材料使用、工艺流程、水量平衡、物料平衡、生产周期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进一步核实重点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和废水排放的去向,掌握环保设施运行情况以及安装在线监测仪器情 况,按照普查资料填报和管理要求,填写“重点污染源基本情况表”,上报普查办审阅通过后,依据技术档案存贮规范,做到“一源一档”。市环境监测站负责对污染源的监测。经过努力,3月底,市环境监测站如期完成了第一季度污染源普查废水监测工作,共监测重点工业污染源20家,排污口39个,污水处理厂5家。

为及早部署和安排第二季度普查工作,3月底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法:一是在重点污染源废气监测方面,各个工作组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高效运行,赶赴现场采样监测,两天一组,每天3组样品,及时将样品送到分析室。二是安排2个废水监测工作小组一周监测2组单位,两天1组单位,每天收集3组样品后送至监测站。目前第二季度重点污染源废水监测工作已接近尾声,根据工作进展,截至6月10日,第二季度已监测大气污染源单位11家,废水污染源单位17家。上半年监测任务有望在6月30日前结束。

二、普查监测存在的问题

1、人员、交通工具、仪器设备等软硬件设施无法适应污染普查的需要。目前我市环境监测部门承担着地表水、饮用水源、水质自动监测、大气质量自动监测、降尘、硫酸盐化速率、降水(酸雨)、“烟尘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例行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各类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污染治理项目验收监测、排污申报核定监测等工作;今年又 成立了2个采样调查小组开展全国土壤污染普查监测,工作量大面广,任务繁重。

存在的问题:一是技术人员匮乏。为完成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监测工作,我市抽调了几乎所有现场监测、采样和化验人员参与到这项工作中,由于受人员限制,各类污染源监督性监测、验收监测、排污申报核定监测等无法正常开展。二是专用车辆配备不足。大部分重点污染源分布在远郊县区,由于我市配备监测、采样专用车辆较少,无法顺利开展监测业务,目前采取租赁车辆的方式进行监测。三是监测仪器缺乏。由于目前监测业务众多,仪器设备使用频繁,仪器损坏后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及时弥补,设备短缺现象极为严重(尤其是烟气、烟尘测试仪器),影响了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2、污染源普查工作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我市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环境能力建设投入不足,财政核拨的经费只能维持正常工作的开展。为按时完成普查监测任务,急需专项资金用于培训调查员、开展入户调查、实施现场监测、建立污染源信息数据库、购置必需的监测仪器设备、租赁业务用车、向社会广泛开展宣传来有效推动工作进展。目前经费不足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普查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几点建议

1、为确保普查工作如期、高质地完成,建议国家、省上尽快下拨专项资金,用于污染源普查。

2、污染源监测数据填报软件还未发布,使监测数据的填报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建议总局尽快向各地下发应用软件,以便做好数据填报工作。

四、监测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请示

1、我市大部分企业的废水排放口因没有安装流量装置,有的排污口进入排污管网前在地下,其排放口截面处于无规则状态,使得废水的流量测量无法进行,能否通过核定的方式进行。

2、在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废气监测中,污染源多,各污染源排污量负荷比差异大,如每个排污口都进行监测,工作量成倍增加,建议按照排污量负荷大于一定比例的原则进行监测。因工作量太大,能否将大气重点污染源的监测由全年2次调整为全年1次,废水污染源的监测由1季度1次调整为半年1次。

3、对型号相同、环保设施相同、运行状态相同、安装使用日期接近的电厂等锅炉,能否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监测。

篇3: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到2009年年底,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已基本结束, 而对于污染源普查工作意义的实现才刚刚开始。污染源普查的工作目标为“全面把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 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费用等情况, 为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归根结底, 就是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加强环境监督管理, 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 “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

一、如何将污染源普查成果融入环境保护工作

目前, 全国各个地区都在倡导对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开发和应用, 建立国家和地方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库, 促进污染源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因此, 非常需要对这些开发和应用工作的本质有一个清晰地把握, 即要时刻审视当下的工作是否能够在短期和长期时间里, 真正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有实质性地、创新性地推动和改进。政府和社会各界在依据污染源普查结果展开相关工作的同时, 务必从宏观上思考到底如何去实实在在地践行污染源普查的意义, 尤其是如何将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成果与我国当下实施和倡导的节能减排、总量控制、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区域发展、生态园区建设等相关政策、制度和模式相融合, 进而持续、综合、系统地推进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虽然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中提到“此次普查得到的普查对象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污染源普查目的, 不与其完成“十一五”总量削减计划挂钩, 不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和收费的依据”, 但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当中, 应当也很有必要利用这些资料来把握现状、预测趋势, 可以考虑以这些污染源普查资料为依托, 与企业在治理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方面开拓具有创新性的协同合作模式。例如, 以这次最新的较为完善的2007年污染源普查数据为基点与大型企业签订自愿减排合同书, 采取契约合同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自愿减排, 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等方面的工作。对于不涉及企业技术机密等方面的资料, 政府应该以较为合理的方式向社会进行公开, 科研单位、媒体大众均可通过适当渠道方便地获取相关资料, 从而使广大民众对这些污染源普查资料有所了解, 即便普通民众不能够对这些资料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比较, 但他们至少得到了一种感性认识, 这对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是有较大帮助的。

二、污染源普查成果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融合

具体到污染源普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及应用与环境保护工作的融合, 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污染源分类角度。

例如对生活源固体废物的产生与处理的统计分析的应用, 鉴于当下很多城市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问题引发的疑惑, 可依据污染源普查资料摸清当下生活垃圾的产生渠道、产生量、输送量以及处理与处置方式, 并做更进一步地调查, 同时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活园区的建设规划等方面,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面作出突破性的进展。

2. 行业发展角度。

将污染源普查资料与当下实施的各个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进行比较, 考虑如何深入推动行业进行清洁生产, 推动企业自愿进行清洁生产审核, 从而在企业层面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作的深入。

3. 区域发展角度。

将污染源普查成果融入到区域规划与发展过程当中去, 尤其是利用好污染源普查资料提升产业集聚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这对当下许多处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尤为关键与迫切。

篇4: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摘要: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高淳经济开发区内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就入户清查、如何正确填报普查表以及普查技术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污染源普查 清查 集中填报

0 引言

江苏高淳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大力实施“工业强区、生态立区、特色兴区”战略,坚持走“生态型定位、集约化开发、兼容式发展”之路,截止目前,开发区起步区基本完成开发,建成“五通一平”面积10平方公里,总投资85亿元,初步形成机械电子、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群体。

2008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17亿元、工业总产值156.04億元、业务总收入170.16亿元、出口额1.44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3979.3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1.27万美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45亿元、财政收入3.29亿元。

然而随着工业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污染源不断增多,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不断增加。

为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部署和江苏省环保厅、南京市环保局的统一指导,高淳县污染源普查办开始了对开发区内污染源的普查工作。

1 污染源普查的目的、意义、背景

这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背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底数不清,影响了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和将来的环保事业的发展。因为污染源数据是重要的基础环境数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为了了解各类企事业单位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建全各种污染源档案和各类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提供依据。

2 准备阶段

开发区普查办抽调了10名工作人员,经县普查办的培训并考核通过成为合格的普查员。清查摸底工作是普查工作的基础。为了全面摸清普查底数,开发区普查办组织所有普查员对全区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由于开发区工业企业比较集中,不同于乡镇工业企业比较分散,所以清查起来比乡镇容易。开发区普查办对所有企业都进行了分区域、分类别的归类处理,并逐一进行了登记造册,通过多种手段核查,最后筛选、确定普查对象名录。经过清查,开发区有109家工业企业,最后确定符合普查条件的普查对象有62家,重点源20个,一般源42个。

3 填报污染源普查表

填报阶段是整个普查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它涉及到普查的指标是否全面、采集的信息是否科学准确、操作的技术程序是否规范,这一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普查的质量。

开发区普查办将南京融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做为填报试点。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对该企业的普查表填写员就如何正确填写普查表做了详细说明,并根据行业类别、产品名称、原辅材料、废水类型等其他填报指标查找相关代码,指导填写员根据相关票据、报表填写相关数据,普查指导员根据其工艺工况用产排污系数手册核算其产排污量。表格填完后,普查员再依据相关票据、报表核对填报内容,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求重新填写。通过这次试点普查,让普查员亲身体验了普查,发现普查中存在的困难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为正式开展普查表填报积累经验。

经开发区普查办与县普查办讨论决定,按照集中填报、分类指导的思路填报普查表。把62家普查对象按行业分类,机械设备制造类的有18家,电子、电气类的有7家,纺织服装类的有7家,食品加工类的有4家,陶瓷类的有3家,金属非金属矿物类12家,医药、化工类有7家,剩下4家归为最后一类。因为企业会计每月都要做财务报表,对企业自身的基本情况非常了解,所以通知普查对象的会计到开发区会议室集中填报,并要求把相关的工商注册复印件、监测报告、产品销售发票、原辅材料购买发票、用水、用电发票等相关票据复印件带来。

机械设备制造类、金属非金属矿物类的普查对象稍多,各分两天进行填报。其余类别分别只需一天填报。

由普查指导员对照普查表,针对行业类别把填报说明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向普查对象进行详细说明,然后普查员指导、协助普查对象填写普查表。填表过程中,各普查员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填报数据有依有据”的原则,对填表各单位涉及代码、原辅材料消耗量、排污情况等认真核对,遇到问题及时汇报、研究、解决。填写员先用铅笔填写,初步填写完成后,经普查员核实,对不符合填报要求的地方要求填写员重新修改。普查员最后核查无误后再用碳素笔重新填写,这样既保证了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又保证了普查表的整洁。

4 结语

实践证明,只要准备充分、部署周密、组织有力,集中填报是提高污染源普查效率的有效手段。

通过普查,准确的了解园区内污染源分布情况,有利于正确判断环境形式,科学制定开发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政策和规划,使开发区的环保工作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有利于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进一步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培训教材,2007.

[2]高淳县污染源普查办公室.高淳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2009-05.

[3]刘贵勤.利用污染源普查科技成果,推进开发区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发展.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8(29):34.

篇5: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市水产业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市水产业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双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双鸭山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市水产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水产业污染普查是我市重大市情调查之一,是了解渔业污染源数据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全面掌握我市渔业生产

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渔业污染治理和渔业环境监管等一系列渔业环保工作的基础。具体目标:

全面掌握我市各类渔业污染源的数量、种类和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投入量、排放量、排放去向,渔业污染治理方式状况等情况,为渔业污染治理和改变渔业生产方式及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掌握全市渔业污染源的总体样本,建立渔业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协助省市环保部门促进渔业污染源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为渔业污染源的管理奠定基础,进而为我市依法治渔提供技术支撑。

初步建立渔业生产环境统计、监测、监督和执法体系。

通过渔业污染源普查的宣传与实施,动员水产战线的各方面力量参与渔业污染源普查,提高全市水产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为我

市环境保护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普查时点、对象、范围和内容

普查时点

此次普查索取数据的时期资料为,普查时点为12月31日。

普查对象与范围

此次普查以池溏养殖、网箱养殖、围拦养殖、工厂化养殖等有饲料、渔药、肥料投入的规模化养殖单元为对象。范围为双鸭山境内所有的规模化水产养殖场和所有符合普查标准的水产养殖专业户。

水产养殖专业户普查标准是: 1.池塘养殖:养殖面积》=5亩;

2.工厂化养殖:养殖水体体积》=1500m3 3.网箱养殖:养殖面积》=100m2 4.围拦养殖:养殖面积》=2亩。

普查污染物种类

按照全面普查、突出重点的原则,本次渔业污染普查的污染物种类具体是:总磷、总氮、总铜、总锌及毒性高、用量大且难降解的渔药。

三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

普查技术路线

按照技术手段与统计手段相结合,调查协报与水产养殖场户自报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面上调查和分类抽样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全市渔业生产统计资料,测算全市渔业面源污染情况。

普查步骤

按照省水产业污染源第一次普查工作机构和我市农业污染源第一次普查工作机构的部署和要求,我市水产业污染源第一次普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1.筹备摸底阶段

制定方案和编制预算报告;对普查对象进行清查摸底,完成清查基本情况表填报工作;组织普查员上岗前培训;做好普查前的宣传及动员工作。

2.全面普查阶段

对被列入普查对象的场户进行检查和入户调查,组织填报普查表,完成

审核录入工作,建立渔业污染源档案,市水产业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对普查数据进行抽查检验。

3.总结验收阶段

市水产业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对各县进行审核验收,完成全市水产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审核和汇总、建立全市渔业污染源数据库;对普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比表彰,迎接上级污染源普查机构检查验收。

四普查组织及实施

基本原则

全市水产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组织机构

成立市水产业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此次普查组织和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产局,负责普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市水产污染源业务工作办公室是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机构,设在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普

查的业务指导和日常事务性工作。

各县要成立相应的水产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和业务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的渔业污染源工作。

培训

县级以上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及业务骨干接受国家、省组织的培训,其余普查员由市级普查机构组织培训。普查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培训内容:

1.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2.水产养殖业普查技术规定、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3.水产污染源普查工作流程及入户调查方法、技术。

质量保证

市水产业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按照省市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文件指导全市水产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工作。

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设立市县级

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责任制,设立专门的质控岗位,对污染源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在各主要环节按一定比例抽样,抽查结果作为评估全市及各县水产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的依据。数据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必须重新调查。

宣传动员

各级水产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省市污染源普查宣传方案的要求,深入开展水产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为普查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根据普查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布置宣传重点,加强领导,精心策划,采取多种形式,确保宣传效果。要把宣传动员工作贯穿于普查工作的始终。

五普查经费

经费来源

根据国发办[]36号和双政办发[]84号文件精神,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各县水产污染源普查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本辖区普查所需经费申请纳入相应的本级财政预算。

经费用于普查方案制定,组织动员、培训、入户调查与现场监测,设备购置,数据录入、校核、加工,检查验收、总结和表彰等。

经费预算与管理

各级水产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普查工作方案编制普查总体经费和分经费使用计划,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作为污染源普查专项经费纳入预算,分使用。

水产污染源普查经费专款专用。

六普查资料填报和管理

普查对象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此次普查的具体要求,按时如实填报普查数据,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靠,坚决杜绝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伪造或篡改普查资料。所有普查工作人员对普查对象的技术和商业秘密须履行

篇6: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灵武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5月15日)

银川市普查办验收组:

自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根据自治区、银川市关于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总体安排,紧密结合实际,快速行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坚持以强化教育为切入点,以狠抓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培训,建立高素质普查队伍为重点,以强化质量为核心,以健全机构、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为主线,保进度,抓质量,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开展普查各项工作,按计划进程和要求全面顺利地完成了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现将我市污染源普查工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灵武市位于宁夏平原中部的经济核心区,区域面积4639平方公里,辖6镇2乡76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16个居委会,4个市属农林场,8个中央、区属厂(场)矿企事业单位,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23.2万人。全市共清查污染源41189个,其中工业源清查数189个,农业源清查数40026个,生活源清查数971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清查数3个。共完成污染源全面普查对象2818个,其中工业源181个(重点源91个,一般源90个);农业源2145个(种植业383个,畜牧业1727个,水产养殖业35个);生活源488个(住 1 宿、餐饮业292个,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37个,医院6个,独立燃烧设施46个,城镇居民生活7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个。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协调工作。为了切实加强对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环境保护局局长、统计局局长为副组长,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农林场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灵武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环保局),市政府督察室负责督导检查。市普查办组建了协调组、技术组、调查组、宣传组、督导组5个工作小组,明确了职责,并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责任制。先后印发了《灵武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灵武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细则》、《灵武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准备清查阶段实施方案》、《灵武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普查阶段实施方案》、《灵武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普查阶段工作质量核查方案》等工作方案。市委、市人民政府将污染源普查工作列入环保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之中,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我市从强化制度入手,结合实际制定了灵武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档案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并设置了监督台、举报箱,公布了举报电话,配齐普查车辆、专用电脑、电话,选配了档案管理专人,购置了档案柜、资料盒等设备,做到组织、人员、经费、装备“四到位”。制作了普查组织机构、普查工作流程和污染源分布示意图及普查技术路线图,发放了领导小组成员、指导员、普查员、联络员、信息员通 讯录,创办了普查工作宣传专栏和信息简报,并指定普查工作信息员,在做好普查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及时将工作开展情况以信息简报的形式向上级业务部门进行汇报。做到机构健全,职责到岗,制度完善,责任明确,分工合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二)宣传发动工作。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启动后,我市注重从舆论宣传上大造声势,广泛进行社会动员,使普查工作家喻户晓。先后制定印发了《灵武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宣传方案》、《灵武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普查阶段专项宣传方案》。并通过每天在灵武有线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滚动字幕,制作播放专题片的形式广为宣传;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学校、医院、大型餐厅、企业采取刷写标语、办专栏、板报和在办公区域醒目位置、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条幅等形式进行宣传;先后向社会各界、服务对象及群众散发纪念卡、宣传画、各种宣传资料9000多份;编印普查简报38期,悬挂大型宣传横幅128条,制作污染源普查固定广告宣传牌36块;把 “两封信”作为重要宣传内容,通过入户发放“承诺函”,有效消除了调查对象的思想顾虑,提高了普查对象的配合度;中国环境报、中国环保网、宁夏环保网、银川市环保网及银川晚报先后对灵武市普查工作进行了报道,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骨干培训工作。我市狠抓了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联络员、信息员的选聘和培训工作,在全市抽调了60名高素质普查人员,其中普查指导员9名,普查员39名(各乡镇24名,环保局15名),联 络员2名,信息员6名。组织分三批参加了自治区、银川市普查技术培训学习班,选派6名微机操作熟练人员参加宁夏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软件应用培训班。先后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和信息员参加自治区、银川市和我市举办的档案管理及信息调研培训班,并采取考试、交流、互动问答、模拟填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使普查员进一步掌握普查内容、方法、技巧。由于培训工作到位,在全区普查核查工作中,区、市领导对我市普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多次以信息简报形式在全区通报表扬。

(四)经费落实工作。市政府高度重视普查经费保障问题,由市普查办编制印发了《灵武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经费编制方案》,并明确指示要确保普查工作经费的及时到位,优先解决。市财政根据普查经费编制预算优先安排20万元的经费支持,普查经费均按进度拨付,给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联络员、信息员发放印发工作通讯录和发放外勤补助及加班补贴,为普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确保了普查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普查监测工作。国控、省控等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普查监测数据由银川市环境监测站和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

(六)入户清查摸底工作。2007年12月23日,我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全面开展,普查员对市城区内及周边乡镇的污染源进行了地毯式的清查,普查人员本着不重、不漏、不错的原则,逐家逐项的对矿区、乡镇、城区的工业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进行详细的清查和登记。在工商、卫生等成员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充分掌握了各类排污单位的基本信息,做到了调查不留死角、统计不漏盲点,顺利的完成了全市普查清查工作,建立了《灵武市清查资料册》,编制完成了《灵武市污染源普查对象名录》,并按照上级普查机构要求于2007年12月31日上报了《灵武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结果汇总表》,为“全面普查阶段”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清查质量审核工作。2008年1月13日,银川市环保局副局长尹维康率银川市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行5人,对我市污染源普查清查阶段各项工作进行了现场核查,并按一定比例抽样,对清查阶段性工作给予了肯定。我市清查阶段工作做到了按时上报清查结果,单位漏查率、单位重复率、单位错误率符合标准要求。

(八)普查表填报质量控制和普查表数据质量工作。我市严格按照制定下发的《全面普查阶段实施方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紧紧抓住入户调查、数据审核、数据处理、汇总上报4个关键环节,明确时限,全面开展普查工作。先后组织2600余人次深入普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摸底、指导入户企业填写普查表,于2008年3月10日之前完成了普查表的发放工作。在入户调查工作中,严格做到“五个一致”,即普查数据与清查确认数据相一致;普查对象名称和法人代表姓名相一致;普查对象地址与普查对象的实际地址相一致;污染源普查与清查技术路线相一致;普查汇总硬件与规定审核普查逻辑性相一致。在“真”和“准”字上下功夫,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环环相 扣,层层把关,实施全程的质量控制,做到不漏报、不漏查、不重报、无缺项和无漏填现象。按照《数据审核和技术规定》要求,实行了“五级审核制度”,即普查对象内部审核、普查员审核、普查指导员审核、普查机构会审和抽查审核。采取“过筛子”的办法,通过“五级”交叉检查审核,重点审核普查表是否有缺项与漏填情况,所有数据获得是否符合技术规范,产排污系数核算是否正确,对普查表的每个调查项目以及每一个指标和代码进行详细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安排普查员继续入户,针对普查表内容,重点审核企业填报数据的各种原始资料,做到不放过每一份普查表上的每一个数据,通过层层把关审核,相互监督,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于2008年4月15日之前完成了普查表填写、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审核工作。在2008年4月和5月期间自治区普查技术组前后三次到我市进行技术审核和指导,银川市普查技术组派专人到我市进行连续一个月的普查表审核和指导,在数据录入前期又三次派人住在我市利用三天时间对祥表和简表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表进行了全面审核。2008年6月15日,国家普查办普查表填报质量核查组对灵武市污染源普查普查表格填报质量进行核查,后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表填报阶段质量核查宁夏回族自治区反馈意见》中提到“我们认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普查表填报,单位漏报率为零,指标漏填率和差错率总体上达到国家的核查标准。其中银川市灵武市的普查表格填报质量较高。”

(九)数据录入工作。2008年4月18日,我市污染源普查工作进入全面录入实战状态,市普查办制定印发了数据处理工作制度,数 据录入组录入员严格执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统一规定的数据处理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建立普查表交接验收制度和数据录入岗位责任制,设录入人员和复核人员岗位,启用了“已录入”、“已复录”、“录入人”、“复录人”等多枚印章,严格了普查表的转移制度。确保数据录入、复录率100%,审核无误率100%。通过层层审核以及抽检工业源36个,生活源98个,指标录入差错率小于0.5%,应填各项指标项,核查出漏录指标项,漏录率为0。

(十)数据初报工作。我市污染源普查数据录入工作于2008年5月27日完成。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时间节点2008年5月31日申请银川市普查办同意,通过网络传输方式按期上报国家污染源普查办,顺利完成灵武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对象初报数据工作任务。确保了各项工作步调与国家、自治区、银川市普查办保持高度一致。

(十一)汇总数据审核比对工作。我市采用计算机高级查询和与当地国民经济统计对比的方式,对普查数据进行集中审核和汇总表审核。重点审核数据与单位对应关系,指标间逻辑关系合理性,普查对象产污特点及污染治理

设施运行情况,判断排放量及污染源去除效率合理性。对普查综合汇总数据的逻辑性和客观性进行人工重点检查,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对主要综合数据和主要统计数据进行合理性检验和质量评估。采用统计指标间存在的连动关系,评估分析指标的可信度,检查是否出现逻辑性差错.查找原因进行整改。于2008年7月28日认真完成了污染 源普查数据第二阶段污染物系数计算和数据汇总工作,并通过移动硬盘呈报银川市普查办。

(十二)数据整改工作。我市在银川市普查办传达自治区召开的第四次工作调度会会议精神后,根据上级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坚持“质量为先”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做好普查数据的整改工作。针对国家核查组、自治区、银川市普查办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核实、整改,并做出了相关修改情况说明,并保证了普查表数据与电子版数据的一致性。

(十三)数据终报工作。我市普查办于2008年11月7日下午将整改后的数据上报银川市普查办。

(十四)普查档案工作。按照原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及《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分类收集普查文件、普查技术规定、普查表普查资料,认真审核后,进行装订、编目、立卷、归档,做到及时整理、真实完整、分类有序、安全存放,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

(十五)普查总结、数据库建设及成果发布工作。我市成立了灵武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编写领导小组。普查办认真安排,组织技术力量编写“两个报告”,“报告”编写小组紧扣国家普查办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技术报告编写大纲》,充分利用国家下发的普查数据分析软件,仔细研究分析灵武市普查数据,于2009年3月18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银川市灵武市第一次全国 污染源普查工作报告》和《银川市灵武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工作。同时,在已有各类普查对象基本信息电子文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建立不同功能的专项数据库。运用污染源普查成果促进环境统计工作,重点是借助污染源普查数据覆盖面广、信息完整、数据准确的特点,对全市的环境统计工业重点源进行重新筛选和整理,弥补过去由于对众多企业排污情况不了解而导致重点企业名单遗漏的不足。

篇7: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汇报

近年来,苏州市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中心,优质农产品建设为导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制订规划明确目标

根据“苏州市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十五’规划”,我市制定了一系列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规划和意见,使我市工作目标更加明确。这些意见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阳澄湖水源水质实施意见;苏州市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苏州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施意见;阳澄湖湿地恢复和保护规划、苏州市‘十五’农村绿化建设规划、农业生态环境。

抓好农业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严禁秸秆焚烧,加强秸秆还田利用。每年夏秋两熟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强了行政执法力度,采取各种行政措施,有效地遏止了秸秆焚烧的曼延。同时加强了农机、农技、农艺等秸秆还田技术的配套和创新,提高了秸秆还田数量和还田质量,保证秸秆还田的顺利进行。2004年,夏秋两熟秸秆还田占应还面积的90%以上,还田量达到4045公斤/公顷。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69%,有效地减少了秸秆对环境的污染。

3、整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近年来我市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较快,大量的畜禽粪便也成为了一个新的农业污染源。2001年起我们把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点工作来抓,第一批得到整治的是在太湖、阳澄湖周边27家畜禽场。农业与环保部门加强了对治理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各畜禽养殖场不同的生产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分别采取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治理办法,有针对性对开展粪便和尿液等污染物的综合治理工作,对一些条件十分简陋、设施很差、规模不大、效益不好的养殖场进行关停。这些企业采用了干湿分离,速造化粪池,尿液过滤还田等办法,基本杜绝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染水体。常熟、吴江市等市鼓励发展有机肥料厂,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商品化生产。全市已建成投产有机肥料厂4家。

4、努力控制大水面网围养殖。针对当前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大量非渔民农民挖塘养鱼、入湖围养高潮的再次兴起,我们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水域环境、维护渔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在湖泊网围养殖方面,坚持走“科学规模、合理布局、品种调优、总量控制”的生态养殖道路,并积极加于指导、引导和管理。特别是对阳澄湖网围养殖工作进行了重点监管,实施了阳澄湖渔业管理体制改革,对阳澄湖渔业由市统一管理。通过“减、挂、拆、调”等具体措施,有效遏制了盲目发展的势头。

三、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篇8: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情况汇报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入户普查, 其灵活性较大, 各地在遵循《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 和相关制度的大原则下, 积极采取适合本地的措施, 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在获取基础数据后, 进行污染源数据管理、产排污核算、数据统计和分析上, 却因相关技术规定、产排污系数和计算软件及制度的不成熟, 工作效率不高, 而且走了许多弯路。现结合实际普查工作谈谈污染源普查有待完善的地方。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在数据的管理、核算、统计和分析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 (1) 技术规范和产排污系数的不完善; (2) 污染源普查面宽量大、指标复杂, 高难度的核算过程、大量的系数查询和数据计算没有采用计算机软件实现一步到位。 (3) 没有有效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计算、统计分析功能, 污染源普查软件只停留在录入、存储、汇总这些功能上面。我们应针对以上不足, 完善技术规范, 改进数据的核算方式、统计方法和审核分析措施以提高普查工作效率。

1完善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和产排污系数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 (以下简称《技术规定》) 包括工业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生活源、农业源监测技术规定和普查技术规定以及数据处理、质量保证等, 涉及面宽且具备较完整的体系, 技术含量高, 对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起了较好的指导作用。但《技术规定》在一些细节上仍不够详细, 如对企业、个体户、区域等污染源是否纳入普查的规定没有细化;没有行业划分说明;普查指标的解释不够详细, 特别是对内涵较大、统计上有一定难度的指标没有进行细化或详细说明, 不利于基层普查人员理解和掌握等等。

现以行业划分为例谈谈《技术规定》如何针对不足进行补充完善。本次污染源普查在实际开展中仍需要利用其它统计规定, 且《技术规定》中没有明确是否需要使用其它统计规定和应使用哪类哪种统计规定, 这也就造成了各地采用其它统计规定时的不统一。如在行业划分上, 口述建议使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因为小类行业分类的问题又使用了环境统计的行业分类规定。这是因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 (以下简称《系数手册》的行业划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某些小类行业划分上有所不同, 而与环境统计存在一致性。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新增版) 把生产电解金属锰的企业列为“锰冶炼”行业, 《系数手册》和环境统计未列出“锰冶炼”行业这一项而是将其列为“铁合金冶炼”行业。因此确定的小类行业分类不同, 一是会影响后续的产排系数选取, 二是影响各地填报的统一性。可增加技术规定关于行业划分的部分, 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结合环境统计关于行业划分的规定, 制定适应全国污染源普查所需要的行业划分规定, 并调整《系数手册》所列行业与之一一对应。以此为例, 应进一步完善《技术规定》的各个细节, 少用或不用其它统计规定, 确需使用的, 应在《技术规定》中明确所用的其它规定。而且应对企业、个体户、区域等污染源是否纳入普查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制定行业划分说明, 尤其是易混淆的行业, 多举列说明。普查指标的解释特别要对内涵较大、统计有一定难度的指标进行细化、解释、说明, 以便于基层普查人员理解和掌握。此外, 指标设置要简单明了, 解释要科学严密, 逻辑关系和平衡关系要注明;不同普查表间的同一指标解释要统一。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排污系数手册》是为顺利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而特地编制。它包括工业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生活源和农业源的产排污系数, 其门类较为齐全, 涉及行业超过以往环保类的任何系数手册。但本次《系数手册》编制时间短, 个别行业系数不够准确, 且仍有部分行业无系数可查。如砖瓦类行业、火电行业原系数不够准确, 一直到普查工作总结阶段后期才得到修正, 一系列的汇总数据和多种报告需要随之修改。某些行业没有产排污系数或系数不全, 如其它黑色金属采选业中生产锰原矿的这一小类只有工业废水量的产排污系数, 废水中的各项污染物都没有产排污系数, 而且这类规模较小的企业又不是重点污染源, 没有进行监测, 但又属于普查范围, 物料衡算又算不了, 以至无法填报污染指标。因此应校准原有系数, 增补空缺行业, 完善《系数手册》。

2简化普查表并实现产排污核算自动化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填报工作量大且难度高,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普查表指标众多且产排污核算难度高。比如, 工业源详表多达20页, 数百个指标。其指标涉及工业企业基本信息、生产经营情况、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用排水、能耗、污染治理设施和众多污染指标。其产排污核算, 有监测法、产排污系数法和物料衡算法三种方法可供选择, 但每种方法均有一定难度。这对于基层普查机构 (环保机构) 指导企业进行产排污核算并填报普查表, 是很困难的。尤其是西部地区规模较小的工矿企业, 比如砂石厂、小煤矿, 没有环保人员, 很多基层环保机构同样也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开展普查时都是现学现用, 高难度的核算、填报, 其质量较难保证。针对这一问题, 除加强基层环保机构能力建设外, 还可以从简化工业源普查表和实现工业源普查产排污数据核算自动化上来解决。如工业源普查表可以考虑采用生活源普查表填报和核算模式, 即工业源普查表只填报企业基本生产经营情况、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用排水、能耗、污染治理设施等指标, 大量的污染指标核算全由计算机实施。

这并非是一个创新或是突破, 而是完善, 生活源污染数据的核算过程就是全由计算机来实施的。生活源行业少, 地区差异不大, 工业源行业多, 地区差异大, 且工艺过程、治理设施远比生活源复杂, 若采用生活源核算、填报模式, 就要为工业源简化填报准备充分的条件。 (1) 是制定完善的产排污系数, 覆盖各行各业, 并将系数核算法作为首选核算方法, 监测法、物料衡算法只作为补充方法或校对措施。普查讲究的是普查现象, 个别与普遍的差异从总体上来讲是可以忽略的。只要在制定产排污系数时充分考虑不同工艺、不同规模和地区间的差异, 并配以不同的校正系数即可。所以只要制定完善的产排污系数, 系数核算法完全可以作为首选核算方法。 (2) 要将产排污系数全部载入污染源普查软件, 实现系数查询、产排污核算和数据统计一步到位。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普查量大难度大, 大量的系数查询、数据核算都是人工完成, 费时费力。将完善的产排污系数载入计算机软件, 其作用可想而知, 这样一来可以降低普查难度, 减少人力物力消耗, 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还可以避免基层普查机构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而带来的人为影响和查询、核算失误。

3增强污染源普查计算机软件的数据计算、数据审核和统计分析功能

国家污染源普查办专门为本次污染源普查开发了计算机软件, 即“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处理平台” (以下简称“污普软件”) 。污普软件对本次普查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若没有污普软件, 如此大的数据量几乎是不能手工进行汇总和上报的。但污普软件开发的时间短, 没有有效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计算、数据审核和统计分析功能。尽管在普查开展过程中, 不断以补丁形式对污普软件进行升级, 但始终没有突破原来的柜架, 污普软件仍然停留在录入、存储、汇总这些功能上面。增强污普软件的功能, 尤其是数据计算、数据审核、统计分析功能, 将有效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从而降低污染源普查的难度, 提高普查工作效率, 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 提升普查数据的准确性。

增强污普软件的数据计算功能主要是实现污染源产排污核算自动化, 让产排污系数查询、污染物核算、统计汇总全由计算机来实施, 其必要性和作用已在本文第二部分叙述;制定严密的指标逻辑关系, 将其写入污普软件, 增强计算机自动审核功能, 可大幅减轻人工审核工作量和人为审核失误;增加污普软件辅助分析功能, 如等标排放量大户排序、区域和行业的产排污情况对比等等, 这些功能既可以得到对比结果, 辅助分析, 还可以辅助审核, 通过对比可发现异常数据。原来的污普软件通过高级查询可以实现部分排序和对比, 但其操作难度太大, 而且容易出错, 不利于广泛使用。建议污普软件像环境统计软件那样直接在操作菜单中设定这些对比、辅助分析功能。

综上所述, 为了提高普查工作效率, 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污染源普查技术规范和产排污系数手册, 实现污染源产排污数据核算自动化, 并加强污普软件的数据计算、数据审核和统计分析功能, 让大量的人工数据处理工作由计算机来实施, 从而降低普查难度, 节约时间, 节省开支, 提高工作效率。下一次污染源普查可能面临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污染源, 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只有总结本次普查的宝贵经验, 积极调整、完善普查方法, 提高普查工作效率才能面对污染源数量骤增和各种不确定因素。

摘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面宽量大,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各地在国家、各省普查办的指导下, 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和相关制度, 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没有经验可寻而且时间仓促, 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本文从完善技术规范和改进数据处理方法上探讨提高污染源普查工作效率的措施, 希望能对下次污染源普查有所帮助。

上一篇:拨云退翳丸说明书下一篇:李市幼儿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