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潘作良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

2024-04-09

向潘作良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精选9篇)

篇1:向潘作良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

向潘作良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

潘作良同志在22年的基层工作中,凭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工作的无比热爱,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直至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潘作良同志是我们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是基层党员干部的楷模,是信访稳定战线广大干部的杰出代表。在他身上充分展示了当代共产党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时代精神,充分反映了人民公仆为民解忧、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信访干部呕心沥血、扎实工作的优秀品质。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习潘作良同志立党为公、胸怀大局的政治品格。潘作良同志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党性坚强、牢记使命。每当遇到各种复杂问题,他总是以极端负责的精神,以人为本、贴近群众、迎难而上、化解矛盾,模范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潘作良同志,就是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把智慧和力量投入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中去,矢志不渝地为推动沈阳全面振兴而奋斗。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习潘作良同志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潘作良同志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视群众如父母、待百姓胜亲人,真正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努力化解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为老百姓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学习潘作良同志,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为党尽职、为民造福,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尤其在当前,要站在做好民稳、民生、民心工作的高度,积极投身到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来,巩固和发展沈阳和谐稳定的局面。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习潘作良同志殚精竭虑、埋头苦干的职业操守。潘作良同志始终保持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吃苦不叫苦、干事不挑事,对工作孜孜以求、不事张扬、真抓实干,对事业忘我投入、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带病坚持工作。学习潘作良同志,就是要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追求同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大业紧密联系起来,坚持爱岗敬业、奋勇争先、无私奉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谋事干事的本领,努力创造造福群众的业绩,真正做到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为推动沈阳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走向全面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习潘作良同志廉洁自律、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潘作良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守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见好事让、见难事上,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甘于清贫、乐于奉献,不以权谋私、不贪图享受。学习潘作良同志,就是要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注重品行、择善而行,增强素质、提升能力,努力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好党员、好干部。

我们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速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向潘作良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务求实效。要把开展向潘作良同志学习活动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同做好本职工作和完成当前任务结合起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党员同志,引用请慎重,注意保护知识产权。我们要带头学习潘作良同志的先进事迹,带头弘扬他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我们要以潘作良同志为楷模,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心系群众、造福百姓,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业绩。

作良精神”促稳定稳定促发展

辽大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务处处长杨志安

是什么使人民群众对潘作良充满如此真挚的感情?我的感受是六个字:谦卑、口碑、丰碑。潘作良对人民群众是谦卑的,他立党为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正是这种谦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使人民群众体会到了党的温暖,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了丰碑,影响深远。

“作良精神”是什么?一是“零距离”的为民精神,两年来他接访3828次,解决疑难问题107件,细访104件。二是“全天候”的忘我精神,他把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上访户半夜也能打电话联系到他。三是“全方位”的敬业精神,他掌握丰富的法律理论,具备信访、心理、政策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做信访的各种工作中保持很高的政策水平。四是“高低相映”的奉献精神,工作标准高、生活标准低,把本属于自己的荣誉称号让给别人。

经济和稳定是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就没有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潘作良为了辽中的稳定,埋头苦干,做了大量信访工作,为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正是“作良精神”换来了辽中县的社会稳定,促进了辽中县经济的发展。

人格魅力与职业能力互动生辉

中国沈阳人才市场管委会主任孟庆伟

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这是潘作良的精神核心所在。潘作良同志在普通的岗位上、平凡的工作中,把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我们向他学习,就要在平凡中找规律,在普通中求深化,使党和政府、人民满意。

在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是潘作良的精神闪光点。我们向他学习,就是要把群众的事、百姓的事当作父母交办的事来做,这样工作才能有真情、做事才能有真意。每一个公务员都要在学中思,在查找不足和差距中,弥补自身的缺陷。每一个职能部门都应该设身处地从本部 2 门的职能、任务中查找差距,从思想、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工作细节上与潘作良进行对照,进而不断提高完善。

在潘作良身上,我们真实地看到优秀人才成长靠的不仅是知识、学历,更重要的是对人民的真情和服务本领,我们还可以透视出公务员为人民服务是本分所在、本质需要。我们要把潘作良的精神和境界在公务员中不断放大,在全社会进行普及,让沈阳的明天更美好。

学习潘作良从三方面下功夫

沈阳市委党校副校长刘成果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涌现了潘作良这一时代骄子。我们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都应该向潘作良学习,躬身拜潘作良为师。

以潘作良为榜样,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的精神。学习潘作良,应注重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理想信念教育上下功夫。党校教师和学员都应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强化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政治过硬的干部队伍。

二是在权力观教育上下功夫。党校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帮助并强化受训学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群众,有了群众的授权,取得的权力才具

有合法性;同样,权力的使用只有在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才是合法的,否则就是滥用权力。

三是在作风教育上下功夫。作为整体的党的作风建设,最终要落实到作为个体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上。党校教育应继续强化对受训学员的作风教育。

向潘作良学习,要同做好本职工作、本部门工作结合起来,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全力推动沈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全面振兴的新局面。

亲民爱民正气长存

辽宁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储霞

潘作良身上所体现的克己为公、为民的精神,让人们感受到一个正直、勤政的领导干部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也让人们对领导干部应有的思想品德有进一步的思考。

潘作良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他以身作则,持之以恒,视百姓如亲人,为百姓做事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也正是这份情、这份爱,使他获得了百姓的由衷尊敬与深切怀念。

潘作良之所以赢得人们的赞誉,在于当一些人心浮气躁的时候,他却深入基层一件件处理问题,到最困难的地方化解矛盾。对工作从不敷衍、不推诿,尽职尽责,力求做到最好,让我们看到一名干部必备的敬业精神。

学习潘作良,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贵在学习其精神品质,讲德行、重品格,着眼于人格力量的积聚、培养,坚守信念以养正气,收集整理加强学习以养才气,敢于负责以养锐气。对于各级党组织而言,重在创建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机制,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正派的人寒心,不让虚夸的人得利,用制度的力量弘扬正气,坚持正义。

民生工作者新时期的焦裕禄

辽宁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正

作为辽中县信访局局长,一名普通的公务员,潘作良心里时时想着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他的事迹令人感动和钦佩。潘作良作为杰出的人民公仆,堪称新时期的焦裕禄。

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社会转型期,一些问题、矛盾关系到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信访遂成为广大群众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

正是有了潘作良这样具有高尚的人格、敬业心、责任心和爱心的人,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勤奋工作,扎实地做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和实实在在的民生工作,使百姓的诉求得到合理满足,社会得以稳定。

潘作良每天的工作都是具体、繁琐的。但是在看似平凡的工作中,他做出了杰出的成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极高的评价,他的葬礼成为辽中县有史以来最隆重的葬礼,他的事迹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公务员要学习潘作良的境界和精神,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心里想着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甘当人民公仆。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

辽宁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松

信访工作是联系群众和政府的一个桥梁,是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一个重要部门。信访工作的好坏体现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也体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法制理

念在潘作良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是执法为民,他熟悉法律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法律手段去处理信访问题。二是公平正义,他在处理信访问题时,始终秉承公平正义的原则。三是服务大局,他着眼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局,勤奋工作。从潘作良的事迹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为解决群众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体现法制精神、维护法制尊严作出的贡献。

对于百姓来说,信访工作是维权的一个重要手段。潘作良作为国家公务员,树立了一个执法为公、执政为民、服务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榜样,也树立了民众对党的领导、国家政策和信访工作的信心。我们要学习他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和服务大局的精神,像潘作良那样踏踏实实为百姓做事;要学习他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要学习他在工作中对政策的融会贯通和对法律娴熟运用的能力。

在平凡中升华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党总支书记谢晓娟

在现实生活中,党的事业依靠的更多的是那些默默无闻、不计较个人得失与名利的普通党员和普通干部。潘作良短暂的一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思考: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我认为,他的身上体现了几个特殊性:第一,潘作良所从事的信访工作是连结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是解决群众眼前各种困约难的渠道,也是党的权威、政府公信力的标尺,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他在这样一个岗位上,用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履行职责,把党的关怀和伟大通过他的工作传递出去。第二,潘作良人生境界的超越性。他的衣食住行都非常节俭,这样一种境界尤为可贵。第三,潘作良的人生,在平淡中升华。他的事迹不是轰轰烈烈,而是在一种平凡工作中的升华。他每天接触的每一个人、处理的每一件信访都是平淡无奇的,都是常规工作,但他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工作,践行自己的人生信条,演绎自己的人生轨迹,谱写自己平凡但光辉的一生

篇2:向潘作良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

学习潘作良同志的先

进事迹,我们被他的工作激情所感染,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被他的责任意识所折服,对他的追求卓越而赞佩。把他当作一面镜子对照检查自己的不足,把他当作一个尺子来衡量自身的差距,把他当作一盏明灯来照亮自己前进的方向。我们应该学习他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崇高精神,学习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学习他艰苦奋斗、勤奋工作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他的先进事迹时刻在呼唤我们,勇于承担起“让党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的责任!

篇3:向潘作良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

七十二年后的今天, 习近平同志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提出“社会主义文艺, 从本质上讲, 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 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 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欢乐着人民的欢乐, 忧患着人民的忧患, 做人民的孺子牛”, 与“为人民、写生活”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脉相承, 同时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 为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南。

“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 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今日中国, 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 已遥遥可见民族复兴的曙光。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 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 有责任的作家更应该成为时代精神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要求, 正是希望有时代责任感的优秀作家们, 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 以“为人民、写生活”的作品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有责任的作家首先要为人民讴歌, 为人民服务。古人云:“书生报国无他物, 唯有手中笔如刀。”有责任的作家只有拜群众为师, 关注百姓悲欢, 从鲜活、真实的生活中汲取真正的营养, 为人民创作, 使自己的作品既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 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才能报效国家, 为人民构建精神家园, 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支撑。作家要想创作好作品就必须多沾“地气”多染“人气”, 说老百姓的话、写老百姓的生活、讲老百姓的故事, 通俗而不低俗、简单而不庸俗, 才能给老百姓呈上丰富多彩的“精神佳宴”。

人民是文艺作品的源头活水。有责任的作家, 只有以人民为中心, 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其作品才能顺应历史的规律, 切准时代的脉搏,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有责任的作家, 只有与人民的心灵同频共振, 与人民的情怀同声相应, 其作品才能成为人民的精神家园, 人民也才愿意为这个美好家园而奋斗、而守望。作家离开了人民, 其文艺作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就不可能为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一旦离开人民, 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 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 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然而也不可否认, 部分不负责任的作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 其作品以牟取单纯的经济利益为目的, 大肆宣扬吸引眼球的感官娱乐, 呈现低俗化、庸俗化的倾向, 给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 有责任的作家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不能在为什么人抒怀、为什么人讴歌的问题上发生偏差, 否则其作品就会沦为市场经济的奴隶。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言中强调:“ (写作) 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 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 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 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这掷地有声的呼唤启示着有责任的作家, 应该深深融入人民的生活, 关注普通老百姓的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 关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让更多普通老百姓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 从精神生活中获得教益。

有责任的作家还要为生活抒怀, 为时代谱曲。“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 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高度, 深刻指出有责任的作家肩负的时代责任, 深情寄语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 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有责任的作家最根本的使命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有责任的作家更应该牢记, 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 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自己的历史使命, 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 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 为生活写华章, 为历史存正气, 为世人弘美德, 为时代聚精神, 为自身留清名。

人民大众的生活是作家进行文艺创作的素材,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是文艺创作最广阔也最深厚的时代大舞台。当今中国, 正处在大踏步赶上现代化潮流并站在世界发展前列的历史时期, 正处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光辉时代。这里有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创作素材, 有最能体现中国人民创造智慧和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有责任的作家应该为自身能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国家而发自内心的感到骄傲, 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到自豪, 进而发愤图强, 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忠实记录、深刻反映、艺术再现这个恢宏时代的巨大变迁, 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有责任感的作家还应该深入人民群众、深入实际生活, 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 把握时代进步脉搏, 体悟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冷暖诉求, 进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 实现一个人民作家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文艺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走进人民的内心, 起到教化人民的作用。惟有那些真诚热爱人民、热爱生活、有时代责任感的作家, 才能与人民群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其作品才会有心灵的穿透力, 引人民共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只有饱含这挚热、深沉的爱, 作家才能写得出为人民讴歌、为生活抒怀的优秀作品, 才会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才可称得上有时代责任感的优秀作家。正因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们发出深情的呼唤:“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 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

近年来, 伴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迅速转变, 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 信息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 思想领域和文艺创作也出现更多元的态势。新态势意味着新机遇, 也为作家创作带来更多利好, 但是也容易导致某些作家的价值观发生方向性迷失, 不可不警醒, 也不可不增加定力, 把握好大势。文艺既然为大众服务, 为百姓放歌, 有责任的作家就应该时刻牢记责任, 不辱使命, 不入歧途, 不剑走偏锋, 更不能迷失方向。实践证明, 有责任的作家应该把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直面时代问题、深入人民大众、观照现实人生、考察社会生态, 讲出百姓故事, 唱响中国声音, 为人民的故事讴歌, 为人民的生活抒怀。

篇4:学习潘作良事迹思想汇报

解忧、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信访干部呕心沥血、扎实工作的优秀品质。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习潘作良同志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潘作良同志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视群众如父母、待百姓胜亲人,真正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努力化解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为老百姓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习潘作良同志殚精竭虑、埋头苦干的职业操守。坚持爱岗敬业、奋勇争先、无私奉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提高谋事干事的本领,努力创造造福群众的业绩,真正做到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走向全面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5:电影《潘作良》观后感

——碑林区长乐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仁军

9月8日下午,长乐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来到人民剧院观看了一部非常感人、教育意义深刻的电影:《潘作良》!

通过这部影片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影片中有很多情节都非常令人感动。潘作良同志是辽宁省辽中县原信访局局长,在他担任此工作过程中,经常说的几句话就是“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我们要把他们的事当作天大的事”。“干工作不能怕困难、怕矛盾。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比如,在为一个村的村民解决土地问题过程中,潘作良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即使面对行贿者的贿赂,他也丝毫不动心,在自己重病在身时,仍然坚持工作,直到完满解决了该村的土地问题。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他担任信访局长工作期间,一心为民,就像他自己常说的那样,而且也是那么做的,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潘作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谛。潘作良,一位普通的信访干部,一名共产党员,他把自己的工作不只是简单的认为是为老百姓解决几个问题,为政府解决几个上访的难题,而是在为人民服务,为党解忧。他是把自己当作了人民的儿子,“百姓来上访,不是告党和政

府,而是到党和政府来告状。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要把群众的事情办好。”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对自己党员身份的深刻理解和认识。也回答了我们所有的党员同志们应该怎么样看待自己身份的集中体现。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职业,站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克己奉公,忠于职守,都应该知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前,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三项制度、三项活动、四议两公开”活动。向那些先进学习,在他们身上找自己的差距,看自己的不足,进行反思,弥补不足。回头看自己在开展一系列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看自己以前的作为,哪些应该做而没做或做的不好的。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记住自己入党时的誓词,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人民。

篇6:尽职尽责--《潘作良》观后感

——《潘作良》观后感

作为一位父亲,他却经常忙到不能跟自己疼爱的女儿吃上一顿热饭;作为一个丈夫,他却从不考虑为自己心爱的老婆找份儿轻松的工作;作为一个儿子,他却不能对自己慈爱的父母履行自己简单的诺言;作为一个领导,他却丝毫不摆架子……一个节俭治家、奉公守法的领导干部,一位质朴的信访局局长,一名为了大家而顾不上小家的优秀共产党员,《潘作良》让我感触颇深……

影片展现了一名刚正不阿而有血有肉的潘作良形象,他愿意将一位贫穷的老村妇当做自己的干娘,愿意为一名素昧平生的妇女得罪医院领导,愿意为广大村民与黑势力作斗争……

潘作良的身上有很多优点,其中我觉得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为了工作,他愿意加班加点,愿意放弃与家人一同出去疗养的机会,换回的是齐春燕的胜诉——一名受害者赢得的公道。他关爱下属,亲自到医院看望老徐的老婆,并自己出钱为其找陪护以减轻老徐的负担。他廉政清明,不为老孙奉送的房子所动,毅然为百信铲除黑势力,还村民一个公道。他一心为民,克服种种困难让住了多年危房的老大娘可以在新房中度过一个暖冬……这些一切的一切都折射出潘作良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与尽职尽责,无愧于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我们也应当向潘作良学习,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将其摆在第一位,并尽全力做好。不管在什么岗位,都应重视自己所做的工作,一切以公司的利益为重,不将个人感情和利益带到工作中,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辉煌的业绩。

虽然,正值壮年的潘作良已离我们而去,但潘作良精神将永世长存!作为党员的我们应当向潘作良一样多为他人考虑,认真对待工作,尽职尽责,勤俭节约,不追求奢华的物质生活,在生活和工作中起到榜样的作用,为创建和谐富强的社会而奋斗!

xxxxx部xx

篇7:向潘作良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传统

习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强调:“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 用光明驱散黑暗, 用美善战胜丑恶, 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 看到梦想就在前方。”现实主义精神让人看到方向, 浪漫主义情怀让人心生梦想。有方向, 梦想才不会迷失;有梦想, 方向才有希望。总书记的这段话以更加鲜明生动的方式阐释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价值, 而这种结合也是符合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

浪漫主义要求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重视民间文学的滋养、描绘歌颂大自然;现实主义则要求作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客观性。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强烈的主观色彩带有个体性, 但如果体现的是真情实感, 那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齐鸣;民间文学是文学极为重要的发源地, 经过提炼、升华的民间文学, 就具有很大的典型性, 这种典型将会成为当时和后世许多作家的范本;大自然本来就是客观性的表现, 如果能够在观察事物、描写事物时能够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那就会像自然一样展示其本真的一面。

历史上那些流传久远、发人深思的作品, 无一不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从“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那里就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内蕴。李白很容易让人想起他是浪漫主义诗人, 但他同样写有《秋浦歌》十七首等现实主义杰作, 杜甫是关注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的诗人, 但同样写有《天河》、《初月》、《归燕》等浪漫之作, 能够做到这样, 正是因为他们在创作实践中深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李白的浪漫之中饱含着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的关注, 杜甫的现实之中同样凝聚着热烈的梦想。

近现代以来, 龚自珍、秋瑾、鲁迅、巴金、郭沫若等一大批作家, 齐白石、徐悲鸿和潘天寿等画家, 以及李叔同、赵元任、冼星海、聂耳等作曲家, 包括人民领袖毛泽东的诗词等无一不是在其文艺作品中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融合, 进而呈现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一直重视文艺工作, 不仅通过这种方式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出来, 更在关键时刻用铿锵有力的歌曲等文艺形式提振士气。《义勇军进行曲》将被压迫欺凌的中国人的斗志充分激发出来, 《南泥湾》热情歌颂开荒生产的八路军战士, 这些都曾在战争年月激励鼓舞着人们, 都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精美统一产生的杰作。

这种统一早在1942年, 就得到毛泽东同志的总结和深化。1942年5月, 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 毛泽东同志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那就是要直面时代, 深入生活, 将自己的创作与祖国解放事业密切关联起来, 这其中已经内在地包涵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统一的要求。文艺作品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引领和提振作用, 一直作为有力的宣传武器, 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座谈会上回忆他在知青时期读的那些书, 如《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等, 这些名著虽然产生的时代不同, 但其中蕴含的思想艺术都是具有相似性的, 那就是均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作品。习总书记正是从这些创作传统中发掘有利于当代文艺发展的宝藏。

二、进入新时期继续发扬这种传统的必要

今天, 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中, 党中央召开这次文艺座谈会, 对于引领全国文艺工作者全力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事业, 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这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新世纪以来又一次彻底的贯彻, 这贯彻之中既有传承, 又有创新, 其中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统一的强调, 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这项内容本身, 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艺界的充分弘扬。

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 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 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段话对我国的文艺工作有非常大的启示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深刻生动的理论观念, 只要文艺工作者能够悉心领会并在创作中认真践行, 就一定能够产生更好的作品。

2013年12月23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公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其中对文化产品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 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 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 弘扬真善美, 贬斥假恶丑。”这其中, 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等, 只有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统一中才能真正实现, 这也与“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三者的相统一, 是由内而外, 由宏观到微观地指引、规约着文艺作品, 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统一, 则是具体到一部作品本身, 从而更加深入, 更加具有实践意义。

文艺作为人类的审美意识形态, 一直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艺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被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自毛泽东同志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以来, 新文学的发展就和党的文艺理论方针密切关联起来, 历经风雨, 文艺工作在党的引领下愈加显示其独特的生命力。在这种生命力中,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最核心的两种要素,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打造出壮丽的文艺风景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 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并寄语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精美统一, 正是创作这种优秀作品的前提和保障, 也只有如此, 文艺工作才能在党的引领下充分展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能达到最佳艺术境界。

创作实践充分证明了此点。新中国成立后, 一曲《我的祖国》容纳灌注着多少对这片土地的颂扬, 一曲《社会主义好》对这一优越的制度有了何等崇高、何等让人感动的礼赞。新时期以来, 那首《春天的故事》更是将浪漫主义情怀与现实主义精神融为一体, 让人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以及改革开放事业充满了感激, 这些都是鲜活的例证。

篇8:向潘作良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

王一航同志从事马铃薯育种、马铃薯组培脱毒快繁体系建设及马铃薯产业化开发工作28年,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马铃薯科技项目近20项, 相继选育出陇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8个, 在甘肃以及宁夏、新疆、青海、陕西、四川等周边省 (区) 的部分地区广泛推广, 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特别是选育的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陇薯3号, 薯块淀粉含量高达20.09%-24.25%, 是国内育成的第一个淀粉含量超过20%的马铃薯新品种, 是我国马铃薯高淀粉育种的一个新突破, 达到国际高淀粉育种的先进水平。该品种现已成为甘肃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和淀粉加工专用品种, 成为我省马铃薯生产的知名品牌。几年来, 该品种快速推广, 已占西北地区马铃薯面积的17%, 是目前西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马铃薯品种, 为薯农的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主持选育的陇薯6号于2005年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 成为我省第一个国家级马铃薯新品种。

王一航同志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弘扬先进科技, 以敏锐的创新思维推动农业进步, 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民群众, 以执着的科学态度彰显甘肃精神, 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范。他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甘肃马铃薯事业, 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事迹在平凡中折射出伟大, 细微处体现出崇高, 是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科技工作者、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楷模。为此, 省委决定, 在全省广泛开展向王一航同志学习的活动。

学习王一航同志, 就要学习他服务于民、执着为民、情系农民的爱民情怀。农民的满意是他最大的心愿和追求。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 为农民提供马铃薯种植技术咨询服务, 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难题。举办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班, 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及先进的繁种、栽培技术, 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和技术服务。他用实际行动和科研成果, 把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送进千家万户,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具体实践中。

学习王一航同志, 就要学习他扎根基层、科研为本、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大学毕业后, 他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 主动要求到甘肃省农科院条件最艰苦的渭源县会川试验站工作。他28年如一日, 艰苦奋斗, 辛勤耕耘, 克服各种困难, 精心从事马铃薯育种及产业化开发工作, 把理想播洒在试验田里, 把青春奉献给马铃薯科研事业, 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创造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一流业绩。

学习王一航同志, 就要学习他潜心钻研、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态度。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 他勤奋钻研, 知难而进, 锲而不舍, 精益求精, 创造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马铃薯育种技术体系, 探索出了块茎还原糖田间快速鉴定等新方法。主持选育的新品种陇薯7号和LK99, 填补了国内空白, 实现了专用加工品种的国产化和本土化, 为甘肃乃至全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习王一航同志, 就要学习他严于律己、不骄不躁、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长期以来, 他主持了多个科研项目, 掌握着大量经费, 但他心底无私, 始终把有限的资源合理运用到科研和生产中。他将丰硕的科研成果归功于整个团队, 在诸多荣誉和赞誉面前, 从容淡定, 用加倍的努力和更加出色的工作成绩回报社会。

篇9:向潘作良同志学习的心得体会

省档案局 (馆) 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会, 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孙成德局 (馆) 长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要求机关党委、各支部要切实抓好局 (馆) 学习。《兰台世界》、档案信息网要开办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专栏, 机关党委要办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板报, 综合法规处要做好学习情况的宣传报道和我省档案系统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 在全局 (馆) 、全省档案系统掀起深入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的高潮。参加会议同志结合本职工作进行了讨论。

省档案局迅速将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下发的《关于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转发给各市档案局及省 (中) 直单位档案部门, 并对本次学习活动提出具体要求。省档案局要求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充分认识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的深刻意义, 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大力落实, 务求实效, 务必将本次学习办成一次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认识、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活动;周密组织本次学习活动, 全面部署, 精心安排, 深入落实;对刘义权同志的崇高精神要深入学习、系统把握、深刻领会, 做到全面学习、全面认识、全面提高;向社会大力、广泛宣传刘义权同志的感人事迹, 宣传本次学习活动;对于在本次学习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代表, 取得的有益经验应及时上报, 经研究总结后, 加以宣传推广。

同时, 省档案局 (馆) 机关党委印发《关于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要求各支部深刻认识向刘义权同志学习的意义, 在学习活动中紧密联系实际进行学习对照, 并落实好学习活动的各项具体措施。

上一篇:浅析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下一篇:七夕情人节的传说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