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政策

2024-05-21

税收优惠政策(共6篇)

篇1:税收优惠政策

建筑工程企业税收筹划方案-税收优惠政策

建筑业从2016年5月1日全面营改增之后开始实行注册地缴纳9%,项目地缴纳2%的纳税办法。对于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一般纳税人选择一般计税方法的,应按照2%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相比营改增之前的纳税办法程序相对更复杂。

接触了很多建筑工程的老板,在税收方面都会咨询我一个问题:“没有成本票怎么办?水泥石沙没有发票怎么办?”我反问他在没有遇到我之前是如何解决的呢?“购买发票”成了他们的首选,“发票肯定是真的,我们验过了”他们都会这么回答我!

在这里我就要建筑工程的老板们说一下:

不要认为对方开票“虚开“,是对方的责任,这属于连带关系,一家公司有问题会清查跟之有关联的其他企业!

建筑工程企业因为“购买发票”而有牢狱之灾的企业比比皆是!所以,开票有风险、纳税要谨慎!

解决办法:

建筑行业企业可申请到江苏宿城经济开发区注册,因为当地在税收方面是有扶持政策的,这个是地方的红头文件,可以到搜索引擎中查询的。

江苏宿城经济开发区财政局总部经济招商:税收优惠政策

建筑业可享受增值税地方留存的40%-60%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可享受地方留存的60%的税收优惠政策。个人所得税可申请核定征收。

望这里能够帮助您,能够帮助您企业解决问题!如需更多政策可以咨询小周。

篇2:税收优惠政策

收集日期:2013-07-23【编辑录入:】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渝府发(2013)47号)文件规定互联网企业可享受以税收下优惠政策,(一)鼓励支持互联网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电子商务企业认定,通过认定的互联网企业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二)积极开展互联网企业认定试点工作,经认定的互联网企业,按“邮电通信业”税目全额征收3%的营业税。具体认定管理办法由市经济信息委、市地税局另行制定。

(三)经认定的互联网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篇3:论税收公平视角下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 税收优惠的含义

要了解税收优惠的含义, 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税收优惠是国家为了国民经济发展而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从法学的角度来说, 税收优惠是从不同层次的法律里进行研究的;而从行政行为上来讲, 税收优惠只是政府众多奖励行为中的一种。总体来说, 税收优惠就是国家对纳税人的在税后方面的一种政策优惠。因此, 本文任务税收优惠就是国家在一定的法定规则下, 为实现经济的发展, 政治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税收方面对纳税人实行一定的优惠待遇, 减轻经济压力。简而言之, 税收优惠就是对纳税人及征税对象实行减免或免除一定的税负, 以达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标的行为。

(二) 税收公平的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指的是, 纳税人的地位平等, 税收负担在纳税人之间平等分配。由于税收具有无偿性, 纳税人缴纳税收没有任何的对价补偿, 因此, 征税一般要求量能课税, 纳税能力强的多纳税, 纳税能力弱的少纳税。并且, 税收是对人民财产权的剥夺, 人民财产权被侵犯和剥夺存在必要性和必需性的前提下, 强调“平等的掠夺”, “不患寡而患不均”, 由此在纳税人之间赋予最低限度的伦理和道义满足。这些都要求税收公平负担, 这就是税收公平原则的价值基础。可以说, 公平纳税是税收的内在规定。在制度建构上, 税收公平原则是税法的建构原则, 是税法一切制度的建构基础, 是贯穿于税收立法、司法、执法过程中的最普遍的、最具有稳定性的原则。税收公平原则是公平正义价值在税法的具体体现, 也是宪法平等权在税法上的体现。

二、税收优惠的积极作用

在税收调控功能中, 税收优惠政策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税收的减免政策可以减轻企业的经济压力。例如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兴办的高新技术产业, 国家给予所得税3年减半的经济优惠政策。高技术企业在发展前期需要研发资金, 所以对其实施这些优惠政策, 对高科技企业的前期资金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在高技术产业中的竞争地位。

(二) 资源配置的优化, 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发展过程中, 政府大力倡导自我调节的作用, 发展市场经济, 但是市场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导致我国企业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反应较慢。在这样的社会市场经济情况下, 政府就需要使用一些经济手段来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 给予部分需要支持或鼓励的高新技术发展的产业一些税收优惠, 从而也要严格的对高污染和高能耗的行业实行税收政策, 在必要的情况下要提高税率。这样就可以正确的引导市场的经济主体行为, 合理的利用各种资源, 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

(三) 加大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 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落差。虽然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50% 以上, 但是东西、南北、城乡差距的问题都比较突出, 因此, 国家及政府适当地对农工业发展落后, 技术水平不好, 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生产力不足的地区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可以逐步的缩小地区之间的市场经济差距, 从而达到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税收公平视角下税收优惠政策的优化

(一) 调整税收优惠方向,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实施的税收优惠是有地区划分的, 主要集中在发达的沿江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而西部地区本身的发展水平就不好, 国家对西部的开发力度不也大, 所以税收优惠政策不多并且优惠的幅度也不大, 明显的就可以看出我国东西部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我国, 各种类的税收收入是不同的, 其中所得税的比率差距最大。而不同企业或个人所缴纳的税种, 法律都会对其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律要求, 这样就可以看出我国的产业发展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针对我国地区差距和产业的发展不平衡, 政府就需要对税收优惠进一步的完善, 调整政策扶持方向, 转区域优惠为产业优惠。为了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 我们要加大力度来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实行优惠政策, 除了国家制定的经济特区和北上广开发新区外, 其它各地区均实行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落后地区需要支持和鼓励发展产业, 需要适当的增加一些优惠政策, 同时政策还要对落后地区加大投资力度, 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 转变税收优惠途径, 提高优惠成效

针对企业不同的情况, 会采取不同类别的优惠政策, 当然不仅优惠政策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且对企业来讲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不能太过于依赖它而忽略其他方式所带动的作用。从目前世界各国经济形势来看, 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都发生了一些转变, 最主要的转变就是有原来的直接优惠到目前的间接优惠, 大幅度的减弱直接优惠政策的使用。根据国际形式, 我国也应该实施间接优惠政策, 尽量少使用直接优惠, 以便促进我国产业的升级, 高新技术的发展, 从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来提高市场经济效益, 避规外资投资者在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下发生失效的情况。

在世界各国的执政政府都采用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引进外商投资者, 并且都有一定的诱惑效果。但是在外商投资者的眼中, 整体投资环境的吸引力也是很重要的, 如:经济、政治、环境、文化、能源等方面, 所以我国就要认清自身的优劣势, 采取有效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投资, 这样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三) 对税收优惠单独立法、适时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税收优惠方面的单独立法一直没有完善, 只是略见有一些单行法, 如《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等等, 所以就导致我国税收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 税收优惠政策也在相应的发生一些转变, 为了以防税收优惠政策的滥用, 我国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度来监督税收优惠政策的使用, 这样不仅对税收公平有一定的监督作用, 同时还能给外商投资一颗定心丸。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条规要根据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不断的做相应的调整, 以稳定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 优惠方式应多样化

税收优惠的形式分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两种。目前, 我国采用最多的就是是直接优惠政策。比如, 直接减免企业的所得税, 对外资企业直接降低税率等。虽然直接优惠对企业的经济压力缓解见效比较快, 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比较有利, 但是也不能忽略间接优惠, 我国要采取多种多样的税收优惠方式, 向多元化发展。我国目前所采用的间接优惠方式之一是费用的扣除。例如, 我国跟大多数国家的规定一样, 对于高技术开发产业鼓励科技资金的投入, 因为高技术企业的开发费用和风险较大, 所以规定开发的经费可以从所得税中扣除。另外还有一种间接优惠就是加速折旧。加速折旧的优惠政策是为了推进企业技术的更新, 促进新技术的开发利用,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第三中间接优惠方式是投资减免。对于高技术企业, 很多国家都规定可以用科技研发的收入抵扣应纳税款。税收优惠政策应该交叉使用, 间接优惠与直接优惠相互促进和补充, 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税收的作用, 从而逐步的转换我国直接的税收优惠政策, 以间接引导为主。

四、结论

税收政策是跟寻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在税收政策中公平原则是必须的, 不同企业和个人的纳税能力是不同的, 所以相同能力的纳税人所承担的税负是一样的。但是在现实税收政策实施过程中, 由于社会、经济、个人、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使得纳税人之间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从而形成了贫富差距,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世界各个国家就采取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方式来减缓这种差距。

税收公平原则与税收优惠政策两者之间都是为了追求实质的公平, 但是二者又是相互对立的 : 税收公平原则要求相同能力的纳税人所承担的税负是相同的, 不同能力的纳税人所承担的税负是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则有别于税收公平原则, 对相同能力的纳税人给予不同的优惠待遇, 对不同能力的纳税人给予不同的优惠待遇。

摘要:税收公平原则是税收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而看似“公平”的税收公平原则由于没有考虑外部环境、个人能力、地区差异、社会因素等, 从而造成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增大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现象, 各国相继颁布了税收优惠政策。但是,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蹦而就的, 需要进行不断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在发挥经济调节功能的同时, 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同样阻碍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就公平视角下税收优惠政策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税收公平,税收优惠,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张冬梅.探析新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 (07)

[2]高军.论税法中公平纳税原则[J],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

[3]刘蓉.税收优惠政策的经济效应与优化思路[J], 税务研究, 2012年第1期.

[4]周克清.税收制度的分类与税制结构的比较[J].税收经济研究.2012 (04) .

篇4:税收优惠政策

关键词:税收法定原则;法律保留;程序法定;责任承担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6)03-0028-04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这些税收优惠政策虽然对地方的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税收管理的不断规范,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不规范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步暴露出各种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这些不规范的税收优惠政策违反了税收法定原则。为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18条对实现税收体制、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化进行了明确部署。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治理,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依据税收法定原则,因为该原则中内含了税收优惠政策制定主体法定、制定与实施程序法定、责任机制的明确等要求,而这些也正是当下不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之所在。

一、税收法定原则下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宪法》第56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条规定可以看作是税收法定原则在宪法中的体现。具体到税收优惠政策,由于它是税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因而同样需要遵循税收法定原则。通过对该原则深入分析,可以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在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上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税收法定原则下的税收优惠要遵循法律保留。《立法法》第8条第八项规定了“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第9条规定了授权立法及其除外事项;第10条则明确了在授权立法时,被授权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授权目的和范围行使被授予的权力,被授权机关不得将所授予的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条对此亦进行了规定。分析上述法律规定可知,第8条与第9条的内容体现了法律保留原则,第10条体现了禁止转授权的法理,《宪法》、《立法法》以及《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表明,有关税收的事项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的专属权力,涉及税收的事项尚未由最高权力机关制定法律的,可以授权国务院先行制定行政法规加以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之外,其他任何主体不得再通过任何形式创制有关税收的内容。未经授权而由地方自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以及其他各种规范性文件,不能作为公民享受税收优惠待遇的法律依据。

其次政府税收优惠要恪守程序法定。根据程序法定,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包含以下的要义:一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程序要具有合法性。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应当符合民主、公正的基本要求,要广泛吸纳包括利益相关方在内的广大纳税人参与立法过程,保证税收优惠的立法符合基本的程序要求;二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程序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在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税收行政机关要严格依照权限、时限等法定程序履行职责,从计算、减免到监督检查等都要有严格明确的程序作为保障,只要法律法规规定了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行政机关就要严格按程序实施;法律没有规定税收优惠政策的,税收行政机关不得超越权限、超越期限实施税收优惠。

最后是税收法定原则下的政府税收优惠要体现责任承担。“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必须严格按照《宪法》、《立法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规定的权限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法规,严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财税部门之外的其他主体越权制定税收优惠,否则将会导致所制定的税收优惠规范性文件由于违法而无效;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遵循法定程序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不得滥用行政裁量权力给予不合格主体以税收优惠,不得越权实施减免税,也不得超越税收优惠的法定时效实施税收优惠,对违反实体及程序规范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法治化的缺失

(一)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主体混乱,税收优惠“政出多门”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收回了地方制定税收的权力,由中央统一行使税收立法权,包括地方税在内的所有税收事项均由中央集中行使。1996年国家又取消了地方制定税收减免的权力,规定今后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之外,其他各级地方政府、财政税务机关都不得行使减免税收的权力。[1]但是这样的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遵循,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实际制定主体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地方财税部门都制定了数量庞大的涉及税收优惠的政策文件。2013年6月,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所做的《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重点指出:“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较多,影响税收政策的统一性和公平性。至2012年底,已批准并正在执行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有16种,涉及各主要税种;还有70多个地区以改革实验示范区等名义申请区域性税收优惠等待审批。”[2]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为了实现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逐步形成,由于制定主体的混乱,导致相互之间缺乏明显的协调与配合,有些优惠措施甚至存在矛盾冲突。“政出多门”导致的后果则是适用上的困难。

(二)政府制定与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裁量性较大,缺乏明确的程序规制

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该严格遵循税收法定原则,遵循严格的程序规制以保证税收优惠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尽管税收优惠政策更多的体现出授益行政的色彩,但由于这项制度已经突破了税负公平,是对特定群体与产业的特殊照顾,因而需要借助于正式的程序对其他没有获得税收优惠政策的产业与群体加以解释说明,让这些群体在正式的程序中加深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理解。但现实情况却是,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往往是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一纸文件的形式单方面所做出,很难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过程中看到地方政府召集相关的利益方进行听证,更勿论在制定过程中相关的利益主体能够对税收优惠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此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朝令夕改”也导致此类政策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当国家的政策导向发生变化时,政府就会根据自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而直接变动已经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不能严格遵循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程序要求,导致对同一主体和产业,由于国家政策的频繁变动而难以稳定地享受到优惠待遇。

(三)对违反税收法律规范的优惠政策,缺乏相应的法律责任承担机制

法治国家要求保障纳税人及社会公众的财产权益,因而对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要注重法律责任承担机制的构建。虽然《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条及第84条规定了法律责任承担机制①,但却过于原则,难以有效制止越权制定与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行为。即便国家税务总局于2008年发布了《关于坚持依法治税严格减免税管理的通知》[3],但是此后不久就爆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一些地方政府打着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刺激地方经济发展的旗号,又擅自出台了减免税收、缓缴税收和豁免欠税等政策,以帮助本地区走出经济下行的困境。对此,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又于2009年联合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越权减免税加强依法治税工作的通知》。[4]正是由于责任承担机制的原则化和模糊化,导致这些文件在实际执行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效,地方政府和部门仍然在越权出台违反税收法律规范的优惠政策;在实施税收优惠的过程中政府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三、基于税收法定原则推进税收优惠

政策的法治化治理

(一)明确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主体以贯彻法律保留原则

为实现税收优惠政策的法治化治理,中央在《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对于法律法规的理解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区别就在于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否属于这里的“法规”范畴。严格贯彻法律保留原则,此处的“法律法规”应做狭义层面的理解,即税收优惠政策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以及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所规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可以对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税收优惠如何适用进行解释,但不能对制定出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实质性变更,且必须接受法律、行政法规的合法性审查,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主体都不得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此,财政部部长也明确指出:“今后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5]这就在国家顶层设计上明确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主体只能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行政机关。

(二)强化制定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程序规制

要实现对税收优惠政策的法治化治理,还离不开程序的规制。“程序的实质是管理和决定的非人情化,其一切布置都是为了限制恣意、专断和裁量。”[6]税收优惠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民主科学性要求社会公众能够参与到制定过程之中,凡是权益受到或可能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影响的主体,都有权利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法律保留原则要求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权力应该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国务院行使,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应该建立公众参与税收优惠立法的程序机制: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动议阶段,应当广泛吸收纳税人参与其中,特别是那些权益可能会受到影响的产业、群体,更应当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审议阶段,可以适当借鉴听证会的形式,由制定机关阐述该税收优惠政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再由那些没有获得税收优惠待遇的产业与群体等以询问,通过这样的审议形式,将纳税人的利益真正反映到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中。[7]规范和建构税收优惠政策的立项、审核、通过、修正等程序性机制,让纳税人真正参与其中,“既要包括税收优惠的受惠主体,又包括利益受损主体,这样才能使受到税收优惠影响的主体有机会、富有意义地参与到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并对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8],确保制定出的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得到包括纳税人在内的社会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三)健全税收优惠政策的责任承担机制

健全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责任承担机制,是实现税收优惠法治化的重要保障。对此可以从两个层面着手:就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而言,按照税收法定原则以及法律保留原则的要求,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可以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国务院财政税收部门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下可以予以细化解释,但无权对法律法规进行实质性变更;除此之外的其他主体也无权对上位法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任意增添或删减。如果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越权行使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权,就会导致所制定出的规范性文件由于缺乏法律依据而被本级人大、上级行政机关等认定为无效;或者所制定出的税收优惠政策显失公正,不符合比例原则、裁量基准等评估要求,难以实现社会的实质性公平,那么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将会被撤销,同时相关行政机关及部门还要承担政治与法律责任。就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而言,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虽然拥有一定的税收裁量权力,但是对于认定哪些主体享有税收优惠照顾时的此种裁量权力必须要严格限定在法定幅度和范围内,要严格按照裁量基准的要求实施税收优惠。当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滥用此种裁量权力,不公平地对待纳税人、实施的行为不符合裁量基准的要求时,纳税人可以起诉,要求政府及其部门承担行政责任。针对那些缺乏合法性与合理性、违反税收法定原则的税收优惠政策,要通过建立责任承担机制,以权责匹配来制约税收优惠政策的非法治化行为。

注释:

①《税收征管法》第3条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第84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做出税收的开征、停征或者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以及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的,除依照本法规定撤销其擅自做出的决定外,补征应征未征税款,退还不应征收而征收的税款,并由上级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伍舫.中国税收优惠指南[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1:39.

[2]刘家义.国务院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EB/OL].[2016-01-10]. http://www.npc.gov.cn/npc/cwhhy/12jcwh/2013-06/27/content_1798983.htm.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坚持依法治税严格减免税管理的通知[EB/OL].[2016-04-13].http://www.ctaxnews.com.cn/

www/detail/ntdetail.jsp?DOCID=10263.

[4]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坚决制止越权减免税加强依法治税工作的通知[EB/OL].[2016-05-13].http://www.

chinatax.gov.cn/n1586/n1593/n1685/n1686/c137179/content.html.

[5]中国新闻网.中国财政部长:原则上不再出台新区域税收优惠政策[EB/OL].[2016-04-27].http://finance.

chinanews.com/cj/2013/11-21/5530751.shtml.

[6]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3(1):87-89.

[7]张守文.财税法疏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3.

[8]施正文.税收程序价值导论[J].财税法论丛,2003(2):203.

Governance on Preferential Tax Policy under the Guidance of Statutory Taxation Principle

GE Wei

(Law School,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3, China)

Abstract: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eferential tax policy should follow statutory taxation policy. If there is no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State Council should first set out administrative law under the authorization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then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department of the State Council should interpret the administrative law in details. To formulate and implement the preferential tax policy, the governments should follow certain legal procedures strictly and undertake their respective legal liabilities. They should conduct legal governance on preferential tax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such as legal reservation, statutory procedure, liability bearing, etc. In this way they can realize the leg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referential tax policy.

篇5: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一、营业税

1、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的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

(1)农业机耕,是指在农业、林业、牧业中使用农业机械进行耕作(包括耕耘、种植、收割、植物保护等)的业务。

(2)排灌,是指对农田进行灌溉或排涝的业务。

(3)病虫害防治,是指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病虫害测报和防治的业务。

(4)农牧保险,是指为种植业、养殖业、牧业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提供的保险业务。

(5)相关技术培训,是指与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业务相关以及为使农民获农牧保险知识的技术培训业务。

(6)家禽、家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业务免税范围,包括与该项劳务有关的提供药品和医疗用具的业务。

2、营业税起征点规定: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20000元;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500元。达不到起征点的免征营业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征收营业税。

/ 9

3、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的,免征营业税。这里的农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水产业。

4、将土地承包(出租)给个人或单位用于农业生产,收取的固定承包金(租金),免征营业税。

5、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

6、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所在地在县(含县级市、区)及县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保险业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政策的执行期限延长至2015年底。

7、残疾人个人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8、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企业吸纳税收政策”)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每人每年按4800元的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9、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除

/ 9

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二、企业所得税

10、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1)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远洋捕捞。

(2)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11、对企业的技术转让所得,在一个纳税内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2、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的农业企业,减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13、符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

/ 9

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小型微利农业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6万元的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14、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安置残疾农民工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15、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的固定资产,其中既包括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也包括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16、企事业单位向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17、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对金

/ 9

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

18、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对保险公司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取得的保费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比例减计收入。

19、对家禽养殖、初级加工企业,免征2013企业所得税。

20、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取的风险保障金在实际发生支出时,允许所得税前扣除。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折旧。

三、个人所得税

21、农民取得的农业特产所得和从事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取得的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22、对土地承包人取得的青苗补偿费收入,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的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23、残疾个人取得的劳动所得(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和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和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在每年8000元税额的限额范围内减免个人所得税。

/ 9

四、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24、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不包括农村。

25、对农林牧渔业用地和农民居住用房及土地,不征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

26、对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对企业范围内的荒山、林地、湖泊等占地,尚未利用的,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27、经批准开山整治和改造的废弃土地,凭土地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可从使用的月份起免缴城镇土地使用税10年。

28、对水利设施及其管护用地(如水库库区、大坝、堤防、灌渠、泵站等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

29、林区的有林地、运材道、防火道、防火设施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

30、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内经营采摘、观光农业的,其直接用于采摘、观光的种植、养殖、饲养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五、车船税

31、捕捞、养殖渔船免征车船税。

32、农村居民拥有并主要在农村地区使用的摩托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免征车船税。

/ 9

33、在农业(农业机械)部门登记为拖拉机的车辆、在渔业船舶管理部门登记为捕捞船或者养殖船的渔业船舶,免征车船税。

六、耕地占用税

34、农业户口居民在户口所在地经批准按规定标准占用耕地建设自用住宅,按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

35、农村居民经批准搬迁,原宅基地恢复耕种,凡新建住宅占用耕地不超过原宅基地面积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超过原宅基地面积的,对超过部分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耕地占用税。

36、农村烈士家属、残疾军人、鳏寡孤独以及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远贫困山区生活困难的农村居民,在规定用地标准以内新建住宅缴纳耕地占用税确有困难的,经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

37、农田水利占用耕地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

38、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占用园地、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以及渔业水域滩涂等其他农用地的,不征收耕地占用税。

七、契税

39、承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免征契税。

40、对农民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成 7 / 9

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唯一住房的,减半征收契税。对农民个人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且该住房属于家庭唯一住房的,减按1%税率征收契税。上述政策执行暂无办理期限的规定。

41、对农民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在法定税率基础上减半征收契税。

42、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房屋、土地权属原归夫妻一方所有,变更为夫妻双方共有的,免征契税。

43、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土地、房屋权属,不征契税;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死者生前的土地、房屋权属,属于赠与行为,应征收契税。

44、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共有房屋属共同共有财产。因夫妻财产分割而将原共有房屋产权归属一方,是房产共有权的变动而不是现行契税政策规定征税的房屋产权转移行为。因此,对离婚后原共有房屋产权的归属人不征收契税。

45、对经法院判决的无效产权转移行为不征收契税。

46、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有关规定征收居民房屋,居民因个人房屋被征收而选择货币补偿用以重新购置房屋,并且购房成交价格不超过货币补偿的,对新购房屋免征契税;购房成交价格超过货币补偿的,对差价部分按规定征收契税。农民因个人房屋被征收而选择房屋产权调换,并且不缴纳房屋产权调换差价的,对新

/ 9

换房屋免征契税;缴纳房屋产权调换差价的,对差价部分按规定征收契税。

47、服务业企业缴纳契税,按国家规定的税率下限标准即3%执行。

八、印花税

48、对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免征印花税。

49、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

九、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50、凡免征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的同时免征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篇6:福建平潭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国发〔2015〕25号)等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规范金融业奖补政策,促进我区金融业加快发展,特就《平潭综合实验区关于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暂行规定》(闽岚综实管综〔2013〕53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一)《暂行规定》所称金融机构,是指符合我区认定条件、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区域内新引进注册且在平潭纳税的金融机构,含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民营银行、村镇银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保险、期货、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汽车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公司、典当行、资产管理公司、贵金属纪念币发行交易、各类股权交易平台、互联网金融企业、金融后台服务公司以及股权投资类企业等各类金融机构)。

金融后台服务公司是指隶属于金融机构总部在平潭设立并直接管理的金融后台服务机构,如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中心、银行卡中心、支付结算中心、业务运营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灾备中心、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和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以及专业从事钞票处理、ATM运营管理和金融档案管理等金融外包服务的法人机构。互联网金融企业是指依托互联网、移动通信和大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提供第三方支付结算、移动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股权融资、金融产品销售、电商金融、要素平台等金融中介服务的法人企业,以及传统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设立的新型网络金融机构、电商机构、专营机构和研发中心等。

股权投资类企业(含冠以“基金”或“基金管理”的股权投资类企业)包括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股权投资企业是指依法设立并以股权投资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企业;股权投资管理企业是指接受股权投资企业委托,以股权投资管理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企业。基金包括保险基金、信托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投基金、风投基金、天使基金、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

(二)对法人金融机构的奖补。凡属我区新引进设立的、缴纳入库的地方级税收100万元及以上且营运满一年的法人金融机构,给予以下奖补:

1、经营贡献奖励。从纳税起,按缴纳入库的地方级税收的一定比例予以奖励:缴纳入库地方级税收100万元及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按50%奖励;2000万元及以上的按70%奖励。

“2000万元”是指纳税总额,包括中央级税收和地方级税收。“50%奖励”和“70%奖励”是按缴纳入库地方级税收部分的比例奖励,含缴入省库后实际返还我区的部分。

2、开办补助。根据实际到位注册资本金分档予以开办补助,实际到位注册资本金在10亿元及以上的,补助1000万元;10亿元以下、7亿元及以上的,补助800万元;7亿元以下、5亿元以上的,补助500万元;5亿元以下、2亿元及以上的,补助300万元。开办补助分5年平均支付。

(三)对非法人金融机构的奖补。凡属我区新引进的营运满一年的非法人金融机构,分别给予以下奖补:

1、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按营运资金分档给予一次性补助,营运资金在2亿元及以上的,补助200万元;1亿元(含1亿元)至2亿元的,补助150万元;5000万元(含5000万元)至1亿元的,补助50万元。

2、属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其缴纳入库的地方级税收100万元及以上的,自纳税起,按缴纳入库的地方级税收的30%予以奖励。

(四)在我区区域内的非法人金融机构实现机构升级升格为法人金融机构,按本实施办法的第(二)条给予奖励。

(五)对现有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缴纳入库的地方级税收100万元及以上的,自纳税起,按缴纳入库的地方级税收的30%予以奖励。以上第(二)、(三)、(四)、(五)条均不含股权投资类企业。

(六)对股权投资类企业的奖补。凡属于我区新引进的运营满一年的股权投资类企业,且符合:股权投资企业的实际到位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等值货币,下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以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合伙制企业形式设立的,实际到位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元,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设立的其实际到位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分别给予以下奖补:

1、经营贡献奖。从纳税起,前两年按缴纳入库的地方级税收100%予以奖励,后三年按缴纳入库的地方级税收的90%予以奖励,其余按缴纳入库地方级税收50%予以奖励。

2、风险补助。注册在我区满足上述条件的股权投资类企业将资金投向区内企业,且投资区内总额超过1亿元的,给予投资资金1%的风险补助,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七)对新引进或新迁入我区的金融机构,自个人纳税起至执行期间内,其年缴纳个人所得税总额5万元及以上的企业高管人员及专业人员,前两年按每年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级分成部分的80%、第三年起按60%给予企业高管人员及专业人员的贡献奖励,用于其个人购房、租房等补贴。

(八)新设立或新迁入的金融机构总部、新设立或新改制金融子公司,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对其涉及本区域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地方收入部分予以全免。

(九)对符合本实施办法认定条件的金融机构,对其购房、租房给予以下优惠:

1、对购买实验区商务营运中心及其他由我区统一承建的写字楼的,其按规定的购买面积按综合成本价售让,但十年内不得转让。

2、对租用实验区内办公用房的,其按规定的租用面积,每年按租金的30%予以补贴,补贴期限为三年。办公用房补贴原则上最高累计不超过500万元。享受补贴期间的办公用房不得对外转租。

3、对单独建设办公营运大楼的用地优惠政策另行制定。

(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我区拓展、创新业务,支持实验区开发建设。自发文之日起,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由政府融资的实验区重点项目的贷款余额每增加5亿元,给予5万元奖励;投向注册在我区的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不含商业性房地产项目贷款)每增加3亿元,给予5万元奖励。

(十一)对信用担保机构为符合《平潭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范围的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担保,在省财政安排信用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区里再比照省里补助标准予以风险补偿。省财政和区财政安排信用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属为生产性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担保机构各按担保额1.6%给予风险补偿,属为贸易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担保机构各按担保额1%给予风险补偿。

(十二)企业纳税额按企业纳税和股东、职工个人所得税合并认定,经营贡献奖励则按企业经营贡献奖励和个税奖励分别核算。股权类投资企业经营贡献奖励可择优,但不得重复享受。

(十三)鼓励金融机构引进高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凡符合我区优秀人才引进条件的,在职称评审、子女入学、户籍迁入等方面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十四)对我区重点引进的金融机构,可通过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经区管委会研究,适当提高奖励标准。同时,逐步建立金融业激励评价机制,对入驻我区的金融管理机构进行目标绩效评价,对如期实现目标任务的给予一次性表彰或奖励。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对争取到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金融政策、创新试点或对促进实验区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关金融机构和人员,由实验区管委会给予一次性奖励或表彰。

(十五)对金融机构的奖补实行“一次申请、一口受理、一表申报”。凡符合上述规定的金融机构向区行政服务中心优惠政策兑现受理窗口提交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包括: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金融业务经营许可证复印件(按规定需取得金融业务许可证的金融机构提供)、经审计的企业上财务会计报表复印件、税务部门出具的企业上纳税证明复印件以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由区主管部门审核认定,并兑现优惠政策奖补。

(十六)本实施办法所述的“缴纳入库税收总额”和“缴纳入库的地方级税收”,均不含海关税收,不含多元化经营企业在区内的房地产、建筑施工类项目缴纳的税收,含上缴省级后实际返还我区的税收。

(十七)财政扶持奖励原则上一年集中申报办理一次,但经区管委会同意按季度兑现的,暂时按30%安排,待年终进行清算。本实施办法涉及的各项奖励、补贴资金,由区级财政承担。实验区财政每年通过预算安排产业扶持奖补资金。本实施办法中给予企业的奖励,专项用于企业在本区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研发创新、人才引进与培训等。(十八)本实施办法所列的优惠政策与我区制定的其他优惠政策如有重复,企业可择优申报,但不得重复享受。

(十九)凡新引进设立并享受上述优惠扶持政策的金融企业,均应在我区登记注册、银行开户、缴纳税收。

(二十)本实施办法所指资金均以人民币为单位。

(二十一)本实施办法执行起始时间与《暂行规定》执行起始时间相同,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上一篇:描写窗外景色的语句下一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讲话 党建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