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安全考核标准

2024-04-28

非煤矿山安全考核标准(精选8篇)

篇1:非煤矿山安全考核标准

非煤标准化所需资料

企业概况(地理位置、员工人数)

初步设计

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

主要负责人、安全副矿长、技术副矿长、安全员资格证

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电工、焊工、爆破员、铲车司机、挖掘机司机)生产工艺流程

主要设备明细表

供配电情况

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任命文件

成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的文件

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的文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证明材料

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爆破工程合同书、爆破作业单位营业执照 安全投入情况说明

救护协议、互保协议

缴纳安全生产责任险证明材料、工伤保险凭证

全员培训资料

特种设备检测资料

职业健康体检资料、职业危害检测资料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回执

记录台帐(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记录、爆破器材管理使用记录、生产运行记录、安全培训记录、安全会议记录、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记录、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应急管理记录、风险评价记录、事故、事件记录、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评审与考核记录)

篇2:非煤矿山安全考核标准

一、综合管理

第一条 为保障非煤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199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GB16424-1996),结合本省实际,确定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制定本标准。

关联法规:

第二条 矿山必须严格办矿审批手续,做到证照齐全,在批准的矿区范围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矿山必须依法取得下列证照:

(一)工商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三)公安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需使用爆炸物品的矿山)。

第三条 矿山必须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危险源监控管理和事故隐患整改治理制度,制订各工种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四条 矿山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接受安全培训。

(一)矿长(矿山负责人)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和考核,具备安全专业知识,依法取得《矿长经理安全资格证》,持证任职。

(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依法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并持证上岗。

(三)矿山企业必须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四)矿山企业应当建立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挡案。

第五条 矿山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按规定应对安全生产的职责落实到位。

第六条 矿山应设置与本企业生产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具备安全专业知识,能胜任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第七条 矿山企业应为井下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并支付保险费用。第八条 矿山必须向从业人员发放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规定穿戴和使用。

第九条 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总体设计,必须对矿山安全条件进行论证,初步设计内容中必须有安全专篇。

第十条 矿山应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洪、排水系统,排水能力应符合规程要求;有防止地表水泄入井下或露天采场的措施;有防止火灾、水害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第十一条 矿山有防止山体滑坡和因采矿活动引起地表塌陷造成危害的预防措施。

第十二条 矿山尾矿库和排土场设施及管理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有防止溃坝和发生泥石流等事故的安全措施。

第十三条 矿山应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程的要求,制定民爆器材的贮存、使用和管理制度,严禁私存和转让。

第十四条 矿山严禁在下列地点从事采矿、采石作业:

(一)铁路、河滩、防洪堤坝、尾矿坝、重要的公路、桥梁附近。

(二)国家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学校、居民区、工厂、高压输电线和输油、输气管道的附近地区。

(三)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

(四)国家和省规定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其他地区。

二、露天开采

第十五条 露天矿山必须有经批准的矿山设计或开采方案,有能反映实际情况并及时填绘的采掘工程平面图。

第十六条 露天矿山必须坚持分台阶(阶段)开采。台阶高度和台阶坡面角应能满足安全作业和边坡稳定性的需要。

(一)台阶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机械开采时,按设备性能确定台阶高度,但一般不得超过15米。

2、人工开采时,台阶高度根据不同岩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砂状矿岩,台阶高度不得超过1.8米。

(2)较稳固矿岩,台阶高度不得超过3米。

(3)坚硬稳固矿岩,台阶高度不得超过6米。

(二)工作台阶坡面角应符合下列要求:

1、松软矿岩,工作台阶坡面角不得大于所采矿岩的自然安息角。

2、较稳固矿岩,工作台阶坡面角不得大于50。

3、坚硬稳固矿岩,工作台阶坡面角不得大于75。

(三)采用小分层微差爆破技术,可适当提高采场台阶高度,但必须制定专门的爆破施工设计方案,并强化现场管理。

第十七条 采剥工作面禁止形成伞檐、空洞,严禁掏采;作业现场应当及时清除浮石、危石和其他危险物体,有防止边帮塌滑的预防措施。

第十八条 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及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其以上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绳,安全绳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5。

第十九条 露天爆破作业必须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和《大爆破安全规程》(GB1349-92)的有关规定,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现场爆破器材必须放在专用箱内,严禁乱扔、乱放。

第二十条 露天爆破作业必须实行定时爆破制度,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爆破时,应在危险区的地界和通道上设立岗哨和标志;爆破前,须同时发出音响、视觉信号,并有相应的组织措施;信号应分为预告、爆破和解除警戒信号。

第二十一条 露天爆破作业,人员与爆破地点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浅眼爆破、浅眼药壶爆破、深孔药壶爆破、蛇穴爆破和硐室爆破,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00米。

(二)深孔爆破,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00米。

(三)浅眼眼底扩壶和深孔孔底扩壶,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0米。

三、地下开采

第二十二条 矿井必须有经过批准的开采设计。有能反映实际情况并随生产发展,每年至少填绘一次的下列图纸:

(一)井上、井下对照图。

(二)采掘工程平面图。

(三)通风系统图。

(四)供电系统图。

第二十三条 每个矿井必须至少有两个独立行人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得小于30米;井下每个生产水平(中段)和独立采场都至少有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与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安全出口的断面要满足行人、运输和通风的要求;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安全出口。严禁独眼井进行采矿生产。

第二十四条 矿井提升人员的绞车设备必须具有可靠的工作制动、防过卷、限速防坠等保护装置;罐笼应设扶手、罐帘;钢丝绳、连接装置、提升容器以及保险链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第二十五条 竖井井口应有护栏、安全门、阻车器,上下井口、绞车(卷扬机)房的提升、运输声响信号装置和通讯设施齐全;斜井运输长度小于30米应有防跑车装置,大于30米应有“一坡三挡”安全装置。

第二十六条 井巷掘进支护和采场顶板管理能够保障作业场所的安全,地下开采按规定留有保安矿柱。

第二十七条 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矿井总风量及采掘作业风量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篇3:非煤矿山安全考核标准

我国将矿山分为煤矿和非煤矿山两类。近年来,煤矿和非煤矿山始终是我国安全生产风险较高的行业,也是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各类重大、特大事故不仅造成了重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造成了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以2007年为例,上半年煤矿企业发生事故1066起、死亡1799人,分别占我国工矿商贸企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的22.9%和31.3%;到12月23日,我国煤矿与非煤矿山共发生重大事故28起、死亡440人,分别占工矿商贸企业重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的68.3%和71.1%。

我国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缺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不够健全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近年来国家全面加强了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2006年成立了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8),该委员会设立了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1)和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2)。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和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分别负责煤矿安全标准和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总体规划、设计、研究、宣贯、技术评审等工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标准的审批和发布。但是,由于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前,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总体规划、设计、研究,以及组织有关标准的制修订、审查、宣贯、复审等分别由不同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各有关行业部门负责审批、发布本部门相关的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因此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分散、管理体系不完善。

本文检索了文献[1],[2],[3],根据检索资料,对1986~2006年间发布的151项煤矿安全标准和1981~2007年间发布的208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进行了分析,从标准的审核与管理机构、审批与发布部门、制修订年限、类别等方面进行了比对。

2 管理情况比对分析

分析比对151项煤矿安全标准和208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可以看出,近年来煤矿安全标准一直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管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负责审批和发布,制修订的煤矿安全标准统一归到MT系列;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则由多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由不同的行业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联合会)审批和发布,制修订的标准也有多个标准代码,包括有色金属、黑色冶金、建筑材料、核材料、化工材料、轻工材料、石油天然气开采等行业领域,标准代码有AQ、DZ、EJ、HG、SH 、JB 、JC 、LD 、QB 、QC 、YB 、YS等,如表1所示。矿山安全标准包括矿山生产和管理中的采掘、通风、排水、运输、应急救援、检测、监测、管理的安全标准以及相关设备、设施的安全标准。由于非煤矿山安全标准涉及的领域很广,遇到的技术问题复杂,以前制修订和批准、发布部门多,因此归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批准发布、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管理后,应做好整理和规划工作。

3 制修订年限比对分析

煤矿安全标准与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年限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制修订年限在6年以内的煤矿安全标准占85.4%、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占30.3%,在10年以内(含10年)的煤矿安全标准已达90.0%,而在10年以内(含10年)的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仅占54.8%。可以用下式计算一类标准的平均制修订年限:

undefined (1)

式中:YP—一类标准的平均制修订年限,年;

N—该类标准的数量,项;

Yi—标准i的制修订年限,年。

注:统计截至时间为2007年12月31日。

经计算,煤矿安全标准的平均制修订年限为3.5年,其中推荐性标准与强制性标准的平均制修订年限相同。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平均制修订年限为9.3年,其中推荐性标准的制修订年限为8.0年,强制性标准的制修订年限为11.0年。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平均制修订年限比煤矿安全标准长5.9年。一般标准的标龄为5年,煤矿安全标准制修订年限比一般标准标龄短1.5年,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年限比一般标准标龄长4.3年。

因此,无论是强制性煤矿安全标准,还是推荐性煤矿安全标准,制修订周期都比较短,煤矿安全标准较新。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制修订周期较长,特别是强制性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制修订年限是一般标准标零的2倍以上,标准老化问题突出。

4 类别比对分析

4.1 强制性比对分析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151项煤矿安全标准中,强制性标准为87项, 推荐性标准为64项,分别占统计分析标准总数的57.6%和42.4%,强制性标准比推荐性标准多23项,强制性标准所占比例高于推荐性标准所占比例15.2%。在208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中,强制性标准为96项,推荐性标准为112项,分别占统计分析标准总数的46.2%和53.9%,强制性标准比推荐性标准少16项,所占比例低于推荐性标准所占比例7.7%。说明,煤矿安全标准中强制性比例高于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强制性比例11.4%。

4.2 基础性比对分析

将矿山安全标准分为数据、术语、试验与试验方法、基础、过程、服务、方法、产品等8类,比对煤矿安全标准和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情况,初步的分析统计如表3所示。

注:统计截至时间为2007年12月31日。

初步的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在煤矿安全标准中产品标准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4.9%,其次是试验与试验方法标准、服务标准、过程标准、基础标准;在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中,基础标准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6%,其次是过程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试验与试验方法标准、数据标准、术语标准、服务标准。比对可以看出:

(1)煤矿安全标准中基础标准所占比例低于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中基础标准所占比例。在151项煤矿安全标准中,基础标准仅有3项,占2.0%。在208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中,基础标准有74项,占35.6%。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中基础标准所占比例比煤矿安全标准中基础标准所占比例高33.6%。

(2)煤矿安全标准中产品标准所占比例高于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中产品标准所占比例。在151项煤矿安全标准中,产品标准有98项,占64.9%。在208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中,产品标准有34项,占16.4%。煤矿安全标准中产品标准所占比例比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中产品标准所占比例高48.5%。

(3)煤矿安全标准与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构成有较大差异。煤矿安全标准以产品标准、试验与试验方法标准、服务标准为主,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以基础标准、过程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试验与试验方法标准为主。

4.3 技术性比对分析

将矿山安全标准分为综合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4类,初步的分析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煤矿安全标准中综合标准、管理标准分别占6.6%和4.0%,而技术标准占62.9%;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中,工作标准所占比例最高为33.7%,其次是管理标准占26.9%。

从图1可以看出:

(1)煤矿安全标准中技术标准比例是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中技术标准比例的3.2倍,说明煤矿比非煤矿山技术安全标准体系完善。

(2)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中综合标准、管理标准比例高于煤矿安全标准中综合标准、管理标准比例。因为煤矿安全标准仅针对煤炭一个行业,而非煤矿山安全标准针对有色金属、黑色冶金、建筑材料、核材料、化工材料、轻工材料、石油天然气等多个行业领域,每个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都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需要有针对性的综合标准和工作标准。

(3)煤矿与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中的工作标准虽然比例不同,但差异小于10%。说明煤矿和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各相关管理机构、审批发布部门都将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制修订作为了工作重点。

5 结论

根据对151项煤矿安全标准和208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分析比对可知,我国煤矿安全标准管理、审批和发布机构和部门单一,2006年以前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管理、审批和发布有多个机构和部门,煤矿安全标准管理体系较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管理体系完善;煤矿安全标准制修订周期短,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制修订周期较长,特别是强制性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制修订年限是一般标准标龄的2倍以上,非煤矿山安全标准老化问题突出;煤矿安全标准的强制性水平高于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强制性水平;从标准的基础性、技术性等方面比对分析,煤矿安全标准体系较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体系完善。因此,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管理体系统一后,应尽快制定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制修订计划,研究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体系,加强非煤矿山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摘要:对208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和151项煤矿安全标准的初步比对分析表明,我国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平均制修订年限达9.3年,标准老化问题比较突出;煤矿安全标准制修订年限为3.5年,标准制修订比较及时;非煤矿山、煤矿安全标准中的推荐性标准比例分别为53.8%和42.4%;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比例低于煤矿安全标准;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中综合标准、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比例分别为19.7%、16.4%、19.7%和26.9%,煤矿安全标准中相应标准的比例分别为6.6%、64.9%、62.9%和4.0%,煤矿安全标准的技术性标准、产品标准所占比例高,说明煤矿安全标准体系较非煤矿山安全标准体系完善。

关键词:非煤矿山,煤矿,安全标准,比对分析

参考文献

[1]http://www.sac.gov.cn,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

[2]http://www.cnis.gov.cn,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网站

[3]http://www.bzcbs.com,中国标准出版社网站(图书分类)

[4]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一编辑室.标准化工作导则指南和编写规则标准汇编(第二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6

篇4:非煤矿山安全考核标准

关键词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 存在问题 分析 建议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是矿山企业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具有动态性、长效性。早在80年代初期,全国地方煤炭系统在本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推行了煤矿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国范围内地方煤炭企业事故率明显下降,这说明标准化建设对保障煤炭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今煤炭行业标准建设工作为省级以上煤炭安全监督检查部门准入企业从事生产条件之一,由此可见开展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近些年随着我国非煤矿山上的迅速发展,相对的矿山安全事故也在不断上升,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控制治理措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随着非煤矿山的快速发展,非标准生产和无序开采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出不断。直到2006年11月国家出台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从而非煤矿山企业进入安全标准管理轨道上来。但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各级安监部门监督体制仍然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国务院在2010年出台23号文件,指出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实现达标,没有达标的暂扣两证和整改,整改后仍然未达标的建议地方政府关闭。2011年国家安监总局出台104号文件,提出标准化建设思路和目标,到2013年底前所有非煤矿山达到三级标准化水平,2015年底前大中型非煤矿山达到二级标准化水平。由此可见国家把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到重要程度来抓。笔者参加本地区多家金属非金属矿山标准化验收工作,现就矿山标准化建设软件、硬件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标准化建设软件方面

软件资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纸质版东西,是标准化建设活动一系列内容的记载,又是安全生产活动指导、反馈和保障性资料,包含企业相关规章制度、规程、各类表单等。

1.1存在的问题

(1)内容文题不符,未进行深度分解。主要体现在内容脱离实际,缺少手段和措施。如第一元素安全生方针执行“是否有由最高管理者签发的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对这一问题缺乏必要的理解,首先最“高管理者签发”“文件化”,很多矿山最高管理者签发了但没有形成文件,有的形成文件但最高管理者没有签发。再比如安全目标,有的矿山比较单一,只规定无重伤、零死亡目标,缺少培训、设备实施、隐患整改、职业健康等目标。还有的矿山目标不明确,没有量化。

(2)缺乏系统资料管理。文件资料未进行分类、无编号、无日期、无保存归档单位、无定期更新等。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陈旧,与实际已经不相符,缺乏收回报废更新。

(3)资质单位评审报告提交后,未进行问题的持续改进。有的矿山进行完标准化评审就算告一段落,对评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没有进一步制定措施。

1.2解决措施

标准化14个元素分为若干子元素,每个子元素又有很多问题,软件应当从每个问题中逆行对应进行建立。同时深刻理解每个问题所涵盖的内容意义,根据内容意义建立健全与其相对应的管理资料。如第五个元员工教育培训,要建立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大纲、培训内容、学时保障一整套文件。同时不能局限于一般的三级培训,对法律法规、应急逃生、风险识别、事故报告也进行培训。

建立标准化持续改进制度并予以跟踪。

2标准化建设硬件方面

矿山硬件是对设计、规程的具体体现,是设计与规程的有机结合。标准化硬件建设涉及内容广泛,其验收标准主要依据安全规程,是对安全规程条款的详细分解。对具体实际而言主要体现在作业现场、设备实施、生产工艺、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安全投入、检查等方面。

2.1存在的问题

(1)作业现场方面,主要体现标志、标识、警示不清楚,未注明应对各类灾害的逃生办法和路线,作业现场距安全出口距离没标出。

(2)设备实施方面,保护不全、缺少防护、隔离等设施,淘汰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新设备在使用时没有风险管理。尤其地下矿山缺少有效的通风设施,通风系统段短路,多数靠自然通风,局部积存污浊空气。

(3)生产工艺落后,与规程及设计存在差异,应急变化、处理突发事件管理未及时更新,没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作业规程不符合实际。

(4)风险管理方面主要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本矿山在用关键设备和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对周边环境和已经采过的空区存在危险否不清楚,缺乏检测评价。

(5)应急管理面窄,没有全面展开,很多矿山注重于火灾、水灾的演练,缺乏诸如竖井坠罐、井下窒息、地压灾害等演练。有的矿山进行桌面演练,员工理解不深,缺乏实际能力。有的演练没有专职救护队和社会政府结构参加,实效不能印证。

(6)安全投入不足,财务未建立投入台账,安全费没有使用记录。

(7)检查内容不明确,检查周期和线路不清,例行检查与巡回检查没有分开,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层次混淆。

(8)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现场缺乏足够的卫生应急箱和应急措施,员工在上岗、离岗、换岗没有进行体检或体检人数不足,对体检资料缺乏分析。

2.2解决措施

矿山标准化硬件管理是一个动态性,但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矿山与矿山之间存在差异。同一个矿山在不同时间阶段又存在差异,而且随着矿山的开采,差异性越来越明显,要想解决标准化硬件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入手:

(1)提高对安全标准化的认识,是解决矿山标准化硬件途径之一,只有认识到位,思想才能到位,思想到位,行动才能到位。

(2)注重标准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只有足额资金投入及时到位,才能解决标准化建设中的一些硬件设施。

(3)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标准化建设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全员参与,只有全员参与,提高整体素质,标准化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4)不断寻求创新提高标准化水平。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

3结论

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是矿山企业推动安全发展,提高安全保障,创造社会和谐的基础管理工作,也是矿山企业加强技术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正确认识和分析矿山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找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做到持续改进,从而更好地实现安全生产,为社会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1]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AQ2007.1-2006[S].

篇5:非煤矿山安全考核标准

(共十六册)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安全生产工作文件

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四、安全生产责任制

五、安全生产技术资料

六、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七、安全会议记录

八、企业安全生产日志

九、安全检查记录

十、安全管理人员检查日记

十一、职工健康监护登记表

十二、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记录

十三、安全技措经费提取和使用记录

十四、设备档案、运行、维修、保养记录

十五、险肇(三违)事件记录原因分析和经验教训

篇6:非煤矿山安全考核标准

为了加强全市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切实做好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达标和考评工作,提高非煤矿山企业的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80号)、《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2007-2006,以下简称《规范》)、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全面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甘安监管一[2009]57号)、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下发<2009—2011年全省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规划>的通知》(甘安监管一[2009]95号)等文件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通过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逐步实现非煤矿山企业自我约束、主动强化管理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全市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二、考评对象

(一)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开采系统。

(二)小型露天采石场的安全管理和开采系统。

(三)砖瓦粘土采场的安全管理和开采系统。

(四)尾矿库(含排碴场)。

三、考评依据

(一)《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见安监总厅管一„2009‟70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的通知》)。

(三)砖瓦粘土采场比照小型露天采石场进行考评。

四、总体目标

到2010年底,全市85%以上的非煤矿山企业必须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水平;到2011年底,全市所有非煤矿山企业必须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水平,10%以上的非煤矿山企业必须达到安全标准化四级以上水平。

五、工作标准

(一)露天矿山要做到安全管理到位、开采工艺先进、排土排碴有序规范。

1、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2人。

2、露天矿山企业必须遵循采剥并举、剥离先行、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原则,严禁掏采或“一面墙”开采,小型露天采石场不能采用分台阶开采的,必须执行自上而下分层开采的顺序。实施浅眼爆破时,分层高度不得超过6米,实施中深孔爆破时,分 2

层高度不得超过20米,台阶高度、台阶边坡角和最终边坡角符合设计要求,但最终边坡角最大不得超过60度。

3、自然条件允许的露天矿山(不含型材矿)必须100%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不具备使用中深孔爆破技术的小型露天采石场,必须经有资质的单位现场勘察鉴定,并经县区安全监管部门批准方可使用浅孔爆破技术。凡实施凿岩爆破的必须进行湿式凿岩,不得干打眼。

4、铲装作业必须采用机械铲装;二次破碎必须采用液压锤等机械破碎,不得放“糊炮”。以上两项技术的应用率应达到100%。

(二)地下矿山企业要做到安全管理规范、安全出口通畅、提升运输可靠、通风系统完善、水火防范到位、顶板边帮稳固。

1、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

2、地下矿山必须100%建立机械通风系统,保证井下风量、风速和作业场所空气质量达到规定要求。3、2011年底前防透水、防采空区塌陷超前探钻装备率达到100%。4、2013年底,地下矿山全部安装使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系统。

(三)尾矿库要做到管理到位、筑放合理、排洪可靠、监测有效。

1、尾矿库有完善的坝体位移和浸润线观测设施。

2、坝体位移和浸润线自动监测技术应用率达到70%以上。

六、评定程序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实行分级管理,共五个等级,一级为最高,五级为最低。其中,申请一、二级安全标准化的矿山企业,由国家安监总局负责审核并公布;申请三级安全标准化的矿山企业,由省安监局负责审核并公布;申请四级安全标准化的矿山企业,由市安监局负责审核并公布;申请五级安全标准化的矿山企业,由县区安监局负责审查,合格后报市安监局最终确认,并向社会公布。等级评定采用企业自评和安全监管部门组织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步骤如下:

(一)企业自评。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活动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要求,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并良好运行标准化系统6个月以上的企业,可成立自评组织机构,编制《安全标准化作业书》,对照评分办法打分,根据得分情况确定相应等级,并形成《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新建、改扩建企业在竣工验收时一并进行安全标准化考评工作。

(二)外部考评。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委托有专业技术力量的社会团体、科研院校、中介组织作为本地区标准化考评机构开展外部考评工作。结合我市矿山企业现状,市上成立专家工作组,对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给予帮助和指导。申请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含三级)达标的企业由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安监局指定的考评机构考评,考评机构依据《规范》、4

相应评分办法组织专家进行考评,形成考评意见并向企业反馈;申请安全标准化四级和五级达标的企业,从市上成立的专家工作组中抽调相关专家进行外部考评,专家数量不少于5人,并由专家工作组向企业提交标准化考评报告,企业认为有必要选择中介机构进行外部考评时可自行选择。企业自评与外部考评的等级不一致的,应以外部考评评定的等级为准。具有多类和多个生产系统的矿山,要对各个生产系统分别进行评定,以评定的最低等级作为矿山企业的安全标准化最后等级。

(三)等级认定。企业根据考评结果,逐级向安监部门提出安全标准化等级认定申请,并报送《安全标准化作业书》和《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安监部门对企业申报的资料要及时组织审核,符合条件的,按管理权限认定或上报认定;不符合条件的,退回申请。

(四)发布公告。达到标准化等级的企业在安监部门网站上统一公告,公告期满向企业颁发标准化等级证书和牌匾,证书和牌匾采用全国统一式样。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促进非煤矿山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有效途径。各县区要加强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领导责任、管理责任、5

监管责任和综合监管责任,提高自身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督促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确保全市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达标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严格监管,重在实效。各县区要强化对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监管,要把达到安全标准化最低等级作为非煤矿山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新取证和延期换证的矿山企业,必须达到安全标准化最低等级。对到2011年底仍未达到最低标准化等级的非煤矿山企业,将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提请地方人民政府实施关闭。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县区要组织各类企业全面学习《规范》,要把《规范》中标准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实际原则、创建步骤、评定原则、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学深学透。非煤矿山企业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查找本单位的问题和差距,增强紧迫感,强化安全意识,为安全标准化的深入持久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篇7:非煤矿山安全考核标准

各乡(镇)人民政府,居民办事处,县安委会各有关成员单位,各有关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1〕104号)精神,按照《繁峙县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繁政办发[2011]84号)的要求,以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为强基主题,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坚决贯彻《通知》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决策部署,突出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深入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按照县政府制定的《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扎实做好各项达标建设工作。所有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非煤矿山、尾矿库企业在2012年底前全部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到期未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化等级的非煤矿山,要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限期达标;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提请县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在许可证有效期内,未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非煤矿山企业,不予延期许可。力争通过安全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推广使用先进实用技术,彻底淘汰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产能,加强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严格按规程要求作业,严格控制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指标,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全面加强非煤矿山企业安全基础管理

1.健全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非煤矿山企业要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此基础上,要健全完善安全目标管理、矿领导下井带班、安全例会、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培训、生产技术管理、机电设备管理、劳动管理、安全费用提取与使用、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职业危害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奖惩、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等制度,以及各类安全技术规程等。

2.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构。非煤矿山企业要设立专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地下矿山必须配备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生产、机电、技术的负责人,露天矿山、尾矿库必须配备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和技术的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按以下要求配备:地下矿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3人(至少有两人具有采矿相关专业技术职称),露天矿山不少于2人,小型露天采石场不少于1人,每班必须确保有专(兼)职安全员在岗。

3.建立并严格落实地下矿山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地下矿山企业要建立健全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下井人员不得超过核定人数,工作面作业人数不得超过两人。下井带班矿领导要把保证安全生产作为首要责任,切实掌握当班井下的安全生产情况,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隐患,制止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时,带班矿领导必须立即组织停产、撤人。

4.加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非煤矿山企业要设立技术负责人,并明确技术负责人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对矿山生产技术工作负总责。与此同时,要设立生产技术管理机构,配备采矿、机电、地质及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地下矿山还必须配备通风等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条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的矿山,必须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评价、咨询、技术服务等中介机构提供技术服务。要严格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等相关技术规范,及时绘制矿山相关实测图纸,各个工作面现状实测图要至少每周更新一次,图纸要与实际相符。企业技术负责人每月要组织召开一次技术分析会议,特殊情况下要随时召开,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地下矿山企业每年要对采掘、提升、运输、通风、防排水、供配电等系统进行一次安全可靠性评估。因不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而产生重大隐患的,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给予处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

5.切实加强企业安全专业管理。地下矿山要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强通风、提升、爆破、顶板、空区、地压、机电设备和探排水等专业管理,按规定委托具备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危险性较大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检验;露天矿山要不断加强高陡边坡、排土场监测监控;尾矿库要不断加强坝体稳定性、筑坝和排洪设施监测管理。

6、高度重视企业班组安全管理。要健全班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设立班组安全员,建立班组安全生产台账,开展经常性的班组安全活动,提高班组预防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7.切实加强企业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非煤矿山企业要落实现场安全检查的内容、范围、频次、方法,制定现场检查表,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严格检查处置各系统、各部位、各作业地点存在的各种问题,严格查处“三违”和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等行为。要鼓励职工监督举报各种违规和违章行为,对举报者给予奖励。

8.强化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相关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严格执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新上岗的从业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没有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导致事故发生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加强和充实技术力量和专业技能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的合作,加大对采矿、机电、地质、通风、安全管理等非煤矿山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对非煤矿山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9.加强对外包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从事非煤矿山采掘施工的外包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矿山工程施工资质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非煤矿山企业要与外包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非煤矿山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外包施工单位对承接工程负直接安全生产责任。外包施工单位施工前,要向承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必须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工队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否则不得开工。营业性爆破作业单位从事矿山工程爆破作业的,必须按照矿山采掘施工单位的条件取得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三、全面加强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

1.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适合采用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技术和装备的露天矿山,要全部采用以上技术和装备,因特殊原因不能采用的,要书面报市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地下矿山要全部采用阻燃电缆,2012年6月底前所有已许可的地下矿山企业要按规定推广使用凿岩钻车、小型挖掘机、机械二次破碎、机械化铲装等先进适用技术;2012年底前所有已许可的地下矿山要全部安装使用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或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六大系统”等技术装备;100万立方以上尾矿库在2012年底前要全部安装在线安全监控系统。逾期未达到以上要求的,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大力推广应用地压和采空区监测监控系统、高陡边坡稳定性监测系统、非电起爆、干式排尾、尾矿充填及综合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以点带面,促进非煤矿山企业加快提升安全技术装备水平。

2.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金属非金属矿山要强制淘汰以下技术、工艺和设备:

(1)露天矿山:扩壶爆破,使用爆破方式进行二次破碎,人工装载矿岩,没有除尘装置的干式凿岩,雷电多发地区采用电雷管起爆。

(2)地下矿山:横撑支柱采矿法,局部通风机非阻燃风筒,主要井巷木支护,主提升设备使用带式制动器,凸轮式防坠保险装置,非阻燃电缆和带式输送机,非矿用局部通风机,空场法开采人工装载矿岩。对存在使用落后工艺和技术装备、构成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企业,要予以公布,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依法予以关闭。

3.加大企业安全投入和及时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非煤矿山企业要按照《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加大安全投入,对安全标准化建设等给予资金支持,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所必须的各项费用,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非煤矿山企业要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要立即停止生产,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确保整改到位,同时向县级安全监管部门备案。隐患整改结束后,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要依法从重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县安全监管部门在3个月内发现2次(含2次)以上存在同一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且未停产整改的非煤矿山企业,要从重处罚,性质严重的,要提请政府予以关闭。

4.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所有非煤矿山企业都要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无能力建立的,要与周边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或骨干队伍签订应急救援服务协议。要健全完善非煤矿山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尤其要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和安全生产特点,在总体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包括边坡滑坡(垮塌)、水灾、火灾、中毒窒息、坠罐(跑车)、爆炸、地表塌陷(冒顶)、尾矿库垮坝等事故等专项应急预案,并加强应急演练。要加强应急装备建设,为专兼职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以提高事故应急处置和个人防护能力。

5.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非煤矿山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加强与驻地安全监管、气象、国土资源管理等部门的联系,及时主动了解掌握当地汛情、地质灾害等影响情况,按规定要求定期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及隐患排查治理,搞好重大危险源监控,超前做好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出现事故征兆的,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事故可能波及周边居民时,预警信息必须第一时间报告当地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

三、全面加强非煤矿山建设项目管理

1.严格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建设审批管理。严格执行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审查制度。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未做到同时设计的一律不予审批、不得开工建设;未做到同时施工的责令停止施工;未同时投入使用的不得竣工验收、不得生产、不得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开采初步设计施工或开采,若实际开采现状与设计不相符的,须立即停止作业,待对原开采初步设计作出相应变更,并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继续作业。严格落实勘察、建设、设计、施工、监理、评价等各方安全责任,对项目建设单位存在违法发包、分包、转包等行为的,立即依法责令停工、停产整顿,并追究项目业主、承包方等各方责任。

2.严格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建设周期管理。非煤矿山建设项目要按照初步设计确定的建设工期施工,在建设工期内未按期完工的,要向负责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批复的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在延长期限内仍不能完成施工、存在边建设边生产违法行为的,由安全监管部门提请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实行试生产(运行)备案制度。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经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通过的,不得投入生产。在竣工验收前确需试生产(运行)的,建设单位必须组织单项工程验收合格,并制定试生产(运行)方案及应急预案,报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后,才能进行试生产(运行)。试生产(运行)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6个月,需要延长试生产(运行)期限的,要向安全监管部门提出申请,说明情况,但延长期限不能超过3个月。建设单位要在试生产(运行)结束前1个月内向安全监管部门提出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经验收合格并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运行。3.严格安全生产准入前置条件。把符合安全标准要求作为非煤矿山企业准入的必备前置条件,实行严格的安全标准核准制度,有关部门对以下新建非煤矿山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1)低于国家或本地区规定的最低生产规模的;(2)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年限小于3年的;(3)相邻露天矿山开采范围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小于300米的;(4)没有按规定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的;(5)没有按规定装备采掘设备的;(6)100万立方以上尾矿库没有采用在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7)在运行尾矿库周边从事采掘作业对尾矿库坝体稳定性造成影响的;(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条件要求的。凡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违规建设的,要责令停止建设,情节严重的,要提请政府依法予以关闭取缔。对降低标准造成隐患的,要追究相关人员和负责人的责任。

四、对达到安全标准化等级的非煤矿山企业,各级、各部门应支持和保护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例行检查或执法检查时,要严格执法程序,无重大安全隐患或违法生产行为的,一般不下达停产整改通知,不得随意停产、停电、停供火工品。达标企业在新办建设项目时,各职能部门优先予以审批。供电部门因当地供电负荷不足时,优先达标企业供电。

篇8:非煤矿山安全考核标准

关键词:矿山,安全标准化,绩效,调查

为了稳步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 切实有效地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 需要进一步了解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绩效, 通过对部分已施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非煤矿山企业进行的调查, 客观地反映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对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控制减少事故发生的作用。

一、调查方法、内容及对象

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 设计了《安全标准化企业现状调查表》, 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包括非煤矿山企业基本情况等。由这些内容组成评价非煤矿山安全推行标准化建设绩效的指标体系。

本次调查主要是在湖州市各县 (区) 的65家非煤矿山企业中进行。分析了这65家非煤矿山企业的规模、经济类型以及安全标准化等级情况。

二、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 将非煤矿山安全推行标准化建设绩效的各项指标的受影响情况进行统计如下表:

1) 企业安全标准建设对企业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的影响:在接受调查的65家标准化达标企业中, 有16企业在安全标准化达标后, 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很多, 占24.6%;有49家企业有所提高, 占75.4%;没有企业在安全标准化达标后, 企业安全标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没变化。

2) 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对企业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影响:有14家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明显加强, 占21.5%;有45家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有所加强, 占69.2%;有7家在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变化不明显, 占10.7%。

3) 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对企业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影响:有15家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明显加强, 占23.1%;有37家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有所加强, 占57.0%;有13家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变化不明显, 占20.0%。

4) 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对工艺设备、设施改进的影响:有38家企业对工艺设备、设施的改进很多, 占58.5%;有22家企业对工艺设备、设施有点改进, 占33.8%;有5家对工艺设备、设施未进行改进, 企业工艺设备、设施条件没变化, 占7.7%。

5) 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及员工安全素质的影响:有16家企业员工安全素质也有提高, 占24.6%;有32家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有点改进, 占49.2%;有17家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没变化, 员工安全素质也没得到提高, 占26.2%。

6) 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对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工作的影响:有27家企业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改进很多, 占41.5%;有31家企业安全检查工作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均有点改进, 占17.7%;有7家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的安全检查工作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状况没变化, 占10.8%。

7) 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对企业安全状况的改善和企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的影响:有39家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善很多, 占60.0%;有26家企业在安全标准化达标后, 基本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也有所改善, 占40.0%。

三、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绩效分析

1) 非煤矿山企业通过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 能够遵循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和责任体系, 企业主加大了安全投入, 事故风险管理意识加强, 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得到加强, 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和安全管理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 企业在安全标准化达标后, 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善很多, 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 也有少数企业在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后, 企业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还不到位, 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在标准化达标前后的变化不明显。这一方面可能是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及责任体系与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发生了脱节, 另一方面可能是企业将标准化创建达标作为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目的, 在达标后没有实施持续的、规范的、制度化管理。

3) 企业通过标准化建设, 绝大多数企业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出发, 加强了工艺设备、设施的改进, 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得到加强。但是, 还有相当一部分已推行安全标准化的企业, 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改进不明显。这一方面说明一些矿山企业工艺、设备、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仍较低, 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些设备、设施条件稍好的矿山企业, 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的再改造再提升缺乏主动性。

4) 安全标准化管理是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 这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过程中来, 也就是说企业员工安全素质的提高对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的影响起着关键作用。从调查情况分析可以看到, 有近半数的安全标准化达标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变化不大, 员工安全素质没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这说明, 一些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没有细化到全体员工、全部岗位, 没有深入到安全管理的全过程, 这也是一些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后, 安全保障水平没有得到根本性提升的原因, 这也将严重影响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实效。

四、建议

上一篇: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国旗下演讲稿下一篇:凰村乡党委各(总)支部分类定级工作情况汇报